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江西教师招聘笔试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02:10: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4江西教师招聘笔试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A.阻扰(ráo)

恶劣(līâ) 朦胧(lóng) 泛滥 (lán) B.因为(yīn)

苏醒(xǐng )

甚至(shân )

婴儿(yīn) C.急躁 (zào)

霎时(shǎ)

参差 (cěn ) 趁机(châng) D.兴奋 ( xīng)

血液(xuâ)

看守(kàn )

似乎(sì)

2.“语文课程”四个字按音序排序顺序正确的一项是(A)。 A.程、课、文、语 B.课、程、文、语 C.文、程、课、语 D.课、文、语、程

3.下列词语的后一音节不读轻声的是(B)。 A.衣裳

B.计划 C.头发 D.姑娘

4.“万、乃、及、巨”的第二笔分别是(C)。 A.撇

橫折折折钩

竖折

B.橫、折、钩

橫折折折钩

竖折 C.橫折钩

橫折折折撇

橫折 D.撇

橫折折折撇

橫折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A.邋遢

发髻

懒洋洋

无精打采 B.分歧

摇控

泪潸潸

奔流不息 C.恐怖

顺利

慢吞吞

迫不及待 D.点啜

书籍

明晃晃

穿流不息

6.“休、羊、蜻、本”的造字方式是(C)。 A.形声

象形

会意

指事 B.形声

象形

形声

指事 C.会意

象形

形声

指事 D.会意

象形

形声

会意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C)。 A.“匠”用音序查字法先查“j”,再查“jiang”.B.“级”用部首查字法先查“纟”,再查三画 C.“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s”,再查“shi” D.“好”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女”再查三画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D)。 A.“主、恍、感、赏”都是第三声 B.“拼、印、津、神”都是前鼻音 C.“挂、家、间、恰”都是三拼音 D.“章、主、脂、邹”的声母相同

9.与“这、日、伯、若”字体结构分别相同的一组是(A)。 A.间

B.房

围 C.国

实 D.世

10.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B}。

熟透()

白里透红()

透过()

透露()

1穿通

2泄露

3彻底

4露出

5季度达到充分的程度 A.3412

B.5412

C.3421

D.4512

11.“操场上响起了嘹亮的歌声,‘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里的省略号表示(C) A.说话断断续续 B.语意未尽 C.引文的省略 D.列举的省略

12.祥林嫂是(C)中的人物

A.《家》

B.《围城》

C.《祝福》

D.《雷雨》

13.和“临危不惧、勇往直前”表达的情感色彩相同的是(C)。 A.无影无踪 B.耀武扬威 C.力挽狂然 D.筋疲力尽

14.横线上填入最恰到的词语是(D)。 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于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自然,遵循规律。 A.谦让

B.谦和

C.谦恭

D.谦卑

15.“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典故的主人公是(B)。 A.项羽

B.赵括

C.林冲

D.越往勾践

16.“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的(C)。 A.宋江

B.李逵

C.林冲

D.越往勾践

17.诗豪指的是(C)。

A.王勃

B.李白

C.武松

D.王维

18.(B)不是陶渊明写的。

A.《饮酒》

B.《醉翁亭记》

C.《归园田居》

D.《五柳先生传》

19.(D)对自己的作品“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A.吴承恩

B.罗贯中

C.施耐庵

D.曹雪芹

20.(B)和秦观、张耒、姚补之齐名,后人并称之为“苏门四大学士” A.王维

B.黄庭坚

C.范成大

D.柳永

21.下列古诗文名句的作者、朝代及诗题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

A.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李商隐

【明】

《石灰吟》 B.羌笛何须怒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

【唐】

《凉州词》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唐】

《咏雪》

D.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

【元】

《墨梅》

22.下列诗句描述的季节分别是(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月荷花别样红

儿童及走追蝴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A.春天

秋天

夏天

冬天 B.冬天

秋天

夏天

春天 C.冬天

秋天

春天

夏天 D.春天

冬天

秋天

夏天

23.他是一个被遗弃的孩子,“我”的外祖母将他养大,外祖父却怂恿他每次赶集都要偷东西,他聪明能干,却由于雅科父舅舅的自私,在搬十字架时被压死,他是高尔基童年当中的(A)。 A.阿廖沙

B.格里戈里

C.小茨冈

D.别里科夫

24.将下列句子连接成意义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C)

1.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2.他们举目回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峰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 3.现在,他们三个人的头顶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是斗,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攀登的山岩了

4.越过东西面的一段雪枝以后,汪富洲、屈银华和贡布向右流至背面的岩石坡连续向上攀登,终于登上一个岩石和积雪交接的地方。

A.1324

B.

4132

C.4231

D.2431

2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

A.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B.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账,需要我们小心的记录,精心收藏 C.在“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中,校刊通过“诗韵玲珑”“思想芦苇”等小栏目 D.在遇到困难时,他们听见了老死柔和的声音和关爱的眼神

26.下列对名著的点评正确的一项是(C)

A.《鲁兵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 他咱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幸万苦,终于得到了客观的财富。

B.《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书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德国统治阶段的腐败和罪恶

C.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是一部优秀的浪漫主义文言小说,这部作品通过鬼、狐、仙的描写,曲折的反映现实,抨击时弊,歌唱爱情,情节变幻离奇

D.俄罗斯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重点刻画了主任保尔·柯察金。保尔·柯察金的事迹鼓舞了我国千千万万的读者。

27.《静静的顿河》《悲惨世界》《荒野》《凡卡》的作者分别是(A) A.肖洛霍夫、雨果、艾略特、契诃夫 B.普希金、雨果、歌德、契科夫 C.托尔斯泰、雨果、艾略特、司汤达 D.歌德、肖洛霍夫、雨果、契科夫

28.“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A) A.林黛玉

B.贾宝玉

C.薛宝钗

D.王熙凤

29.下列文学常识的内容搭配有误的是(B) A.《寄小读者》——冰心

B.《推开窗子看见你》——高洪波 C.《穗草人》——叶圣陶 D.《狼王梦》沈石溪

30.将下面四句话分别填入横线内,正确是一项是(D) ①唱着一支清苑的歌。②唱着一支粗犷的歌。 ③唱着一支缠绵的歌。④唱着一支婉转的歌。

秋雨,淅淅沥沥,________;山泉,丁丁冬冬,________; 鸟儿,啾啾啼鸣,________; 雪景,轰轰隆隆,________; A.①③②④ B.④②①③ C.①②③④ D.③①④②

31.下面关于中国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是(C) A.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B.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C.花中四君子:竹松菊兰 D.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32.下列古诗中不是宋诗的有(D) 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C.江上往来日,但爱鲈鱼美

D.路人悄问遥招手,怕的鱼惊不远人

33.著写下列作品的教育分别是(A)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打教学论 )(民主主义与教育) A.苏霍姆林斯基。夸美纽斯,杜威。B,卢俊 夸美纽斯 杜威

C.苏霍姆林斯基 杜威 夸美纽斯D。苏霍姆林斯基 夸美纽斯 赞可夫

3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B)

1.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者马克。吐温 2.长袜子皮皮 作者米尔恩 3.张天翼著有 宝葫芦的秘密。4,黑柳彻子的 窗外的小豆豆。

35,下列教育名言与教育家搭配有误的是(B)

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陶行知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孟子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4.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 叶圣陶

36.婉约派,豪放派。新月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C)

1,苏轼,高适。胡适。李清照2.李清照,苏轼,胡适,高适, 3.李清照,苏轼。高适,胡适,4,苏轼,李清照,高适,胡适。 4.37,描写洞庭湖的诗句是(A)

A.湖光秋水里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D,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

3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A.,孰为汝多知乎.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B.蟋蟀的住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蒙娜丽莎那微笑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跟你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是叠字联

39,我国最长的抒情诗是(C)

A,牡丹亭 B.木兰诗 C.孔雀东南飞D西厢记

40古代四大美女中的沉鱼是指(D)

A貂蝉,B,杨玉环,C,王昭君,D,西施。

41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原来是指《诗经》和《楚辞》中(A) A.《国风》《离骚》B.《离骚》C.《国风》D.《离骚》《国风》

42.《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的下一句是(B) A.何人无惑B.孰能无惑C.民无信不立D.及时当勉励

43.《诗经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的“思”理解正确的是(A) A.语气助词B.思念C.想法D.思考

44.下列加点字与“伯牙善鼓琴”中“善”意思相同的是(D)

A.他为人合善B.善哉,峨峨兮若泰山!C.善哉,洋洋兮若江河D.亲中有善上技者

45.“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作者是(A) A.纳兰性德B.张若虚C.温庭钧D.柳永

46.语文课程基本特点(C)

A.综合性与实践性统一B.人文性C.工具箱与人文性同意D.工具性、

47.《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数量不少于(B) A.40万字B.100万字C.80万字D.60万字

48.下列歇后语不是喻意的一项是(C)

A.洗脸盘里扎猛子—不知深浅B.木头眼镜—看不透C.膝盖上钉掌—离蹄(题)太远D百年松枝,十年芭蕉—粗枝大叶

49.下列反义词属于极性反义义场的是(D) A.生—死B.公—私C.动—静D.软—硬

5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不正确的一项(B).A.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位于太行山深处。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我们到此真有点儿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B.4月20号四川芦山法伤强地震,房屋倒塌,交通阻塞,通讯中断,灾后的芦山重建工作千头万绪,百废俱兴。 C.在一次大型电视诗歌朗诵会上,殷之光显示深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D.由希腊引发的欧洲负债危机,迅速蔓延到欧洲其他国家,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相关各国共同努力,攻克困难,一定迎来柳暗花明的一天。

51.下列复合式的合成词中属于动宾型的是(A) A.注意B.气功C.马匹D.人物

52.同一句话中,由于重音位置不同表现不同意思,下列表述“别人不知道你会唱歌”一句(C) A.我知道你会唱歌 B.我知道你会唱歌C.我知道你会唱歌D.我知道你会唱歌

53.与“一样”中“一”字杜英相同的是(D) A.管一管B.一成C.统一D.一块儿

第二部分

主观题

一、简答题(6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标准》(2011版)提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精读、略读、浏览的评价建议各是什么? 答案:要点

1.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2.略读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

3.浏览的评价,重在考查学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有用的信息。

二、案例分析(11分)

下面是一位教师关于“打”字的教学

师:小朋友,你用什么方法记住“打”字的? 生1:“打”字就是一个提手旁加一个“丁”,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 师:加一加是个识字的好方法。 生2:我在电梯里见过这个“打”,是提醒我们电梯出现故障就要拨打电话。 师:你是个善于观察的还在,在生活中识字也是个好办法。 生3:大课间活动时我们打球就是用这个“打”。(学生边做动作) 师:通过做动作来识字更容易让我们记住字。

生4:我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丁老师爱“打”人。(数学老师姓丁)

师:你的识字方法很独特,但老师想问问你,丁老师真的打过你吗?她是怎么打你的? 生5:丁老师偶尔会高高举起教鞭,但是打在我收拾一点儿也不疼。

师:其实这不是真正的打,而是一种特别的爱。相信你会深深地记住这个特殊的“打”字。(学生一脸幸福,高兴的坐下。)

请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相关理念,分析以上案例。再列举两种其他的识字方法,可用其它生字为例。 答案:要点

1、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使用结合。

2、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3、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有关新课标四大理念。

三、材料分析(15分) 默写孟郊的《游子吟》,并改写前两句诗,不少于两百字。可以结合诗歌的背景、场景、人物的心理、动作及对话等。 答案: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要点:

1、游子为什么要离开家乡?什么时候离开的?地点?

2、游子即将离开时,母亲心情如何?她最担心什么?

3、在灯下是如何一针一线地缝衣的?抓住细节和动作刻画。

4、分别是,游子会说什么呢?母亲又会说什么?请展开想象。

四、教学设计(18分)

请真人默读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根据要求答题。基中微型设计要求学出教学环节及教师的引导语。 集合本单元的主题“我国的世界遗传”和学情特点,为本廛设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6分) 答案:教学目标

1、认识和掌握生字新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的语音

2、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3、初步掌握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手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航在湖面慢慢的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这个句子中的“滑”字用得巧妙,请细细品味,设计这个词的微量数学。(6分)

答案:要点

就是教学片断,即讲解一个词好在哪里的教学过程。包括导入、初读、品读、应用等环节,运用各种各样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背诵积累是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本文要求学生把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你打算引导学生背诵那一部分?请完成知道背诵着一部分的微型设计。

答案:要点

1、把握文章线索,加强记忆的条理性。

帮助学生寻找和建立记忆课文内容的支撑点。支撑点一般是指句段中的重点词、一段话中的中心句或段落中的第一句等。

2、反复朗读,辅以多种感觉通道帮助记忆。

采用尝试回忆法这种尝试回忆的活动,以“朗读—回忆—再朗读—再回忆”两种形式交替进行,更有利于调节兴趣,使大脑处于积极状态,集中注意力。

3、整体记忆和部分记忆相结合。

部分记忆即把要记忆的整体内容分为几个小的部分,一小部分一小部分的依次背诵,全部能背诵了,再连接起来背诵。一段较短的内容适宜整体记忆法,较长的内容适宜部分记忆法。

颐和园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江西教师招聘笔试真题及解析

江西教师招聘国编小学数学笔试真题答案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真题及答案

徐水县教师招聘笔试真题(答案)

江西教师招聘国编笔试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

江西国编教师招聘考笔试真题答案—小学音乐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江西教师招聘教育学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日照教师招聘笔试真题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江西教师招聘笔试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江西教师招聘笔试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