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智障学生班级管理技巧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20:51: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摘要】特殊教育学校是智障儿童主要的学习场所。智障学生班级是特教学校基本单位,对智障学生行为及思想有时刻影响和指导作用,是智障学生进行成长和康复、实现社会个体化的重要环境。班主任教师灵活采用管理技巧,加强班级管理,对智障学生全面康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此文简单对智障学生班级管理作出探讨。

【关键词】智障学生;班级管理;技巧

智障学生作为弱势群体,需要班主任教师更多关爱与关心。班主任教师在智障学生成长与康复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在班级管理中,仍存在管理脱离实际、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管理效果差,不利于学生成长。必须加强分析智障学生班级管理现状,总结有效、可行的管理技巧,提高管理效果。

一、智障学生班级管理现状

特教学校新课改要求,班级管理树立以推动智障学生发展与康复为目的的管理理念,在该背景下,已有班主任教师尝试进行管理改革,但大部分未认识到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或者在改革中把握不准,导致管理行为无效、片面。当前智障学生班级管理仍存在管理理念比较落后、管理主体过于单

一、缺乏文化环境建设等问题。1.管理理念比较落后理念落后体现在,(1)部分班主任持有这一观念,智障学生问题行为为自身缺陷导致,对其行为一味的放任,听之任之,未建立与正常儿童一样的行为期望,导致班主任教师对智障学生行为矫正失去信心;(2)多数班主任处于保姆角色,仅注重智障学生安全,而忽视了管理机制建立,管理松散,班级内无组织无结构,行为上没有共同目标,很少开展课内外活动,学生之间缺乏竞争,班级气氛缺少活力与生气,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及主动性[1]。2.管理主体过于单一智障班级传统管理以制度或班主任为中心,所有教学和活动都由班主任教师指挥决策,忽视了智障学生作为独特生命个体这一问题,通过权威压制个性,用命令替代民主,大多数班主任毫无或缺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导致智障学生主体性丧失,管理粗暴、简单,阻碍学生全面成长和康复。3.缺乏文化环境建设在班级管理中,文化环境建设非常重要。当前,特教学校所招收学生的残疾程度逐渐加重,班级管理却没有加紧文化环境建设,班主任教师未认识到文化环境对智障学生的隐性教育作用,导致特教学校班级文化环境与普通学校雷同,未突出智障学生特点,学生无法在班级中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与知识。

二、智障学生班级管理技巧

结合以上智障学生班级管理现状分析,基于特教学校新课改班级管理理念,从确定管理目标和内容、多元化管理、优化班级环境、班级文化建设四方面总结管理技巧。

1.确定管理目标和内容

采用递进性原则,确定管理目标和内容,有利于班主任管理模式建立及操作。学生是特教学校的管理对象及目标实现者,年级不同,所表现的阶段特征也不同。低年级阶段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帮助其提高适应能力;中年级应逐渐加强学生对特教学校行为规范和制度的遵守;而高年级应逐渐帮助学生自觉遵守纪律[2]。通过递进性的设定管理目标,有助于班级管理实现质的飞跃。班主任教师在管理内容上,培养引导学生逐渐将自我意识渗透进知、行、情、意中,努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及道德品质。

2.多元化管理

多元化管理具有灵活多样性,班主任可开展全员性管理、尝试性管理、家长参与性、激励性管理等,构建人文色彩十足的多元化管理,使学生渐渐融入集体,主动、积极的参与管理,逐渐培养其自我管理的能力。在多元化管理中,班主任应针对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人总目标,划分子目标,帮助学生逐月、逐周落实,做好调控,使学生行为有较明确的规范。

3.优化管理环境

优化管理环境包括优化班级环境和协调管理关系两方面。优化班级环境,有利于实现以境育人。班主任应根据智障学生生活来创设环境。智障学生头脑表象少,感性知识贫乏,仅进行口头说教,无法使其掌握行为规范概念。班主任教师应注重形式多样性和图文并茂,例如,在教室墙壁上粘贴简单易懂的礼貌用语、名人名言和行为习惯等,并在教室开辟几大区角,阅读角、动手操作角、建筑角和游戏角等,使用卡片注明,给予学生视觉提示,方便学生自主选择活动角。定期更换主题墙,利用主题墙引导学生行为,达到规范学生行为目的。班主任教师应理清班级中的几种关系,如环境与成员关系、教学关系、组织关系、交往关系等,按照“以人为本”协调好关系,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分确立并体现学生在管理和教学上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使之在最小伤害、最好的环境下成长。班主任应不断提醒自己,时刻对学生充满信心和爱心,肯定学生优点,公正、正确的评价学生,做好带头示范作用;以严谨的态度和良好的修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4.班级文化建设

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使班级文化更加个性化和生活化。建立生活化的特色课程,增强个性化。班主任应认真探讨智障学生主体性本质特征和表现形式,在管理活动中有意识的发挥其主体性,建立生活化特色化课程,不断开发学生潜能。例如,低年级开设娃娃之家、简易手工等,帮助学生熟悉生活环境及家居用品,训练动手能力;中年级开设信息技术、美术等,培养学生电脑操作及绘画能力;高年级开设塑料工艺、简易制陶等,增强动手和动脑能力。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活动形式应力求符合学生生活习惯及经验,克服教育枯燥性,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使集体活动更有科学性。例如,开办“文明之星”评选活动,对智障学生展开文明教育;开办“洁净之星”评选活动,对学生展开卫生教育;以国庆节、教师节、植树节和母亲节等为契机,展开爱护大自然、尊敬师长和环保教育;利用社会上的资源,组织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结束语

智障学生班级管理为特教学校重要管理内容,对教学成果和学生能否全面发展及康复有重要作用。智障学生班级管理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需要特教工作者勇于探索、研究,灵活掌握管理技巧,提高班级管理人文性及科学性,为智障学生顺利融入社会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单丽萍.擒贼先擒王——浅谈智障学生的班级管理技巧[J].新课程(下),2013,02:4-5.

[2]赵冉.让智障学生在班主任爱的管理中成长[J].好家长,2016,46:115.

浅谈智障学生的班级管理

智障论文

班级管理技巧

智障班级管理现状的思考

论文:浅谈智障学生的德育教育

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论文

论文浅谈班级学生管理1

智障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论文

班级管理论文

智障学生班级管理技巧探讨论文
《智障学生班级管理技巧探讨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