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房屋建筑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4:11: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

民用建筑设计

③什么叫做构件的耐火等级?建筑的耐火等级如何划分?耐久等级又如何划分?

答:耐火等级是指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实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时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建筑按耐火等级分类分为四级,分级确定的依据是组成房屋构建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 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类同样分为四级,分级的依据是主体机构确定的耐久年限。

④实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的意义何在?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的含义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实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是为了实现建筑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而制定出来的。

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其数值定为100m,符号为M,即1M=100mm。整个建筑物或其一部分以及建筑组合件的模数化尺寸都应该是基本模数的倍数。 扩大模数是基本模数的整倍数。扩大模数的基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6M、12M、15M、30M、60M等6个,其相应的尺寸分别为300mm、600mm、1200mm、1500mm、3000mm、6000mm。 (2)竖向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和6M,其相应的尺寸为300mm和600mm。

分模数是基本模数的分数值,其基数为1/10M、1/5M、1/2M等3个,其相应的尺寸为10mm、20mm、50mm。 模数数列的幅度及适用范围如下:

(1)水平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20M。主要适用于门窗洞口和构配件断面尺寸。

(2)竖向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36M。主要适用于建筑物的层高、门窗洞口、构配件等尺寸。

(3)水平扩大模数数列的幅度:3M为3~75M;6M为6~96M;12M为12~120M;15M为15~120M;30M为30~360M;60M为60~360M,必要时幅度不限。主要适用于建筑物的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构配件尺寸和门窗洞口尺寸。(4)竖向扩大模数数列的幅度不受限制。主要适用于建筑物的高度、层高、门窗洞口尺寸。 (5)分模数数列的幅度:1/10M为(1/10~2M);1/5M为(1/5~4)

2.

建筑平面设计

⑵确定房间面积大小时应考虑哪些因素?试举例分析。

答:主要使用房间面积的大小适用房间的内部活动特点、使用人数的多少、家具设备的数量和布置方式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例如住宅的起居室、卧室面积相对较小;剧院、电影院的观众厅,除了人多、座椅多之外,还要考虑人流迅速疏散的要求,所需的面积就大;又如室内游泳池和健身房,由于使用活动的特点要求有较大的面积。 ⑶影响房间形状的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为什么矩形房间被广泛采用。

答:在具体的设计中,应从使用要求、结构形式和结构布置、经济条件、美观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房间形状。 一般功能要求的民用建筑房间形状常采用矩形,其主要原因如下:

⒈矩形平面体型简单,平直,便于家居布置和设备的安排,使用上能充分利用室内有效面积,有较大的灵活性。 ⒉结构布置简单,便于施工。以中小学教室为例,矩形平面的教室进深和面宽较大,采用预制构件,简化施工。

⒊矩形平面便于统一开间、进深,有利于平面及空间的组合。如学校、办公楼、旅馆等建筑常采用矩形房间沿走道一侧或两侧布置,统一的开间和进深使建筑平面布置紧凑,用地经济。 ⑺交通联系部分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确定楼梯的数量、宽度和选择楼梯的形式? 答:交通联系部分包括水平交通空间(走道),垂直交通空间(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交通枢纽空间(门厅、过厅)等。 楼梯的宽度和数量主要根据使用性质、使用人数和防火规范来确定。

楼梯的形式主要有直行跑梯、平行双跑梯、三跑梯等形式,应根据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形式。 ⑼影响平面组合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运用功能分析法进行平面组合?

答:建筑平面组合设计时满足不同类型建筑的功能需求是首要的原则,应做到功能分区合理,流线组织明确,平面布置紧凑,结构经济合理,设备管线布置集中。

各类建筑由于功能不同,房间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同。平面组合就是根据实用功能特点及交通路线的组织,将不同房间组合起来。这些平面组合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形式:⒈走道式组合;⒉套间式组合;⒊大厅式组合;⒋单元式组合。

⑽走道式、套间式、大厅式、单元式等组合形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走道式组合的特点时使用房间和交通联系部分明确分开,各房间沿走道一侧或两侧并列布置,房间门直接开向走道,通过走道相互联系;各房间基本上不被交通穿越,能较好的保持交通独立性。这种形式广泛应用于一般性的民用建筑,特别适用于房间面积不大、数量较多的重复空房间组合,如学校、宿舍、医院、旅馆等。

套间式组合的特点是用穿套的方式按一定的序列组织空间,房间与房间之间互相穿套,不再通过走道联系。这种形式通常适用于房间的使用顺序和联系性较强,使用房间不需要单独分隔的情况下形成的组合方式,如展览馆、火车站、浴室等建筑类型。

大厅式组合是以公共活动的大厅为主,穿插布置辅助房间,这种组合的特点是主体房间使用人数多、面积大、层高大,辅助房间与大厅相比,尺寸大小悬殊,常布置在大厅周围并与主体房间保持一定的联系,如大型体育馆等。

将关系密切的房间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称为单元。将一种或多种单元按地形和环境情况在水平或垂直方向重复组合起来成为一栋建筑,这种组合方式称为单元式组合。单元式组合能提高建筑标准化,节省设计工作量,简化施工,同时功能分区明确,平面布置紧凑,单元与单元之间相对独立,互不干扰。布局灵活,能适应不同的地形,形成多种不同形式组合。广泛用于大量性民用建筑,如住宅、学校、医院等。

3.

建筑剖面设计

⑵什么是层高、净高?确定层高与净高应考虑哪些因素?试举例说明。 答:层高是指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面之间的距离。

净高是指楼地面到结构层(梁、板)底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间的距离。

层高和净高的确定应考虑使用功能、采光通风、结构类型、设备布置、空间比例、经济等主要因素的影响。例如卧室、教室、公共建筑门厅和商店营业厅的净高确定差别。 ⑹建筑空间组合有哪几种处理方式?试举例说明。

答:建筑空间组合处理方式包括①重复小空间的组合,常采用走道式和单元式的组合方式,例如住宅、学校、医院、办公楼等;②体量相差悬殊的空间组合,如大型体育馆等;③综合性空间组合,如图书馆建筑中的阅览室、书库、办公等用房在空间要求上也不一致;④错层式空间组合,如教学楼、办公楼、旅馆等主要适用房间空间高度并不高,为了丰富门厅空间变化并得到合适的空间比例,常将门厅地面降低。 ⑺建筑空间的利用有哪些手法?

答:充分利用空间的处理手法有:利用夹层空间,房间上部空间,楼梯间及走道空间,墙体空间等。

4.

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

⑴影响体型及立面设计的因素有哪些?

答: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不能脱离物质技术发展的水平和特定的功能、环境而任意创造,它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使用功能、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经济条件及周围环境的制约。 ⑶建筑物体型组合有哪几种方式?并以图例进行分析。

答:建筑物体型的造型组合,包括单一体型、单元组合体型、复杂体型等不同的组合方式。 ⑷简要说明建筑立面的具体处理手法。

答:进行立面处理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建筑立面是为满足施工要求而按正投影绘制的,分别为正立面、背立面和侧立面,必须注意几个面的相互协调和相邻面的衔接,以便取得统一;其次建筑造型是一种空间艺术,研究立面造型不能只局限在立面的尺寸大小和形状,应考虑到建筑空间的透视效果;再次,立面处理是在符合功能和结构要求的基础上,对建筑空间造型的进一步深化。

主要的处理手法有:立面比例尺度的处理,立面虚实与凹凸处理,立面的线条处理,立面的色彩与质感处理,立面的重点与细部处理。 ⑸体量的联系与交接有哪几种方式?试举例说明。

答:体量的组合设计常采用直接连接(常用于功能要求各房间紧密联系的建筑),咬接,以走廊或连接体相连等连接方式。

5.

建筑构造概论

⑵建筑物的基本组成有哪些?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一座建筑物主要是由基础、墙或柱、楼梯、楼板层及地坪层、屋顶及门窗等六大部分所组成。

基础是房屋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结构,它的作用是把房屋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因此,基础必须坚固稳定而可靠。

墙是建筑物的承重构件和护围构件。作为承重构件,承受着建筑物由屋顶或楼板层传来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再传给基础;作为护围构件,外墙起着抵御自然界各种因素对室内的侵袭作用;内墙起着分隔空间、组成房间、隔声、遮挡视线以及保证室内环境舒适的作用。为此要求墙体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等能力。 柱是框架或排架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和承重墙一样承受屋顶和楼板层及吊车传来的荷载,它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楼板层是水平方向的承重结构,并用来分隔楼层之间的空间。它支撑着人和家具设备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梁和柱,它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及隔声、防火、防水、防潮等性能。地坪层是指房屋底层之地坪,应具有均匀传力、防潮、坚固、耐磨、易清洁等性能。

楼梯是房屋的垂直交通工具,作为人们上下楼层和发生紧急事故时疏散人群之用。楼梯应具有足够的通行能力,并做到坚固和安全。

屋顶是房屋顶部的围护构件,抵抗风、雨、雪的侵袭和太阳辐射热的影响。屋顶又是房屋的承重结构,承受风、雪和施工期间的各种荷载。屋顶应坚固耐久,不渗漏水和保暖隔热。 门主要用来通行人流,窗主要用来采光和通风。处于外墙上的门窗又是围护构件的一部分。应考虑防水和热工要求。 ⑶影响建筑构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建筑构造的主要因素包括外界环境因素(外界作用力的影响,气候条件的影响,人为因素的影响)、建筑技术条件及建筑标准等。 ⑷筑构造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为使建筑物满足适用、经济、美观的要求,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必须注意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确保结构坚固、安全,适应建筑工业化需要,考虑建筑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以及美观要求等构造设计的原则。

6.

墙体与基础

⑴述墙体类型的分类方式及类别。

答:墙体按所处位置可以分为外墙和内墙。外墙位于房屋的四周,故又称为外围护墙。内墙位于房屋内部,主要起分隔内部空间的作用。墙体按布置方向又可以分为纵墙和横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纵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得墙称为横墙,外横墙俗称山墙。根据墙体与门窗位置的关系,平面上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可以称为窗间墙,立面上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可以称为窗下墙。按构造方式墙体可以分为实体墙、空体墙和组合墙三种。按施工方法墙体可以分为块材墙、板筑墙及板材墙三种。 ⑵述砖混结构的几种结构布置方案及特点。

答:结构布置方式主要指承重结构的布置。砖混结构的墙体承重方案主要有四种:

横墙承重体系:承重墙体主要由垂直于建筑物长度方向的横墙组成。楼面荷载依次通过楼板、横墙、基础传递给地基。由于横墙起主要承重作用且间距较密,建筑物的横向刚度较强,整体性好,对抗风力、地震力和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有利,但是建筑空间组合不够灵活。纵墙只承受自身的重量,主要起围护、隔断和联系的作用,因此对纵墙上开门、窗限制较少。这一布置方式适用于房间的使用面积不大,墙体位置比较固定的建筑,如住宅、宿舍、旅馆等。

纵墙承重体系:承重墙体主要由平行于建筑长度方向的纵墙承受楼板或屋面板荷载。楼面荷载依次通过楼板、梁、纵墙、基础传递给地基。其特点是内外纵墙起主要承重作用,室内横墙的间距可以增大,建筑物的纵向刚度强而横向刚度弱。为抵抗横向水平力,应适当设置承重横墙,与楼板一起形成纵墙的侧向支撑,以保证房间空间刚度及整体性的要求。此方案空间划分较灵活,适用于空间的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的空间、墙位置在同层上或上下层之间可能有变化的建筑,如教学楼中的教室、阅览室、实验室等,但对在纵墙上开门窗的限制较大。相对横墙承重体系来说,纵墙承重体系楼刚度较差,板材料用量较多。

双向承重体系:即纵横墙承重体系,承重墙体由纵横两个方向的墙体混合组成。双向承重体系在两个方向抗侧力的能力都较好。国内几次大地震后的震害调查表明在砖混结构多层建筑物中,双向承重体系的抗震能力比横墙承重体系、纵墙承重体系都好。此方案建筑组合灵活,空间刚度较好,适用于开间、进深变化较多的建筑,如医院、实验楼等。

局部框架体系:当建筑需要大空间时,如商店、综合楼等,采用内部框架承重,四周为墙承重。楼板自重及活荷载传给梁、柱或墙。房屋的刚度主要由框架保证,因此水泥及钢材用量较多。

⑶提高外墙的保温能力有哪些措施?

答:提高外墙的保温能力,减少热损失,一般有三种措施:

增加外墙厚度,使传热过程延缓,达到保温目的。但是墙体加厚,会增加结构自重、多用墙体材料、占用建筑面积、使有效空间缩小等。

选用空隙率高、密度轻的材料做外墙,如加气混凝土等。这些材料导热系数小,保温效果好,但是强度不高,不能承受较大的荷载,一般做框架填充墙等。采用多种材料的组合墙,解决保温和承重双重问题。

⑷墙体设计在使用功能上应考虑哪些设计要求?

答:①保温与隔热要求 1)通过对材料的选择,提高外墙保温能力减少热损失。2)防止外墙出现凝结水 3)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 4)采用具有复合空腔构造的外墙形式

② 隔声方面的要求 1)加强墙体的密封处理 2)增加 墙体密实性及厚度 3)采用有空气间层或多孔隔声材料的复合墙 4)在建筑总平面设计中考虑隔声问题

③ 防火方面的要求 1)选择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符合防火规范规定的材料 2)按照防火规范要求用防火墙设置防火分区等

④ 防水方面的要求 在卫生间、厨房、实验室、地下室等房间的墙应采取防潮、防水措施。 ⑤建筑工业化要求 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降低劳动强度;采用轻墙材料以减轻重,降低成本。 ⑻简述墙角水平防潮层的设置位置、方式及特点。

答:位置:当室内地面垫层为混凝土等密实材料时,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垫层范围内,低于室内地坪60mm处,同时还应至少高于室外地面150mm,防止雨水溅湿墙面。当室内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时,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齐平或高于室内地面60mm处。

方式及特点:防水砂浆防潮层(构造简单,但砂浆开裂或不饱满时影响防潮效果)、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防潮性能好)、油毡防潮层(防水效果好,但有油毡隔离,削弱了砖墙的整体性)。 ⑽何谓“变形缝”?有什么设计要求?

答:变形缝是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

变形缝包括温度伸缩缝(伸缩缝间距与墙体类别有关,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30mm)、沉降缝(以下情况应设置沉降缝:建筑物位于不同种类的地基土壤上,或在不同时间内修建的房屋各连接部位;建筑物形体比较复杂,在建筑平面转折部位和高度、荷载有很大差异处。沉降缝的宽度与地基情况及建筑高度有关,地基越弱的建筑物,沉降的可能性越高,沉降后产生的倾斜距离越大,要求的缝宽越大)和防震缝(在抗震设防烈度7-9度地区内应设防震缝。反震缝的宽度,在多层砖墙房屋中,按设防烈度的不同取50-70mm。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中,建筑物高度小于或等于15m时,缝宽为70mm。当建筑物高度超过15m时:设防烈度7度,建筑每增高4m,缝宽在70mm基础上增加20mm:设防烈度8度,建筑每增高3m,缝宽在70mm基础上增加20mm;设防烈度9度,建筑每增高2m,缝宽在70mm基础上增加20mm)三种。 ⒀试比较几种常用隔墙的特点。

答:块材隔墙(半砖隔墙、砌块隔墙、框架填充墙)、轻骨架隔墙、板材隔墙(轻质条板隔墙、蒸压加气混凝土板隔墙、复合板材隔墙) 半砖隔墙:坚固耐久,有一定的隔声能力,但自重大,湿作业多,施工麻烦。 砌块隔墙:轻质、孔隙率大、隔热性能好,但吸水性强。

轻骨架隔墙:骨架优点强度高、刚度大、自重轻、整体性好、易于加工和大批量生产,还可根据需要拆卸和组装。面层有木质板材、石膏板(防火、防潮、抗冲击)、硅酸钙板(轻质、高强、防火、防潮、防蛀、防霉、可加工性好)、水泥平板。

蒸压加气混凝土隔墙:自重轻,施工简单,防火性能好,抗雨水渗透。

复合板材隔墙:大多具有强度高、耐火性、防水性、隔声性能好的优点,且安装、拆卸方便,有利于建筑工业化。 ⒃什么叫地基?什么叫基础?天然地基有哪些? 答:地基是承受由基础传下来的荷载的土层。

基础是建筑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是建筑的下部结构。

凡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不需经过人工加固,可直接在其上建造房屋的成为天然地基。一般包括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 ⒄简述常用基础的分类。

答:①按所采用材料和受力特点分:

刚性基础:由刚性材料(抗压强度高,而抗拉,抗剪强度低的材料)制作的基础(砖,石砌体基础,混凝土基础)。 非刚性基础:如在混凝土基础的底部配以钢筋,利用钢筋来承拉力,称钢筋混凝土基础为柔性基础。 ②依构造型式分:

条形基础:当建筑上部结构采用砖墙或石墙承重时,基础沿墙身设置,多做成长条形。条形基础往往是砖石墙的基础形式。

独立基础:当建筑上部采用框架结构承重时,当柱采用预制构件时,基础做成杯口形,将柱子插入,并嵌固在杯口內,故称杯形基础。 井格式基础:当框架结构处在地基较差的情况时,将柱下基础沿纵横方向连接,做成十字较差的井格基础。

筏形基础:当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而所在地的地基承载能力又比较弱,这时采用简单的条形基础或井格式基础已不再能适应地基变形的需要,常将墙或柱下基础连成一片,使整个建筑物的荷载承受在一块整板上,这种满堂式的板式基础称筏式基础。

箱形基础: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和若干纵横墙组成,形成空心箱体的整体结构,共同承受上部结构荷载。箱形基础整体空间刚度大,对抵抗地基的布均匀沉降有利,一般适用于高层建筑或在软弱地基上建造的重型建筑物。当基础的中空部分尺度较大时,可用作地下室。 ⒅简述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的特点。

答:刚性基础由砖、石、混凝土等刚性材料做成的基础,抗压强度高,抗拉、抗剪强度低。 柔性基础由钢筋混凝土做成,抗压、抗拉强度高。适用于荷载较大而基础承载力较小的情况。 ⒆简述地下室防潮要求和防水要求。

答:地下室经常受到下渗地表水、土壤中的潮气和地下水的侵蚀,应妥善处理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水构造。当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地坪且无滞水可能时,地下室一般只做防潮处理。当最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坪时,对地下室必须采取防水处理。

⒇常用的地下室防水措施有哪些?

答:根据防水材料的不同,地下室防水可以采用沥青卷材防水、高分子卷材防水、防水混凝土防水、涂料防水、防水板防水等防水措施。

7.

楼梯

⑴楼梯是由哪些部分所组成的?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要求如何? 答:楼梯一般由梯段、平台、栏杆扶手三部分组成。

梯段:楼梯俗称跑梯,是联系两个不同标高平台的倾斜构件。通常为板式梯段,也可以由踏步板和倾斜板式梯段。为了减轻走的疲劳,梯段的踏步数一般不宜超过18级,但也不宜少于3级,因为步数太少不宜为人们察觉,容易绊倒。

楼梯平台:按平台所处位置和标高不同,有中间平台和楼层平台之分。两楼之间的平台称为中间平台,用来供人们行走时调节体力和改变行进方向。而与楼层地面标高齐平的平台称为楼层平台,除起着与中间平台相同的作用外,还用来分配从楼梯到达各楼层的人流。

栏杆扶手:栏杆扶手是设在梯段及平台边缘的安全保护构件。当梯段宽度不大时,可只在梯段临空面设置。当梯段宽度较大时,非临空面也应加设靠墙扶手。当梯段宽度很大时,则需在梯段中间加设中间扶手。

⑾当底层中间平台下做出入口时,为增加净高,常采取哪些措施?

答:①在底层变作长短跑梯段;②局部降低底层中间平台下地坪标高,使其低于底层室内地坪标高±0.000,满足净空高度要求;③综合上面两种方式,在采取长短跑梯段的同时,又适当降低底层中间平台下地坪标高;④底层用直行单跑或直行双跑楼梯直接从室外上二层。 ⒂楼梯踏面的做法如何?水磨石面层的防滑措施有哪些?

答:楼梯踏步面层装修做法与楼层面层装修做法基本相同。但由于楼梯是一幢建筑中的重要交通疏散部件,其对人流的导向性要求高,装修用材标准应高于或至少不低于楼地面装修用材标准,使其在建筑中具有醒目的地位,引导人流。同时,由于楼梯人流量大,使用频率高,在考虑踏步面层装修做法时应选择耐磨、防滑、美观、不起尘的材料。

在踏步上设置防滑条的目的在于避免行人滑倒,并起到保护踏步的作用。在人流量较大的楼梯中均应设置。常用的防滑条材料有:水泥铁屑、金刚砂、金属条(铸铁、铝条、铜条)、马赛克及带防滑条缸砖等。

8.

楼地层

⑴楼板层与地坪层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答:楼地层包括楼板层和地坪层,是水平方向分隔房屋空间的承重构件。楼板层分隔上下楼层空间,地坪层分隔大地与底层空间。由于它们均是供人们在上面活动的,因而具有相同的面层;但由于它们所处位置不同、受力不同,因而结构层有所不同。楼板层的结构层为楼板,楼板将所承受的上部荷载及自重传递给墙或柱,并由墙、柱传给基础,楼板层有隔声等功能要求;地坪层的结构层为垫层,垫层将所承受的荷载及自重均匀地传给夯实的地基。 ⑵楼板层的基本组成及设计要求有哪些?

答:楼板层的基本组成包括面层、楼板和顶棚三部分。

楼板层的设计应满足建筑的使用、结构、施工以及经济等多方面的要求:①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②满足隔声、防火、热工等方面的要求;③满足建筑经济的要求。 ⑸现浇筑肋梁楼板的布置原则。

答:在进行现浇筑肋梁楼板的布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承重构件,如柱、梁、墙等应有规律地布置,宜做到上下对齐,以利于结构传力直接,受力合理。②板上不宜布置较大的集中荷载,自重较大的隔墙和设备宜布置在梁上,梁应避免支承在门窗洞口上。③满足经济要求。 ⑺地坪层的组成及各层的作用。

答:地坪层主要由面层、垫层和素土夯实层构成。

素土夯实层:素土夯实层是地坪的基层,也称地基,承受由垫层传下来的地面荷载。 垫层:垫层是承受并传递荷载给地基的结构层,有刚性垫层和非刚性垫层之分。

面层:地坪面层和楼板面层一样,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生产直接接触的地方,根据不同房间对面层有不同的要求,面层应坚固耐磨、表面平整、光洁、易清洁、不起尘。对于居住和人们长时间停留的房间,要求有较好的蓄热性和弹性;浴室要求耐潮湿、不透水;厨房、锅炉房要求地面防水、耐火;实验室则要求耐酸碱、耐腐蚀等。 ⑶影响屋顶坡度的因素有哪些?各种屋顶的坡度值是多少?屋顶坡度的形成方法有哪些?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答:屋顶坡度太小容易漏水,坡度太大则多用材料,浪费空间。要使屋面普渡恰当,需考虑所采用的屋面防水材料和当地降雨量这两方面的因素。平屋顶的排水坡度小于5%,最常用的排水坡度为2%~3%。坡屋顶的坡度一般在10%以上。 屋顶坡度的形成方法一般有材料找坡和结构找坡两种:

材料找坡:材料找坡是指屋顶坡度由垫坡材料组成,一般用于坡向长度较小的屋面。材料找坡可以水平放置,天棚面平整,但材料找坡增加屋面荷载,材料和人工消耗较多。

结构找坡:结构找坡是屋顶结构自身带有排水坡度。例如在上表面倾斜的屋架或屋面梁上安放屋面板,屋顶表面即呈倾斜破面。又如在顶面倾斜的山墙上搁置屋面板时,也形成结构找坡。结构找坡无需在屋面上另加找坡材料,构造简单,不增加荷载,但天棚顶倾斜,室内空间不够规整。 ⑷什么叫做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它们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是什么。

答:①无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直接从檐口滴落至地面的一种排水方式,因为不用天沟、水落管等导流雨水,故又称自由落水。无组织排水具有构造简单、造价低廉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雨水直接从檐口泻至地面,外墙角常被飞溅的雨水浸蚀,降低了外墙的坚固耐久性;从檐口滴落的雨水可能影响人行道的交通,等等。当建筑物较高,降雨量有较大时,这些缺点就更加突出。宜适用于高度较低的简单建筑,积灰多的屋面(如铸工车间、炼钢厂等工业厂房),有腐蚀性介质的工业建筑(如铜冶炼车间、某些化工厂房等)。

②有组织排水是指雨水经由天沟、水落管等排水装置被引导至地面或地下管沟的一种排水方式。其优缺点与无组织排水正好相反。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适用于降雨量大的地区或房屋较高的的情况,临街建筑的雨水排向人行道时。 ⑸常见的有组织排水方案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何种条件?

答:在工程实践中,由于具体条件的不同,有多种有组织排水方案,现按内排水和外排水这两大排水类型可归纳成五种不同的排水方案:①外排水方案:⒈挑檐沟外排水;⒉女儿墙外排水;⒊女儿墙挑檐沟外排水(蓄水屋面常采用这种形式);⒋暗管外排水(常在重要的公共建筑使用)。外排水方案尤其适用于实现性黄土地区。②内排水方案适用于高层建筑、严寒地区的建筑、某些屋面宽度较大的建筑。

9.

单层厂房设计

⑶什么是柱网?确定柱网的原则是什么?常用的柱距、跨度尺寸有哪些?

答:无论是单层厂房还是多层厂房,承重结构柱子在平面上排列时所形成的网格就称为柱网。

当屋架跨度不大于18m时,采用扩大模数30M的数列,即跨度尺寸是18m、15m、12m、9m及6m;当屋架跨度大于18m时,应采用扩大模数60M的数列,即跨度尺寸是18m、24m、30m、36m、42m等。当工艺布置有明显优越性时,跨度尺寸亦可采用21m、27m、33m。

我国单层工业厂房设计主要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其基本柱距是6m。柱距尺寸还受到材料的影响,当采用砖混结构的砖柱时,其柱距宜小于4m,也可为3.9m、3.6m、3.3m等。

⑾影响厂房立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单层厂房的外部造型设计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要创造合理而富有个性的工业建筑形象,就应把握工业建筑造型的自身规律,主要有下面三个方面:功能特征、结构造型、群体组合。

《房屋建筑学》课后习题答案

《房屋建筑学》课后习题答案

《房屋建筑学》_课后习题答案

房屋建筑学第3版课后习题及答案整合版

房屋建筑学习题

《房屋建筑学》_课后习题答案_第四版_武汉理工大学出版

房屋建筑学答案

房屋建筑学试题及答案

房屋建筑学试题及答案

房屋建筑学试题及答案

《房屋建筑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房屋建筑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