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荷叶母亲优秀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3-02 08:36:48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优秀《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荷叶·母亲》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 今天我们将有幸学习著名作家冰心的一首歌颂母爱的诗歌——《荷叶 母亲》。

二、介绍作者

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 ,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三、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体会至爱亲情。

2、把握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重点 难点:

学习借物抒情或托物言情的写作方法。 体验至爱亲情,提高性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读“荷”

1、自由朗读课文,自主梳理生字词。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明确大屏幕上的生字词,做到读准,读顺,尽量读出感情。

2、老师配乐朗读课文。

老师很喜欢这首诗歌,请允许我为大家朗读一遍。

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老师如何处理朗读的轻、重、缓、急,并且在老师朗读完之后,给老师做个评价。 如果说到抑扬顿挫,请记下老师为何这么处理。其实老师是根据作者的情感来处理自己的语调与语速的。请同学们仔细揣摩作者的情感,有感情地再一次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4、学生合乐朗读课文。

接下来请同学们和着这悠扬的音乐,朗读这篇美文。 (生读)

三、品“荷”与悟情

同学们,你们读得很好,将作者的情感读出来了。那么,你们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了吗?

1、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让一个学生上黑板书写)

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感动

2、作者因何烦闷?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试作分析,“半夜”,说明作者有心事,彻夜未眠;“繁杂”,作者心情不好,所以连雨声也听起来是繁杂的;“浓阴的天”,给人以压抑的感觉,所以,作者觉得烦闷。)

板书:心事、天气。

3、作者还因什么事烦闷?他看到了什么?

白莲: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白莲凋谢了,“散飘”“只”突显了一种残败、萧瑟的情境,触动作者内心,更添烦恼。)

板书:白莲凋谢。

4、此时的红莲出场了,它又是怎么样的呢?

开满了,亭亭地立在绿叶间。(红莲盛开,显示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情境)

5、红莲的盛开,相较于白莲,似乎是让人欣喜的一幕,它有没有缓解作者烦闷的心情呢?(没有)作者仍是不适意。为什么? 环境: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无依无靠)此时,作者在烦恼什么?

(作者担心红莲的命运会和白莲一样。) 板书:雨愈下愈大,担心红莲。

6、红莲的命运有没有出现转机?

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红莲却不摇动了。

(作者的担忧解除了,所以他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板书:荷叶护莲。

7、此时的作者应该是很高兴的,但为什么高兴会成为感动? 作者看到这一幕,想到了母亲就是那荷叶,而我就是那个躲在母亲身下的红莲。

板书:母亲保护孩子。

8、作者怎么就想起母亲了呢?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A、结合图片分析,荷叶本身是脆弱的,但是在保护红莲的时候,显示出了勇敢,正如母亲的身体是柔弱的,但是当她要保护自己的孩子时,会显示出巨大的勇气和力量。

B、“雨点不住的打着”,说明雨势很强,但是在荷叶的遮挡下,这个暴雨却成了“流转无力的水珠”,可见,荷叶的护莲力量之大。由此想到,雨点就如那困难、挫折、磨难、烦恼等(心中的雨点),生命有很多不幸,但是母爱,能将这些轻轻抹去!母爱的伟大,战胜了暴雨。

9、是啊,作者看到荷叶护莲,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母亲就如那荷叶一样,保护着像红莲一样的作者。作者通过些荷叶来写母亲,借助这雨中的荷叶保护红莲的情景彰显母爱的伟大,赞颂母爱,从而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这种借助描写客观事物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法叫“借物抒情”

(三)赏“荷”(养审美情趣 提审美能力)

5、作者借助圣洁美丽的景物赞美了世上至善至美的亲情,美丽的景和感人的情是通过优美的语言传达给我们的,你认为哪句话写的美?找出来赏析一下。(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比比看哪一组同学能用你的一双慧眼在文中发现更多的美点)【展示】

如:①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飘在水面上。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花瓣漂浮的情态。)

②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今晨却开满了,亭亭的在绿叶中间立着。(“开满”和“亭亭”写出花开的很精神抖擞的样子,富有生命力)

③那朵红莲,被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繁密” 写出雨下得急,“欹斜”写出红莲不堪风雨侵袭楚楚可怜的样子。) ④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取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运用拟人的写法,写出荷叶为保护红莲而显示的勇敢坚强精神,也让人感到,在荷叶的保护下,红莲安全了。) 作者借景抒情,景因情真而更美,情因景美而更真。

(四)赞“荷”(懂得感恩 学会抒情 )

1、根据课文内容出了一副上联,大家凭借对课文的理解,齐心协力对出下联?

上联:荷叶护红莲抗风抗雨勇敢慈怜 下联:母亲爱儿女受苦受难无私奉献

2、作者借赞美荷叶来赞美母亲,赞颂母爱,这是冰心作品的三大主题之一,我们通过他的一首小诗再次感受冰心作品中的母爱,体会借物抒情的妙处。 • 母亲啊!

• 天上的风雨来了, •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 心中的风雨来了,

•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繁星》

五、小结

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赶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也依然纯洁明净。

相信我们的生命中总会有一张为我们遮蔽风雨的荷叶——我们的母亲。 让我们在平淡的生活中,留心感受、回报这份至真至纯的母爱。 板书设计:

荷叶

母亲

冰心

烦 闷—————— 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感动 心事 雨愈下愈大天气—— 担心红莲与白莲一样—— 有荷叶护莲—— 想到母亲保护子女

推荐第2篇:荷叶母亲__教学设计

动的点点滴滴并深情地读一读。

3、小活动:

(1)、在《感恩的心》乐曲中“许愿”,在心中默默写一段感恩母亲的话。 (2)、学生代表朗诵表演感恩母亲的话。

五、作业:

1、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和《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

齐唱《烛光里的妈妈》结束教学。

六、附板书:

荷叶母亲

冰心(散文诗)

寄寓

荷 叶―――――― ―――>母 亲

(无畏 遮蔽) 联想 (无私 爱护)

红 莲―――――――――>我

象征

心中的雨――――――>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

推荐第3篇:《荷叶__母亲》_教学设计

《荷叶 母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册是根据生活内容编排单元的。第五单元是以亲情为主题,《荷叶母亲》是冰心一篇很典型的以母爱为主题的文章;所以在教学时定位在感受母爱的位置上。

荷叶,莲花的叶子。文题之所以用“荷叶母亲”,是因为文中作者借雨中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的情景书写心中的感触,抒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文章借雨中看红莲——初雨时的亭亭,大雨中的左右倚斜,荷叶母亲保护下的不动摇;这生动的场景让作者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与关爱,从而达到讴歌母爱这一主题,自然而贴切!„„作者通过对荷花的细腻观察,得出人生感悟;文章语言清新自然,隽永淡雅,显示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也正是我们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蓝本。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3)体会诗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难点:体会诗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灵最柔软的地方:有一种爱,她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回报。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无私的母爱,总在我们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我们慰藉和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冰心的一篇歌颂母爱的深情之作《荷叶母亲》。(投影出示课题) 二.走近作者,感知文体 1.走近作者

师:冰心是20世纪童心、母爱和良知的化身。她有水一样的柔情,是金子般的童心。(投影出示)下面,我们来了解她的情况。(投影:冰心介绍)请一位同学读。

师:是啊,母爱如春光,沐浴着孩子的心灵;母爱如甘霖,滋润着生命的幼芽。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冰心的这首散文诗,来体会这伟大无私的母爱。 2.感知文体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表现力。

三、阅读课文,感知内容 (感知阁)

1.听朗读。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听课文的朗读。并勾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2.字词积累

师:听完朗读,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本课的字词。(投影出示字词)

3、自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己再朗读一遍课文。并思考这两个问题。(投影出示问题) 师:本诗重点描写的是什么? 生:红莲

师:那么文中写几次看红莲,怎么描写的?当时的环境和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在文中勾出来。 全班交流 (师板书) 明确: 一写看红莲

环境: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 亭亭 心情:烦闷 二写看红莲

环境: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红莲:左右欹斜 心情:不适意,徘徊 三写看红莲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红莲:不动摇

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 深受感动 师:作者深受感动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因为荷叶为红莲遮蔽风雨 师:由此我想到了谁? 生:母亲

师: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对母爱的赞颂。 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生:对母亲深深的爱。 师明确:这种由一种具体的事物来抒发感情的写法叫借物抒情。(板书) 四.体会情感,品读语句(品读轩) 师:文中哪一句话表达了这一感情?

生: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师:好,让我们一同来读一下这句话。(出示品读轩) 师:同学们看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 生:比喻

师: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母亲比作荷叶,把我比作红莲 师:还有吗?心中的雨点比作什么 生:人生的风雨,坎坷

师: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又指什么呢? 生:母亲 生:母亲的保护

师: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路上充满了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才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在我们的生命中总会有一张为我们遮蔽风雨的荷叶——母亲。

师:谁能结合你的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或者,现实生活中你的母亲是不是也是为你遮蔽风雨的荷叶呢? 生:谈自己的经历。

师:可能我们走过的人生路还比较短,可能你还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看这样两个故事。

(投影显示:两则真实的故事)

师:或许,我们的人生很平凡不会遇到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们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得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所以,让我们把内心的感激之情尽情抒发,再深情地把这句话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大家想一想,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点明主旨 生:抒发感情

师:那么这种在文章结尾表明心志或情怀的写法叫卒章显志。 五.探究研讨,回顾反馈(探究园)

师:感知完课文内容,体会了诗的思想感情之后,我们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本文重点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可又写九年前祖父和我的赏莲有什么作用呢? 师:我们可以先读一下这段话。(指名读)

(明确)作者先将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写出,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师:好,学习完本诗之后,我们来小结一下本课的内容(出示投影) 本文是一首_______,作者是我们现代著名女作家______.本诗以花喻人,托物寄情,借_____的形象赞颂了_________.六.延伸练习

师:请你也发挥想象,仿照本文的写法借助一种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

母亲啊,您是我疲惫时的一杯龙井,当我软弱无力时,能使我神清气爽。母亲啊,您是我冬夜里的一床棉被,当我瑟瑟发抖时,能让我安然入梦。…… (学生试写,老师指导)

师:同学们写得非常好,都抒发了我们对母亲的爱。是的,母爱如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母爱如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纯净。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得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我们一生一世也走不出母爱的怀抱。

六、作业:

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

师:最后让我们在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结束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学生齐读《游子吟》)

推荐第4篇: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荷叶母亲》教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语

同学们好。不好意思同学们,今天老师端了杯热水,因为老师今天感冒了,嗓子疼的厉害,可能有点发烧,来上课的路上,觉得好冷好冷。同学们,你们冷吗? 不冷啊,也是,看你们都穿上了厚厚的外衣、夹克,哦,这位已经把羽绒坎肩都穿上了。真不错。天冷了,都知道把自己穿的暖暖的。

哦,是妈妈让你穿的。你也是妈妈督促你穿的。哦,你妈妈还把过冬的棉衣都给你找出来了。有妈妈真好!好羡慕你们,

可惜,老师没有妈妈了,老师的妈妈去世了,老师没有人督促着天凉加衣,所以,爱美的老师就冻病了。

可见,在这个世界上,最疼爱自己的就是母亲了。母亲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温暖。说到这,老师的鼻子有些酸酸的。好了,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一份暖暖的感动共同学习一篇歌颂母亲的散文诗

《荷叶母亲》

作者:冰心 出示课件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感知母爱

1、走近作者,了解冰心。师:冰心,大家熟悉吗?

生 (介绍冰心):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诗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小学时学过冰心的作品《忆读书》《山中杂记》《再寄小读者》。

师补充:看来,同学们都是有心人,课外已经对作者做了全面了解。在这里老师再补充一下: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母爱、童真、自然美。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有人说,读冰心的的文章,犹如欣赏晴朗的夜空中晶莹透亮的星星,简单清澈,让人心醉,而后在胸中留下一些美好的情思,余韵悠长。很美很美。

2、范读课文。

师:《荷叶 母亲》就是这样的一篇美文,她是一首散文诗。既有散文的形式和内容,又有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一般来说,散文诗都是短短的美文,学习美文呢就应当美美地朗读,下面就请同学们听一下这篇课文的深情朗读。本来,老师是应该自己朗读的,因为老师朗读的也非常好听哦,可是,因为今天老师感冒了,就从教学资源网上下载了别的老师的示范朗读录音。同学们,在听读的过程中,请大家做好三件事:①勾画出本课生疏的字词。②注意听老师朗读的语速、节奏、感情的变化。③了解一下每一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样的内容。

【播放课件】

3、积累生字难词。

师:在听读的过程中,有没有难以理解的生字词?查一下工具书,对照注解,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哦,你们已经都找出来了,太棒了。来,看看老师找的是否和你们一样: 【点击课件:生字词】

这些生字词呢,其实都是些优美的用于描写的词语。学会了它们,并且能活用在我们的作文上都是会加分的。希望同学们好好掌握。

4、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踢掉了朗读中的拦路虎,刚才又听到了别人美美地朗读了一遍,大家想不想也来美美地读一读?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全文。

读完了全文,我想大家都看得出来,作者通篇描写的都是莲花,可我们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荷叶母亲”,那么,在描写莲花时到底是怎样的情形触动了作者,让作者把荷叶比喻成母亲呢?

【点击:风雨之中,荷叶护红莲 】

对了,非常好!那么,文章重点写什么事也就出来了。写什么啊?风雨之中看 荷叶护红莲。 (板书)

那,有的同学说了,文章出现风雨是在第四自然段,那前面几段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来梳理一下: 文章的第一段是写? 莲是怎么来的,即“送莲”,(以下随讲解播放课件)2—3段是回忆故乡的园院以及九年前园子里开三蒂莲的回忆,也就是“忆莲”。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段,作者已经把院子里开的三蒂莲比喻成他们姐妹三个,也就为后来作者把自己比成红莲埋下了伏笔。那么,写风雨中荷叶护红莲又是按怎样的思路写的呢?我们来看, 第 4自然段写半夜听到繁杂的雨声,这时,看到什么,白莲在雨中已经凋谢了,而红莲才由菡萏刚刚开满。可在第5段里却是“雨俞下俞大,那朵红莲被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哦,写雨打莲。那么接下来,关键的时候来了,作者看到了什么?谁来说——“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的上面。这是写什么,“荷叶护莲”。 非常好,也正是由于荷叶的呵护,虽然“雨势并不减退,可红莲却不摇动了”而雨点呢,“只能在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多么到位的描写啊!

作者用“勇敢慈怜”来描写荷叶,勇敢慈怜就是勇敢、慈祥、怜爱、怜惜的意思。那么这个词一般是描写谁的?人! 是的,所以,看到荷叶这样的情形,作者被深深地感动了,并由此引发了一句激荡我们心灵的感悟(点击课件:悟莲) ——是什么?

(出示课件最后一段)

好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满怀感情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四、品文入理。

同学们读的非常有感情。之所以有感情,同学们一定是弄懂了这句话中所包涵的意义。在这句话中,作者把

【点击课件:

荷叶—比母亲

我---红莲

心中的风雨---指人生的风雨,到这里,整个文章主旨也就出来了,【课件:点明主旨】

点明主旨,什么主旨啊————板书:母亲爱子女

同学们,这样一种写作方式也就叫做:以物喻人,借物抒情。 这种借物抒情,把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不可分割的爱抒写的淋漓尽致。同学们,我们再来大声朗读最后一段好吗?(老师带着读)

读的太好了!让我们为自己鼓鼓掌!!

那么,同学们,带着这种浓烈的感情,你们能仿照这样的句子吗?来,自己充分发挥一下想象,一定要用 “借物抒情” (板书) 的方法!

好,你来说。

母亲啊,你是春天,我是小草,除了你,还有谁能让我这样翠绿?

母亲啊,你是长线,我是风筝,除了你,还有谁是可以牵我回家的人? 师:同学们都说的非常的好,老师也写了两句,看看你们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触。 【点击课件:仿写例句】

同学们,老师建议啊,把你们写的这些东西放在一起,整理一下,一定是一首非常不错的小诗,你把它送给你的母亲,她肯定会乐开花的,我非常确信这一点,因为,老师我也是一位母亲,我有一位正在上大学的女儿,和你们的妈妈一样,我也非常爱我的女儿,天凉了,哪怕自己忘了加衣,我会赶快为她寄去棉衣, 叮嘱她穿的暖暖的。

六、生华主旨:

其实现实生活中,很多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平时,在你的眼里,母亲也许是平凡的,可是,关键时刻,母亲却又是伟大的。我想,也许孩子们都听到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这个画面上的孩子只有几个月大,而他的母亲还没有来得及听他叫一声妈妈,就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永远地离开了她的孩子。那天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5月12号,母亲节才过去一天。倒塌的房屋砸的这位母亲鲜血淋漓,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双膝跪着,上身向前匍匐,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用身体紧紧护着身下的孩子。而孩子在母亲身体的庇护下,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在甜甜的睡着,随行的医生在孩子的小花被里发现一部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我们不知道她的姓名,但是她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名字叫“妈妈”。宝贝不怕,妈妈在,天塌下来,有妈妈。在灾难面前,母爱创造了许多不可能的奇迹。音画同步)!

同学们,从荷叶身上我们都看到了母爱,那么,当你的母亲守候在学校的大门外等着接你回家时你想到了什么? 你可知道,不管外边风多大,而看到你的微笑,就是妈妈最大的快乐!你可知道,妈妈每天都抚摸着你的额头盼着你长大,而你长大后,你的母亲已是满头白发。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起,珍惜母亲的爱吧。现在正是表达心意的时候,让我们祝妈妈健康快乐!,

同学们,回去之后能做到吗?好的,那么你做了之后,或者看到妈妈为你做的一切,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我们用自己的笔写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

【点击课外作业】

好,下课。

板书:

荷叶 母亲

冰心

荷叶 护 红莲

母亲 爱 子女 ( 托物抒情 借物喻人)

推荐第5篇: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荷叶•母亲》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目标: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⒉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重点难点:

⒈重点: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⒉难点:体会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一种感情,也是古今中外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泰戈尔的《金色花》借助于金色花塑造了一个顽皮的孩子形象,表达对母亲的深情,而《荷叶母亲》又是如何来体现的呢?

二、字词积累。

并蒂:瓜、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

瑞:吉祥的。

菡萏(hàndàn):荷花。

徘徊(pái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

欹(qī):倾斜。

荫蔽:遮蔽。

花瑞:花开的好预兆。

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适意:舒适。

亭亭:①形容高耸;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遮拦:zhē遮挡,阻挡。

三、走近作者。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儿童文学家,诗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散文集《寄小读者》。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四、关于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表现力。

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

一、整体感知

(一)感悟母爱

1、吟读入诗,初读悟爱

(1)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初步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诗歌。

(2)学生范读诗歌,学生点评。

(3)教师指导朗读,并有重点和针对性地范读。(要注重朗读的停顿和节奏,把握重音,并且要读出感情。)

思考:一首诗就像是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画呢?这幅图画中包含了哪些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明确:风雨中荷叶为红莲遮挡风雨的图画;图画中包含了莲花、荷叶;联想到了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母亲,联想到了母爱。因此,要读出感情,语速要稍慢,读出温馨和深情。

(4)学生齐读诗篇。(背景音乐)

2、研读入思,整体感悟

学生再读全诗,思考:围绕“红莲”作者描写了哪几个情景?用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三看红莲。

3、品读入境,探究思考

台湾女诗人张秀亚在《诗与我》一文中曾经这样写到:“诗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几行字迹,而是记录着弥漫于天地间的一种情绪。”我们来品读一下弥漫在这首诗中的情绪。

作者三次描写红莲,每次对红莲的描写都不一样,她的情绪也各不相同,请找出来,并思考:为什么作者的情绪随着花的处境而变化?(让学生找出渲染情绪的文字,加以品读

明确:一写看红莲——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亭亭,“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花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菡萏(),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主人翁红莲首次登场。

二写看红莲——

心情:不适意,徘徊;

环境:雷声作了雨越下越大;

红莲:左右倚斜,无依无靠。

三写看红莲——

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

环境: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红莲:不动摇。

二、合作探究

1、课文中写作者的情绪变化有什么作用?结尾“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中作者的情绪从“烦闷”到“不适意”,从“不适意”到“不宁的心绪散尽”,这样写表露了作者关注花的命运的感情。

结尾直抒胸臆,卒章显志。自然界的雨点是可见的、有形的,“心中的雨点”却是无形的,涉及的面广,内容纷繁,除了母亲,还有谁能荫蔽?这就把母爱推向了高潮。

2、结尾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荫蔽?”蕴含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温馨感人,爱意浓浓。母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就是我们的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的人。

3、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

明确:两朵莲花,二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4、“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作者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深受感动,是因为什么?

明确: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无畏地为红莲遮蔽.作者被感动了。感叹母亲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的帮助自己。

5、齐读最后一段。(出示小黑板) 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母爱伟大无穷。“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就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人

三、拓展训练:

(一)感恩母爱

母爱就像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融入了母亲浓浓的爱,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的一句句关爱的叮咛;临睡前掩紧的被角。用心爱着孩子是母亲生命的习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母爱的光辉下,请结合你的实际,谈谈你是如何体会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都积极发言了,说出了自己所感受到的母爱,那么,我们该怎样去感恩母爱呢?(由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四、课堂小结

母亲,是鲜花旁的叶子;母亲,是大海上的帆船;母亲,是灵魂的真谛。母爱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的这首《游子吟》可以说是古人对母爱赞美的千古绝唱了。

的确,母爱是纯洁的,总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和力童;母爱是无私的,她将永远保护着你,伴你一生。作者通过对荷花的细腻观察,得出人生感悟,这正是我们学习写作的最好蓝本。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六、板书设计

荷叶•母亲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 烦闷

雨打红莲 不适意

荷叶遮蔽红莲 不宁的心绪散尽

母亲无私爱护子女

4

推荐第6篇:荷叶 母亲.教学设计

《荷叶 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多种方式读来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验诗歌思想感情。

3、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教学重点:

1、体味诗歌思想感情,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并能表达出来。教学难点:

深层品味清丽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 今天我们将有幸学习著名作家冰心的一首歌颂母爱的诗歌——《荷叶

母亲》。

二、读“荷”

1、自由朗读课文,自主梳理生字词。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明确大屏幕上的生字词,做到读准,读顺,尽量读出感情。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老师很喜欢这首诗歌,请允许我为大家朗读一遍。那么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老师如何处理朗读的轻、重、缓、急,并且在老师朗读完之后,给老师做个评价。

如果说到抑扬顿挫,那么就说,知道老师为何这么处理吗,是因为老师根据作者的情感来处理自己的语调与语速的。请同学们仔细揣摩作者的情感,有感情地再一次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4、学生合乐朗读课文。

接下来请同学们和着这悠扬的音乐,朗读这篇美文。 (生读)

三、疑“荷”而知“荷”

同学们深情的朗诵非常好!大家看到题目《荷叶 母亲》是作者加的,后来人认为应该取名为《荷叶 红莲》更加适合。同学们你们的意见是什么?说说你的看法。 注:在此学生可畅所欲言,通过对荷叶红莲的认知,感受托物言志的这种表达,也用孩子们自己的语言和思维解释了文章的主旨和表达方式。

1、情感的认知,主旨的把握

2、荷叶红莲与我和母亲的关系,点析托物言志

3、精彩词句的赏析,教师指点

四、析“荷”

母爱的赞美,冰心给予诗歌的表达“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同学们,你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你的深情呢?

(自选方式,可写下文字,可表演,可绘画,可讲述你感受到的母爱)

五、听“荷”

1、课文配乐朗诵听读

2、多媒体播放雨打荷叶配乐

六、小结

1、学生大声诵读课文最后一段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2、为母亲做一件事,写一段话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读和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作为诗歌,以读代讲更能让学生接受诗歌中的情感,感悟不可强求,引导学生自己完成对诗歌的解读。相对在知识性和基础性的地方用时用力较少,这需要课下做好预习。

推荐第7篇: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荷叶·母亲》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七篇课文散文诗二首的第二首诗歌。学生刚从小学语文转到初中语文,可能会不太适应,应使学生了解中学语文与小学语文的不同。 教学目标:

熟读这首散文诗,整体感知内容,积累诗中出现的生字生词。学习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感恩。

教学重难点:学习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放荷叶与荷花的图片,问同学们这是什么?

同学们往往会第一时间注意到荷花,而不是荷叶,由此导入。

二、新课

1、检查预习

菡萏

蒂瓜

姊妹

徘徊

攲斜

覆盖

荫蔽

2、了解作者

作者: 冰心(1900-1999),中国女作家、诗人。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小说集《超人》等。她的创作最显文学功底的是“冰心体”散文,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略带忧愁的情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3、听课文录音,学生朗读课文。

4、整体感知课文。

(1)逐段分析课文。

第一段交代了家中莲花的来历。

第二段回忆故乡院里的莲花。

第三段闲谈由花及人,把三个姊妹比作三蒂莲,为下文的以花喻人蓄势。

第四段一夜雨声,白莲凋零,红莲绽放。

第五段雨打红莲,心绪不宁。

第六段荷叶护莲,心绪安宁。

第七段赋予荷叶以人的性情,极力赞美荷叶。

第八段深受感动。

第九段将母亲比作荷叶,讴歌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2)划分自然段,本文可分为几个自然段?

第一部分(1~3):写得到两缸莲花和由此引起的回忆。

第二部分(4~7):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感人情景。

第三部分(

8、9):抒发感动之情,讴歌伟大而无私的母爱。(3)老师提问,学生答。(快问快答) 提问:标题中的荷叶与母亲是什么关系?

明确:比喻的关系,以荷叶喻母亲。 提问:文中还有其他的物和人构成了这样比喻的关系吗?

明确:红莲与“我”。

教师总结: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比喻手法的运用,以物喻人。

提问:第3段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

明确:做铺垫,将莲花与“我”紧密联系,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提问:“我”为什么感动?请用文中的一段话来回答。

明确:“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填空下的荫蔽?” 提问:最后一段中,“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

明确:人生路上的困难、挫折。

提问:最后一段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把母亲比作荷叶,把自己比作红莲,就如荷叶在雨中保护红莲一般,人生路上,只有母亲保护孩子度过种种坎坷磨难,这是作者对伟大母爱的深情赞颂。点明了诗歌的主旨,深化了中心。

提问:阅读第4-8段,思考作者几次写到红莲?每一次看红莲时自然环境和红莲是什么样的?作者的心情如何?可从文中划出关键词或是关键句进行回答。

明确

第一次 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红莲 开满了 亭亭地立着 第二次 雷声作了 大雨愈下愈大

左右攲斜 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第三次 雨继续下

不摇动了 心情 烦闷 不适意 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第四次 雨势并不减退 雨点不住地打着

深深地受了感动 (上述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提问: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伟大最无私的感情。在生活中,妈妈把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我们该如何报答妈妈呢?(言之有理即可) (4)小结

《荷叶·母亲》采用以物喻人、借物抒情的手法,将母亲比作荷叶,将自己比作红莲,通过描绘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依恋、感激和赞美之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时常遇到困难和挫折,比如生病了,受伤了,考试考砸了,和同学闹矛盾了„„这些就是我们“心中的雨点”,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们的妈妈在你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如何帮助你们的,另外,同学们也要想一想,如果妈妈遇到了困难,你们又要如何去帮助妈妈。学会感恩。

5、课后作业:写一封给妈妈的信。

6、板书设计

两缸莲花,回忆往事。

荷叶·母亲

雨打红莲,荷叶护莲。

歌颂母爱

深受感动,赞美母爱。

推荐第8篇:《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读准字音,读畅文句,领会课文大意。

(2)、把握课文感情基调,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过程和方法:多种方式读来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验诗歌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教学重点】

1、体味诗歌思想感情,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并能表达出来。【教学难点】

1、品味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 自主合作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作业

(1)、字词音义的标注。

(2)、查找作者冰心材料。 (3)、查找文体“散文诗”材料。 (4)、搜集有关母爱的语句。

2、课前练笔:把你母亲最让你感动的点滴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母亲是鲜花旁的叶子;母亲,是大海上的帆船;母亲,是灵魂的真谛。母爱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关母爱的语句,下面,就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有关母爱的语句。 生

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生3:世界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师:是的,一次回眸,一个抚摸,每一个平凡的动作都会牵动为人子女的情思,今天 我们来学习冰心的深情之作——《荷叶母亲》。

二、读与感

1、检查预习作业(同桌交流查看)。

2、快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概括作者对莲的情感态度。

师:诗言志,诗传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理由是什么? 生

1、母亲对子女的爱,因为荷叶荫蔽红莲。

2、子女对母爱的赞颂,从文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可以看出。师:这两位同学能通过自己的感悟,走进作者的心里,表现很好。 (2)引导学生评价,补充同学们概述的不足。

3、再读课文(男女交叉朗读,个人自由朗读等方式),要求学生进行朗读评价。

三、读与思

1、整篇文章的描写重点是莲花,作者从自家院子的莲花开始,写到了祖父赏莲,之后重点写了风雨中红莲的变化过程,主角俨然是红莲,那我把题目改成《红莲》好不好?

(明确:不好,写红莲是为了写荷叶,写风雨中红莲的变化即荷护红莲,很自然就让人想起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感。歌颂母爱)

2、赏析“风雨中三看红莲”部分

(1)、教师范读:同时要求学生用圈点勾画法圈出表示当时作者心情变化、环境和红莲表现的词句。一写看红莲(示例)二写看红莲(学生圈点勾画)三写看红莲 (师生共同圈点勾画)明确:

一写看红莲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 亭亭地

二写看红莲

心情:不适意,徘徊

环境: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红莲:左右欹斜

三写看红莲

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 感动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红莲: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不动摇

(2)、学生分三小组朗读,让读得优美的学生朗诵表演。

(3)、学生齐读,同时思考:作者花大量的笔墨写莲花和荷叶,对赞美母亲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写母亲是抒情,写莲花和荷叶是写景,两者结合,使情因景美而更真,景因情真而更美。使文章达到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即托物言情写法。)

四、读与悟

1、教师提示问题:“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心中的雨点”指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一句话的?(可从情感、修辞、句式和作用等角度进行理解)

明确: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得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报答母亲的恩情呢?)

2、冰心的母亲让冰心感动,你的母亲让你感动了吗?说一说你的母亲让你感动的点点滴滴并深情地读一读。

3、小活动:

(1)、在《感恩的心》乐曲中“许愿”,在心中默默写一段感恩母亲的话。 (2)、学生代表朗诵表演感恩母亲的话。

五、作业:

1、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和《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

齐唱《烛光里的妈妈》结束教学。

六、附板书:

荷叶母亲

冰心(散文诗)

寄寓

荷 叶―――――― ―――>母 亲

(无畏 遮蔽) 联想 (无私 爱护)

红 莲―――――――――>我

象征

心中的雨――――――>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

推荐第9篇: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多种方式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 3.学习诗歌托物抒情的写法。

4.体验人间真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教学重点

1.体味诗歌思想感情,把握诗歌托物抒情的写法。

2.体验人间亲情并能表达出来。教学难点

深层品位诗歌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构想

以“情”牵引,以“读”强化,以“问”贯穿,以“悟”延伸。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疏通字词,了解作者,并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课前播放阎维文的《母亲》,渲染气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聆听母爱

1976年7月28日深夜,唐山,在一间温馨的小屋里,年青的母亲正在缝补衣服,九个月大的孩子已经熟睡。忽然,一阵地动山摇,一声巨响过后,房屋垮塌了,母子俩被埋入废墟中。所幸的是,房顶的预制板是斜压下来,他们都没有受伤。但是房屋垮塌严重,只能等待救援。三天过去了,由于严重脱水,母亲的奶水没了。孩子的哭声渐渐微弱。年青的母亲心碎了,这时候,她摸索着将身边的缝衣针,毅然的刺进自己的手指。然后将刺破的手指放进孩子嗷嗷待哺的小嘴。第八天清晨,救援人员终于掀开了压在他们头顶的预制板,那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啊,孩子脸色红润,宁静而安详,在早已死去的母亲怀里,睡得正香。在他的嘴里,还含着母亲已经僵硬的、发白的手指„„

母爱是伟大的,很多文学作品都对母爱做过热情的讴歌。有首歌词写得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的散文诗《荷叶母亲》,一同感受作者所要歌颂的伟大无私的母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母爱

1、走近作者,了解冰心。师:冰心,大家熟悉吗?

生(介绍冰心):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诗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小学时学过冰心的作品《忆读书》《山中杂记》《再寄小读者》。

师补充:看来,同学们都是有心人,课外已经对作者做了全面了解。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母爱、童真、自然美。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学生批注)读冰心的的文章,犹如欣赏晴朗的夜空中晶莹透亮的星星,简单清澈,让人心醉,而后在胸中留下一些美好的情思,余韵悠长。

2、范读课文。

师:《荷叶 母亲》就是这样的一篇美文,她是一首散文诗。既有散文的形式和内容,又有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文就应当美美地朗读,下面听老师朗读课文,在听读的过程中,请大家做好三件事:①勾画出本课生疏的字词。②注意听老师朗读的语速、节奏、感情的变化。③标示出自然段的序号。

3、积累生字难词。

师:在听读的过程中,有没有难以理解的生字词?查一下工具书,对照注解,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生(学习理解):并蒂:瓜、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瑞:吉祥的。菡萏(hàndàn):荷花,本文应该指含苞待放的荷花。徘徊(pái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欹(qī):倾斜。荫蔽:遮蔽。花瑞:花开的好预兆。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适意:舒适。亭亭:①形容高耸;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遮拦:zhē遮挡,阻挡。

4、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师:听老师美美地朗读了一遍,大家想不想也来美美地读一读,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全文。 (生读课文。)

师:读完全文,你认为这篇文章究竟是重在写荷叶,还是母亲?(母亲)表达了什么感情?(对母爱的赞美。)

三、研读赏析,品味母爱

1、品味重点语段,品味情感。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师:作者是怎样由“荷叶”想到“母亲”的,找到作者心灵受到很大触动的句子,或者说,找到“过渡句”。(“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师:作者为什么而感动?(因为荷叶保护红莲。)

师:荷叶是在什么情况下护红莲的?(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师:荷叶是怎样护红莲的?(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师:作者怎样描写荷叶的?抓住了哪几个关键词? (“慢慢”“倾侧”“覆盖”„„。)

师:我们品读语段,就要学会抓住那些具有感染力的词语,饱含感情的语句,或从修辞等角度去赏析。谁来读一下这句话,读出轻重。 (学生朗读此句,读出轻重的处理。) 师:作者看到这一幕,感情有了怎样的变化? (“不宁的心绪散尽了”——继而“深深的受了感动”。 师:作者被谁感动?用了一个什么词描写它? (荷叶 “勇敢慈怜”。)

师:“勇敢慈怜”的意思是勇敢、慈祥、怜爱、怜惜,它常常用来形容人还是物?(人)形容哪一类人?(母亲)

师:梳理一下,在看红莲被荷叶保护的过程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烦闷→不适意→散尽→感动)

师小结过渡: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感到烦闷;白莲凋谢,红莲亭亭,害怕红莲也遭受白莲的命运,不适意;红莲被雨打的左右敧斜,无法可想;红莲被荷叶保护,不宁的心绪散尽,深深地受了感动。

②“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师:此时,作者刚好依偎在母亲身边,于是作者由“荷叶保护红莲”联想到什么?(母亲爱子女)

文章写到这里,你觉得作者应该情不自禁的高声赞美谁了?(母亲) 师:课文在哪一段赞颂母亲的?(最后一段。) 师:一起来朗读一下最后一段。

生读:“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师:读冰心的文章要有水一样的柔情,要用温婉的语调,要读出对母亲的依恋。读快了是读不出味道来的。 (范读后学生再读。)

师:谁能对这段话进行赏析?(两个修辞,一种是比喻,把母亲比作荷叶,把“我”比作红莲,写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还把人生中的挫折比作心中的雨点。最后一句是反问,语调也非常好。)

师:嗯,用了比喻,反问的修辞,写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赏析文章,就应该从内容、情感、语言等方面进行赏析。再加上四个字,直抒胸臆。你们看,母亲啊——这是呼告(旁批)。还有——你是荷叶,我是红莲,这里人称变化了,直接抒情。

师:“心中的雨点”指什么?(生活中的困难,磨难。)

师:对了,自然界的雨点是可见的,有形的,“心中的雨点”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能不能联系实际说说你“心中的雨点”?(运动场上的泪水,成绩考砸后的忧伤,同学之间的摩擦„„)

师:“荫蔽”是什么意思?(母亲对我们的呵护,帮助,鼓励,支持„„) 师:当心中“雨点”来临的时候,我们的母亲就给我们呵护,帮助,鼓励,支持。你能谈谈母亲都给过你怎样的“荫蔽”吗?

(生讲述:雨中的守候;一杯温温的牛奶;发烧时额头温柔的手„„)

2、品味文章写作的妙处。

①文章最后一段话其实是全文的文眼,全文的主题在这儿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你能不能用“语文术语”说说这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文章的主旨段、画龙点睛、升华情感、篇末点题、卒章显志。) ②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师:作者通过写荷叶护红莲,自然而然的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与关爱,从而抒发对母爱的赞美。老师再介绍一个术语:这种借托某种事物抒发自己感情的写作方法,就叫做“托物抒情”。 如果借托某种事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志向,则叫做“托物言志”,如小学学过的课文《落花生》。

另外,作者把荷叶比作母亲,把红莲比作我,这种写法叫做“借物喻人”。 思考一下:这种“借物喻人”的写法,在文章的前面,有没有铺垫?(祖父的话:“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对了,前面的“借花喻三姊妹”为后文的“荷叶喻母亲,红莲喻我”做下了铺垫,形成完美的“前后照应”。

四、感情朗读,颂扬母爱。

师:这篇文章文辞兼美,情意浓浓。让我们感受到:母爱就是那口渴时候的一杯清茶,是夏日的一丝凉风,是冬日的一束暖阳。如此的美文,大家想不想和着音乐,怀着对母亲的敬意,再来激情朗读一下。在读的过程中,把你认为最感人得句子,多读几遍,读出母爱的味道。并试着背诵课文6——9自然段。

(播放背景音乐《母亲》,学生诵读课文,抽生朗读并点评)

五、拓展延伸,抒写母爱

师:大自然中的荷叶在风雨中呵护红莲的情形感动了作者,也感动了我们,生活中的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也许母爱并不惊天动地,歌唱家阎维文在《母亲》中唱到:“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是啊,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无论是一次回眸,还是一个抚摸,每一个平凡的动作都会牵动为人子女的情思。情郁于中,发之于外。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妙笔,模仿本文借助某一种具体的事物抒发对母亲的爱。如:母亲啊,你是____,我是____。四人为一组,比比看谁想像最丰富,写的最好最美。 学生讨论,抒写,展示。

母亲啊,你是港湾,我是小舟,除了你,谁是我避风的地方? 母亲啊,你是雨露,我是禾苗,除了你,谁能滋润我干枯的心灵? 母亲啊,你是大地,我是种子,除了你,谁能让我茁壮成长?)

师:大家写得都很好,再认真修改一下,就成了一首小诗,把它送给你的母亲,她肯定会乐开花的。因为老师我也是一位母亲,我正在付出母爱,同时,我也是一个女儿,我还在享受着浓浓的母爱。

六、课堂小结,珍藏母爱 母爱是纯洁的,总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和力童,冰心的《荷叶 母亲》,晶莹璀璨,耐人寻味。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你的母亲说什么?(谢谢!妈妈,你辛苦了!妈妈,我爱你!)

其实,一声“谢谢”远不足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老师提一个小小的建议:让我们将“母爱”珍藏心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到家,帮母亲洗洗脚,刷刷碗,拖拖地,再陪母亲散散步,说说话,聊聊天,以我们的寸草心,略报三春晖吧! 最后,让我们一起表达我们的祝愿:祝我们的母亲,祝天下所有的母亲平安,幸福!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积累优美的语句。

2、认真修改课堂练笔,写成一首小诗送给母亲。

3、课外阅读《繁星》《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板书:

荷叶

母亲

冰心

荷叶

红莲

对母爱的赞颂 母亲

子女

( 托物抒情

借物喻人)

推荐第10篇:荷叶母亲__教学设计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这篇文章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的课文,作为初中的起始年级,应该在朗读上多下功夫。朗读是我们感受课文的最好方法,本设计重点以朗读带动整堂课的学习。组织多次朗读(感读—思读—悟读),每次朗读都有具体要求,每次要求各不相同,力求步步深入。

2、侧重于整体感知课文内涵,力求从文本走向能力、走向生活。

3、语文教育是情感教育,教师要善于捕捉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把目光投注于学生自身,让学生在感受母爱的阳光中懂得珍惜亲情,懂得感恩父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读准字音,读畅文句,领会课文大意。

(2)、把握课文感情基调,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过程和方法:多种方式读来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验诗歌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1、体味诗歌思想感情,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并能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1、品味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

自主合作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作业

(1)、字词音义的标注。

(2)、查找作者冰心材料。

(3)、查找文体“散文诗”材料。

(4)、搜集有关母爱的语句。

2、课前练笔:把你母亲最让你感动的点滴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母亲是鲜花旁的叶子;母亲,是大海上的帆船;母亲,是灵魂的真谛。母爱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关母爱的语句,下面,就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有关母爱的语句。

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生3:世界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师:是的,一次回眸,一个抚摸,每一个平凡的动作都会牵动为人子女的情思,今天 我们来学习冰心的深情之作——《荷叶母亲》。

二、读与感

1、检查预习作业(同桌交流查看)。

2、快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概括作者对莲的情感态度。

师:诗言志,诗传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理由是什么? 生

1、母亲对子女的爱,因为荷叶荫蔽红莲。

2、子女对母爱的赞颂,从文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可以看出。

师:这两位同学能通过自己的感悟,走进作者的心里,表现很好。

(2)引导学生评价,补充同学们概述的不足。

3、再读课文(男女交叉朗读,个人自由朗读等方式),要求学生进行朗读评价。

三、读与思

1、整篇文章的描写重点是莲花,作者从自家院子的莲花开始,写到了祖父赏莲,之后重点写了风雨中红莲的变化过程,主角俨然是红莲,那我把题目改成《红莲》好不好?

(明确:不好,写红莲是为了写荷叶,写风雨中红莲的变化即荷护红莲,很自然就让人想起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感。歌颂母爱)

2、赏析“风雨中三看红莲”部分

(1)、教师范读:同时要求学生用圈点勾画法圈出表示当时作者心情变化、

环境和红莲表现的词句。一写看红莲(示例)二写看红莲(学生圈点勾画)三写看红莲 (师生共同圈点勾画)明确:

一写看红莲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 亭亭地

二写看红莲

心情:不适意,徘徊

环境: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红莲:左右欹斜

三写看红莲

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 感动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红莲: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不动摇

(2)、学生分三小组朗读,让读得优美的学生朗诵表演。

(3)、学生齐读,同时思考:作者花大量的笔墨写莲花和荷叶,对赞美母亲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写母亲是抒情,写莲花和荷叶是写景,两者结合,使情因景美而更真,景因情真而更美。使文章达到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即托物言情写法。)

四、读与悟

1、教师提示问题:“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心中的雨点”指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一句话的?荷叶怎么就象征了母亲(可从情感、修辞、句式和作用等角度进行理解)

明确: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得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报答母亲的恩情呢?)

2、冰心的母亲让冰心感动,你的母亲让你感动了吗?说一说你的母亲让你感

动的点点滴滴并深情地读一读。

3、小活动:

(1)、在《感恩的心》乐曲中“许愿”,在心中默默写一段感恩母亲的话。

(2)、学生代表朗诵表演感恩母亲的话。

五、作业:

1、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和《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齐唱《烛光里的妈妈》结束教学。

六、附板书:

荷叶母亲

冰心(散文诗)

寄寓

荷叶―――――― ―――>母亲

(无畏遮蔽)联想(无私爱护)

红莲―――――――――>我

象征

心中的雨――――――>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

第11篇:《荷叶母亲》的教学设计

《荷叶母亲》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荷叶母亲》处于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是以亲情为主题。这是一篇散文诗。文章描述了一朵在雷雨之夜盛开的红莲,被打得左右倾斜。作者站在屋檐下,不由得担心那一朵刚刚展开花瓣的红莲。正当作者“无法可想”之时,红莲旁的大荷叶“倾侧了,正好覆盖在红莲上”,无惧无畏地守护着红莲,正如母亲的手呵护着儿女一般„„散文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爱这一永恒的主题。所以,在教学时应定位在感受母爱的位置上。在教学中,应以朗读教学为主,教会学生“美读”,带着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像,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朗读诗歌,在美的诗歌里得到熏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多种方式读来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验诗歌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1、体味诗歌思想感情,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并能表达出来。【教学难点】

深层品味清丽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情境体验法;

2、多种形式诵读法;

3、讨论与点拨相结合法;

4、拓展延伸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背景音乐:多媒体播放阎维文歌曲《母亲》)

同学们,有这样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你们能说说这条短信背后的故事吗?

师生共叙:5.12汶川大地震中,在都江堰一处坍陷的民宅上,一位已经死亡了的母亲保持着双膝跪地、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自己身体的姿势。她的身下有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孩子安然无恙。已经死亡了的母亲的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位伟大的妈妈伟大无私的母爱,让所有在场的战士和医生等救援人员泪流满面。大家说说,是什么力量让母亲当时那么做呢?是的,是伟大的、无私的母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的散文诗《荷叶母亲》,共同感受作者所歌颂的伟大无私的母爱。

二、走近作者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寄小读者》。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歌颂是冰心作品的主旋律。

三、初步感知

1、请几位学生试读课文,其他同学点评。徘徊 攲斜 菡萏 荫蔽

2、听课文配乐朗读,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3.听读思考:听后你有何感受?是否也如作者一样“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为什么?

(雨打红莲,荷叶护莲)

四、品读悟情

(多媒体显示)题为《荷叶母亲》,作者为什么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红莲,写三看红莲呢?红莲跟荷叶到底有什么关系,它们又是怎样牵动了作者的心?请结合红莲所处环境与状态谈谈。

(1)让我们一起一看红莲,请同学们一起带感情朗读一下这个部分。 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主人翁红莲首次登场。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亭亭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花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只是忽然之间,作者看到了什么啊?只是看到了亭亭的红莲,有没有让作者的心情好一点?(仍是不适意!)

(2)二看红莲。

环境:雷声作了雨越下越大

心情:不适意,徘徊(为什么徘徊呢?在无遮蔽的天空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红莲:左右倚斜,无依无靠。

(在风雨中的红莲是不是也会凋零呢?一起读一下三看红莲) (3)三看红莲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红莲:雨势并没有减退,红莲却不动摇了雨点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此时的水珠是流转无力,还记得我们二看红莲的时候风雨的威力吗?那这么比较有什么作用呢?)

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

(为什么?表面上因为解决了我对红莲的担心,其实呢?坐在了母亲旁边。) 这就是默默呵护莲花的荷叶,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无怪乎冰心要受到深深的感动,正是这种感动,让冰心发出了一声发自内心的呐喊,哪句啊?

(4)“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齐读这一句,学生点评试读,教师指导朗读,重音,再齐读) 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呢?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诗人借荷叶护莲,表达母亲对子女的关爱,揭示主题,借物喻人,借景抒情!)

(板书:荷叶护莲联想母亲爱我)

(5)教师小结:人生的风雨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只是在我们最累最痛的时候,母亲永远以一个最温暖的姿态迎接我们。冰心是一个细致敏感的人,因为心中有爱,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所有自然界的景物都能触发她心里最真挚的情感,看到荷护红莲,她就想到了母亲对自己的庇护。冰心幼时身体孱弱多病,幸有母亲细心照顾,才得以存活。冰心成为作家后,每写完一篇文字,总是先捧到母亲面前。母亲是她最忠实最热诚的批评者。感谢母亲,思恋母亲也是她经常的话题,比如我们熟悉的《纸船》。

五、拓展阅读

《纸船——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教师范读

思考:作者借助(纸船)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思念母亲)

其实,如果可以,我们不需要叠纸船,只要适时的一句问候,一句理解关切的话语,妈妈就会开心,就会幸福,妈妈的爱没有理由,无声地付出只为你能更好!

那么,你,有没有想对母亲说的话呢?

六、吐露心声 妈妈,

我想对您说 ……

七、结束课堂

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母爱就是这样的,无私的付出 却从不要我们的任何回报—— 作为儿女,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学会感恩!

八、阅读推荐

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和《春水》,了解冰心对母爱、童真和大自然的歌颂,同时也体会寄情于物写法的妙处。

教学反思:

本节课能抓住母爱这个主题,通过反复诵读,领悟文本的主题思想,而且能够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学会感恩,学会回报。在课堂上通过拓展阅读,更加深了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在课堂上比较注重锻炼学生赏析文字的能力,但做的还不是特别到位,需要继续加强

学生在课堂上活动积极踊跃,不仅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更提升了感情。特别是学生在品读时能够发现文本中的问题,比如有个同学提出文中的“的”“地”不分。这节课不足之处,我认为还需加强学生的诵读。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感情的读一读,最后拿出一段时间自由读、齐读等,从而进一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主旨。

第12篇:荷叶母亲精品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散文诗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用多种方式读来品味本文清丽的语言,体验散文诗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1、体味散文诗思想感情,把握散文诗借景写人托物言情的写法。

2、体验人间至深至爱的亲情,并能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深层品味清丽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影像资料、歌曲、图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设计一:

冰心是我国当代女作家,诗歌散文都具有很高的成就,她的那些脍炙人口的名句一直激励着我们,鞭策着我们,纯净着我们,感动着我们。“在这漠漠的世界上,只能提着自信的灯,进行在黑暗里。这是激励;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是鞭策;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这是纯净;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在她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在你的怀里。这是感动。

今天,我们一起去感受冰心的温暖的世界《荷叶 母亲》

设计二:

播放阎维文的《母亲》歌曲,学生静静地倾听。 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有怎样的一种感受? 可能回答:生1:我想念妈妈。

生2:我认为母亲太伟大。

生3: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

过渡:是啊!母爱无私伟大,歌唱家用歌声来赞美母爱,那么作为文学家的冰心又是怎样用语言来传递这浓浓母爱呢?下面,让我和同学们一起共同学习她的一首散文诗。(板书课题(《荷叶母亲》)

(投影出示课文插图,打出课题)

二、简介作者。

三、扫清文字障碍。

四、朗读,在读中感悟文章。

本文的体裁是散文诗,一定要多读,才能更深切的感悟文章的情感! 学生散读2分钟 ① 学生任意选择其中的两段朗读,其他学生听、评。 ② 或选择学生在预习当中修改的诗歌进行朗读 (如果时间充足,教师可以进行范读)

教师指导散文诗朗诵技巧:停顿和连贯、重音、节奏、情感 (“我”的情感由“烦闷”到“仍然不适意”,最后“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的变化) 散文诗朗诵讲究的是“形散而神聚,语淡而味浓。”不能把散文诗语言朗诵的过于诗歌化,造成过度的抑扬顿挫,给人一种生硬的虚假感,就会影响人的真实的情感表达。

五、仔细品味,深情体验

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分别以讨论交流的方式去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荷之美

荷之爱

荷之美

1、景致美 例句:

①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运用比喻,寥寥几笔写出了白莲在风雨过后的凋谢,颇有几分凄婉之美。

②“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中“立”用得传神,与白莲的“谢”作对比突出红莲顽强地生命力。开满了的红莲在绿叶的陪衬下,亭亭玉立,就像一位衣着漂亮,充满着青春气息的少女,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

③“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这句很美,因为采用拟人写出荷叶勇敢无畏。

2、颜色美

红 白 淡黄

绿

引导学生探讨其象征意义

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荷之爱 ①品读: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2、如何理解“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3.、这一句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教师指导明确:

1、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和坎坷磨难

2、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时得到安慰,在孤独时得到快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中得到幸福

3、点明主旨,深化中心

②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母爱的? 联想

借物抒情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 借物抒情法:是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这种方法的要点是描写事物要紧扣与此事物有关的人事的变迁、荣辱、生死等,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处处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虽只是对事物的描绘,但读者读来却字字都包孕着真切动人的情感。

六、拓展延伸,体验情美

作者借荷叶护红莲表达了浓浓的母爱,那么,请你也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好吗?

示例:生1:母亲是伞,人生路上,替我遮风挡雨,一路伴我前行!

生2:母亲是温暖的摇篮,摇啊摇,把我摇进甜美的梦乡。

生3:母亲是参天的大树,我是茂密的树叶间欢快歌唱的小鸟。

结束语: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米尔说,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冰心说: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感谢我们的母亲“给了我们爱,给了我们整个的世界!希望我们所有人以实际行动来回报母亲!

文章中“红”是不断出现的颜色词语,其所依附的意象是“红莲”。

第一次,“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使用的是红的基本意义,就点明其中一缸的颜色为红色。

第二次,“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我们院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这里,已经借物喻人,将莲比作家里的三姊妹。于是,“红”自然不再只是红莲的客观颜色,“红”所依附的实际对象已经变成三姊妹。在此,“红”正如红旗之“红”象征着革命的热情一样,也成为热情的象征,寓意着对光明、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荷叶 母亲》写于一九二二年七月,当时冰心年仅二十二周岁,正值青春年少,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将她“震”上了写作的道路,此时的作者对美好未来充满着向往,对自己的写作事业也充满着热情和希望。

接着,“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这时,红色象征着危险,是无可辩驳的凶兆。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生活经验,走在大马路上,红灯停,绿灯行,看到红灯,心里自然变得紧张。在此,作者借助恰当的颜色词语,也在文本和读者心灵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花瑞人祥”,当红莲的命运受到威胁,我们心情变得烦闷,不禁为其担心,甚至无法可想。那繁密的雨点红莲怎堪忍受?人生路上的风雨挫折,三姊妹又怎堪面对?

最后,“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红常常被用来烘托喜庆的气氛,正如婚庆时,往往会穿红衣,盖红被,贴红字一样,这里,红色借以象征欢乐、喜庆和幸福。红莲面对自然界的风雨摧残,有了温暖的庇护,三姊妹遇到风雨挫折,寻觅到安全的港湾,自然让人心理上有一种幸福感觉。

第一次,“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使用的是白色的基本意义,点明其中一缸颜色为白色。

之后,借红莲比喻三姊妹的时候,白莲似乎也被赋予了人格,变成与三姊妹相仿的同龄人,于是文中的白莲自然多了一层象征意义,即象征着和三姊妹一样的纯洁无污染的年轻人。

然而,“那朵白莲也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原本象征着纯洁与干净的白色,其象征意义发生改变。在此意味着枯竭、无生命、无血色,象征着死亡和厄运。由于没有母亲的荫蔽,可怜的白莲终于没有能经受风吹雨打,悲惨凋零。

淡黄色

淡黄色在文章中出现了一次,但其象征意义也是丰富可感的。“只留几根淡黄色的花须”形容的是花瓣已经凋零的白莲的惨状。和“面黄肌瘦”之“黄”一样,其为病态的象征。脑海中闪现出那刚从石缝里钻出地面的小草,似乎也是这般颜色,这是因长期受到石板压迫而不见天日的病态的颜色啊!此时的白莲,也定是受了疾风暴雨的摧残才显出这般委屈可怜吧!简单的颜色词语将同龄人因没有母亲的庇护而凄惨可怜的模样表现得淋漓尽致!

绿 文章中,第一次“绿”的出现是这样的:“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其中的绿色大荷叶,在红莲旁边只是以一个陪衬的身份出现,借物喻人,表现出母亲为子女的成长与幸福心甘情愿退居幕后,任劳任怨,在子女的身后做一个默默的支持者。

可当风雨来临之后,这绿色的大荷叶仿佛接受了某种使命,“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原本命运堪忧的红莲“不摇动”了。在此,绿色象征着和平。看着此情此景,不宁的心绪自然就“散尽了”。在文本与读者心灵之间,又架设起一座桥梁。这里形容绿色大荷叶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中的“的”和《再别康桥》中“轻轻的我走了”中的“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也有力地证明了这里绿色大荷叶之“绿”象征着安静、和平。

第13篇:荷叶母亲 教案教学设计

荷叶母亲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多种方式读来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验诗歌思想感情。

3、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

1、体味诗歌思想感情,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并能表达出来。

三、教学难点

深层品味清丽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都不住校,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回家见到妈妈?老师已经很久没有回过家了,前一阵子生病想家了打电话回家,在电话里听到妈妈说女儿,你在那边还好吗,工作顺利吗,不用牵挂家里,我和你爸爸这都很好,好好工作,好好爱惜自己,好好注意身体,说出来真不好意思,老师就很不争气地哭了,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没想到在母亲的眼里我还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妈妈爱孩子,所以会骗孩子,给大家看一个母亲一生的八个谎言,你一定能够从中看到自己妈妈的影子。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冰心女士,也有一个爱她的母亲,也正是这种爱,让她一生都低回品味,才有了其一篇篇真挚感人的优秀诗篇。冰心说“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让我们沿着她铺起的爱的长途,感受她内心对母亲至真至纯的感激和爱。

二、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整篇文章的描写重点是莲花,作者从自家院子的莲花开始,写到了祖父赏莲,之后重点写了风雨中红莲的变化过程,主角俨然是红莲,那我把题目改成红莲好不好?(明确:不好,写红莲是为了写荷叶,写风雨中红莲的变化即荷护红莲,很自然就让人想起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感。歌颂母爱)

2、同学们说得言之成理,那既然如此,作者为什么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红莲,写三看红莲呢?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看红莲跟荷叶到底有什么关系,它们又是怎样牵动了作者的心?让我们一起一看红莲,请同学们一起带感情朗读一下这个部分。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主人翁红莲首次登场。心情:烦闷环境: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红莲:开满 亭亭“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花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 (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白瓣儿散飘在水面,如浮萍,无所寄托无所依靠,看到如此景色,更添烦闷,无处宣泄。只是忽然之间,作者看到了什么啊?请同学描述一下她看到了什么:

围绕亭亭鉴赏一下,想象一下是朵怎样的花。只是看到了亭亭的红莲,有没有让作者的心情好一点?仍是不适意!一起读一下二看红莲 。

环境: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心情:不适意,徘徊 (为什么徘徊呢?在无遮蔽的天空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红莲:左右倚斜,无依无靠。(在风雨中的红莲是不是也会凋零呢?一起读一下三看红莲)

三看红莲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红莲: 雨势并没有减退,红莲却不动摇了雨点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此时的水珠是流转无力,还记得我们二看红莲的时候风雨的威力吗?那这么比较有什么作用呢?(假如你们突然进入了童话王国,这朵红莲有了人的感觉,你们觉得在荷叶蔽护下的红莲此时应该是什么感觉?在你们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过这种感觉?)

心 情:不宁的心绪散尽 (为什么?表面上因为解决了我对红莲的担心,其实呢?坐在了母亲旁边。)当你已经承受不住外界所带来的种种压力时,母亲为你顶起一片天空,抵挡所有风雨;当你遇到困难与挫折情绪不好而对她大发脾气时,她默默承受但仍坚强地开导;当你因学习而疲劳、心烦时,她会送上一杯热茶。

这就是默默呵护莲花的荷叶,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无怪乎冰心要受到深深的感动,正是这种感动,让冰心发出了一声发自内心的呐喊,哪句啊?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齐读这一句,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呢?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揭示主题,借物喻人!)

人生的风雨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只是在我们最累最痛的时候,母亲永远以一个最温暖的姿态迎接我们。为你指点迷津,护你一路走好。冰心是一个细致敏感的人,因为心中有爱,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所有自然界的景物都能触发她心里最真挚的情感,看到荷护红莲,她就想到了母亲对自己的庇护。冰心幼时身体孱弱多病,幸有母亲细心照顾,才得以存活。

第14篇:荷叶母亲教学设计Document

荷叶 母亲

学习目标

1.真情诵读,学会感动 2.感受母爱,感恩回报 3.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一、导入新课:

二、走进作者:

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代表作品: 散文集《寄小读者》 诗集《繁星》、《春水》

冰心的创作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三、初读课文,体验内容

我想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读读这篇课文,朗读之前请同学们给他一些温馨提示,告诉他哪些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意!

有了同学们的提示,我想他就更有信心把课文读好了!

接下来让我们带着美的情怀,用舒缓的语调,饱含深情的来朗读:女生读一个自然段,男生读一个自然段,9段男女合读。

四、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曾几次讲到红莲?作者心情怎样? 2.为什么要写9年前与祖父的赏莲?

3.作者看到雨中的什么景象?并由此联想到了什么? 4.文章中“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5.从哪里看出作者想去帮助那朵红莲?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最后教师归纳。

五、盘点、演练:

运用借物抒情,并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写一段歌颂母亲的话,在50字左右。

母爱,是一种无私的力量,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中,虽然

它悄无声息,却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

母爱,是人世间最难的一种爱,因为只有这种爱它让你肆意的去索取、去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

啊!母爱,虽然寸草之心难报春光之恩,但我愿用我的渺小的身体,筑起你的巍峨;用我的青春为你绣出你的光芒;用我浓浓的感恩之心,吐出缕缕芬芬。

六、课外阅读推荐:

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和《春水》,了解冰心对母爱、童真和大自然的歌颂,同时也体会寄情于物写法的妙处。

七、课堂小结:

爱是大自然最原始、最纯真的情感,父母对于子女之爱更是无私、无畏。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都融入了父母浓浓的爱。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的一句关爱的叮咛;上学时整齐的书包,临睡前掩紧的被角。用心去爱孩子已经成为父母的习惯,他们是孩子躲避风雨的港湾。当风雨袭来时,他们都会将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在他们爱的保护伞下,一切暴风雨都会过去。

最后,让我们为天下所有的父母亲祈祷,愿他们幸福安康!

第15篇:语文教学设计《荷叶母亲》

荷叶 母亲

苗江华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导入

有一种爱无论你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她的温暖/有一种爱无论你身险何境/ 都能感受她的心跳/你快乐,她幸福/你悲哀,她哭泣。/只有她/永远不需要珍藏/却永远不会忘记。讲述汶川地震中的感人事迹。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冰心的散文诗《荷叶母亲》,让我们沿着她铺起的爱的长途,感受她内心对母亲至真至纯的感激和爱。

2、了解作者

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她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轻倩灵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笔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丽,耐人寻味。

3、学生引导,检测预习字词

4、朗读感知

a、老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正音。 b、学生自由朗读,展示最喜欢的段落。

二、自主探究:

1、作者在风雨中几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2、找出文中令我深深感动的一幕,有感情的朗读出来,并为这幅画面命名。

3、有人认为“荷叶 母亲”这个标题应该改为红莲,请谈谈你的观点。

4、“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如何理解? 在文章结构中有何作用?

三、竞比展示

明确: 一写看红莲

环境: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 亭亭 心情:烦闷 二写看红莲

环境: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红莲:左右倚斜,无依无靠。 心情:不适意,徘徊 三写看红莲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红莲: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不动摇 心 情:不宁的心绪散尽 感动

师小结:这篇文章是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先写父亲的朋友送莲,引起我忆自家院里的莲花,重点写看在风雨中的红莲变化,即荷叶护红莲的情景,自然就联想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感。

明确: 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母爱博大无边。“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是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风避雨的人。文章结尾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升华主题。

四:答疑解惑

预设: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

明确:两朵莲花,一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

五:巩固达标 母亲啊!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在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同学们,让我们摘下两颗星星,点亮母亲的眼睛;掬起一捧月华,抚平母亲脸上的皱纹;拿起手中的笔,诉说对母亲的爱„„以为题,写几个排比句,50字左右.

第16篇:《荷叶母亲》教学设计(全文)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昌邑市实验中学 王海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本文感人至深的亲情;提高散文诗的朗读能力。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感悟的学习方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对文章有自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人间至爱的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热爱、亲近文学。

教学重难点

⑴、体味散文诗的思想感情,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文。

⑵、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示幻灯片1)

用阎维文演唱的《母亲》渲染气氛,出示歌词,拨动学生情感,创设情境。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他)给你包 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啊,这个人就是娘 啊,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 给我一个家

啊,不管你走多远 无论你在干啥

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 咱的妈

你身在(那)他乡住有人在牵挂 你回到(那)家里边有人沏热茶

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他)掉眼泪 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 啊,这个人就是娘 啊,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 给我一个家

啊,不管你多富有 无论你官多大

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 咱的妈

师:这首歌是唱给谁的?你听了这首歌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感受?) 生:母亲。

生: „„

师总结:同学们对母爱都有自己的理解。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的一种感情,母爱也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就跟随冰心先生一起走进她的深情之作——《荷叶母亲》。(板书课题)(示幻灯片2)

过渡语:作者冰心,你对冰心的了解有多少呢?

二、检查预习:

1、简介作者。生说,师补充。(示幻灯片3) 下面我再来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2检查字词读音(示幻灯片4) 指名生读,齐读

三、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示幻灯片5)

1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

作者看到一朵红莲在荷叶的隐蔽下开放,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爱。 过渡语:下面让我们走进文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示幻灯片6)

四、自主阅读,小组合作:

(一):用笔圈点勾画作者几次看红莲的心情、环境,红莲的表现。并通过小组合作: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处读给组内听,教师进行指导,建议采用句式:在 (环境)时,看到了 的红莲,我感到 (心情)。生完成学案。

(二)交流展示

环境 红莲 心情

第一次看红莲 繁杂的雨 浓阴的天 开满 亭亭 烦心 第二次看红莲 雷声作了 雨愈下愈大 欹斜 不适意 第三次看红莲 雨势并不减退 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不宁的

不动摇 心绪散尽了感动

朗读自己喜欢的一段,怎么读?

五、朗读品味,体会感情

1、师过渡语:通过刚才的读,你觉得课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情景是什么? 生:荷叶护莲图

生:说文段“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师相机板书:荷叶护莲

师:为什么这一段让你感动? 生:谈体会

师:作者看到这一幕,不宁的思绪散尽了,感情朗读,(示幻灯片7)

2、师:如果没有荷叶的荫庇,红莲的结局怎样? 生:凋谢,花瓣散落„„

师:对,就像文中的白莲一样,看看课文中是怎样描写风雨中的白莲的? 生:“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师:指导朗读,这一段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生:惋惜, 齐读。

3、师:与白莲相比,红莲是幸福的,那么生活中的我们,是红莲还是白莲呢? 生:红莲

师:让我们美美的再来读这一段。(再次示幻灯片8)

4、荷叶护莲的这一幕深深的感动了作者,她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示幻灯片9) 生齐读: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5、这句话我们该怎样来理解呢?(示幻灯片10) “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生活中的坎坷,磨难,忧愁„„

如何理解“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生结合自身经历谈感受 师:从小到大,我们沐浴在母爱的阳光下长大,你学会感恩了吗?可能平时你没有用心去感受,去体会,现在请你闭上眼,好好想一想母亲与你的点点滴滴,谈谈感受。 生谈„„

6师:现在让我们大声对母亲说出这句话——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7、假设母亲就在你身边,让我们大声对她说——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8总结写法

师:作者把荷叶比做母亲,把莲比作子女,师相机板书,这种写法叫借物抒情,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敬佩,歌颂了母爱。

七、拓展延伸:(示幻灯片11) 1.由冰心的《荷叶 母亲》,你联想到哪些歌颂母亲的诗?

2.本文借荷叶抒发对母爱的歌颂,你能否也借助一种形象表现对母爱的歌颂? 例子: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蔽天空下的荫蔽。

母亲啊,你是___,我是___,______,除了你,________。

母亲啊,你是___,我是___,______,除了你,________。

八、课堂小结(示幻灯片12)

教师寄语:今天我们学习了冰心歌颂母爱的名篇《荷叶 母亲》再次感受到父母对于子女之爱的无私、无畏。最后,让我们为天下所有的父母亲祈祷,愿他们幸福安康!

第17篇:荷叶母亲 片段教学设计

《荷叶·母亲》片段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合作探究,掌握“荷叶”、“母亲”这两个意象,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技巧 2.教学方法:讨论法,朗读法 3.教学时间:十分钟 4.教学过程:

同学们,这篇散文诗的题目叫《荷叶·母亲》,冰心先生为什么要把荷叶和母亲放在并列的位置呢、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文末“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作者直接指出荷叶就是母亲,红莲就是我,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所谓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是作文中来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那在冰心先生眼中,荷叶和母亲又有何相似之处?她想表达什么想法或情感呢?

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桌合作,找一找课文中关于描写荷叶的句子,并试着思考荷叶和母亲的相似之处。 预设学生成果:

A、“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这一句主要是描绘红莲的,没有直接写荷叶,而是出现了绿叶。红和绿是色彩,存在视觉上的对比,使画面变得很鲜活明亮。同时绿叶往往是用来衬托红花的,它在一旁看似是默默的、不起眼的,但却是映衬红莲美丽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而且在半夜的雨打后(“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雨之大、时间久),白莲谢了(“小船般飘散”、“只留下各小小的莲蓬和几根花须”),红莲在这惨淡的背景衬托下,显得十分孤单娇弱,惹人怜爱,这时只剩下绿叶陪伴着红莲。

教师引导:荷叶的这种特点与母亲有什么关联吗?学生明确:母亲也会孩子默默付出,无论发生什么都陪伴着孩子

朗读指导:这句话整体上应该读得缓慢,慢慢品味红莲的美丽。但红莲前后的对比因应该突显出来,如“还是菡萏”与“却开满”可以重读,“亭亭地”与“在绿叶中间立着”要停顿,一是突显红莲的优雅,二是点出绿叶的存在

B、“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这边的荷叶不再是“绿叶”而是是“大荷叶”,作者强调荷叶之大,使之形象变得高大可靠,就像保护伞一样、仿佛能遮挡所有风雨,使人安心。

“慢慢地倾侧”速度很缓和,荷叶的温柔、细致、小心还有呵护的情感都在这种慢动作中被放大、被表达。“正覆盖在”的““正”字则表明荷叶完完全全、不差丝毫地荫蔽了红莲,不让红莲受到一点雨的侵害。

作者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母亲刚好陪伴在她身边,荷叶护莲就犹如母亲给孩子的守护,细致、温柔、安心。(ppt展示荷叶护莲的图片,请个别同学朗读) 朗读指导:“一回头忽然看见”语速较快,因为是瞬间的事,而且要重读“忽然”,表示惊讶。后面要读得缓慢,体现出荷叶护莲的温柔仔细,强调“大”、“慢慢地”、“正”这些细节,语气要亲切温柔,使人安心。

C、“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流转无力的水珠。”

雨势没有减退(教师引导:之前的雨大吗?有多大?学生明确:正面描写,“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雨很急、很大;“繁密的雨点”——雨点密集;侧面描写,“那朵红莲被打得左右欹斜”——雨点有力;“雨点不住地打着”,现在的雨依旧很大)但红莲却不动摇、安全了,那是因为有了荷叶的保护。

荷叶并不是金刚,它也是脆弱的、易弯易折的植物,但为了保护红莲却不怕风吹雨淋,在这样勇敢慈怜的荷叶面前,有力的雨点也变得流转无力,大自然也做了妥协。

教师总结:作者被这一幕深深打动,在她眼里,荷叶覆盖住红莲不再是风吹雨打的巧合,而是荷叶有意的、主动地保护红莲,正如身边的母亲对自己的守护和荫蔽,因此不禁发出“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隐蔽?”的感叹,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依恋、对母爱伟大的赞叹。(教师范读6-9段,学生齐读,领会这一份深情)

朗读指导:描写雨很大的地方要读得急一点、快一点,展现出环境的恶劣。红莲的部分要读得缓慢一点、轻一点,以突出它的脆弱孤单。 5.板书:

荷叶

绿叶、大荷叶、勇敢慈怜

借物喻人

母亲

陪伴、保护、荫蔽

第18篇: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荷叶 母亲》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散文诗的朗读能力并体会本文感人至深的亲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学会感恩。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借物喻人的写法。

难点: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法 朗读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情感

用阎维文演唱的《母亲》渲染气氛,拨动学生情感,创设情境。

师:这首歌歌颂了什么?母爱 提起母爱,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母爱的佳句,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有关母爱的语句。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母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如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今天,我们来学习冰心的《荷叶母亲》,从中我们又能悟出怎样的母爱呢。

出示学习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找出文中相关描写荷叶和红莲的句子,明确借物喻人的写法,仿写文章主题段,巩固对这种写法的运用。

二、检查预习,扫除障碍 介绍作者作品(学生介绍)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在听老师读的过程中,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和不懂的词句。

出示字词,给学生一分钟时间速记。并蒂(dì ) 姊妹( zǐ )莲蓬( péng )菡萏( hàn dàn )徘徊(pái huái ) 攲斜( qī)荫蔽(bì ) 白瓣儿(bàn)

可能出现的难懂词句:花瑞:花带来的好兆头 菡萏:这里指的是未开放的荷花,即花苞 流转无力:这里指困难在母亲的保护面前显得软弱无力。

师:本文虽为一篇散文诗,但是整个文章思路比较清晰,结构也比较严谨。首先向我们交代了事件的起因,紧接着是对莲花往事的回忆,并通过对荷叶和红莲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极富诗意的画面,最后又抒发了作者自己的情感。 请同学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与之对应的段落。(便导入便书写板书) 板书:起因 1 回忆

2、3 描写 4—7 抒情

8、9 师:本文最精彩之处在于对荷叶和红莲的描写与抒情,接下来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4—9段,划出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读完后要给学生一段时间)

明确:烦闷——不适宜——不宁的心绪散了——深深的受了感动

师:可以说啊作者的情感是随着景色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换句话说作者是情随景变。

师:接下来,老师请一名同学朗读4—7段,其他同学拿出笔划出描写荷叶和红莲的句子。(强调是红莲,防止同学找白莲) 明确描写红莲和荷叶的语句。

师:通过以上描写荷叶和红莲的句子,你发现荷叶和红莲之间有一层什么样的关系呢?

明确:荷叶护莲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7段,找出荷叶护莲这一过程中,荷叶和红莲各自的表现都有哪些(找出关键词或句子就可以)。 板书:

倾侧覆盖 荷叶表现

顶住雨势

左右欹斜 红莲表现

被覆盖

师:通过荷叶和红莲的表现作者想到什么呢?想到生活中母亲对儿女的保护。(追问在文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这种借具体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某种品格的写法叫做什么呢?

板书:

倾侧覆盖

荷叶表现 母亲的保护、呵护、关怀

顶住雨势

左右欹斜 心情烦闷 红莲表现

被覆盖 被母亲保护

借物喻人

师:本文作者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在大雨击打红莲的时候,荷叶为它遮蔽风雨,正像是母亲为儿女遮蔽生活中的风雨。在文章最后,作者直抒胸臆以花喻人,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由衷的感激和爱恋,接下来,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同时,思考“心中的雨点” 和“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指的是什么?

释疑“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 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心中的雨点”指什么?(人生的挫折、困难)“隐蔽”(母亲的保护)

师:可以说最后一段将作者思想感情表达淋漓尽致,给同学们一点时间,把这一段背诵下来。 拓展训练:

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如文中的红莲一样,时时得到母亲的呵护。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和读过此文之后的感受,仿照文中的语言写一段献给母亲的诗句。根据课文最后一段的句式:母亲啊!你是_________,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这二者之间是保护和被保护的关系。

课堂小结:冰心的这篇《荷叶 母亲》犹如平静的春水里繁星的倒影,晶莹璀璨,而又耐人寻味。她以“荷叶”为题,借物喻人,吟唱了一曲母爱的颂歌。希望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获得一把欣赏研读诗歌的金钥匙。同时,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母亲!

布置作业。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文章,直抒胸臆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之情。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19篇:优秀教案荷叶母亲

《荷叶·母亲》 教学过程

初中部语文组

杨春玲

一、图片导入:

由图片想一想,它与母亲有什么联系?

今天我们将有幸学习著名作家冰心的一首歌颂母爱的散文诗——《荷叶 母亲》。

二、读“荷”

1、自由朗读课文,自主梳理生字词。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明确大屏幕上的生字词,做到读准,读顺,尽量读出感情。

2、老师配乐朗读课文。

老师很喜欢这首诗歌,请允许我为大家朗读一遍。 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老师如何处理朗读的轻、重、缓、急,并且在老师朗读完之后,给老师做个评价。

如果说到抑扬顿挫,请记下老师为何这么处理。其实老师是根据作者的情感来处理自己的语调与语速的。请同学们仔细揣摩作者的情感,有感情地再一次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三、品“荷”与悟情

同学们,你们读得很好,将作者的情感读出来了。那么,你们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了吗?

1、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当时红莲的情况和环境如何?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填表。

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感动

2、作者因何烦闷?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试作分析,“半夜”,说明作者有心事,彻夜未眠;“繁杂”,作者心情不好,所以连雨声也听起来是繁杂的;“浓阴的天”,给人以压抑的感觉,所以,作者觉得烦闷。)

3、作者还因什么事烦闷?他看到了什么?

白莲: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白莲凋谢了,“散飘”“只”突显了一种残败、萧瑟的情境,触动作者内心,更添烦恼。)

4、此时的红莲出场了,它又是怎么样的呢? 开满了,亭亭地立在绿叶间。(红莲盛开,显示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情境)

5、红莲的盛开,相较于白莲,似乎是让人欣喜的一幕,它有没有缓解作者烦闷的心情呢?(没有)作者仍是不适意。为什么?

环境: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无依无靠)

6、红莲的命运有没有出现转机?

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红莲却不摇动了。

(作者的担忧解除了,所以他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幻灯片出示表格,并填充完整。

7、此时的作者应该是很高兴的,但为什么高兴会成为感动?

作者看到这一幕,想到了母亲就是那荷叶,而我就是那个躲在母亲身下的红莲。

8、作者怎么就想起母亲了呢?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A、结合图片分析,荷叶本身是脆弱的,但是在保护红莲的时候,显示出了勇敢,正如母亲的身体是柔弱的,但是当她要保护自己的孩子时,会显示出巨大的勇气和力量。

B、“雨点不住的打着”,说明雨势很强,但是在荷叶的遮挡下,这个暴雨却成了“流转无力的水珠”,可见,荷叶的护莲力量之大。由此想到,雨点就如那困难、挫折、磨难、烦恼等(心中的雨点),生命有很多不幸,但是母爱,能将这些轻轻抹去!

9、是啊,作者看到荷叶护莲,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母亲就如那荷叶一样,保护着像红莲一样的作者。那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的母亲。

资料引入:母亲的病日重一日,日夜都处在昏迷状态之中。然而,一次当她稍清醒后,竟对冰心说:“你的衣服太单薄了,不如穿上我的黑驼绒袍子,省得冻着……”冰心泪如雨下。

冰心称她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好母亲中的最好一个。”

10、于是乎,作者发出了发自肺腑的呼唤:(出示)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让我们怀着这样的感情,朗读这一句话) 老师归纳文中各种意象的象征意义。

四、拓展延伸

仿写训练:发挥你的想象,仿照文中的语言写一段献给母亲的诗句。

例如:母亲啊!您是_________,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教师小结

爱是大自然最原始、最纯真的情感,母亲对于子女之爱更是无私、无畏。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都融入了母亲浓浓的爱。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的一句关爱的叮咛;上学时整齐的书包,临睡前掩紧的被角。用心去爱孩子已经成为母亲的习惯,她们是孩子躲避风雨的港湾。当风雨袭来时,她们都会将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在她们爱的保护伞下,一切暴风雨都会过去。

最后,让我们为天下所有的父母亲祈祷,愿他们幸福安康!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2、朗诵小诗“母亲”。

第20篇:《金色花》《荷叶母亲》教学设计(精)

《金色花》《荷叶 母亲》教学设计

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

章淑君

【教材分析】

这是初一(上)第五单元(诗歌散文单元)中的两首散文诗,这是具有散文形式又有诗歌韵味的文体,在教学中完全采用诗歌的意象分析、诵读等方式可能不很合适;从内容上看,本文依然是写母爱、亲情的,学生比较熟悉,若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来感悟,收获会大些。

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体悟诗中表达的感情,初步认识诗歌常通过意象表达感情的方式。 2.学习本文用意象表达感情的方法,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设计思想】

1.初一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很多学生的学习习惯需要的培养,课堂是培养习惯的阵地,要紧抓不放。

2.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尽可能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期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课前准备】

1.让学生利用阅读课的时间读《繁星.春水》,选读《泰戈尔诗选》 2.要求学生利用星期天回家的时间,从网上查阅有关“冰心”“泰戈尔”的资料,筛选,然后制作一份8K大小的电子小报。要求围绕一个主题,并按此主题给自己的小报起一个诗意的名字。

(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习惯和筛选信息、组织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金色花》

1.导入

①展示学生的电子小报中最精彩的部分,以此为依据让学生介绍泰戈尔和冰心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以一个学生的为主,其它补充。

②前段时间我们都读了《繁星

春水》和《泰戈尔诗选》,还写了读书笔记,现在请你将你的读后感悟和大家分享:(学生交流)

学生交流时,教师点评重点表扬:(1)句子表达完整(2)说话有条理的学生,引导学生的口头表达的规范。而至于发言的内容,相信看过了诗集,并读过了书后的“名著导读”大家的发言都会不错,但对于有自己独到感悟和理解的同学一定大力赞扬和鼓励。

(不在学生发言前直接提出“完整”和“有条理”的要求,以免学生产生畏惧情绪,以致影响发言的积极性。)

(一定会有同学提到其中的“母爱”主题。借此过渡——)

我们一起来较深入地欣赏有关母爱主题的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和冰心的诗歌《荷叶

母亲》,看看,名家是怎样写“母爱”的。

(其实,其中暗示着此课的学习目标:

1、欣赏课文。

2、学习写法。) 2.自由朗读课文《金色花》,划出朗读中没把握读准的字词,读完全文后统一查字典解决。

(从查字典开始,培养学生养成自己查阅资料和工具书解决问题的习惯,因为很多学生习惯于轻易问别人,幸好他们才是初一的学生,可塑性很强。)

统一正音、正形,弥补疏漏的字词:笑嘻嘻

匿笑

沐浴

祷告

林阴

膝盖

花瓣

嗅花香

3.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用心体会诗歌的感情。

(即使不让学生充分预习,学生都已经知道诗歌表达的主题是有关“母爱”的,课文前面的提示中有,所以不问“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之类的无效问题。)

① 你从诗中读出了“母爱”吗?

学生可以同桌讨论,然后全班同学讨论。 学生会比较难发现“母亲对我的爱”,而较容易感受到“我对母亲的爱”。 ②(教师可以顺水推舟,引导学生讨论)“我对母亲的爱”是怎么表达出来的呢? 借助“金色花”这个意象来表达。

③为什么选“金色花”而不是别的意象呢?(讨论)

金色花是印度的圣树,应该是非常美好和圣洁的,这和母子之间的感情很相似…… ④“金色花”怎样爱母亲呢?(简要概括几个生活场景)

悄悄地开放花瓣,看着妈妈工作;在妈妈要经过的小庭院为妈妈散发香气;将花的影子投在妈妈读着的书上,突然变成孩子缠着妈妈讲故事。

⑤文中的孩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天真、快乐、幸福、可爱但也调皮的。

⑥深入讨论:结合生活进一步感受这几个生活场景中包含的“母爱”。

请回想你自己的生活经历,调动你的生活经验思考:你和妈妈之间有过类似的“游戏”吗?如果有,请讲给大家听听,并说说你的妈妈是个怎样的妈妈?如果没有,那你的妈妈是个怎样的妈妈?

(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能和妈妈这样游戏的孩子一定沐浴着母爱的光辉,一定有一个对孩子充满着最温柔的母爱的妈妈,一定是慈爱、宽厚、让孩子爱戴的妈妈……所以,文章似是写“对母亲的爱”其实是写“母亲对孩子的爱”。)

⑦听老师范读课文,闭上眼睛听,通过想象再现诗中的充满温馨的生活场景,品味“母爱”。

⑧有关表现“母爱”的文章你们一定都写过,你们的写法和本文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与自己写“母爱”的方法进行比较。母爱,可以直接正面写,也可以间接的侧面的写。作写作指导。)

4.以一个孩子调皮而懂事又可爱的语调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同时留意还有什么不太理解的地方。 学生提问,共同讨论。 可能涉及的问题是:(1)为什么还要向妈妈保密?(2)怎么理解妈妈说“你这坏孩子”?

第二课时:

《荷叶

母亲》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从中感受到了一个沐浴着母爱的孩子的快乐。而受泰戈尔影响很大的我国现代诗人、散文家冰心在散文诗《荷叶

母亲》中又将让我们感受怎样的母爱呢?一起来学习《荷叶

母亲》

1.朗读课文,要求:圈出生字词;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1)解决字词,可让学生进行查字比赛,(看谁既快又准确) (2)看看本文标题有何特点?

为何将“荷叶”和“母亲”并列作为文章的标题?

(以题目为切入点来理解文章,有时是一条较便捷有效的途径。)

学生可能的回答:因为荷叶像母亲;借“荷叶”这个意象表达母爱,因刚学过《金色花》,可能受点启发。

2.再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荷叶”和“母亲”之间的相似之处。 “荷叶”和“母亲”有什么相似点?从文中找依据。

荷叶为风雨中的荷花遮风挡雨;母亲是心中有雨点的“我”的荫蔽。 齐读第

6、7节中的有关语句,体会其相似点和表达的感情。

(在本文的学习中,在朗读中品味和感悟始终作为一种重要手段。)

3.你从哪里读出“红莲”是在风雨中的?从文中找。并朗读。 第4节中:“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第5节中:“窗外雷声大作,大雨接着就来了,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第7节中:“雨势并不减退……雨点不住的打着……”

(扣住文本分析是必须的。)

4.你从哪里读出“我”心中是有“雨点”的?从文中找有关词语。 烦闷

不适意

不宁的心绪

(从第4至第7节可以找到相关的答案。这样设计是让学生懂得紧扣文本来理解,要通过朗读来感悟。同时让学生时时意识到,回答问题要有理有据)

5.文章表面是写荷叶对荷花的庇护,其实是写母亲对“我”的呵护,可以这样理解的理由是什么?

是荷花、荷叶之间的关系与“我”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有相似点,这种写法叫“以花喻人”。(也需要让学生逐步接触一些有关诗歌欣赏的专门用词了。) 6.作者是怎样由“莲花”而想到自己的呢?

因为“八年前…… 九年前……”的事情,把“我”和“荷花”连在了一起。 7.第

2、3节在文中有何作用?

为写“我”与“荷花”作准备,这就是“铺垫”。 8.自古以来,“诗言志”,诗歌是传达思想感情的,本文的情感是什么?

(母爱的赞美。文末点出,“卒章显志”的写法。

9.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诗,你最喜欢哪个句子,请说说理由。 (指导学生通过表现力强的词语和修辞来欣赏语言。)

(这篇文章的学习中没有设计自由提问的时间,因为文章本身理解的难度不大,所以把时间给学生来欣赏语言。)

【小结】

亲情是那么美好,母爱是那样圣洁,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并懂得珍惜和回报;感情的表达也可以多种多样,就像金色花,为母亲跳舞、给母亲送去芬芳、为母亲挡去书本上的太耀眼的光亮等等;也可以像荷叶为娇嫩的荷花遮风挡雨一样,母亲常常在我们的心灵面对生活的风雨的时候及时为我们撑起一把巨伞……在你的生活中感受到的亲情还像什么呢?请你借助一种意象来描述“母爱”或“父爱”。

(责编:蒋洪兴)

荷叶母亲优秀教学设计
《荷叶母亲优秀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