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九小组组长述职报告范超

发布时间:2020-03-02 04:17: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九小组组长述职报告

敬爱的党组织:

从2010年4月2日至今,本人非常有幸能够担任华东政法大学第39期暨刑事司法学院第4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第九小组组长一职。任职期间,按照党校要求,负责传达党校的各项通知,组织完成党校培训班安排的任务;督促小组成员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召集与主持小组讨论;组织与安排“请进来”“走出去”活动;监督小组成员的考勤;掌握小组成员的思想、工作以及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收集上报有关材料以及协助小组成员端正入党动机,成为合格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等工作。任职以来,自觉责任重大,因此本人倍加努力,真心诚意为本组的每位成员服务,求真务实完成培训班布置的各项任务。值此党校培训班顺利闭幕之际,现将自任职以来的各项工作,汇报如下:

一、党校通知的传达

与党校保持联系、及时将党校的各项通知与要求传达给组员、充当党校与组员间的桥梁,是小组组长最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职责。第一次组长会议上,本人收到若干涉及党校学员培训计划、要求、联系表等内容的重要文件。在认真研读之后,即为每位组员印发了一份,并在第一次小组讨论上向全体组员加以说明与强调,以保证党校的通知与要求能够准确、及时地传达给每位成员。此后的信息传达工作中,无论是召开小组讨论、组织“走出去”活动、参与专题报告会、观看红色电影的通知,抑或是读书报告、思想小结的撰写格式与规范等要求,我都会提前做好通知,并保证实行到位。从而保证党校与各组员间的信息传递通达顺畅,不至脱节。

二、小组讨论的主持

小组讨论是党校培训自主管理的一个项目,也是消化党校培训内容的一个渠道。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们相互交流、磨合乃至相熟、相知,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相互学习、鼓励与提高,可说是大有裨益。因此小组讨论的开展与主持也是小组组长的一项重要工作。

犹记得我们的第一次小组讨论,是在党课系列第一讲下课后进行的,大家的热情都非常高涨,在本人的带头下,各自进行了简短的自我介绍,相互熟悉后很快就融入了状态,一开始便营造出了一种轻松愉悦、和谐融洽的氛围。紧接着便是“约法三章”,在细读了党校培训计划与各项要求等文件后,大家就如何实现党校学习“四个有所”的目标要求与达成“五个一”的考核标准展开了讨论。其间着重强调了党校学习中的组织性、纪律性,尤其是对时间观念提出了要求,每位组员都表示会积极、准时地完成各类学习任务。之后,大家对于党课系列第一讲的学习展开了讨论,并将讨论重点逐步转移到对学习方法的讨论上来。关于如何做好党课笔记,怎样做到笔记的整洁、全面、有层次与突出重点,组员们就此前课上记录笔记的情况,交流了各自的心得,分享了各自的成果,并在讨论的最后,做出了要努力达成“优秀”党课笔记的考核标准的表示。可以说,第一次小组讨论的成功,为将来更好地参加党课学习奠定了一个坚实而有力的基础。 第二次小组讨论是在清明刚过的午后,我们非常有幸地请到了我们小组的联系人——黄中博同学,来参与我们的小组讨论。黄中博同学亲切和善,娓娓而谈,几句简单的开场白就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在整个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他都时不时地为我们讲解,并给予我们以指导与建议,还提点我们需要留心或重视的地方,拾遗补缺。在他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第一次的党课笔记自查,并联系党章中对于党员标准的要求,对党课系列第二讲的学习内容进行了细致的讨论。最后我们都表示:要明确党员的标准和条件,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并转化为实践中的内在驱力,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坚持党员标准。随着第二次小组讨论的完成,大家进一步地拉近了距离、密切了联系,并在思想水平与合作意识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此次讨论中,我们还对自学篇目与“请进来”“走出去”活动定下了初步的计划。

仅在第二天,我们又迫不及待地进行了第三次的小组讨论,而这次我们请来了党员李争权同学一同参与。陶如同学态度认真、严谨细致,在细心听完我们对党课系列第三讲学习内容的发言后,做出了中肯的评价,并对“五个基本”的内容尤其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做了一定的扩展,还结合近期他在组织生活中的学习提出了其个人的认识,使我们获益匪浅。接着,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李争权同学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的入党经历以及在组织生活中的学习情况,并对自己转正后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转变与提高做了详细的阐述,还对党组织生活进行了简单的说明,使我们对党组织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加深了我们对党的认识。最后,我们还定下了读书报告所选的篇目。随着第三次小组讨论与“请进来”活动的完成,组员们加深了对党的认识,提高了思想与理论学习水平,进一步密切了联系。

随着前三次小组讨论与“请进来”“走出去”活动的完成,我们第六小组的组员们逐步加深了对党的认识,提高了思想与理论学习水平,进一步密切了成员间的联系。而我们的第四次小组讨论,在依旧轻松愉悦、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我们讨论了党课系列第五讲、第六讲以及第七讲的内容,提出我们需要明确正确的入党动机,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与党性修养,注重组织性和纪律性,在学习与工作中逐步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并以此为自身行动的先导,时刻将一名合格党员的标准作为自己日常生活的行动指南。此后就如何写好“有内容”的思想小结进行了有序的探讨,认为思想小结的内容应客观真实,注重自我剖析,并借此来不断修正自我、完善自我。同时还对组内成员的各方面的情况加以审查,肯定了我们小组各方面的良好表现,并将其归结为组内成员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以及和谐融洽的组内关系,而组员们就此均表示会继续努力,持之以恒。

随着结业考试的迫近,党校的培训课程也趋于尾声。为了对此前的所学所感、所知所行进行一次小的汇总,从而对大家的现有的思想与理论水平加以改进和升华,同时也能以俱佳的状态备战结业考试,我们党校第九小组的全体成员迎来了我们第五次的小组讨论。我们先是对党课系列第八讲的学习内容进行了细致而有序的讨论,并最终形成“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党的阶级属性与党的执政纲领决定了其必须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作为自身行动的指南”这一观点。紧接着便是组内的第三次“自查”,我们落实了各个组员此前有关“七加一”自学篇目的学习计划,并就如何迎战结业考试进行了探讨。最后,强调了结业考试的考场纪律与时间安排以及思想小结的撰写等相关问题后,我们的小组讨论就在组员们互相激励鼓舞的话语中落幕了。有了我们团体认真的学习思考与充分的材料准备,我们在即将来临的结业考试以及今后的理论学习中定能向党组织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我们结束党校结业考试的当天,当我们怀抱着丰硕的成果即将告别党校之际,我们迎来了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小组讨论。此次讨论中,我们一致认为这次结业考试是检验的同时也是一次再学习的机会,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自己在平日的学习中均有了不小的成果与收获,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自己还有不足之处,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今后的努力加以弥补与改进。结束考试的我们即将面临结业,对于将要离开的党校均有些许不舍。此前我们在撰写的思想小结中都谈到了参加党校培训以来的经历与感想,而如今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分享着这些收获与体会。在思想小结的交流中,我们对于党校的认识与体会也愈加深刻。

综上所述各次小组讨论的情况,我们每次的小组讨论均能做到次次有内容、有质量地完成。随着最后一次小组讨论的结束,我们的党校培训也愈发接近尾声。但我们相信,就此结束的仅仅是本次的培训学习,而一生一世的入党学习永不止步。

三、“请进来”与“走出去”活动的落实 “请进来”活动,我们与第三次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请来了学生党员李争权同学参与我们的讨论。而“走出去”活动,既是一个外出实践的机会,同时又是一个充份利用所学知识,在组内实践党的根本组织制度民主集中制的机会。活动前,我布置每位组员草拟一份简单的计划书,要求可行性与深刻性相结合。计划书汇总后加以分类,并在小组讨论时就具体活动的地点进行民主表决,并最终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走出去”方案——参观松江烈士陵园。在整个实践活动中,大家互相帮忙,分工合作,群策群力地顺利完成了本次活动。

步入陵园,郁郁的芳草与环俟的苍木营造出了一种静谧、宁和的氛围。广场正中的纪念碑巍然耸立,显得庄严、肃穆。纪念碑高约20米,由四面垂下的红旗组成,表达着对革命烈士的悼念;枫叶红色的墙体似为先辈们抛洒的鲜血所染红;四面红旗代表着我国四个革命时期;碑上毛泽东同志的手迹“死难烈士万岁”的黑底金字苍劲而有力。

陵园一隅排列着诸多革命先辈的墓碑。我们从旁边的革命先烈事迹展中了解到他们的光辉的事迹与不朽的名字,有革命先驱侯绍裘、云间女杰姜辉麟、坚强战士俞祖耀、地下尖兵吴光田、除奸豪杰顾桂龙等等。他们为了党、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的利益而英勇奋战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以自己的鲜血铸就了革命事业的奠基石,这份执着的追求、崇高的信念与甘于奉献的精神正是我们这些蜗居象牙塔的大学生所欠缺的。 在缅怀先辈的同时,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们也在思索:革命先辈们何以能够如此坚决;指引他们顽强拼搏的是怎样的意志与信念;我们要如何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我们要怎样才能继承先辈遗志并将这种理念内化为自身行为的内驱力?

带着思考与感悟,心怀崇敬与宁静,我们踏上了返校之途,前方的路还很遥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四、自学篇目的安排

自学篇目“七”加“一”的理论学习既是培训班交给每个学员的任务,也是我们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在思想上入党的基础。为了方便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我将我们十人的小组细分为两组,每组负责四篇(其中十七大党章和十七大报告均已具备),并由各分组推举出一名负责人加以监督。这样既有利于大家分工合作,又提高了效率,为大家在计划的时间里节约更多的自学时间。从效果上来看,大家都很积极,资料收集迅速、全面,比较成功。

一个多月来的履职经历,我感到既充实,又欣慰。我和小组学员们一起并肩战斗,不仅增进了了解,沟通了感情,建立了友谊,也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工作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通过自省和与他人交流,仍觉有许多不足之处。虽然党校培训即将结束,但这也是本人今后其他工作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一是要防止急于求成,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要充分尊重现实,区别对待,循序渐进,避免一刀切、一律化;二是要避免苛求于人,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不能事事都要求完美,因人、因事、因时要体现区别,以避免无意中伤害大家的积极性,要注重把大家的积极性发挥好、保护好,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良好局面。三是,切实准备好每次会议议程,引导成员正确发表自己的意见,避免冷场的局面。

以上报告,请党组织领导们审阅批评,并借此机会,再一次向一贯关心、支持和帮助我的各位领导、老师、学长学姐们以及我的组员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此致 敬礼!

报告人:范超

2010年5月24日

组长述职报告

城中村改造小组组长的个人述职报告

范磊述职报告

范书记述职报告

范磊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范佳

课堂教学单元设计与实施(第九组范超)(推荐)

学科组长述职报告

教研组长述职报告

年级组长述职报告

第九小组组长述职报告范超
《第九小组组长述职报告范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