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陶瓷赏析之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16:32: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陶瓷赏析之感

十二周的世界陶瓷工艺研究与艺术赏析课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似乎还犹存着丝丝的不舍吧,尽管我没有亲身创造过一件瓷器,但是回想起所上的陶艺课,觉得这是我大学以来自己最为满意的选择之一,然而自己似乎总在享受陶瓷给我带来的惊讶和喜悦。或许,现在只有不尽的回想„„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早在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先民就已经会制造和使用陶器。瓷器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我国陶瓷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精湛的制作技艺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世界上都是很少见的,这是永远值得我们后人敬佩、学习和引以自豪的。

陶瓷的美又在于什么?我想正如一万个读者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人对陶瓷的美认识是不同的。即使对同一个人而言,随着对陶瓷的学习,逐渐深入去体会,他对陶艺之美一定有更深刻的理解!我正是这样的!

起初,我是欣赏陶瓷的是其年代久远,是其优美造型,是其承载的古老的华夏文化,当然,还有其高昂的货币价值!现在所保存的古代陶瓷有明清的紫砂,有闻名于世的元代青花,也有珍贵无比的宋五大官窑瓷器,有盛唐的三彩,有汉魏的陶俑,有数量巨大的秦兵马俑„„更惊人的是还有史前古陶,面对这些经历无数风雨的看似那么娇贵脆弱的古代陶瓷,让我怎能不惊叹其年代之久远!看那色彩斑斓的唐三彩,看那素面朝天的越窑瓷,看那典雅宁静的青花瓷„„让我怎能不赞叹其造型之优美!每一件陶瓷都体现了她当时所处的环境,都表现了时代的文化,古老的华夏文化多少在陶与瓷的身上有所刻画!货币价值更不用说,一件元代“鬼谷下山”青花大罐拍得2.3亿人民币的天价,不能不使我这样的外行人瞠目结舌!然而,这些只能说是对陶瓷的浅显的认识,还只是美丽姑娘的外表,最多加上其身世!而对其内在的品质一无所知!

直到开始上这门课时,我才慢慢的对陶瓷有了深一步的认识,慢慢的阅读她内在的品质!我才解开了陶瓷那神秘的面纱,才认识到她并非高高在上,接触到她朴实的一面!

陶瓷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工艺美术,其独特性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造型艺术的统一;它既是物质产品,也是精神产品;既是商品,也是艺术品。任何一件陶瓷美术作品都是陶瓷材料的质地、陶瓷造型和陶瓷装饰的三者的统一。观赏陶瓷美术作品,既要分别看它的质地、造型和装饰,更要看它的整体效果。既要看它的瓷质美,更要看它的艺术美;既要看它的共性美,更要看它的个性美。

陶瓷艺术是一种人工形态。陶瓷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同是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通过人们敏锐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捕捉并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韧美以及表现活力,这样就出现了全新陶艺形态,为智慧的人所掌握、发展、创新。

陶瓷源于最普遍存在的泥土。一般人认为脚下踩的泥土是最贫贱的;含有很多细菌,是最脏的;到了阴雨天,泥泞不堪,也是最讨人厌的!没有多少人愿意用手碰触它,更不用说亲手制作一件泥坯了!他们说自己对晶莹剔透的陶瓷之器热爱无比,却不愿承认陶瓷的母亲——泥土,这难道是真正的热爱吗?泥土是有性灵的,她有宽容博大的母性之美,不仅陶瓷由泥土产生,我们又何不是根植泥土之中呢?女娲用泥造人虽然说是传说,我们的衣食住行哪一件可以离开泥土呢!能说我们的根不是在泥土之中吗?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让我对中国古代辉煌的陶艺文化和技术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可以 说它让我有了一个通向中华古文化的眼睛.以前只是知道诗书礼仪就是中国古文 化,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就是中国的古成就.而现在,陶艺和围棋也 是我们引以自豪的成就.陶艺的那种美让我所折服,印象最深的是是青花瓷,瓷体上的那一 笔一划都渗着湛蓝,所表现得是一种对艺术的执着.对青花瓷的体会,也不只局限在周杰伦的那首流行歌的那层肤浅的层面上。~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从古延续至今没有被打断的古老文明,而且它的文化辐射力非常强,历史上曾影响了周边的许多国家,这样的一种文化它在历史上地位如何,生命力又何在?通过陶瓷史的写作,也可以从一个侧面来反映。因为中国是世界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远在唐代就大量输出到世界各国,并由此将中国的文化也输送到了不同的国家。而且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精神文化发达的国家,讲究礼仪,讲究诗情画意般的艺术化的生活,讲究“美食不如美器”,在造物方面讲究“天人合一”、“物心合一”,讲究“匠心”、“鬼斧神工”,排斥“机心”,排斥破坏“物性”,以免损伤“人性”。在审美上追求天趣,追求自然朴拙的大美,而不是矫揉造作的人工美,因此,“物尽其材”、“顺其自然”等因素都在陶瓷的制作及装饰上得到很好的表现。

另外,所谓中国人重视艺术化的生活就是让人生活在字、画、诗词中,所以即使是像陶瓷这样的日常用具,也非常讲究。书画常是上面的重要装饰,花鸟鱼虫皆可入画,为的是将思绪达到一种清明安合的状态。即使在没有装饰的一道釉的器皿上,也不是一览无余的空白,而是有着更深的在质感和肌理上的追求。而且我们还看到的是,不同姐妹艺术的互相渗透,不同哲学观念在不同时代的文学艺术中有着共同展现的方式,而陶瓷艺术总是其中重要的体现者之一。因此,在中国的陶瓷艺术上体现了中国人在文化上的追求,也体现了中国文化是一个以生活的艺术来渗透自己的道德理念,甚至达到一种教化作用的文化。

儒家在历史上将古宗教转化成一种礼乐,并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伪。”其认为唯有艺术可以让人变得文明,变得真善美。由此,在中国古人的眼里,陶瓷不仅是一种器用,也是一种陶冶人性情的艺术。 上星期六,老师组织同学们去辽宁省博物馆看欧洲瓷器展。此次展览共展出近200件欧洲瓷器精品,带给我太多震撼和快乐,也让我进一步理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领略绚丽灿烂的西方瓷器艺术魅力,了解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中国瓷器在欧洲近代工业发展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也更加让我坚定对陶瓷的喜爱。

以上就是我上了这门陶艺课之后,对于陶瓷内在的品质的认识!还有更多的体会,不是言语可以表达的,只能用藏于心底,写也写不来,说也说不出!我对陶瓷的一见钟情是的的确确变得不仅爱着其的外在表现,更爱其内在品质!可以说,对于陶瓷的爱恋真正开始了,将一直持续下去!

在此,感谢老师的精彩讲课和精妙的引导!让我对于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悟,更多的看法,我相信我成熟了很多!总的来说,这一门课真是让我获益匪浅!也感悟到一些事情,就是不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得始终记得戒骄戒躁,以平常心去看待每一件事,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而且任何一件事,想象的与实际的总是存在着些许的不同,只有自己亲身体会之后,才知道那潜在的意义。

应物一班

20131076

周天虎

陶瓷艺术赏析与实践课程总结

传统文化之感

党课之感

《红楼梦》之感

团队精神之感

埃菲尔铁塔之感

读书之感

读书之感

军训之感

秋之感

关于陶瓷赏析之感
《关于陶瓷赏析之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