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九石化厂史

发布时间:2020-03-02 04:17: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本文由xzhaal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厂情厂史知识答题活动参考资料 创建时间: 2010-7-20 9:04 创建人: 九江石化报社投产前期 ◆ 九江石化的前身叫九江炼油厂,它的建设历经了“三上两下”的艰难过程。1958 年,国家计 划在全国建设包括九江炼油厂在内的 9 个 50 万吨炼油厂。当年 7 月,江西省成立了九江炼油厂筹建 处,在新港镇以西 1 公里处勘定厂址,征用了 50000 多平方米土地,并招收 300 名工人分送上海、大 连等地培训。一年后,因国家资源短缺和财力不足,九江炼油厂停建。1972 年春,九江炼油厂筹建工 作启动,并征用建厂用地 557 亩,开挖土方 15 万多立方,盖平房、搭工棚 6000 多平方米。次年 5 月, 因江西省财力紧张及计划规模太小,难以适应江西省经济发展需要而再度停建。1975 年 1 月,国家计 委下达《 关于江西炼油厂计划任务书的批复》 同意在九江地区建设一座加工山东胜利原油的炼油厂。 , ◆ 1975 年 8 月,江西省委鉴于九江地区另一大型工程九江第二发电厂即将开工建设,组建九江 油电工程建设会战指挥部。来自九江周围瑞昌、星子、湖口、彭泽、都昌 5 个县 5000 多名民工进驻 工地,开始挖山填沟、建桥铺路、从事三通一平等平整土方的前期建设。 ◆ 1977 年 6 月 1 日,举行九江炼油厂生产装置工程建设开工典礼。中共江西省委书记、省革委 会副主任白栋材亲临现场剪彩破土。 ◆ 1978 年 10 月 16 日, “九江炼油厂筹建处”更名为“江西九江炼油厂”, 归属江西省轻化 厅管理。 八十年代 ◆ 1980 年 10 月 3 日,常减压装置生产出合格的直馏汽油、柴油、煤油。 ◆ 1981 年 1 月 11 日,催化裂化装置首次开车试生产,12 日 18 时,因操作不当,催化剂倒流, 使进口主风机叶片严重损坏,装置被迫停工紧急抢修主风机。7 月 22 日,常减压与催化裂化装置联运 成功,当年加工原油 13.8 万吨。 ◆ 1982 年 4 月,九江炼油厂召开首次职工代表大会。 ◆ 1982 年 9 月,石脑油装船外销日本,九江炼油厂产品首次进入国际市场。 ◆ 1983 年 2 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在北京成立。次年 1 月,九江炼油厂划归为中国石油化工 总公司管理,更名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九江炼油厂”。 ◆ 1984 年 3 月,九江炼油厂技工学校成立。开设石油炼制、化工仪表、化工机械、无机化工、化工分析、电气运行、热机运行等 7 个主要专业,到 1989 年共招收学生 23 个班 685 人。 ◆ 1985 年 4 月,九江炼油厂开展首次岗位责任制大检查。 ◆ 1986 年,九江炼油厂实现“四个突破”:加工原油首次突破百万吨大关,达 121.58 万吨;利 税突破 1 亿元;开工周期达 241 天;九江至沙河铁路复工建设。 ◆ 1986 年 12 月,九江炼油厂企业电视台创建。 ◆ 1987 年 11 月,国家计委批准以江西为主与中国石化总公司合资在九江炼油厂建设 30 万吨合 成氨、52 万吨尿素工程项目。 ◆ 1987 年 12 月,九江炼油厂硫磺装置竣工投产。 ◆ 1988 年 7 月,“九沙线”铁路工程建成通车。 ◆ 1988 年 9 月,“鲁宁管输油掺渣催化裂化试验”获得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1988 年,九江炼油厂首次获得江西省和中国石化总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到 1990 年,连续三年获得此称号。 ◆ 1989 年,举办首届职工艺术节。 九十年代

1990 年 ◆ 8 月,设计能力为每年 15 万吨催化重整、40 万吨柴油加氢精制和 12 万吨气体分馏装置建成 投产。开辟了三个新产品:90 号汽油,93 号汽油,精丙烯。 ◆ 召开九江炼油厂首次科技进步大会。 ◆ 9 月,开展“我与九炼”大讨论活动。通过开展宣传、演讲、座谈、竞赛等活动,增强了作为 九炼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树立了“闪光在岗位、奉献为九炼”的意识。 1991 年 ◆ 1 月,首次党代会召开,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和纪律检查委员会。 ◆ 11 套生产装置开展全面达标活动,催化裂化装置达到总公司达标考核标准。 ◆ 6 月,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大化肥工程召开“三通一平”动员大会。这套以渣油为原料的年产 30 万吨合成氨、52 万吨尿素的大型化肥装置,经国家计委批准,由江西省和中国石化总公司合资兴 建,总投资 11.2 亿元,计划于 1995 年建成。 ◆ 9 月,九江石化第一座 50000 立方米原油浮顶储存罐 5 号罐竣工投用,原油储备能力提高了 40%,生产的应变能力得到进

一步增强。 ◆ 10 月,我厂正式更名为中国石化九江石油化工总厂。成立炼油厂、储运厂、仪表维修厂,完 成全厂机构理顺。 ◆ 《九江石化报》于 7 月 1 日,出版首期试刊号。1992 年 10 月 27 日正式创刊。 ◆ 全厂住户安装防盗门。 ◆ 建立南海惠州油计划外原油供应基地, 这是继 1986 年建立的渤海埕北油计划外原油基地后的 第二个计划外原油供应基地。 1992 年 ◆ 12 月 11 日,常减压装置年加工原油首次突破 200 万吨,江西 省人民政府发来贺电,上百家 单位发来贺信、贺电,或送来匾额。 ◆ 12 月 23 日, 九江大化肥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江西省委书记毛致用, 省长吴官正出席开工典礼。 ◆ 油品专用码头通过国家口岸管理部门验收,符合外贸码头要求。 ◆ 总厂首次面向职工发行企业债券,筹措资金用于企业生产发展和自身福利建设。 ◆ 低温热利用工程竣工,厂生活区居民用上热水。 ◆ 与江西省电视台合作,拍摄第一部反映石化职工生活的 3 集电视剧《别让岁月改变你》。 1993 年 ◆ 1 月 14 日,化肥引进项目在人民大会堂签字。由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承办的九江大化肥项 目签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 首次外来加工原油合同在新加坡签署。 ◆ 3 月, 九江石化总厂被评为全国学雷锋活动先进集体, 成为中国石化系统和江西省唯一跨入全 国 101 个学雷锋先进集体行列的企业。 ◆ 3 月,设立大化肥工程建设指挥部。 ◆ 5 月,从大庆石化总厂、安庆石化总厂、湖北化肥厂、林源炼油厂等单位调入我厂的首批大化 肥人员抵达我厂。 ◆ 7 月,开展“企业精神再讨论”活动。次年,确定九江石化的企业精神为“敬业,奉献,团结, 图强”。 ◆ 8 月,九江石化高层单身公寓竣工剪彩。大楼投资 1501 万元,主高 70.55 米,共 19 层,建筑 面积 10755平方米。投用后,500 多名单身职工喜迁新居。 ◆ 9 月,由总厂工会主办的文学刊物《金鸡》创刊。 ◆ 10 月,我厂被确定为全国大型一类企业。 ◆ 12 月,2 万吨/年 MTBE 装置开工。

1994 年 ◆ 1 月,1500 万条/年编织袋厂投产。 ◆ 9 月,九江石化金安湖宾馆开业。 ◆ 9 月,九江石化文化宫开业。 ◆ 9 月,九江市邮电局石化市话分局万门程控电话系统投运;10 月 1 日,经邮电部批准,以混 合方式进入九江邮电公用电话网,开通九江石化总厂 49 局号。 ◆ 10 月 1 日,国庆 45 周年之际,总厂在单身公寓前首次举行国旗升旗仪式。 1995 年 ◆ 1 月,常减压车间率先试行系统操作法。 ◆ 4 月 7 日 9 日,石化总公司总经理盛华仁来厂检查工作,为我厂投产 15 周年题词:“炼油、化肥同步发展,质量、效益全面提高”。 ◆ 4 月 9 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国家计委顾问李人俊,江西省委书记毛致用,省长吴 官正等中央、省部领导莅临我厂视察。 ◆ 6 月 12 日,国务委员彭珮云视察大化肥工程。 ◆ 7 月,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为我厂投产 15 周年题词:“发展石油化工,多产油品,早出化肥, 为振兴江西经济服务。” ◆ 9 月 29 日, 总厂隆重举行投产 15 周年庆祝大会。 当晚, 在影剧院演出大型文艺晚会 《金鸡颂》 。 ◆ 回顾发展史的陈列室建成开放。 ◆ 11 月,10 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投产,生产出合格的的苯、6 号溶剂油、120 号溶剂油产品。 ◆ 12 月 1 日,总厂召开吴元超革命烈士追认大会。吴元超生前任机修厂铆焊车间主任,1994 年 12 月在催化装置检修中,为抢救一名遇险职工而光荣牺牲。 ◆ 12 月 26 日,100 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破土动工。 ◆ 开展“蒋杨现象”讨论。蒋迪新和杨仁金两位师傅光荣退休了,有几十人自发为他们点歌。 厂报于 4 月 21 日头条刊发《从蒋杨现象所想到的》一文,在全厂范围内展开了“蒋杨现象”大讨论, 把我厂“双塑”活动推向新高潮。 1996 年 ◆ 10 月 4 日 17 时,化肥装置流程全部打通,产出尿素。 ◆ 历时两年半,完成化肥宣传“五个一”工程:“为了大地的丰收”摄影展、九江石化化肥有 限责任公司概况画册、“梦圆红土地”三集电视专题片、庆祝化肥建成投产专版(中国石化报、江西 日报、九江日报上刊发)、长篇纪实文学《为了大地的丰收》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 4 月,“818”工程投料一次成功,产出合格聚丙烯。该工程是总厂利用职工闲散资金筹建起 来的年产 1 万吨聚丙烯装置。 化工有限公司聚丙烯装置的投产, 使职工收入结构中首次增加红利因素。 ◆ 5 月,党委宣传部、团委组织禁赌、弃赌万人签名活动。 ◆ 获

得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二 五”普法先进单位、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等 5 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 油品码头首次接卸 5000 吨级俄罗斯“杰努瓦卡”号外籍油轮。 ◆ 11 月,成立内部结算中心。由原来 92 个账户缩减为 5 个账户,提高了基金的利用率,减少了 利息支出。 1997 年 ◆ 总厂六届三次职代会正式提出“二次创业”口号。“二次创业”的基本思路是发展炼油,开 拓(拓展)化工,开好化肥,深化改革。至 2000 年,原油加工量和销售收入目标分别为 400 万吨、60 亿元。 ◆ 生产装置运行两年半(1994.12—1997.3.18),首次实现两年一修。 ◆ 4 月,《孔繁森之歌》艺术团来厂慰问演出。在一号门内由平板车临时搭建的舞台上,艺术家

们为石化职工献上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受到热烈欢迎。 ◆ 5 月,150 万吨/年第二套常减压装置提前实现全部产品质量合格目标,创出新装置开工时间 最短的新纪录。 ◆ 9 月,“二次创业”关键工程 100 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投产。二常二催建成投产,使我 厂原油加工能力翻了一番,大幅增加了二次加工能力,使原油资源利用更加合理。 ◆ 8 月 22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来厂视察大化肥装置。 ◆ 9 月,召开中共九江石化总厂委员会第二次代表大会。 ◆ 9 月,华乐饮水公司开始向全厂职工供应优质饮用水。 1998 年 ◆ 3 月,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 ◆ 4 月,启用“江海”牌产品商标(此前曾用过“井冈”牌、“庐山”牌商标)。 ◆ 8 月,集团公司总经理李毅中来厂视察抗洪工作。 ◆ 聚丙烯、二套气分等装置建成投产,为我厂扩大炼油能力达到 500 万吨/年以上的规模奠定了 坚实基础。标志着我厂成为集炼油、化肥、化工为一体的大型石化企业。 1999 年 ◆ 3 月,九江石化中学成为厂矿企业学校中唯一的市重点中学。 ◆ 4 月,通过 GB/T19002-ISO9002 质量体系认证。 ◆ 4 月,北生活区试行生活垃圾袋装化,取消路边垃圾桶。 ◆ 《浔阳江畔抗天歌》由江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记录了 1998 年九江石化干部职工 与特大洪水作斗争事迹。全书共 21 万字。 ◆ 8 月,首批 90 号军用汽油由铁路专线出厂。 ◆ 9 月,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 “江海”尿素被认定为 1999 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 ◆ 实施公用住房改革,2100 多住户办理房改手续。 ◆ 10 月,试行职工医疗补充保险办法。 新世纪 2000 年 ◆ 元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来厂视察。 ◆ 2 月 22 日,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控股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集团公司重 组改制后,我厂劳动组织机构相应变更为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上市部分),下设炼油 厂、化肥厂、化工厂等 12 个直属单位;非上市部分保留中国石化集团九江石化总厂名称。 ◆ 6 月,九江石化力源劳务有限公司暨九江石化职业介绍所正式挂牌营业。 ◆ 实施全厂性汽改暖工程。改造充分利用两套催化的余热,降低了生产能耗,改善了职工居室 的空气卫生条件。 ◆ 华庐公司获“全国劳服企业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 我厂被评为江西省优秀企业,并获江西省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 ◆ 12 月,7 万吨/年聚丙烯装置加工量首次突破 8.5 万吨,创造全国同类装置产量最高纪录。 2001 年 ◆ 按照集团公司统一部署,总厂以协议解除劳动合同为重点,大力实施减员分流, 968 人与总 厂、分公司协议解除劳动合同。 ◆ 7 月,我厂 “实行极限操作法,提高聚丙烯装置效益”获集团公司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 ◆ 10 月,我厂获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成为集团公司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 “九江石化信息网”10 月 1 日正式开通,为企业和职工提供了一个集生产、经营、管理、生 活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

◆ 10 月,我厂获全国职工教育宣传先进单位称号。 ◆ 12 月,我厂被集团公司授予“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江西省授予“职工思想政治 工作先进单位”。 2002 年 ◆ 3 月,“江海”牌尿素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 3 月,炼油、化工主要生产装置扩能改造:加氢精制装置从 40 万吨/年改造为 60 万吨/年,重 整装置由 15 万吨/年改造为 30 万吨/年,聚丙烯装置由 7 万吨/年改造为 10 万吨/年以上。 ◆ 7 月,九江

分公司发布实施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HSE)。 ◆ 10 月,九江石化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九江石化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成功改制。 ◆ 12 月,化肥尿素产量达 60 万吨,创装置生产历史最好水平,创集团公司 6 套化肥装置当年产 量最高,位居全国大化肥装置年产量前三名。 2003 年 ◆ 1 月,公司经理杜文如当选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成为我厂首个全国人大代表。 ◆ 6 月,总厂党委工作会议决定,分公司下属炼油厂、化肥厂、化工厂撤销,直接由分公司管理 作业部和车间。新组建作业部和车间全新亮相,标志着扁平化管理迈出关键一步。 ◆ 2003 年高考,石化中学 3 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 ◆ 11 月,我厂无铅汽油和液化气荣膺“江西名牌”称号。 2004 年 ◆ 4 月,华庐公司偏三甲苯装置生产出第一批偏三甲苯和 9 号芳烃溶剂油合格产品。 ◆ 6 月,溶剂脱沥青装置投产,生产出合格的脱沥青油和脱油沥青产品。 ◆ 6 月,九江市石化医院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医院成功改 制。 ◆ 7 月,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和江西省政府就我厂中、小学和公安机构一次性分离并按属地原则成 建制移交九江市政府管理事项,签署了移交协议。 ◆ 9 月,10000 吨“江海”尿素通过长江航运开始起运,首次销往美国。 ◆ 9 月,高纯度车用液化气新产品正式投放市场。该产品填补了江西省车用液化气市场空白。 ◆ 9 月,中国石化九江石化信息网正式对外发布,网址为:http://.cn。 ◆ 11 月 8 日, 100 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工程奠基。 ◆ 12 月,九江分公司实现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为中央驻赣企业和江西省上市公司 第一家,九江石化实现整体扭亏为盈。 ◆ 9 月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随来赣党外两院院士考察团来我厂参观。 2005 年 ◆ 4 月,公司一次顺利通过了 4A 级“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确认。 ◆ 7 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我厂正式全面启动。 ◆ 10 月 5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盛华仁来我厂视察。 ◆ 12 月,中国石化向九江地震灾区捐款 500 万元,为九江地震灾区接收到的最大一笔单位赈灾 善款。 ◆ 12 月,试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正式上线运行。 ◆ 12 月,仪长原油管线正式向九江石化输油。 2006 年 ◆ 1-3 月,100 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120 万吨/年加氢精制装置、单塔污水汽提装置、PSA 装 置、硫磺回收装置五套新建装置全部实现投料开车一次成功。 ◆ 6 月,九江石化全面预算管理及生产经营监控系统(TBM)正式上线运行。 ◆ 8 月,我厂首次出口 8000 吨焦炭产品到美国。 ◆ 10 月,我厂 ERP、APC、LIMS 三个项目通过总部专家组的验收。

◆ 11 月,我厂生产的“江海”牌柴油荣获“江西省名牌产品”称号。至此,我厂无铅汽油、轻 柴油、液化气、尿素、聚丙烯等主导产品均获得“江西省名牌产品”称号。 ◆ 11 月,九江鑫乐石化有限公司、九江市石化力源劳务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 全年实现炼油加工量 419.96 万吨,主营业务收入 174 亿元,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2007 年 ◆ 1 月,常减压蒸馏装置张勇、催化裂化装置李荣发、催化重整装置郑智强、电焊工袁超英、钳 工徐杰敏,被聘为首批技能大师。 ◆1 月,九江石化统一门户信息网站(http://10.124.4.45)正式投用。 ◆ 党委组织开展“企业上台阶,党员作表率”主题实践活动。 ◆ 5 月,九江石化总厂荣获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 5 月,中国石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工商注册, 8 月,九江石化总厂注销工商登记。 ◆ 6 月 1 日,《九江石化禁烟区禁烟管理规定》正式执行。 ◆ 公司于 8 月 10 日正式实施中国石化《安全生产禁令》。 ◆ 年内,石化塑业公司、凯鑫石化公司、华庐石化公司、检安石化公司、三鑫石化公司先后挂 牌运营。5 个改制单位共涉及人员 1903 名,参与改制人员 1526 人。包括先前改制的设计工程公司、工程建设监理公司、石化医院、鑫乐公司、力源公司,至此共有 10 个单位改制成功。 ◆ 常减压装置连续运行 1354 天,合成氨装置连续运行 559 天。 ◆ 首次公推公选年度“十佳人物”。 ◆ 11 月,第二电源建成投用,结束了建厂以来单电源供电的历史。 ◆ “生产满足欧Ⅲ标准汽油组分并增产丙烯技术的研发与工业应用”项目荣获 2006 年度国家科 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并荣获首届中央企业青年创新奖金奖,成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唯一

荣获金奖的 项目。 ◆ 完成了社区亮化、绿化、美化改造规划并分步实施,大庆路北段及生活小区内道路改造开始 施工,投资 100 余万元的五区运动场建成投用;滨江东路延伸段改造工程开始拆迁施工。 ◆ 首次开展年度工作研讨活动。 2008 年 ◆ 经受住百年一遇的持续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考验,实现了“奋战雨雪冰冻天气,不冻坏一只 阀门和一米管线”的目标。 ◆ 1 月 30 日,九江南昌樟树成品油管线付油投用。 ◆ 3 月 17 日,500 万吨/年一套常减压装置节能改造完成,一次开车成功。 ◆ 开展“深入群众促和谐,凝心聚力促发展”、“抓源头、促清廉”两项主题活动。 ◆ 5 月,公司干部职工通过捐款、缴纳“特殊党费”和献血活动,为四川汶川灾区人民奉献爱心。 ◆ 5 月,公司实行所有职工进入生产区、办公区等工作场所必须穿着工作服,佩戴上岗证。 ◆ 9 月,节能改造工程炼油装置低温热系统投入运行。 ◆ 公司初步建立了融合 6 个国家体系标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计量、标准化、危化 品从业)、4 个总部标准(HSE、内控、三基、ERP)以及涵盖国有企业党群工作要求在内的高度集约 的一体化管理体系。 ◆ 12 月 3 日,焦化车间和聚丙烯车间“四班两倒”作业模式开始试运行。 ◆ 9 月,倒班人员工作餐实施。 ◆ 12 月,“道路视频监控系统”在石化社区正式投入使用。 2009 年 ◆ 1 月 10 日-11 日,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股份公司董事长苏树林带领总部机关有关部 门负责人来公司调研慰问,提出了九江石化要在沿江中上游炼化企业中争上游的要求。 ◆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4 月,油浆抽提装置生产出合格 5 号橡胶专用软化料。 ◆ 5 月,90 万吨/年汽油加氢装置工程开工奠基。 ◆ 6 月,450 万吨/年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装置正式投用。 ◆ 6 月,常减压 10 万吨/年催化油浆减压拔头装置建成投用。 ◆ 7 月,九江石化荣获“中国企业教育先进百强”称号,这是九江石化自 2005 年以来连续 5 次 获此殊荣。 ◆ 7 月,公司溶脱联合车间道路沥青装置经改造后,生产出合格重交道路沥青。 ◆ 9 月,公司煤焦代油改造项目获总部发展计划部批复。公司煤焦代油改造项目是 800 万吨/年 炼油扩能改造项目建设的前期基础性项目,项目总投资 4.93 亿元,建设期 2 年。 ◆ 9 月,集团公司庆祝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暨离退休人员第二届文艺汇演(南方演区)在九江石 化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石化系统内的 9 支演出队伍近200 名演职人员参加了汇演。 ◆ 国庆前夕,石化大厦广场上大型电子显示屏正式投用。这块电子屏面积为 55平方米,是当时 九江最大的露天电子显示屏。 ◆ 12 月 6 日,江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 方同意积极推进九江石化油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以提高成品油质量、调整产品结构为出发点,实现 规模效益,同时形成 800 万吨/年炼油综合加工能力,走出一条具有九江石化特色的内涵发展道路, 把江西省建设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炼油化工生产基地。 ◆ 10 月底,九江石化老年大学被授予“全国先进老年大学”称号。 ◆ 年底,9 栋集资建房全面通过竣工验收,住户于次年 1 月按顺序挑选到新房。 2010 年 ◆ 1 月 31 日,公司“十一五”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90 万吨/年汽油加氢装置投料开车一次成功并 生产出符合国Ⅲ质量标准的合格产品。 ◆ 2 月 10 日, 公司投产 30 年来最大单笔采购商务合同, 煤焦代油改造项目锅炉商务合同签字仪 式在九江远洲大酒店举行,合同额为 1.1 亿元。 ◆ 3 月,能容纳 800 人同时就餐的餐饮中心正式投用,使白班职工吃上了工作餐。 ◆ 3 月 23 日,公司 800 万吨/年炼油扩能改造工程可研报告通过总部评审;4 月 12 日,项目报 告上报国家发改委;6 月 8 日,项目通过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组评估。 ◆ 3 月,公司党委开展争创“四强四优”活动。 ◆ 4 月 22 日,公司召开干部大会,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组领导指示精神,加快 800 万吨/ 年炼油扩能改造项目建设,部署三季度停产化肥工作。 ◆ 4 月,公司总经理王治卿当选全国劳动模范,至此我厂先后有 4 人当选全国劳模(另 3 人为: 张泗存、张文标、杜文如)。 ◆ 自投产至 2009 年,九江石化从最初的 3 套主装置、10 多万吨/年炼油加工量,已发展成为拥 有 23 套主装置及辅助系统,650 万吨/年炼油加

工量,集炼油、化肥、化工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炼化 企业;30 年来,累计加工原油 6900 万吨,生产尿素 610 万吨,聚丙烯 120 万吨,实现销售收入 1500 亿元,上缴税收 200 亿元。

南通自来水厂厂史

参观厂史感想

参观厂史感想

参观厂史感想

参观厂史展览馆心得体会

厂情厂史(11月止)

厂史教育:企业文化的本源

“臭味”史班长——记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第一采气厂史忠志(整理)

福利厂史减免增值税申请书3月

【中国石化】华北九普构建“1+N” 应急抢险模式

九石化厂史
《九石化厂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茂石化联合九 石化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