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部编本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3:33:01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部编本三年级教案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4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生说话练习)

二、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1.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课件:简介杜牧)

故事发生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他从小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真创作,25岁就考上了进士。他的诗立意新奇,优美隽永,骨气雄劲,在当时文坛别具一格。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可谓文武全才。但当时,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使他有志难伸。他在长安做过几年官,但没有实权,长期在江南求职,最后还到湖州做过刺史,相当于市长。对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诗篇。在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前,他想起自己虽文武全才,却无人赏识,所以他的诗大部分较为低沉,但一首诗除外,这首诗以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唱千古。这首诗就是________,这位诗人就是________

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 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课件:岳麓山)

岳麓山地理: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属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其最高峰海拔297米。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

特色:岳麓山脚下,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古木森森。在岳麓山腰青枫峡谷中,建有一座以杜牧《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为命名来由的爱晚亭。亭的周围到处生长着一人抱不住的枫树,盘根错节,一片连一片。每到深秋,枫叶流丹,红舞秋山。岳麓山景区秀如琢玉,山上遍布名胜古迹,自西汉以来,历代都有遗迹可觅,以爱晚亭、岳麓书院、麓山寺、望湘亭等最为有名。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就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去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观赏红叶似火的枫叶吧。

三、感受情境,理解诗意。

1.(课件:山行)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朗读,自由朗读古诗,个别朗读。

2.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诗意。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准备提问。

3.小组交流诗意。 4.检查自学效果:

谁愿意来检查大家的自学情况呢?如:

我想请XX同学回答,回答正确后这位同学有权请后面的同学回答他提出的问题。 5.预设问题:

(1)诗人首先远远地看到什么? 寒山、石径。

①什么叫寒山?什么叫石径?“斜”是什么意思? ②第一句是什么意思? (2)接着诗人又看到了什么? 白云、人家。

①“生”是什么意思? ②第二句是什么意思?

(3)诗人为什么停下车来呢?“坐”是什么意思?“晚”是什么意思?第三句是什么意思?

(4)“霜叶”是什么意思?“红于”呢?第四句是什么意思?

6.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再自由读古诗,体会哪几个字用得特别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四、研究古诗,体会诗韵。

1.你认为古诗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呢?或者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生提问) 2.生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先独立研究再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1)“寒山”点明了季节,这个“寒”字使人仿佛看到了„„ “石径斜”的“斜”给人以立体的感觉,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山顶。 (2)“白云生处”说明山高,“有人家”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起到静中有动的效果。使人仿佛看到了„„听到了„„

诗人在山脚下看到了什么?此时为什么突然停下来了呢?

(3)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是啊,画面上苍茫的山,洁白的云,隐约可见的黄土茅舍已经很美了,这时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火红火红的枫树林,在晚霞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迷人,诗人置身这红艳艳似火的满山枫林中,激动不已,怎能不停下来细细观赏。你认为第三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此时的心情──“爱”。教学目标(课件:枫树林)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枫树,边欣赏边想,此时我们与诗人一起来到了枫树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4)夕阳下的枫树林是如此美丽,诗人突然觉得这枫叶比什么还红?(二月花)

哪个字最能表现枫叶的特点?“红”字。透过这个红字,我仿佛看到了„„

是啊,二月的鲜花是红艳的,可在夕阳映照下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更红艳。诗人仅仅是赞美枫叶的颜色红吗?诗人更重要的是在赞美什么呢?(请注意“霜叶”的“霜”。经霜打过的枫叶一般都是怎样的?你认为诗人在赞美一种怎样的精神呢?)枫叶那种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精神不正是诗人一生的追求吗?

五、指导诵读诗句。

诗句这么美,风景这么美,我们要怎样才能读得美呢?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带着赞美的语气朗读。闭眼,边背边想象刚才一路上看到的美景。(多种形式反复读,直到背诵。)

六、课外作业。

改写《山行》或画一幅山行图。

一首好诗是美的,一幅好画是美的,一篇佳作会更美,你愿意把刚才游览岳麓山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吗?你愿意把它画下来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一、介绍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轼吗?苏轼是我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所以他又叫苏东坡。他很欣赏一位诗人,叫刘景文,苏东坡写了一首诗送给他,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首诗,好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听师读,要求:听准字音。 2.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5.师生交流。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老师相机点拔。 3.师生交流。

4.教师读,学生看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发挥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背诵。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五、想一想,议一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六、指导书写。1.师写生看。

2.生抄写生字,师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说说自己可爱的家乡,抒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想象古人离开故土后如何抒发思乡之情。

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这首诗。(课件显示课题——夜书所见)

二、指导看图,感知图意。(多媒体课件放映第二张幻灯片)观察电视中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放映第三张幻灯片,重点指导生字词) 3.放映第四张幻灯片,指导古诗朗读: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4.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四、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两句诗的意思。

(放映第五张幻灯片,画面中出现两个问题。) 问题一:诗中描写了哪几种事物?

问题二:这首诗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各自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

3.(放映第六章幻灯片,画面出现参考答案:)老师重点点拨理解:

答案一:诗中描写了梧叶、秋风、儿童、灯明。

答案二: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4.有感情朗读。

五、拓展阅读。

1.你还知道哪些思乡的诗句?(放映第七张幻灯片) 《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教学目标: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体会隐喻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4.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正确工整书写生字、生词。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1.我们每天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你有没有发现路途上美丽的风景?本文作者就发现了上学路上的美丽风景,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学会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2.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3.作者简介:张秋生,诗人、儿童文学家,1939年8月生于上海,天津市静海县人,长期从事少儿报刊编辑工作,曾任《少年报社》总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创作集童话、诗歌、散文于一体的文学作品,作品抒情、幽默,篇幅短小,富有儿童情趣和内涵,颇受小读者喜爱。本课就选自张秋生的童话集《小巴掌童话》。 4.法国梧桐:大量传入我国约在上世纪

一、二十年代,主要由法国人种植于上海的租界内,故称为“法国梧桐”,简称“法桐”或“法梧”。叶子有5个叶尖,少有3个或7个,叶子长宽差不多。正式的名称叫“三球悬铃木”,属落叶乔木,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之称。

二、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指正字音。

3.边读边思考: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用横线标出来。 2.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3.通过上下文你理解了哪些词语?

四、交流课文内容。1.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决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

五、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记忆生字,提醒学生与熟字区分比较。 3.书写点拨。

4.写生字和词语,当堂展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隐喻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2.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从哪里可以看出门前水泥道的美?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2.小组内合作交流。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3.采用指名读、比赛读等方式激励学生朗读。 4.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借助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把一物当作另一物来写。如,本文中“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使人一目了然,形象生动。教学目标5.你能说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吗?

6.短文描写的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还有什么样的美景?

三、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指名说一说。

四、总结感受。

1.这篇课文描写了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秋天一夜风雨过后天放晴了,“我”在上学路上,发现水泥道上布满了落叶,通过比喻的手法详细描写了水泥道的美,最后动情地赞赏了水泥道的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

五、拓展练习。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2)梧桐树的落叶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3)棕红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4)我还知道: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湿漉漉)的水泥道 (亮晶晶)的水洼 (绿油油)的麦苗

(青灵灵)的树叶

板书设计:

水泥道上布满落叶水泥道——地毯 (用比喻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落叶——小巴掌

手法描写)

小雨靴——小鸟水泥道真美

(发现)(赞赏)

6.秋天的雨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等11个生字。会写“盒、丰”等13个字。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1.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到户外去感受秋天,还可查阅资料从文字图片上去感受秋天。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等11个生字。会写“盒、丰”等13个字。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工整的书写生字、生词。

教学难点:

正确工整的书写生字、生词。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到户外去感受秋天,还可查阅资料从文字图片上去感受秋天。

一、欣赏秋色,育情导学。

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 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

3.唤起情感: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4.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5.想象导学:

a.请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的眼前?

b.有位作家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1.播放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想象画面。

2.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初步体悟本文语言文字的美。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美的语句和段落多读几遍。 4.把自己认为美的语句和段落读给同桌听听。

5.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三、品读课文,想象动情。1.品读第一自然段。

(1)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谈谈自己对本段的看法。

(2)在品读时,注意读好“清凉和温柔”、“轻轻地”、“留意”,其中“留意”一词需引导学生理解。

(3)想象画面: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2.品读第二自然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

(3)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并把那一句所描写的景物简单地画一画。 (4)品析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 (5)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那样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吗?

四、变读为述,积累语言。

1.师引:假如是在诗歌朗诵会上,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把这两段内容朗诵给大家听?

2.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朗诵练习。

3.指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性朗诵并点评。

五、识字写字。1.学习生字,交流学法。 注:注意区别“飘、漂、票”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 3.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2.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1.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到户外去感受秋天,还可查阅资料从文字图片上去感受秋天。

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秋天的雨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她把秋天的田野染得格外美丽,引读第二自然段。 3.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交流感悟,丰富想象。1.品悟、想象第3自然段内容。

a.教师引导:谁能说说你从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

b.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

c.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会被香味勾住?

d.转换角色,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e.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3自然段,可让学生评赏谁读得好,以评促读。 2.品悟、想象第4自然段。

a.师转换话题: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谁来读读第4自然段?

b.多人次指名学生读后,可让学生说说,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会对一些好朋友关心地说些什么? c.引导学生具体、丰富地想象后,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d.语言训练:出示说话卡片:“它告诉大家,____________。小喜鹊____________,小松鼠____________,小青蛙____________,松柏____________,杨柳树叶____________,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先让学生说说其它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讨论交流这些话如果放在文中,放在哪里最合适。

三、总结拓展。

1.出示课文第1—4自然段的开头句,让学生背诵课文,学生愿意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秋天

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

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

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

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活动: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了这篇课文后,此时同学们最想做的又是什么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余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观察活动,为语文园地的教学活动作铺垫。

板书设计:

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

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

比喻

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带来冬天的消息

丰收 欢乐

7.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秋的声音是什么?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课前准备:

1.选择一段优美的关于秋的音乐磁带。 2.准备录音机1台、实物投影仪1架。

课程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享受音乐,发挥想象

1.描述引入: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不信,你听(放音乐磁带)。

2.直观感受: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想象画面。 3.交流感受: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导入课题:有一位作家也听到了秋的声音,他听到的和你们的是不是相同,想知道吗?(揭题读题)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读通诗文:自读课文,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你最喜欢哪种声音,喜欢的话多读几遍。 3.朗读展示,想象表演。

a.鼓励学生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欣赏性地听,听后可仿读,可评点。

b.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出示字卡或小黑板:

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黄叶说:“________”

蟋蟀振动翅膀,“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在唱着:“________”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________” (朗读和想象表演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学生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读,也可以用想象地表演来促读。) 4.配乐朗读。教学目标a.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

b.指名朗读,当堂展示。

三、想象创作,续写小诗

1.各自仿写:同学们,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写下来,行吗?可以仿照自己最喜欢的某一段话写。

2.当堂展示:把自己写的一段小诗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现出来。

3.汇编成诗:几个同学自由组合,把自己的小诗合并汇编成一首新诗,画上插图,制成作品,准备展览。

四、课外活动

举行小小诗展,感受成功的喜悦。

板书设计:

听听,秋的声音黄叶

蟋蟀 大雁 秋风 „„声音美妙 秋天美好

习作2 写日记

教学目标:

1.能读懂例文《日记一则》,知道例文的主要内容和层次结构。

2.能借助“习作要点提示”,通过欣赏优秀日记,明确日记在选择材料方面的要求。

3.能把握作业要求,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记。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印象深刻的事。 难点: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教师日记本。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日记本四本:猜猜这是什么? 2.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3.学生传看。

4.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一行正中要写清年、月、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 5.清楚日记的内容包括哪些。

(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都可以写。) 6.是不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应该记下来? (不,应该选择有意义的材料。)

7.小结所写日记的格式、内容及选材要求。今天,我们就来学写日记。

二、阅读例文,感知写法。

1.这次学写日记,请同学们选择生活中的一件事,要求不但是有意义的,而且是能使自己动情的。

2.怎样写好这则日记呢?让我们先来读懂例文吧。 3.学生阅读思考。

(1)这则日记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 4.检查阅读思考情况。

5.巧作点拨后,师生共同小结。

三、分组讨论,明确写法。

1.学生阅读“习作要点提示”,思考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 3.检查学生讨论情况。 4.明确写好日记的方法。

(1)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记录。 (2)真实细腻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5.学生再读例文《日记一则》,体会写好日记的方法,重点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四、组织欣赏,引导选材。

1.引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作为作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内容:写一篇日记。要求:

(1)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动情的事。(2)注意表达真情实感。(3)注意日记格式。 2.展示教师的几篇教学日记。

3.幻灯片出示其中的两三篇日记,看看分别写了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这些日记选材的范围很广,有写人的,记事的,也有写景物的,状物的,不但内容具体,而且较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4.知道教师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日记吗? (1)能够善于观察。

(2)已经养成了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3)多观察、善思考、勤动笔,文章当然越写越好啦!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就一定能写出优秀的日记来! 5.从这几篇优秀日记中,你学到了什么?又准备选择怎样的材料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6.学生选择材料,同桌之间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7.教师抽查学生选材情况,并作点拨。 (1)写什么事? (2)表达怎样的心情? (3)按什么顺序写?

8.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

这次习作指导我带着学生把课本上的习作读了几遍。然后和同学们探讨了一下日记的格式问题。同学们积极性很高,我很欣慰,下次再上课的时候我会多加一点和同学们的互动时间,增强他们的积极性。

第二单元习作指导

写日记

写字思路:

1.审阅题目:本次习作就是写日记。日记的格式有一个特点:第一行要写明日记的日期和天气。 2.选定内容: (1)具体写什么事。

(2)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是在哪里发生的。 (3)事情的结局是怎样的。 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

4.表现手法: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

5.结构顺序:先交代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接着写事情发展的过程,最后写事情的结果。

教学目标 下水文:

4月23日 星期日 晴 有趣的云彩

今天下午,妈妈带我去公园。在去公园的路上,我无意间抬头望了一眼天空,不禁被吸引住了。

①啊,那云彩可真有趣呀!②看,那一朵像一只大白狗,它缓缓地向东移去。在大白狗的旁边还有两只小猫在争一条鱼吃,它们打得上气不接下气。突然那条小鱼游走不见了,我想那两只小猫一定很生气吧!过了一会儿,不知从哪儿来了一只老虎,它张开血盆大口,吼叫着,吓得两只小猫四处躲闪。云彩不断地变化着,长颈鹿、小老鼠、大海龟„„纷纷赶来,看得我眼花缭乱。

云彩虽然并不引人注目,但这些大小不

一、形态各异的云彩合在一起就可以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个个有趣的故事。③只要你去观察,去思考,就会发现天空中的云彩是那么美丽,那么神奇,会带给你无穷的乐趣。

①这句是本段的中心句,总分的写法使段落条理清晰。 ②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把云彩想象成大白狗、小猫、小鱼、老虎„„并且构思出非常有趣的故事情节。 ③结尾号召读者也去观察天空的云彩,引发大家的共鸣。

我也能照样子写一则日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2.知道哪些词语形容哪些季节。用正确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3.使用钢笔时,要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4.积累一些描写季节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1.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2.使用钢笔时,要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1.组内交流一下,当我们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应该怎么做?

2.班里讨论一下有哪些形容季节的词语。 3.使用钢笔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二、词句段运用。

1.(出示一些春天的图片)

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春天的词语。 2.(出示一些夏天的图片)

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夏天的词语。 3.(出示一些秋天的图片)

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秋天的词语。 4.(出示一些冬天的图片)

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冬天的词语。

5.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学生相互交流。各自说说自己理解词义的方法。 6.教师在一旁点拨。

三、书写提示。

我们的汉字博大精深,要想写好看的钢笔字,就要注意执笔的姿势和坐姿。

1.观察钢笔字,你从中学到什么? 2.怎样才能把钢笔字写得规范、端正? 横画要写的平稳,竖画要写的端正,横平竖直,字就会平稳端正。

3.使用钢笔时,要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 4.书写练习,老师边走边看,指出错误。 5.展示、交流、评价。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课本上的9个词语。 2.学生看课件和老师一起诵读。 3.小组讨论一下还有什么类似的词语。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推荐第2篇:部编本《比尾巴》公开课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比尾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比、尾”等11个生字和提手旁,会写“把、巴”2个字。

2、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识字游戏——“摸尾巴”。

(1)导言: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快拿出你的小手,我们来做个摸身体的游戏吧!摸摸你的鼻子,摸摸你的耳朵,摸摸你的嘴巴,摸摸你的头发,摸摸你的尾巴„„ 预设:生疑惑,我们没有尾巴啊? (2)导学:我们人类没有尾巴,那谁有尾巴呢?(动物。)你知道哪些小动物有尾巴吗?它的尾巴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小动物尾巴的资料。) 预设: 我见过马的尾巴。马的尾巴长长的,和长头发一样。 我见过猴子的尾巴,它的尾巴也很长。 我见过燕子的尾巴,它的尾巴像剪刀。

(3)小结: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知道这么多有尾巴的动物。 2.板书:“尾巴”,识记生字。

(1)指名读词。 (2)指导学生观察拼音。发现“巴”没有声调,没有声调,要读轻声,我们把巴读得又轻又短,谁会读?(指名读,齐读)一起来拼一拼,读一读。

3.过渡:动物王国里有尾巴的动物可多了,前两天,它们进行了一场大比赛呢!它们要比什么呢? (板书:在“尾巴”前加上“比”) 4.认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1.过渡:你知道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比尾巴大赛了吗?想去看一看吗?那就赶快读一读课文,读完圈出生字认一认。 2.提出自读要求:

(1)边读边看插图,不会的字可以看拼音,注意把每个字的音读准确。 (2)找一找有哪些小动物参加了比赛,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三、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导学:瞧,字宝宝从词中蹦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多媒体课件出示:比 尾 巴 谁 长 短 把 伞 兔 最 公。 ) (1)指名小老师带读。(如果他读正确了,我们跟他读三遍) (2)一起拼读。

(3)带拼音读三遍,去掉拼音再读。

(4)做巩固游戏。(师出示生字卡片随机识字。) (5)学习新偏旁“扌”,识记生字“把”。

扌:读作提手旁。提手旁表示用手做某些动作。在字的左侧。(出示相应的字,如:打、拍、拾等。) 导学:今天的生字中也有一个带“扌”的字,它是哪个?“把” 和“把”很像的是?“巴”

你会给它们组词吗? 预设:把(车把)(把手)巴(尾巴)(下巴) (6)学生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再写在课堂作业上。

三、读句子,读好问句的语气

1、生字宝宝又跑到了句子当中,你能读好句子吗?(齐读) 一句一句出示三个问句。

2、细心的小朋友会发现在这三个句子的末尾都有一个像小耳朵一样的符号,他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标点符号,叫问号。问号出现在问句的末尾,怎样才能读好问句呢?听老师来读。

3、师范读三个问句。

4、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5、师生一问一答。

6、齐读三个答句。

7、同桌合作读读前两节,一问一答。

8、填一填前两节。结束语:

猴子、兔子、松鼠比尾巴的结果是: (长、短、一把伞)还有三只小动物即将参加第二轮比赛,比赛结果怎样呢?咱们下节课再学习。

推荐第3篇:部编本一年级上册教案《天地人》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

1 天地人

教案A

教材解析

本课是识字单元的开篇,以国画为背景,展现了6个汉字,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第一组3个字向我们呈现了画面中3个主要的事物“天地人”。“天”覆盖万物, “地”负载万物,天地之间以“人”为贵。第二组生字“你我他”是生活中常用的3个人称代词,不仅反映中华文化对“人”的重视,还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这6个生字是生活中常用的汉字,要紧密联系生活来学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 6 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

读准“人、你、我”的字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认识“天地人”

活动一:同学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这个游戏吗?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我说什么,你们就做我说的相反的动作,明白吗?

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过渡:上有天,下有地。我们生活在天和地之间,我们是——人。(板书“人”)

二、利用字卡,认读“天地人”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天地人”,学生充分认读。

2.出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同桌读错了,学生可以当小老师教同桌读字。

3.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注意“人”是翘舌音;“天”是前鼻音。

4.自主识字: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字卡,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5.学生举字卡到黑板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天:①联想识字。独体字,“大”字多一横就是“天”,“夫”字不出头也是“天”。 ②字理识字。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天”字像正面站着的“人”形,用方框突出了人的头,引申为头顶以上的天空。

③组词识字:天上、天空、每天、天真。 (2)地:①熟字加偏旁识字。左右结构,“也”字左边加个“土”。 ②“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左边是“土”,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地”。 ③组词识字。大地、地面、土地。

(3)人:①数笔画识字。独体字,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捺。

②字理识字。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人”字像一个人的侧视形象,头、臂、身、腿、足齐全,突出了人直立行走和有手的特点。

③猜字谜识字。“天下一绝”或者“春节放假三天”。 ④组词识字。大人、人民、人们。

低年级识字教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复现,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抓好多种形式复现和认字显得尤为重要。利用玩生字卡片识字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时间充裕,全体参与,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识字能力。

三、欣赏童谣,认识“你我他”

1.播放童谣视频。

你是妈妈,他是爸爸,我是乖巧的小娃娃。妈妈对我说:“孩子,孩子,你是妈妈的好娃娃。”爸爸对我说:“娃娃,娃娃,妈妈对你说的啥?”我对爸爸说:“爸爸,爸爸,妈妈说我是她的好娃娃。”你和我,我和他,你我他是一家,什么都不怕。

2.学生尝试朗读最后一句话。回忆我们刚才的童谣,“你”指谁?“我”指谁?“他”又指“谁”?

3.互动活动。教师面向全体同学,用手势分别指自己、一名同学和另外一名同学,引导学生交流:“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然后,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表达。

4.教师板书“你 我 他”,学生认读。

童谣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观察体验中体会“你、我、他”的基本意思,然后进行互动交流,在实际的情境中再一次感受三个人称代词的不同含义。

四、利用字卡,认读“你我他”

1.你:(1)部件组合法识字。左右结构,“亻”加“尔”。 (2)组词识字。你的、你们、你家。 2.我:(1)联想识字。独体字,“找”字头上多一撇。 (2)组词识字。我们、我的、我家。 3.他:(1)熟字加偏旁识字。左右结构,“也”字左边加个“亻”。 (2)“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左边是“亻”,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他”。 (3)组词识字。他们、他人、他乡。 (4)形近字比较识字。“地”和“他”的右边都是“也”,字的左边不同,“他”与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

人有关,所以是“亻”,“地”与土有关,所以是“土”。

五、游戏巩固

课件出示识字大转盘(转盘上面标有本课生字)。学生转转盘,转到哪个字,就用那个字扩词并说一句话。

六、课堂小结

我是老师,你是我的学生,他也是我的学生。我们共同生活在天和地之间,一起做热爱学习、勤奋努力的人。

教案B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学习基础和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认识“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读准“人、你、我”的字音。

2.在儿歌、游戏等各种形式的复现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生字,理解字义,对生活中识字产生初步兴趣。

3.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天、地、人”被称为“三才之道”,从字体演变图中了解“天、地、人”字体的本义。

4.在学习、游戏过程中,学会与小伙伴一起合作学习、友好相处。 教学重点

认识“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 教学难点

读准“人、你、我”的字音。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上学歌》,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在前面学习的《上学歌》吗?(记得)现在请同学们集体朗诵一遍。(学生朗读《上学歌》。)

过渡:我们说到也要做到上学不要迟到。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识字。 (教师向学生逐个出示汉字“天、地、人、你、我、他”,让学生齐读;最后显示课题:天地人。)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二、学习“天、地、人”

1.出示甲骨文的“天”,猜猜是什么字。 2.出示“天”,读一读。

3.配合图片,结合甲骨文,教师讲解“天”的本义。 4.认识田字格中的“天”,初步感受汉字书写的美。 5.同“天”的教学方法类似,教学“地、人”。

6.读一读《三字经》中“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了解“天地人”的含义。三才,就是天、地、人。 天地人合一,有了这三个方面,世界才开始。

三、学习“你、我、他”

1.教师从“人”字,引出 “你、我、他”三个生字。 2.仔细观察,认识“你、我、他”。 引导学生观察汉字,找一找“你、他”有什么共同点。教师移动单人旁的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3.根据句式“你是______,我是______,他是_____, 我们都是___________。”找3名小朋友上台做互相认识的口语交际小游戏,从而巩固生字“你、我、他”。

四、巩固游戏

1.摘苹果游戏:可重复玩几次。

2.找朋友游戏:找找图片中认识的字,学习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宝宝。

3.开火车游戏:除了读图片上的词语,还可以给“天地人你我他”找更多的朋友口头组词。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字宝宝?

希望你们在以后的每天里,无论在哪里遇到这些字宝宝,以及其他你认识的,想认识的字宝宝,都留心读一读,比一比谁交到的字宝宝朋友最多。

推荐第4篇:秋使用部编本

“部编本”语文教材将投入使用

传统文化篇目增加

(总体特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渗入、突出核心素养)

今年9月初新学期开始后,全国将有数百万小学生和初中生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部编本”是指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为什么要编写“部编本”?教材内容有何变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记者采访了“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

现有的“一纲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想起到示范作用

记者:目前语文教材有多个出版社的不同版本,为何还要编写“部编本”?

温:“部编本”是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除了语文,还有德育和历史。现有的语文教材编写出版还是“一纲多本”,小学有12种版本,初中有8种版本。这些版本现在也都做了修订,和“部编本”一同投入使用。“部编本”取代了原来人教版,覆盖面比较广,小学约占50%,初中约占60%。

实施“一纲多本”,虽然调动了地方和出版社的积极性,教材的编写出版呈现活跃的局面,但也出现一些问题,教材的选择使用受到经济等因素左右,不能真正做到选优。

另外,教材主要由出版社组织编写,受到一些条件限制,影响到编写出版的质量。为此,中央决定组织编写德育、历史和语文三科教材。“部编本”教材力图在多种教材并存的情况下,起到示范作用,促进教材编写质量的提升。

记者:能说说编写队伍组成和编写的过程吗?

温: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和主要编写人员是全国申报遴选、教育部聘任的,编写组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学科专家,包括一些大学教授、作家和诗人,二是优秀的教研员和教师,三是人教社的编辑。前后参加编写组的有60多人,另外还有外围的各学科的咨询专家、学者,人数就更多了。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从2012年3月8日正式启动,到现在4年多了。以往教材编制都由出版社来实施,请个主编,搭起班子,最多也就用一二年。教材编写经过复杂的程序,包括确定大纲和体例框架、拟定样张、选文、进入具体编写等。起始年级初稿出来后,先后经过14轮评审,还请100名基层的特级教师提意见,最后才提交给教育部。

教材编写不只照顾人文性,还注重训练必需的语文能力、写作口语

记者:“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是什么?

温:概括起来有4点。

一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教材编写实质上是国家行为,所以教材编写立意要高,要立德树人。

二是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在确定编写方案之前,编写组对十多年来课程改革以及课程标准实施的得失状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总

结,但对于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某些问题,也注意“纠偏”。比如,现在语文教学普遍是两多一少:精读精讲太多,反复操练太多,学生读书太少。新编语文教材注意到这个问题,采取了一些改进办法。

三是加强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写组学习和继承了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并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实行“编研结合”,还特别重视学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加以选择、吸收和转化,用来指导编写。比如,新编一年级教材的识字课文就采纳了北师大关于儿童字频研究的成果,把儿童读书最需要先认识的300个字,安排在教材中,努力体现教材编写的科学性。整个编写过程都是一边研究,一边编书。

四是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部编本”语文教材在课文的选取、习题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等方面,努力切入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适应社会转型和时代需求。比如,如何正确地认识和使用新媒体,如何过滤信息,都在教材中有体现。

记者:和其他版本语文教材比较,“部编本”的框架体例有何不同?

温:现有各种版本语文教材基本上都是主题单元结构,多照顾到人文性,而可能忽略了语文教学的规律。选文也往往只顾一头,只考虑所选课文是否适合本单元主题,难于照顾到本单元应当学习哪些知识、训练哪些能力。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必要的梯度。“部编本”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即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

口语训练,等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传统文化篇目多了,很多经典课文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少了

记者:语文教材的选文历来被社会关心,您能介绍一下选文标准吗?

温:“部编本”的课文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此外还适当兼顾时代性。课改之后流行的各种版本语文,都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另外,很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多选“时文”。这不能说不好,但不能偏了,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场,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

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鲁迅的作品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记者:部编教材怎么处理语文教学中知识体系的问题?

温:这套教材注意重新确定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落实那些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能力点。

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很活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尊重。但又出现另一趋向,就是知识体系被弱化。教材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不敢理直气壮地讲语文知识,不敢放手设置基本能力的训练,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也不成系列。

“部编本”语文教材很重要的一点改进,就是让课程内容目标体现的线索清晰,各个学段、年级、单元的教学要点清晰。

这套新教材的编写一开始就注意这个问题,按照“课标”的学段目标要求来细化哪些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落实到各个单元。有些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则配合课文教学,以补白形式出现。努力做到“一课一得”。现在不是强调“语文核心素养”吗?“部编本”语文教材就已经在努力建构适合中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但这是“隐在”的,不是“显在”的,在教材的呈现和教学中并不刻意强调体系,防止过度的操练。

记者: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严峻问题是学生读书少,部编教材在鼓励读书方面有何举措?

温:举措就是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比如,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读书兴趣。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初中则加强了“名著选读”,改变以往那种“赏析体”写法,注重“一书一法”,每次“名著选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激发兴趣,传授方法,是“名著选读”设置的改革方向。如浏览、快读、读整本书、读不同文体,等等,都各有方法引导。多数课后思考题或

拓展题,也都有课外阅读的提示引导。这就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

这可能是一个突破,让语文课更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包括课外阅读,努力做到课标所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新教材虽然力图把“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但也还需要老师们去“加码”。建议老师们采取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

记者:写作教学比较难,历来语文教材的写作部分容易引起争议。“部编本”的写作教学安排有何新意?

温:我们力图突破既有的模式,在突出综合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基本写作方法的引导。写作方法和技能训练的设计编排照顾到教学顺序,让老师能够落实,克服随意性。但也注意到避免应试式的反复操练。写作课的系列努力做到中心突出,简明扼要,有可操作性。初一两个学期一共12次写作课,每个单元1次。分别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发挥联想与想象,写出人物精神,学习抒情,抓住细节,怎样选材,文从字顺,语言简明。每次都突出一点,给予方法,又照顾全般。和以往教材比较,现在的编法是希望有一个系列,更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也比较有“抓手”,比较方便教学实施。

推荐第5篇:部编本 初中语文 目录

2016年人教版新编(部编)初中语文教科书目录

七年级上册

一 单元

主题 四季 美景

阅读策略

学习朗读,品味文中的精彩语句,体会汉语之美

课文

1.春/朱自清

2.济南的冬天/老舍

3.雨的四季/刘湛秋

4.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写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二 单元

主题 至爱 亲情

阅读策略 学习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课文

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6.散步/莫怀戚

7.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

荷叶·母亲/冰心

8.《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写作 学会记事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1 三 单元

主题 学习生活

阅读策略

学习默读,一气呵成读完全文,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10.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

11.窃读记/林海音

12.《论语》十二章

写作 写人要抓住特点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李白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四 单元

主题 人生 之舟

阅读策略

学习默读,学会圈点勾画,理清作者思路 课文

13.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14.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

15.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16.诫子书/诸葛亮

写作 思路要清晰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单元

主题 动物与人

阅读策略

学习默读,学做摘录,概括文章的中心 课文

18.鸟/梁实秋

19.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 20.狼/蒲松龄

2 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 六

单元

主题 想象 之翼

阅读策略

学习快速阅读,展开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文章

课文

21.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22.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太阳船/吴望尧

23.女娲造人/袁珂

24.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

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

塞翁失马/《淮南子》

杞人忧天/《列子》

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

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秋词(其一)/刘禹锡

南园(其五)/李贺

夜雨寄北/李商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七年级下册

一 单元

主题 群星 闪耀

阅读策略

学习精读,字斟句酌,把握人物特征 课文

1.邓稼先/杨振宁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

3 3.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胡适

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

单元

主题 家国 情怀

阅读策略 学习精读,学做批注,了解抒情方式,感受作者的情怀

课文

5.黄河颂/光未然

6.最后一课/都德

7.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8.木兰诗

写作

学习抒情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单元

主题 凡人 小事

阅读策略 学习精读,熟读精思,把握叙事角度,分清详略

课文

9.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10.老王/杨绛 11.台 阶/李森祥

12.卖油翁/欧阳修(旧文回归)

写作 抓住细节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王维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参

晚春/韩愈

四 单元

主题 修身 正己

4 阅读策略

学习略读,快速捕捉阅读重点,能够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课文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

14.梅岭三章/陈毅

15.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16.古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写作 怎样选材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五 单元

主题 生活 哲理

阅读策略 学习比较阅读,了解描写方法,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课文

17.紫藤萝瀑布/宗璞

18.一棵小桃树/贾平凹

19.外国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20.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望岳/杜甫

登飞来峰/王安石

游山西村/陆游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写作

文从字顺

六 单元

主题 科幻 探险

阅读策略 学习浏览,快速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思考和质疑 课文

2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

22.太空一日/杨利伟

23.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

24.河中石兽/纪昀

写作

语言简明

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杜牧

贾生/李商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

约客/赵师秀

八年级上册

一 单元

主题 变化 着的 社会

阅读策略阅读新闻类文章,获取主要信息,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课文

1.新闻两则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2.香港回归新闻一则

3.特写两篇

“中国速度”震惊雅典/孔宁、张军、袁虹衡

“飞天”凌空/夏浩然、樊云芳

4.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朱玉、万

一、刘红灿

写作 学写消息

二 单元

主题 生活 的记 忆

阅读策略 阅读传记类文章,对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课文

6 5.藤野先生/鲁迅

6.我的母亲/胡适

7.美丽的颜色/艾芙·居里

8.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

写作 学写人物小传

综合性学习——地球,人类的家园

三 单元

主题 美景 依然

阅读策略 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见文言实词

课文

9.三峡/郦道元

10.短文两篇

与谢中书书/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1.与朱元思书/吴均

12.唐诗五首

黄鹤楼/崔颢

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春望/杜甫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写作 景物描写要抓住特征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龟虽寿/曹操赠从弟(其二)/刘桢梁甫行/曹植移居(其二)/陶渊明

四 单元

主题

情感 哲思

阅读策略 阅读不同类型的散文,把握其共性和个性

课文

13.背影/朱自清

14.昆明的雨/汪曾祺

7 15.那树/王鼎钧

16.外国散文两篇

谈惬意地生活/蒙田

我为何而生活/罗素

写作 语言要连贯 综合性学习——我们的网络时代 五 单元

主题文明 的印 迹

阅读策略学习说明方法,揣摩说明语言,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课文

17.中国石拱桥/茅以升

18.苏州园林/叶圣陶

19.梦回繁华/毛宁

20.蝉/法布尔

写作 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六 单元

主题 情操 与志 趣

阅读策略 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见文言虚词课文

21.《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

天降大任于是人也

22.愚公移山/《列子》

23.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

24.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

行路难(其一)/李白

雁门太守行/李贺

赤壁/杜牧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写作 表达要得体 综合性学习——君子和而不同 名著导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八年级下册

一 单元

主题 民风 民俗

阅读策略 了解民俗,尊重民间文化,学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课文

1.社戏/鲁迅

2.庆祝旧历元旦/林语堂

3.春酒/琦君

4.安塞腰鼓/刘成章

写作 学习仿写

单元 写作 主题 科技 之光

阅读策略 把握主要观点,提取主要信息,领悟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课文

5.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阿西莫夫 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

7.为什么布丁是软的,石头是硬的?/克劳斯•冯•克利青

8.大雁归来/利奥波德、写作 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

三 单元 主题 养性

阅读策略 诵读古诗文,借助注 课文

9 9.桃花源记/陶渊明

10.小石潭记/柳宗元

11.海国记(节选)/沈复

12.《诗经》两首

关雎

蒹葭

写作 学写读后感

怡情 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见文言句式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式微/《诗经》 子衿/《诗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主题 单元 思想 光芒

阅读策略了解书信和演讲的特点,领悟作者的思想,获取有益的启示

课文

13.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

14.讲故事的人/莫言

15.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

16.傅雷家书两则/傅雷

写作 学写书信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五 单元

主题 江山 多娇

阅读策略 阅读游记,了解游踪,把握叙述角度和景物描写的特点

课文

17.壶口瀑布/梁衡

18.一滴水经过丽江/阿来

19.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马丽华

20.登勃朗峰/马克•吐温

写作 学写游记

10 六 单元

主题 情趣 与理 趣

阅读策略 诵读古诗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经典语句 课文

21.《庄子》故事两则

北冥有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22.《礼记》两则

虽有嘉肴

大道之行也

23.马说/韩愈

24.卖炭翁/白居易(旧文回归)

写作 学写故事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和做笔记 课外古诗词诵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送友人/李白

卜算子•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卜算子•咏梅/陆游

九年级上册

单元

主题 阅读策略 课文 写作 一 单元

主题 自然 之音

阅读策略 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课文

1.沁园春•雪/毛泽东

2.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艾青

乡愁/余光中

3.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郑愁予

4.致云雀/华兹华斯

写作 学写诗歌

二 单元

主题 砥砺 思想

阅读策略 阅读议论性文章,能够区分观点和材料,把握议论的中心

课文

5.敬业与乐业/梁启超

6.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7.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

8.短评两则

“传言伤农”,后果更加严重/王玉琪

烟花易冷,文化弥新/陈晓波、商意盈

写作 表达观点要清楚 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

三 单元

写作 主题 游目 骋怀

阅读策略 诵读古诗文,把握作者的情感,能联系时代谈感受

课文

9.岳阳楼记/范仲淹

10.醉翁亭记/欧阳修

11.湖心亭看雪/张岱

12.诗词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

名著导读——《泰戈尔诗选》:如何读诗 课外古诗词诵读——

月夜忆舍弟/杜甫 商山早行/温庭筠

12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四 单元

主题 青春 年少

阅读策略 梳理小说的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

课文

13.故乡/鲁迅

14.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15.孤独之旅/曹文轩

16.心声/黄蓓佳

写作 学习缩写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

五 单元

写作 主题 理想 信念

阅读策略 分析材料,把握论据,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课文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18.怀疑与学问/顾颉刚

19.无我与不朽/钱穆

20.人应当坚持正义/柏拉图

写作

论证要合理

六 单元

主题 人物 百态

阅读策略 阅读古白话小说,把握情节和结构,揣摩小说的语言课文

21.智取生辰纲/施耐庵

22.范进中举/吴敬梓

23.三顾茅庐/罗贯中

24.刘姥姥进大观园/曹雪芹(旧文回归)

写作 学习改写

综合性学习——评选年度班级之星

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咸阳城东楼 /许浑 无题 /李商隐

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九年级下册

一 单元

写作

主题 生活 咏叹

阅读策略 学习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把握诗歌的意象,理解诗人情感课文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2.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3.短诗五首

月夜/沈尹默

沙扬娜拉/徐志摩

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

断章/卞之琳

风雨/芦荻

4.海燕/高尔基

写作 学写诗歌

二 单元

主题 人物 画廊

阅读策略 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对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学会欣赏小说 课文

5.孔乙己/鲁迅

6.变色龙/契诃夫

7.蒲柳人家/刘绍棠

8.溜索/阿城

写作 注意审题立意

三 单元

主题 家国 之思

阅读策略 诵读古诗文,把握作者的观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课文

9.鱼我所欲也/《孟子》

10.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1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12.词四首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写作 讲究布局谋篇

综合性学习——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讽刺小说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

四 单元

主题 读书 鉴赏

阅读策略 了解作者观点,提出看法,探讨疑难,尝试迁移运用

课文

13.短文两篇 谈读书/培根 不求甚解/马南邨

14.山水画的意境/李可染

15.驱遣我们的想象——文艺作品的鉴赏/叶圣陶

16.无言之美/朱光潜

写作 勤于修改润色

五 单元

主题 舞台 人生

15 阅读策略 阅读戏剧作品,把握戏剧冲突和戏剧人物,对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课文

17.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

18.屈原(节选)/郭沫若

19.枣儿/孙鸿

20.音乐之声(节选)/厄内斯特•勒曼

写作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六 单元

主题 浩然 正气

阅读策略 诵读古诗文,感受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课文

21.曹刿论战/《左传》

22.出师表/诸葛亮

23.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24.诗词曲五首

十五从军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过零丁洋/文天祥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写作表达力求有创意 综合性学习——戏剧大舞台

名著导读——《简·爱》:外国小说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南安军/文天祥 别云间/夏完淳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推荐第6篇:部编本新教材bpmf

bpmf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本课有4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4个声母,配有一幅郊外游玩的情境图。爸爸和孩子在爬山,山坡的铁杆上悬挂着一只音响,音响里正在播放音乐, “播”提示b的音。山坡的“坡”提示p的音,男孩T恤上的字母“p”、铁杆与音响的组合提示p的形。两个孩子在山脚捉迷藏,小女孩躲在山洞门后,小男孩正蒙着眼睛用手摸。“摸”提示m的音,山洞门呈“m”形,提示m的形。爸爸手中的拐杖提示f的形。

第二部分是b、p、m、f与单韵母的拼读练习,包括3项内容:一是情境图下方的

b - ɑ bɑ ,提示了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二是借助图画,教学声母b和带调韵母ɑ的拼音。三是b、p、m、f和ɑ、o、i、u相拼的拼读练习。

第三部分是“爸爸、妈妈”两个词语,其中“爸、妈”是本课要认的生字。 第四部分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爸、妈”,要求书写的字母b、p、m、f的笔顺以 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b、p、m、f,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b、p、m、f和单韵母ɑ、o、i、u组成的音节;初步掌握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爸爸、妈妈”2个词语,认识“爸、妈”2个生字。 【教学重点】 声母b、p、m、f和单韵母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说故事。

1、出示图片,说一说你看见了什么?

2、指名回答,相机引导规范语言。

3、编一个故事(加强情景教育,让孩子根据图片说故事,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

4、从图片中找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声母。

二、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1、提问:我们最近认识了一个王国,叫做什么?王国里面有三大家族,分别是什么?复习汉语拼音的构成(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2、今天我们又认识了4位声母家族的朋友,大声读出他的名字吧。

3、出示课题,生再读课题。

4、指导正确发音。(将一张薄纸放在嘴前,比较发音的不同。发b和m时,薄纸基本不动;发p时,薄纸有明显的颤动。发f时,上齿一定要接触下唇,声音摩擦发出。)

5、学生尝试发音,教师指导纠错。

6、齐读、分男女生读、分小组读。

三、书写bpmf

1、学生观察声母在四线格中的占格。

2、请学生说一说书写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3、教师范写,学生一边说出该注意什么?

4、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并提示注意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

5、优秀作业展示,教师表扬。

第二课时 两拼音节教学片段

教学目标:

能借助实物图片正确拼读b、p、m、f和单韵母ɑ、o、i、u组成的音节,初步掌握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学准备:

字母、音节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复习检查

1.教师做字母口型或手势,请学生举相应卡片:我们来玩 个“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游戏,看谁能快速猜出字母。 2.猜对的学生带领大家认读。

二、拼读音节,领悟方法

1.指导学生看拼读示意图,自己尝试拼读。2.课件演示声母b和韵母ɑ相拼成音节bɑ。

3.小结两拼音节拼读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4.过渡:小朋友真能干,那韵母ɑ戴上声调帽子,你会不会拼读呢?指导学生观察书上的4幅图,说说分别画了什么。5.学生交流,练习拼读。

bā :图上画着谁?它手里拿着的数字是几? 通 过 游 戏,复习6个单韵母和4个声母。借 助 图 片, 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会拼读音节,教学轻松有趣,语文课堂充满生活味儿。

bá :一起玩拔萝卜的游戏,在游戏中反复练习读准bá的音节。 bǎ :想象说话“谁在打靶”。 bà :用bà组词或者说句子。

6.做“好朋友”游戏:一名学生手拿“b”卡片,另四名学生各拿“ā、á、ǎ、à”,迅速组成四个音节,带领大家巩固拼读。

三、练习拼读,巩固方法

1.教师谈话:单韵母o、i、u看到ɑ和声母b、p、m、f交朋友,它们也想跟b、p、m、f交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它们吧!

2.用课件展示气球图,气球上分别有声母b、p、m、f和单韵母ɑ、o、i、u相拼成的音节。3.学生用鼠标点击气球,练习拼读音节。拼读对了,气球就会徐徐上升。

4.男女生进行拼读音节比赛,读准音节的声调,选其中的音节组词或说句子。

四、朗读儿歌,巩固拼音

朗 读 儿 歌,练读与声母b、p相拼成的音节,进一步巩固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第三课时

一、复习拼读,加强拼读锻炼

1、游戏导入,出示图片,请生拼读。

2、按顺序读,教师带读,小老师带读。

3、打乱顺序读。

4、请小朋友说一说拼读的技巧。

5、出示三种拼读方法。两拼音节是由一个声母和一个非介母韵母组成的音。 音节数调法

先用声母和基本声调(第一声)的韵母相拼,拼成音节,再看上面是哪个声调,就用这个音节按照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的顺序数下去,数到这个音节的声调为止。 音节定调法

用声母和基本声调的韵母相拼,眼里看着声调符号,读出的是带调的音节。如b-ɑ bǎ。 韵母定调法

用声母和带调的韵母相拼,直接拼出带调的音节。如拼音时念b-ǎ bǎ。

6、字母卡片游戏。

7、激励孩子大胆拼读,重点鼓励为主,特别是好不容易拼出来的孩子要及时奖励,增加信心和兴趣。

二、看图学生字

1、出示课文插图,说一说你看见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情景教学,给这个图片编一个小故事。

4、出示人物,提问:他(她)是谁?

5、相机出示生字。指导轻声发音。

6、连线游戏。

三、互动游戏环节

1、字母手指操

2、比一比谁做的快?

3、同桌配对,拼读音节。

4、优秀同桌上台演示。

四、布置作业

1、抄写bpmf各一行。

2、与家长一起玩一玩手指操和拼读游戏

推荐第7篇:部编本小学语文

部编本小学语文、《道德与法制》使用心得体会

一、识字写字特点

教材对于识字写字的安排,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会认400个生字,会写200个生字,基本为孩子扫除了阅读的障碍。平时,我会让孩子们在书包里放上一两本图文并茂且含拼音的儿童读物,中午休息时,让孩子们拿出课外书读上一会儿,读完的课外书,孩子们之间还会进行交换,在班里形成较浓的读书气氛,孩子还会每天在家里读课外书,在读书的过程中继续巩固认识的汉字,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二、是一本贴近孩子的生活的书

一年级下册的课文大多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新编选的课文,文质兼美,语感新鲜,文化底蕴丰富,体裁多样,既便于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和智慧上得到启迪。比如课文《一个接一个》这篇课文就用最接近儿童的语言来表达孩子们简单的内心世界,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并从课文中明白了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道理。课文《怎么都快乐》从孩子的角度来讲述对快乐的理解,诗歌语言通俗,诗句简短,节奏感强,非常适合孩子朗读,让孩子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还有体现家人关爱的《夜色》,有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文具的家》等等,内容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充分考虑儿童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和情感世界,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文字的魅力。

三、是一本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书

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一年级下册教科书从汉语言文化、节日民俗等方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比如,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声律启蒙》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科书,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春夏秋冬》一课,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其中的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

四、《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心得

教材关注一年级学生的整体成长和生活。学会玩,并且有意义地玩,学会主动思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有想法的参与学习。整本教材处处洋溢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力图体现和谐与温暖的情怀,体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与温暖的关系。学生从课本中能学会守法、树立规则和公民意识、学会做事、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学习,让自己努力从适应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觉、自主。

推荐第8篇:部编本教材心得

“部编本”语文教材初级培训学习心得

汾西二中

冯晋霞

通过本次培训,丰富了我的教育思想,开阔了我的眼界和工作思路,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境界,更激发了我教好语文的热情和信心,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一路前行。

“部编本”语文教材仿佛如一缕春风给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带来活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新奇的窗户。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教材立意要高,立德树人。

二是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比如,现在语文教学普遍是两多一少:精读精讲太多,反复操练太多,学生读书太少。新编语文教材注意到这个问题,采取了一些改进办法。

三是加强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写组学习和继承了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并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实行“编研结合”,还特别重视学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加以选择、吸收和转化,用来指导编写。

四是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部编本”语文教材在课文的选取、习题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等方面,努力切入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适应社会转型和时代需求。比如,如何正确地认识和使用新媒体,如何过滤信息,都在教材中有体现。

和其他版本语文教材比较,“部编本”的框架体例大有不同。

现有各种版本语文教材基本上都是主题单元结构,多照顾到人文性,而可能忽略了语文教学的规律。选文也往往只顾一头,只考虑所选课文是否适合本单元主题,难于照顾到本单元应当学习哪些知识、训练哪些能力。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必要的梯度。“部编本”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即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如今国家提倡建设书香社会,大力提倡阅读。而新教材尤其注重了这方面的改革,真正让阅读走近学生的生活。重要举措就是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初中则加强了“名著选读”,改变以往那种“赏析体”写法,注重“一书一法”,每次“名著选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激发兴趣,传授方法,是“名著选读”设置的改革方向。如浏览、快读、读整本书、读不同文体,等等,都各有方法引导。多数课后思考题或拓展题,也都有课外阅读的提示引导。这就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

这可能是一个突破,让语文课更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包括课外阅读,努力做到课标所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新教材虽然力图把“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但也还需要老师们去“加码”。

在今后的的工作中我仍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提升自我:

一、教师要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专家们的讲座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那么在工作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使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加强学习不仅仅只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二、提高思想认识,净化灵魂。

培训其实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已经慢慢倦怠,我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变的除了爱抱怨,还是抱怨。抄不完的笔记,频繁的检查,刻薄的制度,一项又一项的任务以及家长的难缠,学生的愚笨,领导的不理解,等等。都是那么沉重,沉重的令人窒息。我早已像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对工作有的是厌倦之意,不平之心,黯淡之境。可通过这次的培训,走进教学大师们的心灵世界,感叹于他们思维的敏捷,语言的风趣丰满,独特的教育视角,健康乐观的人生观,丰富的教育经验……激起了我内心中的心弦,触及到我思想的深处,我一次次禁不住问自己我该怎样做?做什么样的教师?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与优秀老师、与教学大师相比,我自身不足很明显。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不仅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也明白了“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更懂得只要我们教师是一个幸福并快乐着工作的人,才会让学生感受到幸福并快乐,才能培养出更多的社会需要的幸福并快乐的人。

三、加深反思,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了反思的作用,知道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一定离不开反思。反思让我认识了自身在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反思也让我认识到了怎样才能做好一名教师。好的语文教师是一座桥。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在教学中,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迁移,运用到自身发展中去,教师这座桥就是为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汲取知识养分而铺设的一条通道。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运用好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给学生发挥的余地。同时也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教材交流。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是学生与教材联系的纽带。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作为引导者出现,而不是主导者。那么,教师如何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在参加了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认真聆听了专家的先进理念,聆听了许多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后,我想,首先,要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首要条件。只有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否则,桥就搭不成,或者就是桥搭成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我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材是砖,要用来引玉,而不是作为单纯的任务来完成。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要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他们需要的新知识并加以运用,以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终极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他将永远不会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更谈不上成为教育专家。我们当然不必要人人都能成为教育专家,但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成功地记录下来,对我们年轻教师来说,都是一种宝贵的经验,都是一种不可估量的财富。

推荐第9篇:部编本二年级教案第6单元

15.《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苦,感受大禹的顽强意志,读懂”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大禹的献身精神,从而了解大禹是一位伟大的英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复述课文内容,引读下面词语

滔滔 淹没 冲倒 无家可归 治理洪水 仔细察看 挖通 劈开 被制服 非常感激 伟大英雄 代代相传

2.齐读这些词语:想象故事。 3.理解“英雄”:什么样的人是英雄?

4.提出话题: 15课里被代代相传的伟大英雄是______? 大禹是做了什么事成了伟大的英雄的呢?齐读课题。 为什么大禹治水能成为伟大的英雄呢?

二、朗读感悟

(一)了解洪水的危害

1.观看洪水的视频:我们先来看看大禹治的是什么样的水? 2.交流

(1)说说, 你看到了什么?

(2)可以用第一小节的那个词来表达你所看到的? (3)把你看到和想到的这个词语所描绘得情景读出来。相机引导想象:读这个词语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会担心什么? “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无家可归”

3.有感情的朗读第一小节:想象当时的情景有感情朗读。

4.小结:洪水多么凶猛啊,它夺走了人们的食物和家园,给人们带了巨大的灾难,人们没有吃的,没有住的,生活该多悲惨啊!

(二)感受治水的艰难 1.感受“决心”大。

(1)看到这样的情景,禹心中会怎么想?(提炼概括出“下决心”,有感情朗读这个词。) (2)出示“决心句”,朗读。 2.感受“治水”难。

(1)整体感知:他又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请你读出描写的句子。 你感受到治理洪水怎么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 (2)体会“察看句”

a治理洪水有多辛苦呢?先来看禹治洪水做的第一件事,出示“察看句”,指名读。 b交流:你看到禹在察看水流和地形时有多辛苦?

c引导: 看图,这就是千山万水,一座座、一条条,你能想象到要“走遍”会怎样的辛苦?走得路多脚疼,腰酸背痛,晴天,太阳当空照,会------,雨天,大雨滂沱,会--------, 刮风,被----- 下雪,被----- 多辛苦啊!读“走遍”“千山万水”

d小结:累、渴、饥、热、冷、疼、酸等等,这么多的苦,可以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千辛万苦),读这个词。把这些苦都经历了,就是“吃尽”,读这个词。

e朗读:这么辛苦,禹抱怨了吗?怕了吗?放弃了吗?为什么?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禹? (3)体会“引导句”

a 出示句子读:察看才是准备工作就已经千辛万苦了,引导洪水流入大海就更加辛苦了,有多辛苦?读一读句子。

b交流:引导洪水流入大海就更加辛苦了,有多辛苦? c引导深入:为什么,这些事做起来更辛苦?有多难? 古今对比:看图,现在人怎么挖河,怎么劈山的?

那时候有挖土机、有卡车、拖拉机、铲车吗?要把那么多的河挖通,要劈开这么多座山,只能靠什么?多难啊!简直难以想象。读 “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 感受艰难。 d小结:这么艰难,禹怕了吗?放弃了吗?为什么?你感受到禹是个怎样的人?

e 朗读:禹治理洪水的决心多么坚定阿,不怕苦,不怕难,勇敢顽强地和洪水进行斗争,这都是为了什么?齐读这小节,一起来感受禹的这份英雄气概。

(三)感受“三过家门”的无私 1.出示:治理洪水是多么艰难,多么辛苦啊,禹用了13年的时间治理洪水,在这十三年里,有一件事特别感人,是什么事呢?读一读课文第3小节。

2.这个故事就是有名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为什么那么有名呢?先来填一填故事里的那些数字。

3.抓住数字想象体会。

禹在外治水好多年了,好久没回家了,都不知道家里是什么样了,这一次看看快到自己的家了,他多想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_____,如果进了家门就能_____,那多么幸福啊!可是,一想到_____,他就这样走了,这一次,他没进家门。 又过了好长的时间,第二次看看快到自己的家了,他多想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_____,如果进了家门就能_____,那多么幸福啊!可是,一想到_____,他就这样走了,这一次,他又没进家门

又过了好长的时间,第三次看看快到自己的家了,家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他多想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 _____,如果进了家门就能_____,那多么幸福啊!可是,一想到_____,他就这样走了,这一次,他又没进家门。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抬脚就能进去阿,可是他却,齐读“一次也没有进去看看”。

讨论感悟:他不爱自己的家吗?为什么一次都不回家看看? 4.通过“儿子”深化 禹的儿子十多岁了,为什么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难道禹不爱自己的儿子吗?

小结朗读:禹为了治水,为了让大家过上幸福的生活,而顾不上自己的家,自己的儿子,这就是伟大的“舍己为民”精神。这种舍己为民的献身精神多么令人感动阿,所以这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就成了千古美谈。谁记住了这个故事,按照课文说给大家听一听。配乐背诵第三小节。

三、总结拓展。

1.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禹不怕千辛万苦,不畏千难万险,无私献身地一心治理洪水,十三年啦,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洪水被制服了”,看图,看洪水在各条河道里乖乖地流向大海,不再乱跑,不再淹没农田,不再冲倒房屋,老百姓呢?看图(读“安定的日子”。) 2.看看,人们是怎么感激他的 称他为“大禹”,代代相传 舜传王位给了禹。

人们建立纪念馆,塑像等纪念他。

3、对照着“英雄”的意思,联系大禹治水的精神,说一说,大禹为什么被称作伟大的英雄? 像大禹这样,------就是伟大的英雄,我们为有这么英雄的祖先而无比自豪。齐读这个代代相传的名字------- 四.写字。(略) 板书 略

16、《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会认双横线中的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体会到朱德军长在“挑粮”运动中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教学重难点: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10个字,会认双横线中的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热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第l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识字写字;学习第1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介绍课前收集的关于朱德的资料,师补充。

2、板书课题。认识“朱、扁、担”三个生字。

3、全班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给不会读的生字注上拼音。

2、自由读课后生字,在同座互相认读课后生字,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3、全班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5、相机学习第1自然段。

三、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宝宝,认读生字。

2、说说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写后面的生字。

2、学习课文,体会到朱德军长在“挑粮”运动中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明确学习目的

1、复习生字

师:昨天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小朋友们还认识它们吗?谁能将这些生字宝宝,搬到朱德爷爷扁担两头的箩筐里呢?

2、(看插图)井冈山在我国江西省,周围500多里都是高山,

地势险要。1917年,毛主席带领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上井冈山.与毛主席的部队会师。

3、上一节课,小朋友们想知道有关朱德爷爷的扁担的许多事情,其中最想了解的是:朱德爷爷干嘛要在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精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第2—第4自然段:

1、朱德用这根扁担干什么用?(板书:挑粮上山)

2、为什么需要挑粮上山?自由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板书:严密封锁,粮食奇缺)

3、说得对。你瞧,朱德正挑着担子从远处走来呢!(出示投影)说说你看到的朱德。 回答后出示书中的句子:“他穿着草鞋,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走起路来稳健利落,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常被他甩得老远。”

师:从”满满”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导用敬佩的语气读。强调“满满的”。) 师:谁想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师:谁能给他一个评价?(指名评)这个同学哪儿读得好,可以表扬一下他。

4、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好好读读课文,想一想。(如果朱德不挑粮,可以更加专心研究国家大事;他们希望朱不要过度疲劳……)

5、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再读读课文,找一找。

师:刚才通过大家的想象,把挑粮的困难再现到了我们的面前。是呀,这些就是战土们藏扁担的原因所在。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师:现在,你能用读表现出来吗?(指导学生读出心疼、关心的语气) 师:男女生比赛,比一比谁更关心朱德爷爷,更着急地把他的扁担藏起来?

6、真是“藏中见真情”哪!战士们这种情有没有实现?(没有) 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仍然) 师:朱德做扁担的行为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是的,朱德愿意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这就让大家——(崇敬之外更增添了几分干劲) 师:是啊,朱德爷爷的一个“做”,让我们看见了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这种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大家,当时井冈山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 (出示)(齐拍手念) 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 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7、让我们再次朗读第2一第4自然段,感受朱德爷爷的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三、写字教学

1、小朋友们,你们看朱德爷爷用扁担送给咱们4个字。(出示“任、切、材、防”)

2、请你们来观察一下,怎么记住“切”这个字?哪位小书法家愿意讲给我们听—下?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4、仔细观察一下,这4个字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5、学生说,教师评。

6、学生练写。

四、拓展延伸

小朋友们在课后还可以找一些革命先辈的故事来读一读,增长自己的知识。 板书设计:略

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字,会认10个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课文,体会周总理和蔼可亲的形象和平易近人的作风,更体会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亲如一家、鱼水情深。教学重难点: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书写正确、规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人情入境,读中感悟.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会认本课德望19个生字,指导书写4个生字;学习课文的

1、2自然段。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师简介泼水节的来历及傣族的风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给不会读的生字注上拼音。

2、自由读课后生字,在同座互相认读课后生字,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3、全班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的

1、2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的、2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

四、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度、敬、赶、驶”四个字,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又是怎样记住它们的?(让学生了解撇的写法,学会运笔、顿笔写出笔锋)

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教师范写“度”。

3、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学写后面底个生字。

2、学习课文3-8段,体会周总理和蔼可亲的形象和平易近人的作风,更体会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亲如一家、鱼水情深。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里。而泼水节是傣族所特有的一个盛大节日。记得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格外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一起欢度节日,你们也想参加吗? 行,那就让我们一起度过这个——

2、齐读课题。

3、复习生字

二、自主探究,会文悟情

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么过泼水节的?

1、白由读第3-6自然段,勾画有关句子。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1)先来看看傣族人民是怎么欢迎周总理的? 学生读出有关句子后,课件相机出示句子,顺序不限。 A、“一大早,人们敲起象脚鼓。兴高采烈地从四面八方赶来。”从中你体会出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抓住“一大早、兴高采烈、四面八方、赶来”等词体会人们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指名读、评议、齐读。 B、“为了欢迎周总理……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毽。”从中你体会出什么?(傣族人民用撒花瓣这种独特方式隆重迎接尊贵的客人,他们多么开心呀!) C、一条龙船驶过江而,一串花炮升上天空。从“一条条”“一串申”更能体现当时场面热闹非凡,人们激动万分。引读,表演:人们搬动地欢呼起来:“周总理来了!” 师生赛读。

D、配乐读第3自然段:

课件配乐(葫芦丝乐曲〈月光下的风尾们〉),伴着这婉转动听的乐曲。让我们也加入欢迎的人群,迎接周总理的到来!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A、学生读出有关句子后,相机出示句子o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同傣族人民一起载歌载舞。” a.说出表示动作的词:接过、敲着、踩着、载歌载舞。

b.谈体会:从周总理的衣着、神态、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平易近人)周总理和普通的傣家人一样,是那样的和蔼可亲。有感情地朗读。 B、“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一手拿着的树枝蘸水向人们泼洒。” a、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说一说。 b、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说—说。 c、演一演:配乐师生表演,交际互动,互相祝福。

C“他还乐呵呵地舀了一碗水……幸福的热泪和清凉的水一起流淌……” a、指名读,

b、说一说:说说姑娘和小伙为什么留下幸福的热泪?他们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C、周总理是多么的可敬可亲.姑娘、小伙的脸上已分不清哪是清凉的泉水,哪是幸福的热泪,他们已陶醉在这深深的祝福与关怀之中。此时,什么语言也无法表达他们的激动、兴奋、快乐、幸福! 教师范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赛读。 引读“清清的水,祝福的水……是那么开心!” 课件展示泼水节的场面。

分组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3-6自然段。

五、释疑小结,激情升华

1、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幸福、难忘?

总理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把幸福和快乐送给傣族人民,与人民心连心.那么可亲可敬。

2、傣族人民沉浸在这幸福的回忆之中,让我们深情地读读第7-8自然段!

六、课外延伸,激趣探究

1、查找、收集周总理的有关故事、图片。

2、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风俗。

七、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分析结构。

2、教师范写“祝”。

3、学生描红1个、写2个,教师巡视指导。板书设计:略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

语文园地六

推荐第10篇:部编本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目标:

1.认识“群、竹”等 10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的字音;会写“竹、牙”等 5 个 字和横折弯钩 1 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3.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教学难点: 会写“牙、马、几”等字。 教法:谈话法,引导法 学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

教具准备: 图片(竹叶、梅花、枫叶),田字格小黑板,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理解题意。

板书: 雪地里的小画家

1.“雪地”是什么样子的?(下大雪以后,地面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大地都变成银白色的了)

2.什么是画家?(绘画技艺很高的人)

3.课题讲的谁?(小画家) 4.什么地方的小画家?(雪地里的小画家)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准生字的音。

1.学生自练看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记住生字的读音要读通顺。(读几遍后教师检查,指名读)

2.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3.这篇课文有几句话?

4.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知识?(四种小动物的爪或蹄子的形状不同,青蛙是冬眠动物)

三、细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1句,问:小动物们要在雪地画画,看到下雪了高兴吗?你从哪里看出它们很高兴?这句话最后的标点符号叫感叹号,在这里是表示高兴的语气。你们自己练习读出高兴的语气。

2.读第2句,自由练读,指名读。

(1)这句话讲在什么地方?来了谁?(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2)“雪地”与上句有什么关系?(冬天下了大雪,才会有雪地) (3)“一群”是多少?(好多个)

(4)这一群小画家和“雪地”有什么关系?(雪地是小画家画画的地方)

3.读第3句话。自由练读,指名读。

(1)谁在雪地上画画?(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上画画)

(2)它们都画了什么?(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3)说说小画家画的画是什么?(是它们在雪地上踩出的脚印)

(4)为什么说小鸡画竹叶呢?(小鸡的爪子印出的形状像竹叶)其它小动物为什么画的不一样?

4.读第4句话。(自己练读后指名读)

(1)你们平常画画时要用什么?”

(2)这4位小画家是怎样画画的呢?(不用……不用……几步就成一幅画)

(3)“几步就成一幅画”是什么意思?

5.读第

5、6两句话。想一想,青蛙为什么没有参加?它为什么大白天“在洞里睡着”了呢?(因为青蛙是一种冬眠动物)

四、指导朗读。

你们觉得这篇课文有趣吗?读出小动物的快乐的情趣。

五、进行创造思维训练。

除了课文中的四种小动物,还会有谁也会来雪地里画画呢?它们画了什么?

六、作业布置: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小组合作学会5个生字。

1.竹:zhú,拼读音节,读词语:青蛙 (1)识记字形,自学后指名提问。 (2)自己默记字形,同桌互相检查。

(3)口头组词语。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牙、马、用、几”四个生字。

三、指导书写。1.认识新笔画横折弯钩。

2.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教师示范,学生练写。

3.提示5 个字的书写要点。

四、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表演、朗读等形式,感悟动物们雪地“作画” 的快乐心情,体会课文的趣味和意境,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五、实践活动

1.你知道哪些动物也会来雪地“画画”,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并说出自己是从哪里了解的。

2.如果在下雪天,可以带领学生去雪地玩耍,亲自感受。

六、作业布置:书写生字

七、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 竹叶

小狗 梅花

小鸭 枫叶

小马 月牙 教学反思:

13乌 鸦 喝 水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 11 个生字和1 个偏旁反文旁;会写“只、石”等 5 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认识反文旁;会写“多、出”等字。

教法:讲授法 实验法 学法:朗读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瓶子、石子、水。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谈话:出示乌鸦图,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知道它的一些故事吗?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只聪明能干的乌鸦,你们愿意吗?(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组织学生自由读文,勾画出生字生词并自学。

2、认识偏旁反文旁。3.检查自学情况

(1)利用字卡,互相指读生字,适当组词,同学间相互评价,纠正读音。

(2)多种形式读文。

4、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5、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内容。

三、巩固识字,提高写字水平。

(1)再认生字,交流识字记字方法。如:谜语法、比较法、编顺口溜等。

(2)自选生字进行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写字。学生书写展示,组织互相评议。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多、出、见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

二、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1、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来体会乌鸦喝不着水,想办法的心情。结合进行朗读训练。

2.结合看图,理解乌鸦喝不着水的原因。指导朗读“怎么办呢?” 启发学生想象,说说乌鸦会想什么办法。

3、引导学生再看第一幅图,并要求学生思考:乌鸦想出什么办法? 这个办法是怎么想出来的?

4、利用第二幅图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

让学生上讲台做实验: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在瓶子里。要求学生看清楚水是怎么升高的。 要求学生讲出瓶子里的水是怎么升高的,书上是怎么写瓶子里的水升高的,理解“渐渐升高”。并用“渐渐”说一句话。

三、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第一句用坚定的语气读“一个一个地放在瓶子里”。“水渐渐升高”要读得慢。“乌鸦就喝着水了”要用轻松的语气朗读。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试着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四、深化主题 拓展延伸

1、讨论: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创设情境,组织讨论,发展学生思维。

2、学生讨论,合作交流,表达看法。

五、作业布置: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

水不多、瓶口小──喝不着

想办法:放石子──喝着水

教学反思:

14小蜗牛

教学目标: 1.认识“住、孩”等 12 个生字和王字旁 1 个偏旁;会写“对、妈”等 4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法:谈话法,引导法 学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MV;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和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头饰;查找资料了解四季特点,搜集描写四季的古诗词。(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两种小动物。你们见过蜗牛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板书:小蜗牛)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出示蜗牛图片)师生简介。

3.学写“牛”字。强调书写时要注意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

4.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间互助认读生字。 3.检查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zhù zài hái zi wán quán biàn huí fā yá 住 在

发 芽

hǎo jiǔ wō niú wán bɑ

pá yɑ pá

好 久

呀 爬

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树”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有错及时纠正。

4.学习新部首王字旁。5.整体感知,学写生字。

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课文,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同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1)学生大声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3)想一想,这篇课文是通过什么形式来向我们讲述这个小故事的? (3)(4)学写“对”字。

①观察“对”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教师范写,强调“又”变成部首时第二笔是点,不是捺,右边的“寸”要比“”低一点,最后一笔点写在田字格的十字交叉点上。

③学生动笔写一写。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你是怎么找到的?在学生的交流中,认识冒号、引号,并简单了解用法。

2.你能找到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在第几自然段吗?指名朗读第

2、3自然段,教师相机正音。

3.这次对话讲述的是什么时候?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哪干什么?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交流、汇报教师提出的问题。

(3)学写“妈”字。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观察“妈”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③教师范写,强调“女字旁”。

④学生动笔写一写。

4.从这个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小树发芽了。)你知道春天还有哪些特点吗? 预设: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

5.图文结合,指导朗读。

导学:蜗牛妈妈是怎么对小蜗牛说的呢?

(1)看第一幅图,观察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在一起时的表情和姿态,想象一下,这对母子感情怎么样?(很好、很幸福)蜗牛妈妈会怎样对小蜗牛说话呢?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注意声音要轻柔,语速可以稍慢,读出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

(3)小蜗牛看到蜗牛妈妈说的景象了吗?(没有)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导读第3自然段第1句话。(“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而且语速要慢。)

(4)那他看到了什么?出示第二幅图,说一说小蜗牛看到的草莓什么样?(又大又红)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小蜗牛的天真无邪。 (6)同桌分角色朗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并评出最优秀的到前面戴头饰表演。

6.小蜗牛在春天出发,爬了好久才回到家,告诉妈妈他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学生看图复述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

3.小蜗牛又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呢?让我们快到课文中去找找吧!

二、自主学习,感受四季特点

1.自然过渡,学习第二次对话。 谁知道小蜗牛接着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请同学们读一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二次对话。你是从哪句话知道是夏天的,用横线画出来。

出示第二次对话内容: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1)这部分是谁说的?请你读一读。你能用妈妈对孩子说话的语气来读一读这部分吗?

(2)理解“已经”一词,用“已经”说一句话。预设: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我已经吃完早饭了。(指导朗读蜗牛妈妈的话,注意重读“已经”这个词。)

(3)从蜗牛妈妈的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预设: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几颗草莓。

(4)小组交流:小蜗牛摘到草莓了吗?为什么?它又看到了什么? 预设:小蜗牛没摘到草莓,因为草莓没有了,它看到了树叶黄了,地上长着蘑菇。

(5)指名全班交流。

(6)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注意读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不同语气。

①自由练读。

②指名朗读。

③分角色朗读。

2.自主学习第三次对话。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草莓,可它没摘到,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第三次对话。

(1)出示自学提示:

①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这次对话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②用横线画出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干什么的句子。

③用浪线画出小蜗牛说的话,多读几遍,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④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之间交流,教师巡视。

(3)指名交流。

三、角色朗读,情境再现

1.三人小组合作分角色练读。提示:注意角色分配(一人旁白、一人小蜗牛、一人蜗牛妈妈)。

2.指名分角色朗读。

3.评选出最佳选手。

四、仿照课文,练习对话

导语:同学们,这篇课文通过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你能用对话的方式来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四季吗?

小黑板提示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春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夏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秋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冬天了!”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2.指名说一说,师生评议。

五、指导书写

1.出示“全、回”两个字。

2.尝试给生字组词。

3.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书上描红,体验自己书写与书中不同之处。

6.学生再写,班级展示。

7.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板书设计:

小蜗牛

春天 小树发芽了

夏天 小树长满了叶子,地上长着许多草莓 秋天 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黄了 冬天 地上盖着雪,树叶全掉了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 小兔运南瓜

教学目标:

1.乐于与别人交流,把自己想到的方法说清楚。

2.积极参与讨论,能选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能说出理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借助简笔画、图片、关键词呈现搬运南瓜的方法

教学难点:把自己想到的方法表述清楚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想方法 1.可以让 学生先连贯地看 3 幅图,看懂图意,明白第二幅图中的大问号就是指小兔可以用哪些方法 把南瓜运回家。

2.引导学生针对南瓜的“大、重”,大胆想象可以有哪些方法。可以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借助简笔画、图片、关键词呈现搬运南瓜的方法。

3.指导学生用一两句话把自己想到的方法表述清楚。

二、讨论评议

1.学生小组讨论和评议黑板上呈现的运南瓜方法,哪一种最好,理由是什么。

2.进行全班交流,说说各自不同的想法。

三、实践活动

1.根据自己想出的办法,邀请同学分角色演一演小白兔运南瓜的故事。

2.同桌合作,讲一讲小兔运南瓜的故事。回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听听爸爸妈妈 还有什么方法来运南瓜。

3.选一种运南瓜的办法把第二幅图画出来,在班里举办“小兔运南瓜”画展。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识记了 4 组表示职业和工作地方的词语,引导学生识记 5 个生字, 会写“工、厂”两个生字;

2.扩展积累12 个词语并尝试写一句新年祝福的话;

3.了解汉字“先中间后两边”和“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按规 则书写汉字,培养学生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

4.朗读和背诵古诗《风》;

5.通过和大人一起阅读,了解春节的风俗,体会童谣中的淳朴情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识记 5 个生字, 会写“工、厂”两个生字; 教学难点:了解汉字“先中间后两边”和“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按规 则书写汉字,培养学生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好一张贺年卡,自己画好图案,留出写话的位置;生字、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通过读读说说,让学生感受职业和工作的地方之间的从属关系。2.结合词语认识“工、厂、医、院、生”5 个生字。 3.说说自己知道的职业和工作的地方。

4.学生观察田字格,正确书写“工、厂”,注意利用横中线、竖中线在定位中的平分作用,把字写端正。

二、字词句运用

(一)读一读

1.读一读6组新词,说一说每组词语有什么共同点。(让学生知道不仅同一个字可以组成不同的词,在不同的词里它们的含义可能也不同)

2.多种形式的读,并让学生适当进行扩词练习。

(二)写一句新年祝福的话。

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画好图案的贺年卡。

2.先想想自己想要祝福的人是谁,再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参照图示上的贺卡书写格式,把祝福的人写在左上方,自己的名字写在右下方,别忘了写上日期。

三、书写提示

1.指导学生书空同组的两个汉字,观察发现两个汉字共同的书写规则:“先中间后两边”和“先外后内”。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每个生字的位置,交流提醒关键笔画所在位置,再进行书写。3.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汉字中,哪些运用了“先中间后两边” 和“先外后内”的书写规则。

4.总结回顾本学期提示的 3 条笔顺规则:从上到下,先横后竖;从左到右,先撇后捺;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

第二课时

一、复习:认读词语

二、日积月累

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古诗,把诗读通顺。

2.感受风的多变,想象它在春天、秋天、水面和竹林间掠过的画面,用上不同的音量和速度来朗读。

3.简单交流读不明白的地方。

4.鼓励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想象画面,进行背诵。

三、和大人一起读

1.鼓励学生自己借助拼音,把这首童谣读通、读顺,并读给大人听,不正确的地方,大人再给予指导。

2.在熟读的基础上,了解春节的习俗,体会过年的快乐。3.读完以后,大人和孩子可以一起聊聊,说说现在过年的方式和童谣讲述的内容有哪些不同,大人也可以讲一讲自己小时候是怎么过 年的,还可以让孩子说说过年最喜欢哪些活动。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看谁写得最漂亮。

zǎo shànɡ kāi xīn shū

běn shuǐɡuǒ

( ) ( ) ( ) ( ) lì

zhânɡ

xiǎo dāo

chǐ

zi

zì ji

( ) ( ) ( ) ( )

wǒ men wǔ yuâ ( ) ( )

二、我会写音节。

ú y y n

â

y sh z

ú 鱼

服 ìn

áng b sh l

ǐ sh h zh 进

绿

诗 很

三、我会变魔术

1.加一笔变成新字,再组词

云(

目(

月(

2.加两笔变成新字,再组词。

口(

巴( )

3.减一笔变成新字,再组词。

禾(

田( )

四、我会按要求填一填。

1.“四”字共(

)画,笔顺是( ),第四笔是(

)。

2.“地” 在“土地”中读(

),在“慢慢地”中读( 3.“书”字共(

)画,笔顺是(

),第二笔是(

)。

4.“女”字共(

)画,笔顺是(

),反义词是(

)。

5.“林”是(

)结构,“早” 是(

)。 )结构。

6.“东” 共有(

)笔,第二笔是(

),可以组词为(

)。

五、在正确的读音上画“√”。青蛙在洞里睡着(zhe zháo )了.

小猴子长(cháng zhǎng )一条长(cháng zhǎng)尾巴。

一(yī

yì)群大雁一(yí

yì)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排成个“一” (yī

yí)字。

六、比一比,再组词。

刀(

) 去(

) 木(

) 作(

工(

) 力(

)云(

)本(

) 昨(

公(

) 把(

) 牙(

)自(

) 力(

和(

) 巴(

)芽(

) 白(

)立(

)禾(

七、我会把下列的句子补充完整。

1.远看(

)有色,近听(

)无声。 春(

)花还在,人(

)鸟不惊。 2.锄(

)(

)当午,汗滴禾(

)(

)。 谁知盘(

)餐,粒粒皆辛苦。

3.众人一条(

),黄(

)变成金。

4、一(

)之计在于春,一(

)之计在于晨。

5、早晨起(

),面向太阳。前面是(

八、连一连,组成句子。

白马

在水里

小鸡

在草丛里

妈妈

在山坡上

弟弟

在学校

水牛

在家里

九、读一读,连一连。

远 关

十、看图说话,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后面是(

) 洗衣 吃草 捉虫游泳 上课

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第11篇: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秋天教案

秋天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2、认识三个平偏旁,会认十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练习用“秋天”“一会儿”口头造句

5、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三个平偏旁,会认十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 教学难点:

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的情感 教学准备:

图片、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词。

2、初步认识自然段

3、朗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谁愿意说一说你喜欢哪个季节,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呢?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看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画生字

3、请我们的生字宝宝一起出来跟我们见见面吧(秋、到、了、气、片、来、蓝、高、飞、会、个)自己练习读一读 指名读,开火车读

4、认识带拼音的词语

秋天、天气、树叶、天空、蓝色、一片、南飞

5、我们把生字宝宝放到课文中看你们会不会读

三、再读课文

1、认识自然段

教师介绍自认段:一篇课文通常是由几个或者一个自然段组成的。自然段是一种段的表现形式,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也就是两个字的位置,这样的段就叫做自然段。

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你是怎么找到他的。

2、分自然段朗读

(1)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他讲了什么?生带着问题自己练读,后教师指明读。

(2)读读第二自然段。先练习,后指明读 (3)指三名同学读,后全班读.板书设计:

秋天 有3个自然段

第12篇:部编本i u ü y w教案

i u û y w

【教材分析】根据一年级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占主体的特点,本教案设计,教师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具创设情境,把学习拼音字母寓于故事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浓厚兴趣。同时,配上相应的朗朗上口的“语境歌”,帮助学生学习,化难为易。此外,教师还根据一年级学生好玩好动的特点,以游戏为载体,把拼音学习和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趣味课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1.学会i、u、û三个单韵母,y、w两个声母,yi、wu、yu三个整体认读音节,读准音,认清形,并正确书写。

2.掌握i、u、û、yi、wu、yu的四声,能直接读出它们带调的音。

3.感受插图的优美意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养成正确的执笔姿势、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i、u、û、y、w及yi、wu、yu的发音,能直接读出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教学难点】

指导y和û组成音节时,û上两点不写。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i、u、û三个单韵母。

2.掌握i、u、û的四声,能直接读出它们带调的音。【教学过程】 【预习导学】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a、o、e三个单韵母和它们的四声,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另外三个单韵母i、u、û。 【课堂助学】

一、观察插图,讲述内容

(一)教师出示插图,要求学生说说图画内容。

(二)学生畅所欲言。(阿姨正在屋前晒衣服,一只乌鸦正站在池塘边的大树上,小弟弟正在池塘边喂鱼,小鱼快乐地在水中吐泡泡„„)

二、借助插图,学习拼音

(一)学习单韵母i。1.教师:这幅画多么富有生活情趣啊。今天我们就要像学习a、o、e一样在图画中找到i、u、û这三个单韵母的音和形。我们先来找找i,它躲在哪儿呢?

2.教师出示插图,明确:我们念i的时候,嘴巴微微地张开呈扇形,上下牙齿

1

对齐,舌位抬高,声音从牙缝之间发出。i的发音要清楚,要响亮,要读重一些,嘴巴的形状和舌头的位置自始至终要保持不变。跟着老师来念——一件衣服iii。(学生跟读)

3.同桌合作,练习i的发音。教师巡视指导纠正。

4.教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i?(像支蜡烛,iii;小棍头上有一点„„) 5.教师出示i的四声,明确:i也有四声,第一声读ī,衣服的衣;第二声读í,阿姨的姨;第三声读ǐ,椅子的椅;第四声读ì,容易的易。

6.教师:请认真地观察一下i与ī、í、ǐ、ì,你们发现了什么?(i加声调时要去掉上面的一点。

学生跟着老师读儿歌:小i有礼貌,标调就摘帽。

7.出示“小汽车走势”图,教师范读儿歌,学生跟读:汽车平走īīī,汽车上坡ííí,汽车拐弯ǐǐǐ,汽车下坡ììì。

8.出示i及其四声的卡片,要求学生按顺序读或者变序读。

(二)学习单韵母u 1.教师出示插图,明确:龟壳外沿的形状提示了单韵母u的形;“乌龟”的“乌”提示了u的音。

2.教师范读并强调:我们念u的时候,要把嘴唇收成圆形,在中间留一个小孔。u的发音要清楚,要响亮,要读重一些,长一些,嘴巴的形状和舌头的位置自始至终要保持不变。跟着老师来念——一只乌鸦,uuu;一座木屋,uuu。(学生跟读)

3.同桌合作,练习u的发音。教师巡视指导纠正。 4.开火车读,指名读。

5.教师: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u?

6.教师出示u的四声,明确:u也有四声,第一声读ū,乌龟的乌;第二声读ú,蜈蚣的蜈;第三声读ǔ,跳舞的舞;第四声读ù,大雾的雾。

7.出示“小汽车走势”图,教师范读儿歌,学生跟读:汽车平走ūūū,汽车上坡úúú,汽车拐弯ǔǔǔ,汽车下坡ùùù。

8.出示u及其四声的卡片,要求学生按顺序读或者变序读。

(三)学习单韵母û。

1.教师出示插图,提问:小弟弟在干什么?这条鱼与其他的鱼有什么不同?它吐了几个泡泡?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这个插图提示了û的形,这两个泡泡就是û上面的两点。

2.教师指导:“鱼”这个音是û的第二声。我们念û的时候,嘴巴的形状和舌头的位置自始至终要保持不变。跟着老师念——鲤鱼吐泡,ûûû。(学生跟读)

3.同桌合作,练习û的四声,教师巡视并纠正。4.开火车读,指名读。 5.明确:û也有四声,第一声读ǖ,淤泥的淤;第二声读ǘ,金鱼的鱼;第三声读ǚ,下雨的雨;第四声读ǜ,玉米的玉。

6.出示“小汽车走势”图,教师范读儿歌,学生跟读:汽车平走ǖǖǖ,汽车上坡

2

ǘǘǘ,汽车拐弯ǚǚǚ,汽车下坡ǜǜǜ。

7.出示û及其四声的卡片,学生按顺序读或者变序读。

(四)学写单韵母i、u、û

1.教师出示四线格,提问: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i、u、i、u、ûû分别在四线格的什么位置?(i占上中格,先写竖,写在中格,上下顶格;再写点,写在上格靠近第二条线的地方。u占中格,先写竖右弯,再写竖。û占上中格,两点最后写,写在上格靠近第二条线的地方。)

2.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伸出右食指,边读边书空。3.学生拿出练习本,在四线格里正确地书写i、u、û。 【当堂训练】

1.习字册练写i、u、û。【巩固训练】

1.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什么?(会读i、u、û,以及它们的四声;会写i、u、û。) 2.抄写i、u、û各四遍。 【板书设计】

i ī í ǐ ì u ū ú ǔ ù û ǖ ǘ ǚ ǜ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y、w两个声母,yi、wu、yu三个整体认读音节。2.掌握yi、wu、yu的四声,能直接读出它们带调的音。 【教学过程】 【预习导学】

出示六个单韵母卡片,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嘴巴张大 ɑɑɑ,嘴巴圆圆 o o o , 嘴巴扁扁 e e e ,牙齿对齐 i i i , 嘴巴突出 u u u ,嘴吹口哨 û û û。 【课堂助学】

一、复习导入。

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二、借助插图,学习拼音。

(一)学习y和yi。

1.教师:单韵母ɑ、o、e、i、u、û是六个好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小i(出示

3

卡片i)的妈妈是谁?

2.出示卡片y,明确:这就是小i的妈妈。小i的妈妈叫大y,大y是声母,所以我么也叫它声母y。声母要读得又轻又短。请跟着老师读——yyy。(板书y)

3.教师:大y和小i站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整体认读音节,我们叫它音节yi。(板书yi)

4.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大y带小i,一对好母女,;两人在一起,仍然读作yi。 5.教师:你们喜欢童话吗?今天,老师要讲一个童话故事帮你们记住小i、大y、音节yi。

6.星期天,小i(出示卡片i)一早醒来,就吵着要妈妈带她去欢乐谷游玩。小i的妈妈是大y(出示卡片y,指导读法)。大y妈妈把小i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牵着她的手出门了。一路上,大家都和她们母女俩打招呼,称她们为yi(出示音节卡片yi)。欢乐谷里人真多啊!大y妈妈担心小i走失了,紧紧地牵着她的手,一步也不离开,所以yi是分不开的。

7.教师出示yi的四声,明确:yi也有四声,第一声读yī,第二声读yí,第三声读yǐ,第四声读yì。

8.出示“小汽车走势图”,教师范读儿歌,学生跟读:汽车平走yīyīyī,汽车上坡yíyíyí,汽车拐弯yǐyǐyǐ,汽车下坡yìyìyì。

(二)学习w和wu。

1.出示u及四声的卡片,学生齐读。

2.教师:u是单韵母里面的小弟弟,它呀,有一个声母爸爸(出示卡片w),叫大w。声母w也要读得轻、短。(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教师出示插图,提问:图上的什么像声母w的形状?

明确:房屋的屋顶像声母w的形状。请跟老师读——屋顶屋顶www,小u的爸爸是大w。(板书w)

4.教师:你们可以用手摆出w的形状吗?谁能来试试? 学生用手指摆一摆w的形状。

5.教师:大w和小u在一起,同样组成看一个音节(出示音节卡片wu)。wu也有四声,第一声读wū,第二声读wú,第三声读wǔ,第四声读wù。

6.出示“小汽车走势图”,教师范读儿歌,学生跟读:汽车平走wūwūwū,汽车上坡wúwúwú,汽车拐弯wǔwǔwǔ,汽车下坡wùwùwù。

7.教师出示卡片,打乱顺序,指名读,开火车读。

(三)学习yu。

1.教师:同学们,单韵母里的小û弟弟没有爸爸妈妈,它可伤心了。你看(出示卡片û),小û弟弟的脸上还挂着两滴眼泪呢。小i的妈妈大y(出示卡片y)看见小û弟弟哭得这么伤心,急忙走过来帮助他。于是大y和小û站在一起就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u。

2.引导学生观察单韵母û和音节yu,说说自己的发现。(û上的两点不见了。) 3.教师领读顺口溜,学生跟读:小û没有父母,大y来帮忙,小û忙擦泪,擦掉眼泪还读yu。

4.教师出示yu的四声,明确:yu也有四声。第一声读yū,第二声读yú,第三声读yǔ,第四声读yù。

5.做游戏:教师说,学生动手拿卡片。

三、学写声母y和w

(一)教师出示四线格,提问:请问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y和w分别在四线格

4

的什么位置?(y占中格和下格,先写右斜,再写左斜,左斜要长些,伸到下格一半处。w由两个“v”组成,不要写得太宽。)

(二)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伸出右食指,边读边写,

(三)学生拿出练习本,在四线格里正确地书写y和w。【当堂训练】

拼写y、w各四遍。 【巩固训练】

复习yi、wu、yu。 【板书设计】 y、w yi、wu、yu 3.b p m f

第13篇: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 夜色教案

9、《夜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本课12个生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智慧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在学之前让我们一起唱一首既熟悉又好听的歌曲《小星星》好吗?

(教师和学生一起表演一起唱。)

2.师: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谁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老师想知道你们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

今天还有一位小朋友也想和我们一起谈谈自己眼中的夜色。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它。

3.板书课题:《夜色》

二、快乐导学

(一)自由读课,自主识字。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找出本课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在小组内说说你是如何识记这些生字。

3.开展“开火车”和给生字找朋友的游戏,巩固生字。

(二)朗读、背诵指导。

1.第一小节写“我”从前胆小,怕黑,因此在读“天一黑我就不敢往外瞧”、“可我一

看到窗外心就乱跳”这样的诗句时,音调应放低点,读出害怕的语气。

2.第二小节写爸爸晚上带我出去散步,“我”从此不再怕黑了,“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出去散步”一句,读出无可奈何又想撒娇的语气,“偏要”词一可读重些。“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应读出惊讶而又欣喜的语气。最后的诗句应读出自信、骄傲的语气,读怕出不再黑的心情。但“怎样在月光下睡觉„„”一句要读轻一点、慢一点,好像真的看到小鸟在静静地睡觉,不要打扰了它。

3.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试着背一背儿歌。

三、成功达标 1.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智慧导入

你们晚上怕黑吗?为什么? 适时表扬那些不怕黑的勇敢的孩子。

二、快乐导学

(一)整体感知 第一小节:

1.“我”为什么“心乱跳”呢?这时“我”心里都想了些什么? 边读边想象,读出害怕的语气。

2.思考并回答: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第二小节:

1.“偏要”是什么意思?根据这个意思能不能换一个意思相同的词语来说。 2.是什么原因使“我”不再胆小,能够勇敢地面对夜色、欣赏夜色呢? 3.和爸爸一起出去散步,“我”发现了什么?

4.思考:你平常看到的花草好看吗?它们是什么样的? 5.小结:原来夜晚也像白天一样美好、可爱。 6.想像小鸟在月光下睡觉的情景。

7.读全文思考: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现在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二)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指导生字的书写

1.观察本课要写的字:再、事、讲、拉、外、此、故、步。引导学生思考:你能说出这些字的结构吗?

2.请你说说这些字写时应注意什么?怎样写才能写漂亮? 3.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 4.同桌互相讨论、研究一下。 5.自己写一写,再评一评。

6、展示写好的字,全班评议。

三、成功达标 1.书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9 夜色 害怕------------不害怕

第14篇:部编本教材培训心得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教材学习心得体会

赵静

我参加了部编本人教版新教材培训,通过培训让我对新教材有了更深的理解。回来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重新翻阅教材,认真思考了如何利用好教材有效的教学。

一、新教材的新特色

1、拿到新教材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幅生动活泼的图画,这也是新教材的主要特色之一。新教材中添加了很多的插图,图片的类型丰富,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加强幼小衔接,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美感的陶冶。

2、新教材的课程调整为先识字再学拼音,这也是幼小衔接的表现,同时也体现了识字的重要,在第一单元的识字课中还有效的渗透了中华传统文化,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

3、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个新的板块,和大人一起读,将课外阅读纳入了课程中,引导学生要大量阅读,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并能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从而爱上阅读,充分的调动家庭教育的力量,共建书香型校园、书香型社会。大量的阅读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4、新教材的内容更加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尊重儿童的天性,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自主的探究。比如口语交际,从交际的实际入手,通过儿童最喜欢的游戏入手,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交际的最基本要求,声音要让别人听到,要懂得认真听。

二、如何利用好教材实现有效教学的思考

1、利用好图片,增加教学趣味性

编者针对每一课的内容都精心挑选了插图,而作为我们一线的教师更应该利用好这些插图。既符合现阶段孩子的思维方式又可以通过图片提高他们的识字兴趣。听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在拼音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课文中的插图,给孩子们讲故事,引导高能力的学生自己编故事。这部分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的备课,将本课所学的拼音有效的融入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去发现。在课文教学方面,插图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帮助他们来理解课文内容。 课中的插图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语文有效的教学,更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美感的培养,情操的陶冶。

2、明确教学的目标,有的放矢

对于每一板块的教学,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不做无用功,不给孩子增加负担。拼音板块,要明确拼音是识字的工具,是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增加拼音的难度,学生只要能正确的拼读拼音,标准的发音,能通过拼音识字,就达到了我们教学的目标。对于写字要重视汉字的占格、笔画、笔顺的教学。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好的作品展示、学生练习等环节逐步的提高他们的兴趣,有效的利用课上练习时间。减少学生的写字负担,引导他们发现汉字的美。而不是让学生一遍又一遍的写,机械的识字、写字。对于课外阅读这一部分应尽量减少占用课堂时间,可以学习实验区的教师编制适合我们实际的读书卡,做好家庭读书记录,从而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的方式。

3、以学生为主,将内容贴近生活

学生是我们教学的中心,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将我们的内容回归儿童的生活创设真实的情境。课堂就是我们现实的情景,启发孩子们思考课堂中要怎么做,引用到他们明白课堂中教师讲话要大声,同学发言要大声,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源自生活也要回归生活,真正的将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和大人一起读也是贴近生活的表现,这部分内容我们课堂中涉及较少,但是要让学生分享他们和大人一起读的成果,在分享中回味阅读的快乐,爱上阅读。

4、关注整体,培养语文素养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所具备的知识较少,这也正是搭建知识高楼的基础时期,只有打好基础才会盖好楼。部编版教材新增加了字词句的应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更要注重学生字词句的实际应用,我们的现实生活离不开交际说话,而语文最基础的作用就是教我们更好的表达。在教学中要有整体的意识,把字融于词中融于句子中,引导学生多表达,多积累词语。教材中的每一个板块都是有机的整体,拼音用来识字,识字用来阅读,阅读用来发展思维,学习表达,积累知识,从而更好地生活。在逐步的积累中提高素养。

5、认真备课,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备课是教学的前提,无论教材怎样变,只有认真的钻研教材备好课,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性。今年的教材编排有了很大改变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我们老师们爱不释手。首先在备课中我会认真研究课文的每副图,利用好图片。其次认真备课确保我所讲出来的知识的正确性,不能应为是低段的教学而忽视了教学的准确性。最后每词备课都要认真思考课堂的引导,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去观察、去发现,去表达,丰富课程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学语文的快乐,爱学语文。

第15篇:“部编本”教材培训心得

做一位素养高,能力强的语文老师 ——记部编本教材培训心得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晚上好!2016年9月27日,我参加了益阳市举办的“部编本”教材培训的学习活动。特别感谢学校给我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能够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学习心得;也谢谢各位老师的耐心倾听。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在吴亚西、刘亚雄等专家老师对教材的分析及具体的指导,让我对一年级教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教育观念也进一步得到更新,这次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是一笔永久的财富。下面我将跟大家分享我的培训心得: 第一,“部编本”语文教材有四个编写理念

一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教材编写实质上是国家行为,所以教材编写立意是立德树人。

二是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比如,现在语文教学普遍是两多一少:精读精讲太多,反复操练太多,学生读书太少。新编语文教材注意到这个问题,采取了一些改进办法。

三是加强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写组学习和继承了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并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实行“编研结合”,还特别重视学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加以选择、吸收和转化,用来指导编写。比如,新编一年级教材的识字课文就采纳了北师大关于儿童字频研究的成果,把儿童读书最需要先认识的300个字,安排在教材中,努力体现教材编写的科学性。整个编写过程都是一边研究,一边编书。

四是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部编本”语文教材在课文的选取、习题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等方面,努力切入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适应社会转型和时代需求。比如,如何正确地认识和使用新媒体,如何过滤信息,都在教材中有体现。

第二,和其他版本语文教材比较,“部编本”的框架体例不同

现有各种版本语文教材基本上都是主题单元结构,多照顾到人文性,而可能忽略了语文教学的规律。选文也往往只顾一头,只考虑所选课文是否适合本单元主题,难于照顾到本单元应当学习哪些知识、训练哪些能力。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必要的梯度。“部编本”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即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第三,“部编本”的课文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此外还适当兼顾时代性。

课改之后流行的各种版本语文,都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另外,很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多选“时文”(现代性的文章)。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场,很多经典课文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

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鲁迅的作品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四、这套教材注意重新确定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落实那些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能力点。

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很活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尊重。但又出现另一趋向,就是知识体系被弱化。教材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不敢理直气壮地讲语文知识,不敢放手设置基本能力的训练,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也不成系列。

“部编本”语文教材很重要的一点改进,就是让课程内容目标体现的线索清晰,各个学段、年级、单元的教学要点清晰。

部编本教材按照“课标”的学段目标要求来细化哪些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落实到各个单元。有些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则配合课文教学,以补白形式出现。努力做到“一课一得”。“部编本”语文教材就努力建构适合中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但这是“隐在”的,不是“显在”的,在教材的呈现和教学中并不刻意强调体系,防止过度的操练。

五、部编教材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比如,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读书兴趣。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初中则加强了“名著选读”,改变以往那种“赏析体”写法,注重“一书一法”,每次“名著选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激发兴趣,传授方法,是“名著选读”设置的改革方向。如浏览、快读、读整本书、读不同文体,等等,都各有方法引导。多数课后思考题或拓展题,也都有课外阅读的提示引导。这就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

努力做到课标所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新教材虽然力图把“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但也还需要老师们去“加码”。建议老师们采取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

第六、“部编本”力图突破既有的模式,在突出综合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基本写作方法的引导。

写作方法和技能训练的设计编排照顾到教学顺序,让老师能够落实,克服随意性。但也注意到避免应试式的反复操练。写作课的系列努力做到中心突出,简明扼要,有可操作性。初一两个学期一共12次写作课,每个单元1次。分别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发挥联想与想象,写出人物精神,学习抒情,抓住细节,怎样选材,文从字顺,语言简明。每次都突出一点,给予方法,又照顾全般。和以往教材比较,现在的编法是希望有一个系列,更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也比较有“抓手”,比较方便教学实施。

这次培训之后我内心最大的感受就是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努力钻研教材,教学方法,磨课,评课,这所有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让自己成为名师,而是让我们自己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有效率的学习,提升他们的能力,为他们健康成才的道路垫好基石。我想真正做到了这点,也会离名师的道路不远。

这次学习的所有培训资料我会共享在群里。再次谢谢大家的聆听,我的分享到此结束。

第16篇:部编本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教材学习心得体会

北城小学徐志芳

2018年8月30我参加了部编本人教版新教材培训,让我对新教材有了更深的理解。回来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重新翻阅教材,认真思考了如何利用好教材有效的教学。

一、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1、体现国家意识。打开新教材映入我们眼帘的第一幅图画《我是中国人》,接着第一课《天地人》,以及后面的《秋天》、《四季》、《升国旗》等有效地,渗透着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播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的种子。

2、新教材的课程调整为先识字再学拼音,这样既顺应了学生的天性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语言实际,降低了学习拼音的难度,同时教材还配了许多生动的情境图,便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3、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个新的板块,和大人一起读,将课外阅读纳入了课程中,引导学生要大量阅读,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并能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从而爱上阅读,充分的调动家庭教育的力量,共建书香型校园、书香型社会。大量的阅读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4、新教材的内容更加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尊重儿童的天性,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自主的探究。比如口语交际,从交际的实际入手,通过儿童最喜欢的游戏入手,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交际的最基本要求,声音要让别人听到,要懂得认真听。

二、如何利用好教材实现有效教学的思考

1、利用好图片,增加教学趣味性

编者针对每一课的内容都精心挑选了插图,而作为我们一线的教师更应该利用好这些插图。例如《日月水火》的插图,通过实物以及象形文字这些直观的表象来识字,既符合现阶段孩子的思维方式又可以通过图片提高他们的识字兴趣。听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在拼音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课文中的插图,给孩子们讲故事,引导高能力的学生自己编故事。这部分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的备课,将本课所学的拼音有效的融入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去发现。在课文教学方面,插图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帮助他们来理解课文内容,比如《雪地里的小画家》将每个动物的脚印直观的呈现出来,有助于孩子们的理解。

课中的插图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语文有效的教学,更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美感的培养,情操的陶冶。

2、明确教学的目标,有的放矢

对于每一板块的教学,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不做无用功,不给孩子增加负担。拼音板块,要明确拼音是识字的工具,是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增加拼音的难度,学生只要能正确的拼读拼音,标准的发音,能通过拼音识字,就达到了我们教学的目标。对于写字要重视汉字的占格、笔画、笔顺的教学。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好的作品展示、学生练习等环节逐步的提高他们的兴趣,有效的利用课上练习时间。减少学生的写字负担,引导他们发现汉字的美。而不是让学生一遍又一遍的写,机械的识字、写字。对于课外阅读这一部分应尽量减少占用课堂时间,可以学习实验区的教师编制适合我们实际的读书卡,做好家庭读书记录,从而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的方式。

3、以学生为主,将内容贴近生活

学生是我们教学的中心,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将我们的内容回归儿童的生活创设真实的情境。例如口语交际一《我说你做》,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真实的游戏环节孩子明白发指令的人要大声说,被别人听到,其他人要认真听。课堂就是我们现实的情景,启发孩子们思考课堂中要怎么做,引用到他们明白课堂中教师讲话要大声,同学发言要大声,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源自生活也要回归生活,真正的将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和大人一起读也是贴近生活的表现,这部分内容我们课堂中涉及较少,但是要让学生分享他们和大人一起读的成果,在分享中回味阅读的快乐,爱上阅读。

4、关注整体,培养语文素养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所具备的知识较少,这也正是搭建知识高楼的基础时期,只有打好基础才会盖好楼。部编版教材新增加了字词句的应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更要注重学生字词句的实际应用,我们的现实生活离不开交际说话,而语文最基础的作用就是教我们更好的表达。在教学中要有整体的意识,把字融于词中融于句子中,引导学生多表达,多积累词语。教材中的每一个板块都是有机的整体,拼音用来识字,识字用来阅读,阅读用来发展思维,学习表达,积累知识,从而更好地生活。在逐步的积累中提高素养。

5认真备课,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备课是教学的前提,无论教材怎样变,只有认真的钻研教材备好课,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性。今年的教材编排有了很大改变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我们老师们爱不释手。首先在备课中我会认真研究课文的每副图,利用好图片。其次认真备课确保我所讲出来的知识的正确性,不能应为是低段的教学而忽视了教学的准确性。最后每词备课都要认真思考课堂的引导,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去观察、去发现,去表达,丰富课程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学语文的快乐,爱学语文。

三、总结

新教材的内容有所删减,但我们课堂教学的容量却更加的丰富。对于新教材的使用我们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知识的渗透。

通过观看视频,教师互动,让我懂得了,真实、朴实、扎实、厚实的课才是一节好的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好的把握好教材,多阅读语文教育的期刊,对于教学多思考多反思,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教学素养,认认真真对待每一节课,在的教学路途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

第17篇:部编本一年级语文 学习心得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老碾乡中心小学 崔靓

2017年7月31日,我参加了德昌县教科局组织的部编教材培训活动。虽然只有一天的时间,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聆听了叶言波、李正勤和童文军三位老师的讲解,让我对一年级人教版新教材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从而让我懂得了怎么才更好的把握好教材,如何有效的去教,下面就谈谈几点我的学习体会。

一、部编本教材的理解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教材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部编本教材不仅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材的编写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图文并茂,版式多样,风格活泼,色彩明丽,能够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习兴趣。我们当教师的就应该理解教学目标,明白把握教材编排的意图和特点,选用恰当的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教材结构的创新

本册教科书在入学教育阶段编排了《我上学了》,第一单元也没有直接进入拼音的学习,而是先进行识字教学,让孩子有个适应期,体现幼小衔接,重视常规训练。

汉语拼音的教学中,每课都安排了意境优美的情境图,把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这样学生不仅巩固拼音,培养观察能力,与生活建立联系,发展学生的语言,还增强学习的趣味性。音节的呈现方式也跟以往不同,精选高频常用音节,强调带调拼读,注重拼读的结果。最后还采用儿歌,有趣的活动等形式增加趣味性巩固拼音。我想这些内容的改变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便捷高效的学习拼音,在学习中体会快乐。

本册教材中汉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识写分开,多识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300个常用字,会写100个认识的字。在识字写字方面变化最大的是汉字的书写。全册的生字书写体现了笔顺跟随,而且结合写字学习新的笔画,强调书写规律。这些内容以往只出现在写字课堂里,现在列入课本了。可见新教材非常重视夯实写字基础,要求全面启蒙。

“语文园地”也面貌一新,每个单元的栏目不同,内容丰富多彩。“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快乐读书吧”等栏目。其中“我的发现”──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揭示汉字的构字规律,掌握学习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古诗俗语,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交流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和大人一起读” ──将课外阅读引进课堂,注重阅读教育。这些栏目的变动无非就是让孩子们能在快乐中学习,掌握读书的方法。

三、对新课程的教学建议:

汉语拼音教学建议:对汉语拼音要有个全新的定位,它只是识字的工具,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字母教学不要过分强调发音部位,应以模仿为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语言实际,进行汉语拼音教学;顺应学生的天性,增强教学的情趣(比如创设情境,编儿歌,动手做做,活动与游戏);注意发挥教材的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进行简单的组词练习,巩固所学拼音。

识字写字教学建议:提倡识字方式的多样性,例如字理识字,儿歌识字,看图识字,事物归类识字,反义词识字等等。在写字方面一定要注重写字的规范性,掌握书写规则,分清字形结构,正确书写各种笔画。

阅读教学建议:在课内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和体验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喜欢阅读,主动阅读。课外时间家长引领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的积累。同时老师可以借助快乐读书吧,提示阅读途径和阅读方式,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随着的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一定会越来越丰富,语感也就更强了。

口语交际教学建议:要细化口语交际的学段目标,明确每次活动的交际目标。例如在第一单元安排了“我说你做”的活动,这是口语交际的起步阶段,培养孩子在口语交际时“认真听”“说清楚”“让别人听得见”的习惯,知道彼此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在之后的交际活动中,既传承之前的活动目标又有所发展。每个话题的选择都注重人人参与,注重情境的重现。有的需要提前做些布置,重视在各种语文实际活动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朗读教学建议:要读好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打好朗读基本功。即做到“六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子,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事实上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有感情,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范读。摹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

最后,我想说,部编本教材不是通过一两天的培训就可以理解运用。它需要教师们在课堂上不断的探究实践。语文的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仅是我根据这次培训所总结的个人浅见,也许很不成熟,也许有许多不当之处,但我相信,只要精心组织好每一堂课,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18篇:部编本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17部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孔家崖第一小学 李恒

2017年3月2日,我参加了由培黎小学组织的部编教材培训活动。虽然只有一天的时间,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聆听了专家教师的讲解,让我对一年级人教版新教材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从而让我懂得了怎么才更好的把握好教材,如何有效的去教,下面就谈谈几点我的学习体会。

一、部编教材的理解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教材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部编本教材不仅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材的编写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图文并茂,版式多样,风格活泼,色彩明丽,能够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习兴趣。我们当教师的就应该理解教学目标,明白把握教材编排的意图和特点,选用恰当的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对新课程的教学建议:

识字写字教学建议:提倡识字方式的多样性,例如字理识字,儿歌识字,看图识字,事物归类识字,反义词识字等等。在写字方面一定要注重写字的规范性,掌握书写规则,分清字形结构,正确书写各种笔画。

阅读教学建议:在课内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和体验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喜欢阅读,主动阅读。课外时间家长引领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的积累。同时老师可以借助快乐读书吧,提示阅读途径和阅读方式,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随着的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一定会越来越丰富,语感也就更强了。

口语交际教学建议:要细化口语交际的学段目标,明确每次活动的交际目标,培养孩子在口语交际时“认真听”“说清楚”“让别人听得见”的习惯,知道彼此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在之后的交际活动中,既传承之前的活动目标又有所发展。每个话题的选择都注重人人参与,注重情境的重现。有的需要提前做些布置,重视在各种语文实际活动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朗读教学建议:要读好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打好朗读基本功。即做到“六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子,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事实上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有感情,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范读。摹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在使用教材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教学内容提示及一些教学中所要注意的问题。如:识字课。我们要了解它的编写形式、特点。1)、内容与专题紧密联系。2)形式多样,体现出要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3)采取韵文的形式编写,易于朗读。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我们要充分地发挥课文中的插图作用,借助图画猜识生字,读通句子。必要时,我们可以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文读通顺。老师绝对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而是加强引导学生注意发现的层次性,将发现的识字方法迁移到学习中,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和鼓励他们独立完成。不过要时时对生字进行复习和巩固。

2.结合拼音认识汉字、学习词语和儿歌, 提倡学以致用,强调拼音的实用价值。教材倡导学用结合,在运用中学习。教材中安排了词语和儿歌,并且结合词语和儿歌的学习认识几个汉字。这些词语,都是由学生学过的音节组成的常用词语,每课的几个词语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使学生初步感知语言特点。所选的儿歌也都包含本课新学的音节。这些词语和儿歌,为学生巩固拼音、复习本课和前面学过的字母和音节提供了语境,体现了拼音学习的工具价值,同时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形成初步的语感。

3.树立生活语文的理念,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如果我们用大量的作业把学生课余的时间塞得满满的,学生便丧失了自我发展的空间,窒息了学生的灵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4.重视交际习惯和交际意识的培养。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习惯和交际意识,考虑学生起点,着力改进学生日常交际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缺少交际意识、不考虑对象场合等不良交际习惯。教材中的几次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中实践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原则:相互尊重。这是开展口语交际活动的基点,是需要从一开始就着力培养的交际习惯。

最后,我想说,部编本教材不是通过一天的培训就可以理解运用。它需要教师们在课堂上不断的探究实践。语文的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仅是我根据这次培训所总结的个人浅见,也许很不成熟,也许有许多不当之处,但我相信,只要精心组织好每一堂课,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19篇:部编本一年级语文笔记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培训笔记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

主讲人:温儒敏

一、编写“背景”

二、“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体特色

1、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2、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其纠偏作用

语文课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

往语文生活延伸

3、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4、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三、七个创新点

1、选文的问题 和原来人教版作比较,课文数量总的是减少了,(32课)但这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内容的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

A、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让拼音教学服务于识字教学。新教材一开始就是识字教学(5-6课)然后才是拼音教学。 B、选文的四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时代性

2、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

“部编本”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

3、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在教材的呈现和教学中并不刻意强调体系,防止过度的操作。 ﹡但总是要让一线教师使用这套教材有“干货”可以把握,最好能做到一课一得。 备课时注意一:

重新学习研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了解掌握其中对各个学段内容目标的要求,特别是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备课时注意二: 参考教师用书所建议的小学和初中的语文知识点和能力点的系列,可以把这个系列和课标的要求对照,互为补充。 备课时注意三:

研究这些“要点”(知识点、训练点、也就是讲课的重点)如何分布到各个单元、到每一课,要有梯度、螺旋式提升,这就是体系。

4、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

“部编本”语文教材有意识改变课型混乱的状况,加大了精度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

改“精读”为“教读”,改“略读”为“自读”

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格外注意两个问题:阅读方法

阅读速度

5、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建议老师们采取1+X的办法,即采用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

6、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要关注300字教学的问题 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注意两点: ⑴、对汉语拼音的要求不宜过高,这无非就是个识字的拐杖。 ⑵、要重视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7、写作教学

写作方法和技能训练的设计编排照顾到教学顺序,让老师能够落实,克服随意性。但也注意到避免应试式的反复操练。

写作课的系列努力做到中心突出,简明扼要,有可操作性。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主讲人:徐轶

一、教材特点

1、立德树人,自然渗透

2、保护天性,幼小衔接

3、夯实基础,全面启蒙

4、难度适宜,梯度合理

5、强化运用,联系生活

6、引导发现,倡导自主

二、内容浏览

1、我上学了

2、集中识字(2个单元,10课)

3、汉语拼音(2个单元,13课)

4、课文(4个单元,14课)

5、口语交际(4个)

6、语文园地

7、快乐读书吧

三、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一)、汉语拼音

1、定位: 识字的工具 学习普通话的工具

2、编排原则:综合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 便捷高效原则

3、整合的情境图 A、有趣的故事情境

B、以相应的事物示音或示形 C、将拼音学习与学生生活建立联系

D、充分利用学生的口语基础,有利于发展语言 E、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4、音节

A、强调带调拼读,紧密联系学生的口语交际 B、精选高频常用音节,提高学习效率 C、优选呈现方式,注重拼读结果

5、词语

A、由学生可以拼读的音节组成的常用词语 B、几个词语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联系

C、在词语中学习个别汉字,进一步体现拼音学习的价值

6、儿歌

A、复现音节,巩固拼音 B、增强趣味性

C、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二)、汉语拼音建议:

1、准确把握目标要求

2、体现弹性

3、突破难点

4、在活动和游戏中学

5、强化运用,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学

6、在生活中学

(三)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

一年级:达到保底的目标:准确拼读,正确书写 二至中年级:在运用中巩固、熟练

高年级:逐渐满足信息社会对拼音程度的要求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主讲人:徐轶

一、识字写字教学

(一)、思路

1、识写分流,多识少写 认300字,写100字 放缓坡度,减轻负担

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体验阅读的兴趣

2、合理安排识字写字序列

科学选择字种:高频常用字,构词能力强的字优先 合理安排字序:写字由简单到复杂,由独体到合体

3、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集中识字:识字

一、二,共90个字;识字加油站,31个字 分散识字:汉语拼音:32个字;课文:147个字

4、文化内涵丰富

5、识字方式多样

6、重视识字方法和识字能力

(二)、识字方式

字理识字、传统蒙学、看图识字、事物归类识字、反义词识字、儿歌识字。

每一课新偏旁最多3个,全册笔顺跟随是一个进步,注意偏旁与部首的区别。

偏旁——合体字独有,用于分析字形,可作部首的常用偏旁。 部首——所有字都有,用于查字典

(三)、建议:

1、准确把握目标

2、选用恰当的识字方法

3、提倡在语境中学习巩固运用

4、分类指导,突破难点

5、激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6、切实做好写字指导(要区分写字指导与书法指导,我们是书写指导,正确、整洁、美观)

二、阅读教学

(一)、解决读什么的问题?

不但要有意义,还要有意思,做到有意义与有意思两者兼顾。 ——曹文轩

(二)、特色:最后一篇是连环画课文,对难字注音,鼓励学生运用识字成果,自主阅读。说明拼音不是阅读唯一的凭借。阅读、拼音、识字是相辅相成的。

(三)、教学建议:

1、重视识字写字

2、加强朗读指导

3、关注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4、重视阅读方法策略的引导

5、课外阅读是分内事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主讲人:徐轶

一、口语交际教学

(一)、特点

1、面向一定对象,以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为目标

2、核心是“交际”

3、语境适切是判断口语交际成功与否的最高标准:在具体的语境中,语言得体、行为得体

4、外在表现是口语表达,实际体现人的综合素养。

(二)思路和流程

1、构建口语交际目标体系

2、选择符合目标的交际话题

3、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

4、选择恰当的呈现方式 交际目标:

a、细化学段目标,明确每次活动的交际目标 b、考虑学生的实际交际需要 交际情境:

A、创设社会中真实存在的交际情境,提供恰当的、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体验各种场合的交际行为。 B、所设情境都强调作为交际主体“我”的在场

(三)建议

1、心理素质是突破口

2、重视交际意识和交际习惯的培养

3、转变评价的视角

4、强化日常学习活动中的口语交际意识

5、建立常规交流机制

我的两点意见

主讲人:崔峦

一、进一步提高对“部编本”语文教材的认识

对这套教材存在的意义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如果说,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关怀下推出的全国统编的教材具有“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意义,是语文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那么,在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在他们的直接领导下推出的“部编本”教材具有落实“立德树人”,推进“教育强国”,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意义。

中央领导为何如此关心这套教材?因为他们有一种焦虑:我们的公民缺乏信仰,缺乏追求,我们的道德水平在滑坡。我们一定要提高国民的政治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教育自信,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因此,这套教材也一定会成为语文教材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二、担当起认真研究、创造性地实践这套教材的责任

认真领会这次国家级的培训的精神实质,既要汲取里面的精神实质,又要回去之后自己沉下来,艰辛地研究这套教材,剖析这套教材,真正地把这套教材(一上)读懂。

读懂的标志是:

1、吃透教学目标

2、领会编排意图

3、把握重点、难点

4、悟透亮点、特色 我希望老师们在教学中扬长补短,守正出新,让这套教材能够为亿万小学生夯实语文基础,提升学科素养,培育核心素养,最大化的发挥这套教材的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坚信只要各位同人和我们广大的老师努力了,我们就会和新课程、新教材一起成长,我们就会在不远的将来看到我们中国小学语文教育新的曙光。

利用情境图,助力拼音教学

主讲人:吴蔚

汉语拼音学习本身枯燥单调,简单机械地重复训练,教学往往收效甚微。情境图作为拼音教学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着知识,更隐含了语文学习的情趣、方法、关注教材,读懂情境图;关注学生,重构情境图,定能为拼音教学增色。

一、大变化,凸显编排新意

1、画面精美,趣味化

2、情节完整,故事化

以往教材:单幅单一;新教材:画面完整故事性强趣味性强

3、示音示形,系统化 融合度高,系统性强

4、凸显细节,生活化

二、巧运用,提升拼音能力

1、巧引情境图,快乐学拼音(例:b、p、m、f)

2、运用情境图,轻松学拼音 A、轻松记字母(例:d、t、n、l)

B、轻松学拼读(例:ang、eng、ing、ong) C、轻松连说话(例:ai、ei、ui)

3、借助情境图,高效学拼音

例:j、q、x和ü相拼脱帽(讲故事)

例:《z c s》和《zh ch sh r》(编顺口溜)

4、深入情境图,拓展学拼音

例:《语文园地二》

第一步:和同桌做手指操(例o c g x e)

第二步:和家长摆图形(例b d p q ;声母和单韵母)

三、顾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例:《an en in un ün》 不同对象用不同的方法教学:

1、看图说句子——引出字母和音节——学习字母和音节——看图说话(基础较好的班级)

2、看图听故事——引出字母和音节——学习字母和音节——看图说话(基础较弱的班级)

运用恰当的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主讲人:王芳

一、识字课教学内容的亮点

1、凸显文化内涵与教育意义

部编教材新增了传统蒙学内容。传统蒙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一部分,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教育意义。(上册《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对韵歌》;下册《古对今》、《人之初》)

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其字形符号象形、直观,体现了汉字“以意树形,以形写意”的造字规律。识字教学应该为学生敞开文字背后那个神奇世界,让学生领略汉字的美妙,感受汉字的魅力。

2、识字方式更加多元化 上册:字理(象形、会意)(例:《日月水火》、《日月明》)

看图(例:《口耳目》、《画》)

反复吟诵(例:《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对韵歌》)

联系生活(例:《大小多少》、《小书包》、《升国旗》)下册:字族(形声字识字)(例:《小青蛙》、《动物儿歌》) 谜语识字:(例《猜字谜》)

归类识字:(例:《春夏秋冬》、《姓氏歌》)

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1、凸显字理,体会汉字的意象美

A、图字对照,重现象形字的形象(例:《日月水火》) B、引导观察,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例:《小青蛙》)

2、凭借插图,感受汉字的趣味性

3、联系生活,感受汉字内容的丰富性(例:《天地人》)

4、注重实践,提升运用汉字的能力(例:《大小多少》)

5、多种方式有机结合,拓宽识字的渠道

A、和游戏结合

B、和阅读结合(例:《小书包》)

C、和运用结合(可以单用,也可以综合运用,总之,要让汉字入眼、入口、入耳、入脑、入心)

三、识字教学的成果(略)

整体关注,全程识字

主讲人:李德强

一、新教材的变化:

1、拼音教学内容简化、置后

2、识字量,从400---300

3、„„

二、思考:新的序列?

系统安排,使识字贯穿在语文学习的各个板块之中,形成了一种“无处不在”的识字环境,也就是多板块全程识字:拼音、阅读、语文园地„„

1、拼音板块 不仅是工具,也是载体

从单幅图——整合的情境图——识字教学“深入其中”(例:b p m f)

2、阅读板块

围绕识字,充分设计

A、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B、生字表中用蓝色标注“地”的读音 C、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D、对照图画,读一读课文,在插图的帮助下,你能猜出下面加点的是什么字吗?(借助图画猜字、猜词)

“一”的语流变音

↓ 多音字

音、形、义联系 读准字音循序渐进的过程

↓ 借助图画,读文、猜字音,了解字义

3、语文园地

A、趣味识字栏目,丰富识字载体(识字加油站) B、字词句运用栏目,提升识字重难点 C、我的发现栏目,总结识字规律 D、书写提示栏目,归纳书写规则

E、展示台栏目,拓展识字途径(例:认识同学的名字、路牌、招牌识字等)

总之,“识字”贯穿于不同的板块之中,不仅要将各个板块联系起来,而且还要让各个板块联动起来。

4、建议:

A、始终关注“音、形、义”三个要素 音——准 形——清 义——活

B、从全程的角度思考识字策略

第20篇: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培训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使用的几点建议

部编本语文教材投入使用,就像一部作品面世,那么有哪些成功与不足,是好是坏,就交给读者去评判,就要看“读者接受反应”情况如何。教材到底编的怎么样,不是我们这些参与编写的人所能评定的,更不是我这个总主编说了算的,最终还得靠一线教学的总体效果来评判。

这套教材从2012年3月启动编写,到现在5年多了,还有几个年级尚待最后通过中央思想宣传工作小组的批准,时间实在拖得太长,编得也很辛苦。主要是上上下下都这套教材的期望值太高,中央和教育部直接关注和领导,不断下达各种要求和指示,社会各方面也纷纷提出批评建议,目光都聚焦这套教材,不容许出任何差错,教材编者的压力大,大量的精力都耗费在一些平衡和解释上。这大概也就是带官方色彩的“部编本”的命运。

不过,因为中央重视,教育部直接领导,这套教材的编写资源也是空前雄厚的。前后从全国调集五六十位专家、学者、作家、教研员、老师和编辑,组成编写组。人教社中语室和小语室在其中起到组织和编写的中坚作用。实际参与过这套教材咨询等工作的各个学科领域专家有上百人。教材还先后经过三十多轮评审,几百名特级教师的审读,以及多个省市几十所学校的试教。如果不是“部编本”,很难动员和运用这么庞大的编写资源。这也保证了这套教材政治上是符合要求的,基本质量也可以说是上乘的,起码是多数人能接受的公共知识产品。我在向中央汇报时说过,这也许不是最理想的教材,但显然已经超越现有各个版本同类教材的水平。我想这也大致符合实际,不必把这套教材的优点说的那么多、那么绝对,它可能只是相对的好一些,是站在既有的各种版本语文教材的肩膀上,提升了一些高度。所以“部编本”取代原来人教版,以及其他一些版本,不要忘记它们的功劳。我还想说的是,要重视“部编本”语文教材所体现的某些教学理念,以及改革语文教学现状的某些动向。要比较新教材和原来教材的不同,这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但我提醒大家更要关注这些“不同”、变化之中所体现的观念、意图和方法。当然,这些新的观念、意图与方法不一定就是对的,也不一定非得在教学中落实的,但总要去思考、鉴识和评判,甚至能引发某些问题意识,某些新的研究课题。那么这套新教材就会激发语文教学改革,帮助一线老师提升教学 质量。要尊重新教材,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但也用不着把新教材看做是不容置疑的教学标准与蓝图。教材教材,编的再好,也只是用于教学的材料和文本,是应当服务于一线教学实践,满足教学需要的,也是可以质疑、改动和调整的。所以这次培训会上我和我的团队提出的意见有什么不妥的,大家完全可以批评更正,我们更期待通过千百万一线教学的实践,来检验这套新教材,不断充实和完善这套新教材。

以上是一个情况介绍,下来我说说这套教材的总体特色,或者从编者角度说,哪些方面是希望有所创新和突破的。

“部编本”的总体特色,可以从四方面去看。

1,“部编本”语文的立意和眼界是比较高的。重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指导思想明确,措施落实。价值观的体现注意整体规划,有机渗透,化为语文的“血肉”。这套教材处处都注意立德树人,却又避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润物无声,不那么“说教”。这是第一点。

2,十多年来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以人为本”“自主性学习”等理念,在教材编写中“沉淀”下来了。这些年一线教学所出现的某些通病,也努力通过教材的编写去纠偏。应当说新教材还是注意“接地气”的,希望有新理念,又不挂空,能实用好用。

3,注重学习和继承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使教材编写更有科学性,符合语文教育规律。教材是“公共知识产品”,编写需要听取各方面意见,还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制约,但还是要努力去创新,是“守正创新”,避免被媒体裹挟,随波逐流。

4、教材在课文选取、习题设计、教学活动安排、编写语言、插图和装帧设计等方面,都力图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体现时代性。以上四点,是从总的方面说的,是“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基本思路和新的面貌。接下来,要说一些比较具体的。我想分9个方面来说。

一、课文有哪些重要的变化?

大家比较关注选文,先说说“部编本”语文教材课文数量的变化。和原来人教版作比较,课文数量总的是减少了。

初中原来七上和七下都是30篇课文,现在每一册减为24篇。

数量减少,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的内容方式在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

增加了课外阅读、名著导读和写作的分量。大家使用新教材,要理解课文相对减少,但其他几个教学板块又有所加强的用意。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课文选篇,和原来人教版比较,有较大变化。

更加强调4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当然,还要适当兼顾时代性。这也是针对性的。课改之后流行的各种版本语文,都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另外,很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多选“时文”。这不能说不好,但不能偏了,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场,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和适宜教学。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

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古诗文132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鲁迅的作品也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这次“部编本”的编写,对某些课文同样也是做了改动的。凡是改动过的,都在注解中说明。对某些原作做少量必要的改动,并非显示编者“高明”,主要是为了适合教学的需要,另外,对原作某些显然不规范的词句(不是指文学性的表达),也会改动。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课文,为了认字的安排,改动是常有的。教材编写对原作的改动非常慎重,会反复斟酌,并不存在乱改的“习惯”。凡是原作者还健在的,都经过作者的同意,有的还会请作者自己动手来改。而经典作品一般是不作改动的。

社会上有很多对教材的批评,有些可能是不了解编写的情形。教材不只是美文的汇集,选文需要考量教学点的设置、学段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文学价值、人文价值等多个方面要求,要在众多维度中平衡、寻找到一篇比较合适的课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为何要采用双线单元结构体例?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结构是分单元织教学,若干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

初中的结构是,每个单元都有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这是重头。另外,每学期有三次综合性学习,两个名著导读,还有两个课外古诗词诵读。 在教学实践中,大致可以按照教材的单元顺序进行,把若干板块的教学穿插安排。教学实践中可以大致依照几个板块的顺序进行,也可以做些灵活调整。初中的5个板块,都比其他流行的版本语文教材更清晰。条件较好的学校,完全可以多一些融合重组。

另外,综合性学习次数有所减少,中心更加突出。新教材的口语教学表面上比以往教材要少,实际上是分散了,在综合性学习中有安排,在阅读教学中也有所体现。比如有些习题就设计了课堂的讨论,也是口语表达的练习。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板块设置比以前清晰,但彼此融合,综合性也有所加强。老师们使用教材时,要在彼此融合方面多用心。几个板块的划分主要是方便,大致上有序可循,但教学实践中还应当根据各自的实际来适当组合,没有必要划分得那样界限分明。

再说说单元的设置,“部编本”语文教材这方面也有些新的想法。

“部编本”语文教材结构上明显的变化,是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按照“内容主题”(如“修身正己”“至爱亲情”“文明的印迹”“人生之舟”,等等)组织单元,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但又不像以前教材那样给予明确的单元主题命名;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注意每个单元都有单元导语,对本单元主题略加提示,主要指出本单元的学习要点。

为何要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是因为现有各种版本语文教材,基本上都是主题单元结构。这是前些年实施课改,提倡人文性的结果。但主题单元结构有问题,只照顾到人文性,而可能忽略了语文教学的规律。选文也往往只顾一头,只考虑所选课文是否适合本单元主题,难于照顾到本单元应当学习那些知识、训练哪些能力。语文教学也就失去必要的梯度。这个问题是严重的,教学中大家都不满意。所以“部编本”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既适当保留人文主题,又不完全是人文主题来组织单元,有的则是文体组织单元,还有,就是适当淡化单元的主题,以便把必要的语文教学的要点、重点,按照一定顺序落实到各个单元中。老师们教学实践中可以按照新教材的单元顺序来安排教学,但不能拘泥于人文主题,要特别注意语文知识、能力的落实这条线。还要注意把单元中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等几方面结合起来。

初中的单元设计栏目没有小学那么多,但也各有各的功能。如七下第一单元,先是导语,4篇课文都有预习。课后有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自读课文设计最引人瞩目的是旁批,还有阅读提示。

三、新教材为何要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这套教材重新确定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落实那些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能力点。

在十多二十年前,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是比较清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点、知识点,也都比较成体系。但在教学中出现的普遍现象,是考什么,就学什么、训练什么,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实际上已被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和反复操练所绑架。实施新课程以来,特别是课标的出台,首先要去解决的就是题海战术和反复操练的问题,因此特别强调语法修辞和语文知识讲授不要体系化,要“随文学习”。而且课程改革几乎一边倒,就是强化人文性。教材受这种观念支配,也就都采用以人文性为中心的主题单元建构。和之前的教学比起来,最近几年的教学要活跃得多,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尊重。

但又出现另一趋向,就是语文的知识体系被弱化,甚至被拆解了,教材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不敢理直气壮地讲语文知识,不敢放手设置基本能力的训练,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也不成系列。结果教学梯度被打乱,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得不到落实。有时课上得满天飞,可就是没有把得住的“干货”。某一单元每一课到底要实现什么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在整个小学或者中学的语文课程中到底是什么位置,通过这一单元或者某一课,能让学生具体学会什么,大致达到什么程度,都不是很清楚。特别麻烦的是,现在各种教材都是课改之后编写的,大都是以人文主题来建构单元,考虑更多的是选文如何符合单元主题,而对语文课程内容目标如何实现,就难于处理。结果大多数教材都只是在思考练习题上做点平衡和补救。 “部编本”语文教材很重要的一点改进,就是让课程内容目标体现的线索清晰,各个学段、年级、单元的教学要点清晰。

这套新教材的编写一开始就注意这个问题,按照“课标”的学段目标要求来细化那些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落实到各个单元。有些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则配合课文教学,以补白形式出现。努力做到“一课一得”。现在不是强调“语文核心素养”吗?“部编本”语文教材就已经在努力建构适合中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但这是“隐在”的,不是“显在”的,在教材的呈现和教学中并不刻意强调体系,防止过度的操练。但总是要让一线老师使用这套教材有“干货”可以把握,最好能做到一课一得。

“部编本”语文教材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主要靠5个“渠道”。

一是教师用书,会给大家排列一个表,每个学段、单元,甚至每一课要学习哪些基本的知识,进行哪些必要的训练,都一目了然。

第二,每个单元的导语,对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包括知识点或能力点,亦有提示。

第三,是每一课的思考题和拓展题,必定有一二道题是按照相关的知识点或者能力点来设计的。

第四,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选读等方面,全都有学习方法或者训练目标等提示,有的还比较具体。

第五,初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两块“补白”,努力练习课文和教学实际,用比较浅易和生动的语言来介绍语法修辞等语文知识。

老师们使用部编本教材,要注意这5个“渠道”所体现的语文知识体系,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

备课要现有全局意识,不能备一课是一课,也不能临时抱佛脚,克隆现成的教案了事,一定要研究教材,梳理其“隐在”的知识体系,比较自然而又扎实地体现在自己的教学中。

目前学界在这个问题上仍然有争论,我们认为应当实事求是,稍有平衡,目标是加强科学性。老师们安排设计教案,虽然也可以随文学习,但还是要有整体的考虑和安排,有潜在的体系。中小学语文的知识教学不要过分追求体系化,不能满足于让学生去反复操练,但也要有教学的知识体系,要有训练,有干货。总之,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不要体系化,但要有体系。 这不是开倒车,不是回到以前(其实现在也有)那种完全围绕知识能力点展开的教学,而是在教材中让“语、修、逻、文”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更清晰,教师教学有章可循。“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结构是考虑要充分考虑到教学需要,各个单元重点突出,单元与单元之间衔接也注意由浅入深,不断积累提升,反复落实基本训练。

四、为何阅读教学要重视区分不同课型?

现在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几乎都分精读和略读两类课型。(有的小学二年级开始分为精读、略读和选读)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普遍的做法是精读作为重点多讲一点,略读就少讲一点,差别就是时间的多少。很多老师怕完成不了教学计划,几乎就不怎么分精读、略读,或者全都按照精读要求来安排。两种课型几乎没有什么区分。

其实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是有讲究的。精读课主要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功能是什么?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而略读课呢,主要不是老师讲,而是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自己去试验、体会,很多情况下,略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两种课型不同,功能也有不同,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

不分精读略读,这是一种课型混淆。还有另外一种课型的混淆,不管学什么文体,无论小说、散文、诗歌、童话、议论文、科技文,全都用差不多的程序和讲法,都要讲什么作者介绍、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生词修辞,等等。课型也是没有变化,没有节奏。老是那一套,学生能不腻味?这样的课怎么能激发读书的兴趣?课改这些年增加了许多课堂讨论,很热闹,但若课型混淆,教学效果还是不好。

现在这种以分析性的精讲记忆为主、课型又彼此混淆的教学方式,的确太死板,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兴趣和读书的兴趣,应当改一改。 “部编本”语文教材就有意识改变这种课型不分的状况,加大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初中教材干脆改“精读”为“教读”,“略读”为“自读”。教读课设计比较丰富,有单元导语,预习,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新教材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这就建构了 “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分清教读课和自读课两种课型,教读课老师讲为主,自读课就让学生自主阅读。而且教读课也不要老是一套固定程式,应当根据课文内容、文体以及单元要求的教学目标,来设计不同的教案程序,突出每一课的特点和重点。还有,自读课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新教材对不同文体课文的教学,也有不同的课型提示,这些提示或者在预习与导读中,在思考题中,或者在教师用书中,老师们可以参照实行。

“部编本”语文教材更加重视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以往语文教学比较偏重精读,扣得很死,虽然有用,但这是很不够的。比如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的书,等等,以往教材与教学都较少关注,结果是多数学生只会精读,只会考试,而阅读速度很慢,也不晓得运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法。部编教材在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上,是增加了一些分量的。希望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格外注意阅读方法问题,重视阅读速度的教学。

五、怎样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体制?

“部编本”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想了许多办法。比如,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读书兴趣。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初中则加强了“名著选读”,改变以往那种“赏析体”写法,注重“一书一法”,每次“名著选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激发兴趣,传授方法,是“名著选读”设置的改革方向。如浏览、快读、读整本书、读不同文体,等等,都各有方法引导。多数课后思考题或拓展题,也都有课外阅读的提示引导。这就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 这可能是一个突破,让语文课更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包括课外阅读,努力做到课标所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语文课怎样才算成功?一定要延伸到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如果只是精读精讲,反复操练,没有激发阅读兴趣,也没有较多的阅读量和阅读面,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写作能力是不可能提升的。扩大阅读量,这是改革的方向。

激发和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老师们使用新教材,要研究如何把“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有这一条,语文素养的提升才不是空话。

六、为何阅读教学要提倡“1加X”?

现在语文课最大的弊病就是不读书,读书少。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光是教课文读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新教材虽然也往课外阅读拓展,阅读量还是不够。我主张加大课外阅读,鼓励“海量阅读”,让孩子“连滚带爬”地读,也主张读一些“闲书”,不能都是为了写作或考试而读书,那样不会有长久的读书兴趣。我的这些理念并没有完全体现在新教材中。

但教学中大家可以尝试。建议老师们采取“1加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目的就是要拓展阅读面,增大阅读量,改变语文课读书少甚至不怎么读书的状况。

“部编本”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想了许多办法。比如,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读书兴趣。注意,小学中高年级以及初中教材,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教材实际上是把“延伸”部分纳入体制,并尝试进行一些检测评价。不是可有可无部分。

有些老师反映说,“1加X”是好办法,但阅读材料怎么去找?现今很多流行的读本,都可以当作“1加X”的阅读材料。我特别要介绍一下由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组织编写,人教社最近出版的《语文素养读本》,选文的经典性、可读性都比较好,还注意配合新教材各个年级、学段的教学目标,从小学到高中24册,每学年2册,大家可以参考选用。

七、如何上好 “名著导读”课?

这个栏目的教学目标仍然是拓展阅读。新教材的“名著导读”一改以前那种介绍作家作品的“赏析体”写法,改为“一课一得”,以示范读书方法为主,每次重点学习一种读书方法。

老师们设计“快乐读书吧”和“名著导读”的教案,一定要注意“激发兴趣”和“拓展阅读”,只要能让这八个字有效果就好。

比如“名著导读”中《西游记》的阅读,老师可以根据教材的提示简要介绍一下这部名著的基本情况,主要是引导运用精读和跳读结合的方法。关于“跳读”,以前语文课是很少正面去讲的,这次专门作为一种读书方法让学生去尝试。没有跳读,像《西游记》这样大部头的名著孩子们是很难读完的。 关于“名著导读”每学期2部是必读的,另外还有往课外阅读延伸的三四部,属于自主选择阅读的。根据学生的普遍阅读能力,这个量可以灵活安排,处理成“2加2”,或者“2加4”。为了推进“名著导读”的落实,必须要和课堂教学有所关联,特别是某些综合性学习,完全可以利用“名著导读”资源,彼此结合进行。

八、如何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力图突破既有的模式,在突出综合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基本写作方法的引导。写作方法和技能训练的设计编排照顾到教学顺序,让老师能够落实,克服随意性。但也注意到避免应试式的反复操练。写作课的系列努力做到中心突出,简明扼要,有可操作性。初一两个学期一共12次写作课,每个单元1次。分别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发挥联想与想象,写出人物精神,学习抒情,抓住细节,怎样选材,文从字顺,语言简明。每次都突出一点,给予方法,又照顾全般。举例来看,“怎样选材”这一次作文,集中要解决的就是选材问题结合《阿长与山海经》学习,思考材料与中心的关系,以及怎么详略处理。然后出作文题,又是提示作文方法。

写作课很难教,写作教学内容编写也很难,几易其稿,也未能达到理想状态。但和以往教材比较,现在的编法是希望有一个系列,更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也比较有“抓手”,比较方便教学实施。到底怎么编写作教学?特别希望能吸收一线的意见。

九、如何克服语文课的“繁琐病”?

部编本新教材虽然在教学理念方法上努力做了一些改进,但这毕竟还是纸上功夫,还得靠老师们一线教学中去落实。现今语文课普遍存在的一个弊病,就是繁琐。备课繁琐,上课也繁琐。有些老师把注意力放在了设计组织各种其实无关紧要的活动上,语文课的活动,什么课前三分钟演讲,分组讨论,分角色表演,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反思、总结、拓展,还有苦心设计的多媒体,声光电并用,好像课堂很活跃,其实教学效果不见得好,一堂课下来,没有留下什么“干货”。

除了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繁琐”,还有另一种“繁琐”,就是所有课全都有一套几乎固定的程式去套解,备课陈陈相因。诸如背景介绍、字词解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表现手法,等等,通常都是把课文“大卸八块”,进行僵化的“满堂灌”,然后就是题海战术,反复操练,应对考试。这种陈陈相因、繁复琐碎的语文课实在是折磨人,把鲜活的语文弄得面目可憎,学生也就被败坏胃口,毫无兴趣。

我这里特别要多讲讲滥用多媒体现象,这也是一种流行的“繁琐病”,甚至是一种灾难。现在的语文课不断穿插使用多媒体,虽然很直观,可是把课文讲解与阅读切割得零碎了。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各种画面、音响与文字,目迷五色,课堂好像活跃了,可是学生的阅读被挤压了,文字的感受与想象给干扰了,语文课非常看重的语感也被放逐了。这样的多媒体对语文学习并没有好处。过多依赖多媒体,还会制约老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很多老师得了“百度依赖症”,什么都依赖网上给结论,有结论没过程,思想容易碎片化、拼贴化。现在的老师很多不会板书了,甚至常常提笔忘字。不是要开设写字书法课吗?找个会写字能书法的老师变得如此之难。

我说多媒体的滥用已经给语文教学带来“灾难”,恐怕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种必须面对的事实。我建议老师们的语文课不用或少用多媒体,让语文课重新回到朴素本真的状态中来。少用多媒体,祛除繁琐病,这也是新教材使用应当给大家的建议。

最后说说新教材备课的问题。很多老师希望能有一个平台,帮助老师备课,提供教学资源,同时能通过平台来讨论新教材使用的一些问题。为了满足老师们的需要,这里推荐一个网站——叫“云集备课网”,是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学术支持的网站,大家可以进去看看。 以上说的是就“部编本”新教材的使用谈了9个问题,也提出一些教学的建议。“教无定法”,我的建议不是通用的,还得根据各自的“学情”来教。老师们也比我有经验。作为教材编写者,我希望“部编本”语文能在一线教学中得到检验,以后再不断完善。

最后,专门要再说说读书问题。这和教材的使用显然关系密切。

这几天网上又有我的一个关于读书的言论,题目叫《语文老师要当读书种子》。我愿意在这里念一下,作为这次讲座的结束。谁都知道,要教好语文,首先语文教师就要多读书。可是很多教师会说,如今工作繁重,生活压力大,没有时间读。这是事实,现在几乎所有人都很忙。但是否可以想办法挤时间读书?若真的想提升自己素质与业务能力,还是要“充电”,把读书看作“充电”,再忙也不能不读书,那么时间也就会有了。不能等待,别指望等到有一个很悠闲无压力的时段再来读书。时间如同海绵里的水,可以挤出来的,每天少看点微信、电视,用这部分时间来读书,积少成多,就会很可观。 工作和生活越繁忙,压力越大,越烦躁,就越要有自己的精神空间,读书就是建构精神空间的办法之一。如果读书成为习惯,成了一种良性的生活方式,可以增添情趣,提升素质,让生活更充实,更有幸福感,这也可以帮助你对抗压力、减少“职业性倦怠”。

当读书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他的气质风范也会改变,这对教师来说很要紧。做教师,不一定要求知识非常广博高深,但气质风范必定是倾向博雅的,因为这会让教师在孩子们眼中成为值得崇尚的人,教师自己也有人生的成就感和充实感。在当今趋向物质化、功利化、粗鄙化的氛围中,提倡“博雅”是有现实意义的。而化育自己、导向博雅,很大程度上离不开读书。 其实现在很多教师也在读书,可惜往往拘泥于“职业性阅读”,是目标很实际、很功利的阅读。我们已经很少自由地个性化地阅读。不是说“职业性阅读”不重要,而是说光有这种阅读,很不够。过于功利性的或者娱乐化的阅读,可能还会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教师所需要的“博雅”相悖。所以还是要恢复和增加自由阅读的空间。除了读实用的书、专业的书,应多读点历史、哲学、自然科学及其他领域的书,视野拓展了,口味才纯正,也才能慢慢找到自己的所长所爱,让自己重新进入自由的个性化阅读境地。

当前社会文化有粗鄙化的倾向,“文化快餐”的阅读,特别是微信等新媒体信息轰炸式阅读,已经占去我们本来就很少的阅读时间。读书还是要有毅力的。年轻的教师可能在大学期间就未能好好读书,那么现在可以自己来“回炉”,我看这比许多培训更管事。怎么“回炉”?订个三年或五年读书计划,把大学期间应当读却未能读的书重新读一遍。这时你已经有了工作经历,读起来的感觉和收获会不一样的。

希望语文老师中有更多的“读书种子”,那么语文课就会好得多。有一篇报道说,部编本语文是“专治少读书、不读书的”。我很赞赏这个说法。那么使用新教材,推进教学改革,我说了很多,最重要的是什么?我看就是回到原点,请老师带头多读书。

部编本教案模板
《部编本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