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1 21:33: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

158中学小学部

杨 丽 波

2012.

2《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

从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天起,我就发誓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一名值得学生称赞、家长认可的教师。可当自己真正的投身到教学当中时,才发觉事情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虽然自己总是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力求完美,然而结果还是未能尽善尽美。

经过反复的思考,我领悟到:为师者,空有一身抱负还不行,更重要的是要有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引领。于是,假期里,我读了许多教育方面的书籍,而《好老师在这里》这本书,更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和班级管理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好老师在这里》向我们讲述的是今日台湾校园中的真实故事,每个故事都像一首抒情诗,能拨动读者的心弦。书中向我们介绍了诸多好老师在教学中的真实事例,篇篇发人深省。美惠老师年轻热情,主张对学生要用真心换真情,平时能细心体察每个孩子的情绪,对学生关心细致入微。班里有一名学生阿诚,爸爸去世很久了,妈妈已改嫁,阿诚独自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是典型隔代教养的孩子。可最近几天美惠老师却发现孩子情绪不太好,经询问才知道妈妈本打算回来给孩子过生日,可由于工作太忙,不能回来。孩子盼望已久的事情就又成了幻影。看到孩子一脸失落的表情,美惠老师决定要给孩子过一个快乐的生日。可不巧的是孩子生日那天下起了倾盆大雨,而卖蛋糕的地方却在深洼地段,那里的路程险象环生,几乎每隔一段路就有大小不等的山石崩落,最终美惠老师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帮孩子度过

了一个难忘的生日,阿诚的脸灿烂得就像是久违的阳光。

有这样一段话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虽然一个班级有三十几个孩子,但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绝对不是三十分之一。每个孩子都有完整的喜怒哀乐,都需要教师细心贴近。教师绝不能为了追求效率,用“班规”框死每个孩子不同的特性。回想我的教学,经常把重点放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对学生情绪的变化也不能细心体察,殊不知只有让学生从心里上接受老师,学生的成绩才能真正的有所提高,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还记得张艺谋的一部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一个十四岁的农村少女魏敏芝到一所贫穷的小学代课,虽然她毫无经验,但她心里却本着一个信条: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班上一名学生因家计困难而必须放弃学业到城市中打工,魏敏芝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在复杂的大城市中找回了这名学生,实现了她的“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好老师在这里》中的婉文和若杏老师又何尝不是这样负责任的老师呢。班级新转来的郁琪同学对于除法一窍不通,连乘法口诀都背不下来,面对这样的一名学生,他们不但没有放弃,而且积极的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及时与孩子沟通,终于找到问题的症结,从最基础的知识教起。于是,若杏老师便每天都给郁琪留额外的练习,因材施教,课堂上对郁琪宽松对待,让她可以在计算时对照口诀表来学习,提高她学习的自信心。同时,若杏和其他老师都达成一致,如果到五年级时郁琪的计算能力还是不能重建完成,就请五年级的老师继续协助,一直到将她的基本运算能力

补回来为止。

“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是一则很响亮的教改口号,但真正要落实下去却需要我们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教学是一门需要时间的艺术,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需要时间慢慢雕塑,需要时间慢慢阴干,需要时间慢慢地烧,才能成型。如果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能像文中所讲述的那些好老师一样,不放弃每一个孩子,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教育的振兴将指日可待!

《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

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

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

《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

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

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

《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

《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

好老师在这里

好老师在这里

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
《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