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经济基础财政管理体制

发布时间:2020-03-02 23:09: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十五章财政管理体制 本章重点: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财政管理体制的作用。

(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主要内容、改革的主要成效。 (三)财政转移支付及其特点,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任务。 本章难点:

财政管理体制内容、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中央地方共享收入)、财政转移支付分类。 知识点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和类

一、财政管理体制含义

1、财政管理体制:国家管理和规范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公共部门财政管理体制等;

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2、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

二、财政管理体制内容

1、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设置:与政府管理体制相适应,目前我国的财政管理机构分为中央、省、市、县、乡五级。

2、政府间财政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

(1)政府职能界定和政府间事权划分:是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划分的依据; (2)政府间财政支出划分:是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性内容; (3)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受益原则:根据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收益范围划分政府事权; 效率原则:根据产品的配置效率确定事权的归属; 区域原则:根据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区域性划分事权;

技术原则:根据公共物品的规模大小、技术难以程度划分事权。

3、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

(1)税种属性:是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 (2)市场经济国家收入划分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集权原则:收入份额较大的主体税种划归中央政府;

效率原则:中央收入(流动性强)地方收入(流动性不强、收入相对稳定) 恰当原则:调控能力强、体现国家主权的收入作为中央收入;

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收益与负担直接对应的收入作为地方政府收入。 (3)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出的非对称性特征:

收入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中央政府收入大于其职权范围; 支出结构划分则以地方政府为主:地方政府职权大于其拥有的财力。

4、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配套制度。 【例题:单选】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性内容是() a.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 b.政府间财政支出的划分 c.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d.政府间财权的划分 答案:b 【例题:多选】政府间事权及支出的划分一般应遵循的原则有( )。 a.效率原则

b.受益原则 c.区域原则

d.恰当原则 e.技术原则 答案:abce

三、财政管理体制类型

1、财政管理体制的两种模式

(1)财政联邦制模式:在宪法和相关法律确定的各级政府独立事权基础上,各级政府独立行使各自的财权财力,自收自支,自求平衡,自行管理,自称一体的体制模式。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没有整体关系,政府间的财政联系主要依靠分税制和转移支付来实现。如:美国、加拿大、德国等。

(2)财政单一制模式: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根据事权划分及与之相适应的财权财力划分,统一财政预算和分级管理的一种体制模式。如:法国、英国、日本等。

2、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变化

(1)1980-1993年:以集中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财政管理体制。经历了三次“包干型”财政体制改革。

(2)1994年:取消包干制,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由放权让利进入到制度创新的新阶段。

四、财政管理体制的作用

1、保证各级政府和财政职能的有效履行;

2、调节各级和各地政府及其财政之间的不平衡;

3、促进社会公平,提高财政效率。 知识点

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将国家的全部税收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划分,借以确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收入范围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分税制的实质:根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确定其相应的财权,通过税种划分的形成中央与地方的收入体系。

一、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2015内容变动)

1、支出责任划分(图15-1)

中央财政支出 国防、武警经费,外交支出,中央级行政管理费,中央统管的基本建设投资,中央直属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试制费,地质勘探费,中央安排的农业支出,中央负担的国内外债务的还本付息支出,以及中央负担的公检法支出和文化、教育、卫生、科学等各项事业费支出 地方财政支出 地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经费,民兵事业费,地方统筹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地方企业的改造和新产品试制经费,地方安排的农业支出,城市维护和建设经费,地方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费以及其他支出

2、收入划分:维护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所需要的税种划为中央税;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适合地方征管划为地方税。

①中央固定收入:关税、海关代征收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总公司等集中缴纳的收入(包括营业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未纳入共享范围的中央企业所得税、中央企业上缴利润等。

②地方固定收入:营业税(不含属于中央收入的部分)、地方企业上缴利润、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属于中央城市维护建设税的部分)、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土地增值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等。 ③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 增值税:中央75%,地方25%。

纳入共享范围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央60%,地方40% 资源税:海洋石油资源税归中央,其余资源税归地方;

证券交易印花税:中央97%,北京、上海、深圳分享3%。

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

1、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2、增强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3、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三、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与内容

1、完善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了解)。

2、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多选)

划分为中央的税种:收入周期性波动较大、具有较强再分配作用、税基分布不均衡、税基流动性大、易转嫁;

划分为地方的税种:明显受益性、区域性特征、对宏观经济运行不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 知识点

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一、财政转移支付及其特点

1、财政转移支付的含义:通过垂直的资金流动,实现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补助,或从同级的富裕地区向贫困地区的资金流动,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提供能力的均等化。是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项重要配套制度。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作用:

(1)弥补其收支差额,这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最基本作用。实现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纵向平衡;

(2)实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

(3)增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能力。

2、财政转移支付的特点:

完整性、对称性、科学性、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法制性。 【例题:多选】财政转移支付的特点有()。 a.完整性 b.科学性 c.非对称性 d.统一性 e.对称性 【答案】abde

二、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1、财政转移支付分类

(1)均衡拨款:此类转移支付不规定具体用途,由接受拨款的政府自主使用,所以又称一般性转移支付或无条件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基本目标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专项拨款:此类转移支付有附加条件规定资金的使用范围,因此又称有条件转移支付。支出严格限于中央委托事务、共同事权事务等。

2、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分类

(1)一般性转移支付:为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财力缺口,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均等化,中央财政安排给地方财政的补助支出,由地方统筹安排。 (2)专项转移支付:中央政府为实现特定的宏观政策及事业发展战略,以及对委托地方政府代理的一些事务或中央地方共同承担事务进行补偿而设立的补助资金,需要按规定用途使用。重点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支农等公共服务领域。

【例题:单选】在我国,中央政府按照特定目的将其财政收入转作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来源的补助资金,称为() a.财力性转移支付 b.均衡性转移支付 c.一般性转移支付 d.专项转移支付 答案:d

3、税收返还制度:保持各个地方既得利益而采取的一种补偿机制,实际是将因财政体制改革而集中到中央的收入“存量”返还给地方。

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返还、所得税基数返还、成品油价格与税费改革税收返还。

三、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任务 1.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增长机制; 2.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结束练习习题练习

多选题:第1题.财政转移支付的特点有( )。 A.完整性 B.对称性 C.科学性

D.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E.法制性

答案: A B C D E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

财政转移支付的特点包括:(1)完整性(2)对称性(3)科学性(4)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5)法制性

多选题:第2题.从世界范围来看,财政管理体制的两种模式包括(

)。 A.分税制 B.转移支付制度 C.财政联邦制模式 D.财政单一制模式 E.以上都不对

答案: A B C D E 正确答案:C,D 解析:

财政管理体制包括:财政联邦制模式、财政单一制模式。

多选题:第3题.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原则包括(

)。 A.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 B.效率原则 C.恰当原则 D.技术原则 E.集权原则

答案: A B C D E 正确答案:A,B,C,E 解析:

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原则包括:集权原则、效率原则、恰当原则、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

多选题:第4题.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原则包括(

)。 A.受益原则 B.效率原则 C.区域原则 D.技术原则 E.集权原则 答案: A B C D E 正确答案:A,B,C,D 解析:

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一般遵循以下原则:受益原则、效率原则、区域原则、技术原则。

多选题:第5题.根据税种属性特点,合理划分税种,以下属于中央税特征的(

)。 A.收入周期性波动较大 B.具有较强再分配作用、C.税基分布不均衡 D.明显受益性

E.对宏观经济运行不产生直接重大影响

答案: A B C D E 正确答案:A,B,C 解析:

划分为中央的税种:收入周期性波动较大、具有较强再分配作用、税基分布不均衡、税基流动性大、易转嫁;划分为地方的税种:明显受益性、区域性特征、对宏观经济运行不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

单选题:第6题.根据国际经验,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的基本特征是( )。 A.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的对称性安排 B.经常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对称性安排 C.收入增长与支出增长的对称性安排 D.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

答案: A B C D 正确答案:D 解析:

根据国际经验,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的基本特征是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即收入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支出结构划分则以地方政府为主。

单选题:第7题.下列不属于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成效的是(

)。 A.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B.完善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C.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D.增强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答案:

正确答案:B 解析: 无解析

A B C D 单选题:第8题.纳入共享范围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央和地方分享的比例分别是( )。 A.75%和25% B.50%和50% C.60%和40% D.25%和75% 答案: A B C D 正确答案:C 解析: 无解析

单选题:第9题.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

)。 A.分税制

B.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C.税收管理体制

D.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

答案:

正确答案:B 解析: A B C D 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单选题:第10题.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性内容是(

) A.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

B.政府间财政支出的划分 C.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D.政府间财权的划分

答案:

正确答案:B 解析: 无解析

A B C D 单选题:第11题.在我国,中央政府按照特定目的将其财政收入转作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来源的补助资金,称为(

) A.财力性转移支付

B .均衡性转移支付

C .一般性转移支付 D.专项转移支付

答案: A B C D 正确答案:D 解析: 无解析

结束练习习题练习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

财政管理体制 介绍

第十四章 财政管理体制

第十四章 财政管理体制

中国教育财政管理体制论文

关于市镇财政管理体制意见

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财政职能复习

关于基层财政管理体制机制调查报告

某县经济开发区财政管理体制实施意见

改革单位财政管理体制的思考

经济基础财政管理体制
《经济基础财政管理体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