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山路街道办事处深化创建“安全社区”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7:47: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为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社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社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根据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街道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要求,经街道安委会研究,决定在我管区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特制定如下指导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方针和以人为本理念,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交通安全、工作场所安全、公共场所安全、涉水安全、学校安全、老年人安全、儿童安全、家居安全、体育运动安全等九大社区安全指标,调动社区一切积极因素,倡导社区安全新理念,创新安全防范新举措,构建现代社区安全新机制,深化社区安全无缝隙,实现社区单位和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提高调控社区安全的能力,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为建设和谐社区奠定基础,为创建“五大品牌”做出贡献。

二、组织机构

成立办事处创建“安全社区”指导委员会,负责创建“安全社区工作的指导与协调。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附件1)

街道办事处成立创建“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促进委员会下设家居安全、学校安全、体育运动安全、老年人安全、交通安全、公共场所安全、工作场所安全、涉水安全、儿童安全、数据统计等10个工作小组。(附件2)

三、职责分工

按照“政府统一指导、街道主体运作、部门相互配合”的分工原则及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标准,职责分工如下:

(一)办事处创建“安全社区”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负责制定创建“安全社区”的总体指导性方案,指导社区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协调各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开展创建工作及“安全社区”的实施、宣传、总结和申报工作。

(二)街道“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

负责“安全社区”创建的全面工作,是创建工作的主体,负责制定各自创建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1、家居安全工作组

负责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反对家庭暴力,开展心理咨询,传授急救常识,关爱社会残疾人,普及健康知识。协助指导部门:公安市南分局、消防市南大队、区卫生局。

2、学校安全工作组

负责制定相关实施细则,保证社区内各类学校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协助指导部门:区教体局。

3、体育运动安全工作组

负责制定相关实施细则,保证各类体育运动场所、设施的安全。协助指导部门:区教体局。

4、老年人安全工作组

负责制定相关实施细则,保证社区内老年人安全。协助指导部门:区老龄办、区民政局。

5、公共场所安全组

负责制定相关实施细则,维护社会稳定,预防和减少社区各类刑事案件,做好人民内部矛盾的排查调处以及反恐等工作。协助指导部门:公安市南分局、区司法局。

6、工作场所安全工作组

负责制定相关实施细则,保证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协助指导部门:区安监局。

7、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组

负责制定相关实施细则,保证交通安全,做好交通安全进社区工作。协助指导部门:交警市南大队。

8、涉水安全工作组

负责制定相关实施细则,保证社区内涉水安全。协助指导部门:区建管局。

9、儿童安全工作组

负责制定相关实施细则,保证社区内儿童安全。协助指导部门:区教体局、区民政局。

10、数据统计组

负责收集分析社区现状、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及各类数据采集、归纳、分析、监测记录、报告等。协助指导部门:涉及相关内容的有关部门。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6年7月1日-7月15日)

1、成立创建“安全社区”组织机构,明确各自职责、任务。

2、举行“安全社区”创建活动启动仪式。

(二)实施阶段(2006年7月15日—10月)

1、开展现状调查,包括现有规章制度、人力资源、伤害数据分析等。

2、由各工作小组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配合,邀请有关专家,开展危险、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编制各类安全检查表,辨识危险源、点、设备、设施、场所,确定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制定提高脆弱群体安全水平的计划与措施,隐患整改计划与措施。

3、在职能部门指导下,编制“安全社区”建设计划、专项安全促进制度和实施方案,明确阶段目标。

4、在职能部门指导下,编制社区安全促进教育培训材料,开展不同层次的全员安全促进培训工作。

5、开展“安全社区”创建的实践活动。

6、根据试点工作情况,结合创建标准和指标,对创建工作进行调整,并制定、充实、完善各社区整体创建工作。

7、配合区里接受国家安监总局、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的验收。

五、工作要求

各工作组应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高度,切实重视和加强对创建“安全社区”工作的实施,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相互配合,团结协作,齐抓共管,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共驻共建、居民参与”的创建工作机制。广泛宣传“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到家喻户晓,提高社区居民和单位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注意把“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区、推进社区居民自治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街道指导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应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联络员,具体实施对创建活动的指导协调;街道创建委员会应全面负责本社区创建工作,坚持标准,注重实效,严格进行自查评估,加强创建工作档案资料的收集和保管工作,确保此项工作有序进行。

附:

1、街道创建“安全社区”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

2、街道创建“安全社区”组织机构结构图

3、“安全社区”标准及指标

附件1:

中山路街道办事处

创建“安全社区”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

主任:黄国辉中山路街道办事处主任

副主任:刘学兵中山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于堃中山路街道办事处综治办主任

成员:王剑中山路街道办事处办公室主任

李守栋中山路街道办事处党群科科长

鞠小川中山路街道办事处城管科科长

张文浩中山路街道办事处街政科负责人

王超中山路街道办事处司法所所长

吕淑萍中山路街道办事处计生办主任

王鲁晓中山路街道办事处税源办副主任

郑金池中山路街道办事处信访员

崔国胜中山路街道办事处司法助理

魏婷中山路街道办事处教育助理

创建工作委员会建立联席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负责指导、协调各职能部门配合街道促进委员会开展“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综治办,于堃任办公室主任。

附件3:

“安全社区”标准及指标

一、“安全社区”总体标准

(一)有一个负责安全促进的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

(二)有长期、持续、能覆盖不同的性别、年龄的人员和各种环境及状况的伤害预防计划;

(三)有针对高风险人员、高风险环境, 以及提高脆弱群体的安全水平的预防项目;

(四)有记录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五)有评估安全促进项目、工作过程、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六)积极参与本管区及国际安全社区网络的有关活动

二、九项安全指标

(一)交通安全

1、指标

1、

(1)已成立一个由管理人员、工人、技术人员、志愿者组织以及安全专家组成的跨界组织, 以伙伴合作模式,负责交通方面的所有安全促进事宜,由一名政府代表和一名志愿者代表共同担任负责人;

(2)有交通安全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由跨界组织制定,并被安全社区内的交通部门所采纳;

(3)长期、持续地开展交通安全促进工作, 并覆盖到不同的性别、年龄、未采取保护措施的行人、机动驾驶者、所有交通场所、环境和状况;

(4)有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 以及脆弱群体的安全措施;

(5)有记录伤害(包括意外伤害和故意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6)有评估规章制度、项目或措施及其实施过程、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7)积极参与本地及国际交通安全有关的活动。

2、内容

2、

自行车、三轮车驾驶人安全、行人安全、乘车人安全、安全乘坐地铁、安全乘坐火车、安全乘坐飞机、安全乘坐轮船

(二)工作场所安全

1、指标

(1)已成立一个由管理人员、工人、技术人员以及安全专家组成的跨界组织, 以伙伴合作模式,负责工作场所的所有安全促进事宜,由一名管理者代表和一名工会代表共同担任负责人;

(2)有工作场所安全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由跨界组织制定,并被安全社区内的管理部门和工会所采纳;

(3)长期、持续地开展工作场所安全促进工作,并覆盖到不同的性别、工龄的人员以及各种环境和状况;

(4)有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脆弱群体的安全措施;

(5)有记录伤害(包括意外伤害和故意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6)有评估规章制度、项目或措施、工作过程及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7)积极参与本地及国际工作场所安全有关的活动。

2、内容

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火灾、爆炸、特种设备、职业病、办公室安全、建筑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民工安全。

(三)公共场所安全

1、指标

(1)已成立一个由管理人员、志愿者组织代表、技术人员以及安全专家组成的跨界组织, 以伙伴合作模式,负责公共场所的安全促进事宜,由一名社区行政管理代表和一名志愿者代表共同担任负责人;

(2)有公共场所安全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由跨界组织制定,并被安全社区内的志愿者组织采纳;

(3)长期、持续地开展公共场所安全促进的项目,并覆盖到不同的性别、年龄的人员及各种环境和状况;

(4)有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脆弱群体的安全措施;

(5)有记录伤害(包括意外伤害和故意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6)有评估规章制度、项目或措施、工作过程及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7)积极参与本地及国际公共场所安全有关的活动。

2、内容

火灾、食品中毒、拥挤、踩踏、传染病、中暑、自然灾害。

(四)涉水安全

1、指标

(1)已成立一个由管理人员、水源开发者、志愿者组织、技术人员以及安全专家组成的跨界组织,以伙伴合作模式,负责用水方面的所有安全促进事宜,由一名政府代表和一名志

愿者代表共同担任负责人。

(2)有安全涉水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由跨界组织制定,并被社区采纳;

(3)长期、持续地开展涉水安全促进项目,并覆盖到不同的性别、年龄的人员及各种环境和状况;

(4)有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脆弱群体的安全措施;

(5)有记录伤害(包括意外伤害和故意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6)有评估规章制度、项目或措施、工作过程及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7)积极参与本地及国际涉水安全有关的活动。

2、内容

游泳安全、天然水域安全、人工湖安全、饮用水安全、汽车涉水安全

(五)学校安全

1、指标

(1)已成立一个由老师、学生、技术人员以及学生父母组成的跨界组织,以伙伴合作模式,负责学校的安全促进事宜,由一名学校董事会代表和一名教师共同担任负责人;

(2)有学校安全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由安全社区内的学校董事会和社区居委会制定;

(3)长期、持续地开展学校安全促进项目,并覆盖到不同的性别、校龄的人员及各种环境和状况;

(4)有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脆弱群体的安全措施;

(5)有记录伤害(包括意外伤害和故意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6)有评估规章制度、项目或措施、工作过程及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7)积极参与本地及国际安全学校有关的活动。

2、内容

学校宿舍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学生交通安全、教室安全、实验室安全、体育活动安全、校外集体活动安全、网络交友安全、预防校园吸毒、预防校园暴力。

(六)老年人安全

1、指标

(1)已成立一个由管理者、老年人、志愿者组织代表、技术人员以及安全专家组成的跨界组织,以伙伴合作模式,负责老年人的安全促进事宜,由一名社区行政管理代表和一名志愿者代表共同担任负责人;

(2)有老年人安全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由安全社区内的跨界组织制定;

(3)长期、持续地开展老年人安全促进项目,并覆盖到不同的性别、所有年龄阶段的老年人以及各种环境和状况;

(4)有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脆弱群体的安全措施;

(5)有记录伤害(包括意外伤害和故意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6)有评估规章制度、项目或措施、工作过程、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7)积极参与本地及国际老年人安全有关的活动。

2、内容

跌倒预防、老年人交通安全、自杀预防、用电、用气、防火安全、病患者关注。

(七)儿童安全

1、指标

(1)需成立一个由管理者、儿童/父母、志愿者组织代表、技术人员以及安全专家组成的跨界组织,以伙伴合作模式,负责儿童安全促进事宜,由一名社区行政管理代表和一名志愿者代表共同担任负责人;

(2)有儿童安全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由安全社区内的跨界组织制定;

(3)长期、持续地开展儿童安全促进工作,并覆盖到不同的性别、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以及各种环境和状况;

(4)有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脆弱群体的安全措施;

(5)有记录伤害(包括意外伤害和故意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6)有评估规章制度、项目或措施、工作过程、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7)积极参与本地及国际儿童安全有关的活动。

2、内容

家居安全、交通安全、户外安全、游泳安全、玩具安全、烟花爆竹安全。

(八)家居安全

1、指标

(1)已成立一个由管理者、志愿者组织代表、技术人员以及安全专家组成的跨界组织,以伙伴合作模式,负责家居的所有安全促进事宜,由社区一名行政管理代表和一名志愿者代表共同担任负责人;

(2)有家居安全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由跨界组织制定,并被安全社区的志愿者组织采纳;

(3)长期、持续地开展家居安全促进工作, 并覆盖到不同的性别、年龄的人员及各种环境和状况;

(4)有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脆弱群体的安全措施;

(5)有记录伤害(包括意外伤害和故意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6)有评估规章制度、项目或措施、工作过程、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7)积极参与本地及国际家居安全有关的活动。

2、内容

家庭火灾预防、家庭触电预防、食物中毒预防、煤气中毒预防、室内污染预防、烧伤和烫伤预防、预防中暑、家庭防盗、家庭暴力、急救和逃生。

(九)体育运动安全

1、指标

(1)已成立一个由管理者、运动参与者、技术人员以及安全专家组成的跨界组织,以伙伴合作模式,负责运动场所的安全促进事宜,由一名运动组织代表和一名运动参与者代表共同担任负责人;

(2)有体育运动安全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由跨界组织制定,并被安全社区的运动组织所采纳;

(3)长期、持续地开展体育运动的安全促进工作项目,并覆盖到不同的性别人员、运动场所、环境和状况;

(4)有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脆弱群体的安全措施;

(5)有记录伤害(包括意外伤害和故意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6)有评估规章制度、项目或措施、工作过程、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7)积极参与本地及国际体育运动安全有关的活动。

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安全社区创建实施方案

创建安全文明社区实施方案

葡萄园社区安全社区创建实施方案

深化创建工作

创建“平安社区”工作实施方案

社区“清廉社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创建“平安社区”工作实施方案

中山路街道办事处深化创建“安全社区”工作实施方案
《中山路街道办事处深化创建“安全社区”工作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