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国宪法的的作用和基本原则

发布时间:2020-03-03 01:08: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国宪法的的作用和基本原则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依法治国首先是要依宪治国。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作用:

1、宪法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宪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3、宪法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4、宪法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权力的制约原则;法治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以此作为首要的宪法原则。我国宪法强调“人民 1 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就从制度和组织上保障了人民主权的实现形式。

2、基本人权原则。我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专章规定和列举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现了对公民的宪法保护。2004年,我国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进一步明确了基本人权原则。

3、权力的制约原则。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之间实行民主集中制。”是对上述原则一种的体现。

4、法治原则。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通过的新《党章》再次重申了法治原则这一重要原则。十五大报告提出了: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特别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修改宪法,在《宪法》第5条中增加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在宪法上正式确立了法治原则。

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依法治国,是坚持

2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再一次重申了依法治国的原则。

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作用

论宪法基本原则

第二章 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二章 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英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基本原则的看法

第三章_宪法基本原则[1]

我国宪法

第十一讲 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

第二章 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练习题

我国宪法的的作用和基本原则
《我国宪法的的作用和基本原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