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提升工科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3 14:45: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提升工科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研究

赵春江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摘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在此过程中,高职校院的师资队伍素质建设也面临诸多挑战。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能否实现良性循环,关键要看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工学结合不仅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也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A Study on the Improving Vocational Capability of Teacher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ao Chun-jiang (Inner Mongolia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s & Electrics, Huhhot, Inner Mongolia

010070, China) Abstract: With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hina\'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ed quickly, which brings challenges to the quality of the teaching staff of vocational colleges.I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go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ies of the individual teacher most be examined closely.The combination of working and studying is not only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train highly skilled talent, but also an effective path for the improving vocational cap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Key words: combination of working and study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ers; vocational capability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以此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工程实践训练是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便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的极其重要的一环。教师的实践职业能力如何, 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提高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职业能力势在必行。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实践证明,工学结合是促进高职教师提升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工学结合与高职教师职业能力提高的内在联系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课堂教学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工学结合,可以让学生们在一线岗位接受职业指导、接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

从教学方面来说,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必然会带来教学体系的全面变革,对从事高职教育的 1

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其不仅要成为理论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实践技能的拓展者。可以说“在革新技术与职业教育最基本的要求中,教师的作用始终是首要的”。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职业性、社会性以及实践性,为了凸显职业教育特色,就必须强调以技能为主线,通过生产实践、企业调研、技术开发、与行业企业合作以及为地区经济服务等多种工学结合形式,使教师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以及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从而优化其职业素质和提升其职业能力。

教师职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大小。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要想真正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操作能力,就必须走出校园,到行业企业中去学习和锻炼,在进行工学结合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发展。

二、工学结合环境下高职教师提升职业能力的应对策略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日益突出,尤其是一些工科高职院校,其指导思想就是走学术化道路,以学术进步推动学校发展,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势必会造成“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师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课堂理论教学、写论文、做课题等方面,技术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内容不断被削弱,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和提高,使得学生实习实践流于形式,实习结果失真。这种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必然严重影响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进而影响到高职教育的生存和发展。

高职院校依托工学结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能否成功实施,作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高职教师,他们的认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相当一部分人简单地认为,工学结合即是教师、学生进工厂,则万事大吉。其实不然,落实到人才培养过程中还有很大的差距,教师到企业调研,在有限的时间里,应关注什么?学什么?如何加深教师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及时将所掌握的知识武装自己,最终通过工学结合,怎样更系统有效地传授给学生,都需要更进一步地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摆正位置,进入角色

当今社会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技术进步日新月异,而最先开发和应用它们的,正是广大的工矿企业。教师到企业之后,要充分意识到实践知识的重要性和提升自我实践能力的紧迫性,要认同企业文化,以积极心态、尽快融入新的团队当中。

在思想上重视起来,要时刻提醒自己,从现在起“我就是本企业的员工”,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注重考勤制度和安全制度。要以学生的心态,向企业各个层面的人去学习,上至企业高管、高级技术人员,下至车间普通工人,他们都是师傅,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更多的机会与行业企业的优秀人员亲密接触,才有可能获得来自生产、技术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

(二)总结方法,大胆实践

高职培养的人才应是一线需要的人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因此到企业调研学习的教师,首先要认真考虑:学生到企业后能为企业做些什么? 要弄清楚相应岗位的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其核心的知识点是什么?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要做哪些准备?带着这些问题深入企业生

产第一线,向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向工人师傅学习,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最新的技能和工艺。

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具有实战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工学结合的学习,要求高职教师不仅在理论上胜任教学,而且在实践上还要过关。

实践知识学什么,怎么学?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不是一般的操作工,也不是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者,而应该是既能动手,又能动脑,既能准确判断产品的技术难点和改进方向,又能够将“想法”转化为具体技术进步和产品改良的实用型、技术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实践活动中,不一定非得搞出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新产品,但一定要了解企业中,产品营销、生产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等基本情况,熟知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生产线上基本制造方式,要将企业实用的运营管理模式学到手。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产品需求逐渐多样化,企业需不断进行新产品开发以及技术改造。教师只有亲身投入到企业的运营管理之中,才能切实感悟专业理论知识在实际产品制造过程的具体应用。那么,深入企业的教师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上述内容并达到目标要求?这里有这样三条路径供高职教师参考选择。一是在生产线上,跟踪某一产品或产品零部件从原材料到成品的一系列制造全过程,了解产品的功能及工作原理,熟悉产品的加工工艺路线。二是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与创新活动。三是把课题带到企业,吸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在他们的帮助下共同进行课题研究和技术开发。

当然由于受时间、不同单位、工作性质、经费以及待遇等方面的限制,在实施过程当中,会有诸多困难。上面提到的三条路径,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付出实施,尤其是通过第二条路径积极参与企业技改项目,更能发挥教师的优势和主观能动性,使教师更多地了解企业的核心技术,收获也会更大。

(三)创造条件,加强交流

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期间,每位教师除了学习知识,收集资料,提升技术实践能力外,还担负着学校与企业构建良好关系的责任,即要积极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联系,做增进二者交流的桥梁、巩固友谊的纽带。可以利用节假日、平时休息日请企业生产、管理、科研技术骨干,就本行业、本企业的发展,企业产品的研发,产品生产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产品的应用及市场份额等一系列相关信息进行交流和介绍,当然还可以与企业师傅们进行一些联谊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在生产一线实践学习的教师全方位地快速提升自身职业能力;另一方面,还可加强相互了解、增进互信,共筑工学结合平台,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奠定深厚的基础。

(四)完善知识,提升能力

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要求高职教师应该了解和掌握学生将来所从事职业和所在岗位或岗位群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技巧,并懂得高职教育的特殊规律。在工学结合中,高职教师通过对过去、现在的状态进行积极反思,对专业未来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作出规划,提升教学实践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专业教师要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优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优化要注意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渗透与融合, 课程要尽早面向工程实际;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

同时努力做到:第一,内容要新,能够反映最新的相关学科专业的科学技术;第二,知识要精, 以能够满足工程实践能力需要的知识基础为前提,以够用为度;第三,方法要活,要切实改革教学方法,采用 3

参与式、讨论式、自学辅导式等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在实践教学前,专业教师要认真备课,作好实践教学的充分准备,保证实践教学顺利进行。在实践教学中,专业教师要准确、及时了解实践教学情况,对学生作出具体指导。在实践教学结束后,要引导学生作好总结,巩固实践成果。

高职专业教师到企业调研、学习,具备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的素质之后,在专业课程的整体设计上,就会很容易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职业活动为导向,用项目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具体科学的课程设计,好的学习任务安排应满足以下要求:

1、具有完整的工作过程,该工作过程可用于学习特定教学内容;

2、具备轮廓清晰的工作和学习任务,能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3、保证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

4、课程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5、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学生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并能独立处理在项目中出现的问题;

6、具有项目工作成果的评价方法。

总之,高职教师靠一支粉笔,一张嘴,独自单项讲授的形式,已成为过去,一门好的职业教育课程必定有明确的服务对象。当授课教师通过工学结合,全面了解与学生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之后,接下来教师在课上,可以拿来一些符合实际的教学案例或在校内实训基地,模拟真实工作生产场景进行教学,这时教师不仅仅是在讲授一本书,同时也是带领学生去完成任务,充分做到学生自主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使用挂图、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易懂,轻松高效。另外,再将企业文化、企业理念贯穿其中,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踏实的工作态度、高昂的工作热情,树立劳动观念、组织纪律观念,实现学生角色向职业人角色的转变,这样教学效果就更加明显了。

三、提升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管理措施

为了适应工学结合的要求,使校企合作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高职院校可以采取和建立以下有效管理措施以及长效管理机制。

首先,学校应成立工学结合指导和管理机构,如工学教师指导办公室,在校级层面上,统一协调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接下来出台《教师参加实践活动管理办法》(最好是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建立符合工学结合需要的激励考核制度以及项目评估和反馈体系。具体做法是:可采取每学期抽调一定比例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让他们带着问题和项目轮流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每年召开学术年会,展示教师参与工学结合实践活动取得的研究成果,并组织评选和奖励。同时,在教师职务任用、职称评聘时,应突出考核其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或社会服务经历等等。

以上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势必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并保持校企合作的长久生命力。

当然,在践行工学结合活动时,是受一些客观条件制约的,这也是高职教师具体操作中,时刻要注意的问题。譬如:

1、学校和企业双方都具有良好的合作意愿,并建立有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管理制度和反馈体系。

2、教师最好选择在对区域经济贡献较大和核心竞争力优势明显的大中型企业学习调研,并且兼顾学院自身优势以及专业对口问题。

3、企业生产经营模式与自身专业关联度较大,易于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

4、参与企业开展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与技术服务活动时,企业对核心技术保密的敏感度相对较低。 满足以上要求的实践活动,工学结合效果会更好。

实践证明,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工科高职教师的知识逐步优化,知识与能力逐渐统一,其职业能力能够得以快速全面地提升。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2.石芬芳.基于职业属性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J].职业技术教育,2008(4) 3.赵春江.机电类高职院校产学结合的探究[J].装备制造技术,2008(2) 4.朱正平.工学结合视阈下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09(16)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

浅析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

高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职业能力

教师职业能力

教师职业能力

教师职业能力

教师职业能力

教师职业能力

教师职业能力

提升工科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研究
《提升工科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