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气分MTBE车间设备年终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02:51: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气分MTBE车间2012年设备管理工作总结

(杨森林)

气分MTBE车间成立于2012年4月17日,由原催化车间的碳三装置、MTBE装置、汽油切割装置和原聚丙烯车间的脱硫装置、气分装置合并组成。

在成立后的大半年时间里,车间设备工作主要围绕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继承原各装置的优秀设备工作管理经验,结合车间自身的情况,进一步完善车间的设备管理工作,深入贯彻总厂“监测为先,预防为主,及时维护、主动检修”的管理理念,保障车间设备的平稳运行。二是整改原装置遗留的设备问题,认真落实各项设备日常维护管理制度,科学检修,努力延长车间运转设备的使用周期,实现更长周期的安全生产。

回顾2012年的设备工作,在总厂机动科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检维修单位的大力配合和车间的共同努力下,车间顺利完成了今年设备管理的各项工作。这期间,取得了一定成绩,总结出许多经验,同时也收获了一些教训,发现了许多问题。

下面就气分MTBE车间2012年的设备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并对来年的设备工作作出初步的计划:

1、2012年设备管理主要工作 1.1、设备基础管理

1.1.1、设备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气分MTBE车间共有各类化工设备202台,其中主要设备15台,这一年内车间设备的完好率均在98%以上,主要设备完好率基本为100%,泄漏率在0.2‰以下,一般设备事故为0,无重大设备事故,较好的完成了总厂下达的各项设备主要指标。 1.1.2、基础资料管理

设备基础资料管理是车间设备管理的主要基础工作之一。自车间成立以来,经过及时整理和不断完善,建立健全了车间设备基础资料,做到了齐全、准确、整洁、规范。在资料管理工作中,对各项设备技术状况进行分析,使之成为设备维护保养和检修的依据,做到有章可依,有据可循。 1.1.3、备品配件管理

备品配件是设备维修和更换的物质基础。备品配件的及时订购和定额储备,可以保障设备修理顺利进行,质量合格的备品配件,可以保证设备的修理质量和长期运行使用。

车间严格执行备品配件管理制度,严格要求“帐、物”一一对应,做到出库入库有账可循、有物可查。对备品配件的订购和储备做到及时性、全面性,不因备品配件问题影响到设备维修进度,保障设备的维修质量。 1.2、现场管理 1.2.

1、转动设备管理

车间的转动设备按照总厂规定实行分级管理,分为主要设备和一般设备两级。

车间将装置各转动设备划分区域到各个运行班组,做到了台台设备有人管。并且严格执行设备巡回检查制度,严格遵守设备操作、使用和维护规程,主动消除“脏、锈、缺、乱、漏”等缺陷。

车间对于转动设备的操作,要求做到以下几点,主要内容是: (1) 启动前、停车前认真准备和检查。

(2) 运行中反复检查,搞好调整,正确使用设备,操作中不出现抽空、超温、超压、超速、超标超负荷运行现象。日常检查过程中认真执行“五字操作法”(听、摸、擦、看、比),认真实施清洗、检查、紧固、调整和润滑作业法,逐点逐项进行巡回检查。

(3) 停车后对设备妥善处理。 (4) 认真做好设备运行及检查记录。

对于转动设备的检修要求做到以下几点,主要内容是:

(1)将机组的日常维修及一般转动设备的维修以临时修理计划的形式报向机动科,在机动科批复后联系相关维修单位执行修理计划。

(2)对转动设备修理程序严格按照设备检维修程序进行。修理后的设备性能经测试达到良好或满意的范围,否则不投入运行。

(3)对转动设备检修严格按照检修作业规程要求进行,执行检修质量标准;设备验收合格后,将检修情况记录入档案台帐。

对于备用机泵的管理要求,主要内容是:

严格执行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做好备用机泵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对备用机泵设备进行定期切换操作,并做好记录,确保备用机泵设备完好。做好防冻、防凝、保温、防腐、润滑、盘车、清洁等维护保养等工作,确保备用机泵处于完好状态,保证随时能启动、切换、投运。 1.2.2、设备润滑管理

车间的设备润滑管理包括以下几点:

(1)严格执行“五定”和“三级过滤”的润滑油管理原则。

(2)定期对润滑油站、机组润滑油进行取样分析,对化验分析不合格油品查找原因并及时整改。

(3)严格执行润滑油加油、换油规定,及时更换机泵和机组的润滑油;及时清洗堵塞的润滑油过滤器滤芯。 (4)保持润滑油站、润滑油桶的清洁,保证三级过滤的滤网完好、清洁。 1.2.3、泄漏点管理

为全面整改装置上的“跑、冒、滴、漏”问题;进一步加强车间的泄漏点管理,车间采取了以下相应措施:

(1)、发现泄漏问题立即采取措施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及时上报整改计划,并及时记入漏点统计整改台账。

(2)、不能及时整改的泄漏点,在现场挂牌,制定出应急预案,定期检查,加强监测,跟踪掌握泄漏点的情况。对于重点位置的泄漏点,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相关学习。

(3)、对于目前暂时无法整改的泄漏点,一旦具备整改条件,立即整改。 1.2.4、静电接地管理

车间对装置各设备的静电接地进行了一次全面、彻底的检查。对于静电接地线路缺失和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静电接地线路,在配电车间的配合下进行了彻底的整改,并联系防雷检测站对漏检和整改后的静电接地进行重新检测,在所有问题都处理完后,对装置所有设备重新进行静电接地挂牌,彻底的消除了雷电天气的安全隐患。 1.2.5、防冻防凝管理

车间在冬季来临前对装置各设备的防冻防凝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整改了不合格的防冻防凝设施,特别是在气分和脱硫两个装置的机泵上增设防冻线,解决了备用机泵可能出现冻凝的问题。并制定了各设备的防冻防凝检查办法,由车间班组员工和设备技术员每日错时立体交叉巡检,并将每日的防冻防凝检查情况记录入台帐。

2、目前车间设备存在的问题 2.1、设备元件磨损、老化问题

由于装置处于“三年一检”的后期,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元件磨损、老化问题严重,直接影响生产的平稳运行。例如7月发生的碳三装置抽气压缩机K-101/1二级出口缓冲罐排凝线老化断裂,直接导致K-101/1停机一个月检修。在检修过程中,发现二级压缩端气缸活塞支撑环磨损严重,对其进行检修更换。另外8月碳三装置丙烷制冷压缩机K-202电机轴承磨损,更换电机轴承也导致丙烷压缩机停机十天。 2.2、换热器管束堵塞和内漏问题

因装置处于检修后期阶段,换热器长期运行使用下,部分换热器发生管束堵塞和内漏现象。

如MTBE装置甲醇回收塔冷却器E-110管束堵塞一半以上,致使换热面积不足,影响传热效率。因该冷却器是固定管板式,无法进行管束疏通处理,只能整体更换,所以待明年大检修期间方能处理解决。

又如气分装置的丙烯塔重沸器E-810

4、热水加热器E-8110均出现管束内漏情况,由于维修换热器需要气分装置停厂,且维修所用时间较长,目前的生产状况下暂时无法维修,这两具内漏换热器设备现处于停用状态,制定应急预案,做好防冻防凝的措施。待检修条件具备时,立即检修。 2.3、抽气压缩机的振动问题

碳三装置抽气压缩机K-101/

1、2由于设计工况与目前实际工况相差较大,出口管线振动情况严重,管线与管托之间的磨损越来越严重。长此以往,会使管线被磨损导致瓦斯泄漏,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是急需总厂机动科指导解决的重要问题。

3、现阶段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原因 3.1、仪表问题

车间目前频繁发生部分仪表失灵、液位计失准现象,在联系仪表车间多次维修后,仍然无法根除故障,导致生产操作远程监控困难,操作波动大,操作平稳率降低。

在入冬之后,仪表的伴热启用不久,多处伴热管线、设施出现泄漏情况。虽联系仪表车间多次整改,但效果不佳。部分伴热管线必须补焊处理,因车间属于气体型装置,在装置内实施动火作业风险较大,增加了车间生产的安全隐患。 3.2、阀门内漏问题

车间目前许多阀门存在内漏问题,多个机泵进出口阀门存在内漏现象,一旦机泵发生故障需要维修,阀门内漏导致无法泵体泄压,无法达到维修条件,必须在进出口添加盲板,因装置内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安全隐患大大增加,每次进行盲板作业都得佩戴空气呼吸器作业,作业过程难度也大为增加。比如8月份发生的脱硫装置原料泵P-7101/2机械密封泄漏,因进出口阀门不严,泵内介质又是未经任何脱硫处理的液态烃,加装和拆除盲板的过程中非常危险,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另外,因工艺流程问题,许多内漏阀门的上游流程并未设有阀门,无法在平常的生产过程中切断物料,要更换内漏阀门就必须装置停工,而停工会极大的影响装置的正常生产。因此,内漏阀门无法及时更换,须待停厂后条件具备方能整改,增加了装置的安全隐患。 3.3、腐蚀问题

因车间装置内存在含高浓度的碱液和硫化氢等的物料,导致设备、管线存在较多腐蚀问题,特别是脱硫装置的碱液对管线和设备的腐蚀严重,时常造成管线和设备的腐蚀泄漏,多次补焊漏点仍不能彻底解决,增加了装置的漏点和安全隐患。例如脱硫装置预碱洗罐补碱线,多处发生管线被碱液腐蚀泄漏,补焊之后不久又再次泄漏,最终导致近50米管线的整体更换。

4、由设备引起的生产波动及非计划停工

2012年4月21日,在巡回检查时发现丙烯塔Ⅰ底现场放空阀的阀后法兰泄漏,大量丙烷气体泄漏到现场。在办理作业票,佩带了空气呼吸器和实施蒸汽保护等安全防护措施下,对法兰进行热紧无效,泄漏没有丝毫的减少,气分装置被迫进行降量、退料停厂。在丙烯塔Ⅰ退料泄压后,进行法兰垫片更换,成功整改掉泄漏点,开厂恢复了正常生产。造成此次非计划停工的主要原因是法兰垫片在长期使用下老化失效,导致泄漏。

2012年6月4日,碳三装置DCS控制系统突然失灵,远程控制系统失效,碳三装置被迫紧急停厂。在经电算、仪表、配电车间的紧急维修处理后,碳三装置开厂,恢复了正常生产。造成此次非计划停工的主要原因是DCS控制系统的突发故障。

5、目视化及标准化建设

2012年车间在目视化管理及标准化建设上所做的主要工作有: (1)办公室、主控室的整体重新装修。

(2)对装置部分管架管线,储罐,换热器进行重新刷漆。 (3)对装置破损及缺失的保温进行了修复和加装。

(4)对机泵进行刷漆、位号喷绘以及重新填写新的机泵铭牌。 (5)对车间四周杂草和沟壑的整治工作。

车间目视化及标准化建设仍然存在的问题有:脱硫装置化碱槽地面坑洼不平,装置高层平台和钢架部分油漆和防火漆脱落严重。

6、2013年的工作计划

2013年是炼化总厂的大检修年,车间设备管理日常工作首先是延续2012年的工作思路,保证大检修之前装置设备平稳安全运行,在装置进行检修时,保证大检修的检修质量,检修后的一次开厂成功,现对2013年的工作计划初步制定如下:

(1)保证2013年大检修前期车间的设备安全平稳运行,加强设备管理,做好预防性维修、设备维护及故障分析工作。及时消除制约车间安全、平稳生产的隐患。

(2)及时完善和整理设备各项资料,及时整治装置现场的各项问题,为来年的QHSE外审工作做好准备。

(3)做好车间大检修的前期准备工作,进一步细化大检修内容。 (4)做好大检修配件材料的出库入库工作,保证大检修的顺利进行,对车间员工进行大检修前的培训工作。

(5)大检修期间认真完成各项检修任务,确保大检修质量。 (6)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管理条例,严格管理压力容器安全附件。

(7)积极配合高危泵密封的改造工作,确保高危泵改造顺利完成。 (8)继续完善“标准化”和“目视化”建设工作。

7、结束语

设备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管理和积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除了要保持现有的成绩,总结经验教训,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设备管理新的思路与方法。 2012年车间的设备管理工作有成绩也有缺陷,仍然需要不断提高车间的设备管理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来年完成总厂下达的生产任务做出更大的贡献,实现气分MTBE车间的更长周期的安全平稳运行生产。

气分MTBE车间 2012年12月

造气车间工作总结

车间设备维修工作总结

造气车间年终工作总结

分容车间工作总结(材料)

空分车间安全工作总结

空分车间03工作总结

空分设备运行工作总结

原料车间5月份设备工作总结

一连铸车间设备工作总结

铁路单位设备车间工作总结

气分MTBE车间设备年终工作总结
《气分MTBE车间设备年终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