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发言稿

发言稿历史(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1-16 08:32:13 来源:发言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历史发言稿

初三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很荣幸兴能参加这次中考备考会。在这里,首先感谢级长及其他老师给我的帮助和指导。下面,就允许我代表初三历史科组谈谈历史备考现状、做法,同时也希望大家能为我们初三历史中考备考多提宝贵建议。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2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解读近年广东、特别是湛江历史中考的历史题,准确把握考情、教情、学情,制定有效的备考策略,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实施,力争让我校历史学科在2012年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学情分析

这届学生历史基础比较薄弱,从半年多的学习和检测情况来看,学生历次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学习兴趣不浓。但是面对中考的压力,学生开始明确了学习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的主动性大为增强,学习风气较好。尤其是初三(8)班,(1)和(2)班。但其他班部分学生学习还是不够主动。因此在本期教学中,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另一方面要想尽办法将历史知识生动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措施

第一,严把备课关,从源头上提高讲课质量。

首先,认真研读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2年考纲和考试说明,把握中考方向。熟读教材和内容,掌握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采用集体备课的方法,多讨论、多研究,共享教学资源。

第二,提高课堂效率,引领学生高效学习。

课堂授课作为整个教学工作的关键和中心环节,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运用板书、、教具演示、理论联系实际等多种方法来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多提问,加强与学生交流,使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

第三,把握读、讲(听)、练(测)、评四个环节。

指导学生有效读书,我们尽量做到精讲多练,在课时复习结束后,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练习,以便及时巩固知识,练习后,认真评讲。我们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学生解题失误,提高应试能力。

第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我教学能力。

首先,集体备课,共享教学资源,讨论分析教学重难点。多向其他教师请教,多听课,吸取他们的优秀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其次,多加强学习,扩充自身的知识面和视野。同时也多了解时事新闻,多用历史的思维,联系地去思考问题。

四、进度安排:

第一轮:3月到5月 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依据考纲,讲练结合,全面清点知识点,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分析、回答问题,倡导学生参与教学,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各种课堂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我们本学期初依据考纲整理了一份较为完整的复习提纲,分发给重点班的学生和普通班中成绩较好的学生。强调他们多看,多背。另外,我们征订了一份《考点精要练习》,这份试题基础性强,针对性强,重点是让基础差的学生有所收获,基础好的学生有所提高。还有,3个重点班增加了一本针对湛江中考的复习资料,目的是让他们更高效,更全面的复习。

第二轮:5月到6月 分类复习和热点复习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教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分析,比较、概括历史的能力,在这一阶段,除了讲课外,加强练习,训练他们对关键词句的分析解答,提高他们答题能力和技巧。每复习完一个专题,就进行一次专题考试或练习,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对与历史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轮:6月到6月中旬 模拟冲刺

搜集、整理高质量的模拟试题进行综合训练,加强训练与讲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焦虑和恐惧,使学生以自信、积极的情绪状态备考。

余下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现在学生们也都意识到了时间的紧迫性了,都在努力不停的学习,学习努力就代表着不断的进步,我为他们感到高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的帮助学生在精神上和学习上共同进步。

最后祝愿我们学校在中考中取得最好的成绩! 发言完毕,谢谢

推荐第2篇:历史发言稿

1、历史发言人参与学习全程管理。

首先,课前组织、指导预习,检查预习情况; 其次,课中组织语言操练,对话表演以及其它探究活动,并维持好活动纪律; 再次,课后组织复习、学习帮扶,课后作业检查。

2、协调。历史发言人要学会做好组员的思想工作。历史发言人要协调好组内成员之间的关系,求大同,存小异;历史发言人要充分发挥本组成员的特长与聪明才智,调动积极性,形成小组合力;发挥历史发言人在教师与小组成员之间的桥梁作用,沟通、协调师生关系;协调并处理好本组成员与其他小组成员的矛盾纠纷,学会借助外部资源(如教师、其他历史发言人、班级干部),主动与其他历史发言人一道控制矛盾的激化,化“干戈”为“玉帛”,协助教师建构和谐文明的合作型班级;主动处理好各历史发言人之间的关系,积极组织参与同本班其它小组之间的和谐竞争,掀起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3、示范。历史发言人与每一个组员之间是平等互助的伙伴关系,历史发言人不要有“可以享受特权”的想法,不能因为自己是历史发言人就可以免去或减少组内日常工作。小组内的各项制度,历史发言人首先要遵守。小组内的各项任务,历史发言人要争取最先按质完成。班级或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历史发言人要带好头并发动组员积极参加,时时处处带头维护班级和学校荣誉。要求组员做到的,历史发言人首先要做到。历史发言人要时时处处起榜样作用,做好示范。历史发言人是历史合作学习中的情感催化剂,在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历史学习氛围方面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1)历史发言人要有诚心,严于律己,以身示范,学会倾听,懂得尊重别人,带头谦让。

2)历史发言人要有热心,带动其他组员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 3)历史发言人要有爱心,带头帮助学困生,鼓励学困生,消除他们不良的学习情绪,主动询问、解决小组成员遇到的困难。

4)历史发言人要有进取心,保持积极的历史学习态度,带领小组成员不断追求进步,争取把自己的小组建成最优秀的小组。

5)历史发言人要有信心,不怕困难,相信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能学好历史,取得进步。

4、监辅。历史发言人要组织组内成员相互监督各项制度的遵守情况和各项作业的完成情况,组织组内帮扶辅导,互帮互助。历史发言人要督促同伴改正错误,帮助同伴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督促完成作业不积极的同学按时完成作业,协助教师做好辅导工作。

5、强化历史发言人责任,落实组内活动,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历史发言人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之中,更重要的是落实小组学习的任务,充分调动组员的主动积极性,如:分配组员做好预习成果及预习疑难记录。另外,历史发言人还要监督组员有效的进行学习活动,对一些学习基础不理想,学习习惯不好,学习主动性差,自制能力弱的学生,需要历史发言人精心“照顾”,用委婉的语气、鼓励的话语、赞赏的目光来 “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监督他们专心倾听、积极思考、认真作业,使合作学习走向成功。历史发言人可也决定预习、搜集通过课前预习提出的的问题和课文复习完成的时间,可以布置家庭作业,可以批阅和讲解练习等。

年终评选最佳小组,最佳组长,最佳组员

5、维持。历史发言人要维持小组活动纪律,维持好小组课内外活动的正常秩序,协助教师做好小组活动的安全防范等工作。

6、评价。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历史发言人要做好自评、他评与互评工作,协助教师实行“多元化”评价。自评指组内成员自己评价自己的基础上,对本小组工作作出中肯的自我评价;他评指其他小组成员、教师对本小组及本小组成员的评价;

互评指组与组、历史发言人之间、组员之间、师生之间进行的相互评价。

7、协助。历史发言人要协助教师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工作。历史发言人要帮助老师收发作业、组织读背课文、协助组织组内成员的听写等。

8、反馈。定期检查或随时抽查小组同伴的学习情况,作好学习记录,历史发言人要及时向教师汇报本组成员的学习和思想等方面的情况,主动向教师了解本小组成员的学习等情况或工作建议;历史发言人要把老师提出的需要完成的内容或历史发言人工作会精神准确及时地反馈给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并组织小组成员开始实施;加强与本组成员的沟通,及时把同伴学习等情况反馈给教师,便利于教师作出调整安排;历史发言人要负责小组成员的成绩记载、兴趣爱好的调查统计等工作,提供相关信息,协助教师完成组内学生的基础档案、发展档案;历史发言人要加强与其他组之间的信息交互,与老师或本班其他历史发言人之间保持密切联系,随时反馈相关信息,如小组内遇到的困难或是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等,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的帮助。

推荐第3篇:历史学习发言稿

一、要学会使用好课本

初中的历史比较简单,但要想学好却也不容易。目前使用的历史新教材,课本知识容量不大。首先要了解课本的基本结构。一般说历史课本的每一课通常分为几部分内容,大字部分是该课的主要内容,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点都在这一部分,因此同学们应该对该部分进行精读,着重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要学会分析这一部分哪些是重点,那些不是重点,哪些内容是要求一定要记住的,哪些内容属于了解就行的,只有把握了重点,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此外,课本有些内容是用小字印刷的,这部分内容不是课本的主要内容,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同学们的知识面,不一定要记的,但是同学们可以阅读,最好结合课本的大字部分来看。

二、要学会“阅读”

要学好历史,就要学会快速阅读教材,才能取得课堂的主动权。做到这一点,同学们就能学得轻松自如,并逐渐掌握阅读技巧。上课时,老师带领大家读书学习,通常老师已经有层次性、针对性地设计了问题来启发我们大家什么内容须详读精思,什么内容要略看了解,什么问题要边读边想,什么问题要读后再想。因此同学们要跟着老师给你启示,寻找知识的纵横联系、前因后果等,同时大家也要养成圈点批注,做简要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课文中绝大部分针对历史名词、概念、人物等所作的小字或资料补充,部分不带星号的引言或插图等,只要快速扫描略看即可,而诸如历史事件的起因、进程、影响,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人物,重要的历史资料、历史插图等重难点知识,就要求大家详细阅读、认真思考。

三、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做到“善思”和“乐思”

《论语》里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要我们在学习中做到学思结合。爱思考、会思考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同学们要在课堂上利用老师给的思考机会,培养多种思维能力。

要会在课堂上精心设计问题,层层深入,学会顺着历史线索寻找事情的前因后果,以此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彻悟,更是思维的启迪。长期如此的训练,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要鼓励自己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此训练我们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外国的教育家曾提出:“只要学生能提问题,就有利于形成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因为发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体现。大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评价、定位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就可从中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学会掌握巩固知识的技巧———“巧学”

1、及时巩固训练。学完新课后的集中练习是能巩固强化记忆,提高分析能力。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所以学完的知识要及时复习,根据记忆的规律,以往总是先快后慢,及时复习巩固,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2、总体复习。历史学科是一张规律性强,线索脉络清晰的知识网,把握住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住关键以点带面,历史课的学习及总复习便会化难为易。

横向联系的学习方法既要体现在总复习中,也应贯穿于每一节课的学习训练过程中。老师每讲到一个可以类比的历史知识时,大家可以跟着老师的提示回忆所学的相同、类似的历史知识,然后加以分析对比,把类似的历史知识归纳到同一条记忆链条中去。如讲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时,就可以表格的方式把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影响加以对比,分析出异同,在分析对比中,悟出掌握知识的要领,这样多次训练、引导,就会掌握联系对比的记忆方法。

纵向联系即把同类项的历史问题跨越章节界限,瞻前顾后,一线贯穿。例如,我国古代几个朝代文学史上线索: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再如,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一步步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线索: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的签定,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以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之后,又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则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要学会掌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做到竖通、横通,同类项的史实,竖看有一条线;同时代的面貌,横看有一个面,千头万绪的历史问题都能各就各位,交织成网络,达到纵横有序,左右逢源,学会以重大线索整体把握历史知识,并能自行归纳总结历史事物的纵横联系,那么大家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技巧便会在巧结知识网络中得到提高。

推荐第4篇:历史学习发言稿

历史学习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弗朗西斯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但是,大多数的学生都觉得历史很无聊。他们通常都是用睡觉来打发历史课的,因为他们觉得历史枯燥无味。所以就有了以下症状:没兴趣——听不懂——睡觉——不会做题——抄袭他人——考试分数不好。诸如此类,无限的循环下去。其实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同学都认为我们学习历史仅仅是因为我们高中有历史这门课,或者我们高考的需要。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历史是维系一个民族存在的必要条件。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也是为现在提供借鉴的,所以同学们首先要明确历史学习目的,“态度决定一切。”当然还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再次与大家交流一下我的学习方法和经验:

1、培养学习兴趣。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论做任何事情,倘若你有了兴趣那你就极有可能成功。兴趣驱使是你朝着你预定的那个方向去发展,一点一点、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你的目标。

2、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上十分钟,课下十年功。大多数的同学都是课堂上45分钟听着很简单,课后做练习时总要花一番大功夫。其实平时我们在预习时就要大概理清本课所学知识的大体框架和脉络,例如我们在学“中国的诗歌和小说”时就应理清这一课每个朝代诗歌和小说发生的时代背景、特点、内容、发展趋势、代表作品、影响、本质和他们之间都有什么关系。这样一来你在听课时会轻松许多,也会在你预习的基础在上有新的收获和体会。最后课后的复习也很重要,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斯浩研究发现了遗忘曲线我们的记忆遗忘的是很快的。但倘若我们及时复习,提升自我记忆能力将会有助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所以不但要预习,也要及时复习哦!

3、多做习题。不论是大脑还是手下的功夫它都是练出来的。理论的知识固然重要,但实践出真知这个道理我们也都明白。平时当老师刚刚讲完这一课时,我们就及时去做与之相配套的习题,来巩固加强这往往是最有效的时候。

4、“良好的习惯是一切行为的开端。”在平时的历史课堂上我们应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我们可以直接把笔记在书上,往往书上没有老师又反复强调的东西是很重要的。我们通常都要记下来,在做相关习题时最好把与之对应的知识点写在习题的旁边,这样不但方便我们巩固记忆知识点,有更深刻的理解了习题。

5、“万变不离其宗”历史的学习主要还是在课本上,不管题目怎样变换中心还是离不开书。考试时不论材料有多难,一定要想到他与课本上的知识点有什么联系,分析材料联系课本看问题。

6、排除法做选择题。选择题的分数会影响你的总分,凡是得高分的同学他们的选择题肯定不差。我们在做选择题时先把会的选出来不会的用排除法来做会更好一些。

当然我们也不是分数的奴隶,你主动去亲近他,他自然会亲近你。从横向和纵向都去了解历史。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谢谢!

20

14、10陕鼓中学高二六班吴洁

推荐第5篇:历史学习发言稿

大家好。

听完了前几科的学习心得,接着也就要轮到历史这一揪心的环节了。是的,高中九科的学习中,历史就占其中一位。那些密密麻麻的年代,大大小小的时间,形形色色的人物,就构成了历史。你可以说很难,难于上青天,也可以看的很易,视其淡薄如水,不管怎样,主观因素就是它在你自己心中的定位。所以我想讲的第一点就是,兴趣,决定了你对起的热爱和研究程度,不光历史,其他科目也一样,你的兴趣,决定了你对这科的排斥程度。或许有时上课听老师听的非常认真,但是下课铃声一响,书本一合,今天学了什么? 连这节课讲的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不知道,这就有点像选择记忆性综合征了。不要笑,相信多少同学们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不是你不听讲,不认真,事情总会有一段接受的过程。何况历史的多与杂。所以,带着接受的心理去听课,对保证听课的效率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实在做不到,也应该做到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至少对老师说过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印象,这样在最后总复习时才不至于一头雾水。

所以,你可以不花大量的时间去搞预习,但必须保证课堂上要理清知识顺序和重点,不要忽略老师说的每一句话,有时老师说的一些题外的事件啦人物啦对我们地记忆是很有帮助的。

所谓课上十分钟,课下十年功。课上的45min可能听着很简单,可是课后的练习可是要花一番功夫的。在课上掌握了大体主线后,课后也就是做练习之前要重新翻一翻书,整个浏览一遍,然后再去做题,那是就可以体会到什么事下笔如有神了。但我不觉得历史是一个需要做很多题来训练的一个科目,重在要做精。像系统集成傻瓜的配套练习,就可以达到一个训练的目的,反复的看那些题目,掌握那些题目,也就差不多了。

历史的学习主要还是离不开书本的。可以说是一书在手神马都是浮云。不管题目怎么变换,其中心还是离不开一个书。考试中的主观题其实是很好答的,看一段材料,想想有关这个材料的课文内容,在看题目,答案就出来了。有些问的什么影响啊,优点缺点啊,二者异同啊,分析一下,大概把书上的文本稍微总结一下,变换一下,就是很完美的答案了。 但是选择题就不一样,很纠结,联想这个的知识的时候可以涉及到很多方面,恰巧选项中就有这些,对吧,纠结吧。最好的方法是排除法,若是不行,那就猜其想考的知识点,题目的侧重点,一一分析,最后得出答案。 当然,我们不是分数的奴隶,既然这样,那就主动地去接受这科的学习,主动去了解他的知识点。历史这科是可以临时抱佛脚的,但前提是在每一堂课上你都认真的听了,理清了。这样第一遍的复习要特别仔细的看书,要细到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甚至不是正文的内容也要看,如“历史纵横”,边看边记,把零散的知识点连接成线,再连成面,最后就是一个很立体的了。当然,看一遍书就把所有的点都记下来几乎不大可能,所以一般还是进行第二遍的背诵,巩固记忆。这样就不至于感叹历史怎一个乱字了得啊。

我们在考试前还可以回想一下一些重点的问题,难记的年代,在答题时也要注意表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样,你的历史分数是不会至于太低的。

说了也有这么多了,个人认为这样学习历史是很好的。我对历史还是很感兴趣的,这样在背书是就不会那样枯燥无味了。历史就是一个要背的科目,当你一旦主动起来,就不会那么煎熬了的。所以还是那句话 神马都是浮云,希望这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谢谢。2011.11.16

Lsj

推荐第6篇:历史研讨会发言稿

实干加巧干,共创新佳绩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衷心的感谢区教研室领导给我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我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来探讨历史会考复习方面的问题。今天我给大家汇报的题目是《实干加巧干,共创新佳绩》。

上一学期,在教研室张主任的指导下,我校在寒假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成绩的取得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与鞭策,借着这份收获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不敢说介绍经验,只是跟大家交流一下初三教学的一些体会和做法,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初三历史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会考,老师们都知道,初三历史两个学期的学习任务和时间都非常的紧张,会考成绩的好与差更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中考。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取得好的成绩成为我们初三历史备课组面临的挑战,为此我们积极采取措施,逐步实施。

一、转变学生思想,引起学生的重视 从接手初三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向学生摆出了初三历史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从考试科目上来说,初三考试的科目最多,不仅有新增加的物理、化学,更重要的是有三门会考的科目,因此学习历史的时间有限;从学习内容上来看,上学期,要学完《世界历史》的上下册,还要有计划的复习《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下学期要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五本书的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会考模拟等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这一工作使学生认识到了会考的重要性与时间的紧迫性,从思想上能够重视历史的学习。

二、钻研课程标准和会考说明,把握中考导向。

中考的考试依据是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很好地来熟悉这两份材料的内容,从而知道会考的考试范围,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目标要求,特别是会考说明里面的考试内容及目标要求,可以让我们了解会考的考点范围,这对于我们老师的教学工作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指南。我们不能只凭着对教材的熟悉,而忽视对课标和考试说明的深入了解。同时,我们还必须及时了解中考导向,将课标和教科书结合起来学习和反思,及时发现自己在理解教材、处理教材方面的偏差,及时调整教学角度,更准确的把握重难点,对知识考点的细微变化,要具备应有的敏感性,做到周密设计,科学学习。

三、做好做实教学常规工作,保证教学的各个阶段扎实有效

1、加强集体教研,集思广益,资源共享。

集体教研是发挥教师群体优势,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更是统一思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集体教研时间,讨论确定重点、难点、考点与现实结合点。同时,我们也坚持“课前一聚”、“课后会诊”、随时协商的做法,强化课堂教学的过程性研究,及时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互相启迪、相互帮助,有力地促进了组内教师备考能力的快速提高。

总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坚持备课组协同作战,及时交流中考信息,分工制定训练材料,做到资源源共享、分工协作、即时交流。集体教研缩小了班级之间的差距,整体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2、扎实上好每一节课,落实“堂堂清”“日日清”

老师们都知道,学生不重视我们这样的科目,即便他们知道会考很重要,但是在课下,他们愿意做一个数学题却不愿意背诵一个历史知识点,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基于这种情况,课堂就成为了我们历史提高成绩的主阵地。因此每一节课上,我们首先立足基础,以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为依据,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每节课所要熟记的课标要求的知识点,并根据具体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补充,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然后小组检查学生背诵情况。最后教师再结合“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形成总体印象,然后和学生一起解决“达标训练题”。从上学期开始,我校开展“四清”活动,每节课下课前要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堂堂清”,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我们的“堂堂清”有两种形式:一是默写本节课重要的知识点,二是做本节课的课堂练习。课下,老师要在第一时间内将学生的堂堂清批阅完成,对于在课堂上不能完成任务的同学,教师要根据批阅的情况及时进行“日日清”,“日日清”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教师的口头提问,也可以对学生进行二次默写。不管怎样的形式,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为下一步训练,提高能力做铺垫。

3、精编精讲精练,用好“周周清”“月月清”,注重能力培养。

基础知识很重要,但是缺乏了练习,学生的能力同样得不到提高。历史这样的科目不能布置课下作业,我们的练习时间只能靠课上和周末“周周清”的时间。我校规定,历史周周清不能超过30分钟

的时间,因为时间太少,我们的练习尽量保证少而精,还要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因此我们的周周清分为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拓展延伸三个层次,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通过练习检测自己掌握的情况,并能从练习中找到自信和自己存在的问题,更好的指导学生下一步的学习。

我校的“月月清”已经坚持了几年的时间了,这是一个检测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最好的时机,每次月月清,我们在试题的选择上都要下一番功夫,精心研究全国各地的会考题,尤其是我们莱芜市每一年的会考题,之后联系我们每个阶段学习的内容,力求选择的每一个习题都能够真正起到既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又能够提高学生能力的作用。

四、做好解题思路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

单项选择和材料分析是历史会考的基本题型,相对来说,材料分析题对学生来说,难度更大。因此,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会精选一些典型的例题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首先,教会学生读题,读懂材料。认真仔细阅读每一则材料,明确材料的来源,文献的名称、事件名称、时间,地点、作者等关键词。然后联系课本内容,还原历史。这是解好材料题的关键,它基本上锁定了答案的来源。

其次,审清题目,弄清意图。这一环节就是要结合所设置的问题,看清有几问,再回到材料,抓住题中的关键词弄清题目在问什么,弄清出题人考查意图,然后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去分析,这样就会避免答非所问。审清题目对于正确答题至关重要,它决定了答题的方向和范围。

第三、提炼答案,准确下笔。弄清了题意,那么最后一步就是要结合材料提炼答案,这是考察学生答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我经常告诉学生,不要急于下笔,要仔细想全面,提炼好答案,一气呵成,不能想一点答一点。另外,材料题一般是按点得分,所以要求学生的答案一定要做到条理化、序号化、规范化,言简意赅,史论结合。

本学期,我们历史复习的时间更加紧张,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好的成绩,我们在继续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制定了以下复习计划。

本学期,我们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复习:

第一阶段主要是帮助学生全面地夯实课本的基础知识点。在这轮复习时,我们主要以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为依据,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每一单元、每一章节所要熟记的课标要求的知识点,并根据具体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补充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时间从开学到4月底。

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将五本书的知识有机融合,根据会考的具体要求,选择专题进行归纳、整理、提高,结合社会热点,配以相关的综合训练,提升学生历史知识的综合能力。时间大约在5月初到5月下旬。

第三阶段是全面演练,教授方法,提升能力。

这一轮复习主要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熟悉会考题型,全面演练知识、技巧、方法,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解题能力,轻松迎接会考。时间大约在5月下旬到中考前。

当然制定计划,但不惟计划,要与时俱进,根据复习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复习进度和复习方法,盯准目标,确保目标实现。

老师们,时间紧、任务重,这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考验,但是,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做好了教学过程中的每一步,我们就一定能打好历史会考这一仗。相信在张主任的指导下,我们莱城区的历史会考一定能书写出新的辉煌。

谢谢大家!

推荐第7篇:初三历史经验交流发言稿

2013年初三年中考历史经验交流发言稿

郑清凤

我主要谈一谈这一年在初三年历史教学中的几点感受和体会。

1.给学生压力,让学生尽快的适应初三年的历史学习。每一年接手初三年班级上的第一节课,主要对学生强调两个转变。第一个转变是思想上要转变,因为一到初三年历史学习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不可能象初一初二起始年段那样一节课一节课慢慢上,上学期上上册,下学期上下册。一到了初三,上学期就要完成九上和九下两本书的教学,也就是在期中考左右要上完一本书,期未考之前上完第二本书。然后到下学期全面转入中考六本书的复习。思想上要给学生压力,打响警钟。第二个转变就是不同老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在初一初二年学生已经适应了之前历史老师的教学方式,到了初三换了新老师,应该要尽快去适应新的老师的教学方式。所以在开学的前几个星期是学生初三年学习习惯和新的老师教学方式相互磨合和相互适应的一个过程,这个阶段我个人认为非常重要。

2.改变复习方法。虽然很多年了一直都在初三,但是每一年面对的学生不同,段情不同,复习方法也不同。这一届初三由于种种原因,历史课时比以往明显减少,无形中又为教学增加了压力。如果按照以前的复习方法很难完成复习任务,为此我们改变了复习方法,减少了老师上课讲的时间,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多看多做)

在第一轮全面复习时,

首先印发考试说明,上课之前,让学生明确目标,了解每一节课学习任务; 学生带着目标(考试说明)阅读课文,熟悉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做好课前准备。上课开始10分钟左右,我们会进行课堂小测,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在小测后,再留大约八分钟的时间给学生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之后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单元为单位构建知识框架。最后的时间就是有针对性的选择几道相关的习题进行讲解,学生懂的不讲,不懂的提出来进行讲解。

这种以单元为单位的复习,由于时间有限,一个单元一个课时,一本书大约

1.5周的时间复习完。这就要求学生要比较自觉和老师配合好,上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还要及时消化,而大部分的学生是很难做到的。这种复习方法,虽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第一轮的全面复习,但是也是出现了问题,大部分学生跟不上复习节奏,基础知识没有落实到位。所以这个遗留问题只能留到第二轮热点专题复习的时候进行补缺补漏,这也势必影响了后面的复习效率。

最后我要说的是,在初三年的几年教学中,有些问题,困难是共性,每一年都会遇到的,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同学科老师之间要加强的教研,探讨和交流。找到克服困难的最佳方法,取得更大的进步。

推荐第8篇:历史社团社长发言稿

尊敬的学校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能够登上这神圣讲台。也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一起建造一个社团,一个关于历史的社团。给这个新生的社团起名为“轩华社”, 榆中一中轩华社是按照《榆中一中学生社团管理条列》在政教处领导下,社团联合会指导下的以爱好历史的学生为主体,实行自主管理的群众性组织。

轩华社旨在培养同学们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以及提高同学们对历史这门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学会分析问题,提高逻辑问题,拓展同学同学们的历史知识,以及提升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努力使同学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弥补课堂历史教学的不足,丰富学校的社团活动。 轩华社的基本任务及目的:

1.以研究、学习、互相交流为目的,为广大爱好历史的同学提供互相交流,共同进步的平台,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2.弥补课堂历史教学的不足。传统的历史课,由于要照顾到大多数同学的认知水平,就难免忽略了那些对历史拥有浓厚兴趣以及对历史已有一定基础同学的学习诉求。另外平铺直叙式的说教法很难激起同学们学习历史的热情,因为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往往是从某些特定历史事件或某一历史时段推广开来的。这些历史课堂教学的不足,轩华社能够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加以补充。汇总同学们感兴趣的历史事件进行讨论和适度研究。就是要投同学之所好,积极开展历史学习,这也是历史社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通过邀请历史教师或社团人员就同学感兴趣的历史现象开展专题讲座活动,拉近同学与历史课堂的距离,在这中间,轩华社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3.促进培养同学们正确历史观的形成。正确历史观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那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而正确历史观的形成,又会反过来影响同学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正确历史观的形成,正确历史观的形成,需要有鲜活生动的历史事例和适当深度的挖掘来做指引。使同学们悟出其中的哲理。轩华社紧紧抓住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这一关键,准确选题,采取适当的学习模式,力求帮助同学养成正确的历史观。专题讲座、历史电影观后感、历史大讨论、历史剧的编排,都是不错的手段。

4.发挥历史社团主动活波,积极创新的特点。将轩华社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把爱国主义这条主线贯穿始终。

这就是由我提议,并在同学们鼎力相助下,所要建的轩华社。 一个国家,历史是经验、教训、明鉴、秉承,是过去的沉积,未来的导向;一个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教你融会贯通、惩前毖后,是学习的源泉,进步的信心。

记得有一张图片是温家宝总理在灾区牵着一个小女孩的手,在一片白雪皑皑的地里祖孙俩紧紧相依缓缓前行,让人看后悄然泪下。大家都知道温总理爱民、亲民的高贵品格,而总理恰恰又是喜爱历史,熟读史书的典范,总理的案头经常摆放着古罗马皇帝马克-奥勒留所著的《沉思录》和18世纪英国经济与伦理学家亚当-斯密所著的《道德情操论》,读过这两本书的人就不难理解总理的博大与仁爱。由此可见总理爱民、亲民的高尚品质和他喜爱阅读历史书籍不无关系。 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苏丹红事件刚刚曝光的时候,国人一片哗然,谴责声、讨伐声一浪高过一浪,宣称我们进入了食毒时代。如果你读过美国历史,就知道100多年前的美国也有过这样一段历史。现代消费者运动之父——拉尔夫-纳德就成名于那个时代,他将消费者维权推上了一个新的高点。知道了这些,我们就会理解“食毒时代”只是经济高度发展之后的必然产物,人们只有通过理智地维权,让政府建立起更加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来保障人民生活的高质量与高度的安全性,民众就不会再迷茫地谴责与声讨,而是有目标有方向地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并最终为人民与国家带来公正和持久的利益。看来美国人的历史我们也能借鉴,教我们少走许多弯路。还有很多很多

推荐第9篇:历史教研会发言稿

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历史教学经验,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平时使用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当中也许有的只适用于七年级)。

1、使用学习小组。我们都知道随着班级规模的扩大,肯定会给我们的管理带来更大压力。作为历史学科的教师,我们大多数都是担任一个年级的教学任务。所以,在每个班级使用学习小组就会使我们的教学效果更为明显。(学习小组主要用于背书,检查作业等学习活动中)

2、课堂上关注学生,注重课堂效率。论教学水平,在座的各位老师肯定都是高手。但在平时的课堂中,老师们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反应却是不一样的。这一点我作为班主任深有体会。有的老师在讲台上非常认真地讲了一节课,却没关注学生在下面干什么。

3、课堂上穿插一些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中文科知识老师挑重点让学生画画,读读背背就行了。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一些老师还在遵循这一规律。这种教学方法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不少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有些重要知识我们要把学生教会,而不是让他们死记硬背。

4、注重知识的复习巩固。坚持每节新课之前提问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每周的历史课本来就不多,学生学过的知识不经过复习很快就会忘记,要及时复习巩固。

5、注重平时测试的质量。历史学科不像数学英语,不一定非要每周都要考试,我们也没有那么多时间组织考试和评卷子。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中华书局版的,平时考试用的卷子有很多知识点和题型都和我们市里每次期中期末考试题有一定的差距。建议自己出题和到网上搜集试题。

6、控制教学进度。课讲得太快的话,学生的印象模糊,再回过头来复习时比较生疏,这样的话就费时费力。平时讲课稳打稳扎,讲过一遍后,学生有百分之五十的印象再回过头来来复习时就比较容易。

7、注重培优补差。提高优秀率和关注过差生。

推荐第10篇:历史教师家长会发言稿

各位家长:

大家好!

感谢各位到会的家长,感谢各位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大家能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家长会,说明都对自己的孩子都十分关心。我们家长、老师、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教育好他们!就让我们携起手来,同心协力,把你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教育好。

这次历史是闭卷考试,大部分学生成绩还是乐观的,但是有小部分学生对于历史心理上不重视,学习态度欠佳,导致成绩还很不理想。历史优秀人数,及格人数。针对历史这门科目,我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做好笔记,笔记要求细致有条理性,能体现出本接课的知识脉络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些平时细节的知识积累,可以说是为以后中考复习做好了铺垫。

请各位家长看看自己孩子的成绩,如果成绩在60分以下的请家长也不要生气,一定要多督促他学习,争取下次考及格甚至更优异的成绩。对于历史学习,我是这样想的,课堂上我精讲精练,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尽量不占用太多的课下时间。学习能力强的上课四十五分钟听了记住了,考80分以上是没问题的;学习能力弱,课堂不注意听讲的学生,当时就没怎么弄明白,后来又不看不记,考试的时候就大脑一片空白。考试分数出来自然不堪入目。所以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自己要多分析,同时家长要帮助他分析一下原因,从中吸取教训,争取下次取得好成绩。

历史是记忆性较强的学科,对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历史过程等知识的获取通过记忆来完成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如果没有对历史知识的牢固记忆,理解和运用就无从谈起。但仅仅死记硬背史实是远远不够的,在记忆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先弄懂在背诵记忆,这样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业是学生对知识基本理解后,验证知识掌握的准确程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作业联系一定要在尝试回忆、阅读教科书之后进行,作业要独立完成,做作业时,不要照书抄,要尽量根据自己的记忆写出答案,确实写不出来,再看看书。

孩子的进步,除了老师的辛勤培育之外,家长的努力和付出也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得好:钱,你今天少赚了,明天可以赚回来。但孩子的教育你一旦错失了,就再也补不回来了。因为孩子的教育机会是一次性的。有这样一个比喻,老师好比医生,父母好比护士,医生开药后,护士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教育永远离不开正确的家庭教育,假如没有良好、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相配合,再好的教师、再好的学校也不可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 因此我们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共识。

(1)做一个榜样型的家长。 配合老师加强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和子女一起互相监督、勉励,共同进步。

(2)做一个监督型的家长。

每月检查抽时间检查孩子的作业,看有没有认真完成,看是否改正错题。抽空翻翻孩子的课本,看有没有认真记笔记。尤其是成绩在60分以下的家长要辛苦一点,多加督促。如果有耐心的话可以再检查孩子的背诵和记忆,有些家长和孩子可能认为开卷考试就不用记和背,这是对开卷考试的误解,只有在熟记知识的基础上才能灵活运用,况且考试时间是很有限的,那有时间翻书答那些简单的题,如果能够熟记,翻书数度也很快的。这样既促进了孩子学习,又让孩子感觉到你很关注他。我们在平时除了督促学生之外,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拓宽学习历史的机会,增强兴趣。比如为孩子挑选几本历史课外书,像史记小故事,中华五千年之类的;假期带着孩子出去走走,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如毛泽东故居、马王堆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等;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可以陪孩子看看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或纪录片,如落叶长安、焦裕禄、科教频道等,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提高成绩的最强动力。

(3)多赏识、多鼓励,切莫因为孩子一时的失败而泄气。

最后,祝各位家长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再次感谢你们的支持,愿我们班向着各位家长希望的方向发展,愿我们的学生蓬勃向上,全面发展。

谢谢大家!

第11篇:历史社团社长发言稿

尊敬的学校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能够登上这神圣讲台。也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一起建造一个社团,一个关于历史的社团。给这个新生的社团起名为“轩华社”, 榆中一中轩华社是按照《榆中一中学生社团管理条列》在政教处领导下,社团联合会指导下的以爱好历史的学生为主体,实行自主管理的群众性组织。

轩华社旨在培养同学们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以及提高同学们对历史这门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学会分析问题,提高逻辑问题,拓展同学同学们的历史知识,以及提升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努力使同学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弥补课堂历史教学的不足,丰富学校的社团活动。 轩华社的基本任务及目的:

1.以研究、学习、互相交流为目的,为广大爱好历史的同学提供互相交流,共同进步的平台,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2.弥补课堂历史教学的不足。传统的历史课,由于要照顾到大多数同学的认知水平,就难免忽略了那些对历史拥有浓厚兴趣以及对历史已有一定基础同学的学习诉求。另外平铺直叙式的说教法很难激起同学们学习历史的热情,因为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往往是从某些特定历史事件或某一历史时段推广开来的。这些历史课堂教学的不足,轩华社能够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加以补充。汇总同学们感兴趣的历史事件进行讨论和适度研究。就是要投同学之所好,积极开展历史学习,这也是历史社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通过邀请历史教师或社团人员就同

学感兴趣的历史现象开展专题讲座活动,拉近同学与历史课堂的距离,在这中间,轩华社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3.促进培养同学们正确历史观的形成。正确历史观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那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而正确历史观的形成,又会反过来影响同学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正确历史观的形成,正确历史观的形成,需要有鲜活生动的历史事例和适当深度的挖掘来做指引。使同学们悟出其中的哲理。轩华社紧紧抓住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这一关键,准确选题,采取适当的学习模式,力求帮助同学养成正确的历史观。专题讲座、历史电影观后感、历史大讨论、历史剧的编排,都是不错的手段。

4.发挥历史社团主动活波,积极创新的特点。将轩华社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把爱国主义这条主线贯穿始终。

这就是由我提议,并在同学们鼎力相助下,所要建的轩华社。 一个国家,历史是经验、教训、明鉴、秉承,是过去的沉积,未来的导向;一个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教你融会贯通、惩前毖后,是学习的源泉,进步的信心。

记得有一张图片是温家宝总理在灾区牵着一个小女孩的手,在一片白雪皑皑的地里祖孙俩紧紧相依缓缓前行,让人看后悄然泪下。大家都知道温总理爱民、亲民的高贵品格,而总理恰恰又是喜爱历史,熟读史书的典范,总理的案头经常摆放着古罗马皇帝马克-奥勒留所著的《沉思录》和18世纪英国经济与伦理学家亚当-斯密所著的《道德情操论》,读过这两本书的人就不难理解总理的博大与仁爱。由此

可见总理爱民、亲民的高尚品质和他喜爱阅读历史书籍不无关系。 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苏丹红事件刚刚曝光的时候,国人一片哗然,谴责声、讨伐声一浪高过一浪,宣称我们进入了食毒时代。如果你读过美国历史,就知道100多年前的美国也有过这样一段历史。现代消费者运动之父——拉尔夫-纳德就成名于那个时代,他将消费者维权推上了一个新的高点。知道了这些,我们就会理解“食毒时代”只是经济高度发展之后的必然产物,人们只有通过理智地维权,让政府建立起更加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来保障人民生活的高质量与高度的安全性,民众就不会再迷茫地谴责与声讨,而是有目标有方向地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并最终为人民与国家带来公正和持久的利益。看来美国人的历史我们也能借鉴,教我们少走许多弯路。还有很多很多

第12篇:高一历史备课组发言稿

高一历史备课组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

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我们历史组取得了一点点成绩。领导让我们组来谈经验,其实也谈不上什么经验,我就上学期的工作向领导作以汇报。

上学期,按照找赵校长的教学模式,我们历史组在李主任的带领下,积极利用教研教改的时间,探讨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制定符合自己学生的导学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导学案,向40分钟要效率,从而提高课堂质量。历史是文科,我们注重了背诵和理解。同时精讲精练,少讲多练。其实我们历史备课组所做的这些工作,其他老师也都在做,都在加倍努力,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我们在进步的同时还有很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本学期,我们历史组要在上学期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校领导的要求,集体备课,提前确定每周教研活动时的中心发言人及教研课题。深钻教材,吃透教材,抓基础,提前写好教案。多听课,认真吸取其他老师在教学方面的长处,给自己充电。

成绩终归属于昨天,明天的辉煌,只有靠今天的奋斗。我们决不辜负领导和老师们的厚望,将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谢谢大家!

第13篇:九年级历史教师发言稿

九年级历史教师发言稿(精选3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发言稿,发言稿是在一定的场合,面对一定的听众,发言人围绕着主题讲话的文稿。那么发言稿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九年级历史教师发言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九年级历史教师发言稿1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感谢各位到会的家长,感谢各位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大家能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家长会,说明都对自己的孩子都十分关心。我们家长、老师、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教育好他们!就让我们携起手来,同心协力,把你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教育好。

一、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及学生在校情况汇报。

总的来说,这一次是闭卷考试,大部分学生成绩还是乐观的,但是有小部分学生对于历史心理上不重视,学习态度欠佳,导致成绩还很不理想。

历史满分50分,40分以上优秀,30分及格。请各位家长看看自己孩子的成绩,如果成绩在30分以下的请家长也不要生气,一定要多督促他学习,争取下次考及格甚至更优异的成绩。

对于历史学习,我是这样想的,课堂上我精讲精练,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尽量不占用太多的课下时间。学习能力强的上课四十五分钟听了记住了,考40分以上是没问题的;学习能力弱,课堂不注意听讲的学生,当时就没怎么弄明白,后来又不看不记,考试的时候就大脑一片空白。这分数出来自然不堪入目。所以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家长要帮助他分析一下原因。

二、给家长的建议

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除了老师的辛勤培育之外,家长的努力和付出也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得好:钱,你今天少赚了,明天可以赚回来。但孩子的教育你一旦错失了,就再也补不回来了。因为孩子的教育机会是一次性的。有这样一个比喻,老师好比医生,父母好比护士,医生开药后,护士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教育永远离不开正确的.家庭教育,假如没有良好、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相配合,再好的教师、再好的学校也不可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共识。

(1)、做一个榜样型的家长。 配合老师加强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和子女一起互相监督、勉励,共同进步。

(2)、做一个监督型的家长。

尤其是作业督促:每星期检查两次孩子的作业,看有没有认真完成,看是否改正错题。抽空翻翻孩子的课本,看有没有认真记笔记。尤其是成绩在30分以下的家长要辛苦一点,多加督促。这样既促进了孩子学习,又让孩子感觉到你很关注他。

(3)、多赏识、多鼓励,切莫因为孩子一时的 失败而泄气。

最后,祝各位家长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再次感谢你们的支持,愿我们班向着各位家长希望的方向发展,愿我们的学生蓬勃向上,全面发展。

谢谢大家!

九年级历史教师发言稿2

各位家长:

你们好。

首先欢迎你们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到学校参加我们班的学生家长会。作为一位历史老师,非常荣幸能够认识大家,能和各位的孩子们一起学习历史,也感到非常幸运。做为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大家肯定比较关心孩子们的历史成绩。可能看到成绩的家长都会觉得孩子们的历史成绩相对于其他学科比较低,也导致我们班的平均成绩不高,这反映出我的教学中突出问题,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

需要给大家解释本次考试的试题相对较难,综合性和思维性较强。就全线来说,历史成绩的3000名的高分线是63分,也就是按平常的理解,高分仅仅高于及格60分的3分而已,大家可以参照这个分数线63分对比一下孩子的成绩。

当然,这次考试是对从开学到现在的一个阶段检测,作为老师需要与学生一起总结、反思,为未来的学习和成绩的提高奠定一个反思的基础。通过总结、分析本次考试,特别是通过对学生试卷的细致分析可以看出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最突出的是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尤其是屡次强调的重点内容,如商鞅变法、孔子思想、秦始皇汉武帝的措施等。各位在对试卷进行的签字的时候,也可以看看孩子是不是在这一块出了问题。对于历史知识,部分学生可能感觉已经背下来了,但在考试中发现对于这些知识的运用不够灵活,特别表现在二卷的综合性问答题上,要求学生的思维是跳跃性的,把背下来的知识与问题形成关联性最强的解答。

再一个暴漏出学生做题时非常规不细心,特别是试卷上出现了很多的错别字。而在改试卷时,错别字对导致整道题1分也得不到。这也和老师平常教学中一直重视背诵而忽略了写这一环节,在以后的教学中是要重点去抓、去强化的方面。也希望各位家长在检查作业是,发现了错别字能够及时的提醒孩子纠正。通过对试卷的反思,在平常教学中自己也感觉到与其他考试相比,课堂教学不够精细化,这和自己的教学思路不无关系。每节课讲得太多,留给学生背诵掌握和练习的时间较少,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够高。这是在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通过不断优化教学环节,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并且学校也要求不准我们留课下作业,更加血药不断的努力改进,使学生的成绩提高在课堂上。

最后,相与大家交流的时,我们在平时除了督促学生完成周末作业之外,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拓宽学习历史的机会,增强兴趣。比如为孩子挑选几本历史课外书,像史记小故事,中华五千年之类的;周末带着孩子出去走走,在临沂就有挺多的博物馆纪念馆,如银雀山汉墓、马陵山古战场、王羲之故居等;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可以陪孩子看看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或纪录片,如落叶长安、焦裕禄、科教频道等,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提高成绩的最强动力。

说来说去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让孩子们去学习历史,认识历史,反思历史,认识现实,了解社会,塑造未来,拥有完美的人生。

最后感谢各位家长的支持。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

九年级历史教师发言稿3

市教研员、各位老师﹕

今天,我们共聚洪湖市双语实验学校,分析我市20**年中考历史成绩,深感荣幸。但要我面对全市历史老师们在这里发言,确实惭愧﹕二0**年,我校有效考生124人,最高分58分,最低分20分,平均分47分。优生率50%。及格率90%,学科教学质量总积分65.86居全市第二名。学生成绩无进入全市前一百名的。在这里,我只能将自己在教学中一些肤浅的做法,作简单介绍,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去年我市中考历史由开卷改为闭卷, 考生该如何进行中考备考复习呢?这一开一闭确实给老师教学、学生学习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师生难以适从,我们在教学中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注重基础教学,强化巩固训练

历年中考都不会脱离考查基础知识,因此,我们加紧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高。主要落实到三轮复习中。 首先是第一轮复习,这是打好基础的关键,这一遍要细要慢,一般是要先从教材中找到考点,然后分析考点,最后还要强化识记考点;其次在第二轮复习时,要依据专题,整合构建知识网络,从不同角度审视知识,提高学生历史分析综合能力;第三轮复习时,要在模拟训练中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基础。

2、培养兴趣、拓展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以出墙报、知识抢答、撰写历史人物小传、口号标语、墓志铭、解说词、新闻报道等,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兴趣 。只有学生主动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校,学生主动学习历史尉然成风。在此基础上,我们教学生学会阅读课本的方法。例如,阅读课文正文时要注意结合书中图片和史料(黑体字部分)学习,学会分析和概括;注意课本的目录,探求课与课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历史事件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梳理线索、融会贯通、融合构建,学会阐释历史等,提高复习效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等等。

3、关注热点,深化理解

历史中考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年年中考,都有结合现实热点考查的体现,平时复习时,要多多关注时政热点。现实是历史的延伸,从现实出发,可以增强对历史的理解和感悟,不需要猜题,便能够抓住当年热点。

4、模拟训练,提高能力

复习到最后环节,便是进行模拟训练,一可以检测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二可以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三可以锻炼培养学生的考试心理素质。总之,使学生适应中考考试,提高考试成绩。

各位老师, 二0**年的中考已经结束,回顾我校历史教学工作,有得有失,我校的历史成绩同兄弟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我校考生成绩没有进入全市前一百名的学生,警示我校历史教学工作中的偏差,我们将在继续面对全体学生,抓平衡的同时,注重对优生的培养,使我校历史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谢谢大家!

第14篇:牢记历史振兴中华发言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牢记历史,振兴中华》。

五千年前,在广阔无边的神州大地上,曾有这样一个泱泱大国从黄河边崛起,燃起了照亮世界的文明火种;三千年前,在群雄争霸的辽阔版图上,曾有这样一个雄伟巨人在东方傲然屹立,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它就是中国。可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近百年来却历尽沧桑,受尽屈辱。

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1935年12月9日这一天。

1935年12月9日,寒风凛凛,滴水成冰。一群爱国书生,就在那样的日子里,高呼着保卫华北,收复失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那声音是如此的雄壮,在我们的耳畔一遍遍的响起;当权者的拒绝,反动派的棍棒,可却未有一名青年做了逃兵!

我们不会忘记,七十八年前的这一天,那些在敌人的恐吓下,高呼着口号,散发着传单,而不惜抛头颅、撒热血的青年。是他们,在国家存亡的关头,振臂高呼,促使了反动派的妥协;是他们,在民族生死的毫发间,热血横洒,促使了民族的觉醒。他们,可敬可爱的青年,以他们大无畏的勇气,诠释了青年的含义。

英雄的中华儿女不曾屈服,他们一直为了心中一代代绵延不息的中国梦而奋斗,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命运不计生死,一心探寻救国之路。我们忘不了爱国运动中为了国家的前途命运挺身而出的热血青年,也忘不了为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不懈奋斗的一代代的建设者。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日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神九”直上苍穹,“蛟龙”深潜万丈。伦敦奥运再传捷报,中国作家终摘诺奖,成就让我们欣喜和自豪。我们正沿着正确的道路向着梦想前行。正是在一代代的奋斗中,我们的中国梦才能得以延续,我们的梦才能越飞越高。忆往昔,岁月峥嵘,看而今,沧海桑田。

“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习主席在复兴之路阐述的中国梦中引用了这三句话。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铸于百余年中国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展现于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中国梦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的大国自近代一百多年来历经外敌入侵与种种苦难而形成的伟大梦想,是不满现状的中国人顽强不屈、坚持探索形成的发展道路。

作为传承西南联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一员,我们需要培养刚毅坚卓、厚德至爱的高尚品德;我们需要养成至诚至真、兼容并蓄的学术品质;我们需要树立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进取意识;我们需要培养孜孜不倦、苦心琢磨的敬业品质;我们需要弘扬精诚团结、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更需要完成传承人类文明、秉承精神品格的使命。而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更应不断的锻炼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在学校中致力于学业,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仅把知识落实到笔头上,更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使书本的知识为实际生产创造做贡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文化素质培养的同时,万万不能落下思想品德上的修养。我们不能一边同情着“小悦悦”事件的发生,一边漠视着路边因年老而无法过马路的老人;我们不能一边同情着养老院里那些膝下无子,终日孤苦无依的老人,一边在家中与父母闹别扭;我们不能一边惋惜乔布斯这样的人才离世,一边在家中继续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在网络游戏上挥霍自己的青春。只要把我们把每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一定不简单;只要我们每个普通人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中国梦”的实现之路定不会平凡。一个民族之所以强大,是因为这个民族有着非凡的意志,宽广的胸怀,博爱的情怀,高尚的品德。更重要的是,这个民族的少年们,是充满活力的,是斗志昂扬的,是向往着美好明天的。

我们永远缅怀那些在祖国陷入危难时为国奋斗、拼搏的人们,因而我们更要坚持、发扬光大西南联大精神,使之永远传承下去。

今天,在这一刻,请大家铭记: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20XX年7月

第15篇:初三历史教学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初三历史教学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郑清凤

连续教了几年的毕业班,给我的一个感受是:时间紧张,教学任务艰巨。在时间安排上大致为:初三年上学期超额完成九年级上册和下册两本书的历史教学工作,主要是为下学期历史中考总复习腾出时间。下学期开始进行6本书的总复习。从开学到第一次泉州质检之前(大概12周左右)完成第一轮复习。第一次质检后至第二次晋江质检大概一个月左右时间进行第二轮复习,最后就是做几套模拟卷,查缺补漏。

在这几年的毕业班复习中,遇到了一些普遍性存在的问题。比如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因为我们要赶在第一次泉州质检的时候把6本书的基础知识复习一遍,在时间安排上比较仓促,速度比较快,没办法做到面面俱到,再加上学生对以前学的知识遗忘多,所以第一轮复习下来感觉效果不是很好,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到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基础没打好,所以在第二轮专题复习,给学生做一些系统性和综合性归纳的时候,会觉得比较吃力,感觉学生跟不上。

针对上面的问题,我谈谈自已的几点感受:

首先,应该转变观点,现在的历史学科开卷考并不是象以前别人说的初一年,初二年不用管,不用怎么理会,到初三来你再来临时搞突击学习,临时抱佛脚,反正是开卷考一样能够考好,起死回生,我认为这是行不通的。因为在初三年下学期总复习的时候,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复习一本书也就一至二周的时间,没办法顾及太多的细节,三年的知识量压在一起,一综合考试,很多学生都是水土不服,消化不良的。所以在初一年讲授新课的时候就应该为初三年总复习做准备,打好基础,把每一节课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落实到位,逐课过关。

2.从这几年的历史中考可以看出,现在的中考非常注重考查检测学生的学科能力(阅读能力,概括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现在的中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提高了,不再是简单的记一记,背一背,告诉学生答案在哪里抄就可以的了。它要求学生懂得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这种学科能力对于我们这种学校的学生来说我认为是先天不足的,虽然到最后总复习的时候,我们会用几节课的时间针对中考题型进行有效训练。并教会学生掌握一些解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但是我认为靠临考前这几节课的恶补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生学科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一个偱序渐近的过程。

总之,历史中考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学科能力的一次综合考查,要考出好成绩,应该从基础年段抓起,不管是基础知识的落实,学科能力的培养还是学习习惯的养成。初一初二年抓好了,到了初三总复习的时候才能够游刃有余,在各个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第16篇:家长会历史教师交流发言稿

家长会历史教师交流发言稿

各位家长: 你们好!

我是历史老师xx,是本学期才带的九二班,虽然时间短,但在和孩子们两个多月的共同学习中仍然有很多的发现和感概。

总体来看:咱们班的学生随意性大,没有科学安排, 自我情绪突出, 学习有兴趣但动力和恒心不足。

而本次期中考试,是闭卷考试,满分50分,我班最高分46,最低分19,平均分33,针对学生试卷答题情况,我做了如下总结:

1、学生的答题能力答题方法较以前有所进步,一部分同学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和牢固,但仍有少部分同学基础掌握很欠缺,从中反映了这些同学消极的学习态度和被动松散的学习状态,希望通过此次考试能够认真反思,端着自己的学习态度,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任务和面临的升学压力。

2、大部分同学答题的基本功有所提高,错答混答答非所问的现象基本消除,错别字也少多了,但是还有极个别同学太粗心,还是不小心写错了字,结果很可惜失掉了不该失掉的分数。

3、部分同学不注意审题,结果错误百出,有的同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导致答案出现纰漏,也失掉了不该失掉的分数。

4、个别同学答题语言不够规范,口语话现象依然存在,历史答题忌口语话,说明了这些同学没有掌握好基本的知识,有的同学对知识的理解综合运用能力比较差,对学过的知识不能学以致用或灵活运用。

针对此次考试中出现的这些弊端,今后我会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整改,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多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教给学生分析史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对那些基础知识掌握差的同学进行个别督促和辅导,利用有效的时间对他们进行测试式的训练,提高基本功。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考试能力。

中招考试历史是开卷考试,这导致有些孩子可能认为既然开卷那就不用记和背,其实这是对开卷考试的误解,真实情况是越开卷题就越灵活越难,只有在熟记知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做到灵活运用,况且考试时间是很有限的,根本没有时间翻书来答题。所以也希望各位家长能够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态度。

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希望家长和老师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形成家校结合的机制。为此我给家长提几点建议或要求吧,希望家长在繁忙中每周抽出一点时间抽检自己孩子本周的学习情况,翻看课本和笔记,如果有耐心的话,可以提问听写,作业也应一周检查一次,考前在家复习的时候,希望家长督促复习。通过家长和老师的齐心配合,孩子的学习一定能够取得进步的。

最后,如果有哪位家长对历史这门学科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和我沟通,谢谢!

第17篇:高中年轻历史教师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 。来到 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已经一年了,非常感谢领导们老师们的关心和帮助,让我们这些年轻的力量可以尽快的成长。

开始工作时,由学生转变为老师的角色,有很多的不适应,于是便想着想想以前的高中老师是怎么做的,但是发现基本上想不起来了,而自己在探索过程中也出现过很多问题,犯过一些瞎折腾的问题。例如有一次班里有十来个人没有背好题目,我让他们都出去站着,结果弄得走廊里有点乱,还影响了隔壁班的自习。后来发现还是老子的自然无为好,不能瞎折腾,胡作非为,顺应他们的天性发展比较好。

以下是我一年来最大的几点感悟

一、认真听课,备课,多听多看多学习

我觉得新老师成长学习最快的方法就是听课。年级还有学校都很重视新老师的听课问题,经常检查我们的听课笔记,而且还让我们自己展示,互相听课,写听课报告。于是我们几乎每天都搬个凳子去听课,必修一和必修二几乎一课不落的听了下来。不仅听经验丰富老师的课,新老师之间也经常互相听。慢慢的发现,听课真的是一门大学问,不仅要看看老师这节课的提纲思路、考纲重难点应用,看看自己有没有拉下的东西,还要看看老师的重难点是怎么处理的,尤其是难以理解的东西看看人家是用了哪一种方法,举了哪一种例子。很多自己觉得很困难,不好处理的地方,经验丰富的老师一个经典的例子出来,便可以让人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例如,在讲智者学派诡辩的时候,引入了普罗塔哥拉和他的学生打官司的故事,在讲知识即美德时候,引入了熊与隐士的故事。当然,这不代表着可以不好好备课而直接照搬,自己在备课的时候,也应该多查阅资料。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讲解方法。

二、认真备课。

老师有没有认真备课,学生是都能看出来了。不管这个学生成绩好坏与否,他们都可以看出老师的态度认真怎样。所以,为了树立一个好的形象,我们都尽力认真的在备课,看教参,多做题。尤其是做题这方面, 开始我总是诧异为什么自己很多问题处理不好,后来发现原来是做题太少了,所以,在备课的时候练习题就要做到前头去,而且还要多做高考题,这样可以更好的把握重难点,并做出及时的补充。

三、正确认识学生。

要正确认识他们的水平,注意说什么话、举什么例子他们可以听得懂,而且还要留出足够的记忆和做题时间来。这一点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有一次,同样的两个班,记忆同一课的内容,因为有一个班,我开始的时候补充了一点东西,所以这个班记忆的时间少了十几分钟左右,在检查默写的时候,优秀率和通过率居然减少了三十几个人。所以,正确认识他们,了解他们是必要的。

四,历史联系现实,激发学生感兴趣

我们有的老师,每次在讲新课的时候,都会讲一个现实中相关的例子,例如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时候,引入了超长待机的伊丽莎白二世等等,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最后,多鼓励,多沟通,严宽相济

我认为,对学生严厉是必需的,但是学生一般也都需要鼓励,所以利用好我们与学生代沟还比较小的优势,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多对他们进行鼓励,在他们懈怠的时候,多找他们谈心,多提携一下,也是需要我们去做的。 这几点,是我这一年感悟比较深的地方,也是我一直在要求自己去做的地方。我们学校有着经验丰富的老师和充分的资源,学校对我们新教师的成长也给与了高度的重视和关心。所以,接下来,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充分利用好各种资源优势,使自己获得更大的成长。

第18篇:高三历史复习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高三历史复习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

受高三年级组的邀请,要我就上届高三历史复习作点经验介绍。前面有许多老师就本学科复习谈了很多经验和具体做法。我想当时我们都是在同一年级组中,多数做法是年级组统一进行,具有共性,所以我在此就不重复。

我们今天在这里开会的目的就是交流新课程实施后高三如何备考。现在国家以高考试题来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意图十分明显,纵观今年的文综历史试题,虽然许多试题表面看来是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但背后真正隐含却新课程的一些理念。所以如何在高考复习中真正贯彻新课程要求,体现新课改精神,是关系到高三历史复习是否有效的大事。因此下面我就自己一年来在高三教学中的思考与观察,结合自己在历史教学中存在的种种不足,提出几个方面的问题,如果大家觉得说的合理,就权且当做你们的借鉴。

一、思想观念陈旧,没有新课程意识。

这里说自己思想观念陈旧,没有新课程意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以教师为中心思想根深蒂固

在复习备考中,无论是备课还是教学,自己往往不会去考虑学生的实际与感受,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传授知识依然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没有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课堂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很多时候是老师替代了学生,一直抱着学生赛跑,一旦撒手让学生跑,学生就不知所措。这违背教学的本质要求。现代教学的本质是学而不是教,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所以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以学生为中心、自然教学也应该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如果这个观念不转变,我们很难做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第二是缺乏课程意识。具有课程意识,能使我们站在宏观角度去考虑自己的教学。但是我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历史课应该教学生哪些知识,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历史意识,历史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自己对这些问题模糊不清,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就是自己缺乏课程意识。什么是课程,其实老师自己就是课程,因为老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你要把哪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哪些知识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我们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只有具备了课程意识,才能真正解放思想,在高考复习中就明白该要把哪些知识给学生,而不是死抱教材,不敢越雷池一步。没有课程意识,思想难以真正解放,也就谈不上什么教学改革了,我想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第三是自己的专业知识陈旧、窄化。现在的新高考实际是考老师,对老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随着研究的深入,历史中一些新的研究成果逐渐成为大家共识,写入教材,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也成为考试的重点。如今年高考文综卷中的第41题欧洲的崛起,其背后隐含的是对中国崛起了一种思考,还有去年高考中的江苏卷的曹操墓考古问题、上海卷中的世博问题,都是与社会热点有关。这说明我们要时刻去关注史学研究成果和社会热点问题,不断去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关注史学研究的理论前沿,这对我们文科类的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功底,自己才能从更高层去驾驭教材、挖掘资源,从而很好地去贯彻新课改的理念。新课程改革是否成功,根本的问题是取决于教师的知识水平。

二、教材处理低层次化,致使复习体现不出新课改精神。

我想我们在高三复习的备课中,对历史教材的处理大概有高低不同的三个层

次:第一层次是单纯依据教材内容来处理教材,完全抛开《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完全按教材的体系来设计讲课线索,完全依据教材的内容一字一句地讲授,并要求学生记住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满足于对教材的简单归纳。这种教材处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太深;第二个层次是依据课标来使用教材,老师能够正确把握课标精神,依据课标的要求来钻研教材,由此而能够理清教材的思想脉络,并正确区分教材的重难点;第三层次是依据课改精神来整合教材,老师在正确把握课改精神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理解来诠释课标,整合教材,这需要老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我认为自己依然还是停留在第一个层次,因为教材是我唯一的教学资源,教材就是《圣经》,教“教材”观念根深蒂固,缺乏用“教材”教的意识与勇气,所以很多时候一堂课下来,总觉得自己讲的没到位,这与自己在备课时处理教材有很大关系。所以,我认为高三历史复习要高效,老师就必须认真地去钻研《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努力使自己的备课贴近新课程要求,符合新课改理念。

三、教学重课堂预设,轻课堂生成,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现在高考试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学生是否具备学科能力,决定了学生成绩的高低。今年高考文综的第41大题,要学生结合史论,评论材料中所给出的两种观点,没有固定答案,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查的是学生思维能力、论证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立足于我们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生成过程。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我们高考复习课的重要内容,在坐的老师都是教过多轮高三,注重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大家的共识。但是,在我的日常的教学中往往就会出现老师用自己的讲解替代学生思维,老师生硬给出结论等现象,不注重过程,不注重知识的生成,没有意识到知识生成过程就是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学生不善于去思考问题,不敢去对某些结论提出自己的质疑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没有掌握思考的主动权,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例如,对于学生的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在我们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史料教学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通过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史料,让学生从史料去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从而得出结论,这就是一个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生成的过程。但是,有时我们提供的信息不充分,而且给出史料后硬是要学生得出老师预设的结论,更有甚者是老师直接给出结论,没有体现知识的生成过程和能力培养的过程,史料教学只是一种摆设而已。长此以往,学生能力怎能得到培养呢。这样的复习课是有生命力的课吗?这样的课是有效的课吗?

四、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虚化。

在今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选择题的第

26、

27、

28、30、33题和材料题的40、41题,真正要检测是我们在教学过程是否落实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也就是我们是否能真正贯彻新课程。但是,我们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在备课中,虽然设定了三维目标,但在课堂授课中往往忽视三维目标的落实,只重视知识传授过,轻学生情感体验,致使三维目标虚化,达不到复习的效果。

五、平时训练试题没有与高考试题“对路”

训练不能只追求月考、周考的数量,更要追求试题的质量,否则忙忙碌碌,劳而无功。现在高三老师有一句话,教高三是体力活,跟智力无关,一般都是拿别人的试卷,押着学生一套一套的做,一套一套的改,很少自己命题。所以有一种现象,平时考试成绩非常好,在班级、年级的名次很靠前,但一到高考就不行,

平时试题不对路可能是一个原因。有一句古老的诗:我们已经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模仿这句诗,可以说,我们已经考得太多,但忘记了为什么考。我认为好的做法是:一是多训练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二是自己命题。

六、模拟考试中智慧含金量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任何历史试题,一般都由三部分组成:立意、情景、设问,而其中立意是关键,立意决定了材料的选择和问题的呈现方式。就现阶段来讲,主要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学科素养立意也在探讨当中,在今年高考当中也可见它初露端倪。总之一点,单纯考历史知识的试题越来越少,学科思维能力和学科基本素养将是考试重点,引用专家的观点,也即试题的智慧含金量。

我们在平常的考试中,往往忽视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成绩的智慧含金量。你考80分,他考90分,可这个成绩是怎么获得的呢?是靠时间、记忆、死记硬背、机械操练、复制获得,还是靠自己的思考、创造性的思维获得?有些老师为了获得本学科分数,拼命挤占学生所有的学习时间,甚至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存。学生怎能不痛苦呢?这种代价太大了。

第二:试题智慧含金量。试卷中的所有试题,是智慧性的试题,还是知识性试题;是学生只要凭知识技能就会解答的问题,还是必须经过创造性的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高考试题很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今年高考文综的第41题,是一道需要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才能解答的试题,在平常模拟考试中,建议你们多训练一点开放性试题,评分方法不妨采纳分类评价方法(即SoLo理论)。这对备考很有益处。

本人学识浅薄,教学历练有限,谈不出深奥观点,所讲的仅是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借鉴,如有不当,请勿采纳。

第19篇:中考复习历史教师发言稿

中考复习动员会历史教师发言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早上好!

中考是你们人生旅途的第一个加油站,她意味着你们的希望,你们的前途,甚至是命运,挑战中考就是挑战命运和未来。然而,面对中考,或许有的同学正在因为自己成绩不理想而彷徨,或许有的同学会因为时间的短暂而叹息,或许有的同学仍不以为然逍遥自在的数着日子。可是同学们,你知不知道,你的父母正在为你的中考心急如焚,你们的老师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其他学校的竞争者们也正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中考,容不得我们有一丝迟疑,中考,容不得我们有片刻停滞,中考,容不得我们有半点闪失! 现在我们即将进入全面的复习,在历史学科上怎么去复习呢?

一、重视复习策略

我建议同学们 一是在复习策略上做到有计划性:这个计划性既要有结合自己实际的整体计划;又要有具体的天天计划,建议你每天晚上临睡前想好第二天的复习内容,越具体越好,订目标时要适当高一些,这样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而又不至于“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使心情受到影响。 二是复习策略上做到有针对性:一个针对性是以课本为主,狠抓“双基”。基本知识是学习的基础,复习阶段就不能只满足会背诵会解答,而应当通过分析、理解后,挖掘出知识间的内在本质的联系,将分散的知识点系统串联,整理归纳出完整的知识体系。另一个针对性是抓“实效性”,即抓住自己在复习中认识到的问题不放,直至解决出成果,尽量做到在考前少留问题。

二、注意掌握复习方法,学会掌握巩固知识的技巧———“巧学”

1、及时巩固训练。一节复习课完后的集中练习是能巩固强化记忆,提高分析能力。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所以学完的知识要及时复习,根据记忆的规律,以往总是先快后慢,及时复习巩固,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2、总体复习。历史学科是一张规律性强,线索脉络清晰的知识网,把握住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住关键以点带面,历史课的学习及总复习便会化难为易。

横向联系的学习方法既要体现在总复习中,也应贯穿于每一节课的学习训练过程中。老师每讲到一个可以类比的历史知识时,大家可以跟着老师的提示回忆所学的相同、类似的历史知识,然后加以分析对比,把类似的历史知识归纳到同一条记忆链条中去。如讲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时,就可以表格的方式把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影响加以对比,分析出异同,在分析对比中,悟出掌握知识的要领,这样多次训练、引导,学生就会掌握联系对比的记忆方法。

纵向联系即把同类项的历史问题跨越章节界限,瞻前顾后,一线贯穿。例如,我国古代几个朝代文学史上线索: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再如,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一步步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线索: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的签定,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以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之后,又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则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要学会掌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做到竖通、横通,同类项的史实,竖看有一条线;同时代的面貌,横看有一个面,千头万绪的历史问题都能各就各位,交织成网络,达到纵横有序,左右逢源,学会以重大线索整体把握历史知识,并能自行归纳总结历史事物的纵横联系,那么大家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技巧便会在巧结知识网络中得到提高。

三、在掌握复习方法的同时,也要利用好复习时间

在复习阶段,由于时间少,任务重,所以学会科学合理巧妙地利用有限的时间是十分重要的,我觉得同学们既要重视课上和大块的休息时间的利用,更不能轻视早上、中午、晚饭前的零碎时间,哪怕利用这零碎的时间解决一道题、一个知识点,集少可以成多吗?另外要紧随教师的复习思路,多听听老师的建议。

四、确立奋斗目标,树立必胜的信心。

目标是我们奋斗的方向,它给我们的动力,没有目标,我们的复习备考就会失去方向和动力。目标的确立必须符合每个人的实际,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合适的目标会使我信心倍增,干劲更大。它会激励我们为之奋斗,在奋斗中我们的目标就会实现。另外,“信心是基石,拼搏是保障”。充满信心,是决战中考的前提,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机遇、相信自己的前途,相信自己还有潜力没有被挖掘出来,要坚信凭自己的能力一定能学好历史知识。

第五、坚持积极的态度。我们说“态度决定一切”,积极端正的态度,是学好文科的保障。我真诚地希望你们,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只能从中考角度着眼,所作所为都要有利于中考,与中考无关的念头不要想,与中考无关的事不要做,要以一颗火热的心去投入到紧张的复习备考中去。要热心于听课、热衷于解题、热爱自己所干的事业。

九年级的同学们,决战中考的时刻很快就会来临,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只有以高昂的斗志、百倍的信心,坚定的意志,扎实的基础,完善的能力,以你们优异的成绩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最后,我赠给大家几句话,一齐共勉:

年轻是幸福的,成功是幸福的。然而,没有创造幸福的人,是无权享受幸福与成功的。

学习的确很苦很累,但是再苦再累,这也是我们必须担当起的一份责任,这一份责任是为我们,为含辛茹苦养育我们的父母而必须担当。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第20篇:初三历史中考研讨会发言稿

2013年宁国市历史中考研讨会

一、研究考纲,紧扣考纲,关注考纲的变化。

增加部分:

1.中国古代史

(1)了解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2)开元盛世。

(3)了解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2.中国近代史

识记:《申报》、商务印书馆;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中国现代史

(1)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2)籼型杂交水稻。(3)就业制度的变化。

4.世界古代史:《汉谟拉比法典》

5.世界近代史:萨拉热窝事件

6.世界现代史

(1)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2)日本偷袭珍珠港。

7.安徽地方史:老子和庄子

删减部分:

1.中国古代史

(1)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2)列举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3)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子的演变。(4)知道《史记》的作者和体例。

2.中国近代史

(1)左宗棠收复新疆。(2)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3)黄埔军校的创建。(4)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根据地的意义。

3.中国现代史

(1)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2)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4.世界古代史:阿基米德、麦加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等古代建筑的特点。

5.世界近代史

(1)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机器的发明。(2)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3)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整章删除)(4)了解《向日葵》等名画和《英雄交响曲》。

6.世界现代史

(1)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2)以国会纵火案、反犹暴行等事件为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的暴行。

(3)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4)了解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5)知道科索沃战争。(6)科学技术和文化。(整章删除)

7.安徽地方史

(1)名医华佗。(2)淝水之战。(3)献身革命的皖籍志士。(4)皖南事变。(5)近代文化演变。

二、专题复习;美国简史及中美关系

1、新闻材料: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北京举行会谈,并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胡锦涛向美国总统奥巴马强调,中美两国国情不同,双方存在一些分歧是正常的,关键是要尊重和照顾双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系。奥巴马也表示,中美元首会晤对两国未来至关重要。美中两国有很多重要的共同利益,双方共同点远远超过分歧和差异。

(1)在政治对话方面:胡锦涛表示中美要采取切实行动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推动战略与经济对话;

(2)在经贸金融方面:中美两国元首都强调,两国应该有更加坚决的态度,反对和抵制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

(3)在朝核和伊核方面: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六方会谈进程,维护东北亚和平稳定;……将共同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强调致力于最终实现无核武器世界。

2012年2月13日,习近平副主席开始了对美国的正式访问。习近平在抵达华盛顿后发表书面讲话,推进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而来,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美能否抓住机遇,化解挑战,建设好合作伙伴关系,事关两国和世界的未来。

3、归纳特点

独立的美国———美国独立战争

统一的美国———美国南北战争

创新的美国———工业革命与罗斯福新政

富强的美国———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霸道的美国———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美国超级霸主地位的确立

美国史小结:

一次新政改革两次世界大战三次工业革命四部法律文献五位著名总统 评价历史人物应注意的几点

(1)应根据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的推动或阻碍作用,对人民有利还是有害而予以肯定或否定。

(2) 一定要把人物放在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来进行,决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

(3)还要用辨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肯定其功绩,又否定其过错。

4、中美关系

民主革命时期:(1840—1949

一、1840----1899年,尾随英法指染中国

主要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伙同沙俄充当英法的帮凶。

原因:实力落后于英法;主要致力于解决国内问题。

二、1899—1942年,独立侵华美日竞争

主要事件: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一战期间,与日展开在华争夺。1922年,华盛顿会议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列强重新共同控制中国。20世纪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采取绥靖政策 。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业产值世界第一,实力上升;门户开放政策,膨胀在华实力。

三、1942—1945:“二战”期间中美合作

主要事件:

1、1942年1月1日,中美苏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2、1943年11月签署《开罗宣言》,敦促日本将台湾归还中国。

3、1945年以中美苏三国名义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4、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投降,有力支援了中国抗日战争。原因:都受到法西斯国家的进攻,都是受害者。

四、1945----1949年,扶蒋反共控制中国

主要事件:二战结束后,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原因:美国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为了遏止共产党在中国的发展壮大。

五、1949----1972年,敌视对抗扼杀中国

主要事件: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外交上孤立,经济上封锁;1950年,发动朝鲜战争,形成对社会主义的包围;派遣第七舰队到达台湾海峡,干预中国内政。 1961年,有发动越南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

原因:中美利益和意识形态上存在根本不同;美国在全球推行冷战政策

六、1972——1979年:走向正常正式建交

主要事件:

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1978年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原因: 60年代中期后,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 70年代后经济陷入滞胀阶段; 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七、1979——今:前进道路一波三折

主要事件:20世纪80年代后,中美关系在斗争中不断向前发展;1999年,炸毁我驻南联盟大使馆。 原因:美国继续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冷战政策的实施,遏制中国的发展

你能预测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吗?相向而行和而不同

在国家关系中,既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帕默斯顿

三、做人要自信、做事要仔细

自信 —— 面带着微笑去挑战人生

人生箴言:自信,使不可能成为可能;自卑,使可能变成不可能。

一分自信,一分成功;十分自信,十分成功。

根据《课程标准》对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不同要求,是按照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考查。

1、识记层面——能正确写出或判断知识的基本内容和史实,是历史知识学习中最基本的要求,该类历史知识约占全部内容的70%左右;

2、“理解”层面——在前项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还能对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并初步形成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意义、影响、作用和特点等方面的抽象认识,即形成历史技能和历史思维能力,该类历史知识约占全部内容的20%左右;

3、运用层面——(考纲中共有7处)在前两项要求的基础上,还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该类历史知识进行自己的解释和判断,初步分析各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利弊得失和比较异同等,以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该类历史知识约占全部内容的10%左右。

仔细 —— 凭借着良心去做好事情

解 题 技巧 :一看二找三答

找准关键信息细节决定成败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1、合理利用答题时间

中考政史同场不同卷,造成答题时间利用的混乱。如果太快,极有可能因没有认真审题而失分;

如果过慢,就会引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两份试卷。因此,考试时一定要合理地利用好有限的答题时间,以免顾此失彼。

2、先易后难

答题时,容易的题目尽量少翻书;不能确信的,可以做个小记号;难题一定要经过思考之后再翻书,实在找不到答案的,要学会放弃,赶紧去做后面的题目,待答题完毕后再回来做它。这样可以确保两份试卷都能完成,不漏题。

3、答题规范

由于阅卷时是按点给分,每点一分。这样就要求学生在答题时尽量做到“三化”,即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段落化”就是一个问题回答完毕后要另起一行,不能把所有问题的答案挤在一块;“序号化”就是回答每一个问题时要在答案前用大小写数字符号标出这一问题在该道试题中所处的顺序;“条理化”就是按整道试题所设问的先后顺序进行答题。

4、试题全部答完后一定要检查

所有考生在时间允许时都要检查。检查选择题主要是做个确认,特别不自信的答案必须要翻书证实,做到心中有数;非选择题部分则按上述答题原则中的“三化”,逐条对照答案,查看有没有漏答项,如果有,及时解决。

• 题型

• 共有五类基本题型:单项选择题;组合列举题;辨析改错题;材料解析题;分析与探究题 • 题量:共17小题

1.注重三维目标的考察——基本特点2.密切关注时事热点——突出亮点

3.图文并茂、注重能力考查、主干知识鲜明、地方特色浓郁

单项选择题包括:直选型选择题(1);材料性选择题(

3、

7、8);图表解读型选择题(

2、9);比较型选择题;反向型选择题(4);多项型(不定项)选择题;搭配型选择题;排序型选择题;史论结合型选择题(

5、

6、10)。

出题思路:重大的历史发展脉络;框架性的知识结构;类似的重大历史事件或人物(

11、12);特点:知识跨度大;涉及领域广;综合归纳性强。答题应做到:准确无错别字

出题思路:创设一种历史情境,提供一段对史实、一句对史实的文字描述、总结评价,并针对一些主干知识设计几处错误,用来考查学生对具体史实的准确度以及分析、辨别能力。答题注意事项:不能改变原题题意。

出题思路:两题材料题一般是一中一外为主,主要考查基本考点、背景、原因、意义、影响等,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析探究题一般以中国史为主。

﹒出题内容主要以专题史为线索,以时事热点为切入点。

• 一关注考纲,注重变化,尤其是新增考点

• 2013年增加的新增考点有:1.中国古代史:半坡河姆渡原始农耕居民文化特征;开元盛世;雅

克萨之战;唐诗、宋词、明清小说。2.中国近现代史: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香港、澳门的回归;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3.世界近现代史: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机器的发明;萨拉热窝事件。4.安徽史:老子和庄子;近代文化的演变。

• 二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做到:考纲中的每个考点都不放过,知识的复习应要点化、线索化、条理化、网络化。

• 三关注热点,深化专题复习,形成大历史观

可设计的专题有:

1.中国梦(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统一大业)

2.中外历史上的侵略与抗争史3.中国近代化历程

4.中国领土主权和统一(西藏、新疆、香港、澳门、台湾)

5.中国外交与中美、中日关系

6.中共会议、革命、建设重大事件7.中外思想解放运动

8.大国的崛起(美日英法)

9.近现代的国际关系(世界格局、世界大战、主要国际会议、国际组织)

10.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中外改革

11.三次科技革命与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12.周年大事

• 四提高解题能力,规范答题

解答材料解析题、分析探究题做到:

一读:仔细研读材料及问题,尤其注意开篇语、注释内容;

二联: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联系所学历史知识与其它相关学科知识;

三答:围绕问题,组织文字解答,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规范做到:1.文字简洁通顺,卷面整洁;

2.做到“两化”,段落化(一问一段),序号化(分点回答,看分给点)。

发言稿历史
《发言稿历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