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自然辩证法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3:41:19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自然辩证法教案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观方面,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理论基础。

对科学技术的哲学研究有别于科学技术自身的研究。科学技术把天然物或人工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抽象揭示它们如何存在、如何演化,进而对它们进行理论解释和行为预测。属于实证性研究,其目的在于获得经过确证了的规律性知识。

科学技术的哲学研究则把科学技术本身作为对象,探究科学技术中运用什么样的观点看待世界以及这种观点的合理性,探究科学技术究竟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效应以及这种效应的价值。属于哲理性研究,其目的在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自我意识和哲学反思。通过这种反思,科学技术对自身的发展方向会更加明晰,社会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定位的理解也会更加准确。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系统地对科学技术进行哲学反思的工作是由恩格斯的著作开创的(爱因斯坦和波普尔的评价)。在欧美诸国,对科学技术的哲学研究则在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名义下进行。不同学派观点林立,但所关注的问题大致相同,所提出的观点也可以相互补充。恩格斯代表着19世纪的一种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20世纪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则包括着自然辩证法在当代条件下的发展。都属于对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 学科性质

1、与哲学的关系:

共同点:内容一致,视角一致(一般规律,整体研究) 不同点:抽象程度不同 2、与科学的关系 共同点:对象一致

不同点:视角不同(实证研究,形成思想;哲理研究,形成反思)

一、恩格斯的著作《自然辩证法》

1873年,他致信马克思阐述了用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观点对自然科学中的重大发现进行哲学分析的思想,这封信被看作是恩格斯写自然辩证法的初步纲领。 〈一〉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自然观 1、社会历史条件

工具机(纺织机)和动力机(蒸汽机)所奠定的机器大工业和产业革命,加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导产业。既向科学提出了新的需求(提高效率开拓市场),也是科学提供了新的事实(生物化石),更为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精密仪表)和交流手段(科学语言),从而使科学取得长足发展。 2、科学前提

(1)康德(1775)和拉普拉斯(1796)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2)莱伊尔(1831)提出的关于地貌演变的均变假说。

(3)焦耳(1843)和迈尔(1845)提出的关于功热电磁相互转化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4)维勒(1824)从无机化合物氰酸铵合成尿素的实验。 (5)施旺(1839)和施莱登()1838的细胞学说。 (6)达尔文(1859)的进化论 3、基本要点

(1)从运动的物质承担者,运动的表现和运动的规律性相统一的角度,概括出基本的运动形式。

1 机械运动:物体,接近和分离的位置运动,力学规律 物理运动:分子(以太),收缩或膨胀、吸引或排斥的物理变化,热学和电磁学 化学运动:原子,化合或分解的化学运动,化学规律

生命运动:蛋白体,同化或异化,遗传或适应之类的生命过程,生物学规律

运动形式对应着特定的运动规律,而特定的规律又对应着相应学科,因而主张把运动形式作为科学分类的原则。

(2)运动形式相互转化。机械运动借助摩擦和碰撞可以转化为热光电磁等物理运动;物理运动超过一定物理常数的情况下会带来内部构造的变化,即化学运动,当化学运动造成蛋白体出现时又转化为生命运动。所以在科学的衔接点上,可望取得最大的成果。(学科交叉边缘地带)

(3)运动形式转化中存在着能量的守恒和质的不灭关系(每种运动形式既有转化为其他运动形式的能力,也包括着转化为其他运动形式的条件)。

(4)运动形式按复杂程度可分为简单的、低级的和高级的运动形式。高级运动形式包含着低级运动形式(下向分支),但不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低级运动形式可以演进为高级运动形式(上向分支),但它本身不是高级运动形式。 〈二〉假说和实验相结合的科学科学方法论

近代自然科学初期:实验与数学结合,这种方法对研究既成事物的既定运动是有效的,而对于研究演化过程和起源关系往往力不从心。而假说则是以远离经验为代价而换得对现象更深刻的理解。

1、科学在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假说是科学从经验向理论过渡的思维形式。2、假说既要有实验观察事实作为基础(以前理论无法解释的事实),又需要新的观察事实进一步确证,以便纯化,修正或取消。

3、假说相互排挤和迅速更替,意味着科学认识在错综复杂的曲线上发展。

〈三〉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生产是科学发展的动力;科学发展又推动着社会的变革。

二、20世纪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

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系统理论的兴起,使自然科学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与此同时,技术也突飞猛进。(生物物质时代)。 〈一〉自然哲学

由于当时科学和哲学未曾分化,古代自然哲学既包括关于自然本质、自然本源、自然图景等形而上学设定,也包括关于自然现象、自然过程等经验性知识,而且往往用形而上学性质的设定来直接解释和校正来自经验的知识。

贝塔朗菲的系统论:系统科学,系统技术和系统哲学(系统本体论,系统认识论和系统价值论)。海森伯的:现代物理学触及实在空间和时间等基本概念,它们存在着老传统和新传统的冲突,只能从哲学层面上才能解释现代物理学精神。

自然科学长足发展时代,自然哲学存在的必要性:1、科学问题的前沿探索需要某种哲学信念作为前提假定。2、科学的进步又会强化、淡化乃至改变一些哲学信念。

一方面哲学信念引导科学发现,另一方面,科学发现又会修正以至改变哲学前提信念。 1、研究内容上,把蕴含在科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中的科学思想作为研究重点。其提供的知识是关于用什么样的观点来研究自然界的知识。

2、在研究方法上,自觉地把科学中已确认了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哲学抽象。

3、在研究群体上,大量有成就的自然科学家加入其中,由此开始了哲学家与科学家在自然哲学问题上的对话。〈二〉科学哲学

科学哲学只有在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后才出现。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有过关于科学认

2 识的一般特点以及关于科学认识的一般方法的见解。

近代科学产生后,一方面形成大量实证知识及其体系;另一方面同时发展了获取知识、解释知识、评价知识、整理知识的众多活动方式和研究方式。对科学知识及其体系的哲学研究属于自然哲学;而对获取知识的活动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哲学研究,则是科学哲学的侧重点。

〈三〉技术哲学

过去没有一是因为在现实上人们对现代技术只是满怀热情的接受,没必要探讨;二是因为在思想上技术被看作是手艺,不值得哲学来研究;三是因为在历史上技术哲学缺少根深蒂固的哲学传统。

二十世纪技术哲学兴起的原因:1、新技术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效应;2、与新技术的巨大社会效应相关,社会对技术的评价和控制越来越重要;3、20世纪新技术是科学理论取得突破性进展后自学应用于技术开发的结果。

三、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领域

20世纪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虽然是在不同思想来源和研究重点下分别发展起来的,然而,内容上的交错和观点方法上的借用,又使它们相互渗透,很难划出严格的边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们都逐渐把整体性作为一种方法论原则而确认下来。表明,把科学技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哲学研究是适宜的。

事实上,20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正是科学技术的一体化。 首先,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在相互贯通。 其次,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在相互结合。 再次,科学组织和技术组织在相互渗透。 〈一〉研究范围

1、对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进行本体论抽象——自然观

古代本体论的具体内容虽已过时,它提出的问题却需要不断探讨。 科学理论中所蕴含的对研究对象的基本观点被抽象为科学思想。其中往往包含着对对象世界如何存在、如何演化的理解,由于普遍意义可以称为自然观。

2、对科学和技术研究活动进行认识论和方法论抽象——科学技术方法论

既不对科学技术研究的具体方法作简单的枚举归纳,也不对认识过程作思辨式的臆想猜测,而是密切关注科技研究的具体实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认识论分析。

普朗克现象。

3、对科学技术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价值论抽象——科学技术观

二、学习科技哲学的意义

1、体验方式:从科学素养培养层面。

2、观念框架:从科技战略、科技政策制定和执行。3、理解方式:从科学技术研究过程层面。

第一章

科学与技术

第一节

科学

关于科学性质的共识

1、科学是不断深化的关于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的知识体系。存在方式 2、科学是产生知识体系的活动体系。发展过程 3、科学还是一种社会建制。社会存在方式。

一、科学知识及其体系

广义知识(Scientia---Science):包括人们以各种方式认识自然和社会所获得的认识成果,

3 包括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解释。

狭义知识(Knowledge):特指科学知识,即人们以科学的研究方法所获得的对自然及社会现象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一〉科学知识和非科学知识

神话解释、宗教解释乃至艺术解释和自然哲学解释往往从预定的信念出发,采用隐喻、比附等方式说明现象(非科学知识);而科学解释则有确定的形式,确定的内容和确定的推理过程(科学知识)。

加拿大科学哲学家邦格的知识体系:

知识(认知域)

〈二〉实证科学知识的特点

实证知识一般不包含价值判断,只研究对象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对象的行为,预测对象的趋势。非实证知识中的相当一部分如规范性知识,是以一定价值判断为基础,分析什么样的对象符合这些标准,以及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实证性知识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规范性知识回答“应当是什么”“应当如何做”的问题。自然科学提供实证性知识,而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所包含较多的是规范性知识。

1、真理性:其一是指科学知识本身就是真理,或者是具有向真理逼近的性质;其二是指某一科学知识可能最终被证明不是真理,但它是追求趔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具有追求真理的使命,尽管它可能被证伪。

2、合理性:首先,在经验上具有严格的可重复性、可预言性;其次,其逻辑体系是严密的。

3、进步性:后一种理论比前一种理论更仔细地更详尽地描述或说明同样的事实;后一种理论通过了前一种理论通不过的检验;后一种理论对前一种理论具有完全的包容性、能解释前一种理论所能解释的一切事实,还能解释并预言前一种理论不能解释和预言的新事实。

4、共享性:自然科学的内容及其利用有公共性和公享性。非实证知识自有其在调节情感、意志方面的价值。 〈三〉科学知识体系及其演化序列

比较成熟的学科,都是由事实、概念、定律、理论所构成的结构化知识体系。(其一,理论与经验相联结,从而具有可检验性;其二,理论知识之间有内在逻辑关系,从而带有一定程度的演绎性质。这种结构化使其比字典等更具有易理解、易记忆、易传授、易提取的优点)。

1、准科学:不成熟的科学。概念的不确定性;思想内涵浅。

2、前科学:经验性定律和表征性理论得以出现。诸学蜂起,百家争鸣。持之有故,各不相让。

3、常规科学:带有某种确定的科学规范的知识。其存在形态基本上是稳定的、内涵丰富的知识体系。争论只在细枝末节上。

4、后科学:体系化极强的科学发展阶段。把常规科学中发现的规律更加数学化、理论化。完全排它。它又是孕育科学革命的阶段。所谓科学危机正是后科学僵死的信条与新科学事实之间激烈冲突的结果。

二、科学活动及其原则

〈一〉科学活动的基本目标

解释存在、预言未来。

解释存在是对现象和过程做出合乎规律的说明。合乎规律意味着将一般规律作为解释前

4 提,把被解释的现象看成规律在特殊条件下的表现。科学解释的前提:其一,解释项与被解释项必须是逻辑相关的,或者说解释项与被解释项一定要有必然联系;其二,构成科学解释的陈述必须是可检验的科学定律,以及可观察的现实条件。

预言未来是提出将会出现的可观察到的某种事件的必然性或概率。科学预言比经验预测具有较大的可靠性。两种类型:一种是对客观存在却尚未发现的事物或现象的预见。另一种是对在具备一定条件时必然要发生的现象的预见。 〈二〉科学活动的基本原则

真理在古希腊时意谓真知,即绝对正确的终极知识。现代科学所说的真理,则指的是客观性知识,即能够描述、解释、说明自然界本来面目并能预言自然界发展趋势的知识。

1、科学活动成果的“真”。2、科学活动过程的“真”。 3、科学活动发展的“求真”。 〈三〉科学活动的基本矛盾

科学实验与科学理论。科学实验是检验和评判科学理论的标准。

三、科学组织及其行为规范

〈一〉科学劳动职业化:科学共同体

科学劳动的特点:在性质上,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复杂劳动;在任务上,是面向未知领域的创造性劳动;在产品形式上,其成果是精神性产品。

科学共同体的本质规定,不在于它的群体性或集体性而在于它的内部组织方式。群体性只表现了它的外部存在形态。其本质上是科学工作者按同一范式组成的集体。范式是指人们的科学认识活动中起指导和支配作用的理论框架或模式。 〈二〉科学家、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

1、普遍主义。2、公有主义。 3、利他主义。

4、理性主义或有条件的怀疑原则。

四、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

伪科学的特征是主观性、特设性、孤立性、神秘性与反规范性。

第二节

技术

〈一〉技术的性质与形态

在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劳动中运用的知识、技能、物质手段和规则方法的总和就是技术。 经验技术(古代社会中以手工工具和经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工匠技术)的特征:与知识发现的分离性(其一,技术中知识的含量较少;其二知识发现与技术发明失衡);与生产过程的直接同一性。

近代社会技术的革命性变革的表现: 科学成为变革自然界的巨大精神力量。 机器工具的出现使劳动手段发生了革命。

——所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创造、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的知识、手段和技能、方法的系统。具有三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技术的操作形态(观念的技术和物化的技术)、实物形态和知识形态。 〈二〉技术的知识本质

现代技术是客观的、理论性的、社会性的。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是现代技术的主要标志。 现代技术的知识本质体现在:其一,以科学知识为根据、在多门科学知识基础上建立起来;其二,现代技术的实物形态和操作形态只有凝结了相应的技术原理知识之后,才能成

5 为技术系统的有机部分;其三,技术的实施过程实现了知识的应用价值。

技术知识同科学知识的区别:

目的和任务不同:是什么、为什么和做什么、怎样做。 知识形态不同。

知识的评价标准不同:真理性评价和价值性评价。 与社会的相关程度不同。

知识表征方式不同: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二、技术研究活动

〈一〉技术研究活动的基本目标

创造天然物:从其来源和形成看,是人制造出来的人为之物;从其发挥作用的社会性质来看,它们是受人控制并为人服务的为人之物。(有时候会事与愿违)

技术研究目标的实现(三个阶段): 1、制定计划,酝酿蓝图。 2、使用工具运作阶段。

3、在生产或生活中消费这些人工物,即物的使用。〈二〉技术活动的基本原则

以求用为原则,达到对善的追求。这由技术活动的两重性决定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可以用优、劣、精、粗等技术指标衡量;社会属性则可用善恶标准来衡量。 求用与求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关系:

古代:功利性——求用观念。善只与功利相关。

近代:科学性——求用观念;商品性——求用性。善与经济性、科学性相关。 当代:伦理性——求用观念。善与功利、科学、经济、伦理全方位相关。 〈三〉技术研究活动的基本矛盾

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

技术目的指为实现社会需要面对技术发展的方向和技术系统的功能所作的设定(必要性和可能性)。

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通过发明创造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的组织管理方式,或对原有技术的重组和改造来解决。

三、技术的社会建制

〈一〉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它是将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的研究成果中带有应用性前景的项目进行商业开发的部门和组织,是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中介组织。两种主要形式:

集约化的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技术开发区、科技园、科学城、工业园等:硅谷,中关村),其共同点是以智力密集区为依托,以开发高技术和开拓新产业为目标,促进科研、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综合性基地。

相对独立的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政府部门的技术开发机构,大学的技术开发机构,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

〈二〉技术开发的激励和保护——技术专利、技术保密

目的是保护技术发明和创新主体进行创新获得的利益不受模仿者侵犯。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及当代科学技术系统

一、从前科学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一〉科学的萌芽和文艺复兴 〈二〉近代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科学进步开始先于技术进步,二者与生产的关系开始从生产

6 需要——技术进步——理论发展的趋向,朝理论发展——技术进步——生产需要方向转变。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科学正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技术进入知识本质阶段,科学直接带动技术进步,科学与技术对生产已悄仅起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且已经走在生产前面,起着指导作用。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科学理论突破——(促进/促进)技术创新——(满足/提出)新的生产需要。

〈三〉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

1、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加速度增长的趋势。(1)科技成果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2)由于社会对科技投稿不断增加科学技术发展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3)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基础上,呈现出一体化发展趋势。 (4)科学技术发展的总进程表现进化和革命的辩证统一。

一、小科学到大科学

〈一〉大科学的标志、本质和特征

小科学,就是指历史上那种以增长人类知识为主要目的,靠个人的财力、技艺和兴趣而选题的,以个人的自由研究为主要特征的科学。——为科学而科学。,是科学的小生产方式。

小科学到大科学转变的历史性标志是第二次世界大点期间的曼哈顿工程。 大科学的本质特征:

1、它是大规模社会建制化的科学,是科学技术高度社会化的产物。2、它是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科学,是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产物。

3、它是系统化、整体化的科学,是科学整体化和技术群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4、大科学还是科技、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 〈二〉大科学观

1、要建立大科学的系统观念。古代:朴素整体论;近代:分析论。 2、要建立大科学的经济观念。 3、要建立大科学的人才观念。 4、要建立大科学的战略观念。 5、要建立大科学的大协调观。

一、代科学技术系统 〈一〉科学技术一体化

科学技术化是指在总体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包含着大量的技术科学研究、技术发展研究和技术应用研究作为其辅助部分,这些辅助的技术活动,并非用于科学研究成果向在京技术领域的转化,而是服务于科学研究活动自身的需要。

技术科学化有两重涵义:一是指已有的技术上升到技术科学并通过相应基础科学的指导,形成系统的技术知识体系,反过来完善提高已有的技术。二是指技术创造发明根据已有的基础科研成果而做出。

科学技术连续体的形成。它是科学技术高度一体化的产物,是指某个领域科学与技术联结为从基础研究经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到实用技术的连续整体。两种途径:一是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两个过程相对展开,衔接后由于实践需要的推动而相互渗透融合而成;另一种是由于科学实验装置的技术原理符合某种实际需要,科学的技术化连续演变成新技术。

科技一体化的进程对科学技术系统的影响:

(1)对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方式及发展速度、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的机制。 〈二〉当代国家创新体系

弗里曼:国家创新系统是在国家内部系统组织及其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下,在公、私领域内形成的一种机构网络,它的活动目标是启发、引进、改造和扩散新的技术。

7 纳尔逊:创新是由大学、企业等有关机构形成的复合体制,制度设计的任务是是技术的私有和公有两方面建立的一种适当的平衡。

第二章

当代自然观

科学技术哲学中所讨论的自然观,是对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哲学抽象而形成的观察自然界的基本观点。虽不能代替具体的自然知识,却能提供不同知识领域相互过渡的观念启发。

第一节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

原始人造工具和原始自然语言的出现的意义。如果把自然演化中自发形成的天然物总称为原生的第一自然(是人类社会的自然环境,既提供自然资源,又承受废弃物);那么,对天然物进行有意识重组改造而形成的人工物,则可总称为次生的第二自然(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内部支撑条件)。

一、科学所认识的天然物世界 〈一〉宇观世界

宇观世界是指恒星、星系、星系团、超星系等天体系统。相对论效应不可忽视,是广义相对论、星系动力学、宇宙动力学所研究的领域。

20世纪对宇观世界的重大进展,是发现了整个宇宙在不断膨胀着。据此提出了关于宇宙起源的大爆炸假说。 〈二〉微观世界

要要指原子、核子、基本粒子所构成的物理系统。波粒两象性相关的量子效应,是量子力学理论所研究的领域。

二、技术所创造的人工物世界

人工物是指人们有意识地运用技术手段重组天然物所形成的人工制品。 人工物的两个序列:实物(满足物质需要,物质流和能量流,以其固有属性被直接使用);符号(满足精神文化需要,信息流,以其指代意义被直接使用)。 〈一〉人工物的实物序列

1、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工具机+传动机+动力机+控制机+智能机 2、消费资料:基本生活资料,基本保健资料以及享受资料。

3、还原资料:污水处理、净化除尘、工业和民用垃圾处理、殡葬掩埋等设施。〈二〉人工物的符号序列

1、作为人工物的符号:物理模式+指代意义

符号=符形(物理模式)+符义(指代意义)+符码(指代规则) 2、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包括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科学语言、形式化语言、世界语)。它们都是由词素、词、短语、语法所构成的符号链。

非语言符号首先指相似符,同时也包括标示符、肢体符、情感符等。通常是比较简单或比较模糊的符号约定,符形与符义的变化范围也较小。

3、符号的生产、存储和传输系统

符号的生产主要在人的大脑中进行。当前的符号生产往往在人——机系统中进行。 符号的存储系统主要指脑外存储,它包括各种形式的数据库和图书——情报网。 符号的传输系统是指各种信息网络。(因特网已成为现代信息传输系统的典型形式)。 〈三〉人工物所构成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实物型人工物为人类的物质生产、物质消费和资源再生提供了物质条件,并通过生产活动、消费活动和资源再生活动的进行而构成社会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承载物质流的是物质网络,如公路网、水路网、铁路网、空运网等。

8 符号型人工物为人类交往提供了基本手段。通过交往活动,生产活动、消费活动、资源再生活动才能得到调节。这样,符号型人工物将进入社会活动的所有领域,构成社会中的信息流。其承载工具是信息网络,如数据网、电话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等。

这样,在人类的生产、消费、资源再生以及及活动中,人工物世界被塑造为信息流调节下的物质——能量的社会循环。(P104)

三、地球上人工物与天然物的复合

〈一〉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循环:天然物——人工物——天然物;天然的能量资源——人工的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终端能源——耗散了的热能和其他能量。

〈二〉低效用与高效用的重新组合:具有潜在效用的天然物——具有高效用的人工物——效用消失了的废弃物。(效用流)

〈三〉可能性与可行性的有效统一:认识天然物——创造人工物——更广泛更深刻地认识天然物。(知识流)

第二节

物质联系的系统方式

一、科学中的系统思想

〈一〉对简单事物的研究:系统观念不必要

简单事物由于相互关系简单,通过部分之间的线性叠加就能把握对象的整体。原子主义:重构成轻关系、重个体轻整体的思考方式。

〈二〉对复杂而无组织事物的研究:系统观念不可少

经典热力学的出现,要求调整思考方式:不再关注每个粒子的细节,而从整体上去寻找宏观量(不是粒子微观量的简单叠加,而是大量粒子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宏观性质)。但经典热力学研究的是处于平衡态或最终回到平衡态的热现象和热过程,其最高成就是热二律。它虽强调了系统的不可逆性,但演化的方向却是使组织走向死寂。这显然是一种复杂而无组织的事物。

〈三〉对复杂而有组织事物的研究:系统观念充分展开

二、系统的规定

诸种系统的共性: 都由诸多要素构成

要素之间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的结果造成了整体特有的性能。 这些整体性能表现在外部环境中。

系统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所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一〉要素

从原则上说,凡是构成系统的组分和组元都可以称为要素。但在一定分析水平上,要素特指系统的基本组元,而不进一步追溯这些组元又由哪些组分构成。

要素总是带着特定属性进入系统的,但对其只做描述性分析。对要素而言重要的是其属性,能接受什么输入提供什么输出,可建立什么关系,至于具有这些属性的实体是什么并不重要。只要满足相应的属性,都可以成为系统的要素。 〈二〉结构

结构是要素之间各种关系的总称。既包括形式性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更包括实质性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作用是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而实现的。

结构本质上是要素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方式。结构意味着差异非平衡和对称破缺。

〈三〉环境

环境分析与分析水平有关。一般情况下,系统的环境指直接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诸因素。也即系统的环境主要指工作环境、小环境。

9 环境的作用相当于一种选择机制。结果是特定环境中才会出现特有系统。 环境对系统的选择作用意味着控制系统行为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控制环境。(软控制) 〈四〉功能

功能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整体性能。它是在一定环境下系统整体所具有的属性。

功能与要素有关。要素的属性不同或数量不同都会影响系统的功能。然而功能不能简单还原为要素属性的叠加。要素通过结构影响功能。

结构对功能的承载并不具有单值对应的性质。究竟哪些功能成为现实还取决于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即结构蕴含着功能的可能性,环境则把可能变为现实。

结构是内部根据,环境是外部条件。

二、系统中的新质突现

系统概念的要义是强调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从而造成新质突现的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中,系统才会具有表征其整体特性的功能规定。

新质突现的外部条件由系统的环境提供,新质突现年内部根据则来自系统中的相干性关系。

〈一〉独立性与相干性

相干性是指,每个要素的活动方式不仅与自己相关,更与其他要素相关。 其一,相互影响。 其二,长程相干。 其三,反馈调节。

〈二〉基于相干性的新质突现

其一,约束限制。 其二,协同一致。

四、统的稳定性 〈一〉稳定与涨落

稳定性是对涨落的不变性。涨落是指瞬时值对平均值的偏离。

定态对涨落的反应有三种形式:涨落随时间而放大,定态一去而不复返(不稳定态);涨落随时间而衰减,定态能够复原(渐进稳定态);涨落在定态容许的范围内随时间而振荡,定态能够保持(稳定态)。 〈二〉稳定性的形成

稳定性归根到底来自系统中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是系统的整体性质。

〈三〉稳定性的范围

微涨落与巨涨落。 〈四〉稳定性的效用分析

第三节

物质系统的层级结构

层级思想提供了一种理解复杂系统的基本方式。即把复杂系统看成逐层构成的大系统,整个系统的组分也许很多,但每层所包括的子系统却数量不大,研究这数量不大的子系统及其相互作用就可获得对复杂系统的基本理解。

一、层级结构的特点

层级结构的要点:层级结构是由下而上逐级构成的结构;层级结构是层层相干、层层有新质突现的结构。

层级结构的主要特点是,逐级构成所带来的逐级递进以及逐级相干所带来的逐级集约。这两个特点的实现都依赖于一种内部机制:层级结构中结合度逐级递减。

二、层级结构的结合度

10 〈一〉结合度及其递减趋势

结合度泛指相互作用的强度,可以用势能、结合能、键合力、信息量加以计算。 〈二〉结合度递减的存在论意义 〈三〉结合度递减的进化论意义

三、层级结构中的信息流 〈一〉信息及其逐级集约

狭义的信息特指消除人们认识上不确定性的东西。

信息逐级集约意味着高层系统形成所需要的信息条件不仅低层系统严格,把而较为宽松,也较为容易得到满足。

〈二〉信息逐级集约与行为逐级控制

集中控制、分散控制、递阶控制 〈三〉信息逐级集约与问题逐级简化

四、层级间的因果链

因果链是指因果关系的传递方式。长程链、复合链和反馈链。 〈一〉上向因果链与递进性解释

特创主义。

〈二〉下向因果链与扩展性解释

第四节

物质系统的演化

一、演化及其不可逆性 〈一〉演化图景

总星系的起源和演化。 恒星的演化。 地球的演化。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二〉可逆与不可逆

系统从初始状态出发经过某种过程到达另一状态,如果存在着另一过程能使系统和环境完全复原,则原来的过程 可逆过程。反之,用任何方法都不能使系统及其环境完全复原,则原来过程为不可逆过程。

两个要点:其一,可逆与不可逆是刻画过程的概念。单一状态不存在可逆与不可逆问题。其二,可逆与不可逆是刻画过程可复原性的概念。

不可逆并不意味其逆过程一定不会发生,而是说逆过程发生时所带来的环境影响不足以消除原过程所带来的影响,从而造成环境的变迁。可逆过程也不意味着其逆过程一定存在,而是说如果真有逆过程的话,它应当能使系统状态及其环境完全复原。 〈三〉不可逆与演化的方向性

时间之矢。

二、演化的两种分支 〈一〉序变

有序程度的变化简称序变,用以表示不可逆过程的初态和末态在组织性上的差异。 有热力学中,序变用熵增或熵减来表示。 信息论中的信息等于负熵。

协同学中,序变则用序参量的变化来表示。 序变的实质是系统中相互作用方式的变化,是结构性的变化。自发进行的序变称为自组织。

〈二〉序变的熵增分支

熵增原理。

11 〈三〉序变的熵减分支

三、演化的根据与条件 〈一〉演化的内部根据

根据是关于演化趋势和方向的内部规定。相互作用是系统演化的根据。原因是:其一,相互作用中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是系统中动态过程得以进行的原因。其二,稳定了的相互作用方式是系统得以存在的原因。其三,相互作用中内含的要素结合方式是结构变换的依据,也是新结构得以出现的依据。

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分为线性相互作用和非线性相互作用。 〈二〉演化的外部条件

重要的条件之一是从外部不断获得物质和能量,即系统是充分开放的。 缺乏外部条件从而处于平衡态或最终回到平衡态的系统。 外部条件不充分从而处于近平衡状态的系统。 外部条件充分从而处于远离平衡状态的系统。 〈三〉演化的诱因条件

诱因亦称导因。奇点效应和蝴蝶效应。引起重大结果微小原因称为诱因。引起系统向有序方向演化的诱因就是涨落。涨落在系统中有三种作用:

涨落触发系统失稳。 涨落导引分支选择。 涨落孕育新结构萌芽。

第三节

生态自然观简述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其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当代生态危机的表现: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对立冲突的必然结果。机械唯物主义是基哲学基础。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加深了人与自然的对立,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最主要原因。工业社会高投入、高产出和高消费的生产消费方式把人与自然的对立推向高峰,造成人类生存困境。

二、生态自然观的现代科学基础

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的发展为生态自然观提供了现代科学基础。

三、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自然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指导观念,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自然观的必然要求和实践形式。

生态产业是各个产业部门中,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交换规律为依据,以“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标,以生物资源与非生物资源为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劳动手段进行的经济活动。

第三章

科学发现

第一节

科学研究领域

科学研究领域是知识生产领域,它把外部的社会需求转变为研究课题,通过创造性的探索加工,形成各种科学成果,提供给社会。

一、研究领域的内部构成 〈一〉建制化的研究主体

12 建制化主要表现为当代科学劳动需在分工协作中进行。其带来的结果是:其一,研究目标更直接地受社会需要的调节,个人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仅在与社会需要相协调时,才易于得到满足。其二,研究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由带头人、骨干成员、一般成员所组成的研究梯队,已成为研究活动的基本单位。其三,研究成果的编码方式更加规范,经验性成果主要用事实、数据、图表、曲线等表征,理论性成果主要用概念、定理、理论体系进行凝结,在特定的研究实体中,甚至连表征成果的语言和符号都需遵循约定的规范,以保证内部交流的准确有效。 〈二〉对象化的研究对象

现实的研究对象是纳入研究活动之中从而与研究主体有信息交换的存在物。研究对象需满足两个要求:

其一,实在性。

其二,主体指向性。 〈三〉客观化的研究中介

研究中介是沟通科学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实现二者相互作用的中间环节,是主体用以反映对象的条件和手段的总和,从而是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研究中的工具和仪器。 科学研究中的语言和符号。

科学研究中的操作、运算和推理规则。

二、研究领域的活动结构

研究领域在外部需要的导引和激励下,进行着以先行知识存取为背景的评价、操作、编码活动,各种形式的科学发现均是在这些相互关联的活动中取得的。其中,评价活动生成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对研究活动进行调节;操作活动对各种信息进行转换加工生成新的结果;编码活动则把操作结果凝结起来成为可评价可交流的新知识;而这些活动中都包含先行知识的存取和运用。 〈一〉驱动评价结构

其主要作用是:启动研究领域,拟定研究计划、调节研究过程。其中心环节是评价活动。 真理性评价和价值性评价;验前评价和验后评价。 〈二〉操作运演结构

其主要作用是:加工转换信息、进行创造性探索。其中心环节是操作活动。 操作的五因素:操作目标,操作动作及其结合,传递主体动作的各种中介物,操作对象,操作所引起的对象改变。

物理操作(观察和实验)和思维操作(逻辑运演和非逻辑运演)。 〈三〉编码映射结构

其在功能上是操作运演结构的延伸。其主要作用是:对操作结果进行编码、释义,以便在主体中复制和再现对象。在形式上是用各类符号将操作结果凝结起来。实质上却是形成关于对象的映象。可分为经验编码、理论编码和预编码。 〈四〉存储提取结构

这是由各种知识、观念、情报、信息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功能性结构。其主要作用是记载已获得的科学研究成果并随时提取出来用物操作、编码和评价过程。

三、研究领域的知识生产 〈一〉知识生产的特点

1、生产过程的充分创新:结果的创新性和过程的创新性。2、生产资源的永续利用。

3、生产能力的自行增加:马太效应。〈二〉知识生产能力

1、研究队伍的集团研究能力。外在指标:年龄结构、代谢速度和专业构成。内在指标:

13 选择研究目标的能力、进行创造性探索的能力以及作出多层级反映的能力。 2、实验技术装备的质量。 3、“图书——情报”系统的效率

4、科学劳动结构的最佳程度:科学队伍的流动性;实验技术装备系统的变换性;图书情报系统的交流性;科研经费的灵活性。 5、再教育的水平。

第二节

科学发现的基本环节

两大环节:通过操作和编码以作出发现;通过评价以验证被发现结果的真理性。

一、归纳主义方法论与假说——演绎方法论

方法论是指关于科学方法之间如何关联、渗透和耦合的结构性见解。 〈一〉归纳主义方法论

1、科学研究始于观察。

2、归纳方法是从经验事实中发现普遍原理的基本方法。3、理论的确认是在演绎结论与经验事实的对照中实现的。 〈二〉假说——演绎方法论

它与归纳主义方法论的主要区别是:

1、在研究起点上,归纳主义强调观察和经验事实,而假说——演绎方法论则认为观察需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没有中性观察,也没有纯客观的经验事实。因而,驱动研究的主要因素是问题。

2、在提出理论(或假说)的方法上,归纳主义强调归纳方法的重要性,而假说——演绎方法论则认为纯粹逻辑方法难以作出创造性发现,应发挥自由想象的作用。

3、在理论(或假说)的检验上,归纳主义强调用经验进行确证(乃至证实),而波普尔等强调证伪。

二、解释

〈一〉科学解释及其类型

科学解释是对被观察现象作出合乎规律的阐明,即把现象涵盖在某种规律起作用的范围内,从一般性的规律中说明个别现象为什么如此出现。

演绎性解释。概率性解释。功能性解释。结构性解释。起源性解释。 〈二〉解释的逻辑模型

〈三〉解释与发现的相关性

1、对解释的大前提知之不多,需通过发现过程完善规律语句集。

2、对规律起作用的条件知之不多,需通过发现过程完善先行条件集。

3、有时解释的困难并不在于规律语句集、条件语句集或被解释语句集不具备,而在于如何从前提推演出结论的逻辑推导过程不清楚。这时,运用各种方法建立从前提到结论的逻辑桥梁,就成为科学发现的主要内容。

4、当解释前提已知,而被解释现象求知的情况下,解释模型变成了关于新事实的预言模型。

三、验证

验证是指对各类发现进行真理性评价的过程及其结果。 〈一〉逻辑判定与实验验证

逻辑判定是指通过逻辑分析来判断发现的真假,具有前验性质。 实验验证是指通过观察和实验取得经验事实,用以和科学发现进行对照,以判别发现的真伪。

14 〈二〉实验验证中的证实与证伪

判决性实验:两个相互排斥的假说如果在某种条件下能推出恰好相反的预言,那么,在这种条件下所作的实验就有判决性,可以充分肯定一个真另一个假。

证实与证伪的关系:

1、把实验验证看成多次反复的过程,而不是一次性行为。2、要持分析态度。

3、要注意验证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第三节

科学问题和科学事实

一、科学问题及科研选题 〈一〉科学问题的规定

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尚未解决的矛盾。(历史性,指向性,可解性。)

科学问题的结构要素:问题域;求解目标;应答域;背景知识。 〈二〉科研始于问题

科学问题的双重作用:问题的未知部分作为一类内部激励因素,驱动共同体去探索未知,解决问题。其二,问题的已知部分作为一类定向因素,导引共同体去进行创造性探索,把注意力集中在与问题有关的信息上,及早获得答案。前者可以称为驱动作用,提供的是动力刺激;后者可以称为导引作用,它提供的是选择框架。 〈三〉课题及其选择

科学无禁区,选题有约束。 需要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一般程序:

二、科学事实及其获取

〈一〉科学事实的规定和作用

客观事实;经验事实和理论事实。

经验事实=测量系统+测量系统+概念符号 科学事实就符合的要求:

科学事实应该是个别存在的陈述。 科学事实应可重复、可复核。 科学事实应精确、系统。 〈二〉科学事实的获取 1、观察方法

它是认识主体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于科学仪器,在自然发生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事物,获取科学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其特点是:其一,它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感性活动。其二,观察是在感性和理性的渗透中进行的观察。其三,它是在自然发生条件下或重复出现情况下进行的。其四,科学观察力求全面、系统,因此,具有长期性、连续性。

观察就遵循的原则:客观性;系统性;典型性。 2、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人为控制或变革客观对

15 象的条件下获取科学事实的科学研究方法。其特点是:可控性;精确性;可重复性。其结构由实验者、实验对象、实验手段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3、模拟方法

是以与研究对象有相似关系的模型为中介,通过对模型的实验研究将结果外推于原形的间接研究方法,是实验方法的延伸。

物理模拟、数学模拟和功能模拟。 〈三〉关于“观察渗透理论”

其一,理论帮助选择观察实验对象,使之具有典型性。

其二,理论帮助选择测量系统,使之具有对主、客体的适应性。 其三,理论帮助处理观察实验结果,使之具有确定的理解。

第四节 科学概念和科学定律

一、科学概念及其制作

〈一〉科学概念的特点和类型

科学概念是事物共性的符号表征。其主要特点是:它在内容上刻画对象的共同性、一般性,而不是个别性、特殊性;因而在形式上不再是个别存在陈述,而是普遍陈述。表征外在共性的形成经验概念;表征内在属性的形成理论概念。

空概念。

〈二〉科学概念的规定和作用 可确定性。 可检验性。 可变动性。

〈三〉科学概念的制作

抽取共同点——集中思路,深入抽取本质——理想地复制对象,即以本质一般为基点进行辩证综合,使本质向现象复归,将对象复制出来。

二、科学定律及其发现 〈一〉科学定律的特点

第一,在语法形式上表现为普遍陈述。第二,表现为概念之间的不变关系。 〈二〉科学定律的类型

全称定律和统计定律。 〈三〉科学定律的发现 1、材料驱动发现 2、理论驱动发现

第五节

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

一、科学假说及其提出

〈一〉科学假说的特点和构成

严格地说,凡是基于一定科学事实并有背景理论支持的事实预言、概念假定、定律假定、理论假定,均可称为假说。

科学假说是科学性与假定性的统一。 〈二〉科学假说的作用

其一,凝结已有认识成果,为新理论奠立基础。 其二,提示新的实验,促进新理论形成。 其三,有利于百家争鸣,活跃学术气氛。 〈三〉科学假说的提出

对科学假说进行验前评价的准则:

16 包容条件。 归并条件。 可检验条件。

为此,在提出假说时应遵循如下两个方法论原则:解释性原则和连接性原则。

二、科学理论及其建立

〈一〉科学理论的特点和结构化方式

科学理论是经过实践验证的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知识体系。其内容方面的基本特征是:真理性;普遍性;系统性;逻辑性。

其形式方面在构成上包括科学概念、基本原理和科学推论三类知识元素。

科学理论中还包含着使结构建立起来的各种方法和工具,主要是:抽象模型工具;符号语言工具;逻辑数学工具。

〈二〉构建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

1、公理化方法

以尽可能少的不下定义的基本概念和不加证明的基本命题为基础,运用逻辑规则演绎推导出一系列命题和定理,从而建立整个理论体系的方法。其构造必须具有不矛盾性、完全性和独立性。

2、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三〉科学理论的评价

其一,好的理论应当具有与经验的一致性,即在总体上与大范围内的经验精确符合。 其二,好的理论应当具有更大的解释能力和预见能力。 其三,好的理论应当与其他已确证的理论有一致性,即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深度上不相冲突。

其四,好的理论应当量尽量简明,即理论体系中所使用的独立逻辑元素越少越好。

第四章

技术发明

技术发明是人类在科学发现的基础上,利用自然规律变革和控制自然的实践活动,是组建和拓展人工物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并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途径。

第一节

技术研究的特点

一、技术研究的价值取向:技术功利

〈一〉技术研究的外部价值及技术利他性 〈二〉技术研究的内部价值及技术利己性 〈三〉技术的溢出价值及技术正当性

以技术的间接用户的需求作为价值尺度,衡量技术研究及其结果,可以称为技术的溢出价值。

二、技术研究的市场属性:技术商品 〈一〉专有知识和专利知识 〈二〉技术商品的特点 高额剩余 多次转让 预期承认

〈三〉技术商品属性的消解

三、技术研究的思维特征:技术理性

技术理性表现为实践中目的和手段的合理选择,有时被称为目的理性。 〈一〉求真思维与求用思维

17 求真思维是以获得真知为目的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

求用思维是以获得效用为目的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其特点为:目标导向。手段搜索。程序编码。价值评价。

〈二〉目标和手段的最优化与满意性

最优化需要的条件:价值统一,边界清晰,精确预测。

但由于尺度限制,搜索限制和预测限制,使得技术理性成为有限理性。“看来不错”的方案。

第二节

技术研究的基本环节

一、技术目标

定性和定量统一的技术目标是由一系列技术指标构成的一个体系。 技术目标一般具有层级结构。

〈二〉技术目标中的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

技术目标中的价值因素。这是社会需求与技术性能之间关系的反映。在这种关系中,技术性能是价值的载体,社会需求是价值的尺度。其作用一是对技术方案起“生成器”作用。二是对技术方案起“检验器”作用。

价值因素决定着目标的合意性与正当性。合意性指技术性能满足了什么性质的需要及满足程度,从内部价值看,性能先进的技术一般是合意的。从外部价值看,效用优化的技术一般是合意的。目标的正当性是指所研制的技术对现行法律和道德相符合的程度。其作用在于昼消除负的溢出价值。

技术目标中的事实因素。它指进入技术方案的各种事实陈述,即以符号形式表征的技术要素。可分为两类:经验事实和理论事实。

事实因素决定着目标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可能性是指研制技术的理论基础和经验依据是否具备,即技术目标是否在实际中可能实现。(理论上不可能,理论上可能,原则上可能)可行性是指对技术技术 投稿与产出所进行的综合权衡。其实质是把合意而可能性的技术再放到功利的天平上考虑为实现技术目标所付出的代价。 〈二〉市场预测,技术预测与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市场预测是以技术市场为对象对技术需求的推测。其作用在于弄清技术的供需情况以及技术可能实现的外部价值和内部价值,进而制定出有适应性的技术目标。

技术预测是以技术为对象的预测,即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态势、动向、成果及其对科学、生产。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影响进行推测。

技术预测的重要问题是如何根据现实去认识未来。(惯性原理,相关原理和类推原理)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二、技术设计

〈一〉技术设计的基本问题

技术设计是为实现技术目标而搜索可用手段的操作过程。其中心问题是,在满足相应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什么样的手段能使目标优化?

技术设计有如下特点:目标导向;条件约束;知识和效果的综合性。 技术设计决定了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以及如何进行生产。(思维灾害) 〈二〉技术设计的思维策略:目的——手段分析法

古代方法:技术与生产融为一体,没有独立的技术设计。近代方法: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

现代方法:动态设计、优化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 初期思维策略:尝试——错误法 发展:启发式。

〈三〉技术设计的方法论流派

18 科学主义、技术主义、人本主义。

三、技术评价

狭义的技术评价:主要包括研制者的自我评价,研究共同体的同行评价,直接使用者的用户评价。

广义的技术评价:又称技术评估,这是一种社会评价。其主要特点是:系统性,有序性,广泛性、客观性和质疑性。

技术评估的基本步骤:准备资料阶段;分析影响阶段;制定对策阶段;综合评价阶段。

第三节

技术发明的形式

一、技术原理的发明

〈一〉技术原理及其知识属性

技术原理是指在技术发明创造过程中帮助人们将多种不同技术要素联结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技术系统的理论依据。它既包括适用于一大类技术的普遍原理,也包括适用于某种特定技术的工作原理。前者可称为技术理论,它在科学同技术的沟通中起中介作用,既是科学理论的实际技术应用,又是技术发展所依托的理论根据;后者是技术理论的具体实现,它把具体技术的“硬件部分”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的“软件部分”,是该技术系统存在的内在根据。

技术原理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是它符合科学所揭示的自然规律,能把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变革或控制自然界的实践能力;二是它体现着人类的某种技术目的,能使技术系统产生一定的效用,满足人类的某种实际需要。 〈二〉技原理构思及其方法 1、依靠科学理论构思技术原理 2、依靠已有技术构思技术原理 3、依靠自然原型构思技术原理 〈三〉技术原理方案化

技术方案是关于实现技术目标的途径或方式的总体构想。是一个有机整体。

在技术研制过程中,技术方案把技术目标和技术原理结合起来,使技术目标明朗化,技术原理具体化,并为技术研制的运作提供具体的指导。

从构造理想对象获得启迪。 从思考方式的变换中获得启迪

从智力激励中获得启迪:智力激励法(BS)

二、技术物品和技术方法的发明

〈一〉技术物品及对象化知识:产品设计

技术物品是技术的实物载体,集中体现为工具、机器、仪器、设备等。其特点是:第一,它们都可以和活动主体下分离而独立存在,不依主体的消失而泯灭,因而易于长期保存,延续和传播;第二,它们都具有直观性,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物质,但并不是天然自然物,而是经过人的技术活动创造、改进的人工物;第三,它们都是人们以往技术活动中积累的相关经验、技能和知识凝结体,并且成为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及利用;第四,它们都是人体的“外化器官”,都可以起到补充、扩大或延长人体机能的作用。

技术产品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可靠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标准化原则 继承性原则 优化原则

〈二〉技术方法及其程序性知识:工艺设计

19 技术方法是技术的语言表达,其形式可以是文字、图形、符号、软件等。一般体现为工艺、流程、程序、规程、规则等技术资料或专利文献。

技术方法的特点:第一,它是与活动主体相分离的抽象存在方式。第二,它可以供多人共享和反复使用而它本身却可以完全不发生损耗。第三,作为这种技术存在方式的具体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第四,它是通过对活动主体行为的影响和对物化技术作相应时空序列的变化来体现其功能的。

技术方法的发明在工艺设计中实现。工艺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现实可操作性原则 多领域综合性原则 多重制约性原则

一定的经验依赖性原则

〈三〉设计发明中的发散式思维和收敛式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信息来源中产生为数众多的输出。 收敛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尽可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的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系列中去从所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

第五章

技术创新

第一节

技术创新活动领域

一、技术创新活动的分界与本质

熊彼特:创新实质上是经济系统中新生产函数的引入,原有成本曲线因此不断更新。所谓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技术创新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从新产品和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与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推广应用整个过程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一〉技术创新活动与科学发现

〈二〉技术创新活动与技术发明活动的分界 〈三〉技术创新活动与一般经济活动的分界 〈四〉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质

技术创新活动,从技术上看是把理论形态的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的技术系统或产品,从经济上看是运用新技术或改进原有技术来进行生产并开拓市场,取得高额风险垄断利润或社会效益。因而,技术创新的实质是:将新技术所具有的新观念、新设想、新方案和新模式新产品化、商品化,并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从而最终实现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技术创新有三个最一般的特征:市场性;创造性;综合性。

二、技术创新活动领域的内部构成 〈一〉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

机构性主体: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

个人性主体: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经理、管理人员与业主和投资者;销售人员。 〈二〉技术创新活动的客体

技术创新活动的客体,指的是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中认知、操作、控制、组建和变革的对象,它主要以技术为中心构成。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构成:技术系统本身;技术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技术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 〈三〉技术创新活动主客体间的中介环节

一类是内化为创新主体认知能力、技艺水平、实践能力的主观条件中介;第二类是创新主体所现实利用的各类材料、设备、工具等客观物化条件中介;第三类是创新主体所现实

20 从事的各种技术的、经济的、组织的、管理的活动性中介。

三、技术创新活动域的系统维度

技术创新的活动域就是创新活动在知识、经验、资源、市场、社会环境等众多层次上的活动范围。由如十个维度构成:主体维度、客体维度、主客体中介维度、项目维度、知识经验维度、物质资源维度、经济维度、技术机会维度、政策法律维度、价值维度。 〈一〉项目维度 〈二〉经济维度

〈三〉技术机会维度 〈四〉政策和法律维度

第二节

技术创新活动的机制

一、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一〉技术创新的动力结构

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

1、明晰的产权制度是技术创新内部动力的基本保证。2、技术创新的内部动力

创新主动力:对创新可能带来的高额垄断利润的追求;追求企业的发展;追求成就感和求新的精神。

创新被动力:市场竞争压力;迫于生产某种商品的原材料或能源短缺或技术系统内部出现故障或“瓶颈”;为保持某些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同科技界同行争夺优先权。 3、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

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是指来自企业之外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激励和约束构成的创新动力。

〈二〉动力结构中的潜在冲突

1、企业发展和追求当前利润之间的潜在冲突。

2、自由研究活动与企业控制下的规定研究活动之间的潜在冲突。3、销售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的潜在冲突。

4、销售部门与研究和发展部门之间的潜在冲突。〈三〉创新动力的形成

1、预期某项创新带来的风险利润高于社会或同行业平均利润。2、要在企业发展和当前利润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3、给研究与发展部门的一部分科研人员一定的时间和经费去进行自由研究,使他们同科技界的一些领域、专业保持联系,以提高他们在技术界的声誉,使他们具有科技上的成就感。

4、要协调研究和发展部门、生产部门、市场销售部门的关系,缓解和避免它们之间的潜在冲突。

5、企业过分地垄断,甚至不需要创新就能维持生存。因此,市场保持一军事援助竞争压力才有利于企业创新动和的形成。

6、创新项目的选择,应落实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应尽可能与有关政策和公众、社会集团的需要相一致,尽可能得到政府的资助和各界的支持,使创新具有良好环境。

二、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 〈一〉创新决策机制

创新战略决策 研究与发展决策

技术创新项目的决策

21 〈二〉创新研究与发展机制 〈三〉创新实施机制 〈四〉创新实现机制 〈五〉资源配置机制

〈六〉创新的评价与控制机制

〈七〉研究与开发部门、实话和生产部门、市场销售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 〈八〉创新的自组织机制

三、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所谓激励是指运用产权、宏观政策、市场等力量、手段,以影响、推动创新活动。 〈一〉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 〈二〉技术创新的市场激励 〈三〉技术创新的政府激励 〈四〉技术创新的创业激励

第四节

技术创新的环境

一、技术创新的经济环境 〈一〉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 〈二〉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

二、技术创新的法律、政策及文化环境 〈一〉技术创新运行的法律环境 1、技术创新运行的法律支持体系

2、限制技术创新活动范围的法律边界体系 〈二〉技术创新运行的政策环境

1、对公共事业、国有产业、基础产业、国防事业提供巨额投资和资助计划和政策

2、对于以基础研究为先导的高技术创新活动以及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面临国际竞争的产业的创新活动,————

3、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创造新技术,加速折旧和产品、技术更新换代的折旧计划政策;————

4、对于风险太大企业不敢承担但对社会具有较大潜在需要的创新————

5、对于一般性的创新活动,政府一般采取增税或减税政策来引导创新的方向、速度和规模。

6、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状况,制定引进技术或输出技术的有关政策等等。〈三〉技术创新运行的文化环境

第六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一、科学家角色和科学共同体

二、科学的社会组织

三、科学共同体的激励机制和权威结构

22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

一、社会诸因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经济因素影响的表现:

其一,社会的经济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其二,社会的经济支持是科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其三,社会的经济竞争是科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刺激因素。

其四,经济的发展,生产的发展,还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课题、经验材料和新的实验工具及设备手段。

政治因素影响的表现:

其一,在社会制度层面上,政治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

其二,在社会体制政策层面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将发展科技的可能变为现实,是通过具体的体制、政策的中介作用实现的。

其三,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军事对抗是最激烈的政治行为。

二、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首先,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导向作用。 其次,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选择作用。 再次,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具有调控作用。

三、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 〈一〉经济支持系统 〈二〉信息支持系统

〈三〉实验技术装备支持系统 〈四〉教育支持系统

第四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一〉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原理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命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科学技术长入社会经济系统的途径

第一,对于具体的生产过程来说,科学技术作为“渗透”因素和“组织”因素,“并入”生产过程,从而促进生产力要素及其结构的变化,进而导致生产力的内涵性增长。

第二,对于社会生产体系,由于科学技术的“并入”,可以更新、优化社会生产要素的组合,导致社会生产体系的创新,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第三,对于更大的社会经济运行系统,由于科学技术的“并入”,能有力促进社会基础结构和经济环境的改善,使经济运行状态日趋广阔、健全、高效,从而保证全面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二、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经济、社会结构的变革

三、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

四、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第四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控制

一、科学技术应用中的负效应

科学技术在应用中所产生的负效应往往与以下情况有关:

其一,对立的社会集团中某个集团如果以利己的目的而对科学技术加以损人地利用,则会成为其他人群带来灾害。

其二,如果对科学技术的长远后果和间接影响未加详细审视而盲目地加以利用,则会

23 祸及自身,走向自己愿望的反面。

其三,如果对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未加正确估量,而对科学技术加以无节制地应用,则会千万区域性及至全球性的资源环境危机。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观

卢梭和伏尔泰的争论。

悲观主义、乐观主义和现实主义。 基本要点:

其一,科学技术社会效应的双重性是一种客观现实,科学技术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某种灾祸,福祸往往同存共生,相互渗透。

其二,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社会条件是福祸权衡和福祸分配的制约因素。

其三,在各种社会条件中,利益冲突的社会集团的存在,是左右科学技术价值实现的重要条件。

其四,除了存在着生产单位冲突的社会集团之外,认识水平和观念条件也是影响科学技术社会价值如何实现的重要因素。

三、科学技术的社会调控方式

贝尔纳:对技术的控制,可通过“技术鉴定”和发展“智能技术”去实现。 技术控制的一般程序是:技术鉴定;技术选择;决策与管理。

科学技术的社会控制,除技术性方式外,还应包括法律政策控制、文化控制以及伦理控制等各种“硬”“软”控制方式。

第七章 科技、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反思

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一方面,自然界作为先于人类的存在的各种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类活动的方式及限度;另一方面,人类根据自身的能力和需要,不断地改变着自然界,使自然界打上人的烙印。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形态 〈一〉屈从和顺应自然 〈二〉利用和强化自然 〈三〉控制和改造自然

二、人类中心主义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由来

人类中心主义,又称人类中心论,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主张以人为自然界中心的观点。其思想实质是:把人看做宇宙的主宰和绝对支配者,一切从人的利益和需要出发来处理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人类中心主义的文化观念萌芽于人类的自我意识觉醒之际。

工业社会中蔓延、膨胀,成为工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行动准则和实践理念。 〈二〉人类中心主义的双重效应

三、生态伦理学

〈一〉生态伦理学的起源

〈二〉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基本主张

其一,在哲学理念上,生态伦理学坚持人与自然统一的整体论观点。 其二,在伦理观念上,将人伦关系的行为规范扩展、延伸到整个自然界。 其三,生态伦理学更为强调实践性。

24 〈三〉对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评价

四、马克思、恩格斯论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一〉生产劳动是沟通主体和客体的桥梁和纽带 〈二〉人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

〈三〉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条件和途径

首先,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更新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前提。 其次,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必须转换人们的价值观念。 再次,建立先进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战略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的形成 〈一〉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弊端

其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破坏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关系。 其二,个别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增长损害了全球整体的共同发展。 其三,当代人的经济发展危害了后代人的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的产生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的基本内容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其一,它所关注的是人类社会的长久的、连续性的存在和发展。其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突破了纯粹经济发展的狭隘界限,具有丰富和全新的内涵,指的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包含三层意思:其一,它是一个着眼于未来的战略;其二,它是一个整体战略。其三,它是以人为中心的战略。

二、可持续发展持续战略要解决的基本矛盾

〈一〉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及其解决方式

首先,应该转变人们的发展观念,即从狭义的经济增长观转化到以人为中心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共同进步的新的发展观。

其次,以当代科学技术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其三,建立很必要的社会调控体系。

〈二〉一国利益与国际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及其解决方式

其一,建立有关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 其二,进行国际间的科学技术交流和合作。 其三,订立各国自愿遵守的道德契约。

三、国家主导的社会调控体系 〈一〉调控目标

以国家为主导的社会调控体系,其目标和任务就是在整个社会建立调节机制、控制机制和约束机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引导和规范,使经济、社会、环境的关系逐步趋于相互协调,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1、调控目标建立的依据

从理论上讲,调控体系的目标是以新的发展观为其依据的。 2、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是以全方位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基本的评价尺度而对社会系统的运行方向和目标所做的庙宇和期盼,其中包括构成社会系统各个要素的存在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调控手段

其一,规划。

其二,强化对可持续发展的行政干预。

25 其三,建立健全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 其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 其五,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 其六,建立国际性的合作关系。 〈三〉调控前景

1、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并控制其发展方向,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必要前提。2、先进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

第三节

知识经济与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

生态文明时代具有崭新的文化观念。

生态文明以生态技术作为生产体系的基础。 生态文明时代具有全面的经济观念和经济行为。

二、知识经济是生态文明的现实基础 〈一〉当代科技革命与知识经济的到来 〈二〉知识经济的内涵和特征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之上的经济。

其一,知识是生产的最基本要素。

其二,以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群体为基础。 其三,服务业的地位和作用增大。 〈三〉知识经济的社会效应

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对政治的影响。

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四〉生态文明的现实经济基础

从生产方式看,知识经济是信纸型经济,它注意通过提高经济的质量、发送经济的结构,而不是靠扩大经济规模、加大资源使用量等非乔力因素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从消费方式看,在知识经济下,科学技术将成为新的消费需求的制造者,它通过抖动更多、更新和高层次的新需要,更新人类的消费方式,为经济持续增长流入活力。

26

推荐第2篇:自然辩证法

我们无法忽视真相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可是我们却从未真正意义上地珍惜过;水,几十亿人生命之所系,可是我们却总是在浪费跟污染;荒地变沙漠,却无法阻挡人类砍伐的速度;当我们毫无节制地排放废水废渣,是否也意识到我们正在践踏多少孩子的未来;冰川消融,是否让我们意识到世界环境正在以我们无法预料的速度一步步走向恶劣,这种种现象是否能唤起沉睡中的我们?这些惨烈而又血淋淋的真相,是否能拯救愚蠢的人类?因为我们存在,所以我们有责任,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是我们无法抗拒的责任,作为人,对于这些真相,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就是我们的事情。 如果我们以旁观者的视角回眸人类成长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对地球资源的掠夺史。自从人类发明火,伴随着我们生存的就是森林火灾了,地球资源在那个时候已经在以一种不可逆的状态消耗着,可是当人类看着熊熊燃烧的烈火时,新鲜和刺激确实占据了所有的视觉神经。森林资源的破坏不仅仅局限于此,为了食物,人类大量砍伐和放牧,致使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的趋势一去不可收拾。这是一种循环的生物链,森林资源严重被破坏,地球生态也在走向深渊,从而导致整个生态的严重失衡,最终直接破坏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持续性。生物链的破坏也带来了人类精神之链的断裂,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人类肆无忌惮地破坏跟毫无节制地利用。极度膨胀的私欲战胜了所有了责任跟道德,在地球的高端正在洋洋得意。可是你是否知道在你欢呼胜利的时候,自然正在以我们无法预知的速度向人类展开一轮又一轮的报复。

许多人受惠于近年来飞速发展的社会与经济变革,但是成千上万的却承受着你我无法感知的痛苦。你餐餐饱食的时候,你是否了解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儿童因为营养不良身体发育和智能发展受到了影响。在你犹如牛饮般饮水的时候,你是否知道世界上约有13亿人得不到最低限量的饮用水。当你每天日升日落,自然醒来,能够享受到世间第一缕阳光的时候,你是否晓得世界上有无数儿童死于肺炎和腹泻从而看不到明天清晨的太阳,你无法了解这样的悲伤,带着这样的悲痛,我们还在挥霍自然资源,作为人,我们的行为是不是过于霸道和自私。你想想,如今环境问题已经变成了全球问题。自然无数次敲响警钟,可是人类依旧无动于衷。空气、水、食物的污染使人们的生存空间不再洁净。全球变暖最终有可能导致两级冰川融化,使人类遭受灭顶之灾。臭氧空洞预示着天然屏障已被破坏,人类将有可能暴露在无情的宇宙射线之下。还有专家预测石油、煤炭的可开采量只可供人类使用约两百年。如今人类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种种威胁,也是人类对地球资源掠夺应得的惩罚。 这些真相,我们真的看到了吗?可是为什么在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发展上面,我们很少看到任何努力的行动和呐喊的声音啊。

我很佩服那些为环境保护奔走于世界各个角落的环境卫道士,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希望了吧,虽然自然已经不复当年的光彩,我们也很难恢复它往日的面貌,可是努力的背后,我们总能看到胜利的曙光。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倡议世界环境和平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并让这种倡议变成一种全民行动,这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希望真相是让我们每个人都更加清醒,而不是更加沉沦。未来我们不是掠夺者,而是要做大地母亲的守护者。

推荐第3篇:自然辩证法

一 创立时期

马克思和恩格斯处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这是资本主义上升和形而上学自然观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为了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他们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理论工作,第一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从黑格尔哲学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黑格尔是“第一个想证明历史中有一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人”。在历史领域中,他始终贯穿着宏伟的发展的历史观,坚持在同历史一定的的联系中来分析历史材料。他的辩证法是一切辩证法的基本形式,但只有在剥去它的唯心主义的形式之后,才能科学地加以应用。第二批判分析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与方法论。当时自然科学取得了许多重大发现,其中特别是康德的星云假说、赖尔的地质渐进思想、迈尔等提出的能量守恒和转化的思想、维勒从无机物制造出有机物、细胞学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马克思恩格斯概括这些自然科学的重大成就,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三研究了劳动与人的生存及发展和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恩格斯科学地论证了劳动在人类起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和整个人类社会的观点,这是从自然辩证法到社会辩证法的过渡,马克思恩格斯从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以下极为重要的思想内容:劳动工具是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劳动工具的不同划分了不同的历史时代;先进的劳动工具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市场竞争力、经济发展动力之所在。马克思恩格斯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这是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石。 二 发展时期

19世纪末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自由竞争阶段走向垄断阶段,自然辩证法有了新的发展。首先是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由于马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 赫兹关于电磁波的实验的成功 爱迪生工业研究实验室的创建 开始了科学 技术与生产一体化的过程 在此之前 技术决定着科学 从此以后 科学走在技术的前面 决定生产的方式与方向 形成了科学 技术与生产紧密相结合的过程 它最突出的表现是科学的技术化与技术的科学化 一方面 现代科学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手段才能进行深入的研究 像基本粒子物理学必须借助于高能加速器 另一方面 现代技术的发展又必须以现代科学为基础 在内容上 技术要应用科学研究的成果 在形式上 技术要应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其次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进入 世纪 科学 技术与生产的一体化大大地加速了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 从而加强了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 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 决定它的发展方向 许多新的生产工具 新的工艺 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 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 原子能工业 电子计算机工业 半导体工业 宇航工业 激光工业等 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 科学不仅是生产通过技术得出的概括性的结果 而且是生产的前提条件 这意味着在现代 科学技术系统已经成为生产力系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了再其次 技术创新即开发研究成为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技术创新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中心环节 在这个意义上它既是一国经济 政治 社会与文化发展的动力 也是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主要源泉 所谓技术创新 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 从而产生新的产品或提供产品的新质量 形成新的生产方法 开辟新的市场 获得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 实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它的重要意义是 发明成果产品化 商品化经济决策与经济行为的创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 必然会对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直至意识形态产生重大的影响 正是在这个观点指引下 发达国家开拓了对科学技术进行社会学与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科学社会学 年苏联科学史家赫森在第二次国际科学史大会上 作 牛顿 原理 的社会和经济根源 的报告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科学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报告认为 牛顿 原理 并不是牛顿个人天才的产物 而是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的必然结果 在赫森的影响下开创了科学社会学的研究方向不久 默顿受赫森的启发 写出 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一书 该书以 世纪的英国作为研究对象 从社会学的角度 考察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及军事技术之间的关系 以及宗教对科学的影响 提出了社会文化与科学之间相互作用的模式 默顿的一系列研究工作被认为是美国科学社会学的发端科学学 贝尔纳是马克思主义者 他在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 革命的力量 的思想指引下 阐明科学是为人类服务的#科学有巨大的社会作用#如果有计划地加以利用#科学可以大大改善人类的命运%贝尔纳以科学的方法全方位地研究科学本身#开创了科学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 这门学科探讨科学的社会性质$作用和发展规律#以及科学的体系结构$规划$管理和科学政策等问题"它受到科学家和科学管理工作者普遍重视%技术社会学% 奥格本受唯物史观的影响#在(社会变迁+,’(##-中提出&文化滞后论’% 他认为#在现代社会变迁中#物质文化的变迁最快#随之而来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变迁则慢得多#因为社会变迁的动力来源于技术的发明$积累$传播和调适#如果物质文化飞速发展#传播#特别是调适跟不上#便会发生文化滞后%在现代#对科学技术全方位的研究#正在形成科学技术学这一广阔的领域#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范围拓宽了三 世纪的新发展进入 世纪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人类历史处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新时期 自然辩证法又有了新的发展 在即将出版的 由教育部社政司领导 主持与组织编写的 自然辩证法概论 以下简称 概论 一书中反映了这一特点自然辩证法的理论框架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自然辩证法 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方法论与价值论 它概括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 自然科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因而自然辩证法是认识与改造自然 社会及思维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这一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主要著作是 自然辩证法 反杜林论 资本论 等 其主要内容是以哲学为指导 在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 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科学观 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入 世纪 自然科学革命 新技术革命和社会变革层出不穷 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成为变革社会的决定性的力量 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的论断 科学技术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 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的性质和特点就在于 它把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同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 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概括总结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与新问题 另一方面又向科学技术研究 现在是一门新兴的 有广阔研究领域的科学技术学提供观点与方法 因而自然辩证法学科必然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改变它的形式 丰富它的内容在我国 建国以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反映在这门学科的体系 结构与内容上 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以 年 自然辩证法讲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为标志 该书受教育部委托 有十几所高等院校参加 这部书概括总结了建国以来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成果 它的主要功绩是首先 它确立了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学科地位 因为它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当时研究的主要问题 把 自然辩证法 分为三大块 自然观 自然科学观和自然科学方法论 并用 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新成就 阐明自然界的辩证发展 四大演化 自然科学的性质与社会职能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自然科学的方法 观察和实验 逻辑方法 数学方法系统方法等其次 它推动了自然辩证法学科的体制化 自然辩证法从此正式成为高等院校一门思想理论课程 这门课具有其他思想理论课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讲义 被公认为一本示范教材 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培养出一大批专业队伍第二阶段 现在 以 年 自然辩证法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为标志 该书是国家教委社科司组织编写的 有十所高等院校参加 年又出了修订版这部书概括总结了 年以来自然辩证法的教学与研究成果 它的主要功绩是首先 它坚持与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根据世纪系统科学的新成就 它阐明了自然界的存在方式与自然界的演化发展 在理论上加深了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理解和认识其次 它丰富与发展了自然辩证法的内容 针对 世纪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它在 自然辩证法 的三大块中增加了技术的内容 即 自然观 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 特别是针对 世纪人类面临的新问题 提出了两大关系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本示范教材在提高自然辩证法教师队伍的思想理论水平扩大视野方面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课在教学中获得同学们普遍的好评 认为这门课信息量大 有启发性 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新阶段的到来世纪 年代以来 科学 技术与社会又有了飞速的进步 突出表现在 从简单性科学到复杂性科学 从计算机技术到网络技术 从经济区域化到经济全球化等等 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空前巨大的作用 把人类社会推向一个新的历史时代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哲学学科 必须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就是 要体现时代性 把握规律性 富于创造性 十六大报告 为此 自然辩证法学科必须在继承前两个阶段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前进 有所创新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 针对世界发展的新情况 新问题 考虑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概论 作了如下的修订绪论 在坚持第一 二阶段两本示范教材的基本观点与基本内容的基础上 提出了如下的观点与内容在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 中 自然辩证法对象突出了 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领域增加了 它的思想与观点开拓了科学技术学这一广阔的研究领域在 自然辩证法的性质 内容与范围 中 提出了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是科学技术研究 即科学技术学 的思想理论基础 提出了由于系统科学 生物科学 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发展 系统自然观与生态自然观丰富与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 自然辩证法与中国现代化建设 中 提出了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在于 把自然辩证法的观点 方法 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 回顾了建国初期 工业化时期与改革开放时期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思想理论课所起的作用 并着重指出这门课是培养有深厚理论基础 有战略眼光 具备文理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的必修课体系结构 根据技术的特点 即 它同科学既互相联系 但又互相区别 技术是现实生产力 科学是精神生产力 概论 的体系结构从三大块改为四大块 即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重点 由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根据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的观点 必须加强第四篇科学技术与社会 的研究 这是一个极为广阔的领域 国外称之为 科学技术与社会 或 科学技术研究 他们的特点是 一 侧重于反映发达国家的情况 他们的研究成果对发展中的我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但必须有分析地加以吸收 二 脱离了自然观 只从认识论 方法论与价值论 社会学 方面进行分析 这表明了他们在哲学的立场与观点上同我们的分歧借鉴国外研究成果 考虑我国科技发展战略 针对当前我们所处的历史时代 在 科学技术与社会 这一内容极其丰富的领域中 概论 选取了四个问题 即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与中国现代化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石 是概论 第一篇的内容 对此可能有同志认为 自然观是主观的 要讲客观的自然界 我们认为第一 自然观是主观的抑或是客观的 这不取决于讲自然界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自然观认为 自然界是本原的自然界是不依赖任何哲学而存在的 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 费尔巴哈论 因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自然观是唯物主义的 是客观的黑格尔的辩证自然观认为 精神是本原的 自然界是绝对理念的外化 他的 自然哲学 虽然也讲了自然界的存在和它的辩证发展 但黑格尔的辩证自然观仍然是唯心主义的 是主观的第二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观 认识论 方法论与价值论是它的基本内容 讲自然观 当然要讲观的对象 自然界 在 概论 的第二章中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系统思想 根据当代系统科学的成就 第二节讲了 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 第三节讲了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第三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哲学学科 它并不直接研究自然界 那是自然科学的任务 自然辩证法是以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为指导 在概括 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来阐明自然界的辩证发展的 因此不可能脱离自然观 脱离自然科学成就来讲自然界的存在方式与演化过程 在自然辩证法教学研究讨论会上 同志们根据教学经验 提出要着重讲自然观 不要把自然辩证法变成高级科普系统自然观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对系统自然观的提法有同志可能认为 自然辩证法讲的自然观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提系统自然观不妥 我们认为 自然辩证法是开放的 发展的理论体系 更何况第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本来就有着极为深刻的丰富的系统思想 马克思把社会看作是一个有机体 把生产 分配 交换 消费看作是社会有机体的不同要素 马克思认为 每一个有机体的要素都存在着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马克思的系统思想在 资本论 中得到了充分的 具体的与科学的体现恩格斯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系统 他说 我们所面对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 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 他指出 由于自然科学的进步 整个自然界是作为种种联系和种种过程的体系而展现在我们面前 系统中各个要素 各个过程的 相互作用是我们从现代自然科学的观点考察整个运动着的物质时首先遇到的东西这些相互作用是事物运动的真正的终极原因第二 系统自然观是在现代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辩证自然观的一种形式 它的科学基础是现代系统科学 从 世纪 年代起 在短短的 多年内 系统科学迅猛发展 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 与日俱增的材料 证明了自然界是系统地存在着的 并揭示了自然界的系统演化过程系统科学的诞生与发展是在 世纪 年代 一般系统论 运筹学 控制论 信息论 系统工程 系统分析管理科学 它们相互渗透 相互融合 形成了系统科学 在这一时期内 它的应用范围和研究领域从自然界扩展到人类社会 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 成为一门富有旺盛生命力的新兴科学年代 耗散结构理论 协同学 超循环理论和突变论等的提出 标志着系统自组织理论的诞生 把系统科学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系统自组织理论从宏观与微观以及二者的联系上研究了系统自己走向有充分组织性的有序结构的基本问题 从而形成了系统自组织的世界图景和系统自组织演化论年代以来 兴起了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 大大推动了系统科学的发展 复杂性研究是一种跨学科 跨领域的研究 它提出了不同于从牛顿肇始的经典科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问题 因而系统科学的诞生是划时代的 它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认识论 方法论与思维方法 国内学者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系统思想的指导下 在众多领域内对系统科学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 推广和应用 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当前我们面临许多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诸如可持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 科技发展 西部大发展 教育改革等 都迫切需要系统科学的观点 理论 方法与技术 这已经成为广泛的共识 提出 系统自然观 正是适应新形势 回答新问题的需要生态自然观马克思恩格斯本来就有着极为深刻的 丰富的生态思想 他们认为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中 自然界始终处在优先地位 因为自然界是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 没有自然界 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 自然界中的植物 动物 石头 空气 光等等 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 人在物质上只有依靠这些自然物 才能生活因此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 自然界是本原的 自然界 是不依赖任何哲学而存在的 它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长的基础 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生态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它的科学基础是现代生物科学特别是生态学第一 生态学研究了人类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生态系统形成于大约 万年前人类的出现 有了人才有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人类生态系统的特点是 人类为了自身生存而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 工业革命后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对自然界的巨大冲击带来了事关人类命运的生态危机问题 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地摆在人们的面前一方面是人口数量与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 人口不可能无限增长 因为地球的容量有限另一方面是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 因为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时面对着三种自然一是自然环境 这是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 它包括人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各种资源二是人工环境 这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活需要而创造出来的 这就是以乡村与城市为中心 人们兴建起来的建筑 道路 运河 水库 工厂 供水设施 供电设施等三是人工自然 这是人类为了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取得预期的 有效的成果而创造出来的生产资料 如林场 草场 农田 机器 电子计算机等等第二 生态学研究了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工业生产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是以建造人工环境的方式加深了人与自然的矛盾这表现在 城市化的急速发展 城市中人口 生产 消费高度集中 由此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消耗成倍增长 城市中的各种活动及其产生的废弃物破坏城市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 形成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二是以创造人工自然的方式加深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工业生产通过科学技术 掠夺 消耗自然资源 并排放大量废弃物 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不仅威胁人类而且威胁各种生命的生存和发展第三 生态学研究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年联合国环境会议报告指出 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里 一个是自然世界 自然环境 另一个是人类为自己而建立起来的文明世界 人工环境与人工自然 在这后一个世界里 人类用自己制造的工具和机器 自己的科学发明以及自己的设想 来创造一个符合人类理想和意愿的环境会议通过的 人类环境宣言 指出了人类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中所处的地位 认为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其规模之大是空前的 人类是破坏生态的一个主要因素 因此人类必须担负起地球管理员的责任 在环境的开发和利用中必须尊重生态规律现在可持续发展观是全球达成的共识 生态自然观是它的哲学基础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分析了以培根为代表的经验主义以笛卡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和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对科学的本质特征 科学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作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与总结 在他们看来科学精神包括 批判精神 也就是怀疑精神 有怀疑 才有批判 有批判才有创造 求真精神 科学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 创新精神 人们的认识总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 因而科学真理是相对的 暂时的 科学必须不断进行新的探索 人文精神 科学是为人类服务的 科学的人文精神表现在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上科学方法 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 比较 分析综合 演绎 归纳 实验就是理性方法 理性方法与经验方法在科学认识中是不可分割的科学分界 科学是实验的科学 实验是检验科学真理的标准 也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 区分科学与伪科学的标准世纪末 在数学革命 逻辑学革命和物理学革命的影响下 科学哲学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规范认识论方向 逻辑经验主义把实证主义观点与逻辑分析方法结合 以数理逻辑与现代物理学为科学理论的典范 提出科学理论中的经验与理性的关系 是观察语言与理论语言的关系 可以通过对应规则把二者联系起来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建立过程 是经验 假说 证实这个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原则是归纳主义与实证主义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认为 假说是理性的猜测 它不是通过经验的归纳 而是通过猜测与反驳得来的 在科学认识过程中就是 从发现问题开始 提出猜测性的解答然后通过实验证伪 即 问题 假说 证伪 这个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原则是演绎主义与证伪主义库恩的历史主义认为 科学理论的发展不能单纯归结为证伪的过程 还必须有证实的过程 前者是科学革命 后者是常规科学 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是 常规科学 科学革命 循环往复的过程 由新范式引起的科学革命必须由认同新范式的科学共同体来完成拉卡托斯的历史主义赞同波普尔的科学理论可错论但补充与发展了它的否证论 认为一次经验证伪并不能否定成熟的理论 因为 科学史上一个成熟的理论就是一定时期的科学研究纲领 它包含四个互相联系的部分 硬核 基本假设 保护带 辅助假设 反面启示法正面启示法 科学研究纲领的进步表现在它比以前的研究纲领有更多的预言和更多的证实 否则就是退步的另一是实证认识论方向 科学理论的发展问题 主要是如何提出新假说 以及新理论的问题 规范的科学哲学用概率论的方法 对假说的经验证据的支持度与逼真度进行度量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证的科学哲学重点研究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问题爱因斯坦 彭加勒 波尔 海森堡等著名科学家根据他们自身的科学研究经验 探索创立新理论的方法 过程 价值与目标 特别是探索新理论提出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问题他们的研究还涉及科学社会学 科学伦理学与科学美学等方面创造性思维问题是规范的科学哲学无法解决的 爱因斯坦指出 从经验上升到基本概念 基本假说 没有逻辑通道 必须借助于 思维的自由创造 即借助于创造性思维 直觉 想象 灵感 顿悟等 他认为 从特殊到一般的道路是直觉性的 他相信直觉和灵感 他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技术哲学几乎与科学哲学同时发展 技术哲学的研究传统和科学哲学研究的传统有密切的联系理性主义传统 主要是德国与法国 其中有哲学 社会学 工程学等方向实证主义传统 主要是英国与美国 其中有哲学与社会学方向马克思主义传统 主要是前苏联 东欧 它的基本观点认为第一 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 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第二 物质生产活动中使用的劳动工具 是劳动者用来影响 控制和改变自然界的手段第三 劳动工具的使用和创造是人类独有的 它标志社会发展的阶段新的劳动工具电子计算机的出现 人类进入了新技术革命时代 新技术革命比工业革命深刻得多 前苏联与东欧集中研究的问题是 科学技术革命引起的产业革命的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因而科学技术研究是极其重要的问题 国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哲学的方向 如卡尔纳普 赖欣巴哈 波普尔等的科学哲学 埃吕尔 海德格尔 马尔库塞等的技术哲学社会学 历史学的方向 如普赖斯的科学计量学 贝尔纳的科学学 默顿的科学社会学 库恩的知识社会学 萨顿 科瓦雷的科学史科学技术教育改革的方向 如斯诺提出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世纪 年代末 上述研究方向汇合成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科学技术与社会 其研究对象是整体的科学技术 研究范围是科学 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革 这就是出现了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的新模式 它是以研究与发展为基本过程 以创新为动力 以效率与效益为目标 进行的集体化 产业化与体制化的社会活动 因此 在科学技术与社会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推荐第4篇:自然辩证法

浅议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及防治

一、雾霾天气状况

相关研究的统计数据表明,近些年来我国的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雾霾的次数增加显著。从空间分布看,雾霾日数呈现东部增加西部减少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增加最快。从去年冬天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逐渐出现轻雾天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在这场遍及全国的雾霾中,北京污染尤甚。今年1月份北京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无论城区、郊区还是交通环境评价点,其代表的全部区域被意味着最严重污染的“深褐色”覆盖,pm2.5指数达到340到446之间,属六级严重污染。不仅北京的空气质量被称为史上最脏,甚至于小半个中国都是处于这种状态的。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检测站点检测数据超过300,即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造成了北京口罩甚至一度脱销;多地的PM2.5濒临“爆表”,山东、湖北等省份的高速公路封闭,北京至武汉的动车被雾霾“拦停”等等一系列影响。对此,外媒称这是“最严重雾霾”,“雾情令人窒息”;坏消息还上了新闻联播头条,央视很罕见地就雾霾做了很长时间的报道。

二、雾霾天气的成因

既然现在雾霾天气如此的频繁,尤其是现在即将入冬,按照往年的经验,北京的冬天大部分时间都将处于雾霾天气当中,我们首先应当了解雾霾天气的成因。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出现饱和。如果水汽多于饱和量,多余的就会凝结出来,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形成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成为雾。气温愈低,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愈少,越容易形成雾霾。据气象专家介绍,雾霾污染天气的形成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污染物排放量大。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这些污染源排放量大,是造成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大型城市,城市运行带来的各类污染物排放量非常大,当污染扩散条件不利,污染源排放污染物难以扩散,空气污染随之加重。特别是近几年的冬季,整个华北地区处于极端低温天气,同比温度比往年要低,由于低温导致燃煤采暖排放量相应增加,这个影响也比较大,所以根本原因还是污染物排放大。

第二,扩散条件不利。近期极端不利的污染扩散条件是形成污染过程的直接原因。由于地面闭合低压控制,地面风速减少,湿度加大,并且逐渐形成了进风逆温和大雾极端天气扩散,持续积累造成本次污染过程。

第三,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贡献叠加。由于PM2.5污染区域性以及相关联区域污染传输,也是形成重污染的重要因素。近期,周边地区污染水平明显高于我们城区,特别是大范围,大区域尺度内污染物的输送排放污染物相叠加,使PM2.5污染物浓度水平进一步升高,也客观上加重了污染水平。

此外,大气污染涉及还到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规划等方面。以北京地区为例:一是最远达到几百公里之外的植被遭到破坏,裸露的表土大量增加,沙尘远距离运输到城市;二是城乡结合部继中心城区之后大兴土木,五六环外尘土飞扬;三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污染物排放,包括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炒菜油烟、加油站和家居装修的挥发物等;四是周边城市重化工业污染物排放,如周边城市对北京PM 2.5排放的贡献度接近四分之一。

而除了以上这些比较主流的雾霾原因之外,近年来,又有一些对于雾霾成因的新观点被提了出来,其中就有“烹饪加重雾霾”这一理论。

其实,烹饪对雾霾贡献率不小并非空穴来风,早在2012年夏天,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之“大气灰霾溯源”项目组报告执笔人、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就曾发布其研究成果,他认为,北京冬季霾的形成主要来源是一次污染物,罪魁祸首是供暖燃煤产生的污染气体,而夏季和冬季不一样,烹饪源的影响比冬季更大,“这是不可忽视的”。王跃思认为,在夏季北京城区PM2.5污染源中,烹饪源能占到15%-20%左右,汽车和相关产业占到40%-50%,外地污染传输占30%,扬尘占的比例少于10%。公共环境研究中心马军认为,烹饪影响PM2.5“听似没有道理,其实是有道理的”,跟西方和日本不同,中国人烹饪更多的是用“炒”,产生的油烟是要多一点。他解释说,在扩散条件好、居住稀疏松散的情况下,烹饪排放的油烟很容易扩散,对PM2.5不会有太多影响。但在扩散条件不好,人口密度很大的时候,适当建议绿色餐饮,对减轻雾霾天气还是有好处的。马军说:“在重污染日的时候,其实可以适当倡导绿色餐饮,建议市民少用炒、煎的方式做饭,可采取蒸煮、凉拌的方式,减少油烟排放。” 网友纷纷质疑说:中国人几千年都是这样烹饪,以前天怎么是蓝色的而不是灰色的?马军回应说:“现在北京市的环境容量非常有限,所以只能各方都做出努力。”但是他强调说:“从长期看,机动车、燃煤、工业扬尘这些主要污染源需要加大治理,通过控制这些污染源将PM2.5降下来之后,就可以腾出较大的环境容量,减少空气治理对市民生活方式的影响。”马军认为,如果政府部门在做好排污企业监管的同时,发出倡议呼吁市民绿色餐饮,市民的积极性会更高。 王跃思同时提出治理对策,他认为,“烹饪源的控制只要加强监管就行”,如对居民油烟排放进行集中管理,对餐馆油烟过滤系统加强制度化监管,可减少很大一部分PM2.5。其中并不涉及市民减少烹饪行为部分。

三、雾霾天气的危害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日益增多,危害加重。出现雾霾天气时,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60%以下,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因此对人体和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

1、对人体的危害: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其中直接有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是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由于雾霾中混有大量的这种有毒有害的小颗粒,人在呼吸的时候,这些颗粒就随着空气进入呼吸道和肺部,轻者会引进气管炎、肺炎等疾病,重者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并且,在雾霾天气时,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极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雾霾对人体的影响不仅限于在生理方面,更会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消极影响。专家指出,持续大雾天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从心理上说,大雾天会给人造成沉闷、压抑的感受,会刺激或者加剧心理抑郁的状态。此外,由于雾天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

2、对经济发展的危害: 2013年是全民开始为雾霾买单的一年。根据淘宝网数据:在这一年里,淘宝上购买口罩的人已经比2012年多了181%,购买空气净化器的也多了131%。全年全国网友友花了8.7亿元在对抗雾霾的用品上,共下单450万次。2014年十一过后,根据京东商城数据显示,空气净化器的销售同比增长400%以上;淘宝数据显示,口罩最近七天的成交指数环比上涨70.5%,与2013年同期相比上涨103.5%。有评论说:一场雾霾拯救了一个产业。但仔细算来,雾霾经济学实际上并不“经济”。口罩、空气净化器等销售数字大幅增长的背后是老百姓钱包里真金白银的加速流失,同时由于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基于疾病成本估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2%,基于支付意愿估算则高达3.8%。而据测算,过去5年大气污染仅致公众健康损失一项就超过6000亿元。

2.1、雾霾对交通运输影响

因大雾天气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最为常见,高速公路、民航机场因强浓雾的出现而实施封路和停班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甚至还造成恶性交通事故。据相关统计的数据表明,由于大雾天气所造成的交通事故,相对于其他灾害性天气要高出 2.5 倍,人员受伤、死亡的比例更是占到了交通事故受伤、死亡总数的 29.5% 与 16%。而在城市交通中,因大雾天气会使城市上班高峰时段的交通流量增加 20% 左右,同时交通事故也上升30% 左右。

2.2、雾霾对电力设施影响

大雾也是导致电力供应而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线路输电过程中,吊瓶、瓷瓶等绝缘设备表面若附有大量雾滴则会大大降低绝缘的性能和安全系数,使高压输电线路出现跳闸或短路,即污闪灾害。据资料显示,华北地区出现的某次罕见的大雾现象,导致输变电设备的绝缘性能大幅度降低,造成京津唐电网中的 51 条输电线路共发生跳闸事故 147 次之多,使城市供电处于紧急状况,仅北京就有约200家大型工厂和工业单位因限电而停止生产2天,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

2.3、雾霾对农业生产影响

雾天对于农业生产同样有着危害,其主要表现:农作物光合作用减弱,光照时间减少。在通常情况下,雾天会导致光热资源供应不足,其光照时间一般会缩短 3~4 小时,严重的可达6~8 小时,使光合作用的效能显著下降,大大减少了光合产物。因此,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和能量得不到充分满足,从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和发育。仅水稻而言,充足的光、热、水资源是水稻增产高产的必备条件,但若在水稻发育的关键时期出现了长时间的阴雨和雾天时,将直接影响水稻后期产量。

四、雾霾的防治

对雾霾的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PM2.5等微粒,是污染大气的主要物质,也是很好的凝结核。而大气中的水分,具有吸收、粘结、固定这些类似的微粒的功能。因此,人工向空中输送“水分”,改善区域小气候,是净化大气、影响成云致雨的天气形势,是治理区域大气污染的有效方法。

人工主动干预生态天气系统,以大气运动为条件,水分为因子,从水循环的‘水分’开始调控;降落地表的宏观水分,增加地表面的湿度,固定粉尘;水汽蒸发的微观‘水分’,增加大气的密度,改变空中大气的物理状态;地理空间的宏观、微观‘水分’,加大天地之间的‘物理量’,形成天地之间降水的‘同位素’条件交互耦合反馈成云致雨的天气系统。 人工水汽,随着气流上升运动,紊乱扩散混合,增加空间大气的密度,水分发生随机性的自组织的混沌的内外潜热的交换,复杂多变的温度、气压的变化,连续的物质、能量的转化,混乱的热力结构、动力结构和势能、动能的改变,通过涨落,空气中水分在“露点”饱和、凝结、相变,沾附在凝结核上,产生云滴或冰晶,涌现出新的“信息”物质的云层结构,水分子从无形体的微观气态水混乱运行的形态,到宏观实体物质降水粒子的状态转化。

以人工主动干预的科学技术手段,空中水分降尘,成云致雨、降水净化大气的机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空气中总悬浮颗粒数,改善雾霾天气,达到治理的目的。

对政府而言,加强环保立法,完善法律制度才是解决包括雾霾在内的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可以修改《环境保护法》及《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环保法律。改善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力推广新型能源,提高环保意识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从能源消耗产业结构的关系考察,2011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为34.8亿吨标准煤,其中70%是工业部门消耗的,24.3亿吨,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为61.9亿吨。其中,冶金、建材、火力发电、石油炼化、化工、重型装备制造等六大行业消耗的能源又占工业总能耗的79%。所以工业废气排放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源头。为此,国家一定要加大对工业部门的监管力度,在保证经济高效快速发展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或加大对燃料燃烧废气的加工和处理,降低化石燃料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增加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

从工业布局考察,我国的重化工业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华北地区高耗能的钢铁工业的比重过高,仅河北省的粗钢生产能力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而且中小钢铁企业数量多,能耗高。所以,必须优化钢铁工业布局,减少华北地区的钢铁产能,逐步关停那些能效低,污染大的中小型钢铁企业。提高燃料使用效益,从而降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废气排放。减少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以减轻雾霾对城市和人体的影响。

另外对于汽车废气这一污染的主要原因,强制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以明显改善尾气排放对大气造成的的污染。其中三效催化剂(TWC)法是净化汽车尾气的有效手段。贵金属(Pt、Pd、Rh)搭载在Al2O3或蜂窝陶瓷上,添加适当的助剂,如La、Ce、Ba等能够同时除去机动车尾气中的HC、CO和NO三种污染物的催化剂称为三效催化剂。其中Pt、Pd对CO、HC的氧化脱除具有高活性,而Rh具有对NO优良的催化还原作用,它能选择地将N0还原为N2而抑制NH3的生成。目前有91%的Rh用于三效催化剂的制备,Rh资源相当匮乏,所以无Rh催化剂是现今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口引。要使三效催化剂同时有效地脱除HC、CO和NO,必须把空燃比A/F控制在氧化还原计量比14.6附近,此时三种污染物的脱除率可达9O%以上。当空燃比较低时,CO、HC净化不完全,空燃比较高,导致NOX的转化率下降。尾气的处理同样治标不治本,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出行,使用清洁能源汽车才能从源头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对于最近几年提出的“烹饪加重雾霾”的说法,也有专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今年的APEC马上将在北京雁栖湖举办,北京市政府外事办主任赵会民说,将采用控制人口、控制机动车等八项措施。他说:中国人习惯的烹饪,对PM2.5的贡献也不小,希望市民配合做好清洁空气的工作。但是对此网友们并不买账,有微博评论称,“这是要全民吃凉拌黄瓜来配合?”更有网友调侃,“建议买灶具采取摇号的方式,做饭要以身份证第二位采取单双号限制。”还有网友认为,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期间北京再度遭遇雾霾侵袭,机动车在此次天时地利的“实验”中“刚刚洗脱嫌疑”,此观点是将烹饪当作“替罪羊”而已。

五、总结

治理雾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在治理雾霾的过程中探寻人类社会与自然地和谐相处之道,运用科学的自然辨证法观点来看待和处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妥善解决人与自然地矛盾。本文通过对雾霾天气的状况、成因、危害及防治的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对当前如何建设好绿色、环保和美丽的中国、保护我们绿色的家园、实现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治理雾霾,根治大气污染,让城市充满清新的空气,才能让百姓更加健康幸福地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呵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已刻不容缓。虽然防治大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课题,虽然我们面对的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但有政府有效应对,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共同担当,人类的未来必将是光明美好的。

推荐第5篇:自然辩证法

1.简述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基本内容,并说明其意义。

基本内容: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确立了他的“太阳中心说”的宇宙体系,即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而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都绕着太阳转动。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其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恒星则在离太阳很远的一个球面上静止不动。为了表现地球的轨道,哥白尼用了圆的中心与太阳不对应的偏心圆。书中哥白尼叙述了月球运动的理论以及计算日食和月食的方法。

意义:哥白尼日心学说的创立,给当时的宗教势力以有力的打击,是世界上自然科学捍卫唯物主义的一次胜利。确认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行星之一,从而掀起了一场天文学上根本性的革命,是人类探求客观真理道路上的里程碑。哥白尼的伟大成就,不仅铺平了通向近代天文学的道路,而且开创了整个自然界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从哥白尼时代起,脱离教会束缚的自然科学和哲学开始获得飞跃的发展。

2.简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背景及基本特点。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背景: 17乃至18世纪的自然科学,还处于近代科学发展的初期阶段,限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在自然观和方法论方面造成了这一时期人类认识自然的局限性。哥白尼的“日心说”既为近代自然科学全面系统发展开辟了道路,也是人们观念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刻卜勒在第谷·布拉赫观察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行星运动三定律;牛顿则在伽利略等人成果的基础上,集经典力学之大成,完成了经典力学体系,实现了近代物理学第一次理论大综合。这一时期除了力学,还有数学有了较大发展以外,其它学科还刚刚起步。力学由于它的成功应用而被无限推广,当人们面对新的自然现象而缺乏这一方面的知识时,往往就用已有的力学知识来填补现有知识上的空白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机械论的观念。与这种科学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研究方法也是形而上学的。在近代早期搜集材料阶段,为了认识自然事物,首先必须认识它是什么,不是什么,然后再弄清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和运动发展规律,于是把它从现实的普遍联系中割裂开来,暂时将它看作是孤立的、静止的、与周围事物没有任何联系的对象,由此而在人们思想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后经哲学家的总结和概括并上升到哲学世界观的高度,于是就形成了18世纪具有广泛影响的形而上学自然观。所以,形而上学自然观是与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相对应的。

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特点:孤立,静止,片面的看问题。看不到事物的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特别是其运动,变化,发展的内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3.谈谈对科学发现中机遇的认识。

机遇是一种偶然性,但并非所有的偶然性都是机遇,只有那些对主体发展有利的偶然性才能称为机遇。偶然不等于机遇,只有当这些偶然被紧紧把握并被充分利用时才成为机遇。偶然性变为机遇体现了人的主动性和进取性。为了能够正确地认识和更好地把握机遇,对于机遇的把握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和努力:(1)树立积极正确的机遇意识

人们在从事社会实践的活动过程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发的、不自觉的;一种是自觉的、有理论指导的。自发的活动,显然也能取得成功。但往往会走很多弯路,会丧失很多有利的条件和机会。而自觉的活动,因为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能够更好地利用有利的条件和机会。

(2)创造机遇形成的有利条件

机遇具有偶然性的非确定性,因此,我们不能通过直接地创造机遇来把握机遇。但是,我们在实践中能够创造机遇形成的有利条件,使我们多一些把握机遇的可能。首先,机遇存在于运动之中。没有运动,就没有活力,就不可能产生机遇,而运动是可以推动和促进的。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这里“人挪活”的精神实质就蕴含着机遇的增加。“挪”就是运动。 例如,对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来说,经常参加学术研讨会之类的活动,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挪动,也可以为人们提供许多机遇。其次,机遇存在于矛盾之中。邓小平说:“我们可利用的矛盾存在着,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遇存在着,问题是善于把握。”

(3)提高把握机遇的自身能力

能够抓住机遇,把握机遇,最重要的还是要求主体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主体把握机遇的能力既具有专业方面的要求,又具有综合素质的要求。就专业方面的要求而言,当然是越专越好,这是毫无疑问的,也是无需赘述的。但仅有专业方面的优势还不够,把握机遇还应具备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的要求。

第一,眼界开阔,思想解放 第二,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第三,直觉敏锐,思维灵活。第四,反应快捷,决策果断。 总之,机遇的把握,要求我们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著名学者贝尔纳说:“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对机遇的把握必须要把头脑准备好。

(3.谈一谈科学发现中机遇的认识?

答:①在观察和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往往由于某种偶然的机会发现了出乎意料的和未曾见过的意外自然现象,并由此导致了科学技术的新突破。这种意外的发现,通常称为机遇。它是相对于原来预定的研究计划和目的而言的。②机遇的最大特点就是意外性。按意外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机遇分为完全意外的机遇和部分意外的机遇两种类型。完全意外的机遇是指在观察、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与预定目的完全不同的现象。如观察、试验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某种现象A,但却意外的发现了另一种完全

不同的现象B。部分意外的机遇是指试验观测的结果虽然是意料之中的,但发现这种现象的方式或场合却是意外的。③机遇的具体表现形式虽然千差万别,但都毫无例外的具有意外性。机遇的意外性特点,常常能使人们获得意料之外的成功,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异乎寻常的影响,因而具有特殊的意义。机遇的意外性特点,往往使人们感到神秘莫测,,似乎只有幸运者才能碰到它。④其实不然,任何机遇的出现都有其客观和主观认识上的根源。机遇产生的客观依据在于自然界本身就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辨证统一。偶然性以必然性为根据,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当偶然性出现时,如果能捕捉住它,并进一步揭示其背后的必然性,就一定能得到科学发现或获得技术发明的成功。⑤机遇产生还有其认识论的根源。实验和观察虽然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金星的,因而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但思想、理论、目的和计划等等却是主观的东西。在人的认识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如此。因此,在观察和实验中,意外性的事件总是大量存在的,这是正常的现象。只要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存在,就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意外事件出现,这是符合认识规律的。⑥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说“在观察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所谓“有准备的头脑”,意味着研究者要具有良好的哲学素养;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识别能力;要有敢于创新的科学勇气和不懈追逐的科学精神。

6.综合所学专业说明现代科学技术一体化趋势的表现。

科学和技术的一体化是在科学和技术各向对方渗透和融合的基础上出现的。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就是蕴含在这种一体化中的两种相反相成的趋势。科学技术化主要是指科学越来越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并且向技术转化的速度愈来愈快。技术科学化是指20世纪中叶以来出现的一群高技术都是以最深厚的现代科学理论为基础的,具有极高的科学含量或知识含量。科学和技术的一体化则是指科学和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以致界限越来越模糊的现象。

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环境科技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特点:(1)研究手段更加先进。环境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与相互转化更加迅速。以长期连续观测、探测和实验资料的积累与分析为基础,环境科学诸多前沿研究与高新技术的发展融为一体,新兴学科不断涌现。

(2)研发与应用结合更加紧密。围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到消化吸收再创新,环境科技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与成果应用转化等纵深层面同时展开,研发与应用结合更加紧密。一批本属于基础研究的成果,如基因工程、纳米材料等,在研究初期就快速进入环境应用研究领域。

(3)研究视野更加开阔。环境科学已由传统的单一关注污染物质的环境效应和生态影响研究,转为更加关注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关注人类生产方式的转变,关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关系、人与自然等人类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和谐问题等,环境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愈加显现。

(4)国际合作主题更加突出。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国家水域、臭氧层损耗、土地退化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一系列重大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世界各国环境科技合作与交流的主题和基点。

7.结合所学专业说明现代科学技术一体化趋势表现。

答:科学与技术之间有彼此日益紧密的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加强地发展着。现代科学和技术的相互作用,也就是两者之间的相互创造;这种创造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呈现出科学和技术综合化、一体化的趋势。

科学技术一体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一方面,科学日益技术化,现代科学的发展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依赖于现代技术为它提供的研究手段,科学研究活动中技术操作的成分和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技术日益科学化,现代技术的发展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依赖于现代科学为它提供的理论基础,技术开发活动中科学探索的成分和难度增加。(2)科学技术一体化还表现在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交叉。在自然科学的知识体系中,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的门类日益充实,向技术延伸;在技术构成的体系中,工程知识的内容日益条理化和系统化,向科学靠近。(3)科学技术一体化还表现在现代条件下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再到技术开发的周期缩短,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和并举。现代的科学技术研究包括高科技和前沿领域的研究,常常在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应用目的性,其管理也类似工程技术,而在技术开发时仍有很高的知识密集性,其管理又类似学术研讨。 正确认识科学和技术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对搞好科学技术工作有重要的意义。只有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实现科学和技术的相互转化,才能满足社会需要,真正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的作用。

2 .如何理解科学实验在现代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答:以科学实验为基础,是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标志和主要特点。实验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中获得经验材料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实验包括观察和观测,近代自然科学的实证性源于它,扎根于实验,是实验的科学,实验方法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实验是检验(即证实或反驳)在科学认识中得到的各种学说、观点的真理性的标准,是证实科学知识的手段;(2)实验是获得新假说、新理论的直接来源,是发展科学知识的手段。这两方面的作用常常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即在证明某种科学知识的同时,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这种科学知识,而发展某种科学知识的同时,往往也就证明了这种科学知识。

4.如何理解科学实验在现代化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灯物质手段,在人为的变革控制或模拟认识对象的条件后,通过实验观察获得科学事实,探索、研究其本质和规律的方法。科学实验就要三个主要特点:①科学实验可以简化和细化研究对象;②科学实验可以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在极端条件下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③科学实验可以缩短或延长自然事物的进程。科学实

验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在科学研究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至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在现代化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实验是获得新假说、新理论的直接来源,是发展科学知识的手段;二,实验是检查在科学知识中得到的多种学说观点的真理性标准,是证实科学知识的手段。

10.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答:直接关系,人与居住环境协调,人与其他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其他生态系统和谐发展。间接关系:人与自然雨文化需求相结合,人工自然与文化传统相结合,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1)自然界为人类及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物质资料,自然界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自条件制约生产发展的方向和经济结构。另外人对自然又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的改变自然,根据对自然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来创造自然。

2)在自然生态系统或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系统中,自然界具有再生能力和自我修复的调节能力。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对生态系统中的变动乃至缺损一旦超出自然的再生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时生态系统则会朝向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演化。因此,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全人类面前的迫切任务,要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使人类生态环境的演化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要通过人的干预和利用自然本身的力量使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推荐第6篇: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考查题

食品工程 陈训 1250931002

1、联系自己知识结构的现状,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何实际意义。答:(1)提高哲学修养,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提供给我们关于自然、自然科学总的看法、总的观点,是任何科学无法代替的。(2)能够使我们获得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知识。(3)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使我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拓宽思路,增强科学创新力(4)有利于理解、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5)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2、自然界物质演化的基本方式及其特征?

答:

3、科学问题的来源和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答:科学问题是指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未解决的矛盾。科学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而来:(1)从新经验事实的解释中提出;(2)从科技的空白区和结合部中提出;(3)从新事实与旧理论的冲突中提出;(4)从相互并存的多种假说中提出;(5)从科学理论内部中提出;(6)从不同学科理论观点之间的矛盾中提出;(7)从追求理论的普适性和逻辑的简单性中提出;(8)从证实假说或事实的可靠性中提出;(9)从某一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向其他领域移植中提出;(10)从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推广和应用中提出;(11)从社会需要与现行的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中提出。

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决定性环节。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1)需要性原则(首要原则):要满足社会实践或科技自身发展的需要。

(2)科学性原则:要有科学事实根据和科学理论依据。

(3)创造性原则:要求课题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和突破性。

(4)可能性原则:课题有可能完成的主客观条件。

4、星野芳朗的技术体系更替模式述评。

答:星野芳朗的“三次技术体系更迭”理论:(1)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蒸汽机技术时代;(2)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电气化时代;(3)20世纪40年代微电子技术时代。

推荐第7篇:自然辩证法

浅谈科学技术引起伦理异化的缘由及其表现

(自然辩证法)

浅谈科学技术引起伦理异化的缘由及其表现 摘 要: 科学技术的应用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 造成了一些较为深远的负面影响, 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说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伦理道德背道而驰,

关键是如何正确理解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借助于伦理道德的正确引导, 才能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健康发展。要全面深刻地把握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复杂关系, 使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共同促进、协调发展。

在古代,技术是以生活为指向的。为了生存,古代社会的人们也会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去获得食物和必要的生活物资。但如芒福德指出的,早期人类的发展是建立在所谓的“身体技术”之上的,所依靠的仅仅是人们积累的经验和灵活的身体机能。这种方式的技术活动,并不会过分地改变自然的原貌。但是,现代技术与古代社会的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它对自然的改造不只是面貌的巨大改变,还在本质上消解着自然。【1】

一、科学技术引起伦理异化的表现

(1)科技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

科技的应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 环境的污染、生态的污染和气候的恶化。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指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污染。主要是由工厂排除的废水、废气及废渣, 汽车的尾气, 日常的生活垃圾, 农药等造成的。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 环境污染大有蔓延的趋势, 不仅从陆地扩展到海洋, 从平原扩展到高山, 而且从赤道扩展到两极, 从地球扩展到太空。其实, 环境污染还远不止这些。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 电脑和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辐射污染已初露端倪; 转基因食品的盛行, 已在悄悄地孕育着基因污染; 而人们夜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 使光污染也尽显风流。纳米技术给我们带来何种污染, 目前尚有还手之力; 对于未知的污染, 人类只有招架之功。环境污染使很多物种濒临灭绝, 这使本来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生物圈正在走向单一。更可怕的是, 这种恶性发展往往是不可逆的。如果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逐渐单调, 生态日益失衡, 那么人类今后的命运也可想而知。因为水圈和大气圈的污染, 生物圈的失衡, 以及各种开采活动对岩石圈的破坏, 气候恶化也在所难免。气候的恶化主要表现在由温室气体而导致的变暖,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全球性的疾病传播, 如目前流行的禽流感, 这或许大自然在关键时刻向人类敲响的一次警钟。

(2)科技对人的生活方式的改造

对物质的依赖, 以及对物欲的追求使科学技术的应用必然涉及到人、人与人之间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的应用不是科学技术自发产生, 而是由于人的参与才实现的。【2】所以,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和社会后果的产生, 并不是科学技术单一因素的结果, 更重要的还在于把科学技术作为手段和工具的使用者自身。人本身的生存要依赖于自身的能力及掌握的技术能力来获得并占有更多的物质资源, 人们的幸福感日益变成不是自身精神的满足和富足, 而是以掌握和控制的物质资源为衡量尺度, 人的欲望在科技的推动下无限地膨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以科技知识为主体的知识经济具有很强的竞争性, 要想在竞争中获胜, 就要不断创新, 稍有不慎就处于劣势, 这种危机感无疑将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 如不少人在双休日仍加班加点。长期以来, 人们的精神必将处于一种紧张状态, 生活得特别压抑。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坐上了急速奔驰但不知驶向何方的科技之车, 想下也下不来。人类创造出科技, 本想生活得更舒服, 却受

[3]到了科技的奴役, 这似乎是一个悖论。

(3)、科技对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强大物质手段, 它是人类借以对自然施加影响和作用的中介。人类在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通过科学技术从理论上认识自然规律并在实践上对自然加以对象性的改造, 利用自然力为自己服

务。科技的状况决定着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科技越发展, 它在社会发展

[4]中的作用也就越突出。纵观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 在我们所经历的渔猎文明、

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等各个阶段上, 无不露出科学技术的锋芒。特别是20 世纪中叶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科学技术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所起的主导和决定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今天, 提高劳动生产率已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 凭借自然资源优势致富的时代已成为过去, 科学技术已经是社会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21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科技的价值将愈来愈受重视。科学技术代替了宗教、神学以及其他形式的文化, 成为人类真理标准的中心。我们以科学的范式为唯一标准, 其余的非科技( 除伪科学和假科学外) 都被认为也是非科学的、非真理的, 被科学排除在外。然而, 科技理论并不能做到完全、正确反映客观世界, 它能提供的只是范式, 每一理论和每一个仪器都只选择了在质和量上均为无限的总体世界之一定侧面。难道我们不是在进入了另一个迷信 , 形成了唯科学技术决定论的观念?

(4)科技对人类文化伦理的挑战

科技的发展, 为人类全球的文化、伦理等方面提出了挑战。人类文化和人类的伦理道德观念是在历史当中形成的, 有其地域性、民族性、种族性、伦理性的要求。但是随着科学技术这把利刃的袭击, 人类的伦理、道德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 地域性的文化习俗正在被全球化的文化所侵蚀( 尤其是指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俗) 。发达国家自身的文化侵蚀伴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别的国家也在进行着渗透。难道全球的人类有着共同的生活习俗和方式才是科技应该带给我们的吗? 难道不应该在这科技发展过程中对文化习俗进行捍卫?

二、科学技术引起伦理异化的缘由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科学技术是历史上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活跃在历史发展舞台上的科学技术蕴含着一种对旧传统,旧思想的怀疑和挑战的精神力量,正是由于这种精神力量,使得作为理论形态的科学技术常常成为社会意识领域(包括道德观念和道德理论) 里思想解放的先导。伦理道德在社会发展中具有稳定性的特

[5]征。一方面,道德的稳定性以保守性表现出来。当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发生变化后,旧道德还要保留相当长的时间。旧的道德观念和伦理学说还在许多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并且渗透到各个领域约束人的行为。另一方面,道德的稳定性还表现为历史继承性,使得历史上各类道德中优秀的因素能够延续下来。道德具有稳定性的原因在于:就个人来说,任何个人都是在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定势的基础上,自觉地然而又习以为常地以相对稳定的价值尺度评价善恶,以确立自己行为的方向;就群体而言,道德是通过群众性的传统、风尚、习俗转化为民族心理而起作用。传统、风俗、风尚和民族心理都具有很强的延续性,从而使道德具有很大的稳定性。道德稳定性的特征导致了道德观念和理论形态的发展相对于社会其他领域常常处于滞后状态。

科学技术的活跃性和伦理道德的稳定性客观地造成了两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发展的结果使得科学技术不断地向传统的伦理道德发起冲击,也使社会道德活动不断改造自己的形式和内容,以适应社会历发展的需求。另外,在历史上,无论东方和西方社会都有严禁人体解剖的道德规范,普遍认为这样的做法会带来干扰死者灵魂的后果。当时,许多医学家为了弄清人体生理的奥秘,冒着受公众谴责,甚至引来杀身之祸的危险,偷偷地进行人体解剖实验。当代科学研究表明,人死后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灵魂的时候,这项道德禁令也就自然消失了。现在,人体解剖实验在医学界普遍开展,没有人认为这是不道德的,而自觉捐献

遗体和器官为医学研究服务的行为却被人们看作是道德品行高尚的表现。当前,伴随着现代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和遗传基因学等学科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正在探索和提出有关领域中新的伦理学说和道德规范。它们在调节人、社会与自然三极协调发展和增进人类自身自由的程度,将发挥重要的功能。

三、结论

科学技术的应用强烈地冲击着人们传统的道德观念,促使道德观念的发展和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开辟着新的道德领域,创造出新的道德观念,确定新的道德原则。这些道德观念和道德原则反过来会促进和指导科学技术更好地造 福人类。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科学技术的应用,反对那些认为科学泯灭人的本质,科学使人堕落,强烈否定科学对于人类进步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反科学主义”的观点,同时也要反对那种把科学仅仅看成是工具和牟取利益的手段的观念。在科学技术的应用中, 要牢牢地把握住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内在关系,从而实现科学发展的道德目标。

如何理智地驾驶科学的发展和成果, 使其更有效地为人类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应该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科技工作者应该建立和保持高尚的科学伦理, 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应该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科技工作者以外的伦理工作者也应该以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作为其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 打破科学技术阻碍伦理道德发展或者是伦理道德阻碍科学技术发展的束缚, 改变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疏离的局面,改变理性与价值分裂的状态,形成崇高的、先进的价值理念。

参考文献:

[1]林平1克隆震撼[M ]1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2]余谋昌1高科技挑战道德[M ] 1天津: 天津科技出版社, 2000﹒

[3]施春华.心灵本体的探索神秘的原型[M]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4] 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5.

[5] 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7.

推荐第8篇:自然辩证法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收获

说实话刚知道学校给我们开这门课的时候,我有点迷惑。我觉得对我们专升本的来说,来到本科院校最大的目的就是考研,一切和专业课、考研无关的课程都是无意义的。可当我听到老师讲的第一节课时,我觉得自己的想法很肤浅。自然辩证法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让人记忆的知识,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的发展、科技发明乃至宇宙探索等诸多领域得到应用。

学习过自然辩证法后,使我看到自己从前思考的直观性、片面性,促使我对待周围的事物进行重新审视。。

在课程的学习中我了解到西方文化来源于希腊,古希腊哲学中有一种对事物本原探索理性精神,而这种理性精神又往往与其宗教信仰紧密相连,西方先哲常常探求事情本源的工作本身当作追求,从中找到乐趣。另一动力来源于宗教,西方很多学者通过探求事物背后的规律来证明上帝造物的伟大。而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则为入世,从而使得中国人对科学技术追求的动力常常来源于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如古代四大发明中的火药,很少的人为追求科学的理念本身去探索。这种背景使我们失去了科学上的先机,并使我们流失了很多科学文化技术。最近,莫言很火,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在这之前,诺贝尔奖就像中国人的软肋一样。而中国人的科学技术为什么一直落在西方国家的后面呢。科学是思想的总结,是辩证的言论,它是人们对人在社会中的行为、现象的规范。我想中国人对事物真理的探索理性精神还是少的,而且中国现在的教育制度也存在着一定缺陷。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事物的对立性,如同西方宗教促使西方先哲探求事物证明上帝的伟大,但又因其浓厚的宗教信仰导致一些真理的发现遭到迫害。西方的科学技术过剩又不得不让人们惊警其带来的潜在危机,如核武器等先进科学技术。

其实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明白科学技术的如何利用其关键在于人类自身对道德伦理的感知。而这又让人们不得不去关注人性中善恶的对立性。

总之,在学习了自然辩证法后,使我学会了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用系统的思想构建模型,使事物的阐述得到完善,并应用在各种知识的学习中,从而增加我的知识储备。

推荐第9篇:自然辩证法

1.起源 2.概念3.內涵4如何落實(主要舉例子) 科学精神的内涵和科学家应该怎样落实

起源的话就是稍微说一下科学技术

概念就是说说科学精神是个啥

包括内涵

推荐第10篇:自然辩证法

目录

摘要................................................................................................................................1 Abstract ..........................................................................................................................1 引言................................................................................................................................1 1《自然辩证法》的形成..............................................................................................1 2自然辩证法的内容.....................................................................................................2

2.1自然界的统一性...............................................................................................2 2.2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3 3园艺学内容.................................................................................................................3 4自然辩证法对园艺学的重要性.................................................................................4 5自然辩证法基本要义.................................................................................................5 6园艺学的自然辩证法要义.........................................................................................6

6.1系统观...............................................................................................................6 6.2科学技术观.......................................................................................................6 6.3创新观...............................................................................................................7 7自然辩证法在园艺生产的应用.................................................................................7

7.1建立多样性的生物类型...................................................................................8 7.2科学认识转基因植物.......................................................................................9 7.3园艺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发展措施与趋势...................................................9 7.4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0 结论..............................................................................................................................10 参考文献:..................................................................................................................10 致谢:..........................................................................................................................11

现代自然辩证法原理课程论文

浅谈自然辩证法与园艺学

兰彩耘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自然辩证法把自然界的本质及其规律、自然科学的本质及其规律以及自然科学方法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园艺学也是研究自然的科学,所以可以将自然辩证法的知识运用到园艺学上,从而指导园艺学发展。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园艺学;作物

Introduction to natural dialectics and horticulture

LAN Caiyun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Achitectur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Natural dialectics is about nature and general laws of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human understanding and reforming nature of general method of science.The laws of nature and nature dialectics of nature, the nature and laws of natural science and natural science methodology as a research object.And horticulture is the study of natural science, so I can to apply knowledge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in horticulture, and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horticulture.Key words: Natural dialectics;Horticulture;crops 引言

纵观历史,伟大的自然科学家都是伟大的哲学家。自然辩证法是联系自然科学与哲学的桥梁,处于自然科学与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中介地位,是一门独立的哲学学科。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其目的就是促进自然、人、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园艺学也是研究自然的科学,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运用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指导园艺学发展是我们应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1《自然辩证法》的形成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的主要著作之一,他对19世纪自然科学的最重要成就就是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进一步发展了唯物主义辩证法,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给自然科学的研究和探索指出了正确的方向。恩格斯指出,科学的发生与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在生产力的推

现代自然辩证法原理课程论文

动下,自然科学普遍得到了快速发展。自然界中的事物不是孤立的、静止的,是普遍联系的不断发展的。恩格斯写到:“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砾到太阳,从源生物到人,都是出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最一般的规律,自然科学必定要受到哲学思想(辩证法)的支配。 2自然辩证法的内容

当代自然辩证法除了以自然为研究对象,还以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所要揭示的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个别的过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个别领域或者科学技术个别学科的特殊规律。自然辩证法一方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在自然界中的具体表现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具体应用,另一方面又是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哲学概括。科学与哲学的内在融合,科学学科之间只存在普遍理性的普遍程度上的差异,而不存在普遍理性有无的区别。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的指导。哲学对科学实施方法论指导;科学是哲学的具体材料。科学对哲学的改造,哲学对科学的批判。科学通过普遍理性的层次跃迁改造哲学;哲学将科学中的普遍理性选择性的吸收。进入20世纪,科学技术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自然科学需要高度的人文关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范围大大拓宽了。围绕着科学技术的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正在形成科学技术学这一广阔的研究领域。因此,自然辩证法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方面,研究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2.1自然界的统一性

所谓自然界,从广义上讲,是指整个宇宙,即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物质世界及其一切表现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即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是千姿百态、无限多样的。根据能否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等特征,可以把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物质形态划分为非生命世界和生命世界两大类。

自然界的物质虽然多种多样,各不相同,但各种物质形态之间却存在着内在 2

现代自然辩证法原理课程论文

的统一性。根据人对自然物的参与程度分析,自然界中的系统区可分为天然系统、人工系统和复合系统天然系统。 2.2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所谓整体性,是指物质系统具有的不可还原的整体性质。任何物质系统都是由相互联系的物质要素构成的结构和性能相统一的有机整体。整体性是系统的基本特征。物质系统的整体性,首先反映了物质系统的整体和它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方面,整体由部分组成,因此,整体中部分的性质和行为必然影响整体的性质和行为;另一方面,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的性质和行为不同于孤立状态下部分的性质和行为,必然受到整体的支配和制约。 3园艺学发展和内容

我国园艺业和园艺学的发展,比欧美诸国早600~800年。在西方国家之间,园艺植物和技艺的交流,最早当数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给欧洲带去了中国的桃、梅、杏、茶、芥菜、萝卜、甜瓜、白菜等,大大丰富了欧洲的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给中国带回了葡萄、无花果、苹果、石榴、黄瓜、西瓜和芹菜等,丰富了我国的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以后的交流不限于陆地,海路打开了更宽的通道。

中国是享誉世界的“园艺大国”。我国原产的果树、蔬菜、花卉和观赏树木,早已引向世界各地,在各国的园艺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现有中国园林植物达1527种及变种,该园以拥有这么丰富的中国园林植物而骄傲。中国传统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之一,其艺术价值,历史地位和辐射影响早有定论。作为世界植物起源的几个中心之一,中国为世界提供了数之不尽的食品资源、观赏资源和经济资源,资源之多永远是我们的巨大财富。

首先,园艺产品在最基本的层次上满足了国人的食品、观赏、绿化、经济等需要。其次,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进行一个转型,而园艺产业的发展也必定要跟随这个转变的过程。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要求,中国的园艺产品的营销体制向市场机制的根本性转化,使园艺产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拉动了其产业发展,中国园艺作物的生产规模和产量的份额在国内农业经济和国际园艺产业中有明显优势;园艺业是劳动力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可以消化大量农村劳动力,可提高农民 3

现代自然辩证法原理课程论文

素质和农民收入,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起了重要作用。我国的园艺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在一些地区,园艺业已成了改变落后和贫困的产业。

此外,园艺产品在西部开发,出口创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水果、茶叶等多年生作物,在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解决农民生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园艺产品生产带动了与之相关的加工、包装、运输行业的发展,形成了一大批与生产紧密相连的外向型龙头企业,这些将有利于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总之,园艺是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果树、蔬菜、花卉及观赏树木的栽培与繁育技术。园艺作物包含果树、蔬菜、观赏植物三大类经济作物群。园艺学科属于应用基础和应用型研究学科,是以农业生物学为主要理论基础,研究园艺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的一门学科,也是研究园艺作物起源与分类、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及采后处理、贮藏加工等应用技术与原理的综合性学科。园艺研究的内容包含了作物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分布、发生、遗传、进化等多个方面的科学。 4自然辩证法对园艺学的重要性

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会进行技术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工作中指导实际工程和进行科学研究。因此,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与该专业有关的基础科学与技术,初步参加一些科研项目是学习的主要任务。但是,仅仅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不足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园艺科技工作者。现代教育中,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另一方面现在技术问题有越来越综合化,而且需要相关学科知识的配合。在一个科研项目的规划、设计、实验、得出结果中,会涉及到多方面的技术和需要协调多方的利益。无论种植多么不起眼的植物,不仅要考虑植物本身基因因素,还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的。毋庸置疑,哲学对科学技术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无论园艺科技工作者能否自觉地认识到,他们总会有自己的哲学观念和思维方式,这种自觉和不自觉的哲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又会在他们的研究活动中起促进和阻碍作用。因此辩证思维能力是现代科技工作者的必备素质。一名优秀的园艺科技工作者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与社会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有利于其才能的充分发挥。清代章学诚说过:“夫才须学也,学贵识也;才而不学,是为小慧;小慧无识,是为不才。”可见才、学兼备的情 4

现代自然辩证法原理课程论文

况下,科技工作者的识对其能否成才和成才层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人远见卓识,也有人见识短浅,但识非天生因素,它也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和提高。识,即见识,通常是指一个人对客观事物作出科学预见的能力。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识的作用,在宏观上表现为对科学技术总体发展趋势和本专业学科领域学术发展方向的把握上;微观上表现为科技工作者对科研课题的敏锐选择上。要提高科技人员的见识水平,必须使其了解科学技术的过去和现状,还要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这样才能正确的预见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只有有了对未来的准确把握,才能看准方向,少走弯路,尽快尽好地成才。自然辩证法通过系统介绍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以及从哲学、社会的高度对科学技术的考察,使我们了解了科学技术的过去和现状,也懂得了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从而提高了我们的见识能力。

一名合格的园艺学研究生需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而自然辩证法正是系统地介绍了如何搞科学研究以及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应用的一般方法。通过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科学研究神圣而不神秘。 5自然辩证法基本要义

自然辩证法的要义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二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

自然观自然辩证法的自然观,要求不断地概括和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和更新人们关于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和对自然界的总观点,包括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信息观、系统观、规律观以及自然发展史和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的划分、联系、交错、转化,等等。通过探讨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在自然界各种过程中的丰富多样的表现及运用,可以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高到同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新思想相适应的现代水平。

自然科学观是对自然科学的性质、理论结构、方法、基本概念、成长条件、发展规律、社会历史作用以及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等的哲学思考。辩证唯物主义自然科学观认为,自然科学源于社会实践并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科学的概念、定律、原理是客观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科学的发展受社会制度、阶级及其思想体系的影响,但具有相对独立性;自然科学可以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自然科学是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辩证唯物主 5

现代自然辩证法原理课程论文

义是指导自然科学发展的唯一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6园艺学的自然辩证法要义

园艺学作为一门协调和探索自然界与人类关系、自然界内部的关系的研究性的学科,必然要遵循自然辩证法。而系统观、科学技术观和创新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解园艺学的过程中体现这三方面内容必然对园艺学有所启示。 6.1系统观

现代系统观认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是一个总体过程,要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对象,综合地探索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把握住对象内、外环境的关系,以便有效地认识和改造对象。人类对植物的认识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人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采集了植物的种子、茎、根和果实。由于园艺学的飞速发展,已经由一门单一学科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和艺术结合的专业。 6.2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会给园艺学带来新的理念和思想,园艺学必然要满足科学技术观 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20世纪特别是50年代以来,园艺学又有了飞速发展,主要是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等的成就,如光合作用机理的阐明,光敏素、植物激素的发现,微量元素的发现,遗传育种技术、同位素计年法建立,以及抗生物质的分离等,使园艺学在经济上更为重要。我们应当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发掘出一批野生果附、经济植物、药用植物和名贵珍稀花卉,然后通过引种驯化、组织培养和生物工程的方法加以改造,将它们转化为生产力,为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贡献力量,我们要努力推动各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搞好园艺园、定位站和实验站的建设,组织植物分类、地理、形态、生态、细胞、生理、遗传和生物化学等各方面的力量综合研究园艺植物的野生近缘种的基因资源,为农学家提供更多的育种原始材料;我们还要采用常规方法,如有性杂交、多倍体和锈发突变等,以及生物工程方法,如细胞杂交、DNA摄取和遗传工程等去改良现有的园艺栽培植物,探索将野生植物的有用基因引人园艺植物。

现代自然辩证法原理课程论文

6.3创新观

园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乎人民日常食物,种类繁多,有的对象也是生物圈中显著的组成成分,处于关键的位置。植物在维护生态环境和地球上物质循环的平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植物界作为一个天然的基因库,是自然赋予人类的最宝贵的财富。当今,随着人口增一长和社会发展,世界面临着资源、人口、粮食和环境等危机。这些问题无不与园艺学的发展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人类最终只有依靠所掌握的特定生物学规律,尤其是园艺学知识,才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生存问题。在过去

二、三十年间,园艺学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基本资源调查研究三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些进展与过去的历史相比,突出的表现是在极短的

二、三十年的时间内,完成的过去要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任务。这些进展无疑要归功于新思想、新技术的应用;学科之间的渗透和交叉;跨国界、跨学科大型综合性研究的开展;与农林医等应用学利的密切联系;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及生态学长足的进步对植物科学起了推动作用。今后

二、三十年,园艺学将会出现飞速发展的新局面,其中包括对光合作用及生物固氮结构功能、反应步骤的一些关键之处将进一步从分子水平继续深人探讨,并且重点转向它们的运转、配合、调节与控制的研究,从而将对农业增产起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可能在工业中开拓出有希望的应用前景。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估计会有所突破,从而使许多重要农作物离体培养物可以更自由地获得再生植株。这项工作的成就必然导致基因工程在农作物的生产应用中发挥更大的实际效果。植物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的密切配合,一无疑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也将对作物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产生巨大推动作用。随着人类对食品的重视,园艺学会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将推动巨大生态工程的建设,表现出实际效果,并促进在更大的规模上开展跨国界的全球性的生态学重大问题的研究,加快生态学理论研究的进展。利用细胞大量培养生产植物有用化合物,今后可能在生产中表现出巨大潜力而受到重视。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某些有用化合物的基因的利用亦将有迅速的发展而取得一批有使用价值的成果。 7自然辩证法在园艺生产的应用

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作物也一样存在“生老病死”的生命周期,对于蔬菜、水果、花卉等经济作物的栽植过程中,大部分同样经历从播种、7

现代自然辩证法原理课程论文

成苗、开花、结果、最后又得到种子的过程,从生到灭、繁衍下一代之生生不息中。我们研究其生长过程、就是在运用自然辩证法。

一切质变都是量的积累。事实上,绝大多数作物都易受害,特别是病害,当栽植过程中发现作物出现异常征兆时,如不早做处理防患于未然,那么最后将颗粒无收。因此发现作物最易感染的原因,弄懂作物染病机制,掐断病源或者预防,极早将病害隔离,就能保证作物茁壮生长。由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握质量互变规律,可以改变事物的发展方向和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绝对的,矛盾的斗争性和统一性决定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矛盾着的双方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作物生长过程是很容易受干旱,而水是作物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一旦缺水,将导致作物发育不良,不管是作物发育的哪个阶段,一般都会对水有其需求。一方面受到作物自身抗旱因素、一方面受到气候、地质等环境条件复杂性,人们对其了解有限的条件下,不可能穷其所有,做到万无一失;即使作物生长良好,环境适宜条件下,缺乏良好的作物管理,也可能出现问题。这些影响作物生长的因素是有联系的,我们只有统筹全局,才能把握关键。事物各要素不仅是密切联系的,还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因此,要掌握作物环境对作物生长影响规律,需对环境进行监测和预报。

对复杂事物和问题进行分析时,可将其分为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两个部分,如考察整体确定性与部分不确定性或整体不确定性与部分确定,做出重大的有风险的决策时,一定要考虑拟制灵活的伴随决策、应变决策和补偿决策等。由于作物生长的复杂性以及人们目前认知能力造成某些方面的不确定性,进行大面积作物栽培时,做到精心管理,风险预估,把各个环节的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7.1建立多样性的生物类型

生物多样性使生物和谐发展,作物能够高效利用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培育作物种类的遗传多样性;二是保护天敌种类的多样性;三是利用茎尖组织培养,繁育出脱毒作物原原种苗。生物多样性的重大意义证实了生物个体是环境中和谐共处大家庭中的成员。合理的生物类型结构是维持生物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例如,利用不同作物进行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可以减轻自然灾害。

现代自然辩证法原理课程论文

7.2科学认识转基因植物

当今转基因植物无处不在,但怎么去认识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个是自然的转基因植物类型。在人类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植物的有性杂交之前,生物界亲缘关系较近的种类通过自然的自交和异交进行转基因,演化出了许多生物种类,通过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由此推动了生物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这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现象。遗传工程育种方法,是现代育种技术。由于物种间有很强的生物隔离机制,通常很难得到亲缘关系比较远的杂交种,通过人工有目的地利用生物的花粉管通道法,根癌农杆菌、噬菌体等和理化细胞融合法、基因枪法等非生物转基因技术,有针对性地定向和定量改良生物某些性状。现代育种方法具有缩短育种改良周期,提高育种效率的重要作用。对于不同生物种类,不同条件可以采用不同的遗传改良方法,因地因时制宜,合理利用各种育种技术,开展生物遗传改良的研究,选择自然转基因还是现代育种技术,都要思考对食品和健康、7.3园艺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发展措施与趋势

从辨证法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生态文明的主导产业是生态产业,即以生态化为目标的农业、工业、信息业和服务业。其核心是维护“自然一社会一经济”生态系统的基础产业。园艺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在构建“平安、文化、和谐、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大背景下,也要遵循生态的科学发展观。基于此,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应当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建立健全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和追溯制度、召回制度及市场准人制度,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各级农业部门主要工作范围。二是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力度,着眼全局,统筹谋划,促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出发, 保持长期协调发展。三是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监测制度,从理论层面指导消费者树立科学的食品安全观念。四是牢固树立全程管理的理念,把农业生产投入品的监测列入监管范畴,杜绝来自生产外的因素造成产品不安全。五是准确把握发展与监管、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定期发布监测和预警信息。六是建立以市场导向为基础, 以增进消费者健康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农产品种养制度,合理布局,着力打造势农产品地域,同时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七是借鉴现代工业发展理念,强化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全力打造安全优质的整体品牌形象,带动 9

现代自然辩证法原理课程论文

现代农业全面发展。八是牢固树立诚信、自律的意识,对农户开展持续有效的养优质农产品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实现农业优质化。 7.4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自然辩证法中所指的自然规律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现象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的惩罚。马克思认为农民的“耕作如果自发地进行,而不是有意识地加以控制,接踵而来的就是土地荒芜,像波斯、美索不达米亚等地以及希腊那样。”恩格斯总结了人向自然界索取的教训后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他强调指出,要“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在发展生产力和推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人类对生态破坏的程度愈发严重,这才开始对生产活动的间接的、比较远的社会影响进行反思,也因此我们才有可能去支配和调节这种影响。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实现自己的目的,就一定要使自己的行为顺应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实现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园艺学也得运用自然规律,也需有人的参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从实际出发,在生产过程中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不盲目发展,不看重当前而忽略未来。

结论

自然辩证法在园艺学中有着深入的体现。在作物栽培运用时,我们应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探索内在自然规律,充分考虑园艺学与科学的有机结合,寻求可持续发展,创造大家放心的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

贾绍辉,于洪龙.关于促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思考[J] .现代农业科技2009(8):274, 276.

[2]

祁玉峰.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的几点建议[J].河南农业科学,2003(11):27—28. [3]

张正斌,徐萍,董宝娣,刘盂雨,段子渊,刘斌,朱有光.水分利用效率——未来农业研究的关键问题.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5,1:52~61

现代自然辩证法原理课程论文

[4]

周守仁.前沿科学方法论与创新思维[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4) :1-7.

[5]

黄选平.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J].甘肃环境与监测,2000,13(1):52-54. [6] 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7] 史娜.《自然辩证法》中的科学观及其对当代的启示[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63-265.

[8] 程智慧.园艺学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9] 武坚.《人口、环境、资源约束决定现代中国社会演进的四个因素》.光明网.光明观察.学术观点,2005.

[10] 马永华.论生态文明建设[J].理论导报,2009:37-39.

[11] 于然欣.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J].综合管理,2009:184-185.

致谢:

我完成了自然辩证法论文,要感谢教导这门课程的老师邱德胜老师,是他的兢兢业业,让我们学习到很多。

第11篇:自然辩证法

人与科学关系的思考

【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崛起与壮大,对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类与科学的关系不仅仅是用简单的“好”、“坏”能够的概括的,这早已为我们所知。因此,不仅要关注科学、技术的内在发展机制,而且要将科学、技术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为关注焦点。本文着眼于人类与科学的互动关系,从整个世界、整个社会出发,考虑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人类生活,环境,资源等方面对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的影响。

【关键词】人类社会 科学技术 互动关系 影响

人与科学关系的思考

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应用大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最显著地表现在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上。科学技术通过促进生产力诸要素的变革,促使生产要素的组合不断合理化,使生产更为科学化,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因素在人类社会诸因素中对科学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经济的发展对科学技术产生反作用,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外在的社会条件,决定着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

一、科学技术推动人类进步 1.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近代以来人们普遍科学技术能将人类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得所需的一切,甚至能化解一切社会矛盾,建立一个幸福富裕的社会。科技的进步依赖于科学理论的产生,以及实践的推动促进作用。历史上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彻底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

第一次科技革命(16~17世纪)始于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创立了日心说,中间经过伽利略惯性定律和开普勒的行星三定律工作,直到牛顿1687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形成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为止。

第二次技术革命以实用电动机、发电机的发明为开端,以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形成了一个以电气技术为主导技术,以电力技术、电信技术、热工技术、化工技术、石油技术、钢铁和有色金属与非金属材料技术,以及公路、航空、海洋运输等技术为主导技术群的技术体系。

第三次技术革命(20世纪初到现在)以核能源、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及其产业为标志。

2.科学技术的意义

信息技术主要指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技术。信息技术将深刻地改变21世纪人们生产、生活和学习的方式,带来学习的革命。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将发挥21世纪带头作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从分子或原子水平上揭开生物构造和遗传的秘密,对促进人口与健康、农业高新技术、生态环境、食品和化学工业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材料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阶梯和标志,它与能源技术、信息技术—起被公认为是现代文明的三大基石。

新能源是在指除常规能源外正在开发的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能和海洋能等。能源技术将取得突破 能源问题围绕人类生存由来已久,不但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而且对于国家安全、环境保护来说具有特殊意义。

环境科学技术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协同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经与方法的科学技术。

二、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积极影响 1.推动经济发展。

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科学技术所具有的改造社会的功能,首先表现在推动经济发展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许多发达的 资本主义国家,因为大规模应用科学技术,特别是将军事上的先进技术转为民用,使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显著增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远远超过了其他因素,如资金、劳动力、实物的贡献,推动着经济不断发展。

2、科学技术成为商品竞争力的命脉

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使生产成果中的科技含量逐渐增加,现在商品竞争实质上成为科技含量上的竞争,科技成为商品竞争力的命脉。在许多发达国家,初级产品的价格在下降,高级的知识密集、深加工产品的价格则在上升。例如,集成电路与钢铁的价格就大相悬殊。科技投入商品生产的增加,使产品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性减少。

3、科学技术推动知识经济的到来

人类知识的急剧增长,高新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世界经济已经面临着新的转折,向一种以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化驱动为基本特征的崭新社会经济形态转变,知识经济正在来临。

4、增强政治影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科学技术不仅作用于经济、而且 也深刻地影响政治,促进政治关系和政治制度的变革,改变世界政治格局,扩大政治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成为增强政治实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5、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扩大政治影响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一个国家的重要事业,它本身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就能起扩大政治影响的作用。事实上,在当今世界中,科学技术上的竞争,实际成为政治较量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正因如此,邓小平深有感触地指出的:“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的卫星,中国就没有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是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6、壮大军事实力

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军事的支柱。从古至今,从中到外,军事活动都要应用科学技术。绝大多数科学技术成果都是首先用军事,再转到民用,军事活动成为科学技术新成果最密集的场所。如制造喷气战斗机,建立坦克部队,增强火炮威力,建立自动防空体系,军事侦察,制造原子弹、氢弹,改进武器和装备等。显然,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发展武器和装备的基础。

7、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现代科学技术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促进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迅速发展。将科学技术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促进社会的科学化,这是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是人类的奋斗目标。

现代科学技术已全面发展,取得众多的知识成果、所提出的科学方法和建立的各种理论以及创造的许多新的技术手段,能够帮助我们科学地研究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握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的目标,确立正确的社会发展战略,使社会健康地向前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还能改善人类的衣、食、住、行、身体健康、精神面貌、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状况,形成科学的生活方式,有效地增强人民的体质,提高社会成员的品德素质,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

三、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

伴随着科学技术前所未有的突飞猛进发展,科技的负面影响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暴露得都更加明显和突出。主要表现在战争破坏与威胁、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资源短缺、人口危机等全球问题上。

关于科学技术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爱因斯坦指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怎样运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 但它也能用来杀人。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科学技术的大量应用,破坏生态和环境,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主要表现在:全球气候正在变暖; 海平面上升;土壤过分流失; 土地沙漠化扩展;森林资源日益减少;臭氧层变薄;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 淡水供给不足; 水源严重污染;空气污染;有害废弃物危害着人类健康和安全。

第二,克隆技术发展及克隆人问题引起的社会冲突。

当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 导致许多新的伦理课题,而克隆羊的成功, 以及人类基因计划组的新发展和运用,会破坏人类基因的多样性;克隆人的出现会引起性别比例失调,克隆这种无性繁殖技术可能被用于罪恶目的,它带来的基因歧视将导致某一种人类的自然灭绝等等。

第三,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社会犯罪活动出现智能化。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 把各种各样的数据库连接在统一的通信网络中,使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 为我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 但也造成了对个人隐私权和自由权的侵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互联网传递反动、迷信、黄色的信息垃圾,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第四, 科学技术的滥用威胁着世界和平。

考察人类历史上滥用科学技术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是触目惊心的。尤其是 20 世纪,科技发展使人类杀人最多,流血最多, 大规模非人道事件经常发生, 且参与战争的武器都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产品, 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铁的事实, 消极回避的态度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应该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把问题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第一,在思想观念上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首先要在思想上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其次,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自然的运行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违背规律就必然要受到惩罚。

第二,建立科学技术应用的社会控制机制。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还必须建立科学技术应用的社会控制机制, 以消除科学技术应用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方面的内容包括评估、选择和控制。

第三,依靠法律和道德约束人们的行为。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与作为主体的人有关。因此,要解决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必须用法律和道德约束人们的行为以保护生态和环境。

总而言之, 人类与科学的关系,是要真正做到人类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协调发展, 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完成这一任务或工程的过程中,要从整个世界、整个社会出发,要考虑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把观念和现实、理论和实践、法律和道德等方面的措施综合起来。只有这样, 才能使人类社会处在一种良性循环之中,才能使人类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才能让人类社会与科学之间有一种和谐相互促进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杨德才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2]赵华朋,陈爱娟,许春玲.科学技术方法概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孙汉文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9 [4]张先恩 科学技术评价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黄顺基.自然辩证法[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7]刘国光.21世纪初中国经济增长问题[M].沈阳:中国社会科学辑刊.[8]杨光华,张志永自然辩证法概论[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9]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陆杰荣.哲学境界[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第12篇:第《自然辩证法》教案4讲

第四讲 科学、技术、工程与社会的基本理论

内容提要

一、科学、技术、工程共同体及其社会特征

二、科学、技术、工程共同体的伦理规范与 社会责任

三、科学、技术、工程与社会的互动

第一节 科学、技术、工程共同体及其社会特征

一、科学、技术、工程共同体的含义 1.科学共同体

• “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是匈牙利籍英国科学家(后转向哲学社会科学)波兰尼(M.Polanyi)于1942年提出的,用以指科学家群体。

• 在科学社会学中,是指一种关系共同体。它强调科学家群体所具有的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共同规范,以区别于一般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 •

• 一般地,科学共同体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整个科学界(用于考察其外部关系);二是指部分科学家组成的各种集体(用于考察科学界的内部结构)。

科学共同体内部成员间互动的一种主要方式是:科学交流。 2.技术共同体

相对于科学共同体,也同样存在技术共同体。

• 美国著名技术史学家康斯坦(E.W.ConstantⅡ)在1980年提出了“技术共同体”和“技术范式”的概念。他将“技术范式”定义为一个公认的技术操作模式……当它被一个相应的技术从业者共同体所定义和接受时,就成了一个常规系统(共同的理论框架和解题方法、公认的技术成就和范例等)。

技术共同体相对于科学共同体与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技术共同体的结构、技术专家的互动方式与科学共同体的结构、科学家的互动方式有明显的差别。

3.工程共同体

• 所谓工程共同体,就是以共同的工程范式为基础而形成的、以工程的设计、建造、管理为目标的活动群体。工程共同体包括多类成员:投资者、企业家(工程指挥人员)、管理者、设计师、工程师、会计师、工人等。

第二节 科学、技术、工程共同体的组织结构、体制目标与社会规范

一、科学、技术、工程共同体的组织结构

(一)科学共同体的组织结构 • 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普赖斯从科学家之间的科学交流、信息传递渠道,以及人际关系中的联系网络等科学研究的社会过程中发现,科学共同体中存在着两类亚群体:一类是正式的,有组织的科学家集团,如大学、研究机构等;另一类是非正式的非组织化的科学群体,这类群体是通过科学交流、信息网络连接起来的,如学会、协会、研究会等。

• 科学共同体有两种主要的组织形式:“无形学院”和科学学派。

现代科学即使是最小的分支也有成千上万的同行,真正有学问的人就会分裂为非正式的小团体。这种小规模的优秀人员构成的“无形学院”(invisible couge),其成员通过互送未定稿、通信等迅捷的非正式交流与合作,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高产的团体。美国社会学家克兰通过实证研究,对科学交流系统作了分类,一类是变化不大的正式的学术交流系统,比如正规的学术会议、学术期刊、学术专著、文献摘要和目录索引等,通过这种交流形成庞大的科学共同体;另一类是迅捷的、非正式的学术交流系统,常常出现于学科的前沿和几个学科的边缘,为了尽快获得新的信息,研究人员大多通过直接交谈、通信等个人联系的方式进行非正式的交流,这就成了“无形学院”。在科学前沿,往往是由“无形学院”通过少数人的非正式交流系统创造出新知识,然后由大范围的正式交流系统来评价之、推广之和传播之。

科学学派是以共同的范式为基础的科学共同体,其成员具有共同的科学范式是学派得以成立的前提条件。但是,并不是具有共同范式的科学共同体都是学派。只有在同一领域中存在两种或以上的范式,并且每种范式都形成了一个共同体的情况下,才将其在任何一个共同体称为学派。简言之,学派是不同范式在竞争中的科学社会组织的表现形式。

(二)技术共同体的组织结构

• 技术共同体有三个核心要素:资源禀赋、专有功能和制度安排。三者共同组成技术共同体的基础架构,反映技术共同体的本质与规范。

• 技术共同体的组织结构主要有:职能型结构和“创新者网络”两种。

“创新者网络”概念是源于技术创新经济学,意指一种特殊的创新者组织形态,即网络组织,是一种松散联接的组织,其核心与成员组织(如企业)之间的联系可强可弱,是一种合作的关系(类似“无形学院”)。也可以将其视为技术共同体的子团体。在制度安排上主要是合资项目、签订转包合同、R&D合作、政府主办的联合研究项目等。

(三)工程共同体的组织结构

• 工程是人类有目的、有组织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因此,工程共同体是追求经济和价值目标的共同体。为了达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工程共同体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组织结构。 •

二、科学、技术、工程共同体的体制目标与社会规范

• 1942年,科学社会学之父默顿发表了《科学的规范结构》的文章,从科学社会学角度对此作了总结,明确指出科学的体制目标是:“扩展确证无误的知识”,即要求科学家应作出独创性的贡献,不断增加科学共同体和社会的知识存量。 •

2.工程技术的体制目标

• 工程技术的体制目标是要“利用知识谋利”。

(二)科学、技术、工程的社会规范

1.科学的社会规范

• 默顿在《科学的规范结构》一文中提出了科学的社会规范,即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2.技术的社会规范

• 目前,讨论关于技术的社会规范的文献不多,根据本人的研究,概括为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1)技术合理性

(2)社会合意性

(3)环境友好性

(4)保密和专利制度

3.工程技术共同体的伦理规范及其基本原则 (1)工程技术共同体的伦理原则

现代工程技术共同体的伦理原则是:公平和责任

第三节 科学、技术、工程与社会的互动

一、科学、技术、工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科学、技术和工程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 1.科学技术和工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科学、技术和工程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3.科学、技术和工程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

4.科学、技术和工程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科学、技术和工程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 1.科学技术的“异化”问题

所谓异化,就是主体产生客体,客体反过来支配了主体。 2.科技发展所表现出的“去技术”倾向 3.对环境和资源压力加大

4.一定程度上的价值伦理观混乱

二、社会对科学、技术、工程的影响

(一)经济对科学、技术和工程的影响

(二)政治对科学、技术和工程的影响

(三)教育对科学、技术和工程的影响

(四)文化对科学、技术和工程的影响

(五)社会制度对科学、技术和工程的影响

三、科学、技术、工程与社会的互动

思考题:

1.科学、技术、工程共同体及其范式各有哪些特性?

2.科学共同体的体制目标和社会规范与工程技术相比有什么差异? 3.什么是越轨行为?如何防范?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5.如何正确评价“科技乐观主义”和“科技悲观主义”? 6.如何在科学技术的社会评价中贯彻科学发展观?

第13篇:自然辩证法讲稿

自然辩证法(讲稿)

本学期由我和大家一同来学习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由于时间所限(每周只有两个课时,总共不到40课时。原来一般安排每周3课时。)因而我们很难将这门课程所涉及的所有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而只能以专题的形式,有选择地介绍可能对大家有帮助、有启发的部分内容(据我估计,大致能介绍全部内容的一半左右)。我们首先要讲的第一个专题是“关于自然辩证法基础知识”,这一部分内容在一般的教科书中都被安排在“绪论”中,因而这个专题实际上就是绪论。

一、关于自然辩证法的基础知识

关于自然辩证法的基础知识是极为丰富的,择其要着,我们这里介绍七个方面。

1、关于概念

自然辩证法这个词,来源于恩格斯的一本没有完成的著作,这本著作的名称就是《自然辩证法》。那么什么叫做自然辩证法?我们相信恩格斯心里一定很清楚,但他的解释却并不能使所有人都能弄清楚。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恩格斯曾说道,所谓自然辩证法就是自然界的辩证法。这似乎是同义反复,等于什么也没说。我们看到,理解这个词的要害在于理解什么是“辩证法”。关于什么是辩证法,古今中外的认识和解释并不完全一致,好在,信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们对其认识还是基本一致的,即认为它“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发展规律的学说”,它的基本观点主要有两方面:联系和发展变化。即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变化的。了解了什么是辩证法,再把它套用到自然辩证法这个词上,就很容易理解它的含义,就是用辩证法的观点对自然界进行研究并形成认识,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变化的。

2、关于学科性质

我们认识自然辩证法,显然不能仅停留在对这个词的字面意义的理解上,而对其更深入的认识,需要我们分析它作为一门学科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关于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问题,近些年来颇有争议。10多年以前,理论界对此问题的认识有一个基本的共识,那就是认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教科书、相关辞书都是这样说的。这种认识具有很充分的理由,仅从词上望文生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一部分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辩证法,既然辩证法属于马哲的组成部分,那么自然辩证法当然属于马哲这是没有异议的。再从恩格斯的原著来看,其哲学色彩也是很浓郁的,马克思在1877年1月21日写给别人(威廉••亚历山大•弗罗恩德)的信中曾说恩格斯“正在写关于自然哲学的著作”。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是把自然辩证法当做马哲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认识,并展开研究和教学的。

但是,近些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有学者和研究者明确反对这样的观点。一是因为自然辩证法在发展中吸收了包括西方科学哲学在内的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已经远远超出了马哲的范围;二是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认为说自然辩证法是马哲的组成部分不利于这门学科自身的发展,破坏了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在我国现有的学科建设体制中,哲学属于一级学科,马哲属于二级学科(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原来叫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逻辑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如果自然辩证法属于马哲,那么它就是三级学科,而这与它在我国的实际地位相差太大。自然辩证法在我国有什么样的实际地位?我国目前虽有诸如中国哲学学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会等全国性学会,但却没有全国性的哲学学会,而我国却有全国性的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且是当年邓小平亲自批准成立的。担任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领导的,都是部长级的人物。哲学有这样的地位吗?似乎没有。现在说哲学是一级学科而自然辩证法是三级学科,显然会有很多人不同意。于是有人(例如清华大学的曽国 1 屏教授)力主改为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新版教材就是这样说的,后来的教材竞相效仿)。大家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目前属于一级学科,说自然辩证法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至少它属于二级学科,地位当然有所提高。但这一说法还是存在不少争议。比如作为一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有属于自己的二级学科(2005年教育部决定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时明确规定其包括5个二级学科,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后来又增加近现代中国社会,共6个二级学科),但其中并没有自然辩证法。这让人真是感到困惑不已。

我们再看另一种情况,1987年我国教育部重新修订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正式把自然辩证法改成了科学技术哲学,而我们刚才已经说过,科学技术哲学是属于哲学的一门二级学科。这显然是重新承认了自然辩证法的哲学性质。但到此事情还没有结束,还存在许多疑问,如科学技术哲学就是自然辩证法吗?或者说科学技术哲学的内容能够完全代替自然辩证法的内容吗?回答是否定的。有一部分人(主要是理论界的后起之秀)认为,有了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明确地说科学技术哲学就是当代的自然辩证法。大家注意到:在国家教育部公布的研究生招生目录中,在科学技术哲学后面有一括号,里面是“自然辩证法”,这也明确告诉人们,现在的科学技术哲学,就是以前的自然辩证法,至于为什么还要用括号的形式指出来,有人说是为了照顾一部分老同志的习惯。但也有一部分人不同意这样做(主要是理论界的老先生们),他们认为自然辩证法研究在中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出现了一个学派,有相当稳定的研究队伍,也有大体一致的研究规范。说的格调低一点,它养活着一大批人,这些人要靠它吃饭,取消它是无法让这些人所接受的。再者,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还存在着性质上的明显区别,很明显,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虽然科学技术也是其研究对象,但那是为进一步研究自然界服务的,而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显然就是科学技术。连研究对象都不一样,怎么能说两者是一回事呢?

由于存在上述问题暂时不能解决,目前所形成的格局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两者并存,对哲学界就叫做科学技术哲学,如我本人,给哲学专业学生讲课就叫做科学技术哲学;而对其他,如对理、工、农、医及管理类的硕士研究生讲课,就叫自然辩证法。内容基本一致,形式和侧重点略有差异。

尽管存在着上面所说的这种情况,自然辩证法的哲学性质还是应当予以确认。其原因有二:(1)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属哲学研究对象的一部分(哲学研究对象为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2)哲学之为哲学,研究的是最一般,不研究具体的特殊的东西,具体的东西是各门科学的对象,自然辩证法也研究最一般,因而属于哲学。

在理解了自然辩证法的哲学性质后,对于其中所存在的争议、不同意见仍不能忽视,为什么有人反对单纯从哲学的角度理解它?因为它与其他的哲学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科学性质。从恩格斯在写作《自然辩证法》期间与马克思的通信的内容来看,他们在很多情况下都称这一著作为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爱因斯坦在看了自然辩证法的手稿后也认为这是一部关于自然科学的著作。【现在有学者(如肖显静)认为它应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论”。】这都是有着较充分理由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最一般规律,但最一般规律不是自发显现出来的,而是从具体规律中概括提升上来的。那么具体规律在哪儿?只能在各门自然科学哪儿,要通过自然科学(包括技术)研究获得。因此,自然辩证法需要特别密切与自然科学的对话,要了解自然科学是如何研究自然界的。这种紧密关系使得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性质日渐浓郁。

综上,我们可以这样来概括和掌握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它既有哲学的性质,又有科学的性质,是二者的中间环节和过渡桥梁。

3、关于研究对象

2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也有不少不同意见。首先,自然界是其研究对象,这一点不存在争议,因为它就是自然界的辩证法。其次,自然科学,包括技术,也是其研究对象,这一方面也可以达成共识,因为研究自然界的最一般规律,离不开对具体规律的把握,而自然科学和技术研究正是把握具体规律的学科。其他的研究对象就存在不同意见了。长期以来,不少人相信,科学方法也是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要深入认识自然科学所掌握的关于自然界的具体规律,就需要搞清楚各门自然科学是怎样研究自然界并获得关于自然界的具体规律的,这就需要研究科学方法。因此,认为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中也包括科学方法在内,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我国最早的权威教科书《自然辩证法讲义》就把自然辩证法的对象概括为自然观、自然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三个部分。)但这里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科学包括着什么内容?我们说科学并不是科学知识的代名词,它还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等内容(通常说的四科)。这样,当我们说科学是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时,实际上是包括了科学方法的,那就没有必要再将科学方法单独作为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了。

还有一点内容需要引起重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出现了社会化的新特点,人们认识到不能孤立地对科学技术进行研究,而要把科学技术放在社会这一大背景下,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中把握其本质。这就是说,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也是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这一方面的对象现在学术界对它强调的程度略有不同,但还是能够达成共识。

概括起来,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大致包括三个方面:自然界、科学技术(及其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STS)。

4、关于内容体系

一门学科的内容体系,总是与其研究对象相适应的,我们既然认为其研究对象为三个方面,那么其内容体系也就是与之相应的三大块: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包括方法论)和科学技术与社会(即STS,有学者称其为“科学技术的社会观”)。研究自然界形成对自然界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就是自然观。研究科学技术形成对科学技术的看法和观点,就是科技观(包括研究科学技术方法形成的方法论),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的关系,形成相关的理论观点,我们将其称为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5、关于它的形成和发展

@上次课我们讲的是“关于自然辩证法的基础知识”,即绪论。我们说到,这一部分内容共有七个方面,我们已经讲完了4个方面,分别是:

1、关于“自然辩证法”这个概念;

2、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3、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4、自然辩证法的内容体系。下面我们接着往下讲,第五点内容,“关于自然辩证法的形成和发展”。@ 这部分内容极为广泛,大家可以参阅相关教科书。我们这里只做简要的叙述。自然辩证法形成的标志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出现。应该注意的一点,作为一门学科,作为一个理论体系,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那么这与恩格斯一人写书是否矛盾?否,因为恩格斯书中的观点是与马克思进行过沟通的,有的观点本身就来自马克思。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写于1873—1883年间,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73年5月—1876年5月。1873年5月30日,恩格斯在给马克思的信中明确提出了研究自然辩证法的设想,这被认为是恩格斯写作此书开始的标志。此后的三年时间里,恩格斯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写出了一些论文和札记,其中在全书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导言”一文,就写于这一时期。从1876年夏天开始,恩格斯暂时放下了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写作工作,转向去写另一本重要的著作《反杜林论》。但他把许多为写作自然辩证法而准备的资料用于写作反杜林论一书,因而《反杜林论》实际上也是关于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原著,有不少人甚至认为它的重要性不亚于自然辩证法,因为它是成型的、系统化的,并且是公开出版发行的;而自然辩证法则没有完成。1878年6月以后,恩格斯继续研究和写作自然辩证法,引人注 3 目的是他写出了两个计划草案,这反映出他已经在整理各种资料的基础上开始从整体上构思理论体系。经过大约5年的研究,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框架已经形成,理论体系已初见其雏形,就差形成一本书了。但此时,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这完全打乱了恩格斯的写作计划,他不得不把所有精力用于整理马克思留下的《资本论》手稿,直至1895年8月6日恩格斯也去世,他没能再抽出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自然辩证法》一书,于是在恩格斯那里,自然辩证法成为没有完成的东西。

马克思、恩格斯相继去世后,他们的手稿开始由马克思的小女儿爱琳娜保存,但她不久于1898年也去世了,手稿落得了德国社会民主党伯恩施坦手中。由于政见上的差异,马克思、恩格斯的大部分手稿一直被封存而没有被公开出版发行。十月革命后,列宁认识到挖掘马克思、恩格斯手稿的重大意义,于1924年派著名哲学家梁赞诺夫率代表团与德国社会民主党谈判,动用黄金储备购得了手稿的拍照权,一大批马克思、恩格斯的手稿得以重见天日。《自然辩证法》一书于1925年第一次以德文、俄文对照本在莫斯科出版。此后,世界各国纷纷翻译出版这部重要著作,相继有日、中、英、法、意等译本出版。据统计,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出版的各种文本近30种。中译本是1932年翻译出版的。

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进一步推动了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和发展,他针对现代科学革命中所出现的新形势,写出了《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对一些错误思潮进行了极有说服力的批判,捍卫并发展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毛泽东为代表,站在唯物辩证法的立场上,对与自然辩证法相关的一些基本原理进行了论述,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自然辩证法。*期间,虽然一直强调要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但由于教条主义作祟,极左思潮泛滥,使人们对包括自然辩证法在内的许多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产生了抵触情绪,影响了它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应用更成为一句空话。拨乱反正以后,自然辩证法研究迎来了自己的春天,邓小平密切关注并支持加强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工作,他批示成立全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并亲自为相关研究杂志题写刊名。在党和国家领导人支持甚至亲自参与的情况下,自然辩证法研究在我国开展的有声有色,各种新成果不断涌现。不仅如此,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自然辩证法工作者秉承“为国服务”的既定目标,为各项工作献计献策,做出了卓越贡献。目前,自然辩证法研究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匹配的一项重要研究活动。

6、关于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学习一门课程,需要搞清楚为什么学习,即需要了解学习它的意义。在以往的授课过程中,经常有同学问这个问题。文科学生还好一点,一般能够理解其意义。理、工、农、医类的硕士研究生则很有些抵触情绪,不理解、不愿学。我曾多次尝试做一些说服工作,解释说学习这门课程意义多么重大,但总是免不了有王婆卖瓜的嫌疑,效果不明显。但我今天还是想谈谈这方面的问题,哪怕是对大家稍有点启发也好。

第一方面的意义,如同教科书上所说,可以通过自然辩证法研究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这里涉及到这样几方面的内容:首先,马克思主义也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丰富、发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凝固化、教条化,会给我们的各项事业带来损害,十年*的浩劫说明了这一点。其次,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答案可能有许多,但实践是最重要的。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到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成果中吸取养料。但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性、抽象性程度较高,需要一个过渡环节来连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的社会实践和各门科学,自然辩证法就可以充当这一桥梁,把科学(主要是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成果提升、概括,使之更具普遍性,成为哲学的内容,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的理论。可能有个别人会说,这方面的意义对我来说等于没说,因为我们并不相信马克思主义,或者说即便是相信也是盲目的。这确实是个问题。但我们应该意识到,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国目前的主流意识形态,还是被作为我们各项事业的指导性理论,这一点现在看来不仅没有随我国社会发展而淡化,反而有进 4 一步强化的趋势,党中央不断强调要进一步强化各类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就说明了这一点。这一形势不会因为部分人的怀疑而在短期内发生变化。退一万步讲,你对此感到很反感,也要说出反感的理由,如有人在多种场合用极不冷静的极端语言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批评,但当问其读过马克思主义的什么著作时,却得到了没有读过的回答,没读过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所作批判就是没有根据的,是贻笑大方的。所以,即使我们不认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理论界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合理的,那也要说出我们的理由。理由在哪儿?当然要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中去寻找。有不少人实际上就是在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时,由怀疑到相信、直到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这方面的问题还需要大家自己体会,我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大家。

第二方面的意义:实现观念更新,以正确认识取代错误认识。人认识世界万物,经常会犯错误,犯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违背了辩证法。有这样一个例子(教材上有)可以说明这一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关于自由落体的理论是错误的,但它符合人们的直观,因而数千年来人们对此深信不疑。这样的错误观念有个特点,那就是想纠正很难。而当我们用辩证法的思路去思考这个问题时,可以把落体放在其周围环境之中,考虑其与他物的联系,则问题迎刃而解。自然辩证法正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视角,认识自然事物时能帮助我们少犯错误,对前人所犯的错误,也容易加以纠正。

第三方面的意义: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甚至与哲学的融合。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整体化,这不仅表现在自然科学内部各学科之间的整体化,也体现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的交叉会通。这种整体化是人的知识发展之必然。为什么?因为我们身处其中的世界是一个整体,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当然也应当是一个整体。那么为何有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分野?那是为了人类研究的方便,是人为造成的。从长远的发展看,两者还是应当最终实现结合。但目前的现实看来,这种结合常常很难实现,因为长期从事某一方面的研究活动,会使人从思路到行动方式固定化。用哲学的语言说叫做主体客体化,人因长期受对象的影响而具有了对象的特征,表现为只熟悉自己的专业,进而偏爱自己的专业,对其他知识由于不熟悉进而产生排斥心理,与其他专业结合就会面临许多障碍。自然辩证法可以说是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结合方式。从性质上可以看出,这门学科有文理结合的特点,而正是这一特点使得文、理两科的从业者都能较容易地进入并理解它。比如理科从业者在了解自然辩证法相关原理的基础上,可以反观自身,反观自己的专业,一看自己的专业研究是否能从自然辩证法哪儿获得启发;二看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自然辩证法中能起什么作用。再说的直白一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文科、哲学用什么方式说话,如何思考。文科从业者也可以得到类似的启发。

第四方面的意义:规范科技成果的应用。科技研究工作者创造出科技成果,最终要付诸应用,仅从兴趣爱好出发进行科学研究而不考虑应用,这种情况很少见。能够应用,总是让研究者感到欢欣鼓舞的一件事情。但科技成果的应用,会产生两方面的结果或效应:一是所希望的,二是不希望的。如何让符合希望的结果更充分地显现,而避免所不希望的结果出现,或让其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实践已经证明,仅靠科学技术本身和科技界的从业者是难以做到的,还需要综合考虑社会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做出恰当的决策,使科技成果为人类造福而不是相反。通过前面内容的讲解我们看到,自然辩证法既能够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本身,时刻关注科技成果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效应,同时又能够把科学放入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综合考察,避免了片面,更容易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上次课我们讲到第一个专题的第六点内容,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共五个方面:(1)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2)实现观念更新,以正确认识取代错误认识。(3)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甚至与哲学的融合。(4)规范科技成果的应用。(5)

最后一方面意义:指导、规范人类与自然界打交道的实践活动。自然界本身是充满辩证法的,如果我们在与自然事物打交道时违背了其辩证法的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关 5 于这一点,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有过精辟的论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自然辩证法,作为从整体上宏观看待自然界的一门学问,可谓站得高看得远,能够在看到好的结果的同时,注意可能出现的不利后果。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的许多大型工程建设过程中,自然辩证法界的相关人士很好地发挥了这方面的作用。他们大胆而理智地向决策层建言献策,从而使我们避免了许多失误。我们结合一个具体实例来看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三峡工程。在湖北宜昌,在长江著名的三峡风景区的下游,建起了一条高达180多米的大型水坝。此工程于上世纪90年代初(1992年4月3日,七届五次会议通过决议,批准三峡工程上马,不久即上马。)动工,到现在基本完成并投入运行。但对于这一大型的水利工程,几十年来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支持者众多,反对者也不少。虽然最终是支持者一方遂了心愿,但他们显然无法高枕无忧,因为反对的力量一有机会就会发表不同意见。我国政府对此也绝不敢掉以轻心,对于这一工程一直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诚惶诚恐、战战兢兢。争论的焦点在哪儿?那就是利弊的权衡。

三峡工程预想中的好处和利益主要有三方面:发电、防洪和航运。这些好处现在看来不会落空,如防洪这一方面的效益已在近些年显现出来。那么为什么会有很多人(自然辩证法界最为典型)要反对?因为他们看到了可能出现的不利后果。关于这些不利效应,有人(如李锐)提出了有代表性的几方面:资金问题、移民问题、泥沙淤积问题、环境问题等等。其中除资金问题现在看来因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不会产生严重问题外,其他各个方面都不能让人彻底放心。比如泥沙淤积问题,在以后会不会产生类似三门峡那样的严重后果?人们普遍不敢乐观。基于对可能出现的恶果的担忧,包括许多水利、泥沙专家在内的有识之士都对三峡工程持反对意见,自然辩证法界反对者尤其众多(近年有专家从发展的角度对这一工程持支持态度,也有一定道理)。众多的批评、质疑甚至否定,没有能左右决策,三峡工程如期上马并已基本完工。这似乎给人这样的印象,反对不起作用,但事实绝非如此,正是因为存在着绵延不绝的反对声,才使工程负责人和我国政府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格外重视。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如果没有反对声音的存在,一些恶果可能已经出现。

7、关于学习的方法

学习方法问题,教科书有较多的说明,我们这儿简单介绍一下。实际上,方法这种东西,千万不能被迷信和神化。同样的方法对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用途,也就是说对一部分人适用的方法对另外的人不一定适用。因此,方法只可以作为意向性的东西,而一般不要盲目地作为规范性的东西,方法问题只能作为一种引导和启发性的东西被接受。这里简单介绍几方面与方法有关的意向性的内容。

(1)学习原著。从根源上看,自然辩证法是一门原著课,因为它来自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虽然现在的自然辩证法与原著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但原著中的基本观点和原理还是有效的。因此,无论当今科技如何地突飞猛进,自然辩证法的具体内容如何地日新月异,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仍然是十分必要的。与自然辩证法有关的经典著作很多,主要的有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和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前面已有介绍,这里不赘述。应当注意的是,对待经典著作要有科学的态度,不能用固定化的和僵化的观点静止地、形而上学地看待它们。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与《反杜林论》写于100多年前,其中涉及的科学成就现在看来有部分是不恰当甚至是错误的。因此,学习原著不能囿于具体词句,而是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由于承担着为辩证唯物主义进行辩护的责任,因而带有较强的驳论色彩,对一些他认为错误的观点 6 进行了强烈的批判。这在当时无疑是必要的,但产生了一些其他的影响,如对奥地利著名科学家和哲学家马赫的批判。由于列宁的批判,许多人将马赫所作出的科学贡献也忽略甚至有意抹杀了。

(2)学习自然科学和相关的技术知识。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一般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各门自然科学和技术则是关于自然界具体规律的揭示和描述,一般规律是在具体规律基础上概括出来的。因此,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自然辩证法的相关理论。当然,当今时代科技发展导致的知识激增极为迅猛,且难度也在日益加大。在此情况下,人们要真正掌握科技知识并非易事,等学好了科学技术知识再学自然辩证法是不现实的。我们在这儿所说的,是要求大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科学技术发展有大致的了解,特别是重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发展及应用。

(3)到自然界中学习自然辩证法。辩证法的规律在自然界当中,正如恩格斯所说,“自然界是检验辩证法的试金石”,与日俱增的科学知识证明了“自然界的一切归根结底是辩证的而不是形而上学的运行的”。“事情不在于把辩证规律硬塞进自然界,而在于从自然界中找出这些规律并从自然界出发加以阐发。”因此,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不能仅停留在理解和把握相关的条文上,还应积极参加生产实践活动,与自然事物打交道,在对自然事物深入理解的基础上领会其中的辩证法规律。

(4)建立科学工作者与哲学工作者的联盟。前已述及,自然辩证法在性质上是科学技术与哲学的中间环节,是两者之间的沟通桥梁。通过自然辩证法,哲学可以及时获得各门自然科学发展的信息,不断吸收消化它们以发展自身。同样,通过自然辩证法,各门具体科学能够了解哲学理论的最新进展,从而获得思想、方法等方面的启发和指导。可见,自然辩证法无论对于哲学还是自然科学,都有重要的意义。从另一方面看,哲学与科学的联系真正建立起来,对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学习也有重要意义。如果哲学与科学互不联系,两方的从业者对对方的研究领域知之甚少,就会产生隔阂甚至相互轻视,此时自然辩证法的地位是相当尴尬的,其桥梁作用就无从发挥。一旦建立起两者的联盟,自然辩证法就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余地,因为哲学和科学双方都需要通过自然辩证法了解对方,这就有了对自然辩证法这一学科的客观需求,必然带动自然辩证法学习和研究热潮的出现。

(5)科学技术史是人类认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的许多原理,都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已经检验过的真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也是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长期发展过程中充分证实了的。离开了科学技术史,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和原理就会成为空洞的,甚至会变成僵死不变的教条。只有深入学习科学技术史,把握其发展的整体线索,才能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如何通过对自然科学和技术成果的概括而总结出自然辩证法的普遍原理的,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领会自然辩证法的内容。除了科学技术史,还要学习自然辩证法这门学科的历史,包括它的前史及形成后的历史。学习前史,可以了解马克思、恩格斯之前人们的研究成果,从而使我们的认识不断由浅入深;学习本身的历史,既能了解经典作家们是在什么条件下创立自然辩证法的,也能了解自然辩证法是如何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不断丰富和发展、充实并壮大起来的,使人们在以后的研究中有所借鉴。

第一个专题的内容就讲这些,下面要讲的是第二个专题,一般对应的是教科书上第一章的内容。

二、自然观的发展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首先涉及到两个概念: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所谓自然观,指的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则是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立场上看待自然界 7 形成的基本观点和看法。

人在自然界中生存,一定会有自然观。人们的自然观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科学的发展,人们的认识能力会不断提高,对自然界的认识必然会发生变化,越来越全面也越深入,于是就有了自然观的变化和发展。有一个重要的理论观点,那就是关于自然观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有什么样的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就有什么样的自然观,即自然观是自然科学水平的反映,真是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促成了自然观不断上升的发展历史。因此,探讨自然观的发展需要结合科学发展的历史来展开。

科学的历史(主要是自然科学的历史,以后除非特别说明,科学限定为自然科学。)大体上可分成三个阶段:古代科学、近代科学和现代科学。(一些严肃的科学史研究工作者可能不赞成这样简单笼统的分期,但作为一种粗略的解释还是可以接受的。)三个时期间都有一明确的时间界标,即1543年和1900年,这是近代科学革命和现代科学革命发生的年份。这两个时间界标把科学的历史分成三段:1543年以前为古代科学,1543年至1900年为近代科学,1900年至今为现代科学。我们分别加以简要介绍。

1、古代科学及对应的自然观

关于古代科学,由于时间跨度太大,有些东西又是发生在远古,关于古代科学的研究,人们常常有不知从何处说起的困惑。我们不是系统地讲授科学史,且时间又极为有限,更是感到无处下手。通过思考,我们选择性地简要介绍5个方面的内容。

(1)关于起源。科学如何起源?对于这个问题人们基本上可以达成共识,那就是起源于远古时代人类祖先们的生产实践活动。恩格斯这样说:“科学的发生与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英国科学史家丹皮尔说道:要探索科学的起源,就“必须到早期人的这种种遗迹中去寻找”。可以认为,科学起源于生产是一种正统的认识,我们认为这种认识是符合历史的真实的,这有众多的证据可以做出说明。

但事情往往有例外。有人指出:这种观点难以解答地球上所发现的众多不解之谜。我们知道,人们在考古活动中发现了许多难解之谜(主要是指远古遗迹),著名的有金字塔之谜、复活节岛上的巨大石像之谜、英国的巨石阵之谜等等。它们是谁建造的?这是让人深感困惑的。当然,以前人们所说的不少不解之谜已经被破解,甚至有个别的还是别有用心的人伪造出来的。但是,也确实有一些不解之谜是我们现代的科学技术知识所不能解释的东西,如上面所提到的几例就是。如何解答?人们提出了各种方案,代表性的有三种,我们简单介绍。一是外星文明说,认为在远古的蒙昧时代,外星文明生命曾光临过地球,留下了他们科技文明成果的痕迹。第二种是所谓时空隧道说,是现代科技成果由于某种目前尚不为人所知的原因,通过时空隧道来到了远古,又被现代人通过考古所发现,成为不解之谜。时空隧道是一个让人深感困惑而又引人入胜的问题,它存在不存在?有什么性质?存在诸多猜想和争论。当然,即便有时空隧道存在,对于解决上述不解之谜似乎帮助不大,因为会陷于文明循环的怪圈。第三种观点是所谓的多次文明说,认为在我们人类现时代的文明之前,地球上还曾经存在过一次甚至多次其他文明。这就是说,地球文明是周期性的。周期形成的依据是什么?一种观点认为是地球上气候的变化,最有可能是冰川期与间冰期的交替。当冰川期来临时,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气候寒冷;但在间冰期则比较温暖,由于条件适合,逐渐发展形成了人类(或其他形式的文明物种)文明。但后来又进入冰川期,地球气温再次大幅度下降,广大地区的文明物种因无法忍受寒冷而大部分消亡,仅留下极少数来到河流入海口比较温暖的地方。在历经艰辛熬过了漫长的冰川期后,才又开始复苏,但他们对以前的一切已经无法忆起,就成为后来的不解之谜。

上述各观点中,无疑是第三种科学性更强一些,但遗憾的是它也缺乏必要的证据,仅是一种猜想,因而不解之谜仍是难解的。由于这些不解之谜的存在,使人们对科学的起源问题欲言又止,感情上宁愿相信生产起源说,但理智上有心存疑虑,认识到它还远远没有达到天 8 衣无缝的程度。因此,研究者在科学起源问题的研究上,还远远不能高枕无忧。

(2)关于中国古代的科学(包括技术)。谈起这个问题,我们一半是自豪,一半是遗憾。自豪的是我们一向认为我们在漫长的时间里科学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遗憾的是到了近代我们落后了。对于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恰当的态度应该是:既不能妄自菲薄,又不能妄自尊大。我们古代确实曾经出现过值得自豪的科技成就,如四大发明,说我国古代没有科学是不负责任的。但对这些成就千万不可强调过分,不能沉浸在过去的成就中无法自拔,虽然我们现在不行,但我们老祖宗比你们强,如此就无法正视我们落后的现实,那么就无法真正实现赶超。实际上,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虽然数量不少,但其特点中就孕育了后来消亡的萌芽。对于中国古代科技有些什么特点,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达成一致意见。我们这儿简单介绍几个方面供大家参考、体会。①世俗化。中国古代很少出现像古希腊科学家身上那种纯纯的求知精神,不能做到为学术而学术,而重点强调知识为世俗事务服务,特别是为政治统治服务,使科学成为政治统治的御用工具,天文历法是个典型。与天文历法相关的知识在中国古代发展很快,在很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封建君主专制做论证的。其他知识中或多或少都可找到这样的痕迹,如此就很难形成科学活动自己的传统。②拟人化。中国古代对自然的认识,强调人物一理、天人合一,用人的心理、行为来比附自然现象(反之也是一样)。比如关于磁现象的研究,一直把磁当作慈看待。再比如对宇宙的认识,我们头顶上的天为什么南北不对称?是因为我们人的前后不对称。还有把太阳看做君王,而把其他星体看做臣子等等,不一而足。这样的认识显然远离了自然事物的本来面目,无法抓住事物的本质,因而也就难以取得真正的科学成就。③流水账式地记录、不系统。中国古代的学术研究者往往都是一些所谓的边缘人,基本上没有出现像古希腊时期亚里斯多德那样的专门科技人才,因而很难对某一事物、现象进行长期的系统的专一化的研究,而往往是偏重于对自然现象进行记录,只是记录下事实,不求甚解。如宋代被公认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鼎盛时期,沈括的《梦溪笔谈》是其代表。但大家翻开此书看一下,基本上局限于记录自然现象。类似的特点决定了它很难有发展的连续性,后来被西方科技超过,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3)古代阿拉伯地区的科学。如果说中国古代科学是自我发展、自成一体的典型的话,那么阿拉伯地区的科学就是不同文明成果相互融合的典型。从公元5世纪开始,欧洲结束了光辉灿烂的古典时代,进入了所谓黑暗的中世纪,宗教神学兴起,科学陷入停顿。但与此同时,科学在世界其他地区却有异军突起的表现,阿拉伯地区是典型的代表。公元7世纪开始,阿拉伯地区文明获得空前大发展,包括科学在内,社会各项事业都独树一帜,很多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此时所创造出的众多科技成就,在后来被欧洲人所获得,影响、启发了欧洲的近代科学革命。值得注意的是,阿拉伯科学的兴起,与伊斯兰教的兴起是同一个过程,这一方面说明社会各项事业是紧密相连的,其中一项是难以独立向前发展很远的;另一方面还说明,伊斯兰教对科学及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这里体现出的是科学与宗教关系的另一方面。

(4)关于中世纪。一般的观点认为,中世纪是欧洲科学的停滞时期,因为当时占据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宗教神学,人们的日常行为以神学教条为唯一的依据,不能越过雷池半步。于是自然研究停滞了,少量被保留下来的知识也主要用于为神学做论证。在理论方面,人们陷入关于宗教教义的无休止的争论之中。但需要加以注意的是,中世纪并非像人们一般性的理解的那样漆黑一团、一无是处。在公元5世纪到15世纪的一千年间,前500年是名副其实的黑暗年代,而在十字军东征(发生在11—13世纪)以后,欧洲曾经出现过明显的学术复兴现象,出现了倡导实验方法的近代科学先驱罗杰尔•培根。忽视了这些就不能理解为什么中世纪的黑暗刚刚过去就迎来了近代科学革命的曙光。在中世纪,建筑、市政工程等技术领域也获得长足的进步。即便是宗教神学,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奥古斯丁,被称 9 为第一位基督教哲学家,他号召人们读两本书,《圣经》和自然之书,这简直就是在号召人们去研究科学。后来的经院哲学固然在总体上荒诞不经、乏善可陈,但也有积极的成果出现,那就是得出结论认为,上帝也不能做违背逻辑的事,逻辑、规律等方面的内容在上帝之先。诸如此类的结论完全可以看作是中世纪给人类留下的宝贵遗产。

(5)关于古典科学(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科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5世纪)。这是需要重点介绍的内容,因为它是古代科学的典型体现,以至于人们一谈到古代科学,首先甚至是唯一想到的就是古典科学。

古典科学有一个简单分期:①爱奥尼亚时期,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480年,是古典科学的兴起时期。主要特点为:科哲不分,笼统地研究自然界,关注诸如本质、统一性等大问题。代表人物有泰勒斯、毕达哥拉斯等人。②雅典时期,公元前480年至公元前330年,是古典科学的发展时期。仍然科学哲学不分,但对自然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入。代表人物是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③亚历山大时期,公元前300年至公元前100年,是古典科学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一大批重要的科学成果和著名科学家,技术有不少成果出现,但科学与技术仍处于脱节状态。主要代表人物有阿基米德、欧几里得、阿里斯塔克等人。④罗马时期,从公元纪元始至公元5世纪。是古典科学的衰落时期,人文科学发展较快,自然科学开始走下坡路,技术受到重视,科学成就也许就是托勒密(约90—168)的地心说。 纵观古代科学发展的整体状况,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些特点:笼统、直观和思辨,在一定程度上脱离民主、脱离实践(古典科学最为典型)。这样的科学发展状况直接导致了古代朴素自然观的出现。

关于朴素自然观,有两点内容值得注意:①探讨世界的本质,形成的观点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倾向。在不同的哲学家那里,关于世界的本质的观点是不一样的,泰勒斯认为是“水”,阿那可西米尼认为是“气”,赫拉克利特认为是“火”,恩培多克勒在上述三种基础上加上“土”,主张“四元素”说,留基伯、德谟克利特则认为是“原子”;在古代中国则有“元气”说。这些观点显然都是猜测,但明显属于唯物主义观点。将世界的本质诉诸于精神和某种神秘力量的人较少。②探讨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发展,看到了事物的发展变化,看到了自然事物身上对立性质的相互转化,显然具有朴素的辩证法倾向。赫拉克利特指出:“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国道家的老子说道:“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经典著作《周易》中充满了辩证法思想,更是为人们所熟知。

@上周我们讲到第二个专题,“自然观的发展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我们讲到第一部分内容“古代科学及其对应的自然观”。与古代科学特别是古典科学的状况相对应,出现了一种朴素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尽管是朴素的,但仍有重大意义。

可以看出,古代自然观尽管是朴素的,但仍有重大意义。因为它既有唯物主义倾向,又有朴素辩证法倾向,成为后来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先驱。但它显然不是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因为它没有实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由于古代科学的笼统、直观和思辨的特征,导致朴素自然观也有类似的特征。另外,古代科学脱离民众、脱离实践,导致朴素自然观也脱离民众、脱离实际。因此,当科学发展受到阻碍、趋于式微的时候,朴素自然观也就破产了。

请大家注意,朴素自然观不是与古代科学对应的唯一自然观,它只是有代表性 一种。除它之外,还有各种形形色色的自然观。但其他自然观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神秘气氛,可称为神秘主义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在中世纪,发展称了一种宗教神学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在很多方面和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朴素自然观。关于宗教神学自然观,一般教科书并不作介绍,主要原因恐怕是它与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联系不多,甚至是对这种新自然观的一种阻碍。但人类发展历史上确实有一段时间是从宗教神学的教条出发看待自然界的,也就是说神 10 学自然观在历史上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既然要介绍自然观的发展,当然也不能回避这种自然观。

神学自然观出现并盛行于欧洲中世纪。此时,基督教的观念为欧洲各国所接受和信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导性意识。宗教还与世俗权力相结合,形成政教合一的国家,在不少地方教权甚至超越政权,对社会起着实际的控制作用。在此情况下,人们理解自然界的依据和出发点,自然是宗教教义。其基本观点是:自然界是上帝或神的创造物,如圣经创世纪一章所述;自然界的任何事物,所发生的任何运动、变化,都由神或上帝所控制,按照上帝的旨意行事。如有的主教宣称:没有上帝的旨意,一根头发也不会从脑袋上掉下来。盲目迷信盛行,与科学相关的知识成为神学的婢女。

这样的自然观相对于此前的朴实自然观,看起来明显是一种退步。但退步与进步是对立的统一,应辩证地看待。所谓进中有退,退中有进,退步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进步。古代朴素自然观虽然既有唯物论倾向又有辩证法倾向,但它是阳春白雪,高高在上,脱离民众,脱离实际,不能解决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神学自然观的冲击下,它的被放弃是必然的。在此意义上,这种取代当然也是一种进步。

二、

2、近代科学与机械的自然观

1543年到1900年期间被称为近代科学时期,我们大体将其分为三个阶段:①16世纪—17世纪的科学革命,②18世纪的稳步发展,③19世纪的科学高潮。对应前两个阶段形成的自然观是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对应第三阶段则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诞生。在这一部分里,我们介绍科学发展的前两个阶段和机械自然观,而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诞生放在下一部分内容专门介绍。

(1)关于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需要大家有所了解:革命的背景、标志和大致历程。我们分别加以简要介绍:

近代科学革命的背景。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①十字军东征。②文艺复兴。③远洋航海与地理大发现。④宗教改革运动。⑤基督教的兴起。

近代科学革命的标志:1543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一书出版。近代科学革命的历程:开普勒发现行星运行三大定律,极大地增强了哥白尼日心说的科学性;伽利略系统研究了地上物体的运动规律,建立起了新物理学。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实现了近代物理学的第一次大综合,标志着近代科学革命的完成。

牛顿科学及其同时代产生的其他科学,有一些重要的特征,而正是这些特征影响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界的看法,成为机械论自然观形成的重要原因。体会一下牛顿科学有哪些特征。还是要说明,不同的研究者会因论证的问题不同而有不同的侧重点,所分析的特征会有所不同。我谈一下我总结出来的几个特征:(1)公理化。牛顿显然受到了欧几里得几何体系的影响,其著作是用公理化方式写成的。首先将以前比较混乱的概念重新加以定义,以此作为构造其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最后完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2)数学化。其重要理论结论都简化为数学公式,让人一目了然,既有美感又有说服力和精确性。牛顿的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是万有引力定律,而我们知道,在牛顿之前,胡克基本上已经完成了这一定律的发现,但这一发现最终不属于他,人们分析其原因,一个主要的方面就是胡克数学不好。(3)描述性。牛顿科学主要侧重于对现存事物的存在状态和运动过程进行描述,而对于事物如此存在和运动的历史原因不能理解,即它不能研究演化问题,其著名的第一推动就是如此提出来的。(4)机械性,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机械,不同之处在于复杂程度不一样。(5)神创论,这是与其机械论观点相一致的。比如我们走进沙漠,发现一块手表和一株小草,其感受是不一样的。手表让我们想到了人的创造,而小草才是自然的创造。把世界上的事物理解为机械,当然要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来创造它。

18世纪科学的稳步发展。整体上看,参照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特别是万有引力定律 11 展开研究活动,纷纷建立各自的学科体系,稳步发展。

16、

17、18世纪200多年科学发展的整体状况相联系,形成了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其基本观点是:①认为自然界是一个物质性的世界,反映了这种自然观的唯物主义性质。但大家注意,这种唯物主义是一种自发的倾向,而还不是人们的一种普遍自觉。②认为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由最小的物质颗粒组合而成,这是唯物主义观点的进一步深化,但也体现出其机械性特征。③给出的是机械的宇宙图景,认为世界就是一架上足了发条的钟表,是一架巨型的机器,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机器,生物是机器,人也是机器,只不过更复杂、更精致一些而已。④认为自然事物的本质保持不变,一物永远是它原来所是的东西,所发生的变化只是位置、表面状态等非本质的改变。⑤事物的变化服从机械决定论,未来的走向由其初始条件所唯一地决定。⑥事物的存在和变化都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之中,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与其中的物质及其运动无关,这就是绝对时空观。

这样的自然观反映了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水平,很明显尤其进步意义。但它有着重大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机械性。世界上的事物并不能简单地用机器来解释,生物运动,特别是人类及其意识活动,是没有办法还原为机械运动的。②形而上学性。它孤立地、静止地看待自然界的事物,根本无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性质。③不彻底性。刚才已经谈到,其唯物主义观点不彻底,因为机械论联系着神创论。再者,其不能将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人类社会;还有,它也看到了事物的变化发展,但否定质变的存在,强调“自然界绝对不变”这样的观点。

三、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诞生 机械自然观由于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迟早会为更新的自然观所取代,取代它的便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这种自然观诞生于19世纪,与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相适应。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解释,近代自然科学在19世纪以前还处在搜集材料阶段,而进入19世纪后就发展到了整理材料阶段,因此使一大批重要的科学成果纷纷出现,它们揭示出了自然界事物的辩证性质,使得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诞生成为历史的必然。当然我们应该清楚,自然科学成就是不会自己变成自然观的,还需要有人来概括总结才能得到提升。这项工作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作出的。当客观条件、主观条件都具备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就顺理成章了。我们这里主要分析自然科学的成就对新自然观的形成所起的作用。

1、19世纪的科学成就

19世纪的科学已经进入整理材料阶段,当人们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时,就会发现不同材料之间、不同研究对象之间、不同学科之间都存在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探索这种联系,就会发现许多新的规律,于是一大批科学新成就纷纷出现,形成了这一世纪的科学发展的一个高潮,这一世纪也因此被称为科学世纪。在这一世纪所出现的科学成果,揭示出了自然界的辩证性质,在旧自然观的形而上学观点上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缺口,为新自然观的出现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有哪些科学成就呢?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列举了6项,认为它们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6道缺口。实际上,当时对形而上学自然观形成冲击的科学成就远不止6项,还有许多类似成就起了类似作用,我们再列出两项。加上恩格斯所作的总结,共8项成就。我们来看看这些成就是否起到了摧毁旧自然观、催生新自然观的作用。 (1)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这是发生在天文学领域的一项成就。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1724—1804)出版了《自然通史与天体论》一书(此书后来翻译名为《宇宙发展史概论》,但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是叫做《自然通史与天体论》的,于是现在很多人沿用这一名称),在书中,康德提出了一个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新说法,即起源于星云。太阳系原来并不是今天人们所能理解的那个样子,而是有其起源、演化的历史。最初是一团星际弥漫物质,也可以粗略地叫做星云。由于存在引力作用而收缩,收缩的不均匀而引起碎裂、旋转,其中一块由于存在相同的旋转方向而成为一个整体。在边旋转边收缩的过程中,由于存 12 在离心力作用,在收缩到一定程度后,有一部分不再收缩而留在原处,最后形成行星,中心最后聚集成太阳。

这种理论显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哲学意义。从科学上看,它使得人们对太阳系的研究从过去只研究结构转向研究过程;从哲学上看,它提供了一个动态的演变图景,指出自然界并不像旧自然观所宣称的那样是不变的,这显然是对机械自然观形而上学观点的一次冲击,于是像恩格斯所说,它“在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具有如此重大意义的学说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是被埋没达40多年之久,原因是什么?一个方面是康德个人的原因,不仅他本人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而且他的著作浩若烟海、晦涩难懂,他人很难注意到;另一原因则可归为社会发展,这一学说太超前,领先同时代人太远,本应是整理材料时期才有的科学成就,在搜集材料时就提出来了。它的重见天日是40多年以后的事情。

1796年,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宇宙体系论》一书出版,在其中也提出了与康德类似的星云说。这是拉普拉斯个人的独创(没有从康德那里有所借鉴),它马上使人们认识到其重要意义,虽比康德晚,人们仍给予他足够的尊重,将这一学说称为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这一理论成就所揭示出的太阳系的缓慢演化图景,是对自然界辩证性质的全新揭示,它当然是对旧自然观的有力冲击。

(2)第二项科学成就是德国人维勒人工合成尿素,这是属于化学领域的成就。1828年,维勒发表《论尿素的人工合成》一文,宣告用普通的化学方法、以无机物为原料合成了有机物尿素。这一成果表明,无机界和有机界是有着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二者之间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的传统观点是错误的。这明显形成了对旧自然观形而上学观点的冲击。

(3)第三项科学成就属于地质学,是地质渐变论。1830年,英国地质学家赖尔的《地质学原理》一书出版,系统提出了地质渐变论观点。由于长期受机械自然观影响,地质学领域也充斥着形而上学观点,认为地球本身一成不变,其内部构造中的分层现象是由于外在的神秘力量所引起的短时间内的灾变。赖尔认为,地质变化的原因不是什么外在的超自然的力量,而是地球本身的最为平常的力量,如风、雨、温度、水汽、潮汐、火山、地震等等。在这些力量的作用下,地壳本身不断地进行着缓慢的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地质分层。这样,赖尔的地质渐变论在冲击了形而上学观点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对神秘主义进行了驱逐。恩格斯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最初把理性带进地质学的是赖尔,因为他以地球的缓慢的变化这样一些渐进的作用,取代了由于造物主的一时兴起而引起的突然变革。”

(4)第四项科学成就是细胞学说的创立。这项科学成就有时也被称为细胞的发现,恩格斯就将其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生物进化论的发现并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但关于细胞的发现,科学史上早有定论,是17世纪的英国科学家胡克(Robert Hooke 1635—1703)发现了细胞。1665年,胡克出版《显微术》一书,其中记录了他发现植物细胞的事情。与胡克同时代的还有一位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Antony Leenwenhoek 1632—1723),以用自制显微镜研究微生物而著名,不要把两人搞混了。即然这样,为什么恩格斯将其看做是19世纪的科学发现呢?为此,在我国理论界还有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是恩格斯搞错了,他可能忽视了17世纪胡克等人的工作。为恩格斯辩护的人则认为,应区别“看到”和“发现”两个概念,胡克只是看到了细胞,并没有真正地发现。后来为了避免歧义,一般称19世纪的成就为细胞学说的创立。完成这项工作的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1838年,施莱登发表《关于论植物起源的资料》一文,他认为,自然界的所有植物,虽然外表看来千差万别,但它们都是由相同的单元组成的,这种单元就是细胞。施莱登所做的工作,实际上是在细胞的水平上统一了植物界。1839年,施旺发表《关于动物与植物结构和生长类似性的显微镜研究》一文,进一步指出,包括动物在内,所谓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这一成果实际上是在细胞水平上统一了整个生命界。细胞学说的创立,揭示了有机体 13 统一的物质基础和发生发展的奥秘,消除了动物界和植物界的鸿沟,展示了动植物结构和发展的统一性,从而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四道缺口。

(5)第五项成就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现。(恩格斯就是用这样的表述,但物理学用的是“能量守恒定律”,实际上后者就可以,但大家习惯了恩格斯的说法,就沿用下来。)19世纪中期,包括德国人迈尔、英国人焦耳在内的大约10多位科学家在约10多年的时间里,在各不相同的学科领域里用不同的方法发现了这一定律。它指出:自然界中的各种能量形式,诸如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电能、光能、生物能等等,虽然看起来很不相同,但它们具有共同的本质,可以按照固定的当量关系相互转化。这一定律有力地证明了宇宙中的一切运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其相互间存在着必然的转化关系。原来被认为是互不联系的各种力,不过是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的表现形态或方式。这显然从能量的角度解释了世界的关联性和统一性,从而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又一个缺口。

(6)第六项科学成就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1859年,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系统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理论。按照这一理论,自然界中的任何物种,都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依靠遗产与变异的矛盾斗争,经极为漫长的历史时期的演化而成为现在这个样子。这一理论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做是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真正让生物学奠基于完全科学的基础上。这就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又一个缺口。生物进化论是与达尔文的名字相联系的,我们简要介绍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的大致过程。

上述六个方面的科学成就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总结过的,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科学成就对新型自然观的诞生发挥了相同的作用,我们再讲两个方面的内容。

(7)电磁理论的建立。1865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发表了《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一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麦克斯韦方程组为核心的描述电磁场运动变化规律的电磁场理论,将电、磁和光统一到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中。一种理论可以将原来认为互不相关的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这显然是旧自然观的形而上学观点所不能容纳的,于是就形成了对旧自然观的冲击。电磁理论的建立被称为近代物理学的第三次大综合(前两次分别是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它奠定了经典电磁学的理论基础。

(8)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元素周期律是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一般认为元素周期律是由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在1869第一次完整地提出来的。在元素周期律发现之前,人们是在盲目的偶然的探索中发现元素的,而自从有了元素周期律的指导,人们就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预测和寻找新元素。元素周期律是整个化学的理论基础,是把化学和原子物理学联系起来的纽带。元素周期律在哲学上也有重要的意义,它用科学事实证明了世界万物的统一性、联系性及由量变引起质变的客观规律。恩格斯高度评价门捷列夫的贡献,“依靠—不自觉地—应用黑格尔的量转化为质的规律,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这一勋业,大胆地说,完全可以和勒维列计算尚未见过的行星海王星的轨道方面的勋业相提并论。”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内容及其特征

19世纪科学高潮时期所取得的上述成就,深刻地揭示出了自然界的辩证性质,使得形而上学自然观破产、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诞生成为历史的必然。(当然还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德国古典哲学基础上进行天才的概括总结。) (1)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内容极为丰富,其基本古典可概括为下述几方面:①物质观,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这样的认识是唯物论的观点,自然界中除了物质的具体表现形式,没有其他的东西。②运动观,认为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形态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没有无运动的物质,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运动在质上和量上都是不变的,运动守恒。③意识观。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人脑的属性和机能,不是什么特别 14 神秘的东西。④时空观。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紧密相连,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好存在方式。有什么样的物质存在方式和运动方式,就有什么样的时间和空间,物质存在和运动是本原的东西,时间和空间则是派生的东西。⑤辩证法。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的方面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向对方转化,由此推动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亡之中。⑥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物质的高层次提升,人依靠主观能动性摆脱了在自然界中的被动状态,可以主动、能动地作用于自然,对自然进行认识和改造,于是出现了一个不同于“纯自然”的“人化自然”,由此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全新关系。

(2)特征。纵观上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它有如下几方面的基本特征(四个统一):①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以前的各种自然观不乏合理成分,如古代朴素自然观,既有唯物论倾向,又有辩证法倾向,但在它身上两者是割裂的;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虽然将唯物论包含于自身,但它是形而上学的。只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才真正实现了两者的结合。②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把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遵循统一的辩证法规律,改变了以往人们在看待自然界时尚能以唯物论立场、而看待人类社会时就陷入唯心主义的状况。③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以往所形成的自然观,基本上是人站在自然之外看自然,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心目中的自然界,是包括了人类参与其中的人化的自然界,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界过程的一次重大飞跃。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能动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人不满足于自然界所提供的现成的东西,而主动地去改变它;受动性表现为人有依附于自然的一方面,即要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而发挥能动性。这种统一包括两方面内容:受动性是基础,能动性是主导。受动性限定了能动性起作用的范围、程度,能动性是无法不受限制地起作用的;能动性引导着受动性在好的方面为人类所利用,使自然规律更多更好地被人类所掌握。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具有重大意义:①它是自然观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是对以往自然观的超越。②为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科学方法论、科学与生活的关系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只有自然观正确,才能保证科学观正确,也才能保证从正确的观点和立场上来研究科学与社会的关系。若出发点就错了,则很容易将人们引入歧途。③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论等方面的指导。④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以上是第二个专题的内容,下面进入第三个专题的内容。

第三专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

这一专题的内容一般对应课本上“人与自然”一章的内容。

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类,地球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自然界的演进不断有所变化。我们首先介绍两者关系的发展简史,即本讲的第一部分内容。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历史

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发展历程,表现出极端的复杂性。我们考察这一历史,可以将一个矛盾作为出发点:人的目的的单一性和自然事物的错综复杂性之间的矛盾。从这一矛盾冲突的剧烈程度看来,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四个基本阶段:

1、原始和谐阶段。远古时代(原始社会),人类先民们认识能力极其低下,生产力水平不高,主动改造自然的能力很弱,主要是受盲目自然力量的支配。其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就 15 是通过渔猎和采集获得食物。大家可以体会,由于人类群体比较弱小,其基本的生活需求是比较容易满足的。(有的观点认为,当时自然界所提供的事物是很丰富的,人类的祖先们无需对自然界作很大的改变就可满足自己。)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事物产生的影响不大,也就谈不上自然界对人类的所谓报复,此时的人与自然,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但应注意的是,这样的和谐显然不是人类所希望的状态,因为人的生活质量极其低下,人与其他自然存在物并没有什么根本不同,万物之灵地位没有确立下来。部分人关于“回归自然”的倡导是不可取的,抹杀人类文明是不对的。(卢梭、伏尔泰之间的争论。卢梭把人类社会的不平等、一切丑恶现象归罪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要求人们回归自然,遭到伏尔泰的批评,说卢梭貌似一个哲学家,在本质上是一只猴子。要求人类回归远古时代的生活状态,是不现实,也是与人类发展自身的目标相违背的。)

2、冲突初显阶段。这主要发生在农耕文明时代。渔猎采集时代结束后,人类发展了一种新的文明形式,即农耕文明。由于相关操作方式、技巧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显著增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界原有的面貌。这样一来,人与自然打交道时的基本矛盾就开始发挥作用。人从单一目标出发所采取的活动,往往主要改变了自然的某一方面的因素,而自然界的各种因素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于是就会引发自然界的连锁反应,使自然界整体发生变化。自然界变化的方向不外乎两个方面:对人类有利的方面和不利的方面。如果是后者,就是所谓人与自然的冲突。但在农耕文明发展的漫长时间里,这种冲突的程度较小,表现为区域性、偶发性,且较容易消除,因而不为人所关注。(仍有有识之士注意到了,如韩非子说:“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

3、冲突加剧时期,发生在人类工业文明大发展时期。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与自然界打交道的能力日益加强。但刚才说到的矛盾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变本加厉。因此,当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干预越来越强时,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也必然越来越强。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失衡,自然界则表现为对人类实施不断的报复,人与自然的冲突日渐加剧,人类进入了一个生态危机的时代。人们用近代社会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来代表一个世纪,如15世纪叫做“文艺复兴世纪”,16世纪叫做“宗教改革世纪”,17世纪叫做“力学世纪”,18世纪叫做“启蒙世纪”或“哲学世纪”,19世纪叫做“科学世纪”。20世纪已经过去,它应该是一个什么世纪?存在不少不同意见。有“世界大战世纪”、“新技术革命世纪”、“社会主义革命世纪”等叫法,还有一个引人注意的叫法是“生态危机的世纪”,生态环境恶化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4、走向新的和谐阶段,人类目前就处在这一阶段。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其能力表现在,一旦认识到自己做了不恰当的事情,可以对以往的行为进行矫正,就是说人类身上存在一种负反馈机制。当受到自然界的越来越频繁的报复后,人类痛定思痛,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以寻找原因,然后再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尽可能与自然规律相适合。一方面,人的活动仍然要使自然界发生改变,但我们可以使之向对人类越来越有利的方面改变;另一方面,自然界一旦出现对人类不利的变化,人类可以利用各种方式进行矫正,减弱甚至消除不利变化,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内容

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内容概括而言不外乎两个方面:自然作用于人和人作用于自然。

1、自然作用于人,具体表现为下述几方面:(1)自然界创造出了人。地球自然环境中人类的出现,其具体途径可能还存在不同意见,一般的正统观点认为是在环境条件作用下森林古猿变成了人,也有人认为是浅海海洋生物最终变成了人。不论是哪种观点,都相信是自然界创造出了人。没有自然界的长期演化发展,就没有人类的诞生。相信人的产生是由于其他的神秘途径,是缺乏事实依据的,因而是站不住脚的。(2)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 16 础。人类形成后的生存和发展,一时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界所提供的各种物品、条件,离开了自然条件,人类的消失就是绝对的,更不用说发展了。(3)自然界对人类的发展是一种刺激,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动力。自然环境中有许多方面是不尽如人意的,不利的环境对人类而言是一种激励,要求人发挥能动性向自然界主动索取,于是有了人的主动创造行为,人类得以不断发展。(4)自然界还可以修正人的过度行为。自然界有自己的内在规律,它可以给人类提出警示,当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存在物有了的不合适过分行为时,自然规律就会发生作用,通过负反馈机制对人的行为进行调整。(5)自然界还为人类提供发展方向,规定人的发展范围、程度等等。人的发展方向显然不是随意的,要与自然界本身的状况相适应。比如人口数量,显然不可能无限增加,因为自然环境的容量是有限的。

2、人作用于自然,也有下述5个方面的具体表现:(1)人可以认识自然、把握规律,不论这些规律是否为人类所喜欢。这种认识和把握,就形成了人类的各种各样的自然科学知识。(2)人可以利用自然物品和自然条件,正是由于这种利用才使人类不断获得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资料,也使得人类不断成长壮大。(3)人对自然界进行能动的改造。自然界本来的存在状况,有可能与人类的需要有距离,在此情况下,人类要满足自己,就必须运用自己的能力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人类不断成长的过程就是这种改造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对自然界的改造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其一,物理改造,只改变自然物的物理状态,如大小、位置、表面状态等;其二是改变其性质,在不同性质物品间进行转化,比如酿酒、制酱等;其三是人造自然物,如三大合成材料,创造出一个人工自然。(4)人对自然界进行选择,刚才说到自然界的本来状态与人类的需求有差距,我们可以通过对自然物进行改造以缩小这种差距,但有时限于能力,这种改造在特定的时期可能还做不到,怎么办?那就是选择,比如迁徙。(5)人对自然界进行保护。由自然界的有限性所决定,人类可以通过选择作用找到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场所,但如果无可选择怎么办?那就是珍惜我们有限的生存环境,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它,使人类尽可能得以永续存在、发展。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生态危机

人与其他自然存在物不同,不是被动地依附于自然,而是可以能动地作用于自然。人类的这种作用会使自然界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我们知道,自然界本身有自己的内在规律,表现出系统性和整体性,自身维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如果我们人类的改造行为没有从根本上破坏这种平衡,那么自然界可以依靠自己的修复能力恢复原来的平衡。但若人类的改造行为过于严重,超出自然界的自身恢复能力,就会出现对人类生存、发展不利的情况,这就是生态危机。所谓生态危机,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给生态系统造成了超出其自身修复能力的危害,使之濒临崩溃或瓦解,进而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状况。生态危机在国际社会被统称为“全球问题”,是指那些能在现在或将来导致“人类困境”的若干重大问题。无论是生态危机还是“全球问题”,包含许多内容,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人口、资源、环境三个大的方面,我们分别作简要介绍。

1、人口问题。人口问题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人口太少,影响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成为问题;人口太多,超出自然环境的容量,引发生态危机而成为问题。前一方面的人口问题,在近代以前的世界各地是普遍存在的。由于人口太少而导致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其低下,使人类只能在低生活水平上徘徊。即使是当今时代,在个别国家或个别地区,仍存在着因人口不足而使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制约的情况。后一方面的人口问题,是经历了近代以来几个世纪的持续稳定增长后才出现的。当今时代人们所说的人口问题,显然指的是后者。

人口问题被认为是全球问题的首要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其他的全球问题都直接或间接由人口问题所引起;另一方面则是,人口问题的解决,虽然不能说其他全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能够为其他全球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方法和启示。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其成为全球性的严重问题,是20世纪下半叶才被人们所真正体会到的。但认识到人口问题,并对人 17 口问题展开真正科学的研究,则早在18世纪末就已经由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开始了。在1789年出版的《人口论》一书中,马尔萨斯指出:人口是按1,2,4,8,16„„这样的几何级数增长的;而人类存在所需要的食物、衣物等各种供应物,则是按1,2,3,4,5„„这样的算术级数增长的。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人口的数量与供应物的数量基本上可以做到相互匹配。但随着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人口数量迅速膨胀,就会出现人口问题。因为供应物的数量虽然也在增长,但远远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到后来就会出现供应物的严重匮乏,由此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为人类敲响了警钟。他对于人口发展趋势的预言,基本上为后来人口发展的实际状况所证实。当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世界上不少国家的各种组织,纷纷对即将过去的一千年进行盘点,评选在这一千年里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千年伟人和经典著作,马尔萨斯及其《人口论》都名列其中,这是当之无愧的。

但是,马尔萨斯在人口问题上对人类的警告,并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相反,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还受到了指责和批判,导致失去了控制人口数量的最佳时机。当然,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中确存在不当之处,如他认为只有依靠战争和瘟疫等给人类带来苦难的方式才能达到控制人口数量的目的,这显然是有理性的人们所不能接受的。但这一方面的缺陷显然不能成为全盘否定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理由,因为能够在世界上还没有真正出现人口问题的时候就比较准确地预见到将会出现人口问题,这一方面说明了马尔萨斯作为一个“快乐的厄运预言家”的远见卓识,也反映了他的人口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人类如何避免人口问题的出现。

真正的人口高速增长和人口问题的真正出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情。在1950年到1987年间,世界人口的平均自然增长率达到了19%,几乎是两个世纪以前马尔萨斯那个时代的5倍。这样就使全世界人口每增加10所需要的时间急剧缩短。具体数据为:到1800年前后,世界人口达到第一个10亿,用了约300万年。到1930年,达到20亿。1960年30亿,1975年40亿,1987年50亿,1999年达到60亿,现已接近70亿。产生第

二、

三、

四、

五、六个10亿人口所用的时间分别为130年、30年、15年、12年、12年。目前,世界人口每增加一亿所用的时间为1年左右。这也就是说,全世界每秒钟就增加3人,每天增加25万人。

人口问题绝不仅仅单纯表现在数量的快速增长上,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战后世界人口增长的另一个明显特点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比发达国家快的多。据统计,1950~1990年,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增长了45%,而发展中国家却增长了143%。在1950年时,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67%,到1987年时这一比重上升为76%。人口剧增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为这不仅加大了对多种资源如食物、水及各种矿产品等的需求量,加速了资源的消耗,而且还导致资金积累的减少、人类素质的低下,阻碍科技与经济的进步,南北差距越拉越大。

2、资源和能源问题。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及社会生活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危机。这突出表现在耕地、淡水、森林及矿物性能源等方面。 作为最重要的农业资源,耕地日益受到沙漠化的威胁。研究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要100年至400年的漫长岁月。而土壤的损失目前已达到每年600亿吨,超过了每年土壤的形成量。土壤的减少直接带来了耕地资源的减少。另外,土壤沙漠化是耕地资源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据统计,目前全球每分钟就有10公顷土地沙化,每年约有600万公顷土地沦为沙漠。出现沙漠化现象的土地已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5%。

由于淡水资源的有限性及天气干旱、水体污染和过量消耗等原因,水荒正日益逼近。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0亿人生活在缺水地区,10亿人正在饮用被污染过的水。世界上一些地区 18 缺水,是由自然条件造成的,如天然径流量和天然降雨量的不足等。但造成水荒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人的行为所导致的淡水体的污染所引发。淡水的污染,主要来自工厂、城市排出的污水和酸雨。比如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素以含盐少、透明度高、水质优良而著称。20世纪50年代以来,每年有6000吨污水排入,水体无法自净,水质大大下降,生活于其中的1200种水生生物已经减少了一半以上。再比如欧洲的莱茵河,曾以山清水秀、景色优美著称,过去曾经倾倒过不少音乐家和诗人。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每天注入其中的硫酸类废物上万吨,氯化物几千吨,很快使之成为欧洲的国际下水道、臭水沟。还有我国的黄浦江,长期以来就是上海人民生活用水的来源,由于每天倾注入其中的居民生活污水、粪便、医院中含菌的脏水和工厂有毒废水等达几百万吨,使水质越来越差,严重影响到当地人的身体健康。上世纪80年代末上海甲肝大流行,黄浦江水被污染是重要原因之一。水荒和水污染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水荒越严重,污染也就越严重;污染越严重,水就会更“荒”,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为解决水荒问题,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在考虑和实施跨流域调水。但往往是水调到那里,污染也跟到那里。还有一些国家正在论证用原子能船到南极拉来冰川以获得淡水。姑且不论此种方法在经济上、技术上是否可行,单从资源上来看,冰山也是有限的,也有用完的时候,况且大量将冰山从原地拉到别处,会造成生态方面的什么后果,也是让人感到担忧的。

由于乱砍滥伐、森林火灾等原因,森林资源也处在危机之中。目前世界森林面积正在以每分钟20公顷、每年1800~2000万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森林对于人类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孕育人类的摇篮,人类的祖先就是从森林中走出来的。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枢纽,同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但人类成长壮大以后,就把森林当成攫取的对象之一,不但长期以林木作为取火和供暖的薪材,还大面积地毁林造田,造成了森林资源的加速减少。随着森林的消失,大量的动植物资源也将消失。

由于煤、石油等矿物性燃料的消耗剧增,能源危机日趋紧张。煤炭、石油等矿物资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它们的形成是经历几百万年地质运动的结果,消耗之后,在人类生存发展的相对短暂的历史时期内,它们不能恢复。矿物资源的总量有限,如果利用不加节制,人类在不算很长的时间内就可以耗尽它们。据估计,地球上煤炭的蕴藏量相对丰富一些,但按现在的消耗速度,也只能够开采几百年;而石油则仅够利用不足百年,天然气仅够利用几十年。人们为能源的日益耗竭而感到惊恐不安。

3、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是指地球上的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生物圈等共同组成的生命维持系统。从全球范围看,环境问题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八类:

(1)温室效应。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所排出的气体中有许多具有使大气升温的作用,故称其为“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氧化亚氮、氟利昂和水蒸气等都属于这一类气体。它们在大气中浓度的增加将导致全球范围的气候变暖,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和工业的不断发展,排放到大气中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越来越多,从而使温室效应越来越强。据统计,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了25%,全球平均气温上升0.3℃—0.7℃。近年来,世界范围内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增无减,由此所引发的温室效应会愈演愈烈。科学家们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5℃—4.5℃。如果真的是这样,将导致两极的冰川大面积融化,海平面会因此上升30—50cm,海岸和河口地区将受到严重威胁。同时,由于地球气温不断升高,还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反常气候频繁出现。

(2)臭氧层面临破坏。臭氧层存在于距离地面约22公里高的平流层中,其主要作用在于阻挡住了来自太阳的99%的紫外线。众所周知,紫外线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如果任由其长驱直入直接扫射地球表面,那么地球就是一颗如同太阳系其他行星一样的了无生气的普通星 19 球。由此可见,臭氧层实际上是地球的一顶天然保护伞,它的存在使地球上各种生物现象得以维持。但从化学的角度看,臭氧不过是一种普通的化学物质,它可以与其他适当的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有许多化学物质都能与臭氧发生反应,从而使臭氧成为其他物质而失去其作用。对臭氧威胁最大的是氟利昂,这是一种优良的制冷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制冷设备中。但任何制冷设备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地将氟利昂完全利用,总会有所泄露。当氟利昂被搬运到平流层,在紫外线作用下分解产生氯原子。由于氯原子可以从臭氧那儿夺走一个氧原子,臭氧变成了纯氧,其阻挡紫外线的能力也就失去了。近几十年来的反复考察研究表明,地球上空的臭氧层整体上有变薄的趋势,在南极等地区上空还出现了臭氧层空洞。这使人们担忧,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保护臭氧层,太阳越来越强的紫外辐射将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3)酸雨。正常情况下的自然降雨,是略带酸性的,因为会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溶解在雨水中。但这显然不是环境问题中所说的酸雨,因为它对于自然环境没有危害。那么酸雨是什么呢?它实际上指的是,由于消耗能源所产生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排入空中,和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所产生的含有过量酸性物质的降雨。酸雨的前身是“烟雾事件”。近代工业革命后,由于燃煤量剧增,煤炭中的有害气体在燃烧过程中被大量排入空中,使低空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如果天气晴好,其危害性并不十分明显,但一遇到气压较低的阴霾天气,有害气体在低空郁积不散,人吸入后就会得各种疾病,这就是“烟雾事件”。20世纪50年代以后,“烟雾事件”就在西方国家频繁发生。70年代以后,在部分开始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承受“烟雾事件”所带来的严重危害。为了消除“烟雾事件”,一些国家采用了嫁祸于人的办法,竖起超高烟囱把有害气体排放到高空,从而给周边国家送去了源源不断的酸雨。研究表明,酸雨不仅会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加速金属、石料、涂层等的风化,降低林木抗病虫害的能力,而且还会造成湖泊、河流酸化,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减少甚至灭绝。酸雨因其日益严重的危害而被称为“空中死神”,日益受到全世界范围的关注,但人们目前还很难找到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办法。

(4)荒漠化。荒漠化的直接后果是耕地资源的减少,但荒漠化所造成的危害绝不仅限于此,它还是造成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由于过度的放牧、耕作和采伐薪材,再加上异常气候的频繁出现,使得土地荒漠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土地荒漠化的直接结果是导致土壤生长农作物的能力下降,最终将使人类面临全球性的粮食危机。更为严重的则是它会导致森林覆盖面积的减少,江河湖泊的泥沙淤积,进而造成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5)热带雨林减少。热带雨林是指夹在南北回归线以内,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8℃以上地区的森林,它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亚马逊河流域及以非洲赤道为中心的地区。由于热带雨林在调节地球气候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地球之肺”的美誉。但是,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相对比较贫穷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对热带雨林资源的广泛进口,另一方面也由于当地人掠夺式的采伐,使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而热带雨林的减少,将会导致异常气候的出现,生物物种的减少和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6)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对生物圈的生命维持系统具有十分重要并且是无可取代的作用,对人类而言它还具有极其丰富的资源价值甚至是美学价值。但是,伴随着人类的不断成长壮大,地球上的生物物种也开始了灭绝的历程。在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物种灭绝的速度是很缓慢的。据记载,石器时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是每1000年一种。但到了19世纪的工业大发展时代,物种灭绝速度达到每年一种,进入20世纪更为迅速。据不完全统计,1850年以来,人类活动已使75种鸟类和哺乳动物绝种,359种鸟类和297种兽类动物濒临灭绝。从长远看,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将使生态系统赖以形成的基础崩溃,最终将导致人类失去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20 (7)有害废弃物的越境转移。有害废气物是所有国家都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它的越境转移则主要由于不同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引起,因而转移的方向多为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由于有害废弃物的接受地区会付出经济、生态环境及居民健康等方面的沉重代价,因此他的越境转移常常引发国际交往中的政治事件。1989年3月,在瑞士的巴塞尔,116个国家曾就越境转移有害废弃物问题签署了《巴塞尔公约》,以控制有害废弃物的越境转移并确定了一旦出现有害废弃物越境转移将如何处置的相关条款。这一公约于1992年5月正式生效。但公约的存在并不能完全控制废物越境转移,它仍然是以后相当长时期内困扰人们的重要难题之一。

(8)海洋污染。海洋的广大似乎给人们这样的错觉:海洋的资源是无穷无尽的,其自净能力使之不可能被人类的行为所污染。但在经历了众多让人触目惊心的事件后,人们开始认识到:海洋的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近海水域由于过度捕捞而导致的海生生物的急剧减少就说明了这一点;海洋也绝不是不惧怕污染的可以随意倾倒废物的垃圾场,一旦污染超出其自身净化能力,可怕的海洋污染会随时出现,而海洋一旦被污染,其治理比其他类型的污染更困难。近几十年来,关于海洋污染的重大事件时常见诸报端。常见的海洋污染主要有原油污染、漂浮物污染和有机化合物污染等方面,它们在海洋因素的反复作用下,会引起赤潮和黑潮,这对海洋渔业资源是致命的威胁,也会影响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

面对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的出路何在?长期探索的结果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出于困境中的世界人民所作出的重大选择,是为了实现人类的自我拯救和持续发展而采取的重要战略。全球问题的日趋严重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如果不能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仍然沿着过去的老路继续走下去,人类无疑是自掘坟墓。要摆脱困境,就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概念的形成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概念,每个人都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作出适合自己国情的解释。要准确把握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需要从它的诞生谈起。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与两次会议有关。第一次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世界环境大会”。这是一次因穷国与富国的尖锐对立而不成功的会议。对立双方分歧的焦点在于:发达国家所担心的,主要是污染、人口过剩和自然保护;而发展中国家则认为,污染和资源破坏等环境问题是次要的,迫切需要解决的是贫困问题,是饥荒、疾病、文盲和失业。这当然不是说此次会议没有任何成就,无论如何它开始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真思考,“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著名的环保理念,从此开始深入人心。第二次是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次会议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中国代表团副团长、时任国家环保局局长的曲格平,在谈到这次会议的成功之处时,认为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达成了共识:一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认识到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重威胁和解决它的紧迫性;二是找到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道路,即改变了过去那种“就环境污染谈环境污染”的做法,普遍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即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环境问题。三是明确了责任,开辟了资金渠道。发达国家原则上接受了每年拿出占国民生产总值0.7%的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治理环境。

两次会议时隔20年,结果迥然不同,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原因是全球环境继续恶化并呈现出一些新特征,主要表现为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从区域范围扩大至整个地球。主观原因则是一批学者和政治家的智慧发挥了作用。1980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联合发表了《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提出要研究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和经济的等各种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该大纲进一步指出,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互依存,两者应该综合起来进行 21 研究。这被认为是最早的对可持续发展概念所作的理论说明。1981年,美国学者R•布朗的《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出版,书中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资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条途径。这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途径的较完善的探讨。1983年12月,联合国秘书长(秘鲁人德奎利亚尔,任期1982.1.1—1991.12.31)召见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受命她组建一个独立的特别委员会,即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负责制定“全球的变革日程”,提出长期环境对策,特别是要找到在处理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处于不同阶段的国家之间合作的方法。众所周知,这个由政治家和学者组成的委员会经过近10年的努力,找到了国际间展开合作的有效办法,找到了沟通不同立场的桥梁,即在可持续发展旗帜下的共同行动。上述各方面的工作,为1992年里约会议的成功创造了现实的条件。

“可持续发展”这一词语提出后,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并成为大众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据说各种文献中对于“可持续发展”下的定义已超过100个,至于讨论这些定义的论文则数以万计。有人甚至开玩笑说:“对可持续发展定义的讨论看起来是永远持续的!”虽然众多定义让人感到无所适从,但人们引用最频繁的还是所谓的“布伦特兰定义”。这是在1987年布伦特兰主持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的,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在“世界环发大会”上得到了最广泛的接受和传播,以后又得到了多方研究和重新解释,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正统解释。但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布伦特兰定义”虽然鲜明却有些空泛,因而也受到了不少指责。但实际上,空洞的定义也有好处,可以为后来人们进一步研究、提出各种各样的新定义留下余地和空间。

2、基本原则

后来的研究者对可持续发展下的定义虽然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包含一些相近的基本要素。它们实际上是人们总结出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四个方面内容:①环境与经济紧密联系。环境与经济,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统一于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过程中。发展经济,体现的是人类对高水平物质生活的追求;保护环境则体现了人类对整体生活质量的追求。一方面,单纯发展经济而不顾环境恶化,已经得到的物质利益也不会长久。试想,人们虽然衣食无忧,但出门却需要带防毒面具,这显然不是人们想要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若经济十分落后,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美好的环境也就失去了意义。当大家都在饿肚子的时候,谁还有欣赏蓝天、绿水和白云的闲情逸致?②代际公平。后代人和当代人一样也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力。对于地球家园,后代人与当代人有同等的享用权力。地球资源既是当代人的。也是后代人的。但问题是当代人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时占据了绝对优势,有可能造成对后代人利益的忽视,使他们失去发展的机会。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让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下去。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因“我死之后管它洪水滔天”这一臭名昭著的名言而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③代内公平。代际公平是从历史发展的纵向来说的,而代内公平则是从现实存在状况的横向角度对现存一代人平等的追求。毋庸讳言,当前世界上还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现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贫富不均,发达国家少数富人所占据和耗费的资源平均达到发展中国家穷人的几十倍。即便在同一地区,贫富不均甚至两极分化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但人们很清楚,一个贫富差距悬殊的世界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因为富人长期消耗大量资源而又习以为常,不认为有什么不合理,也不会自愿放弃已经得到的利益或去改变已有的生活方式。而穷人绝不甘心永远受穷,他们期望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所选择的发展途径很自然的就是竭泽而渔式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如此一来,可持续发展就成了一张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④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不单纯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要求,全世界每一位公民都应身体力行参与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当中。因此,可持续发展不能停留在少数权 22 威人士的报告中和媒体的宣传口号上,而是要将其贯彻到每个人的具体行动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绝不仅仅是国家、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只有人人都承担起这种责任,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可持续发展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没有广大普通公民的积极参与,也就没有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可言。

3、艰难的执行 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形成了一些书面成就,最具代表性的是《21世纪议程》。其中对各个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作了相对具体的规定,并要求在此后的时间里按照议程的规定展开工作。那么这一议程执行的情况到底怎样?根据该议程中期评审的要求,联合国于1997年6月在纽约召开了第19次特别大会,核心议题就是检查议程的执行情况。但形势让人不能乐观。新上任不久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加纳人,任期1997.1.1—2006.12.31)在大会致辞中,列出了5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但同时也指出了所存在的7大不足。成绩为:①许多国家制定了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建立起了国家协调机制。②预防气候变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防治荒漠化这三个国际公约开始生效。(这里,安南的估计乐观了。预防气候变暖实际上没有发生应有效力,才有了后来的“京都议定书”。)③为保护臭氧层而签订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已经执行10年,对含氟制冷设备的淘汰在工业化国家已近完成。④在向可再生能源、资源转化方面有很大进步,地热能、风能和太阳能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⑤从1990年到1994年间,世界范围内又有4.7亿人解决了安全饮用水问题。不足是:①发展中国家还有四分之一的人生活在绝对贫困水平上,这显然与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的目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②在1992年里约会议上发达国家所承诺的提供资金和转让技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和保护环境,事实上不但没有进展,反而比以前倒退了。③二氧化碳排放量继续增加,世界范围内燃料消费从1992年的75亿吨(标准油当量)增加到80亿吨!这几乎使预防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变成一纸空文。④自然森林砍伐率开始下降,但总的森林损失仍在不能接受的高水平上徘徊。⑤虽然安全饮用水更普及,但水荒危机并没有消除,世界上仍有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压力之下。⑥海洋渔业资源过度开采,整个渔业资源存量迅速下降。⑦沙漠化问题越发紧迫,非洲等欠发达地区尤为严重,其可持续发展压力越拉越大。

按照计划,2002年8月,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召开了第二届全球可持续发展会议。从各国相互磋商、交流的情况看,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界各地的实施,都取得了让人感到振奋的成绩,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普遍表示乐观。但是,人们不能不清醒地意识到,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10年,远没有最初预想的顺利。与会代表有这样的感觉,与10年前人们更多关注可持续发展概念不同,此次会议更多的强调具体措施和实际行动。会议中人们使用较多的词汇是“全球伙伴关系”、“时间表”、“实际行动”等。这一方面说明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深化和准确,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当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如有的国家善于做表面文章,玩外交辞令,而不愿意采取实际行动;也有的国家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承诺的事情不兑现,无限期拖延,失去了人们的信任。再看另一次会议—哥本哈根会议的情况。这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参会。这次开始被寄予厚望、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最后仅达成了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哥本哈根协议》,这让很多人感到失望。 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包括的内容无疑是需要坚决贯彻落实的,但实践已经证明,存在很大难度,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难以贯彻落实的原因很多,最大的困难来自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不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模式是全球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他们理应为这笔生态债务买单。而发达国家不愿兑现已经承诺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官方发展援助,认为“用自己的钱帮助别人改善环境”是吃亏了。发达国 23 家援助的不增反降,直接影响到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执行。两大阵营的矛盾长期处于一种僵持状态,这使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执行总是受到这样那样的掣肘。环境的全球性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又一基本矛盾。有一个典型的实例是《京都议定书》的签署问题。在1992年里约会议上,与会各国共同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旨在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预防气候变暖。但在此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发达国家在减排问题上行动迟缓。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公约缔约国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举行了部长级高级别会议,经过激烈的斗争和反复的讨价还价,最后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简称《京都议定书》。议定书具体规定了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西方国家的减排任务和指标,这显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于是,美国等个别国家拒绝接受相关条款,迟迟不签署协议。尽管《京都议定书》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会议后不久因超过法定票数而获得了通过,但对于那些拒绝签字的国家是没有实际约束力的。每个国家都会想尽一切办法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而像环境这样的问题又具有全球性,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不得不在国家利益方面做出让步。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愿意在涉及国家利益的问题上作出让步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2009.12)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也说明了这一点。因此,这一矛盾还会长期存在下去,由此而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落实难的状况还将长期存在下去。

五、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由国情所决定,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必然是充满坎坷,不会一帆风顺。

1、从无到有

中国既是可持续发展从无到有的见证者,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身体力行者。如同全球可持续发展始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一样,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从酝酿到提出,也与环境保护工作紧密相连。

1972年,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极“左”气氛中的中国,收到了联合国召开世界环境大会的通知。虽然当时国内大部分人并不了解环境问题为何物,但在周恩来总理的支持之下,还是派出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会议,从而开始了中国与环境问题面对面接触的历史。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团,由于缺乏准备,对发生在会议上的尖锐斗争基本没有办法表明自己的具体态度和看法。但代表团成员们还是积极参加了会议的各项活动,在大会定稿的宣言中提了不少建议。(还把三句毛泽东主席的语录写入宣言。“人类总的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我们需要的是热烈而镇定的情绪,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此次会议对中国而言是一次环境启蒙,它激发了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在周恩来总理的关系支持下,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于1973年召开。确定了“32字方针”,即“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由此开始了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结束后,环境保护工作在不断清楚“左”的思想影响的过程中稳步前行。1978年全国人大通过《宪法》,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1979年,颁布《环境保护法(试行)》,使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法制轨道。1983年,我国明确地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出了环保工作的三大政策:一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是“谁污染,谁治理”;三是强化环境管理,完善和新出台一系列单项环境保护法规。上述各项工作对于我国的环保工作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防治工业污染的综合能力明显加强;二是城市供水、污水处理能力、煤气普及、集中供热面积等有极大增长。

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我国政府派出以国务委员宋健为团长的代表团参会。在此之后,中国政府和人民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不仅对于我国的环保工作是一个极大的推动,而且还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和贯彻实施, 24 其标志是《中国21世纪议程》的制定和出台。这一议程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体现,是制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同时也是中国政府认真履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件原则立场的实际行动。这一议程又称《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是57个部门的300多名专家近两年工作的成果。1994年3月,议程得到国务院批准,于是中国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国家级《21世纪议程》的国家。这一战略性议程在总的指导思想上从三方面展开: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每个方面的内容都是依照重大问题—对应的解决途径—拟采取的行动方案这一思路构成。其要点有:①只有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才有可能克服各方面的困难。②中国在长期控制人口增长、消除贫困、保护生态环境的工作中,已初步形成一整套适合国情的政策与措施。③中国仍将长期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和尖锐矛盾。④在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由于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耗量大,污染严重,生态基础薄弱,各种矛盾会相互交织和激化。如果不把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纳入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经济增长将难以维持,也很难为后代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条件。⑤中国现有的发展战略、政策、计划和管理机制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必须加以调整。这包括:对现行政策与法规全面反思;改革体制,使之成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充分运用经济手段,如收费、税收等,将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健全法制,并把强化资源、环境保护作为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能;以国家层次的可持续发展优先项目强化国家可持续发展基础与能力建设。⑥中国深知自己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责任,中国要以“全球伙伴”精神参与,并履行应尽义务。同时要维护国家平等与主权,并注意反应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的要求。

在我国政府以往的纲领性文件中,还没有一个像《中国21世纪议程》这样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并如此正视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因素和潜在危机。它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指出了一条新的可操作的重要途径,对后来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6年八届人大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1995—2000)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了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这是与《中国21世纪议程》的贯彻落实一脉相承的,它们都对我国当代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2、主要困难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应认识到,不能指望这条道路会一帆风顺,因为我们面临着许多困难。这些困难有的与全球问题相一致,有的则是我们的国情所特有的。我们这里主要介绍三方面内容:

①人口问题。在全球问题中,人口问题处在首要和关键的地位。而在中国,人口问题是关键中的关键。在我国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直面人口压力,下大力气去解决它。中国人口的基本情况是:数量可观,素质堪忧。中国人口总数已经超过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且还在增长过程中,预计本世纪中叶达到15—16亿后才开始缓慢下降。由于人口众多,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无法摆脱“分母效应”的阴影。虽然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是事实,但用人口数量作分母平均计算,中国便是世界上人均占有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

为控制人口数量,我国确定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政府和人民作出了艰苦卓绝、几近悲壮的努力。但由于人口基数过于庞大,我们的人口压力并没有解决,反而越拉越大。由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对马寅初“新人口论”的批判,我国失去了控制人口数量的最佳时机,致使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人口增长失控,很快膨胀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使得我们后来几十年控制人口的努力如同杯水车薪。尽管如此,我国控制人口数量的成就有目共睹,在30多年的时间里少生了3亿人,这被西方人士称为中国的人口奇迹。历史应该记下在这一过程中大多数中国人所付出的痛苦和牺牲,记下中国队全人类所作出的贡献。

25 相对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这一人口政策的基本目标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我国政府多方面采取措施以实现这一关乎后世发展的重要目标,但效果不能令人满意。部分原因在于,有些对提高人口素质不利的因素来源于控制人口数量的政策本身。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1980年开始,我国实行“大力提倡一胎,严格控制二胎,坚决杜绝多胎”的政策,并明确重申了“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到1984年,根据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以及农民养老、持家等方面所存在的实际困难,规定农村可生二胎,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则更加放宽。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与城市居民相比,广大农民无论是所处的农村社会环境,还是所接受的文化教育水平,都是较低的,由此而来的自然是整体素质的相对低下。而按照政策,他们可以生育较多的子女,这显然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再者,众多人口专家已经指出,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所造成的独生子女家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各种形式的风险。比如成长风险,总有各种原因导致许多家庭失去他们的独生子女,一旦这种情况发生,整个家庭的幸福感就会失去。再比如成才风险,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每个孩子都身系父母的全部希望,但并非每个孩子都能成龙成凤,一旦孩子不成器,老无所养反受其累,这样的家庭自然也无幸福可言。还有社会发展风险,独生子女往往物质条件优越而情感教育缺失,进入社会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难以为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再有,一旦战事发生,还可能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国防风险。很明显,当我们在有效地控制人口数量的时候,如果不能同时提高人口素质并消除因控制人口数量而产生的后遗症,我们的可持续发展将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而目前来看,人口素质低下和各种风险存在的状况在短时间内还很难解决。

②粮食问题。粮食问题是公认的全球问题之一,中国则因其庞大的人口基数而使得粮食问题更为突出。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在“谁将养活中国”一文中警告说:中国粮食生产难以再增加,到2030年,粮食缺口将达3.69亿吨,占其需求量的57%!那时,不仅中国无法养活自己,而且世界市场也负担不起。中国粮食危机将给“我们这个已经拥有57亿人口的地球带来巨大的生态冲击”。而且“粮食的严重短缺将会使中国经济奇迹过早结束。”这一论断一出现,立即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中国粮食预测热”,持各种不同观点的人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国学者也参与其中,但与布朗对我国未来粮食供给所持的悲观论调不同,我国大部分学者都持谨慎的乐观态度。

也许布朗的观点有失偏颇,但对我们的警告却不是耸人听闻。粮食问题历来是像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的生命线,任何环节上的任何失误,都有可能导致在不久的将来出现粮食危机。粮食问题一旦出现,温饱问题将在我国重新成为问题,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虽然目前大部分中国人一般不会直接感觉到有粮食危机的压力,并且在过去的某些时候部分地区还出现过农民卖粮难的现象,但透过这种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为造成的虚假繁荣,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中国在粮食问题上的严峻形势。在未来的一个时期内,即使很努力,粮食生产的增长也难以满足需求的增长。第一,粮食生产的上升空间已经很有限,原因在于:A、耕地不会增加而只会越来越少,靠开荒、填湖等方式增加耕地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而水土流失、荒漠化和城市的扩张等使得可耕地越来越少;B、科技成果的应用虽然可以不断提高单位面积耕地的粮食产量,但潜力已经接近极限,农业专家们的目标也开始从增加产量向优质高效转移;C、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恶化,频繁出现的异常气候,水资源的严重不足,诸如此类的因素对粮食生产也极为不利。第二,对粮食的需求量越拉越大。原因有:A、人口数量继续增长。虽说我国的计划生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且控制人口数量的政策还会长期贯彻下去,但以后的几十年里人口数量还会继续增长。人口的增长当然需要更多的粮食。B、食品结构发生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开始从以粮食为主要食物转向大量消费肉类食品,对动物蛋白需求的不断增长导致了粮食消耗的增长。此外,中国人对酒类的偏爱和嗜好也会加大对粮食的需求压力。C、水产养殖业大发展。由于过去几十年的掠 26 夺性捕捞,近海海洋渔业资源接近枯竭。以后发展渔业将更多地依靠淡水池塘进行养殖,而这显然需要耗用更多的粮食。

综上所述,粮食增产的途径越来越少,而粮食需求的方面越来越多,需求量越来越大,于是形成了中国在粮食问题上遭受两面夹击的状况。可见,中国在未来的近十年内将出现粮食危机,绝非耸人听闻。那么有避免危机的好途径吗?有人指出可以通过国际贸易从世界市场上进口,有世界来养活中国。但问题在于,我们有没有足够的外汇用于大规模进口粮食?世界粮食市场有没有足够的供出口的粮食?在与其他同样需要进口粮食的国家竞争中我们有无优势?再者,在对外经贸活动中,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必须适度。试想,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有超过一半的粮食需要从国外进口,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在整体上就是非常脆弱的。

③环境问题。和世界性的环境问题一样,我国的环境问题也极端错综复杂,这里仅选择五个主要方面加以简要介绍。

第一,水污染。由于工业发展和城市扩张,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被排入江河湖泊,造成严重的水污染。经调查,全国主要大江大河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近一半河段污染严重。大淡水湖和城市内湖泊水质严重下降,所含磷、氮等有害元素普遍超标。渔业生态进行恶化,每年都有关于水污染造成严重危害的报道见诸各类媒体。

第二,大气污染。中国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且所产煤炭普遍含硫较高。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煤炭消耗量也与日俱增。由于燃煤技术不过关,在极大浪费能源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再者,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突飞猛进,个人拥有汽车数量急剧增加。这在方便人们生活、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汽车尾气也成为加重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据检测,我国城市空气中悬浮颗粒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含量日益增大。与空气污染相伴随的是酸雨的加剧。通过对73个城市进行检测发现,几乎一半以上的城市全年降雨均为酸雨,全国酸雨区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左右。

第三,固体废物和城市垃圾污染。受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固体废物的利用率还很低,大部分不经处理就简单地随处堆放。据估计,我国的工业固体废物累积堆存量达到几十亿吨,占地面积达数万公顷。其中部分废弃物具有明显的或潜在的危险性。全国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城市陷入固体垃圾的包围之中。

第四,生物物种资源减少。由于保护不利,不法分子滥捕乱杀珍稀濒危动植物,导致许多物种濒临灭绝或已经灭绝。为发展农业而过量使用各种农药,使许多地方的鸟类深受其害,不少种类濒临绝迹。原始森林长期受到乱砍滥伐,面积日趋减少,许多以原始森林为依托的生物物种也随之绝迹。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外来物种的大规模入侵使许多古老的本地物种受到排挤,由此可能减少甚至绝迹。

第五,生态基础日渐薄弱。如果说前几方面是对部分生态因素分别介绍的话,那么这一方面则是从联系的角度对整体生态环境的分析。由于森林、植被日益遭到破坏,水土保持面临越拉越大的压力,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由于围湖造田、在河流上修建大坝、港口码头,使水域、沼泽面积减少,洪涝灾害连绵不断;由于城市无序扩张侵占耕地(如房地产发展盲目),导致耕地减少,进而影响以后的粮食产量,产生粮食危机。总之,现在人们的一个明显的感觉是,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经不起如何的意外冲击,这让人们普遍感到担忧。

上述环境问题的存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它使得劳动人民实际获得的收益远没有国内生产总值所表现出来的那么高。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国部分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致力于计算环境问题引起的损失的大小。1983年有专家估算出当时环境损失达400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这个结果使人们震惊,并立即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可以看出,如果环境问题不解决,我们经济增长的相当大一部分将会被抵消。

27 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后一点内容是前景展望。

3、前景展望

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我们可以简单地这样概括:前景光明,道路曲折。

为什么说前景光明?一方面,以往人类与自然界打交道,有许多成功的范例,其思路和方法完全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在治理环境方面,许多国家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比如瑞士,200多年前还是一个穷山恶水、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但从1876年起瑞士政府和人民下决心改变现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进行了年复一年飞艰苦努力,终于使今天的瑞士变了样,成为世界公认的环境最美好的国家之一。再比如日本,20世纪60年代时还是一个公害之国,发展工业导致的各种工业后遗症接踵而来。著名的“水俣病”就是典型的代表。当日本人警醒后,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历经几十年的努力,使其国内环境焕然一新,到过日本的人们对此有深刻的印象。这些事例告诉我们,主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在行动上采取适当措施,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方面的困难并非不可解决。另一方面,我们自己对所面临的问题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并有适当的战略和切实可行的措施,这些措施的贯彻落实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人口数量增长趋缓,人口素质逐步提高,开发再生能源方面、节能减排方面也正在取得一系列显著效果,生态环境也在逐步向好的方面转化。

那么为什么又说道路曲折?一方面,并不是每个人都在做解决问题的努力,而是迫于外在压力,不得不这样做,就是说,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并没有成为所有人行动的自觉,短视行为还相当普遍。另一方面,一些措施、做法在贯彻落实时遇到了重重阻力,效果远没有预期的那么好、那么快。比如为实现1996年八届人大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1995—2000)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的环境方面的目标,我国曾实施过被称为“332工程”的具体措施,但后来的效果并不理想。

第一个“3”,是指治理“三河”,即淮河、海河和辽河,这是我国污染较严重的三条河。治理淮河,采取了所谓的“零点行动”(1998/1/1零点)。明确规定:向淮河排污水的所有企业要限期达标,否则一律关停。应当说这次行动效果是显著的,但后来披露出来的许多情况也让人感到担忧。有不少排污单位阳奉阴违,拒不采取行动,或者是欺上瞒下、暗度陈仓,致使淮河污染的治理并不彻底。即便是当时所取得的效果,在不久的后来也出现反复。

第二个“3”,是指治理“三湖”,即太湖、巢湖和滇池,也是我国境内污染极为严重的三大淡水湖。关于治理太湖,也采取过“零点行动”,就在治理淮河“零点行动”的次年。太湖历来以风光美好而著称,有歌唱道:“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但据报载,太湖污染近些年来日趋严重,水质严重下降,异味传播到很远,这让人们无法接受,治理太湖污染的行动由此而起。经艰苦的努力,太湖污染情况有了根本好转,但要保持下去还需做更多更艰苦的工作。从实际来看,太湖污染也确实经常出现反复。

第三个“2”,是指“两区”,酸雨污染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据检测,我国酸雨污染已经相当严重,比如有报道指出:我国的柳州、南宁一带,每年所降雨水中有80%以上是酸雨。东北和西北部分地区的所谓老工业基地,大气污染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若不能及时治理,将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但我们知道,这方面污染的治理难度更大,付出的努力常常是杯水车薪,有的地区还出现了日益严重的趋势。

上述情况让人感到担忧,这当然不是说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最终会失败,而是说企图使之一步到位、一蹴而就,从而一劳永逸,这样的认识是肤浅的,是不切实际的。

第三个专题的内容到此全部完成,下面我们进入第四个专题。

四、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程序

28 这一专题属于“科学技术观”的内容。一个相对完整的科研过程,大致由四个环节构成:选题、获取科学事实、整理科学资料、提出科学假说并促成其过度到科学理论。本专题分别对此四个环节加以分析说明。其他属于“科学技术观”的内容,如有涉及也一并介绍。

1、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1)科学问题

关于科学问题,我们介绍五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①含义。科学问题是指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中的问题。那么何为问题?毛泽东曾表达过这样的思想:问题就是矛盾,哪里有矛盾,哪里就出现了问题。这样的说法不能说不对,但问题在于理解“矛盾”一词可能比理解“问题”一词更困难,因而需要从另外的角度重新理解。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问题是在已知背景下的未知,是用已知暂时不能解释的事物或过程,是已知与未知的距离。那么科学问题就是: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下,研究人员对未知事物或过程的发问。

②结构。从形式上看,科学问题并不复杂,一般性地表达出来就是一个疑问句。但实际上,它常常具有复杂的结构。大致由四个要素构成:已知、未知、发问和应答域。所谓已知,是已经为人们所了解、认识到的背景知识。问题总是在已知基础上提出来的,能提出问题,说明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没有掌握相关知识就提不出问题。所谓未知,是还不为人们所了解,人们还没有高清楚的内容。如果都已知了,也就没有问题了。问题中总是既有已知,又有未知。所谓发问,是问题中的形式要素,问题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大家知道,问题的问法很重要,恰当的问法有利于问题的解答,相反,不恰当的问法可能会使人无所适从,无法回答。所谓应答域,是问题所设定的求解范围,它指明了研究者工作努力的方向。上述四个方面的因素互相联系构成了科学问题的结构体系。

③问题的意义。问题对于科学研究意义重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问题是研究活动的起点。考察人们实际的科研活动,总是从某个科学问题入手的,也就是说在研究之初,要把一个问题的解决当做自己的研究目标。不以解决某个问题为目标,盲目的科研活动是不存在的。这里需要澄清一个相关的哲学问题,那就是科学的起点到底在哪儿?过去人们普遍接受的一个观念是:“科学始于观察”,如亚里斯多德认为,人的认识起源于外界事物刺激我们的感官而产生的感觉。实际上就是说,认识(科学)源于观察。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达•芬奇也说:“真正的科学是从观察开始的”。近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弗兰西斯•培根,更是将这种思想推向了极致。由于这种观念在推动近代科学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使得人们更是对此深信不疑。但20世纪的英国哲学家波普尔却不以为然,他提出了“科学始于问题”的全新思想,并用一个试验作出说明:他要求听众“请观察!”听众就反问“你让我们观察什么?”由此可见,单纯的观察指令是荒谬的,观察总是带着问题的观察。那么到底应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如果把科学研究看成是一种实践活动,那么它的起点应是观察或实验。但显然,实践活动总会有一种思想内容上的引导,那么问题在观察、实验之先。但若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来说,人类的科学认识在最初的起点处的起源,无疑应是感性行为,是观察和试验。第二方面的意义,科学问题将科研活动引向深入。针对问题,人们展开研究活动,研究的结果无非有两种:一是问题得到了解决,于是人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领域,与之相关的更新的研究领域展现在我们面前,新问题又出现了。这里我们要注意理解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知道的越多,未知的就越少。是这样吗?恐怕大有问题,事实可能正好相反。知识越是渊博的人往往越谦虚,没有多少知识的人却常常觉得自己无所不在,所谓“无知者无畏”。为什么会是这样?有人打了一个比方:一个圆圈,圈内为已知,圈外是未知,圆圈的边界是已知与未知的交接处。圆圈越大,表明掌握的知识越丰富,与未知领域的交界就越大,未知就越多,是不是这个道理?我们解决了一个问题,就表示已知的圆圈又增大了一点,那么与之相伴随,与未知的交接又扩大了一些,未知岂不是又扩大了?这就是新问题的出现。也就是说,问题 29 不是越解决越少,而是相反。第二种情况:问题没有解决或解决的不彻底,人们不满意。那怎么办?人们显然不会放弃,而是寻找原因,为什么这样?结果发现,之所以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是因为首先需要解决另一个问题,于是:问题甲引出问题乙,问题乙又引出问题丙,„„如此形成一个问题链。于是科学研究活动逐步走向深入。由此可见,科学问题对于科研活动来说,意义重大。

④对科学问题进行辨析。科研活动及其他人类活动中,人们遇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更好、更恰当地对问题做出选择,需要对问题进行辨别分析,这种辨析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根据问题的归属分清科学领域中的问题和非科学领域中的问题。不同领域的问题需要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去解决,通过这一步骤,选择出那些属于科学领域的问题,尽可能避免与诸如政治、哲学、宗教等领域的问题相混同。这里最为关键的是不要把那些貌似科学、实则伪科学或反科学的东西当作科学来选择。其次,对于科学领域的问题,要很据其应答域的真实性分清真实问题和虚假问题。如果问题所设定的应答域中有解,那么问题就是真实的,如果应答域中无解,则就是一个虚假问题。科研选题,当然是选择应答域中有解的真实问题。再次,在真实问题中辨析出能解待解问题和无知问题。前者指的是研究者已有的知识背景完全能够解答的问题;而无知问题则是那些虽是真实问题,但研究者并没有掌握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研究方法,因而在他那儿问题是不可能解决的。若选择无知问题展开研究,显然是不能获得成功的。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对科学问题的辨析是从理论的角度而言的,实际选题过程还要复杂的多,因为人们有时候很难确定哪些问题属于科学领域的问题,哪些又不是科学领域的问题。至于真实问题和虚假问题、能解待解问题与无知问题的区分,则在实际操作中难度更大。因此,这里仅是对一般性的原则进行介绍,以使研究者在选题时有时启发和借鉴。

⑤科学问题的来源。科学问题归根结底来源于社会生产实践和科学实践。但问题产生的具体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情况有:第一,问题产生于原有理论与经验事实的矛盾。从科学发展的实际情况看,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途径。随着科学实践的不断深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新发现的现象和事实与已有理论相矛盾的情况,这可称为反常。少量的反常虽不足以导致原有理论的崩溃,但表明理论中出现了需要深入探讨的新问题。反常的积累会使问题明朗化,要解决问题就需要对原有理论进行调整以消化反常。当局部调整不能解决问题时,回导致原有理论的危机,就会出现新理论用来取代原有理论,这就是科学革命。可见,原有理论与新事实之间的矛盾导致的科学问题,有可能带来科学的飞跃式发展。第二,理论自身暴露出逻辑矛盾而产生问题。当一个理论内部出现了逻辑矛盾的时候,即当从一个理论中推出两个相互对立的论断的时候,这个理论的逻辑基础或基本前提中必然存在着问题。及时识别和抓住这种问题是理论突破的关键。当一个理论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暂时无法与经验事实进行比较检验时,产生问题的途径往往是逻辑矛盾的出现。第三,不同观点的争论导致问题出现。对同一事物或现象,往往存在着不同的学派运用不同的理论进行解释。一般而言,不同学派间进行科学争论,总是围绕着科学问题展开。但随着争论的深入,对立双方对原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和扩展,问题产生分化或转移,引出新问题。新问题一般会较原问题更有价值,其解决可能标志着一项重大理论的完成。第四,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产生科学问题。近代科学时期形成了分立学科局面,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相对稳定的研究对象和领域。现代科学发展到了综合阶段,出现了整体化发展趋势,这使得人们开始注意到了许多原来传统学科没有涉及到的新领域,研究这些新领域和空白区,可以抓住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有可能作出开拓性发现。第五,对理论自身完美性、简单性的追求,也可以产生科学问题。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许多科学家都把理论完美性、和谐简单性作为追求的目标,他们总是尽可能用最少最简单的原理和公式去解释最复杂的现象和过程。应当指出,对和谐简单和完美的追求不是盲目的,而是有客观依据的。在世界的一定范围内,在某个层次上,虽然各种事物和现 30 象纷繁多样,但支配它们的深层次的规律性的东西却往往是简单的。科学就是透过纷繁的现象,深入事物里层,把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挖掘出来。当一门科学的理论失去了其简单性的时候,也是科学问题出现之时。

(2)科研选题

科学选题就是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和解答的具体问题。 ①选题的原则。选题不是随意的和盲目的,要尊称一些基本的原则,即遵循所谓的“四项基本原则”。第一,科学性原则。科学研究所选择的课题,是一个科学领域的问题而不是非科学领域的问题;是一个真实问题而不是虚假问题;是一个能解和待解的问题而不是无知问题。所选问题应尽可能明确,而不是笼统含糊。当然,如我们前面所说,预先判断一个问题的科学意义是很困难的,任何的这种判断都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因而选题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为依据,把课题置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背景之下。一般说来,明确与已确证的科学理论相违背的题目不应作为选择对象。没有确凿依据而把改变甚至推翻已确证的理论作为研究课题,就失去了起码的科学性。与此相应,毫无事实根据的题目也不能作为科研选题,除非确有把握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获得有关事实,若既无已有事实作为依据,又无获得相关事实的理论或实践上的预期,那么选题自然就没有科学性。第二,创新性原则。应选择那些在现有知识背景下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课题。科学本质上是创新性的事业,这在选题时就已经决定。如果所选课题是别人已经研究成功或通过研究已经表明无法成功的课题,那就是在做无用功。当今世界科学界,十分重视原创性研究,因而选择有创新性的课题是科学家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为了使自己的选题有创新性,需要充分了解前人和他人在相关课题研究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跟踪本学科前沿的发展,提出新的科学概念,发现新的科学定律,或创造出新的研究方法。第三,价值性原则。选题应具有现实的或潜在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一个被证明属于伪科学的命题是谈不上有什么积极价值的,即使是属于具有科学性的命题,也不见得就一定具有研究价值。价值性原则要求我们选择那些社会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科学发展所面临的难题,其解决能给国民经济、科学理论带来深远的影响。历史上的个别时期,科学研究工作者在选题时常常走极端,或者太注意原理的研究,或者太注意产品的研究,而对两者之间的发展性研究关注不够。原理研究是长期投资,见效慢;产品研究是短期投资,短时间就可见效;发展性研究是中期投资,是一个国家在经济持续发展时期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它担负的是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任。因此,进行科研选题时,要尽量选择那些既有现实意义又有长远价值的课题。第四,可行性原则。是指所选课题在正常情况下经过努力有实现的可能性。这一原则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主观适应,二是客观可行。客观可行指的是,选择一个课题,必须具备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其他客观条件,包括资金、技术资料、仪器设备等。客观可行还有经济效益方面的考虑,除了课题本身的产出要大于投入外,在研究或解决课题的不同方案中要选择最佳方案。因此,除了科学方面的可行性,还要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甚至政治上的可行性、伦理上的可行性等方面。主观适应指的是:选题时要考虑主观条件和特点,选择自己能够胜任的、最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的课题,不可选题太难,超出自己的研究能力;又不可选题过易,不能充分发挥出个人能力。

②选题的步骤。选题一般包括四个紧密联系的步骤:第一,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主要是了解以往研究的状况,为确定课题提供参考。任何科学研究都不是孤立的,是建立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了解了前人的成果,可以避免盲目性和重复研究,少走弯路。第二,初步选定课题。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了解研究领域中是否存在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经筛选、反复比较后初步确定一个课题。(如果是在导师或专家的指导下研究,要征求老师的意见。)第三,开题论证。论证的内容:主客观条件是否具备?诸如经费来源、科研力量的配备、实验设备条件、协作状况等;论证的形式可以是现场开题报告会,也可以通过邮件 31 形式进行。第四,确定课题。若参与论证的专家学者意见趋向统一,认为选题可行,则可以最终确定课题。当然,选题过程是一个不断反馈调整的过程,常常需要反复调研和多次论证。

2、科学事实及其获取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何为科学事实?

(1)关于科学事实。要理解什么是科学事实,首先需要了解三种事实。一是客观事实,指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的现象、过程,它与人们是否认识或能否认识无关,类似于康德所说的自在之物。二是经验事实,指的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等科学方法被人们实际地经验到的事物,它表现为人们对这些经验的陈述和判断。三是理论事实,是人们通过思维所把握的关于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是得到确证的理论。三者虽然都叫事实,但本质是不一样的。客观事实在人的经验之外,人们只能对它作出某种推测,而难以形成确定性的知识;理论事实是理论,而非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事实,它不能成为科学认识的事实基础。因此,只有经验事实才可以成为科学事实,就是说,科学事实是通过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所得到的经验事实。需要注意,虽然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对科学事实与经验事实不做严格的区分,但并非所有经验事实都是科学事实,因为经验具有私人性和欺骗性。对同一事物进行感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经验。显然,不能将个人所得的经验当做科学事实,只有经过科学整理和严格检验的经验事实才可能成为科学事实,即大家共同经验到的事实,才能成为科学事实。 科学事实的形式一般表现为单称命题,如“这块矿石具有放射性”。如果是普遍陈述,如“所有微观客体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是对科学事实进行概括和推理后得出的规律性论断,通常不把其看做科学事实。科学事实一般分为两类:一是关于对象与仪器相互作用结果的描述;二是对观察实验所得结果的陈述和判断。前者表现为图像、数字、图形等(如体温计所显示出的数字);后者表现为用某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如写在病历本上的“体温38℃”)。应注意的是,科学事实反映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因而其内容具有客观性。但它又依赖于人们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以及描述它们的语言,因而在形式上又具有主观性。因此,科学事实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了解了什么是科学事实,我们接着来看如何获得科学事实。科研活动中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主要是观察和实验方法,我们分别加以简要介绍,先看观察。

(2)获取科学事实的观察方法。什么是科学研究中的观察方法?很多教科书都作出了介绍,内容大体一致。基本意思是: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自己的感官去感知自然状态下的事物现象的一种经验方法。这样的定义看似简单,但它包含着很丰富的内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观察是一种感知,凡用感官去感知外界事物获取信息都是观察,如用耳朵听、用鼻子嗅,还有其他感官去感知,都叫观察。②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它,不加任何主观虚构的成分。③观察是一个双向过程,一个方向是客观事物信息向观察者的流动,经由神经系统到达人的大脑,作出反映和判断;另一个方向是人的主动出击,不是被动地接收,而是对信息作出选择、鉴别和加工。

观察方法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按方式来划分,有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前者是指在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无任何凭借,在观察器官面前的就是对象。这样的观察具有简单、直接、受限制少等优点,可随时随地进行。但这样的方法也受到很多局限,可体会如下几方面:①感官感受能力的限制。有哪些方面?范围小,如视觉器官只能接收可见光,听觉器官只能听到声波等;精确度低,只能进行大致的感觉,一般无法达到科学研究的要求;速度感知能力差,只能感知中等运动速度,太快或太慢都无法感知。②感官感知事物时,很多时候会出现错觉,如视觉器官,所看到的东西的形象可能与实际真实情况有距离。为了克服直接观察的缺陷,人们发展了间接观察的方法。在观察者和观察对象之间引进中介勿—观察仪器。科学仪器的介入可以说是科学观察方法的革命性变革,它极大地延伸了人的感觉器官,有效地克服了直接观察所存在的不足。但同时应当注意,并不是说间接观察就是完美无缺的,这一方 32 法同样要受到各种限制,比如观察仪器导致的结果的失真常常是难以完全避免的。 总体上看,虽然观察作为科学研究中一种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简单、有效,并被人们所广泛采用,但真正在科学活动中要做好观察绝非易事。有方法论研究专家(贝弗里奇)曾在《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对观察方法做了较详细的讨论。他指出,要做好观察是很困难的,因为正像达尔文曾经说过的,“大自然是一有机会就说谎的”。要做好观察,不能惊慌失措,个人不能有其他烦心的事情所困扰,要平心静气,与观察对象无利害关系,要多次观察,经常变化观察角度,等等。他举了很多例子说明观察方法之不易,如在德国哥廷根的一次心理学会议上所作的试验:(略)。曼彻斯特医生指导学生尝试糖尿病人尿的试验:(略)。通过这些例子,贝弗里奇着重分析的是,人的观察很容易受先入之见的影响,如同盲人摸象,是用以前所掌握的知识来套新发现的事物。一个旅行团来到一风景区,不同兴趣爱好的人,观察的结果可能大相径庭。总之,无论是直接观察还是间接观察,都有可能出错,应想方设法予以避免。

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我们上面讲的两种观察方法,是就自然科学而言的,社会科学研究也要用到观察方法。但两大类学科对观察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社会科学的直接观察:只要观察对象现实的在,不论是否借助于观察仪器,都是直接观察;那么什么是间接观察呢?若观察对象不在,对遗留物进行观察,就是间接观察。

(3)获取科学事实的实验方法。再来分析实验方法。所谓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仪器和相关设备等物质手段,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以便在更有利的条件下进行观察。从定义来看,实验和观察,既有相同点,也有差异。相同点在于,两者本质一样,实验也是一种观察,只不过是在人控条件下进行的观察。不同之处在于,实验是对对象进行了改变、有人为因素干扰情况下进行的。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说过:“观察是得到自然现象所提供的东西。实验则好像是把自然现象掌握在自己手上一样,一会儿推动这一现象,一会儿又推动另一现象,使自然现象以便于观察的方式呈现出来。”

与观察方法相比,实验方法有三个方面的显著特点:①简化、纯化自然现象。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是极其错综复杂地联系在一起的,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偶然因素。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或者被掩盖,或者受到干扰,通常情况下不容易被察觉。在实验中,人们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和工具,把研究对象从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排除次要因素、偶然因素和附属因素的干扰,使对象的本质以简化了的、纯纯的状态呈现出来。②强化、再现自然现象。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自然现象和过程,往往一去不复返,无法对其进行反复的观察。在实验中由于有人工控制,可以使观察对象重复出现,以便核对以往的观察或实验结果,保证其准确性。在实验中,人们还能借助科学仪器和设备、利用实验手段使某些物理过程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定向强化,从而创造出自然条件下难以出现的特殊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就可能发现具有重要意义的新事实。③延缓和加速自然过程。在自然界中,有些现象的发展过程十分短暂,转瞬即逝;有些现象的发展则十分缓慢,完成一个过程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对于这两类现象,一般情况下是无法直接观察的,只能借助于实验手段。实验手段可以加速或延缓自然过程,把不能观察的对象变成可以观察的对象。

试验方法的主要类型:按照实验的目的划分,有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两种类型。探索性实验是指,从某种目的出发,利用已知的外加因素去干预研究对象,看其出现什么结果。验证性实验是指,在对研究对象已有一定了解,但又心存疑虑的情况下,通过实验加以验证。验证性实验又有两种类型:直接验证和间接验证。前者是将实验结果直接与理论结果进行对照;后者不是去验证理论本身,而是去验证其推论,看实验结果是否与理论推论的结果相一致。按照实验手段的不同,人们又将实验分为直接实验和模拟实验两类。前者是实验手段直接作用于所研究的对象,后者则是用模型来代替对象进行实验,实验手段只直接作用于模型而不直接作用于对象原型。通过对模型进行实验得到某种结果,可以推广到对象原型上去, 33 从而达到对原型进行认识的目的。除了上述类型,还有为了判断某种因素或性质是否存在而做的定性实验,为了测定某种对象的数据或获得各因素之间数量关系的定量实验;还有按学科划分的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等等。

(4)观察实验中的机遇。所谓机遇,是指在科学实践过程中由于意外的事件而导致的科学新发现。科学实践活动受理论思维指导,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因而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人们对于可能得到的结果,一般都有明确的预见。但是,观察和实验是指向未知领域的实践活动,对于未知领域的规律,人们一般很难有明确的预见。因此,观察和实验作为科学认识过程的一部分,难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意外性,由这种意外导致的科学发现就是机遇。机遇最大的特点是其意外性。

机遇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主要的是下述两种情况:①本来要寻找某种预期的结果,但在科学研究中出现了完全意外的情况。如英国科学家柏琴发明“苯胺紫”染料的事例。②某个意外的情况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希望的线索。如美国发明家古德伊尔发明橡胶硫化技术的事例。

科学史上由机遇导致新发现的大量事例,说明这种现象有其内在的规律性。科学研究的重要特点是其探索性,也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求自然界未知现象的规律。这个过程是复杂而曲折的,观察实验中出现的情况也是新鲜而又多样的,它们不可能完全循着一条预定的路径直达目的地。所以,科学研究是目的性与意外性的统一。从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来看,机遇表现为偶然性,但背后隐藏着的是必然性。科学实践中,意外的机遇透露出大自然的信息,提供了新线索,常常导致新的发现、发明。因此,应充分认识机遇的重要作用。一般而言,机遇本身具有意外性和偶然性,我们不能坐等机遇出现,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碰运气上。但是,机遇一旦出现,就不能错失良机。怎样对待机遇是科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认识论问题,也是一个科学创造性素质的培养问题。首先,研究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才有可能真正领悟机遇的重要意义所在。其次,要有批判的头脑,要具备敏锐的判断力和洞察力,不受原有知识的束缚,才有可能抓住机遇提供的线索,作出科学发现。

3、整理科学资料

这是一次完整的科学研究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涉及到众多的研究方法,仅作简要介绍。 (1)比较和分类。是科学研究活动中队感性材料进行初步加工的基本方法。比较是对对象资料的异同之处加以对比,从而把握其区别与联系。分类则是在比较的基础上,根据对象资料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其区分为不同的种类。通过比较和分类,可以是大量的感谢材料系统化、条理化,并在研究对象之间建立起立体的从属关系。

比较是建立在客观物质对象的差异性和共同性基础之上的。它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起初只是把握事物表面的相同点和差异处,随后就需要把握表面上差异极大的事物间的共同本质和表面上极为相似的事物间的本质区别。比较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大体上有相同点的比较、差异点的比较和同异综合比较三种。

分类是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或显著特征把对象资料划分为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并具有从属关系的小类。分类需遵循一定的原则:①按照同一标准分类,标准一旦确定不能中途变更;②分类所得小类之和必须与分类前的大类相等,不能有遗漏,也不能有超出;③必须按层次逐级分类,每次分类所得小类应是在同一层次上的,否则分类就会杂乱无章;④分类所得小类必须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即各小类间有明确的界限,不能交叉。分类有现象分类与本质分类之别,前者是对外部特征和外在联系的分类,常常基于一些人为的规定,故而又叫人为分类;后者是依据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界限的分类,一般较少依赖人为规定,因而也叫自然分类。

(2)类比与外推。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推出它们在另外一些方面也 34 相似或相同,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对象A有属性a、b、c、d 对象B有属性a、b、c 结论:对象B有属性d 可以看出,类比推理的前提中并不蕴涵着结论,因而这不是一种必然性推理,其结论是或然的。但它是从一个特殊领域推到另一个特殊领域的方法,使得研究活动进入一个未知的领域,有可能得到创新性的结论。类比方法有性质类比和关系类比之别,前者是指两个类比系统在性质上的相似,后者则是两个类比系统在因果关系或协变关系上的相似。由于类比方法所得结论是或然的,要使其真正发挥作用,需注意以下几方面:①类比对象之间能够进行类比的属性应尽可能的多。②用于类比的属性应尽可能是本质属性。③用于类比的属性和类比结论之间应有本质的或必然的联系。

外推是指从现有知识出发扩大到该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的思维操作活动,这实际是类比的一种特殊形式。一般来说,外推是从已知领域外推到相似的未知领域,或从特殊领域外推到一般领域,它显然是一种创新型的方法。当然,它的结论是或然的,需要接受严格的检验。应用外推时应注意遵守两方面的逻辑规则:①应把已知知识外推到条件相同或相似的领域中;②作为外推出发点的已知知识,必须是得到严格检验并被确凿无误地证实了的。 (3)分析与综合。这不仅是人们对对象材料进行整理的重要工具,而且还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思维方法。

分析方法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逐个加以研究的方法。它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等类型。其主要作用是深入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组成部分,其缺陷则是容易使人形成孤立、静止、片面看问题的习惯。

综合是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和因素结合起来,以形成对研究对象的整体认识的方法。它包括科学概念的综合、科学模型的综合、科学理论体系的综合等类型。其主要作用是从整体系统的高度和动态过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并由此形成对研究对象的新的整体性认识。离开分析的综合其缺陷也是明显的,容易形成人们忽视内部细节的粗放式研究习惯。 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认识过程的两个侧面,它们既对立又统一,互为前提又相互补充。分析不是简单的机械分割,而是分中有合。在分析之处,实际上就已经把对象当成是一个整体看待,因而整体是分析的出发点。综合也不是简单的堆积,而是合中有分,它必须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没有分也就无所谓合。因此,只有把分析与综合统一起来加以应用,才能把人的认识引向深入。

(4)归纳与演绎。这是建立在个别和一般辩证关系基础上的逻辑思维方法。两者方向相反,功能各异,又辩证地统一于一个过程当中。

归纳法是从个别的特殊性质出发,推导出一类事物的全体都有这种性质的一般性原理。这种方法具有重要作用,可使人的认识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现象进入本质,促进认识不断深化。归纳法有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等形式。前者是指,通过对一类对象的全体成员做无一遗漏的考察,得出全体对象都有某一性质的一般性结论。很明显,这种方法的结论是可靠的,但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不完全归纳法是,根据某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而推出该类事物全部具有这种属性,其最典型形式是简单枚举法。通过分析一类事物的少量对象,发现它们具有某种属性,并且没有遇到相反的事例,于是得出一般性结论,该类事物全部具有这种属性。显然,这一方法对得出概括性结论很有效,但结论是或然的。

在对各种现象和材料进行分析整理时,需要对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判断,这是发现和掌握自然规律的重要手段。英国哲学家穆勒对这一类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穆勒五法”。分别简要介绍如下:

①求同法,又叫契合法,公式化如下:

35 场合 先行因素 被研究对象

一、A,B,C a

二、A,D,E a

三、A,F,G a 结论:A是a的原因,a是A的结果。 ②求异法,又叫差异法,公式为:

场合 先行因素 被研究对象

一、A,B,C a

二、—,B,C — 结论:A是a的原因,a是A的结果。

③求同求异共用法,实际是前两种方法的综合,公式为: 场合 先行因素 被研究对象

一、A,B,C a

二、A,D,E a

三、—,F,G

四、—,H,I — 结论:A是a的原因,a是A的结果。 ④共变法,公式为:

场合 先行因素 被研究对象

一、A1,B,C a1

二、A2,B,C a2

三、A3,B,C a3 结论:A是a的原因,a是A的结果。 ⑤剩余法,又叫做排除法,公式为:

复合因素F(A,B,C)是被研究复合对象f(a,b,c)的原因 已知 B是b的原因 又已知 C是c的原因

结论:A是a的原因,a是A的结果。

演绎法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其特点在于,结论蕴涵于前提之中,是一种严密的逻辑推理方法,只要前提正确,按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的结论必然正确。演绎法包括公理演绎法、假说演绎法、定律演绎法和理论演绎法等类型。

归纳与演绎是相互补充、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归纳是演绎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演绎所依据的大前提,归根结底是来自于归纳。另一方面,归纳又离不开演绎,演绎对归纳起着指导作用。总之,在归纳和演绎的交替中人的认识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不断发展。 (5)数学方法。运用各个数学分支所提供的工具和手段,对研究对象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进行研究,这就是数学方法。当遇到数据资料需要整理加工时,数学方法就显示出作用。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精确性和普适性等特点。

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一般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实现。所谓实现模型,是针对或参照某种事物系统的主要特征或数量相依关系,采用形式化的语言,概括或近似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根据所研究的现象种类的不同,数学模型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①用于刻画必然现象,反映确定因果律的确定性数学模型;②用于刻画或然现象,反映研究对象统计性数量关系的随机性数学模型;③用于刻画模糊现象,反映模糊数量关系的模糊性数学模型;④描述突变现象的突变性数学模型,对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剧烈的不连续的变化进行研究。

4、科学假说的提出和科学理论的建立

36 这是一项科研活动的第四个环节。只有建立起科学理论,才表明一个完整科研活动的结束。而科学理论的建立必须经历科学假说。

(1)关于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一种尝试性的解答。其特点有:①科学性与假定性的统一。假说具有科学性是因为它的建立要以科学知识和科学事实为依据;而它毕竟是对未知规律的一种猜测性说明,因而又具有假定性。②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统一。抽象性来自于它是对一般规律的认识,是运用理论思维获得的,是对具体科学事实的超越;与此同时,它又有形象性,因为它需要接受具体经验事实的检验,依靠形象思维使假说与事实相联系。③多样性和易变性的统一。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展开研究,可能会形成不同的科学假说,即假说的多样性;假说毕竟不是科学理论,需要诉诸科学实践加以检验,在此过程中假说不断得到修正和补充,或者成为科学理论,或者被淘汰,此即假说的易变性。

如何提出科学假说?有很多方法和途径,这里介绍三方面:

①创造性思维。是指能提出创新思想的思维活动,是各种思维要素、形式和方法的综合运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创造性思维具有下述一些基本特征:第一是它的新颖性,在思路的选择、思考的技巧、思维的成果等方面,具有前无古人的独到之处,有新见解、新发现或新突破。第二是其运用过程中的巨大灵活性。不遵循现成的、固定的程式,任自己的思路在知识海洋中纵横驰骋,凭借想象、直觉、灵感等从一个思路跳跃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进入另一种意境,还可以随时改变自己的想法。第三是奇异性。作为非逻辑、非规范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具有极大的特殊性、随机性和技巧性,往往十分奇特,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问题和环境而异,不存在固定的、普遍适用的规范化程序,也不存在可以完全模仿的途径。第四是探索性。创造性思维活动是面向未知思维和领域的,是对未知思维的探索性活动,因而要求突破束缚,大胆探索,用于开拓,不怕挫折。通过这些基本特征我们可以知道,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带有极强个人性的个性化脑力劳动,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它是科学家“头脑的一种自由创造”。但是,它也不是完全无规可循的,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教育和培训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的结果无非是一种新思想、新假说或新理论观点的提出,而这些新的思想、假说、理论直接表现为一种陈述或判断,它们实际上是在已有知识单元基础上建立起联系,因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必要前提是掌握足够丰富的知识单元。当然,丰富的知识储备是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要真正进行创造性思维还需要具有想象力和洞察力,在思维活动中不受旧有框框束缚,不囿于传统之见而固步自封,要善于抓住研究活动中出现的蛛丝马迹,培养起留心意外之事的习惯,在不起眼的小事中洞察到可能的深刻本质。

②直觉与灵感。直觉与灵感是提出科学假说和建立科学理论的重要途径,爱因斯坦曾明确指出:“我相信直觉和灵感”。

直觉是人的大脑对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在瞬间形成的一种非常直接的识别和判断,其产生不需要对研究对象做详尽的分析,不是按部就班地进行逻辑推理,而是从整体上对待对象,越过中间环节,直接得到结论。直觉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其迅捷性。直觉的出现速度很快,是一种瞬间的判断,有时甚至是突如其来的。当然,直觉的迅捷性也不是凭空就能出现,它要以头脑中原来保持的各种信息为基础。其二是其直接性。它的产生不需要借助详尽的分析和推理,仅依据事物整体上最突出的特征来进行大致的判断,直接得出结论。其三是结果的或然性。直觉是未经周密思考和逻辑推理而直接出现的,因而得出的结论也有可能是错误的。不可过于相信人的直觉,对于直觉得出的结论,要利用科学手段反复检验。依直觉行事,可能会犯错误。

灵感又称“顿悟”,是人们对长期探索而未能解决的问题在偶然因素诱发下产生的一种突然性领悟。灵感是一种心理现象,当长时间研究某一问题而又百思不得其解时,思维活动 37 会空前活跃甚而达到饱和,这时,受某种偶然因素的启发突然产生思想火花,使思路或然开朗,问题在刹那间得到解决。灵感的产生需要很强的条件:①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不断获得新的课题信息为基础。②需要对所研究的问题长期不懈的专一的强化思维做前提;③需要紧张工作后的适当松弛提供时机。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直觉与灵感不加严格区分,但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一般说来,直觉的形成不需要长期的准备,也无需他物的触发,灵感显然不大相同:①灵感的产生需要他物的触发。灵感是在意想不到的偶然因素诱发下突然发生的,事先完全无法预料。诱发灵感产生的因素可以是现实中的事物,也可以是在梦幻中见到的事物。②灵感的显现具有瞬时性,这与直觉的迅捷性类似,但比直觉来到更快,且如果不能及时抓住,它可能转瞬即逝,而不像直觉那样强烈到挥之不去。③灵感出现之前有一个潜伏期,它是在长期思考之后产生的,绝非随随便便就会有灵感出现。

通过直觉和灵感,人们可以得出具有新奇性和创造性的结论,尽管这些结论仍然处于假说阶段,它们的正确性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但它毕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创造新知识、提出新学说的重要思维方式和途径。对于直觉和灵感产生的生理机制,人们目前知道的还不多,但随着研究(特别包括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③理想实验。又称假象实验或思想实验,是在高度理想化条件下,在人们的思维中进行的特殊“实验”。其特殊性在于它不是真正的实验,而是在思想中利用理想化的仪器设备对理想化客体进行的一种思维操作活动。虽然理想实验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中,在现实中无法做到,但它的建立绝不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而是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其一,它意真正的科学实验为基础,是对真实实验的一种纯化。并且有的理想实验在条件发生变化后是有可能成为现实实验的。其二,它的推理过程是以一定的逻辑法则为根据的,而这些逻辑法则都是从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并为实践所证实了的。

理想实验作为一种抽象思维方法,可以使人们对实际的科学实验有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揭示出客观现象和过程的内在本质好规律性,由此得出重要结论。如伽利略通过设想物体在无摩擦的道路上行驶这一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定律,爱因斯坦则利用理想电梯提出了等效原理这一广义相对论理论的重要原理。应注意的是,理想实验就可以得出重要的新假说、新理论,也可以作为一种进行逻辑证明与反驳的重要工具,但由于它不是真正的科学实验,不能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相反,由理想实验得出的结论都需要经过观察和实验的检验才可得以确定。

(2)科学假说向科学理论的过渡 科学假说的提出并不是科学研究活动的最终目标,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过渡到科学理论。假说向理论过渡,注意靠实践检验,具体途径有:①假说在应用于科学实践时逐渐得以纯化而发展成为科学理论。这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假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经验证据的支持,而几乎没有经验证据与它相矛盾。二是假说所作出的预言被科学活动实践所证实。一旦这两种情况出现,就表明假说是对客观事物本质规律性的反映,因而可以上升为科学理论。②假说通过修正和补充而发展为科学理论。假说形成以后,在接受广泛检验的过程中,可能发现它的基本命题③通过判决性实验促成假说向理论的过渡。能够断定两个对立假说哪个正确、哪个错误的实验称为判决性实验。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对于同一研究对象,不同研究者常常提出不同的假说,且这两个假说互相对立,不能相容。在此情况下,人们可以设计一个实验,得到实验结果明确支持的假说则被人们所接受,并上升成科学理论;而不被实验结果所支持的假说则被认为是错误的,因而被放弃。应当注意的是,对于判决性实验的作用,理论界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有不少人从根本上否认这类实验的判决性作用,认为它充其量只是为某种观点或假说提供了一次实验支持,并不表明他就一定正确。但是,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确实有很多科学假说是借助于判决性实验而被人们接受为科学理论的。可能在其以后的 38 发展中还会有变化,但不能否认判决性实验是促成假说向理论过渡的一种重要方法。 (3)关于科学理论

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认识。它由基本概念、基本定律或原理、逻辑结论三个方面的要素所构成。其基本特征有四个方面:①客观真理性。科学理论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反映,是经过了科学实践很多严格检验的,因而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性。②系统性。科学理论不是知识的简单堆积,而是依据一定的逻辑规则构成组织化的条理分明的知识体系,整个体系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性、无矛盾性和完备性。③全面性。科学理论是关于一类对象的本质规律的说明,它能够对适用范围内所有的对象都普遍适用,无一遗漏。④预见性。科学理论既能对已知的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又能对未知的事实作出预见,从而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指导意义。

科学理论从假说脱胎而来时,一般是不完善的,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加工,使之最终成为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建立理论体系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①公理化方法。这是演绎方法的一种重要形式,从尽可能少的原始概念和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应用演绎推理建立整个理论体系。应用这一方法建立的理论体系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简明扼要,有助于揭示出概念、命题之间的本质联系,还能保证结论的可靠性。②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这是依据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将逻辑与历史有机结合起来的方法。历史既指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又指人类对它的认识过程。逻辑则是指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反映,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历史是第一性的,是逻辑的客观基础。逻辑是第二性的东西,是对历史的理论概括。历史的东西决定逻辑的东西,逻辑的东西是由历史的东西派生出来的,两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历史方法是从事物本身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发展的历史进程来分析和描述事物的方法;逻辑方法则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从纯粹的理论形式上、逻辑关系上研究事物发展过程。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是将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理论行程和客观事物的历史发展相一致,逻辑性再现历史的规律性。应用这一方法建立理论体系,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按逻辑发展程序与自然事物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的原则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二是按逻辑发展程序和人类认识自然事物的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的原则建立理论体系。③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构成逻辑起点的概念是较简单的,也是抽象和贫乏的。随着逻辑的展开,概念的规定越来越复杂、具体、丰富,最后把事物的各种联系在思维中完整地复现出来,达到“思维中的具体”。这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也就是科学理论体系的改造过程。“思维中的具体”不是对“感性具体”的简单复归,而是用思维掌握具体。这是客观现实内容与主观思维形式的统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把事物最一般、最本质、最普遍的规定性作为逻辑出发点,按照事物本身具有的各种本质联系,再把它完整地在思维中再现出来,达到对事物完整的科学认识。

五、科学技术与社会因素的互动及其社会运行

本专题的内容属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内容,我们简要介绍四个方面,分别是: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推动科技发展的社会力量,科学技术的不平衡运行,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形式。

1、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关于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学术界的认识并不一致,甚至有时还会有争论。其原因可能很多,其中之一在于科学与技术的社会功能是不一样的,而分别介绍无疑会使问题复杂化,故而大家一般是放在一起加以分析。我们这儿为避免出现过多的头绪,也放在一起介绍,至于可能出现的不同意见,可以展开专门的讨论。总体上看,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可概括为三 39 个大的方面,分别介绍如下:

(1)推动人类物质文明的昌盛。这方面的具体内容又可分为三点:①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可通过适当的途径渗透进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推动生产的发展,创造出新的物质文明成果。通过学习和教育,科学技术进入人的要素中,提高人的劳动能力,从而提高生产力水平;通过发现和发明,渗透进生产资料、生产对象等物的要素中,提高其水平,从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当然会带来生产的大发展,生产发展了,就会为物质文明的昌盛打下牢固的基础。②推动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是物质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科学技术对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所起的作用是极为显著的。人们利用科学技术成果,不断为自己创造出日益丰富、质量日益精美的物质产品,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更新自己的消费结构。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扩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扩大了人类的交往方式,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内容,也增进了人类健康,保证了人的安全,延长了人的寿命,为人类满足自身的需要和实现自身的价值创造了日益广泛的可能性,有力地推动着整个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③推动着人类劳动条件的改善。改善人类的劳动条件当然也是物质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如何做到?利用科学技术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科学技术成果的日益广泛的应用,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极大地延伸了人类的劳动器官,使生产所受到的人的生理、心理条件的限制越来越小,使人类的体力和脑力劳动逐渐为各种技术手段所取代,人们越来越从繁重、重复以及危险的劳动操作中解放出来。由于科技进步不断地改变着生产的技术基础、社会的发展条件以及劳动的性质和内涵,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也日渐缩小。

(2)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也包括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①推动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具有认识能力并掌握关于世界事物的相关知识,是人类与自然界其他存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是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基本的温饱问题解决后,人还想知道点什么,如果不知道,就会寝食难安,生活就会失去意义。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并掌握更多的知识呢?显然需要借助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所提供的,一方面是越来越丰富的关于自然界事物的知识,另一方面它还提供进一步认识的方式方法,这为进一步的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使人类的认识能力不断突破自身生理条件的局限性而不断提高和扩大,从而推动了整个人类认识的发展。②推动哲学观念的变革和思维方式的进步。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必然把当代的自然科学成就荟萃于其中,每个时代的哲学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那个时代的自然科学水平决定的。恩格斯说过:“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次划时代的发展,唯物主义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历史上唯物主义哲学的三种发展形态,即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都与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发展为哲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引导哲学概念不断更新,哲学得以不断发展。每一时代还有其特有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既受到那个时代哲学思想的支配,又受到那个时代科学认识的制约。自然科学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上造就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并给整个时代的人类认识打上了深刻烙印。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形成的系统思维方式就已经成为当代人类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为人们对各种问题的认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模式。③科学技术推动着社会民主的扩大、文化的繁荣、教育的普及、道德水准的提高以及整个人类精神生活的现代化。科学与民主是近代文明的一对双生子,也是支撑近代文明的两大基石。二者就其本性而言,都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一种觉醒。科学的进步使人类越来越认识到自身的力量和价值。科学知识,尤其是科学精神,向政治思想领域的渗透,终将唤起民主意识的增强与活跃。科学的昌盛、学术的繁荣,在客观上也需要社会为之提供一个政治民主的环境。所以,在近代以来的世界文明中,科学的发展与民主的扩大是相伴共生的。科学与技术属于文化范畴,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的发展,一方面本身就是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它还与其他文化现象发生相互作用,引起整个文化的变迁。文化可分为许多层次, 40 如器物、制度、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在所有这些层次上,科学技术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就某一特定社会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比如科技成果迅速输入所带来的外来文化压力,可能引起其固有文化的变态、异化、解体以及二元文化的激烈冲突。但就整个社会和整个时代而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整合过程,终将被文化消化和吸收,从而导致文化的更新和繁荣。科学技术与教育关系密切,一方面它以教育的发展为前提,另一方面又有力地推进教育的发展。科学技术对教育的推动作用,一者表现为:新科技成果被引入教育系统,导致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式与教育方法的不断更新;二者表现为:随着科技成果在社会各方面的应用,导致教育对象的扩大、教育功能的扩充、教育水准的提高、教育程度的普及和教育制度的完善。这样,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科学技术与社会道德也有密切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依赖于科学家的劳动,科学劳动的特殊性质培养了追求真理、崇尚实践、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不畏艰辛、不怕挫折、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勤于思考、乐于现身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科学家们在长期的科学劳动中还形成了一套与科学本身的要求相一致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这种科学精神、科学态度、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不仅构成了科学家们所共同遵循的科学道德准则,而且也深刻地影响到社会其他成员的精神面貌和道德观念,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科学技术还影响到人类的精神生活。科技成果被日益广泛地吸收和应用到文学、艺术、体育等各个领域中,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比如现代科技不仅对现代艺术的内容发生深刻影响,而且为各种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新颖的表现形式、表现技巧、表现工具,特别是为艺术欣赏提供了越来越方便的大众传播方式。还有诸如对体育、文学等方面的影响,都有力地推动着整个人类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进程。

(3)促进社会结构的变革。也可从三个方面展开:①促进经济结构的更新。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在带来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也改变了整个社会生产的产品结构、劳动力结构以及资源和资金的配置,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不断变革和日益高级化。人类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产业结构也实现了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向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转化,进入20世纪后又实现了向第三产业的转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成果的应用,还促成了生产过程中劳动方式(劳动者与对象的结合方式)以及协作方式(劳动者之间的结合方式)的改变,从而推动了社会一般生产方式的进步。不仅限于生产领域的变革,科学技术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流通、分配、消费等领域的变革,这导致了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更新。②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原理为我们所熟知,生产力的变革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从历史上看,劳动资料的发展常常成为生产关系变革的标志,从石器到青铜器的过度,体现的是原始公社的消亡和奴隶制度的兴起;铁器的出现和应用,则导致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崩溃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建立。而劳动资料的发展变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从这样的角度可以看出科技对于生产关系变革的促进作用。③促进上层建筑的变革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当科技带来了经济基础的变革后,上层建筑必将也随之变革。科技对于上层建筑的影响,即表现在意识形态上,也表现在社会制度上。先进的社会制度能够战胜并取代腐朽落后的社会制度,从根本上来说是它创造了更高的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而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归根到底又是由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决定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在世界范围内深刻地影响着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格局。当今时代,新科技革命兴起,这为实现新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新科技成果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军工领域的应用,使世界各国军事力量和综合国力发生了变化,由此导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如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就在很大程度上与新技术革命有关。

2、推动科技发展的社会力量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性活动,必然与其他社会因素发生相互作用,社会的各项需求是 41 影响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这些因素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哲学的、宗教的和教育的等方面,我们分别加以简要介绍。

(1)经济因素。

经济活动对于人类而言是最具根本性的活动,因而它也是推动科技发展的最具根本性的社会动力。恩格斯曾说道:“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越来越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动力”。我们知道经济活动主要通过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体现出来,而生产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环节。经济对科技的推动作用也主要由生产活动体现出来。①生产不断向科学技术提出新问题。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与自然事物打交道,需要了解自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了解诸如气候、土壤、水源等各种环节因素的变化规律,如何才能做到?只能依靠科学技术来帮助生产解决类似问题。生产发展的一定水平,自然会带来科学技术水平的水涨船高。在此意义上,恩格斯说:“科学的发生与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②生产可以为科学技术活动提供物质设备,比如实验仪器、技术设备等。科学技术活动不是玩“空手道”,需要满足相应的物质条件,如操作仪器、实验设备等,而仪器、设备的水平显然受制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水平。如果没有生产的发展,实验仪器、设备的水平就会较低,科学技术的发展势必会受到影响。③生产和社会的经济活动,可以为科技活动提供经费保障。随着科研难度的不断增大,花费越来越多,若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科研活动寸步难行。从当今世界的科研情况来看,科技水平高的国家,无一例外都是经济发达国家。如果对科技事业的投资不够,科技水平的提高只能是一句空话。马克思说道:“如果没有工业和商业,自然科学会成什么样子呢?甚至这个‘纯纯’的自然科学也是由于商业和工业,由于人们的感性活动才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获得材料。”

(2)政治因素。

政治对科技活动也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可以从以下三个不同层次体现出来。①社会制度层次。先进的、好的社会制度可以为科学技术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更广大的发展可能性。先进社会制度是为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而建立的,它必然为发展生产力而不遗余力,重视科技、发展科技则是重要手段之一。比如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代替封建制度,就在带来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②体现在政策、体制的层次。好的社会制度仅是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还需要政策、体制的中介作用。如果没有恰当合理的社会体制,就不能制定出合适的科技发展战略,科学技术就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③政治环境、政治氛围层次。政治思想、社会制度、管理体制等政治性因素长期发挥作用,必然会形成一种社会文化背景和氛围,它始终对科技发展的方向、规模和速度产生着影响。试想,社会上充斥着知识无用论、读书无用这样的论调,科学事业如何发展?科技事业显然就失去了根基。科技工作者由于无法得到社会力量的支持,其研究活动自然无法展开,有时还会受到不公正对待,甚至受到迫害而使身心饱受摧残(如我国*时期所发生的那样)。反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时尚,从国家到个人都有重视科技事业的共识,科技事业必然会蒸蒸日上。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能保持政局的长期稳定,对科技发展一般会起有利的作用。动荡不安的状态下谁还有心思和条件高科学研究?

(3)哲学因素。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作为对整个世界进行追思的学问,具有最高程度的一般性。我们在研究具体事物时,希望给出一种科学的解答,但限于条件、能力,可能一时无法从科学上给出确切的解答,但人们总是需要一种解答,这就需要借助于哲学(或宗教)先给出一种哲学上的解答。如此一来,这样的哲学解答对于科学研究就有了重要意义。这种意义大致可概括为三个方面:①哲学可以为科学的发展提供生长点。恩格斯说过:“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例如,原子的概念是人类 42 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东西,但是这个最先由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提出的自然哲学概念却预演了科学向微观领域发展的方向,以致发展成为现代基本粒子的科学。②哲学探讨可以为科学活动指明方向。哲学结论的提出凝结着思想家们对某一问题的深思熟虑,当科学研究活动陷入困惑,暂时无法找到出路的时候,哲学观念可以为之指出一个可能的方向。比如“宇宙热寂说”,恩格斯对其进行批判,是从哲学角度出发的,但为后来科学在这方面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方向,促进了相关领域的发展。③哲学可以在方法论上为科学研究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帮助。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方法论探讨的是人们面对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高层次的方法论思想可对低层次方法论有知道作用,因为它是对低层次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当然对科学方法具有指导作用。

(4)宗教因素。

刚才已经谈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人们总是希望给出一种科学的解答,但科学暂时无法解答怎么办?可以给出一种哲学解答,但如果哲学也解答不了或解答不满意,怎么办?用宗教来解答。虽然我们过去一直对宗教持一种批判、排除态度,但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宗教仍然存在着,并且还将长期存在下去,会伴随人类的始终。存在就有存在的理由,它实际上是对人们思想、行为影响最大的一种观念力量。更多的内容我们这儿不多说,只说一下起对科学技术的作用:①在历史上,宗教就对科学起过巨大作用,现代的许多科学分支都起源于宗教或准宗教的东西。化学在古代的形式是炼金术(中国一般称“炼丹术”),炼金术显然不能看做科学,但它显然与化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至于有人将其称为“准科学”(吴国盛语),因为它确实为化学的诞生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一是它积累了丰富的物质构成方面的知识,二是积累了丰富的操作技巧方面的知识。再看天文学,其前身是占星术,天文学与占星术,两者在研究目标上不一致,前者把天象观测作为主要手段、目标,而后者观测天象仅是为了预卜人间的吉凶祸福。但两者的效果是一样的,占星术的发展为天文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现在仍有不少人相信占星术)。再看医学,历史上长期巫医不分,甚至可以说医从巫来(中英文都是这样),巫术处方现在看来也有科学成分。(一个治疗肿大的巫术处方:较老的汤菜、丝葱的长叶、百合花的根)。②各种宗教典籍中,记载了许多与科学有关的内容,这在今天仍有重要研究价值。③宗教影响了科学家,许多科学家又是虔诚的教徒,著名的牛顿是典型的代表。

(5)教育因素。

这方面内容大家了解较多,也可以有各自的体会,我们只列出两方面的提纲。①教育状况决定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这又从两方面体现出来:一是教育为科技事业培养后备人才;二是教育界也承担着众多实际的科学研究活动,如许多大学既是教学中心也是科学研究的中心。②教育普及程度决定着科技成果的传播、消化、吸收和应用的程度。

3、科学技术的不平衡运行 这是本专题的第三部分内容。科学技术作为一项独特的实践活动,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同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规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其发展的不平衡性。这主要从下述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1)区域(空间)运行的不平衡性

在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社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与国际环境不同,会产生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在某一时期,个别国家或地区会成为科学活动的中心,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中心会不断地发生转移。科学技术活动中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形成和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优势和特点。

对科技中心进行系统研究并引起重大反响的是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他首先提出了科技中心的标准:一个国家和地区在某一时期所获得的科学技术成果若能达到全部科技成果的25%,那么它就是科技中心。按照这一标准,汤浅光朝分析了历史上的几次科技中心大转移,

43 意大利(1540—1610),英国(1660—1730),法国(1770—1830),德国(1810—1920)、美国(1920—?),转移的周期是平均80年。这一现象后来被称为汤浅现象。我们简要分析这几个国家是怎样成为科技中心的。

意大利地处地中海,交通发达,十字军东征促成了众多航海工业城市的兴起,带来了经济的繁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13—14世纪开始了文艺复兴。意大利人继承发扬了古希腊的学术传统,将理性思维的传统与能工巧匠操作技艺的工匠传统相结合,带来了意大利学术的全面振兴。此时期科学家的代表人物是伽利略,他开创了数学演绎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影响直到现在。

英国地处英伦三岛,岛国环境培养了其开放和创新的精神,借助于新航线的开辟使其殖民地遍布全球,被称为日不落帝国。新教伦理孕育的资本主义精神使其注重创新,岛国的造船技术发展很快。科学与技术互相促进。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为科学技术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及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工业革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皇家学会的建立及成功运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学术传统,造就了一大批卓有成效的科学家,牛顿就是杰出的代表,他创立的经典力学成为后来研究参照、模仿的典范。

法国成为18世纪到19世纪初的科技中心,是有着充分理由的。18世纪是法国人的世纪,法国人一向因为有18世纪而自豪。进入18世纪,法国的各项事业都得到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大革命的长期孕育,培养了人们的开放精神,带来了思想解放的新局面,促进了生活文化的全面繁荣,掀起了一场启蒙思想运动。一大批哲学家对各个领域的深层问题做了极为深入而又全面的探索,由此带来了学术的繁荣。拉瓦锡创立氧化说取代燃素说引发了一场化学大革命。到18世纪末,法国开办了一批技术专科学院,建立了国家综合教育体制,培养了一大批出色的工程师,还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专职科学家。

德国虽然是西方世界的后起之秀,但康德以来形成的古典哲学传统培养了其理性精神,德国人骨子里的民族精神和处事认真、严谨的态度积累起了发展的后劲。(有这样一个传说,三个人同住一个房间,意大利人丢了针,会马上找到另一根;英国人则会简单搜一下,搜不到也就算了;德国人不同,如果简单的搜寻无法找到,他会找来标尺,在房间里打上格子,用放大镜一个格子一个格子地寻找,不放弃,一定要找到这根针,这就是“认真”。1944—1945年间,盟军完成了对柏林的铁臂合围,居民取暖成了大问题,政府下令可以到山上砍伐已经枯死的树木取暖。战后发现,在当时那么混乱的情况下也没有出现一例违反规定的乱砍滥伐事件。)1809年成立的柏林大学等高等院校,培养了一支基础扎实、训练有素的科技队伍;19世纪后期,德国的科技体制和具有体制在世界上是最发达、最成功的;随着国家研究机构的建立,德国十分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业研究实验室的首先崛起说明德国较早重视研究与开发,重视产学研结合,开创了其辉煌的化工、电力时代。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其主要部分就是德国人完成的。德国长期形成的学术传统以及科学家的哲学素养是其长久潜力所在。

美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占全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它及时进入工业革命的行列,良好的地理环境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欧洲移民的冒险创业精神,战后引进的大量智力资源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自由的科研体制等等,都使美国的科学技术有良好的综合社会运行条件。国家对研发投入的重视,工业试验室的研发实践、高技术的崛起等,使得美国科技事业保持了长盛不衰。

(2)过程(时间)运行的不平衡性

这一方面的不平衡通俗一点说就是有时发展快有时发展慢,总体上看是过去发展慢,现在发展快,有越来越快的趋势。关于这种不平衡,恩格斯曾经有过精辟的论述:“科学发展的速度至少也是和人口增长的速度一样的;人口的增长同前一代人的人数成比例,而科学的发展则同前一代人遗留下的知识量成比例,因此,在最普通的情况下,科学也是按几何级数 44 发展的”。后来,恩格斯又通过系统考察科学发展的历史,对上述思想作了更清楚的表述,将它概括为科学发展的加速率。他指出,近代科学在借哥白尼《天体运行论》一书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后,“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而且得到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说是与从其出发点起的(时间的)距离的平方成正比的。仿佛要向世界证明:从此以后,对有机物的最高产物,即对人的精神起作用的,是一种和无机物的运动规律正好相反的运动规律。”(注:无机物的运动规律,赖尔的“地质渐变论”)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史家普莱斯提出了科学加速发展的所谓指数增长规律,引人注目。他将1662年到1930年间《伦敦皇家学会哲学论坛》杂志每十年一叠放在书架上,发展杂志的厚度呈现出一条完美的指数曲线,这驱使他开始研究科学发展的指数规律。他从研究科学期刊论文的增长速度扩展到科学人力(科学家人数)、科研经费等方面的增长速度,发现这个经验规律在很长时限内精确度很高,于是他给出了一个科学发展的指数增长曲线和公式S=S0e,S为现有科学知识量;S0为初始的科学知识量;k为常数,其值由不同国家或不同时代的生产水平以及其他因素决定;t为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科学界有人进行研究,认为最近300年世界性的统计资料表明k≈0.07,于是公式为S=S0e0.07t,结论是科学发现中,知识量每10年翻一番。因此,指数增长率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有人甚至把它作为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而这一规律的被认识,充分说明了科学发展越来越快的事实。 (3)学科发展的不平衡

简单说就是有的学科发展快,有的发展慢。学科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由于自然界本身的复杂性程度不同,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社会需求的选择性等所引起的。恩格斯曾对这种现象有过初步探索,他指出:“在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中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关于简单的位置移动的理论,即天体的和地上的物体的力学,随后是关于分子运动的理论,即物理学,紧跟着它,几乎和它同时并且有些地方还先于它发展起来的,是关于原子运动的科学,即化学。”

学科发展有快有慢,发展快的就有可能成为带头学科。所谓带头学科,是指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总是会有一门或几门学科的理论体系相对比较完善、研究方法比较成熟,从而成为其他学科研究是参照、模仿的对象,带动其他学科发展,这样的学科就叫做带头学科。带头学科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交替领先的。前苏联著名哲学家凯德洛夫曾描述了带头学科从近代到现代的更替过程,即:力学(17世纪);化学、生物学(18世纪);物理学(19世纪);微观物理学;控制论、原子能科学和宇航学。他预言新的带头学科是分子生物学,而再往后的发展则是以心理学为主的一组学科。

当今时代,科学出现了整体化发展的趋势,各门学科的依赖性开始增强,单科突进变得不再特别明显,但这并不说明带头学科将从此消失,学科发展不平衡现象还将存在下去。

4、科技专家的社会分层和互动 (1)分层

分层概念一般用于地质学,表示地质构造中存在的不同层次。引入社会学后,用于表示社会成员之间由于财产和权力等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社会地位的不同以及社会等级结构的形成。科学技术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科学技术界是社会构成中重要的一部分,因而也存在着分层现象。但科学技术界的分层主要不是由财产、权力的差异所造成,而是由学术职位和学术声望两个方面社会承认的不同所造成,由科技专家们占有什么样的学术职位和有多高的学术声望表现出来。

学术职位是科技专家在学术机构或特定研究领域所获得的职称、职务等方面的等级位次,如教授、研究员、院士、所长、院长等等。学术职位的承认是一种有形的社会承认,决定学术职位高低的主要是科技专家们的学术水平。除此之外,一些非学术性的因素也会在特定时期、特定部门或领域发挥作用。这些非学术性因素主要可概括为历史的、经济的和政治的三个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学术职位的不同,虽然不尽合理,但人们一般情况下还是kt 45 能够接受的,因为占据较高学术职位的人在某一学科发展的历史上曾经做出过重大贡献。依靠金钱、实物等经济因素或政治权力而谋得学术职位,是一种学术腐败现象,应受到全社会的谴责和抵制,并制定出相应措施加以避免。

学术声望的承认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承认,它一般不受非学术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学术声望的高低与其具有的学术水平是相称的。学术声望的高低可由“知名度”的高低反映出来,而影响知名度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所在学术研究机构的知名度;所获得的科研奖励的知名度;所发表的成果被引证的次数和级别高低。当一个科技研究者具有了较高的学术水平时,就对知名度较高的学术研究机构具有了吸引力;同时,对于研究者个人而言,他也愿意到科研和生活条件更优越的高知名度研究机构中。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使研究机构和研究者个人双方同时得到了提高学术水平的机会,知名度也随之提高。当科技研究者取得了研究成果后,相关机构或一些社会组织部门会给予其一定的表彰和奖励。一般而言,科技专家所获得的奖励是与其所做出的贡献相称的。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全社会对科学技术活动进行奖励的系统性构成,在这样的奖励系统中,有一些知名度很高的奖励对科技事业的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诺贝尔奖金就是典型的一例。一位科技专家一旦获得诺贝尔奖金,就表明他的学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其学术声望就会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承认。科技人员知名度的提高,还与其研究成果被他人引证的次数和级别有很大关系。如果研究者的所谓成果在发表后没有引起任何反响,一般说明这一成果水平不高或价值不大,想以此得到较高的学术声望显然是不可能的。只有那些在学术界引起较高反响,在层次较高的学术杂志上多次被引证的研究成果,才可能为研究者带来较高的学术声望。 科技专家社会分层的不断演变,会发展形成一个金字塔结构。在金字塔的顶端,就是学术权威或称学术领袖。那些具有极高的学术造诣,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取得了重大学术成就,因而得到了其他科技研究人员的尊敬甚至崇拜的科技专家,就是所谓的学术权威。学术权威不同于社会其他领域的权威人物,它不是靠上级任命或基层选举而形成,而是在人们对其广博知识和特殊技能的敬佩和崇拜中自发形成的。

学术权威的首要条件是要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中做出重大发现或发明,要站在本学科领域的前沿。许多学术权威还具备了一些特殊的品格和个性,具有较强的个人魅力,这进一步增加了人们对他的信任感和崇拜感,这也有利于学术权威的形成和他们威望的不断提高。此外,有些学术权威还是具有领导才能的人,他们或者担任某个实体性研究组织的领导人,领导着一些科研院所进行各种类型的研究活动;或者成为一些非实体性研究组织的领袖人物,形成像学派那样的研究共同体,率领着一批同行学者或年轻的研究者对某个专门的领域展开研究活动。

在一般社会公众那里,常常对学术权威进行一些明星化的有时甚至是神秘化的描述。认为学术权威在思考问题的方式,甚至是在日常行为方式上都非同常人,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和对事物的认识程度都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他们总能站在科学技术活动的前沿,想前人之未想,做前人之未做,并且还不会出错;他们具有超凡的人格魅力,是真、善、美的化身。这样的认识显然是不正确的,因为学术权威固然能够反映科技专家的学术水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马太效应的影响。所谓马太效应实际上就是一种累积放大效应,一个科技专家一旦获得了成功并因此获得了一定的声望和荣誉,这种荣誉背景在其以后研究工作中会不断增强,会使他的声望更高,获得的荣誉也更多。因此,学术权威应当获得尊重,但这种尊重一旦变成盲目的崇拜,对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也是有害的。

学术权威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学术权威一旦形成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认可,就会吸引一大批年轻有为的科技人才聚集在其周围,形成学术团队,利用团队力量协同攻关,更容易实现研究工作的突破。比如英国著名科学家卢瑟福,他因为在放射性物质和原子核方面的研究而获得了19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由此成为公认的学术权威。 46 他先后在加拿大的麦克吉尔大学、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担任教授,无论走到哪里总有一批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和访问学者来到他的身边,在他的指导下展开研究。卢瑟福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原子和原子核物理学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现代物理学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如此,在这一团队研究活动中,还造就了一大批卓有成效的科学家,仅获得诺贝尔奖的就达11人。

当然,学术权威的作用有时也不一定表现为带动学术团队展开协作研究,个人依靠孤军奋战取得重大科技成就,这也是学术权威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形式。比如爱因斯坦,他虽然也乐于和他同辈的同事或者比他年轻的同事讨论物理学问题,与之展开合作研究的同事或助手也有三十多位,但他从来不太喜欢给别人讲课,也没人从他那儿获得过博士学位。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在全世界人心目中学术权威的地位。由于学术权威在社会上的崇高威望和巨大影响力,使他们能较容易地获得优越的研究条件和相对稀缺的研究资源,这里可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公正,但却是最有效率的,有利于这些条件或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学术权威的地位一旦形成,还有可能左右国家政府部门科技政策的制订,影响国家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如果没有爱因斯坦签署的给罗斯福总统的信件,这一决策的确定和实施可能还要费许多周折。再比如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的制定,也是在四位著名老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的积极倡议下实现的。

在科学技术革命时期,学术权威所发挥的作用更是他人所无法代替的。首先,正是学术权威们所做出的重大发现引发了科技革命并使之不断向前推进,没有爱因斯坦、尼尔斯·玻尔这样的学术权威,现代物理学革命的爆发是不可想象的;其次,学术权威们的工作引导着科技革命发展的方向,其他的科技工作者会有意无意地对学术权威的研究领域、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模仿,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科技研究的大体趋势;再次,学术权威们的建议左右着科技成果的应用方向,只有学术权威才最了解科技成果的性质和用途,因而当应用科技成果时人们一般会征求并尊重学术权威们的意见;最后,学术权威有资格对科技革命已取得的成就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走向做出预测,这种预测可以作为规划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依据。

学术权威对科学技术活动的影响不完全是正面的,也存在着一些负面的作用:首先,科技专家在成为学术权威后,由于受到推崇甚至追捧,会更多的承担科技之外的义务和参加一些与学术关系不大的活动,用于学术研究的时间和精力会因此受到较大影响,这显然不得科技事业的发展;其次,人们一旦承认了某些科技专家学术权威的地位,思维上的惯性会使人们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一直把他们当作权威看待,即使是他们的创造力明显下降之时也难以改变,这样一来就阻碍了新的学术权威的脱颖而出;再次,一个长期居于学术权威地位的科技专家,往往会出现思维上的惰性,创造能力下降,或者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新形势,也可能会有极个别的学术权威逐步演变为学阀,对新思想、新观点进行人为的压制;最后,学术权威有可能影响到对他人学术成果评价的公正性,一个科技工作者的成功与否与他们的研究成果能否被承认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种承认又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些学术权威的态度和评价,一旦学术权威态度不积极或评价不准确,则会埋没科技新发现和有碍于科技人才的成长。

(2)互动

科技界的互动形式多种多样,可简要归结为竞争、合作与冲突三个方面。

竞争是科技研究人员之间通过展示自己的优势条件和能力以获取更多资源和更高社会承认的互动形式。竞争是由于资源有限引起的,科技资源的短缺需要通过竞争实现其有效配置。在任何国家和任何时候,科技资源都无法满足所有研究人员的需求,那么有限的资源应如何分配,这是一个关系到研究工作能否正常展开的重要问题。从原则上说,在科研条件方 47 面,应满足每一位科技人员在科研资源方面最基本的需求;在应得回报方面,应给予科技人员与其研究成就相匹配的社会承认和物质奖励。具体来说,一方面要使对科研资源有同样需求的科技工作者分有同等品质和数量的科研资源;获得水平相当科研成果的科技人员,应能得到相同的社会承认和同样的物质奖励。另一方面,对科研资源需求不同的科技人员应分有不同的科研资源;做出不同科技贡献的科技人员,应该得到不同的社会承认的物质奖励。但现实的情况往往极为复杂,一方面是资源有限而需求众多,另一方面又可能一时无法确定每位科技人员的真正需求是多少,那就只有通过竞争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比如研究课题和配套经费的申报工作,实际上就是一场研究者之间的激烈竞争。为了得到研究课题和经费,参与竞争的个人或研究机构,纷纷将自己的优势条件和研究能力通过适当方式展示出来,以证明自己完全能够胜任某些课题的研究。经过评议专家们严肃认真的比较分析后,筛选出承担课题的合适人选或研究机构。

竞争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但过于激烈的竞争也有很多副作用。比如竞争本身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引发夸大其词、造假甚至相互攻击等弊端。有鉴于此,合作成为研究者们的重要选择。再者,科技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程度的增加,也日益凸显出合作的重要性。所谓合作,是指不同研究者相互结合,共同开展学术研究活动,以实现优势互补。在合作研究中,研究者之间相互激励,相互启发,相互帮助,使大家的思路空前活跃,有勇气也有毅力,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同时,在对问题展开讨论时,容易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将研究不断推向深入。由于合作对象的不同,使合作研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情况:第一,后辈科技工作者与已成名科技专家的合作。这对于前者而言,既是合作又是学习的过程,要努力做到既谦逊好学,又不迷信盲从;对于后者而言,则要注意做出表率,不耻下问,平等地与后辈学人展开真诚合作,合作中要有高姿态,要甘当人梯,荐才让贤,提携新人,还要注意不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侵占他人的研究成果。第二,同辈专家之间的合作。要做到既独立思考、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又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杜绝相互封锁、相互拆台、取利而不尽力的情况出现。现代科学革命中哥本哈根学派的研究模式,就是科学家们展开合作研究的典范。在这一学派中,既有像玻尔与海森堡那样的师生之间的合作,又有海森堡与狄拉克、约尔丹等同辈科学家之间的合作,还有与像爱因斯坦这样的非本学派科学家的合作。正是这种广泛的科学合作,极大地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在现代科学革命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科技活动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和激化就会导致科技界的冲突。引发冲突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学术观点的不同、对资源分配方式的异议、对成果、荣誉和报酬评定的异议等是主要的因素。因学术观点不同导致的冲突可以称为学术性冲突,冲突所涉及的人们一般不将带有社会属性的偏见牵扯进冲突中,主要展开的是各种不同学术观点的陈述、说服、辩论和驳斥。这种形式的冲突可以促进人们对所涉及问题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考察,有利于科技事业的发展和促进学术水平的提高。因对资源分配有异议,或对成果、荣誉、报酬等方面的评定有异议而引发的冲突,在多数情况下也是可以限定在学术范围内的,但冲突所涉及到的科技界人士,都是现实社会中活生生的人,国家、民族、信仰、宗教、政治等方面的社会因素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们,使一些非学术的因素渗透进冲突之中。即使是因学术观点不同所引发的冲突,也会因为存在个人性格上的差异或语言表述习惯的不同而使冲突偏离正常的学术轨道。一旦发生这样的非学术性冲突,会对科技事业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各种形式的欺骗行为、利用学术以外的力量攻击竞争对手等做法,都可能对科技事业的发展产生严重干扰和危害。

科学技术革命时期的学术冲突,主要表现为新旧理论观点之间的矛盾所引发的冲突。在科学领域中,一种新观点的出现势必引起习惯了旧思想、旧传统的人们的抵制,比如近代科学革命时期地心说的维护者对哥白尼日心说的群起围攻就是这样。在技术领域中也有类似的 48 现象发生,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或操作方式的出现,会动摇在旧技术体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格局,那些习惯了原有生活方式的人们就会感到无法接受,因而形成对新技术的抵制。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看,当这样的冲突发生时,最后的胜利者总是新科学思想和新技术体系,但为此所付出的代价也往往非常巨大。众所周知,日心体系虽然最终取代了地心说的旧世界观,但新科学却也付出了布鲁诺被烧死、伽利略遭受终生监禁等方面的沉重代价。但不可否认的是,学术冲突是科学技术充满活力的表现,正是在不同学术观点的激荡和冲突中,不断激发起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顽强生命力。

4、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形式

通过一定的形式把科学技术工作者合理地组织起来,可以更有效地展开研究活动。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形式有很多,我们可将其概括为两种类型: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内在形式有学派和“无形学院”等类型;外在形式则有学会和科研院所等类型。我们分别做简要介绍。

(1)学派。关于学派,《辞海》的解释是:“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别”,这可称为是“师承性学派”,是因师承传授导致门人弟子同治一门学问而形成的。同样,因以某一地域、或某一国家、或某一民族、或某一文明、或某一社会、或某一问题为研究对象而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术传统的一些学术群体,也可称为“学派”,或曰“地域性学派”,或曰“问题性学派”。科学活动中的学派,或许三方面的性质都具备些,但表现为“地域性学派”要弱一些,主要表现为“问题性学派”和“师承性学派”。首先,科学学派是由具有共同学术思想的人们所组成的,他们保持密切的学术思想的交流或科学研究的合作;其次,有公认的学术权威作为学派的领袖或带头人,还可能有世代相继的师承关系;再次,科学学派一般不受地域、民族、党派等因素的限制,甚至具有国际性。学派作为具有内在整体性的组织,具有内敛性和排他性。在学术思想上汇聚统一于学派权威的观点上,并想方设法为其进行论证;遇到不同观点时会竭尽全力予以批判。学派在推动科学发展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它能使有前途的学术思想经过集体的、甚至数代人的努力而趋于成熟、完善,避免夭折。它有利于造成学术争鸣的态势,有利于保护和发展真理并揭露谬误。虽然学派过分的排他性会形成封闭的门户之见,从而会使自己生命力削弱而走向衰落,但这种消极面是次要的。总之,作为科学内在组织形式的学派,具有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人曾分析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不能尽如人意的原因,认为没有形成学派是一个很重要的缺陷。

(2)“无形学院”。无形学院一词首先出现于英国科学家波义尔(Boyle)于1646年和1647年些的两封信中,信里描述了当时研究者(科学家)在伦敦小酒馆中的午餐会。当时尚未正式的期刊出版,科学家总是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札记或书籍,通过私人通信、书店浏览、非正式传阅等方式进行交流,此即为无形学院。科学家一方面生产资讯,需要将研究成果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渠道传播出去;另一方面要寻求资讯,需要正式或非正式的传播渠道获得。正式的传播渠道以图书和期刊为主,非正式的渠道则包括出席会议、电话交谈、私人通信、以及交换论文初稿等。经由非正式的社交接触和资讯交换,科学家建立起彼此的友谊并形成讨论的习惯,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信息,这样由非正式渠道所连接形成的关系结构就是无形学院。

大家可以体会无形学院与学派的异同。无形学院往往也有一个核心,但不一定是学术权威,可能是社交能力较强、较热心的人,当然学术水平也不能太差(比如有形学院的院长)。无形学院中当然也像学派那样集体研究讨论问题,但一般不限于单一学科,讨论内容可能极为复杂,包括了人文、社会科学甚至是哲学的内容。无形学院有极大的包容性,只要有兴趣就可以加入,排他性很弱。它主要是为了充分交流学术资讯而不是为了培育或反驳某种理论观点。研究者指出,作为一种基于学术自由、平等交流、具有自动互动机制的柔性组织,无形学院在现代科技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自主创新的推动力量。

(3)学会。简单而言,学会是研究某一学科的人组成的学术团体。作为一种外在的组 49 织形式,学会是依法成立并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有形的机构,在我国,各种类型的学会属于民间社团组织,由民政部门统一组织管理。说其“有形”、“外在”,指的是它们是一些社会部门,有属于自己的领导人、日常办事机构及工作人员,能找到其门牌号码;有相对稳定的经费来源(可能很少,也可能没有),能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学术研讨。学会的成员一般限于单一学科,如物理学会、化学学会等;学会的领导人不仅要在本领域的研究方面有独到之处,是学术权威,而且要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人格魅力,有较高的社会威望。当今时代,各种学会不仅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主要实体之一,而且也逐步成为政府领导科技事业的智囊团和思想库,是促进社会科学技术事业持续发展的有组织的力量。(在我国,个别国家一级的学会有成为政府机关的倾向,接近成为一级政府部门,如中国科协及以下各级科协。)

(4)科研院所。这是由国家及各级地方直接组织建立并规划领导的科研组织形式,可称为是最强的外在组织形式。各级科研院所是具体展开各项研究活动的实体单位,高一级的院所一方面本身分为许多分支研究机构,如中国科学院下就包括了几个学部;另一方面对下级院所承担领导和指导责任,如中科院就曾一度承担着科学技术部的职责。由于各国社会制度、经济文化条件不同,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科研组织系统。有的属于集中型,主要科研力量是国家科学院和政府各部门所建立的大量科研机构,如我国就属此类;有的则属于分散型,如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科研机构主要分散在各高等院校和工业企业,国家级科研机构侧重于基础研究、综合性应用研究,地方、企业侧重于应用和开发研究,大学则两方面并重。很明显,科研院所是直接展开科学研究的生力军,许多重大的成果均出自它们,应当给予其足够重视。

50

第14篇:自然辩证法论文

《后天》观后感

一位古气候学家发现并预测了温室效应引起的持续性全球变暖将使北极积雪迅速融化,而地球为了自我调节直至回归平衡,会进入冰河期,人类将面对一个新的冰河期的到来。可是他只猜对了结果却估错了时间,因为这场灾难不是在若干年后,而是现在。当那可怕的预测成真,我没看到:柚子般大小的冰雹袭击了东京,一位普通的日本上班族前一秒还在和妻子谈话,后一秒已被冰雹砸倒在地;地处热带的南亚次大陆竟然被大暴风雪所覆盖;冰川融化后的巨浪把整个洛杉矶撕裂殆尽;冲天巨浪狂涌进纽约市,自由女神被淹没了,万物瞬息沉没在汪洋之中,一艘万吨巨轮竟然被冲进了楼宇之间,而转瞬间,气温骤降,浩瀚汪洋之中的纽约又变成了一个冰封世界,茫茫冰原上只剩下了自由女神的头像,象征着人类文明的纽约城大半永入冰雪之中……

以上场景是在科幻影片《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中所展现的内容。作为一部环保题材的影片,《后天》讲的是严重的温室效应引发的类似冰河世纪的威胁,它让人们意识到了温室效应所带来的恐怖后果。最近这几年,不管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可以清楚感觉到地球气候的异变,我国的冰灾,欧洲水灾,印度热浪,美国龙卷风等等等等。世界各国相关组织研究指出,温室效应是地球气候异变的元凶。气候暖化导致的两极融冰,海水增温,洋流改变,海平面上升等直接危及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后天》它所展现和说明的是:如果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势必会引

发全球范围内的重大灾难,这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来说,无疑是一个有着十分现实意义的警示。六千五百万年前的冰河世纪,让恐龙全面灭绝;如果新冰河世纪来临,人类会在哪里?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雪融化,海水增温,洋流改变,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日益变小,飓风,台风,海啸……我们生活在大自然环境中不能没有了忧患意识,否则便成了水煮的青蛙,难逃一劫。温室效应作为20世纪危险的产物,近些年来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本片所展现的情景是与现实有着密切联系的,而非凭空编造。尽管影片中的大量情节被批作是\"扯淡的\",比如冰河期来去的速度,波及的范围,从科学意义上讲都是不可能的,可是我觉得,科幻不是科普,尽管它很不严谨,但我们仍能体会出导演用这种夸张来警示人们的用意,单单看故事本身所要传达的思想,是发人深思的。

一.孰轻孰重

影片中,当气象学家发现洋面温度异常后,他立即向总统申请全

国向南转移,而总统却说“请不要忘了我们的经济同我们的环境一样脆弱!”。此时,总统的形象代表了人类的贪婪,因为贪婪,人们惟利是图,不愿浪费任何一点时间和精力在非赚钱的事物上,直到最后,总统甚至依然觉得,经济才是解决一切的万能钥匙(为了缓解温室效应,国际上有着《京都议定书》,而恰恰是美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本片无疑是对美国莫大的讽刺)。

然而当灾难降临,潮水来袭,林立的高楼瞬时倒下,龙卷风中的

房屋,桥梁,车辆……都一一被毫不留情地卷上天空,被摧毁,被撕

碎,被吞噬!那些耗费人类大量金钱,智慧,劳动力的所谓“人类文明的杰作”,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脆弱,渺小而不堪一击!那些有着“良好建筑技术”,“优秀建筑材料”的人类避难所,顷刻间化为乌有!被冰封的自由女神像,只残剩出奄奄一息的火把。此刻,她高举向天的手不再示意着自由,那是在质问,在指责!

最终,人类所孜孜追求的经济发展没能拯救人类,反而因为自己

的目光短浅和贪婪无度,使自己在大自然的报复面前遭受灭顶之灾。 当影片中各种灾难场景接连展现,银幕前的我们除了感受到巨大的惊恐,天灾面前,死亡被无限放大,生命脆弱得就像被踩在脚下的蚂蚁,原来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一切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的渺小!然而,除了惊恐,我们更应深思:我们生于自然,长于自然,而我们却为了自己所谓的文明与经济的发展不惜破换自然的平衡,甚至我们把自己作为世界的主宰者来肆意的破坏地球,虐杀大自然。而最终,这只会使大自然反过来向人类做出宣判,我们的一切文明,完全可以被她轻而易举地全部摧毁!在自然面前,无知的我们凭什么自豪于自己的“杰作”!征服自然?我们永远没有这样的资格。

今天,人类比任何时候都能领略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全球气候变

暖对全球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人类不能再以一个征服者的姿态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和谐修复自然。“环境保护思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提供一种幸福和沉稳的感觉 ”——这将是我们给自己的一个机会 ,一种鼓励 ,一声祈祷。

自然孕育了人类,但不懂事的人们却要逼着大自然把人类臵于死

地——想想这将是多么讽刺的悲剧,于是我们不禁要问,人类的发展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不,有着高度智慧和丰富情感的人类不会仅仅为了如此浅薄的理由而存在于此,于是,大自然会说:“孩子,我把你们造就的如此聪慧,而你们却一直在做傻事,从发热的头脑中清醒过来吧,亡羊补牢,一切还来得及!”……

二.灾难中的人性

影片除了要警示我们,对人性也进行了不少刻画。在大灾难面前,亲情,友情,爱情——人类的情感经受了重大的考验。人道主义精神激发出了人性的光辉,那么多人在灾难的面前都表现出先人后己的勇气:有的人为了救别人,自己被冻死了;有的人为了不连累别人,放弃了生的希望。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震撼。

《后天》影片中还有让我感触很深的是人们的责任感和对承诺的

兑现,影片中男主角对工作的负责,对他儿子的负责;男主角儿子对他女朋友的负责;男主角妻子对她病人的负责;美国总统对国民的负责等等等等,都在该影片中得以体现。

相比于之前许多灾难片中从开始一群人到最后一男一女拯救世界的固定模式,《后天》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一个突破,即在这部电影中,无论科学家Jack还是他儿子Sam 抑或是其他的角色,他们都不是英雄,他们都没有拯救世界,从头到尾他们都只是在拯救自己,拯救朋友,拯救亲人,可正是这样,才让这部片子变得更加动人。毕

竟我们谁能真正感受到全世界被自己拯救的成就感呢?但灾难中人们的坚强,朋友爱人受伤时的挺身而出,儿子遇险时不顾一切的北上救援,看到这些谁能不为之动容呢?

灾难来临时,人们忘记恩怨,作出让步,同时,彼此信任着,鼓励着,此刻,不会再有任何对权钱的贪欲,不再有个人的私利与争夺,因为此刻,在人类文明基本被冰封的时刻,一切都显得无关紧要。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此刻只有互相帮助,才能抓住生的希望!于是,人类的情感在社会灭亡的边缘蜕化的单纯而真挚!而此刻,我们也会不禁思考,难道一定要等到灭顶之灾到来时人类才懂得蜕化?!

天灾也是人祸。灾难过后,经受死亡洗礼的戏里戏外的人们,该想想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人与自然,一切都始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源于自然,依赖着自然,但我们非但不对自然心怀感恩,却肆无忌惮的对自然进行着摧残与破坏,如果我们继续自私自利地生存和发展下去,人类的灾难不会比后天来得慢(The Day After Tomorrow )。想知道实战比预演要残酷多少倍么?我们怎么想象都不过分。

我们都是怀揣着一份梦想来到这世上,我们为了各自心中的目标

而孜孜追求,人类也因此而发展,社会因此而进步。但在这一发展进步的进程中,我们不能一味仅仅着眼于自己,不可只是为了满足自己而忘乎所以,更何况这其中又夹杂着多少贪欲,盲目与不理智。自私自利只会让我们自掘坟墓,只得在大自然的惩罚面前悔莫当初,但,又何必当初。人类应当自省,肆无忌惮的行为必须终止。我们不要在错误无法纠正之时才低头认错,否则我们只能为自己的愚蠢买单。我

们当好自为之,须知后天并不遥远!

第15篇:自然辩证法读书笔记

《自然辩证法》读书笔记

《自然辩证法》读书笔记

这一段时间读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部分,虽说没有完全看懂,但还是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自然辩证法导言部分,恩格斯概括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艰难而曲折的进程,并预言了未来科学发展的方向。今天当我们回顾人类社会发展以来的一些过程和经历,会惊奇的发现,他所预言的竟然和现实的科学发展是如此的接近,由此我们不得不钦佩恩格斯的伟大与博学。

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恩格斯得出的结论是:“物质在它的一切变化中永远还是物质,它的任何一个属性都不会丧失,因此,物质虽然在某个时候一定以铁的必然性在地球上毁灭自己最高的精华——思维着的精神,而在另外的某个地方和另外的某个时候一定又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这一对于世界的宏观的认识,是建立在恩格斯当时所掌握的自然科学成果和哲学分析之上的,是通过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史深刻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

首先,恩格斯指出现代自然研究与古代人的天才的自然哲学的直觉和阿拉伯人的发现不同,它唯一地达到了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的发展。从十五世纪下半页开始,欧洲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出了需求。在大约十六世纪,欧洲各国在经历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认知革命后,促使人们真正发现了地球。教会的精神独裁被摧毁,自由思想愈来愈根深蒂固,为十八世纪的唯物主义作了准备。恩格斯认为,“这是一次人类从未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在这个伟人云集的时代,在人们开始渴望以科学的自然辩证法正确的认识、解释这个世界,并威胁到神学的时候,一些为了真理而奋斗的先驱为此牺牲自己的生命。正如恩格斯所说的“自然科学当时也在普遍的革命中发展着,而且它本身就是彻底革命的;它还得为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利而斗争”。布鲁诺和塞尔维特等人成为新科学的殉难者,用自己生命捍卫了真知。

哥白尼的“地心说”打开了自然科学发展的序幕,从此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当时自然科学的主要工作,是掌握手边现有的材料。这时占首要地位的是最基本的自然科学,即关于地球上物体的和天体的力学,相应的,作为工具的数学就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完善,光学也得以进步。这一时期末,“这些科学部门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而其他部门——液体和气体的力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甚至离这种初步的完成还很远”。这个时代自然科学的研究结果在人们的意识上导致这样一种观念——“自然界绝对不变”。“不管自然界本身是怎样产生的,只要它一旦存在,那么在它存在的时候它始终就是这样。”“和在时间上发展着的人类历史相反,自然界的历史被认为只是在空间中扩张。”现代自然科学既然是在古希腊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么为什么会即使是在知识上、材料整理上都高于希腊古代的基础上,自然观却低于希腊古代的自然观(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从浑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在我看来可能有如下原因:

在现代自然科学的初始阶段,科学研究是围绕在为提高生产力服务的目的上的,生产力要发展就要求人们按照科学规律进行生产活动,而科学规律的发现和科学技术的发明又被快速的应用到生产活动中得以检验,正确的结果和积极的效果越来越多地累积,使科学的力量和威信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不断加深,继而增添了人们进一步探索自然科学的动力。同时,由于生产分工形成不同的领域,自然

科学的研究也相应的围绕其所服务的领域各自进行,生产活动各领域发展的不平衡,也使得自然科学的发展在某些部门快速完整,而另一些不会立即产生功利效果的部门,就还漫步在搜集和整理大量材料的胚胎阶段。

这样分门别类的研究,在功利目的地驱使下越来越偏执,使自然科学研究者们只关心自己的领域,而不愿抬眼去看看不能马上给自己带来好处的其它领域(“那时的英雄们还没有成为分工的奴隶,分工的限制人、使人片面化的影响,在他们的后继者那里我们是常常看到的”)。这就限制了自然科学学科的全面发展,以及边缘学科的产生,这些已有的完整的和不完整的学科,也就没有互相联系起来的自然通道。

同时,一千多年的宗教神学在意识观念上的控制,使得自然科学研究者们把随着研究发现而产生的更多的疑问的答案归结到神迹,寻求信仰上的心理平衡。当人的理智遇到那么多无法解答的问题而失去支点的时候,需要一种解释收揽无尽的、纠缠不清的不确定性,把它纳入已有经验的轨道,给自己“合理”的说明,使动摇自我存在认证基础的潜在焦虑得以缓解。

而这些因素是不同于古希腊时期的,在这样的条件下,那时的人们依据能够掌握的材料和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做出“自然界绝对不变”的逻辑推理,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的。

在这个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第一个缺口的,不是一个自然科学家,而是一个哲学家。1755年出现了康德的《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康德认为地球是某种生成的东西,其上面的生物不仅有在空间中互相邻近的历史,而且还有在时间上前后相继的历史。这样,关于第一次推动的问题被取消了;地球和整个太阳系表现为某种在时间的进程中生成的东西。换个角度,结合恩格斯前面所说的“给现代资产阶级统治打下基础的人物,决不是受资产阶级的局限的人。相反地,成为时代特征的冒险精神,或多或少地感染了这些人物。那时,差不多没有一个著名人物不曾作过长途的旅行,不会说四五种语言,不在好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我们可看到:在今天,我们提供科学方法训练、提高能力和开阔视野的知识很多,哲学,历史,文学都有我们可以汲取的营养。在学习自然科学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它社会科学也是很重要的,也应该同等对待。在我们的现实中,应不仅仅的局限在我们所学的领域,应该多学多看,从多方面来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自己。

正确的自然观带来了科学的繁荣。此后的地质学对于地层、地质年代的发现和研究,呈现出地球和生活在它上面的动植物的缓慢变化的一部分历史;物理学上证明了一切物理力、化学力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互相转化,而不发生任何力的损耗的实事,同时以此“补充证明了笛卡尔的原理:世界上存在着的运动的量是不变的”;化学上证明了“化学定律对有机物和无机物是同样适用的”,填起了大部分无机界和有机界之间的鸿沟;生物学上,对物种的全球范围的考察,对细胞的研究,使得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得以完成,确定了原生质和细胞是独立生存着的最低级的有机形式。在这种形势下,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虽然说此观点和希腊哲学的伟大创立者的观点基本相同,但两者还是有一个本质的差别:“在希腊人那里是天才的直觉的东西,在我们这里是严格科学的以经验为依据的研究的结果,因而也就具有确定得多和明白得多的形式。”这样,从太阳系以及地球的起源开始,人们可以解释生物进化,人类产生以及最终进入近代的绝大多数现

象。

最后,恩格斯写到:“物质运动是永恒的循环,在这个循环中,物质的任何有限的存在方式都是暂时的,而且除了永恒变化和运动的物质以及这一物质运动的变化规律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了。”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是革命的、批判的、战斗的雄文,决不是单纯的物理教科书。因而,学习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主要是学习恩格斯在处理自然科学问题时的观点、方法、思想。评价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应当看恩格斯的观点、方法、思想是先进还是落后,对于科学的发展是促进还是倒退。我们可以看到,恩格斯的观点是正确的,恩格斯的方法是科学的,恩格斯的思想是光辉的,恩格斯的著作是不朽的。

通过研读《自然辩证法》,我们了解到学习辩证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要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同步,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就必须以科学的辩证法来指导。自然辩证法能够使我们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提高整体素质,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习辩证法,也是我们探索自然界奥秘的需要,有助于我们创新意识的树立和能力的培养,并指导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

第16篇:自然辩证法论文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论生态文明建设》

学 院:动力与机械学院 专 业: 机械工程 学 号:2010282080109 姓 名: 彭 迪

2011-1-5

论生态文明建设

 彭 迪

(武汉大学机械工程系,湖北,武汉,430072)

Peng Di(WuHan University School Of Power And Machanical Engineering,Wuhan)

【摘要】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途径。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有着深厚的理论背景和现实依据。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制定完善相关法规,用循环经济替代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建设生态绿色产业工程,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生态文明;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建设;可持续发展

在工业文明迅速发展的今天,生态文明建设早已成为当代世界一个重大而紧迫的发展课题。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这是我们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物质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

【】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1把生态文明纳入到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显示中国共产党人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勇于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这不仅是具体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而且引领了人类文明的新的走向。

一、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背景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以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提出是人类在享受工业文明、现代文明的辉煌成果的同时又付出沉重代价以后,重新审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与全球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和子孙后代唯一的家园。地球的生态系统是脆弱的,如果听任传统工业文明对地球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摧残和破坏,人类将无家可归。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必然选择,也是人类社会进程的必然体现,一个和谐的人类社会不可能建在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生态基础上。

传统工业文明带来了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但其与生俱来的缺陷也日趋暴露。它采取控制和掠夺的方式,以惊人的速度消耗全球自然资源,排放大量自然界无法吸纳的废弃物,打破了全球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和自我平衡,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进入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在相继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同时,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与能源危机等,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20世纪70年代,随着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实现,臭氧层损害、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空气、水质、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开始全面爆发,而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速,更使得人与自然的冲突和危机不断升级,制造了严重的人类生存危机。致使妥善处理和彻底扭转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无序、失衡状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课题,迫使人类必须创造新的生态文明来挽救支撑人类文明的资源环境。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国际社会形成了以下共识:资源是有限的;增长不等于发展;自然环境的可再生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文明演进的前提;必须彻底清算“大量生产、大量排放和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这就表明,人与自然是共存、共生、共荣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的危害性,愈来愈希望深刻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以增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它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观念而进行的理性选择,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克服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以及和睦和谐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

【】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3。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生态文明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代表着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不仅包含普遍意义上的绿色生态文明,更包含政治、文化和道德伦理的生态文明等。就其基本内容来说,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等。所谓生态意识文明,是指人们在对待生态问题时所表现的一种先进的价值观念形态,如所体现出的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的生态意识、生态心理和生态道德等。所谓生态行为文明,是指在先进的生态文明思想和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念指导下,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发展的各种活动及其对人们文明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引导和培育。所谓生态制度文明,是指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而形成的一种科学进步的制度形态,如为生态文明建设所制订的法律法规等。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及科学发展道路的过程,是一种文明意识在社会各个领域的传播。

三、主要途径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尊重和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为根本宗旨,强调人类的自觉与自律,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构建和谐有序的生态机制和创设优美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和精神等方面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根本要求,是解决现今所面临的严峻的生态问题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全面落实科学观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力度。

1.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提高全民生态意识。解决当代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

自然界是“工具性价值”与“内在的生态价值”的统一。在现实生活中,既不能为了维护生态价值不去利用自然资源,忽视自然界的工具性价值;也不能过度开发自然,过度享有自然界的工具性价值,从而破坏其生态价值。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进行媒体宣传、举办生态保护讲座和科普展览,开展生态文明宣传等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类的生态环境活动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进化为根本方向,以维护自然发挥正常功能为前提,以符合自然规律又能满足人们健康发展的多样化需要的生产技术方式为主要开发手段,以保护环境、尊重生命、善待自然、适度消费等环境道德原则来调节人们对待自然的行为。

2.制定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用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既是生态文明的标志,又是生态保护的最后保障。为此,我们应制定和完善有关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的法律法规,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各级领导干部、环保人员、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和广大的人民群众可以据此更加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同时,文明应该着重促使一些生产技术部门不断改进自己的生产技术,增强创新能力,尽量少排或不排工业“三废”,从而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负起应有的职责。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循环经济替代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对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靠把资源变成废物排放来实现。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不协调的生产方式,人类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只有形成循环的经济增长模式,才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最终达成以较小发展成本获取较大经济利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目的2。

4.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科技人才。增强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只能合理适量的使用,而不能过度地开发,否则,生态系统会失去平衡,这不但阻碍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应积极地探索、开发新能源。开发新能源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科技又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则要依靠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对教育的重视力度,同时也应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持,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提高必要的经费支撑。进一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和深化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着力培养高科技人才,为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5.建设生态绿色产业工程,推进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养殖业产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林业开发、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其对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影响,建设生态绿色产业工程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首先,我们应积极探索和发展生态农业,按照生物链的规律组织农业生产,发展生态绿色产品,创建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同时,我们要发展生态林业,坚持造林与开发相结合,推进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工程,合理开发和利用用材林,保护好天然林资源;第三,发展生态养殖业,合理利用土地、牧场、河流和湖泊资源,建设优质畜牧产品、鱼类产品的养殖基地,实现生态养殖,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4。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每一个公民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实施绿色消费,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消费为荣、挥霍浪费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只有这样,人与人、人与自然才能真正达到和谐共处,人类社会才能实现长期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永华.论生态文明建设[J],理论导报,37-39,2009.1.

[2]于然欣.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J],综合管理,184-185,2009.2. [3]束洪福.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对策[J],文化建设,54-57,2008.4. [4]周卫见.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J],法制与社会,187,2010.2(中).

第17篇: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的研究

摘要:农民既是农村社会的主体,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完成新农村建设这一历史性的任务,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无论从现在看还是长远来看,都离不开高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离不开农民的现代化。所以,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主体、素质

Abstract: The peasant is the main body of both the countryside society and the building of the new countryside.No matter viewed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r from the long term perspective,the historic task of building the new countrysid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modernization in the countryside can not be accomplished without both the new modern peasant with high quality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peasant.Therefore to cultivate and bring up thousands and millions of new type of peasants with high qualities is not only the neceary part of the iue of building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but also the basic project to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Key words: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subject, quality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提法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在五十年代中期,党中央和国务院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党和国家的很多重要文件里也都多次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是新农村的主要建设者。为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大力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素质教育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我们必须培养、造就高素质农民。但就目前的状况分析,我国农民的基本素质与新农民建设的步伐还不是完全适应的。因此提高农民素质,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已是当今新农村建设中的当务之急。

一、当今农民的现状总结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提高农民素质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广大农村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扫盲班、农民夜校、农民学校、并开展一些培训活动,使农民中的文盲率半文盲率大幅度下降。改革开发以来,随着国家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工业化需要从农民中增添新的力量,加快了农民素质提高的整体步伐。但我们看到,目前农村依然有些事实是不容忽视的:

1.科技文化素质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中国农民在长期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所积累的生产经验,所获得的技术和知识,由此而形成的素质是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农民在生产过程中所习得的技术和经验,都是靠上一辈农民手把手的传授和在劳动中的亲身体验和感悟,获得的大都是感性的认识和经验,很少是通过技术培训和从有关系统的理论学习中获得理论知识。感性的知识和经验不免有些浮浅,它严重制约了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这又具体体现在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员、常住人口的文化素质偏低,农民科技意识差、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少这几个方面[1]。

2.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目标还存在差距。

由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分散经营,农民主要关心的是如何提高自家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如何获得好的收成,再加上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农民作为一个市场经济主体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农民强烈的商品意识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妨碍了农民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农民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意识在淡薄。农民先天就具有小农意识,小农意识使农民最关心眼前的利益和自己的切身利益,与自己利益不大的事情就不愿做或不愿干。农民思想道德建设中不良现象有:思想观念落后,封闭保守、愚昧落后、安土重迁、不思进取;政治性念迷失;道德意识弱化;价值取向自私;封建迷信泛滥;宗族势力抬头;赌博之风盛行等[2]。

3.主体身体素质还有待改

农民身体素质在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医疗卫生保障条件的改善,农民身体素质有所提高。但是,农民身体素质特别是中西部落后地区农民身体素质状况是不容乐观的。许多农民由于营养不良,缺少良好的卫生习惯,缺少健康的科学生活常识和保健知识,身体素质不是太好。农民由于经济条件差,经常因无钱治病,小病拖成大病,大病等死。如果一个农民家庭主要劳动力患病,家庭经济情况就会雪上加霜,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家破人亡。农民因贫致病,因病致贫,恶性循环,严重损害农民的身体素质。阻碍农民身体素质提高主要因素是营养、医疗保障、环境等因素。

4.主体心理素质还不适应剧烈的社会变化

当前,我国农民心理素质非常脆弱,他们思想保守,缺乏自信,怕担风险,不敢应用科技成果,对新兴的农业科技、现代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接受能力较差。社会环境的变化,给农民心理素质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剧烈的社会变革和信息的泛滥,使农民面对着全新的陌生环境,有点不知所措的感觉。农民长期受传统文化和思想的熏陶,农民的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给农民的思维方式和思考问题方式极大的影响,因此,农民的心理素质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的影响和制约。

二、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性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和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决定着农村小康社会的实现,决定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建设新农村最终要靠新农民,要靠广大农民的聪明才智和他们创造性的劳动。可以说,没有高素质的新农民,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农民素质如此重要,其根本原因分析有以下几点:

1.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培养高案质新型农民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现代化,同时建设新农村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路径。中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面积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管理农业,建立高度集约化经营和高度社会化管理的农业生产,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回良玉副总理指出:建设现代农业,是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途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现代农业建设,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积极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着力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所谓新型农民主要是指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具备较高的技能素质,具备较强的经营能力。

2.转移剩余劳动力需要高素质的农民

中国农民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太多,农村耕地有限,人地关系紧张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困难。农村共70%的人口只创造16.9%的GDP这是农民穷的主要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3.5个亿,除去乡镇企业和外出打工的1.5个亿劳动力,至少还有2个亿的劳动力需要进一步转移出去[3]。要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减少农民,让一部分农民从事非农产业,以达到增加外出务工和务农农民都提高收入的目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成功与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农民素质和改善农民进得城,留得住的基本条件。农民在城市里,必须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农民只有具备较高的技能和文明素养才能适应城市生活,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城市里生存和发展。

3.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农民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农民素质水平的高低将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出路在于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必然要求农民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对农民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今,中国农民大部分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农业技能培训,较低的科技素质阻碍了农民有效地掌握农业新技术和新方法,更不用说有效地将科学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因此,全面实现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呼唤高素质的农民。 [4]

三、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的路径探讨

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相对应的,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那么怎么样提高农民素质呢,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文化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因此,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农民,就必须从基础教育入手,要切实搞好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中小学生占全国中小学生的75%。如果不把农村教育抓好,我们的国民素质整体上就不可能提高。在农村义务教育落后的情况下,仅靠单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幸运的是,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也注意到这一点,2006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近两年在全国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现“两免一补”,即全部

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5]。但我们同时看到,城乡教育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为了解决城乡教育的不公平问题,城市教育应该全面反哺农村,要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说到底,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就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文化教育城市化。

2.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素质。如果说发展农民基础教育是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策略,那么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则是目前农民能够致富和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新型农民需要有知识、有技能、会经营,这些不是与生俱来的,很多是在后天的学习中不断形成和内化的。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农村教育文化发展水平低,农民缺乏必要的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和条件。我认为,可以通过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科技人员下乡承包,农场引资开发,农村科技示范户等形式,加强良种良法、果树嫁接、科学种养、病虫防治管理技术、传统耕作制度改革等知识的培训和普及,使广大农民掌握新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

3.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抵御不良文化,提高农民的法律、民主意识。

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依然严重影响着先进文化的传播,影响着农民的道德素质及心理素质,因此要广泛开展新农村文明创建活动,利用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宣传赌博、迷信的危害,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和邪教组织,扶正祛邪,净化社会风气;积极引导农民破除迷信、崇尚科学、提倡节俭的思想意识,推动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风尚形成。

4.倡导现代健康生活方式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结合,提高农民的身体健康素质

“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农民共有的呼声,好多家庭因为疾病而又一次限入贫困,由于看病贵,医疗保健不规范,一些地区出现了传染病发病率回升的现象,严重威胁着农民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目前,我国农民看病仍然是自费,只有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才能使农民享受到更好的医疗保健,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6]。因此要积极寻找出适合农村情况的、全新的、农民信得过的保险制度,切实解决农民的看病难问题;而养老保险及最低保障制度又是促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保障农民利益、解除农民后顾之忧的重要措施,因此应积极探索,推动农村保障体系的完善,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要提高农民主体素质,必须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政府的职责是制定符合新农村建设规律的系列政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能损害农民利益,要注重农村经济的发展,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

视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优化农村社区环境,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农民应当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在建设中学知识、学技术,学管理经验,在实践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农民要积极主动参与农村各项建设,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成内在的素质。农民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渐进过程,只有让农民在实践中经受锻炼,新农村建设主体素质才有望可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周韬.农业现代化迫切呼唤农民知识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5):120.

[2]付俊红.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弄农民素质问题[J].现代农业科技.2006:5.

[3]鲍宗豪,张金华.科学发展观论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1).

[4]周丽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素质问题[J].人民日报:2005年7月8日.

[5]赵志勇.切实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J].学习时报.2006年8月.

[6]简新华,曾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建设途径[J].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6(11): 10一13.

第18篇:自然辩证法考试题

1.解析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在传统中医典籍启示下研究青藁素获得成功并获得今年诺贝尔奖,充分证明了我国中医中药的科学性。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17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获奖,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贺信中表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此次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既是中国医学界首次荣膺诺贝尔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的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当然,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具有两面性,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目前很多人并不看好中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中药疗效过慢服用不便且口味苦怪、中医诊治手段单

一、惯性思维阻碍发展、就业艰难后继乏人。

但是,此次屠呦呦获奖,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恰恰体现了我国中医中药的科学性。科学始于实验,具有探索性、冒险性以及创新型。科学技术方法轮的核心,就是辩证思维。科学性就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真实属性,它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能够实现具体统一的属性(是否科学,科学的是指科学性)。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实验过程,正是体现了探索性、冒险性以及创新型;而中医的独特正是体现了辩证思维。所以,整个过程从始至终就是科学的,正是中医在人们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的具体统一性的体现。通过自身的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以科学技术为手段,最终实现了中医的科学、实践的统一,既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认识,也符合客观实际的普遍规律。

传统的中医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价值已为临床实践所证实,中医药具有强大的资源优势、治病有其独特之处、其潜力也正在凸显,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加快,中医药新试剂也在时刻彰显者魅力。通过,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在传统中医典籍启示下研究青藁素获得成功并获得今年诺贝尔奖,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中医中药的科学性。正视显示,展望未来,中医药事业前景广阔,必将大有作为,必将同西医药并存和得到快速健康地发展。

2.简答题:人工自然观的特点及其作用是什么?

大自然创造了人以后,人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就不断地创造大自然.在人创造活动的作用下,一部分天然自然就逐步转化为人工自然。人类既要依赖天然自然,又要设法超越天然自然,进而开始了创造人工自然的过程。于是,在天然自然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人工自然界。“‘人工自然就是自然改造论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技术哲学的逻辑起点。”“技术是实现 自然界人工化的手段和方法,人工自然的意义也可以说是技术化自然或技术的意义。技术哲 学也可以理解为就是关于人工自然的哲学,或首先是关于自然界人工化的哲学。”

人工自然观主张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 它具有目的性,客观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它在总体上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它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既遵循天然自然的规律,又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

人工自然观

1.它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关注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造领域,超越了以往认识狭义天然自然的范围,拓展了天然自然观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它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自然观和唯心主义的思辨论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受动性和能动性、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辩证统一,使得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成为能动的、实践的自然观和既反映天然自然界又反思人工自然界的科学的自然观。

3.它不仅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还强调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并主张尊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理性原则和客观方法,突出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革命性、科学性特征。

无论人工自然界如何发展和完善,它终究不能取代天然自然界。面对两类自然的矛盾和冲突,我们不可能放弃人工自然的创造,重新回到原来的天然自然,也不能舍弃天然自然,无视人工自然对天然自然的侵害,仍按过去的模式来发展人工自然,两类自然的并存永远是人类的需要。那么,只有协调两者的关系,关键在于调整人工自然的创建模式,对现有的人工自然进行改造,在此基础上,创造第三类自然生态自然。

3.简答题:默顿科学社会规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默顿规范”是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1942年在《科学的规范结构》一文中提出来的。由于二战中出现了对科学家的迫害和对科学研究的干涉,基于对科学家和科学命运的思考,默顿提出了科学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部分,科学家的行为是受特定规范制约的,这些规范指的是普适性(Universalism),\"共有性”(“Communism\"), 去私利性(Disinterestedne),有条理的怀疑(Organized Skepticism),简称UCDOS。

真理性诉求,不管其来源如何,都服从于先定的非个人标准,只要求与观察和早已被证实的知识相一致。一种学说不管是被划归为科学之列,还是被排斥在科学之外,并不依赖于提出这一学说的人的个人或社会属性;他的种族、国籍、宗教、阶级和个人品质都与此无关。客观性拒斥特殊主义,实际应是,科学上被证实的规律的东西以其特定的内容反映客观过程和关系,而不接受任何强加的特殊有效性标准。

公有性是从财产公有性的非专门的和扩展的意义上而言的。科学上的重大发现都是社会协作的产物,因此它们归属于科学共同体。它们构成了共同遗产,其中作为提出者个人的份额是极其有限的。用人名命名的定律和理论并不表明它们为发现者及其后代所独占,科学界的惯例也没有给他们以特权去随意使用和处置。因而命名法,如哥白尼系统,波意耳定律等,只是一种记忆性和纪念性的形式。科学的公有性还反映在,科学家承认他们依赖于文化遗产,他们对文化遗产的态度是共同的。牛顿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只在于表明他受惠于公共遗产的观点,并承认科学成就在本质上具有合作性和有选择的积累性。科学天才的谦逊不能简单地从文化上加以说明,而应认识到,科学的进展是以往的人与现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无私利既不等同于利他主义,也与利己主义行动无关。这些等同混淆了分析的制度层面与动机层面的问题。求知的热情、无尽的好奇心、对人类利益的无私关怀和许多其他特殊动机都为科学家所具有。但把问题放在不同的动机方面似乎没有找对方向。其实正是对大部分动机的不同形式的制度性控制决定了科学家的行为。因为一旦制度要求无私利的行动,它就以惩罚为代价要求科学家遵从这一规范,而当这个规范被内化之后,它就以心理冲突为代价。无私利性的规范向实践的转变,通过科学家对其同行的最终负责而获得有效的支持。社会化情操要求与权宜之计之间的充分协调,将有助于制度的稳定性。 有条理的怀疑主义与科学精神特质的其他要素都有不同的关联。它既是方法论的要求,也是制度性的要求。暂时的悬而未决性和借助于经验与逻辑的标准对观念的客观审视,经常使科学陷于与其他制度的冲突之中。科学旨在寻求关于事实的答案,包括潜在性的问题,涉及到自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它因此会与其他关于这些相同问题的认识发生冲突,这些认识已被其他制度具体化而且常常仪式化了,科学研究者都知道神圣事物与世俗事物之间的不同,也清楚在这两者中,一者要求绝对无疑的尊崇,另一者则要求作客观的分析。

4.论述题:结合农业生物转基因的风险,谈谈科学家的自然责任和社会责任。

长期以来,遗传工程一直被“神化”,被宣扬为农业发展的新革命,而对它的负面危害却很少谈及。转基因生物破坏生态系统、转基因生物作为新物种破坏环境、杂交作物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转基因生物对非目标生物的污染、转基因生物对其他农作物的影响、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公众对转基因生物已经产生怀疑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求真——探索自然规律,推动社会进步发展 求善——把握研究方向,促使科学为人类造福

务实——进行科学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抵制伪科学

科学家社会责任淡化原因

科技行为主体的扩大是科学家社会责任模糊 当代科技经济强大的支配力是科学家责任缺失

科学政治功能与科学家社会责任间价值取向的矛盾使科学家处于两难抉择 科学体制和评价体制的缺陷是科学家陷入责任冲突的困境 社会责任的道义本质无法形成强有力的约束机制

两点伦理问题:一是科人员的诚信问题,二是对独立人格和对生命的尊重问题。

诚信。诚信即诚实和公正,它是科学 ,家进行研究和散播科学成果的基本准则,也是做人的根本准则。科学家失信的行为不断发生不仅会 降低民众对科学家的信任,也会降低对科学知识的信任,影响科研的健康发展。

独立人格和生命的尊重。关爱生命和尊重人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之善。在各种科研 活动中,最需要遵循的根本原则是不伤害生命。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实现其他一切社会价值的基础, 是一切价值的最终目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是唯一的,不可逆的,不应被作为科学或私欲的牺牲 品。人们有义务不伤害他人的肉体(疼痛、残疾、死亡),不伤害他们的精神(权利的侵犯)。保护 人的自然生命及其健康是各种伦理原则的核心;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以人为本是人类道德体系中最基础的道德。

科学需要有自由探索的精神,但也必须遵守一定的程序和伦理,自由探索保证了科 学的纯洁性和持续动力,而伦理则规范着科学自身发展的方向。科学家如果不遵守科研诚信原则、伦理原则最终伤及的不仅是科学家个人,更是整个科学。正像((Science))杂志主编布鲁斯·艾伯茨 在接受重庆日报采访时所言:“其实,每个科学家都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好,但在这个过程 中,科学家不能违背基本的行为准则和伦理准则。否则,再伟大的科学成果也会黯然失色”。“从纯科 学角度看,科学家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富有成效。但我们都认为,美国研究者在这件事上犯了一个明 显错误:不该对参与实验者及其家人隐瞒真相孩子们在实验中将食用转基因大米。这么做是故意欺骗 和隐瞒,是违背科学家精神的行为。无论是什么实验,参与者都有知情权,有权了解潜在风险。 科学并非没有禁区,科学家应该在自由探索和伦理责任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

自然辩证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

3、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辨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5、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如何理解

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

2、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3、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5、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6、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

2、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

3、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

4、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

5、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通有何方法论意义?

6、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

7、观察是否渗透信念?

8、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

9、技术构思、技术设计和技术试验三者的关系如何?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1、为什么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2、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

3、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和组织机构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

4、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5、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

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第五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

1、怎样认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与时俱进?

2、如何理解胡锦涛“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

3、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

4、如何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理论精髓?

5、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与其他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

6、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答: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来描述,首先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都是唯物主义自然观,承认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

其次,它们之间也是有区别的,是变化发展的。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无限多样性的统一体。以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机械主义自然观弥补了这一缺陷,吸收了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尤其是牛顿经典力学理论,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它强调自然界存在的客观性、物质性和发展的规律性,但是抹杀了物质运动形式及其性质的多样性,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固有联系。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批判地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中的合理因素,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并以19世纪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形成的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

答:1)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它强调自然界存在的客观性、物质性和发展的规律性,冲破了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羁绊,传承了古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传统。机械唯物主义否定了辩证性,用机械的观点看待问题,承认自然界事物的机械运动及其因果关系,主张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和永恒不变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

2)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前提。它培植了求实和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它促进对自然界的认识从注重神学教义到注重经验事实,从注重思辨和想象到注重观察、实验和数学推理,从注重把宗教作为判定认识标准到注重把实践作为判定认识标准的转变;它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科学方法分门别类地研究自然界。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答:1)系统自然观:

1.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2.它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

3.它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样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作用等问题,提供了研究自然界系统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方式和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维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

4.它重视系统演化中实践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2)人工自然观

1.它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关注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造领域,超越了以往认识狭义天然自然的范围,拓展了天然自然观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它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自然观和唯心主义的思辨论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受动性和能动性、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辩证统一,使得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成为能动的、实践的自然观和既反映天然自然界又反思人工自然界的科学的自然观。

3.它不仅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还强调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并主张尊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理性原则和客观方法,突出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革命性、科学性特征。

3)生态自然观

1.它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

2.它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正确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人类在实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当今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同时,为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解决当今环境问题,构建当代生态文明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实践价值。

首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当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要求我们,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文化建设方面,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质量。其次,马克思在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问题时的基本结论,是我们克服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行动指南。众所周知,随着全球化运动的蓬勃发展,生态被破坏,环境被严重污染,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甚至是生存危机。因此,马克思提倡的尊重自然、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摆正人类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思想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行动指南。

4.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答: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

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

第三,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答: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要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在总体上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一般生产力,技术是现实生产力;科学是认识世界,技术是改造世界。现代科学和技术形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体系结构。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由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组成,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由门类结构和形态结构组成。

科学发展在纵向上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横向上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总体趋势上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技术发展是多种矛盾共同推动的结果,其中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

答: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技术本质特征的分析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 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第一, 劳动资料延长了人的“自然的肢体”。

第二, 第二,工艺学在本质上“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

第三, 第三,技术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技术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能技巧、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中立性与价值性、主体性和客体性、跃迁性和累积性的统一。

2)国外学者对技术本质特征的研究

欧美技术哲学存在工程学的和人文主义的两种技术研究路向;日本的技术论在技术的本质问题上形成了“方法技能说”、“劳动手段说”、“知识应用说”等观点。这些观点各有特色,但大都表现出对技术理解的单一性。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答:1)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由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组成

学科结构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构成。知识结构由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构成。

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表现出现代科学的发展过程,其中学科结构形成立体的架构,知识结构各要素渗透在学科结构相对应的要素之中。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都是系统化的知识。都会经过一个由科学事实到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 2)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由门类结构和形态结构组成

门类结构由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产业技术构成。形态结构由经验形态的技术、实体形态的技术和知识形态的技术构成。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表现出现代技术的发展过程,其中门类结构是立体的架构,形态结构的各要素同样渗透在门类结构相对应的要素之中。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产业技术都包含经验技能,都使用工具机器,都蕴涵了知识。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研究表明,科学技术在各自的发展中,不但日益多样化和系统化,而且越来越呈现出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答:在总体趋势上,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继承是科学发展中的量变,它可使科学知识延续、扩大和加深。科学是个开放系统,它在时间上有继承性,在空间上有积累性。只有继承已发现的科学事实、已有理论中的正确东西,科学才能发展,不断完善,继续前进。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才能使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出现新的飞跃,引起科学发展中的质变。

创新: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出现新的飞跃,引起科学发展中的质变。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趋势和目的。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发展在纵向上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在横向上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在总体趋势上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技术的发展由社会需要、技术目的以及科学进步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其中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1.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

答:创造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创造性思维不是在所有辩证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之外的独立的一种思维形式或方法,是能够提出创见的思维,与一般性思维相比,是在思维特征方面不刻板,组合各种思维、灵活调用思维的特性。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进程的飞跃性、思维效果的整体性、思维表达的新颖性等。

创造性思维特别注重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

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都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因素,按照一定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创新者在思维时,将事物放在系统中进行思考,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方面的分析与综合,找出与事物相关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内在联系。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也不只是利用某一方法思维,应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不是只凭借一知半解、道听途说,而是详尽地占有大量的事实、材料及相关知识,运用智慧杂交优势,发挥思维统摄作用,深入分析、把握特点、找出规律。

2.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

答:恩格斯指出,数学: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数学方法是一种关注事物的形式和抽象结构的思维和科学方法,它抽象地表达事物的空间关系与数量关系。

数学方法注重抽象、模型化,是我们可以把自然研究对象高度抽象、转化为人工模型,抽象其中因果关系的基本方法。

(一)数学方程方法让人们理解了在一定条件下,特定生态系统的运行。

(二)数学建模方法是科学家考察和介入自然事物的中介与桥梁;数学在建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数学模型比实物模型更能够反映事物内在属性的抽象关系。

(三)数学统计方法是人类对事物总体数量、类型及其关系的认识方法。数学统计方法对于认识事物总体状况、分布状态及其相互关系有重要意义。

(四)数学实验方法是把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方法结合起来,在计算机上以数学方法设计实现的理想实验。数学实验方法丰富了实验的概念,扩展了实验的内容。是一种理想化的数学实践。

3.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

答:系统方法是指20世纪40-90年代出现的系统科学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的总和,这些方法对于从横断方面抽象认识对象的物质结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有重要的作用。把研究、创造和发明对象看作是系统综合整体,并对这一系统综合整体及其要素、层次、结构、功能、联系方式、发展趋势等等进行辩证综合地考察,以取得创造性成果的一种思维方法。

复杂性方法是一种综合的方法,侧重把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还原论与整体论、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考结合起来。复杂性思维把事物本身的复杂性特征凸显出来,让人们更加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复杂性状态和性质,考虑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思维在更高的层次上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在科学上以多样性、相关性和整体性为主要特征。

4.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

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借助现代科学研究,吸取现代科学哲学发展中积极的成分,提出了观察、特别是实验和理论有双向相互作用的观点;在科学发展中,实验相比理论,实验的实践性更强,因而具有更为基础的地位;实践比理论总是更为积极和活跃,实验的新发现不断推动理论的进步,修正理论,指引理论的发展;同样,理论一旦建立,就规范着实验,为实验的设计提供理论框架和指导,使得实验更具有理性的色彩。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1.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

答:科技异化实质上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异化和人的异化一种必然结果。由于劳动是人的最根本最现实的实践活动,是人及人类社会存在的根本方式,劳动的异化必然带来人的其他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全面异化,科学技术也不例外,因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因此,科学技术作为劳动亦即人处理自身与自然界关系的社会活动的产物,也必然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异化而表现出异化的现象。最根本的是要消灭对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利用方式,把现代科学技术从资本主义制度下解放出来。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来最终解决资本主义的科技异化问题。当然,在马克思看来,异化的完全克服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中才能最终实现。 2.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答:科学技术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一样,建立在诚信和道德的基础上。现阶段,默顿的科学的精神气质受到挑战,科学技术工作者有失范行为,需要制定相关科研诚信指南和工程师伦理准则加以规范。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和医学实践,尤其是进行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应该遵循社会伦理、生命伦理、动物伦理等。技术工作者,尤其是工程师,在工程技术活动中,应该遵循一定的职业伦理和社会伦理准则,应该承担对社会、专业、雇主和同事的责任,应该对工程的环境影响负有特别的责任,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人类福祉和环境保护服务。

3.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

答:为了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必须从经济条件、社会环境与国家政策三个方面予以保证。从政策、法规与组织机构,制度化诸方面予以保证,包括建立保障研发活动社会运行的机制,建立保障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机构,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科学技术体制。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答:

(一)社会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与科学技术文化紧密关联,并由此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默顿在《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中提出的“清教主义促进英国近代科学的制度变化”,以及“李约瑟难题”——“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诞生”的解答,就说明了这一点。

(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协调

1.要防止科学在生活世界、自然世界对人文的僭越所造成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深刻理解科学的限度,用正确的人文理念指导我们的生活。

2.必须以社会先进文化来引领科学技术文化,使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为经济社会健康全面发展服务。得到广泛提倡的环境科学技术就是为了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做的努力,是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绿色文化的良性互动产物。

第19篇:自然辩证法读后感

自然辩证法读后感

阅读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部分后,我受益匪浅。恩格斯作为一个无产阶级哲学家,在自然辩证法导言部分,精辟地阐述了自然科学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艰难而曲折进程,并预言了未来科学发展的方向。在今天,纵观历史长河,我们发现,恩格斯的预言与现实的科学发展是如此的吻合。不禁感叹他的智慧和伟大以及对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的指导作用。

恩格斯通过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他认为人类认识自然大体上可以分为古希腊哲学家为代表的朴素唯物主义,16世纪、17世纪自然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自然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提出三个阶段。

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从浑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古代自然观坚持从自然界本身去寻求对自然界的解释,坚持从自然界的总体联系和运动、发展、变化中认识自然界。它一方面在哲学上成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另一方面在科学上孕育了许多在以后得到发展和证实的天才预见,正如恩格思指出的:“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从十五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时代,欧洲各国在经历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认知革命后,促使人们真正发现了地球。教会的精神独裁被摧毁,自由思想愈来愈根深蒂固,自然科学当时也在普遍的革命中发展着,而且许多人为之献身.而后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让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然而,因为依然受到神学的限制,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一个特殊的总观点的形成,是一些规律的描绘和对周围世界一种静态的分析与研究。这个总观点的中心是自然界的绝对不变性这样一个见解。对于起因,这个时代的科学家们只是简单的解释为由于神秘的“第一推动”而运动起来,并永恒的如此运动下去,而且直到世界末日或万古永世,一切都将和一开始的时候一样。看来能独立于所处的社会之外,不被这个社会的固化思想侵蚀,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是很难的。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引以重视的地方。我们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有所发现,必须要先学习该专业的基本知识,了解该专业的一般规律及其发展过程,方向,前景。这些专业课程的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培养我们的思维,提高使用合理的科学方法的能力,开阔我们的视野,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学习就是这样一个需要不断地积累,循序渐进,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文中又提到是1755年出现了哲学家康德的《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才在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之后,又产生了自然科学的一系列重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以及这些物质运动形式的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消融了有机界和无机界的鸿沟,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可见,哲学并不仅仅是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所被灌输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哲学更多的是在思考人类面临的感到最困惑无解的问题。而思考这些艰深问题的人便是哲学家。正如苏格拉底对他的弟子们所说:哲学家要做社会的医生。所以说我们要对某一专业更广更深的理解是离不开正确的科学方法和广阔的科学视野的。我觉得这种更一般性的科学方法训练、能力培养以及视野的开阔是由研究自然科学的自然辩证法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知识所能提供的,因为所有的学科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除了专业课的学习,哲学,历史,文学都有我们可以汲取的营养。西欧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那时,差不多没有一个叱咤风云的大师不曾作过长途旅行,不会说四五种语言,不在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不以多才多艺之“杂”闻名于世。没有学术上的纵贯和横通,没有一批学识渊博的巨人,就突破不了神权一统天下的局面。杂与专不是对立的,杂就广度言,专就深度而言。杂可以寓于专,专完全可以体现于杂。杂家要具备学、识、才。仅仅这样要求,还嫌缺乏个性。因为任何一个有识之士,都是才多学广的。杂家之所以为杂家,在这些方面还应体现为学不避杂,见识非凡,是达练之才。所以我们应该博览群书,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自然辩证法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迪,以帮助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从而改造自然,造福人类。文中提到:“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一定要灭亡”。而现在面临的生态危机恰恰加速了这个过程。比如大气污染导致的全球变暖使得海平面上升,物种消失,还影响人们的健康等一系列的危害。19世纪,伦敦被称为雾都,污染最严重;1885年,日本足尾铜矿乱开采,导致水土流失、剧毒物质砷化物的蔓延。人类妄自尊大,对自然无限的索取,最终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些事实说明,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生态的问题,有赖于人类文明的转变。即人类应当改变自我中心主义,要从战胜大自然转变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从农业时代的黄色文明、工业时代的黑色文明转变为后工业时代的绿色文明。为了我们的地球,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来指导实践,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最终造福人类。

总之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辩证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自然辩证法能够使我们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提高整体素质,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我们创新意识的树立和能力的培养,并指导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另外,我们要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也必须以科学的辩证法来指导。学习辩证法,也是我们探索自然界奥秘,以指导我们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

第20篇:自然辩证法论文

自然辩证法论文

论文题目:克隆技术论战及其思考

克隆技术论战及其思考

摘要:对克隆人问题进行讨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要不要克隆人”的问题,国内学界有赞成派与反对派之争。本文在对两派的观点和论战过程加以追述之后,对克隆技术的态度进行了思考:克隆,应慎重但不必惊慌。

关键词:克隆技术;赞成派;反对派;思考

前言:97年2月23日英国胚胎学家伊恩·维尔穆特博士运用克隆技术培育出的第一只取名为“多莉”的绵羊的诞生,再次震惊了世界。有人认为这是本世纪最重大的科技成就之一,人类可以再一次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巨大恩惠;也有人认为,这项技术将挑战人的生命本质,丧失人的尊严,搞乱人的秩序,甚至会“复制”出希特勒,终将毁灭人类。一时间,众说纷云,莫裹一是。“克隆”将给人类带来什么?自然辩证法理论作为一门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当关注这一重大的理论问题[1]。

一、克隆技术与克隆人

“克隆”一词是英语词clone或cloning的音译。生物医学研究进入微观层次,运用克隆技术来培养正常或异常细胞的永生细胞株,虽然是一件难度很大的工作,但已经在各国的科学界和医学界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农业上,人们早已用插枝,压条等办法,来繁殖适合于人类需要的植物。在畜牧业上,各国都在进行从事或研究用克隆技术,使胚胎植入子宫前分裂,从而可以产生出更多良种动物。但从高等生物成体的体细胞中发育出一个成体,这是克隆技术的一个重大发展。“多莉”羊的产生,是表明克隆技术上的一个重大突破[2]。

所谓“克隆人”是什么意思?或者首先需要问:“人”是指什么?如果说“人”只是指特定的基因组,或者指“生物学的人”,那么可以说“克隆人”与他们的父本或母本是完全相同的。但“人”不仅是在系统发育谱上属于脊椎动物门、哺乳动物纲、灵长类、人科、人属的人,而且是心理、社会的人。初生儿的神经系统是没有发育完全的,只有在产生后与他人交往中、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发育成熟,

1 形成具有特殊心理、行为、社会特征的人。这个集合体,这个具有特殊心理、行为、社会特征的人是不能复制的、克隆不出来的。所以,克隆出来的只是与他或她的父本或母本相同的基因组,而不是与父本或母本一样的人。在这个意义上,即使是“多莉”,由于她生长的环境与供体羊有区别,虽然她与供体羊具有相同的基因组,但很可能会有与供体羊不同的特点。

二、讨论克隆人问题的意义和辩论双方

是否应该发展克隆人技术?这在眼下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应该承认,现实性极强的克隆人问题与纯粹的学术问题不同,后者不达成共识也能促进学问的发展,并且对现实社会也不会有什么明显的影响,如“生命是什么?”“哲学是什么?”等问题就是如此。而前者则属于越早达成基本共识越好的问题。

在即将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在高新技术往往蕴藏巨大商机和利润的全球化市场经济社会,如果克隆人技术是应该获得发展的高新技术,那就应该尽早解禁发展,免得又错失良机,落后于他人;如果是不该发展的技术,也应尽早弄清不该发展它的道理,从此再不在这方面纠缠分神,枉费精力[3]。

由于克隆羊多利的问世,让人们看到了人也能被克隆的前景。由于克隆人不单纯是科技问题,也是对人类社会及其未来命运有着非同寻常影响的大事,所以国内人文学界也紧随科技界之后迅速作出反应,纷纷从哲学(包括科技哲学、价值哲学、伦理学、宗教哲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出发,对克隆人问题展开认真的审视与探讨。由此形成了一场有关克隆人问题的大论战。其中,尤以哲学界的反应最为抢眼。从讨论者对克隆人的态度看,论战中形成了两种观点明显对立的派别,一派可谓“既要克隆技术,又要克隆人”的赞成派,另一派则是“只要克隆技术,不要克隆人”的反对派[3]。

三、赞成派的观点

讨论中列出或提到许多应该克隆人的理由,大致可归并为以下11种[4]:

1、克隆人技术能够使个人的生命不断延续,让死去的人得以再生。

2、克隆人不失为一种供不孕夫妻选择的繁衍途径,特别是能为既不想要有第三者基因的孩子(解决男方不育的人工受精和解决女方不孕的体外受精,都要借助 2 第三者),又不想领养他人孩子的不育症者带来福音。

3、克隆人可以让一个患有严重显性遗传病的人,避免产生出一个患有严重遗传病的孩子。

4、克隆人是为了进行研究,如生产大量遗传性完全相同的人,用于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研究。

5、克隆人是为了提供器官,将来用做移植。

6、克隆人技术能复制大量符合从事特殊职业、执行特殊任务的人。如让克隆人进行星际航行。

7、克隆人是为了改善人的质量或改良种族,实现优生,为社会复制伟大天才与绝代佳人。

8、克隆人技术能增加人口数量。

四、反对派针对赞成派的观点进行反驳

对于上述理由,反对派认为难以成立,作出如下反驳和批判。

对第1条理由的批驳[4]。这条理由既不是科学家提出的,也不是人文学者提出的,而是一些普通大众的想法。所以不仅反对派反驳它,赞成派也不赞同它。他们的一致观点是:克隆技术只能复制人的基因组,充其量得到一个与供体人外形容貌完全相同的人。由于时代、环境、文化及个人经历的巨大差异,要想使克隆人具有供体人一样的思维、性格,从而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复制品则是不可能的。

对第

2、3条理由的批驳[5]。这两条理由原则上可以成立,但在现实中不可行。一是依目前技术看,克隆人的成功率可能会比克隆“多利”的成功率更低,这就会产生出大量不正常的人,如怪胎、畸形人、残疾人和有严重缺陷的人,这是不人道的。二是研究克隆人技术需大量经费,这对那些处于贫困状态的人来说是不公正的。

对第

4、

5、6条理由的批驳[6]。无论是为了研究的需要克隆人,还是为了获得可供移植的器官克隆人,都不合伦理。克隆人也是人,我们不能为了研究或获得器官,将他们当作纯粹的手段生产出来。再说这种克隆人长大后很可能不愿当受试者或器官供体。第6条理由仍是将人当作工具或手段,如果克隆人不愿从事特殊职业、执行特殊任务,去做星际航行怎么办?这种克隆某些特殊的人去担当特殊工作的做法,剥夺了供体选择的权利。

3 对第7条理由的批驳[7]。

1、优生克隆的标准由谁制定、根据什么制定?优生克隆规划由谁实施?总之,仅允许部分人克隆自己,将破坏人生而平等的价值观;而无论采用什么标准来划分值得与不值得克隆的人,都是对人权的干涉。

2、就算我们能找到划分的标准和实施者,我们又有什么权力将我们这一代人的价值标准、善恶观念、审美观念,不是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而是通过克隆的方法永久地强制给下一代人?

3、有如对第一条理由的反驳,爱因斯坦之类的伟大天才,仅凭复制是得不到的。

对第8条理由的批驳[8]。现在地球上的人口不是少了,而是太多,人的自然繁衍都过剩,何须再用克隆技术增加人口?即使人口呈负增长的国家和地区,通过鼓励多育、移民等方式,也比克隆人的方式更可靠、经济、有效。

五、思考:克隆,应慎重,但不必惊慌

认真对上述赞成派和反对派进行分析,并对克隆技术和克隆人进行深入思考。对待克隆,我们应该持理性态度,必须慎重,但不要惊慌[9]。

英国爱丁堡罗斯林(Roslin)研究所威尔姆特(Ian Wilmut)等人在英国《自然》上报道成功克隆出绵羊多莉(Dolly),特别引起科学界以外人士的重视,哲学工作者对此以及整个现代科学技术文明进行反思是必要的,但不能由此得出极端的甚至悲观的结论。

首先,虽然到现在为止已经克隆出不同的哺乳动物,例如:克隆羊,克隆牛,克隆鼠等。但是在哺乳动物的克隆技术方面还存在很多科学问题。例如:克隆动物的寿命普遍偏低,克隆动物死亡率高等。当然,这不是怀疑科学家做错了或者未来科学不能做到这一点,只是说对科学事实的认定也要冷静。克隆人是遥远的事情,当下应当首先考虑的是克隆动物及其政治、经济、伦理、哲学后果。特别应当关注克隆技术在医学、畜牧育种、生物制药、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及其难得的商业机会。

第二,退一步讲,假设克隆技术已高度发达,那么克隆人是否可以呢?这也不能简单说Yes或者No,首先我们可以反问:做克隆人的动机是什么?(做好事还是做坏事?)什么是克隆人?克隆人是否是人(human being)?人有生物学属性,也有社会性属性。即使克隆技术很发达,克隆出来的人与原模型的人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年龄差别是其一,是否有记忆等社会属性是其二,就目前的 4 技术而言,遗传物质是否一样也无法保证[10]。

第三,克隆技术不可怕,克隆人也不是不能考虑的。克隆技术有巨大应用价值,能带来商业利润,也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这与核技术一样,本身是中立的,什么人掌握它以及用它干什么决定了它的社会后果。克隆人也不神秘,克隆无非是无性繁殖,早先所有物种都是无性繁殖的,如今我们人类也不断干预人的自然生殖过程(比如避孕、节育、人工授精、人工流产、优生优育、胚胎移植),看不出在伦理学意义上“克隆人”与“借体怀胎生子”之类有什么根本性的差别。

最后,克隆等基因技术的确存在被滥用的可能性,大范围克隆生物还可能减少生物的多样性,因此现在需要在联合国范围协商制定有关基因工程的国际公约。

5 参考文献:

[1] 李敏.“克隆”将给人类带来什么[J] .自然辨证法研究,1997,16(6):32.[2] 邱仁宗.《生命伦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第61-66页。 [3] 韩东屏.论战克隆人:意义、观点与评测[J] .自然辨证法研究,2003,3(25):56.

[4] 年仁宗.克隆技术及期伦理学涵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6(6):37.[5] 江东.心存敬畏[J].中国科学报,1997,6(4):48.

[6] 樊小贤.从伦理视角审视“克隆技术”[J].人文杂志,1998,2(2).[7] 方福德.从伦理视角看“克隆人”[J].天津科技,1998年2期.[8] 王鹅云.面对克隆我们怎么办[J].自然辫证法研究,1997年第6期.[9] 徐兰.克隆的意义与价值标准[J].自然辫证法通.1998年第1期.[10] 王鹅云.面对克隆我们怎么办[J].自然辫证法研究.19976(6):58.

自然辩证法教案模板
《自然辩证法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