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民间剪纸》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1 21:05: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民间剪纸》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剪纸的方法和步骤;提高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运用不同的手法剪出窗花。

3、情感与态度目标:唤起并激发学生对民族剪纸艺术的热爱,继承并发扬民族艺术,让学生从小培养对民族剪纸的了解和兴趣,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创造美的能力培养。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剪纸的剪的基本技能技巧。 教学难点:对剪纸艺术的信心与兴趣,剪纸外形设计 。 教具准备:示范作品、彩色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欣赏剪纸作品导入: 这是大家都熟悉的十二生肖剪纸作品。

剪纸:剪纸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 你能说说我国的民间艺术还有哪些吗?让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我国民间艺术品种繁多,有陶瓷、泥塑、布艺、风筝、剪纸、麦杆画、年画、灯彩、纸编画、苏绣等。

这些民间艺术品,形象、动态简洁概括,经常用象征的手法,通过谐音、寓意的方式表现主题,剪纸的艺术语言平易真挚有一种朴实的审美趣味,往往用于装饰民居,丰富生活情趣,代表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日常活动。

今天我们就学习剪纸这种民间传统艺术:《剪纸》(板书)

二、新授教学:

(挂图)出示红“囍”字。

师:这个字,大家太熟悉了!这个“囍”字,也是老师带给你们的祝福:愿你们每一天都喜笑颜开!这个字谁会剪?

(学生发言,老师总结学生的方法)

师:现在请用大家用最短的时间,最巧的手, 把这双喜剪下来,好吗?

(学生剪,老师巡视指导)

(创设剪“囍”这样一个情境,激起学生活动兴趣,让他们对课堂感兴趣,都跃跃欲试,渴望自己动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师:剪好的同学,请把双喜举起。(看一下)很多同学都已剪好,而且很漂亮!谁愿意说说你是怎么剪的?

(学生介绍)

老师归纳步骤:可以先把纸对折,画上线,再剪,最后贴在一张对比较强的纸上 (折叠、画线、剪裁、粘贴)。因为“囍”也是轴对称图形, 对折一次,画上一个喜再剪下;对折两次只要剪喜的一半就可以了 。

(老师引导学生,并演示折叠双喜,以及喜字的其它形式,喜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变形。)

板书:剪纸的折法:

1、对称折(一折法)

(通过教师演示双喜的折叠过程,形象生动,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

探索活动: 仿例制作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另一张纸,看下一幅图(蝴蝶、猴子、金鱼),任选一个,按照刚才的四个步骤,动手在自己的红纸上剪剪看,能不能得到这其中的图形。老师将取优秀的作品展示。

(师巡视指导学生制作)。

作品展示: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交流、评析,将优秀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并在黑板上画出各作品对称轴。(很好!这是对折两次剪出的两只蝴蝶:这是对折这一次得出的一只蝴蝶。)

板书:常用装饰纹样:小圆孔、月牙形、剧齿形、水滴形等。

三、思维扩展:

师:人的智慧是无尽的,简单的事物里往往蕴涵着不平凡。我教同学们几种折法:

板书:

2、三角折

3、四角折

4、五角折

5、六角折 三折折法:

将一张方形色纸上下对折,在底边取中心点0,以0为固定点,把折纸均匀分成3份折叠在一起(见步骤图),然后在折好的纸上画半个图样,剪好后展开就有三个完整的图样。如下作品:

折法一:

折法二:

将一张方形色纸上下对折,在底边取中心点0,以0为固定点,按60度角分成3份折叠一起(见步骤图),然后在折好的纸上画半个图样,剪好后展开就有三个完整的图样。如作品:花、鱼、人等。

四折折法:

1、将一张正方形纸对角折叠一次。

2、再对角折叠一次。

3、再对角折叠一次。

4、描出图样。

5、剪下即成。

五折法:(①将方形色纸对角或对边对折,要折整齐。②把折好的纸再平均分五等分折。要注意这样折好很重要。 ③在折好的纸上画上简单的花纹,花纹的线条要接连。把要剪去的地方画上记号④按照纹样剪出,小心揭开,美妙的图案出来了)。

六折法:在三折法的基础上再对折一次

四、小结:窗花剪法的步骤;特别要注意什么,看图讲述。 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试试在这张基础上,你能剪出什么图案?比比看,哪位同学的思路更独特、更有创意! (生剪,师巡视) (生上讲台讲述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师:没想到同学们有这么多种不同的剪法!真了不起!剪纸可以有多种剪法,折叠的次数多,要画的线、要剪的线就会少一点。但不管哪种剪法,能创作出好作品就是好方法。

这些窗花都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智慧的结晶,充分表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希望同学们能把我国的民间艺术继续发扬光大。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并把我国的民间艺术继续发扬光大。

五、课后反思:

(一)、从课堂引入:我用直观的剪纸作品引入,由此让学生们了解我国民间艺术有哪些种类。

(师生有互动,用参观法,以直接感知的方法,引入本课)。

(二)、情境创设:我创设剪“双喜\"字这样一个情境,是为了激起学生活动兴趣,让他们对课堂感兴趣,都跃跃欲试,渴望自己动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师生也有互动,生生有互动)

(三)、探索活动:仿例制作“蝴蝶”图案

(这个环节是对上个知识点的巩固,和延伸——这里运用了练习法)

(四)、体会设计思路:学生根据老师讲的几种剪纸折法,自己创作一幅剪纸作品。

(培养了创作能力,让思路独特、有创意的作品就出来了——这里运用了发现法、探究法:以引导探究为主)

我把剪纸教学引入课堂,是为了唤起并激发学生对民族剪纸艺术的热爱,继承并发扬民族艺术,让学生从小培养对民族剪纸的了解和

兴趣,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创造美的能力培养。

剪纸可以使学生们安静下来,专心致志的干一件事,剪纸进课堂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还发展了同学们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保护并继承了我国的传统艺术。

三峡民间剪纸

剪纸教学设计

剪纸教学设计

剪纸教学设计

剪纸教学设计

剪纸教学设计

《剪纸》教学设计

自力更生(民间剪纸)L

民间剪纸的方法

民间剪纸的历史

《民间剪纸》教学设计
《《民间剪纸》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