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莫子豪 个人年终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04:52: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个人年终总结

自毕业以来,宏昌建设公司工作已半年了。静心回顾这半年的工作,我收获颇丰,从专业理论知识到现场管理实践能力我都学到了很多。半年来,我有两个月的理论培训课,三个月黄岐工地的轮岗,再到现今高明新工地的工作,一路走过,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七月一号公司报道,奠定了学校学习的生涯结束,也迎来了进入社会工作生涯的开始。

在黄岐项目部,首先公司安排的是两个月的理论培训课:钢筋,混凝土,模板,砌体,塔吊,脚手架,桩基础,水电等工程基础理论课;平面布置,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编制,工程造价等理论课程;财务管理流程,材料申购流程,公司制度和经营理念等认识学习。在这些课程的授课期间,我们认真细心学习和完成公司布置的方案和作业,例如:黄岐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计划,白云项目预制桩方案,黄岐项目桩基础方案,塔吊基础施工方案,黄岐项目一层梁板抽筋,黄岐砌体工程施工方案等。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动手编制各种方案,加上授课领导的细心评讲。初步上能做出一份较为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若干施工技术方案。

培训课结束,九月份正式转正,开始在黄岐轮岗工作。

第一个岗位是跟支护桩,为期两个星期,这期间,首先,对整个支护桩工程的施工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结合现场施工和建筑规范,吸收了很多旋挖桩工程施工的经验,例如打桩顺序、泥浆的浓度对成桩的影响,各种土层岩层的转挖时间,混凝土报料方法,清孔前后沉渣厚度测量,砼坍落度对打混凝土时候对钢筋笼的影响,浮笼的处理方法等等。其次是,跟班组的沟通交流,既不能完全迁就班组,要有自己的思路,有自己的原则,但也不能盲目独执己见,因为有些现场的经验还需要向老师傅学习的。

第二个岗位是跟工程桩,工程桩施工大体与支护桩施工过程相似,不同的是图纸设计和方案的技术要求不同,支护桩桩径、桩长、行走路线单一,而工程桩这几方面都多变,而且质量要求和技术要求比较支护桩高。但是有了之前跟桩的经验,跟工程也不吃力,关键是把握好孔深,报料,打混凝土这几个环节。在跟工程桩期间,也负责过板房基础的施工,吸收的经验不少。

第三个岗位是测量岗,为期两个星期,这两个星期的测量,使我熟悉了使用全站仪的一些基本功能如放点,测坐标,距离,高差等。业内作业做过自定义坐标系,导线坐标平差。两个星期的工作主要是完成三种桩工程提供放点任务。 第四个岗位是跟支护桩凿桩头,主要是控制好标高工作。虽然这个岗位比较轻松,但是在这个岗位上也吃过苦头,前期大意有所疏忽,打完标高,就离开现场,让工人自己打到标高位置。由于太过放心工人的操作,高估工人作业平,导致有三根支护桩桩头被削去四分一,影响后边的检测工作和冠梁的施工。经过反省,做到每根桩都细心跟进,在之后的桩头每根都标高达标和桩头保持完整平整。 在黄岐项目最后一个岗位是测量岗,由于土方开挖,桩承台,地梁,底板等工程跟进,测量的任务更加繁重,也琢磨出到不少现场的测量方法,例如在钢筋面上放线,用铅垂将轴线上墙,在钢筋笼上划放柱位线,底板浇完后,放大线,弹细线等。

黄岐项目工作期间,收获丰富,个人方面,在知识理论上,现场施工技术上,管理上,社会经验上,人际交往上都有一个质的提高,团队协作方面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特别是轮岗期间,一般是三四个同事为一组,组员之间互相协作,沟通交流,互相提高,深谙团队精神的力量。

十一月底,结束了在黄岐项目部的工作,和几个同事一同分配到高明新项目,开始新的一个阶段,在新项目组建团的团队当中,我延续在黄岐岗位,扮演测量的角色,负责高明项目的测量工作。十二月份上旬,做好了现场的控制点测量,主导完成了两个区土方方格网的现场坐标,标高采集,内业上编制了土方方格网和土方计量。因为土方方格网之前没有经验,成果都是慢慢一步步琢磨出来的,感慨良多。完成方格网工作后,也编制了几个施工技术方案。土方工程,超前钻工程,冲孔桩工程在即,紧张的工作也即将来临,希望能把工作做到位,做好。 在这半年来,我在工作和学习中逐步成长、成熟,但就目前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以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项目各项工程建设上去,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努力完成领导交办各项任务,为宏昌公司,为高明项目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莫子豪

2013.12.28

莫子涵个人简介

优秀毕业生事迹材料(0906:张子豪)

致远中学付子豪廉政演讲

仓储与配送学习计划赵子豪

沈子豪读《光辉的旗帜》有感

邓豪_美工_个人工作总结

邓豪_美工_个人工作总结

莫旗农广校工作个人总结

《不洗手的秘密》读后感(张子豪) (推荐)

3风自查报告11电气2班伍子豪

莫子豪 个人年终总结
《莫子豪 个人年终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