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透视渝北官员“集体下课”事件

发布时间:2020-03-04 06:28: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透视渝北官员“集体下课”事件

透视渝北官员“集体下课”事件

【编者按】

2005年2月底,因连续两次在社会评议中名列末位,重庆渝北区交通局5位领导“集体下课”,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时至今日,这场问责风暴给渝北官场带来了何种影响?“民评官”这一考核干部的民主手段应该如何完善„„本刊特刊发相关的调查报道,期望这些深层次问题的解析,有助于读者朋友进一步理解“集体下课”事件的意义。

“游戏规则”,凸现民意

渝北区交通局领导班子“集体下课”事件的源头,应当追溯到2003年8月。当时,渝北区委出台了改善发展环境的一系列措施,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一条是:对34个区级部门实行部门服务社会评议制度,连续两次被评为倒数第一的部门,领导班子应集体引咎辞职。

迄今为止,渝北已举行了三次社会评议,对各部门的服务意识、办事效率、廉政建设等进行打分,参加评议的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重要企业负责人、基层干部、普通群众和老干部等,最多时达三百余人。

2004年上半年,渝北进行第二次社会评议后,交通局因管理环城路不力、城乡交通差距过大等原因,位列倒数第一,被通报批评。该年年底,渝北又进行了第三次社会评议,交通局因整改不力,再次位居末位。这一评议结果,在交通局引起了极大震动,各位局领导更是忐忑不安,因为有了明确的“游戏规则”,“集体下课”的命运恐怕已难以逃脱。

由于临近春节,渝北区委只是要求交通局领导认真检讨,过好春节。不过节后上班伊始,渝北区委立刻快马加鞭,22名区委常委全票通过决定:责令交通局5名领导成员集体引咎辞职,原局长邓万学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调任区房管局调研员,原副局长朱长举调任区水利农机局调研员,原副局长詹如举和原纪检组长樊照华降为局长助理,原局长助理童作良降为助理调研员。

渝北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决定动了真格,没有让他们曲线做官,也没有平行调动。”这位负责人进一步透露:“宣布处理结果后,没有人抵触,也没有人闹事。”据了解,“下课”的几位官员目前情绪都较为稳定,已经进入了新的岗位角色。

渝北官场,压力陡增

尽管渝北官员“集体下课”事件已尘埃落定,但经过前段时间的热炒之后,渝北上下渐渐有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开始尽量避谈此事。渝北区委、区政府已通知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不再宣传“集体下课”事件,也不再接受媒体提出的后续采访要求。

渝北区委宣传部的一位工作人员解释说:“前段时间宣传报道太多,有炒作之嫌,这样反而会影响渝北区的形象。交通局领导集体下课后,其他部门的领导压力很大,宣传过多不利于营造宽松的环境,不利于他们正常工作。”

重庆市行政管理学会秘书长陈文权教授认为:应该正确看待官员“集体下课”事件,如果一些媒体没有看到“集体下课”的积极一面,只是夸大“下课”本身,就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也难以实现渝北区委当初决策时所希望达到的积极效果。

记者在渝北采访时了解到,交通局领导班子“集体下课”后,渝北很多部门压力陡增,排名倒数十位的部门官员显得尤其紧张。渝北适时停止宣传“集体下课”事件,目的是避免行政链条折断于过高的压力。目前,渝北逐渐出现了区委、区政府所希望的“变压力为动力”的景象,比如,新组成的交通局领导班子已经向媒体表示:将加大整改力度,在两个月内取得初步效果。

考评官员,仍需完善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渝北之所以敢于打破以往上级对下级的单一考核方式,将社会评议作为衡量官员能力和政绩的重要依据,关键在于对民意力量的高度认可和信任。不过“集体下课”事件发生后,对于如何准确理解民意、如何完善“民评官”这一民主手段等等,有识之士也发出了不少理性的声音。

渝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认为:“社会评议制度实行不久,每位评议者对各部门的工作不一定都熟悉,接受到的部门服务也不一样,因而如何科学客观地进行评议,还需要进行改善。”据了解,对于交通局的一条重要评议意见是,乡村公路建设特别滞后,给群众出行造成极大困难,这也是导致交通局领导“集体下课”的一大直接原因。然而客观而言,渝北区近年来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渝邻高速公路、机场高速公路等等都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对此,渝北区委书记刘光全认为:“邓万学同志任职期间工作是努力的,但两次社会评议倒数第一,虽然做了努力,不过群众仍不满意,这是根本的标准。”

民意与官员去留直接挂钩,对官员无疑具有巨大的警示作用。应该相信,绝大多数参评者都具有一份关心、爱护、敦促政府的公心,期望政府真正执政为民。在陈文权教授看来,“‘集体下课’是干部管理中很正常的现象,不存在对‘下课’官员的歧视。官员应该做到能上能下,干得好,可以再上嘛!”

陈文权教授进一步认为:目前的官员考核评价体系亟待完善。首先,考核官员不能局限于一时一事,应该转向综合性、长期性的全方位考核;其次,考核官员应该上级考评与公众测评相结合,过去考核官员主要是上级领导说了算,现在逐渐转向主要是公众说了算。但要防止走极端,否则,一些坚持原则但又容易得罪人的事,今后就没有官员愿意干;再有,考核干部应该主观与客观相结合,上级和公众是否满意的主观看法固然重要,但并不全面,应当同时制订各种量化的客观指标,如此考核才令人信服;此外,考核官员还可以试验一些新的机制,比如委托第三方进行,以示客观公正。

官场变革,重在问责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为官者“能上不能下”成为中国“官场文化”的核心内容。一些官员尽管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损失,却喜欢赖在位子上静观其变,极少有引咎辞职或“集体下课”。有的责任官员即使受到“组织处理”,也多为平行调动,挪个位子而已。由于职级未变,待遇无损,不少不合格官员因此成了官场“老油条”、“不倒翁”。

官员手中的权力意味着责任和义务,官员如果不能履行相应职责,不仅是对社会和公众不负责,更是损害了公共权力的权威性。从这个意义而言,渝北交通局领导“集体下课”有着深刻的价值,这一事件标志着,在“问责风暴”席卷官场的今天,整肃吏治的关口应当从昏官、贪官前移到庸官的环节,问责风暴应当推向更深的层次,即不仅应当处罚那些违法乱纪、贪污受贿的腐败官员,如果官员责任不强、能力不足、工作不力,进而引起公众不满,照样应当受到追究乃至“集体下课”!

事实上,重庆当地已出现了连锁反应。2005年3月,重庆北碚区也发生了官员“下课”的“地震”,区安监局因上一年安全事故死亡人数超标被大量扣分,在区政府序列考核中名列末位,局长郝华堂被免职,调任区经委调研员。偏岩镇因安全事故、发展未达标等原因,在镇街序列考核中倒数第一,镇党委书记雷晓松、镇长许杰和分管安全的副镇长“集体下课”。与此同时,交通银行因服务态度差等原因,在市级驻北碚部门序列考核中殿后,行长被内部交流。区检察院因干部打人等恶性事件,在党群机关序列考核中位居末位,检察院领导被诫勉。

以渝北交通局领导班子“集体下课”为起点,呼吁多年的“干部末位淘汰制”终于在重庆破冰。我们有理由期望,这场具有“标本”价值的变革向更大的范围辐射,进而推动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乃至成为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突破点。

------------最新【精品】范文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透视官员“个人魅力”

画说渝北

特供官员奢侈品产业链透视

渝北法院实习感想

平安渝北建设简报

渝北府办发〔〕74号

渝北职教中心学校简介

蒙牛事件转危为安——透视企业危机管理

重庆渝北招投标会员申请会员承诺书

渝北城区环境保护管理调研报告

透视渝北官员“集体下课”事件
《透视渝北官员“集体下课”事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