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高中数学教案撰写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3:51:45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高中数学教案

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知道一元二次不等式可以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3)了解简单的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4)能利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来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理解它们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5)能够进行较简单的分类讨论,借助于数轴的直观,求解简单的含字母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6)通过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来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7)通过研究函数、方程与不等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熟悉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树立辨证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难点:弄清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关系. 教与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Ⅰ.设置情境

问题: ①解方程

②作函数 的图像

③解不等式

置疑在解决上述三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一元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能通过观察一次函数的图像求得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吗? 回答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为方程的根,不等式 的解集为函数图像落在x轴上方部分对应的横坐标。能。

通过多媒体或其他载体给出下列表格。扼要讲解怎样通过观察一次函数的图像求得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注重色彩或彩色粉笔的运用

在这里我们发现一元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这种联系(集中反映在相应一次函数的图像上!)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求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类似地,我们能不能将现在要求解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联系起来讨论找到其求解方法呢? Ⅱ.探索与研究

我们现在就结合不等式 的求解来试一试。(师生共同活动用“非凡点法”而非课本上的“列表描点”的方法作出 的图像,然后请一位程度中下的同学写出相应一元二次方程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答方程 的解集为

不等式 的解集为

置疑哪位同学还能写出 的解法?(请一程度差的同学回答) 答不等式 的解集为

我们通过二次函数 的图像,不仅求得了开始上课时我们还不知如何求解的那个第(5)小题 的解集,还求出了 的解集,可见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来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是个十分有效的方法。 下面我们再对一般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与 来进行讨论。为简便起见,暂只考虑 的情形。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假如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 分别有两实根、惟一实根,无实根的话,其对应的二次函数 的图像与x轴的位置关系如何?(提问程度较好的学生) 答二次函数 的图像开口向上且分别与x轴交于两点,一点及无交点。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表中的二次函数图,并写出相应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通过多媒体或其他载体给出以下表格) 答 的解集依次是

的解集依次是

它是我们今后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主要工具。应尽快将表中的结果记住。其关键就是抓住相应二次函数 的图像。

课本第19页上的例1.例2.例3.它们均是求解二次项系数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却都没有给出相应二次函数的图像。其解答过程虽很简练,却不太直观。现在我们在课本预留的位置上分别给它们补上相应二次函数图像。 (教师巡视,重点关注程度稍差的同学。) Ⅲ.演练反馈 1.解下列不等式: (1) (2) (3) (4) 2.若代数式 的值恒取非负实数,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 3.解不等式 (1) (2) 参考答案: 1.(1) ;(2) ;(3) ;(4)R 2. 3.(1) (2)当 或 时, ,当 时, 当 或 时, 。

Ⅳ.总结提炼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次项系数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其关键是抓住相应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再对照课本第39页上表格中的结论给出所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五)、课时作业

(P20.练习等

3、4两题)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Ⅰ.设置情境

(通过讲评上一节课课后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复习利用“三个二次”间的关系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主要操作过程。) 上节课我们只讨论了二次项系数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问题。肯定有同学会问,那么二次项系数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如何来求解?咱们班上有谁能解答这个疑问呢? Ⅱ.探索研究

(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仍然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有的说将二次项的系数变为正数后再求解,„„.教师分别请持上述见解的学生代表进一步说明各自的见解.) 生甲:只要将课本第39页上表中的二次函数图像次依关于x轴翻转变成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再根据可得的图像便可求得二次项系数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生乙:我觉得先在不等式两边同乘以-1将二次项系数变为正数后直接运用上节课所学的方法求解就可以了. 师:首先,这两种见解都是合乎逻辑和可行的.不过按前一见解来操作的话,同学们则需再记住一张类似于第39页上的表格中的各结论.这不但加重了记忆负担,而且两表中的结论轻易搞混导致错误.而按后一种见解来操作时则不存在这个问题,请同学们阅读第19页例4. (待学生阅读完毕,教师再简要讲解一遍.) [知识运用与解题研究] 由此例可知,对于二次项系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是将其通过同解变形化为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来求解的,因此只要把握了上一节课所学过的方法。我们就能求

解任意一个一元二次不等式了,请同学们求解以下两不等式.(调两位程度中等的学生演板) (1) (2) (分别为课本P21习题1.5中1大题(2)、(4)两小题.教师讲评两位同学的解答,注重纠正表述方面存在的问题.) 练习二 可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来求解的不等式. 目前我们熟悉了利用“三个二次”间的关系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虽然对任意一元二次不等式都适用,但具体操作起来还是让我们感到有点麻烦.故在求解形如 (或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时则根据(有理数)乘(除)运算的“符号法则”化为同学们更加熟悉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来求解.现在清同学们阅读课本P20上关于不等式 求解的内容并思考:原不等式的解集为什么是两个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并集?(待学生阅读完毕,请一程度较好,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该问题.) 答因为满足不等式组 或 的x都能使原不等式 成立,且反过来也是对的,故原不等式的解集是两个一元二次不等式组解集的并集. 这个回答说明了原不等式的解集A与两个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并集B是互为子集的关系,故它们必相等,现在请同学们求解以下各不等式.(调三位程度各异的学生演板.教师巡视,重点关注程度较差的学生). (1) [P20练习中第1大题] (2) [P20练习中第1大题] (3) [P20练习中第2大题] (老师扼要讲评三位同学的解答.尤其要注重纠正表述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讲解P21例5). 例5 解不等式

因为(有理数)积与商运算的“符号法则”是一致的,故求解此类不等式时,也可像求解 (或 )之类的不等式一样,将其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来求解。具体解答过程如下。

解:(略) 现在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21练习中第

3、4两大题。

(等学生完成后教师给出答案,如有学生对不上答案,由其本人追查原因,自行纠正。) [练习三]用“符号法则”解不等式的复式练习。 (通过多媒体或其他载体给出下列各题) 1.不等式 与 的解集相同此说法对吗?为什么[补充] 2.解下列不等式: (1) [课本P22第8大题(2)小题] (2) [补充] (3) [课本P43第4大题(1)小题] (4) [课本P43第5大题(1)小题] (5) [补充] (每题均先由学生说出解题思路,教师扼要板书求解过程) 参考答案: 1.不对。同 时前者无意义而后者却能成立,所以它们的解集是不同的。 2.(1) (2)原不等式可化为: ,即

解集为 。

(3)原不等式可化为

解集为

(4)原不等式可化为 或

解集为

(5)原不等式可化为: 或 解集为

Ⅲ.总结提炼

这节课我们重点讲解了利用(有理数)乘除法的符号法则求解左式为若干一次因式的积或商而右式为0的不等式。值得注重的是,这一方法对符合上述外形的高次不等式也是有效的,同学们应把握好这一方法。 (五)布置作业

(P22.2(2)、(4);4;5;6。) (六)板书设计

推荐第2篇:高中数学教案

我是来自理科组的数学老师周桂宇,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第一课时《函数单调性与最大(小)值》。首先我们先初步了解下高一数学整体的情况,从量上看,高一数学任务很重,高一上学期我们将要学,必修一全部内容,必修四第一章,高一下学期学必修四剩下内容,必修五全部内容,必修二其中几章;从质上看,好多同学才一接触到高一数学就觉得很难,难度并不在于知识点的深度和综合能力,而在于从初中相对具体形象的数学学习一下进入高中抽象的,与生活似乎关系不大的学习,很多同学表现出非常大不适应。因此,如果觉得高一数学“难”,复习的重点,应当放在分析为什么自己觉得学习过的知识点“难”上。

难点一:抽象函数

F(x)规则的含义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如果理解不深刻,对于后面的解题有很大的影响。

难点二:三角函数

这一部分的重点是一定要从初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中跳出来。题目做到一定程度,其实很容易发现,高一考察的三角恒等只有不多的几种题型,在课程与复习中,我们也会注重给学生总结三角恒等变形的“统一论”,把握住降次,辅助角和万能公式这些关键方法,一般的三角恒等迎刃而解。关键是,一定要多做题。

难点三:向量部分 ,这部分其实是这学期最简单的部分。简单的原因是,以前从来没有学过,初次接触,考试不会太难。这部分的复习也最为轻松——围绕向量的几何表示,代数表示和坐标表示理解向量的各种运算法则。

难点四:综合题型 压轴题基本上,都是以函数一章作为最核心的知识载体,中间掺杂向量和三角的运算。解决这样的题目,方法几乎是固定的,那就是首先利用抽象函数性质,将带有f的条件化为不带有f的条件,然后利用三角与向量的运算化简或证明。非压轴题出题方法可能更自由,但是综合性往往没有太强,仍然属于各个板块内的综合。

对于本次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五个方面来陈述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方案。恳请在座的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从知识的网络结构上看,函数的单调性既是函数概念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后续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的单调性等内容的基础,在研究各种具体函数的性质和应用、解决各种问题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函数单调性概念的建立过程中蕴涵诸多数学思想方法,对于进一步探索、研究函数的其他性质有很强的启发与示范作用.

根据函数单调性在整个教材内容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教学应实现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初步掌握判别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概括,自主建构单调增函数、单调减函数等概念;能运用函数单调性概念解决简单的问题;使学生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函数单调性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根据上述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形成和初步运用.虽然高一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函数单调性概念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本节课的学习难点是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形成.

二、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法上我采取了:

1、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问题引入课题,为概念学习创设情境,拉近数学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2、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紧扣概念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正确地形成概念.

3、在鼓励学生主体参与的同时,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教会学生清晰的思维、严谨的推理,并顺利地完成书面表达.

在学法上我重视了:

1、让学生利用图形直观启迪思维,并通过正、反例的构造,来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质的飞跃.

2、让学生从问题中质疑、尝试、归纳、总结、运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函数单调性的概念产生和形成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设计上采用了下列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情境)(播放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音乐).如图为某地区2006年元旦这一天24小时内的气温变化图,观察这张气温变化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图象,提出问题:

问题1:说出气温在哪些时段内是逐步升高的或下降的?

问题2:怎样用数学语言刻画上述时段内“随着时间的增大气温逐渐升高”这一特征?

[设计意图]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开始,问题是学生兴趣的开始.这里,通过两个问题,引发学生的进一步学习的好奇心.

(二)探究发现 建构概念

[学生活动]对于问题1,学生容易给出答案.问题2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不易回答.

[教师活动]为了引导学生解决问题2,先让学生观察图象,通过具体情形,例如,“t1=8时,f(t1)=1,t2=10时,f(t2)= 4”这一情形进行描述.引导学生回答:对于自变量8

在学生对于单调增函数的特征有一定直观认识时,进一步提出:

问题3:对于任意的t

1、t2∈[4,16]时,当t1

[学生活动]通过观察图象、进行实验(计算机)、正反对比,发现数量关系,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逐步归纳、概括、抽象出单调增函数概念的本质属性,并尝试用符号语言进行初步的表述.

[教师活动]为了获得单调增函数概念,对于不同学生的表述进行分析、归类,引导学生得出关键词“区间内”、“任意”、“当

时,都有 ”.告诉他们“把满足这些条件的函数称之为单调增函数”,之后由他们集体给出单调增函数概念的数学表述.提出:

问题4: 类比单调增函数概念,你能给出单调减函数的概念吗? 最后完成单调性和单调区间概念的整体表述.

2.对于给定图象的函数,借助于图象,我们可以直观地判定函数的单调性,也能找到单调区间.而对于一般的函数,我们怎样去判定函数的单调性呢?

[教师活动]问题6:证明

[学生活动]步骤:取值

在区间(0,+ ∞)上是单调减函数.

作差变形

定号

判断.

[设计意图]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的模仿与记忆,数学思想的领悟和学习过程更是如此.利用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亲身经历和实践体验,师生互动学习,生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四)回顾反思深化概念

[教师活动]给出一组题:

1、定义在R上的单调函数f(x)满足f(2)>f(1),那么函数f(x)是R上的单调增函数还是单调减函数?

2、若定义在R上的单调减函数f(x)满足f(1+a)

的取值范围吗?

[学生活动]学生互相讨论,探求问题的解答和问题的解决过程,并通过问题,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方法,从而实现对函数单调性认识的再次深化.

[教师活动]作业布置:

(1)阅读课本P34-35例2

四、教学评价

学生学习的结果评价当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自信心、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数学发现的能力,以及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串的设计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对话可以实现师生合作,适度的研讨可以促进生生交流以及团队精神,知识的生成和问题的解决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缜密的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在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积累、探索能力的长进和思维品质的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推荐第3篇: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不等式的证明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2。理解分析法实质——执果索因;

3。提高证明不等式证法灵活性.

教学重点 分析法

教学难点 分析法实质的理解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

教学活动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待学生回答和思考后点评。

(学生活动)回答和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问题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几种不等式的证明方法?什么是比较法?什么是综合法? [问题 2]能否用比较法或综合法证明不等式:

[点评]在证明不等式时,若用比较法或综合法难以下手时,可采用另一种证明方法:分析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已学证明不等式的方法。指出用比较法和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不足之处, 激发学生学习新的证明不等式知识的积极性,导入本节课学习内容: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二)新课讲授

【尝试探索、建立新知】

(教师活动)教师讲解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然后提出问题供学生研究,并点评。帮助学生建立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知识体系。投影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概念。

(学生活动)与教师一道分析综合法的逻辑关系,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尝试探索,构建新知。

[讲解]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以已知条件中的不等式或基本不等式作为结论,逐步寻找它成立的必要条件,直到必要条件就是要证明的不等式。

[问题1]我们能不能用同样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把要证明的不等式作为结论,逐步去寻找它成立的充分条件呢?bet365备用器

[问题2]当我们寻找的充分条件已经是成立的不等式时,说明了什么呢?

[问题3]说明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的理由是什么呢?

[点评]从要证明的结论入手,逆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充分条件显然成立为止,从而得出要证明的结论成立。就是分析法的逻辑关系。

[投影]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概念。(见课本)

设计意图:对比综合法的逻辑关系,教师层层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研究。建立新的知识;分析法证明不等式。培养学习创新意识。

【例题示范、学会应用】

(教师活动)教师板书或投影例题,引导学生研究问题,构思证题方法,学会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并点评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必须注意的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研究问题,与教师一道完成问题的论证。

例1 求证

[分析]此题用比较法和综合法都很难入手,应考虑用分析法。

证明:(见课本)

[点评]证明某些含有根式的不等式时,用综合法比较困难。此例中,我们很难想到从“ ”入手,因此,在不等式的证明中,分析法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们常用分析法探索证明途径,然后用综合法的形式写出证明过程,这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事实上,有些

综合法的表述正是建立在分析法思索的基础上,分析法的优越性正体现在此。

例2 已知: ,求证: (用分析法)请思考下列证法有没有错误?若有错误,错在何处? [投影]证法一:因为 ,所以、去分母,化为 ,就是 。由已知 成立,所以求证的不等式成立。

证法二:欲证 ,因为 只需证 , 即证 , 即证

因为 成立,所以 成立。(证法二正确,证法一错误。错误的原因是:虽然是从结论出发,但不是逐步逆战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事实上找到明显成立的不等式是结论的必要条件,所以不符合分析法的逻辑原理,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点评]①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是:

(结论)(步步寻找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结论)

分析法是“执果索因”,它与综合法的证明过程(由因导果)恰恰相反。②用分析法证明时要注意书写格式。分析法论证“若A则B”这个命题的书写格式是: 要证命题B为真,

只需证明 为真,从而有„„

这只需证明 为真,从而又有„„ „„

这只需证明A为真。

而已知A为真,故命题B必为真。 要理解上述格式中蕴含的逻辑关系。

[投影] 例3 证明:通过水管放水,当流速相同时,如果水管截面(指横截面,下同)的周长相等,那么截面是圆的水管比截面是正方形的水管流量大。

[分析]设未知数,列方程,因为当水的流速相同时,水管的流量取决于水管截面面积的大小,设截面的周长为 ,则周长为 的圆的半径为 ,截面积为 ;周长为 的正方形边长为 ,截面积为 ,所以本题只需证明:

证明:(见课本)

设计意图:理解分析法与综合法的内在联系,说明分析法在证明不等式中的重要地位。掌 握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特别重视分析法证题格式及格式中蕴含的逻辑关系。灵活掌握分析法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bet365备用bd

(教师活动)打出字幕(练习),请甲、乙两位同学板演,巡视学生的解题情况,对正确的证法给予肯定,对偏差及时纠正。点评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活动)在笔记本上完成练习,甲、乙两位同学板演。 【字幕】练习1。求证

2。求证:

设计意图:掌握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反馈课堂效果,调节课堂教学。 【分析归纳、小结解法】

(教师活动)分析归纳例题和练习的解题过程,小给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解题方法。 (学生活动)与教师一道分析归纳,小结解题方法,并记录笔记。

1。分析法是证明不等式的一种常用基本方法。当证题不知从何入手时,有时可以运用分析法而获得解决,特别是对于条件简单而结论复杂的题目往往更是行之有效的。

2。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时,要正确运用不等式的性质逆找充分条件,注意分析法的证题格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掌握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方法。

(三)小结

(教师活动)教师小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学生活动)与教师一道小结,并记录笔记。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应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时,掌握一些常用技巧: 通分、约分、多项式乘法、因式分解、去分母,两边乘方、开方等。在使用这些技巧变形时,要注意遵循不等式的性质。另外还要适当掌握指数、对数的性质、三角公式在逆推中的灵活运用。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有时可以用分析法思索,而用综合法书写证明,或者分析法、综合法相结合,共同完成证明过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归纳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四)布置作业

1。课本作业:P17

4、5。

2。思考题:若 ,求证

3。研究性题:已知函数 , ,若、,且 证明

设计意图:思考题供学有余力同学练习,研究性题供学生研究分析法证明有关问题。

(五)课后点评

教学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本节课在形成分析法证明不等式认知结构中,教师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开拓学生思路,启迪学生智慧,求得问题解决。一个问题解决后,及时地提出新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逐步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表面到本质,把学生的思维步步引向深入,直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安排是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问题深化,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状态。本节课练中有讲,讲中有练,讲练结合。在讲与练的互相作用下,使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化。教师提出的问题和例题,先由学生自己研究,然后教师分析与概括。在教师讲解中,又不断让学生练习,力求在练习中加深理解,尽量改变课堂上教师包括办代替的做法。

在安排本节课教学内容时,按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及难,逐渐展开教学内容,让学生形成有序的知识结构。 作业答案: 思考题:

。因为 ,故 ,所以 成立。 研究性题:令 , ,则: , ,

故原不等式等价于

由已知有 。 。所以上式等价于 ,即 。所以又等价于 。因为 ,上式成立,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不等式的实际解释

题目:不等式: 是正数,且 ,则 。可以给出一个具有实际背景的解释:在溶液里加溶质则浓度增加,即个单位溶液中含有 个单位的溶质,其浓度小于加入 个单位溶质后的溶液浓度,请你仿照此例,给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释。 分析与解

1。先看问题中的不等式,建筑学规定,民用住宅的窗户面积必须小于地板面积,但按采光标准,窗户面积与地板面积的比值应不小于10%,并且这个比值越大,住宅的采光条件越好。

我们知道如果同时增加相等的窗户面积和地板面积,那么住宅的条件变好。

设地板面积为平方米,窗户面积为平方米,若窗户面积和地板面积同时增加相等的平方米,住宅的采光条件变好了,即有

2。 是正数,不等式 可以推出 ,我们可以用混合溶液来解释:两个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后,其浓度介于混合前两溶液浓度之间。

3。电阻串并联。电阻值为、的电阻,串联电阻为 ,并联电阻为 ,串联电阻变大,并联电阻变小,因此有不等式 ,即

说明 许多数学结论是由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后,通过数学的运算演变得到的。反过来,把抽象的数学结论还原为实际解释也是一种数学运用,值得大家关注。

推荐第4篇: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数学

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

1.2 函数及其表示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2.1 指数函数

2.2 对数函数

2.3 幂函数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3.1 函数与方程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必修2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2 直线的方程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第四章 圆与方程

4.1 圆的方程

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4.3 空间直角坐标系

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1.2 基本算法语句

1.3 算法案例

阅读与思考 割圆术

第二章 统计

2.1 随机抽样

阅读与思考 一个著名的案例

阅读与思考 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

阅读与思考 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

2.2 用样本估计总体

阅读与思考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

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阅读与思考 相关关系的强与弱

第三章 概率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

阅读与思考 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

3.2 古典概型

3.3 几何概型

必修4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5 函数y=Asin(ωx+ψ)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

第一章 解三角形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探究与发现 解三角形的进一步讨论

1.2 应用举例

阅读与思考 海伦和秦九韶

1.3 实习作业

第二章 数列

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阅读与思考 斐波那契数列

阅读与思考 估计根号下2的值

2.2 等差数列

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2.4 等比数列

2.5 等比数列前n项和

阅读与思考 九连环

探究与发现 购房中的数学

第三章 不等式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阅读与思考 错在哪儿

信息技术应用 用Excel解线性规划问题举例

3.4 基本不等式

选修1-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及其关系

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椭圆

探究与发现 为什么截口曲线是椭圆

信息技术应用 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椭圆

2.2 双曲线

2.3 抛物线

阅读与思考 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

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

3.1 变化率与导数

3.2 导数的计算

探究与发现 牛顿法──用导数方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3.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 图形技术与函数性质

3.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实习作业 走进微积分

选修1-2

第一章 统计案例

1.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1.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2.1 合情推理与演绎证明

阅读与思考 科学发现中的推理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第四章 框图

4.1 流程图

4.2 结构图

信息技术应用 用Word2002绘制流程图

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及其关系

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曲线与方程

2.2 椭圆

探究与发现 为什么截口曲线是椭圆

信息技术应用 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椭圆

2.3 双曲线

探究与发现

2.4 抛物线

探究与发现

阅读与思考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阅读与思考 向量概念的推广与应用

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选修 2-2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1.1 变化率与导数

1.2 导数的计算

第三章 统计案例

3.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3.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选修3-1

第一讲 早期的算术与几何

一 古埃及的数学

二 两河流域的数学

1.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1.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第二讲

1.5 定积分的概念

1.6 微积分基本定理

1.7 定积分的简单应用

三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第三讲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3 数学归纳法

二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四 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第四讲

一 选修2-3

二 第一章 计数原理

1.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

四 原理

第五讲

探究与发现 子集的个数有多少

1.2 排列与组合

探究与发现 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1.3 二项式定理

第六讲

探究与发现 “杨辉三角”中的一些

一 秘密

二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七讲

2.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2.2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探究与发现 服从二项分布的随机变

三 量取何值时概率最大

2.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第八讲

2.4 正态分布

信息技术应用 μ,σ对正态分布的影

二 响

丰富多彩的记数制度

古希腊数学

希腊数学的先行者

毕达哥拉斯学派

欧几里得与《原本》

数学之神──阿基米德

中国古代数学瑰宝

《周髀算经》与赵爽弦图

《九章算术》

大衍求一术

中国古代数学家

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 坐标思想的早期萌芽

笛卡儿坐标系

费马的解析几何思想

解析几何的进一步发展

微积分的诞生

微积分产生的历史背景

科学巨人牛顿的工作

莱布尼茨的“微积分”近代数学两巨星

分析的化身──欧拉

数学王子──高斯

千古谜题

三次、四次方程求根公式的发现

高次方程可解性问题的解决

伽罗瓦与群论

古希腊三大几何问题的解决

对无穷的深入思考 古代的无穷观念

无穷集合论的创立

集合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第九讲 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

一 中国现代数学发展概观

二 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

三 当代几何大师──陈省身

选修3-3 引言

第一讲 从欧氏几何看球面

一平面与球面的位置关系

二 直线与球面的位置关系和球幂定理

三 球面的对称性

第二讲 球面上的距离和角

一 球面上的距离

二 球面上的角

思考题

第三讲 球面上的基本图形

一 极与赤道

二 球面二角形

三 球面三角形

1.球面三角形

2.三面角

3.对顶三角形

4.球极三角形

思考题

第四讲 球面三角形

一 球面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二、球面“等腰”三角形

三 球面三角形的周长

四 球面三角形的内角和

思考题

第五讲 球面三角形的全等

1.“边边边”(s.s.s)判定定理

2.“边角边”(s.a.s.)判定定理

3.“角边角”(a.s.a.)判定定理

4.“角角角”(a.a.a.)判定定理

思考题

第六讲 球面多边形与欧拉公式

一 球面多边形及其内角和公式

二 简单多面体的欧拉公式

三 用球面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证明欧

拉公式

思考题

第七讲 球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一 球面上的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二 用向量方法证明球面上的余弦定理

1.向量的向量积

2.球面上余弦定理的向量证明

三 从球面上的正弦定理看球面与平面

四 球面上余弦定理的应用──求地球上两城市间的距离

思考题

第八讲 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

一平面几何与球面几何的比较

二 欧氏平行公理与非欧几何模型──庞加莱模型

三 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的意义

阅读与思考 非欧几何简史

选修3-4 引言

第一讲平面图形的对称群

一平面刚体运动

1.平面刚体运动的定义

2.平面刚体运动的性质

思考题

二 对称变换

1.对称变换的定义

2.正多边形的对称变换

3.对称变换的合成

4.对称变换的性质

5.对称变换的逆变换

思考题

三平面图形的对称群

思考题

第二讲 代数学中的对称与抽象群的概念

一 n元对称群Sn

思考题

二 多项式的对称变换

思考题

三 抽象群的概念

1.群的一般概念

2.直积

思考题

第三讲 对称与群的故事

一 带饰和面饰

思考题

二 化学分子的对称群

三 晶体的分类

四 伽罗瓦理论

选修4-1 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一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四 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

第二讲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一 圆周角定理

二 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

三 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四 弦切角的性质

五 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第三讲 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

一平行射影

二平面与圆柱面的截线

三平面与圆锥面的截线

选修 4-2 引言

第一讲 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

一 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

(一)几类特殊线性变换及其二阶矩阵

1.旋转变换

2.反射变换

3.伸缩变换

4.投影变换

5.切变变换

(二)变换、矩阵的相等

二 二阶矩阵与平面向量的乘法

(二)一些重要线性变换对单位正方形区域的作用

第二讲 变换的复合与二阶矩阵的乘法

一 复合变换与二阶矩阵的乘法

二 矩阵乘法的性质

第三讲 逆变换与逆矩阵

一 逆变换与逆矩阵

1.逆变换与逆矩阵

2.逆矩阵的性质

二 二阶行列式与逆矩阵

三 逆矩阵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矩阵形式

2.逆矩阵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四讲 变换的不变量与矩阵的特征向量

一 变换的不变量——矩阵的特征向量

1.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2.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

二 特征向量的应用

1.Aa的简单表示

2.特征向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学习总结报告

选修4-4 引言

第一讲 坐标系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二 极坐标系

三 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四 柱坐标系与球坐标系简介

第二讲 参数方程

一 曲线的参数方程

二 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

三 直线的参数方程

四 渐开线与摆线

学习总结报告

选修4-5 引言

第一讲 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

一 不等式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基本不等式

3.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

第四讲 数伦在密码中的应用

二 绝对值不等式

1.绝对值三角不等式

2.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第二讲 讲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一 比较法

二 综合法与分析法

三 反证法与放缩法

第三讲 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

一 二维形式柯西不等式

二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三 排序不等式

第四讲 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一 数学归纳法

二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学习总结报告

选修4-6 引言

第一讲 整数的整除

一 整除

1.整除的概念和性质

2.带余除法

3.素数及其判别法

二 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

1.最大公因数

2.最小公倍数

三 算术基本定理

第二讲 同余与同余方程

一 同余

1.同余的概念

2.同余的性质

二 剩余类及其运算

三 费马小定理和欧拉定理

四 一次同余方程

五 拉格朗日插值法和孙子定理

六 弃九验算法

第三讲 一次不定方程

一 二元一次不定方程

二 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特解

三 多元一次不定方程

一 信息的加密与去密

二 大数分解和公开密钥

学习总结报告

附录一 剩余系和欧拉函数

附录二 多项式的整除性

选修4-7 引言

第一讲 优选法

一 什么叫优选法

二 单峰函数

三 黄金分割法——0.618法

1.黄金分割常数

2.黄金分割法——0.618法

阅读与思考 黄金分割研究简史

四 分数法

1.分数法

阅读与思考 斐波那契数列和黄金分割

2.分数法的最优性

五 其他几种常用的优越法

1.对分法

2.盲人爬山法

3.分批试验法

4.多峰的情形

六 多因素方法

1.纵横对折法和从好点出发法

2.平行线法

3.双因素盲人爬山法

第二讲 试验设计初步

一 正交试验设计法

1.正交表

2.正交试验设计

3.试验结果的分析

4.正交表的特性

二 正交试验的应用

学习总结报告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6

选修4-9 引言

第一讲 风险与决策的基本概念

一 风险与决策的关系

二 风险与决策的基本概念

1.风险(平均损失)

2.平均收益

3.损益矩阵

4.风险型决策

探究与发现 风险相差不大时该如何决策

第二讲 决策树方法

第三讲 风险型决策的敏感性分析

第四讲 马尔可夫型决策简介

一 马尔可夫链简介

1.马尔可夫性与马尔可夫链

2.转移概率与转移概率矩阵

二 马尔可夫型决策简介

三 长期准则下的马尔可夫型决策理论

1.马尔可夫链的平稳分布

2.平稳分布与马尔可夫型决策的长期准则

3.平稳准则的应用案例

学习总结报告

附录

推荐第5篇:如何撰写小学数学教案

如何撰写小学数学教案

一个完整的教案包括以下内容:

【教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 【教材简析】

【教学用具】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案格式要求: 目标明确 意图明显 流程清晰 行文严谨 预设充分 回顾全面

⑴教学内容。要写明所教学的内容是哪个版本第几单元(第几信息窗)第几页。

⑵教材简析。要写明本节教材的来龙去脉,即本节的知识基础和为哪些后续知识 做准备(即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及信息窗所呈现的素材意图。

⑶教学目标。三维目标都要兼顾,不仅要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更要关注学生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⑷教学重难点。重难点要找准,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

(5)教学过程

1.教学环节要清楚明白。每一个大环节、每一个大环节中的每 一个小环节都要层次清楚,目标明确。

2.重要知识不要遗漏,尤其要注意练习环节。以前老师们往往不 注重练习环节的设计,只是呈现练习题的内容,而对于练习过程的预 设、练习题的处理没有一一写明。现在要求要把练习的的每一个环节 呈现出来,要充分预设。

3.要注意和教学实录的区别。教学实录的形式一般是师:…… 生:……,教案撰写则要运用诸如谈话、引导、提问、小结等用语。

4.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设计意图, 即这一环节你之所以这样设计 的原因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5.预设要充分。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在这个 环节会出现什么情况,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分别应采取什 么措施,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这样 就会达到心中有学生的境界。

6.回顾要全面。课堂“总结回顾”时,不能走过场草草了事,也 要充分预设,要引导学生对全课的所学知识点、学习方法、情感体验 等进行梳理归纳, 在交流时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以前的知识进 行前后的联系,教师再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总结提升。

7.撰写教案时行文要严谨。包括教案的的格式、字号、大小标题 的序号写法、标点符号等等都要非常规范。 教案撰写的水平, 体现了老师理解教材的水平以及灵活调控课堂 的能力,从而为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 93 页~94 页的内容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已经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探索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测量和实验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圆的大小;会应用圆的知识解释 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 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价值,提高数学 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能用圆规画圆;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圆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半径和直径概念。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创设情境,谈话: 对于圆, 相信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 想一想生活中你哪里见到过圆呢? 看来,圆无处不在。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图片。 (出示图片) 多媒体呈现生活中圆形物体的图片,学生欣赏。

古希腊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板书:圆)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圆,让学生感受到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老师呈现生活中美丽的圆,让学生感受到圆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第一次尝试画圆

谈话:同学们都认识圆,那你能画一个圆吗?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工 具,试着画一个圆吧。 (学生可能用瓶盖、两个半圆、线绳、圆规画圆) 请学生上来展示画出的圆和画的过程。 谈话:同学们用这么多方法画出了圆,比较一下,你最喜欢哪一种? 大多数学生喜欢用圆规画的圆。

小结:看来用这些工具画圆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如圆规来得方便,这正像我们 俗话说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也就是说没有圆规就画不出一个既大小合适又比较规范的圆。

【设计意图】 因为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大量的生活经验,所以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第一次自己尝试画圆,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口、动脑等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口、动脑等实践活动, 体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 体会用圆规画圆的准确性。

(2)第二次尝试画圆

谈话:下面就用大家喜欢的圆规再试着画一个圆好不好? (学生自己尝试用圆规画圆。可能出现圆画的不完整、不圆滑等情况) 追问: 看来要画一个规范的圆, 一定要掌握方法。 在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学生能说出针尖不能动、两脚间的距离不能变等) 小结: 针扎的一点不能动, 概况的说是定点, 两脚间的距离不能变就是要定长, 最后旋转一周就画成了一个圆。 (板书:定点、定长、旋转) 师总结,课件演示圆的正确画法。

【设计意图】 通过第二次试画,鼓励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索用圆规画圆的方法,然后教师呈现一个学生画的不太标准的圆,让学生交流在画圆时可能出现了哪些问题。学生在通过交流注意的问题基础上,又通过课件演示,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画圆方法。

(3)第三次画圆

谈话:已经学会了圆的画法,想不想再画一个试一试?学生用正确的方法画一个圆。

谈话:观察刚才我们画的圆,想一想圆与我们学过的其他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出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等平面图形做比较) 引导学生说出: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一次画圆,使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而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比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新的领域。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1、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认识圆心 谈话:我们每次用圆规画圆的时间都会留下一个针扎的眼,我们把这个针眼用个圆点点出来,同学们知道这个点叫什么名字吗?板书(圆心,o) 圆心我们通常用字母 o 来表示。请在你画的圆中标出圆心并用字母 o 来表示。

(2)认识半径 谈话: 能在你画的圆中用直尺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画出来吗?观察这条线段有 什么特点呢? (学生能说出线段一个端点在圆心,一个端点在圆上。 ) 教师讲解像这样的线段我们称它为半径。 (板书:半径,r)请在你画的圆中标出 半径,并用字母来表示。

(3)认识直径 教师呈现一条直径。问还是一条半径吗?这条线段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能说出两个端点都在圆上,而且经过圆心。 ) 师讲解,我们把这样的一条线段叫直径。 (板书:直径,d)请你在你画的圆中标出直径并用字母表示。

(4)小练习: 谈话:我们刚刚一起认识了圆的半径和直径。现在老师给你一组线段,你能从中找出半径和直径吗?(课件呈现练习题)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自身画圆的体会以及通过老师必要的引导和讲解,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对于圆的半径直径的概念学生自主探究总结的难度比较大,所以教师在这里进行适当的引导是非常有必要的。后面追加的小练习让学生进 一步巩固对圆心、半径和直径的认识,使之掌握的更扎实

2、认识圆的特征 谈话:刚才我们了解了圆的那么多知识,圆里面还有很多奥秘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等方法发现圆的特征。 (学生通过操作可能发现:圆的直径有无数条,且相等;圆的半径有无数条,且相等;直径是半径的 2 倍。 )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在同一圆内,圆的直径相等、半径相等。总结出 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板书:d=2r,r=d/2) 。决定圆大小和位置的因素。并通过课件演示验证。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画、折、量、比等具体的 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了圆的一些主要特征。最后通过全班的交流汇报, 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了圆的一些主要特征。最后通过全班的交流汇报,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知识和方法,巩固了对圆的特征的认识。

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巩固拓展,

1、谈话: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就有过对圆的特征的记载,我国伟 大的思想家墨子曾经这样描述过圆:圆,一中同长也。谁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出示一中同长图片) (学生能说出一中就是指一个圆心,同长是指半径相等) 小结:简简单单一句话,却概括出圆的主要特点,我国古代这一发现比西方整整 早了一千多年。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

2、谈话:我国古代关于圆的研究和记载还不止这些。《周髀算经》里有这样的记 载: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所谓的圆出于方就是说最初的圆并不是用现在的这种圆规画出来的,是由正方形不断切割而来的。 (出示正方形切割成圆的过程)。 提问:现在如果告诉你正方形的边长是 6 厘米,你能获得圆的哪些信息?

3、谈话:说起中国古代的圆,这幅图案还真得介绍给大家。这是阴阳太极图,它是由一个大圆和两个同样大小的小圆合成的,如果告诉你小 圆的半径是 3 厘米,你都知道了什么?

4、谈话:(出示交通工具图)为什么车轮要设计成圆形。小结: “圆,一中同长”这个圆的圆心相当于车轴,车轴到地面的距离相当于半 径。车轮在滚动时,车轴到地面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行驶起来又快又稳。

5、回归生活,感受美丽 谈话:最后让我们在一起走进圆的世界,感受圆的魅力。 (课件呈现生活中美丽的圆) :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墨子的 “一中同长” “圆出于方,方出于矩” “太极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句话的含义。通过这个设计不仅让学生巩固了圆的特征,同时也向学生渗透了数学的文化历史的教育,让学生体会到了我国历史的博大精深。

最后一题让学生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 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

五、全课总结

(学生可能会谈到: 谈话: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完美的图形—圆, 你有什么收获?

1、圆心、直径、半径的概念及特征和关系。

2、怎么画圆及圆规的使用。

3、用什么方法探究发现这一系列知识的,圆知识的实际应用等。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本节课的知识梳理回顾,从而初步形成知 识建构的意识。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提升:今天我们认识了圆,大家学会了用圆规画圆,知道了圆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圆的基本特征。还知道了我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那就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认真学习, 并用我们学习的知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美好。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梳理、概况知识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扩展学生对知识全面的掌握,并能使学生在交流中巩固新知,让学生从数学、历史的角度感受圆的美, 掌握,并能使学生在交流中巩固新知,让学生从数学、历史的角度感受圆的美,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作业设置:

解决实际问题: 七月一日党的生日快要到了,我们市政府要在门前的广场上摆花坛,广场中 心是以“万众一心”为主题的喷泉花坛,花坛直径 60 米,水池直径 30 米。同学 们,花坛直径 60 米,水池直径 30 米,这么大的两个圆形,能用圆规画吗?回去想想,帮工人叔叔解决这个问题。

推荐第6篇:如何撰写小学数学教案

如何撰写小学数学教案

根据即墨教研室的要求,特将小学数学教案撰写的标准下发到各学校,请各位数学教师认真学习,按照要求,撰写教案。 一个完整的教案包括以下内容:

【教学内容】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教案格式要求:

目标明确 流程清晰 预设充分 意图明显 行文严谨 回顾全面

⑴教学内容。

要写明所教学的内容是哪个版本第几单元第几页。

⑵教材简析。

要写明本节教材的来龙去脉,即本节的知识基础和为哪些后续知识做准备(即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及信息窗所呈现的素材意图。

⑶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都要兼顾,不仅要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⑷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要找准,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

(5)教学过程

1.教学环节要清楚明白。每一个大环节、每一个大环节中的每一个小环节都要层次清楚,目标明确。 2.重要知识不要遗漏,尤其要注意练习环节。以前老师们往往不注重练习环节的设计,只是呈现练习题的内容,而对于练习过程的预设、练习题的处理没有一一写明。现在要求要把练习的的每一个环节呈现出来,要充分预设。

3.要注意和教学实录的区别。教学实录的形式一般是师:„„生:„„,教案撰写则要运用诸如谈话、引导、提问、小结等用语。

4.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设计意图,即这一环节你之所以这样设计的原因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5.预设要充分。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在这个环节会出现什么情况,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分别应采取什么措施,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这样就会达到心中有学生的境界。

6.回顾要全面。课堂“总结回顾”时,不能走过场草草了事,也要充分预设,要引导学生对全课的所学知识点、学习方法、情感体验等进行梳理归纳,在交流时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以前的知识进行前后的联系,教师再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总结提升。

7.撰写教案时行文要严谨。包括教案的的格式、字号、大小标题的序号写法、标点符号等等都要非常规范。

教案撰写的水平,体现了老师理解教材的水平以及灵活调控课堂的能力,从而为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93页~94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已经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探索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测量和实验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圆的大小;会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能用圆规画圆;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圆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半径和直径概念。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谈话:对于圆,相信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想一想生活中你哪里见到过圆呢?看来,圆无处不在。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图片。(出示图片) 多媒体呈现生活中圆形物体的图片,学生欣赏。

古希腊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板书:圆)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圆,让学生感受到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老师呈现生活中美丽的圆,让学生感受到圆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第一次尝试画圆

谈话:同学们都认识圆,那你能画一个圆吗?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工具,试着画一个圆吧。

(学生可能用瓶盖、两个半圆、线绳、圆规画圆) 请学生上来展示画出的圆和画的过程。

谈话:同学们用这么多方法画出了圆,比较一下,你最喜欢哪一种? 大多数学生喜欢用圆规画的圆。

小结:看来用这些工具画圆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如圆规来得方便,这正像我们俗话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就是说没有圆规就画不出一个既大小合适又比较规范的圆。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大量的生活经验,所以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第一次自己尝试画圆,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口、动脑等实践活动,体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体会用圆规画圆的准确性。

(2)第二次尝试画圆

谈话:下面就用大家喜欢的圆规再试着画一个圆好不好?

(学生自己尝试用圆规画圆。可能出现圆画的不完整、不圆滑等情况) 追问:看来要画一个规范的圆,一定要掌握方法。在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学生能说出针尖不能动、两脚间的距离不能变等)

小结:针扎的一点不能动,概况的说是定点,两脚间的距离不能变就是要定长,最后旋转一周就画成了一个圆。(板书:定点、定长、旋转) 师总结,课件演示圆的正确画法。

【设计意图】:通过第二次试画,鼓励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索用圆规画圆的方法,然后教师呈现一个学生画的不太标准的圆,让学生交流在画圆时可能出现了哪些问题。学生在通过交流注意的问题基础上,又通过课件演示,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画圆方法。 (3)第三次画圆

谈话:已经学会了圆的画法,想不想再画一个试一试? 学生用正确的方法画一个圆。

谈话:观察刚才我们画的圆,想一想圆与我们学过的其他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出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等平面图形做比较) 引导学生说出: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次画圆,使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而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比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新的领域。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1、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认识圆心

谈话:我们每次用圆规画圆的时间都会留下一个针扎的眼,我们把这个针眼用个圆点点出来,同学们知道这个点叫什么名字吗?板书(圆心,o)

圆心我们通常用字母o来表示。请在你画的圆中标出圆心并用字母o来表示。 (2)认识半径

谈话:能在你画的圆中用直尺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画出来吗?观察这条线段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能说出线段一个端点在圆心,一个端点在圆上。)

教师讲解像这样的线段我们称它为半径。(板书:半径,r)请在你画的圆中标出半径,并用字母来表示。 (3)认识直径

教师呈现一条直径。问还是一条半径吗?这条线段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能说出两个端点都在圆上,而且经过圆心。)

师讲解,我们把这样的一条线段叫直径。(板书:直径,d)请你在你画的圆中标出直径并用字母表示。 (4)小练习:

谈话:我们刚刚一起认识了圆的半径和直径。现在老师给你一组线段,你能从中找出半径和直径吗?(课件呈现练习题)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自身画圆的体会以及通过老师必要的引导和讲解,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对于圆的半径直径的概念学生自主探究总结的难度比较大,所以教师在这里进行适当的引导是非常有必要的。后面追加的小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圆心、半径和直径的认识,使之掌握的更扎实。】

2、认识圆的特征

谈话:刚才我们了解了圆的那么多知识,圆里面还有很多奥秘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等方法发现圆的特征。

(学生通过操作可能发现:圆的直径有无数条,且相等;圆的半径有无数条,且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在同一圆内,圆的直径相等、半径相等。总结出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板书:d=2r,r=d/2)。决定圆大小和位置的因素。并通过课件演示验证。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画、折、量、比等具体的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了圆的一些主要特征。最后通过全班的交流汇报,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知识和方法,巩固了对圆的特征的认识。】

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1、谈话: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就有过对圆的特征的记载,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墨子曾经这样描述过圆:圆,一中同长也。谁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出示一中同长图片)

(学生能说出一中就是指一个圆心,同长是指半径相等)

小结:简简单单一句话,却概括出圆的主要特点,我国古代这一发现比西方整整早了一千多年。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

2、谈话:我国古代关于圆的研究和记载还不止这些。《周髀算经》里有这样的记载: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所谓的圆出于方就是说最初的圆并不是用现在的这种圆规画出来的,是由正方形不断切割而来的。(出示正方形切割成圆的过程)。

提问:现在如果告诉你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你能获得圆的哪些信息?

3、谈话:说起中国古代的圆,这幅图案还真得介绍给大家。

这是阴阳太极图,它是由一个大圆和两个同样大小的小圆合成的,如果告诉你小圆的半径是3厘米,你都知道了什么?

4、谈话:(出示交通工具图)为什么车轮要设计成圆形。

小结:“圆,一中同长”这个圆的圆心相当于车轴,车轴到地面的距离相当于半径。车轮在滚动时,车轴到地面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行驶起来又快又稳。

5、回归生活,感受美丽

谈话:最后让我们在一起走进圆的世界,感受圆的魅力。 (课件呈现生活中美丽的圆)

【设计意图】: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墨子的“一中同长”, “圆出于方,方出于矩”,“太极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句话的含义。通过这个设计不仅让学生巩固了圆的特征,同时也向学生渗透了数学的文化历史的教育,让学生体会到了我国历史的博大精深。最后一题让学生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

五、全课总结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完美的图形—圆,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可能会谈到:

1、圆心、直径、半径的概念及特征和关系。

2、怎么画圆及圆规的使用。

3、用什么方法探究发现这一系列知识的,圆知识的实际应用等。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本节课的知识梳理回顾,从而初步形成知识建构的意识。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提升:今天我们认识了圆,大家学会了用圆规画圆,知道了圆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圆的基本特征。还知道了我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那就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认真学习,并用我们学习的知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美好。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梳理、概况知识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扩展学生对知识全面的掌握,并能使学生在交流中巩固新知,让学生从数学、历史的角度感受圆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作业设置:

• 解决实际问题:

七月一日党的生日快要到了,我们市政府要在门前的广场上摆花坛,广场中心是以“万众一心”为主题的喷泉花坛,花坛直径60米,水池直径30米。同学们,花坛直径60米,水池直径30米,这么大的两个圆形,能用圆规画吗?回去想想,帮工人叔叔解决这个问题。 参加几轮朝阳区教学设计基本功大赛,写了、阅读了无数的教学设计,在去年北京市教学基本功大赛的前几天,忽然茅塞顿开,明白了教学设计是怎么回事,知道了如何撰写一个比较像样的教学设计,虽然在北京市教学基本功大赛期间屡试不爽,但基本功结束后就没有再想此事„„

新一轮朝阳区教学设计、说课比赛即将开始,由于越来越多的人要求讲怎么写教学设计,而且要求听了讲座以后,对其间的结构、书写方法掌握的八九不离十,于是开始梳理自己写教学设计的经历,总结撰写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要想写好教学设计,首先要知道教学设计有哪些内容,按照北京市教学设计的要求,教学设计有这些内容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学情分析

我的思考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分析

技术准备与教学媒体

(三)教学目标设计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六)本次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二、怎么写教学设计

(一)明确所写题目领域,把握此领域内容的基本方向、基本要求,做到基本东西不跑偏

比如写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要知道其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认识板块,在数的认识教学中,要从6个维度帮助学生建立、理解、掌握数的概念,同时,在数概念建立的过程中,不仅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还要渗透位值思想„„

再比如写百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教学设计,要知道其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运算板块,在计算教学中,除让学生掌握计算的基本方法,竖式的书写过程,还要知道借助计算教学培养学生的终身素养是什么,知道计算教学的价值是什么„„

再如写厘米的认识,要知道其隶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测量板块,要知道从5个维度帮助学生建立度量意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

(二)研读教材,同中求异

研读教材,重要的是要到别人看到的,还要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要从三个维度——编辑、学生、教师的视角解读教材。

读懂教材的基本方法:

一看:有什么——教材中有什么

二想:为什么

1.不这样行吗,不这样行,干吗非要这样,教材要传递是什么

2.教材前后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3.根据教材编排确定的教学策略是什么

4.如果出考题,考什么,怎么考

三答:是什么——不想明白不罢休

四验:再思考——看教参、阅读书籍

(三)研读学生,积累学生经验

研读学生,要科学严谨、求真求实,要不断思考、反思、实践,研读教材的基本方法有三种——前测、试讲、访谈

根据所讲内容进行前测,可以了解学生关于此知识点的学习基础、生活经验,试讲可以积累学生学习过程经验,便于教师调整教学进程,个人访谈,可以了解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与众不同的思维过程,可以帮助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应对学生思维的复杂化。

(四)提出自己的思考,确定设计的主题

主题要清晰明了、生动有趣、凸显本质,一个好的主题不仅彰显作者的智慧,还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人的兴趣,增加文章的力度和厚度。

(五)行文

行文要结构严谨、瞻前顾后、环环紧扣,好的文章前后呼应、重点突出、观点明确。

三、写教学设计应注意的事项

题目生动彰显灵魂

思想依据合适贴切

背景分析精准独到

教学目标具体详实

教学流程清晰简洁

教学过程精致精彩

效果评价贴近主题

总结特点回扣主题

四、怎样审视自己的教学设计

审主题——破题

审环节——环环紧扣

现进一步举例说明如何写教学设计

借助多元表征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第四册P4例1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此环节是破题,写清三件事:什么是解决问题,什么是多元表征,为什么要借助多元表征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教学分布于小学数学学习的各个领域中,对于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经历将一些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利用多元表征解决问题,是想借助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主要有四种表征方式——动作表征、形象表征、语义表征、数学符号表征(考虑到数学学科特点),帮助学生捕捉较复杂情景图中的有用信息,把握数量关系,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策略。这是因为二年级学生,虽然具有初步的看简单情境图捕捉信息的能力,但从相对复杂的情境图中提取有用信息、把握其间数量关系有一定困难,利用多元表征,可以用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应对学生实际情况复杂化,使学生获得适合自己的方法。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要写清——教材是怎样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哪些表征形式;

学情分析要写清——学生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哪些表征形式;

我的思考要写清——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借助多元表征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材分析

1.对解决问题的整体分析

一年级上册:解决以图画和符号为主要呈现形式的实际问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完整的实际问题。

一年级下册: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问题,强调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二年级下册:从比较复杂的情境图中提取信息,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随着学生认数范围的增大,数学运算能力的提高,教材继续以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取有用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安排了一系列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

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六年级上册(略)

纵观人教版12册教材,在解决问题的编排上,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培养;在呈现的方式上,动作、形象、语义、符号多种表征形式有机结合,不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还扩大学生视野,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为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奠定基础。

2.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利用图像、语义、符号表征,帮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曾接触过一些用连加、连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题目,主要是学习运算顺序、计算方法。今天,学生第一次接触以“解决问题”为单元主题的学习,学习重点是帮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读懂图意基础上,理解其间的数量关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检验所选择方法的正误,感悟解决问题的步骤。

为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在以前的教学中,我曾分两种情况出示这个情景图,让学生用自己的想法表示这幅图的意思。

1.静态呈现情景图

(1)大部分学生能用动作、语义表征图意。

(2)少部分学生会用图像表征图意。

(3)学生的动作标准、语义表征呈现多样化。

2.动态呈现情景图

(1)先走后来

(2)先来后走

两种呈现形式学生的表现:

大部分学生能用动作、语义表征图意。

少部分学生会用图像表征图意。

学生的动作表征、语义表征呈现单一化。

虽然两种情况下学生表征情况大体相同,但是解决问题的策略相差很多,动态呈现情景图,学生受动画过程干扰,解题思路比较单一;静态呈现情景图,有利于学生整体观察,能出现2至3种解题思路。

(三)我的思考

(1)静态呈现情景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图意的理解。

(2)借助多元表征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选择的教学方式、手段也是为解决问题、多元表征服务)

采用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通过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对同一个情境图的理解,为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提供丰富的形象支撑,帮助学生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紧紧围绕解决问题、多元表征书写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感知运用多元表征理解图意、感悟数量关系、探寻解决问题策略的方法。

2.在借助多元表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提取信息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应用意识。

3.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形成多角度看待事物的习惯和意识。

教学重点:借助多元表征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沟通几种表征形式之间的关系,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五、教学过程(每个环节都要突出解决问题的本质,多种表征形式)

(一)语义、动作表征情景图含义

1.出示情景图:周末一些同学到游乐园玩,仔细观察他们在玩什么!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出示课件──游乐园图)

2.除了他们玩的游戏,你还看到了什么?

3.聚焦到木偶戏: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监控:①“原来”是什么意思?指的是哪些人?

② 从哪儿看出“6个人走了”?

③ “13”表示什么?指哪些人?

④ “现在”是什么意思?哪些表示“现在看戏的人”?

4.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这幅图的含义。

5.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边说边用手势叙述这幅图的含义——个人说、小组说、集体说。

(设计意图:借助5个研讨问题,帮助学生经历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过程,经历将一些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并学会用语义、动作表征情景图的含义。)

(二)图像、符号表征情景图含义

1.请你画一幅图表示情景图的意思,并列式计算。

2.交流展示,采用三种设问形式:

① 请学生到前边展示自己的创作图并进行说明。

② 针对他说的和他所画的图,你有什么问题吗?

③ 谁读懂他这幅图的意思了?能说说吗?

3.小结学生算法:

方法一:22+13=35(人)

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

16+13=29(人)

方法三:13-6=7(人)

22+7=29(人)

监控:① 每个方法的意思是什么,叙述的故事是什么。

② 解决这个问题分几步,为什么分这几步,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4.比较三种方法:解答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三种不同的方法,这三种方法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5.沟通综合算式与分步算式。

6.小结:同学们用语义、动作、表象、符号四种形式表征这幅情景图的意思,你喜欢哪一种就使用那一种。

(设计意图:借助四种表征对情境图诠释,除帮助学生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理解情境图含义、明晰数量关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还帮助学生在比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表征方式,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沟通四种表征之间的关系

1.一人说图意一人用动作演示。

2.一人说算式一人叙述算式的含义。

3.小结几种表征形式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借助一种表征寻求与之对应的另三种表征,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四种表征间的关系,加深对不同表征形式的理解,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四)运用多元表征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用多元表征解决问题,再次感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小结用多元表征解决问题的过程

监控与梳理:

① 看情景图理解图意,提取数学信息。

② 多元表征情景图含义。

③ 沟通几种表征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理解现实生活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课堂。)

(六)板书设计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紧紧围绕解决问题、多元表征设计题目)

六、本次教学设计的特点(紧紧围绕解决问题、多元表征书写)

1.借助多元表征帮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本教学设计借助语义、动作表征情景图含义的活动把握了学生的学习起点,通过图像、符号表征情景图含义的活动进行数学学习,拉长了学生理解情境图、感悟数量之间关系的过程;在沟通四种表征之间关系、运用多元表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其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还为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奠定了基础,在小结用多元表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经历将一些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在倾听交流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学生用表象、符号表征对情境图的理解之后,通过学生之间展示、交流活动发展学生分析、思考、读懂别人思维的能力,初步形成接纳、包容与自己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习惯和意识。

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基本功>>怎样备课和书写教案

第十专题 小学数学教学基本功 第一单元 怎样备课和书写教案

10.1.1 怎样备课

所谓备课,主要是指掌握教学内容,领会编者意图,确定目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显然,深入钻研教材,是提高备课质量的核心。

一、全面掌握教学内容

通过备课,要解决的第一问题就是教师应当全面地掌握教学内容。也就是说我们应当做到从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进一步明确所要教学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需做到把宏观教材与微观教材统一起来,而不能孤立的、割裂地看待任何一部分知识。

之所以应当坚持这种观点,首先是由学科的特点决定的。数学知识系统性强,逻辑严谨,知识与知识之间,不仅存在着纵向的联系,也存在着横向的联系。离开对全局的把握,也就很难处理好局部。北京的马芯兰老师,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孕伏、迁移与交错,并取得突出的成绩,其重要原因之一也在于此。陈景润同志曾向我们建议,要特别重视上好第一节课。其理由也是出于对前个章节的第一节课,在全章节中的地位与作用具有足够的重视。假如我们对教材缺乏宏观的了解,教学时就很难避免出现科学性的错误,这种错误往往表现为把局部的现象视为普遍的规律。假如我们对教材缺乏宏观了解,既使在教学中未出现科学性错误,也很难达到较高的水平。有些课看起来似乎是完成了任务,细分析并未为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原因常常就在这里。

备课时,怎样体现“宏观”与“微观”的统一呢?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坚持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的结合。首先我们应当了解整个单元,再把所有例题加以分析。找出学习这部分的知识基础,研究各个例题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我们就对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认识逐步加深、完善的过程做到了心中有数,也就容易发现每节课应达到的高度。这样,虽然也是一节一节地上,但它们又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系统。

二、深刻领会编者意图

通过备课,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仅要全面,而且要深刻。能否领会编者的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怎样领会编者的意图呢?我看主要是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呢?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呢?结语为什么这样引出呢?等等。然后我们自己再来回答。经过这样一番思考的过程,我们肯定会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例如,在“简易方程”这部分,教材安排了一些天平图。有的图左右两边全注有具体的数量,有的图在一侧出现了未知的数量。编者之所以这样处理,首先是要帮助学生建立等式的概念,然后是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天平图在这部分的教学中还有别的作用吗?我想是有的。起码它还有助于对方程的解的理解。因为只有当未知数x取一定的值时,天平的两边才会保持平衡。对编者意图领会得越深,越能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三、认真确定目的要求

对于任何一节课,确定教学的目的要求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指出教学的主攻方向,规定了全节课教学活动的归宿。制定教学的目的要求,一要具体,二要明确,三要恰当。切忌笼笼统统,模模糊糊。在制定目的要求的同时,还要构思落实的方案,使它真正能够变成现实。没有具体实施的构想,再好的目的要求也等于零。

四、适当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是实现目的要求的关键。

1.选择教学方法应根据的一般原则是要:

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符合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利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减轻负担,提高质量。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2.改革教学方法,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首先,应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是传统教学中的一个通病,也是注入式教学的要害。死记死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等等,是必然的恶果。要改革小学数学教学,必需注重过程。对于概念来说,要注重抽象概括的过程。对于公式来说,要注重推导的过程。对于任何一个题目的解答,都要注重分析的过程。之所以要注重过程,其原因就在于只有采取最佳策略解决了问题时,才称得起高质量。而这个策略水平是在过程中才反映出来的。另外,也在于只有这样才符合认识的规律,才是启发式。

其次,应处理好认识上两次转化的关系。人的认识总是要经历两次转化的。第一次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第二次是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转化,对第一次转化,教师是重视的,而对第二次转化往往重视不足。认识上的第二次转化,往往是通过练习来实现的。但不能说,只要坚持了练习,就一定有助于由理性到实践的飞跃,因为还要分析练习的内容及方式。练习应从基本的,简单的开始,但不能统统是模式化的。相反,应有一定数量灵活的,综合的,需要创造性思维的。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全面、深刻、敏捷和灵活。

此外,备课除备书本外,还应备学生,只有真正了解学生,才能备好课,讲好课。

10.1.2 怎样写教案

教案,也就是课堂教学的方案。

一、一份较好的教案应具备的条件

1.应当具有科学性

教案是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统一。因此在要求上、内容上及方法上都有一个是否科学的问题。教学要求是否科学,主要表现在程度上。过低,过高都不科学。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就要具有“初步”的特点,学习分数的意义及性质在要求上应有明显的层次上的差异。前者属于感性认识阶段,一旦要求过高,势必缺乏其科学性。

教学内容是否科学,最重要的表现在概念上,表现在概括出的规律上。例如数的整除,首先确定是在自然数范围内讨论的,也就是不研究零,不研究分数,小数,也不研究负数。这种局限性决定着有些问题应回避。象“最小的偶数是几?”,显然学生只会填“2”,而就此题来说是不正确的。

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最重要的表现在是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使用的一切手段是否能揭示本质等。

2.应当具有系统性

任何一份教案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又都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把相对独立与前后的联系统一起来,体现孕伏,迁移及交错,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传授任何一部分知识,它总有个相应的基础,即所谓的知识的生长点,同时也肯定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下一定的基础。这就要求从整体的、联系的观点指导下,来处理这个局部。这就是备课时应坚持的系统性原则。

3.应当具有针对性

课堂教学总是面对具体的学生进行的,所以必须具有针对性。教学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班级里起点、坡度、密度、难度都可能不大一样,就是这个道理。没有针对性,也就没有可行性J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备学生。例如,学生对“等分问题”掌握得怎样,极大地影响着“求平均数”的教学。

4.应当具有启发性

教学不应是一切都靠教师“给予”,应启发学生,可让学生主动地“获取”。所以,要创设必要的情景,要做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要大量迁移等。

二、教案的写法

一份教案最主要的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只需概括出来就是了。例如:认数

5、用2的乘法口诀求商、垂线和平行线等。总之,教学内容是很具体的,应把它明确地概括出来。

对教学目的要求的制定,一要全面,二要具体,三要恰当。所谓全面,就是不能只针对知识的要求,也应当有对能力的要求,不能只有对智育的要求,也应当结合教学内容有对思想品德的要求。所谓具体,就是不讲大话,不讲空话,而是在40分钟里能实现的。

例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节课,我们可以这样制定它的目的要求。第一,使学生理解并运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第二,启发学生运用割补的方法,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从而提高其学习的能力。

所谓恰当,是指要求的程度要符合大纲及学生实际。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在第一节就提出上面两条,这是基本的要求。到第二节课,进行练习继续深化时,可再提出:运用公式,培养学生逆思考的能力,这就是已知面积和底或高,求高或底的问题了。当然,基础较好的班,在第一节里也可提出较高的要求。

教案的重点部分是教学过程,从复习检查、基本训练、到例题的分析与讲解,一直到复习巩固,布置作业。教学过程没有固定模式,但一般地说它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是复习检查或基本训练;第二是新课;第三是巩固练习;第四是布置作业。之所以说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关键是在讲与练的处理上。练习不仅仅是一个教学环节,更是一种教学方法。讲中有练,练中有讲,讲练结合似乎效果更好一些。在教案之中对于教具、学具的使用,板书的总体设计等,也应有说明。

总之,教案是写给自己的,怎样使用起来便于教学就怎样写

推荐第7篇:高中数学教案25

第二十五教时

教材:简易逻辑、四种命题、反证法、充要条件;《教学与测试》

11、

12、13课 目的:复习上述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理解更加深刻。 过程:

一、复习:

1、简易逻辑:(1) 命题的概念 — 能判断真假

(2) 逻辑联结词及复合命题:“或”、“且”、“非”

(3) 复合命题的真假 — 真值表, 简单复合命题的否定

2、四种命题:(1) 四种命题 — 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2) 四种命题的关系:互逆、互否、互为逆否及其真假

3、反证法: 步骤及如何导出“矛盾”

4、充要条件:(1) 有关意义: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 强调利用推断符号

(2) 充要条件与四种命题的关系

二、处理《教学与测试》第11课 P21-22

口答为主

例一:主要强调“命题”的意义

例二:首先要写出三种简单复合形式,然后判断其真假。 例三:注意训练将常用的命题“改写”成三种不同形式以利解题

三、处理《教学与测试》第12课 P23-24

例一:注意命题的否定形式,尤其是简单复合命题的否定形式。

例二:强调由原命题写出其他三种命题。 例三:突出反证法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四、处理《教学与测试》第13课 P25-26

例一:要能利用推断符号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

例二:突出三个(或以上)命题的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例三:体现充要条件的应用。

五、作业:上述三课中余下部分(其中相当的部分可做在书上)

推荐第8篇:2.3高中数学教案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二)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2.点到平面的距离. 3.直线和平面的距离.

(二)能力训练点

1.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并能应用它们灵活解题. 2.掌握用反证法证明命题.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例题2的学习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思想和化归的解题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

(1)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若a⊥α,b⊥α,则a∥b.

(2)掌握点到平面的距离及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时这条直线和平面的距离的定义.

2.教学难点:性质定理证明中反证法的学习和掌握,应让学生明确,对于一些条件简单而结论复杂的命题,可考虑使用反证法.

3.教学疑点:设计一个综合题,引导学生思考点到平面的距离和直线到平面的距离问题的互化.

三、课时安排

本课题共安排2课时,本节课为、

五、教学步骤

(一)温故知新,引入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定理,请两个同学来叙述一下定义和判定定理的内容.

生(甲):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说这两条直线和这个平面互相垂直.

生(乙):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是: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板书如右)

师:利用判定定理我们还证明了线线平行的性质定理(即例题1),也请一个同学叙述一下.

生(丙):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同一个平面.

(板书)若a∥b,a⊥α则b⊥α.

师:这个用黑体字写成的例题可以当作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又一个判定定理,现在请同学们改变这个定理的题设和结论,写出它的逆命题.

生:若a⊥α,b⊥α,则a∥b. 师: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个命题是否正确?

(二)猜想推测,激发兴趣

教师写出已知条件并画出图形,作探讨性证明 已知:a⊥α, b⊥α(如图1-73) 求证:a∥b.

分析:a、b是空间中的两条直线,要证明它们互相平行,一般先证明它们共面,然后转化为平面几何中的平行判定问题,但这个命题的条件比较简单,想说明a、b共面就很困难了,更何况还要证明平行.

我们能否从另一个角度来证明,比如,a、b不平行会有什么矛盾?这就是我们提到过的反证法.

师:您知道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吗? 生:否定结论→推出矛盾→肯定结论

师:、

经过同一点O的两条直线b,b′都垂直于平面α是不可能的. 因此,a∥b. 由此,我们得到:

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师:这就是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师:学习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我们再来看看点到平面的距离的定义:

从平面外一点引一个平面的垂线,这个点和垂足间的距离叫做这个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

(四)初步运用,提高能力 1.例题2

已知:一条直线l和一个平面α平行.求证:直线l上各点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

分析: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点到平面的距离定义,在直线l上任意取两点A、B,并过这两点作平面α的垂线段,现在只要证明这两条垂线段长相等即可.

证明:过直线l上任意两点A、B分别引平面α的垂线AA

1、BB1,垂足分别为A

1、B1

∵ AA1⊥α,BB1⊥α,

∴ AA1∥BB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设经过直线AA1和BB1的平面为β, β∩α=A1B1.

∵ l∥α,∴ l∥A1B1.

∴ AA1=BB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即直线上各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 师:我们再来学习直线和平面的距离的定义:

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这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叫做这条直线和平面的距离.

师:本例题的证明,实际上是把立体几何中直线上的点到平面的距离问题转化成平面几何中两条平行直线的距离问题.这种把立体几何的问题转化成平面几何的问题的方法,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常常用到的方法.

2.思考

安装日光灯时,怎样才能使灯管和天棚、地板平行? 生:只要两条吊线等长. 师:转化为数学模型是,

如图1-76已知:直线l上A、B两点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求证:l∥α.

师:本题仿照例题2方法很容易证明,但以下的论述却是假命题,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直线l上A、B两点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那么l∥α.

3.如图1-77,已知E,F分别是正方形ABCD边AD,AB的中点,EF交AC于M,GC垂直于ABCD所在平面.

(1)求证:EF⊥平面GMC.

(2)若AB=4,GC=2,求点B到平面EFG的距离.

分析:、

六、布置作业

已知矩形ABCD的边长AB=6cm,BC=4cm,在CD上截取CE=4cm,以BE为棱将矩形折起,使△BC′E的高C′F⊥平面ABED,求:

(1)点C′到平面ABED的距离; (2)C′到边AB的距离; (3)C′到AD的距离. 参考答案:

(1)作FH⊥AB于H,作FG⊥AD于G,则C′H⊥AB,

推荐第9篇:高中数学教案(指数)

§2.1.1指数

教学目的:(1)掌握根式的概念;

(2)规定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3)学会根式与分数指数幂之间的相互转化;

(4)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及其运算性质;

(5)了解无理数指数幂的意义

教学重点: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根式与分数指数幂之间的相互转化,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教学难点:根式的概念,根式与分数指数幂之间的相互转化,了解无理数指数幂.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 以折纸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指数概念的积极性

2. 由实例引入,了解指数指数概念提出的背景,体会引入指数的必要性;

3. 复习初中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amanamn

(am)namn

(ab)nanbn

4. 初中根式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

二、新课教学

(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xa,那么x叫做a的n次方根(n th root),其中n>1,且n∈N. * n当n是奇数时,正数的n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n次方根是一个负数.此时,a的n次方根用符号a表示.

式子a叫做根式(radical),这里n叫做根指数(radical exponent),a叫做被开方数(radicand).

当n是偶数时,正数的n次方根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此时,正数a的正的n次方根用符号a表示,负的n次方根用符号-a表示.正的n次方根与负的n次方根可以合并成±a(a>0).

由此可得: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0.

思考:(课本P58探究问题)an=a一定成立吗?.(学生活动)

结论:当n是奇数时,ana

当n是偶数时,an|a|

例1.(教材P58例1).

解:(略)

巩固练习:(教材P58例1)

2.分数指数幂

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规定: a(a0) a(a0)

aam(a0,m,nN*,n1)

am

nmn1

am

n1am(a0,m,nN*,n1)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指出:规定了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后,指数的概念就从整数指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指数,那么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也同样可以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幂.

3.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a·aarrrs

(a0,r,sQ); (a0,r,sQ); (a0,b0,rQ). (2)(ar)sars(3)(ab)raras

引导学生解决本课开头实例问题

例2.(教材P60例

2、例

3、例

4、例5)

说明:让学生熟练掌握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互化和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运用.

巩固练习:(教材P63练习1-3)

4. 无理指数幂

结合教材P62实例利用逼近的思想理解无理指数幂的意义.

指出:一般地,无理数指数幂a(a0,是无理数)是一个确定的实数.有理数指数

幂的运算性质同样适用于无理数指数幂.

思考:(教材P63练习4)

巩固练习思考::(教材P62思考题)

例3.(新题讲解)从盛满1升纯酒精的容器中倒出11升,然后用水填满,再倒出升,33

又用水填满,这样进行5次,则容器中剩下的纯酒精的升数为多少?

解:(略)

点评:本题还可以进一步推广,说明可以用指数的运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本节主要学习了根式与分数指数幂以及指数幂的运算,分数指数幂是根式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根式与分数指数幂可以进行互化.在进行指数幂的运算时,一般地,化指数为正指数,化根式为分数指数幂,化小数为分数进行运算,便于进行乘除、乘方、开方运算,以达到化

繁为简的目的,对含有指数式或根式的乘除运算,还要善于利用幂的运算法则.

推荐第10篇:高中数学教案23

第二十三教时

教材: 充要条件(1)

目的: 通过实例要求学生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意义,并能够初步判断给定的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 过程:

一、复习: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 若x>0则x2>0;2) 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3)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 4) 若x2=y2则 x=y。

(解答略)

二、给出推断符号,紧接着给出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意义

1.由上例一: 由x>0,经过推理可得出x2>0

记作:x>0  x2>0表示x>0是x2>0的充分条件

即: 只要x>0成立 x2>0就一定成立x>0蕴含着x2>0;

同样表示:x2>0是x>0的必要条件。

一般:若p则q, 记作pq 其中p是q的充分条件, q是p的必要条件

显然:x2>0 x>0 我们说x2>0不是x>0的充分条件

x>0也不是x2>0的必要条件

由上例二: 两个三角形全等  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显然, 逆命题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

∴我们说: 两个三角形全等是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是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由上例三: 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 三角形两底角相等

我们说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是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充分且必要条件,这种既充分又必要条件,称为充要条件。由上例四:显然 x2=y2 x=y

x2=y2 是x=y的必要不充分条件;x=y 是x2=y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三、小结: 要判断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关键是用什么样的推断符号把两个命题联结起来。

四、例一:(课本P34例一)

例二:(课本P35-36 例二)

练习P35、P36

五、作业:P36-37习题1.8

第11篇:高中数学教案14

第十四教时

教材: 苏大《教学与测试》P13-16第

七、第八课

目的: 通过教学复习含绝对值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逐步形成教熟练的技巧。 过程:

一、复习:1.含绝对值不等式式的解法:(1)利用法则;

(2)讨论,打开绝对值符号

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利用法则(图形法)

二、处理苏大《教学与测试》第七课 —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课课练》P13 第10题:

设A=(a1)2(a1)2

xxB={x|2≤x≤3a+1}是否存在实数a的值,分别使得:(1) A

22∩B=A 

解:∵(a1)2(a1)2(a1)2

2x22∴ 2a≤x≤a2+1

∴ A={x|2a≤x≤a2+1}

(1) 若A∩B=A则AB∴ 2≤2a≤a2+1≤3a+1 1≤a≤3

(2) 若A∪B=A则BA

∴当B=Ø时 2>3a+1 a

当BØ时 2a≤2≤3a+1≤a2+1无解

∴ a

三、处理《教学与测试》第八课 —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课课练》 P19 “例题推荐”3

关于x的不等式x2kxk

x2x33对一切实数x恒成立, 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解:∵ x2x+3>0恒成立∴ 原不等式可转化为不等式组:

2x2k3x9k0

k3x9k0由题意上述两不等式解集为实数

4x2

(2)A∪B=A

29k71k389k0∴ 54k7 254k54k3169k02

即为所求。

四、作业:《教学与测试》第

七、第八课中余下部分。

第12篇:高中数学教案全集

高中数学教案全集

第三章教案090801

戴亨钊

张青春

一、考纲要求: 1.事件与概率

(1) 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2) 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2.古典概型

(1) 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2) 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3.随机数与几何概型

(1) 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 (2) 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

二、命题趋势

由于概率统计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预计在以后的高考题中将越来越受重视,除以传统的选择题,填空题出现外,解答题也会出现。在实际应用于求概率等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及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高考中本章试题难度不大,但考试遇到新题时大多数同学觉得很困难,所以,平时应该把常见的各种题型都练习到,各种类型的解法都掌握住,考试时以不变应万变。

(1) 以中低难度为主,在复习中主要以基础知识的内容为主,不应做偏题,难题。 (2) 把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作为复习的重点。

(3) 应注意培养自身利用概率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

三、基础知识,点式突破 知识点1 随机现象 (1) 随机现象 ① 必然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现象。如“地球每天绕太阳转动”为必然现象。 ② 随机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多次观察同一现象,每次观察到的结果不一定相同。如“某射击运动员每一次射击命中的环数”为随机现象。

(2) 实验及实验结果

为了探索随机现象的规律性,需要对随机现象进行观察,我们把观察随机现象或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实验统称为实验。把观察结果或实验结果称为实验结果。

(3) 随机试验

条件每实现一次,叫做进行一次实验,如果实验结果事先无法确定,并且可以重复进行,这种实验就叫做随机实验。如“从盛有3个排球,2个足球的框子里任取一球,取得排球的事件中,取出一球(不管是排球还是足球)就是一次实验。若把5个球全部取出,则做了5次试验。

知识点2

事件与基本事件空间

(1) 必然事件:我们把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简称必然事件。

比如,“导体通电时发热”,“抛一石块,下落”等都是必然事件。

(2) 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S的不可能事件,简称不可能事件。必然“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低于0冰融化”,在常温常压下,铁融化“等都是不可能事件。

(3) 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的确定事件,简称确定事件。 (4) 随机事件: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的随机事件,简称随机事件。 比如:“李强射击一次,不中靶”,“掷一枚银币出现反面”都是随机事件。

注意:要搞清楚随机现象和随机事件之间的关系。随机现象是随机事件产生的原因,随机事件是随机现象的可能结果,是随机现象的反映。

(5) 事件及其表示方法: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称为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A,B,C表示。 (6) 基本事件:在试验中不能再分的最简单的随机事件,其他事件可以用他们来表示,这样

的事件称为基本事件。

(7) 基本事件空间:所有基本事件构成的集合称为基本事件空间,基本事件空间常用表示 知识点3 频率与概率 1.频率与概率

(1) 频数与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现,称n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nA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出现的比例fn(A)=率

(2) 概率及其记法: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A),称为事件A的概率。

(3) 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 ① 频率本身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做同样次数的重复试验得到事件的频率会不同。

② 概率是一个确定的数,与每次试验无关。是用来度量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 ③ 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会越来越接近概率。 2随机事件的概率P(A)的范围

对于任何事件的概率的范围是:0≤P(A)≤1 其中不可能事件的概率是P(A)=0,必然事件的概率是P(A)=1 不可能事件与必然事件是一般事件的特殊情况 知识点4 概率的加法公式 (1) 互斥事件 ① 定义: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即事件A发生,事件B不发生;事件B发生,事件A不发生叫做互斥事件(或称不相容事件)

② 从集合角度看,记事件A为集合A,事件B为集合B,若事件A与事件B是互斥事件,则集合A与集合B 交集为空集。

③ 推广:如果事件A1,A2,

An中任何两个都互斥,就称事件A1,A2,

An彼此互斥。从集合角度看n个事件彼此互斥是指各个事件所含结果的集合彼此互斥,

(2) 对立事件 ① 定义:不能同时发生且必有一个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为对立事件,事件A的对立事件记作

nA为事件A出现的概nA

② 从集合的角度看,A和A所含结果组成的集合是全集中互为补集的两个集合,这时A和

A的交集是不可能事件,A和A的并集是必然事件,即AA= , AA

(3) 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 ① 两个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反之两个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 ② 两个事件对立是两个事件互斥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③ 两个事件互斥是两个事件对立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4) 事件的并(或和) ① 定义:由事件A和B至少有一个发生(即A发生或B发生或A,B都发生,称为事件A与B的并(或和)记作CAB

② 事件A与事件B的并集等于事件B与事件A的并集,即AB=BA ③ 并事件有三层含义:事件A发生,事件B不发生;事件B发生,事件A不发生;事件A与事件B都发生。

④ 事件A与B的并集AB可推广如下:“A1A2An”表示这样一个事件:在同一实验中:A1,A2,,An中至少有一个发生,即表示A1A2An发生。

(5) 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

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AB发生(即A,B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B分别发生的概率的和,即P(AB)=P(A)+P(B)

① 一般地,如果事件A1,A2,,An两两互斥(彼此互斥)那么时事件“A1A2An”发生(是指A1,A2,,An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等于这n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即P(A1A2An)=P(A1)P(A2)P(An)

② 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

若事件A与B互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所以P(AB)=1,又 P(AB)=P(A)+P(B),所以P(A)=1- P(B) [说明] a.公式使用的前提必须是对立事件,否则不能使用此公式。

b.当一事件的概率不易直接求,但其对立事件的概率易求时,可运用此公式,即使用间接法求概率。

(6)概率的一般加法公式 ①交(积)事件

若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发生且事件B发生,则称此事件为事件A与事件B交事件(或称积事件),记作AB(或AB) a.用集合形式表示;

b.事件A与事件B的交事件等于事件B与事件A的交事件,即AB=BA ②概率的一般加法公式

设A,B是的两个事件,则P(AB)P(A)P(A)P(AB) 知识点5

古典概型 1.基本事件及其特点 (1) 基本事件的定义

实验结果是有限个,且每个事件都是随机事件的事件,称为基本事件。

注意: ①基本事件是实验中不能再分的最简单的随机事件,其他事件可以用他们来表示;

②所以的基本事件都有有限个; ③每个基本事件的发生都是等可能的

(2) 基本事件的特点 ① 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 ② 任何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 2.古典概型 (1) 古典概型的定义

我们把具有:①实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②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以上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模型,简称古典概型。

(2) 古典概型是一种特殊的概率模型,其特征是: ① 有限性,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即只有有限个不同的基本条件。 ② 等可能性,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均等的 [说明]

一个实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在于这个实验是否具有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有限性和等可能性。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是古典概型。

(3) 古典概率模型的概率求法

如果一次实验中的等可能基本事件共有n个,那么每一个等可能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都是如果某个事件A包含了其中的m个等可能的基本事件,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

1,nm n知识点6

几何概型 (1) 几何概型的概念

事件A理解为区域的某一子区域A,A的概率只与子区域A的几何度量(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正比,而与A的位置和形状无关。满足以上条件的实验称为几何概型。

注意:①古典概型适用于所有实验结果是有限个且结果是等可能出现的情况,而几何概型则适用于实验结果是无穷多的情形。

③ 几何概型的特征:每个实验结果有无限多个,且全体结果可以用一个有度量的几何区域来表示;每次试验结果的各种结果是等可能的

(2) 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

在几何概型中,事件A的概率定义为:P(A)=

A,其中表示区域的几何度量,A表示子区域A的几何度量。

(3) 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区别

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要求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但古典概型要求基本事件有有限个,几何概型要求事件有无限多个。

例题分析

【例题1 】

(1)单选题是标准化考试中常用的题型,一般是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如果考生掌握了考查内容,他可以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假设考生不会做,他随机选择一个答案,问他答对的概率是多少?

(2)国家安全机关监听录音机记录了两个间谍的谈话,发现30min长的磁带上,从开始30s处起,有10s长的一段内容含两间谍犯罪的信息,后来发现,这段谈话的一部分被某工作人员擦掉了,该工作人员声称他完全是无意中按错了键,使从此处起往后的所有内容都被擦掉了,那么由于按错键使含有犯罪内容的谈话被部分或全部擦掉的概率有多大?

【分析】(1)中考生随机地选择一个答案是指选择A、B、C、D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且实验的可能结果只有4;选择A、选择B、选择C、选择D,基本事件共有4,是有限个,故该实验是古典概型,基本事件个数为4个,答对只有一种结果,即m=1,n=4,可利用古典概率公式

m,求出事件的n概率。

(2)中工作人员在0min到30min之间的时间段内任一时刻按错键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且按错键使含有犯罪内容的谈话被部分或全部擦掉的概率只与从开始到谈话内容结束的时间长度有关,故该实验是几何概型。工作人员在0s-30s内任一时刻按错键,则含有犯罪内容的谈话会被全部擦掉,若在30s-40s内任一时刻按错键,则含有犯罪内容的谈话被部分擦掉,所以所求事件占的长度为40s,即2min,而整个长度为30min,可利用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P(A)= A,求得事件的概率。 3答对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1==0.25; 44【解析】(1)有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得: P(答对)= (2)设事件A“按错键使含有犯罪内容的谈话被部分或全部擦掉”,事件A发生就是在0min到

2min32时间段内按错键,所以A=min,=30min,P(A)= A=

323= 1

45301 45【答】(1)考生答对的概率为0.25;(2)按错键使含有犯罪内容的谈话被部分或全部擦掉的概率为【例题2】(1)向假设的三个相邻的军火库投掷一颗炸弹,炸中第一个军火库的概率为0.025,炸中其余两个军火库的概率为0.1,只要炸中其中一个,另外两个也要发生爆炸,求军火库发生爆炸的概率。

(2)甲乙两人各射击一次,命中率各为0.8和0.5,两人同时命中的概率为0.4,求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命中的概率。

【分析】(1)中投掷的一颗炸弹,只要炸中了其中的一个军火库,其余也要发生爆炸,所以“军火库发生爆炸”这一事件,就是炸中第

一、第

二、第三个军火库这三个事件之和,且它们彼此互斥,

由于是三个彼此互斥事件的并的概率,可利用公P(ABC)P(A)P(B)P(C)求得(2)中至少有一人命中,可看成是甲命中和乙命中这两事件的并事件,但“甲命中”和“乙命中”可能会同时发生不是互斥事件,由于是求两个不互斥事件的概率,可利用一般的概率加法公式P(AB)P(A)P(A)P(AB)求得

【解析】(1)设以A、B、C分别表示炸中第

一、第

二、第三个军火库这三个事件,于是

P(A)=0.025,P(B)=P(C)=0.1.设D表示军火库爆炸,则有D=ABC,由于A、B、C彼此互斥,P(D)= P(ABC)P(A)P(B)P(C)=0.025+0.1+0.1=0.225 (2)设事件A为“甲命中”,事件B为“乙命中”,则“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命中”为事件AB,所以P(AB)P(A)P(A)P(AB)=0.8+0.5-0.4=0.9 【答】(1)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命中的概率0.225 (2)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命中的概率0.9 【例题3 】

同时抛掷两个骰子(各个面上分别标有数1,2,3,4,5,6)求向上的数之积为偶数的概率。

【分析】

每掷一个骰子都有6种情况,同时掷两个骰子总的结果数为n=6×6,由于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所以是古典概型。关键是求“向上的数之积为偶数”这一事件所包含的结果数m,然后利用P(A)= m,即可求得概率,向上的数之积为偶数的情况比较多,可以先考虑其对立事件,n即向上的数之积为奇数,向上的数之积为奇数的基本事件有(1,1)

,(1,3),(1,5),(3,1),(3,3),(3,5),(5,1),(5,3),(5,5),共9个,即m=9 【解析】基本事件空间(x,y)1x6,1y6,xN,yN共包含36个基本事件,设“向上的数之积为偶数”为事件A,则A为“向上的数之积为奇数”,A={(1,1),(1,3),(1,5),(3,1),(3,3),(3,5),(5,1),(5,3),(5,5)}共包含9个事件,根据古典概型的概

1391,由对立事件的性质知,1-P(A)=1-=

443643【答】向上的数之积为偶数的概率为

4率公式可得P(A)【小结】

在求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时,一定要先根据事件的个数是否有限,判断该试验是古典概型还是几何概型。①对于古典概型试验概率的计算,关键是分清楚基本事件的个数n与事件A中包含的结果数m,有时需用列举法把基本事件一一列举出来,在利用公式P(A)=

m求出事件的概率,这是一n个比较直观的好方法,但列举时必须按某一顺序做到不重复,不遗漏;②对于几何概型试验概率的计算,关键是求得事件A所占的区域和整个区域的几何度量,然后代入公式即可求解。几何概型常用来解决与长度、面积、体积有关的问题。③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仅适用于彼此互斥的事件的和(并)事件的概率求解,因此在应用公式之前,应先判断各个事件彼此是否互斥,若不互斥,则需要用一般概率加法公式。④利用对立事件概率公式解题

第13篇:高中数学教案 1.1.2 余弦定理

课题:1.1.2余弦定理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余弦定理的两种表示形式及证明余弦定理的向量方法,并会运用余弦定理解决两类基本的解三角形问题。

2.过程与方法:利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出余弦定理及其推论,并通过实践演算掌握运用余弦定理解决两类基本的解三角形问题,

3.情态与价值:培养学生在方程思想指导下处理解三角形问题的运算能力;通过三角函数、余弦定理、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间的关系,来理解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辩证统一。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余弦定理的发现和证明过程及其基本应用;

难点:勾股定理在余弦定理的发现和证明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C如图1.1-4,在ABC中,设BC=a,AC=b,AB=c,

已知a,b和C,求边

(图1.1-4)

[探索研究]

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可用什么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

用正弦定理试求,发现因A、B均未知,所以较难求边c。

由于涉及边长问题,从而可以考虑用向量来研究这个问题。A

如图1.1-5,设CBa,CAb,ABc,那么cab,则bc

ccabababb2abCa2a2ab2ab2

从而c2a2b22abcosC(图1.1-5)

同理可证a2b2c22bccosA

b2a2c22accosB

于是得到以下定理

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的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即a2b2c22bccosA

b2a2c22accosB

思考:这个式子中有几个量?从方程的角度看已知其中三个量,可以求出第四个量,能否由三边求出一角?

(由学生推出)从余弦定理,又可得到以下推论:

b2c2a

2cosAa2c2b2

cosBb2a2c2

cosC[理解定理]

从而知余弦定理及其推论的基本作用为:

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及它们的夹角就可以求出第三边;

②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就可以求出其它角。

思考:勾股定理指出了直角三角形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余弦定理则指出了一般三角形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如何看这两个定理之间的关系?

(由学生总结)若ABC中,C=900,则cosC0,这时c2a2b2

由此可知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

【典例分析】

例1.在ABC

中,已知a

cB600,求b及A

⑴解:∵b2a2c22accosB

=222cos450

=1221)

=8

∴b

求A可以利用余弦定理,也可以利用正弦定理:

b2c2a21⑵解法一:∵

cosA,∴A600.asin450,

解法二:∵

sinAsinB2.41.4

3.8,

21.83.6,

∴a<c,即00<A<900,

∴A600.

评述:解法二应注意确定A的取值范围。

【变式训练1】

.在△ABC中,若(ac)(ac)b(bc),则A

解: acbbc,bcabc,cosA2222221,A1200 2

例2.在ABC中,已知a134.6cm,b87.8cm,c161.7cm,解三角形

(见课本第8页例4,可由学生通过阅读进行理解)

例3.例2.在△ABC中,BC=a,AC=b,且a,b是方程x2x20的两根,2

2cosAB1。

(1) 求角C的度数;

(2) 求AB的长;

(3)求△ABC的面积。

解:(1) cosCcos[AB]

2cosAB1C1200 2(2)因为a,b是方程x23x20的两根,所以ab2ab2

AB2b2a22abcos1200 

abab10AB(3)SABC21 absinC22

评析:在余弦定理的应用中,注意与一元二次方程中韦达定理的应用。方程的根往往不必直接求出,要充分利用两根之和与两根之差的特点。

【变式训练2】

在△ABC

中,A1200,cb,aSABCb,c。

解:SABC

21bcsinAbc4, 222abc2bccosA,b

所以b1,c

4【课堂演练】 c,而5cb

1.边长为5,7,8的三角形的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和是()

A.90B.120C.135D.1500000

5282721,600,18006001200为所求 解: 设中间角为,则cos2582

答案:B

2.以

4、

5、6为边长的三角形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锐角或钝角三角形

解:长为6的边所对角最大,设它为, 则cos

090

答案:A

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底边长的5倍,那么它的顶角的余弦值为() A.16253610 2458518B.373C.D.48

2解:设顶角为C,因为l5c,∴ab2c, a2b2c24c24c2c27 由余弦定理得:cosC2ab22c2c8

答案:D

4.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2c2b2)tanB3ac,则角B的值为() A. 6

2 2 2 B.5C.或636 D.2或33 (a2+c2

b2)cosBcosB解:由(a

cb)tanB3ac得即cosB== 2ac2sinB2sinB

sinB=

答案:D2又B为△ABC的内角,所以B为或 3313,则最大角的余弦是() 14

1111A.B.C.D.5867

1222解: cab2abcosC9,c3,B为最大角,cosB 75.在△ABC中,若a7,b8,cosC

答案:C

6.在ABC中,bcosAacosB,则三角形为()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

解:由余弦定理可将原等式化为

b2c2a2a2c2b2

ab 2bc2ac

即2b22a2,ab

答案:C

[课堂小结]

(1)余弦定理是任何三角形边角之间存在的共同规律,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

(2)余弦定理的应用范围:①.已知三边求三角;②.已知两边及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

作业:第11页[习题1.1]A组第3(1),4(1)题。

第14篇:高中数学教案教程15

过程:

一、复习: 1.排列、排列数的定义,排列数的两个计算公式;2.常见的排队的三种题型:

⑴某些元素不能在或必须排列在某一位置——优限法;⑵某些元素要求连排(即必须相邻)——捆绑法;⑶某些元素要求分离(即不能相邻)——插空法.3.分类、分布思想的应用.

二、新授:示例一: 从10个不同的文艺节目中选6个编成一个节目单,如果某女演员的独唱节目一定不能排在第二个节目的位置上,则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解法一:(从特殊位置考虑)A9A9136080515 解法二:(从特殊元素考虑)若选:5A9 若不选:A9则共有 5A9+A9=136080解法三:(间接法)A10A9136080

65665示例二:⑴ 八个人排成前后两排,每排四人,其中甲、乙要排在前排,丙要排在后排,则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略解:甲、乙排在前排A4;丙排在后排A4;其余进行全排列A5.

21所以一共有A4A4A5=5760种方法.

5215⑵ 不同的五种商品在货架上排成一排,其中a, b两种商品必须排在一起,而c, d两种商品不排在一起, 则不同的排法共有多少种? 略解:(“捆绑法”和“插空法”的综合应用)a, b捆在一起与e进行排列有A2;

2 此时留下三个空,将c, d两种商品排进去一共有A3;最后将a, “松绑”b有A2.所22以一共有A2A3A2=24种方法.

222☆⑶ 6张同排连号的电影票,分给3名教师与3名学生,若要求师生相间而坐,则不同的坐法有多少种?略解:(分类)若第一个为老师则有A3A3;若第一个为学生则有A3A3 所以一共有2A3A3=72种方法.

示例三:

⑴ 由数字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正整数?

略解:A5A5A5A5A5325 12345333333⑵ 由数字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并且比13 000大的正整数?

解法一:分成两类,一类是首位为1时,十位必须大于等于3有A3A3种方法;另一类是首位不为1,有A4A4种方法.所以一共有A3A3A4A4114个数比13 000大.

解法二:(排除法)比13 000小的正整数有A3个,所以比13 000大的正整数有A53A3=114个.

3513141314示例四: 用1,3,6,7,8,9组成无重复数字的四位数,由小到大排列. ⑴ 第114个数是多少? ⑵ 3 796是第几个数?

解:⑴ 因为千位数是1的四位数一共有A560个,所以第114个数的千位数应该是“3”,十位数字是“1”即“31”开头的四位数有A412个;同理,以“36”、“37”、“38”开头的数也分别有12个,所以第114个数的前两位数必然是“39”,而“3 968”排在第6个位置上,所以“3 968” 是第114个数.

⑵ 由上可知“37”开头的数的前面有60+12+12=84个,而3 796在“37”开头的四位数中排在第11个(倒数第二个),故3 796是第95个数. 示例五: 用0,1,2,3,4,5组成无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其中

⑴ 能被25整除的数有多少个?

⑵ 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的有多少个?

解: ⑴ 能被25整除的四位数的末两位只能为25,50两种,末尾为50的四位数有A4个,末尾为25的有A3A3个,所以一共有A4+A3A3=21个.

注: 能被25整除的四位数的末两位只能为25,50,75,00四种情况.

⑵ 用0,1,2,3,4,5组成无重复数字的四位数,一共有A5A5300个.因为在这300个数中,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大小关系是“等可能的”,所以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的有

1332211211113A5A5150个.

2三、小结:能够根据题意选择适当的排列方法,同时注意考虑问题的全面性,此外能够借助一题多解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四、作业:“3+X”之 排列 练习

第15篇:高中数学教案:二面角复习课

高考资源网(www.daodoc.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二面角复习课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好二面角及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求二面角平面角的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够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根据题目的条件,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三、教学过程

1.复习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

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是立体几何的重要内容.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关键在于做好:定性分

析,定位作图,定量计算,其中定性是定位、定量的基础,而定量则是定位,定性的深化.在

面面关系中,二面角是其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的度量归结为平面上角的度量,一般说来,

对其平面角的定位是问题解决的关键一步.可是学生往往把握不住其定位的基本思路而导

致思维混乱,甚至错误地定位,使问题的解决徒劳无益.

看右图.

如图1:α,β是由l出发的两个半平面,O是l上任 意一点,OC α,且OC⊥l;OD β,且OD⊥l. 这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的环境背景,即∠COD是二面 角α-l-β的平面角.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下列特征: (1)过棱上任意一点,其平面角是唯一的; (2)其平面角所在平面与其两个半平面均垂直;

另外,如果在OC上任取一点A,作AB⊥OD,垂足为B,那么由特征 (2)可知AB⊥β.突出l,OC,OD,AB,这便是另一特征. (3)体现出一完整的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的条件背景. 特征(1)表明,其平面角的定位可先在棱上取一“点”.耐人寻味的是这一点可以随便取,但又总是不随便取定的,它必须与问题的条件背景互相沟通,给计算提供方便.

例1 已知:如图2,四面体V-ABC中,VA=VB=VC=a,AB=BC=CA=b,VH⊥面ABC,垂足为H,求侧面与底面所成的角的大小.

分析:由已知条件可知,顶点V在底面ABC上的射影H是底面的中心,所以连结CH交AB于O,且OC⊥AB,由三垂线定理可知,VO⊥AB,则∠VOC为侧面与底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图2)

正因为此四面体的特性,解决此问题, 可以取AB的中点O为其平面角的顶点, 而且使得题设背影突出在面VOC上,给 进一步定量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特征(2)指出,如果二面角α-l-β的棱l 垂直某一平面γ,那么l必垂直γ与α,β 的交线,而交线所成的角就是α-l-β的平面角.(如图3) 由此可见,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位可以考虑找“垂平面”.

例2 矩形ABCD,AB=3,BC=4,沿对角线BD把△ABD折起,使点A在平面BCD上的射影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www.daodoc.com

高考资源网(www.daodoc.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A′落在BC上,求二面角A-BD-C的大小的余弦值.

这是一道由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 图形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搞 清折叠前后的“变”与“不变”.

如果在平面图形中过A作 AE⊥BD交BD于O、交BC于E, 则折叠后OA,OE与BD的垂直关 系不变.但OA与OE此时变成相交

两线并确定一平面,此平面必与棱垂直.

由特征(2)可知,面AOE与面ABD、面CBD的交线OA与OE所成的角,即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另外,A在面BCD上的射影必在OE所在的直线上,又题设射影落在BC上,所以E点就是A′,这样的定位给下面的定量提供了可能.

在Rt△AA′O中,∠AA′O=90°,

通过对例2的定性分析、定位作图和定量计算,特征(2)从另一角度告诉我们:要确定二面角的平面角,我们可以把构成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摆平”,然后,在棱上选取一适当的垂线段,即可确定其平面角.“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相映生辉,不仅便于定性、定位,更利于定量.

特征(3)显示,如果二面角α-l-β的两个半平面之一, 存在垂线段AB,那么过垂足B作l的垂线交l于O,连结AO, 由三垂线定理可知OA⊥l;或者由A作l的垂线交l于O,连 结OB,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可知OB⊥l.此时,∠AOB就 是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如图6),由此可见,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位可以找“垂线段”.

课堂练习

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棱长为2,E为BC的中点,求面B1D1E与面BB1C1C所成

的二面角的大小的正切值.

练习1的条件背景表明,面B1D1E

与面BB1C1C构成两个二面角,由特

征(2)可知,这两个二面角的大小

必定互补.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www.daodoc.com

高考资源网(www.daodoc.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为创造一完整的三垂线定理的环境背

景,线段C1D1会让我们眼睛一亮,我

们只须由C1(或D1)作B1E的垂线交

B1E于O,然后连结OD1(或OC1)即得面

D1B1E与面CC1B1E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C1OD1,

2.将棱长为a的正四面体的一个面与棱长为a的正四棱锥的一个侧面吻合,则吻合后的几何

体呈现几个面?

分析:这道题,学生答“7个面”的占99.9%,少数应服从多数吗?

从例题中三个特征提供的思路在解决问题时各具特色,它们的目标分别是找“点”、“垂面”、

“垂线段”.事实上,我们只要找到其中一个,另两个就接踵而来.掌握这种关系对提高解

题技能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非常重要.

本题如果能融合三个特征对思维的监控,可有效地克服、抑制思维的消极作用,培养思维

的广阔性和批判性.

如图9,过两个几何体的高线VP,VQ的垂足

P,Q分别作BC的垂线,则垂足重合于O,且O为

BC的中点.OP延长过A,OQ延长交ED于R,考

虑到三垂线定理的环境背影,∠AOR为二面角

A-BC-R的平面角,结合特征(1),(2),可得VAOR

为平行四边形,VA∥BE,所以V,A,B,E共面.同

理V,A,C,D共面.所以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应该

是5个面.

例3 如图10,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BC的中点,F在AA1上,且A1F∶FA=1∶2,求平面B1EF与底面A1C1所成的二面角大小的正切值.

分析:在给定的平面B1EF与底面A1C1所成的二面角中,没有出现二面角的棱,我们可以设法在二面角的两个面内找出两个面的共点,则这两个公共点的连线即为二面角的棱,最后借助这条棱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略解:如图10.在面BB1CC1内,作EH⊥B1C1于H,连结HA1,显然直线EF在底面A1C1的射影为HA1.

延长EF,HA1交于G,过G,B1的直线为所求二面角的棱. 在平面A1B1C1D1内,作HK⊥GB1于K,连EK, 则∠HKE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www.daodoc.com

高考资源网(www.daodoc.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在平面A1B1C1D1内,作B1L⊥GH于L,利用Rt△GLB1∽Rt△GKH,可求得KH.

又在Rt△EKH中,设EH=a,容易得到:所求二面角大小的正切值

注:我们也可以不直接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而通过等价变换或具体的计算得出其平面角的大小.我们可以使用平移法.由两平面平行的性质可知,若两平行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这两个平行平面与第三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相等或互补.因而例3中的二面角不易直接作出其平面角时,可利用此结论平移二面角的某一个面到合适的位置,以便等价地作出该二面角的平面角.

略解:过F作A′B′的平行线交BB′于G,过G作B′C′的平行线交B′E于H,连FH.

显见平面FGH∥平面A′B′C′D′. 则二面角B′-FH-G的平面角度数等于

所求二面角的度数.

过G作GM⊥HF, 垂足为M,连B′M,由三垂线定理知 B′M⊥HF.所以∠B′MG为二面角 B′-FH-G的平面角,其大小等于所求 二面角平面角的大小.

例4 已知:如图12,P是正方形ABCD所在

平面外一点,PA=PB=PC=PD=a,AB=a.

求:平面APB与平面CPD相交所成较大的二面角的余弦值. 分析:为了找到二面角及其平面角,必须依据题目的条件,找出

两个平面的交线. 解:因为 AB∥CD,CD

平面CPD,AB

平面CPD.

所以 AB∥平面CPD.又 P∈平面APB,且P∈平面CPD, 因此平面APB∩平面CPD=l,且P∈l.

所以 二面角B-l-C就是平面APB和平面CPD相交所得到的一个二面角. 因为 AB∥平面CPD,AB平面APB,平面CPD∩平面APB=l,

所以 AB∥l.过P作PE⊥AB,PE⊥CD.因为 l∥AB∥CD,因此 PE⊥l,PF⊥l, 所以 ∠EPF是二面角B-l-C的平面角.

因为 PE是正三角形APB的一条高线,且AB=a,

因为 E,F分别是AB,CD的中点,所以 EF=BC=a. 在△EFP中,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www.daodoc.com

高考资源网(www.daodoc.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小结: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正确而合理的定位,要在正确理解其定义的基础上,掌握其基本特征,并灵活运用它们考察问题的背景.我们已经看到,定位是为了定量,求角的大小往往要化归到一个三角形中去解,因此寻找“垂线段”,把问题化归是十分重要的.

四、作业:

1.120°二面角α-l-β内有一点P,若P到两个面α,β的距离分别为3和1,求P到l的距

离.

2.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以BD1为棱,B1BD1与C1BD1为面的二面角的度数.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www.daodoc.com

第16篇: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教案:向量

1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

《向量》出现在高中数学第一册(下)第五章第1节。本节内容是传统意义上《平面解析几何》的基础部分,因此,在《数学》这门学科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2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

(1) 从“向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所反映出的“数”与“形”之间的转化,就可以看到《数学》本身的“量化”与“物化”。

(2)从建构手段角度分析,在教材所提供的材料中,可以看到“数形结合”思想。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基础知识目标:掌握“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能利用它们解决相关的问题。

2 能力训练目标: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类比能力,会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路和观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和元认知能力。

3 创新素质目标: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挖掘数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整合能力;《向量》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重组”意识和“数形结合”能力。

4 个性品质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独立意识以及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向量概念的引入。

难点:“数”与“形”完美结合。

关键:本节课通过“数形结合”,着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知和变通能力。

四、教材处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建构就是认知结构的组建,其过程一般是先把知识点按照逻辑线索和内在联系,串成知识线,再由若干条知识线形成知识面,最后由知识面 按照其内容、性质、作用、因果等关系组成综合的知识体。本课时为何提出“数形结合”呢,应该说,这一处理方法正是基于此理论的体现。其次,本节课处理过程 力求达到解决如下问题:知识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发展?又如何从实际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并赋予抽象的数学符号和表达式,如何反映生活中客观事物之间简单 的和谐关系。

五、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是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十分复杂的动态性总体,是教师和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下,进行集体认识的过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又互为客体。启动学生自主性学习,启发引导学生实践数学思维的过程,自得知识,自觅规律,自悟原理,主动发展思维和能力。

六、学习方法

1、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着重掌握元认知过程。

2、使学生把独立思考与多向交流相结合。

七、教学程序及设想

(一)设置问题,创设情景。

1、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会遇到大小不等的量,还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带有方向的量,这些量应该如何表示呢?

2、(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引导)通过“力的图示”的回忆,分析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者之间的关系,着重考虑力的作用点对运动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影响。

设计意图:

1、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惊讶、困惑、感到棘手,紧张地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论证的过程。

2、我们知道,学习总是与一定知识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二)提供实际背景材料,形成假说。

1、小船以0.5m/s的速度航行,已知一条河长2000m,宽150m,问小船需经过多长时间,到达对岸?

2、到达对岸?这句话的实质意义是什么?(学生讨论,期望回答:指代不明。)

3、由此实际问题如何抽象为数学问题呢?(学生交流讨论,期望回答:要确定某些量,有时除了知道其大小外,还需要了解其方向。)

设计意图:

1、教师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思维的最邻近发展)通过问题引领,来促成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形成。

2.通过学生交流讨论,把实际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并赋予抽象的数学符号和表达方式。

(三)引导探索,寻找解决方案。

1、如何补充上面的题目呢?从已学过知识可知,必须增加“方位”要求。

2.方位的实质是什么呢?即位移的本质是什么?期望回答:大小与方向的统一。

3、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系列化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明确要领。)

设计意图: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积累了已有探索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相互评价,共同完成了“数形结合”思想上的建构。

2、这一问题设计,试图让学生不“唯书”,敢于和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越书本和教师,这是创新素质的突出表现,让学生不满足于现状,执着地追求。

3、尽可能地揭示出认知思想方法的全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经过引导,学生归纳出“数形结合”的思想——“数”与“形”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形”的外表里,蕴含着“数”的本质。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引导学生确实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五)变式延伸,进行重构。

教师引导:在此我们已经知道,欲解决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可以借助于图形来解决,这就是向量的理论基础。

下面继续研究,与向量有关的一些概念,引导学生利用模型演示进行观察。

概念1: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

概念2:长度等于一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概念3: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或共线)向量。(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

概念4: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

设计意图:

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积累了已有探索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相互评价,共同完成了有向线段与向量两者关系的建构。

2.这些概念的比较可以让学生加强对“向量”概念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数形结合”。

3.让学生对教学思想方法,及其应情境达到较为纯熟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思维地贮存在大脑中,随时提取和应用。

(六)总结回授调整。

1.知识性内容:

例 设O是正六边形A B C D E F的中心,分别写出图中与向量O A、O B、O C相等的向量。

2.对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创新素质培养的小结:

a.要善于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从而提炼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发现作为一种意识,可以解释为“探察问题的意识”;发现作为一种能力,可以解释为“找到新东西”的能力,这是培养创造力的基本途径。

b.问题的解决,采用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现了数学思想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c.问题的变式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创新思维活动过程中一种多维整合过程。重组知识的过程,是一种多维整合的过程,是一个高层次的知识综合过程,是对教材知 识在更高水平上的概括和总结,有利于形成一个自我再生力强的开放的动态的知识系统,从而使得思维具有整体功能和创新能力。

2.设计意图:

1、知识性内容的总结,可以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转化为学生的素质。

2、运用数学方法创新素质的小结,能让学生更系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这是每堂课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七)布置作业。

反馈“数形结合”的探究过程,整理知识体系,并完成习题5.1的内容。

第17篇:数的概念的发展高中数学教案

(1)了解数的概念发展的过程和动力;

(2)了解引进虚数单位i的必要性和作用;理解i的性质.

(3)正确对复数进行分类,掌握数集之间的从属关系;

(4)了解数系从自然数到有理数到实数再到复数扩充的基本思想.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首先简明扼要地对已经学过的数集因生产与科学发展的需要而逐步扩充的过程作了概括;然后说明,数集的每一次扩充,对数学学科本身来说,也解决了原有数集中某种运算不是永远可以实施的矛盾,使得某些代数方程在新的数集中能够有解。从而引出虚数单位i及其性质,接着,将数的范围扩充到复数,并指出复数后来由于在科学技术中得到应用而进一步发展。

①从实际生产需要推进数的发展

自然数 整数 有理数 无理数

②从解方程的需要推进数的发展

负数 分数 无理数 虚数 (2)重点、难点分析

(一)认识数的概念的发展的动力

从正整数扩充到整数,从整数扩充到有理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数的概念是不断发展的,其发展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

①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由于计数的需要产生了自然数;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产生了整数;由于测量的需要产生了有理数;由于表示量与量的比值(如正方形对角线的长度与边长的比值)的需要产生了无理数(既无限不循环小数)。

②解方程的需要。

为了使方程 有解,就引进了负数;为了使方程 有解,就要引进分数;为了使方程 有解,就要引进无理数。

引进无理数后,我们已经能使方程 永远有解,但是,这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当 时,方程 在实数范围内无解。为了使方程 ( )有解,就必须把实数概念进一步扩大,这就必须引进新的数。

(二)注意数的概念在扩大时要遵循的原则

第一,要能解决实际问题中或数学内部的矛盾。现在要解决的就是在实数集中,方程 无解这一矛盾。

第二,要尽量地保留原有数集(现在是实数集)的性质,特别是它的运算性质。

(三)正确确认识数集之间的关系

①有理数就是一切形如 的数,其中 ,所以有理数集实际就是分数集.

②“循环节不为0的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

③{有理数}={分数}={循环小数},{实数}={小数}.

④自然数集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复数集c之间有如下的包含关系: 2.教法建议

(1)注意知识的连续性:数的发展过程是漫长的,每一次发展都来自于生产、生活和计算等需要,所以在教学时要注意使学生认识到数的发展的两个动力.

(2)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由于本节课要了解扩充实数集的必要性,所以,教师可以多向学生介绍一些数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科学史,课堂学习的气氛可以营造成一种师生共同研究、共同交流的气氛。

数的概念的发展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数是在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了解虚数产生历史过程;

2.理解并掌握虚数单位的定义及性质;

3.掌握复数的定义及复数的分类.教学重点

虚数单位的定义、性质及复数的分类.教学难点

虚数单位的性质.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原始社会,由于计数的需要产生了自然数的概念,随着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记数的符号,进而建立了自然数的概念。自然数的全体构成自然数集. 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进了正负数以及表示没有的零,这样将数集扩充到有理数集

有些量与量之间的比值,如用正方形的边长去度量它的对角线所得的结果,无法用有理数表示,为解决这种矛盾,人们又引进了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合并在一起,构成实数集.

数的概念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数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也推动着数的概念的发展,数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时刻离不开的科学语言和工具.

二、新课教学(一)虚数的产生

我们知道,在实数范围内,解方程 是无能为力的,只有把实数集扩充到复数集才能解决.对于复数 (a、b都是实数)来说,当 时,就是实数;当 时叫虚数,当 时,叫做纯虚数.可是,历史上引进虚数,把实数集扩充到复数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那么,历史上是如何引进虚数的呢?

16世纪意大利米兰学者卡当(1501—1576)在1545年发表的《重要的艺术》一书中,公布了三次方程的一般解法,被后人称之为“卡当公式”.他是第一个把负数的平方根写到公式中的数学家,并且在讨论是否可能把10分成两部分,使它们的乘积等于40时,他把答案写成

第18篇:复数的有关概念高中数学教案

(1)掌握复数的有关概念,如虚数、纯虚数、复数的实部与虚部、两复数相等、复平面、实轴、虚轴、共轭复数、共轭虚数的概念。

(2)正确对复数进行分类,掌握数集之间的从属关系;

(3)理解复数的几何意义,初步掌握复数集c和复平面内所有的点所成的集合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4)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训练学生条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本节首先介绍了复数的有关概念,然后指出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接着介绍了有关复数的几何表示,最后指出了有关共轭复数的概念.

2、重点、难点分析

(1)正确复数的实部与虚部

对于复数 ,实部是 ,虚部是 .注意在说复数 时,一定有 ,否则,不能说实部是 ,虚部是 ,复数的实部和虚部都是实数。

说明:对于复数的定义,特别要抓住 这一标准形式以及 是实数这一概念,这对于解有关复数的问题将有很大的帮助。

(2)正确地对复数进行分类,弄清数集之间的关系

分类要求不重复、不遗漏,同一级分类标准要统一。根据上述原则,复数集的分类如下: 注意分清复数分类中的界限:

①设 ,则 为实数

② 为虚数

③ 且 。

④ 为纯虚数 且

(3)不能乱用复数相等的条件解题.用复数相等的条件要注意:

①化为复数的标准形式

②实部、虚部中的字母为实数,即

(4)在讲复数集与复平面内所有点所成的集合一一对应时,要注意:

①任何一个复数 都可以由一个有序实数对( )唯一确定.这就是说,复数的实质是有序实数对.一些书上就是把实数对( )叫做复数的.

②复数 用复平面内的点z( )表示.复平面内的点z的坐标是( ),而不是( ),也就是说,复平面内的纵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是1,而不是 .由于 =0+1· ,所以用复平面内的点(0,1)表示 时,这点与原点的距离是1,等于纵轴上的单位长度.这就是说,当我们把纵轴上的点(0,1)标上虚数 时,不能以为这一点到原点的距离就是虚数单位 ,或者 就是纵轴的单位长度.

③当 时,对任何 , 是纯虚数,所以纵轴上的点( )( )都是表示纯虚数.但当 时, 是实数.所以,纵轴去掉原点后称为虚轴.

由此可见,复平面(也叫高斯平面)与一般的坐标平面(也叫笛卡儿平面)的区别就是复平面的虚轴不包括原点,而一般坐标平面的原点是横、纵坐标轴的公共点.

④复数z=a+bi中的z,书写时小写,复平面内点z(a,b)中的z,书写时大写.要学生注意.

(5)关于共轭复数的概念

设 ,则 ,即

第19篇:高中新课标数学教案(古典概型)

高中新课标数学教案:

古典概型(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理解古典概型特点;

2.掌握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会求简单的古典概型; 3.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古典概型及概率计算公式.学习难点: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概率.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试验1: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一次,观察出现哪几种结果?

试验2:掷一颗均匀的骰子一次,观察出现的点数有哪几种结果?

导出概念:一次试验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 称为一个

二、新课导学:

学习探究

问题1:(1)在一次试验中,会同时出现“1点”与 “2点”

这两个基本事件吗?

(2)事件“出现偶数点”包含哪几个基本事件?

(3)事件“出现的点数不大于4”包含哪几个基本事件?

导出概念: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一次试验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 称为一个基本事件。 典型例题:

例1、从字母a、b、c、d任意取出两个不同字母的试验中,有哪些基本事件?

问题2:以下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概率是多少?

(1)掷一门硬币“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概率分别为多少? (2)抛一颗骰子出现“一点、二点、三点、四点、五点、六点”概率分别是多少?

问题3:观察对比,找出试验1和试验2的共同特点?并总结出古典概型的概念?

问题4:向一个圆面内随机地投射一个点,如果该点落在圆内任意一点都是等可能的,你认为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

问题5:某同学随机地向一靶心进行射击,这一试验的结果有:“命中10环”、“命中9环”、“命中8环”、“命中7环”、“命中6环”、“命中5环”和“不中环”。你认为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

问题6:你能举出几个生活中的古典概型的例子吗?

问题7:在古典概率模型中,如何求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

试验3:掷一颗均匀的骰子,事件A为“出现偶数点”,请问事件A的概率是多少?

导出公式: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为

。 例2.先后抛掷两枚均匀的硬币,会出现几种结果?列举出来.出现“一枚正面向上,一枚反面向上” 的概率是多少?

例3.同时掷两个均匀的骰子,计算: (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其中向上的点数之和是9的结果有多少种? (3)向上的点数之和是9的概率是多少?

三、课堂小结:

1.知识点;2.思想方法。

四、当堂检测:

1、单选题是标准化考试中常用的题型,一般是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假设考生不会做,他随机地选择了一个答案,则他答对的概率为?

2、从1---9这九个自然数中任选一个,所选中的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为?

3、一副扑克牌,去掉大王和小王,在剩下的52张牌中随意抽出一张牌,试求以下各个事件的概率:

(1)抽到一张Q;(2)抽到一张“梅花”;(3)抽到一张红桃 K。

五、课后作业:见课本第134页习题。

六、课后反思:

第20篇:我对撰写小学数学教案的几点看法

我对撰写小学数学教案的几点看法

临洮县北街小学 王玉霞

[摘要]撰写小学数学教案,教师要树立新理念,明确学生学习目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领会,我谈几点撰写小学数学教案的看法。

一、备课要树立新的课程理念

理念是什么?理念就是教学指导思想,先进的课程理念都来自于成功的教学实践。理念指导实践,实践孕育理念。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突现:(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2)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3)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在备课时同样体现在“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任何一次教育改革,无不以教育观念的变革为先导,教育每前进一步,无不依赖教育观念的突破,备课的改革也是一样。首先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必须有突破和创新,可以说,没有教师教育思想上的一次重大转变,就不会有整个备课内容方法上的突破,真正树立。我们不仅要对学生今天的数学学习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教师若真正确立了这样的理念,就会在备课上关注学生,只有将以上这些理念烂熟于心,教师们在备课中才能给自己的课堂教学重新定位,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与时俱进。

二、备课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

“课标”在具体课程目标中提出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个方面的数学课程目标。通过知识与技能、态度的结合,知识与情感的结合,来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在基础教育中,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是课程标准向我们提出的新目标要求。大家知道,数学枯燥无味。

因此,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的把握上,除了“双基”目标外,还要注重:(1)每一节课都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习惯、方法的培养目标,落实这一主要目标比教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更为重要。它体现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情感,最后才是一种结果。例如:在教《“1”的认识》这节课时,一位教师在形象地使用学具,让孩子们认识了“1”之后,迅速地将孩子们引进了一个精彩的世界-----同学们,你们能用身边的事物说说你心目中的‘1’吗?老师用期待的目光扫视着全班同学,小手一个个地举起来了。“我们教室里有‘1’块黑板。”“我今天穿了‘1’件漂亮的衣服。”“我买了‘1’块橡皮。”-------老师巧妙的一问,让学生自然地把数学与身边的事物联系起来,科学的价值与意义就在生活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这一深奥的道理。在这种和谐的交流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得到了融洽与升华。(2)每一节课都要重视数学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教学目标。这是因为学生虽然掌握数学知识,但不等于能够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更不等于学生相应的实践能力也同时得到了发展。数学知识要转化成能力,必须经历相应的动手实践这一教学环节。如“认识钟表”一课,它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并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学会与人对话、与人合作、遵循基本的与人交流的规则。

因此,在课时学习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我们一定要转变传统观念,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跳出“双基”目标的框框,注意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三、备课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为了适应新教材的编排特点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留有学习空间,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蕴涵在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我们知道小学教材体系有两条线索:第一条是数学知识,这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第二条是数学思想方法,这是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不很明确地写在教材中,是一条暗线。前者容易理解,后者不易看 2

明。前者是教材写什么,后者是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写。例如:“9加几”进、位加法的问题。从教材的表层不仅是出现几种不同的算法,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要提倡学习用“凑十法”进行计算,而深层次挖掘,我认为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引导学生掌握以“十”为单位的计算的思想。这也更是后续学习的需要。

因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人类的认识经过两次飞跃。从逐一计数到按群计数是第一次飞跃。从按群计数到以“十”为单位计数是第二次飞跃。我们在备课时要从中挖掘教材的资源,为图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留有学习空间,针对每一个层次学生可能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做出预设,以便课堂上有目的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展示,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如下:

1、教材的内容情景化。

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与老教材相比,实验教 最大的特点之一是设计了大量活泼生动的情境图。这些图画的风格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富有很浓的儿童情趣。像这种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例如:教学“0的认识”这节课时,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小猴吃桃”的故事引入,故事是学生爱听的,一只可爱的小猴逐次把2只桃子吃光的过程,教师就要凭借这个主题图,讲述生动的“小猴吃桃”的故事,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兴趣将会很高,对0的理解也会很深刻。

2、静态的知识动态化。

一般的教材不可能把新有的教材内容讲得十分祥尽。在备课时,应根据教学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教材中的主题图处理加工成可操作的活动挂图或课堂活动的场所。例如教“几和第几”这节课时,让学生做上台上做模拟排队购票的游戏,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理解“几和第几”的联系和区别。

3、教学的内容生活化。

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备课时,我们要使数学教学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乐趣。例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课前应开展“我是小小调查员”的活动,走向社会了解 3

人民币的有关知识,并从家中找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进行认识。通过活动学生对人民币面值、颜色、图案、版别、防伪标志等方面有了感性认识。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都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了解的知识,通过合作、交流,很快而且很全面地掌握了本课知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大课堂情境,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实际,走进实践领域,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的能力,真正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

四、备课要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因此,备课时教师要能想到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己已经解决了什么?3学生还想知道什么?4想知道这些问题,学生是否能通过合作来解决?5那些问题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

5、那些疑难问题还需要拓展与延伸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也就明确本节课中教学的切入点和主要完成的目标了。

高中数学教案撰写模板
《高中数学教案撰写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