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荷叶母亲

发布时间:2020-03-03 20:48: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荷叶 母亲》微格教案

教材版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单元第四课 教材分析:

《荷叶 母亲》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当中的一首,两首诗有相近的风格。相近的主题,两首诗都充满温馨爱意,《荷叶 母亲》抓住特定环境的一个景象,以花喻人,巧妙地将花和人结合在一起,深情谱写了一曲母爱的颂歌,描写生动形象,语言清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学习借物喻人,即景抒情的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品味作者的感情,体会母爱,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感情,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诗歌借物喻人的手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交流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着重品读课文,2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阎维文的《母亲》背景音乐)母爱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话题,我们也永远唱不完赞美母爱的歌。

二、在认识作者、正音正义、检查学生预习、朗读课文后品读课文。

品读课文

1、题目为《荷叶 母亲》这些字眼在哪些段落出现?其他段在描写什么?(这两个问题很简单,生可齐答出)为什么要这样写?开头为什么要写祖父赏莲?

通过这一问题可解决两个问题:(1)描写重点非赞美对象,是起引出铺垫作用的。(2)祖父赏莲花瑞人祥,也为后文借花喻人做铺垫。

2、在阅读时我们已经感觉到了作者的感情变化,作者的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一问题小组讨论进行由浅入深分析问题。

作者感情变化:

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烦闷——昨夜白莲落,今为红莲忧。

从文中描写的自然景物以及所使用的修饰词感受:半夜无眠、繁杂、浓阴压抑的天气、窗外是一朵凋谢的白莲、飘散的白瓣、只留、几根。

不适意——开满的红莲被雨打得左右欹斜,我不敢下阶、无法可想。 不宁的心绪散尽了——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倾侧了下来,正盖在红莲上面。

当我再回头看红莲时,看到的是物与人及其相似的情景:红莲被大荷叶覆盖——我依偎在母亲旁边。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因为红莲有了勇敢慈怜的荷叶的保护,再强的雨势此时也显得流转无力。抬头看向我依偎的母亲,您不正是那覆盖在红莲上的大荷叶吗!“勇敢慈怜”不正是我们对母亲这一伟大形象的最好概括吗?(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唤醒同学们心中对母亲的眷念之情)

3、请同学们一起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语速稍慢,深情地,“母亲”、“谁”重读。

作者的感情变化与红莲命运紧紧连在一起,荷本无情人有情,因有了保护红莲的举动而伟大,那如荷叶般的母亲呢?(即景抒情恰到好处)

4、如何理解结尾句: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点拨讨论,结合实际,情感教育。)

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

生活中的种种不幸挫折,都有母亲的呵护安慰和关心。

5、这篇散文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母亲。作者是借助哪种具体形象来歌颂的?荷叶。

6、这种写法叫什么?

(托物寄情、触景生情、寄情于物、借物喻人)

7、再读结尾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全文文眼: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文眼揭示全文的主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常是议论抒情性的文字。

8、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全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点明主旨,深化情感。

三、吐露心声

1、请以具体的形象作喻,来完成下列句子。

母亲,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_,____________。母亲,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_,____________。

2、畅谈感受: 妈妈,我想对你说 板书设计:

荷叶 母亲

冰心

烦 闷—— 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感动

心事

雨愈下愈大天气—— 担心红莲与白莲一样—— 有荷叶护莲——— 想到母亲保护子女

荷叶 母亲

荷叶 母亲

荷叶母亲

荷叶母亲

荷叶母亲

荷叶母亲

荷叶 母亲

荷叶母亲

荷叶母亲

荷叶母亲

荷叶母亲
《荷叶母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荷叶母亲免费 荷叶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