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新方法

发布时间:2020-03-03 10:58: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新方法近年来,中央门街道党工委、团工委在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和团区委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志愿服务现场会精神,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以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推广社区志愿服务理念,弘扬社区志愿服务精神,充分发挥社区志愿服务“传递爱心,引领文明”的作用,较好的促进了社区人际互动、社会风气净化、社区文明提升,地区四个文明建设取得新的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抓制度,夯实基础

街道坚持把“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作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工作原则,将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纳入文明创建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常抓不懈。一方面街道以中南社区为示范点,成立了中南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在此基础上建立社区“结对共建单位、社区楼栋支部、社区单位、社团组织”等四类志愿服务站,下设各类特色志愿服务队、小组,构建起街道、社区、中心(站)三级志愿服务工作网络。同时我们学习借鉴湖北武汉百步亭经验,对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协调、志愿者招募登记、注册培训、奖惩激励等进行建章立规,规范完善社区志愿者队伍管理、服务措施,制定社区志愿服务章程,推广志愿服务承诺制,凡在社区注册设立的志愿服务队伍,均要向社区居民公开服务章程,明确服务时间、项目及目标,并在12个社区进行逐步推广,初步形成了规范、完善的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街道由团工委、文明创建办公室牵头,机关各职能科室密切配合,建立起“组织规范、活动定期、管理成熟”的社区志愿服务统一管理、统一协调、专人负责

的长效运行机制,使社区、驻区单位、结对共建单位、物业、民间组织机构等资源有效整合、共享,使社区志愿服务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轨道,为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抓宣传,营造氛围

在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强对志愿服务的宣传和引导,对于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在着力抓好社区志愿服务公开承诺制的同时,注重对典型的宣传和引导,定期召开讲评交流会,街道每年还结合七一表彰、“

12、5”志愿者服务日和年终总结评比,对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以调动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和中央文明网的“中国好人”评选、南京好人推荐、社区“每月一星”评选宣传等载体,大力宣扬社区志愿者事迹,倡导和弘扬社区志愿服务精神,使“参与光荣、奉献可敬”成为社区主旋律。近年来,我们先后树立了“周末爱心学校、残疾人编织社、、新门口网吧义务监督、、无声的瞬间摄影沙龙”等一批社区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评比表彰了社区禁毒义务宣传员、老而弥坚的网吧监督员、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政团体、热心社区服务的区房产局机关党支部等一批社区志愿者先进典型,增强了志愿者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来,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三是抓队伍,发挥作用

2010年,我们针对社区社实际、群众愿望和志愿服务活动的特点,对社区原有志愿服务资源进行了梳理归类,从满足群众需求出发,对社区“有名无实、可有可无”的志愿服务队伍进行了整合调整,充实了社区“助老、助学、助残、

助困、助贫”等居民广泛需求的志愿服务项目力量,将社区知名人士、专业特长人员、驻区高校、民间中介组织等服务热情高、综合能力强的骨干志愿者充实调整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担任社区服务项目负责人、志愿者服务队队长、信息宣传员等重要职务,并依托区职业培训中心、街道服务中心、社区老年大学等载体,采取交流讨论、案例分析、集中讲解、个别辅导等方式,加强对志愿者骨干的培训,不仅提高了志愿者服务能力和水平,而且将社区志愿服务理念深深扎根,社区逐步建立起一支人员稳定、热情高涨、来源广泛、服务内容全面的志愿者服务团队,志愿者队伍的骨干作用也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增强了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效性。如在青石村社区,助残志愿者们就联合南京萤火虫助残社、西祠胡同A色版等民间社团,将社区的34名聋哑人组织起来成立了“无声的瞬间”摄影沙龙,义务的开展摄影培训、外出采风、评比交流等活动,让这些无法用言语进行交流的残障人士,通过镜头去捕捉生活中每一个美好的瞬间,帮助他们培养了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看着逐步开朗自信起来的亲人,这些残障人士的家庭对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充满了感激。

四是抓载体,拓展空间

近年来,我们着力创新志愿服务活动载体,积极摸索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重抓好“三个结合”,即:志愿服务与推进街道中心工作相结合、志愿服务与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相结合、志愿服务与社区文明传递相结合,使志愿服务活动在融入中心工作中找到落脚点和生长点。每年街道结合重点工作,特别是重大事件、社会热点、重要时节等契机,确定大型志愿服务活动主题,自2008年以来,我们先后结合抗击冰冻雪灾、汶川大地震、

迎接奥运会、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启动了“清洁家园”、“文明志愿岗”、“抗震救灾”、“邻里守望”、“四进社区”等各类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这些有益探索和尝试,使社区志愿服务实现了从单一的个人参与发展壮大成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形式也从义务打扫卫生发展到心理援助以及社会公益事业等各个方面,进一步拓展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内涵,也使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常态化发展中不断创新。如在今年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复查期间,我们就集中开展了“百日志愿服务社区行”专场活动,并延伸开展了“扶贫帮困、促进就业、邻里互助”等活动,引导组织社区志愿服务者广泛参与社区建设,并广泛吸纳街道党员干部、驻区单位、部队、结对共建单位、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参与其中,广大社区志愿者充当了社区文明素质的引导员、公民道德的观察员和社区重难点问题处置的突击员,成为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的“得分手”和“生力军”,从而形成了社区志愿服务和文明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增强了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

各位领导,几年来,我们不断摸索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需求还有不少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进取,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努力在社区志愿服务中取得更大成绩,为全区“三个发展”和地区四个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方案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计划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感想

社区志愿服务

社区志愿服务

社区志愿服务

社区志愿服务

社区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民主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0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新方法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新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