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10第九章 发展社会事业提高民族素质

发布时间:2020-03-02 16:55: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九章 发展社会事业,提高民族素质

学时3 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第九章第一至第四节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国家发展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教育科技事业以及民族卫生体育事业的现状及政策。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2.理解和掌握我国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3.理解和掌握我国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政策

●教学难点:

理解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创新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第一节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一、民族与文化

(一)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

民族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一个民族的人们长期共同生产生活的产物,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延续的重要因素。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该民族智慧的结晶,体现了该民族的精神,是构成该民族的重要标志。文化对民族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直接相关 世界是一个生物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相结合的统一体。人类文化多样性与民族文化多样性直接相关,同时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特点也具有跨越民族的地方性、区域性色彩。

(三)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

人文价值包括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使用价值等内容。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强调各个民族文化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文化可以创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又可以把中国各个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播到全世界,让人类共同享有,有利于构筑国家文化安全体系。

二、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1.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汇合,升华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精神

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各自民族文化,在频繁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共同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体系的发展,丰富和充实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宝库。

2.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有着杰出的贡献 各民族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贡献: 1.在经济文化方面

2.在服饰文化方面的贡献

3.在日常起居及饮食方面的贡献 4.在文学和史学方面的贡献 5.在音乐和戏曲方面的贡献 6.在科学和医学方面的贡献 7.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贡献

二、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一)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 2.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 3.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4.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发展繁荣。

(二)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基本原则 1.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 2.既保护又创新的原则 3.着眼整体的原则

4.采取适当的政策与措施

在文化事业方面,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与措施,增加投资,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扶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事业。

国家建立了一批民族艺术团体,并对少数民族地区文艺团体给予积极扶持,同时大力培养各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加强了民族地区文化队伍建设。

国家重视民族地区的文物保护,进行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调查、登记、抢救、保护和对少数民族古籍的抢救、保护、整理和出版工作。

在民族新闻出版方面,国家对民族文字出版社给予财政补贴和扶持,帮助和支持民族出版事业的发展。

我国政府将各民族文物古迹列为国家或地方文物保护重点。一大批少数民族名胜古迹得到国家专项投资以进行保护和修缮,各民族地区的传统建筑、文物古迹都得到保护。

第二节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

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概况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通用汉语,满族基本上通用汉语外,其余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既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又兼通一种或几种其他民族的语言。我国各民族语言大体可归入5个语系,每个语系内部又可以按语言之间亲属关系的相近程度划分为不同的语族和语支。

二、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使用概况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我国20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其中蒙古族、藏族、傣族、锡伯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彝族、俄罗斯族12个少数民族有和本民族语言相一致的通用文字;纳西族、苗族、景颇族、保傣族、拉枯族、佤族6个少数民族虽有本民族文字,但目前使用范围比较小,有的已经不再通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自愿自择”和有利于本民族发展繁荣的原则,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得到保护和使用。

三、我国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民族语言文字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教育和鼓励各民族的干部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汉族干部要学习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因地制宜,实行“双语”教学,这是又一项重要政策。

为了贯彻执行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第三节 少数民族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

一、科教兴国与少数民族的发展

(一) 科技进步是各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发展科学技术事业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方面,科学技术是推动民族地 区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 教育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根本途径 1.教育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途径

2.教育是促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3.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教育是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需要

二、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及政策

(一)民族教育的特点

民族教育是指为少数民族而实施的教育活动。民族教育有其自身特点,有其 特殊的地理、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

(二)发展民族教育的法规与政策

1.通过立法,切实保障少数民族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2.确定民族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明确了民族教育的方向。 3.为民族教育的发展制定了特殊的政策和措施。 4.坚持宗教与国民教育相分离的原则和政策。

(三)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1.建立了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

2.少数民族专 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3.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稳步发展 4.民族教育经费不断增加

5.民族语文教学和双语教学有积极进展

三、民族科技事业的发展

(一)民族地区科技事业的发展

(二)改革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体制,制定和落实科技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1.加强对少数民族科技人才的培养,形成适应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科技人员队伍。 2.大力加强应用研究,积极参加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工作。 3.促进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运用,普及应用技术。

第四节 少数民族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

一、少数民族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建立起了正规的民族医疗、科研教育基地

(二)加强了对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

(三)建立并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

(四)引导和鼓励少数民族依法实行有计划的生育和优生优育

二、少数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少数民族文化生活、增强各族群众身体健康素质的重要内容。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保护、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第五节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持或改革

一、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特点及社会功能

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相沿久积而成的风尚、习

俗,他通过民族的衣食住行、婚礼丧葬、节庆娱乐、文学艺术、生产活动以及待人接物等内容表现出来,是民族文化的反映,也是一个民族区别另一个民族的标志。

(一)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特点 1.民族性 2.群众性 3.历史性 4.地域性 5.变异性

(二) 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

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护对民族的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的外在特征以及民族间相互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

其次,民族风俗习惯保留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保留了其远古遗风和传统文化风格,通过民族风俗习惯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

再次,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起着维护和巩固民族共同体的作用。

二、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一)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必要性

1.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实际上就是尊重一个民族、尊重该民族文化的 问题。

2.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实质上是坚持民族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 3.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还有利于民族团结。

(二)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新中国建立后,在《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都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和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并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使上述原则规定具体化。从法律上保障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受侵害和不被歧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改革少数民族中落后的风俗习惯,必须坚持群众自愿的原则。

作业及思考题:

1.为什么说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2.简述我国民族语言文字政策主要内容。 3.为什么要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弘扬传统美德,提高民族素质

社会事业发展资料

提高职工教育发展公路事业

社会事业发展工作要点

某社会事业发展情况汇报

社会事业发展工作讲话

民生与社会事业发展

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残疾人事业发展调研报告10

发展心理学10第九章要点

10第九章 发展社会事业提高民族素质
《10第九章 发展社会事业提高民族素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