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朗读课《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21:40: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倔强的小红军》朗读课教学设计

一交流讨论导入新课

请同学交流搜集到的关于红军长征的有关情况屏幕“长征知多少”

学生:1934年10月,红军为了突破敌人的包围,保存革命力量,北上抗日,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革命根据地出发,飞越乌江天险,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跨过草地,突破腊子口,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西北部的革命根据地。

学生:我知道课文中的草地指的是松潘草地,它位于青藏高原同四川盆地的连接段。面积约1.52万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由于排水不良,形成大片的沼泽。草地气候极为恶劣,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雨雪风雹来去无常。过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艰难的行军。行军时,稍不小心,偏离道路,就会陷入泥潭,遭受灭顶之灾。红军战士凭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钢铁般坚强的意志,战胜千难万险,走出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

学生:红军长征,从江西出发的时候10万人,到达陕北的时候剩1万人,多数人都牺牲在路上;因环境险恶造成红军减员最厉害的地方是雪山和草地。红军长征一共翻过五座雪山,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前后有近万名红军战士长眠于此。

学生:雪山之后,就是草地了。海拔3000米以上的草地,基本不适合人类生存,红军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向北挺进。走在前面的部队断粮了还可以挖野菜吃,走在后面的部队则连野菜也找不到。红军经过7天7夜艰苦卓绝的行军,终于走出这个死亡之地,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史料记载,约有一万多名红军将士牺牲。 学生:长征途中红军战士穿着单衣翻越空气稀薄、白雪皑皑的大雪山;进入一望无际的草地,有许多的红军战士陷入了泥潭中;粮食吃完了,不得不宰杀战马,采吃野草、野菜,甚至以煮过的皮带充饥。许多指战员也献出了生命。

在极端艰苦的环境里,红军同甘苦,共患难,亲如兄弟。周恩来同战士一起用瓦片把谷子搓成米,朱德和战士一起找野菜,任弼时和警卫员一起吃煮过的皮带。红军指战员宁肯自己饥饿,却把仅有的干粮让给伤员和体弱的同志。

师:在两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历尽千辛万苦,他们翻越雪山,强渡天险,横穿草地......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更为感人的是有许多小红军,他们人小志大,同样用自己的双脚走完了全程。但也有一些,则永远地倒在了行军途中,再也没有出来。陈赓同志每次回顾自己的革命经历,就会想起一个关于小红军的故事。陈赓同志把他称作《倔强的小红军》。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关于这个小红军的故事。看老师板书课题并齐读。

板书倔强的小红军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请大家自己大声地来读读这篇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新词可以多读几遍。

2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生:课文记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过草地时,一位小红军忍受饥饿和疲惫,又

不肯接受别人照顾而牺牲的事,赞扬了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生:课文记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过草地时,陈赓同志遇到了一个掉队的小红军,想帮助他,却被他说服,骑上马先走了,最后小红军牺牲在陈赓同志的马背上。这个故事是按事情发展的的顺序记叙的。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奠定情感基调,读通课文。

1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有些地方比较难读。你们想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吗?请大家双手端书,认真倾听,一会儿老师请大家来评价一下,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

2学生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进行评价指导(比如评价时说话要完整,评价要从优点缺点两个方面入手等等)并依次出示朗读要求。

A、口齿清楚,要用普通话B、通顺流利

C、声音响亮D、朗读要富有感情

E联系课文内容和人物身份,读出不同语气。

F随着事情的发展,感情的变化,语气也有相应的变化。

四请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小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同桌读……)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部分反复诵读。

师:听了老师的范读,同学们一定被深深地感动了吧?你们想不想读得和老师一样好,甚至更好呢?请大家有感情地再次朗读读课文。然后,选出一段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或最受感动的内容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

五课文取题为《倔强的小红军》,请你们来想想,针对这篇课文,我们可以通过解决哪些有价值的问题来帮助我们学习理解课文呢?

学生充分质疑,老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大致罗列出以下问题:(投影片) 1 为什么称这个小红军为倔强的小红军?从哪些地方我们能够看出来。

2 小红军是如何一步一步说服陈赓同志骑上马先走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3 面对这样倔强的小红军,陈赓同志又是怎么做的呢?

六组织交流以上问题,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红军的倔强和在陈赓同志内心的后悔、自责中表现出的对小红军的关心。

1 体会小红军的倔强。指名各小组交流自己小组的收获。你们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这确实是一个倔强的小红军?

投影句子。课文第

四、第

六、第

八、第十自然段内容。让学生抓住小红军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来感悟他的倔强。(赛读)

2 小红军的倔强和课文中的陈赓同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如何一步一步地说服陈赓同志的,也能看出他的倔强来。对比投影课文第

三、第

五、第

七、第九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课文2到10自然段。回答怎么说服的?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不肯骑体力强

不肯走等同伴

不肯吃有干粮

3 教师小结并置疑:面对小红军句句在理的回答。陈赓同志终于被说服了,他骑上马背走了。我们想一想,这个小红军果真像他说的一样有这样强的体力,需要等同伴,并且还有这么多干粮吗?他的实际情况是?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板书一心想着别人

陈赓同志有没有意识到这点?

4 学生表情朗读课文11到15自然段(配乐读)。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

(师)红军过草地之艰难,是后人难以感受到的。

首先是行难。茫茫草地,一望无涯,遍地是水草沼泽泥潭,根本没有路。

其次是食难。一般战士准备的干粮,两三天就吃完了。这时候,草地才过一半,有的甚至不到一半。还有那么长的路程怎么办?靠吃野菜、草根、树皮充饥。没有能吃的野菜,就将身上的皮带、皮鞋,甚至皮毛坎肩脱下来,还有马鞍子,煮着吃。再次是御寒难。访问的老红军说,在草地的几天里,脚是湿的,衣服是湿的,到了宿营地,地是湿的,柴草是湿的,身上几乎没有干过,能冻死人。饥寒、疲劳、疾病夺去了许多战友宝贵的生命。还有宿营难。草地净是泥泞渍水,一般很难夜宿。在草地里露宿还担心睡着后,跌倒或滚到深水泥沼里去,这样就没命了。因此,有时几个人轮流“值班”,以免发生不幸。但是,夜晚太冷了,第二天一早起来,往往会看到草地上长眠着一些战士,甚至是跟自己背靠着背休息的战友。

在这样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红军官兵都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保持着严明的优良纪律和乐观的革命精神,发扬了令人感动的阶级友爱,没有垮掉,没有散掉,同甘共苦,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自然界的困难,终于在死神的威胁下夺路而出。肖华上将后来在《长征组歌》中写道: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正是当年的真实写照。

七、教师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在长征途中,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红军将士都会把他人放在自己前面。同学们如果想了解更多这样的故事,可以利用各种方法去寻找收集。

长征 七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倔强的小红军》说课

25、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1

朗读课《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朗读课《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