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9月16日

发布时间:2020-03-02 20:56: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09年9月16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语文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涵,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3、能够体会环境及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课题

2、同学们,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说说“最后的姿势”留给你的印象吗?

(无私、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爱与责任、高尚„„)

二、构建阅读话题

1、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我们各自的感受,走近谭千秋老师,解读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2、布置自读

请同学们用心读课文,找出写地震来临时谭千秋老师语言和动作的句子,并在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写上一两句自己的感受。

三、组织交流

1、总体反馈

学生说说自己找到的句子。

(第四节、第六节、第八节、第九节等处的语句)

2、精读指导

A

呈现第四节内容,学生读句。

加红点两个“快”字

▲学生说说表示“快”的词语,(如: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风驰电掣、疾如闪电等。)

▲谭老师为什么要大家要这样快?请你再读读这一段话,你一定会有发现的。

(那是因为地震来临了,楼房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如果不快,就要被埋了)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情形是万分危急?你能把你体会到的这份生死攸关读出来吗?

——原来这是与全体学生生死攸关的快啊!

▲在这楼房随时会倒塌的生死攸关的时刻,你会怎样做?(„„)谭老师是怎样做的?(组织学生快速撤离)——这是谭老师临危不乱的快!

▲泛红“大家”,“大家快跑”,你从这短短四个字中,又读出了什么呢?老师建议大家联系这个句子“来不及多想”好好想一想。

(在这样的一个生死攸关的瞬间,谭老师想到的只有学生的安危,想到的只是“大家快跑”。——这是谭老师关爱学生的快啊!

B

但即便就是这样的快,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

呈现第5-6节,读句。

1、这段话主要讲什么?(谭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学生)

2、请你再读读这句话,画出写谭老师动作的词,想想,从这些词中你能读出什么?

交流:

画词:拉、撑、护(并板书)

拉:在楼房即将坍塌的瞬间,谭老师没有选择躲避,而是在死神面前拉回了四条活生生的生命。

撑:1)要撑住是什么?撑在课桌上的双手,是想为课桌底下的四个孩子承担、担负来自屋顶的瓦砾和楼板;

2)是在危难中,为学生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

3)是想用自己的双肩和身体,担负起一个老师对学生的爱与责任

护:这是一般的护吗?关注这种“护”的特殊性(用生命护生命,用生命换生命);护住的,是一个老师一如既往地对学生的爱与责任。

3、同学们,此时此刻,这三个字,在你的眼中,还仅仅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动作吗?它们更是(谭老师对学生的爱,对工作的高度负责,谭老师舍己救人的品质„„)

拉、撑、护,就是一场殊死的战斗,引读:第5节+“谭老师立

即„„”;

拉、撑、护,就是一次生与死的选择,引读:“但是„„?”+; 拉、撑、护,就是一位普通老师对学生无尽的爱与责任,引读:“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谭老师立即„„”

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在灾难来临的瞬间,一双大手拉回了四个孩子,一个身躯撑起了一片天空,一个生命呵护了四个生命。

C

5月13日22点12分,当人们从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救援人员被震撼了,学生和老师被震撼了。

呈现三段文字

要求学生读读,说说:读着这些句子,有没有什么地方也让你的心为之感动?

1、“死”与“活”,“张”,“身下”;

2、飞身:是护身,还是逃离?

3、“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把什么留给自己?“最有可能离开”,最后却没有离开?

随机叫学生读读这些句子,读好这些句子;

4、呈现:“然而„„”

引读句子“在学生眼里,谭老师讲课„„”——“然而,„„”平日里谭老师最疼学生,操场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去捡起来,以免学生玩耍时受到伤害——“然而,„„”

谭老师不是四川人,但他却甘愿留在这里,他是这样地眷恋着这片土地,爱着他的教育事业——“然而,„„”

5、在灾难来临的时刻,许许多多的老师,也用自己对学生的爱与责任,用自己的身躯,为孩子们撑起一片生命的蓝天。

幻灯播放相关老师的介绍——

这些大部分只有二三十岁的年轻老师,他们或留下了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或留下了自己白发苍苍的母亲,

顺势呈现:——在那生与死的瞬间,他们选择了同一个姿势——紧紧拥抱着他们深爱的学生。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们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尽自己的爱与责任,是他们无悔的选择!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是他们山一样崇高的师德灵魂!

让我们深情地呼喊吧——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四、读写结合

我们不愿再去回想灾难来临时的惨烈场面,但我们分明有许多的话要对英雄老师谭千秋说。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对英雄的钦佩之情吧!请以“谭千秋老师,我想对你说„„”开头,写一段话。

五、总结课文

汶川大地震是一场百年不遇的灾难,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是渺小的,但无数可敬可爱的人,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生命的坚强、爱与责任,永远可以战胜一切灾难!

六、板书设计

6 最后的姿势拉、撑、护爱与责任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最后的姿势》的第二课时教案

《最后的姿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两课时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最后的姿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推荐)

《最后姿势》优秀教学设计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9月16日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9月16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