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4:16:06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14

一、教学目标:

1、掌握14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理解“时令、屋檐”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并体会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

3、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二、教学重、难点:感受并体会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

三、教学课时: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描绘引入

同学们,当我们远离喧嚣的都市,步入乡村,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在辽阔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同学们,我们今天共同走进乡下人家,一起感受田园的诗情画意吧!(揭题)

二、初读课文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号,音读不准的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内交流不理解的词、句。

3、全班交流。

4、指7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5、默读课文1—6自然段,想想描写了哪几处乡村的风景。

第一自然段:屋前的瓜棚;

第二自然段:门前的花、屋后的竹;

第三自然段:房前屋后的鸡群;

第四自然段:屋后的小河;

第五自然段:傍晚吃饭的情景;

第六自然段:瓜架上的纺织娘。

二、学习生字

1、检查预习生字的情况。

音:指名读、齐读。(重点正音:棚“péng”不读“póng”;率“shuài”翘舌;眠“mián”不读“mín”)

形:采用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重点指导“谐”的右下部分是“白”不是“日”;“冠”是上下结构,“寸”应写在“冖”里面;

意:组词。

2、练习写生字。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默读全文,读完后你想说点什么吗?

2、想想文中描写了哪几处乡村风景?

3、你对哪一处风景最感兴趣,找出来并读读。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4、喜欢同一处风景的同学在一起品读,交换自己的看法。

5、有感情齐读全文,并想像画面。

6、你觉得这篇乡村课文写得怎么样?(形象、生动)

二、积累好词、佳句。

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摘抄在积累本上,并读一读。

三、画。

把你喜欢的一处风景的段落多读读,并展开想象把它画出来。

推荐第2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 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2、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从而改变传统的看法;

3、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教学难点:

抓住父亲的语言来理解一家人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看法的转变。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做关于角膜活器官捐献的社会调查

教学过程:

1、器官捐献,这是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结合这个问题大家在课下进行了调查,你周围的人对此有什么看法?谁来谈一谈

学生说调查结果,并着重分析不愿意捐献的原因

2、这种“身体发肤,受之与父母”“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琳达也有,她也不愿意捐献母亲的角膜,课文哪儿表现了她的这种心情?

学生找出“我惊呆了——完整的离去”后谈体会

指导朗读:

你能够读出琳达强烈的痛苦和难以接受吗?

3、琳达一开始极力的反对,他的看法改变了吗?能够简单地说说吗?

学生回答:强烈反对捐献母亲的角膜→遵从遗愿捐献父亲的角膜→主动捐献女儿琳达的角膜

4、是什么促使她发生了这样的转变呢?你能从文章中找出依据吗?采取你喜欢的读书方式,边读边划

5、全班交流

(1)从父亲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你能够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生回答:身体比任何金钱、地位等都更重要,因为一旦给予了他人,自己将不再有了;对人来说死亡就是走向终结,然而生命却能够在别人身上得到延续,使他们能够重获新生,更多地为社会作出贡献,成为温迪活的纪念,并分享她的美丽

指导朗读:多么无私的奉献精神啊,你们自己也读一读。

仅仅4年的时间就能够坦然接受并且身体力行,多么令人钦佩呀,能读出他们的无怨无悔吗?指名读

(2)还有什么地方还有什么地方表达了父亲的这一观点?

“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想想看,另一对父母如果看到他们的女儿也像温迪一样,将会多么高兴。当你们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你们将会多么自豪!”

(盲童重见光明的快乐,盲人家庭的快乐,捐献者家人的自豪)

(盲童恢复视力后,将会更加珍惜生活,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指导朗读:那个盲童将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带给人么多少美好的憧憬啊,能读出你的感受吗?越来越多的人的到了欢乐,那我们怎么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加入读

女儿温迪的话充分印章了琳达的父亲的话,她也愿意捐献自己的角膜

在那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遗留的远非一幅角膜,而是(生接答)

请你自己来读读这句话,谈一谈你的理解。

生回答:温迪为外公的行为而感到骄傲,为外公的精神而感动,这么小也为别人着想。

指导朗读:你能读出之中骄傲吗?

6、祖孙两代人对角膜捐献的支持,使得琳达在失去了可爱的小温迪后主动捐献了女儿的角膜,她再也看不到女儿那栩栩如生的画儿,但她却仿佛看到了(生接最后一自然段)

你又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人已去世,精神永存)

指导朗读:是呀,可爱的金发的小温迪无时无刻不活在每一个人心中,她手中的画笔——

7、我们了解了琳达一家人的故事,你有了什么新的体会吗?

生回答:角膜捐献真是太重要了,人们应该觉悟,主动捐献角膜;一家人很无私,它们的生命在别人身上得到了延续,获得了永生……

永生的仅仅是他们的角膜吗?

生回答:不是,是他们为别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

8、但是在我们当中也有人非常积极的捐献角膜,你们还想知道有谁吗?你们知道白雪莲是谁吗? 他是一名人民教师。

9、我在想,怎样才能够让更多的人都了解角膜及其它器官捐献的重要意义,让大家都能够自觉投入到捐献者的行列中,即口头上支持,又付之于行动呢?你们能想个好办法吗?

生出主意:写传单、加大宣传力度、写倡议书……

10、如何来写一份感人至深的倡议书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希望通过我们的倡议书,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献者的行列中来,让更多的残疾人和家庭充满幸福和快乐!

推荐第3篇:湘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习作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以"未来的„„"为题写一篇习作。

教学重点: 对未来的事物,进行大胆地科学设想,把自己的设想写下来。

教学难点: 对未来的事物,进行大胆地科技设想,把自己的设想写下来。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语

同学们,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你想象过未来的世界吗?将来的房屋、学校、汽车、商场„„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今天,我就把这个创造未来、设计未来的光荣任务交给你们,让我们一起放飞想象的翅膀,快乐地飞翔吧!

一、明确目标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题目,从题目中读懂本次习作的目标: 1.对未来事物进行大胆地科技设想。 2.内容要具体,想象要丰富。

二、资料链接:回顾本单元课文,引导学生从文中体会出与本次习作训练目标同步的内容,从中借鉴写作的方法,使学生的读 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习作构思

引导学生如何选材,如何人手来写。

1.这次习作应该选怎样的事物来写? (自己最感兴趣的、最想写的) 2.从哪些方面来展开想象? (根据生活的需要) 3.这些事物应具备怎样的特点? (高科技、环保型,给人们带来便利) 4.讨论交流,确定习作材料。

四、资源共享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共享资源,以扩大学生的信息量。

五、习作方法

根据本次习作的特点进行指导: 1.注意写清你想设计的东西的样子、特点、作用。 2.可适当地运用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些写作方法。 3.想象要大胆、丰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对未来的事物,进行大胆地科技设想,把自己的设想写下来。

第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教学重点: 想象要丰富。 教学难点: 想象要丰富。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点评交流材料,学生完成习作初稿并组织修改。

二、开心点评

点评上节课交流的材料,重点点评习作可供借鉴和修改的地方。

三、实践练习

学生完成本次习作初稿。

四、指导修改

根据本次习作的要求,师生共同制定修改方案,然后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开心练笔

把自己最富创意的奇思妙想分类写下来,读给小组同学听,互相评议。

六、交流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习作的内容,并谈谈自己是怎样放飞想象的翅膀,大胆地飞行的。

七、小节归纳

学生总结借鉴了其他同学的习作或课文中哪些好的方法,并陈述理由。 佳作赏析 未来的房屋

这是未来的一天,夜幕刚刚降临,我们全家正在吃饭,大家有说有笑,沉浸在一 片欢乐的气氛中。突然,收音机里传出一条消息:今晚8点30分,滨海市将发生8 级地震。表弟听了,高兴得手舞足蹈,说"地震,你来吧,我们已经不怕你了! "妈 妈随手按了一下抗震按钮,我们便又若无其事地继续吃起饭来。原来我们现在所 住的房子是用新型的智能化材料制成的,它融入了微电子、信息、生物等新材料、新 能源的高新技术。每家每户都装上了智能化控制的设备。它不但能抵挡地震的侵 袭,还能抗击台风、洪水、暴风雨等自然灾害,真正地保护我们人类。

片刻,我们家的房子慢慢地离开了地面。整个城市的屋子全部飞到了空中。8 点30分,地震果然来了J只见天摇地动,山呼海啸,但我们在空中犹如在平地一 样,悠闲自在。

半小时后,地震终于停了,我们的房子才慢慢地降落下来。整个城市依然宁静、有序,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哈,未来的房屋真棒!

第2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点评

1、听到地震,居然还"手舞 足蹈",这是为什么呢?这 样写,能较好激发读者的阅 读兴趣。

2、具有抗震性,还有智能化 的设备,这是未来房屋的特 点。想象多么大胆啊!‘

3、最后点题,加深印象。总评

有地震消息,居然还"高兴得手舞足蹈",不知道吧?这是因为未来房屋装有智能化的设备,不仅能抗震,还能在 空中飞呢!习作想象丰富大胆,读来耐人寻味。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开心提示:这一教学环节在教师修改习作以后再进行。 评析学生习作。

二、习作讲评

教师从学生的习作中抽两篇进行讲评,以发现习作的闪光点为主,可以从精彩的句子、片段人手,也可以对个别 用得妙的词语进行赏析,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当然,对学生习作中的不足之处也应提出建议,以全面提高学 生的写作能力。

三、小节总结

学生谈谈自己在这次习作中的收获。 教学反思:

一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二要反思教学活动是否能"沟通"和"合作", 三要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四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伤", 五要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六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第3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七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伪探究"。

第4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第17课 地球只有一个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会写本课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会写本课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课前导语:不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妈妈,每个人都有一个家,而且我们整个人类有一个共同的家,有一个共同的妈妈, 那就是球。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配乐朗读诗歌: 你在大洋洲, 我在亚细亚, 一只鸟儿传过来你的悄悄话。 共同的天, 共同的地, 圆圆的地球就是我们的家, 我们共同拥有它。

2.这首诗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结合板书:地球→二我们的家) 3.配乐朗诵诗歌: 出示自制课件 妈妈只有一个, 地球只有一个, 地球是我们的好妈妈, E交我们该为她做些什么? 4.这首诗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结合板书:地球一一我们的妈妈) 5.小结:地球是我们的家,也是我们的妈妈。它只有一个,我们都来好好地爱它。

6.引导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地球只有一个)

二、诵读全诗,在读中感悟 1.自由诵读。 2.分小节朗读。

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诵读者把生字是否读准,节奏是否掌握恰当,读后进行评价。

3.识字。(1)结合学生朗读相机正音。(2)写字。你认为要求会写的字应注意什么?你用什么办法记住它?

4、朗读表演。

5、自由畅谈对诗歌的感悟。

(1)整体感受:通过朗读,你读出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2)具体感悟:具体到某一节来谈谈对节奏、对诗歌感情色彩的见解o

第5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第1节:运用设问和比喻充满深情充满希冀,表达了儿女对妈妈的一份爱,或许因为爱的迟来,因为迟来日l 悟,最后一句语气中也夹杂着一丝歉疚;或许因为想真诚地为妈妈做点什么,语气中流露出一份真情。语速稍慢 于情感的表达。

第三3节:这两节是排比句,描写具体,充满想象,语气可亲切、柔和些,语调上扬,充满希望。 第

4、5节:给人无尽的遐想,语气可亲切、柔和,语调上扬。

第6节:讲我们人类都是自然人,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人类将会是无比的幸福快乐。给人一种力量, 希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感悟诗歌,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教学重点: 理解感悟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感悟诗歌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这首诗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情感一起来读读4.朗读表演。

二、理解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第1节) 入学习:是啊,妈妈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一个,地球是大家的妈妈,我们该为她做些什么呢? 这一节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运用设问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可以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畅谈,保留他们自己的见。 2.学习第二部分。(第2 -6节) 1)教师:是啊,作为儿女,我们希望地球妈妈健康、快乐。同学们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认识,那我.为地球妈妈做些什么呢?请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围绕"保护"和"节约"的主题发散思维,用上课前收集的资料,分组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2)(结合学生发言相机板书并适时小结: 保护节约。 保护水资源,重复使用生活用水。 保护森林,不使用一次性木筷。 减少白色污染,重复使用教科书。

3)过渡:如果我们人类真的这样去做了,那我们的梦想就成真了。下面让我们带着一种美好的感情读第二节,进一步感悟地球的美好、可爱。 (4)(课件出示地球图)多美的地球啊!谁能读出我们为地球妈妈所做的最具体的事情的诗句?说说体现了什么思想。 (第4节,人与自然和

第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谐相处,地球的每个角落只有美的希望,只有和平与友谊,没有战争,没有虐杀、没有破坏) (5)教师对第5节小结:人与地球上的万事万物都将是最好的朋友。 (6)齐读第6节,说说这节诗的意思。

(我们将好好保护地球,把地球变成美丽的王国,让妈妈和孩子幸福快乐。给人一种力量,给人一种希望)

三、拓展活动

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地球妈妈,一组扮演地球孩子,分别用一句话表达自己最想说的。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巩固复习,完成基训

第7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第18课 城堡上的大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正确认读4个生字。正确认读生词。 教学重点: 领会课文的主题。

教学难点: 领会课文的主题及表现主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炮吗?知道大炮是用来做什么的吗?卡卡王国的城堡上有三尊大炮。一天国王突然下令将三尊大炮掉头面向城堡的广场,卡卡国王要干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将进入卡卡王国的城堡,探个究竟。 (板书课题:城堡上的大炮)

二、自读自悟,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堡(bao)隆( long)震( zhen)聋(long)召( zhoo)臣( chen) 授(shbu)糖( tang)降(jiong)铅( qion)橡( xiong)凡(fan) (2)理解词语。

风调雨顺 和睦 喜气洋洋 2.整体感知,梳理文章的层次。 (1)学生朗读课文,思考: ①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②梳理文章的内容。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①文章讲述了卡卡国王在新年钟声敲响时,用三尊大炮与居民们狂欢的故事。告诉我们和平年代,百姓是 么幸福、快乐,应热爱和平,珍惜和平。

②文章的内容及层次。

第一部分(第1 -2自然段);卡卡王国城堡上有三尊大炮及现状。 第二部分(第3 -6自然段) :孩子们了解三尊大炮的来历及威力。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至结尾) :卡卡国王用三尊大炮与居民们狂欢。 (4)指导朗读。

①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②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第8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教学目标: 进一步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句及其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领会课文的主题及表现主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1)生字:堡震聋授

(2)词语:风调雨顺和睦惊慌喜气洋洋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2)讲述课文叙述的故事。

二、研读课文

1.阅读课文第1 ~6自然段,思考: (1)卡卡王国的城堡上的三尊大炮,现状如何?为什么呢? (2)三尊大炮是干什么用的?有怎样的威力? (3)孩子们对大炮有何反应呢?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全班交流,重点明确。

(1)抓住"沉默"一词,理解拟人修辞于法的运用。"风调雨顺""和睦""没有发生过战争"。 (2)教师的介绍"进行战争""灾难""巨响""震得耳朵都聋了"。

(3) "脑海里赶不走大炮的影子。" 是多:1 4.阅读课文第7自然段至结尾,思考: (1)卡卡国王召来波波干什么?为什么不直接把国王的意图写出来? (2)卡卡国王下了一道什么命令?居民们有什么反应?他们想些什么? (3)新年到了,卡卡国王发布了新年讲话,内容是什么? (4)新年钟声敲响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你能想象当时孩子们欢呼的情景吗?用自己 的语言描述出来吧! (5)紧接着,又有什么事情发生? (6)这个夜晚,这三尊大炮留给人们什么印象? 5.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6.全班交流,重点明确: (1)面授自己的意图,给人们惊喜。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作铺垫。

(2) "把城堡上的三尊大炮,掉头面向城堡的广场。""大家感到惊奇。""要发动战争?""会向老百姓开炮吗?" (3) "我们的狂欢活动就要开始了。"

第9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吗? I, (的"轰隆隆",三尊大炮撒放了糖果、降落伞、鲜花。 "广场上灯火通明,孩子们尽情地欢呼着。" (5) "传送一个好消息。"孩子们参加幸运大抽奖,幸运的孩子拿到了奖品。

(6) "难忘"。

7.学生自读第7自然段至结尾,思考: (1)课文为什么要写第1 -6自然段,可以删掉吗? (2) "难忘的狂欢之夜,难忘的大炮"可改为"难忘的狂欢之夜和大炮"吗? 8.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9.全班交流,重点明确: (1)不可以删掉,为下文服务。与文章的第7自然段至结尾即"狂欢活动"形成对照。更鲜明地突出了大炮在 和平时代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2)不可以改。两个"难忘"强调突出人们狂欢之夜的感受。

三、拓展延伸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画出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其含义。

3.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就"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讲点什么呢? (引导明确: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珍情和平)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又有新的收获吧,请归纳一下,好吗?

第三课时

巩固复习,完成基训

第10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第19课 生死攸关的烛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正确认读4个生字。正确认读生词。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在危险面前的表现和品质。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同学们,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60多年前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播放二战战事录像)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39-1945年期间,是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为主的反法西斯力量与以德 国、意大利、日本为主的法西斯力量之间的战争。 现在就让时间倒流,让我们再一次回到60多年前的反法西斯战争中,看看那时的人们是怎样与法西斯战斗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感人故事一一《生死攸关的烛光》。 2.理解"生死攸关"的含义。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伯德夫人保护的是怎样的情报?绝密的情报 是怎样的情报?为保护情报伯德夫人想了什么办法? 2.学生有条理地复述课文,其他学生评议,教师点拨。

三、细读课文,感悟人物的晶质

1.默读课文,思考:当危险步步逼近时,伯德一家三口是怎样和敌人巧妙周旋的?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可以 在课文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2.交流:伯德夫人是怎么做的? (1)请学生读句子"她发觉,两个孩子„„取出一盏油灯放到桌上,小声说:‘先生们,点上这盏灯更亮些! '说 着,轻轻地把那支蜡烛吹熄,推到一边去"。

从句子中你体会到伯德夫人表现怎么样?抓住"若无其事""轻轻"和说的话。

(2)教师过渡:德国人又把蜡烛点燃,此时房间里气氛会怎么样?指名朗读有关句子,联系前文理解"不堪设 想"的意思,以及"不堪设想"的后果。

(3)画出描写雅克表现的句子;体会雅克的品质。

(4)教师小结:多了不起的雅克呀,带着感动和钦佩再读句子。蜡烛越来越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这时又 出现了什么情况呢? (5)体会"娇声"一词。指名读杰奎琳的话。 (6)端起烛台的她会想些什么呢?

第1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四、畅所欲言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伯德夫人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儿子雅克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女儿杰奎琳

五、升华主题

1.这个故事一波三折,让我们感受到一家三口的勇敢机智,而这种勇敢来自什么呢? 2.读了这个故事,我们想说点什么呢? (记住历史,记住为正义而战争的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发出心灵深处的呼唤:远离战争,拥抱和平)

六、课堂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样的收获?都来总结一下吧!

第二课时

巩固复习,完成基训

第12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口语交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辩论会,表明自己对"聪明"的看法。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读题引入

1.读课本"口语交际"内容,填写并理解辩题。

聪明来自 。 2.确定观点,明确要求。 正方:聪明来自勤奋(努力、后天的学习) 反方:聪明来自天赋(先天因素) 位 辩论的要求: ( 1 )用普通话辩论,语速不宜过快,语言表达清晰。 (2)要说清楚自己的观点,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二、观看录像,了解辩论的特点 1.出示辩论会的主题,学生讨论。

2.总结辩论方法、辩论程序,明确注意事项。

(1)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注意引用名人事例证明自己的看法。 (2)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以理服人。可反驳,可提出疑问,可引用名人名言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3)运用反问,增强语气。 (4)辩论时说话要文明礼貌、得体大方、机智敏捷而又不失诙谐幽默。

三、自由练说或小组交流 1.自由练说。

2.小组交流。学生评价。 3.推选人选。

四、分成正方、反方两组,临时调整座位进行辩论

1.选定主持人一名,全班分正方、反方两组,调整座位。2.辩论。

3.教师、学生评议。

五、教师总结,达成共识

通过这次辩论,你对聪明的决定因素有什么新的认识?

第13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语文活动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教学重点: 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教学难点: 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读"万花筒",了解内容,明确要求

1.学生自读"万花筒"部分,了解有哪些内容,明确要求。2.学生交流"万花筒"内容及要求。

(1)写字:辨字形,读准字音,辨别字义,写规范汉字。 (2) "我发现":理解、辨析两组词语,恰当运用词语。

(3) "我能说":理解一词多义或同一词语在不同句子里的不同意思,灵活运用词语。 3."写字"。

(1)教师出示田宇格卡片,学生认读汉字。

(2)学生比较汉字读音、字形、字义,并组词。 (3)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汉字。 4."我发现"。

(1)学生熟读"我发现"中的词语。 (2)学生理解体会两组词语。两组词语各在什么情况下运用?表达什么样的情境?由此联想到什么? (3)学生交流感悟。

①"幸运""欢呼""和睦""安乐""风调雨顺""喜气洋洋"这一组词让人 联想到幸福的时刻 联想到和平的时刻 联想到富强的情境 联想到

②"悲伤""流泪""荒凉""惊慌""不堪设想""一筹莫展"这一组词让人 联想到危险的时刻 联想到贫穷的时刻 联想到战争与炮火 联想到 (4)补充两组词语。

例:第一组:愉快、安宁......第二组:凄凉、不知所措......5."我能说"。

(1)学生读两组句子,理解加点的词。 (2)交流。

停车坐爱枫林晚。(引进动作的原因,相当于"因") 他那个小伙伴坐在地窖里。(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上,支撑身体)

第14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我的房子是坐北朝南的。(多指房屋背对着某一方向) 喝水有什么好笑?新鲜!你说说他们怎么喝法。(稀罕) 叶子绿得那么新世界鲜。(没有枯萎) 噢,空气竟造出了这么一大片天地,真够新鲜! (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

二、"百宝箱" 1.读写词语。

2.明确这几组词语的结构特点。3.背诵这几组词语。

4.自己还能说出与这几组词语结构类似的词吗?请举一例。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定收获不小吧!把它写下来,作为自己学习的经验,积累起来,运用到以后语文学习中去。

第二课时

巩固复习,完成基训

第15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习作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写清楚制作小工艺品的过程 教学重点: 写清楚制作小工艺品的过程 教学难点: 写清楚制作小工艺品的过程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制作小工艺品或展示小工艺品,体验制作过程,用语言表述制作过程。 1.用废旧物品制作小工艺品。废物循环利用,增 强环保意识。 2.将小制作与同学交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3.介绍制作的小工艺品,并将制作过程说清楚,写 清楚。重点介绍制作的小工艺品并叙述清楚制作的过程。

突破方法:通过动手做,具体地体验制作过程;通过说明确制作过程。

一、创设氛围,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经典音乐,展示一些小工艺品或小工艺品图片或多媒体演示与小工艺品有关的各种场面,使整个课堂

有一个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动于制作的欲望。

二、学生动手制作小工艺晶或展示自己制作的小工艺品 1.动于制作小工艺品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 (1)小制作的名称、组成部分、制作材料。 (2)制作小工艺品的过程。 2.展示自己制作的小工艺品。

三、上台介绍

1.介绍小工艺品,当一回小解说员。2.细说制作故事和自己的感受。

四、评议交流

1.学生参观小工艺品展。

2.评议,推选好的小工艺品,评出"最佳小制作"。

3."最佳小制作"的主人,再次解说自己的制作,叙述自己的制作故事。

五、学生撰写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写清楚制作小工艺品的过程 教学重点: 写清楚制作小工艺品的过程 教学难点: 写清楚制作小工艺品的过程 教学方法:导析法

第1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教学过程: 交流,修改,完善习作。

一、交流习作

1.采用同桌交流习作的方式进行交流。

2.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欣赏别人的成功之处,审视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

3.学生修改习作。

二、赏析评改

1.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评议。2.教师选择习作展示、点评。 3.学生再次修改习作。

三、抄写习作

学生将再次修改的习作抄写在作文本上。 例文

有趣的纸人

星期六晚上,我做完作业,闲着没事干,决定做一个"有趣的纸人"。 (点评:开门见山,点明制造名称。)

说干就干,我找来半张旧日历纸、圆规、剪刀、水彩笔、双面胶、胶水等材料和工 具。先取出日历纸,用圆规在纸上画一个半径12厘米、圆心角120度的扇形并将它剪了下来,固定成一个圆锥。瞧,纸人的身体做成了。

(点评:交代制作用品的准备。"先" "接着" "紧接着""最后"交代清楚制作的程序。)

接着,我画一个半径1厘米的园,小心翼翼地剪下来。、干什么呢?告诉你吧, 要做一个可爱的小脸。我在空白的园内用水彩笔画上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我把这个脸型粘了胶水贴在身体上部。

紧接着要做一对小巧玲珑的手臂:从日历纸上剪一个长16厘米、宽2厘米的 长方形然后对折,在两端剪出手掌形,拿起小刀在纸上"做手术"一一在脸型下处 的身体两侧各挖一条缝,把手臂穿进去,用胶布固定。 咦!这纸人头顶光秃秃的,真不好看。对了,给它做顶帽子。于是我又剪了一 个半径3厘米的圆对折,剪掉同心小半因后张开,涂上红颜色,把它戴在纸人头顶 上。

最后,我操起画笔帮纸人打扮,使它"穿上"美丽的"衣服" "衣服"上画有五 颜六色的气球,分别写上"澳门,你好!" "祝愿澳门人民生活更美好! "这时,我仿佛 看到了气球飞到澳门上空,举国上下热闹非凡,载歌载舞,欢庆回归。

(点评:想象合理,给人回味。)

啊,一个栩栩如生的纸人做好了,我细细欣赏着它,心潮澎湃:我要把

第17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纸人送给澳门小朋友,捎去我美好的祝愿。 (点评:揭示工艺品的思想内涵。)

第18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第20课 虾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词。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的层次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层次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达•芬奇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而中国画家齐白石的画,却让人感悟到了生活的情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齐白石的《虾趣图》

2.出示齐白石的《虾趣图》。

(1)学生看图,欣赏画的精妙之处,感悟绘画艺术的魅力。 (2)交流观后的感受。

3.同学们都很有欣赏水平,感受了齐白石的《虾趣图》的精妙,感悟了绘画艺术的魅力,而作家秦牧又体会到齐 白石画虾的什么妙处呢? (板书课题:虾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记词语,读通课文。2.想想、课题"虾趣"的含义,用文中的原话来回答。 3.交流、明确。

(1)读准字音,写正确的字形。

惟( )透( ) 搏( )嬉( ) 钳( ) 退( ) 缩( )翘( ) 觅{ )藻( ) 纹( ) 态( ) (2)理解词语。 惟妙惟肖出神入化 (3) "虾趣"的含义。

"一边养虾,一边欣赏大师的虾画,这真是无法言传的虾趣。"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学生读课文,理清层次。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理清层次。

第一部分(第1 ~2自然段) :感悟齐白石虾画的妙处。

第二部分(第3 -斗6自然段) :通过观察了解,具体地感悟虾趣及虾亘二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 :总括,揭示"虾趣"的深层含义。 3.再读课文,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四、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本课的生字,理解了重点词语,初步感知了课文

第19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悟"虾趣"。2.作者是如何把"虾趣"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 感悟齐白石的《虾趣图》的魅力,感受作者的情怀。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的情怀,感悟作者的生活情趣,陶冶自身的情趣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内容 1.听写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知了文章的内容"一边养虾 二读书晶悟,体会虾趣

1.自读第1,,2自然段,将作者对齐白石虾画的感悟的一个词画出王 2.指名读第1,2自然段。 3.交流、明确: (1)齐白石画虾的妙处:惟妙惟肖。

(2)更引起"我"养虾、观察虾的兴趣,这是"虾趣"之一。 4.学习课文第3 -5自然段。

(1)自读自悟,体会特点。出示自读提示: ①读一读你最感兴趣的自然段。 ②画出重点词语,体会虾的特点。 (2)小组汇报,交流收获。 (3)集体交流,资源共享。

根据学生的发言调整以下三段教学顺序: ①第3自然段。

A.学生汇报:围绕"活蹦乱跳"来写,突出虾的生理特点。 B.抓词抓句,体会虾趣。

教师:虾"活蹦乱跳"有什么生理特点呢?你是抓住哪些词来体会- .a.抓词语体会。(透明、明显、搏动) b.朗读体会。 ②第4自然段。 ○3第5自然段

5、学习第6自然段。(1)自读自悟。

(2)小组汇报,交流收获。 (3)全班交流,资源共享。 (4)朗读体会。

6、学习第7自然段。

(1)自读自悟,这一段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2)交流明确

第20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巩固复习,完成基训

第2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第21课 看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2.课文第1 -2自然段。 教学重点: 详写、略写与中心的联系 教学难点: 详写、略写与中心的联系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都爱看电影、电视剧。好的电影、电视剧往往以它生动的故事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吸引着我们,令人难以忘怀。作者看了一场戏,过后留给他的是什么印象呢?这节课我们学习《看戏》。

二、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看注释、查字典,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2.引导学生正音,辨字形,释词义。 (1)字音、字形D 暑(shu) 润( run) (2)词语。

铿锵:形容声音响亮 炯娜:姿态轻柔美丽。 鸦雀无声:形容毫无声响。

圆润:饱满而润泽。 充沛:充足而旺盛。

3.指定两人分读课文(一人读前三段,一人读后:兰段),要求读准字

三、阅读新课,引导分析

1.教师范读课文第1 -2自然段,学生思考: (1)本文的题目是"看戏",开头段在写到剧场以前先写了什么? (2)接着写剧场的什么情景?怎样写出这种情景?这样写具有什么? 2.交流明确: (1)开头段先写出"暑气并没有收敛",公园里"古树是静静的"后写剧场也是“静静的”。渲染演出之前的气氛,是为了说明观众静候演出开始,表现观众对于欣赏梅兰芳舞台艺术的渴望心情,有这位艺术家的演出,剧场就成了艺术的圣殿。

(2)剧场里人多。"人海”的比喻.表现出广度,表现出剧场里观众非常多。说明广大群众喜爱梅兰芳的舞台艺术。人多、暑热和静静情景的对门统一,衬托出梅兰芳表演艺术的巨大吸引力量,也表现了观众的修养和热情。

(3)本文的中心是看戏.上面两段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层层铺垫、创造气氛的作用,让读者受到安静气氛的感染,吸引读者阅读后面描写演出的文字。

四、课堂小结

第22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这节课我们感受了演出前EfJ场=~气氛,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感受演出时的气氛,感受艺术家精湛的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课文第3 -6自然段。 教学重点: 详写、略写与中心的关系 教学难点: 关于描写声音的方法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分析了前两段,看戏前的情景,层层铺垫,创造气氛。演出的情景又如何?我们接着学习下文。

二、学习新课

1.引导学生分析第3自然段c (1)速读第3自然段。 课件出示要求: ①画出比喻旬,讨论比喻的作用。 ②画出介绍剧情的句子。

③本段关于剧情的介绍,从文章整体看,写得详细,还是简略?为什么? (2)讨论、明确。

①"屋楼"将京剧舞台的美感形容得非常出色总写出戏台上演出的戏剧情节和人物活动。

②"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诲。" ③写得简略。因为本文的中心是赞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热情的观众和热情的艺术家。剧情与中心关系不 大,写得十分概括。 (3)学生再读介绍剧情的句子。 2.引导分析第4自然段。

(1)学生自读第4自然段,画出表现女主角上场时观众情绪变化的句子,画出描写女主角歌声的词句。 (2)学生读出相应的语句。 (3)学生齐读第4自然段。 (4)讨论: ①女主角上场时观众的情绪有何变化? ②作者是怎样描写声音的? (5)交流明确: ①观众情绪的变化"这个平静„„的掌声"o ②"辽远"与"逼近"、"柔和"与"铿锵"两对反义词把歌声形容得神奇美妙。

第23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6) "唱词像珠子似的„„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中四个动词能否互换?为什么? (7)明确:四个动词不能互换,唱词从一笑一聋,从优雅的"水袖"中,从娴娜的身段中,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 去,只能说"滚",一粒粒的珠子着地,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只能说"滴",珠子从地上反弹到空中,余音缭绕,只能说

梅兰芳的歌喉美妙动听,人耳入心,令人回味无穷,因而用"落"一 (8)自由读第4自然段,加深印象。 3.引导分析第5自然段。

(1)教师范读第5自然段,学生昕读思考: ①听到美妙的歌声,观众的表现如何?抓住关键词。

②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画出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理军 (2)交流明确: ①"鸦雀无声"着了魔"象潮水一样,涌到这位艺人的面前。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现众被女主角的表演感染激动和对衬托出梅兰芳京剧表演的巨大艺术魅力。

(3)这两段与第2自然段比较,对于全文及中心来说有什么特点? 明确详细,直接突出中心。 (4)学生齐读第5自然段。

4.齐读结尾段,体会句子的表达方式。(1)齐读结尾段,体会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提醒读者注意,引发思考。结尾点出表演艺术大师,结出文章的写作主旨,突出文章的中心意思。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定有新的收获,有很多感触吧,总结一下哟。

第三课时

巩固复习,完成基训

第24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第22课 二泉映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会认课文的10个生字,理解抄写本课的词语。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倾听感受朗读感悟,并能熟读 注点:感悟、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欣赏音乐吗?为什么? (抒发情感,陶冶情操)今天这节课,老师埠兰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请 仔细聆昕,用心体会,昕完后谈谈第一感觉。

2.播放乐曲《二泉映月》节选) 3.谈谈听后的感受。

(悠扬、婉转、悲伤、深沉、优美、高昂„„) 4.介绍了解曲名。

你们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这首曲子名叫《二泉映月》。

二、了解阿炳身世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为"二泉映月",将给我们介绍《二泉映月》这苔巨子号想了解"二泉映月"在 哪些问题呢? (1) 《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 (2)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谱写这首曲子的? (3)这个曲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通过课前预习,交流问题(1)。

3.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你对阿炳的了解。

三、精读第1 -4自然段

1.《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阿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作的呢?请同学们学习1自然段。2.学生自读。 3.分节指名朗读。

4.教师随机指导朗读。

( 1) "饱经风霜"一词所在的句子及意思。

(2)出示"卖艺度日"一词,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交流明确,了解创作背景。 时间:中秋夜 地点:二泉

环境:月光、流水

心境:想到•„..听到„...

第25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6.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完整地说清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背景。

7.再读第4自然段,你觉得哪些词语、句子比较难理解或写得好。"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倔强的呐喊•„"一句怎么理解? (1)分组交流体会。

(2)推荐代表,汇总发言。

(3)教师随机点拨,体会"坎坷""呐喊"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8.指导背诵第4自然段。 (1)自由读。 (2)指名读。 (3)集体读。 (4)自由诵读。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我们有何收获呢?请同学们归纳一下吧!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感悟《二泉映月》的内涵,感受阿炳的精神

教学难点: 让学生倾听感受朗读感悟,并能熟读 注点:感悟、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一个中秋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似水的月光,凉凉的流水,勾起了~~吞雪 百感交集,但能对谁说呢?他是个艺人,此时,他要借用琴声来倾吐自己积淀已久的情怀。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前兰句,想象当时的情景。(1)学生自读自练飞

(2)指名读,学生评价,教师点评。

2.再读,将第5自然段中描绘琴声的旋律和其中包含思想感情的句子画出来。

(1)学生自读,画出句子。

(2)体会句子在表达上的特色。 (3)交流体会。

①三次写到旋律,每次写到旋律后又写出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②语句表达整齐。(回忆、怀念、思索;充满、表达、抒发) ③齐读这段话,体会这一表达特点。 3.朗读比赛,加深体会。

第2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1)分组朗读,推荐代表。

(2)代表朗读,其他同学评议,教师点评。 (3)畅谈朗读获胜经验。

4.这段文字让我们体会到乐曲的旋律以及旋律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让我们背诵下来吧! (1)学生自由读。 (2)同学间试背。 (3)指名背诵。

三、拓展延伸

1.读了这篇文章,倾听了这首二胡曲,乐曲把阿炳对人生的体验和追求告诉了我们,你、想对阿炳说些什么呢?请把想说的写下来。2.交流,教师点评、修改。

第三课时

巩固复习,完成基训

第27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重点: 说说自己的思考,谈读新闻的感受 教学难点: 说说自己的思考,谈读新闻的感受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从一出生就睁大了一双好奇的眼睛,我们在"好奇"之中不断成长,在"好奇"之中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 不断地充实着自己的头脑。然而世界每天都发生着变化,每天都有新奇的事情,我们又如何尽情地了解这些变化 呢?昕报道,看电视新闻,读新闻就是一个好办法。今天我们将去接触新闻,感悟新闻。

二、明确要求

1.读口语交际提示,明确具体要求。2.学生交流"口语交际"的具体要求: (1)读新闻,谈自己的感受或代替李老师向两位列军长说说心里话。 (2)收集感兴趣的新闻,说给大家听,再说说自己的思考,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指导

1.教师指导学生读新闻,谈自己的感受。

(1)这则新闻报道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2)这则新闻报道中所写的事是值得人们肯定的,还是让人们否定的? (3)新闻报道中的主人公的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吗?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品质? (4)这则新闻报道是个别事例,你觉得作者报道的目的是什么呢?你有什么启示呢? (5)李老师对两位列车长要说的心里话会表达什么思想内容? 2.教师出示一则新闻,谈读新闻的感受,为学生作示范。 (1)出示新闻。

(2)教师谈自己读新闻的感受。

四、学生读新闻,谈感受

1.学生自读新闻,写出自己的感受。2.小组交流感受,推荐小组代表。

3.小组代表在全班发言,其他同学评议,教师点评。

五、学生收集新闻,与同学交流讨论 1.小组交流。

1)学生读自己收集的新闻,说说自己的思考。 2)其他同学评议,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28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3)推荐好的新闻,小组共同讨论,交流感受。 2.全班交流。 1)小组代表发言。

2)全班同学评议,教师点评士

六、课堂小结

通过交流,我们对新闻报道有了更多的了解,今后,我们将不断地关注新闻,学写新闻,将新闻报道中弘扬的那 些好的精神发扬下去,让新闻报道的作用落到实处。

第29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语文活动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比较读写形近字。 2.积累词汇、哲理性语句,丰富语言。 教学重点: 积累丰富语言

教学难点: 亲近自然感悟自然,并表达感受。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学习"万花筒""百宝箱"。

一、读"万花筒"I了解内容,明确要求

1.学生自读"万花筒"部分,了解安排了哪些活动,明确活动的具体要求

2.学生交流"万花筒"内容及要求。

(1) "写字"辨字形,读准字音,辨别字义,写规范汉字。 (2) "我发现"有些词语前后颠倒过来,表达相同的语意。

(3) "我能写"两组排比句,掌握排比句的结构特点,用加点词仿写排比芝: 3."写字"。

(1)教师出示田字格卡片,学生认读汉字。

(2)学生比较汉字字形,区别汉字读音,并组词。 (梅付lei木梅花『博胎十博物馆

悔huT t悔恨J搏悦于拼搏 诲hul i教诲l膊b6月胳膊 (3)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汉字。 4."我发现"。

(1)学生熟读"我发现"中的前两组词语。

多姿多彩一一多彩多姿离乡背井一一背井离乡

(2)体会这两组词语在结构上的特点,每组词语中两个词语的意义上的特点。结构上,前后颠倒过来;意义相同。

(3)学生按前两组词语结构上的特点,写出各自对应的新词,读一读.体会其意义。 (4)交流明确。(课件出示)

①千钧一发-------一发千钧 大名鼎鼎--------鼎鼎大名 天涯海角------海角天涯 半夜三更--------三更半夜 ②结构上前后颠倒,但意义上是相同的。 (5)你还能写出具有以上特点的几例词语吗? 5."我能写"。

(1)学生读两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体会句式上的特点。 (2)交流明确: ①两组句子都是排比句。第一组排比句是由三个",有„„也有• 由"

第30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在„„在..„•在„"关联的兰个分句组成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亲近自然感悟自然,并表达感受 教学重点: 亲近自然感悟自然,并表达感受 教学难点: 亲近自然感悟自然,并表达感受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学习"大舞台"之"花海流连..

一、学生读"花海流连" 1.学生自读,明确其内容及活动要求。 2.学生交流自读感悟二

(1) "赏花姿"养花.与家人一起欣赏。 (2) "解花语"花代表祝福,花种不同,代表的祝福也不同。你知道哪些花语? (3) "赞花魂"花似人‘也有她的品质、精神。唱一首花的赞歌或吟一首小诗。

二、教师引导

1.展示一盆花,与同学们一起欣赏,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欣赏花的色、香、形。(1)这种花具有什么特点,能表达什么语意。 (2)教师吟诵有关这种花的小诗。 2.学生交流欣赏体会。

三、学生"赏花姿""解花语""赞花魂" 1.学生展示自己的盆花。

2.学生"解花语",吟诗或唱歌来"赞花魂"。3.学生评议,教师点评。

4.学生完善自己的小诗或赞歌。

四、活动小结

将本节课的收获,归纳总结一下,与同学们共赏吧。

第三课时

巩固复习,完成基训

第3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习作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编写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将旧故事新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 将旧故事加人新的内容或变换新的情节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故事新编。

一、儿时就听爷爷奶奶讲故事,我们是伴随故事长大的。很多故事流传久远我们听过,我们还能绘声绘色地讲述。然而世界每天都在变化着,每天都有新鲜的事情,故事也应有新内容、新的情节,那些老故事也可以刊 了。这节习作课就是一一故事新编。

二、读"故事新编"提示,明确要求 1.说说习作要求。

2.课件出示图片,说说图片内容: (1) {坐井观天》改为《青蛙跳出了井口》。 (2)续编《龟兔赛跑》的故事。

(3) {乌鸦和狐狸》改成《乌鸦不上当》。

三、展示想象,改换情节 1.新编《青蛙跳出了井口》。

(1)青蛙怎么跳出了井口,为什么跳出井口,跳出井口后是怎样的情景。

(2)学生想象,交流探究。

2.{龟兔赛跑》是乌龟赢,续编会是谁赢得比赛呢?又是怎么赢的呢? 3.{乌鸦不上当》乌鸦怎么才不上当?狐狸是怎么做的?乌鸦又是怎么做的。

4.还有什么样的故事?还有什么样情节变化?请学生讲述。

四、学生讨论,指导学生写具体

1.选择一个情节,想一想:如何写具体? 2.提醒学生:抓住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写具体。

五、学生自由习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点评习作。2.修改完成习作。 教学重点: 将旧故事加人新的内容或变换新的情节 教学难点: 将旧故事加人新的内容或变换新的情节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1.交流、点评习作。

第32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2.修改完成习作。

一、学生交流习作(课件出示学生习作) 1.学生朗读习作。

2.学生欣赏习作:习作好在哪里?作了哪些改换? 3.找出习作的精彩之处,说说是怎样写具体,怎样创新的? 4.提出修改建议。

二、学生修改习作

1.对照欣赏的习作,找出自己习作的精彩之处、不足之处。2.检查自己习作是否有创新想象。 3.修改习作。 4.小组内交流 5.再次修改习作。 三抄写习作

将习作规范地抄在作文本上。

第33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第23课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淡妆浓抹、相宜、青螺"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读懂诗词大意,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去过西湖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领略西湖的风光。请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用恰当的词语概括西湖美 景和你观看时的感受。

二、理解诗题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景色的诗,看看诗人是怎样用美好的语言来抒发自己对西湖风景的赞叹的。 (板书:诗题、作者及朝代) 题目较长,应该怎么读? (学生练习读诗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怎么理解的呢? (诗人在西湖上饮酒,晴转阴雨)

三、体会诗意

1.请两名学生分别读两首诗。

谈:你们准备怎样学习? (先从题目人子,然后理解诗句和诗意。要发挥想象,读出感情,最后熟读成诵) 2.好,大家先在小组讨论学习吧。 (学生分小组学习) 3.汇报学习情况。

诗的意思是:西湖,晴天时水波闪动,湖光正美好;下雨时,烟雨中迷茫的山色也奇异。想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 不管是淡雅的还是浓艳的装束,对她都很相宜g

四、读中想象

1.引导学生观看课文插页图片。教师述:晴天的西湖,湖水荡漾,波光邦邦,风光秀丽;雨天的西湖,烟雨笼一 空灵迷蒙,景色奇异,真是各有千秋,同样迷人。直到今天,人们还把西湖称做"西子湖"。 2.结合诗句、画面,把你想象中的西湖画一画吧!

五、体会意境及作者表达的感情 交流:诗人写西湖,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长时间欣赏整个西湖的美景,运用比喻,让读者充分想象西湖晴天、雨天不的美,表达诗人对西湖美喜 的喜爱和赞叹之情)

六、指导朗读、背诵

七、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描写西湖美景的古诗词

第34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八、课堂小结

学生自由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诗词大意,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游览了西湖,领略了西湖晴天雨天各有所妙的美景。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走。有谁知道洞庭湖?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

(位于湖南北部,岳阳市附近,方圆八百里,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教师:介绍得真不错!咱们一起去看看。 3.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景象?你联想到了哪些词语? (陆月当空、风清月朗„„) 4.教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 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宁静和谐

5洞庭湖景色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

2.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词,说一说。3.教学第一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多媒体出示"湖光秋月两相和"。

学生交流:相:相互。和:和谐,协调。秋月:可以看出时吁吁的晚上。 诗句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口在起,显得非常和谐。

( 2)磨:酬。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教师点拨: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 (康拉、模糊) 这句诗的意思是:湖上一丝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脏,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第35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教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指导朗读c ①指名美读。 ②配乐读。 ③配乐齐诵。

6.教学第二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多媒体课件出示) (1)学生齐读诗句。

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呼应了题目:望洞庭。山:这里是指君山。 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O (3)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枚青螺。 (5)指导朗读这一句。 .诵读、会意。

( 1 )教师: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 ① 指名吟诵。 ② 齐诵。

③ ③练习背诵。

三、总结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游人很多C有机会一定要亲临观赏,饱览那秀丽的风光。

第三课时

巩固复习,完成基训

第3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第24课 空城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生字词,初读课文,把握叙述层次及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弄清"空城计"是怎么一回事

教学难点: 感情诸葛亮这一光辉历史人物形象及作者表 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历史上有←段兰国鼎立的时期吗?老师知道你们特别爱读书,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最崇拜的三国人物? (学生自由发言:周瑜、张飞、曹操、诸葛亮„„)

2、.的确,东汉末年是一个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期。智慧、胆识尤为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篇表现人物超常胆识、智慧的课文,即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的《空城计》。 (板书课题:空城计)

3、空城计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练习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4.试一试,这些生词你能读准确吗? (学生轮读) 出示生词:魏国 诸葛亮 抵抗 兵卒 扫帚 吩咐 疑惑 撤退 丞相埋伏 心惊胆战 尘士飞扬 轻松自得 迷惑

二、自读自悟,小组交流

1.同桌每人→自然段轮读,互相检查二F朗读情况。2.同学们能够把课文读通顺了。

下面,我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在不懂之处,做上记号。(学生自主阅读)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小组交流) 4.下面我们就请各小组汇报→下,你们读懂了什么? 汇报要点: (1)课文主要内容。

(2)课文的叙述顺序。(起因一一经过一一结果一一揭秘) (3)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疑惑、心惊胆战、尘土飞扬„„) (4)对人物的初步评价。(诸葛亮遇事冷静,有胆有谋;司马豁谨慎等) 5.提出不懂的问题,在深人学习中解决。

6.小结:同学们读书非常认真,老师相信,这些问题在你们深入读书中会自己找到答案的。

三、深入读书,讨论交流 1.出示阅读要求。

第37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1)诸葛亮是在怎样的情况,想到用计的? (2) "空城计"具体是怎么回事? (3)结果如何? (4)诸葛亮怎么想到用此计的? 2.围绕"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找到相关段落和重点语句,组内交流,准备下节课,在全班交流。

四、识记生字,抄写生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把握叙述层次及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弄清"空城计"是怎么一回事

教学难点: 感情诸葛亮这一光辉历史人物形象及作者表 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认识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感情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交流讨论

1.上节课,我们通过自读自悟,明白了空城计是怎么一回事了。这节课,我们具体分析空城计实施的过程 识诸葛亮过人的胆识和智慧。 2.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围绕上节课出示的"阅读要求"中的4个问题来讨论交流,弄清诸葛亮实施"空城计"的过程。

(1)诸葛亮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想到用计的? 引导学生抓住"十五万""五千"等数据,对比分析:兵力悬殊;司马置在刚"占领街亭",打了胜仗,士气正旺,而τ 葛亮"有一半还是运粮草的兵,不能打仗""这些兵卒昕说司马宣悉的大军来了,都吓得心惊胆战,不知怎么办才好对比分析:士气不足。

思量结果:只能智取,不可强攻。 (2)"空城计"究竟是怎么回事? ①学生找到相关段落,认真默读。

②同桌间表演诸葛亮"吩咐"部下的情节和吩咐后自己的举动,体会诸葛亮临危不乱、处变不惊、遇事冷静的= 象特征。 (相机指点朗读语气,应沉着,语速中,语气坚定) (3)结果如何? (司马蘸中计) 引导学生想想:司马蘸撤退的原因是什么。(诸葛亮的轻松自得,自己的谨慎和自负)

第38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4)诸葛亮怎么想到用此计的? 引导学生读最后一自然段,感悟诸葛亮的超人胆识和智慧,来源于对他人正确的了解和分析。

三、演一演,展示故事情节

1.指名分角色读"诸葛亮施计" "司马蘸中计""诸葛亮揭秘(释计) "部分。

2.再指名学生表演相关情节,可以加进自己的创意动作或语言,但必须符合人物身份。鼓励学生大胆表演。

四、引导评析人拗,初步感悟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1.在"空城计"这个故事所讲到的人物中,你对他们有怎样•的评价?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学生畅所欲言)

第三课时

巩固复习,完成基训

第39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第25课 童年读《水浒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读、理解生字词,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标出不懂的内容,准备质疑。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你们喜欢读书吗?说说你曾读过了哪些有趣的书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自己童年读 浒传》的文章。 (板书课题:童年读《水浒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查一查字、词典。 2.思考:全文写了什么? 3.有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4.全班交流。(课件出示下列词语) (1)生字词:读一读下列词语。

水浒传 特别 搬 秦叔宝 身材魁梧 赤手空拳 破涕为笑 毕竟 生辰纲

(2)读准下列多音字: 水浒传 好奇 吞没 答应 曲折 天分 赤手空拳 (3)理解下列词语: 百听不厌破涕为笑迫不及待豪情壮举毕竟赤手空拳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天分观摩

(4)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我"童年读《水浒传》的故事,表达了"我"对这本书的喜爱之情。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各拟一个小标题更好。

2.想一想,从这些内容中,你明白了什么? 3.学生默读。边读边做笔记或批注,以备交流。

四、熟读课文

五、指导书写本课生字,抄写生词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自读自悟,知道"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从中感悟"我"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第40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童年时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交流读书收获(能拟出小标题更好) 1.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1)武松打虎,百听不厌; (2)盼望长大,能读《水浒传》; (3)答应买书,破涕为笑; (4)买来新书,爱不释手; (5)细读《水浒传》 ,无比喜悦; (6)成绩提高,读书有益。

2.小结: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作者就是这样写了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脉络非常清楚。3.质疑释疑。

二、引导精读,自读自悟

1.那么"我"究竟是怎么读《水浒传》的呢?请找到相关的自然段,读一读。

2.重点学习第4,5自然段。(1)指名读。

(2)回答,‘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 (3 )课件出示语句,品读感悟: ①尽管有些字还不认识,有些内容还不理解,我仍然津、津有昧地看下去。

(从中感悟到作者非常喜欢《水浒传》这本书) ②早上在晨曦中看,晚上在煤油灯下看,放学回来的路上,还坐在草地上看个没完。 师生配合读这句话,学生谈体会。(作者不分时间、不分地点,抓紧一切时间看,说明沉迷其中,对《水浒传》的 三达到痴迷的程度) 3这一段,我反复读了好几遍。, 从"反复"一词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读的次数多,读得细致) (4)把这些语句反复读一读,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

引导质疑,感悟表达方法

1、结合课题,引导质疑。

课题是:童年读《水浒传》那么课文只写第4,5两个自然段的内容不就行了吗?课文的第

1、2,3,6自然段与中 t关吗?

2、学生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第4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3.教师小结: 摞文通过写童年的"我"读(水浒传》的情形,表达了"我"对这部书的喜爱之情。从文章的每个自然段都能体会 安丁才《水浒传》的喜爱。第1,2自然段是"我"爱上《水浒传》的前因;第3自然段写了"我"为《水浒传》而哭笑,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第6自然段是"我"读《水浒传》后的好处,交代了"我"爱读《水浒传》的后果。文章围绕中 浑然一体,所以少了哪一段,都不完美。

作者用具体的事例和细节描写,来反映"我"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这种表达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四、拓展延伸

1.爱读书吧!读书会让我们受益无穷。请大家课外读一读《水浒传》这一名著。

2.童年的你读过哪些文学书?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五、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第三课时

巩固复习,完成基训

第42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第26课 三借芭蕉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会认6个生字,理解有关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借倍芭蕉扇的经过。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孙悟空这一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在《西游记》中,你最喜欢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西游记》里面的故事《三借芭蕉扇》。

2、齐读课题。你从题目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1)从"三"感受到借芭蕉扇的不容易。

(2)知道课文主要讲孙悟空三次借芭蕉扇的事。 (3)课题的关键是 借

小结:题目是文章的一扇窗卢.透过这扇窗户,认真观察,仔细琢磨,我们常常会有新的发现。

二、整体把握

1、教师:三借芭蕉屠.孙悟空每」次是怎么借的,结果呢?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课文,准备交流。2.学生认真读书。

3、交流。一借:礼、不肯借、二借:逼、借假扇 三借:骗、得真扇

三、精读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找到写=次管扇经过的自然段。

2、与同桌合作读书.交到这气次借扇的过程中,描写孙悟空言行的语句,好好读一读。

3.想一想:在这三次官雪白I示对孙悟空哪次借扇最满意?认真读书后,说说你满意的理由。

一、交流读书收获,感悟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和作者的表达方法

1、三次借扇经过: 一借(第3 -5自然段二营第6 -15自然段)三借(第16 - 22自然段)

2、三次借扇中,抓"列悟空之言行",评"孙悟空"。(1)指名读第3 -5自然三号

①品读语句(课件出示):他向铁扇会主行了个礼,说"我们被火焰山挡住了去路,请你把芭蕉扇借我老孙一用。" ②读句子,评"孙悟空.,

第43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有礼貌。(从"行了个礼""请"可以体会到) ③指名分角色读第:3 -4自然段,并复述。 (2)指名读第6 -15自然段。

①找到句子,品读"孙悟空摇身一变,变作一只小飞虫,从门缝里飞了进去。看见铁扇公主正在喝茶,他就到她的茶杯里。" "孙悟空这就不客气,在铁扇公主的肚子里翻起跟头来,疼得铁扇公主在地上直打滚。" "孙悟空爬到铁扇公主的嘴里,把头伸到外面瞧了瞧,看见铁扇公主手里拿着芭蕉扇,这才呼的一下跳出来。" ②标出描写孙悟空动作的词语,读一读,认真体会。 ③评"孙悟空"0 (机智、灵活、勇于斗争) ④指名学生表演这一部分内容。 (3)指名读第16 -22自然段。 ①找语句,读一读,仔细体会。

②评"孙悟空"。(有勇有谋、不怕困难、勇于斗争) 3.谈对"三次"借扇的看法。

(最满意:第三次。理由:机智、办法巧妙)

二、总结

作者抓住了孙悟空的语言、动作进行描写,使孙悟空这一机智灵活、不怕困难、勇于斗争的形象栩栩如生,也1= 故事生动有趣。我们应该学习作者的这种表达方法。

三、激励拓展

1.播放《敢问路在何方)(歌曲) ,正是由于孙悟空的机智勇敢,唐僧师徒才得以克服九九八十一难,修得正果 请大家课外仔细阅读《西游记》这一名著。

2.收集《西游记》中的其他故事,讲给同学昕。

四、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1)我还知道其他与"三"有关的典故。 2)我会讲《三借芭蕉扇》这个故事。

第二课时

巩固复习,完成基训

第44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习作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习作指导 教学重点:习作指导 教学难点:习作指导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读的书也越来越多。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着我们。书中的主人公常常牵动着我们的心。 我们为他们的快乐而微笑,为他们的痛苦而流泪,为他们的命运而担忧„„

读了文章,何不把自己读书后的体会和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呢?

二、明确习作要求

1.学生自由读"习作7"。

2.明确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写读后感。

3.弄清什么是读后感。即:读了文章、书籍后有体会,有感想,把它们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4.明确写读后感的好处。即:可以提高自己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开拓思路

1.小组内讨论、交流:如何写好读后感?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写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籍的读后感,首先要读懂这篇文章或这本书籍,知道文章或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想告诉 我们什么。 写读后感,可以就整篇文章来谈,也可结合文中的部分来谈。

四、指导选材

1.谈话:回顾自己课内外读过的书或文章中,最让你难忘或深有感触的人物、情节,想一想自己当时的读书感 受及联想到的人或事,跟他人说一说。 2.与同桌交流。 3.小组内交流。

4.说得好的,每小组推选1 -2人,在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赏评佳作,修改习作,抄写习作。 教学重点: 赏评佳作,修改习作,抄写习作。 教学难点: 赏评佳作,修改习作,抄写习作。

第45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技巧点拨

要想写好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读原文抓中心。

读是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得法,才能抓住要点,透彻理解文章中含着的意思,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才能读后有感,且体会深。 2.联系实际谈谈感受。

读书时要把自己置身其中,人情人境地去读,联系思想实际,想想文章中什么地方最感人,原因是什么;书中的 什么值得学习,怎样学习;读后能让人明白什么道理;有什么收获等,这样写起来才是"有感而发"。 3.读后感侧重于"感"。

写读后感,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着重写"感",以"读"为辅",读"是写"感"的切人点。不能只"读"不 •感",一昧地大段大段抄写原文,没有什么体会;也不能只"感"不"读",显得空洞,不着边际。 二学生在回顾、交流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好语言,完成习作稿。 教师巡辅,个别点拨。

三、指导修改习作

1.自己朗读习作,进行自改。2.指名朗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请3 -4名学生读习作,一个一个评,相机指导,肯定优点,引导补充修改。通过典型的习作评议,使学生明白改作文的要求和方法。 3.小组互读互评,对习作提出修改意见。 4.个人进一步修改、完善;

四、将修改完善的习作誉正在习作本上。

一) 教师检查学生习作稿的完成情况,留心发现佳作。 二) 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1.每个小组推荐佳作1 -2篇,由作者自由朗读。

例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保尔•柯察全那顽强的品格多么令人钦佩!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就会明白具有钢铁品质的人是"大写"的人。

(点评:开篇总写自己读书后|的感受。)

保尔一生十分坎坷,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写书,对自己毫不顾惜。书中写道:他呕心沥血写的稿件丢失了,多么令他灰心失望口阿,但他重新振作起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书中有段名言脸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保尔可谓强者的化身。

第4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点评:引用原文,交代自己写读后感的切入点。)

对照保尔,想想自己,感到脸上一阵阵烘热。记得今年大年初一,家家户户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我家却十分冷清。爸爸工作繁忙出差了,妈妈因病卧床不起。 听着孩子们在外面的嬉闹声,我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片刻就"簇簇"落下眼泪足 来。妈妈见我落泪了,指着床头的书说"轩轩,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看完|想实际来谈,情感真挚O 了吗?"我没有吭声,我再次把这本书翻阅,保尔的形象又浮现在眼前。对,我该做一个坚强的男子汉!我应该为家人分忧解难,决定下厨做饭菜。妈妈脸上露出了 笑容,紧紧拉住我的手说"你真是咱们家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啊! "我指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说"是它教会我的! " (点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实际来谈,情感真挚)

每当我遇到困难而退缩时,每当我受挫折而落泪时,我就会想起保尔那高大的身影,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 (点评:篇末点题,画龙点睛。)

总评:这篇读后感的特点是:有感而发,情感真挚。作者阅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后,对保尔这一主人公产生了敬仰之情,称赞他是"强者的化身"。当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用保尔这一榜样鞭策自我,做生活中的男子汉篇末紧扣文题,用"每当„„就„„"的句式表明了自己的抱负,是画龙点睛之笔。

第47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语文活动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辨析形近字.培养幸生的观察能力和识记能力规范书写。

教学重点: "万花筒""我发现""我知道""读读背背"栏目的内容。

教学难点: 在"大舞台"上展示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初步领略我国 古典文学的魅力。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完成"万花筒"的学习1.学生自由认读。 2.指名认读。

3.点拨:你发现这两组字有什么特点吗? ("吩""纷""粉"都有共同的部件"分" "绪""诸""暑"也有共同的 部件"者")再仔细观察,它们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 "分"和"者"写得较宽,占的空间较大) 4.引导正确书写。

对大家真是"火眼金睛" ,观察得真仔细。 5.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并交流识记妙法。 6.表扬写得好的同学,并展示。

二、教学"我发现"(课件出示句子) 1.学生自由读这四个句子,并指名读。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得"在不同句中的读音各不相同) 3.教师点拨:它们仅仅是读音不同吗? (意思也不尽相同) 4.再读句子,标出它们各自正确的读音,并说说各自在句中所表达的意思。

5.小结:要正确理解多义字,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体会。

三、教学"我知道" 1.引人:老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就是精髓,谁知道它们的名称及作者? 2.指名学生回答,并书写。 3.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4.相机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去阅读四大名著。重点阅读《西游记,感悟其中最感兴趣的故事或人物。做攸笔记,为展示读书成果作准备。

四、教学"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朗读。查字典。2.指名学生朗读。3.熟读,背诵。

第二课时

第48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教学目标: 从不同途径,初步了起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 的名称及作者,培养课外阅读习贯。

教学重点: "万花筒""我发现""我知道""读读背背"栏目的内容。 教学难点: 在"大舞台"上展示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段时间,同学们的读书兴趣十分浓厚。上网读书,去图书馆读书,去书店买书来读,去朋友家借书来读,老 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读书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有人说"一个人的品质就是在阅读中形成的。"可见读书一个人一生的影响很大。"幼学如漆",我们只要从小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将会终生受益,乐在其中! 在"四大名著"中,我们最熟悉的是哪部? 今天,我们就走进《西游记》,展示它带给我们的快乐。 (板书课题:走进《西游记》)

二、分组准备 1.调查阅读情况。

(1)你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走进《西游记》的? .(2)你准备用怎样的方式展示你读《西游记》的成果? 2.根据不同的展示方式分组。

大致共分4组读书笔记"组";讲故事"组",人物点评"组",绘画"组。

三、小组内交流,准备展示材料,布置好展板。

四、在全班交流,评选优胜组

1."读书笔记"组:推选2 -3篇优秀读后感,在全班朗读,教师作鼓励性点评。

2."讲故事"组:推选2 -3名选手,上台讲故事,用热烈的掌声予以鼓励。

3."人物点评"组:推选1 -2名小点评员,就《西游记》中的最喜欢的人物,进行点评,说清为什么喜欢他。

4."绘画"组:展示"情节连环画"或"人物画"从是否抓住人物特点来评点。

5.评选优胜组,掌声鼓励。

五、小结

通过本次的"大舞台"展示读书成果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鼓励学生自由地、从多角度来谈)

第三课时

第49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江老师

巩固复习,完成基训

第50页

推荐第4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触摸春天》课堂实录及评

来源:本站原创 2009-11-15 10:12:32 [标签:人教版 四年级 教案]奥数精华资讯 免费订阅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7课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流畅、引导、悄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概念、狐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道理。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投影仪 配乐带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师: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词,首先我们来做个听写练习, 检测同学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听写本课词语,同桌互评互改 师简要做点评)

师: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 ,我们还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谁来回顾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生:课文讲的是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春天的早晨穿梭在花丛中。

师:她在花丛中干什么呢?

生: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悄然拢住了一只蝴蝶。小女孩脸上充满着喜悦,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走了,小女孩仰起头来张望。

[评析]

课前复习中设计的听写词语这一环节,看似俗套,但却能使学生更好地扎实基础,使语文教学中的双基训练得到很好地落实。同时,让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也体现了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一重点。

二、品析词句,深入理解课文。

师:看来大家已经初步读懂了课文内容,如果对文章再进行仔细的研读,你会发现这篇课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词句,读时令人感到言尽而意无穷。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找出这样的词句,并想办法深入理解,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圈点批注、认真感悟,合作交流。)

[评析]

学习中要求学生读读、想想、画画、批批、注注,有利于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师:谁来说说,你认为哪些词句的含义很深刻,为什么?

师:我认为这句话的含义深刻,我读给大家听。(读: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我认为一个正常人想要抓住一只蝴蝶都是非常不简单的,而安静是个盲童,她什么也看不见,却抓住了。这里的“竟然”表示出了特别意外,出人意料。“奇迹”一词就形容了这件事太不可思议了。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奇迹呢?

生:这说明安静身上有一股“神奇的灵性”。

师:神奇的灵性会是什么呢?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想想看。

生1:我想可能就是小女孩身上所具有的特殊的神奇的力量。

生2: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在花丛中穿梭,她就象一位花仙子,蝴蝶很喜欢她,把她当作朋友。

师:是呀,与其说是蝴蝶被安静拢住,不如说是蝴蝶被安静神奇的灵性所吸引,心甘情愿地落入她的掌心。看来,采用联系前文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是个好办法。

生:我认为第5自然段有一句话的意思也很深刻。(读: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我一直认为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他们眼前应该是一片黑暗,内心世界怎么会多姿多

彩呢?反复读了课文后,我联系上下文中安静的一系列动作,我感到她的内心世界一定是很丰富的,

师:你说的很好。世界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的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这是著名的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还有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呢?

生1:我认为第6自然段的这句话含义深刻。(读: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生2:〈这一学生刚读完,另一学生着急地站起来抢说〉老师,我认为“张望”一词用错了,她是盲人,看不见的,应该说是想象。

师:这个同学提的问题很好,是否作者用错了词语呢?我们可以就此在小组里发表一下自己的不同见解。(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举手回答。)

生1:我也认为“张望”这个词用错了。“张望”是形容有视觉的人,而安静是盲人,用在她身上不合适,如果换成想象会更符合实际情况。

生2:我认为“张望”一词用的特别好。初读这句话时,我也感觉“张望”一词表述不够准确,但仔细想想,我又感觉这个词用得非常准确。蝴蝶飞走了,但它是怎样飞的,飞向何方,这些内容安静都是一无所知的,她多么想亲眼看到啊,所以她才会仰头张望。“张望”更能表现出安静心中的一种渴望。

(其它学生心悦诚服地点点头)

师:看来你已经走进了安静的内心世界,你体会的真好,让我们带着这种体会一起来读读这一段话吧。(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

[评析]

针对“张望”一词是否用错这个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看法,在不断的“议论”中,产生思维碰撞,闪现思想火花,交流各自的看法。这一方式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学思想,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积极性。

生:我认为最后一段中“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句话含义深刻。

师:请谈谈你的体会。

生:这是作者从安静身上得到的启发。作者感受到了这位盲童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希望我们大家都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投影出示这句话,引导齐读这句话。)

师: 是啊,这是作者由眼前这动人的一幕所抒发的人生感悟,也是作者写这篇文章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大家能不能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呢?

生1:安静虽然是个盲童,但她用自己的心灵来触摸春天,感受世界,她是多么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啊!从她的身上,我体会到: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体魄,都有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权利,都应该得到人们的尊重。

生2:生活中有许多人一生经历磨难,像张海迪等,她们身残志坚,顽强生活,勇敢地向厄运挑战,创造出了许多业绩和奇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比他们要幸运的多,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的生活,珍爱生命。

师:大家体会的都很好。下面让我们再来大声朗读这句话。(齐读这句话)

[评析]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课堂中教师没有用自己的分析和理解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为学生搭建了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的平台。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个性化的反应,使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的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的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重视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自己学会了阅读。

三、读背说写,积累语言。

师:走进了安静的心灵世界后,我们会发现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了春天的气息,触摸了春天的脉搏,捕捉了春天的影踪。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作者也触摸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课文的语言那么美,展示的画面是那样的生动,让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读读课文吧。(全体配乐朗读课文)

师:大家可以把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优美生动的语言到积累本上。(学生自由读背,摘抄优美词句。)

[评析]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形式。这篇课文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有着很强的表现力,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仔细品味,余味无穷。学习中,老师在指导了学生反复诵读、评析的过程中,激发了美感,感受了语言的魅力。精彩的内容让学生做到了熟读成诵,摘抄了优美的词句,为学生运用语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体现了中年级的教学中“积累语言”是一大重点的教学目标。

四.拓展延伸,阅读课后《阅读链接》。

师: 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权利,只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一定能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编织出属于自己的五彩斑斓的世界。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虽然双眼失明,双耳失聪,但他却用勤奋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紧紧地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她一生出版专著14部,尤其是她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极其真实、自然的笔触记录了自己辉煌而又平凡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遗

产,成为激励着人们不懈奋斗的经典作品。课后的《阅读链接》中的一段文字就节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大家读一读吧。

(学生阅读)

师:学习完这篇课文,读完这段海伦·凯勒的故事作品,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你们想做点什么呢?

生1:我感到文中的这些盲人虽然眼睛失明,但他们心灵的窗户没有关闭。

生2:我感到这些盲人在用自己全部的身心来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

生3:这些双目失明的人真可怜,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这种劲头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也要向他们一样更加地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我还想去帮助身边那些盲人朋友,帮助他们更多地去了解他们所无法看到的一切。

生4:我想搜集像海伦·凯勒、张海迪等名人身残志坚的故事,将他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让大家都来热爱生命。

生5:我要更多地搜集一些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资料,办一期“热爱生命”的墙报。师:大家的想法

推荐第5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3.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重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时:13课时

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 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课时:2—3节

第一节

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分组学习

1.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读、背三首诗。

第二、三节

教学目标: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

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1.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鸟:多、高飞无影

云:少(孤)慢慢飘走(闲)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3.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4.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

二、吟诵、理解〈望洞庭〉

1.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2)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2.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 3.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

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指导背诵《望洞庭》

三、吟读、理解《忆江南》

1.释题: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

2.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旧:过去胜:超过)

3.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比较、比喻) 4.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 5.指导背诵《忆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五、作业: 1.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2.选画一首古诗所表现的画面。

教后记:通过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增长学生的知识积累。

2.《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江水、桂林山水独特的美。

教学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桂林山水的挂图或有关录象等。学生外出旅游拍的风景照。

教学设计:

一、故事导人,激发兴趣;1.同学们,去年暑假,老师有幸去广西桂林游玩一趟,那满眼的画山绣水,真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使人心旷神怡。那里的山石、河流、小桥、树木几乎都流传着一段段动人的神奇故事。如父子岩,据说古时候有姓龙的父子两人,他们的造船手艺非常高超,造的船不但粮食装得多,行驶起来也跟箭一样快。不料,一个姓万的员外看中了他们的手艺,死逼着他们替他赶造一条大船,准备搜刮老百姓的粮米,用来献给皇帝买官做。粮米被他搜刮空了,岂不要饿死老百姓吗?龙家父子不肯干。他们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慕名来到桂林,藏到这儿的岩洞里,因为缺吃的,最后饿死了。父子岩就这样得了名。另外,桂林山水的绮丽景色中还有象鼻山、斗鸡山、磨米山、寡婆桥、望夫石……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去欣赏呢?再听听那神奇的故事呢?

2.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观赏桂林山水,去领略它独特的美。坐稳你们的小船,我们出发了。

二、整体感知,带人情境。

1.范读课文。(播放桂林山水的录像) 2.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3.小结,并引读第一节。怪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板书:甲天下)

三、精读第二节,体会感情。

1.自由朗读。

要求:把最吸引你、最美的地方用笔划出来,好好地练一练,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读表达出来,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

2.交流朗读,在读中体会水的:“静”、“清”、“绿”。

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1)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静、清、绿。(“静”这句读得轻而缓慢,让人感到水在轻轻地慢慢地流;“清”这句读出惊喜,读得让大家都看见江底的沙石;“绿”这句读出赞叹之情。) (2)感悟作者表达“绿”的精妙。

引导学生把“无瑕的翡翠”与“碧绿的草坪、“绿色的玻璃”加以比较,体会作者描写的形象性和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3)读了这句话,你对漓扛的水有怎样的印象?请概括地说。(板书:静清、绿) 1.中体会作者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1)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 这样概括地写,不是也能把特点写明白吗? (2)和原句对比读,说说哪句话给你的印象更为深刻? 小结:是的,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不仅要说出景物的特点,还要作具体、生动、细致的描写,这样写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出示文字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很清,还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呢! 漓江的水可真绿,多像一块无暇的翡翠。

和原句对比读,你有什么感觉? (4)指导朗读,把你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5)再次播放录象,音乐伴奏,学生有感情朗读。

4.激情点拨

既然这一节写的是漓江水的静、清、绿,为什么这节开头,还写大海和西湖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让学生理解对比写法可以衬托漓江水独特的美。) 5.理清叙述顺序,指导学生背诵。

(1)这段话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写出了水的静。

(2)播放画面,音乐伴奏,学生试背。

四、学法迁移,自学课文第三节。

1.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感受了漓江的秀丽风光,是通过读读、划划、练练、说说的方法来学的,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以小组交流的形式自学第三节。

2.出示要求。

出示文字:读读:读第三节。

划划:划出最美的句子。

练练:读出美的感受。

说说:值得学习的写法。

(扶放结合,注重学法的迁移。)

3.朗读比赛。

要求:①把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②读给一个老师或同学听

③记住他们对你朗读的评价。

4.全班交流,并请进步特别大的同学为画面配音,其他同学欣赏。

(让学生读给老师或同学老师听,恰似给疲劳的学生注入了兴奋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课堂气氛瞬间进入了高潮。与老师或同学一对

一、面对面的交流,其效果不言而喻。另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待人接物、语言交际、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真可谓一举多得,设计绝妙。) 5.谈谈值得学习的写法。

(对比;抓住特点具体地写;用整齐的句式)(板书:奇、秀、险) (围绕教单目标,读写结合。让学生悟出写作方法。)

五、以读代讲学习第四节。

1.范读。播放录象,音乐伴奏。

2.激情点拨。

是的,桂林的水美得就像幅画,这幅画有83公里,所以说是连绵不断的画卷。这幅画是谁画的?(生答:大自然)大自然可真是神奇,它用手中的彩笔把桂林山水描绘得这般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让我们感到如痴如醉。(板书:美如画)

3.出示动画,文字,生齐读最后一节,音乐伴奏。

让我们把美景深深地印在心里吧! (对于《桂林山水》这样的精品,只有多读,方能领悟文中之意,体会文中之情,让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六、读写结合,延伸课外。

1.其实,同学们也游览过很多名胜。让学生交流所带来的风景照或自己所了解的名胜古迹,。

2.说一说,仿照第

2、3节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用整齐的句式具体地描写。

教后记: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提到听故事,可能没有一个小孩是不感兴趣的。在授课前,花极短的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人胜的小故事,学生的注意力定会一下子全部集中起来,同时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2.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三)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一)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二)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三、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以她那壮美的河山、神奇的风光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留下了人们的赞叹。《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作家叶圣陶游览之后写下的一篇游记。我们就沿着他的足迹去观赏这一神奇的溶洞。(板书:3.记金华的双龙洞) (二)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教师强调生字“浙”的读音是zhè,不要读成zhé;“蜿”的读音是wān,不要读成wǎn。“蜒”字中间是“廴”,不是“辶”。要求学生在读写时注意。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盘曲:曲折环绕。课文中指汽车沿盘山道曲折向上行驶。(“曲”读qū,不要读成qǔ)

呈:显出,露出。课文中指山上沙土显出粉红色。

明艳:明亮鲜艳。课文中指山上景物的色彩明亮鲜艳。

突兀:高耸。课文中指山势高耸。

森郁:树木茂盛繁密。课文中指山上草木生长得茂盛繁密。

孔隙:窟窿眼儿;缝儿。课文中指石壁上的窟窿眼儿。(“隙”读xì,不要读成xī)

昏暗:光线不足;暗。课文中指洞中光线不足,视线模糊不清。

挤压:靠拢压迫。课文中指作者感受山石从左右两边及上方向他靠拢压迫过来。

稍微:表示数量不多或程度不深。课文中指头抬起的高度很低。

婉蜒:蛇类爬行的样子。课文中形容洞顶双龙弯弯曲曲的姿态。

石钟乳:石灰岩洞中悬在洞顶上的像冰锥的物体,常与石笋上下相对,由含碳酸钙的水溶液逐渐蒸发凝结而成。也叫钟乳石。

名目:事物的名称。课文中指石钟乳和石笋的各种名称。

变化多端:变化多种多样。端,项目。课文中形容钟乳石和石笋的形状多种多样。

颜色各异:颜色各不相同。异,不同。课文中指石钟乳和石笋的颜色各不相同。

一转:走一圈儿。课文中指作者在内洞里走了一圈儿。

进: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课文中指内洞大约有十来排平房那么深。

上源:水流起头的地方。课文中指洞中泉水的源头。

(三)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认真看课文,进一步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1)学生边默读课文边画出游览双龙洞的路线。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帮助指导。

(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记叙了他游金华双龙洞的经过) 作者从金华出发,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

学生总结游览顺序时,有不少学生会忽略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对此教师可设计提问:作者是由外洞直接进入内洞的吗?以引导学生注意从孔隙进入内洞的过程。(板书:·金华·罗甸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教师根据学生描述的游览顺序边板书边画一幅简单的示意图。

(四)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1.指导学生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按游览顺序可分六段。第七段是第1自然段;第二段是第

2、3自然段;第三段是第4自然段;第四段是第5自然段;第五段是第

6、7自然段;第六段是第8自然段) 学生在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后,按游览顺序分段和概括段意献比较容易了。

2.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写4月14日作者去游览金华的双龙洞。第二段:写去双龙洞路上的见闻。第三段: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第四段:介绍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情形。第五段:介绍游览内洞的情景。第六段:写乘船出洞。) (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

1.请6名学生分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外洞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二)感受双龙洞的雄、奇、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一)了解金华双龙洞外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二)感受双龙洞的雄、奇、险,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显得有精神”和“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两句话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

(一)结合课文引入新课。

春末的一天,在浙江金华,作者踏上了去双龙洞的路途。一路上,春末的景致不断扑入作者的眼帘。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山中的春色吧! (二)了解作者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感受沿途迷人的景色。

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学生在书中画出作者所看到的景物。

作者沿途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 (作者沿途看到了映山红、油桐、山、溪流。映山红繁多而茂盛,油桐花也很多,粉红色的山独具特色,溪流随着山势不断变化) 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一段的第二句话,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对这句话学生理解起来有些难度,教师可设计提问:盆栽的杜鹃有人照顾,上肥浇水,怎么在作者眼中却没有山上的杜鹃有精神?引导学生理解花儿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吸收阳光雨露,任其自然地生长,显示出它的本性姿态,而格外地有生机有灵气。作者有崇尚自然、赞美自然之意。

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2自然段,你能不能用作者写出来的和没有直接写出来的颜色画出一幅明艳的画面。

教师告诉学生映山红的花大多是红色的,也有红紫色和白色的。油桐的花朵较大,白色带有黄红色斑点和条纹。

联系春天的草木,理解“新绿”的意思。“新绿”是指春天新长出的草和树叶的颜色。刚长出时是淡绿的,长出时间稍长颜色就变深变浓了。

(粉红色的山上,开满了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映山红,大朵大朵的油桐花一丛丛,一簇簇,在一片新绿的映衬下格外生机勃勃。) 山中有花也有水。谁来读一读一路迎接游客的溪流。(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讨论:溪流为什么会有宽、窄、缓、急的变化?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 (因为山势不断变化,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窄,有时山势高,有时山势低,有时平坦,有时陡峭,溪流从山上向下流,会随着山势的变化而时宽时窄,时缓时急。溪声也会时高时低,时断时续。溪流是从双龙洞中流出来的。) 作者边欣赏着山中明艳的春色,边倾听着淙淙溪声,一路逆溪流而上,来到了双龙洞洞口。

(三)了解外洞特点,体会双龙洞的“雄”。如果说沿途的风光可用一个“美”字来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会用哪两个字来概括。

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板书:山路美) (洞口可用“宽”字来概括,外洞可用“大”字来概括) (板书:宽大) 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么感觉?读一读,说一说。

(高山之上,树木繁密,感到很有气势,也不禁对双龙洞产生一种神秘感) 作者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外洞的大? 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从全篇来看,它起什么作用? (它是作者在洞中游览的一条线索。迎着溪流入洞—乘船通过泉水流出的孔隙进出内洞) 乘船从孔隙中穿过是什么滋味,我们也来试试。

(四)了解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体会双龙洞的“险”。

(板书:孔隙) 说到“孔隙”我们就会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细的缝儿,而这个孔隙却可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称之为水洞却还要称为孔隙呢? 这是学生理解上的又一个难点。教师可以用“高楼上看物体,物体好像变小”的生活经验作比方,让学生懂得因为外洞面积太大了,水洞相对就显得很小,所以作者用孔隙一词是恰当的。

默读第四段,想一想:作者乘船洞中游与我们平日乘船水上游,游法上有什么不一样? (作者只能仰卧在船上,身子紧贴船底,由管理处的工人把船拉进拉出。) 不仅游法上不一样,心情也是大不相同呀!读一读作者当时的感觉,体会体会他当时的心情。

(随着小船慢慢移动,光线越来越暗,作者的视线也越来越模糊,心情也紧张起来) 讨论:作者为什么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挤压过来? (因为孔隙太小,左右上方山石奇形怪状,周围又是昏暗一片,作者感觉山石挨着他,似乎将他紧紧包围起来。越往内洞走,黑暗越浓,这种压迫感就越强) 我们也为作者捏着一把汗,真希望小船早些靠岸。其实这段水路并不长,大约就十米,但让人觉得船儿走了好久好久。孔隙中乘船真是太“险”了! (板书:险) (五)背诵第四段。

(六)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内洞的特点,感受内洞的“奇”。

(二)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二、教学重点

(一)了解双龙洞内洞的特点。

(二)练习课文编提纲。

三、教学难点

给课文编写提纲。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同桌学生相互检查课文第5自然段的背诵。

2.教师了解学生背诵的情况。

(二)联系上文引入新课。

作者饱览了沿途的美景,感受了外洞的宏大气势,经历了孔隙中乘船而行的惊险,终于到达了内洞。内洞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板书:内洞)

(三)了解内洞特点,感受内洞的“奇”。

1.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段,学生边听边画出写洞中双龙的句子。

2.讨论学习:内洞的景象是怎样的,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学习,互相启发,开阔思路。

(内洞有很多石钟乳和石笋,它们形状变化多端,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像龙,有的像神仙,有的像动物……给人的感觉是神奇而有趣。内洞比外洞还要大得多) (板书:奇) 洞中有名称的石钟乳和石笋多达四十多个,而工人首先指点给作者看的是洞顶双龙,为什么? (因为这是“双龙洞”名称的由来) 请一名学生朗读描写双龙的句子。

双龙有形有态,更妙的是一黄一青,双龙盘绕在洞顶,为洞中平添了几分气势。洞中有千姿百姿的石钟乳和石笋,侧耳倾听,耳边响起轻缓的声音,寻声找去,只见……

(学生接下去读写泉水的句子) (板书:深黑的石洞里) (四)小结:作者乘船出洞,结束了双龙洞之游。我们同作者一道感受了双龙洞的雄伟、惊险与神奇。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不禁折服于自然之伟大、自然之神奇! 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五)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1.概括课文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记叙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2.在写一篇文章之前,我们的大脑中要有一个思路—我要写一篇什么内容的文章(板书:题目),我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板书:中心),我要怎样把文章写具体,写通顺(板书:材料安排)这个思路就是文章的提纲。

3.练习给课文写提纲。

我们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按照刚才老师讲的写作思路,我们试着给课文写个提纲。

指导学生给课文写提纲。

作者游历了双龙洞,有很多感受,他想把这次游历记叙下来,这就是文章的内容。

(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他要表达什么情感或说明什么道理呢,这就是文章的中心。这篇课文的中心我们刚刚总结了。

(板书:表达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 确定了写作的内容和要表达的中心,怎样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呢?我们来看作者是怎么做的。

作者这次游览,所见所闻很多,但不能把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全部写进文章。所以必须对材料进行整理和选择。选择最能体现这次游览特点的,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作者挑选了山路上的景色,因为它能表现大自然的美,也增添了作者游双龙洞的兴趣。作者挑选了洞口、外洞、进入内洞、内洞几处景物来写,因为这些都是作者游览的对象,也是作者游览的顺序,是文章的

主要内容。挑选好材料后,还要对选好的材料进行合理的安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段落清晰。本文的作者是按游览顺序组织材料的,同学们把作者对材料的安排按顺序写下来。

(学生在本上写) (板书:1.交待时间地点2.路上见闻3.外洞4.由外洞进入内洞5.内洞6.出洞) 4.小结:(指黑板)这样就是一个简单的提纲。我们在写作文前,应该编写作文提纲。首先想好要表达的中心,然后选择能表达中心的材料,最后把选好的要写的内容安排好。

5.学生将编写的提纲补充完整。

(六)作业

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出一课,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板书设计: 教后记:通过学习课文,学会阅读游记的方法,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丰富见闻。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

挂图:画有导游线路的小黑板;天山景物课件。

教学重、难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直接揭题: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度语。

◆学生自学

带着过度语提示问题,初读课文,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

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 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象或网页浏览,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

◆引导读通

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

◆合作学习

你觉得 哪些语段、词句写的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里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班级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激发兴趣,课外延伸

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

◆摘抄优美词句

有条件的设计专门的摘录本子,指导摘录的格式,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摘录。

◆作业:复习词语卡。

教后记:沿用上一课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课文,掌握学法。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的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教学时间:6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导语

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往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来自己安排。

◆准备计划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做记录。

◆分组讨论

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计划的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意见,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作好发言,师生评议。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第二、三课时习作

◆启发谈话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点)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的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实地观察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录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经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学生完成习作

◆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卡中的词语,有选择的听写词语。

◆我的发现

分角色读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交流后进行摘抄。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学到过类似的句子? ◆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教师点评释疑。比一比,看谁背的多,背的快。

◆宽带网

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自己口头介绍,或者直接在多媒体教室打开网页介绍。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解疑,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3.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合作解疑,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时:13课时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用现有的识字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学会15个生字,理解新词;

教学目标

1.用现有的识字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学会15个生字,理解新词;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讨论和想象,提高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完成课后第二题; 2.通过合作解疑,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懂得诚信是人生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

教学策略

本课拟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略读复述、把握主要内容。

2.合作讨论、相机点拨、突破难点。

3.感情朗读、激发想象、说议结合。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用现有的识字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学会15个生字,理解新词;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一、揭题解疑,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略读。自由读课文,读通语句。

2.鼓励好同学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相机出示关键词。

(教师范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幺事情?) 3.请成绩一般的同学根据提示复述主要内容。对表达完整的同学提出表扬,发放进步星。

4.请学困生根据提示复述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只要敢于起来说,就应该表扬,发放进步星。

5.识字教学:学生自主识字后出示幻灯片,请学生将课后的15个生字归类,当堂学习掌握。

跟“手”有关的字: 跟“心”有关的字: 最容易记的字: 最难写的字: 自己练习组词写两遍,然后听写,改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精读,合作学习,理解“诚信与财富”。

过程与方法:

一、让学生将自己读懂的内容改成问题,向其它同学提问。

学生问:“父亲”正面临的一个道德问题是什幺? 教师追问:没有道德的人会怎样做? 学生问:为什幺“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教师追问:汽车难道不是财富吗? 教师帮助学生举例:“父亲”为什幺中了彩还不高兴?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充分地说明理由和根据。

二、1.有感情朗读4-10自然段,体会“我”“喜悦——迷惑不解——高兴”的感情变化。

2.发挥想象,回答问题。

①库伯把汽车开走后,“我们”一家的心情怎样,体会人物对话。

②“父亲”不把汽车给库伯,结果会怎样? ③如果你是文中的某一个角色,又会怎样做? 3.将自己所说的内容写一写。

教后小结: 学生质疑,如何释疑?方法很多:过去传统的做法都是:教师释疑或学生释疑,其实,师生合作释疑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采用这种师生合作解疑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使生生互动起来;另一方面可以发挥教师的调控引导作用,使师生互动起来,从而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对话环境,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万年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将例如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课文前面的提示语,了解阅读的要求,明确学习本文的目的要求。

二、独立阅读课文,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画出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并在书上做简单的批注,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

三、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那位父亲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对父亲的言行作出评价。

四、围绕学生对“父亲”的评价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的,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体会,而不是脱离文本的空洞地谈。着重抓住下列语句体会父亲的商业道德高尚

1.“早晨起来,父亲去市场上买来红果……”说明父亲采购当天最新鲜的果品作为材料,对买来的材料又经过严格的挑选……“……有一点儿……”这些都反映了父亲做生意是那么认真和实在。

2.对于制作工艺更是一丝不苟,闷火、洗石板、串葫芦、拉丝、蘸糖的均匀,“吃一口让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3.父亲的手艺出了名被一家老板邀请去当伙计,每月有工钱,由于父亲看不惯老板变着法儿赚钱的生意经,不到一年就辞去了这份工作,反映了父亲凭着良心做买卖,不做亏心买卖的商业道德。

五、对文中的三处“万年牢”分别进行体会

1.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

2.说说三处“万年牢”中间的相互联系

六、讨论父亲受雇于老板这件事

老板的这种生意经好不好?他这样做会带来什么结果?联系生活实际发表各自的看法,以提高认识能力。

七、拓展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读一篇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文章

八、板书设计

万年牢的产品质量:工艺高、质量好

万年牢的生意:好的产品受信赖赢得众多回头客生意旺

万年牢的人品:诚实、守信

教后记:让学生真正懂得万年牢的的意思及生活中的运用。

《尊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善良、朴实、款待、例外、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面呈菜色、狼吞虎咽、疲惫不堪、骨瘦如柴”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富有”的真正含义,做有尊严的人。

2.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时刻维护自己的尊严。

三、课程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善良、朴实、款待、例外、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面呈菜色、狼吞虎咽、疲惫不堪、骨瘦如柴”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一)导入: 故事导入,复述课文(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或想问的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哈默年轻时候的一个小故事,从中我们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体会深刻的道理!(板书课题《尊严》)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正确,读流利。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表现这个年轻人尊严的是哪一部分? (看看作者通过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哈默的尊严的?) (三)自学反馈

(1)解答疑难,提示生字词学习的难点。

(2)理清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并复述。

(四)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找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三次对话,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一)分析第三次对话

1.探究问题一:通过三次对话这年轻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探究问题二:杰克逊大叔怎么知道年轻人将会是百万富翁? (二)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读一读、演一演这三次对话。

(三)师生互评。

1.师:正是由于年轻人的高尚品格才深深打动了杰克逊大叔,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正是对他高尚人格的肯定和赞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杰克逊大叔是怎么夸他的?(“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师小结:年轻人拥有了这么多的高贵品质,但是它的成功还要经过不懈的努力与追求。板书:努力

(四)总结课文: 是啊!年轻人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哪怕从一件小事中叶要保持做人的尊严,坚持做人的原则,最后受到人们的赏识与尊敬,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

(五)知识延伸: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又是如何选择呢?我请大家读一下下面的小故事:师读(出示实物投影)选择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早晨,上三年级的林林和好朋友一起上街买东西。突然,他们被一阵锣鼓声吸引了。林林拉着朋友的的手来到人群里,想看一看究竟。还没等他们挤进人群,却被一位商人模样闹心耆死顺隼础?;小朋友,你想有许多钱吗?\"中年商人低声问道。林林不假思索的说:\"当然了! \"那我给你一个赚钱的机会,看你长的文文静静,是一名学习很好的孩子。只要你上台说,吃了我们厂出产的\'健脑灵\'片学习才好的,我就给你一百元钱? \"可是我没吃过这种药啊!我该怎么办?\",林林为难地问旁边的朋友。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林林的朋友,你来帮助一下林林该怎么选择,并说出你的理由。(生生相互讨论) 师总结:同学们的辩论很精彩,其实老师只想告诉你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处处维护自己的尊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板书设计:

7、尊严

(自立+讲原则+自强+自尊)×努力==成功

教后记: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用一两句话文中的哈默,从中理解文章的内容。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坐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时,这时突然上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当你在路上行走时,身旁的一位小朋友突然摔倒了。面对这样的情形,你会怎么做?今天,我们将学习《将心比心》这篇课文,学完课文以后,也许你就会毫不犹豫地告诉老师答案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让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互相帮助解决。

2.同桌之间相互进行朗读检查,纠正读错或读不好的句子。

3.全班交流,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4.齐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探究明理。

1.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后,合作自学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用横线标示出来。

3.齐读第三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对这一段的理解。

4.用波纹线勾出文中阿姨和母亲说的话,仔细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5.学完课文,你对课文中的阿姨和母亲想说些什么吗? 6.全班交流: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事?你是怎么做的? 7.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课后拓展。

1.以“将心比心”为题,写一写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事情。

2.创设情境,补充对话。

①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位小朋友给抱着孩子的阿姨让座。

②在人来人往的超市里帮素不相识的老奶奶找她所需要买的东西。

③大街上,帮助一位残疾的叔叔捡他掉在地上的东西。

板书设计: 8*将心比心

阿姨奶奶将心比心

母亲护士将心比心

人人将心比心

教后记: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做人的道理。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3.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课前准备

让学生排练一个小品: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垃圾,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例如:别人有事情找你父母,父母不在家;班上的一个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上课;有的同学在校园里随地吐痰等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事情呢? 1.刚才几位同学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样的话想说?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揭示“以诚待人”的交际主题) 2.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情,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讨论交流

1.个人准备后,在小组内交流。

先由一名学生举一具体的事例,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对这一做法作评价。接着,其余学生轮流发言。

2.各小组选派一位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

3.班级交流:对参与交流的学生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规范其语言。

提建议

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成几条明确简要的建议,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做归纳整理,再在条文前加上几句关于以诚待人的“前言”,形成一份建议书。课后抄录并张贴在教室里面。

第二、三课时习作我的发现

学习“我的发现”

1.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习作上的哪些好经验。

2.归纳过渡:习作除了留心观察周围,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情,或者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

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启发思路

1.阅读习作提示。让学生明确:写的是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要真实,不说假话。

2.思考表达的内容。先要想好,最想对谁说自己的心里话,再考虑要说的话,可以是欢心的事情,也可以是烦恼的事情、难受的事情……

3.学生酝酿交流、师生个别谈话: 根据习作要求,学生自行酝酿,指名个别交流,启发学生的习作思路。教师随机与个别学生轻声交谈。

4.学生动笔。

5.相互交流,修改。

第四课时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

2.同桌互查。

3.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4.记记写写。

日积月累

1.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是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2.逐句自读。

3.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教师释疑。

5.熟读、背诵。

趣味语文

1.联系本单元《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自读。

3.师生共同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

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语的意思,写一个事例。

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2.学习课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样积累材料的。

3.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教时:13课时

【教学反思】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这是一篇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课文。2.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3.课文通过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这就是自然之道。

教学重难点: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教学时间:1课时

一、导入,引出“道”

1.故事导入。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那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放学,我背着书包正往家里走,突然,我发现前面不远处的麦地里,一只喜鹊正扑腾着翅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于是,我疾步走上

前去,抱起那只喜鹊。我发现,那只喜鹊的翅膀受伤了。我连忙把那只喜鹊抱回家,用碘酒擦洗它的伤口,敷上消炎药,把它包扎好。不几天,那只喜鹊好了。我很喜欢它,怕它飞跑了,于是就把它的翅膀尖给剪了,并用罩子把它罩住。我每天给它食吃,给它水喝,精心喂养。可是没多久,你们猜,它怎么了?(它却死了) 2.引出“道”。

是呀,这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板书课题。

3.读题,解释“道”。学生读课题,说说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

二、学文,领悟“道”

1.预习质疑: 通过预习,你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学生说出在预习课文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如我和同伴在小龟遇到危险时很焦急,为什么向导却“若无其事”?向导明知道把小龟抱到大海会害了小龟,可他却还是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向导的话是什么意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2.筛选问题: 上述问题哪一个最有研究价值?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在学生提出了不懂的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确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进行讨论与交流。) 3.读书释疑:

(1)指名读书。

指几名学生朗读课文,主要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熟练程度,便于作教学指导。

(2)组内讨论:向导的话是什么意思?向导明知道那样做会害了小龟,可他为什么还是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 (3)汇报交流:引导朗读、读中感悟自然之道。引导朗读的重点是第四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三、拓展,内化“道”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打开书再读一读《大自然的启示――“打扫”森林》,看看你还有什么样的感受? 1.拓展阅读。

2.举例说明。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谈体会,使“道”得以内化。

四、综合性学习:(下节课的任务) 自然的启示

板书: 自然之道

遵循人违背

保护↘↙伤害

海龟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弄清课文为一些难懂的词语。

3.学习课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样积累材料的。

4.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课前准备:出示黄河流域示意图。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弄清课文为一些难懂的词语。

一、学习“预习”部分。

1.黄河是我国第几条大河? 2.我们的祖先什么时候就生活在黄河流域?

3.后来黄河有没有变?变成什么样子?

二、提示课题。

1.板书课题。板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解题。

三、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四、学习分段,根据段意。

第一段:讲近2000年,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第二段:讲数千年前,黄河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是我们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

第三段:讲由于黄土高原气候的变化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黄河改道。

第四段:讲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方案,使黄河逐渐变好。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人们把黄河比作什么? (中华民族的摇篮) 2.可是,近20000年来,黄河的表现为什么叫人大吃一惊? 3.课文是怎样说明这个问题的? 4.小结:这一段先从正面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反面来说明黄河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人印象更加深刻。

六、课堂作业。

1.抄写新词。

2.预习课后作业第

1、2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3.学习课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样积累材料的。

4.有感情朗读课文。

一、讲读课文第二段。

1.这一段讲了什么?(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为什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课文是怎么样描写的?

二、讲读第三段。

1.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忧患是什么意思? 2.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含沙量大,泥沙沉积,河床升高,成为悬河,容易决口,形成水灾。) 3.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又是什么? 4.理解“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小结:这一段讲黄河变坏的原因:大自然本身变化造成的;人类破坏造成的。

5.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三、讲读第四段。

1.读最后一段。

2.面对日趋严重的问题,科学家们想出了哪些办法? (关键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3.科学家设计了什么样的方案? (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 (3)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 (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4.这些方案有什么好处?(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四、总结全文。

1.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么样的教训? 2.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要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五、课堂作业。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决口

变化:含沙量大大水灾

改道

大自然变化造成

原因

治理牧、林为主保护资源

规划用地修筑水利

教后记:通过学文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教育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从身边做起,为身边添一份绿。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推荐第6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8、自然之道

课型: 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丰富见闻。

德育目标: 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自由朗读,自主预习。通过本文的教学,学生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了解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

二、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1.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

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4.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请自由读第

三、

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a.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价。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

4.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5.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两遍。

四、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第二课时

一、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1.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

2.课文第

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3.默读

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自己的感受。

4.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5.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6.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

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画出其中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二、明确要求,启动“综合性学习”

1.读一读“综合性学习”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与要求。

2.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

3.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4.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及时了解情况。

9、*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课型: 略读课文

教学目的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2、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教具准备

幻灯片、投影仪、录像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2、指名朗读课文,别的同学当“小老师”,指出字音及句子方面的问题。

3、投影出示2000年前黄河及两岸情况图片,师配乐读第三自然段。

4、放实景录像,黄河流域的近况

5、体会“摇篮”与祸河的含义,产生“大吃一惊‘的切身体会。

二、学习第二部分

1、4——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具体说出黄河变化两方面的原因。

(2)这两个原因有什么关系。

(3)如果不制止,后果会怎样?

2、导读第6自然段。

3、学生交流学完第6自然段后理解的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是什么?

4、同桌协作,完成下表。

黄河变化的原因

两大原因的关系

严重后果

治理方案

自然原因

人类的破坏

5、展示所填表格。

三、品读:揭示中心,试谈体会

1、品读回顾全文,理出文章脉络:变化原因治理。

2、根据文章层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环保小队”上台汇报:西安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原因何在。

4、师:从黄河的变化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应在小组中就西安环保问题提出建议。

5、在班中集体交流自己小组拟订的环保建议。

四、作业。

请同学们将自己调查的西安地区环境问题及建议写下来,寄给省政府有关部门。

板书设计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000年中

决口1500多次

改道26次……

数据

数千年前

气候温暖

森林茂密

后来

含沙最大

是长江68倍

查资料

原因

气候变寒

暴雨集中

开垦放牧

森林草原

治理

保护森林资源

规划用地

修筑水

教学反思:

10 .蝙蝠和雷达

讲读课文:

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弄懂人们是怎样从蝙蝠的飞行受到启发,发明雷达的。

德育目标: 使学生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了解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仿生学的课外资料,制作资料卡片。

2、教师准备有关仿生学的图片或制作相关课件。

学习方法: 自主选择,独立阅读,再组织合作探究与交流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诱导式引入:

出示一种仿生学成果:你知道直升飞机是人类怎样发明出来的吗?人们经常从自然界的动植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出许多东西,为人类造福。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蝙蝠与雷达》就是运用仿生学为人类造福的很好的例子。

1.(出示蝙蝠图片)认识它吗?关于它你们知道些什么?

(我知道蝙蝠吃蚊子和飞蛾;我知道蝙蝠住在潮湿的洞里,是哺乳动物;我知道蝙蝠是靠嘴和耳朵探路的……)

2.(出示雷达图片)这是什么?知道雷达有什么作用吗?

(雷达可以使飞机安全航行;雷达可以搜索敌机;雷达可以观测天气情况……)

过渡:同学们,蝙蝠是一种动物,(贴蝙蝠图片)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贴雷达图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课题中为什么用“和”(板书“和”)把它们连起来,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提示: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

2.交流后展示并齐读一遍。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3.小结并质疑。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围绕这个主要内容,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可能提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蝙蝠是怎样探路的?为什么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安全飞行了呢?……)

4.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这些问题老师都明白,那么是老师告诉你们呢?还是——(自己读书自己解决。)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你们对蝙蝠有什么认识?(了不起、本领大、飞行灵巧……)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词语“夜间”“还能”“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极细”等)。

3.指导朗读。

①从我们刚才找到的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蝙蝠夜行的本领可真够大的!我们读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敬佩、佩服)

②提示:重点词语朗读时要加重语气。

过渡:是呀,蝙蝠究竟是靠什么来探路的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也来当回科学家,做一做试验。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请同学们用概括的语言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 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怎样得到的?飞机飞行与蝙蝠之间的关系?

(3)第三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二、学习第

四、五自然段

1、自由读

4、5自然段,小组讨论交流,填写表格。

试验顺序试验方式结果试验证明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分别读

4、5自然段,汇报填写情况。教师相机进行“详略得当”的写作指导。

3、交流信息 合作成功

(1)学生讨论、填写表格后交流,明确三次试验的过程与结果。

理解“配合”的意思。从“反复试验”中体会到什么?

(2)请学生分别读

6、7自然段。

看课件分别解说蝙蝠与雷达是怎样探路的。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蝙蝠与雷达探路的过程。

请学生填空,明确飞机安全飞行与蝙蝠之间的关系。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

(以上是留给学生自学的空白点。蝙蝠飞行的秘密与飞机安全飞行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由学生来自读理解、汇报,共同订正,再通过看课件达到巩固的作用,同时突破了难点,突出了重点。)

三、巩固与创新型应用

想一想还有哪些发明创造是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出来的?

四、反思与小结:

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写下来。也可以谈谈你的设想。

(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从中也一定会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

五、研究型作业:

找一种仿生学的成果,研究一下它是怎样发明出来的,说出两者之间有何联系。

六、总结

其实,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发明创造了很多东西。你们还知道些什么?(飞机——鸟,潜水艇——鱼,降落伞——松鼠尾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物界的不断认识,还有更多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明、去创造。希望同学们从小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科学家。

板书设计:

蝙 蝠 嘴---→ 超生波---→

雷 达 天线---→无线电波---→

11、*大自然的启示

课型: 略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自主合作探究文章的主旨。

2、体会文章的优美的语言表达的意境与深刻的寓意的关系,了解本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特点。

德育目标: 联系自然与生活,获得启示,丰富思想,感受人生。

教学重点 :对深刻而富有哲理的启示的理解。

教学难点: 体会景与意的对应关系。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我们生活在一年的四季中,春的勃发,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冷峻,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五色斑斓,一切生命才如此丰富,生活才有了意义而显得精彩。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所写的《大自然的启示》,看看一个外国人又从大自然获得了那些启示。

二、整体感知,读中说品

㈠初读文章

⑴检查预习,梳理字词

⑵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听配乐朗诵

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文章的意思或感情

⑶学生读后自由说说文本的内容

要求:不看书,用自己的话概述或用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复述:语言通顺,意思连贯。

㈡再读文章,读中说品析

⑴学习跳读文章,寻找自己感受最好的或最深的语句或段落品读。

要求:读也语句或段落的感情,注意运用朗读的技巧。

⑵学生交流,说出朗读的方法与原因,教师点评。

三、问题探究,质疑解难,加深认识,品中说悟。

⑴作者在文中写了大自然哪些物象,从中领悟到什么人生的启示?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⑵从全文来看,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⑶本文的描写的景与表达的意有什么关系?探究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手法的特点?

学生结合问题自主探究

第一步。学生自读,小组探究交流

第二步。小组间交流。

第三步。师生共同对问题进行探究,形成对文本解读中问题共识。

四、品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的深刻哲理。

⑴学生自由选择品味点或是难点,进行朗读。

⑵交流自己的体会,提出自己的疑点。学生答疑,教师点拨。

教情设想:几个精辟的句子理解。

①人生要经受“风雨的磨练和洗礼”,而事实上人生的风雨是时刻存在着的,就像人生如流云,时刻变化。在文中找出写云变化的句子?在文中找出写人心、命运变化的句子?

明确:云,快快慢慢、大大小小、白白淡淡、高高低低,时刻溃散崩离,时刻瞬间组合,各有不同。人的心、命运:明明暗暗、各式各样、分分秒秒、变幻莫测,人生如流云。

②人生变幻,悲喜交加,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学生讨论明确:得意淡然,失意夷然。每个人都要拥有坦诚、谦虚的胸怀,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的工作,必可体会出那漫长人生中的无穷情趣。

③声朗读最后两段,思考揭示了什么道理?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明确:人生要经历崇山峻岭般的起起伏伏,经历风吹雨打,要振作精神,克服困难,继续奔向前程,在那山的那一头,永远有着我们的希望。这也便是作者所要告诉我们的大自然的启示。

五、观察大自然,结合生活,展开联想。读写结合,训练能力,拓展思维。

⑴你从作者表达的对人生的感悟中,感受到作者是怎么一个人?我们应该对待生活?

⑵你还能从大自然中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自由发言,探讨与交流。

3、教师小结

4、布置作业

我们身边的自然变化,试着也用细腻的语言表达出来?从中领悟到什么启示,用抒情议论的句子表达出来?题目自拟,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启示

大自然的景获得的启示

小白花小鸟和谐一致

投石水池付出获得

去中变化坦诚谦虚

学习园地三

教学目标:

1、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比较句子,体会句子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3、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德育目标: 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有关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的图文资料、小发明、小创意等。

2、教师准备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现和发明的事例或课件。

教学时数: 五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展示事例,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或讲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课。

1、2000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课件出示乌龟壳、小提琴,播放小提琴优美的旋律)

2、(音乐转换为沉重的曲调,教师语气沉重地讲述)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鸵鸟等少数动物种类。1859年英国移民带去20多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那里没有虎、豹、豺、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到了19世纪末,兔子经过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逞凶束手无策。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过蚊子传播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样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哪个环节上发生失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列方面任选一项交流:自己对大自然

发现;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自己的发明设想;自己尝试实验或设计发明的情况。

自主选择交流的伙伴——交流内容相同的组成一个或若干个小组。

自主推荐在全班汇报的代表——教师适当引导激励上台少的同学,善于发现突出典型并积极向组员推荐。

三、全班汇报,互动交流

1、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话清楚、大方,语言顺畅连贯,通过过渡语和重点引导学生评议两三名同学来激励学生;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或听完之后举手向汇报的人请教,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做解答或引导课外去查资料、实践探究。

2、评选“最佳创意奖”“查阅资料能手”“超越自我奖”,进行精神奖励:全班鼓掌、打节奏为获奖同学唱一支歌曲。

同桌互说,强化提高

请向获奖的同学或你认为最出色的同学学习,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再同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讲,对方听一听、问一问、夸一夸。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习作

一、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二、自主汇报,确定习作内容

1、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汇报本次习作想写什么。

2、小结:本次习作,是写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或者活动经过,或者心得体会。你那方面感受最深,最有话可说就写哪些方面,注意不要大量抄袭资料。

三、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

一、二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五、学生习作。

六、学生修改作文。

七、教师指导学生写作、修改。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个性展示台

1、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学习作。

2、学生自主上台展示本次习作中的“亮点”----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段落。

词语:上台在黑板上来写。

句子、段落、篇章:上台宣读,自己谈谈向大家宣读的理由,适当引导评议。

二、教师做小结

1、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2、提出有共性的问题(如语句、层次、标点等)引导全班评议集体修改。

三、个人再修改

个人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用修改符号再次修改明显错误或有毛病的地方,错别字订正在习作“眉批”空处,每个写三遍。

对习作不合格的同学,教师指导重新写作或当面修改完善。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我的发现

1、读一读,自己悟一悟。

2、说一说,读一读,分组感悟。

第一组:“终于”说明了科学家揭开蝙蝠探路的秘密是很不容易的,是否反复试验的结果。

第二组:“根本”强调了如果我们不是自作聪明,这些海龟是完全不会受到伤害的。

第三组:“居然”进一步强调了这的确是“令人难以置信”。

在朗读时,注意这三个词要读重音。

3、小结:这三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重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举一举例子:你还举出这样的一组例句来吗?

日积月累

1、自由读,想一想意思。

2、自由说,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理解的气象谚语,教师适当点拨。

3、多种形式积累:自由背、相互背、齐背、指名背。

4、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气象谚语?注意引导学生背一背当地常说的气象谚语。

布置思考作业

你想做的展示台内容。

第五课时(展示台)

一、课前准备

1、讨论,确定展示形式。

在充分发言的基础上,个人或分组确定一种或两、三种展示方式,如:

a、主办“认识大自然”手抄报或黑板报。

b、“仿生学发明创意奖”。

c、“大自然的启示图片展”。

d、布置“小发明、小制作实物展台”。

e、“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收获”优秀习作专栏。

2、行动,筹备展示活动

二、展示评比

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展示筹备的成果,评比“小小发明家”“课外资料收集能手”“办报大王”“采访能手”等,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激励。

三、推介成果

教学反思:

推荐第7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普罗米修斯》精品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普罗米修斯》精品教案

一、设计意图:

1、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亲近语言。通过语言表达的转换、对文本的回读、语言的创作等有效策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2、构建 三个画面“火神的劝说”、“风雨抽打”、“鹫鹰啄食”,让学生来感受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的幸福生活忍受煎熬而不懈追求,甚至牺牲一切”的精神。用普罗米修斯伟大的人格品质来观照学生的精神世界,来培植学生的精神,发展学生的品格。

3、设计着力体现提取文本语言——还原作品形象——引领语言创作这一教学思想,努力达到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

二、学习目标

1.会正确读写生字及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抓住 ““违抗、造福、惩罚、敬佩” 等重点词,学习概括主要内容。

2.通过重点词句的感悟,语言表达的转换,使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3.构建普罗米修斯伟大精神的三个具体画面,设计文本回读,尝试为普罗米修斯创作一首赞美诗。使普罗米修斯为追求人类理想生活,而敢于反抗最高统治者,甚至牺牲一切的精神植根于学生的心间。

三、教学准备:教材插图的幻灯片、希腊神话的资料 课前讲话:

师:同学们,今年是奥运年,第29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我们中国的首都北京举行,那这些日子,电视等一些媒体上有关奥运的最热门的话题是什么?

关于北京奥运,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当了解的,现在就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圣火点燃的那一神圣时刻吧!

这是圣火采集地希腊,人们在跪拜圣火。 一.导入: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了在希腊点燃火炬时隆重的跪拜仪式,人们为什么跪拜圣火,为什么在这里采集?相信同学们都会有这样的问号。关于火呀,在古希腊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普罗米修斯。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干脆一点,再来一次)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文中这些难读的词你有信心读准吗?A、谁来?B、谁再来?C、谁能领着大家读一读?D、这两个名字比较长,再读一

读。

师:课题是普罗米修斯,①那课文讲了他的什么事情呢?(你很会读书/你说的很简练)②还有谁知道?(为什么受到了惩罚呢?谁能完整地说一说)③你还知道什么呢?自己读书能知道这些,真不简单。

三.品读感悟:情感升华

1.师:为了人类,普罗米修斯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去拿火种,那他为什么这么做呢?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读读课文的

1、2自然段,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开始吧!

①谁来说一说:②还有谁知道?

师:火对人类究竟有多重要呢?①谁能看着这来说一说? ②还有谁知道? ③还有谁想说?

师:原来火对人类是如此重要。谁来读读这两个句子?

2.师: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带来了幸福,可它却给普罗米修斯带来了什么?(2个)

现在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这些句子,在心里读一读。 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那就先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吧!

师:普罗米修斯(受到了怎样的苦难呢?/承受着哪些痛苦呢?)读画的句子,还有谁想读?从哪些词看出他很痛苦呢?这个词让你读懂了这么多。

①大家也来读一读,看看通过哪个词可以感受到他的痛苦?从哪看出呢?从这也能感受到。

②A还有吗?能把你的理解送到文字中,读一读吗? B被死死地锁住是一种怎样的痛苦呀?谁来读:

C不能动弹,不能睡觉,是使人筋疲力尽的折磨呀?谁来读? D日夜遭受风吹雨淋,这又是怎样的痛苦啊!谁再来?

师:这是多么的难熬啊!但是他所受的折磨还不止这些,还有什么?(还有谁来读一读你找的句子?能不能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①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看看从哪些字词又让你感受到了普罗米修斯的痛苦?谁来谈一谈?还有谁想说?

这只鹰是在怎样地啄食他的肝脏?

②肝脏被啄食掉了,是怎样的一种痛啊!可这种痛并没有结束,一到晚上、、、、、、肝脏一长出来,就意味着、、、、、、肝脏一长出来,鹫鹰就会、、、、、、

一次次的撕裂,这是怎样的痛啊!A谁来读?B这是撕心裂肺的痛啊!让我们一起来读!

3.师:A:这种痛苦是一天两天吗?是一年两年吗?是很多年啊! 许多年来,他就这样一直被锁着。

当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候,普罗米修斯

当炎炎的烈日炙烤着大地的时候,普罗米修斯

当深秋的露霜无情地打在他的肩头时,普罗米修斯

当刺骨的寒风刀割似地吹过他的身体时,普罗米修斯

4.师:为人类拿取火种,这不是一件好事吗?为什么他却受到了这样的折磨呢?(

1、2)

5.师:A“旧还火种吧!我可以乞求宙斯饶恕你。”面对着火神好心的劝说,他动摇了吗?他?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段话,试着读出自己的理解。

B一想到,如果失去火种,人类将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的回答:这是他坚定的回答呀?谁再来?

C一想到没有火,漫长的寒夜,人们无法驱走冰冷的寒气,他摇要头,坚定的回答?

D一想到没有火,人类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面对着火神的劝说,他摇摇头,坚定的回答。

E想到没有火,野兽出没,疾病流行,面对着火神的劝说,他摇摇头,坚定的回答:

师:面对着劝说,他明明有机会放弃,可他没有放弃,那他究竟为了什么? 6.师: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他的坚定吧! 女同学读黑色部分,男同学读红色部分,准备好了吗? 读到这,你觉得普罗米修斯是个怎样的天神?

7.师:人们都说邪恶是压不倒正义的,故事的结果怎样?

普罗米修斯的精神感动了大力神,被大力神所救,这位坚贞不屈的取火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

四.总结拓展:

师:人类为了纪念他,把他做成了城市的雕像,让他永远立在人们的心中,把他画成油画,让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把他写成文章,让他永远流传在人们心中,圣火采集时的跪拜就是对他的无比尊敬。

师:同学们,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是一个动人的传说,它的创作寄托了古希腊人对美好的一种追求与热爱,我们学习他是为了打开一扇门,打开一扇通往古希腊神话的门,课后资料袋中的几个有关小故事,希望同学们能读一读。(谁来读)

(下课)

推荐第8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复习课教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复习课教案 设计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围绕这个目的,阅读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朗读、说话、作文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而理解语言又是运用语言的基础,只有理解准确透彻了,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恰如其分。体会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中年级学生在这方面学过一些方法,但往往学了还不能灵活运用,独立的理解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在复习课上学生通过复习,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归纳、总结,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系统吸收、灵活运用的目的。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指导学生掌握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使学生灵

活地运用到课内外阅读中,从而提高阅读能力,达到“温故而知新” 的效果。

2、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朗读、说话、作文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复习重点、难点

学会掌握体会句子含义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并灵活地运用 课内外阅读中,做到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课前准备

1、学生人手1份短文材料。

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一课时

复习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揭题导入,明晰目标

1、同学们,我们已经进入了复习阶段,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学了这么多文章,哪一篇课文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你?为什么?

2、每一篇课文都有不同的收获。这么多好文章,你又是怎么读懂的呢?能说一说你读懂课文的好方法吗?(学生归纳)

3、同学们,我们要读懂一篇文章首先要读懂组成文章的的段落、句子、字词。那么怎样才能很好地读懂一个句子呢?今天我们就来上句子复习课,复习一下有哪些方法能帮助我们把句子读懂,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二、品读句子,归纳方法

1、下面请同学们看看这几个句子,细细品读,并思考:你是如何体会这几句话的?你运用了什么方法体会这些句子含着的意思? (课件出示不同方法体会句子意思的句子)

(1)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2)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3)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2、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这些句子的体会。

3、刚才同学们说了自己的理解,那现在请你想想: (1)一开始读这几个句子的时候你是怎么理解的?

(2)现在通过你的细细品读后,理解这几个句子的时候又是用了什么方法去体会的?

4、通过学生的回答总结出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的几种方法。

5、师小结:在语文园地五“我的发现”这部分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的方法除了联系上下文,还有其他的方法,比如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住关键词语等。(板书方法)

三、巩固提高,加深理解

1、刚才我们总结出了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的几种方法,现在老师想考考同学们是否真的掌握了,请看下面的句子说说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课件出示句子)

(1)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2)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3)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妖嫩的‘和平之花’。

(4)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2、学生交流并谈自己对这些句子的体会,并说说在体会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方法?

3、请你们再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课文,除了老师刚才出示的句子外,请举例说说自己还体会到了哪些句子的含义?是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去体会的?

4、同学们自己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来读读,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5、师小结: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朗读、说话、作文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四、拓展延伸,发展能力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用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的方法完成下面的练习。附阅读材料:

难忘的一幕

一天,一个长辫子姑娘刚挤上公共汽车,就觉得自己的长辫子被后边的人拽住了。她使劲拉了拉,拉不动,感觉还被后边的人拽着,于是猛地转身,给了后边那人一个耳光——天!那居然是个穿军装的小战士!但小战士没吭声,只是红着脸笑笑。于是姑娘更生气了,骂了句“流氓”,挥手又给小战士一个耳光。小战士仍然没生气,只是红着脸指了指车门——原来,姑娘的长辫子是被车门夹住了。姑娘的脸突然间红了,可一时语塞,偏偏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小战士只是看了看她,微微地点了点头,表示谅解。而且,仿佛是为了不让姑娘难堪,车刚在下一站停下来,小战士就小心翼翼地挤下车,走了。看着小战士离去的身影,姑娘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我不知道此后这位高傲的姑娘会发生什么变化,但可以肯定,即使走到天涯海角,她也不会忘记刚才那一幕!

是的,有一种高贵是不声不响的!也正因为如此,它才格外惊心动魄!

1、“面对小战士离去的身影,姑娘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小战士只是看了看她,微微地点了点头,表示谅解。”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是抓住了哪个词去理解的?

(二)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体会。

1、让学生自由读短文,了解短文的大概意思。

2、学生自由读题目,并带着问题再读两遍短文,可以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3、学生概括短文的大概内容。

4、学生自由读读题目中的两个句子,并从这两个句子中画出关键词。

5、学生交流谈谈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6、让学生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

7、教师讲评。

五、回顾收获,自我总结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在哪些收获?

2、学生交流总结体验与收获。

3、师总结: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既是一种理解课文的方法,也是一种阅读能力,希望同学们以后遇到含义深刻的句子,不要急着去解答,要学会采取不同的结合方法去体会句子。

六、板书设计: 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抓住关键词语 联系上下文 联系时代背景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推荐第9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教案

语文园地一

一、教学目标

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导语

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去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自己来安排。

二、准备计划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作记录。比如:去的时间、地点,怎么去,需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搞些什么活动,带什么器具等等。

三、分组讨论

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计划得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意见。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做好发言交流准备。

四、制定春游方案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评议。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启发谈话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点)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得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二、实地观察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三、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四、学生完成习作

五、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一、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卡中的词语,有选择听写词语。

二、我的发现

分角色读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交流后进行摘抄。我们在哪些课文 中也学到过类似的句子?

三、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教师点评释疑。比一比,看谁背得多,背得快。

四、宽带网

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自己口头介绍,或者直接在多媒体教室打开网页介绍。

语文园地二

一、学习目标

1 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 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3 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二、学习准备:

让几个学生排练一个小品: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纸屑,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例如:别人有事找父母亲,父母亲不在家,班上的一个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上课;有的同学在校园里随地吐痰等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事呢?

1 刚才几位同学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话想说?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揭示‚以诚待人‛的交际主题。) 2 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事,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二、讨论交流

1 个人准备后,在小组内交流。

先由一名学生举一具体事例,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对这一做法作一评价。接着,其余学生轮流发言。 2 各小组选派一位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

3 班级交流:对参与交流的学生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规范其语言。

三、提建议

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成几条简明的建议,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做归纳整理,再在条文前加上几句关于以诚待人的‚前言‛,形成一份建议书。课后抄录并张贴在教室里。

二、三课时

一、学习‚我的发现‛

1 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习作上的哪些好经验。

2 归纳过渡:习作除了留心观察周围,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心里的事,或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

二、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启发思路

1 阅读习作提示。让学生明确:写的是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要真实,不说假话。 2 思考表达的内容。先要想好,最想对谁说自己的心里话,再考虑要说的话,可以是烦恼的事,可以是欢心的事…… 3 学生酝酿交流、师生个别谈话:

根据习作要求,学生自行酝酿,指名个别交流,启发学生的习作思路。教师随即与个别学生轻声交谈。 4 学生动笔。 5 相互交流,修改。

第四课时 日积月累 趣味作文

一、词语盘点 1 学生自读。 2 同桌互查。

3 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4 记记写写。 二 日积月累

1 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2 逐句自读。

3 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 教师释疑。 5 熟读、背诵。

三、趣味语文

1 联系本单元《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2 自读。

3 师生共同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 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的意思,写一个事例。 课后反思: 学生通过学习明白了诚实守信是做人的美德。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进行口语交际。 完成习作。

学习‚我的发现‛,懂得副词如‚终于‛、‚根本‛、‚居然‛在句中起到的强调程度的作用。

第一课时 进行口语交际

导入

1、复习本单元的几篇课文,谈感悟。

2、教师小结

二、展示成果

1、分成小组,展示各自的成果。

2、交流自己的收获。

三、交流汇报

1、分组展示,一人主讲,其他补充。

2、台下提问,生生互动。

四、小结

第二课时 完成习作

一、回顾昨天的汇报会

1、各小组总结自己的成果。

2、各小组复述自己的收获(启示、发明)。

二、习作指导

1、以一个小组为例进行指导。(1)板书程序:

A、第一组成果:有关杀狼护鹿资料。 B、对这件事的归纳。 C、对这件事的看法。 D、得到的感悟。

(2)结合学生的感悟,教师适当的补充一些名言。

2、口述写作过程。

三、小结写作的难点

1、流动的过程是重点:

(1)先写写大家的活动,可以采用‚有的……有的……有的……‛。 (2)重点写自己的活动。

2、得到的启示感悟是重点。

四、动手写作。

第三课时 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一、学习‚我的发现‛

1、投影第一组句子。

2、比较不同,认识‚终于‛一词的作用。

3、自学余下的两组句子。

4、反馈。

5、小结。

6、用以上词语造句。

二、学习日积月累

1、投影句子。

2、自学,了解意思。

3、小结。

4、朗读。

5、练习连线。

6、背诵。

三、展示成果。

四、小结。

《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写并积累本单元与战争相关的词句。

2、培养学生的关注新闻的意识。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4、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着的情感,理解对和平得呼唤。

5、突出本组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从字里行间了解了战争给孩子们带来的苦难,聆听了他们对和平的呼唤,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读读那些词句,更深刻的感受一下吧!

二、学习‚读读写写、读读记记‛

1、学生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学习:读词语,相互正音,交流词语的意思,交流读记词语的方法

3、学生书写‚读读写写‛得词语。

4、师听写

三、学习‚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3、全班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两组句子中带点得部分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情

感?

4、从课内外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5、教师小节。

四、学习‚日积月累‛

1、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成语,集体正音。

3、再读成语,边读边思考这些词语的意思,并在小组里讲讲这个成语的故事。

4、总结:流传千古的词语中,能看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能让我们多日积月累些成语,把这里的成语背下来。

一、触景生情

1、搜集残酷战争相片。

2、启发谈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这张相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

二、真情表达

1、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张相片,展开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2、指导观察和表达

a、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说一说,图上讲的是什么?

b、突出图中重点‚孤独的孩子‛,引导学生想象: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1父母在哪里?当时发生什么事?这个孩子今后将会怎样?

c、完整表达,教师鼓励学生调动以学的知识或课外资料帮助表达,力求说清楚、说完整、说具体。

第二课时

d、在说得基础上,帮助学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三、课外延伸

搜集更多的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并讲给你的朋友听。

第三课时

一、提问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现实社会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新闻的存在,你们平时都用什么方式来了解新闻的?作为‚地球村‛的村民,我们应该关注国门外发生的事情。让我们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

二、召开新闻发布会

1、主持人宣布相关要求

2、‚时事‛、‚教育‛、‚日常生活‛三个版块代表分别发言,每人发言后有一分钟的提问时间。

3、评价他们的发言,教师参与交流、指导。

4、总结他们的优缺点再次准备。

5、新闻发言人发言。

6、选出‚最佳新闻发言人‛‚最佳新闻‛‚头条新闻‛等。

7、主持人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

三、师生总结

1、通过今天的发布会,你有一些什么样的收获?

2、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我们从小就要学会关心国内外大事,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渠道锻炼自己的口才,增加自己的胆识,像这样的发布会我们以后还会经常进行,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这种活动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语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3: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二:课前准备:

1:整理本组课文收集的相关资料。 2: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生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直接可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吧。 二:自主准备

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投影出示:a: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 b: 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 c: 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3:回忆本组学习的几篇课文,浏览搜集的资料,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 4: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么说。

5:自己轻声练习讲述。 三:畅所欲言。

1:自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批评、指正。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

2: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地倾听。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辩论。 四:总结评价

1:自我评价: 自己在这节课中发言是否踊跃,表达是否清晰,态度是否大方,思维是否踊跃,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是否积极等。 2:学生评价: 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最佳,为什么?

3: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学生突出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要求。 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a:内容具体 b:写出真实感受 c:题名自定

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好文章是写出来的!请同学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提出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使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 五:誉写作文,制作墙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板报。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成语故事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卡中的词语。 2:听写其中的词语。 二:我的发现

1:同学们,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发现一些句子有较深的含义么?下面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小林和小东都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小林和小东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理解句子较深含义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方法。如:仔细想、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揣摩感悟等方法。

3:快速浏览本组课文,你还能发现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深层

含义或言外之意。 三: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的句子,先指导学生读正确,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或认识,之后请学生快速背诵。

2:教师补充出示一些名言,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A: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B: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

c: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d: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 -------------- 爱因斯坦

e: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又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 爱因斯坦

3: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热爱生命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 四:成语故事

1:自己读故事,感受句子的含义,画出不懂之处。

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故事的理解,互相质疑解难。

3:全班交流,说一说这个成语故事蕴含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的体会。

4: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

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 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复习词语:

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听写词语。

同学们,在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 我的发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组内交流。

换一换,将加点的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还会发现什么?

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 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第二、

三、四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 展示台

谈话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时间活动中又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 口头交流展示:

小组交流,互说互评。边说边展示课外学习的成果,如:搜集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代表交流,师生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习作: 精彩回放:

读一读:上节课整理好的好词佳句。

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

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

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最平凡的事情、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 学生习作:

教师启发思路。

教师个别指导。

同桌互相交流 推荐代表交流

师生共同评议。

独立进行修改 展示台:

将自己的习作展示在‚学习园地‛中,请同学们观看、评议。 反映自己农村家的 景象和生活的文字、画展或照片。

语文园地七

学习目标:

同学互相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饿事迹。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表达和评议,内容清楚具体。

写自己敬佩的一个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认真修改。 发现引号的不同用法。 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成语。

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意义,提高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拜访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观察或记录,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准备。

成语故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在本组教材中 ,我们认识了一个个闪烁着精神光辉的人,有十七世纪执著追求真理的伽里略,如痴如醉全神贯注工作的罗丹,勤奋专注让鱼游到纸上的聋哑青年,坚持不懈、勤奋朴实的弄名。他们都让我们肃然起敬。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人。这次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说说身边值得敬佩的人。 小组交流:

1 提出:要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表达出敬佩之情。

2 拿出自己课前所做的观察记录或人物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介绍给大家。 在小组内轮流说说自己身边最敬佩的人。

小组评选:一是评选出所说的饿人物,谁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学习;二是评选说得最具体生动的同学。

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小组同学共同帮助他把事情说的具体。

三、全班交流:

1 各组代表轮流说,全班同学进行评价:一是评价说的内容是否清楚具体,能否表达出敬佩之情;二是评价表达时是否态度大方,声音响亮,情感浓厚。 2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双响湖动,既可以接受同学和老师的建议,重说某一部分内容,也可据理力争,说得自然真实。

引导学生把自己最敬佩的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说一说他们身上值得学习的是什么风范。 延伸拓展;

小组同学共同办一张手抄小报,把‚观察记录‛和任务照片等材料合理安排在报上。 课后反思:

第二、三课时 习作

激发习作兴趣:

上节课,通过口语交际我们认识了那些生活中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人,这节课,让我们把这些人物写下来,并编辑一本《我们敬佩的人》班级作文集。 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通过人物的形象和所做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精彩回顾:

1 回忆口语交际时,自己在小组里说的受到组员认可的部分。 2 回忆在全班交流时,被老师和同学称赞的同学是怎样说的。习作;

1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2 要求按照要求写完后自己修改。 评议:

1先轻声读自己的作文,把自己认为写得较好的段落做上标记。

2 与小组内同学互换习作,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段落做上标记,并写几句评语;找到对方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做上标记,并帮助对方改正。

3再次修改后小组内朗读欣赏,每组推选出一篇完整习作和一个优美片段,参加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中注意从以下几点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人物描写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等。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1自由朗读文中的三个句子,联系学过的课文想想这散居话的意思。 2 想一想三句话中的引号各有什么不同的作用。 3 再翻阅学过的课文找出类似的句子说好所你的发现。

想想你读过的课外读物中是否有这样的句子,你的作文中用过引号吗,是发挥它的哪一种作用? 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要求读得正确。 2 你发现这些成语有那些特点? 自选一个成语说说意思。

多种形式开展读的竞赛,使学生熟记这些成语。 阅读:

1自由阅读,自学生字新词,体会‚鹏程万里‛的含义。 2指名朗读。

3交流读后的启示,并联系用成语造句。 4推荐课外阅读《成语故事》。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八

学习目标:

1把自己读过的译本好书,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给他人;通过互相介绍,了解什么是好书,激发读整本书,读好书的兴趣。

2自主选择内容,自由习作,把自己想读的意思 写清楚,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联系修改自己的作文。

3 读‚我的发现‛,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4读背歇后语,积累歇后语,初步了解歇后语的作用。

5熟读趣味故事,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感受任务的才思敏捷。 课前准备:

1布臵学生读一本好书。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名言导入:

对于书,我们都不陌生。书,好书,到底会给人带来什么呢?在我们以前,有很多有成就的人都说过读书的作用。 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没译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伏尔泰说:‚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依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歌德说:‘读译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别林斯基说:‚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自己读过什么好书,向大家介绍一本你喜欢的好书。

自由交谈:自己读过哪些好书。 介绍一本好书: 1指名介绍一本好书

a请一名同学介绍一本好书。

b征求大家的意见,想了解哪个同学的哪本书,请那位同学介绍。 2小组开始互相介绍。

3各小组评出都感兴趣的一本书,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4教师也参与介绍一本好书,在语言上给学生一种规范、引导和点拨。 5根据学生介绍,把好书名字写在黑板‚好书看台‛里,鼓励大家有条件的亲自读一读这些书。

再读名言,能说说通过以前读书的经历和今天的交流,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

小结:名人们说的书,应该都指好书。今天,我们谈到的书,应该说也好似‚好书‛。这些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 生活拓展:

1 请家长为自己购买一本同学推荐的好书,要把这本书的内容跟家长介绍清楚。 2 在适当的时机,多开展几次‚推荐一本好书‛‚推荐一种好杂志‛的活动,使学生对读书产生持久的热情。

课后反思:

第二、三课时

导入激情,拓展思路:

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写了不少作文了,每依次都有内容的要求。有的同学说,要是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那该多好!今天,就请同学们自由习作,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

2读习作提示,想想自己最想写什么。 3全班交流:最想写什么?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从内容和体裁两方面体会习作的自由。如内容,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景;可以写事实,也可以写虚拟、想象中的事。体裁伤害,可以是故事,可以是童话、寓言,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诗歌。 自主习作 师生评议作文

1 交流自己写了什么内容。

2 小组之内交流读习作,选出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的文章,并说说好在哪。 在读习作前,小组成员要把文章的特点讲一讲,以激发听者的兴趣。

3 同学读自己的习作。根据实际情况,可体现以下特点:内容各异,体裁各异,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4 教师推荐一篇有明显优点也存在问题的文章,引导大家读、修改。修改后在

读一读。

拓展阅读风格各异的小文

1 导读:写作文最好是有感而发,写自己真实的想法,真正要说的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写,这样的作文才会感染人。我们来欣赏一下风格各异的几篇文章,有的是专家写的,有的是小学生写的,相信一定会给你很大启发。 2 自己读文章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复习导入

1 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 听写词语。 3 互相纠错。 读对话,了解内容

1 自读‚我的发现‛,想想从小林和小东的谈话中,你知道小东有什么发现? 2 同桌分角色读,进一步读好对话。 谈一谈,小东有什么发现 1 谈一谈小东有什么发现? 2 谁还有相同的发现?

3 抓主要内容,你还发现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自由谈,肯定学生学习中注意发现总结方法。 读课本中的歇后语

1 读六个歇后语,说说发现了什么? 2 熟读歇后语。

3 讲解三个典故‚关羽失荆州‛‚王羲之写字‛‚周瑜打黄盖‛。如果学生知道,可请学生讲一讲。

说说在读书过程中,关于用歇后语的句子。教师出示几个带有歇后语的句子,让学生体会歇后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使句子形象生动

1 ‚水滴穿石——非一日之功‛,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张小亚是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的。

2 他对人了解得很深刻,讲起某人的特点来,那真是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3 你才有了一次好成绩,看,一大意又落后了。这真是应了那句话: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趣味语文

1 自读二个小故事,读熟练。 2 你觉得趣在哪?说一说。 3 读对子,反复吟诵,感悟趣。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4 拓展作业:

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家人听。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趣联妙对故事,在语文活动课上讲给老师和同学听。 阅读延伸

课外作业:读选读课文。

课后反思:

推荐第10篇:生命,生命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之五

教学目标

●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引发出的侧重点不同的三点思考,以及三点思考分别提出的三个要求。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杏林子的材料,以了解香港女作家杏林子。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张海迪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绝顶》,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自1998年开始创作,耗时四

年,共计35万字。责任编辑胡玉萍第一次与海迪面对面交谈时,心中就担忧——以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能完成这部长篇创作吗?后来,她了解到,张海迪只要身体稍微好一点,就继续艰难地创作。张海迪说:“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去年岁末,胡玉萍拿到书稿后,确确实实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她也小心翼冀地捧着,仿佛是捧着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确乎是沉甸甸的……无独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自主学习:轻声读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读几遍就读几遍,达到目标为止。

2、小组合作学习,抢读生字生词卡片,比一比谁认识的生字又快又多,请优胜者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轮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全班交流:请一个小组向全班同学介绍识字成果,再请一个小组朗读课文,其他小组评议。

三、整体感知课文

1、配乐范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出示思考题:a.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b.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c.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2、听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1)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去掉一个不可以。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2)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从生命诞生这个角度说明,生命力之强大。“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

3)三点思考

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回答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将目标、信念付诸于行动。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四、教师小结

正是由于为生命而奋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岁就患了类风湿关节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虽然病情恶化了,仍然忍着病痛,强烈地呼喊着:“生命、生命”。

第二课时

一、温故导入

1、朗读课文

2、自主品读:轻声吟读,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地方,反复读。

二、研读与赏析

1、师: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看看三个事例分别抓住哪一个关键词,侧重哪一个方面,三点思考分别提出了哪三个要求。

2、学生讨论明确:

飞蛾生之欲望生命意义

香瓜子生命力生命的价值

心跳生命珍视奋斗

3、讨论加点词的作用:

1)“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2)“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为什么不能去掉?竟然表达了一种意想不到,表达出一种惊喜,若去掉就没有了这种表达效果。

3)“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来形容力量巨大,这里指小瓜苗在没有生存条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现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肃然起敬”表达了对顽强的生命力的一种崇敬,在这里是不可随便调换的。

4)“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小瓜苗在没有生长的条件下,靠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能茁壮生长、昂然挺立,而瓜子的养分仅仅能供养它活几天。

5)“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作者为什么要加“勇敢地”来修饰“活下去”?作者那种难以忍受的病痛,活着会比死了还要难受。张海迪也是如此,同样是生不如死。像她们这种情况,活着比死亡还更需要勇气,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饰成分。

三、体验与反思

1、朗读课文最后三段,说说你学习了此文的思考。结合你的生活,从你的周围举出一两个例子,谈谈你的认识。

2、启发学生将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感受。

四、作业

1、将自己的认识记下来,作为小作文练笔。

2、比较阅读:试比较《生命生命》与课文后的选文的异同。

第11篇: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语文园地二(蒋庆庆)

●教学目标

①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②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③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课前准备

让几个学生排练一个小品: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纸屑,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例如:别人有事找父母亲,父母亲不在家;班上的一个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上课;有的同学在校园里随地吐痰等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事呢?

①刚才几位同学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话想说?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揭示“以诚待人”的交际主题)

②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讨论交流

①个人准备后,在小组内交流。

先由一名学生举一具体的事例,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对这一做法作评价。接着,其余学生轮流发言。

②各小组选派一位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 ③班级交流:对参与交流的学生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规范其语言。 ●提建议

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成几条明确简要的建议,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做归纳整理,再在条文前加上几句关于以诚待人的“前言”,形成一份建议书。课后抄录并张贴在教室里。

第二、三课时 习作 我的发现

●学习“我的发现”

①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习作上的哪些好经验。

②归纳过渡:习作除了留心观察周围,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或者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

●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启发思路

①阅读习作提示。让学生明确:写的是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要真实,不说假话。

②思考表达的内容。先要想好,最想对谁说自己的心里话,再考虑要说的话,可以是欢心的事,也可以是烦恼的事、难受的事……

③学生酝酿交流、师生个别谈话;

根据习作要求,学生自行酝酿,指名个别交流,启发学生的习作思路。教师随机与个别学生轻声交谈。

④学生动笔。 ⑤相互交流,修改。

第四课时 日积月累 趣味语文

●词语盘点 ①学生自读。 ②同桌互查。

③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④记记写写。 ●日积月累

①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③逐句自读。

③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④教师释疑。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说话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交朋友,说话要算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自己所不愿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以至诚之心做事,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爱别人的人,别人总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总会尊敬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粱惠王上》 尊敬自己家里的长辈,推广到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儿女,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

⑤熟读、背诵。 ●趣味语文

①联系本单《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自读。

③师生共同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

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的意思,写一个事例

第12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教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教案

第1、2课时

一、复习内容

1、生字表

(一)中200个“会认字”能读准字音,会口头组词。

2、生字表

(二)中300个“会写字”能读准字音,正确书写,并组词。

二、练习方法,用“拼音填汉字卷”和“组词卷”进行练习。

三、复习过程

(一)生字表归纳

1、本册平舌字17个(要求背下来,要容易区分平翘舌)。

簇.擦.财.赠.尊.斯.罪.耸.蚕.桑.塞.萨.刺.蔡.睬.锁.脏.

2、轻声音的字。

骆驼(tou)

思量(liang)讲究(jiu) 铃铛(dang)

苍蝇(ying)

折腾(teng)

扫帚 (zhou ) 埋伏 (fu)

蘑菇 (gu)

打扮(ban ) 枕头(tou)

糟蹋

(ta)

扑闪 (san) 孤零零(ling)

招呼(hu)

吩咐(fu)

规矩(ju)

火候 (hou)

耽误 (wu)

抱怨(yuan) 扑闪(shan)

3、多音字(会用不同音组词)

似.卷.转.据.饮.重.华.泊.把.闷.削.难.扎.吁.折.扫.拧.还.弹.悄.铺.率.冠.摸.圈.塞.应.的.恶.撒.

4、易错音

谙(an) 驼(tuo)

浙(zhe)

簇(cu)

皑(ai) 津(jin) 耽(dan) 愚(yu)

蝙(bian) 巷(xiang) 捕(bu) 蝇(ying)帚(zhou) 屑(xie) 弥(mi)

济(ji)

弋(yi)

频(pin)

浸(jin)

袅(niao) 屡(lv)

垠(yin)

箬(ruo) 蓑(suo)

撩(liao) 违(wei) 执(zhi) 徽(hui)

诱(you)

塑(su)

扰(rao) 豌(wan) 诏(zhao) 焰(yan) 膝(xi)

恕(shu) 矩(ju) 惩(cheng) 绢(juan)

5、易错字

漓 绵 澜 潭 攀 臀 擦 蜿 蜒 隙 微 拔 拨 惑 德 瘦 帽 喉 吟 宛 滚 毁 凯

杂 慌 聚 康 瞬

塌 欲 扰 巢 搬 饰 捣 辩 释 澈 徽 妄

融 蔡

焰 饶 膝 啄

第3、4课时

“字”的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练习卷

二、用”/”划去不正确读音.谙(yīn.ān) 骆驼(tuó.tuo) 浙江(zâ.zhâ) 一簇(zú.cù)

白皑皑(ǎi.ái)

天津(jīng.jīn) 耽误(dān.dāng) 愚蠢(yú.yū) 蝙蝠(biān.piān)小巷(gǎng.xiàng) 荧光屏(yin.ying)捕捉(pu.bu) 苍蝇(ying.yin) 扫帚(zhou.zhou) 头屑(xue.xie) 弥补(mi.ni)

周济(ji.ji)

游弋(ge.yi)

频率 (pin.ping)

侵入(qin.jin)

袅袅 (niao.miao)屡次 (lou.lu)无垠 (xian.yin) 箬笠(nuo.ruo ) 蓑衣(shai.suo)

撩人

(liao.liao) 违抗 (wei.wei) 固执(zhi.zhi ) 厂徽 (wei.hui) 诱人(rou.you) 塑像 (su.suo ) 打扰( long.rao) 豌豆(wan.wan )沼泽(zao.zhao) 火焰(yan.yan)

膝盖(qi.xi)

饶恕(nu.shi)

规矩(ji.ji) 惩罚(cheng .cheng)春蚕(can.chan) 思量(liang .liang .liang) 绢花(juan.juan )

三、形近字组词: 蜒(

)

绵(

)

瑕(

)

诱(

)

臀(

) 蜓(

)

棉(

)

暇(

)

绣(

)

臂(

)

泰(

) 蜿(

)

即(

)

擦(

)

徽(

) 秦(

) 宛(

)

既(

)

蔡(

)

微(

)

稍(

)

廷(

)

避(

)

辩(

)

斑(

) 梢(

)

延( 捎(

)

庭(

拨(

) 尊(

拔(

) 遵(

堪(

) 幼( 湛(

) 幻(

惯(

)

凯( 贯(

)

毁(

拢(

) 狠( 扰(

) 狼(

四、多音字组词:

sì (

)

shì(

)

jū(

)

jù(

)

huá(

)

huà(

)

mēn (

) 闷

mèn (

)

/zhā (

) 扎-zhá

(

) \\zā

(

)

)

僻(

)

辨(

)

班(

)

辟(

)

辫(

) )

惫(

)

峦(

)

健(

)

备(

)

恋(

)

建(

)

荧(

)

削(

)

孤(

)

萤(

)

哨(

)

弧(

)

烫(

)

盲(

) 撼(

)

汤(

)

妄(

) 憾(

)

配(

)

限(

)

蹋(

)

佩(

)

垠(

)

踏(

juǎn(

)

zhuǎn(

juàn(

)

zhuà (

yǐn (

)

chóng(

yìn (

)

zhòng(

bó(

)

(

pō(

)

bà (

xiāo(

)

nán (

xuē (

)

nàn(

xū (

)

zhē

(

yù (

)

shé

(

) ) ) ) ) ) ) )

)

)

) ) )

)

)

)

)

)

)

sǎo (

)

qiāo (

)

(

) 扫

sào (

)

qiǎo (

)

(

)

/níng (

)

hái (

)

tán(

) 拧 -nǐng (

)

\\nìng (

)

huán (

)

dàn(

)

pū (

)

shuài(

)

guān (

) 铺

pù (

)

(

)

guàn (

)

quān (

)

sāi (

)

yīn(

)

juàn (

)

sài (

)

yìng (

)

(

) de (

)

è (

)

sā (

) 的

(

)

ě

(

)

sǎ (

)

(

)

第5、6课时

复习内容:

1、词语盘点。

2、日积月累。

3、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复习过程:

一、读准词语:读词语盘点。

二、抄写词语盘点。

三、成语积累

波( )壮阔

水平如(

) 峰(

)雄伟 (

)地而起

)不相连

奇(

)罗列

( )峰兀立

怪石( )( ) 云雾迷(

) 连(

)不断

突兀森( )

变化多( )

颜色各( )

峭( )断崖

五彩( )斓

无( )生机

)无尽

重重(

五彩( )纷

无边( )花 技术精( )

梦( )以求

神情严( ) ( )不乐

迷( )不解 缓缓( )过

走街串( ) (

)在在

一生受( )

疲惫不( ) 狼吞虎( )

骨( )如柴

十分( )意

面( )菜色

( )无其事

鱼( )而出

( )不可及

响( )云( ) 生息( )衍

叫苦不( ) (

)心所欲

不( )不扣

横七( )八

)想天开

生态平( ) 机( )人亡

垂头( )气

)草丛生

( )精会神

兴( )勃勃不 ( )不忙

永(

)人间

花繁叶(

)(

( )( )绊绊

四、找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多资多彩

清香鸟鸟

突如奇来

不加思索

不故一切 (

) 徐徐如生

热泪盈筐

与世长词

奇眶而出

改天唤地 (

) 傲然廷立

怦然一振

极目远跳

瞟肥体壮

辽阔无限 (

) 攸然自得

脉脉无言

芽包初放

此起笔落

直进肺腑

胆大忘为

全神惯注

仪态瑞庄

清撒见低

一丝不句

容为一体

疑箬不解

驱寒取媛

气疾败坏

挽弓搭剪

笑啄颜开

无恶不作

思将仇报

下流无齿

雄心状志

第7、8课时

词语练习:

五、连线

水滴石穿

一支独秀 早开的红梅

后来居上 砌墙的石头

骄兵必败 关羽失荆州

入木三分

王羲之写字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瑜打黄盖

非一日之功

六、近义词: 鼓劲--

果然--

至爱--

镇静--

抱怨--

尊重--

似乎--

赶紧-- 卓越--

赞扬--

宝贵--

迎接—

出其不意---

围魏救赵---

风声鹤唳---

四面楚歌---

坚定不移---

集腋成裘--- 所向无敌---

有始无终---

持之以恒---

七、接成语

知己知彼---(

运筹帷幄---(

兵贵神速---(

神出鬼没--(

八、反义词

清晰--

错误--

粗壮--

稠密-- 通畅--

责怪--

宽敞--

允许-- 安全--

呈现--

得意--

奉献— 一暴十寒---

知难而进---

自强不息---

九、选关联词填空: 无论...都... 不但...而且...

既...又...既然...就...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1、只要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

)干什么,(

)会有贡献的.

2、陆老帅制作教具

,(

)解决了教子急需,(

)为国家节约了开支.

3、他(

)注意锻炼身体,(

)很健康.

4、诚实是人的美德,(

)做什么,(

)要诚实,办实事.

5、我们(

)做了一些对人民有益的工作,(

)离人的要求差很远.

6、(

)他对你的批评是正确的,你(

)应该虚心接受.

十、对号入座:

1、院子里(

)花草树木交相辉映,组成(

)一幅精美(

)图案.

2、这下,我可

(

),帮大人抢(

)挂花树,使劲(

)掘.

3、叫小明(

)不男孩很快(

)躺在草垫上.

4、我念中学( )时候,全家到(

)杭州.

第9、

10、

11、12课时

复习内容

1、句子的变换、扩句、缩句。

2、句式、修辞。

3、理解句子。

一、改变说法,不改变句意:

(一)

1、中奖者开回一辆暂新的奔驰汽车。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管住泥沙。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姑娘们唱起了歌

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茨葳格到他家做客。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变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湖水很绿。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溪在山间流淌。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她流了很多眼泪。

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个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呢?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田园风光让人们迷恋。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1、这座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灰心丧气能改变现状吗? 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问句:

3、乡村的夜晚使人们陶醉。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字句:

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问句:

4、夏天到了,树上的叶子绿了。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拟人句:

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叹句:

二、下面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2、牛群出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3、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4、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

5、骆驼是沙漠之舟。

6、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7、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

8、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9、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10、你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11、森林里的害虫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

12、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13、有翠绿,有淡青,有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

14、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15、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16、他在呼唤什么?在呼唤和平。

17、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18、成千上万的笑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地方,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19、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拴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 20、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摸一下眼睛和鼻子,望着妈妈笑。(

21、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22、那只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像车轮一样。

23、虽然天山这时候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的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三、修改病句

1、听了同桌的话,我不禁忍不住笑了。

2、昨天虽然下了一夜的大雨,但是,河水涨了许多。

3、爸爸严格地批评了他错误不对的做法。

4、春天的苏蒙斯塔村是个美丽的季节。

5、王叔叔看了许多书,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水平。

6、造纸技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7、这件事因为看起来容易,所以做起来并不容易。

四、用关联词连句

1、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我们会对老人孩子生出一份尊重和关爱。

2、明天下雨,秋游按期举行。

3、这首诗太美了,人们陶醉了。

五、仿写

1、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忘了周围的人。

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3、雨来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角吹着气,望者妈妈笑。

13、

14、

15、

16、课时

复习内容:古诗词、标点、日积月累。

六、古文知识小天地

1、《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____朝__ __诗的写作顺序是从(

)到(

)表达了诗人

我们曾学过他的一些诗歌,如_____________等。

2、《望洞庭湖》描绘了____季节夜晚洞庭湖的景色,前两句写月光照耀下的______,后两句写苍茫的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是______修辞手法,把_____比作_____。

3、《忆江南》是一首

,“忆江南”是

名,写景的句“

。”分别描写了

这些景物。

4、《乡村四月》是____代______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描写了____________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__________,后两句写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5、《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____代的______,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绩麻:___________,未解:_____________,供:_______________,傍:_____________。

七、加上标点符号。

(1)他说

孩子

等爸爸回来

我一定送你一顶

蓝盔

(2)他注意数着一声一声的鸟叫

一边数一边用手打着拍子

(3)人哪

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

刚刚一开火

村子就着火了

大家都喊

野兽来了

野兽来了

就都跑了

积 累 运 用

(一)关于写景的诗

大漠孤烟直,(

)。(

) 几行红叶树,(

)。(

) (

),澄江一道月分明。(

) 浮天水送无穷树,(

)。(

) 春江潮水连海平,(

)。(

(二) 五岳指的是东岳(

),西岳(

),南岳(

),北岳(

),中岳(

)。

五大淡水湖有(

)(

)(

)(

)(

)。

(三) 言必信,(

)。《

与朋友交,(

)。《

》 已所不欲,(

)。《

》 (

),金石为开。《

》 爱人者,(

);敬人者, (

)。《

》 老吾老,(

) ;幼吾幼,(

)。《

(四) 说“信”

确实地相信叫(

)。非常地相信叫(

)。 坚决地相信叫(

)。忠实地相信叫(

)。 对自己怀有信心叫(

)。履行自己的诺言叫(

)。 取得别人的信任叫(

)。讲究诚实和信用叫(

)。

(五) 谚语

清明前后,(

)。 天上鱼鳞斑,(

)。 鸡迟宿,(

),风雨不久到。 (

),明日必有大雨到。 春雾(

),夏雾(

),秋雾(

)冬雾(

(六) 与战争有关的成语

知(

)知(

百(

)百(

运(

)(

)幄

决胜(

)(

)(

)不意

)(

)不备

围(

)救(

)东(

)西

四面(

)(

)(

)受敌

草木(

)(

风(

)鹤(

)兵贵(

)(

突然(

)(

)出(

)没

)(

)无敌

(七) 有关生命的名言

人的生命是(

),可是,(

)是无限的。我要把(

),投入到(

)之中去。

(雷锋)

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

),(

),而不是(

),也不是(

)。

(巴金) 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

),忧(

),乐(

)。

(爱因斯坦)

(八) 关于田园风光的诗句。

采菊东篱下,(

)。 (

) (

),夜静春山空。 (

) 竹外桃花三两枝,(

)。 (

) (

),青草池塘处处蛙。 (

) (

),豚栅鸡栖半掩扉。 (

) 独出前门望野田,(

)。 (

(九) 形容人的精神和意志的成语

雄(

)壮(

)(

)不移

)(

)不拔

)(

)不息 聚(

)成(

集(

)成(

)之以(

全(

)以(

知(

)而(

无(

) 不(

知(

)(

)退

)(

)无为 一(

)十(

)进(

)退

有(

)无(

)(

)而废

(十) 歇后语

水滴石穿――

早开的红梅―― 砌墙的石头――

关羽失荆州―― 王羲之写字――

周瑜打黄盖―― 写出下面双引号表示的意义。

1、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2、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3、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

4、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5、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6、父亲教我在石板上甩出“糖风”来。

7、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

8、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9、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

10、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11、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12、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 ) ) ) )

一流风景胜地--漓江

桂林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桂林漓江风景区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至阳朔,由漓江一水相连。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闻名中外。

漓江风景区是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流风景胜地。这一带峰峦耸秀,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绣画廊。沿途景点目不暇接,景色无比秀美,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情趣。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

漓江景色之奇还在山光水色之变化,在清晨,在中午,在黄昏,各有其姿,变化万千。尤其是在春雨迷蒙的早晨,江面上浮动着一层轻纱般的白蒙蒙的雨丝,这时的山水就更具有一种朦胧之美。

1.给下面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在上面画“√”。犹如:(1)如同(2)还 陶醉:(1)喝酒过多神志不清。(2)沉迷,过分地爱好。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入括号。 (1)全世界一致认为。(

(2)东西很多很好,眼睛来不及看,一时看不过来。(

) 3.用“

”画出描写水中倒影的语句。 4.细读短文,填空。

(1)桂林山水以__________________四绝闻名中外。

(2)“漓江景色之奇”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的主要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在后面画“√”。 (1)描述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 (2)描述了桂林山水的“四绝”。(

) (3)描述了桂林漓江风景区的奇丽景色。(

二、古井

我们村东头有一口古井。井里的水清凉可口。村里的人都到这儿取水。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古井离我们家很远。每天从(

)到(

),取水的人(

)地从我家门前走过,桶儿(

),扁担吱悠吱悠,像一支支快乐的(

)。门前总是湿漉漉的,老是像刚下过一场春雨。

1、按原文填空

2、文中的“她”指(

),“乳汁”指(

),“儿女”指(

)。“哺育”的意思是(

)。

3、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中把(

)比作(

)。

4、第二段从

几个方面写出到古井取水的人多。

5、你从《古井》这篇文章受到什么启发?

一、故乡的小桥

我的故乡是一个小山村,村里有条小河,河上有座小桥。

这座小桥是木头做的,架在清澈见低的小河上。河边载满了垂柳。柳丝迎风起舞,河里柔丝漂动,好看极了。傍晚,小鸟在枝头鸣唱,蝴蝶在花间篇篇起舞,山路上水牛在悠闲地吃着青草„„我的故乡太美了。

我爱故乡的山,我爱故乡的水,更爱故乡的小桥。它没有卢沟桥的壮观,也没有长江那样雄伟,但是,它在我心中却十分高大。因为它虽然矮小,却是默默无闻地,十分认真地躬着身躯,让人踏着它的脊背走过去,年年月月负着重荷,而没有一句怨言。

每当我从桥上走过,心里就充满激情,把脚步儿放得轻轻的„„啊,故乡的小桥,你在我心中。

1、“翩翩起舞”的“翩”,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画。“柔丝飘动”的“柔”,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画。

2、写出反义词

高大(

悠闲(

傍晚(

3、“躬着身躯”的“躬”意思是(

4、文中的“脊背”指的是(

5、“我”爱故乡的小桥,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用“

”划出来。

6、找出第二段中的错别字,按顺序写下来。

二、迷人的海滨夏夜 这是一个迷人的海滨夏夜。

夕阳西下,天空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被霞光染(rǎn yǎn)成了红色,比天空的景色更壮观,当一排排波浪涌(yǒng rǒng)起的时候,那照在浪峰的霞光,又红又亮,滚动着,使人赞叹。

夜幕降临,天空的霞光渐渐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浅红,当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高而远的天空中便出现了(启

起)明星。它那么大,那么亮,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挂在市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各处的灯火也陆续亮了起来,尤其是山坡上那一片片灯光,从半空中倒(应映)在乌蓝的海面上,像一串串流动的珍珠。

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夏夜的景色,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和兴奋。

1、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或字词。

2“

”一词集中写出了海滨夏夜的美,作者面对这美景,感到

.

3、用“

”划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4、从文中找出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5、把文中你认为写得最优美的一个句子摘抄在横线上,并说说你认为优美的理由,然后仿照着这句你也写一句吧。

6、用自己的话来赞一赞海滨的夏夜。

三味书屋

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早”字。字横着,很像________________,又像__________。这个“早”字有一段来历。鲁迅的父亲害了病,鲁迅一面上书(塾

熟)读书,一面帮母亲料理家务。几乎天天奔(bēn bân)走于当(dāng dàng)铺和药铺(pū

pù)之间,把家里的东西拿到当铺去换了钱,再到药铺去给父亲买药。有一天早晨

鲁迅上学迟到了

教书认真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

历)地对他说

以后要早到

鲁迅(默默地

静静地

悄悄地)回到座位上

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个“早”字

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 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没有迟到过 ,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

豪)不松(弛

驰)地奋斗了一生。

1、在横线上按课文内容填空。

2、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词。

3、给文中没标点符号的地方补上标点符号。

4、写近义词:

料理(

严厉(

奔走(

松弛(

5、这段话写了“早”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用“||”把这段话分为三层。

6、“坚定的信念”是指什么?(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用“像„„又像„„”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威武的“小狮子”

一天,我看见马路边一只“小狮子”威风凛凛地蹲着。它既不会跑,又不会跳,是个陶制的“小狮子”果壳箱。

这只“小狮子”真讨人喜欢。头上的毛一绺一绺的,像烫发似的。两只大耳朵耷拉着,像是在倾听周围的动静。透蓝的眼眶里镶嵌着一对黑溜溜的大眼睛,像在观察来往行人和车辆。一张大嘴张得大大的,露出尖尖的牙齿,好像在怒喝那些不爱清洁的人。它那四条粗粗的腿,前腿趴着,后腿蹲着,真有神采!锐利的爪子,像要把人们扔的果皮和纸屑,全都抓进自己的肚子里。它蜷着毛茸茸的大尾巴,显出一副调皮的模样。

我往远处一看,马路两旁整齐地蹲着一个个威武雄壮的“小狮子”。它们个个昂首挺胸地蹲着,像等候检阅的仪仗队。

“小狮子”多像不分昼夜值勤的小卫兵啊。自从有了它们,几条马路变得清洁了。人们把纸屑、果皮塞进它的大嘴,它好像吃蜜糖一样,吃得津津有味。“小狮子”日日夜夜不辞辛劳地守卫着马路,它们的功劳真大啊!

1.概括第一自然段段落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二自然段,这段话共( )句话,是围绕( )这句话写的,具体写了这只“小狮子”的 (

),(

),(

),(

),(

),(

)和(

)。

3.文章的哪一部分着重写“小狮子”的作用?

轻轻的一声叮咛

出差在外,在一农家借宿一夜,天亮时又踏上一段新路。一阵积水响,老大娘追出来,拿着一把她女儿的小花伞:“带上„„”看她那慈祥的目光,(霎、刹)时,我像是听见了母亲的叮咛。

路上果然下了大雨,许多人在树下躲雨,我撑开那把伞,照旧走着,一种说不清却感人至深的温暖和情感洋溢在我的周围。

途中的一天晚上□我在招待所翻书□读到一篇□母性□的文章□

我和太太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参加一个游览团体。向导带我们到橡胶园参观割胶。一个男童爬上一棵椰树,正打算用弯刀割下一个椰子,他母亲便在附近房子里叫嚷。

我告诉太太:“她说‘孩子,小心啊,别把手指割掉’。” 向导惊讶地问:“原来你懂马来话。”

我答:“我不懂。不过我了解母亲的叮咛。”

出差回单位后,我把自己伞下的感受和这则故事说给一位长辈听,他的眼睛似乎有些湿润,他说他的母亲早(已、以)过世,但母亲那句□好好工作,注意身体□的嘱咐,一句最平常不过的话,伴随他走过了风风雨雨四十年,成了母亲最珍贵的(遣、遗)产。

我感动至极。想起了我的母亲。小时候去上学时,她总在我出门时给我整理凌乱的衣服轻轻地叮咛:“走好,听老师话。”

又是一个雨天,我骑车去约会。中华门城门下,刚认识不久的女友走到我身边,轻轻地掀下雨披的帽子:“看你热得,快把雨披脱下来。”原来,雨早已停了,我额上全是汗。空气(轻、清)新得很,吸入肺腑的全是温馨。

想到每次约会结束,我推着自行车准备走的时候,她忘不了说一句“骑好,晚上早一点休息”。于是我认可她了,因为没有爱心的人,是不会为别人着想的。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读音下画横线)

出差(chā,chāi)

小花伞(sǎn,shǎn)

着想(zháo,zhuó)

似乎(shì ,sì )

浏览(lǎn,nǎn )

2、将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划去。

3、从文中找出几对近义词。

)—(

)—(

4、根据字典的义项并联系上下文理解画线词语的意思。

深:1) 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2) 久,时间长(3) 程度高的(4) 颜色重。 洋:1) 比海更大的水域; 2) 广大,多; 3) 外国的; 4) 现代化的。 凌:1) 冰; 2) 侵犯,欺压; 3) 升,高出; 4) 相犯,交错,迫近。

一种说不清却感人至深:

温暖和情感洋溢在我的周围:

给我整理凌乱的衣服:

5、在“□”中把空缺的标点补上。

6、文中写了哪些人物的叮咛或嘱咐,用“

”画出来。

7、三至七自然段中的“我”与文中其它地方出现的“我”是不是同一个人?两个“我”分别是谁?

8、“我”听不懂马来话,为什么知道男童的母亲说的话?

野 鸭

一天,我在小山上散步,忽然看见在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被人发现,藏在那儿的,就用树枝轻轻地拨了她一下,想叫她站起来,可是她却一动不动。我觉得很(奇怪、惊奇),便弯下身仔细看,才发现她已经死了。她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着,嘴张着,里面塞满了雪。她的翅膀稍稍张开,一条腿伸向后面。在她的腿跟前有两只蛋。看见这两只蛋,我就把这只死鸭提起来。(果然、居然)在她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有十一只蛋,连同外面的两只,一共十三只。 我把她仔细地看了一遍,在她身上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从她身上的各种情形来看,她是被冻死的。虽然我看到的只是些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做出这样的结论: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种深沉的爱,多么感人肺腑啊!

太阳已经落山了,我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坑,把野鸭放进去,用泥土把她埋起来,再用手帕把十三只蛋包好,向回家的路上走去。 (1)在( )内划去不恰当的词语。

(2)课文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发现死鸭→猜测死因→掩埋死鸭。其中的次要内容是

。主要内容是

。 (3)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体现野鸭与暴风雪搏斗的词句,用“

”画下来。 (4)任选一题做:

①文中的人称本应用“它”来称呼野鸭,却用了“她”,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②从掩埋野鸭,包好十三只蛋的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你认为野鸭这样做值得吗?从野鸭身上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抄下最能表现思想感情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任选一题①想像野鸭与暴风雪搏斗的情景(动作、心理、神态)写一个小片断,不少于120字。②续写十三只蛋的故事。(不超过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小珊迪(节选)

我给了他一先令,他转身就跑了。等了很久也不见他回来,我猜想可能上当了。但是当我想到孩子那诚(垦 恳)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

晚上,旅馆的人说,有一个小孩要见我。小孩被带进来后,我发现他不是那个(卖 买)火柴的小男孩,但可以看出是他的弟弟。这个男孩在破衣服里找了一会儿,然后问:“先生,您是从珊迪那儿买火柴的那位先生吗?”

“是的。”

“这是您那个先令找回来的四便士。”男孩说,“珊迪受了伤,不能来了。一辆马车把他撞倒(dǎo dào),从他身上轧(yà zhá)了过去。他的帽子找不到了,火柴也丢了,有七个便士也不知哪儿去了,说不定他会死的„„”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2.在括号里划去不正确的字。

3.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断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答下列问题。

(1)“„„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这句话中的“他”是指_______________。“那种人”是指_____。

(2)“晚上,旅馆里的人说,有一个小孩要见我。”这里的小孩指

5.造句。断定——_______

___

_____

6.读了这段话,你觉得珊迪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 黔驴技穷

从前,黔(qián 贵州省的简称)地本来没有驴子。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把驴子运到黔地,运来后派不上什么用场,就把它放在山脚下。山上有只老虎看见驴子身躯那样高大,以为是个什么神,隐蔽在森林中间偷看;后来,老虎又小心翼翼地从树林里走出来,一点一点接近驴子,仍然搞不清驴子的底细。突然,驴子长鸣一声。老虎听了,非常害怕,吓得跑得远远的,以为驴子要吃掉自己。

又后来,老虎多次观察驴子,觉得驴子没有什么特殊本领,对驴子的长鸣也习惯了。它便走近到驴子的身边,转来转去,时而对驴子发威,时而冲撞驴子,惹得驴子大发脾气,抬起腿来,用蹄子去踢老虎。老虎一看,非常高兴。它心里盘算:“这个庞然大物也就只有这一点本事!”于是,老虎腾空一跃,大吼一声,向驴子扑了过去,咬断它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这才离去。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隐藏——(

)

特别——(

)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小心翼翼:

(3)用直线划出老虎看到驴子只有这点本事后是怎样做的?并从文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 (4)写出每—小节的节意。

第—节:

第二节:

(5)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小水珠和大浪

从山崖上摘下来的小水珠,正好滴在一块坚硬的石头上,它决心把石头滴穿。这件事让科中的大浪知道了,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真是笑话!”小水珠说:“不信,我俩比比看。你把河边的石头打个洞,我滴穿这块石头。九百九十天以后,看看看是怎样的结果?”“容易,容易!”大浪哈哈大笑,觉得小水珠小得可怜,九百九十天肯定不会滴穿石头,而自己的力气大着哩,别说能给石头打个洞,就是把石头摧毁也容易!大浪立即答应和小水珠赛赛。

从此以后,小水珠对准石头的一个点,滴呀滴呀,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白天黑夜,坚持不懈,辛勤地工作着。而大浪却不同,高兴是“哗——”地冲一下,不高兴时懒洋洋„„

九百九十天过去了,小水珠便来找大浪:“你快来看吧,我已经把石块滴穿了,银色的小圆洞还透光呢!”

大浪一听,着急了,赶快使出全身的力气,“哗——哗——哗”连续几声,可是河边的石头仍然移动也不动。

1、这篇短文的写作顺序是哪一种,请选择正确的打“√”。

(1)按叙述的内容顺序写。(

(2)按空间位置变换的顺序写。(

(3)按事情发展(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

2、

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真是笑话!”大浪说这句话的神态属于哪种?请在括号里打“√”。

(1)虚心(

(2)瞧不起(

(3)高兴

3、

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坚固(

)保持(

)浑身(

)依旧(

4、

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白天(

) 辛勤(

) 容易(

) 高兴(

5、

用“

”画出短文中描写任务内心活动的句子。

威尼斯

威尼斯位于亚得里亚海北部的拉古纳湖中,是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托大区的首府,有十万居民。

威尼斯素有“水都”之称,河、桥、船,构成了威尼斯的三大特色。

威尼斯全市约有150多条大小不同的弯弯曲曲的河道,两岸是各式各样的建筑,河道宽窄不一。大运河最宽,约100米;而最窄的河道,两岸居民可开窗握手。

威尼斯全城有桥梁400余座。它们各具风姿,格调极其不同。其中,有建于1592年的大理石独拱桥——理阿托大桥。该桥建在运河上,桥上还开设了许多店铺。文艺复兴时修建的叹息桥别具特色,全桥由桥屋覆盖。而在涨潮时,水涌入圣马克广场,这时,这里又会出现许多临时的木板桥。

威尼斯的船( )实际上是当地唯一的交通工具( )这里的船也是各种各样的( )集体乘坐的( )个人使用的( )出租的( )游览的( )应有尽有( )

威尼斯的奇丽风光,吸引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

1.将短文分段,用“∥”在文中表示。

2.写出第二段段落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文章的第五节加上标点符号。

4.读完全文你认为以下哪种讲法是对的,请打“√”。这篇短文主要是写(景)、(状物)、(叙事)的。

第13篇: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由扶到放,以说促写

——苏教版四下习作1教学设计

启东实验小学 吴慧慧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了解表达建议的两种写法。2.选择一种写法,完成一篇关于春游的建议。

3.愿意将自己的建议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交流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表达建议的两种写法,选择一种写法,能有理有序有味地完成关于春游的建议。

难点:在表达建议时能有理、有序、有味。

【教学准备】:准备以前游览的照片或图片,并和家人聊聊此处的妙处。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渲染氛围。

1.在不知不觉中,春天悄悄来到我们的身旁。也许,我们还未曾注意,第一朵花儿已经绽放,默默在枝头吐露芬芳;第一株草儿已欣喜地探出脑袋,轻轻朝四处张望;第一缕春风已不经意地拂过我们的脸庞,将春意送上。春天,就这样来了。(多媒体播放春意图)这一片大好春光,正召唤着我们去拥抱,去享受。如果我们举行一次春游,你觉得什么地方最值得一去呢?

2.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稍作点评。

二、小试身手,初尝乐趣

1.口说无凭,你推荐的地方有何吸引力呢?课前,我们布置搜集你最想去春游地方的图片或者是照片,不妨拿着图片简单说说,让大家喜欢上你介绍的地方?

2.学生拿图片或照片,简单推荐心目中春游的最佳去处。

三、例文引路,习得方法

1.如果我们就这样零散的介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春游的地方恐怕难以达成一致。有一所学校四年级(1)班,今年春节前开了一个讨论会。结果,钱学亮和华建勇同学的建议被大家采纳了。默读这两篇例文,想一想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2.学生小组讨论

3.交流发言,老师相机归纳:

(1)“我建议”、“我希望”之类的话语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出现,让读者一看就明白。(多媒体画出例文中的相关语句,加深印象。)

(2)他们阐述的理由都很充分,钱学亮的理由是“大池塘的春天别有一番情趣。”华建勇的理由是“大池塘的花多、景色美、活动场所多”。(多媒体画出例文中的相关语句,加深印象。)这么一说,让人心里不由一动,想去探个究竟。看来,写我的建议首先得有理。(板书:有理)

(3)他们的建议都很有条理。钱学亮是按照方位顺序介绍大池塘的美景。先写了大池塘的东面,再写了大池塘的背面。(多媒体画出例文1中的第

二、三自然段第一句话)华建勇按先后顺序列举了3个理由。(多媒体画出例文2中的第

一、

二、三自然段第一句话)这么一说,让人一目了然。看来,写我的建议还得有序。( 板书:有序)

(4)他们在写景时都抓住了重点把景物写得很具体,增强了不少吸引力。(多媒体画出两篇例文中写景的优美段落,加以赏析。)看来,写我的建议必须得有味。( 板书:有味)

(5)钱学亮和华建勇同学的建议之所以一被大家采纳,是因为他们写的建议有理、有序、有味。

4.他们的建议都是去大池塘,写得也都有理、有序、有味。那他们两者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学生再次默读例文,探究发现。 5.学生小组讨论

6.交流发言,老师相机归纳:钱学亮的建议是方位式介绍,近似于写景的文章。(板书:方位式介绍)华建勇的建议是“条纹式介绍”,是应用文。(板书:条纹式介绍)

7.小结:我们写建议可以使用第一种方法,也可以使用第二种方法,只要能让别人采纳你的建议,那么你就成功了。

四、动手写作,配上插图 1.试列提纲,有的放矢 (1)孩子们,现在就可以拿起我们的笔,信心满满的写你的春游建议了,不过,在动笔前,不妨先列个提纲,首先做到“有序”。

(2)指名一生交流提纲,教师相机点拨。 2.水到渠成,写写画画

孩子们,还等什么呢?用你的妙笔将你的春游建议生动地写一些吧!写完后,还可以画一画你心中的春游佳地哟!

五、交流点评,共同提高

交流,分享习作的快乐。对照习作要求进行点评,提出修改的意见。 板书:

我的建议

有理 方位式介绍 有序

有味 条纹式介绍

第14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安阳学区2008年四(下)语文学科质量检测试卷

(答卷时间:90分)

第一部分语言积累(4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

wānyánquánlìjiāngyìngbàijiànfěicuì

() ()()()()zhēncháníngshénkǎixuānqūhánqǔnuǎn

()()()()bùjiǎsīsuǒ

()

二、用“\\”画去不正确的读音或解释。(6分)

悄(qiāoqiǎo)然愚不可及(比得上达到) .

折(zhēzhé)腾卓(高而直杰出)越 .

剥(bāobō)开疲惫不堪(可以忍受) .

三、日积月累。(6分)

()沙()塔知()知()一()十()()出()没()之以()兵()神() ()东篱下,()见南山。

独出前门(),月明荞麦()。 关羽失荆州——()。

()——非一日之功。

四、按原文填空。(10分)

1.天边的(),向晚的(),头上飞过的归巢的

(),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一起,绘

成了一幅()、()的田园风景画。

2.他有时(),把金鱼的每个部分()

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有时又

(),很快地画出金鱼的(),仿佛金鱼在

()。

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4.(),()。乡村四月闲

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五、想想学过的课文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填空:

1.普罗米修斯因为(),受到人们的敬

佩。(2分)

2.填写人物所做的事情:罗丹();一个中国孩子呼吁:()。(2分)

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而

是靠()和()来探路的。(2分)

4.在《夜莺的歌声》中我们认识了一个()的小男

孩子,在《永生的眼睛》中我们了解到温迪是一个()

的女孩。(2分)

5.《生命生命》这篇课文让我懂得了(

)。(2分)

6.《扁鹊治病》告诉我们:(

)。(2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35分)

一.《自然之道》片断

我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一个小岛旅游,观察幼

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

不顾向导的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时。成群的

幼龟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结果让食肉鸟

()。我们()地拯救了一些幼龟,还是不

能解决问题。真是令人()。

1、选择下列词语填写在括号里。(5分)

(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后悔不已饱餐一顿)

2、从这段话中,我们知道那只探头出穴的幼龟是()。我们救了一只幼龟,结果却()。(4分)

3、看到这番情景,向导会是什么心情?(2分)

向导心里(),心想:()。

二.读《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片断,联系课文回答问题(6分)

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这时大家才明白,原

来保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1.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原来大家认为两个铁球同时从

高处落下来会 (),后来看到伽利略在斜

塔做的试验,惊讶地发现(),大家

明白了()。

三.读短文,按要求答题(18分)

好心的司机

①我在城里奔波了一整天,黄昏时,还有一件急事没办好。我急

于拦一辆出租车去办事。可是我站在路边,拼命地挥手,也没有一辆

出租车停下来。正赶上下班时间,出租车太难拦。

②终于,有一辆车缓缓地在我身边停了下来。我如遇救星,一个

箭步冲上去,拉开车门,落座后对司机说:“龙城大酒店,请快点!”

③“龙城大酒店?”司机歪着头想了一下,“很远哪!”

④“这倒奇怪了,其他出租车司机都希望越远越好,怎么到你这

里是舍远求近啊?”我说。

⑤司机欲言又止,末了,他终于下定决心,发动车子说:“那就

走吧。”

⑥龙城大酒店果然很远,虽然,可是..

仍花了近一个小时才抵达。这一个钟头里,我累得连一句话也不想说,只是闭上眼睛休息。车到目的地,我掏出钱包准备付钱,却发现这辆出租车没有计价器。

⑦“我这辆出租车不仅没有计价器,而且是免(废费)的。”

司机微笑着调侃。

⑧“啊——”我哪里肯信。

⑨司机敏捷地跳下车,一边帮我拿东西,一边微笑着说:“亏你

还带着眼镜儿,再仔细看看,这哪里是出租车?这是我的私家车呀!我原本要去你在门口等车的那家酒店为父亲祝寿,哪知道还没停稳,你就拉开车门进来了。我看你实(在 再)太着急了,只好送你过来了„„”

⑩天哪!这叫什么事?我想我是急昏了头,这辆车有没有出租车

标志都没有(辨 辩)认清楚,就不由分说地逼着人家当了一回出租车司机,还奚落人家。此时天边的晚霞飘散着,我的脸红透了。

1、读⑦、⑨、⑩节,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3分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到达——数落——

3、读第⑥节,将句子补写完整。2分

4、抄写文中“我”奚落那位司机的具体句子。2分 ..

5、填空。5分

(1)第⑤节中写“司机欲言又止”,“欲言又止”的意思是;司机本来想说:

(2)“我”的脸红透了,那是因为。

6、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司机,为什么?4分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25分)

题目:《心愿》

提示:鱼儿的心愿是拥有清澈的湖水,老师的心愿是学生健康成长。你的心愿也许是去遨游太空,也许是测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也许是„„你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为了实现心愿你打算怎样做?请你以“心愿”为题;写一篇300左右的作文。

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第15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多音字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多音字汇编

似:sì(相似) shì(似的) 屏:píng (屏障)bǐng(屏气)

卷:juàn(试卷)juǎn(卷尺)

第三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朝:cháo(朝代)zhāo(朝气) 转:zhuàn(转圈)zhuǎn(转弯)

第五课:中彩那天 据:jū(拮据)jù(根据) 中:zhîng(中奖)zhōng(中间)

第六课:万年牢

把:bà(刀把儿)bǎ(把手) 闷:mēn(闷热)mân(纳闷) 削:xiāo(削铅笔)xuē(剥削)

第七课:尊严

难:nàn(灾难)nán(难关) 量:liáng(思量)liàng(重量)

第八课:将心比心 扎:zhā(扎针)zhá(挣扎)zā(包扎) 第九课:自然之道 便:biàn(方便)pián(便

宜)

第十课:黄河石怎样变化的 禁:jīn(禁不住)jìn(禁止)

折:zhē(折腾)zhã(打折)shã(折本)

第十一课:蝙蝠和雷达 蒙:mãng(蒙蔽)mēng(蒙骗)měng(蒙古包) 塞:sāi(瓶塞)sài(塞外)sâ(阻塞)

第十二课:大自然的启示 扫:sào(扫帚)sǎo(扫地) 任:rân(任务)rãn(姓任) 第十三课:夜莺的歌声 劲:jìn(干劲)jìng(强劲) 教:jiāo(教书)jiào(教诲)

空:kîng(空白)kōng(空间) 觉:juã(觉察) jiào(睡觉) 缝:fâng(缝隙)fãng(缝补) 钉:dìng(钉钉子)dīng(钢钉)

第十四课:小英雄雨来 还:huan(归还)hái(还有)

弹:dàn(枪弹)tán(弹琴) 拧:níng(拧毛巾)nǐng(拧

紧)nìng(拧脾气) 第十五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济:jì(经济)jǐ(济南)吁:yù(呼吁)xū(气喘吁吁)

丧:sāng(丧钟)sàng(丧失)

第十七课:触摸春天 悄:qiǎo(悄然)qiāo(悄悄)

曲:qū(弯曲)qǔ(歌曲) 第十八课:永生的眼睛 笼:lǒng(笼罩)lïng(笼子)

重:chïng(重新)zhîng(重量)

第二十课:花的勇气 藏:cáng(隐藏)zàng(宝藏)

铺:pū(铺路)pù(店铺) 第二十一课 乡下人家 踏:tà(踏步)tā(踏实) 第二十二课 牧场之国 模:mú(模样)mï(模仿) 圈:juān(圈起来)juàn(羊圈)quān(圆圈)

第16篇: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计划

四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作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二、复习目标:

1.能用钢笔书写端正、规范的汉字。

2.重点巩固精学课文内容,背熟精读课文的精彩片段。

3.牢固掌握练习中出现的知识点(词语搭配、扩句、点标点、对对子、改病句、排列顺序、词语归类、缩句、会给同辈写信,掌握一般信和信封的书写格式,做到语句通顺连贯)。

4.以基础达标(写作)为突破口,提高作文能力,能在规定时间内选择合适的事例,有条理地记叙一件事,写出篇幅适宜的作文。

5.阅读以课文教学为抓手,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静下心来读文章,沉浸其中悟情意,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三、复习内容:

(一)字、词、句

1、字

会认生字表

(一)的200个生字,会写生字表

(二)的200个生字。

练习的形式为:听写;看拼音写词语;同音字、形近字辨析组词;多音字组词等 注意:(1)生字表中同时出现的两个生字组成的词语,如:抛弃、智慧。

(2)容易写错、混淆的字。如“幻”和“幼”的区别。

(3)注意书写端正、规范,卷面整洁。

2、词语

(1)能正确读写每组“词语盘点”里的词语。

(2)能写出近义词、反义词。

(3)四字词语

①正确默写本学期学过的成语,把词语补充完整,能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②握本学期的两个成语故事:胸有成竹、杏林春满

③写园地四的关于动物的成语

3、句子

(1)感知比喻句、反语

(2)体会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如反问句。

(3)标点,注意逗号、顿号、句号、感叹号、问号、引号的使用,考试中对于加标点的题目一定不要漏做。

(4)默写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

(二)阅读

阅读以课文教学为抓手,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静下心来读文章,沉浸其中悟情意,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形式:以学生练习为主,老师有针对性地重点评讲,

内容:要求背诵的课文,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第1课和第23的四首古诗。

(三)以写作为突破口,提高作文能力,学会给同辈写信,掌握一般信和信封的书写

格式,做到语句通顺连贯,能在规定时间内有条理地习作,写出篇幅适宜的作文。

四、措施:

(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一课,再重点攻有关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

(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优帮差,加强合作与督促。

(4)辅差工作不放松。

(5)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篇课文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6)加强检查的落实,必要时动用小组长和班干协助,力求重要地方人人过关。在进行总复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突出重点。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2、讲练结合。在整个复习阶段,要以学生自己的复习为主,要以练习为主,但是老师必须作适当的提示、归纳。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习,又有笔头的练习(卢晓霞)

第17篇: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作系统性的复习,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

二、复习目标:

1.用钢笔书写端正、规范的汉字。

2.重点巩固精学课文内容,背熟精读课文的精彩片段。

3.牢固掌握练习中出现的知识点(词语搭配、扩句、点标点、对对子、改病句、排列顺序、词语归类、缩句。

4.提高作文能力,能在规定时间内选择合适的事例,有条理地记叙一件事,写出篇幅适宜的作文。

5.阅读以课文教学为抓手,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静下心来读文章,沉浸其中悟情意,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三、复习内容:

(一)字、词、句

1、字

会认生字(一)的200个生字。练习的形式为:听写;看拼音写词语;同音字、形近字辨析组词;多音字组词等。

注意:(1)生字表中同时出现的两个生字组成的词语,(2)容易写错、混淆的字。

(3)注意书写端正、规范,卷面整洁。

2、词语

(1)能正确读写每组“词语盘点”里的词语。

(2)能写出近义词、反义词。

(3)四字词语

①正确默写本学期学过四字成语,把词语补充完整,能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③读读背背的词语,不但会写,还要求会运用。

3、句子

(1)感知比喻句、反语

(2)体会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如反问句。

(3)标点,注意逗号、顿号、句号、感叹号、问号、引号的使用,考试中对于加标点的题目一定不要漏做。

(二)阅读

阅读以课文教学为抓手,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静下心来读文章,沉浸其中悟情意,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形式:以学生练习为主,老师有针对性地重点评讲,

内容:要求背诵的课文,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第4课和第21的四首古诗。

(三)以写作为突破口,提高作文能力,做到语句通顺连贯,能在规定时间内有条理地习作,写出篇幅适宜的作文。

四、措施:

(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一课,再重点攻有关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

(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优帮差,加强合作与督促。

(4)辅差工作不放松。

(5)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篇课文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6)加强检查的落实,必要时动用小组长和班干协助,力求重要地方人人过关。

在进行总复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突出重点。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2、讲练结合。在整个复习阶段,要以学生自己的复习为主,要以练习为主。

第18篇: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2012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四三班---金晓婷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三班共有学生38人,其中一名刚从外校转入。通过上学期的语文学习,全班学生基本养成了较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但因为学生学习态度,接受能力等差异较大,因此学习情况参差不齐。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欠培养,书写马虎,学习懒惰,怕吃苦等。学习方法不够科学。特别是习作能力有待提高。班内有

四、五名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习惯差,家庭教育也相对薄弱。因此,本学期需加大对几名学困生的辅导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尽快促使他们跟上学习进度,使之成为思想进步,成绩合格的学生。

另外,学生之间的语文素养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特别是书写,差距很大,有一些同学的执笔姿势也需纠正。从整体看,大部分同学要求上进,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但发言面不广,课堂气氛不够活跃。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主动阅读的好习惯,阅读量不够丰富,知识面较窄。本学期需要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多化力气,力求改善。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

(一)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二)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中,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表

(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表

(二)是要求会写的字,200个,以供复习总结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三、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

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学措施

1、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从知识到智慧,由技能到习惯绝非一日之功,习惯依靠是快速反应直觉,是要长期实践,反复训练的。

2、本着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原则。因为班级有新生,他们学习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不可以一开始上课就很快,第一周,要注意培养他们集体意识,使他们融入到其它同学之中。

3、注重对学生进行读书指导。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时间,要指导全班学生把书读通顺、流利、连贯。

4、要充分利用好教辅手段,帮助学生领会课文内容。

5、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这学期继续让学生每周写一篇日记,引导学生做好语言的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的方法。

6、多带学生到学校的图书馆去借书,借书过程中加强对读书的指导,让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7、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五、课时安排

周次

时间

内容

课时

第一周

2.7-2.10 《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

第二周

2.13-2.17 《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

第三周

2.20-2.24 《语文园地一》《中彩那天》

第四周

2.27-3.2 《万年牢》《尊严》《将心比心》

第五周

3.5-3.9

《语文园地二》《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第六周

3.12-3.16 《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

第七周

3.19-3.23 《语文园地三》《夜鹰的歌声》《小英雄雨来》

第八周

3.26-3.30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第九周

4.2-4.6

《语文园地四》《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

第十周

4.9-4.13 《生命生命》《花的勇气》

第十一周

4.16-4.20 期中复习、考试

第十二周

4.23-4.27 《语文园地五》《乡下人家》《牧场之国》

第十三周

4.30-5.4 《古诗词三首》《麦哨》

第十四周

5.7-5.11 《语文园地六》《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第十五周

5.14-5.18 《全神贯注》《鱼游到了纸上》《父亲的菜园》

第十六周

5.21-5.25 《语文园地七》《寓言两则》

第十七周

5.28-6.1 《文成公主进藏》《普罗米修斯》

第十八周

6.4-6.8

《渔夫的故事》《语文园地八》

第十九周

6.11-6.15 期末总复习

第二十周

6.18-6.22 期末总复习

第二十一周

6.25-6.29 期末总复习

第二十二周

7.2-7.6

期末考试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第19篇: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2012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2012年2月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有48名学生,男生27,女生21。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语文能力也较强。男生基本大胆粗犷,女生斯文细心。本学期初,学生学习态度出现波动,孩子们字迹有些潦草了,上课有些散漫了,学习好习惯有些放了„„还有几个孩子打上课铃以后迟迟不回教室,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

(一)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二)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中,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

“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表

(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表

(二)是要求会写的字,200个,以供复习总结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三、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

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

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学措施

1、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从知识到智慧,由技能到习惯绝非一日之功,习惯依靠是快速反应直觉,是要长期实践,反复训练的。

2、本着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原则。因为班级有新生,他们学习要有一个适应的过 程,所以不可以一开始上课就很快,第一周,要注意培养他们集体意识,使他们融入到其它同学之中。

3、注重对学生进行读书指导。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时间,要指导全班学生把书读通顺、流利、连贯。

4、要充分利用好教辅手段,帮助学生领会课文内容。

5、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这学期继续让学生每周写一篇日记,引导学生做好语言的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的方法。

6、多带学生到学校的图书馆去借书,借书过程中加强对读书的指导,让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7、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五、课时安排

周次

时间

内容

课时

第一周

2.7-2.10 《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

第二周

2.13-2.17 《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

第三周

2.20-2.24 《语文园地一》《中彩那天》

第四周

2.27-3.2 《万年牢》《尊严》《将心比心》

第五周

3.5-3.9

《语文园地二》《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第六周

3.12-3.16 《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

第七周

3.19-3.23 《语文园地三》《夜鹰的歌声》《小英雄雨来》

第八周

3.26-3.30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第九周

4.2-4.6

《语文园地四》《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

第十周

4.9-4.13 《生命生命》《花的勇气》

第十一周

4.16-4.20 期中复习、考试

第十二周

4.23-4.27 《语文园地五》《乡下人家》《牧场之国》

第十三周

4.30-5.4 《古诗词三首》《麦哨》

第十四周

5.7-5.11 《语文园地六》《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第十五周

5.14-5.18 《全神贯注》《鱼游到了纸上》《父亲的菜园》

第十六周

5.21-5.25 《语文园地七》《寓言两则》

第十七周

5.28-6.1 《文成公主进藏》《普罗米修斯》

第十八周

6.4-6.8

《渔夫的故事》《语文园地八》

第十九周

6.11-6.15 期末总复习

第二十周

6.18-6.22 期末总复习

第二十一周

6.25-6.29 期末总复习

第二十二周

7.2-7.6

期末考试

7 徐智鹏

第20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刘梁梅

教学过程:

一、引课

1、同学们好!我姓刘,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交流。先和同学们交流一个轻松点的话题: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知道故事都分哪些种类?

2、你们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3、板书课题,指名读题,重点读好:昌

二、解题

1、围绕这个题目,你能想到哪些问题?

2、解说:纪昌为什么学射?

三、初读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同时思考你们刚才提出的问题。

2、认读生字词:虱子

妻子

3、刚才的问题能解决了吗?向谁学?结果怎么样?

4、怎么学的?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指名回答。(注意说话的层次:首先——然后——最后)

5、提高要求:把刚才的三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6、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纪昌是一个怎样的人?

过渡:哪些自然段带给你这样强烈的感觉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的2——3自然段,把你感受深的句子多读一读。

四、研读

1、自由读。

2、找出飞卫向纪昌提出要求的句子,谁来读?(共2处)

3、谁来读一读,他怎么练的?(共2处)

4、练习的结果请同学来读一读。(共2处)同时出示课件

5、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 这两段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6、现在,让我们走进纪昌第一次练眼力的场景。课件出示句子 ①请你好好读一读,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关注? ②提问,引出“注视”。

③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叫“注视”?

④做一做“注视”的动作,采访:你的眼睛有什么感受? 创设情景,进入理解课文,同时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⑤你练了这么一小会就

,纪昌可是练了两年,这两年间他的妻子曾经劝他:这么辛苦,不要练了,放弃吧!如果你是纪昌,你怎么跟妻子说? ⑥指导朗读:纪昌就是这样注视着,第一天,妻子织布的时候,

;第十天,妻子织布的时候,

;第一百天,妻子织布的时候,

; 第七百天,妻子织布的时候,

第七百三古天,妻子织布的时候,

齐读

⑦就这样一直坚持着,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课件出示句子,齐读。 ⑧关注破折号作用。

⑨我觉得破折号内容还可以再补充,谁来试试?

⑩你觉得哪句话更能说明纪昌的本领相当到家了?指导有感情朗读,齐读。

7、我们再来看一看第二次练眼力。课件出示重点句,教学方法同上6。 ①读一读,哪些词语引起你的关注?引出“聚精会神” ②找一找“聚精会神”的近义词。

纪昌每天聚精会神的盯着小虱子,渡过了春夏秋冬,一天又一天,期间肯定有干扰他的事情发生的。充分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有哪些干扰的事情发生? ④引读,但是他依然每天

⑤“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你有什么话说?―――深入理解

⑥课件出示原文: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学生凭感觉说说自己的理解。 ⑦用“―――竟然―――”造句。

8、配乐读文

2、3自然段。

9、拓展

①据我所知,练射箭,不仅要练眼力,还要练臂力。第三次,纪昌又去拜见飞卫。飞卫还是不满意,他说:

(课件出示)现在,再次发挥你的想象,怎样练习臂力,结果怎样? ②学生作品展示。

五、回归

①作者写练开弓,练射箭仅仅用了几句,练眼力用了两大段,这是为什么?

②学习这则寓言,我得到了很多的启示,我相信,你们也都各有体会。把你们体会写一写。 ③学生作品展示。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模板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