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彝良县巴抓煤矿竣工验收自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01:52: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彝良县巴抓煤矿

一号井技改项目竣工验收自查情况的报告

彝良县煤炭工业局:

彝良县巴抓煤矿由于矿井开拓开采布局不合理,回采工艺落后,不利于矿井安全生产。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矿申请进行技术改造。昭通市煤炭工业局以昭煤工字【2005】97号文批复同意立项,我矿委托大地工程开发有限公司进行技术改造方案设计,彝良县煤炭工业局以彝煤请字【2005】35号文对《彝良县巴抓煤矿技改方案设计》进行了初审,报昭通市煤炭工业局审查。昭通市煤炭工业局又以昭煤复【2006】03号文对彝良县巴抓煤矿技改方案设计作了审查批复,原则同意大地工程开发有限公司编制的《彝良县巴抓煤矿技改方案设计》。彝良县煤炭工业局以彝煤复【2006】79号文批复,同意彝良县巴抓煤矿对技改一号井进行开工。

彝良县巴抓煤矿由于多方面原因,当时技改项目迟迟没有启动,后来又因业主发生变化,经过几年的工期改造,目前已全部竣工,并于2011年12月17日组织本矿有关技术人员对技改项目严格对照《煤矿安全规程》和《技改设计方案》进行了现场自查验收,验收情况如下:

一、项目建设情况

1、主平硐

改造利用原+1154.2m一号井作为矿井主平硐,垂直于煤层走向,布置于煤层顶板岩层中,坡度5%,井筒总长171m,担负煤炭、矸石、材料、设备的运输和进风、敷设管线、行人等,已完成。

2、回风平硐

封闭原利用的+1312m回风平硐,改用原设计的+1253m安全出口作为矿井回风平硐,已完成。

3、主扇风机已在二号井口安装完成。

二、主要巷道布置层位、断面、装备

1、总回风巷

总回风巷布置于C3煤层底板中,于调整后的回风平硐距离井口186m处挂口,沿煤层走向布置,坡度5‰,与回风上山贯通,半圆拱形断面,金属支架支护。

2、运输大巷

运输大巷布置于C5煤层顶板中,于主平硐距离井口171m处挂口,沿C5煤层走向布置,坡度4‰,延伸至采区中部,采用半圆拱形断面,锚网喷支护。

3、暗斜井

暗斜井布置于C3煤层中,在一水平车场,沿C3煤层倾向布置,坡度23度,采用半圆拱形断面,锚网喷支护

4、采区回风上山

采区回风上山布置于C3煤层底板,在一水平车场,沿煤层倾向布置,坡度35度,采用半圆拱形断面,锚网喷支护

三、采区生产系统

1、运输系统

本矿为平硐、暗斜井开拓方式,暗斜井安装JTB1.2×1-24型矿用绞车串车提升,一水平1229m水平及各平巷沿用人力推车运输,担负煤炭、矸石、材料运输,工作面采用铁皮溜槽自溜运输,运输机巷采用可弯曲刮板运输机运输,掘进工作面至调车场采用人力推车运输。煤炭外销采用汽车运输。

一号新井二水平1160m水平投产后,运输距离增长,需购置蓄电池机车,在主要运输平巷中采用机车运输。

1)煤炭运输

工作面采用刮板运输机,顺槽采用刮板运输机,车场接车,机车运输,使用5吨防爆型蓄电池式电机车牵引1.1m3标准矿车运输,每列车由10辆矿车组成,上、下山绞车提升。

2)辅助运输

矿井辅助运输系统使用5吨防爆型蓄电池式电机车牵引一吨固定式矿车运输,每列车由10辆矿车组成,担负矿井排矸和运料任务。

(2)采区通风

新鲜风流经+1154m主平硐,+1160m水平车场、暗斜井到采掘工作面,乏风经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回风上山,1101回风巷至+1253总回风巷排至地面。

(3)采区排水

在回采、掘进工作面顺槽水自流+1154m主平硐轨道运输大巷水沟内,流出井外。

四、采煤方法的选择

该矿井开采C

3、C5煤层共2层,煤层倾角为21~25°,平均23°,煤层平均厚度分别为C3煤层0.91m、C5煤层1.50m。C3属薄煤层,C5属中厚煤层。根据煤层顶底板等开采条件和现已形成的采掘系统以及多年开采的经验,沿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布置,工作面现已布置完成。

五、工作面回采工艺

工作面回采工艺为:煤电钻打眼→放炮落煤→支设单体液压支柱及密集支柱→人工攉煤→移机巷刮板运输机→维护工作面。

工作制度为两班采煤、一班准备,循环进度2.0m,工作面顶板管理为全部垮落法,采用“

三、五”排控顶,最小控顶距3.3m,最大控顶距5.3m,支柱排距1.0m,柱距0.8m,放顶步距2.0m,密柱切顶。特殊支护为密集支柱和木垛。

工作面一翼的走向长度视其可布置条件、一般不超过600m,如遇煤层底板条件较差时,需根据实际情况对支柱“穿鞋”。

六、回采工作面装备

电煤钻(ZM1.5T)4台,刮板运输机(SGB-420/22)1台,单体液压支柱(DZ1.6~30/100)800根,金属铰接顶梁(HDJB~1000)500根,乳化液泵站(RB80/200)2台,起爆器1台。

七、供电系统 该变电所已设在井下车场附近,供电方式为双回路单母线分段式供电。其两回10kV电源来自地面主变电所10kV不同母线段,单回电源线路长约0.4km,线路采用LGJ-35型钢芯铝绞线,变电所进线侧采用户外高压负荷开关及避雷器进行保护。

该变电所选用S11-M-125/10/0.4kV型变压器2台,其中1台工作,1台备用,GCL型低压开关柜5台,其中进线柜2台、馈出柜2台、联络柜1台。单台变压器运行时的负荷率为72%,保证系数为1.4,当一台变压器故障时,另一台变压器能担负风井场地设备用电。

通风机电机选用CF11-0450-3A型变频器进行控制。为对主要通风机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在主要通风机房内按要求配备水柱计、轴承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等仪表。主要通风机房安设HA688型电话机直接和矿调度室联系。

1、地面供配电系统

地面变压器利用矿井已安设好的S9-M-315/10/0.4KV变压器2台,其中一台运行,一台备用。增加备用变压器1台。单台变压器运行时的负荷率为56%,保证系数为1.25当一台变压器故障时,另一台变压器能担负风井场地设备用电。

2、

井下供配电系统

井下采区变电所安设PBG防爆型高压配电箱,供电方式为双回路单母线分段式供电。其两回10kV电源来自地面主变电所10kV不同母线段,单回电源线路长约0.6km,线路采用MYJV22-8.7/10 3×50型矿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细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PBG防爆型高压配电箱具有短路保护、过载保护、选择性漏电保护、绝缘监视等功能。

该变电所选用 KBSG-500/10/0.69kV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2台,其中1台工作,1台备用。井下局部通风机采用“三专”供电,在采区变电所设一台KBSG-50/10/0.69kV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专供井下局部通风机用电。局部通风机选用,QBZ-2*80/660(380)ASF 型矿用隔爆型风机双电源真空磁力起动器控制。井下动力设备控制均选用QBZ型矿用隔爆型真空磁力启动器控制。所内低压馈出线选用均装设带选择性漏电保护的KBZ型馈电开关,达到对660V系统的绝缘检测及漏电保护。井下动力电缆选用MYP型矿用移动屏蔽橡套软电缆,煤电钻选用MZ型煤矿用电钻橡套电缆,高压电缆均采用MYJV22-8.7/103×35型矿用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八、排水系统

1、探放水

探放水采用液压钻机在工作面按设计钻孔,边探边掘。

2、排水系统

各工作面水均由顺槽自流排出,下山掘进采用水泵排至联络平巷,自流入主要巷道,经+1160m车场及+1154m主平硐排出井外。

九、提升运输系统

该矿井1160m水平以上为平硐开拓方式,1229m以上煤炭与1160m水平用暗斜井相连运输,在暗斜井上方安装JTB1.2×1-24型矿用绞车,配用YB315S-8型(55Kw)电动机,串车提升。主平硐采用蓄电池机车运输,水平和阶段运输巷500余米采用人力推车运输。矿车为标准1.1m3固定式矿车。

运输线路:

采煤工作面煤→工作面铁皮溜槽自溜→机运巷刮机运输机→工作面下部阶段平巷装入矿车→采区运输巷→+1229m暗斜井上车场→暗斜井→+1160m车场→主平硐→地面储煤场。

由于该矿井C3煤层为薄煤层,掘进时多为半煤巷道,多处需掘进石门巷道,产生部分矸石可通过暗斜井放至1160m水平,通过主平硐运往地面矸石场。

材料→主平硐→暗斜井→阶段平巷→用料地点。

十、压风系统

矿井压风机房设于工业广场,装设LU-110A型空气压缩机三台和四台TS32S-600H WC SULL型压风机,形成了一体化压缩空气站,通过压风管路通向井上下各用风地点。工作方式为两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为了保证空压机的安全,配备了空压机自动保护装置,能实现自动报警和自动停机。

十一、矿井防尘、防火系统

地面设置消防水池(工业清水池)三座,每座容量50m

3、50m

3、100m3,共200m3。消防、防尘管路与供水管路共用,地面布置Φ159管路至副井,副井内布置一趟Φ159管路至井底。轨道运输石门布置一趟Φ159管路,每隔100米设置三通阀门。上仓胶带运输巷、胶带运输石门布置Φ50管路一趟,每隔50米设三通阀门。采煤工作面机巷、风巷各布置Φ108管路一趟,分别隔50m、100m设置三通阀门。

地面、井下设置消防器材库。主要机电硐室配备消防器材。机电硐室口附近设置供水管路并留阀门。

井下各产尘地点、转载点等均设置防尘水幕。胶带机设置综合保护装置等。

十二、

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设备选型、系统设施构筑均按设计施工。中央风井安装2台FBCDZN0/18型对旋轴流式通风机;其主要参数为:电机功率--2×90KW;电压--660V;工作方式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可实现近控、远控操作,同时装备有在线监控系统,能随时对矿井通风能力及设备运转状况进行监控。

十三、矿井瓦斯监控系统

安全监控系统选择KJ90NA型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配有监测主机(2台)及附属设备。在压风机房、中央变电所、+1160米车场、运输大巷、回风大巷、+1229米车场、采煤工作面分别设置了分站,相应的传感器有:瓦斯传感器15个,机电设备开停传感器25个,CO传感器2个,温度传感器2个,风速传感器4个,远程控制开关5个,风门开闭传感器4个,传感器的设置数量和功能均符合规程要求,能够满足我矿生产需要。各分站,各工作面、主要硐室探头均已安装完毕并正常运转。

十四、矿井通信系统

矿井地面设有一台50门程控调度电话交换机,在各工作面、机电硐室、其他井下主要工作场所、以及地面各工作场所之间实现电话通信。该系统由矿通讯中心负责运行,现运转正常。 十

五、工程投资状况

技改项目设计总投资312.16万元,实际全部完成项目改造总投资520万元。

十六、存在问题

①部分运输巷、回风巷道断面小,造成风速过大,主井口到主运输大巷40米段在办公楼下面,无法进行整改。

②风机房防爆门与引风道距离不够、由于受公路控制无法改造。

③排水沟不畅通,导致井下巷道多处有积水;立即进行清理,确保井下排水畅通。

经自查验收,我矿认为该系统改造项目已全部竣工,可以进行试运行。

特此报告。

彝良县巴抓煤矿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竣工验收自查报告

煤矿竣工前置验收程序

煤矿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鉴定书

煤矿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办法

煤矿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鉴定书

煤矿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程序

煤矿矿井竣工验收资料

煤矿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办法

煤矿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办法

山西省煤矿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办法

彝良县巴抓煤矿竣工验收自查报告
《彝良县巴抓煤矿竣工验收自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