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员工岗前安全培训教材

发布时间:2020-03-03 16:24: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员工岗前安全培训教材

(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

安全生产的定义

1、安全生产指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人身安全指:保障人的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称之为人身安全;

3、财产安全指:消除损坏设备、产品和其它一切财产的危害因素,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企业的责任

一类是国家提倡的公益性质的;另一类是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做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是国家强制实施的企业责任)。安全生产对企业来说就是守规矩,就是本分;生产不安全出事故,就是“犯事”,就是做坏事,就要受到惩罚。

岗前安全培训实现的目标

切实增强公司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公司稳定有序的发展和壮大奠定良好的基础平台和基本保障体系。

岗前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

1、根据董事长要求,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和基本保障体系。

2、统一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思想认识,全面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水平。

3、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自觉性行为习惯,强化公司安全生产管理。

4、了解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职责分明,落实到人。

5、加强学习和交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司安全生产管理。

公司安全管理的意义、方针、原则

1、为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加强劳动保护工作,搞好安全生产,切实保障职工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和健康。

2、公司必须贯彻“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长治久安”的方针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层层建立安全生产,做到人人有责,各司其责,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3、企业安全生产要坚持以人为本,仅仅依靠生产经营者和职工群众两个积极,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落实防范措施,真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

4、公司建立安全管理办公室,健全安全生产网络,负责对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检查和监督,处理安全生产的日常工作。

国家以往制定的安全生产方针

1、1952年: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2、1978年: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

3、1989年: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

4、2005年: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公司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积极意义

1、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就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五同时”,企业领导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2、安全工作必须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部门、公司(品牌)、车间、班组的各级第一把手都负责第一责任。各级的分管安全人员根据各自分管业务工作范围负相应责任。其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令、制度和保护管辖范围内的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3、凡是严格认真地贯彻了“五同时”,就是尽了责任,反之就是失职。如果因此而造成事故,那就要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失职程度,由行政处罚甚至到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安全管理的对象是风险

安全管理的结果要么是安全,要么是事故。

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1、人的不安全行为

2、物的不安全状态

3、管理上的缺陷

(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结合生产看安全,安全事故查原因)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① 麻痹侥幸心理,工作蛮干,在“不可能意识”的行为中发生了安全事故; ② 不正确佩戴或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③ 机器在运转时进行检修、调整、清理等作业;

④ 在有可能发生附落物,吊装物的地方下冒险通过、停留。 ⑤ 在作业和危险场所随意走、攀、坐、靠的不规范行为。 ⑥ 操作和作业,违反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⑦ 未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使用明火、进入有限空间、危险品使用等。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

① 机械、电气等设备带“病”作业。

② 机械、电气等设备在设计上不科学,形成安全隐患。 ③ 防护、保险、警示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④ 物体的固有性质和建造设计使其存在不安全状态。 ⑤ 设备安装不规范,维修保养不标准,使用超期,老化等。

三、安全管理上的缺陷

① 有些管理者在思想上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将其视为可有可无,日常以麻木的心态和消极的行为对待安全工作,安全法律责任意识极为淡薄;

② 安全规章制度(包括设备检修)、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相应的预防措施、安全注意事项和流程管理等,未建立健全或不完善;

③ 有些管理人员,不学习、不理解、不落实或不彻底落实公司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不落实工程建设上的“三同时”和日常管理上的“五同时”,只注重生产经营指标,忽视安全检查、教育和隐患整改;

④ 有少数管理者,未能按照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要求,结合管辖区域的生产特点和作业环境,用心负责、钻研,确保管理区域的人员健康和财产安全的管理办法和有效的预防措施,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很差; ⑤ 有些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能力和手段有缺陷; ⑥ 有些管理者不注重“管理要求”,如安全通报、通知等。

管理者不重视安全、不落实规章、安全管理不到位即在行为上,不全面认真地进行安全检查、教育、规范、整改,是最大的缺陷。

事故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一些安全管理者专家从170万宗事故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发生事故致因常分为三大类:

(1) 人为因素:由于人为因素或却缺乏效率导致的不安全动作和行为,占事故总数的88%;

(2) 工程因素:由于计划不足或没有妥善工作程序(即安全措施或标准化操作)的工作与行为,占事故总数的10%;

(3) 不可避免事件:因自然灾害或已经采取一切可行的预防步骤仍出现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2%。

什么是安全?

安全的宏观定义

1、安全是不出事儿

2、安全是运气

3、安全是经验

4、安全是技术

5、安全是合成

6、安全:把危险控制到可接受程度。

安全是永恒的责任!

安全是企业永恒的责任,也是公司发展的前提,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幸福,同时安全也是一种责任,是永恒的责任。我们要时刻把安全贯穿在生产始终来抓,要充分意识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关注生命、关注安全,安全是工作的前提,是生活的保障。

安全就是生命

人的生命延续来自安全,企业的生命延续也来自安全,安全是一切生命、生产、生活的保证。所以,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安全工作要常抓不懈,按照“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抓好安全责任制的落实,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安全技术创新,加大对安全设施的投资力度,把安全就是生命、就是企业发展的观念牢固树立起来。

安全就是效益

企业效益来自安全,企业的发展来自安全,失去安全就会面临危险,丢掉安全,就可能孕育灾难。安全工作任重道远,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检查、监督,目的就是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杜绝事故的发生,保证员工生命安全。公司安全搞好了,效益就提高了。

安全就是幸福

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有幸福、快乐的生活,才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幸福就是家庭平安,就是生活宁静,就是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安全在我们心中,安全在我们手中。安全在我们每位领导和员工的具体工作中。安全是全家的事,安全是全公司的事,安全是全社会的事,小家安全全家就幸福,公司安全就稳定,全社会安全就和谐。

十六种“危险人”

一、是违章作业的“大胆人”:

这种人在工作中存在一种侥幸心态,其有两个特点:

① 不是不懂得安全操作规程,技术水平不低,也不缺乏安全知识,而是“明知故犯”;

② 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己。

二、是冒险蛮干的“危险人”

这种人的心态是争强好胜,是一种“逞能心理”主要表现为两个特点: ① 争强好胜,积极表现自己,能力不强但自信心过强,不思后果,蛮干冒险作业

② 长时间做相同冒险的事情,无任何防护,终有一失

三、是冒失猛撞的“勇敢人”

这是一种冒险心理,它是引起违章操作的重要心理原因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分两种情况:

① 理智性冒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② 非理智性冒险,受激情的驱使,有强烈的虚荣心,怕丢面子,硬充大胆

四、是盲目听从指挥的“糊涂人”

这是一种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在群体中由于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到的社会压力与群体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念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表现有两个方面:

① 是自觉从众,心悦诚服甘心情愿与大家一致违章。 ② 是被迫从众,表面上跟着走,心里反感

五、是吊儿郎当的“马虎人”

这是一种麻痹心理,麻痹大意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行为上表现为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口是心非,盲目自信,表现有三个方面: ① 盲目相信自己的以往经验,认为技术过的硬,保准出不了问题。 ② 是以往成功经验或习惯的强化,多次做也无问题,我行我素。 ③ 是个性因素,一贯松松垮垮,不求甚解的性格特征,自以为绝对安全。

六、是盲目侥幸的“麻痹人”

这是一种习惯心理,由于一些习惯行为造成人的麻痹行为。正确的习惯性动作对于常规性正常工况下的作业时有效的。但在异常工况下,就可能受习惯性心理的作用,而忽视异常工况下才出现的特殊信息而造成失误和不安全行为,造成盲目侥幸行为。

七、是满不在乎的“粗心人”

这是一种无所谓心理,表现为尊章或违章心不在焉、满不在乎。主要由三个特点:

① 是本人根本没意识到危险的存在,认为章程是领导用来卡人的。 ② 是对安全问题谈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比起来不要,不把安全规章放眼里。

③ 认为违章是必要的,不违章就干不成活。

八、是投机取巧的“大能人”

这是一种逆反心理,是一种无视社会规范或管理制度的对抗性心理状态,一般在行为上表现“你让我这样、我偏要那样、越不许干、我越要干”等特征。

九、是凑凑合合的“懒惰人”

这是一种惰性心理,也称为“节能心理”,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懒惰行为的心理依据。表现在 ① 干活图省事,嫌麻烦 ② 节省时间,得过且过

十、是急于求成的“草率人”

这是一种求快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具有一种任务感,竭力尽快先找某个目标或完成某个指标任务而不够冷静,不能全面感知、评价整个系统的即时状态而酿成事故。

十一、是心神不定的“好奇人”

这是一种好奇心理,好奇心人皆有之,是对外界新异刺激的一种反应。表现有二种:

① 以前未见过,感觉很新鲜,乱摸乱动,是一些设备处于不安全状态,而影响自身或他人的安全。

② 因周围发生的事影响正常操作,造成违章事故。 十

二、是手忙脚乱的“急性人”

这是一种紧张心理,当发生某些突发事件或非常规事件时,这些突然而又强烈的刺激会引起严重的心里紧张,一般还伴有作业量的突然增加,作业时间的紧迫,因而使大脑歪曲感知信息而陷入混乱,能力下降,造成事故或扩大事故。

十三、是固执己见的“怪癖人”

这是一种经验心理,单纯凭自己的直接经验,认为违章不会出事故,或者认某项安全规定是庸人自扰,根本不必要,不知道违章的危险性。 十

四、是休息不好,身体欠佳的“疲惫人”

这是一种心理疲惫,疲劳是由于生活劳累、工作紧张、缺少休息和睡眠、营养不良、精神压力等原因而引起的生理反应现象。表现为:

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感知不清晰、动作紊乱失调、记忆和思维障碍、情绪低落、意志衰退等症状,疲劳不仅会危机身心健康,还会降低工作效率,引发事故。

十五、是变换工种的“换行人”

这不是一种心理因素,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变换工种而具有许多种前述的心理因素,如从众心理、紧张心理、好奇心理等。 十

六、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这种人和“换行人”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换行人”有工作经验,而“年轻人”没有工作经验,更多地表现在好奇心理上。

错觉心理

这是个别人的特殊心态,一旦出现,后果极为严重。错觉是有刺激物的情况下发生的,一般不会消失(不同于幻觉)。

心理幻觉近似差错

莫名其妙的“违章”,其实是人体心理幻觉所致。

安全工作从何抓起?

在谈论此问题之前,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在安全管理当中,谁是最关键角色呢?为什么?

答:是基层员工,他们每天在现场工作,对安全隐患最了解,也是最容易受损的对象。如果通过培训把每一位员工都培养成安全管理者,员工能够积极参与企业安全管理,发挥群体效应,那么我们所设定的安全管理目标“零意外、零违章”,就不是一件渴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了。

新员工安全培训教材

新员工安全培训教材

岗前培训教材(安全生产)

岗前培训教材

新员工培训教材

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教材

新员工入厂安全培训教材

污水处理厂新员工安全培训教材

焦化厂新员工培训教材

新员工岗前培训安全知识

新员工岗前安全培训教材
《新员工岗前安全培训教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