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胡锦涛总书记

发布时间:2020-03-02 21:12: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敏锐把握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的深刻变化,鲜明提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其中,“精神懈怠的危险”被放在了第一位,这充分说明党员干部队伍精神懈怠问题的严重性。剖析其表现形式、原因及危害并切实加以治理,在当前具有强烈的现实紧迫性和现实必要性。

“精神懈怠”的主要表现

目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是好的,恪尽职守、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但也要看到,一些党员干部精神懈怠问题严重,在有的地方甚至呈现出滋长蔓延之势。

一是理想信念滑坡。有的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虚无飘渺的幻想,是镜中月、水中花,看得见摸不着,难以实现”,“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发生动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对社会现实的评价只看到消极的一面;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严重扭曲,欣赏和追求低级趣味,崇尚所谓的“气派”、“潇洒”,挖空心思往低级龌龊的场所里钻,有的则崇洋媚外,向往西方的“花花世界”。

二是宗旨观念动摇。一些党员干部渐渐地疏远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淡薄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不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有的思想不纯,认为党的宗旨观念“过时”了;有的“主仆错位”,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把为群众办事当成是自己的恩赐;对群众的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置群众生命于不顾。有的甚至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大搞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

三是创新精神淡薄。一些党员干部受旧体制和传统观念禁锢较深,习惯于从过时的观念出发看问题,固步自封、视野狭窄,缺乏强烈的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有的不了解世界发展大势,坐井观天、妄自尊大,习惯于跟过去比,在小范围比,很少把本地本单位的工作放在国际国内大背景中进行思考、比较和谋划,常常自我感觉良好,盲目自满。工作求稳怕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满足于守摊子,致使有的地方和单位工作长期低水平徘徊,多年来山河依旧、面貌不变。

四是责任意识不足。有的信奉“当先进太累,当后进挨批,当中游最美”,得过且过,生活上享乐为上,缺乏创先争优的锐气和闯劲。有的工作不负责任,有心思做官,无心思做事,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精神萎靡不振,办事拖拖拉拉,整天浑浑噩噩,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有的对工作挑三拣

四、对困难避而远之、对责任避重就轻,遇到难题不是竭思尽虑寻求解决之道,而总是以“请示”来推脱、以“报告”来搪塞、以“研究”来敷衍。

五是党性原则不强。有的原则性不强、正义感退化、是否观念淡薄,信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甚至只相信所谓的“官场潜规则”,一事当前,首先考虑的是对自己是否有利。有的对党忠诚度不高,在党不言党,表里不

一、言行不

一、始终不一,“台上台下两个形象,圈里圈外两种表现”。有的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对中央政策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把自己当“孔明”,视群众为“阿斗”,对党员民主权利、群众民主权利不尊重、不重视、不落实,“一言堂、家长制”作风严重,习惯于命令、强制方式推进工作。

六是工作落实不力。有的心浮气燥,作风飘浮,办事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不脚踏实地深入基层,不面对面地抓落实,而是说的多、做的少,安排的多、落实的少。有的接受任务时满口答应,工作落实中拖拖拉拉,甚至在抓落实的口号中使工作任务悄无声息地不了了之。有的对工作抓而不紧、抓而不细、大而化之:会议多、文件多,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导致基层单位、基层部门疲于应付。有的工作标准不高,抓落实力度不够办法不多,责任心不强,抓抓停停,难以见到成效。

“精神懈怠”的主要原因

党员干部精神懈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党员干部自我要求放松、组织教育管理不严外,责任机制不健全、用人导向偏差也是重要原因。

思想滑坡、学风不正。有的党员干部不愿学习、不善学习,缺乏学习理论的兴趣和热情,认为学不学无所谓,强调没有时间学习,长期不读书、不看报,却整天忙于应酬、陷于事务,热衷于在高档酒楼、娱乐场所穿梭来往。有的理论学习或者为了应付检查,或者为了装潢门面,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流于形式的问题还比较普遍。由于不能找到科学理论来支撑理想信念,甚至有少数党员干部不马列信鬼神,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寄托于神灵,“问计于神”,到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

党性不强、修养欠缺。一些党员干部虽然学历层次较高,知识面较宽,思想较活跃,但由于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加上个人在快速成长中忽视“内功”的修炼,党性修养动力不足。有的个人主义严重,官欲太强,想自己的东西过多,很少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不是从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出发来想事干事,而是以个人的升迁轨迹来谋势谋事谋人,设计升官路线图,少数干部干一点事,就想到回报,个人愿望一时得不到满足,就心生怨气,总觉得组织亏欠了他。有的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和贡献,轻视组织的培养、同事的支持和群众的努力,听不得不同意见,自我感觉太好。

私心太重、杂念缠身。无数事实表明,那些私心杂念重的人,往往是贪图虚荣,好大喜功,文过饰非,瞻前顾后,是难以勇往直前、奋力拼搏、敢于担当的。少数党员干部在作决策、抓落实时,往往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乌纱帽”,考虑的是自己和家人、亲属物质利益的得失,因而畏首畏尾,“平平安安占位子、舒舒服服领票子、庸庸碌碌混日子”。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精神懈怠,缺乏创新进取和勇于负责精神,源于对纷繁复杂的客观事物心中无底,抓不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心虚气短,工作中不敢闯、不敢试、不敢冒,还是觉得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保险。

管理不严、监督不力。工作偏松,没有高压力,是造成些党员干部精神懈怠的重要原因。有的机关工作叠床架屋,人员配备上不是因事设人,明明是一个人能胜任的工作,为了安置照顾,偏偏安排3个人去做,导致工作量明显不足。管理偏软,没有震慑力,日常管理中好人主义盛行,谁都不愿得罪人,宁可误事,不伤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监督机制不健全,对干部的评价比较原则,监督管理失之于宽,使染有精神懈怠风气的党员干部有恃无恐。

激励乏力,导向偏差。目前,大多数单位都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度,每年也都开展目标责任制度年度考核,但干多与干少一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与干坏一个样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为不得罪人,一些单位在评先评优上往往搞“轮流坐庄”、“吃大锅饭”,奖惩不到位。一些地方对干部年轻化存有片面认识,以为推进干部年轻化就是干部越年轻越好,就是要一级比一级年轻,在领导班子配备中搞任职年龄“层层递减”;还有不少地方在干部任职年龄上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让一些50岁左右甚至40多岁的干部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转任非领导职务。这种干部任用不问德才素质、不管工作需要而简单以年龄划线的做法,使一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因年龄原因得不到合理使用,失去干事创业的动力,滋生暮气、惰气。

环境影响、封建残余。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给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带来许多新的考验和挑战。一方面,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导致一些缺乏政治免疫力的党员干部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加之当前社会变革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增多,使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感到困惑和忧虑。另一方面,部分党员干部受“官本位”封建意识残余的影响,为当官、保官、升官,要么怕冒风险,只求“天下太平”,不敢开拓创新;要么追求一时的所谓政绩,“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上级不注意”,脱离实际,盲目冒进;要么怕得罪领导,失掉官位,明知上级决策措施不周全,也不敢提出不同看法,唯命是从,唯唯诺诺。

“精神懈怠”的严重危害

对党的干部来说,干事创业是第一位的。仕而不勤,人必受弊。由于一些党员干部精神懈怠,不作为、不负责,火烧眉毛的事情被耽搁,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被漠视,宝贵的发展机遇被丧失。对精神懈怠所造成的危害,绝不可低估。如果听任党员干部精神懈怠蔓延下去,小则有损群众利益、影响党和政府公信力、贻误发展机遇,大则失去民心,事关党执政和人民政权兴亡。

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党员干部在岗不在状态,在位不谋公事,懒惰松散,推诿扯皮,效能低下,群众来办事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必然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近年来,有的地方频频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里有一些庸官,不懂得怎样抓好安全生产;有一些懒官,不愿意深入生产第一线,去及时解决可能引发事故的隐患问题。

降低党和政府公信力。精神上的衰退是最危险的衰退,面对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面对加快发展的机遇和压力,面对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期盼,党员干部散漫拖沓、暮气沉沉,迟钝麻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最终就会降低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危害党的生命力和先进性。近年来,一些地方群体性事件频发,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在每一起群体性事件的背后,我们都能看到某些党员干部的不作为,致使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矛盾发展为大矛盾,最终酿成难以收拾的局面。

贻误党的事业发展。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继往开来,靠的是一种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而一些党员干部缺少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工作中稍有成绩,便开始骄傲自满,对存在的不足和差距视而不见,对新的任务和挑战充耳不闻;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的作风,干工作满足于一般化、敷衍了事,遇到矛盾绕着走;思想僵化、观念陈旧,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抱残守缺、墨守成规,而不是勇于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毋庸置疑,这样的精神状态无法打开新局面、谋求新发展,无法寻求新突破、实现新跨越的,必然会贻误事业、影响改革发展。

坚决遏制“精神懈怠”现象

坚持从严要求、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要从加强理论武装、落实工作责任、端正用人导向入手,强化激励约束,对症下药、标本兼治,高度警觉并坚决遏制精神懈怠的危险,使之不在党内蔓延开来。

坚持不懈地加强理想信念武装。理想的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理想信念动摇既是精神懈怠的重要表现,也是其根本原因。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干部,重点掌握贯穿其中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引导党员干部常怀忧党之心,善于从承平中预见危机,从机遇中看到挑战,从有利中发现不利,从成绩中看到差距,始终保持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存不忘亡的强烈忧患。坚持和完善对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切实把学习掌握理论特别是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强化日常监督和责任追究。进一步创新监督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对党员干部履行岗位职责和干事创业的效率、效果等情况进行认真监督检查。综合运用组织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方法,实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严密监督。尤其是要注重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采取民主测评、民主评议、民意调查、设立监督电话等方式,广泛了解“两代表一委员”、普通群众、服务对象等群体对干部的评价意见,对党员干部精神懈怠现象敢于曝光亮丑。严格追究问责制,对于党员干部因懈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危害的,除严格追究当事人的过错责任外,还要对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解决目前在干部问责方面存在的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使其不敢懈怠,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每一项工作。

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让优秀的干部“上”得去,使“上”的干部令人信服,有利于激发党员干部队伍生机和活力。要加大推广力度,完善选拔方式,提高选拔质量,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严格把握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基本条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拓宽选人视野,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改进考试测评,突出岗位特点,注重能力实绩,干什么考什么,提高考试测评的科学性,把考试与考察更好地结合起来,全面准确地了解干部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不简单以考试取人或以演讲取人。完善程序方法,加强计划和统筹,推广联合公选等方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积极探索公推公选、公推竞职等多种竞争性选拔方式,激发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健全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制度。只有合理界定干部不适宜担任现职的情形,细化干部“出”、“下”的标准,规范调整的原则、程序,及时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才能使党员干部不想或不愿懈怠。坚持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制、任职试用期制、辞职制度及部分领导职务聘任制。拓宽干部调整后的安排渠道,完善相关配套性措施。本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对从领导岗位上调整下来的干部,区别不同情况,合理安排,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暂时安排不了的,可以实行待岗、转岗学习、离岗分流等多种办法妥善安置

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三句话教案

胡锦涛总书记723讲话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提纲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学习心得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要点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讲话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主要内容

胡锦涛总书记
《胡锦涛总书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