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三三工作法推进区域化党建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03 17:50: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三三”工作法

展览路街道区域化党建情况汇报

(2011年6月13日)

展览路街道位于西城区的西北部,辖区面积5.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4万人,流动人口3.5万人。现有基层党组织173个,在册党员6184人。是西城区地域面积最大、人口较多,集交通、旅游、商务、会展和居住于一体的综合性街区,具有中央市属单位多、教育卫生机构多、商贸旅游场所多的特点。展览路街道工委从统筹地区发展入手,创新社会服务管理机制,搭平台、建机制、聚合力、创品牌,以同频共振、双赢共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区域化党建道路上研究探索,总结梳理出“三三”区域化党建工作法。

一、“三联”构建区域化党建运作网络

搭建纵横结合、条块互动的区域化党建运作网络,以 “网络化”推动“区域化”。街道工委、社区党委、区域党组织形成三联互动,统揽全局、推动发展;街道社会工作党委、街道党建协调委员会、社区党建协调分会形成三联互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区域单位联合党组织、社区党员服务站、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形成三联互通,打破身份的局限性,非公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人人都能找到组织。

2008年11月,物华大厦建立了全市首家商务楼宇社会工作党支部。2010年3月,街道48栋商务楼宇全部建设了社会工作站,实现了党的工作在商务楼宇中的全覆盖。全面推进

1 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将支部建在“市场”、建在“工地”,将在任何需要组织的地方,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地区的全覆盖。

通过动态开放的区域化党建组织模式,使得区域内各类组织、各阶层人员都能在党建运作网络上找到需求的满足点和服务的切入点,极大地调动了辖区党组织、区域党员参与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积极性。

二、“三促”明确区域化党建运作机制

加强区域化党建工作,制度建设是保证,展览路街道工委在坚持执行经常性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创新区域化党建工作长效机制,使区域化党建工作制度化、示范化、项目化。

1.建立地区党建联席协调例会制度,促规范。建立和完善以街道工委为核心、社区党委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地区党建工作联建共建协调机制。街道党建联席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社区党建联席会每个月召开一次,每次至少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基层党建工作从社区党组织一家“独唱”转变为大家“合唱”,在党建联席会上,大家说问题、讲需求、亮资源、定计划、搞活动、共协调,充分发挥驻区单位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为美好社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组织保障。

2.建立地区党建表彰激励制度,促发展。街道工委把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区域单位都纳入了创先争优评比表彰的范围。通过区域海选、逐级推选、联席共商、社会公示等环节,最终表彰贡献突出、社会认知的区域党建先进单位、区 2 域党建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对积极支持和参与展览路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等68个单位授予“展览路街道区域党建先进单位”称号;对热心社区公益事业,志愿为社区作奉献,先锋模范作用突出的罗钧等70名同志授予“展览路街道区域党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驻区单位和区域党员鼓舞干劲,坚定信心,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党建的发展,形成了同驻共建精神文明,同驻共管社区事务,同驻共抓社区党建的新局面。

3.建立地区党建结对项目制度,促落实。在双方共同协商的基础上,签订结对共建协议书,明确党建工作共议、区域文明共抓、社会治安共防、困难群众共帮、设施资源共享、服务民生共担,文化活动共办、区域发展共促的“八个共建”原则。落实“4+1”帮困结对,签署了帮困结对协议1045份,帮扶困难党员群众1445人,投入资金37.5万元。开展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结对共建活动,驻区单位3241名党员自愿申报和认领了16类3827个服务岗位。积极参与 “共产党员献爱心”活动,驻区单位捐款11万多元。

三、“三创”彰显区域化党建运作效果

1.展特色,创品牌。结合区域特色开展的党员责任区“四包”(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包环境卫生整洁、包安全防范宣传、包群众思想工作评比竞赛)、党员“四亮”(亮姓名、亮身份、亮岗位、亮承诺)、“4+1”帮困结对(机关、区域、个人、社区)、“五访五问”(访辖区单位,问服务需 3 求;访老党员、老干部,问治理良策;访上访户、意见户,问事情原委;访困难户、低保户,问衣食冷暖;访下岗职工、流动党员家属,问就业现状)“六诺六提升”(调研提诺、组织审诺、签约定诺、公开亮诺、扎实践诺、严格评诺)等活动,针对性强,实效性高,很好的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力和影响力。组织开展先进基层党建示范点及党建创新项目联创活动,推出了“一窗式全科服务”、“五园一港湾,共建新家园”、“金钥匙心灵驿站”、“党企连心桥”、“楼宇大明星”等一批示范品牌及创新项目,树立了区域党建品牌和名片,形成了党建创新、精品示范的浓厚氛围。

2.展风采,创效益。组织开展“特色党支部和党员之星”创评活动,发动辖区单位、专业市场和基层群众广泛参与。非公企业金华骨专科医院联合党支部争创“共驻共建特色党支部”,他们积极投身到社区公益及卫生事业中,医院党员与社区签订“党员设岗定责协议书”,轮流到社区进行医疗服务,并长期帮扶社区军烈属及困难群众,建院至今减免患者治疗费用总计110万元,得到群众和患者的认可,病源逐年递增,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在“四亮”和“六诺”承诺践诺活动中,天意商品批发市场的党员示范户,以诚实守信、热情周到的服务践行承诺,受到顾客的认可,提高了经营效益。

3.展服务,创和谐。整合人力资源、辖区单位资源、智力资源、政治资源,辖区单位资源开放,互相配合,双向共建,发挥作用。动物园、天文馆、古动物博物馆是辖区居民 4 和学生们的科普教育基地;市民学校,地下空间设施、区域礼堂,免费向社区和区域单位开放;人民医院、阜外医院、展览路医院,定期开展社区免费义诊,为育龄妇女筛查两癌,举办防病健康讲座,进行健康养身知识宣讲;市委党校与社区开展“社区党员进党校,党校教授进社区”双进活动,一方面,依托“街道全员系列教育培训”活动,组织“社区党员进党校”,定期在西城区委党校举办讲座,邀请党校教授为社区党员讲解理论知识,政策法规等;另一方面,各社区党委邀请党校教授组成“理论宣讲团”进社区开展实地调研,并结合社区实际,有针对性地解读理论知识和文件精神。通过“双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实现“社区党员的思想认识有新的提高,党校教授的理论系统实践性有新的提高”的“双提高”。

实践证明,“三三”工作法,有效推进了展览路街道区域化党建,有利于增强区域党组织功能,夯实组织基础;建立优势互补和集聚效应的长效机制,确保工作实效;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区域化

区域化党建

电力维修总结——三三工作法

区域化党建工作手册

区域化党建共建

区域化党建新闻稿

党建典型经验43工作法打造基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加强党建联席会与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研究

罗湖区妇联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实施方案

_开展区域化党建专项推进方案.新doc

三三工作法推进区域化党建发展
《三三工作法推进区域化党建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