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领略专家风采 感悟教育真谛

发布时间:2020-03-03 14:03: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领略专家风采

感悟教育真谛

——华东师大学习之旅

府东街小学 李晋玲

带着对人师圣地的一种仰慕和渴望,带着对新课改的诸多迷茫,11月上旬我们一行数人走进了华东师大,走进了中国教育的最高殿堂。在短短的十天时间里,我们领略到了数位专家大师的精湛理论和人格魅力,实践考察了3所基础教育改革先进学校,我们收获着、快乐着、成长着。感谢这次的教师研修培训为我们创造了条件,搭建了一个与大师近距离交流的平台。无论是李政涛教授、李伟胜教授,还是郅庭瑾等教授,他们渊博的学识,科学的精神,风趣的讲座,都让我们在不同层面、多元化明晰了教育的真谛。他们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授课内容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传统教学到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从教师成长到新型评价、从学校管理的诊断到学校改进的策略,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践案例,使我们眼界大开;多角度、前瞻性的讲座,使我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相关知识结构得到完善,我们享受着心灵碰撞带来的震撼与兴奋,享受着精神洗礼带来的幸福和愉悦。

一、本次学习的几点感悟

感悟之一: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

华东师大李政涛教授详细阐述了开展有效教学,培养充满生长气息的课堂。他指出:有效教学必须抓住五个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教师在教时要遵循:学生已经会的或懂的不教;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能读懂的不教;教师教了学生也学不会听不懂的不教;要教就教那些教师不教学生就不会的东西;学生认为需要的是重点要教,学生没发现但老师认为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教。在听课时要带着自己的“钉子”和“钩子”。评价一节课的好与坏,不是看课堂活跃不活跃,热闹不热闹。要看学生变了没有、发展了没有,学生走出课堂和走进课堂相比有没有差异?李教授这些精辟的见解,使我明白了只有认真解读课标、教材、学生,才能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

感悟之二:重建课堂文化,为思维而教。

华师大郅庭瑾教授列举了中国教育与外国教育的文化差异,就中小学校开展思维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了为思维而教的课堂文化、思维教学的学科视界、思维教学的课程资源开发及追求道德文化、培养学生思维人格等。它给了我莫大的启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创造者。作为教育群体中的一员,我感到“为思维而教”是现今教育迫切要做的事情,并且也是教育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感悟之三:改变教学观念,整合课前课后。

李伟胜教授谈到了以1节课为单位,整合课前课后的学习活动。主要通过加强预习指导,改进课堂学习,完善课后作业。他精彩的讲座,让我茅塞顿开,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有效指导,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所以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课前课后的整合。

感悟之四:课堂教学要重视教学转化。

吴亚萍教授通过数学课例对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具体诊断,分析得出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割裂了知识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割裂了知识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不开放现象、“替代思维”等,都在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课堂效率要重视教学转化即:重视知识的整体关联,重视教学的互动生成,重视学生的过程经历。

感悟之五:理清课堂教学的“前因后果”。 周彬教授从戏说公开课与家常课入手,详细阐述了课堂教学的“前因后果。他的整堂报告充满了欢声笑语。讲座处处闪耀着思辩的火花,语言幽默、事例生动,不仅引发了教师的共鸣,更激发出教师对日常教育有意识的反思,重新审视课堂中教师的角色与任务,构建有质量的高效课堂。对课堂改革的“前因”部分,周教授从课堂教学是教师的“脸面”这一独特的视角,引发出教师需具备的素质素养:口才、逻辑、知识面和对待学生宽容的态度。学在课堂改革的“后果”部分,周教授结合具体事例充分论证提出了:学习成绩=兴趣*方法*智商。依次从与学生家长相关的智商、与学生相关的学习方法和与学科教师相关的兴趣,分析三者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整个讲座视角独特,还穿插着不少周氏“典故”,用心谛听,妙趣横生。

二、本次学习的几点思考

1、我们需要什么?我们处在一个竞争激烈、快速发展的时代,如果你总是停留在初始阶段不去学习,教书三十年,教龄只三年,其余二十七年都是重复三年的故事,那么你必将被社会所淘汰。李政涛教授说:“华东师大的教授个个都是精英,学识渊博,但是他们从不敢懈怠,必须不断学习。”作为一名基础教育的教师,同样需要坚持终生学习。

2、我们从事的是教育吗?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是否明白我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呢?培训还是教育?答案当然是后者。可在我们当前的教育中,往往存在着急功近利,学生只有技能,智慧的启迪和人格的塑造却被忽视掉。

3、我们是合格的教师吗?作为一名教师,将全部时间用来工作只是敬业的表现,但没有给自己的学习与反思留出时间,只能是让自己一直在探索之中,而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做研究型教师不做教书匠,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课堂。

4、我们的课堂有效吗?新课改之风在基础教育中蔚然兴起,但反思我们的课堂是否真的有效?我们看到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依然没有养成?学生依然不能轻松愉悦的学习等,我们的课堂改革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三、自我发展工作规划

短暂的研修学习结束了,但每位大师的精湛理论和精辟的见解,依然耳熟能详,将激励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自我加压、勇于探索、敢为人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改革浪潮中。特制定今后三年发展规划:

1、继续高举新课程改革大旗,探索愉悦高效的课堂教学。课改之旅已经起航,但经过此次上海之行的精神洗礼,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依然是改之皮毛。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大师们的精髓移植课堂,抓好分管数学、科学、音体美等学科的课改工作,与广大教师一起实践研究,打造愉悦高效的课堂。

2、抓好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训工作。青年教师是我校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经过几年的历练,他们已经逐步成长起来,但还需要继续磨练提升,我将继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与他们一起备课、研讨,诊断课堂教学,使他们尽快成长为我校课改的主力军。,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使更多的青年教师成长为孝义名师、教学能手等。

3、争做一名学者型、研究型教师。参加工作以来,我就坚持学习,研究教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通过此次近距离的与大师接触,给我震撼之大,影响之深远,与大师相比自己远远做的不够。我将以广大大师为榜样,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刻苦钻研各种教学理论,主动承担新课改的研究,每学年至少撰写二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并力争发表或获奖,努力做一名学者型、研究型教师。

十天的培训是短暂的,而我的记忆与思考却是永恒的。这次培训,将使我终生受益,假如我们参加培训的老师是舵手,那么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便是引航人,是培训让我们补足了元气,增添了灵气,焕发了生气,使我真正感到了“教育做什么?——是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润泽。我真诚地感谢华东师大给与我们创设的共同交流学习的平台。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抱着一颗感恩的心继续学习,抱着感恩的心以更饱满的激情把自己获取的新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中去,为不断推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领略首师风采 感悟教育真谛

聆听专家讲座 感悟教育真谛

领略城市魅力 感悟科技真谛

领略名校风采感悟教育魅力报告

领略名师风采

感悟教育的真谛

感悟孔子魅力 寻求教育真谛

走进“千课万人”领略名师风采

畅游异国文化,领略欧美风采

军训心得体会:领略军人的风采

领略专家风采  感悟教育真谛
《领略专家风采 感悟教育真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