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生物七下神经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4:24:38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神经生物自荐信

尊敬的先生/女士:

我是中山大学医学院2003届硕士生,主修神经生物。我熟练的把握细胞培养、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熟悉pT-pCR、核酸提取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英语通过国家六级,硕士期间阅读和翻译了大量国外文献资料,完成了综述的写作。获悉贵公司正在招聘人才,我自信我的所学加上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接纳吸收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有助于我应聘这职位。我深信贵公司所提供的环境、气氛、所提倡的精神可以给我一个发展的机会.自我评价:

性格开朗、为人谦和、有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能快速融进集体、并能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合作;做事认真投进,有强烈的责任感;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熟练的实验技能、培养了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即将面向社会,期待能有一个发挥所长,展现自我的舞台;希看能为将要参加的大家庭绚丽的未来添一抹色彩,通过这实现和提升自我价值。

教育经历:

2011/9~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神经生物专业硕士研究生

推荐第2篇:七下生物教学计划

七下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在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被列为10个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人”是其中的第5主题。它不仅包括了课程中第5个主题的全部内容,还把第7个主题“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中的“人的生殖和发育”和第10个主题中的“健康地度过青春期”,整合于本单元之中,使“生物圈中的人”的学习主题更为完整。本单元双分为各有特色的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人的由来。它要回答的是“人类从哪里来?”和“我从哪里来?”既包括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也有人的生殖以及健康地度过青春期的学习内容。第二部分是第二至六章,这部分内容是以人体的生理活动为主线来安排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人体生理活动如何进行,以及人体有关系统基本的解剖结构,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的生物学观点。第三部分是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本章是这个单元的收官之作,其含义是让学生明白:生物圈中的人理应为保护生物圈而付诸行动。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心脏的结构及血液循环的途径;肾单位的结构及功能;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神经系统的组成等。

难点: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肾单位的结构及其功能;眼球的结构、视觉的形成过程等内容。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对人体生理和性问题产生好奇的青春期阶段,对于本学期生物学的学习内容,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但学生又比较羞于问这些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正视和学习这些生物学知识,以正确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健康地度过青春期。我校本届七年级共有119人,两个平行班。通过上学期的学习,部分学生已初步学习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但不少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后进生也还比较多,实验和学习的习惯较差,对这些学生还要多关爱、指导、督促,鼓励他们树立信心,认真学习,力争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四、教学措施:

1、深入钻研生物课标要求和教材每一节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好导学案,抓好教学活动的落实,精选每节的课堂练习并及时批改、抽查,便于反馈调整。学完每一章要进行小结复习和测试检查,及时了解和掌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救和巩固复习。

2、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利用好课堂45分钟,利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并运用现代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按大纲要求全面系统地学习生物学知识,培养各种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1

五、课时安排:

第一章 人的由来5课时 (第1-3周)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2

第二节 人三生殖2 第三节 青春期1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6课时 (第3-5周)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2 第二节 消化与吸收 2 第三节 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2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3课时 (第6-7周)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2 第四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7课时 (第8-10周)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2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2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2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1 第五章 体内废物的排出2课时 (第11周)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8课时 (第12-15周)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2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2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

第四节 激素调节2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5课时 (第16周)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影响1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2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2 期末复习期末考试(第17周至学期末)

黄堡生物组

2018.2

2

推荐第3篇:神经生物专业自荐信

尊敬的先生/女士:

我是中山大学医学院2003届硕士生,主修神经生物。我熟练的把握细胞培养、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熟悉pT-pCR、核酸提取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英语通过国家六级,硕士期间阅读和翻译了大量国外文献资料,完成了综述的写作。获悉贵公司正在招聘人才,我自信我的所学加上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接纳吸收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有助于我应聘这职位。我深信贵公司所提供的环境、气氛、所提倡的精神可以给我一个发展的机会.自我评价:

性格开朗、为人谦和、有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能快速融进集体、并能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合作;做事认真投进,有强烈的责任感;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熟练的实验技能、培养了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即将面向社会,期待能有一个发挥所长,展现自我的舞台;希看能为将要参加的大家庭绚丽的未来添一抹色彩,通过这实现和提升自我价值。

推荐第4篇:神经教案

第五单元 人体的“司令部” 第二课《 神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大脑、脊髓和神经是协同工作的,其中大脑和脊髓是人体的神经中枢。

⑵.了解人体活动中的神经传导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⑴.能够对大脑、脊髓和神经是怎样协同工作的做出简单的解释。 ⑵.能通过游戏探究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工作过程,能够做不同部位、不同个体之间的神经反应速度实验并进行解释。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对探索神经传递信息的秘密充满兴趣。 ⑵.乐意探究反应速度的差异和解释其原因。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

教学难点:能对人体进行不同活动时神经的传导路线进行合理解释。 教学用具:

根据本节课教学实际需要,教学用具有: ⑴ .课件

⑵.分组活动材料:牙签2支,直尺1把,橡皮1块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教学法,讨论法、讲解法、实验法等同时借助信息技术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说教学过程:

㈠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1)谈话: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做一个“正反”游戏。老师做一些动作或发出一些指令,同学们作出相反的动作。 师生共同游戏。

(2)交流:游戏中,我们的哪些器官参与了活动?(耳朵、大脑、嘴巴;眼、耳朵、大脑、四肢)

这些器官传递的信息是谁完成的?(你怎么知道神经参与了?) (3)结合课前预习,关于神经你知道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㈡探究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分布,了解神经中枢的功能 (1) 谈话:人体的神经组成了一个系统,这个系统都由谁组成呢?

分布在人体的什么部位?可能是什么样的?

(2)结合课文插图阅读课文,小组讨论。播放视频加以补充。 (3)汇报讨论结果,师生小结。

(4)提问:我们身体各器官的神经是如何分工的?(课件出示) (5)视频中还告诉我们神经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器官——脊髓,关于脊髓你知道什么?

(6)体验活动:膝跳反应,体验简单反射

播放视频讲解方法(强调敲的位置要正确)——同位互做。 这是这么回事呢?我们来看科学家做的一个实验:观看视频。(脊蛙搔扒反射)

通过该活动,你有什么想说的?

(7)小结:大脑、脊髓都是神经系统中重要部分,所以科学家把它们称作神经中枢。当我们的感觉器官接收到外界刺激时,就会通过神经把信息传给大脑,大脑发出指令,通过脊髓再传给周围的神经,神经将命令传给运动器官,做出各种动作。有时,我们的感觉器官在接收到外界刺激时,会通过神经把信息直接传给脊髓,脊髓再通过神经直接把命令传给运动器官,做出各种运动。 ㈢ 探究神经系统的活动过程,了解神经的传导路线

1、谈话:整个神经系统是如何活动的呢?结合课文插图讨论汇报。

2、结合实例,了解神经系统的活动过程。⑴ 出示图片,(看红绿灯过马路)他们是如何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

⑵ 学生讨论

⑶ 汇报讨论结果,师生小结。

⑷ 讨论:人的手触摸到仙人掌后,会很快缩回来,相对应的反射活动是怎样的?

㈣自由探究,多方位了解神经的特性

(1)出示3个游戏及规则,小组自由选择两个进行活动。

①锁手指游戏:同桌合作,一人手掌伸平准备锁住他人手指,另一人握拳只伸出食指垂直竖在同学手心上,准备被锁。两人一起说口令“金锁银锁,咔嚓一锁”。一个握,一个逃。然后交换,反复五次,记录下游戏结果。

②皮肤敏感性测试:同桌合作,一人闭眼,另一人拿一支牙签或两支牙签分别去刺他的指尖、手背、肘部、膝盖等身体不同部位。随时记录下感受。

③手脚反应快慢游戏:同桌合作,将橡皮置于手或脚相同距离,在不

告知对方的情况下,丢橡皮,看手和脚谁的反应快,躲过橡皮的次数最多。记录下游戏结果。

(2)小组选定两个游戏,并讨论各个游戏的注意点。 (3)交流游戏中自己的感受及对这些现象作出的思考和得出的结论。 (4)小结:人体各处皮肤的敏感性是不同的。身体的不同部位反应快慢不一样,不同人的反应快慢不一样。

(5)观看刘翔获得奥运冠军的照片,强调不同的人,反应的速度也是不同的,比如刘翔他听到发令枪声到起跑,最快只需0.139秒。通过锻炼可以提高自身的反应速度。提倡同学们加强体育锻炼。 ㈤总结应用,提升拓展对神经的认知

(1)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将收获写下或画下。

附:板书设计:

大脑

(眼)

(腿) 刺激

传入神经→

脊髓 →

传出神经→

反应

神经中枢

课后反思:

借助多媒体,化无形为有形,具有直观性趣味性。神经存在于人体内,看不见、摸不着。小学生又不能通过人体解剖,形成直观的感性认识。借助课件,突破了解剖障碍,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获得更形象、科学、完整、准确的认识,使学生的理解得更明确、深刻。

借助媒体动态呈现了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神经中枢的作用及其整个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既复杂又抽象,单纯的讲解也很枯燥,学生很难接受, “青蛙解剖”实验的视频播放,让学生在事实中了解到大脑、脊髓的作用 ,“膝跳反应”让学生先进行体验活动,再观看视频,学生亲历了,体验了,对原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的认识。“打蚊子”的动画,再现了生活中场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该神经传导路线,结合课件的解释,学生在实际的运用掌握了知识,化解了难点。

本课紧密联系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直观教学、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游戏互动等形式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既有趣味性,更具实效性。

推荐第5篇:高一生物神经调节教案(特长生培养)

神经调节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说出神经系统的大致组成、神经元的组成和结构、反射的概念和种类、反射弧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2)能指出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电位形式,能阐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过程。

(3)能画出突触的结构简图,能阐述兴奋在突触处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过程。 2.情感目标:

(1)体验自身的神经活动和神经调节对自己生命活动的影响,学会科学生活,合理用脑,。

(2)通过递质知识的学习,树立“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的观念。 3.能力目标: (1)通过对反射弧结构图,突触结构图的观察,培养细致入微的读图能力。 (2)通过兴奋传导过程的学习,学会理解生命的动态过程。(3)尝试自主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自主探究神经活动现象。

教学重、难点: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突触)的传导。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冬天不小心碰到火锅时的缩手反射 [复习]

1.体的通讯网络——神经系统的组成

讨论:下列疾病是神经系统的什么部位受到损伤所致?

(1) 植物人 (2)小儿麻痹症 (3)中风 (4)高位截瘫 2.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讨论:(1)神经元的功能

(2)神经元的结构怎样与功能相适应?

(3)轴突(长树突)——神经纤维——神经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讯电缆)

3.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

讨论:如何区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举例说明 4.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基础——反射弧

观察:反射弧的模式图(教材P88),要求能找到3个神经元及它们的细胞体、树突和轴突,脊髓的灰质和白质,脊神经的背根和腹根。 探究:能否设计实验验证背根的传入和腹根的传出功能? [设疑]1,兴奋到底是什么?

讨论:各部分的功能、组成,感受器有适应性吗?

2,感受器受到刺激后是怎样产生兴奋的,又是怎样传导的?

[新课]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一)

1、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设问:静息电位是怎样形成的?

受到刺激

2、动作电位(外负内正)

观察:兴奋部位与静息部位的电位差

注意: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外电流方向哪个一致?

电位差导致

3、局部电流

思考:如果刺激在神经纤维的中间怎样?

4、兴奋传导

设问:1)传导速度怎样?与金属导线一样快吗?——信息高速公路,宽带

2)相邻神经纤维之间会发生信息短路吗? 3)有什么办法使传导停止吗?(麻醉药物)

4)根据你自己跑长跑的亲身体验,你认为是神经冲动的传导更易疲劳还是肌肉更易疲劳?有什么意义?(心有余而力不足,适应变化的环境)

5、恢复为静息电位

(二)动作电位的测定

注意:指针的变化

二、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

1、创设情景:兴奋通过细胞间(神经细胞之间,神经细胞与肌肉细胞之间)也是以动作电位的形式吗?(电的性质都是一样的,那么受到不同的刺激引起的反应也是一样的)

2、思考:

(1)研究发现,兴奋通过肌肉间隙时有一个慢速的延搁过程 (2)神经纤维的传导时双向的,而在整个神经系统却时单向的,问题在哪? (3)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是完全不同的组织细胞,动作电位一样传导吗?

3、介绍双蛙心灌注实验

结论:化学物质的产生和调节

4、介绍突触及传递过程

讨论:(1)突触小泡中什么细胞器数量多? (2)突触间隙的液体是什么?

(3)递质与抗体结合后,如果一直结合,会导致什么结果?

(4)俗话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你知道尼古丁的致瘾道理吗?(拒绝毒品,关爱生命)

(5)突触发育的关键期你知道吗?学习和遗忘的过程与突触的新建和破坏有什么关系?

(6)你知道“帕金森氏症”吗?你从此例看出递质一定使后膜兴奋吗? (7)从信息角度分析过程(电信息——化学信息——电信息) (8)比喻:高速公路—— (9)为什么单向?

(10)递质怎样从前膜到后膜? 课后作业:课后复习题

推荐第6篇: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生物教案)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弧的概念及组成; 能力目标:能举例说出反射;

能区别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

能够分析类似膝跳反射等较简单反射的反射弧; 提出有关反应速度的问题,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

教学重点:

反射的概念;

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弧的概念及组成;

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

膝跳反射、排尿反射和“望梅止渴”等反射的具体分析; 教学难点:

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弧的概念及组成;

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

膝跳反射、排尿反射和“望梅止渴”等反射的具体分析; 教学方法:

讲述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挂图,多媒体电子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上堂课内容】

师:上堂课我们学习了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呢?

生: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师:脑可以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它们的分工有些什么不同呢? 生:大脑控制高级的生命活动;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 师:脊髓有怎样的作用? 生:反射和传导。 【新课讲授】

师:神经系统是如何调节各项生命活动的呢?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呢? 生:反射。

师:到底什么是反射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师:请同学们看到书P77膝跳反射。这是一个最典型的也是很简单的反射。大家可以自己参照书上给出的反法试一试,了解什么是膝跳反射,进而了解什么是反射。 学生活动。 师:大家都做成了膝跳反射吗?每个健康的人都是具有这个基本的反射的。哪为什么有的同学没有做成功呢?是不是在做膝跳反射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呢?

生:叩击的部位要正确:膝盖下面的韧带。叩击的手势要正确:用手掌内侧的边缘,迅速地叩击一下,力度稍微要大一点。

师:是的。位置不对,我们的神经系统感觉不到相应刺激;叩击时过重、过轻或者过于频繁,也会影响膝跳反射的发生。还有,最有是请同桌帮你叩击韧带,因为自己叩击的话,可能下意识的会做好准备,从而干扰膝跳反射的发生。

师:讲了这些注意事项之后,大家可以再做一下,看这次能否成功。 学生活动。

师:快速叩击一下膝盖下面的韧带,大腿的一些肌肉就会迅速收缩,从而使小腿突然抬起,像这样,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 师:类似的反射还有很多,比如手遇到烫东西会缩回,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的时候会眨眼、婴儿膀胱里尿液多了就会立即排尿等等。

师:反射为什么能够发生呢?反射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呢? 生: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师:反射弧由五个部分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师:现在我们来具体分析 松开烫手馒头反射的反射弧。 师:为什么抓到烫手馒头后我们会迅速地把手松开呢?

生:首先是手上的皮肤感觉到了烫,然后把这种“烫”的信息传递到了脊髓,脊髓迅速地发出神经冲动,控制手指松开,整个反射完成。

师:哪位同学可以说出这个反射的反射弧的五个部分具体是哪些结构?

生:感受器是分布于手指皮肤中的神经末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传出神经;手指。

师:再请一位同学来分析一下膝跳反射的反射弧。

生:感受器是韧带,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是神经末梢以及大腿的肌肉。

师:大家都知道“望梅止渴”这个典故。谁能分析一下这个反射的反射弧? 生:感受器是耳,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传出神经,效应器是神经末梢和唾液腺。 师: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都是简单的、人生来就有的反射,这一类反射统称为非条件反射;

还有一类反射,叫条件反射,是人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获得的。复杂的反射的神经中枢往往位于大脑皮层。

师:人体通过各种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对体内外的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 师:请大家做书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一

反射

概念: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的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二

反射弧

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的组成: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三

理解非条件反射

推荐第7篇:七下生物教学总结

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安开勇

转眼之间,本学期即将结束,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有喜有忧。现将本期具体工作情况向领导汇报一下。

本学期我一直担任七年级的生物教学工作。每个班级有四十多个学生,作为一个生物教师,想全面管理好每个学生的学习,确实还挺不容易,但是最终还是取得了不少成绩,这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是分不开的。现将具体的情况分析如下:

首先从思想品德方面:从本学期一开始,上级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我一直在想: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活动,既然做了就一定要把它做好。如何才能处理好学习和工作之间的关系?这两者并不矛盾,每天工作再忙,我也要抽取一定时间学习它。我一定要让学习内容渗透到教学工作中去。

其次从教学技能方面:我认为我有足够的能力胜任现在的生物教学工作。本学期以来,本人积极参加各项校本教研工作以及上级组织的教研活动,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能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并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努力缩小班级两极分化的学习状况,从学生的成绩上看,班与班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都在共同进步。

再次从学校考勤方面:凭着对教育事业独有的一份执著,我一直都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本学期以来,我从未有过迟到、早退或旷工等不良记录,我从未因私事向学校请过一次假。也就是说,本学期,

我的考勤依然是满勤。应该说在两年来,我都没有请过一次假。

最后从教学成绩方面:本期,我仍能积极撰写案例和反思,积累了不少宝贵的教学经验。并在基础上,在校园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博客,为了丰富博客资源,我每天都对自己的博客进行补充和修改。本期,我积极报名参加了新课程远程研修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我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并帮助班主任老师制作课程简报,由我制作的课程简报多次被评为班级之星,这是有目共睹的,当然,从中我也学到了不少知识。在本期组织的几次考试中,每次学生的成绩都名列前茅,每次学生的成绩都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

安开勇

推荐第8篇:版七下生物教学计划

三堡中学2013年春季期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姚红山

一、指导思想

以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推广实行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

式。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

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

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

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三、具体措施:

1、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2、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

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

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8、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

9、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四、教学要求

1、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

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

活动。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

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5、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五、教学进度

本学期总课时为30课时,每周2课时。

教学内容及参考课时如下: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6课时)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1课时第二节人的生殖2课时

第三节青春期2课时第四节计划生育1课时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5课时)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课时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2课时

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2课时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4课时)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课时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2课时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1课时

第四章 人体内的物质的运输(5课时)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1课时第二节 流动的管道1课时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2课时第四节输血与血型1课时

第五章人体内的废物的排除(2课时)

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除1课时

第二节 人粪尿的处理1课时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6课时)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2课时)

姚红山2013年2月25日

推荐第9篇:神经生物可能的简答

神经生物可能的简答:

简单介绍细胞的舞蹈现象及其过程

脑的形成,分化

简述颜色理论

关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假说以及支持证据

描述能量代谢分期

进食的相关理论描述

简述视杆视锥细胞的特点和区别:

REM,NREM身体的变化,以及产生的神经基础:

雄性,雌性性反应和性行为的不同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1,

简单介绍细胞的舞蹈现象及其过程:

发育早期,囊泡壁只有两层,脑室层和软莫侧,端脑囊泡通过细胞芭蕾舞产生了皮层中所有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细胞的舞蹈过程:

1, 室层中的一个细胞的突起向上延伸至软脑膜

2, 该细胞的细胞核从脑室侧迁移至软膜测,同时细胞DNA被复制

3, 含复制所得的双倍遗传物质的细胞核,重新回到脑室侧

4, 细胞突起从软膜侧缩回

5, 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2,脑的形成,分化:

神经管的发育:

原肠胚由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神经板构成

首先在神经板上形成一条贯穿头尾的沟,神经沟,神经沟的壁向中间靠拢并在背侧融合形成神经管,整个中枢神经系统都是由神经管的壁发育而来的

部分神经外胚层受到挤压,包绕道神经管内侧,形成神经嵴,之后会形成整个外周神经系统。 中胚层在神经嵴两侧形成显著突起,成为体节

神经板发育成神经管的过程成为神经胚形成。

脑的分化:

神经管的前部(头部)发生急剧变化,形成3个初级脑泡,整个脑组织都是由神经管的3个脑泡发育而来

前脑泡后分化成两个视泡,2个端脑泡,1个间脑。

2个视泡后来发育成视柄和视环,分别为视网膜和视神经

2个端脑泡后发育成两个大脑半球,还有另一对脑泡从大脑半球的腹面长出,形成嗅球 间脑后发育成丘脑,下丘脑,其中间的空隙发育成第三脑室。

大脑半球中充满液体的空腔是侧脑室,间脑中间的空腔是第三脑室

进出端脑的神经元轴突后成为白质系统,包括皮层白质,胼胝体,内囊

端脑泡壁后来发育成了端脑中的灰质

中脑泡背面形成顶盖,下层形成被盖,中间充满脑脊液的空腔形成中脑水管,连接了第三脑室

后脑的头端分化成立小脑,脑桥,尾端发育成延髓,充满脑脊液的导管发育成第四脑室,与中脑水管相连。

颜色理论:

三原色理论:视网膜存在三种不同的感光细胞,分别对红,绿,蓝光敏感,受到不同的刺激产生不同的兴奋状态,进而在中枢引起某种其他颜色知觉

但是三原色说无法解释双色现象以及颜色同时对比产生的现象。

对比色学说:

视网膜根据对比色感知颜色

视网膜上存在对红—绿,黄—蓝刺激,引起性质相反反应的细胞,从双极细胞到视觉皮层均发现因红-绿,黄-蓝光而兴奋-抑制的神经元,它们在对比光刺激下分别表现去极化或超极化,这种细胞的感受野中心对一种波长的反应可以被出现在感受野周边区域的另一种波长的光所抵消。

色彩恒定性:

内容:对物体颜色的认知不因光照不同而有区别。

视网膜-皮层学说,视网膜信息到达皮层时,皮层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比较,进而确定每个区域的亮度和色彩

电生理学记录在V4区发现色彩敏感神经元,损害会破坏色彩稳定性,丢失色彩的知识和记忆,导致全色盲。五彩缤纷的图案会使V4区活动增强(黑白除外)

关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假说以及支持证据:

多巴胺假说:精神分裂症等等精神症状可以特异性地被多巴胺受体活动所触发

证据:

苯丙胺增加以儿茶酚胺为递质的突触传递,并引起多巴胺释放,大量使用后症状与精神分裂症相似

氯丙嗪等精神抑制药是多巴胺D2受体阻断剂。

谷氨酸假说:脑内NMDA受体活动下降是产生症状的机制

证据:毒品“天使药粉”引起精神分裂症相似的行为表现,起作用时抑制NMDA受体 NMDA受体敲减小鼠表现出精神分裂详细的行为表现,抗精神药物见亲戚行为异常

描述能量代谢分期:

头期:看,问品尝,思考食物

对食物的起始准备效应

胰岛素条件反射性释放

头期反射的强度与食物的美味程度成正比

吸收期:消化道吸收,肝脏将葡萄糖检测器通过副交感神经将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 信号通过迷走神经传达到胰腺,引起胰岛素释放,同时胰高血糖素水平降低

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是胰岛素依赖性的,除了脑细胞

胰岛素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肝糖原或者肌糖原储存能量

禁食期:消化道内无食物,储存能量被利用

胰高血糖素水平高,胰岛素水平低,胰高血糖素将汤圆转化为葡萄糖,脂肪释放脂肪酸和酮

脑细胞利用葡萄糖,身体其他细胞利用脂肪酸

当食物缺乏时,脑的主要能量来源是肝脏。

进食的相关理论:

1, 正诱因理论:进食主要由正诱因值(某行为产生的可预期愉悦)所驱动

2, 进食受多种因素影响,血糖水平,习得的对滋味的偏爱,对食物的自身经验,距离上次

进食的时间,肚子里食物的种类和营养密度,社会影响(单独进食还是集体进食) 调整点理论:

体重倾向于围绕自然的调整点变动(调整点是各种体重影响因子的平衡点)

当体内脂肪水平升高时,倾向于限制进一步升高的改变发生,直到所有促进体重增高和减少的因素达到平衡。

体重会在没有影响因子长时程改变时保持稳定

如果有改变,它们的冲突会被负反馈所局限,但是调整点的负反馈仅仅限制进一步的改变,而不是使之回到原来的状态。

雄,雌性性反应和性行为的不同

性行为:,雄性:插入,骨盆推动,射精,射精后经历不应期

雌性:1吸引(生理或行为改变,如气味,性皮等)2诱惑行为(接近,舔,嗅雄性生殖器,中枢特异性行为表现)3接受行为(脊柱前曲反应,移走尾巴,坚挺站立以支持雄性体重) 性反应分期:

男性:兴奋期---性欲唤起 高原期---性欲唤起强化 高潮期---输精管,精囊和前列腺收缩,尿道和阴茎节律性收缩 消退期---恢复至未唤醒水平,包括经历不应期

女性:兴奋期---性欲唤醒 高原期---血管充血和肌强直达到一个高水平高潮期---性器官节律性收缩 消退期---无不应期、

不同之处:1,男有不应期,女无2,男性只有上述四个阶段依次发生的模式,女性有3种模式:高潮期到来快(可无高原期)且持续时间长;经历两次或多次高潮;高潮期不明显或者高潮期水平不足以出发高潮,导致兴奋逐渐消散

神经退行性疾病(AD)的组织病理性变化:

脑萎缩(内侧颞萎缩琐),经脑组织神经元染色后发现:1,神经原县委缠结;2,老年斑;3,神经元溃变(尤其是胆碱能神经元),出现异常脑脊液生物标志物,双侧颞顶区葡萄糖代谢降低

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相关基因:

类淀粉蛋白前体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发病年龄在40~60岁

早老素1基因,位于14号基因,发病年龄是30~50岁

早老素2基因,位于1号基因,发病年龄是30~65岁

载脂蛋白E4等位基因,位于19号基因,发病年龄是40~75岁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基因:位于12号基因,发病年龄是大于65岁

简述视杆,视锥细胞的不同点

视杆细胞视锥细胞:

数量600万1.2亿

集中区域主要在黄斑区主要在周边区

色素种类3种1种

对比度低对比度敏感高对比度敏感

分辨度高分辨度低分辨度

视觉系统明视系统暗视系统

恢复速度暗中恢复快暗中回复慢

神经生物可能出现的问答题:

1, 如何治疗抑郁症患者?

2, 假如你是个心理医生,患者因睡眠问题向你求助,你可以给他哪些建议

3, 如何在生理,心理方面帮助一个肥胖症患者恢复正常体重

1, 如何治疗抑郁症患者

精神疗法为主,机制不明,可能是帮助患者改变其神经环路

使用抗抑郁剂:机制在于均可提高脑内单胺类递质浓度以及减轻HP轴的过度活动

电痉挛疗法:首先对病人实行麻醉和肌肉松弛,然后通过置于头皮的两根点击有道颞叶癫痫发作用活动,但是会产生顺逆性遗忘,不推荐。

锂:不过是治疗双极紊乱的

1、早期疏导能起到预防作用。

2、坚持服药,许多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还不如常用抗生素的副作用大。抑郁症高复发,据调查,抑郁症的首次复发率为50%,发作2次的患者复发率为75%,发作3次以上者复发率高达90%,而且复发次数越多,治疗难度就越大。大部分病人一年内如果不治疗就会出现复发。

3、亲属应协助可能患病者就医。一般在经历了亲人离世或突发事件后,3-6个月还不能从沮丧的情绪里走出来,就有可能是患上了抑郁症。如果一个人平时挺能干,但突然不上班甚至不出门,可能边连手机也关了,完全不和外界联系,做事也变得拖沓、犹豫,这都是抑郁的表现。

推荐第10篇:七下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1~2012学年度(下)七年级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认真是取得成绩的关键,请同学们仔细审题,认真作答,相信自己!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在下面答题卡对应位置。

1.小红的妈妈为小红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清炖牛肉、麻辣豆腐。这个食谱营养不够全面,加上下列哪种食物后可以让这份食谱更为合理()

A.素炒豆角B.牛奶C.排骨汤D.小米粥

2、肝炎患者都怕吃油腻食物的主要原因是(

A油腻食物气味大B胆汁分泌不足,影响脂肪消化

C体内脂肪过多D从小养成的习惯

3.蛋白质经消化后,转变成可以被小肠吸收的()

A葡萄糖B氨基酸C纤维素D麦芽糖

124.王婶到医院体检,血液检验报告单上显示:红细胞(RBC): 4.2(正常值3.5~5.0)×10

9个/L;白细胞(WBC):11.0(正常值4.0~10.0)×10个/L;血红蛋白(Hb):120(正常

值110~150)g/L。王婶身体最可能出现了哪种病症()

A贫血B炎症C 血流不止D 没有任何病,很健康

5、下列关于血红蛋白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反之,容易与氧分离。

B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反之,容易与氧分离。

C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二氧化碳结合;反之,与二氧化碳分离。

D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二氧化碳结合;反之,与二氧化碳分离。

6、下列关于动脉和静脉的比较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动脉管壁厚,静脉管壁薄

B动脉管内的血流速度快,静脉管内血流速度慢

C动脉内的血是动脉血,静脉内的血是静脉血

D动脉管腔小,静脉管腔大

7、心脏的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打开,这就保证了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A由心室→心房→动脉B由心室→心房→静脉

C由心房→心室→动脉D由心房→心室→静脉

8、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A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B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9.为了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黎明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猛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

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相同浓度的高猛酸钾溶液,然后用

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观察结果如下:

据表可知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蔬菜是()

A 黄瓜B 青椒C 芹菜D 白菜

10、某人得了急性扁桃体炎,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从臀部吸收到达扁桃体的过程中,

血液经过心脏时,最先到达心脏的()

A 左心室B 右心房C 右心室D 左心房

11、下列关于神经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一个神经元就是人体的一个细胞

B 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C 由胞体和突起组成

D 只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内

12.右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 是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

Bc 是神经中枢,不受其他结构的调控

Cd 能将来自c 的神经冲动传至e,引起反射

De 是感受器,能接受外界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13、下列成语的活动中只有人类才能建立的反射类型是()

A谈虎色变B嗷嗷待哺C垂涎欲滴D老马识途

14、马戏团演员让小狗成功地表演节目后,总是随后给它喂食。这种做法就是用()

A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刺激B非条件刺激强化非条件刺激

C条件刺激强化非条件刺激D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刺激

15、视觉形成部位是()

A 晶状体B 视网膜C 视神经D 视觉中枢

16、有人乘车、乘船时会晕车、晕船,与此现象有关的结构是()。

A鼓膜B听小骨C耳蜗D前庭和半规管

17.声波引起耳的相应结构产生振动的传导顺序,一般是()

A外耳→中耳→内耳B咽鼓管→鼓室→内耳

C鼓膜→听小骨→外耳道D前庭→耳蜗→半规管

18、注射疫苗的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治疗疾病

19.下列关于吸烟、喝酒、吸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青少年应该不吸烟、不喝酒,应当绝对禁止吸毒

B 饮酒多了,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

C 长期吸烟会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增强

D 毒品会严重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0.移植别人的器官到患者体内,该器官不易成活,从免疫的概念分析,被移植的器官属于

()

A 抗原B 抗体C 病原体D 疫苗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形成血红蛋白不可缺少的无机盐是。

2.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是血管;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是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

3、人体内形成尿液的器官是;其基本单位是;人体内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

4、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为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12分)

1、马戏团的小熊表演做算术题属于非条件反射。()

2.人体生命活动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产生于肺泡。()

3、唾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杀死进入口腔的病菌,此过程属于特异性反射()

4.动脉瓣存在于动脉中。()

5、有“虫眼”的蔬菜和水果也可能有农药的残留。()

6、人粪尿是一些无用物质,不需任何处理就可排放到环境中。()

四、连线题:把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每线1分,共8分)

1、缺维生素A坏血病

缺维生素B1佝偻病

缺维生素C夜盲症

缺维生素D脚气病

2、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地方性甲状腺肿

胰岛素分泌不足侏儒症

成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糖尿病

性激素分泌过少性器官功能减退

五、识图作答(每空1分,共14分)

1.下左图(图一)是肺内及组织中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A过程叫,B过程叫。

(2)图中结构:a是; c是。

(3)血管e内流的血是血,血管f内流的血是血。

图一图二

2、上右图(图二)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

(1)写出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

(2)当血液流经a时,血浆中的大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及尿素等物质过滤到b中形

成。b中液体与血液相比,除不含,外,其它成分相似。

(3)图中c 处的几个向上的箭头的含义是,没有被吸收进入血液中的液

体流到f管中就形成了。

六、分析说明(共6分)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隆重建立

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下青藏高原腹地,该地区称为三江源地区。三江源地区平均海拔4000多米,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黄河水量的49%、长江水量的5%、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三江源地区,是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天然湿地,分布着高原荒漠和高原草甸,是藏羚羊.藏野驴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该地区还盛产冬虫夏草等名贵中药材。三江源地区是祖**亲河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然而,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湖泊水位下降甚至干枯,水土流失严重,致使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当地农牧民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再造山川秀美的大西北”,2000年8月14日,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由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区名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隆重建立。这是党和政府实施西部开发,保护和恢复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是,人为因素主要有、等。(每空1分)

近日,新华社播发的一幅题为“哭泣的江豚”的照片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摄影师拍

下了长江江豚眼睛里流出的一滴透明液体。人们惊呼:江豚哭了!江豚是不是在哭泣,我们或许无法获知。但是,长江持续的干旱,使这个本来就濒危的珍稀动物面临生存危机,它们有理由哭泣。请你就此消息写一句与“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内容相关的话来表达你的看法:(3分)。

答案 :

选择题:1 A2B3 B4B5A6C7 C8C9B10 B11 D12C13A14D15D16 D17 A18 C19 C20A

填空题:1铁

2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3肾肾单位小肠心脏

判断题:错错错错对错

连线题:

1、

2、

五、

1、肺换气组织气体交换

肺泡组织细胞

动脉静脉

2、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原尿血细胞蛋白质

重吸收作用尿

六、干旱乱砍滥伐过度放牧

合理即可,酌情给分

第11篇:七下生物单元检测(二)

七下生物单元检测

(二)

一、选择题

1、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A.鼻B.咽) D.肺 C.气管和支气管

2、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

A.鼻、喉、气管、支气管、肺B.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C.呼吸道、肺D.鼻、气管、支气管、肺

3、右图是人体某部位示意图,其中表示咽的是()

A.①B.②C.③D.④

4、人受凉感冒时,鼻腔常常被阻塞,这是因为()

A.扁桃体发炎B.气管发炎C.鼻腔黏膜充血D.鼻腔黏膜分泌过多

5、下列有关呼吸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B.呼吸道的纤毛能分泌黏液,能消灭到达肺部气体中的细菌

C.呼吸道腺细胞能分泌黏液,能湿润到达肺部的气体

D.鼻腔黏膜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到达肺部的气体

6、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

①肺泡数量多②肺泡由一个细胞构成③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④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③④

7、右图是平静呼吸时相关结构变化的示意图,Ⅰ、Ⅱ表示胸骨和肋骨运动的过程。吸气时肋间肌的状态、运动的过程和肺内气压分别是()

A.舒张、过程Ⅰ、高于大气压 B.收缩、过程Ⅱ、等于大气压

C.收缩、过程Ⅰ、低于大气压D.舒张、过程Ⅱ、低于大气压

8、通过呼吸运动,肺实现了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下面关于

平静呼吸的表示,哪项是正确的?()

A.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B.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出肺

C.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D.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9、在做胸部的X光检查过程中,医生要求你吸气后闭气不动, 那么吸气过程中肋骨和膈的运动方式是()

A.肋骨上升,膈舒张而上升B.肋骨上升,膈收缩而下降

C.肋骨下降,膈舒张而上升D.肋骨下降,膈收缩而下降

10、你时刻都在与周围空气进行气体交换,你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的变化是()

A.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B.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D.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11、右图中a表示人体的膈肌。据此判断甲、乙两人所处的呼吸运

动过程分别是()A.甲吸气、乙呼气 B.甲呼气、乙吸气

C.甲、乙都吸气D.甲、乙都呼气

12、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的会导致肺泡的弹性回缩减

弱,直接影响()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胸廓的扩张与回缩

13、冬天上课教室门窗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阿欠\"的现象,是因为()

A.打\"呵欠\"会传染B.同学们想睡觉

C.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D.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

14、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气体经过的途径是()

A.外界→咽→拾到→肺B.肺→气管→鼻腔→外界

C.外界→鼻腔→气管→肺D.肺→气管→咽→外界

15、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I代表肺泡间的

毛细血管,Ⅲ代 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养料D.废物

16、不同食物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表示

A.热价B.重量C.温度D.湿度

17、质量相同的营养物质中,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A.无机盐B.糖类C.脂肪D.蛋白质

18、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通过“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影响”的探究实验进行研究

B.A项所指探究实验作出的假设只能是“烟草浸出液会影响水蚤的心率”

C.除了采用实验研究外,还可以采用调查法研究

D.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吸烟可能诱发肺癌

19、在一次模拟人工呼吸的急救训练时,李明同学做出了如下急救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A.将被救者放在空气清新的场所B.让被救者侧卧,头前曲

C.清除口鼻内异物和污物D.捏住被救者鼻孔,口对口用力吹气

20、住宅装修完毕,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苯、甲醛、氡等有害气体,除去这些有害的气体

的根本方法是()A.关闭门窗,放大量的茶叶B.关闭门窗,放大量的醋

C.喷空气清新剂D.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二、非选择题

1、图(一)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

[]_________,[]________不仅是气体的通道,

而且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和__________。

(2)图(二)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_______层扁

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_____________。

(3)图(二)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人肺泡时,图

(一)中[3]_________应处于

___________状态。

2、下图是某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

化曲线图

(1)曲线AB段表示_______时肺内气压的变化。

(2)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都_________ 。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_______点,此时肺内

气压与大气压的值______。

(4)在曲线AB、BC段变化中,与呼吸有关的肌肉的变化情况:AB段________ BC段_________。

3、根据下图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外界空气①与肺泡内气体②之间的交换,是通过______来实现的。

(2)②和③以及④和⑤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来实现的。

(3)图中“→”表示的扩散的作用。

(4)“--→”表示的扩散的作用。

4、右图是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 气体由外界进出[7]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

(2) 气体进入[7]时,[7]处于状态,此时人体处于状态。

(3) [6]与[7]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发生在图中的______之间。

(4) 二氧化碳从图中的______产生,请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氧气进入人

体并最终被利用所经过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图中[8]内的气体同[5]内血液的气体交换后,结果使血液中的_____

减少,_____增多

5、下表中的数据为不同年龄组的人,每天所需的能量平均值,据下表回答问题。

(1)人体每天所需能量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2)上表中,______组的人每天所需能量最多,其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名15岁的男性中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他每天摄

取的食物提供的能量低于11340千焦,他会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上表数据是在夏天测得,那么在冬季再测定时,

数据有没有变化?你的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食物中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这种物质来源于绿色植物的________。

6、实验与探究

A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 ,B图是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瓶内均装入澄清的石灰水,请回答

A B (1)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序号模拟人体的膈,序号模拟人体的胸廓。

(2)图2模拟的是人体在时膈肌所处的运动状态,此时由于膈肌的收缩,胸廓的

径增大。

(3)若用此实验装置探究人体吸气和呼气的原理,则此实验装置还存在不足,因为它无法

模拟胸廓前后径和径的变化。

(4)如果吹气和吸气均选择弯管,在实验时,应向甲瓶,向乙瓶;

(5)经向两瓶内分别吹气、吸气后,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瓶;

(6)在本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瓶。

七下生物单元检测

(二)

一、选择题

1_5DCBCB6_10CCCBC11_15 AACCA16_20 ACBBD

二、非选择题

1、(1)1 肺2呼吸道清洁(2)一进行气体交换(3)膈肌收缩

2、(1)吸气(2)变下(3)C相等(4) 收缩舒张

3、(1)呼吸运动 (2)气体的扩散作用(3)二氧化碳(4)氧气

4、(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或肺的通气)(2) 扩张吸气(3)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5与8(4) 87→6→4→B→ D→3→5→8(5)氧气二氧化碳

5、(1)各项生命活动;维持体温

(2)16~18;青春期是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时期,所需的能量较多.

(3)出现乏力、疲劳、精神不振等症状.

(4)有变化;夏天气温高,人体散热慢,因此不需要大量的能量来维持体温的恒定.冬天气温低,人体散热快,就需要大量的能量来维持恒定的体温,所以夏天和冬天测得的数据会有变化,冬天的数据要大一些.(5)淀粉;光合作用

6、(1)④②(2)吸气上下(3)左右(4)吹气吸气 (5)甲(6)乙

第12篇:09七下生物检测人教版

七下检测

1.母爱是伟大的,母亲在怀孕期间,身体负担明显加重。他要为胎儿提供所需的养料和氧

气,排除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母亲与胎儿之间进行的物质和气体交换发生在()

A胎盘B子宫内膜C脐带D卵黄

2.小明的奶奶由于身体肥胖,因而常年吃素,可他并未因此患夜盲症,这是因为() A维生素A可由维生素B转化而来

B新鲜水果中含有维生素A

C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

D植物性食品中也含有维生素A

3.现有的人体的4种消化液ABCD,它们都不是肠液,A和B都消化淀粉,C和D都不能消化淀粉,C能使蛋白质的到处不消化,D可促进消化脂肪,但不能促进A消化脂肪。那么ABCD4种消化液分别是()

A胰液 胃液 唾液 胆汁

C胃液 胰液 唾液 胆汁B胆汁 胃液 胰液 唾液 D唾液 胰液 胃液 胆汁

4.在以下叙述中,疾病与其病因不相符的一项是()

A夜盲症与缺乏维生素A有关B侏儒症与缺乏生长激素有关

C呆小症与缺少甲状腺激素有关D糖尿病与缺乏维生素D有关

5.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

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过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6.小鹏发烧了,妈妈买了许多平时他爱吃的食品,可他不想吃原因是()

A排泄功能差B消化酶活性受影响C胃肠蠕动弱D运动量小

7.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

A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 C肺泡数目很多总面积大 D以上都是

8.下图是血液流经某器官的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b表示心脏,则c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Bb表示肺,则c血管里流动的是动脉血

Cb表示小肠,则c血管里流动的是动脉血D b表示肾小球,则c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

9.买来一个完整猪心,在解剖前,结扎住下腔静脉,由上腔静脉和主动脉分别向猪心注入清

水,下列哪一组血管会流出清水

A 肺动脉和肺静脉B 上腔静脉和肺动脉C 肺动脉和主动脉 D 肺静脉和主动脉

10成熟的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请问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运载血细胞B 运输氧气 C吞噬细菌D止血和凝血

11心脏内的瓣膜以及心脏和动脉之间的瓣膜使血液的流动方向只能是()

A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C肺动脉→右心房→右心室B左心室→ 左心房→主动脉D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

12.将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部位是

A心脏B肺部毛细血管网C 肝脏D头部毛细血管网

13.某人24小时内没有进食,其血液中的()流经小肠绒毛后,浓度会增加

A胰岛素B葡萄糖C氧气D二氧化碳

14.医生从人的消化道取得一些液体,经化验发现含有蛋白质、蛋白质的初步消化产物、维生素、无机盐、水、脂肪等,这些液体最可能取自()

A口腔B小肠C胃D大肠

15.某同学上肢伤口感染,医生在他臀部注射药物,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循环路线是() A只经过体循环B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C只经过肺循环D先肺循环,接着经过体循环,后肺循环

16.血液流经肺泡后,血液中所含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变化曲线图表示正确的

( )

17.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涂片,不正确的是()

A白细胞内有细胞核,细胞较大B红细胞内无细胞核,细胞呈两面凹圆饼形 C血小板比红细胞、白细胞都小得多,形状不规则D白细胞数目最多

18 反射可分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下列四种反射活动中,哪种属于简单反射

A小狗在舞台上表演算术B同学们听到预备铃声进教室准备上课

C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吮吸D小明天听见老师叫到自己的名字起立回答问题

19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论述,错误的是

A望梅止渴属于复杂反射,婴儿的吮吸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B脊髓能把大脑所发出的指令传导给所支配的器官

C小狗能计算简单数字属于简单反射

D人醉酒之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小脑

20下列想象不属于反射的是

A小海豚表演算算术B鸟听到枪声飞走C李明躲开飞来的石头 D向日葵的花盘总朝向太阳转动

21在视觉形成过程中,视神经作用

A形成物象B把视网膜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视觉中枢

C产生视觉D受到光线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22一个健康人若仅是较多地谈核试验,那么它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的量是() A糖增多 盐不增多 B盐增多糖不增多

C两者均增多D两者均没有增多

23有图表示尿素在肾脏某结构内的浓度变化情况,该结构是

A肾小囊腔D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C肾小球D肾小管

24检测某人血浆、肾小管上端液体以及输尿管液体内甲乙两种

物质的浓度,结果如下图。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分别是()

A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B甲是尿素乙是淀粉

C甲是葡萄糖 乙是蛋白质D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

25我们通过看电视读书看报等方式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处理这些信息的部位是

A大脑B脊髓C小脑D脑干

26甲乙两位16岁的女子,身高均为60cm,甲智力低下,乙成为电影演员,这两个女子都是由于童年缺乏某种激素导致,她们缺乏的激素分别是()

A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 B生长激素 雌激素

C胰岛素 肾上腺素D甲状腺激素 生长激素

27下列反射活动中,那一项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

A2005年春节晚会上的舞蹈“千手观音”是在老师手语指挥下完成的

B看了感人的电影同学们都哭了

C听说有梅林 止渴D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28神经细胞与其他细胞明显不同的是

A不能正常地进行生理活动B不具备细胞的基本结构

C某些肌纤维受损伤D它细胞体有突起,而且有的突起很长

29下列腺体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的是

A胆汁B皮脂C汗液D激素

30 生物科技小组用甲状腺激素喂蝌蚪,结果蝌蚪提前变成小型青蛙,说明甲状腺激素能() A促进血液循环B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促进生长发育D加速体内的物质氧化分解过程

31下列哪项解释了病人血液中持续维持异常高水平的葡萄糖的原因

A小肠吸收了过量的葡萄糖B运动量不足,葡萄糖的消耗过少

C胰岛素分泌不足D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过少

32足球场上正在进行点球大战,裁判哨声一响,守门员立即摆出准备扑球的姿势,全神贯注地盯着点球主罚者脚边蓄势待发的球。就在对方起脚射门的刹那,守门员也同时鱼跃而起,飞身扑住足球。请你判断,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守门员在注视足球过程中眼内晶状体曲度变化的是()

33在一个特制的鱼缸中,先开灯再投食饵,多次作用于金鱼,一段时间后只要等一亮,金鱼就会游到食饵投放处。此时近于对灯光的反应属于

A简单反射B本能C免疫D复杂反射

39某人的脚趾发炎,护士为他做臂肌肉注射消炎药,此药剂由臂部至足部的历程是

①左心房左心室 ②右心房右心室③肺④主动脉⑤肺动脉⑥肺静脉⑦上腔静脉⑧下肢动脉A7 6 3 5 1 2 4 8B7 2 5 3 6 1 4 8C 6 1 5 3 7 2 4 8D⑦①⑥⑤②④⑧

34下列行为不能导致沙尘暴的()

A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倒入大海

B由于城市化加剧,工程建设形成大量粉尘

C草原过度垦殖放牧植被遭到破坏

D大量砍伐树木,破坏森林,森林大量减少

35在视觉形成过程中,视神经作用

A形成物象B把视网膜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视觉中枢

C产生视觉D受到光线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36.下列哪些生命活动不属于排泄()

A汗液的排出B尿液的排出C粪便的排出D二氧化碳的排出

37.尿液中含氮废物产生于

A肾单位B肾小球C细胞D血液

38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总量约有150升,而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主要是因为( )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 膀胱的贮尿作用C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D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39某人去医院检查身体,在尿检中发现尿液中同时出现了红细胞和蛋白质,请你判断肾脏

发生病变的位置()

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膀胱

40.对初诊为急性阑尾炎、蛔虫病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人,应分别化验他们的() A血液 粪便 血液B血液 粪便 尿液C尿液 粪便 血液D粪便 血液 尿液 41正常尿液中不含有的物质是()

A水B无机盐C蛋白质D尿素

42.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脑神经和脊神经共同组成神经中枢

B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脑干

C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脊神经

D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43.在短时间内突然从低海拔上升到高海拔,鼓膜会不舒服,需张大嘴,作咀嚼运动,并大口呼吸,这样做可以

A分散注意力,放松鼓膜B疏通咽鼓管,改变中耳压力,解除不适

C放松耳部肌肉D关闭咽鼓管,减少耳腔压力

44.图所示的神经结构叫做

A神经B脊髓C反射D反射弧

45图钉刺手,手立即缩回。这种反应叫做

A反射B兴奋C运动D冲动

46 图钉刺手,人会感到疼痛,痛觉产生的部位是。

A手的皮肤B神经aC脊髓D大脑皮层

47.图钉刺手,感到疼与缩手在时间上的关系是

A先感到疼痛,再缩手B先缩手,再感到疼痛

C缩手与感到疼痛D两者没有一定的时间关系

48.若神经b收到意外损伤,用图钉刺手()

A不感到疼痛 手立即缩回B感到疼痛 手不能缩回

C感到疼痛 手立即缩回D不感到疼痛,手不能缩回

49.这些年来在青少年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眼睛,但他们多数是假性近视,此时眼球的结构特点是( )

A眼球前后径过短B眼球前后径过长C眼球晶状体凸度过小D眼球晶状体凸度过大

50.小明的眼球完好,但他什么也看不到,他受到损伤的部位是()

A玻璃体和视网膜B视网膜 晶状体

C晶状体和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D视神经或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51通常由远眺转为看书,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

A缩小曲度增加B扩大 曲度减小C扩大 曲度增加D缩小 曲度减小

52.摘除某实验动物的胰腺,将胰腺的一部分,再植入实验动物的皮下,该动物没有出现糖尿病,然后取出移植片,该动物立即出现糖尿且血糖浓度升高。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胰腺与糖尿病有关

C糖尿与血糖浓度有关

2008年三鹿奶粉和牛奶制造商为了牟取暴利,在奶产品中加入三聚氰胺,这种化学物质可以提高奶产品中蛋白质的含氮量,但摄入过多会对婴儿泌尿系统造成危害,甚至死亡 牛奶进入人体后,开始消化的部位是____________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

平时我们喝的酸奶,是在牛奶中加入乳酸菌,在密闭条件下,发酵而成的,乳酸菌属于_________( 细菌真菌霉菌)

小明因患病服用青霉素胶囊,用药期间,小明的尿液散发出青霉素的味道,这是因为青霉素流经肾的时候,会通过______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原尿中的青霉素流经_____________时,不会重吸收,最终随尿液排出体外。

B胰腺能分泌胰岛素D胰腺与降低血糖浓度有关

第13篇:高三生物教案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高三生物教案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高三生物教案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 ⑵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 2.过程与方法:

⑴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

⑵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

二、教学中难点 1.教学重点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 2.教学难点

人体的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的分析。

三、课时安排 1学时。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话法、演示法

五、教学过程

内容板书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讲述】同学们好! 在本章的前两节中,我们分别学习了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下面让我们先来看图片 【展示图片1】玩过山车的图片

【讲述】过山车大家玩过吗。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头朝下疾驰时,不少人感到心怦怦直跳,有些人还会狂呼乱叫。如果此时检测血液,发现能使心跳和呼吸加快的肾上腺素含量也明显升高。这一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过山车现象。 问题探讨:

1、既然知道做过山车是安全的,为什么心跳还会加速呢? 这个例子中,人体所作出的反应,那些与神经调节有关?那些与激素调节有关?你能说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吗? 〖留待学完新课后回答〗

1.在重力加速度的影响下,全身的血液要进行重新分配,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虽然知道坐过山车是安全的,但不免还是有点担心,在这种状态下,内分泌系统分泌出肾上腺素等多种激素,使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

2.人由于紧张,会紧握双拳、发出叫喊等,这些反应与神经调节有关;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等与激素调节有关。在这种紧张的状态下,肾上腺、垂体等一接到神经系统的信号,就分泌多种激素进行应急。 新课导入

按现在同学们所掌握的知识,对过山车现象其中的奥妙还很难理解得很透彻。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学完了我们再重新来审视这些问题。 转折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处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什么是体液调节呢?看到体液调节大家马上能联想到什么? 为什么有这样的联想呢?这两者有什么关系? 所以我们可以说激素调节就属于体液调节。但是,体液调节就完全等同于激素调节吗? 提示:兔子在CO2浓度过高的环境中呼吸会加快加强,这说明CO2有什么功能呢? CO2在生物体内是通过什么运输的呢? 所以,CO2的调节应该属于哪种调节方式? 除了CO2以外,还有很多其他非激素类调节因子也在生命活动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请同学总结什么是体液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激素调节。

因为我们之前学过,激素调节的第2个特点就是:通过体液运输。

这说明CO2也能调节生命活动,它的作用是促进呼吸运动。 体液。 体液调节。

激素和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要更好解释过山车现象,我们先要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二者各自不同的特点来做个比较。 先简单复习一下前两节的相关内容。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其结构基础是什么?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是以什么方式传递的?它们的速度怎样?

3、激素的分泌有着什么样的调节机制?激素从产生到起作用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 由此,同学们通过讨论,分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不同点。填下表【板书】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1:神经调节是以反射为基本活动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在神经元之间是以神经递质的方式传递的。前者的传递速度非常快,后者要稍慢一些。 3:激素调节存在着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的分级调节机制和反馈调节。激素在内分泌腺细胞中合成以后,通过外排作用分泌到体液中,通过体液的传送,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思考讨论填表

〖精讲〗神经调节是以反射为基本活动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当然它的作用途径就是反射弧了。体液调节中的激素或其他调节因子都必须靠体液来运输,它的作用途径自然是体液的运输。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神经冲动,产生原因是形成了局部电流,所以这种运输速度非常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虽然有突触延搁的现象存在,但相对来说延搁的时间还是非常短的。而体液体调节需要经过物质的分泌、体液的运输、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等过程,时间经过得就长了。 神经调节中,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所以某一刺激引起的反射作用范围就是这条反射弧的效应器,比较准确而局限。体液调节中的激素和其他调节因子广泛弥散在体液中,很多调节因子(如甲状腺激素、CO2)的靶细胞是几乎包括全身所有细胞。即使它有特定的靶器官,它的功能也常常会影响到全身。如胰岛素分泌的不正常会使流遍全身的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过高,产生糖尿病。

神经调节中因为神经冲动的产生是由于局部电流回路,神经纤维上的膜电位在兴奋后马上回到静息状态,而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存在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很快会受突触间隙中的其他物质的影响而失去功能。所以每次反射产生的时间很快,完成后又马上回到原来状态。而体液调节中激素或是其他调节因子被分泌到体液中后,它能存在较长的时间。

我们通过分析知道,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作用方式和结构基础都是不同的,但两者又是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的。那么两者间有什么关系呢?这两种调节是怎样进行协调的呢? 转折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这里我们用两个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这一问题。 实例一:体温恒定的调节

1.不论是在炎热的环境中,还是在寒冷的环境中,人的体温总是保持恒定的,这种恒定有什么意义? 2.一个物体温度的高低取决于什么?人的体温高低又取决于什么? 3.人体通过什么途径产生热量?通过什么途径散失热量? 【讲述】体温的恒定对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人体安静时以肝脏放能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为主。热量的三处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吸、排尿和排便等。 出示图:体液调节图解

4.寒冷的环境中,要维持体温的恒定,产热的结构发生什么变化?散热的结构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是在炎热的环境中呢?5.在上一节课上我们曾经接触过一种激素,它能在寒冷刺激下调节机体产热增加,是什么激素? 6.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什么调节和控制的呢?如何进行调节和控制的? 7.在这个实例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是怎样的? 8.人体的体温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恒定吗?哪些情况下可能导致体温失恒?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维持体温的恒定? 9.请根据人体体温调节机制简图解释,极地和高温车间工作人员是怎样调节体温的?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还应分别采取哪些措施? 10.人体每天都要从饮食中获得水和各种无机盐,同时又要通过多种途径排出一定的水和无机盐,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水盐排出的主要途径是排尿。关于尿液的形成,我们在初中时已经学过,这里大家来重温这个知识。尿液形成过程中直接影响尿量多少和回到内环境中水盐的量的是在哪里进行的什么过程? 11.关于抗利尿激素的功能,我们在第2节练习的题目中接触过了,还记得它的作用吗? 【转折】很好。水盐调节的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激素和神经的协调作用。下面仅以抗利尿激素及相关神经调节为例,来探讨水盐平衡的维持。 1.人体内的代谢反应是酶促反应,而酶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发挥最大的催化能力。人的体温总是保持恒定,人体内的酶促反应就能稳定的进行,大大提高的人适应变化中的环境的能力。

2.物体的温度高低取决于该物体所处的环境的温度。而人的体温高低和环境温度高低没有必然的关系,它取决于人体代谢产生的热量和人体向环境中散失的热量之间的比例。 3.人体主要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热量,主要通过体表热辐射散失热量。

4.寒冷环境中作为产热结构的肌肉和肝脏代谢旺盛,产热多;作为散热结构的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散热减少。炎热环境中,肌肉和肝脏代谢减弱,产热少,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散热增多。 5.甲状腺激素。

6.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体温变化的刺激被下丘脑感受到后,神经系统通过反射弧产生相应反射,同时体液中如甲状腺激素等能调节体温的激素含量也会发生变化,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产热结构和散热结构发生相应变化。

7.在这个实例中,首先起作用的是下丘脑的体温感受器,它属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部分,分泌相关激素的内分泌腺就相当于效应器。所以,这个实例中体液体调节受神经调节的控制,它们共同作用完成对产热和散热的控制。

8.人体的体温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恒定的。当环境温度持续长时间过高或过低,超出了机体所能调节的限度,就可能导致体温失恒。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应采取增减衣物、转移到温度适宜的环境中、物理降温或取暖等措施才能维持体温的恒定。

9.极地工作人员通过神经和体液共同作用,肌肉、肝脏细胞代谢非常旺盛,汗腺分泌很少,毛细血管收缩。而在高温车间工作的人则正好相反。因为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极地工作的人员要穿很多保暖衣物,喝温水,作室内加热等措施。高温环境工作的人多喝盐开水补充汗液中流失的水分和盐分,室内要通风,准备风扇、室内降温等措施。

10.是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完成的水分和盐分的重吸收过程。11.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

1、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示图:水盐平衡调节图解 【说明及问题】1.大家根据水盐平衡调节图解,展开分析讨论,然后分别请两位同学来说明当饮水不足和饮水过多的情况下,人体是怎样保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

2.在这个实例中,下丘脑及参与了神经调节,又作为内分泌腺参与了体液调节。请同学比较分析实例一和实例二,进一步阐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提示】经过分析我们知道,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3.反过来,体液调节对神经系统就没有作用了吗?请举例说明。

【讲述】是的。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1.生1:当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升高,这一情况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下丘脑一方面把信息传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使人产生渴觉而主动饮水,结果就能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这部分属于神经调节。另一方面,下丘脑还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到血液中。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就加强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了,回到内环境中的水分增加,就会使细胞渗透压下降趋于正常。这属于体液调节。

1.生2:当人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降低,这一情况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下丘脑一方面把信息传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使人不产生渴觉。另一方面,下丘脑还减少分泌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到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就减弱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回到内环境中的水分减少了,尿量增加了,就会使细胞渗透压升高趋向正常。

2.课本P33第一段。

3.有的。比如说甲状腺激素的几个功能中有一个就涉及到它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与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关。 【小结】总之,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能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解决 问题探讨 见开头提示

最后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的文章拒绝毒品、慎用心理药物。 阅读思考谈谈对此的想法。 拒绝毒品 〖作业〗〖教师适当提示〗 基础题1.(1)(2)。

2.提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虽然人体每天摄入和排出的水量是基本相等的,但还是需要一定的水量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喝水过少,尿量就会很少,那么应通过尿液排出的体内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就会造成人体内环境的紊乱。

拓展题1.激素传递的信息需要通过体液的传送,然后与相应的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多数情况下是比较缓慢的;而神经传导的兴奋在同一个神经元上是以电流的形式,只在突触处才转化为化学信号的形式,所以激素传递信息多数情况下没有神经传导兴奋的速度快。

2.在紧急情况下,紧急信号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一方面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另一方面促进它的释放。肾上腺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以提高其兴奋性,使机体警觉性提高,反应变灵敏;同时作用于其他组织,使肺通气量增加,心脏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血液重新分配到骨骼肌和肝脏,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以提供能量等。在这一过程中,交感神经和肾上腺素的作用(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很难区分,它们相互配合,有利于机体应付紧急的情况。 独立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处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实例一:体温恒定的调节 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1、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补充练习〗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通过膜内外电位的变化产生( ) A.电荷 B.局部电场 C.局部电流 D.电势

2.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通过( )完成的 A.突触 B.突触小体 C.突触前膜 D.突触后膜 3.决定反射时间的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 A.刺激强度的大小 B.感受器的兴奋性 C.中枢突触的数目 D.效应器的兴奋性

4.在1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5.在哺乳动物调节体温方面,皮肤作为( ) A.感受器 B.效应器 C.感受器和效应器 D.协调中枢 6.关于兴奋的传导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神经纤维兴奋时产生的电流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突触前膜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D.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神经元的轴突 7.某人能读书看报,也可以写文章,但就是听不懂别人说的话,大脑受损伤的区域是() A.大脑皮层运动区 B.大脑皮层言语C.大脑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 D.下丘脑

8.人体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通过突触实现。下列对这种传递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变成电信号

C.突触处兴奋是能单向传递的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兴奋是同步的,没有延搁

9.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 A.灰质 B.白质 C.神经元 D.轴突 10.关于反射和反射弧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活动并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答案:C A C C C C B D C B

第14篇:七下 《狼》教案

《狼》教案

设计人:

审定人:

教学目标:

1.文言文知识:初步了解作者蒲松龄。

2.基本阅读技能:根据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回忆已学知识,解释并积累10个重点词语。翻译重点句子。背诵全文。

3.高级智慧技能:概说文章大意,能说出对故事的启发。

4.情感目标:认清狼的阴险狡诈的本性,对待像狼一样敌对者,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教学重点:

实词的含义的掌握 教学难点:

对文章寓意的理解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时候听说一个农夫和蛇的故事,农夫把冻僵的蛇放在怀里取暖,被蛇咬死了。今天一个屠夫遇到了两条狼,故事将会怎样发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蒲松龄的《狼》。

二、初步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正音正字。 2.学生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3.解决“预习导学”问题。 4.学生提出预习问题。

预习导学

1.感知全文

尝试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在空格处填入内容。

本文讲述了一个 屠夫

在 卖完肉回家的路上 ,碰到

两条狼

,想 摆脱它们

,最终 把两条狼杀死 的故事。

2.词语解释

翻译加点的词语。回忆已学过的文言文中出现这个字词吗?如有,请写出原文,并解释词义。再想想现代汉语有该字词的成语或词语,并解释词义。 举例:两狼之并驱如故。

旧:原来

已学: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所以

.成语:一见如故

故:旧

①缀行甚远。

紧跟着。

缀甲厉兵

缀:连结;甲:铠甲;厉兵:磨利兵器。 .

②两狼之并驱如故。 一起紧紧追赶。

并驾齐驱

驱:快跑 ..

③屠大窘。

害怕。 .

④恐前后受其敌。

攻击。

所向无敌/寡不敌众

敌:抵挡 .

⑤顾野有麦场。

回头看。

相顾一笑

顾:回头看。 .

⑥场主积薪其中。

柴草。

抱薪救火/杯水车薪/釜底抽薪/薪尽火传 . 1

⑦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眼睛注视。

眈眈相向/虎视眈眈 ..

⑧意暇甚。

悠闲

无暇兼顾/自顾不暇 .

⑨屠自后断其股。 大腿。

股肱之臣 .

⑩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睡觉。 梦寐以求/喜而不寐 .

三、读、讲讲、议议

(一)学习第

一、二段

一、问题导读 请用原文回答。 1.屠夫那天生意好吗?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2.两条狼是远远的跟着还是紧跟着? 缀行甚远。强调“缀”字。 3.两条狼团结吗?

学生可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4.你如何评价这两只狼的行为? 学生可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5.面对着两条狼,屠户的心情是怎样的? “屠惧。”

教学建议:在这里,可指导学生朗读“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感受屠夫的恐惧心理。请男同学读狼的句子,女同学读屠夫的句子。教师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矣”,表现屠夫很焦急。带上“焦急”的表情再读。

(二)学习第三段 1.请生齐读第三段

2.老师口译第三段,指出其中有四处错误,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学案第二题)

屠夫十分窘迫,害怕前后都遇到敌人。看到田野里有打麦场,场主堆了些财务在里边,堆积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奔过去站在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刀子。狼不敢追了,和屠夫面对面坐着。

错误有:“薪”应解释为“柴草”,“倚”解释为“靠着”,“眈眈相向”解释为“瞪眼望着”。 请生单独回答。

3.生再齐读第三段。

四、总结、作业

请生熟读并背诵第

一、

二、三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请学生背诵前三段,并解释下列句子。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2)屠惧,投以骨。

(3)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二、学习第四段

1.请学生自由朗读第四段。

2.请学生看学案第三题,两幅图片,根据文章内容判断图片正误。 图一错误

证据:劈狼首。在此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与“首”有关的成语加深印象。如:身首异处、斩首示众„„ 图二错误: 证据:“股”为狼的大腿。引导学生再次巩固“股”的含义。 3.教师总结:

抓住关键词语,如:狼首——狼的头部;犬坐——像狗一样;股——大腿。

三、学习第五段、探究主旨 1.齐读这一段。

2.学生共同探讨下列问题: a.你评价一下这两只狼的行为。

b.你认为屠户的聪明之处在哪里?糊涂之处在哪里? c.作者对两只狼的态度是怎样的? d.从《狼》,你想到了什么? 生回答。 教师小结:

要点: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以后我们遇到生活中的“狼”,要敢于面对,要用智慧跟它做斗争。希望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豺狼虎豹,成为幸福美满的人间。 1. 学生齐读课文,再次感受文章意图。

四、拓展延伸

阅读《狼》姊妹篇。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并试着比较一下它们的异同。找出三个重点字词,回忆已学过的文言文中出现这个字词吗?如有,请写出原文,并解释词义。再想想现代汉语有该字词的成语或词语,并解释词义。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ū,忽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肉者,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拂晓)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疑虑徘徊)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价值)十余金,屠小裕焉。

3 缘木求鱼,狼则罹(遭遇)之,是可笑也。

拓展延伸 译文

有个屠夫卖完肉回家。天色已晚,忽然一只狼冲来,直看着担子里的肉,像是很馋,它跟在屠夫后面走了数里路。屠夫害怕,用刀吓它,它就稍微退一步;等屠夫朝前走,它又跟上。屠夫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暂且将肉挂在树上,等第二天早上再来拿。于是将肉钩好,踮起脚将肉挂在树上,再把空担给狼看,狼才停住不跟了。屠夫回去,天亮来取肉时,远远看到树上悬着一个大东西,好像人上吊死的样子,大惊,迟疑地走近看,原来是死狼。抬头仔细看,就见狼口咬住肉,但钩子钩住了它的腭部,真像鱼上钩吃饵。那时狼皮价钱贵,值十余金,屠夫因此有些钱了。人们说爬上树求鱼,哪知,这狼爬上树求灾难。这实在令人好笑啊!

五、《狼》复习检测 参考答案

1.zhuì jiǒnɡ shàn dān xiá

2.径直 突然 紧跟 大腿 盖上 闭眼 狡猾 注视的样子 3.遇 惧 御 杀

4.(1)只 停止 (2)前面 上前 (3)于是 才 (4)神情 打算 5.B 6.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只增笑耳! 7.高潮 结局 屠户杀狼 8.其一/犬坐/于前

9.AD 10.D 11.C 12.C 13.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14.(1)对像狼一样的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不能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2)坏人虽然狡猾,但总以害人始,以害己终。

六、教学反思

4 附:参考资料

一、文章主题思想

通过屠户劈狼的故事赞扬了屠户机智勇敢地战胜恶狼,揭露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及其可耻的下场。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一屠晚归”至“盖以诱敌”)是故事本身,主要借助于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形象,展开情节。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一屠晚归”至“缀行甚远”),故事开端——屠户遇狼。交代了人物、矛盾产生的时间、地点和对象。

第二层(“屠惧”至“眈眈相向”),故事发展——屠户避狼。写屠户因惧怕而将骨头投给狼,但狼的贪欲并未得到满足。

第三层(“少时”至“盖以诱敌”),故事高潮和结局——屠户劈狼。果然在屠户持刀相对下,狼改换策略: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户面前,前者走得蹊跷,后者坐得古怪。

第二部分(“狼亦黠矣”至“止增笑耳”),是评论,揭露了狼的本质,嘲笑了玩弄阴谋诡计,自取灭亡的恶狼,赞扬了机智勇敢的屠户。

二、写作特点

1.篇幅短小,但情节曲折。在文章中,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交待得都很清楚。随着情节的展开,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和屠户性格的变化过程写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2.语言简洁生动。如,“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眈眈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等表现了狼的狡诈,“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对狼的本性缺乏应有的认识。

3.借助于动作、神态的描写,刻画形象。例如“顾”“奔倚”“驰”“持”等动词,恰切地展示屠户认识提高的过程以及准备抗争的动作,“暴起”“劈”“毙”等动词表现了屠夫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三、怎样理解本文的主旨?

本文的主旨很清楚,就是最后一段作者的议论。文章是以狼为主来叙事的,并从狼自取灭亡的角度来归结故事的主旨的。狼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开始是不停地追,伺机吃掉屠户;屠户背倚积薪后,又是狼主动“诱敌”进攻。而屠户则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迫不得已进行自卫,奋起杀死两狼。因此,在这个故事中,狼是主要“人物”,而屠户是次要人物。这个故事也表现了屠户的机智勇敢和斗争精神,但决非故事主旨所在。

《聊斋志异》一书的“志异”二字,即“记述奇异的故事”之意。文中写一狼诱敌于前,一狼隧入而攻其后,两狼如此“合作”,其心计与人无异,令人称奇。作者是把这个故事当作奇事逸闻来写的,主要突出故事之“奇”,不一定有什么深意。当然,人们可以从中受到某些启发:认为这个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或者认为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诸如此类的理解均无不可,但也未必一定要这样理解。

四、比喻和讽刺的手法

运用比喻和讽刺的手法,把深刻的主题寓于生动的形象之中,是寓言的一个显著特点。这篇寓言故事通过对狼的一连串动作的描述,生动刻画了狼的形象,揭示出狼的本性。看吧,狼遇到担有剩骨的屠户,贪心勃勃地“缀行甚远”,抢吃骨头时贪得无厌,“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头吃完了,仍然跟在屠户的后面“并驱如故”,当屠户进行防御时,它们还是不甘心 5 地“眈眈相向”。这些动作的描述,充分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狼又是非常狡诈的。当屠户自妥协退让转入防御斗争时,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一狼“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用“假寐”来蒙骗屠户;一狼假装“径去”,暗中从积薪后打洞,“意将隧入以攻其后”。真是狡猾到了极点!然而狼又是非常愚蠢的。“假寐”的狼,由于“目似瞑,意暇甚”,给屠户造成了“刀劈狼首”的有利时机;打洞的狼,由于“身已半入,止露尻尾”,使屠户获得“自后断其股”的有利条件。因此作者在故事结束时发表的议论,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不管耍弄什么花招,总归是会被识破、被歼灭的。

五、“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译法

关于《狼》中“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一句的翻译,我们认为有的《教学参考资料》的译文不妥当。现将原文和译文抄录如下:

原文: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译文: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下来了,另一只狼仍跟着屠户。屠户再扔骨头,后一只狼停下来了,前一只狼又追上来。

原文的“前”“后”是表明狼得骨的“先后”,还是表明狼行走次序的“前后”?我们认为应该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从原文看,仅有一句说明两只狼开始行走的情况:而两狼并驱如故。这里的“并驱如故”,只是说“像原来一样一起跑”,而并没有说一只狼在前面,另一只狼在后面。狼行走有前后次序,是在屠户第一次扔骨头后才有的。因此,正确的译文应该是: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来了,另一只狼仍跟着屠户。屠户再扔骨头,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来了,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却又追上来了。

这里的“后狼”是第一次未得到骨头,跑到前面的那只狼;而“前狼”则是第一次得到骨头,落到后面的那只狼。有的《教学参考资料》的翻译,意思正相反,提出来供同行研究。

第15篇:七下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七年级下学期)

大沙坝仡佬族侗族乡九年制学校

第一单元《红色记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时代,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美术的社会功能。

2、用美术语言描述美术作品。

3、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分析 难点: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人文内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用美术语言描述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难点:学会分析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及人文内涵 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常规课本 (教师)课件及相关图片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1)放映人民英雄纪念碑,引出其中三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虎门销烟》《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解放中国》

问:“你能说出这几幅雕塑各自表现什么历史事件?”教师简要讲述,带动学生对历史革命的红色情绪,引入新课《红色记忆》

2、深入理解

1)放映《开国大典》视频,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再放映历史照片中的《开国大典》,影视剧中的《开国大典》,最后引入董希文创作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

2)举例分析《开国大典》,教师引导学生用美术语言分析作品 构图上:(1)左实右虚

(2)主体人物突出

色彩上:(1)西方油画和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结合

(2)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绘画

3)引导学生自主尝试从色彩,构图等方面去欣赏《启航》、《占领总统府》

4)将三幅作品结合,提问这三幅画的视觉中心在哪里?画家为何这么处理?引导学生思考整理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基本创作内容,创作手法,并强调作品中要突出重点,强化视觉中心。

3、分析讨论,层层深入

1)放映《太行山铁壁》《狼牙山五壮士》问:画家采用了什么样构图?画面产生什么气氛?对人塑造又产生哪些影响?

2)放映《支柱》《艰苦岁月》问艺术家为何会选择这样的场景表现战争,你可体会艺术家的独具匠心的创作么?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构图、情感、题材去分析作品。

4、欣赏评述

通过《母亲》和《血衣》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综合评述的方法。

第二单元《鲁迅与美术》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鲁迅与美术的关系 2)能用多种美术手法表现鲁迅的作品

3)进一步了解鲁迅作品的精神并思考鲁迅与当下社会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鲁迅和美术的渊源,学习鲁迅精神的内涵,了解鲁迅的装帧艺术以及与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关系。学会欣赏解读版画的重要表现语言和手段,培养综合探索的能力。

难点:领悟鲁迅精神的真正内核,提高探索与实践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鲁迅与美术的关系,欣赏鲁迅的书籍装帧作品并尝试用美术语言去分析理解。

教学重难点:了解鲁迅的装帧艺术/用美术语言去分析理解。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学生)常规作图工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

1、创设情境,感受印象中的鲁迅

1)放PPT《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文字片段(学生在语文课上已学)提问: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位怎样的人?

2)教师简介鲁迅(文学中的鲁迅)并为引出一个“艺术家的鲁迅”形象做铺垫

2、深入了解,发现另一个鲁迅 1)介绍鲁迅与美术的渊源,并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鲁迅设计的图像标记(如“火鸟”“猫头鹰”等)

2)以北大校徽为例,让学生分析其特征和意义,从而引出鲁迅和美术的关系。

注:“北大”代表天圆地方和北大学子的思想自由,兼收并蓄

象形之意:代表三人(人民,人本,人文,实则为之所以为人民大学)上面两人坐于下面第三人肩上,各代表文科,理科,下面为广大人民群众,代表人民群众依附性,同时也代表老师,学生,人民大众团结一心,共同建设中国,突显了学校办学理念:即以人为本。

3)欣赏并解读鲁迅装帧设计的书籍作品

A:以字为主的“素封面”:取《呐喊》为例,引导学生欣赏理解(结合课本找出相同设计形式的素封面)

B:以汉代石刻图案的古雅形式:以《国学季刊》为例,引导学生欣赏解读

C:采用插图做封面的装帧设计,以“铁烈”为例,引导学生欣赏解读。

D:喜欢在版式上留出很宽的天地头/并喜用毛边装“自称毛边党”,也喜用线装外国画集“旧瓶装新酒”

4)课堂延伸,深入理解

1)请学生分析一下鲁迅的装帧设计特点

2)教师总结

鲁迅创作艺术特点:

*以“汉字”为中心,小隶,金石篆刻为主

*画面的留白——简练,洗练 *东方民族和西方现代应用相结合 5)教师布置课堂作业

1)以鲁迅作品为主题进行书籍封面设计。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版画制作常规工具,木板或替代物

(教师)《木刻技法》等视频资料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放鲁迅各种艺术形式的作品,让学生辨认哪种为版画?(中有油画、摄影、国画、雕塑)

2)放映鲁迅肖像版画提问“版画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3)导入新课《鲁迅与美术——版画篇》

二、讲授新知

1)简要简述中国版画的发展

2)教师介绍鲁迅不仅是文学家,而且是最先承担介绍欧洲版画的重担,成为我国新兴木刻运动祭奠者和指导者,在众多版画作品中,鲁迅选择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的作品进行大力推广。

3)出示鲁迅参与木刻见习班的图片,说明鲁迅和新兴木刻的关系。

A:背景:内忧外患【内:国民党背叛革命,发动“四一二”政变

外:日本“九一八”事变】

B:鲁迅自阐:【*“当革命之时,版画用途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力”*他认为木刻“是正合乎现代中国的一种艺术”】

C:木刻使青年获得学习机会,并可激发鼓舞中国人民的革命热情和斗志,并且木刻简单经济,易于流传。

4)欣赏艺术家创作的以鲁迅作品为主题的版画并作评价

5)教师展示与鲁迅作品主题相关的图片资料(如电影剧照,鲁迅不同时期的肖像照片等)

三、动手制作,版画体验

1)介绍木刻的过程和知识

2)教师指导,请学生上台感受版画木刻

四、课内延伸,作品制作

1)选择喜欢的“鲁迅像”进行版画木刻

2)学生作品展示:

第三单元《标志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标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初步了解和掌握标志的种类特征以及设计方法。

3、欣赏作品,体会现代标志的美感。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现代生活中的标志的作用和特点。

难点:标志象征意义的表现,色彩在标志设计中所表达的特殊情感。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铅笔,画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

1、情景导入,引发兴趣

1)教师”春季万物复苏之际,你们愿意丢卸掉沉重的书包,换上自由随性的衣物,去看看外面的美妙世界么?”边说边放映相应的吉普车,跑鞋和背包客,并放映相应的标志。

2)情景导入,以设置“印度之行”的情景模式导入新课《标志设计》,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2、揭示主题,深入课题

1)放映印度国情PPT,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教师顺带介绍印度的风土人情,并引导“印度是一个文化深厚,非常富有神秘气息的国家,并有非常多有趣的标志。”

2)介绍标志的起源(源于上古时期的图腾) 3)放映印度两个商业标志(印巴文化/天堂眼)图片,让学生欣赏理解并指出标志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符号,其作用是信息传达,并让人通过特定的符号记住其含义。

4)讲解标志的形式【文字标志、图形标志、图文组合标志】,通过具体图形PPT放映,让学生加深理解。

5)讲解英联邦运动会(在新德里)图示的设计说明,指出优秀标志的标准。

6)结合优秀标志的标准,指导学生来讨论2008北京奥运会的标志的意义。

7)放映不同奥运会标志,感受各个城市不同的文化背景。

8)介绍标志的主要类别【商业性和非商业性】

3、教授设计过程,点明注意事项

1)标志设计是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

2)标志设计是一个多元吸收整理的过程。

3)标志设计要突出重点吸引眼球。

4)标志设计方法(选题构思——选择形式——设计草图——配色——确定图形)

5)标志和色彩【A:提问:同学们平时生活中发现标志用的最多师哪几种颜色? B:用三原色较多(红黄蓝)最能吸引眼球】

4、拓展延伸

为自己喜欢的国家或地方设计一个标志

作业要求:设计简明,富有创意,注意颜色搭配和造型变化。

5、学生作品展 第四单元《校园环境标识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环境标识设计的基本知识

2、初步学习以合作方式进行整体设计

3、培养爱护环境,美化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环境标识设计的基本原则,环境标识设计与环境的协调关系 难点:校园环境标识设计及其制作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常规用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放标识和标志的PPT图片,提问:你们可以认出哪个是标志?哪个为标识?

2)设问“当你身处陌生环境时,最能帮助你快速感受方位的是?引出课题《校园环境标识》

2:展开教学

1)通过实例,分析环境标识的概念和作用

环境标识是一个范围较广的视觉识别系统,突出识别功能的标志形式,在表现形式上更为丰富,可以由标志和简洁生动的文字构成。

2)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标识的种类及表现形式 标识的种类:指示导向标识,识别标识,警示规则标识,装饰标识

表现形式:平面标识,立体标识

3)欣赏赏析日本设计大师广村正彰的标识设计作品

4)标识设计的要素:清晰的文字、简洁的图像符号、和谐色彩

5)标识的材料多种多样:金属,木材,石材,塑料,。纸材等。

6)课间小练习:画画洗手间的标识,欣赏偶特色的洗手间标识

3、深入教学,我们学校的标识

1)放映美丽校园PPT图片,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2)想一想

A:校园里哪些地方已有环境标识?它们属于哪类标识?

B:校园里还有哪些地方缺少环境标识?

C:标识上的文字怎么设计才能最佳地传达意图?

3)同龄人作品欣赏

4、布置作业

为我们的校园设计一件环境标识作品【要求构图简洁、明快、设计思路清晰】

5、学生作品(部分)展示

第五单元《手绘校园风景》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细致的观察,感受校园环境的美感。 2)运用透视和构图知识表现校园环境。

3)培养热爱校园的情感,提高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校园环境进行仔细和深入理解,能利用所理解的透视知识,进行大胆地构图和创造性的表现。

难点:手绘校园景物的选择与构思,透视知识的掌握,运用和创新。

第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透视知识(成角和平行) 难点:运用透视知识,创造性运用绘画 课前准备

(学生):绘画常规工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

1、教学导入

1)提问“你知道什么为透视?”“谁来说说生活中有哪些透视现象?”“这种现象有何规律?”

2)出示PPT图片,总结透视现象规律: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

引导:我们在绘画时,画出的物体想要有立体感,就必须了解透视,运用透视规律来画,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焦点透视的方法。

2、教学展开

1)放霍贝玛《林间小路》,教师讲解焦点透视的含义:指绘画中运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中表现物象的空间感一种方法。

讲解分析画中的平行透视。平行透视:为只有一个消失点,且视点与画面平行。

2)让学生对PPT图片中找出其的视平线和消失点 3)思维拓展,任选两个正方形,画与所发表格中 4)教师讲解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是描绘的对象物体的视平线上存在两个消失点 5)让学生找出图片视平线和消失点。

6)放PPT图片,让学生判断着两幅图片分别是哪一种透视现象。

3、教学拓展

思维创新:将平行透视的方块和成角透视的方块组合在一张表格之内。

第六单元《诗情画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了解山水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基本特点。

2、初步理解对意境的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3、培养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能力,增强热爱大自然与生活的思想情感。

二、教材分析

1、山水画是中国独到的艺术,其亦如风景画,却胜于风景画。山水画讲究意境,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山水画不仅仅是体现画家的画技,亦是画家对天地自然的内心感悟,是现实和精神的完美契合,是艺术、文学、哲学相融的整合体现。本堂课将设置成两个部分,一为画意:分别从中国山水画的构图位置,笔墨用意,气韵意境去引导学生欣赏山水画;二位诗情: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练习,进一步明白山水画的艺、文、哲相溶的美学思想。在授课的过程中,运用教师讲授、学生讨论、师生互论,来逐步了解画家通过笔墨运用、构图安排和虚实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和特点有一个整体的理解。从而为以后的中国画学习和习作奠定良好的兴趣基础。

2、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留白、笔墨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山水画是怎么表现意境的。

难点:中国山水画“似与不似”的意蕴体现;中国画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不同表现特点。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1)大家平时喜欢出去旅游么?

2)教师:大家去过我们家乡南雁荡山么?那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 放映PPT图片,浏览雁荡山风光,教师讲解。

3)教师:你们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游山玩水的心情呢? 古人又是用什么方式记录的呢? 引出课题:诗情画意——中国山水画初析

(二)讲解新知

1)中国画的种类:花鸟,山水,人物 教师提问:为何古人如此爱表现山水?

2)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古人游山玩水,寄情山水,表现了对人生理想和生活品味的追求,成为中国山水画的常见主题。

3)外师造化,终得心源:结合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分析南宋画家马远的作品《寒江独钓图》,

点明画家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内心的感悟,天人合一,创作出好的作品。

4)中国画与西方画在思想、技法与形式上的不同之处。

教师小结:西方风景油画师再现自然(为画家眼中的风景),国画山水为表现意境(为画家心中的风景) 西方绘画注重写实,他们的目标是客观表现自然,而中国画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更注重展现画家的内心世界。那么中国画家是如何展现他们“心中的风景”的呢?

一、画意:

通过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来向学生讲解中国画的构图位置、笔墨用意及气韵意境。

1) 散点透视:平远、深远、高远。 2) 笔墨意境: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 3) 诗书画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教师小结:山水画亦如风景画,却胜于风景画。它是画家对天地自然的内心感悟,是现实和精神的完美契合,是艺术、文学、哲学相融的整合体现。

似与不似,妙与不妙,点横撇捺皆在水墨韵律之间,造就了中国山水“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空灵绝妙之感。

二:诗情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体会到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学特点。

1) 吟诗作画:出示《早发白帝城》和马麟的诗词,让学生从下面三幅作品中选择一副与诗词最为相符的作品。

2) 随画赋诗:出示绘画作品,让学生从下面三句诗词中选择最为合适的。

3) 画师选考:

A:教师介绍《竹锁桥边卖酒家》的故事 B:教师出题《乱山藏古寺》让学生根据诗词作画。(画与教师发下的山水画纸中)

C:教师对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

家乡画家作品欣赏: 放映尚文光和潘昌德的作品。 教师总结归纳:

人生三大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学了今天这堂课,不知道同学们再望及湖川山河,不知是怎么的山怎样的水?

第七单元《树石画法》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树与石的基本规律及形态特征,理解“石分三面,树分四歧”的基本概念。

2、初步掌握树与石的写意技法,体验并感受笔墨技法与自然物象造型之间的关系。

3、培养细致观察,大胆创作的态度能力,增强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树与石的写意画法,体会山水画笔墨造型与意境营造的关系 难点:如何运用笔墨技法来表现树石的形态。

第一课时《中国画之树的画法》

课前准备:(学生)国画常规用具

(教师)国画常规用具和多媒体用具 教学过程:

1、以四季树木导入,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树木的形态特征

A:自然状态中的树:1)树分根、木、枝、梢、叶

2)树的生长有四季变化

3)树的外形各具特点

B:对照生活中的树,观察“鹿角枝”与“蟹爪枝”的不同特点

C:借“画树如人,枝分四歧”来分析说明主干与枝叶生长之间的关系。

2、教师介绍倪瓒和其画作《六君子图》

3、教师从用笔、用墨、勾线、画枝、添叶等步骤来示范解说

1)演示树叶的画法,夹叶和点叶的画法,分别适合表现生活中的不同树形状

4、布置课堂作业

临摹一组树,注意树枝和树叶的前后对比关系。

第二课时:《石头的画法》

1、以南北方山石图片导入,引导学生观察与比较山石的形态,纹理特征

2、理解皴法的概念以及皴法的主要种类

1)古人用笔墨线条来标示山石的不同纹理的画法成为皴法 2)皴法大体分为三大类:线形皴法、面形皴法、点形皴法

3、分析各种皴法在中国山水画中的运用及其特点

1)列举五代董源《潇湘图》,元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南宋马远《踏歌图》等历代名家之作来说明皴法的表现力

2)教师示范披麻皴和斧披皴

3)归纳皴法为表现各种石质纹理的主要手段,是中国画特有的绘画技巧和符号的形式语言

4、一般山石步骤有“勾,皴,擦。染,点”

5、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临摹披麻皴和斧披皴的画法

三、学生作品(部分)

第八单元《山水画小品》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山水画小品的创作题材,表达过程与笔墨技法、尝试临摹或创造一幅山水画小品

2、通过赏析,示范,临摹,创作学习山水画小品的构思立意,章法布局与起笔落墨

3、体验山水画的诗情画意和笔墨情趣,技法对自然地赞美对生活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山水画小品的构思之意,笔墨之趣

难点:运用笔墨技法,表现具有一定意境和情趣的山水画小品 临摹课:4个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常规国画用具)

教师(常规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1、作品欣赏

1)放映图片《千里江山图》和顾的画,问“同样为表达山水的章法布局有什么不同?”

引出小品画的特质:为中国画中的自由抒发之作,随性之作,在艺术上课达到较高水平,无多拘束

2)教师讲解欣赏,宋人小品在美术史上较有名并放映图片 3)导入新课《山水画小品》

2、技法学习1)章法布局 通过实物图片让学生辨认学习

构图(S形,O形,二段式,居中取势,以少取势)

布局:辅助的景物在一幅画中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形单和留空来达到意境深远

2)笔墨线条:

教师讲解墨分五色,运笔方法,用墨技法

师生共同探讨,得出小结笔墨线条,为中国画造型的基本特征

3)虚实相间

教师就画论画讲解,中国画的虚实变化 4)追求意境

师生共同赏析马麟《山含秋色图》【通过色彩,线条,构图,虚实来讲解】

三、学生作品(部分)

第九单元

暑假生活记录册

【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本课在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以艺术审美为核心。

审美能力的培养既是美术课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它贯穿于本课的始终,是本课设计的主导脉络。课文中首先编排的是生活记录册的形式、色彩及内容,通过形式的美感,培养学生学习书籍装帧设计的兴趣;接着是赏析封面设计的艺术美感;最后介绍封面与版面协调统一的关系。

(2)以技能训练为手段。

课文以大量篇幅介绍书籍装订的知识,用不同形式装订的书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通过书籍装订技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书籍装订也是书籍装帧设计必不可少的步骤。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重要的是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3)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协调发展。

本课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书籍装帧设计知识的学习和设计、制作活动放在重要位置,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都得到开发。在教学上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配合小组协作,互相帮助。如在书籍制作过程中,封面设计、内页编排、装订成册等各项工序都可通过分工合作、协作来完成。

(4)内容安排首尾呼应,体现了知识学习的科学性。

本课以介绍书籍装帧设计为主,但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篇首先以“暑假生活记录册”导入该课主题,使学生产生兴趣。通过学习书籍装帧设计的一系列知识后,在最后的“学习建议”中,又回到“暑假生活记录册”,即以“兴趣”开头,以“兴趣”结尾,以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重点、难点。

重点:封面设计、版面设计和整体设计方案。

难点:书籍整体设计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知识,初步学习封面设计、版式设计。

2.通过制作记录册,培养一定的动手能力和事先规划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对日常生活的点滴进行记录和感悟,进而懂得珍惜光阴的道理。【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几本不同装订形式的书籍、纸张

(教师)几本开本不同、装订各异的书籍、教学录像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以录像或幻灯演示书籍发展史,内容重点在于比较古代书籍与现代书籍在形式、装订方面的区别。

(2)提示学生思考:现代书籍与古代书籍相比,有哪些优点?

(3)演示“暑假生活记录册”资料图片,请学生回答:生活记录册与书籍有何区别?

(4)教师说明:生活记录册实质上就是书籍,引导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2.深入教学。

(1)请学生观察自己的书本,了解书的基本结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书的了解作简要介绍。

(2)教师示范一本标准书籍,详细介绍书籍的基本结构及其名称。

(3)请学生将准备好的整开纸对折,再对折„„折六次,体会书籍开本大小的变化。组织学生讨论:哪些书适合用大开本,哪些书则适合用小开本?教师说明:根据特殊需要,还有异形开本的书籍。

(4)用实物或录像展示装订风格各异的书籍,让学生分析哪种装订方式更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

(5)教师讲解装订知识及其技巧,并操作演示其中一种装订方法。

3.布置作业。

设计一本16开本空白的暑假生活记录册,并装订成册。

4.课堂延伸。

组织学生到印刷厂参观,观摩书籍的制作程序。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形式及内容的图书

(教师)中外优秀封面设计图片、不同风格的内页设计的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课件演示中外优秀封面设计作品。

(2)请学生思考:封面设计包含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应该如何编排才能使形式美观?

(3)教师提问:封面设计与书籍内容应是一种什么关系?

2.深入教学。

(1)讲解构成封面设计的基本要素,展示封面设计常见的四种结构,提问学生:哪种结构在视觉上更易于接受?

(2)教师讲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思考:根据内容应采取什么形式的封面结构?

(3)组织学生讨论: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不同的思想感情,根据内容需要,应采取何种色彩来表现?

(4)展示一本标准书籍,请学生观察书籍内页设计的版式构成,教师讲解版式设计的构成及其名称。提示:内页设计应不拘形式,一切为内容服务。

(5)请学生思考:暑假生活记录册应当包括哪些内容?应当采取何种版式?怎样才能更大程度地吸引读者的兴趣?

(6)教师可演示一本简易生活记录册的制作。

3.布置作业。

在制作好的空白生活记录册上添加封面设计和内页设计,可用手写或粘贴的方法,制作成一本完整的生活记录册。

4.课堂延伸。

将制作好的暑假生活记录册放入学校展览橱窗内展览。

第十单元

北京故宫

【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本课是欣赏课,包括故宫博物院建筑特点的欣赏和故宫藏画作品的欣赏,以后者为重。篇首是故宫博物院建筑,其次编排的是三幅经典名画,包括山水画、人物画和风俗画,另外是文物藏品,如玉器、漆器等欣赏。本课在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个特色:

(1)使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作品。

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山水画的透视学、色彩学,主要人物造型、服饰、性格特征描绘等,这会迫使学生更深入地阅读、理解文学作品、史学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更能帮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作品。

(2)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当然也包括美术学习。本课从两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利用直观教学,如用录像、多媒体或幻灯展示作品,以奇特的造型、艳丽的色彩、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热闹非凡的场景,强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师在讲解时调动手法,创造问题情境,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如在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欣赏美术作品时,引导学生比较中西绘画的区别,古今绘画技法的演化,由浅入深、由外到内地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故宫藏品的艺术特色,认识我国传统艺术种类,体会古典绘画的魅力。

难点:理解传统艺术的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故宫博物院藏品的艺术特点及其价值。

2.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得到提高,从而能够独立欣赏一件艺术作品。

3.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热爱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相关的美术作品

(教师)故宫博物院影像资料、录像机或多媒体设备、故宫藏品资料、《千里江山图》、《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的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录像放映故宫博物院影像资料,配上背景音乐和解说词,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教师向学生介绍故宫的建筑历史、特点及功用,说明故宫在明清时期作为皇宫,体现出至高无上的皇权,现在被作为国家博物院,保存着为数众多的珍贵文物,包括大量的中国传统绘画作品。

2.深入教学。

(1)利用录像或多媒体课件放映,让学生欣赏作品《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青绿山水画中的重要作品,设色光彩鲜亮。教师讲解北宋青绿山水画的风格特点,提示学生思考:北宋青绿山水与现代重彩山水有何区别?

(2)作品赏析《韩熙载夜宴图》。

利用录像或多媒体课件放映,将图中的五个局部分别放大,供学生更清楚地观察韩熙载本人的不同神情。提示学生思考:韩熙载与众人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教师分析作品形式及意义。

(3)作品赏析《清明上河图》。

利用录像或多媒体课件放映,按照画面顺序从左至右,犹如沿途观赏一般,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提示学生联想:自己在家乡的庙会、集市是否观察过类似场面?

教师讲解:《清明上河图》作为一幅民间风俗画,描绘了北宋汴京清明时节各社会阶层的生活景象,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习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教师对故宫藏品,包括玉器、青铜器、瓷器、漆器等文物作简要介绍。

3.布置作业。

通过图书馆、博物馆或互联网,让学生查找、欣赏一些具有传统价值的中国画作品,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十一单元

巴黎罗浮宫

【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新的教学理念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历史文化情境中去认知美术作品的意义,这一点在本课的教学中得以充分体现。造型奇特的建筑,设计精巧的灯光,强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失去头部的胜利女神,断臂的阿芙罗狄蒂,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以及所展示的古典美术作品中波澜壮阔的宏大战争场面,使学生对西方美术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本课在设计上注重以艺术审美为核心,把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本课教学的根本宗旨。课文中共安排三次欣赏活动:罗浮宫建筑风格、罗浮宫三宝以及欧洲古典美术作品的欣赏。通过这些欣赏活动,使学生产生学习西方美术的浓厚兴趣。

在欣赏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优美的作品图片,通过直观展示,深入引导理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通过创造问题情境,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提出问题,如:这些作品的产生都有哪些时代背景?与中国传统美术作品的区别在哪里?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充分利用互动参与,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重点、难点。

重点:西方雕塑、绘画的风格及艺术特征。

难点:美术作品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以及深远意义。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罗浮宫内藏品的欣赏,初步了解欧洲古典艺术作品。

2.培养对艺术的热爱,提高多元文化的艺术修养。【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罗浮宫的相关资料

(教师)录像机、罗浮宫三宝图片等相关作品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将罗浮宫平面图通过录像放映出来,先整体放映,后局部放大,标出参观路线。

(2)带领学生网上游览罗浮宫。通过网络教学,首先观赏罗浮宫的建筑外观,然后进入博物馆内部。

教师逐一向学生进行讲解,重点讲解罗浮宫作为艺术博物馆的特征。

(3)教师提示:学习本课应与上一课的北京故宫联系起来,比较一下两者的区别。比如:同样因为是艺术博物馆而闻名,但罗浮宫作为中世纪城堡,故宫作为皇宫,其建筑风格迥然相异,所收藏的艺术品也有很大不同。

2.深入教学。

(1)展示罗浮宫的雕塑作品时,重点讲述作品的人文内涵,使学生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其在西方艺术史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2)欣赏作品《荷拉斯兄弟的宣誓》,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从绘画风格以及故事情节两方面加以关注。

(3)《自由领导人民》是一幅气势庞大的战争题材美术作品。在欣赏该作品时,录像放映法国大革命的影像资料片断,让学生体会两种不同表现形式所产生的艺术感染力。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该作品的艺术特点与风格。

(4)利用录像或多媒体演示其他作品图片,并加以讲解。

(5)组织学生讨论欣赏后的体会。

3.布置作业。

(1)组织学生制作一个网站,内容以欣赏欧洲古典美术作品为主,然后在网上发布。

(2)以西方绘画与中国画的区别和联系为题,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表述。

第16篇:七下 美术教案

美术课时计划

(七年级下册)

执教教师:许冰义 利津街道第一中学

课题: 欣赏课《捣练图》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掌握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展示丰富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图像世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从而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

教学重点:欣赏、讨论画中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是细节的描写。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唐代仕女画中的人物造型与其他时期人物画造型的比较,以及和西方古典绘画中的任务比较,在感性的理解学习中,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操和认识唐代仕女画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及艺术和历史文献价值。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教科书等。 学具准备:

收集来的资料、教科书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武则天》影视片段。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剧中人物的体型、服饰、动态等。引出问题:

1、剧中讲述的是什么朝代的故事?

2、剧中妇女的体型是胖还是瘦?她们穿戴的服饰有何特色?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我们来看看唐代的画家是如何体现他们当代的生活片段的。请同学们看屏幕。(板书课题)

学习新内容 播放课件的《捣练图》全图。

(一)这是典型的中国古代仕女画, 问题:什么是仕女画?

它以中国传统的长卷形式,表现了唐代宫廷妇女用木杵捣练、熨烫和缝纫的劳动场面。 问题:

1、什么是捣练?

1、什么是熨烫?

3、这幅画的作者是谁?

4、据传这幅画是宋徽宗赵佶的摹本,那赵佶是谁呢?

引导学生通过教科书或其它途径查找作者张萱及周昉、赵佶的生平及艺术特点。可在课前安排学生通过上网或有关书籍收集更多资料。

学生解答“仕女画”。

学生解答“捣练”、“熨烫”。

学生查找资料,认识张萱、周昉、赵佶及相关背景。

(二)共同探讨,解读《捣练图》。

1、这幅作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捣练、织修、熨烫三个场面,请问:画中共有多少个人物?

2、画家十分注重构图的技巧,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注重细节描写,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把这些细节找出来。(播放一段古典音乐)

主要细节有:捣练部分四个妇女的朝向各不相同;左边那位妇女传神的挽袖动态;熨烫部分左侧妇女扯练时微微着力的后仰;中间熨烫妇女专注的神态;几个小孩的穿插,以及扇火小孩因怕热而回头等动作。这些细节的刻画非常真实、生动而富有生活情趣,使互相对称的构图不致呆板。

3、人物的造型(丰颊肥体)及其衣着的设色,与同时期的女性人物雕塑和绘画的造型完全一致,是盛唐时期的典型风格。

请同学们比较教科书中那三幅同时期的女性形象的画作。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

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细节描写,派代表描述。

学生对比相同时期和不同时期女性的形象及服饰,畅所欲言。 思考与讨论: 唐代人物画中人物造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教师再播放一组西方古代人物画作品,提出问题: 《捣练图》与你了解的西方古代人物画相比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对这幅作品是否有新的、不同的认识?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如学生可能问:为什么唐代仕女画中的妇女都是“丰颊肥体”的?(教师启示学生从唐人和今人的审美标准进行比较。)

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或发表个人观点。教师归纳。

评价与小结这幅画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姿态,注重细节描写。体现了中国古代工笔人物画独特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唐代仕女画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它对于了解唐代宫廷妇女的劳动生活,特别是她们的服饰,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结课,布置作业,课下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一篇关于唐代人物画与不同朝代人物画以及与西方古典人物画比较的小论文,要求:

1、要有自己的观点。

2、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3、字数不少于500字。【教学反思】

第1课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

2、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欣赏艺术作品。在思考和讨论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评述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题材、内容与技法都源于生活,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及其艺术形象是高于生活的。

教学难点 :以美术作品作为切入点,使学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三、教学准备:

教师:教材,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学生:教材,查找和搜集相关资料,如各类艺术作品(实物、图片资料、音像资料等),部分学生亦可准备语言表演或肢体表演的节目。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安定课堂。

(二)导入

1、影视欣赏:动画片《奔尼兔》片段

2、思考比较:动画片中的兔子形象与生活中的兔子的异同

3、点出本课重点,并板书"艺术 生活 "

(三)美术作品赏析。

1、国画作品《虾》(齐白石) ①映示国画作品《虾》 (教材P4)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他在诗、书、画、印几个方面都达到很高成就。齐白石作画反对拘泥于形似,主张作画要形神兼备。他认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都不可取。 就拿他画的虾来说吧:人们都觉得画的像极了,虾体透明,会游、会跳动。不过当我们拿画中的虾与生活中的真虾相比,它们又有很多不同。

②《虾》的艺术处理:

齐白石依据真虾总结出极为简练的画法,使其所画之虾又不同于真虾。真虾的眼睛看上去是一个小点,他却以浓墨横笔将虾眼画的非常突出,显得极为精神;真虾的腿有很多,他删繁就简,仅画五条,就显得多而生动。所以他画的虾,既让人感到是充满生命力的在觅食游动的活虾,又让人体会到苍劲有力的笔法和浓淡干湿变化的墨色的艺术美感。

③《虾》的艺术特色及其艺术魅力。

齐白石所画之虾的头与尾是俯视效果,腰身是侧视效果,是由两处最具虾的形象特点构成的。正是由于画家集中和强化了虾的典型特征,所以他画的虾比真虾更具典型性,也更高于生活。画家根据长期的观察,按照美的要求,把生活中的虾变成了艺术的形象,它离不开对象的特征,但由于画家的夸张和取舍,使观者对虾的生动活泼的印象更强烈了,它"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以美的享受。 齐白石的作品之所以打动人,更在于寓于形象之中的情--充溢的诗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也诱导、激发着人们对生活的爱。

2、油画作品《开国大典》(董希文)

①播放《开国大典》影片片段。

②映示关于《开国大典》的油画作品和摄影作品各一张。 (教材P4) 这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画宽4.05米,高2.3米,油画。1952年至1953年作,现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画面主体为毛泽东主席和其它中央领导人在**城楼上。代表着亿万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这庄严的声音,响彻**广场,回响在祖国大地,震撼着全世界。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

③学生看教材P6,分小组讨论两者的差别。 ④学生发表讨论结果。

⑤教师分析总结油画《开国大典》的艺术特色。 油画《开国大典》艺术处理方法: --运用了油画表现手法,强调了空间感;

--拉开了毛主席与各位首长的距离,人群、扶栏的透视线与灯穗方向引向毛主席,突出了毛主席的中心位置;

--减少了近处的廊柱,抬高了灯笼,看到广场上的群众、红旗,烘托出隆重热烈的庆典气氛;

--蓝天、白云、红灯、红柱,色彩鲜艳明快;

--主席台上的菊花表现出"十一"正直金秋丰收季节。 画面上,国家领导人虽只在左侧占画面三分之一的部分,但在暖调子的红灯笼、红柱子、红地毯的衬托下,非常醒目。毛泽东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中心,也体现了领导全中

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画家在构图、设色、人物等场面的处理上,体现出一个泱泱大国的气癿和风度。如果你到过**城楼上,会更加体会到作者构图的大胆与巧妙。画家在画面上加宽了左右两边红柱子的实际距离,并把右边的一组红柱子搬到画面之外;将栏杆、地毯、游行队伍平行舒展开去使宏大的群众场面得以充分表现。

**座北朝南,中央领导人本是面向南方站在毛泽东主席后面,处于逆光之中并背向观众。画家大胆地将中央领导人的位置移至左侧一角,从而消除了逆光与背向观众的现象,使画面显得更加明丽而喜气洋洋。再细看,毛主席的集团也不是面向正南方。另外,典礼当天是阴天有雨的天气,画家却把它改为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使人有天随人愿、清爽欢快之感。所有这些大胆的改动,一般人看画时都并不会察觉,不会去分析这些情况给人的印象是,该画真实地、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非如此不可。这就是艺术家大胆而高超的构图技巧,从而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如果说生活是艺术的原型,那么艺术则是生活的升华。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画家在此画中努力使西方的油画技法与我们民族的审美观相适应,特别在色彩处理上,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烈。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及远处红旗的海洋与蓝天、绿树形成对比基调,使画面热烈而明快的;金黄色的菊花与蓝天、白云的对比。既点明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又与黄色的灯穗相呼应,增强了华贵灿烂、富丽堂皇的欢庆气氛。总之,画中强调了物体的固有色,减弱了随光线、环境而异的西方画法用色法。柔进了中国画法的工笔重彩绘画技巧和敦煌壁画用色的特点。画家在描绘红地毯时,还独具匠心地在颜料中加入砂粒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底,使这幅画成为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

3、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

齐白石的国画作品《虾》的传神美 凡高的油画作品的色彩美

列宾的油画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悲壮美

4、美术作品创作的表现形式。

再现性:以真实地表现客观世界为目的,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逼真写实的。 图例:油画《父亲》(罗中立)、油画《泉》(俄)(普拉斯托夫) 表现性:以客观对象为媒介,重在表达作者的精神和内心情感,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或以夸张、变形处理,或以荒诞的组合,创造一个新的艺术世界。

图例:油画《开花的苹果树》《灰色的树》《红树》(荷兰)(蒙得里安)、中国画《松魂》(吴冠中)

(四)其他艺术作品赏析。学生展示和分析生活中能反映出"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实例。

提示1:实例可以是美术作品,也可以是音乐、舞蹈、戏曲、影视作品,还可以是文学作品。

提示2:学生展示时,可出示实物,也可出示图片资料、音像资料,还可进行语言或肢体上的表演

(五)课堂总结: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

1、结合课件讲述名家对"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论述

"艺术来源于生活,可是,它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而是生活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是典型生活的艺术化处理。艺术作品比普通的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具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 --毛泽东

2、师生共同总结"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同时课件映示"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图"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生活给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和灵感,使艺术家发现了美。生活还给予艺术家以激情,使艺术家凭着感悟创造美。然后他们以各种艺术手段为媒介,再现或表现美。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由此而来。

3、映示课题《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六)结束语: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就让我们擦亮眼睛,到生活中去发现美,用我们的心去体验美,为我们的生活创造美,然后---起享受美吧!

(七) 课后拓展

一、写一篇相关主题的小评论

二、出一期相关主题的墙报

三、开一个相关主题的班会: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教学反思】

第2课 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线条表达方法,理解物象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表达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立体图像的概念和表达方法的了解和认识。 难点:对立体图像的三种表达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启发和诱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笔、素描纸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课件呈现三组《手绘线条图像》的学生作业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我们曾经学过的哪个内容的练习? 生:第一学期的《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 提问:

1、这个同学的星期六过得怎样?生:充实

2、这些热水杯的表达中最精彩的部分在哪?生:热气

3、这幅路线图表达清楚吗?生:清楚

师:以上这些画就是我们第一学期所学的手绘线条图像的练习,它们表达的都是平面的图像,这节课我们将深入的学习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的另一个内容。

课件呈现课题

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

(二)讲授新课 课件呈现三组图像 方形和方块 圆形和球体 三角形和三角体 提问:

每组图像中的两个图形有什么区别? 生:一个是平面的图像,一个是立体的图像 提问: 如何区分?

生:平面的图像有长、宽、立体的图像有长、宽、高

师:对,也就是说一个是二维的平面空间表达,一个是三维的立体空间表达,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就是三维立体空间的表达即立体图像的表达,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立体图像。

课件呈现立体图像的概念

立体图像指在平面中运用绘画等形式表达具有长、宽、高三种空间度量效果的三维立体形象。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这样的三维立体形象,请同学们一起来观赏 课件呈现图片

生活中的立体形象:建筑物、小车、礼品盒、蛋糕等等 师:同学们也常常会看到生活中关于立体形象的描绘 课件呈现用立体图像表达的形象:楼房、车辆、物品等等 提问:同学们看了这些立体图像的表达有什么感觉? 生:形象生动、逼真

师:说的好,运用立体图像的表达方法能最直观、最形象地体现出物体的形状、结构与特征,因此立体图像的表达也同样具有记录、说明、叙事、交流、抒情的功能。比如课本上的图例:“吸尘器产品说明书”、“多用柜的设计”等,那么,怎样来表达所看到的立体形象呢?有什么方法可学吗?

(三)课件呈现:立体图像的表达方法

1、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

2、表达结构分析的方法

3、表达主观理解的方法

以上方法逐一讲解并演示,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和学习。 课件再次呈现图例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三种不同方法的特征。 巩固知识

呈现三组图形让学生猜一猜所用的是哪种方法(学生知识内化过程)

(四)学生实践、教师巡回辅导 要求学生选一种方法描绘一至两种物品

(五)评价

展示学生练习,让学生自评以及学生之间互评 评价要求:是否体现三种不同的表达方法 线条是否简洁明确 感受是否表达出来 【教学反思】

第3课: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物象空间的描述与表达。

解决方法:应用自制教具让学生描述教具中物品的位置,从而让学生了解三度空间的特点及与二度空间的区别。并应用于绘画中。

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景物的三度空间位置在纸上的表达方法。 解决方法:学生小组讨论解决及师生共同探究解决。

设计理念:通过游戏、小组讨论、集体讨论等方法,解决本课问题。并放在实践中去检验。

教学目标:

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充分认识“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关键要靠我们的眼睛去发现” (罗丹语)。

教学知识点: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初步了解绘画过程中景物之间的层次关系,指导学生运用绘画知识表现自己生活的环境。

能力渗透点: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

教具准备:自制教具、风景画(数张)、茶杯、瓶子、书本等生活日用品(数件)

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室内课:

1、风景画欣赏导入。老师:同学们好,老师近日画了一张风景画,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学生(齐声):想。(老师展示风景画:画中都分远、中、近三种景)(学生惊叹,产生浓厚兴趣。)

2、师生初步探究物象空间的表达。

老师: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些画。里边都有些什么,都在哪里?(学生发言踊跃,通过发言初步意识到三度空间中上下、左右、前后的表现形式。)(老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肯定。)

学生:我也想画出这么美的画,可是我能行吗?(及类似的话)

老师:当然能行!自然界处处存在美,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但发现后还要想办法把它用我们的画笔描绘下来。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画出美丽的景色好吗?

学生(齐声):好。

3、师生共同探讨总结物象空间表达的方法。

老师:那么,通过刚才的欣赏,谁说一下我们该如何描绘景物的上下、左右、远近呢?

(学生开始分小组边议论边发言,各抒己见。)

(接下来,教师将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拿出来与全体学生共同进行探讨总结。) (各小组相互取长补短,一起完善物象空间表达的表达方法。)

(最后,老师将探讨结果板书到黑板。同时,每种表达方法各拿出一幅作品让学生欣赏。)学生看作品,进一步系统的了解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

4、老师总结本科教学内容。

老师:今天,大家的表现太棒了,我们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 (老师边总结边板书,并给与一定的补充。进行小结。)

室外课:1、堂内传递本科目标,激发学生兴趣。老师:我们先来看几张画,看看画的都是哪里。(老师展示自己在校园内写生的美术作品。)学生(边欣赏边发言):太美了!(学生惊叹,产生浓厚兴趣。)学生(边议论边发言):原来我们经常生活的校园画出来也这么美呀!我也要画一画我们的校园。(此时,学生探索美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

2、学生分组开始校园写生,老师组织、协调。(学生分组开始校园写生,师生共同活动。)3、课堂内学生自我评析,老师点评总结。(学生分组出示优秀作品,自我评析,共同欣赏。)(老师组织、协调并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上下、左右、前后——三度空间 上下、左右、?—————二度空间

转换到

1、前后遮挡表现法(大多数写生作品)前后、远近

2、平摆是表现法 (一些装饰画) 下边近、上边远

3、透视的表现法 (《最后的晚餐》)近大远小

4、移动式的表现法 (《清明上河图》) 视域广阔 【教学反思】

第4课 单色版画

教学目的: ①了解版画的特点和制作过程,初步掌握制版与印刷的技法。 ②尝试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一幅单色版画。 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重点、难点:

重点是版画的制版工艺和特点。

难点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检查工具

二、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在我们的大拇指上涂上少量颜色。(注意控制水分)在一张废纸上印出指印。 ①看一看能不能印得出来。 ②可多印几个看看会不会发生改变,同桌之间也可比较一下有什么异同。 ③想一想为什么回出现这种纹理呢? 这个就是指纹,指纹在人的一生当中基本上不会发生变化,不同的人他的指纹相同的概率也很小,大概只有万分之一。所以这在古代也是一个重要的法庭证据之一,用来辨别一个人的身份,但是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人们有更先进的方法来辨别。(DNA检测)它的准确度可达百亿分之一。

三、作品赏析 欣赏一些大师的作品和学生的作品,通过对作品的对比展示,介绍多种风格与特点的版画作品。 [西班牙]毕加索

[西班牙]毕加索

戴帽子的人

[日本]栋方志功

二弟子

四、制作过程

1、画稿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题材设计一个画稿。注意选择突出凹凸特点的题材。

2、制版 用剪刀或刻刀把造型的各部分剪下,用胶水贴在一底板上。

3、印刷 铺上纸后均匀的磨平。(中间可看看印刷的效果,如果不够再涂墨印刷,注意纸的位置不能移动)

4、完成

五、布置作业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题材设计一幅单色版画。

六、展示点评 【教学反思】

第5课 纸浮雕

教 学 目 标

知 识:初步了解纸浮雕的特点、种类及设计制作方法。 能 力:培养立体思维能力和立体表现能力。

审美教育:培养对抽象美的认识和创造力,表现材料美与工艺美。 教 学 重 点

纸造型成形规律、种类及设计、制作方法。

教 学 难 点

以折圆几何为主的造型方法,不同分合,创造新形态 教 具 媒 体

以纸浮雕范画若干。电脑多媒体 第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检查学具

二、学习新课

1、

1、教师提问学生:

你们知道什么浮雕吗?在哪里见过?学生回答:在一个平面上出现凹凸不平有起浮的就叫浮雕。如:英雄纪念碑、九龙壁等。是用石头、木头、铁、铜、石膏可以做浮雕。(回答正确。)

这些浮雕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学生回答 : 纸浮雕(回答正确。) 谁又能知道还有什么材料可做浮雕呢?回答正确。

下面我每人发一张纸,你们想办法把它做成各种各样的任意浮雕效果 教师选择成功作品展示。说明纸的材料可做浮雕-----教师出示课题:创造新的形态-----纸浮雕。

电脑显示:展示纸浮雕的若干张作品边欣赏边讲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纸浮雕的制作方法。

学生动手做,自己做自己。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新能力 学生欣赏: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

学生可问问题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认知能力拓宽学生对浮雕材料的认识 通过欣赏培养、鼓励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开阔思路提高对纸造型的兴趣。

三、布置作业:

板书:步骤

1、用硬材料先挌铅笔画线

2、折时注意不要撕

3、折完粘在纸板上

教师巡视辅导,适当给予帮助。

四、小结:展评作业

鼓励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立体造型能力,望今后同学们作出更多更好的纸浮雕作品来美化生活。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设计意图 板书

一、介绍制作方法:学生总结。

1、折、卷、刻、插、粘、剪,教师进行各个方法的演示。板书

二、介绍纸浮雕种类: 电脑显示

各种纸浮类型:⑴自然型→风景、树 ⑵几何形 出示步骤图 ⑶拼合粘贴 人物

电脑显示(出示若干张图纸 ) 学生观察 思考,研究,总结。 学生看书回答 学生欣赏,仔细观察

学生加以选择使用,在此基础上加以创造、发挥。

学生设计制作,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创作集体作品,如花蓝、风景画,分工明确。

学生自评、互评

通过演示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纸浮雕的各种方法,为创造新形态打下基础。丰富对纸浮雕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对纸浮雕的联想能力。为学生提供参考内容,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创造立体能力。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提高学生对纸浮雕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学生审美能力。

课后作业:自己设计一种新的浮雕,类型不限。 板书设计

创造新的形态------纸浮雕

一、纸浮雕的方法 折、卷、刻、粘、插、剪

二、纸浮雕种类

1、自然形

2、几何形

3、拼合形

三、布置作业要求

1、

1、用硬材料先挌一下铅笔印

2、

2、折时小心深浅一致

3、

3、粘接要结实 课后自我评估: 【教学反思】

第6课 纸的立体表现——纸雕塑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学习纸立体造型的基本原理与构成立体的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具有三度空间的纸雕塑作品。

通过设计与制作纸雕塑作品,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体会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

(2)隐陛内容与目标:关注现代生活中的设计,体验创造的乐趣,提高对形象

的艺术概括力,锻炼立体思维的能力。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形成纸立体的多种构成方法,如组合法、折叠法等。 难点:纸雕塑的设计。造型构思,点、线、面、体的韵律组合。 教学活动方式与方法

(1)感知导入。可参照纸浮雕的导入法。

可结合环境雕塑,讲解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对比纸雕塑,体会用构成的方法设计制作纸雕塑的情趣。欣赏书上的示范作品与学生作业,了解纸构成的基本方法,并结合生活实际,看看这些雕塑作品可放在什么环境下更为协调。

(2)技法的讲解与研讨。把平面的纸变成立体的形态,方法是很多的。结合书上提供的范例,讲解立体构成的方法、剪折纸的方法、卷曲组合的方法,启发学生创造出其他的方法。

立体构成的方法比较复杂,讲授时不要过于专业化,主要介绍利用点、线、面、体的组合制作整体感强、有创意的作品,可采用演示法、分析法、讨论法。立体构成的概念学生知道即可,不要让学生受技法的约束。

(3)学生设计制作。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临摹、自己设计的方法。提倡自己构思,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与创造力。较大的雕塑作品可合作完成。

(4)展示与研讨。学生作品的展示是学习的延续。通过展示与研讨,使学生相互学习,畅谈自己的构思、制作的体会,体验创造的乐趣与成功的愉悦。

研讨的内容提示:

①自己作品表达的内容与形式感有哪些特色? ②自己制作的雕塑作品放在什么环境下更有意境? 课后有条件的应把学生有创意的作业拍成照片,编辑成册或搞一个小型展览。

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1)重点:技法问题关系到学生能否设计与制作。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讲授某一技法,其他技法可采用研讨的形式。也可重点讲解纸雕塑的形式美感,如点、线、面的组合美感,用什么技法由学生自己选择。

(2)难点。设计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解决的方法: ①多找一些现代环境雕塑的资料,启发学生的思路。 ②找一些动物或人物的图案资料作为参考。

③教师参考教材做几个纸雕塑的实物,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④基础较差的学生可根据范图进行临 教学评价 1.评价点

(1)是否理解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

(2)是否基本掌握了纸立体的构成方法,能否利用构成因素设计制作一个有三度空间的富有情趣的纸雕塑作品。

(3)是否通过纸雕塑的制作,体会到创造的乐趣,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2.评价方法

(1)看同学能否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作业中体现概括与装饰的特点。

(2)看作业是否具有立体感。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即使制作技法比较幼稚,只要体现了纸的立体造型、有创意都应鼓励。

(3)看学生在制作中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在研讨中敢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能说出自己的创意。

【教学反思】

第7课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创作。了解民间艺术常运用丰富的寓意、夸张的手法来抒发人们心中美好的祝愿。

2、能力目标:学会初步欣赏民间艺术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明确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民间美术作品是怎样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手法的,分析不同的色彩搭配体现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所带的民间艺术品,让同学们初步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同时,播放背景音乐(古筝曲)营造学习的氛围。

三、讲授新课

民间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我国的民间艺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

广义民间艺术:

广义的民间艺术泛指活跃于民间的美术、工艺、曲艺、杂技、戏曲等各种艺术形式。

狭义的民间艺术: 特指民间美术与工艺。

本节课就民间美术与工艺品做一重点介绍。

(一)、民间艺术的形式

民间玩具、剪纸、刺绣、年画、风筝、织绵、面具等

(二)、民间艺术作品的寓意

民间艺术中所表现的植物、动物都有深刻的内涵。 鲤鱼——年年有余 龟鹤——延年益寿 石榴——多子多福

另外还有许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固定的语言结构模式 瓶插牡丹 ——平安富贵 娃坐莲花 ——连生贵子 蝙蝠和桃子——福寿双全 猴子骑大马——马上封侯

小结:民间艺术常运用谐音、象征的手法赋予自然物象以一定的意义,来抒发人们心中的祝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果说民间艺术的形象代表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思想,那么民间艺术的色彩则代表着中华民族热情、开朗的性格。

(三)、色彩基础知识的回顾 三原色:红、黄、蓝 三间色:紫、绿、橙

三对互补色:红——绿、黄——紫、蓝——橙

色调:暖色:红、黄; 冷色:蓝、绿。色彩的冷暖具有相对性。

(四)、民间艺术作品中常用色彩及其搭配特点。

(1)、分析两幅画面的色彩关系,重点是色彩大的冷暖关系与色彩所占的比例有关。

(2)、真虎和布老虎比较

布老虎和真老虎的颜色虽然都以黄色为主,但是布老虎使用的黄色不是老虎身上的固有颜色,而是纯度高的原色,显得更鲜艳。布老虎身上又添加了红、蓝、绿色,由于对老虎的色彩进行了大胆的取舍、添加,因而产生了鲜艳夺目的艺术效果。

(3)实例分析:分析山西民间玩具布老虎的色彩搭配。

课件出示:山西玩具布老虎(提取主要颜色进行色相、色调、纯度、对比、冷暖 方面的分析 )

提问:色相、色调、对比

布老虎身上主要选用了哪几种颜色? 布老虎身上主色调是什么? 这几种颜色的对比怎样?

结论:色相:红、黄、蓝、绿 (四种颜色,其中红、黄、蓝是三原色,纯度高)

色调:色调的冷暖,是由冷暖色的比例决定的,布老虎以黄色为主色调,所以呈现暖色调,

对比:黄与蓝、红与绿 ( 两种互补色对比)

布老虎的色彩搭配特点:布老虎身上主要选用了四种颜色,以黄色为主色调,采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搭配,使用互补对比色进行搭配,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4) 结论:(板书) 民间艺术作品主要选用红、黄、蓝、绿四种; 民间艺术作品大多运用纯度较高的三原色进行搭配,纯度高,色彩鲜艳;民间艺术作品大多使用互补色对比进行搭配,色彩对比强烈。民间艺术作品中,白色还黑色的运用也很普遍,白色有透气感,黑色则起到稳定性的作用。

四、课堂实践:

我们了解了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特点,是不是觉得很漂亮,自己也很想动手尝试一下呢,现在,我们也来做一回民间艺术家,用所学的民间色彩搭配的方法彩绘一幅画吧!

(一)、注意要点:

在结构上:你可以依照物像原来的结构上色,也可以在基本型的基础上,作大胆的创新,加入你的特点,让你的作品寓意更深;

在用色上:运用纯度高的色彩,在色彩关系的处理上大胆使用对比色。 (老师发稿,学生实践)

(二)、学生彩绘图形,老师巡视辅导。课件展示,播放音乐。

展示的两幅民间美术作品,一幅依据形体结构上色,一幅夸张变形的,作为学生实践时的参考。

五、作业展示:

展示优秀作业,自评互评,给学生提供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六、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的民间艺术,可以登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官方网站,那里有更多值得我们骄傲的民间艺术,我们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中华民族未来的主人,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及传承,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你们手中,让中国民间艺术的色彩,辉映这个世界吧!

【教学反思】

第8课 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

课型:设计 应用 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塑料瓶装饮料、一次性塑料杯、商品实物等 学生学具:各色卡纸、素描纸、水粉颜料、水粉笔、水彩笔、油画棒、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商品包装的图片或实物,使学生感受到色彩搭配对于商品包装的重要性。

2、通过帮助学生就“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规律”展开调查、分析、研究,使学生理解色彩搭配和商品属性之间的关系、色彩搭配和人们审美取向之间的关系。

3、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指导学生进行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练习,学会具体的色彩搭配方法,使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美有更强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提高设计意识和设计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提高生活能力和竞争能力。

4、通过欣赏和设计,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现和创造欲望,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美和创造美。

教学重点: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对于商品包装的重要性,及其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怎样用色彩语言表现商品的属性与特点,达到内容与图形相统一,并制作出既有合理色彩搭配又有优美的文字说明的商品包装。

教学方法:活动教学共同参与 体验感知 自主探究 激发想象 个性培养 关于学法:欣赏好的作品有鉴赏能力

养成探索创新的学习态度

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具备团结协作的学习精神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一)激发兴趣,创设情景

1、展示两张图片对比,如果图中的这两瓶酒是同样的价格,你会选择哪一瓶?为什么?

2、播放关于茅台酒包装的传奇故事视频:

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我国名酒“茅台”,因为他的包装粗糙,造型不雅,使外国人瞧不起,没能入选行列。在这紧要关头,我国参展的一个商人急中生智打烂一瓶酒在地。顿时香气四溢,吸引了所有的人,征服了评审官的心。才使茅台“金榜提名”笑傲国际市场。

这则小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商品包装的重要性) 我们在设计生活中,不仅要重视内在品质,更加要注重外在形象。 色彩搭配是商品包装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我们来学习《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

——引入课题

(二)传授新知,讲授主题

1、色彩的三原色:红、黄、蓝 色彩的象征情感,教师归纳。

红色,最具有刺激性,容易引人注目,它的情感象征意义是甜蜜、浓郁、幸福、营养、积极、活力、喜悦、热烈、喜庆、刺激等;

黄色,是最明亮的色彩,它代表香脆、芬芳、纯净、温暖、滋润、光明等; 蓝色,是一种后退的、沉静的色彩,它给人以宁静、明亮、遥远、忧郁、深邃的感觉。

2、展示可口可乐的商品包装设计,说明色彩搭配在商品包装上应用。风行全球110多年的可口可乐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饮料公司,也是软饮料销售市场的领袖和先锋,商品的包装设计为可口可乐产品成功的营销环境提供了足够的保证。其产品针对的消费群体以年轻人为主。

3、提问:同样以纯色为主色调做包装的商品有哪些?请用实物说明。(讨论、探究)

4、商品包装实物展示

对你最喜爱的一件商品包装实物进行包装的分析说明。

5、连线游戏(说明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的方法和原则)

鲜艳色调——色彩纯度高,多为原色对比,色彩效果热烈,画面活跃、欢快,并且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召力。这种色调一般用在食品和儿童用品的包装上,多以暖调为主。

温和色调——色度较低,对比弱,给人以浪漫、自然、雅致、高贵感。此色调多用在化妆品、高档礼品和一些医药用品上。

清晰色调——多为冷色与黑白的构成,给人以纯洁、新颖、清雅高贵之感。文教用品、烟酒等常用此色调。

黑、白、灰构成的色调——色度极低,但起到了其他色调所起不到的作用。黑色与白色可以调整画面的空间和韵律,能烘托其他色彩,使画面清晰明快。

6、展示各类商品包装图片并归纳:

特定文化,内在品质,材料,视觉冲击力,食品口味,消费对象(年龄、观念、

文化层次、审美品位、购买方式等)。

三、游戏激发兴趣

利用“酸、甜、苦、无味”四种不同口味的没有包装的饮料与色彩搭配。分别让四名学生从味觉方面体会不同口味、不同感受。

四、搭配实践:

根据自己的感受及自己对该商品的了解设计一款有特色的色彩包装。 圣诞节快到了,圣诞老人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糖果,可采用平涂、剪贴等表现方法,绘制一张糖果的商品包装,并说出创作思路。

教师巡视辅导。教师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给予一些建议和学生共同参与创作,最终完成优秀作品。

五、展示与评价:

教师指导作品展示,学生自评,老师点评。

学生小结: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有什么实用性?今后应怎么做。 教师小结:学生作品的情况和学生的表现。

商品包装最终的目的是使消费者更快、更准确地了解商品以供选择使用。

六、课堂拓展:

从本课内容延展,为我们家乡的特产做出好的包装来。 【教学反思】

第9课 用电脑创造满意的色彩

【教学目标与内容】

①希望学生能在以往对色彩的认识和运用能力的基础之上学会运用适当的电脑美术技巧创作出具有创新思维的作品。②学习运用Windows系统的画图工具的基本功能,认识利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或完善美术作品的特点。③体会美术创作中“设计”的含义。锻炼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学生笔记本、笔

教师相关的PPT课件和图片 2 课堂教学

(1)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2分钟)

A 拿出几张教师制作的电脑图画让学生看,吸引他们的兴趣。

B 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你会用电脑画出这样的画儿吗?” C 导出新课,板书课题——《用电脑创造满意的色彩》(如何使用Windows系统的画图工具)

(2)展示课件 学习新课(18分钟)

师生共同观看课件,讲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学生记录笔记,及时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3)小组活动 操作训练(12分钟)

在讲解完后打开Windows系统画图工具,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在一边辅导,并引导其它学生让他们也口头进行讲解操作步骤。 活动1:接力游戏 ——画一朵花

找一组同学进行操作,每人画一笔完成本活动。

(学生的积极性会很高,教室会有混乱,教师要维持好秩序。) 活动2:高手PK——画雪人,在雪人身上写上“雪人”二字。

找两位同学进行操作,每人画一附图完成本活动。结束后由其它同学评出优胜者。

活动3:回忆操作步骤——如何画椭圆形? 找同学回答,其它同学补充。

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并及时复习讲过的新知识。

(4) 知识达标 巩固新知(4分钟) 问题 1如何进入画图程序?

2 画的不好时,你会用几种方法来补救? 3 文字大小的改变是通过什么来操作的?

判断 1 “铅笔”工具的线条可以改变颜色和粗细。( ) 2 画直线、正圆形、正方形时要按住ctrl键。( ) 3 画多边形的第一条线时要按住鼠标左键不放。( ) 选择 1 “编辑”中的“撤销”可以用( )次。 A 1 B 2 C 3 2 画小水滴时,应选择( )工具. A 圆形 B 曲线 C 喷枪

(5) 板书浏览 知识再现(3分钟)

1 进入“画图”世界 (如何从桌面进入到“画图”) 2认识“画图” (介绍“画图”的界面,如标题栏、菜单栏、画图工具等)

①宾果游戏 (直线、铅笔、橡皮、颜 色填 充工具的使用)

②建造梦中的城堡 (矩形、圆形、圆角矩

3动手画图 形、多边形的绘制方法) ③抽象动物画 (曲线、选定工具的使用 以及如何复制、粘贴)

④电子贺卡 (喷枪和文字工具的使用) (6) 作业设置 延伸迁移(1分钟)

在课后,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使用电脑创作一些作品用来装饰你的电脑。没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把你的作品画在纸上,并思考如何用电脑来表现。这样就可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也为以后熟悉使用打下基础。

【教学反思】

第10课 策划一次出游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出游活动这一过程的参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对活动的设计能力、规划能力、展示能力、整体把握能力。

2、以小组的形式学习、讨论策划出游过程,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增强学习能力。同时通过小组竞赛活动,培养团对精神和集体合作精神。

3、通过策划书、路线图、备忘录的设计与制作提高设计能力、构图能力和动手能力。策划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策划的内容与方法。

2、策划书、路线图、备忘录的设计绘制要点。

【教学难点】:

1、策划内容的丰富性、新颖性。

2、组织工作的严密性、科学性。

【教学过程】:

一、以歌导人,激发兴趣

a、以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交流歌中的内容。

b、了解学生的兴趣,并指出如果能策划一次出游活动,将可以在活动中增进友谊,陶冶性情,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二、学习策划的有关知识(课件展示,师生共同学习)。a、策划的意义。 b、出游策划包括哪些内容。c、标明评奖奖项。

三、学生分组开展策划活动。

a、形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小组讨论、师生互动。

b、分工:六人一小组、要求限定时间内,各小组按主题分工合作。尽量在策划中发挥小组成员的优势,使策划具有丰富性、新颖性。组织工作既严密又科学(配以背景音乐,使活动愉快进行,教师鼓励学习勇于实践,多采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策划经验交流。

五、总结评奖。【教学反思】

第11课 旅行团的旗帜和标志(设计)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中学美术教育是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了解标志的分类及构成等基本知识,学习标志设计的创作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和应用视觉语言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标志的应用分类和构成形式。 教学难点:标志的创意设计。

教具准备:电教设备、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学具准备:画笔、画纸、颜料等绘图用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启发讨论式导入新课:教师启发提问。同学们,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标志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我们每天都能在不同的场合见到一些标志,请同学们仔细回想,你都见到过哪些标志?这些标志都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确实如此,标志存在于我们社会的每个角落,适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中,标志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视觉符号,它更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强大的社会功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视觉的语言――标志设计。(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引导学生看大屏幕。(演示教学课件)

同学们通过欣赏这些标志可以看出,每个标志都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含义。因此可以说:标志是具有某种含义的视觉符号,犹如语言,起着识别、示意和传递信息的作用。它通过精炼的艺术形象,使人一目了然。它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与象征性,同时也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标志的种类

下面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标志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哪些种类?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标志的类别繁多,使用广泛。例如:用于国家标志的国徽、国旗。用于团体标志的共青团团徽,团旗,少先队的星星火炬。用于商品上标志称商标,如李宁牌商标、奥迪轿车标志;用于各行业、机关等职能部门的专业标志,如公路局的标志、中国铁路的标志、公安机关的标志、红十字的卫生标志等;用于会议上标志,如奥运会标志,我国政治协商会议标志;用于公路、铁路、航空交通的称交通标志;指示人们注意安全的安全标志;标明街道的路标等。此外,标志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而多样化,如体育运动标志、电视台标志、网站标志等等。

(二)标志的构成形式教师结合课件讲解。

1、颜色构成的标志。我国在生产和交通安全的颜色标志为红(静止、停的意思)、黄(警告、注意的意思)、蓝(指令、遵守的意思)、绿(安全通行的意思)、如铁路用黄和黑标明注意、警告、危险的安全标志,用红和白作为公路交通标志,用红、黄、绿灯指挥车辆行驶的标志等。

2、文字构成的标志。如永久牌自行车标志、可口可乐标志、第一汽车制造厂标志等等。

3、图形构成的标志。如奥运五环标志,党徽标志、韩日世界杯标志、农业银行标志、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标志等等。

4、文字和图形相结合构成的标志。例如:运用中国古钱和"中"字构成的中国银行标志、中国铁路的"工人"标志、中国工商银行标志、吉林电视台标志等等。

(三)、标志的构思与创意。

结合课件欣赏中外优秀标志作品的构思与创意。如奥运会标志、北京奥申委会徽、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等。

1、奥运五环标志。它由5个奥林匹克环套接组成,5个环从左到右互相套接,上面是蓝、黑、红环,下面是是黄、绿环。整个造形为一个底部小的规则梯形。奥林匹克标志象征五大洲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主义的内容:所有国家和所有民族的“奥林匹克大家庭”主题。同时也象征着五大洲的人民团结起来,为创造光明的世界而努力。

2、北京奥申委会徽。该标志图运用奥运五环色组成五角星,相互环扣,同时它又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中国结”的象形,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五星,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以表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髓。整体形象行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以此表达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

3、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中国特点、北京特点与奥林匹克运动元素的巧妙结合。以印章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

(四)标志设计的方法步骤。以设计“禁止吸烟”标志为例,讲解标志的制作过程。

1、选题。确定标志设计的题目、内容及要表达的信息;

2、构思。怎样突出标志设计的特征,用什么手法来表现。

3、构图。可多画几幅草图,反复思考,寻找简练、概括的形象,明确地表达信息;也可采用不同的手法来表现,以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

4、定稿。选择最理想的设计定稿。

5、着色。设色单纯、醍目,或用对比色彩。一般只用一两种颜色,防止杂乱影响效果。

四、作业要求:

1、设计一幅运动会上具有本班特色的标志;

2、给学校各专用教室设计一个标志;

3、给学校的音乐会、艺术节、讲演比赛、故事会、家长会、书法比赛、绘画比赛、校庆等活动设计一个标志;要示形象鲜明,传递信息准确、独特、美观。

五、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重点: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如:怎样将语言概括地用符号来表现,怎样表达得明确,又有独特的形象。发现有独特设计的作业可以展示给大家,以便同学之间互相沟通信息,互相启发。

六、课堂小结:展示设计较好的作业,巩固标志设计的特征及表现手法的知识内容。可让学生以谈设计的构思过程来说明。

【教学反思】

第12课 活泼有趣的帽子和文化衫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1、外形与内部图形的设计。

2、色彩的合理搭配。

3、对空间与结论的认知。

4、材料的合理运用。

应会:①学会用硬纸设计制作帽子。

②学会用印梁、给制、剪贴等方法给制一件文化衫。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发现美、创造美是每位学生都应具备的素质,把生活中美的东西、美的元素,经过我们的双手,变成实用而美观的东西。

通过帽子和文化衫的设计,让学生更加认识自我,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色彩搭配、手工制作和个性化风格的表现。

难点:怎样找到适合主题的元素,符合和色彩,设计出具有个性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三、学习资料

①电脑、相关软件和服饰搭配范例;

②雪白T恤、丙烯颜料、布料、卡纸及零星饰品; ③铅笔、橡皮、调色盒、画笔、线、胶水、剪刀等; ④相关书籍、资料。

四、教学活动

课前准备:全班共分四大组,每组收集两套文化衫和帽子。

课 中:在有动感的音乐伴奏下,让同学们在教室展示事先收集的文 化衫和帽子。(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讨 论:(1)哪一组表演得最出色? (2)哪一组展示的文化衫和帽子最有特色? (3)文化衫和帽子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文化内涵?

(4)你最喜欢什么样的文化衫?如果参加某种有主题的活动, 市面上的文化衫能否满足你们的审美需要?

教师小结:市面上的确者很多漂亮的文化衫和帽子,但它们所面对的是大众群体,很难满足特定的审美需要。

问:(1)如何才能展现具有个性特点的文化衫和帽子? (2)如何才能摆脱干人一面的现象呢? 答:自己动手设计文化衫和帽子。

又问:自己动手设计文化衫和帽子难不难呢?

1、与学生合作,示范文化衫的设计制作步骤。展示一件空白文化衫,用手里临莅颜料在上面拍印掌印,让学生也参与制作。瞬间,一件五彩缤纷,风格独特的文化衫就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消除畏除情绪。

2、讲授讲课。启发:在设计文化衫和帽子时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图例展示,异间:

(1)主题是什么? (2)运用什么图案?

(3)帽子采用什么造型、材料? (4)如何搭配色彩?

通过实例,让学生去分析这些问题,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3、学生活动。

每组选题进行讨论、构思,并勾画草图。 主题:一次出游活动的文化衫、帽子的设计

如:夏令营的行装,秋游行装,科技考察活动行装等。

最后,每组派一代表陈述本组选题及构想,各组质疑,共同完善构想。

4、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各小组成立研究小组,委托组长布置,同学带资料,下节课进行点评。 【教学反思】

第13课:多姿多彩的袋和包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不同风格不同造型色彩的中国少数民族手袋和背包的收集整理,分析、欣赏,了解其设计的特色、用途,进而了解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

2、了解包与袋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少数民族背包与手袋与该民族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的关系,偿试将民族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了解美术设计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1、中国少数民族背包与手袋在造型和色彩上的特点。

2、少数民族有特色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设计中发扬继承。

教学难点:中国少数民族的背包和手袋与他们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的关系。 课前准备:

各组收集中国少数民族手袋和背包的资料;①可上网或去图书馆收集更多,了解少数民族历史、生活聚集点、民风民俗、民族风情、袋与包的用途特色等;②去古玩城或旧货市场收集实物照片③在父母或长辈的收藏中找到(有条件的学校可直接由老师组织学生去古玩城或旧货市场参观收集资料)

学生课前准备学习材料:

教具:课件(风格样式较多的中国少数民族袋与包的图片、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活动图片及录影资料)铅笔、图画纸各类涂色用具(水粉颜料、水彩笔、金属笔等)查阅资料,教科书。

教师设备与条件: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室、图片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教师从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的手袋、背包的造型开始,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出游用手袋和背包为切人点,通过对手袋、背包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制作、欣赏等展示活动,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对产品设计艺术的探究欲望与动力。

二、作品欣赏:教师用电子演示文稿制作的课件展示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类手袋、背包及中国少数民族图案、文样及民俗生活场景。

三、学习新内容:

1、中国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家园的文化,袋包是其文化特色的一个展现。

2、学会比较学会欣赏,提高审美趣味学习了解关于袋与包的基本知识。

3、欣赏袋与包在造型设计方面的特色

4、锻炼学生收集、整理、概括信息能力;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

5、请各组同学拿出准备好的少数民族的袋与包的资料(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各组派代表展示1-2种袋与包的款式,并回答问题(约5-6组)①这款袋和包属于中国哪个少数民族?关于这个少数民族你有多少了解;(民族历史,居住点生活习俗等)②这款袋或包运用了什么制作方法采用了什么材料?③它的造型有何特色?④你认为从这款

包或袋设计制作上可以体现这个少数民族哪些特色? 教师总结概括少数民族背包与手袋的特色:

材料:多用天然材料如竹、木、动物皮、麻、草、丝、棉线等多属本地易找到的材料。

制作工艺:手工制作、颇具个性、不适合批量生产。 造型:变化多端、简洁实用

6、课件或实物展示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类手袋、背包中国图样及民俗生活场景。

四、教师活动:

1、布置学生去图书馆、上网或去旧货市场、古玩城参观查找关于中国少数民族背包和手袋的资料,用照片、图片或手绘图象形式记录下来。

2、欣赏课本资料,请同学们根据书上的图片回答问题①这些手袋和背包都适合在那些场合使用;②它们的外形颜色各有什么特点适合什么年龄身份的人使用;③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这些材料都有什么优缺点。

3、请各组同学拿出准备好的少数民族的袋与包的资料(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各组派代表展示1-2种袋与包的款式,并回答问题(约5-6组)①这款袋和包属于中国哪个少数民族?关于这个少数民族你有多少了解;(民

族历史,居住点生活习俗等)②这款袋或包运用了什么制作方法采用了什么材料?③它的造型有何特色?④你认为从这款包或袋设计制作上可以体现这个少数民族哪些特色?

4、教师总结概括少数民族背包与手袋的特色:材料:多用天然材料如竹、木、动物皮、麻、草、丝、棉线等多属本地易找到的材料。制作工艺:手工制作、颇具个性、不适合批量生产。造型:变化多端、简洁实用。

5、课件或实物展示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类手袋、背包中国图样及民俗生活场景。

五、学生活动:

1、学生课下找到后分组进行汇总,选择有特色的包和袋,标注包的制作年代、所属民族、所用材料及制作工艺特色。

2、学生分析、比较设计的种类功能。

3、分组代表回答问题其他组成员对各组进行评价打分。

4、各组代表展发言后,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发言后或发表不同见解,使课堂气氛更加热烈活跃。

5、对比课本中现代生活的袋和包请同学说一说从造型、色彩、设计方面都有何差异?你对少数民族手袋或背包有何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

第14课 出游活动综合展示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1、展示设计知识

2、版式设计知识

3、色彩设计知识

4、运用材料与设计内容结合的协调与变化

隐性目标:

1、学生整体设计能力的提高

2、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提高

3、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5、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作品,促进交流。教学重点:展示与总结的方法

教学难点:总结的归纳性,展示的个性化,艺术性的体现。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课前对出游策划活动各个环节的信息积累。展示用材料的准备。

课业类别:综合·探索课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思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出示图片引出展示设计的方法,观看教学光盘,同时提出问题: 展示设计有哪些方法? 如何进行展示内容的选择? 版面设计的原路有哪些? 标题、文字插图的位置如何安排? 色彩搭配与内容如何协调? 教师引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三、布置作业: 作业要求:

1、以图文并茂的小报形式记录出游策划中的有意义的事。2、简单布置出游活动中本组的作品。 3、完成总结讲演稿。

四、学生展示总结 :教师请各组代表到教室前展示自己的作业,一名学生代表讲演并作总结。 其它组评价是要找出可学习与借鉴的优点,要求学生在提出建议是要用他人易于接受的方法,例如:“我想.......你们看如何?”,“如果能够.......那样会更完美”等容易使对方接受的语气。

五、教师小结: 评价学生总结中的值得学习的部分,和应进行改进的地方。 评出本次总结与展示过程中合作最佳的小组; 总结最全面的小组; 展示设计最优创意的小组; 肯定他人优点最突出的小组; 巧妙提出建议的小组; 总结本次活动学生的表现,和活动对学生及后的影响。美术表达方式在一个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一)、学生回答问题: 1、——————。 2、——————。 3、——————。 4、——————。

5、——————。各组把自己认为应注意的问题以文字形式记下来。 学生实践:小组内分工合作完成布置作品展示、小报设计制作、书写总结发言稿。

学生展示并总结: 各组在他组进行总结时进行记笔记,找出值得学习的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生可根据处有总结活动谈自己的感想、和收获。

1、引导学生对一个活动结束后进行归纳性的总结,学会布置作品的展示方法。

2、培养学生考虑整体展示的各种因素,提高学生整体归纳能力。3、注重学生合作完成一项工作的过程。

4、培养学生学会评价与接受他人评价的学习态度。

5、使学生在总结展示过程中充分体验美术表达形式表现自我、培养稳定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教学反思】

七年级美术期末考试复习题

基础知识

1、捣练图是我国古代仕女画的重要代表作,表现了唐代宫妇女用木杵捣练、熨烫和缝纫的劳动场面。画中四个妇女丰满的面庞与体态,与同时的女性人物雕塑的造型完全一致,是盛唐时期的典型风格。

2、张萱是我国盛唐时期的著名画家,其时的另一名著名画家是周昉。

3、我国现代著名画家齐白石画虾被称为一绝,而善于画马的画家是徐悲鸿。

4、艺术家与国家:罗丹(法国) 栋方志功(日本) 达·芬奇(意大利)

5、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2)表达结构分析的方法;(3)表达主观理解的方法。

6、物象的空间表达方法有:(1)前后遮挡的表达的方法;(2)平摆式的表达方法 (3)透视的表达方法 (4)游移式的表达方法

7、纸浮雕的制作方法是折叠、卷曲、剪刻、组合、粘贴形成有凹凸起伏的直线、弧线造型,在光照下产生立体效果。

8、纸雕塑的制作是经过设计、通过折、卷,形成面与体组成的形象。

9、我国民间艺术是色彩常表现为饱满、艳丽、清新,多施以纯度较高的原色,采用强对比的手法。

10、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要考虑消费者的年龄、观念、文化层次、审美品位等诸多因素。

11、组织一次成功的出游活动,要做好下列准备:(1)做好策划书、(2)画好路线图、(3)记好备忘录、(4)设计旗帜和标志、(5)准备活泼有趣的帽子和文化衫、(6)带好多姿多彩的袋和包。

第17篇:神经阻滞疗法 教案

《疼痛治疗学》讲稿

授课对象:2004级麻醉系本科 授课老师:陈金生

授课内容:第五章,神经阻滞疗法 授课教材:《疼痛诊疗学》谭冠先,主编,疼痛诊疗学(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授课时间:2007年3月30 日1~3节

第五章,神经阻滞疗法

第一节 概述

一、神经阻滞疗法的概念

神经阻滞疗法(nerve block therapy)---利用麻醉学中神经阻滞方法达到解除疼痛、改善血液循环、治疗疾病。其包括:脑神经及其分支阻滞,神经节阻滞,神经丛、神经干及其分支阻滞、硬膜外腔阻滞、骶管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末梢神经阻滞等治疗方法。 神经阻滞疗法与施外科手术时神经阻滞麻醉的区别:

目的方法不同:神经阻滞麻醉 主要是在一定浓度局部麻醉药的药效时间内消除病人疼痛,以实施外科手术;神经阻滞疗法

通常是采用较低浓度、较小剂量的局部麻醉药必要时还加入糖皮质激素等治疗药物,经多次阻滞使镇痛作用超过局部麻醉药的药效时间,并获得镇痛以外的其他疗法。

神经阻滞疗法的特点:效果确切、见效快、相对安全、无胃肠道副作用。疼痛治疗主要方法。

二、神经阻滞疗法的作用机制

1、阻断疼痛的传导通路

阻滞感觉、交感神经,直接阻断躯体疼痛和内脏血管性疼痛的神经传导通路,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2、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

神经阻滞不仅在作用时间内阻断了疼痛刺激,解除障碍部位的肌肉痉挛和血管收缩,取得及时止痛的效果,而且通过改善机体内稳态,因而能有效地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而得到更长时间的镇痛效果。

3、改善血液循环

通过阻滞交感神经,使其支配区的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水肿减轻,缓解内脏和血管性疼痛,缓解交感神经紧张状态。

4、抗炎作用

交感神经节阻滞后区域血流量增加---内因性抗生素增加---发挥抗炎作用。(内因性抗生素由白细胞内的微小蛋白,它在循环不好时不能发挥作用)。

三、神经阻滞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适应证

范围广泛, 包括急性痛、慢性非癌性痛、癌痛、非疼痛性疾病(面肌痉挛、眩晕等),镇痛效果迅速、确切,若与药物和其他方法综合治疗效果更好。具体适应证见p45 表。

(二)禁忌证

1、阻滞部位有感染、炎症、全身重症感染患者。

2、有出血倾向患者。

3、有药物过敏史者。必要时作皮内或点眼过敏试验。

第二节

脑神经阻滞疗法

一、三叉神经分支阻滞(trigeminal nerve block)

1 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广泛分布于头面部.。混合神经,主要由感觉纤维构成,一小部分为三叉神经的运动纤维。

三叉神经阻滞分为:末梢支阻滞和半月节神经节阻滞。

三叉神经分支阻滞分为第1支阻滞,包括眶上神经阻滞(supraorbital nerve block)和滑车上神经阻滞(supratrochlear nerve block);第2支阻滞包括眶下神经阻滞(infraorbital nerve block)和上颌神经阻滞(maxillary nerve block);第3支阻滞包括颏神经阻滞(mental nerve block)和下颌神经阻滞(mandibular nerve block)

(一) 眶上神经阻滞

1、

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位,术者于患者头侧,穿刺点在患者框上缘内1/3处或在眉中间触及眶上孔切迹,距正中线耳侧约2.5 cm , 此处多有压痛。用2.5cm长6号针头,与皮肤垂直刺入,回抽无血,注入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镇痛液0.5~1ml。注药后按摩局部皮肤,使药液扩散,利于使眶上神经和滑车上神经同时阻滞。必要时出现阻滞效果后15~20分钟,注入无水酒精或7%~10%酚甘油0.5ml。拔针后为防止出血,用纱布压迫刺入点5分钟。

2、适应证

三叉神经第1支疼痛;眼部痛;眼部、额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继发性神经痛;

3、并发症

(1)眼睑水肿、血肿

乙醇扩散至眼睑软组织时水肿严重,需4~5恢复;刺伤眶上动脉出现血肿。预防方法压迫刺人点皮肤。

(2)眼睑下垂

药液阻滞动眼神经上支所至,需要数日至数周方可恢复。

(二)眶下神经阻滞

1、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位或坐位,在眶下缘正下方1cm,鼻正中线外侧3cm处触及到眶下孔,此即为穿刺点。用长3cm,22G带芯神经阻滞针穿刺。穿刺时用左手食指轻压在眶下孔以指引针尖方向,穿刺在眶下孔下缘进针,穿刺针指向外、上后方,约刺进1~1.5cm,即可达眶下孔,刺及眶下神经时,可产生由鼻翼向上唇的放射痛。抽吸无血,注入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镇痛液0.5~1ml。如需作破坏性神经阻滞者,待眶下神经分布区出现麻木后15~20分钟,注入无水乙醇或7~10%酚甘油0.5ml。

2、适应证

适用于三叉神经第2支痛,该部位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或其他原因所致的下眼睑、鼻旁、上唇或上颌中切牙、尖牙等部位疼痛者。

3、并发症

(1)面部水肿

以穿刺部位为中心出现水肿,尤其无水乙醇注入皮下组织时水肿严重,应早期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

(2)皮下出血、血肿

动脉性出血时可波及眼睑,不能睁眼,不需特殊处理,2~3日可恢复。

(3)乙醇性神经炎

早期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

(4)视力障碍

针尖刺入眶下管过深使药液渗入眶内,或在眶下管内刺破血管后出血,使眶内压升高,出现复视、眼球突出、视力障碍及眼球疼痛等。

(三)上颌神经阻滞

1、操作方法:侧入路穿刺法。病人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穿刺点在颧弓中点下方凹陷处,用7~8cm长,22G带芯穿刺针,并带可移动标志。穿刺针垂直刺入约4~4.5cm,达蝶骨翼突外板,此时将标志放置距皮肤1cm处。将针退至皮下,改变穿刺针方向指向同侧瞳孔方向进针,针尖达翼腭窝,即可得到向上牙龈部、上唇、颊部的异感或放散痛,回抽无血后,注入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镇痛液0.5~1ml。如作破坏性神经阻滞者,经

2 15~20分钟证实有效后,注入无水乙醇或7~10%酚甘油0.5ml。

2、适应证

三叉神经第2支痛,疼痛范围广以及经眶下神经阻滞无效者;蝶腭神经痛;继发性神经痛及上颌、齿部术后痛。

3、并发症

(1)出血、血肿

上颌神经阻滞较容易刺破血管引起出血和血肿。一般一周可吸收。血肿可以给予冰敷。 (2)视力障碍 。

(3)复视

阻滞了动眼神经或展神经。

(4)面神经麻痹

局麻药阻滞面神经颞支可引起闭眼障碍。

(5)乙醇三叉神经炎

临床表现为阻滞后出现前所未有的持续性灼热痛。可以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

(6)三叉神经全支阻滞

药液经卵圆孔进入半月节,可发生三支都被阻滞。

(四)颏神经阻滞

1、操作方法

病人取仰卧位或坐位,头转向健侧。穿刺点位于颏孔外侧0.5cm、头侧0.5cm处。用左手食指找到第2双尖牙,向下滑动即可触到颏孔。用4cm长22G 穿刺针,向下方刺进,刺及颏神经时出现下唇部异感,再向孔内进针0.5cm,充分抽吸无血后注入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镇痛液0.3~0.5ml。如作破坏性神经阻滞者,阻滞效果出现15~20分钟后注射无水乙醇或7%~10%酚甘油0.3~0.5ml。

2、适应证

适用于三叉神经第3支痛且局限于颏部、下唇及其附近粘膜者;其他继发性神经痛。

3、并发症

并发症少见,可有穿刺局部出血,拔针后压迫数分钟可防止出血及肿胀。

(五)下颌神经阻滞

1、下颌神经阻滞(mandibular nerve block)操作方法

常用口外穿刺法。病人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穿刺点在颧弓中点下方凹陷处,用7~8cm长,22G带芯穿刺针,并带可移动标志。穿刺针垂直刺入约4~4.5cm,达蝶骨翼突外板,此时将标志放置距皮肤1cm处。将针退至皮下,改变穿刺针方向指向原接触点0.5cm后方及稍向上方刺入5cm左右深度,即可得到向下颌、牙龈部的异感,注入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镇痛液0.5~1ml。如作破坏性神经阻滞者,经15~20分钟证实有效后,注入无水乙醇或7~10%酚甘油0.5ml。

2、适应证

三叉神经第3支痛,或经颏神经及下牙槽神经阻滞无效者。继发性神经痛及下颌、齿术后痛。

3、并发症

(1)出血

刺破脑膜中动脉或颌动脉可引起出血和颧弓至颞下颌关节部分肿胀。

(2)咽损伤 局麻药注入咽部可感口内苦味,波及中耳可有眩晕,静息数小时后可缓解。 (3)面神经麻痹

局麻药阻滞面神经颞支可引起闭眼障碍。

(4)咬肌麻痹

针尖刺至卵圆孔稍下方侵及运动支时可引起咬肌麻痹 (5)味觉障碍

针尖偏向下或阻滞鼓索神经时引起味觉障碍。

(6)乙醇三叉神经炎

临床表现为阻滞后出现前所未有的持续性灼热痛。

3 (7)三叉神经全支阻滞

药液经卵圆孔进入半月节,可发生三支都被阻滞。

二、面神经阻滞(facial nerve block)

面神经阻滞分为神经干阻滞和末梢支阻滞。我们仅介绍面神经干阻滞。

1、应用解剖

面神经由一个运动根和一个感觉根(中间神经)组成。面神经自脑桥下部外侧出脑,经内耳门进入内耳道,穿过内耳道底部进入面神经管,后经茎孔出颅,面神经穿过腮腺从茎突外侧到达下颌浅面,并分为五个支,即颞支、颧支、颊支、下颌支,分别支配面部表情肌、颈阔肌、镫骨肌、二腹肌后腹和茎舌骨肌。感觉根由两部分组成,内脏传入神经(味觉神经)支配舌前2/3及腭部的味蕾,内脏传出神经属副交感神经,其前后纤维支配泪腺、颌下腺、舌下腺分泌。

2、操作方法

病人仰卧位,头偏向健侧,穿刺点在乳突前方0.5cm处,或下颌角与乳突连线的中点。用22G,5cm长穿刺针,进针方向对向内上方,与正中线成30角,从侧面观,与面部冠状面,沿乳突前壁缓慢进针,刺人深度2.5~4cm,病人可感觉下脸部麻痹,固定穿刺针,注入1~2%利多卡因0.5~1cm。面神经行化学毁损应十分慎重。

3、适应证

面肌痉挛治疗

4、并发症

听力障碍、耳道出血、眼球振颤,眩晕,恶心呕吐等。

三、舌咽神经阻滞(gloopharyngeal nerve block)

舌咽神经阻滞分为口内法和侧颈部法。

1、应用解剖

舌咽神经起自延髓,与迷走神经、副神经一起经颈静脉孔穿出颅腔,及其附着的肌肉向下行走经过颈内动脉和静脉之间,绕过茎突向前下达舌咽部。舌咽神经为混合神经,包含运动、感觉和副交感神经纤维。舌咽神经支配舌咽部、鼓室、腮腺。

2、阻滞方法

(1) 口内阻滞法

病人取坐位,穿刺点在前腭弓下方,其边缘外侧0.5cm处。穿刺针刺向扁桃体下极后外侧壁,回抽无血后,注入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镇痛液0.5~1cm。如需行神经毁损者,待判断阻滞效果确切后注入无水酒精或酚甘油。

(2) 侧颈部阻滞法

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头转向健侧,穿刺点在乳突和下颌角连线的中点,用22G、5cm长的穿刺针连接注射器进行穿刺。垂直进针,针尖指向茎突,碰到骨质后稍向茎突前上方刺进约0.5cm。

3、适应证

用于原发或继发性舌咽神经痛。

4、并发症

口内阻滞法的并发症少,侧颈法阻滞的进路与颈动、静脉和迷走神经、舌下神经、副神经、面神经等邻近,因此可发生出血和邻近神经麻痹等并发症,故侧颈阻滞法不宜行神经毁损。

第三节 神经节阻滞疗法

一、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 SGB)

1、应用解剖

由第

6、7颈神经节构成的颈部神经节和第1胸神经节融合而成,有时也包括有第2胸神经节和颈中神经节,大小(1.2~2.5)cm X (0.3~1.0)cm X 0.5cm。星状神经节节前纤维始自T1~10节段,其节后纤维的皮肤分布区域是C3~12节段,而以C6~T5分部最多。

星状神经节位于第7颈椎横突前面至第1肋骨颈前面,颈长肌之上,其周围有肺尖、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椎动脉等。

星状神经节阻滞是向星状神经节周围注射局部麻醉药而阻滞支配头、面部、颈部、上肢及胸部的交感神经的方法,利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stellate ganglion block therapy)。注意操作前应检查阻滞部位有无甲状腺肿大,颈部肿瘤,气管切开伤口,放射线照射史,眼睑有无下垂,结膜充血,缩瞳,义眼、视力异常,手部冷热 4 及有无出汗

2、操作方法

病人仰卧位,颈后垫薄枕或不垫枕。头稍后仰,面部向前正方,令病人微张口使紧张的颈部肌肉松弛,术者左手食指或食指、中指尖端在胸锁乳突肌前缘处将颈总动脉、颈内静脉推向外侧,并用中指尖下压触及第6颈椎横突或第7颈椎基底部。穿刺点在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或第7颈椎基底部。用3~3.5cm长,7号细针垂直或向尾偏45穿刺,碰骨质为第6或第7颈横突。回抽无血后注入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镇痛液8~10ml。如阻滞成功常出现Horner综合征,面、颈及手掌皮肤温度升高,出汗终止等体征。星状神经节不宜用神经破坏药。

3、适应征

(1)支配区域疾病

1)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痛,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幻肢痛。 2)头痛、脑血管痉挛、脑血栓、脑梗塞、脱发。 3)面部疾病,末梢性面神经麻痹,面部痛。 4)耳鼻喉科疾病 过敏性鼻炎,耳聋,耳鸣。

5)上肢疾病

雷诺病、颈肩臂综合征、外伤性颈部综合征、肩周炎、颈椎病、乳房切除后水肿、臂神经痛、多汗症、冻伤。

6) 心肺疾病

心肌梗死、心绞痛、窦性心动过速、支气管哮喘等。

7) 其他

不定陈述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征

痛经等。

4、并发症

喉返神经阻滞,局部麻醉药中毒,出血,蛛网膜下腔阻滞、高位硬膜外腔阻滞,臂丛神经阻滞、感染,疼痛,硬结等。

二、半月神经节阻滞(gaerian ganglion block)

半月神经节阻滞是将穿刺针穿进卵圆孔,向颅内三叉神经节注入局部麻醉药或神经破坏药。为准确、安全起见,最好在X光引导下进行。

1、操作方法

(1)侧入法

阻滞同下颌神经阻滞 (2)前入法

(略)

2、适应症

(1)三叉神经痛全支,经分支阻滞后未能取得满意疗效者。

(2) 上颌部恶性肿瘤引起大范围的疼痛

3、并发症

(1)脑神经炎

主要有乙醇扩散引起的。预防:乙醇量限于0.3ml,注射速度约1min。 (2)血压升高

针刺卵圆孔引起剧痛,使血压病人血压更高,导致意外。 预防:适当深度麻醉、术中唤醒。

(3)脑膜炎:感染引起,注意无菌操作。

(4)角膜炎及角膜溃疡:第1支被阻滞,角膜失去感觉,易损伤导致角膜溃疡。

三、腰交感神经节阻滞(Lumbar sympathetic ganglion block)

利用腰部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疼痛或疾病称为腰交感神经阻滞疗法(Lumbar sympathetic ganglion block)。

1、应用解剖

腹腔神经丛位于第12胸椎及第1腰椎上部,上与胸主动脉神经丛连续,下与肠系膜上及腹主动脉丛相连。腹腔丛位于小网膜及胰的后侧,膈内侧脚及主动脉的前侧左右肾上腺之间,保绕于腹腔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的周围。此丛有两侧的内脏大、小神经腰上部交感节的分支及右迷走神经腹腔支所组成。从内有左右两个腹腔神经节,自腹腔丛(节)发出分支,随腹主动脉的分支分布于各内脏器。

2、操作方法

腰交感神经阻滞应在影像显示下进行。病人取穿刺侧向上的侧卧位或俯卧位。穿刺点在L2或拟阻滞的腰神经相对应的腰椎棘突上缘,正中旁开6~8cm。采用 5 10~12cm长、21G穿刺针头、针尖斜向上进针,当针尖触及横突后将标板后移2.5~3cm ,退至皮下,调整穿刺针方向,使穿刺针经过横突外侧刺向椎体后面,当针尖触及椎体后,再退针少许,然后稍向外侧方向刺进约1cm,至针尖距椎体前缘0.5~1.0cm处停针。回抽无血或脑脊液后注入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镇痛液3~5ml。如作破坏性神经阻滞者,在皮肤温度升高20分钟后注入神经破坏药3ml。第3腰交感神经节阻滞后再向第2腰交感神经节行等量阻滞。

3、适应征

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幻肢痛,外伤性水肿,急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糖尿病性坏死,雷诺病,静脉血栓,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4、并发症 乙醇性神经炎,射精障碍,输尿管损伤,血管损伤。

第四节

神经丛、神经干阻滞疗法

一、枕大、小神经阻滞

枕部神经阻滞包括枕大神经阻滞(larger occipital nerve block)和枕小神经阻滞(leer occipital nerve block) (一)应用解剖

枕大神经

由第2颈神经后支构成的混合神经,主要为感觉性,小部分为运动性,支配枕部至颅顶部皮肤的知觉。

枕小神经

由第

2、3颈神经前支构成的感觉神经,在胸锁乳突肌后缘穿出至皮下,继而上行分布于枕外侧、乳突和耳壳后侧的上部分皮肤。

(二)操作方法

1、枕大神经阻滞

病人取坐位,头轻度前屈。对体弱病人,为预防脑缺血可采取俯卧位。

刺入点是枕外隆突中点外侧2.05cm的上项线上,如能触及枕动脉搏动侧由其内侧刺入。垂直进针至触及颅骨后,回抽无血,注入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镇痛液2~3ml。

2、枕小神经阻滞

进针点位于枕大神经点外侧2.5cm处的上项线上,此处常有压痛点,垂直刺至骨膜回抽无血后注入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镇痛液2~3ml

(三)适应征

枕后区各种疼痛,紧张性头痛,外伤性颈部综合征,颈椎病性枕部痛。

(四)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一般无严重并发症,因头皮血管丰富容易出血,阻滞后压迫数分钟。

二、颈椎旁神经阻滞(paravertebral cervical somatic nerve block ) 利用颈椎旁神经阻滞消除疼痛或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颈椎旁阻滞疗法( )。颈椎旁阻滞有侧入路法和后入路法两种。

1、应用解剖

颈神经共有8对,颈椎旁神经阻滞主要阻滞C2~6脊神经。颈椎椎体较小,椎孔较大,椎旁神经阻滞时药液较容易扩散入椎间孔;横突较宽,脊神经根经过横突结节间沟。横突后结节较粗大、表浅,侧入路穿刺容易触及。

2、操作方法

(1) 颈侧入路法

病人取健侧卧或仰卧,头转向健侧,颈后垫薄枕。确定C3~7横突后结节。在拟阻滞的颈脊神经相应的颈椎横突处为穿刺点。用3cm长,22G阻滞针穿刺。针尖向内、向尾端进针,一般刺入1.5~2.5cm,可触及横突或出现异感时停针,回抽无血、无脑脊液注入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镇痛液3~5ml。

6 (2) 颈后入路法

病人健侧卧位或俯卧位,确定拟阻滞的颈脊神经的颈椎棘突,用22G、

6cm长阻滞针,距棘突3cm外侧为进针点,稍向内侧进针达关节突,后拔针至皮下,再将针稍移向外侧入1.5cm处, 当病人出现异感时回抽无血或脑脊液后,注入镇痛液,每点3~5ml。

3、适应征 主要用于颈椎病、落枕疼痛的治疗。

4、并发症

主要为误人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阻滞喉返神经、膈神经或星状神经节,出现相应的症状;误入血管可以引起局麻药中毒反应。

三、肩胛上神经阻滞(suprascapular nerve block)

1、应用解剖 肩胛上神经来源于颈

4、

5、6脊神经,是臂丛神经的分支,通过肩胛切迹至冈上窝,支配冈上肌、冈下肌、肩关节及其周围的感觉、运动及交感神经活动。

2、操作方法: 病人坐位,双臂自然下垂,双手置于膝上,头略屈。在肩胛冈上由肩峰至肩胛骨内缘,画一连线,在此连线中点再画一条与脊柱纵线的平行线,在其外上角等分线上2.5厘米处为进针点。用6cm长、22G的阻滞针与皮肤垂直方向刺入4~5cm,达肩胛上切迹,有异感更好。回抽无血后注入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镇痛液5~8ml。

3、适应证

肩周炎、外伤后肩关节痛、颈5为中心的带状疱疹痛及癌性肱骨头转移痛的治疗。

4、并发症

气胸、出血、肩胛上神经损伤等。

四、肋间神经阻滞(intercostal nerve block)

1、应用解剖

T1~12脊神经的前支为肋间神经。与同名动静脉按肋间静脉—动脉---神经的排列一起行走于相应肋骨下缘,到胸前和腹部。肋间神经含有感觉、运动和交感神经纤维。

2、操作方法

(1) 在肋骨角线以后的肋间神经阻滞采取俯卧位。 肋骨角连线在背部为斜线,第2肋的肋角距棘突6厘米,第10肋则为10厘米,第

11、12肋无肋角,1~4肋因肩胛骨覆盖了肋骨角只能胸椎旁阻滞。

(2) 在肋骨角线及腋后线处阻滞者取侧卧位,阻滞侧臂举向上方,使肩胛移向外上方;

(3) 施行腋前线及锁骨中线处阻滞时病人取仰卧位。

采用5cm长、22G针头,在肋骨下缘稍上方垂直进针,直达肋骨外侧面,后将针尖轻轻移至肋骨下缘,再进针约0.3cm,回抽无血、无气即可注入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镇痛液3~5ml。

3、适应征

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肋骨骨折疼痛及胸部或腹部手术后疼痛治疗、鉴别腹部疼痛是否来自内脏或腹壁等。

4、并发症

气胸、血气胸、乙醇性神经炎。

五、胸椎旁神经阻滞(paravertebral thoracic somatic nerve block)

1、应用解剖

胸神经共有12对,即T1-12。第1胸神经从第

1、第2胸椎椎间孔发出,经过横突之间分为前、后支,后支支配背上部皮肤,前支分出一个交通支,后向侧方行走,成为肋间神经。胸椎棘突向下倾斜角度大,第6胸椎棘突尖相当于第7胸椎横突水平,其余类推。

2、操作方法

1)、患者俯卧位,胸前垫枕。找到所需阻滞位置的上一位胸椎棘突,在其向患侧旁开约3CM,作标记点。 2)、常规消毒、铺巾。 3)、标记点局麻后,用9号腰穿针,在标记点进针,开始进针方向稍偏向内侧(中线),

7 触及椎板或横突根部后,退针至皮下,改变进针方向较开始进针方向稍向外、向下,缓慢进针,滑过后椎旁或横突根部时,接一留少许空气的空注射器,再次缓慢进针,穿过横突间韧带至阻力消失即可(此时,患者可有放散痛或异感)。 4)、回抽无血、无气、无脑脊液后,注入所需的局麻药(一般注入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5~8ml)。

3、适应征

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胸腹部手术后疼痛治疗,鉴别胸腹部疼痛是内脏痛还是胸壁病变痛。

4、并发症

气胸、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药中毒。

六、腰椎旁神经阻滞(paravertebral lumbar somatic nerve block)

1、应用解剖

腰神经包括L1~5共5对脊神经组成。腰神经出椎间孔后分为前、后支,后支支配下腰部肌肉和皮肤。L1~4前支与T12一起组成腰丛。

2、操作方法

1)、患者俯卧位,腹部垫枕。找到所需阻滞位置的腰椎椎棘突,在其向患侧旁开约3~4CM,作标记点。 2)、常规消毒、铺巾。

3)、标记点局麻后,用9号腰穿针,在标记点进针,开始进针方向稍偏向内侧(中线),触及椎板或横突根部后,退针至皮下,改变进针方向较开始进针方向稍向外、向下,缓慢进针,滑过后椎旁或横突根部时,接一留少许空气的空注射器,再次缓慢进针,穿过横突间韧带至阻力消失即可(此时,患者可有放散痛或异感)。

4)、回抽无血、无气、无脑脊液后,注入所需的局麻药(一般注入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5~8ml)。

3、适应征

腰部局限性疼痛、腰间盘突出症疼痛、判断腰痛的神经被侵犯的部位。

4、并发症

局麻药中毒、蛛网膜下腔阻滞。

七、坐骨神经阻滞(sciatic nerve block)

1、应用解剖

坐骨神经由L

4、5及S1~3脊神经前支构成,在梨状肌之下穿出坐骨大孔,经坐骨结节和股骨大转子之间行走,分布于大腿后面,并分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2、操作方法

坐骨神经阻滞一般取后方入路法。病人取患侧在上的侧卧位,患侧髋、膝关节略屈曲,进针点位于髂后上棘与股骨粗隆连线中点的垂直下方3cm,用8~10cm长、22G阻滞针,垂直刺人5~8cm一边进针一边寻找异感,当出现向小腿放散痛时停止进针,回抽无血后注入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10~20ml。

3、适应征

梨状肌综合症,坐骨神经痛,下肢末梢血运障碍引起的疼痛。

4、并发症

神经损伤,出血,局部麻醉药中毒。

第五节 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在外周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一、神经刺激器定位的原理

神经刺激器发生电流脉冲通过穿刺针刺激针尖附近神经干时,该神经所支配的肌群将产生有节律的收缩运动。根据产生肌群收缩的幅度和脉冲电流的大小判断针尖距神经干的距离远近。一般认为0.3mA左右能产生最大幅度的颤搐时,针尖已经接近神经。

二、神经刺激定位技术的优点

1、与盲探神经阻滞比较,定位更准确,提高神经阻滞效果。

2、减少神经的损伤。

3、能适当镇静下操作,减少不适。适宜小儿、昏迷患者的神经阻滞操作。

4、可在表述不清的患者应用。

三、神经刺激器定位的临床应用

1、临床麻醉

腰丛、臂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2、神经阻滞疼痛治疗

准确定位神经,提高治疗效果。

四、神经刺激器定位仍存在的问题

1、无法完全避免神经损伤

2、有报道电流刺激无法引出神经-肌肉反应

3、神经-肌肉运动反应可能导致病人不适,尤其是某些骨折病人

4、解剖变异病人定位较为困难

5、安装心脏起搏器病人相对禁忌

第六节 硬膜外腔阻滞疗法(epidural block) Epidural block 指将局麻醉药注入硬膜外腔,通过暂时阻滞脊神经根的传导。包括颈、胸、腰段硬膜外阻滞、骶管阻滞(caudal block)。将硬膜外阻滞用于疼痛治疗为目的,称之为硬膜外阻滞疗法。

一、硬膜外腔解剖简述

硬膜外腔分为前间隙、后间隙及侧间隙,前间隙较窄,后间隙较宽。颈段硬膜外间隙狭窄,穿刺时要小心慎重。

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根分为前根和后根,经硬膜外腔出椎间孔,合成脊神经。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又分出前支、后支和脊膜支。

在应用硬膜外阻滞疗法时应 准确判断支配疼痛部位或病灶部位的体神经和交感神经阶段。

二、硬膜外腔阻滞

(一)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分为单次阻滞,连续阻滞。 体位--- 俯卧位或侧卧位, 体表标志—棘突。操作时刺过黄韧带进入硬膜外腔时有阻力消失感,负压现象。试验:注入2%利多卡因2~3ml,观察5—10min,无蛛网膜下腔麻醉和注入血管征象后,可注入低浓度的利多卡因或布比卡因。穿刺定位:根据病变区域的神经支配选择相应的棘突间隙穿刺,但对于晚期癌痛行硬膜外吗啡镇痛时,可不受疼痛部位的限制,一般可行腰段间隙穿刺。 特别注意:操作前要开放静脉,监测生命体征。做好抢救准备。

(二)常用药物

1、局部麻醉药

在疼痛治疗时局麻药的浓度和用量要适当减小。

2、糖皮质激素类药

可单独应用或和与局麻药混合注入。 产生消炎作用。

3、B族维生素

加入局麻药注射,如;维生素B12等,营养神经作用。

4、神经破坏药

行选择性神经破坏时用。50%酒精或3~5%酚甘油。可控性差,一般不用。

(三)适应症

1、手术后镇痛

2、晚期癌痛

3、部位性疼痛

(四) 并发症

主要有 硬膜、蛛网膜穿破、全脊髓麻醉、神经损伤、局麻药中毒、低血压、硬外血肿、感染等。

第七节 骶管阻滞疗法(caudal nerve block theraphy)

(一)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单次阻滞,连续骶管阻滞。 体位--- 俯卧位或侧卧位, 体表标志-- 骶角、骶裂孔。操作时刺过骶尾韧带时有阻力消失感,注入少量气体或生理盐水无阻力、无皮下气肿、水肿, 9 表明针到达骶管。试验:注入2%利多卡因2~3ml,观察5—10min,无蛛网膜下腔麻醉和注入血管征象后,可注入低浓度的利多卡因或布比卡因。

(二) 适应征

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腰痛,会阴痛,肛门疼痛及肛门、会阴部手术后镇痛。

(三) 并发症 局麻药中毒反应。

第八节 蛛网膜下腔阻滞疗法(subarachnoidal block theraphy) 蛛网膜下腔阻滞疗法是将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阻断神经根传导,达到止痛和治疗的目的。常用的药物是神经破坏药,如7~10%酚甘油0.5ml,缓慢推注(30秒~1分钟注入0.1ml)。注药后保持体位30分钟。

1、操作时穿刺部位和体位

穿刺间隙一般选择腰

2、3或腰

3、4间隙。根据需要调节阻滞平面。用重比重药液时采取患侧在下的45度半仰卧位。

特别注意:操作前要开放静脉,监测生命体征。做好抢救准备。

2、适应征

胸、上腹部癌性疼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3、并发症

血压下降,神经根、脊髓损伤、膀胱直肠功能障碍,上、下肢运动障碍,脊髓动脉损伤。

第九节 痛点注射

一、肩背部痛点注射

痛点又称板机点(trigger points),触发点,是病人体表疼痛最敏感,最激烈的部位,有明显压痛。常常是引发疼痛根源所在或引起疼痛的重要环节。

1、常见痛点

肩部喙突、肱骨大、小结节、结节间沟、冈上、下窝、斜方肌顶点、肩胛提肌止点、三角肌、大、小菱形肌、肩峰上、下滑囊、三角肌下滑囊。

2、操作方法 痛点作标记,病人骑跨坐位,双臂置于椅靠背,头前屈,额部靠在双臂上。常规皮肤消毒,取5cm5号长头针,垂直皮肤进入,达病变处,回抽无血、气,然后注射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镇痛液3~5cm。

3、适应证

肩背部肌筋膜综合症、颈肩综合症、肩周炎。

4、注意事项

位于肩背部的痛点阻滞时进针深度不宜过深,以避免气胸。

二、肘部痛点注射

1、常见痛点

肱骨内、外上髁,肱桡滑囊,尺骨鹰嘴。

2、操作方法

病人坐位,上臂置于治疗床上。屈肘90,使桡侧腕伸肌前移,前臂置于中立位,肱骨外上髁显露清楚;屈肘外展90做旋后动作使能明显触摸到肱骨内上髁。在痛点作标记,常规皮肤消毒,取3cm长5号针头,进针达内上课处,抵及骨质,然后退针2~3mm,注射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镇痛液3~5ml。其他痛点阻滞同内上髁注射方法。

3、适应症

肱骨内上髁损伤或炎症,肱骨外上髁损伤或炎症。

4、注意事项

定点应准确无误,避免损伤神经和误入血管。

三、腕及手部痛点注射

1、常见痛点

尺骨茎突,各指伸、屈肌腱鞘。

2、操作方法

根据痛点,手中间位或掌面向上、下置于治疗台或床旁(卧位时)。寻找病变处痛点作标记,常规皮肤消毒用7号3cm针穿刺。根据不同部位,进针0.5~1cm,每点注射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镇痛液2~5ml。

3、适应证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腱鞘囊肿、腕周围韧带损伤,腕、手部扭伤。

4、注意事项 避免损伤神经、腱鞘和误入血管。

四、腰骶臀部痛点注射

1、常见痛点

双脊肋角,双L3横突,腰骶棘突、棘间,椎旁小关节,髂腰角,髂后上棘,臀上肌、臀中肌,坐骨结节下滑囊,尾骨等。

2、操作方法

病人取俯卧位,腹下垫薄枕。将腰、骶、臀部痛点找出作标记。常规皮肤消毒,取5号或7号8cm长注射针,垂直皮肤进针,针达病变部位时,病人出现酸、胀、重的感觉,回抽无血及脑脊液,每点注射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镇痛液3~5ml。

3、适应症 腰、骶、臀部肌筋膜综合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脊神经后支卡压症,强直性脊柱炎,腰椎棘突过敏,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等。

4、注意事项

L3横突痛点阻滞时避免进针过深;作棘间、黄韧带和椎旁小关节阻滞时避免误入蛛网膜下腔。

五、膝部痛点注射

1、常见痛点

胫骨内、外上髁及前缘、双膝眼,内、外侧韧带及关节缝,膑下滑囊,膝后侧股二头肌,半腱、半膜肌止点,腘窝滑囊等。

2、操作坊法

病人仰卧(膝前)或俯卧位(膝后)。膝前痛点阻滞:腘窝处垫薄枕,膝关节屈曲15~30,定点作标记;膝后痛点阻滞将下肢伸直,确定痛点并作标记,常规皮肤消毒,用5号5cm长穿刺针,垂直皮肤进针,到位后回抽无血,注射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镇痛液3~5ml。

注意事项

定位准确,避免损伤血管、神经,避免药物误入血管。

六、踝足部痛点注射

1、常见痛点 距下关节、跟腱、跟骨滑囊、跟骨前沿等。

2、操作方法

根据痛点部位,病人仰卧或俯卧,确定痛点并作标记,常规皮肤消毒,用3cm长6号注射针,与皮肤垂直进针,到达病变部位后,回抽无血,注射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镇痛液3~5ml,然后轻轻按摩,使药液扩散。

3、适应证 踝足部痛点阻滞适用于跟痛症、跟骨骨刺。

4、注意事项

避免损伤肌腱和药物误入血管。

第18篇:3.3_神经调节教案

3.3 神经调节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通过读图,98%学生会描述神经调节的过程 ②通过读图,90%学生知道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③通过读图,90%学生了解人脑和脊髓的结构;通过列举生活实例,90%学生了解人脑和脊髓的功能。 2.能力目标

①通过生活实例剖析,培养90%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②通过读图,培养90%学生读图能力。 3.情感、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①关注脑科学的前言进展。

②知道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懂得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

脑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神经系统的结构 【教学用具】

教学课本、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内容,先来看段视频,思考生物是根据什么来作出反应的?

生:环境变化(狮子辨别风向、斑马的行为;斑马根据感觉、气氛)。 师:好,请坐。我们可以看出,生物在接受了环境变化的信息后,迅速作出了反应,人也一样,人走路遇到障碍物是不是会绕开走,不热就会被绊倒。而承担信息处理重任的就是人体内的脑和脊髓。脑和脊髓与它们发出的周围神经一起组成了人体的神经系统。 2讲授新课

(一)神经系统

师:我们先来了解下人体的神经中枢。打开书本103页,读图3-14,并把右下角的列表填起来。

师:神经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生: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师: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生:脑和脊髓

师:中枢神经系统有什么作用?

生:接收并处理各种信息,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 师:回答的真棒。那周围神经系统由什么组成? 生:脑神经和脊神经。 师:周围神经系统有什么作用?

生:负责中枢神经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

师:也就是说他们把中枢神经处理的信息传递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对吧。那脑神经和脊神经分别负责哪些部位呢?

生:脑神经主要支配……,脊神经支配……。 师:那脑神经和脊神经还有哪些区别? 生:脑神经来自脑,有12对

师:对,脑神经是由脑发出的,有12对。那脊神经呢? 生:脊神经来自脊髓,共31对。 师:很好啊。他们的区别要分清楚了。

师:老师再来考考大家,是不是都记住了。位于最上面的是? 生:脑

师:位于脊柱里的是? 生:脊髓

师:他们共同组成了什么? 师:中枢神经系统 师:有什么作用?

生:接收并处理各种信息,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 师:由脑发出的神经叫? 生:脑神经 师:有多少对? 生:12对

师:由脊髓发出的神经 生:脊神经 师:有多少对? 生:31对

师:他们共同组成? 生:周围神经系统 师:有什么作用?

生:负责中枢神经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

(二)脑

师:我们先来认识下脑。

师: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部分,主要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个部分。

师:我们看这幅图,哪个是大脑?

生:最大的(最发达的、面积最大的) 师:最发达的这个是吧 师:那脑干在哪里? 生:最下面 师:小脑呢? 生:位于大脑后下方、脑干上面

师:大家回答正确啊。我们要注意下脑和大脑的区别,大脑是包含在脑里面的哦。别弄错了。

师:我们看下大脑。有没有感觉像电视里放的外星人的头。 师:他有什么特点?

生:大脑特别发达,分为左右两部分(分别具有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 师:对,大脑分为左右半球,分别管理人体不同部位。来看这张图,大家了解下就好。

师:还有什么特点? 生:凹凸不平师:那凹的是什么? 生:沟和裂 师:凸的呢? 生:是回。

师:大脑表面称为大脑皮层,为什么大脑皮层会凹凸不平,他有什么作用? 生:沟和回使大脑皮层面积大大增加。 (生:这种结构的意义?

师:大脑皮层由140亿神经元细胞体组成,人的大脑皮层表面积有480厘米²。伸展的大脑皮层完全放不进脑部。想象它是一张很大的纸,被揉皱后塞进一个小盒子里。)

师:那大脑的不同部位功能相同吗? 生:不同。

师:我们来看下书本104页图3-16,认识脑的不同部位,老师给大家2分钟来记忆下。

师:记住了,书本合上,老师考考大家的记忆。看看谁的记忆力最好。 师:这个部位与什么有关? 生:视觉 ……

师: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集中,所以有许多神经中枢,如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语言中枢等。其中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那说明动物有没有? 生:没有。可是老师,那鹦鹉呢?

师:鹦鹉只是模仿人类发声而已,老师问你今天天气怎么样?你说还不错或者晴朗。那问鹦鹉就只会说那依据。所以不能说他会说话哦。

师:明白了吗?我们接下来想一想,为什么上课上了一定时间后,要课间休息? 生:因为大脑疲劳了,要休息。

师:对。在上课的时候,人的注意力会很集中,所以大脑很容易疲劳,我们需要适当的放松。

师:那如何保护我们的大脑? 生:……

师:认识了大脑,来认识下小脑。小脑位于哪里? 生:大脑后下方,脑干背侧。 师:小脑有什么作用?

生: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和维持身体平衡。 师:为什么这个人走路不稳? 生:因为他小脑损伤。

师:对,小脑损伤,会使人站立不稳,行走摇晃,平衡失调等。因为小脑有什么作用?

生: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和维持身体平衡。 师:好,我们再来看下,脑干。 师:脑干位于哪里? 生:大脑的下面。 师:他有什么功能?

生: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它无须任何意识的干预就能保持着生命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脑干损伤危及生命。 师:如果脑干损伤了,你感觉会有什么影响? 生:呼吸困难……

师:有道理。如若损伤,将引起……

师:那我们平常说这个人是植物人,他还没死,怎样才能判定一个人真的死了呢? 生:脑死亡 师:看下这则材料。(读一下材料加颜色的字)

(三)脊髓

师:我们说处理信息的除了脑,还有脊髓,脊髓位于哪里? 生:脊柱里。

师:我们来看下脊髓的结构和功能。书本105页中间的两段话。老师找个同学总结下。

生:老师总结下:1.脊髓是脑干的延续;2.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呈扁圆柱形;3.由许多神经元组成。 师:他有什么功能?

生:有许多躯体和内脏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能完成躯体和内脏的反射活动。还能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师:老师总结下……我们刚才说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而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所以脊髓一般受大脑的控制。 填一填

【板书设计】

第3节 神经调节

(一)神经系统

(二)大脑的结构、功能

(三)脊髓

第19篇:苏教课标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神经调节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概述反射和条件反射。

4.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二)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提高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及科学探究的能力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培养合作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用脑,培养珍惜健康、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概述反射和条件反射。

4.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教学难点

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概述反射并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教师(分发给每位学生一枚硬币):今天上课以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活动。请每位同学准备一张纸,用笔沿着硬币的外轮廓在纸的不同位置上画10个圆,给这些圆分别标上10个数字。随意写出这些数字,不要按照顺序。然后再拿起硬币,把它放到圆圈上,按照数字次序依次摆放。

学生:完成活动。

教师:这是一项非常简单的活动,这项活动涉及到那些器官?

学生:(回忆活动的过程)手,眼睛、脑等。

教师:即使一个很简单的活动也需要这么多的器官参与,而且各器官之间相互配合,有条不紊,好像受到统一的指挥,你知道身体内的这个指挥官是什么吗?

学生:神经系统。

教师:我们的身体之所以如此协调,做出许多精细的活动,主要是神经系统在起调节作用。神经系统为什么有这么完善的调节作用呢?这与神经系统的组成有关。接下来我们就学习这部分内容。

新课教学: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学生自学关于神经系统的组成的教材内容,并让学生概括这部分内容。

二、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教师: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学生:神经细胞。

教师: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小小的神经元很神奇,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人体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系统,比电脑复杂得多。

教师请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神经元玻片标本,并对照神经元的模式图,自学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思考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

师生归纳: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枝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枝的树突;神经元的功能是接收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教师提问:说一说什么是神经纤维、神经末梢以及神经?

学生:神经元长的突起及套在外面的髓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枝叫做神经末梢;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

三、脊髓

教师出示脊髓的模式图。

教师:脊髓存在于脊柱的椎管内,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脊髓横切面玻片标本。

学生观察到脊髓由中央呈现蝴蝶状的灰质和周围的白质组成。

教师:灰质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集中的部分,色泽灰暗;白质是神经纤维集中的部分,色泽白亮。在脊髓的灰质里有活动中枢,控制着一些简单、低级的活动,如人的排便、排尿等。脊髓发出脊神经分布于人体的躯干和四肢。

四、脑

教师出示脑的结构模式图。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中脑这部分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1.脑的组成?2.大脑的结构?3.大脑的主要功能区?4.脑神经及分布?5.小脑的主要功能?

师生归纳: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面是灰质,也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大脑皮层以内是白质,由神经纤维构成,大脑的神经纤维在大脑两个半球、小脑、脑干和脊髓之间传输信息。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中有调节心跳、呼吸和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中枢。

第20篇:七年级生物下册神经调节教学反思

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学生较易得到脑主要分为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那么各部分有什么作用?因为脑科学内容复杂不适合学生作探究和猜测,为了避免教师单纯作介绍,我主要举例出各种病例,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明白各结构的功能。如:布置学生对照教材的图“人脑不同部分的功能”去理解大脑知识的介绍,再进行理解应用:

张强是一位建筑工人,在一次外墙粉刷作业中,不小心从3米高的脚手架上摔下来。经此劫难,原来视力正常的他,现在眼睛却看不见任何东西了。经医生检查,知道他的眼睛并没有器质性的损伤。据此你判断一下,张强受损的部位可能是( )

同理,如:老王脑部有疾病。一天外出时,他看到前面有一条小沟,却迈出了很大的一步,据此可推断老王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生命活动的病人,这种病人的脑结构中肯定没有受损的是( );

进一步,引出学生讨论:在平时的生活中,尤其运动时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头部?科学用脑要注意哪些事项?

这样通过学生有意识地带着问题阅读,容易进行对照理解,也让学生发现了自己身上的科学。

2、周围神经系统承担着信息的传导功能。在学生掌握脑和脊髓的结构和功能后,对于脑发出脑神经,脊髓发出脊神经才容易理解,因而这部分知识可列为最后一部分。此时学生已具备相应的一些知识基础,可以利用P112神经系统和神经分布图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周围神经系统的功能。

本节内容经适当调整教学顺序和增删知识点后,教师教学更加符合逻辑性,学生的学习也顺利地多,而另一方面,利用生理知识与人人息息相关,学生往往容易也乐于联系自己实际进行思考。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教材中列举的为数不多的几个知识点。学生看懂教材了,才便于他们自己的课后巩固复习。

生物七下神经教案模板
《生物七下神经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