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健康所系 性命相2

发布时间:2020-03-03 17:09: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儒家思想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冯鹏

(山西医科大学,030001)

摘要:近几年,随着医疗改革的逐步深化,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凸现,尤其是医患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一个十分敏感和热门的社会问题。构建一个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经济上、政策上、体制上等多方面的努力,但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是解决好人的因素。尤其是解决好医生个体的医德问题。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宣扬人道主义,具有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对医德医风建设和加强医生个人修养以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德;儒家思想;以人为本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al reform,several problems appear continuously,especially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which is a sensitive and popular social problem in china.However,It depend on many aspects such as economy ,policy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a harmony relationship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But,the human factor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foundamental one in it.The Confucian culture preach Humanity and People-Orientedne which is useful for enhancing medical ethics,self-poeion of doctors and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Key word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medical ethics, The Confucian culture, People-Orientedne

“医患关系”已经成为时下最为流行和时髦的词汇。人们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不难发现关于医患关系的各种报导和评论。在中国,它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成为上至领导者下至平民百姓都十分关注的社会问题。近些年,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为构建一种合理、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许多医院实行开放式管理,建立医患沟通监督机制,保证医疗信息畅通,在这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医患关系紧张,彼此缺乏信任,医疗纠纷增加,仍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医患关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医患关系从总体上看,是基本和谐之中存在着局部的不和谐,和谐是主流,不和谐是支流。医患关系成因复杂,有医疗资源不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患者有意见;有医疗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群众不满意;也有更复杂的社会因素。既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也有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还有管理监督不力等原因,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患之间缺乏信任,是造成医患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换位思考。部分医务人员不能设身处地替患者着想,而是较多地考虑医疗机构和自身的利益。

(二)医患沟通不够、医疗纠纷增加,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有统计表明: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患沟通不够,医患关系不和谐导致的纠纷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

(三)在医疗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加剧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情况。治病、救人原是一体的,但有些医生却只重视“病”不重视人;在有些医疗机构,医疗活动只强调依靠仪器设备,忽视医生与患者的交流。

(四)患者申诉和维护权益渠道不畅通是影响医患关系的直接原因。我国虽已于几年前 1

就施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但发生医疗事故之后,光是事故鉴定费用就高达几千元,患者维护权益成本太高,要想通过正常渠道维护权益,实际上仍是件很难的事情。

(五)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全民医疗保险体制不健全,是医患矛盾尖锐最根本的原因。

可以看出,医患关系问题是十分复杂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以上所讲的包含了经济上、体制上、道德上等诸多问题,想要解决起来也绝非易事。总的说来,构建一个合理、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以人性化服务为中心;二是坚持社会效益准则,打造诚信医院;三是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促进医患沟通;四是提供精湛、优质的技术服务,让患者放心;五是严格医院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六是建立医疗告之制度,增进医患之间相互了解和信任。

综上所述,以上措施中改革体制上的弊病、完善医院各方面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硬件”措施,但是在医患关系问题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因素是人。首先医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医患双方的构成单位是人;关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政策、措施、法律、法规等也是由人指定并由人实施的等。所以,医患关系问题说到底是“人”的问题。能否处理好医患关系;能否构建一个合理、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最关键是看能否解决好人的问题,尤其是以医德问题为首的医生个人修为的问题。因为在医患关系中,不管怎么说,医生都是处于主导地位,患者则处于从属地位或相对弱势地位。所以医生的“人的问题”解决好了,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决定性的意义。

为医之道 以德为先

医生的“人的问题”无非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医术;二是医德。医术可以通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不断熟练的临床实践技能以及日积月累的临床经验来得以提高,但是,要想同时具备高尚的医德就很难了。现在大部分医患关系的紧张、医患之间的纠纷、甚至冲突说到底都是因为医生的医德出了问题,那么,如何提高医德?又如何才能“德才兼备”?这都可以从传统儒家思想中得到启示。高尚的医德能造就良好的医患关系。医德是医务人员自身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是调节医务人员与病人、集体及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我国古代儒家强调医以德为先,医生济世救人仁爱为怀,以“博施于民,泛爱众而亲仁”为目标,成为掌握“仁术”的良医。《内经》有“医患相得,其病乃治”,主张医生在诊断治疗过程中尊重病人、关怀病人,建立医患之间融洽的合作关系。医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道德形式,要求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健康给予切实的关心和爱护,同时,尊重人的生命和生命的价值。

身为医务人员,必须具有敬业和奉献精神,这种奉献体现在医德的伦理自觉。德国著名医学家胡弗兰德在《医德十二箴》中开篇就指出:“医生活着不为自己,而是为了别人,这是职业性质所决定的。”我国古代学医的弟子出徒时,老师一定送他两件礼物:一把雨伞,一盏灯笼。意思是勉励弟子要牢记医生本分,行医救人,应风雨无阻,不分昼夜寒冷,闻病而行。古代医生尚且如此,现代医生更应如此

形成医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强自身的学习,医务人员自我教育应做到正己为先。《医工论》指出:“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谓能明理以尽术也。正物者,谓能用药以对病也。”医务人员应注重医德自律,提高道德水平,成就医德境界,以良好的服务质量取信于病人。

倡导良好的医德,还必须针对不同阶段适时开展医德教育。在校学习阶段是医德品质形成的初始期;临床实习接触社会,是医德情感、意志与信念的巩固期;从业阶段,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医德品质的影响很大。每一个阶段都要重视加强医德导向,培养高尚的敬业精神。“感 2

人心者,莫先于情”。医院在管理中,也要体现对医务人员的爱护、关心,包括工作生活环境以及发展空间的改善,努力营造和谐向上积极进取的氛围,培养医务人员对医院的高度归属感和强烈责任感。

以仁为本 仁者爱人

行医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行为,这与儒家思想中的人道主义有相似之处。儒家文化价值观的核心特征是以仁为本。

梁漱溟认为,儒家文化是伦理本位主义。“个人对于集体、集体对于个人,互相以对方为重,是谓伦理本位主义。伦理本位云者,既非以个人为本位而轻集体,亦非以集体为本位而轻个人,而是在相互关系中彼此时时顾及对方,一反乎自我中心主义。此盖由人心通而不隔的自然情理。” (《人心与人生》) 儒家文化价值观,是一个以仁为本的伦理体系,以仁为本,以礼为用,以和为贵。通过层层推演,达成和谐社会之目的。

医学其实就是一种治病救人的“仁术”。它与伦理学息息相关 ,而医患关系又是一种医学伦理关系——“真正的医学伦理学是基于伦理学理论并处理医患之间、医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美国药理学教授Chauncey Leake)。在医患关系中,医生本身应该是一个“仁者”, 在与患者的关系中“时时顾及对方”。就此可以看出,儒学、伦理学、医学之间有着某种联系,而这种联系就是以仁为本的价值体系和伦理体系。

什么是仁?孔子在《论语》提到仁有一百余处。“孔子贵仁”(《吕氏春秋·不二》),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这已成为历来学者和思想家的共识。仁的含义是什么?仁的本质与基本内涵就是“爱人”。 医生是以救死扶伤为宗旨的, 最基本的就是要具有“仁者爱人”的思想。

如何为仁?根本就是“仁者爱人”,这是一种忍让和与人为善的精神。即贯串一切的核心观念或孔学的根本宗旨。

对于一个身有疾病的人来说,当踏入医院的大门时,他们希望获得的是优质的医疗服务。而身体的痛苦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以及行为,病人往往会变得极其敏感。病人是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 是需要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爱护的。对此,医生应当充分把握病人的心理状态,体量病人的难处,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以良好的态度对待病人,不要无视病人的痛苦,要学会“爱人”。这就是儒家传统文化主张的人性本善、强调以仁为本,“仁者爱人”。

在现实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事:一些医生会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与患者发生纠纷甚至冲突,致使医患关系紧张。原因何在?又有一些医生把行医看作是赚钱的工具,将医术看成是“算术”,拿红包、吃回扣,无视患者权益,原因又何在?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些人不懂得如何为仁。病人是无助的,每一个医生都不应该任意漠视甚至践踏患者的利益,当面对患者的不理解甚至是无理取闹时,应该以一种忍让和为善的态度去行事,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像长辈教训晚辈那样对待患者;当面对物质或金钱的诱惑时,应该以一种“克己,虚我,爱人”的态度去克制自己的欲望,把患者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时刻怀有一颗“仁爱之心”,这就是以仁为本。

以人为本 仁心仁术

前文已经说明人的因素在医患关系中的重要性。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以人为本才是最高境界。以上所讲的以仁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基础,能够做到以仁为本,才能最终达到以人为本。

(一)从病人角度

布朗斯坦(Braunstein)教授在其编著的《行为科学在医学中的应用》一书中指出:①病人比病重要得多,看一个病人不能只看到他的疾病;②病人是一个完整的人,比他的躯体要大得多,要注重病人的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③每一个人都有能力来确定自己并对自己负责,要尊重和发挥病人积极参与治疗的主动权。以前医患关系的传统模式是概念化、机械化的对待疾病。现在,医生应该将其转变为人道模式——一种以人性化的服务对待病人的模式。这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第一方面。

(二)从医生角度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篇,开宗明义地提倡为医者必须要有医德,要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进而论述“大医”修养的两个方面:“精”与“诚”。“精”,指专业熟练;“诚”,指品德高尚。就是说,为医者必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无独有偶,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更是以誓言的方式规定了自己的行医准则,可以看出,古今中外的“大医”们都不约而同地将医生的个人修养摆在了第一位。

“修身,齐家,治国,而后平天下。”——这是儒家思想中“入世”的终极目标。所谓“入世”,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积极地投身于社会实践,做个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有益的人,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基石就是“修身”, 就是个人修为。所谓做大事者,必先学会做人。 医生是一个令人羡慕、受人景仰的职业,也是积极“入世”的职业。人们信赖医生、尊敬医生,是因为医生能够帮助人们除病患之疾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不论古代还是现代,不论中国还是外国,人们都是这样认为的。而在这个科技发展迅速,医学科学进步日新月异,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的时代,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医生要有清醒的认识,当一名好医生的标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即要具备三种能力——高超的医术 高尚的医德 和艺术的服务——而这也是医生的“修身”。所以对于医生而言,努力提高个人能力,尤其是道德水准,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先学会做一个有道德有操守的人,才能将病人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才有资格有能力做一个救死扶伤的合格医生。

在医患之间发生的问题、纠纷、甚至冲突中,可能双方都有责任,但是作为医生一方,毕竟是处于主导地位和支配地位,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更大一些,作为一个医疗工作者,应当“一日三省吾身”,处处以人为本。只有这样严格律己,宽以待人,才能做到真正的“仁心仁术”。

参考文献

[1] 李本富,李传俊,从亚丽 .医学伦理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7

[2] 金池,论语新译,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1

[3] 李瑞典.正确处理好医患关系,39健康网,2004.4

[4] 吕刚.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光明日报,2006.1

[5] 张永东.先秦儒家政治思想新评,前程无忧论文网,2005.5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情为民所系

情为民所系

医生工作体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深入基层 情为民所系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马院工作事迹.05

性与健康专题论文

性与健康学习心得

性与健康心得体会

健康所系 性命相2
《健康所系 性命相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