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走进文化生活》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1:49: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走进文化生活》教学设计

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第一目“当代文化生活素描” 主要描述了当今我国文化生活的多样性以及导致文化生活多样性的原因,目的是表现当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从未有过的斑斓色彩。第二目“文化生活的‘喜’与‘忧’”主要描述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给文化生活引发的令人忧虑的现象;启示我们对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要积极管理,正确引导。第三目“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讲述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多样性特点,要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即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所坚持的原则,即弘扬主旋律,提倡多元化。

二、学情分析

经过高中前一阶段的学习,由于在教学中体现高中政治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了形式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所以学生普遍提高了对政治科的学习兴趣,克服了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已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对一些简单的社会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并得出结论。

三、教学方法

对于文化是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它时时刻刻存在与我们的身边,但是又是容易被学生所忽略的,因此,在设计方法上始终让学生去感受、体验、观察,具体设计如下:一是在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的基础上,尝试对学生的学习资源(教材、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资源)进行整合;二是在尊重教材的基本结构基础上,细节部分进行适当的调整;三是引导学生进行新的学习方式(情景体验法、合作探究法、对比法)尝试;四是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设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当今我国文化生活的多样性;了解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知道只有发展多样性的文化,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明确发展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所坚持的原则

2、能力目标

(1)通过当代文化生活的素描知识点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教材探究活动不同观点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判断、比较、鉴别、概括的能力

(3)通过对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全面看问题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全面了解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多样性及文化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正确地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如何正确评价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我们文化生活的影响。因为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只有对它们的作用作出客观评价,才能趋利弊害。

2、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大众文化”的含义。因为:第一,对于什么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有哪些基本特征,学术界的意见并不一致,还存在很大的分歧;第二,有的人将“大众的文化”和“大众文化”混同起来,在用法上不加区分,导致概念上的混乱。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视频)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千手观音》剪辑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各种电视节目让我们目不暇接,我们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再加上网络等大众传媒的发展,更是为我们的文化生活增添无限色彩。

(一)当代文化生活素描

(视频)服装、超级女生、广告

请大家思考:从这几个视频折射出当代文化生活呈现什么特点?

师:从刚才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代文化生活有什么特点?

(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对当代文化生活的认识,并能基本了解造成文化生活丰富多样的原因)

投影:1.当代文化生活的特点: 色彩斑斓,多种选择。

师生:广告、电视节目、报刊杂志等我们称为文化产品。多种多样的文化产品让我们目不暇接,为我们的文化生活增添无限色彩、色彩斑斓。我们的文化消费也多种选择。是什么原因给我们带来如此斑斓色彩的文化生活呢?

投影:2.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发展的原因

经济

大众传媒

文化产品的丰富

发展

文化生活色彩斑斓

文化消费多种选择 科技

文化市场

(二)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教师过渡:大众传媒和文化市场的出现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下面我们以网络传媒为例看看大众传媒和文化市场的出现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搜狐网页。网络属于大众传媒。首先观察一下首页的栏目。请第一排的同学来读一读部分栏目。(栏目:数码、摄影、文化、体育、新闻、旅游、读书)

摄影、读书、旅游、等栏目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科技频道传播了科学文化知识;读书、数码、游戏等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同时有利于我们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

过渡:但是,大家再来看看这些:(娱乐栏目)

师:新闻炒作,不负责任的绯闻轶事;娱乐综艺频道,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俗趣味;在我们身边,更有口袋书、漫画书、盗版碟这些品味低下的文化产品充斥市场。这都是由于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什么缺陷引起的呢?(盲目性和商业性)

教师简要点评后投影:喜与忧的原因和表现

教师:面对文化市场的混乱和大众传媒的不负责任,政府应该如何做呢?

学生活动:思考政府和公民应该如何做。(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教师总结: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了复杂的变化。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看待。政府应该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但是光有政府的管理和引导是不够的,作为公民应该自觉抵御、拒绝不良文化影响。

(明确学生对当代文化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现象的认识,并能够有效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以期能指导学生准确判断文化生活各种现象的是与非)

(三)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过渡:前面我们知道文化产品丰富多彩,目不暇接。是由于大众传媒和文化市场的发展,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其他原因呢?

我们来一个简单的调查:在家里有没有与家人争看电视的时候?为什么?

(现场调查:老人、家长、年轻人、小孩的需求不一样)

引出:不同的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人们的文化需求也不一样,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教师: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你认为应该提供哪些类型的文化产品?

(经典的和流行的,传统的和时尚的,高雅的和通俗的,严肃的和娱乐的等等。)

我们既要一些能经受住时代考验的经典作品,也要一些接受群体广泛,受人们普遍喜爱的流行作品。面对经典作品和流行作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流行文化作品大于经典文化作品的价值,因为它接受群体更广泛;有人认为经典文化作品的价值大于流行文化作品的价值,因为它更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你认为呢?你更喜欢哪种类型呢?为什么?

学生讨论:结合书本89页材料讨论问题——‘经典’vs‘流行’文化的价值” 引出什么是我们所提倡的大众文化。

教师总结:(投影)不管是什么风格、什么类型的文化,我们不能简单地、片面地说谁的价值大。衡量一个文化作品是否经典,主要看它的内容是否经受住时代的考验;而衡量一个文化作品是否流行主要看他接受群体是否广泛,是否在一定的时期内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经典的可能也是流行的,流行的能够经受时代的考验也会成为经典的。真正经典的作品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在社会中持续流行。只要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都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什么是大众文化?

——面向广大人民(方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内容),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形式)。

(强调我们所提倡的大众文化要有两个条件:一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二是先进、健康有益的。)

(通过课堂模拟辩论的形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并有效的树立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合作学习的习惯)

结束语:最后,让我们在社会主义这个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中想唱就唱,想亮就亮。

八、课堂小结:

通过共同探究,我们明确了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的“喜”和“忧”,知道为了满足人们对文化需求呈现出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要大力发展大众文化的道理。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生活的大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分不开的,我们要自觉在党的领导下,享受文化带给我们的快乐,坚决抵制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

九、板书设计

一、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一)当代文化生活素描

1、当代文化生活的特点

2、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发展的原因

(二)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1、喜与忧的原因和表现

2、政府和公民该如何做

(三)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1、文化需求的特点及原因

2、什么是大众文化

十、教学巩固

多媒体展示:请以《中学生与流行文化》为课题,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探究文章

提示:①什么是流行文化?中学生群体的流行文化是什么?②怎样的主旋律作品才能吸引现代的中学生?③流行文化中的美学因素有哪些?评价流行文化的标准是什么?④流行文化蕴涵着怎样的商机?⑤校园中的流行文化能否成为主流?

十一、教学反思

1、我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新课程标准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给学生以宽松的环境,让其自主合作的探索,寻求知识,获取知识。

2、结合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文化现象或事例,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很容易接受所学理论观点,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3、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转变观念,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关注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创新教法与学法。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 教学设计

走进文化生活教案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教案

复习教案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设计

走进图书馆教学设计

走进寓言故事教学设计

《走进法律》教学设计

走进网络世界教学设计

走进名人教学设计

《走进文化生活》教学设计
《《走进文化生活》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