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学情分析】平均数

发布时间:2020-03-02 20:48: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半学期已经学过简单的统计表。教师应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也必须通过练习,才能把知识转化成技能技巧,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效的练习需要以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基础进行设计。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我们在课前进行的学情调查内容如下: 第1题学生都能计算出平均成绩是92分,但没有出现移多补少的方法。第2题多数人说有危险,少数人认为没有危险但说不清理由。通过学情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只会求平均数,但对平均数的意义不理解,对极端数据缺乏认识。练习设计中可以设计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同时渗透移多补少的方法。我们的练习教学过程如下──

师:公园里有5个平均年龄是10岁的人,猜猜看他们的年龄可能是多少岁。 生:都是10岁。

师:会出现这5个人都超过10岁或都小于10岁的情况吗?为什么? 生:不会。10应该比最小的年龄大,比最大的年龄小。 师:你能写出这5个人可能的年龄吗?

生:11岁、11岁、10岁、9岁、9岁。(大部分同学表示赞同。) 师:这5个人一定是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吗? 生:可能有一个大人,其他的都是幼儿园的小朋友。 师:为什么其中一个是大人,其他都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呢?

生:大人的年龄比10大得多,一定要把多的补给特别小的孩子才行。

教师出示一个阿姨带4个小朋友的年龄,分别是30岁、5岁、5岁、5岁、5岁。提问:可能是这样的5个人吗?

学生算一算确认。

师:如果5人中有3人是10岁,其他两人可能是多少岁?

生:可能一个9岁,一个11岁;也可能一个8岁,一个12岁;也可能一个7岁,一个13岁„„

师:另外两个人不一定也是10岁,但是──

生:如果有一个超过10岁的话,就必定有一个人是小于10岁,他们的年龄加起来一定要是20岁。

这道题通过师生间的对话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仔细分析这道题,开始的问题突出强调平均数的意义,明确平均数的范围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接着利用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突出移多补少的方法;最后拓展到用平均数反过来求总数的计算。可以说,这一道题的练习效果有效地解决了学情调查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使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更加深入。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了解学情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我们在课前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学情设计教学,以学定教,使学生在课堂上切实取得进步和发展,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方法

【学情分析】平均数
《【学情分析】平均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