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集中居住,加快城市化进程

发布时间:2020-03-01 19:18: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集中居住,加快城市化进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广大农民要求改善生活环境、融入城市生活、享受现代文明的愿望日益强烈。全国上下都在探索“农民变市民,农村变城市”的路子。由于历史上的“重城轻乡”,以及多年来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上的严重脱节,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同时,乡村建设相对散乱、基础设施依然短缺。我们为了保证以后的建设不走回头路,不造成浪费,不给后人留麻烦,紧紧抓住泰州大桥北接线、231省道穿越村庄腹地、需要动迁的契机,开展实施集中居住,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把区域内的自然庄台合理地集中居住,建设成为农村新社区,使全村人民共享现代文明。

一、我村目前现状

我村由原乔杨、联和、栾王三个建制村合并而成,总面积3.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944亩。全村共有23个居民小组,910户,3026人。目前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特点是:

1、居住点分散零落,户均占地面积大。

目前,我村居民点分布在9处,平均户均占地约0.98亩。泰州大桥北接线、231省道建成后,居民点分布将会非常分散,达到14处。

2、大多数农民从事二三产业。

全村910户农户中,纯工(商)户344户,占总户数的37.8%,

第 1 页

亦工亦农户498户,占总户数的54.7%,纯农户68户,占总户数的7.5%。

二、我村开展集中居住建设的做法

1、以人为本,统筹城乡,逐步推进集中居住区建设

我村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泰州滨江主城区”建设步伐,提出了“以规划为龙头,以集中居住建设为抓手,以政府扶持为激励,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的工作方针,促进居民集中居住点的建设工作,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以已建成入住的集中居住一期工程为基准,从2010年起,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把全村区域内的自然、零散庄台逐步实施集中居住,建设成为农村新社区,实现城乡一体化,使全村人民共享现代化文明生活。

具体工作目标分为两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了确保重点工程的施工进度,确保动迁工作顺利进行。我村多方筹资,组织资金4000万元,启动集中居住二期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可全部投入使用,让村民在动迁之前就能看到搬迁后的新房,减少乃至消除动迁纠纷和矛盾,让政府放心、村民安心,确保不给重点工程添一丁点麻烦。二期工程中,逐步完善配套公共设施,在集中居住区内建成1800㎡的便民服务中心,先期已经建成污水处理厂并通过省级验收,建成超市2个,标准化卫生服务站1个,村民健身广场4处,争取建成幼儿园一所。确保在五年内完成零散庄台的集中居住。

第二个五年计划:将全村所有不在集中居住区范围内的自然

庄台逐步合理撤并至集中居住点,建成政府放心、村民舒心、社会满意、人人向往的城市化农村。

2、贴近百姓,扎实做好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工作

我村成立了集中居住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班子成员全部分工到工地现场,通过一期工程建设和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村民增强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参与。

3、体现科学发展观,循序渐进,明确规划原则和建设模式 集中居住区建设是百年大计,我村的规划开放超前,规划执行要严肃权威,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

一是体现前瞻性。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的关系,根据“适度集聚、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区内社区管理、文化娱乐、教育设施、健身休闲、商贸服务、医疗卫生等六项公共设施一步到位,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给水、污水处理、排水等管线全部地埋敷设。

二是体现科学性。通过专家咨询、公示、村民听政等渠道,广开言路,问计于民,反复比选,好中选优,让村民看到成效,得到实惠。

三是体现稳定性。我村集中居住区规划组织了专家论证,广泛征求了群众意见,严格按程序审批,坚持循序渐进。

4、广泛宣传,试点推进,赢得广大村民的支持、参与和配合。 集中居住区建设是一项造福于民的实事工程,好事要办好,要争取村民的理解支持。我村通过广泛宣传,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村民的共同参与。教育村民告别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提

高建设美好新家园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形成了“人人关心、个个支持、家家参与居住区建设”的良好氛围。以先期建设的一期工程作为示范区,全面推开集中居住区建设。

5、妥善处理好集中居住区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以及城市化后农民的生活保障等。

一是严格控制集中居住区建设用地。实施集中居住区建设以来,我村不再审批原地翻建,对居住条件确实困难、急需翻建房屋的村民,我村采取宅地置换房屋的形式,村民拆除原住宅,将原宅地交还村集体,由村在集中居住点安置同面积的住房,超出面积的部分补贴成本价。到目前为止,运行态势良好,根据原有住宅的面积不等,村民可在集中居住点免费或最高出资不超过15万元就可以在拿到一套标准高、配套设施齐全、面积近300㎡的住房,搬进集中居住点的村民都很满意。

二是做好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资金筹措工作。

我村建设集中居住区的主要资金来源于村集体经济和村办企业的投入,同时还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驻村企业主动向村提供无息借款,用于推进村庄集中居住。建设施工企业垫资一部分。对动迁户以及搬迁户愿意投入资金到集中居住区建设工程中的,村按照银行同期存款利率的3倍支付利息结算,为了保证群众利益和建设成本的最小化,我村至今没有接受任何以盈利为目的的投资。

三是充分尊重农民的生活习惯,计划在集中居住点东侧为集中居住后的农民按人口安排蔬菜地。

四是规范股份合作社的经营,对合作社经营活动守望监督。多方拓展经营渠道,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确保资产保值升值,使农民的收益得以持续地实现和增长。

五是积极组织全体村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和医疗保险(合作医疗),特困户和低保户由村集体给予适度补贴,确保全村人口应保尽保。

六是不断开展农民技能培训,逐步实现劳动力转移,推进农民非农就业。继续扩大意杨栽植面积,发展意杨深加工企业,以解决文化层次偏低、不能外出务工经商村民的就业问题。获取的利润专项用于对弱势群体、60岁以上人群的关爱、帮助,以及公共事业的发展。

三、我村集中居住建设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我村通过集中居住点建设实施以来,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是推进村民居住集中点建设,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

由于历史沿袭的分散、零乱的居住方式,造成农村散、乱、差,土地资源浪费严重。许多农民住宅已经经过多次改建,从草房到瓦房,从瓦房到楼房,再从楼房到别墅。重复建设普遍存在,既影响环境,更浪费资源。通过集中区规划建设,可盘活存量土地资源,集中居住后的户均占地不超过0.3亩,仅此一项我村住宅用地可节约近700亩。

二是推进村民居住集中点建设规划,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品位。

传统的散居形式,使村镇建设难以统一规划,即使有了规划也难以真正落实,基础设施难以配套,脏乱差的现象普遍存在,通过农民居住区建设,便于集中处理各类污染,改善人居环境,使农村早日成为经济繁荣、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富有特色的新型社区。

三是推进村民居住集中点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共享现代文明。

人是城市化的主题,也是城市化的目的,如果农民不接轨城市文明,那么就不可能成为高素质的市民。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是对农村传统的一场深刻变革。通过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活方式,改变农民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使高度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达到城乡共享,实现城乡联动发展,共同繁荣。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

加快城乡统筹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

坚持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河北省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加快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集中居住,加快城市化进程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集中居住,加快城市化进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