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音乐鉴赏 四千字结课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11:18: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音乐鉴赏结课论文

音 乐 鉴 赏 结 课 论 文

By:Diing_543

题 目 简论二胡的起源、发展及具体曲目赏析 指导老师 专业班级 姓 名 学 号

1 页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音乐鉴赏结课论文

2015年 12月 27 日

摘 要:

中国传统音乐博大精深,而传统器乐作为其重要的传承方式与载体,其地位之重不言而喻。从历史上看,音乐艺术在很早以前就与广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精神的表现和情感的抒发。身为新一代的中国人,我们有这个责任与义务去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去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本篇论文由中国传统器乐入手,选取了二胡这样一个具体的乐器为写作角度,简述这类乐器的历史、特点、渊源、分类及发展状况,通过对具体器乐的简述及具体曲目的分析达到对传统器乐的更深一层次的了解。同时通过本片论文的写作,从二胡映射到中国传统器乐,从中国传统器乐再映射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本人通过小角度的论述,以小见大地发表了个人从小方面到大层次的个人见解。

关键词:中国传统器乐;二胡;历史;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2 页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音乐鉴赏结课论文

目 录

引言 .....................................................1

1.中国传统器乐二胡的起源 .................................1 1.1胡琴类乐器的起源 ......................................2

1.2胡琴类器乐的特点与发展 ........................................2 1.3二胡的起源 ....................................................3

2.中国传统器乐二胡的特点、分类及其发展史 ..................3 2.1二胡的特点 ....................................................3 2.2二胡的发展史 ..................................................4 2.3二胡的分类 ....................................................5

3.二胡曲目《二泉映月》赏析及作者艺术风格简论 ..............6 3.1华彦钧背景 ....................................................6 3.2《二泉映月》赏析 ..............................................7

4.以二胡为例简述中国传统器乐的未来发展趋势 ................8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3 页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音乐鉴赏结课论文

引言

中国传统器乐门类之广、范围之大让人折服,因而本人选择了具体的一类乐器“二胡”作为论文的切入点,从其起源、发展、特点及具体二胡曲目分析入手,简论二胡及中国传统器乐。

1.中国传统器乐二胡的起源

近百年来是我国民族乐器、独奏音乐的高速发展时期,其间也包含二胡这样的一种乐器。事实上,二胡的起步是比较晚的,但由于它是一个创新型比较提出的一个品种,通过不断的发展与创新,二胡也已经在我国的民族器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1.1胡琴类乐器的起源

二胡属于胡琴类乐器,纵观历史,胡琴类乐器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家族,“胡琴”一词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指的也不尽相同。有一种说法是在宋朝之前胡琴类乐器指的是弹拨乐器,而在元代之后则代指了拉奏弦鸣的乐器。另一说说法则更详尽一些,称胡琴类乐器均源于唐代的奚琴,追溯其历史渊源,我们能够了解到,从北宋起就出现了用马尾弓拉弦的胡琴,便成为了当时主要的拉弦乐器。后来根据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记载,马尾胡琴形状长柄、无品、音箱梨形、两弦,琴头上镶着龙首,用马尾弓拉奏,曲声抑郁,可知此处所提及的胡琴就是我们现代二胡乐器的前身。在追溯到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驻守在北部边疆的宋代军队中,就更是已经广泛使用以马尾做弓弦拉奏的胡琴来作为军队中演奏的军队音乐、为将士们解乏带去欢乐了。而再到了南宋,胡琴已相当流行,逐渐从军队走到了人民群众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历史带我们回到元代,这个时期由于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广为交流、融会,导致胡琴的形制更为融合了少数民族与内地汉族的文化,兼容并包地很好地将不同文化诠释了出来,从而带来了其与今日流行的龙头二胡已比较接近的外形。从元代开始,胡琴之名已逐渐成为拉弦乐器的泛称。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音乐鉴赏结课论文

1.2胡琴类器乐的特点与发展

上文我们已经提及,从元代开始胡琴已经不单单指某一种器乐而是成为了一类拉弦乐器的泛称,包括历史中有所记载的奚琴、嵇琴、火不思等,特点是该类乐器通常使用马尾弓代替竹片擦弦发音。综合的胡琴一类乐器,可以说是中国北方长期过着游牧生活的少数民族的创造,更是拉弦乐器向前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南宋之时,胡琴类拉弦乐器开始走上发展时期。中国大批制造乐器用的丝弦,也始于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之际,故丝弦有“杭弦”之称。在当时文人的笔记、小说里也不时提及,在《绿窗新语》中的“金彦游春遇春娘”故事里,就写有:“金彦与何俞出城西游春,见一庭院华丽,乃王太尉庄。贯酒坐阁子上,彦取二弦轧之,取箫管合奏。明代,胡琴类拉弦乐器随着戏剧和曲艺的兴起而有所改进和发展,演奏形式也多种多样。从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尤子求的《麟堂秋宴图》画卷中,就可以看到一种由胡琴、箫管和拍板三种乐器组成的合奏形式,图中所绘的胡琴,是龙首、卷颈、二弦、马尾弓,而且有了用以固定弦长的千斤清代,胡琴用于宫廷的瓦尔喀部乐和庆隆乐中,而前者还要使用四件胡琴演奏。据民间传说,胡琴是经东胡人之手传入牡丹江镜泊湖一带及东镜城等地的。后来成为朝鲜族人民所喜爱的拉弦乐器。 1.3二胡的起源

根据上文所述,我们已经知道二胡是胡琴的一个种类,也是一个分支,是中国弓弦乐器中的一种,是我国各地名族民间乐队中的乐器。历史上关于二胡最早的记载便是在北宋。

我国宋朝大学者沈括在他所著的一本名著《梦溪笔谈》(卷八)中曾经记载过这么一件事情:在一次宫宴上,一位名叫徐衍的“伶人”为皇帝大臣们演奏“嵇琴”。徐衍能为皇帝演奏,自然时很有艺术造诣的艺术家。他演奏得情切切,意绵绵,情声并茂,回肠荡气,听得皇帝大臣个个高兴。忽然,只听“嘣”的一声,原来,因徐衍感情太投入,拉到深情处,用力过猛,竟然就把一根弦拉断了,“二胡”成了“一胡”。在这种场合,拉断弦时不吉利的,弄不好要砍头的。徐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音乐鉴赏结课论文

衍急中生智,面不改色,手中的弓不停,指不乱,竟然在剩下的一个单弦上继续拉着,直到把曲子演奏完。

这个故事就形象而详细地记录了这一种以二胡乐器为代表的这一种多把位的演奏形式的创新之处。所以我们认为,二胡所使用的这一种多把位的演奏方式在北宋时期已经成熟并得到发展。然而,在接下来的几百年时间里,我们并没有在具体的历史文献里再次看到或者了解到再一次的多把位演奏的形式。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强调“多把位”的演奏方式,因为在此前关于胡琴类乐器的记载中,我们都了解到此前的乐器都是一个把位的演奏方式,不同的乐器小类虽然在形式或者音色上有所区别但仍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艺术种类。直到二胡的出现,直到这种多把位演奏方式的出现,才算是一种独立品种的产生和出现。

2中国传统器乐二胡的特点、分类及其发展史

2.1二胡的特点

2.1.1构造特点

二胡和其他弓弦乐器的构造基本相同,分为琴杆、琴筒、琴轴、及琴弓等部件。除琴弓为竹制外,其他部件均为木制。琴筒主要分圆八角和方六角两种,此外还有扁圆筒、圆筒等形制。二胡琴筒一侧还蒙有蟒皮。基本的结构特点决定了二胡的演奏方式以及相应的音色特点。与上文所提及的二胡的起源一致,二胡之所以能作为胡琴类乐器的一个独立的艺术品种、之所以能在中国传统器乐史上占据相当翘然的地位,正是由于其创造性的多把位的演奏方式。

2.1.2音色及演奏特点

二胡的音色具有柔美抒情之特点,其发出的声音极富歌唱性,就如同人的歌声一般。为什么能够形成这样的特点呢?无外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取决于它的内外定弦的音高与弦的张力适宜,另一方面是由于琴筒的一侧是用蟒皮蒙制的。正是因为这样的构造基础的特点,在一般演奏时无需大力度按弦和大力度运弓,即可发出平和柔美之声。想来这也正是二胡器乐的迷人的另一个方面。正是如此方才使得二胡的演奏情感表现力极强,广为听众所接受。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音乐鉴赏结课论文

2.2二胡的发展史

2.2.1明清之前

关于二胡(即多把位演奏方式)的最早历史记述是在北宋时期(前文已经提及),但仍被称作胡琴。元代开始胡琴得到更普遍应用,而到了明清时代,胡琴已普遍被用于各种戏曲伴奏,民间乐器的合奏,且演奏技巧有了很大的提高。 2.2.2近现代之后

我们现在所定义的二胡,应该被称作现代二胡。而这一品种的真正出现是在二十世纪初,近百年来,随着民族器乐的越发普及,二胡逐步成了江南丝竹等民间乐队中的主奏乐器。在此期间,尤其是在五四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下,我国的二胡演奏出现了新的创造高峰,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二胡演奏家,从而为我国二胡器乐的演奏注入了新活力。为此,我们可以说,我国从五四运动起二胡演奏进入了兴盛时代。每一次艺术创作高峰的形成,必然离不开艺术家们的杰出贡献。 2.2.3二胡的近现代创新发展

20世纪初,民间音乐家周少梅先生对二胡的演奏开始了从一个把位到三个把位的演奏探索。而到20年代,著名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先生对二胡的演奏更是做了大胆的创新,他所创作的二胡练习曲和10首二胡独奏曲把二胡的音域扩大到四个、五个把位,创造了四把位、五把位的演奏手法,并吸收了西洋弦乐器的某些演奏手法,使二胡的性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大大提高和丰富了二胡的表现力。从此,二胡摆脱了原来仅处于伴奏、合奏的地位,而成了一件具有特殊韵味的独奏乐器。在刘天华先生等一批音乐家的努力下,二胡艺术在30年代开始登上了高等学校的大雅之堂。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要看到大的时代背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民族音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也随之突飞猛进。五六十年代在张韶、张锐、王已、项祖英、鲁日融等一批二胡教育家、演奏家的努力下有培养出了新一代的二胡演奏高手,闵惠芬、王国潼、肖白墉等一批演奏家是新一代二胡演奏家的代表;专业二胡作曲家的出现为二胡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音乐鉴赏结课论文

2.3二胡的分类

在我国传统认知中,二胡是最普遍的中国擦弦乐器,是表现力也最强的乐器,大量被用在戏曲伴奏,像锡剧、京剧、越剧、淮剧等等。但同时其演奏难度也是在中国传统器乐中最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最初作为一类单一的独立艺术品种的二胡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及实现自身不断的进步,渐渐衍生出了多种种类。

2.3.1中胡

中胡,比二胡低四度到五度,琴筒比二胡大些,音色浑厚低沉,多用于乐团的中音部份或伴奏,其他构造和二胡几乎没什么差别,中胡的独奏曲很少,用手指头都可以数得出来,少有没有独奏。 2.3.2板胡

板胡,二胡家族的异类,和其他的胡琴有很大的不同,板胡没有琴筒,音箱是由椰子作成,正面以桐木板蒙面,分为高音板胡,中音板胡和低音板胡,板胡的声音尖而高,音量奇大,指距很小,拉的时候手指全都挤在一起,尤其到了高音部份,指距更小,音高便不容易抓准。 2.3.3革胡

革胡是典型的创造型二胡种类,是近现代为了国乐团里没有低音乐器而模仿大提琴造出来的乐器。因此可以将其称作中国版的大提琴。其指板,琴桥,弓子,定弦等等,都和大提琴一模一样,革胡曾经是国乐团里唯一的低音乐器。 2.3.4高胡

高胡又名粤胡,是为了为粤剧伴奏由二胡改造而成的高音胡琴,是广东音乐的主要乐器,高胡的声音高亢清亮。传统的高胡在琴马底下没有垫布,也没有琴托,演奏的时候必须夹在两腿的中间,由两腿夹的松紧度和左腿盖住琴窗的百分比来控制琴的音色,通常琴和腿之间必须垫布,这布的质料和厚度也和音色有很大的关系,现代的高胡经过改良之后,已经有了琴托,演奏的方法也和二胡一样。 2.3.5京胡

京胡的起源比较早,最早被记录于乾隆末年。是随着京戏的形成,为了京戏的伴奏,从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京胡的音量非常大,一般的京剧伴奏乐团大概会有两把京胡,京胡可以说是京剧伴奏音乐的灵魂,除了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音乐鉴赏结课论文

京剧伴奏以外,并没有什么独奏曲。而京胡在京戏之外的应用呢则是相对比较狭窄的,由于其奇特的音色,并不适用于现代国乐团,故并无过多的其他方面的应用。

3二胡曲目《二泉映月》赏析及作者艺术风格简论

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二十世纪初期是我国二胡艺术发展的顶峰时期。期间,民间出现了一位华彦钧,专业队伍里则出现了一位周天华。这二位说是我国二胡事业在二十世纪初期发展的开创和奠基人物。下面先简论华彦钧及其作品《二泉映月》。

3.1华彦钧简介(——1950)

3.1.1出生背景

华彦钧是我国的一位民间音乐家,相对于他的真名,他的艺名更广为人知——瞎子阿炳。他的出生是道士,其父华清和是一个雷尊殿道殿的当家道士。正是因为这样的出生,一定程度上阻断了他的求学道路。但华彦钧从小就对音乐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将其父所会的乐器笛子、二胡、琵琶等全学会。但由于后来的疾病原因、道教斗争、社会大背景,华彦钧最后双目失明、衣食无着落、沦为了街头艺人。了解他这样的身世背景,十分有助于我们后期理解他作品的更深层次的内涵。 3.1.2艺术发展

华彦钧的艺术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没落之前,华彦钧更多走的传统的音乐道路,并不时为道教服务,精通多种乐器以及弹唱。在当时的乐坛有一定的地位,但并没有特别的声誉。真正他达到艺术的巅峰、二胡演奏事业的巅峰是在其沦为街头艺人之后。这一时期,为了生计阿炳必须得舍弃过于传统、保守的二胡演奏方式,他开始融入当时更多的社会背景、百姓生活,自创了许多朗朗上口的小调,一时间广为流传。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音乐鉴赏结课论文

3.1.3艺术成就

时至今日,当我们提及二胡的时候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会立即想起《二泉映月》、想起阿炳,事实上华彦钧整个的艺术生涯为我们留下的曲目就仅仅是三首。却正是这仅有的三首曲目,为我国的二胡演奏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三首曲子分别是《寒春风曲》、《听松》、以及我们即将鉴赏的《二泉映月》。 3.1.4艺术特点

华彦钧来自将来民间音乐的土壤,他的作品是在江南民间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以极大的创造性在技巧上突破了民间音乐的旋律特征,获得了一种音乐的新生。例如,空把滑音,在一个固定把位上演奏二胡三个把位的旋律;以分弓为主的演奏并加入了切分的方式;节奏十分丰富;旋律跳动比较大。

3.2《二泉映月》赏析

3.2.1曲子历史

据历史考证,阿炳曾坦言自己从来不在卖艺的时候拉《二泉映月》,因为曲子本身是较为安静且较长的。更多的时候他会选择在湖边或者河边拉这首曲子给自己。同时其实这首曲子是没有题目的,是后人在对阿炳及其曲目进行分析时才冠以了这个名字。 3.2.2作品结构

《二泉映月》的曲体结构是一首传统的变奏曲,在多次变奏下逐渐展开构成全曲。它通过变奏使音乐形象得到层层深化,使人感到受到阿炳怀着难以抑制的感情,一遍又一遍地向人们诉说他种种苦难和遭遇。乐曲的后半部分,音乐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积聚起来的感情迸发了,乐曲推向高潮,强烈而激愤,显示了阿炳特有的气质和魄力。这是作者对旧社会愤怒控诉的声音,它深刻地反映了阿炳倔强、刚毅的性格,表达了他对黑暗势力不妥协的反抗和斗争。 其层次分明而又浑然一体,旋律动听而又质朴苍劲,音乐感人但更促人激愤。

引子。

引子弱起,仿佛是一声深沉痛苦的叹息,仿佛作者在用一种难以抑制的感情向我们讲述他一生的苦难遭遇。引子短暂但却具有一种非常有专业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音乐鉴赏结课论文

特点的集中的感情的流露,这在当今的民族器乐演奏中都是非常罕见和珍贵的。 第一段。

在第一段中,阿炳在仅仅两分半的时间里做了六次变奏,且每次变奏都不相同。 第二段。

第二段一共八拍,用了六个节奏型,这在江南丝竹音乐里十分罕见,可谓是极具创造性。

在一共六个部分中,反复应用了

一、二段的技巧,将情感表达到了极致。 3.2.3作品感情

作品更多采用了以景托情的方式,在抒情的、恬美的、诗样的意境里,表达了对无情现实生活的沉思,通过其独特的悲苍,在深沉之余却又寄托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 3.2.4曲子成就

华彦钧通过《二泉映月》突破了江南民间音乐的演奏习惯,开创与吸收了新的演奏技巧,在弓法、指法、把位上创造性的发展了我国的民间二胡演奏艺术,更注重与神韵的表达而非在技巧的展现,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意境和艺术情趣。他是我国民间艺术的革新者和创造者,是我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

4.浅谈以二胡为例简述中国传统器乐的未来发展趋势

当下的社会,必须承认,在很大程度上我们被快餐文化充斥着。作为祖国的年轻一代,往往我们崇尚西方文化、乐于接受流行文化。随着祖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走出国门认识世界,却没有用足够的时间学习我们的国家的知识,让世界认识我们。

以二胡在当今的发展程度为例,如今在广泛的范围内,更多的孩子都在黄金的学习时期学习钢琴、小提琴等等的西方经典乐器,却鲜有听到学习二胡等传统乐器。显然,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内涵丰富的传统音乐往往被认为是不如时的代表,传统文化也子啊人们心中淡化。毫无疑问,孩子的教育正是文化传承的基石,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音乐鉴赏结课论文

我们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将文化很好的继承下下去,也才能将文化发扬光大。个人认为中国传统音乐、甚至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结论

在本篇论文中,我将中国传统器乐二胡的了解与分析作为一个切入角度,浅谈了中国传统器乐,再深入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民族器乐无疑是很好的载体与传播方式,望通过这样这方式提供一个了解民族文化的新途径,也表达了个人对民族器乐、民族文化的发展担忧。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音乐鉴赏结课论文

参考文献

[1] 黑陶.《二泉映月》.新星出版社(2010).[2] 《二胡入门》.新华出版社(1998).[3] 中国知网.[4] 百度百科.

音乐鉴赏结课论文

音乐鉴赏课论文

美术鉴赏结课论文

美术鉴赏结课论文

中国美术鉴赏结课论文

舞蹈鉴赏结课论文

舞蹈鉴赏结课论文

美术鉴赏结课论文

书法鉴赏结课论文

舞蹈鉴赏课结课论文

音乐鉴赏 四千字结课论文
《音乐鉴赏 四千字结课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