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日本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0-03-03 05:17: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日本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的

成功经验及启示

广州市金融服务办公室

为做好市属银行机构不良资产处置和加强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市金融办会同市商业银行、市农联社等单位组成广州市金融代表团,赴日本拜访了三菱东京日联银行、瑞穗实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了解和借鉴日本政府及日本银行业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一、日本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主要经验

20世纪90年代,受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和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等因素影响,日本银行业新增大量不良贷款。起初,日本政府采取对金融机构“保驾护航”的做法,在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问题上优柔寡断,导致银行业不良资产不断累加,行业发展遭受重创。巨额的银行业不良资产成为日本经济复苏和金融改革推进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推出“紧急经济政策”,促使银行业开展大规模的不良资产处置。其主要做法:一是出台专门法案,搭建银行坏账处置政策框架;二是设立职能机构,全面清理银行不良资产;三是动用巨额资金,支持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2005年3月,日本国内主要银行顺利实现不良资产减半目标,三菱东京日联银行、瑞穗实业银行、三井住友银行等三大银行不良资产余额由2002年9月末的20万亿日元降低至2006年3月的4万亿日元,不良资产比率降至2%以下,日本银行业成功摆脱了不良资产问题的困扰。

(一)三菱东京日联银行的经验

日本三菱东京日联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由东京三菱银行和日本联合金融控股集团(下称UFJ)合并而成,是全球第一大银行。2003年3月末,该行的不良资产比率高达10%以上(东京三菱银行和UFJ在2006年1月合并,合并前数据为两银行数据的简单合计),经过近四年的努力,该行不良资产比率大幅减少至2%。

1.UFJ通过采取市场化并购化解不良资产压力。

合并前的UFJ在2004年6月末不良债权率高达10.24%。2004年末,亏损额进一步扩大到5545亿日元。为避免经营危机进一步恶化而导致公开出售,UFJ主动寻求合并自救,通过重组来摆脱严峻的不良债权问题。UFJ选择东京三菱银行为并购对象是因为东京三菱银行可向UFJ提供最高达7000亿日元的财务支持,且东京三菱银行被普遍认为是日本最稳健的大型银行,有助于UFJ的坏账清理。而东京三菱金融集团高价并购UFJ,则主要是看中了UFJ的中小企业客户、消费者金融业务以及其在日本中西部地区的营业网络。合并后的三菱东京日联银行总资产达到1.7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银行。UFJ通过寻求并购成功地引进巨额财务支持,化解了不良债权压力。

2.利用产业再生机构推动客户企业顺利重组。

日本产业再生机构成立于2003年4月,是由政府出资10万亿日元保证金创设的股份公司。该机构前两年主要收购濒危企业的债权,后三年逐步将收购的债权转让给企业新股东,其性质类似于我国的资产管理公司。利用产业再生机构集中开展企业重组工作,一方面降低了该行参与企业重组的成本,另一方面简化了企业的债务关系,减轻了该行与企业其他债权银行的交涉时间。

3.健全内部信用风险管理体系,防止不良资产新增。

该行由董事会确定总体的风险管理原则和基本的风险控制战略,并据此完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体系。该行设立由总行副行长担任会长、公司内部各部门负责人参与的信用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信用委员会、投融资委员会、评级监查委员会等专门风险管理委员会,以帮助其实施对公司风险活动的检测和考察。风险委员会下设直属的不同形式的风险管理部门,这些风险管理部门均独立于公司的其他业务部门。如法人部门对应于公司业务部门中的法人企划部,根据正常大客户企业、正常中小客户企业和问题大客户企业、问题中小客户企业等不同类型客户企业分类进行风险管理。另外,公司还在有关的管理和业务领域聘用具备相当经验的专家,以有效地实施公司的风险管理监测系统和操作规程。

(二)瑞穗实业银行的经验 瑞穗实业银行是全球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瑞穗金融集团的核心企业,资产规模达149万亿日元,是以大企业、金融机构和海外重要企业为主要客户的银行。2002年9月末,瑞穗实业银行不良资产比率为7.3%,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截至2006年3月,该行的不良资产比率下降至1.1%,为日本国内各大银行最低水平,并偿还了用于处置不良资产的政府借款。其间,该行主要采取了成立专门机构对不良资产分类进行股本运作和债权运作的做法。

1.分类处置不良资产。

2002年10月,该行成立独立的企业重建和不良资产处置的专门机构(包括企业重建专业子公司),机构下设6个部,共有员工150多人。2003年,该行通过增资扩股筹集1万亿日元,相当部分拨给了企业重建专业子公司作资本金。该行的不良信贷资产被集中剥离到专业子公司进行分类处理:对上市企业或有可能上市企业的债权,将债权资产转化为银行对客户公司的股权,通过积极主动参与企业重建,实现债权回收;对重建可能性低的客户企业的债权,通过及时出售债权以规避债权价格进一步下跌的风险。

2.活用债转股支持企业重建。(见图1)

对上市企业或有可能上市企业的债权,该行通过帮助客户企业实施业务重组,实现企业业务结构的优化和企业价值的提升,实现债权资产的顺利回收。

首先是对客户企业进行业务重组。区分客户企业的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对客户公司实施业务重组和部分债务的免除。公司资产部分,剥离非核心业务,专注经营核心业务。公司负债部分,对应于剥离的资产,银行相应免除公司部分债务。

其次是以银行为中心对信贷资产实施债转股。将信贷资产转化为银行对客户企业的优先股,即客户企业重建后的新资本。以银行为中心的债转股,确保了客户企业财务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消减了社会对企业的信用不安。

重建后的企业实现良性运转,企业价值增大,由此带来的资本收益弥补了在第一步中银行免除债务的损失。

最终,银行通过转让所持有的优先股收回风险资金,实现银企双赢。

图1 活用债转股支援企业重建的效果

3.引入信托方式处置不良债权。(见图2)

对重建可能性低的客户企业的债权,银行通过采用信托方式将债权市场化,实现债权资产的有效清偿。

首先,该行将贷款债权及其产生的经济利益整体置换为信托资产,由同属于瑞穗金融集团的瑞穗信托银行应用精算技术对贷款债权进行加工,设计出满足债权市场投资家需求的债权商品组合。

其次,瑞穗信托银行针对日本贷款债权市场投资家倾向安全投资或倾向高风险、高回报投资的不同需求,将贷款债权加工成“优先受益权”、“次级受益权”等债权商品组合。同时,引入外部资信评级机构,对债权商品组合进行信用评估,引导投资者根据需要购买债权。

2以不良资产(关注级别)为基础资产的CLO框架概要

将贷款债权转化为信托资产进行处置,是该行的创新做法。一是瑞穗实业银行采用信托方式处置贷款债权,并没有改变该行与客户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债权出售可能导致的客户企业因信用不安而被迫破产的风险。二是瑞穗实业银行导入折现现金流量法计提充足的坏账准备。在将贷款债权转化为信托资产并实现清偿后,获偿价值总额与清偿前扣除坏账准备的不良资产总额相比,实现了盈余,开启了坏账准备回收利润的案例。

二、日本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启示及有关建议

中日两国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具有相似的背景。日本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经验,尤其是瑞穗实业银行的做法,对我市市属银行机构妥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一)及时果断地处置市属银行不良资产

日本银行业不良资产问题暴露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日本政府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错失处置良机,导致银行业不良资产不断新增,加大了后期处理成本。

过去几年,我市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题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全国第三次金融工作会议刚刚结束,我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金融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市应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继续加快市属银行机构的改革步伐,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使其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以创新思路开展不良资产处置

瑞穗实业银行坚持以创新思路处置不良资产,通过引入信托等方式处置不良债权,效果明显,得到了日本金融监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多家日本媒体也作了专题报道。这些创造性的思路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市属银行机构在实际操作中应大胆探索,寻找出符合我市实际的、操作性强的不良资产处置方法。

(三)建立业务结构合理的不良资产处置人才队伍

日本瑞穗实业银行成立专门机构,建立数量充足、业务覆盖面广的人才队伍,分类开展不良资产处置,这是该行不良资产处置取得实效的重要因素。在我市市属银行机构不良资产处置工作中,建议抽调涵盖银行、证券、信托、资产管理、法律、产权交易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组成处置工作组,充分运用各种工具,妥善处置不良资产。

(四)在科学合理分类的基础上做好不良资产处置

瑞穗实业银行根据回收可能性的高低,对不良资产进行分类处置。在对回收可能性较低的债权进行信托转让时,也是采取分类处置的思路,根据倾向安全和倾向高风险、高回报的两种不同的市场需求,将贷款债权加工成“优先受益权”、“次级受益权”等不同的债权商品组合予以出售。在我市市属银行机构不良资产处置工作中,应充分消化和吸收这方面的经验。

(五)加强内部风险管理防止不良资产新增

日本银行通过完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优化风险管理职能配置、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从根本上减少、约束了银行机构不良资产的新增,为逐步化解存量风险提供了有利环境。“处置治标、风控治本”的经验,在日本银行机构的不良资产处置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检验。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通过革新风险管理理念、健全风险管控机制、完善风险管理技术、培养专业风险控制队伍等途径,建立起长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机制,从根本上提高资产质量。

我国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的方法

不良资产处置

不良资产处置

不良资产处置方案

不良资产处置方式

不良资产处置管理办法

不良资产处置实务

不良资产处置方式

个人不良资产处置

不良资产处置办法

日本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日本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的成功经验及启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