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保护生态环境

发布时间:2020-03-03 15:16: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有机农业

发布日期:2011年3月11日作者:本人

在上个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体现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经国务院颁布正式执行,这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预示着中国人民在21世纪曙光降临之际又迎来一个环境道德思维的全面革新。

回眸20世纪,中国作为全球大家庭的一个成员有太多的成就和骄傲。然而,面对21世纪,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中国的环境面临着与世界同样众多甚至更为严峻的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1 生态环境保护呼唤着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出现

20世纪30年代瑞士人缪勒发明了DDT,推动了世界农业治虫方式的革命,在这之后的30 a里不断发展、风靡全球,为农业的增产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进入70年代,全球用以对付害虫的农药高达12删多种。到90年代之后我国每年生产的农药品种约2阗多种,加工制剂 500多种,原药生产量约40万t,排在世界第2位,全国每年使用农药达45亿亩次。农药的大量使用使自然界中原有的生态平衡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威胁。尤其是那些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施用,使粮食、蔬菜、水果和其他农副产品中有毒成分增多,影响食品安全,并危害着人体健康。加上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化肥,引起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的污染,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摧残。当人们为层出不穷的农业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而烦恼时,不得不寻求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体系。

1972年,国际上一个致力于拯救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健康安全食品的组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简称IFOAM)应运而生,经过近30a的努力,现在已有10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 700多个团体加入了该组织。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英文缩写OFDC)于 90年代初率先加入该组织,成为中国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开拓者。目前我国已有20多个 IFOAM会员。

IFOAM所倡导的有机农业正是一种在生产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也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的农业生产体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机食品的生产要严格执行下列措施:(1)原料必须来自已经建立的或正在建立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2)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标准;(3)生产者在有机食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必须有完整的跟踪审查体系和完整的生产和销售的档案记录;(4)必须通过独立的认证机构认证。 2 经济与环境的互动必将推动中国的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发展

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经历了上个世纪粗放型经济增长和掠夺式资源并发利用的过程。由重开发轻保护、重生产轻管护,以牺牲农业生态为代价换取眼前和局部利益,造成生态恶化、食品安全和人类生存受到威胁的教训太多太多。我们亟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重新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事实上,人类5000a文明史一直是围绕着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主题而发展的,人类从经历了对大自然的恐惧和顶礼膜拜,到对技术力量的迷信和人定胜天的执著,再到今天的尊重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的理性认识。正是这种理性认识奠定了中国的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发展较为坚实的思想基础。

我国真正开展有机食品开发是在1994年国家环境保护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成立以后开始的,截止到2000年底,OFDC已经陆续在全国近20个省、市建立了分中心或行业办公室。最早参与有机食品开发的是一批贸易商,初期开发的品种主要是天然的有机食品,如:

高山茶叶、东北的大豆、野生果品、中药材等。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开发的有机食品种类正在迅速增加,已经具有了世界有机食品市场所需的粮食、蔬菜、油料、肉类、奶制品、蛋类、饮料、酒类、咖啡、可可、茶叶、草药、调味品、动物饲料、种子、纺织品、花卉等100多种有机产品。

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面积和出口贸易额也在逐年增加,截至1998年底,我国已通过认证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有4.5万多亩(不包括面广量大的野生、天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颁证的有机产品大部分销往日本、美国、加拿大及欧洲市场,也有部分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 1999年通过有机食品生产认证的土地面积达到6.7万hm2,出口销售额约为1 500万美元。 2000年通过有机食品生产认证的土地面积达到10万hm2,出口贸易额达到2000万美元。

我国有机食品的开发主要采用了"公司+农户"的模式,即由贸易公司(多数是外贸公司或直接从事出口业务的食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农户在公司的指导下按有机农业方式生产,公司包销产品。此外,还有"农场"模式和"小农产集体开发"模式。

我国有机食品的国际合作正全面展开,设立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 OFDC作为中国政府与德国政府双边技术合作项目的执行单位与德国技术公司(GqZ)共同开展了合作项目"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OFDC还与瑞典的KRAV和GROLlNK、英国的SoilAs- sociation及美国的OCIA等国际著名认证机构建立厂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了欧盟和美国的有机食品生产认证专家,根据IS06

5、IFOAM标准和EEC2092/91的要求对OFDC有机食品生产认证的初步评估。 3 建立全新的环境道德思维,发展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环境道德就是将对特定环境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环境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中国人在"食文化"上有丰富的一面,同时也有不能引以自豪的一面,这种不自豪有两种,一种是"食"无所不能食的东西,谁能吃到快要灭绝的生物,谁就觉得自己最高贵,谁能吃到大多数人吃不到的生物种类,谁就会被认为是发展成功的标志;另一种是"食"为了解决温饱而与土地拼地力的大众农副产品,这类食品有相当数量不能算是安全食品,农药、化肥含量过高。食用不当易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这两种"食"现象,都有个环境道德思维问题,从道德性的自愿关心帮助并保护他人、正确进行有利判断和采取正确行动这3个原则来看,前者是近乎野蛮的残害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体,这种环境道德败坏是一目了然的,可以通过法律加以约束,而后者因其危害有较大的隐蔽性,一时不能为广大公众普遍认知,这种不利于生态环境、有害人体健康的食品生产和生活方式不能说是环境道德败坏,起码也是一种不文明的环境道德的体现。因此发展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亟须建立全新的环境道德思维。 4 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食品亟须排除认识上的某些障碍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颁布为中国的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也强调"充分发挥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重点扶持和扩大畜禽、水产品、水果、蔬菜、花卉及其加工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特色产品和有机食品的出口",提出"要抓紧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有机食品"第一次写进了党和政府最高级别的文件里。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产业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也还有许多深层次认识障碍需要排除。 4.1 排除对我国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前景认识不足的障碍,要看到其发展的光明前途

(1)有机农业能解决或减少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从有机食品开发地区的实践看,有机农业因为有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通过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它对减轻农村面源污染、对特殊生态区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起到了示范和促进作用,水土得到了保持,生物多样性得到了保护或恢复。(2)可以为人们提供富营养、高品质、口味好、无污染的健康环保型食品:有机农业强调施用有机肥和采用病虫害生物防治措施,而且对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有机食品没有人们普遍担忧的农药、

化肥等化学物质残留问题,也不存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的直接和潜在危害。(3)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相对于东部而言,西部的环境污染问题比较轻,但生态破坏相当严重。由于西部农业保持了较好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因此,较之东部更容易转换成有机农业,所以在西部适当规模地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食品有利于当地的环境保护和建设,同时能够保护西部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基因库,还可以成为西部农民致富的一条途径。(4)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及其所依托的有机农业生产是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发展起来的,并已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从事有机生产的农民的收入普遍增加,贸易商的利润大幅度增加。OFDC统计数据表明,近几年我国有机食品的年出口额和年产量增长率都在 30%以上。据国际贸易中心(联合国贸易促进机构与世贸组织共同建立的协调机构)统计表明,有机食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而其市场上的有机食品绝大多数依赖于进口,因此有机食品正在成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主要产品类型之一。我国有机食品有着巨大的国际市场和潜在的国内市场,如果我们能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经过几年努力,使我国的有机食品在国际有机食品市场所占的份额达到1%-2%的话,每年将可出口创汇10多亿美元。(5)有明显的社会效益:有机食品事业的发展,使人们对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有了较深的认识,在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效结合并进入良性循环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4.2 排除对我国开发有机食品所具备的有利条件认识不足的障碍,要看到我国开发有机食品具备着众多的有利条件

(1)作为悠久农业生产历史的大国,我国有着很多优秀的传统农业技术可以直接运用到有机农业生产中,8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农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和较普遍的推广。全国已建立了很多生态农业基地,积累了丰富的生态农业技术,其中大多数技术适合在有机农业生产中运用。(2)我国生物品种繁多,且绝大多数动植物品种未经过基因重组。(3)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能够满足有机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 (4)我国仍然有很多地区特别是山区、边远和贫困地区的农民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习惯,很少使用或不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些地区相对比较容易转换成有机农业生产基地。(5)随着国内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人们购买有机食品的要求会越来越强烈,特别是直接供人们食用的瓜果蔬菜,适合老年人和婴幼儿的有机食品将更受欢迎。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有机食品已经进入超市或设立了专卖柜。 4.3 排除对我国开发有机食品紧迫性认识不足的障碍,要看到世界有机食品业的进步正与我们拉大距离

据了解,世界上生产有机食品的国家有 100多个,其中非洲有27个,亚洲有15个,拉丁美洲有25个,所有发达国家都生产有机食品,并且有机食品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日澳等发达国家。据国际贸易中心的调查报告,美国、德国、日本和法国等10个发达国家早在1997年有机食品销售总额就在100亿美元以上,约占当时整个食品销售额的1%。在过去5a中,欧盟、美国及日本的有机食品销售年均增长率为 25%-30%。据估计2000年,日本的有机食品市场销售额已达26亿美元;到2006年,欧美有机食品市场销售额将超过1 000亿美元。德国、荷兰、英国每年进口的有机食品分别占有机食品消费总量的60%、60%和70%,价格通常比常规食品高20%-50%,有些品种高出一倍以上。我国目前的有机食品贸易额根本不能与上述国家相比,这与我国农业大国、食品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

进入2l世纪后,随着整体经济社会的日趋发展,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依然不可动摇,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议中仍然提出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大力推进以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使先进适用技术进入更多农户,加快农产品市场信息、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生产优质农产品"。我们要在农业经济

结构调整中,大力加强有机农业的开发和研究,加大有机食品生产的咨询服务能力,完善有机食品质量标准体系,推动农业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品种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为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为中国的整体经济现代化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

演讲稿——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倡议书

保护生态环境从我做起

保护生态环境作文

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