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小数数学经典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1-27 08:36:39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小学数学教案:小数乘以小数三

第五课时:小数乘以小数

(三)

教学内容:课本第3页例4及“做一做”题目,练习一的第12题、第14题、第16题前两行。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法则,懂得乘数是带小数的小数乘法的意义,明确积与因数的大小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1.口算。(练习一的第14题)

2.计算下面各题,并讲一讲计算过程及算式表示意义。 1.7×0.025

0.012×5

0.308×0.0015

二、揭示课题。

三、新授。1.教学例4。

一个奶牛场八月份产奶18.5吨,九月份产的奶是八月份的2.4倍,九月份产奶多少吨?

(1)读题,审题,列式。

(2)讲清18.5×2.4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3)学生计算,解答。 2.讲解积与因数的关系。 练习:

0.07×0.8

2.8×0.95

1.45×1.2

0.72×1.01 学生分组计算后观察:前两道算式和后两道算式被乘数和积的大小。

小结: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四、巩固练习。

1.说出下面算式表示意义,后计算。 1.25×50 表示50个1.25 0.372×0.12

表示0.372的百分之十二。 0.128×1.25

表示0.128的1.25倍 2.在□内填大于号、小于号或等号。 11.9×0.9□11.9

0.32×1.01□0.32

22.3×1.0□22.3

0.86×1.4□1.4

五、课堂练习。

练习一的第12题、16题前两行。

推荐第2篇: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除法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除法

一、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笔者认为教学中成功的关健在于:教师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

1、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激发探索知识的愿望,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差异,处于同一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差异。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计算,有的人擅长逻辑思维,这就是学生 的实际。教学要越贴近学生的实际,就越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索知识,包括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2、遇到课堂中学生分析问题或解决问题出现错误,特别是

第 1 页 一些受思维定势影响的规律性错误比如学生在处理商的小数点时受到小数加减法的影响。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是批评、简单否定还是鼓励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发现错误,验证错误?当然应该是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想法。学生对自己的方法等于进行了一次自我否定。这样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就比较深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分析或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自我否定,有利于学生促进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

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数学语言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因此,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教学思路

一个数除以小数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的重点知识之一。本节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

第 2 页 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1、调查分析

在教学小数除法前一个星期,笔者对曾对班内十五位同学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调查,(调查结果见附表)笔者认为学生存在很大的教学潜能,这些潜在的能源就是教学的依据,教学的资源。从上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学生对小数除法的基础掌握的比较巩固。

(2) 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潜力。

(3) 优秀学生与学习困难生对算理的理解在思维水平上有较大差异。但对竖式书写都不规范。

笔者认为小数除法如果按照教材按部就班教学是很不合理的,不仅浪费教学时间,而且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小数除法,不利于知识的系统性的形成,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因此,笔者选择了重组教材。(把例6例7与例8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利用迁移,明确转化原理

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的算理是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就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为了促进迁移,明确转化移位的原

第 3 页 理,可设计如下环节: (1)、小数点移动规律的复习(2)、商不变规律的复习(3)、移位练习

3、试做例题,掌握转化方法

明确转化原理后,让学生试算例题。在试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抽象出转化时小数点的移位方法,最后概括总结出移位的法则。具体做法如下:

①.学生试做例题6例题7,并讲出每个例题小数点移位的方法。

②.学生试做例8 ③.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转化时移位的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在得出计算法则后,还要注意强调:

(1)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取决于除数的小数位数,而不由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确定。

(2)整数除法中,两个数相除的商不会大于被除数,而在小数除法中,当除数小于1时,商反而比被除数大。 (3)要注意小数除法里余数的数值问题。对这一问题可举例说明。如:57.424,要使学生懂得余数是2.2,而不是22。

4、专项训练,提高转化技能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被除数可能出现

第 4 页 以下情况:被除数仍是小数;被除数恰好也成整数;被除数末尾还要补0。针对上述情况可作专项训练:

①.竖式移位练习。练习在竖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要求学生把划去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小数点写清楚,新点上的小数点要点清楚,做到先划、再移、后点。这种练习小数点移位形象具体,学生所得到的印象深刻。

②.横式移位练习。练习在横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由于划、移、点只反映在头脑里,这就需要学生把转化前后的算式建立起等式,使人一目了然。(1)判断下面的等式是否成立,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要使下列各小数变成整数,必须分别把它们扩大多少倍?小数点怎样移动? 1.2 0.67 0.725 0.003 2.把下面的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是多少? 1.342, 15, 0.5, 2.07。 3.填写下表。

根据上表,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空,并说明理由。 (1)562828=201; (2)56280280=( );

第 5 页 (3)562800( )=201; (4)562.82.8=( )。

(重点强调(4)的理由。(4)式与(1)式比较,被除数、除数都缩小了10倍,所以商不变,还是201,即562.82.8=562828=201)

(该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学生的讲与练,理解其转化原理是:当除数由小数变成整数时,除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被除数也应扩大同样的倍数。)

(二)探究算理 归纳法则 1.学习例6:

一根钢筋长3.6米,如果把它截成0.4米长的小段。可以截几段?

(1)学生审题列式:3.60.4。 (2)揭示课题:

这个算式与我们以前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除数由整数变成了小数。)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数除以小数。(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 (3)探究算理。

①思考: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现在除数是小数该怎样计算呢? (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怎样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呢?

第 6 页 ②学生试做:

板演学生做的结果,并由学生讲解: 解法1:把单位名称米转换成厘米来计算。 3.6米0.4米=36厘米4厘米=9(段)。 解法2:

答:可以截成9段。

讲算理:(为什么把被除数、除数分别扩大10倍?) 把除数0.4转化成整数4,扩大了10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要使商不变,被除数3.6也应扩大10倍是36。

小结:这道题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①改写单位名称;②利用商不变的性质。) (3)练习:完成例7 思考:你用哪种方法转化?为什么?

同桌互相说说转化的方法及道理。独立计算后,订正。例7里的余数15表示多少?

强调: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多少倍,由哪个数的小数位数决定?

(由除数的小数位数决定。因为我们只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就成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如0.7560.18=75.618。) (设计意图:在试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转化时小数点的移位方法,为自主概括法则作铺垫)

2.学习例8:买0.75千克油用3.3元。每千克油的价格是

第 7 页 多少元?

学生列式:3.30.75。

(1)要把除数0.75变成整数,怎样转化?(把除数0.75扩大100倍转化成75。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应扩大100倍。)

(2)被除数3.3扩大100.倍是多少?(3.3扩大100.倍是330,小数部分位数不够在末尾补0。)

(3)学生试做:

第 8 页

推荐第3篇:(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 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

内容:小数的意义 课时: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过程:(课前安排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小数)

一、生活中的小数

谈话引入:新的学期开始了。同学们又长大一岁了。今年是——2008年。你们多大了?板书出数据。总结出“整数”。生活中除了碰到这些整数,我们还会碰到——小数。你在哪里遇到过小数?说一说。

二、小数的意义

1、阅读书上P2的生活中的小数。(了解学生对小数读法掌握情况)

2、学生试着解释这些小数的意义。(初步感知小数的意义。)

3、一同探究小数意义。(让学生从附页中剪下图形)

师:用一个正方形表示“1”,把平均分成10份的正方形,其中的1份涂色,另一个其中的3份涂色,并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110,310 师:110也可以写成小数0.1,0.1表示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310也可以写成小数0.3,表示什么意义?

师:请同学们把平均分成100份的正方形,其中的1份涂色,另一个其中的23份涂色,并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1100,23100 师:写成小数怎么表示,说说表示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想想,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怎么用小数表示?59份呢?表示什么意义?

观察这些分数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母都是

10、100、1000„„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xj5u@163.com -----

--1--

5、观察这些小数和分数,你有什么发现?

6、我们在写整数时都可以按照数位顺序表来写,小数可不可以呢?看P5的计数器。了解数位顺序。明确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的各数表示什么。边想边填。

三、运用拓展

1、完成试一试。注意学生的读、写小数。

2、完成练一练。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xj5u@163.com ----- --2--

推荐第4篇:小学数学教案: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9-10页。

教学目的:会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应用于小数的计算,并会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54 1.250.8 32254 0.5200 0.51.01 125188 问:连乘的式题你是怎么算的?

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学过那些运算定律?

(主要从运算定律的内容、运算定律的字母表达式、举例说明应用运算定律怎样使计算简便来说明)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ab=ba (ab)c=a(bc) (a+b) c=ac+bc 2.用简便方法计算。

25464 478125 4899 5461+6146 3.分组计算下面各题。

0.71.2 1.20.7 (0.80.5) 0.4 0.8(0.50.4) (2.4+3.6) 0.5 2.40.5+3.60.5 左边和右边对应算式结果相同吗?哪一种算法比较简便?为什么?

4.小结: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小数乘法也可以运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板书课题: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二、新授。学生尝试计算。

0.254.784 0.65201 =0.2544.78 =0.65(200+1) =14.78 =0.65200+0.651 =4.78 =130+0.65 =130.65 学生板演后,要讲出简算依据。

小结:运用定律计算,如果能设法使一个因数转化为整百数或者两个因数相乘的积为整百数就能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1.用简便方法计算。

0.250.12548 3.21.25 0.50.46+0.50.54 2.599 2.课本第10页做一做。

四、作业。 练习三第

3、

4、5题。

课后小结:

推荐第5篇:认识两位小数 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

认识两位小数

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初步理解两位小数的含义;

2.知道小数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小数的数位;

3.学会两位小数的读、写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能熟练地读、写两位小数;

2.通过直观演示、迁移类推等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根据小数点易丢、易错,对学生进行做事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2.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小数数位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米尺、投影仪、米尺示意图.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口答:1米=(

)分米=(

)厘米

1元=(

)角=(

)分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大家知道,1分米是10厘米,那么1厘米用分数、小数表示是多少分米?1厘米用分数、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呢?这节课继续学习两位小数.

板书课题:认识两位小数

2.教学例4.

出示米尺示意图.

(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①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为什么?

②2厘米、5厘米、15厘米…… 使学生明确:1厘米可以用 米来表示,几厘米可以用 米来表示.(引导学生在米尺示意图上标出各分数) (2)鼓励学生任意举例.

(3)教学两位小数的写法.

提示:百分之几的分数也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①回忆 写成0.1的方法;

② 米写成小数.不够1米,整数是0;也不够1分米,小数点右边第一位也写0. 一米. 米要在小数点右边第二位写“1”,就是0.01米,读作:零点零③类推:2厘米、5厘米、15厘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要求学生说出思考方法,注意:将15厘米写成0.15米后,读数可能有难度,教师给予点拨) ④学生任意说出几个两位小数.

⑤反馈练习:122页做一做第3题.(独立填空,同桌交流) 3.教学例5. (1)引导学生讨论:1分、2分、2角5分、1元3角8分用分数、小数表示是多少元?

明确:

①元、角、分为单位的钱数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表示方法;

②区分2分、2角5分中的两个“2”表示的意义.

交流后板书:1分= 元=0.01元

2分= 元=0.02元

2角5分= 元=0.25元

1元3角8分=1.38元

(2)反馈练习:122页“做一做”第2题.(独立完成,同桌交流)4.教学例6.

出示复合片(抽拉)

(1)引导学生观察:一小格用分数、小数表示分别是多少? 3个格、36个格、10个格……

(学生任意举例) 明确:

①每个正方形图都表示整数1”.

②表示百分之几的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2)渗透“十进”关系.

讨论:0.10为什么等于0.1?

点拨:10个小方格是

示是0.1.

即0.10,也可以看作1个长条,即 ,小数表明确:①10个0.01是0.1;

②10个0.1是1.

板书: =0.01

=0.36 =0.03

=0.10=0.1 (3)反馈练习:122页“做一做”第1题.(独立完成,同组互议) 5.教学小数数位和读法. (1)引导学生自学122页上半部分.

思考:通过读书你明白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

①小数的数位顺序;

②小数的读法.

(2)点拨:

①整数、小数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②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③百分位后面还有数位,以后再学.

(3)检查效果:出示120.85 要求:

①指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数位名称.

②读出小数.

板书:(见板书设计) (4)质疑. (5)反馈练习:读出下面各小数,说出各小数的数位名称.

出示:10.1 15.49 100.48 0.7 0.34 0.05 90.06 2.07

三、巩固发展

1.124页二十九第1题(填书,同桌互议) 2.124页练习二十九第2题

(互问,重点明确同一个数字“1”所在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3.填空.

(1)10个0.01是(

).

(2)0.01是(

)分之一.

(3)98厘米=(

)米.

(4)4元零7分=(

)元.

(5) =(

).

(6) =(

).

(7) =(

)=(

) 4.判断.

(1)0.37中,没有整数部分,只有小数部分.(

) (2)7.25读作:七点二十五.(

) (3)3.02元表示3元2角.(

) 5.出示:

7、0、6三张卡片,一学生将“.”放在三个数字之间,使它们成为一个较大的数和一个较小的数,并读出来.

(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小数点位置的重要性,渗透做事要认真仔细的思想)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对小数又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二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懂得了小数的数位和读法.有关小数的知识今后还要继续学习.

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九.3题.

六、板书设计

认识两位小数

例4

例5例6 1分= 元=0.01元

=0.01 2分= 元=0.02元

=0.03 2角5分= 元=0.25元

1元3角8分=1.38元

读 作: 一 百 二 十 点 八 五

.1

=0.36

=0.10

=0

推荐第6篇:小学数学教案:一个数除以小数综合练习

一个数除以小数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练习五第11-17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重点、难点:提高小数除以小数的笔算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小黑板出示下列口算题。2480=0.3 2.730=0.09 3.20.4=8 0.630.09=7 490.07=700 5.60.08=70 720.09=800 5.40.09=60 4.80.12=40 260.13=200 3.60.03=120 250.05=500 2.笔算下列各题。

111.353=2.1 10.810.47=23 25.20.18=140 学生做完后,指名说一说各题的计算过程的计算法则。

二、口算练习。

做练习五的第11题。

让学生直接把答案写在书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小数点移动和商不变的性质。

做练习五的第12题。

教师让学生审题,并提示根据左面第1栏已填出的被除数、除数和商,按照右面各栏已填出的数与第1栏对应数的变化,填写各栏的空格。

做完后,要让学生说一说填写的依据是什么?是什么样考虑的?

四、笔算练习。

练习五的第13题中第1行的3道小题。

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集体订正。

五、综合练习。

1、做练习五第14题。

教师让学生审题后,想一想,这道题中各小题是根据什么来做题的。做完后,集体订正。

2、练习五的第15题。

让学生审题后,列式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五第17题。

教师先提示: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是60,改写的方法应是怎样的?学生计算时,教师要注意改写的方法,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时,要让学生说明每道题是怎么改写的。然后教师总结:改写的方法要根据进率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将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以进率。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选做练习五的第18*题。

这道题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必要时教师提示:这四道小题是应用乘、除法的意义,根据等号右边的得数与左边已知数的大小比较,来判断应该填什么运算符号。 集体订正时,教师提问学生是怎样思考的。经过得数与左边已知数的大小比较,来想81○0.5=40.5,因为乘数大于1,积比被乘数小,所以在○里应填“”。其他各题可以类推。

六、作业。

练习五的第13题中第

2、3行的6道小题和第16题。

推荐第7篇: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小数的大小比较苏教版

课题:小数的大小比较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从中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数学推理。

2.通过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主题图,谈话引入:今天天气真热,童童想到冷饮店买些冷饮。请大家观察价目表,看看这里有哪些品种的冷饮,价钱分别是多少? 学生看图,教师指名说说每种冷饮的名称和价钱。

教师整理板书:雪糕0.8元,冰棍0.6元,冰砖1.5元,蛋筒2.2元。 提问:通过这些商品的价钱,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2.谈话:童童想买雪糕和冰棍,她想知道哪个贵一些,你能帮她比一比吗? 揭题: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提问:如何比较0.8和0.6的大小? 课件出示:0.8 ○ 0.6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并选派代表交流、汇报想法。

想法一:0.8元是8角,0.6元是6角,8角大于6角,所以0.8>0.6。 想法二:0.8=8686,0.6=,>,所以0.8>0.6。 10101010出示两个正方形,让学生在正方形中分别涂色表示0.8和0.6,再比一比。(得出0.8>0.6) 小结:两个小数都是零点几的,我们可以比较它们的小数部分,十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2.试一试。

提出问题:比一比雪糕和冰砖的价格,并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出示:0.8 ○ 1.5 (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想法。 想法一:0.8的整数部分是0,1.5的整数部分是1,那么0.8肯定小于1.5,所以雪糕便宜。

想法二:0.8写成分数是

88,

(2)谈话:同学们说得很多,这些方法都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我们还可以用数轴来表示这两个数。

(出示数轴图)提问:你能在数轴上标出0.8和1.5的位置吗? 学生在教材中的数轴上标出两个小数的位置。 学生汇报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结: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不相同时,可以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3)引导:在数轴上标出0.6,比较0.6、0.8和1.5这三个数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学生独立标出位置,并比较大小。

(4)任意选两种冷饮,比一比价格,再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主要比较以下四种情况: 0.8○2.2 0.6○2.2 1.5○2.2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交流比较的方法,师生共同讲评。

比一比:四种饮品,哪种冷饮最贵,哪种最便宜,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回答) 3.小结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提问:我们在比较小数的大小时,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再全班交流,最后教师总结。 (1)采用换算单位法,把较大的单位换算成小的单位。

(2)数轴比较法,先把这些数依次在数轴上标出,然后比较其大小。

(3)整体比较法,即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谁大这个数就大;位数不同,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时候,就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1题。(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两条彩带各长多少厘米吗?(6厘米和9厘米) 再问:用分米作单位,这两条彩带分别长多少? 再问:你能比较这两个小数吗?(0.6分米

让学生先根据图中的涂色部分写出小数,然后比较大小。 指名汇报,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比较方法。 3.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回顾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再独立完成,完成后指名汇报。 4.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先在数轴上标出数,然后按顺序把三个数填入括号内,最后集体交流,说说比较的过程。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推荐第8篇:13、小数加减法的练习课 小学数学教案

小数加减法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熟练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会口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能力目标: 会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正误的辨析。 情感目标: 在练习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支点:

德育点: 在竞赛中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

拓展点: 利用小数加减法解答带有*的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今天咱们就来比一比,看谁学得棒!

出示课题(小数加减法的练习) 1. 视算:

0.29+0.1 0.6+0.13 0.65+0.35 4+5.6 10-0.7 0.26+0.14 7.2+8 0.11+9.9 1.8+8.2 0.86-0.15 4.75+4.2 0.8-0.6 5-0.58 8-0.91 5.4-2.7 10-0.9 5+6.5 ( )+0.75+1 0.48+( )=10 10-0.09 2.板演:(用竖式计算)

4.178+12.5 12.5-3.18 7-0.956 14.36+17.24 3.判断并加以改正

18.3 改正 25.61 改正

- 7.52 - 2.72 10.82 22.99

二、列式计算下列各题:

(1)0.84与9.16的和是多少?

(2)从80中减去40.68的差是多少?

(3)比8.44多6的数是多少?

*(4)0.95比9.5与5.9的差少多少?(9.5-5.9)-0.95 *(5)3个0.05的和是多少? 0.05×3

三、应用题:

1. 甲班捐款100元,比乙班多捐10.8元,乙班捐多少钱?甲、乙班共捐多少钱? 2. 测量水池蓄水的深度把6M的竹竿直插入水中,在泥中部分是0.7M,露出水面2.15M,水池蓄水的深度是多少?

*3.三张相同的纸贴在一起,粘贴处为0.04CM,每张纸长0.8M 求粘贴后的全长?

四、作业: 练习册P17-18

推荐第9篇: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小数数学第三册教案第二单元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小数数学第三册教案

第二单元教案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起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

进率,学习用刻度尺量线段(限整厘米)。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厘米和米不多,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缺乏明确的认识。不过学生一般都

有一根20厘米长的小尺子,从尺子上可以看到厘米。所以教材想从厘米讲起,然后再讲米,以 及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材采用出示实例的方法,让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学习量线段的长度。

教材注意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1厘米、1米大致

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

度的方法(限整厘米),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 2. 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第 1 页 课时安排:2课时 1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0页例1~例3,练习三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 整厘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把11厘米长和10厘米长的纸条,分别横着和竖着贴在小黑板上,举起来让学生观察看哪根

纸条长哪根纸条短。学生一般会认为竖着的纸条长,这时教师可以提问:

怎样才能知道究竟这两根纸条哪根长呢?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一把米尺,要知道

两根纸条的长度可以用尺去量一下。然后开始量纸条的长度,用红粉笔对着尺子上的刻度把横

放的纸条的长度标出来,用白粉笔把竖放的纸条的长度标出来。分别告诉学生从0 刻度到红色

标记这一段是横放的纸条的长度,从0刻度到白色标记这一段是竖放的纸条的长度。然后提问

第 2 页 哪根纸条长?(横放的纸条长。)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要知道一个东西的长度只凭眼睛看往往是不准确的,需要用尺去量。接 着再问:

要想知道我们用的铅笔的长度该怎么办?要想知道粉笔的长度该怎么办?

对,要想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要用尺来量。如果要量像铅笔、粉笔这些比较短的东西,可

以用厘米作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厘米,学习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二、新课 1.认识米尺。

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生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的线叫刻度线,然后提问 你们的尺上有几种刻度线? 有哪些数字?

每个数字都对着哪种刻度线?

尺的左端的刻度线对着几?对着0,这叫做尺的0刻度。 之后,教师在尺上边比划边告诉学生:

从0到1的长度是1厘米,从1到2的长度也是1厘米每相邻两个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

第 3 页 米。

2.认识1厘米、几厘米。 (1)初步认识1厘米、几厘米。

教师在米尺上从0指到1,说:刚才我们知道了从0到1是1厘米。

再从0指到2,从0指到3提问:那么从0到2是几厘米?从0到3呢?让学生在自己的

尺上先找到0刻度,再在尺上指出1厘米、2厘米、3厘米的长度,要说出从哪儿到哪儿。 (2)认识1厘米的实际长度。

①先让学生在自己尺上指出1厘米的长度,然后让学生打开教科书,说明例1下面的那条线段的 长度就是1厘米。

②教师拿出一颗图针,也让学生拿出一颗,与1厘米长的线段比一比,通过比使学生看到图钉 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③让学生在尺上比一比自己手指的宽度,看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④让学生用手指比划一下1厘米的长度。

教师小结:我们认识了厘米,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那么怎样用厘米作单位去县物体的长度呢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第 4 页 3.用厘米量。 (1)估量纸条长度。

教师出示5厘米长的那根纸条,同时让学生也拿出比较短的那根纸条,说:刚才你们量过自

己的食指大约有 1厘米宽,现在估计一下你们拿出的纸条是几个食指宽,也就是有几厘米长。

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讲解:你们估计得对不对,我们可以用尺量一量,那么怎样用米尺量 一个物体的长度呢? (2)用尺量纸条。

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量时,先把尺的0 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尺上的

刻度几,这根纸条就是几厘米。现在这根纸条的右端对着 5,那么它就是5厘米。

②让学生看例3,把纸条的长度填在书上的括号里。 ③让学生照老师的方法量自己的纸条。学生量时,教师要注意巡视,看学生是否把尺的0刻度

对准纸条的左端,对于不正确的量法要加以纠正。 ④启发引导学生说说量纸条的方法。 课间活动。

三、巩固练习

教师: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厘米,会用尺量纸条的长度了,

第 5 页 那么量别的物体长度的方法是不

是与量纸条一样呢?是的,不论是量什么物体的长度都要把尺的0 刻度对难要量的物体的左端

,看右端对准尺上的刻度几就是几厘米。下面我们就来做几个量物体长度的练习。

第 6 页

推荐第10篇:小学数学教案:一个数除以小数的巩固练习

一个数除以小数的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练习五的第3-10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出示复习用的口算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小黑板出示下面的口算题,指名口算。3.20.8=4 420.7=60 2.60.13=20 840.7=120 0.810.09=9 6.40.08=80 350.5=70 6.30.09=70

2.41.2=2 360.06=600 4.80.04=120 720.6=120 指名说一说口算“6.40.08”、“360.06”和“2.60.13”时,是怎样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的。

2、教师出示下在两道题,请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85.10.23=370 46440.86=5400

做完后,让两名学生对照自己做题的过程,说一说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二、巩固练习

1.练习五第3题。

让学生审题,找出每道题错在哪里?原因是什么,教师指名回答。 2.练习五第4题。 学生独立计算。 3.练习五第5题。

让学生把答案直接写在书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4.练习五第6题。

先让学生观察左面一栏各题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的移动情况。要求学生根据第1小题的计算结果,直接写出第

2、3小题的得数。教师巡视时,注意学生是怎样根据除数和被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而使商不变的。

教师让学生自己计算右面一栏的3小题。做完后问: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被除数不变。除数是第2题比第1题缩小100倍,也就是除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商扩大了100倍,也就是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两位。第3题的除数比第1题的除数缩小1000倍,也就是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商扩大了1000倍,也就是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5.练习五第7题。

让学生先审题,第4道小题的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特点?怎样根据这些特点来做题。做完后,教师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根据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来计算的?”“哪道题的商比被除数大?”

6.练习5第8题中第1行的3道小题。让学生独立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7.练习五第9题。

教师要求学生按照题意列式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作业。

练习五第8题中第

2、3行的6道小题和第10题。

第11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7 小数除以整数丨浙教版

课题名称

《小数除以整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方法:利用知识迁移,明确转化原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教学策略:

建议:

1、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多媒体。

2、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办法:利用知识迁移,明确转化原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二、

引导

引导和主导

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00÷5=

576÷48=

832÷32=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先看除数是几位,然后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前几位不够除时,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写在那位上面,不够商1,O占位。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瞧,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身体可棒呢!(出示教材第24页情境图)让学生先说一说从图上都看到了哪些信息,然后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已知条件和问题: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思路分析

2.师引导学生思考: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22.4÷4。

让学生观察,这道算式和前面学习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

通过观察,学生会看出这道算式的被除数是小数。

3.揭题:那么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知识——小数除法。(板书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旧知识迁移

铺垫

创设情境

三、

互动新授

引导和主导

1.

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

组织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展示各种算法:

生1:22.4km=22400m,22400÷4=5600m.5600m=5.6km。22.4÷4=5.6。

生2:可以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来计算。

生3:还可以列竖式来计算。

2.师引导学生思想讨论:怎样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

小组交流后汇报:先把被除数22.4扩大10倍,转化成224÷4=56,所得的商再缩小到原来的

,所以22.4÷4=5.6。

3.引导用竖式计算:如果不转化成整数除法,直接用22.4÷4,你会怎么做?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让几名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教师根据学生竖式,演示(见板书设计竖式):

根据学生的竖式追问:24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24表示24个0.1,再用24个0.1除以4就是6个0.l,所以要在5的后面点上小数点来表示。

4.提问:同学们观察一下,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5.归纳总结: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新授

1.

完成教材“做一做”。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独立完成练习题,完成后组织学生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教师要注意学生处理商中小数点的情况,学生在写商时可能会漏掉小数点或点错小数点位置。

2.完成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除法算式,集体订正。提问: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除法和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对比,让学生理解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商的小数点的处理问题。

3.完成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2、5题。

先把题目的要求读一读,然后同桌互说,再指名说一说。

四、

巩固拓展

引导

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学生反馈)

作业:教材第26页第1、2、3题。

课堂巩固

五、课堂小结。

引导

课后巩固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分层作业设计

第12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7 小数除以整数丨浙教版

1.初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类推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例题主题图及投影片。

1.

做一做

3里面有(

)个1

3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

0.5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

3.5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

2.计算。

224÷4 72÷6 345÷15

(1)分组指定一题,独立完成。

(2)投影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并集体订正。

(3)重点说一说224÷4这道题是怎样算的。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这节课我们就用同学们掌握的这些知识来学习新知识。

讲解教材第24页例1。

创设故事情境,引出王鹏晨练的故事。

(1)谈话:了解学生晨练的益处。

(2)投影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图意。

师提问:王鹏坚持晨练,按计划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3)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2.4÷4

(4)观察算式并回答。

师:这里的除法和前面学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通过观察,学生发现原来学的是整数除法,现在是用小数除以整数。

思考: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算?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意见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时,教师巡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5)先思考,再尝试解答。

提问:在不改变商的大小的前提下怎样把小数变成整数呢?

学生独立思考,并大胆阐述自己的想法。教师在聆听学生想法的同时,及时概括出学生的方法,说明方法的弊和利。

方法一: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再计算。但在算224÷40时会遇到不能整除的问题,所以学生仍然不会做。

方法二:把22.4千米化成22400米,再计算。教师板书学生的思考过程:

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

提问:在用方法二计算时有什么感觉?(比较麻烦)

师: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种简便算法,就是直接用小数除以整数。

(6)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指导学生列出竖式

后,教师用纸盖住被除数小数点后面的4,问学生:

这样的计算会吗?

学生算出来后,提问:这个余下的2表示什么呢?(表示2个一)

这时把盖住的纸揭去,并且把小数点后面的4写在2的后面,问学生:这个24又表示什么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表示24个十分之一。

师:用24个十分之一除以4,每份应该是多少呢?(每份是6个十分之一)怎样在商上面表示6个十分之一呢?(在6的前面点上小数点)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提问:用这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和把22.4千米化成米计算的结果相同吗?(相同)说明了什么?(说明这道题的结果是正确的)观察这个竖式中被除数和商的小数点,你发现了什么?(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是对齐的)

(7)观察比较。

22.4÷4与前面准备题中224÷4比较,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学生观察后,小组内探讨交流。集体反馈。

计算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计算22.4÷4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1.算一算。

57÷3 5.7÷3

2.计算下面各题。

(1)6.25÷5 (2)26.4÷4 (3)14.7÷7 (4)43.5÷15

3.张新买了7本《冒险小虎队》,共计46.9元。每本售价多少元?

4.一根绳子全长21.6米,把它剪成12根跳绳。平均每根跳绳长多少米?

第13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7 小数除以整数丨浙教版

l

教学目标:

1.

初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2.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类推能力。

3.

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l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l

教学学具:

多媒体课件。

l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回忆整数除法的意义

2.

计算:

84

÷

6

224

÷

4

416

÷

32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着重说一说224

÷

4

的计算过程。

引导学生总结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师:同学们对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的很好,这节课我们就用同学们掌握的这些知识来学习新知识。

【设计意图:以上设计复习了旧知,找准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新知的探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通过训练和激疑,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

教学例1

1.

【多媒体出示课件】创设故事情境,引出图中故事。

师:运动员坚持训练就可以拿到好成绩,我们如果坚持晨练就可以锻炼身体。

王鹏坚持晨练,按计划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学情预设:学生能找出条件4周是时间,22.4千米是路程,问题是求平均数,所以应用除法算式计算】

2.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22.4

÷

4

=

3.

观察算式并回答:

这里的除法和前面学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呢?(被除数是小数。)

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板书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4.

先思考,再尝试解答。

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时,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学情预设:估计学生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在不改变商的大小的前提下把小数变成整数来算,另一种是直接用小数来计算。】

师:在不改变商的大小的前提下,怎样把小数变成整数呢?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以下板书:

22.4

千米

=

22400

22400

÷

4

=

5600

5600

=

5.6

千米

师:这样做虽然可以算出结果,但是计算时有什么感觉?(太麻烦了。)

师: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种更简便的算法,这就是直接用小数除以整数。

【设计意图:尽量先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同时注意尊重学生的想法,给他们相互交流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体现数学算法多样化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思维。】

5.

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列出竖式

4

后,用纸盖住被除数小数点后面的4,问学生:

4这样会计算吗?

余下的2表示什么呢?(表示两个一)

5

4

2

0

2

……

2个

这时把小数点后面的4写在2的后面,问:这个24表示什么呢?

5

4

2

0

2

4

……

24个十分之一

用24个十分之一除以4,每份应该是多少呢?

(6个十分之一)

怎样表示商?(在6的前面点上小数点)

5

.

6

4

2

0

2

4

2

4

0

板书:

观察:竖式中被除数和商的小数点,发现了什么?(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是对齐的。)为什么?(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在那一位上,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它们的相同数位才能对齐,所以,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要对齐。)

【设计意图】重点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

知识运用

【多媒体课件展示】

(一)

算一算

比一比

42

÷

3

4.2

÷

3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比较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整数除以整数与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相同。不同点:小数除以整数要把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师:经过上面的探讨,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引导学生讨论出: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设计意图:学生得出结论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

笔算下面各题

9.6

÷

2

18.2

÷

14

(三)

巩固新知,计算下面各题

6.25

÷

5

26.4

÷

4

14.7

÷

7

43.5

÷

15

(四)

解决问题

《新编童话集》共4本,售价26.8元。平均每本售价多少钱?

26.8

÷

4

=

6.7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使学生把学到的新知识得到巩固和提升。】

四、

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在计算时一定要注意每次除后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五、

作业

l

板书设计

小数除以整数

22.4

÷

4

=

5.6

km

l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与生活紧密联系,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我着重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借助已有生活知识,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发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感受小数除法的意义。在教学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

创设情境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示王鹏坚持晨练生活情境图,让学生发现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2.

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同时体现算法多样化,通过四人小组,在自主探究、交流中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同时给学生留出充分观察、思考、发现新知的时间,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好人发现。

3.

我着力挖掘在生活中的素材来设计有关数学内容,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练习设计由浅入深,富有童趣及思考性、挑战性。

第14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苏教版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二)、能力目标:通过猜测、验证等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三)、情感目标:感受成功的喜悦,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少儿频道吗?都看过那些节目?老师喜欢看“三星智力快车”,因为他与幸运

52、开心辞典都差不多。瞧:这是前几周“三星智力快车”的周冠军,他们神气吗?你们愿意像他们一样或者超过他们吗?那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并且注重知识的积累,就一定能做到!

二、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进入第五章《小数加减法》的学习,这一节课 ,我们先来学习《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同学们想一想,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看看老师给你们定的目标!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①出示竞赛一——比一比,谁能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要求:用最快的速度列算式并笔算应用题,并思考做题的方法。

②出示复习题,学生独立解答。

③师生交流:算式是什么?

为什么用加法?可见整数加法的意义是什么?

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自我进行评价。

2、①出示——竞赛二:比一比,谁能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要求:先独立完成应用题,再同桌交流答案,并说一说的出的结论或注意事项。

②复习题改编成例1,生独立完成。

③师生交流:算式是什么?

填空:小数加法的意义。

计算小数加法要注意什么?

比较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①出示——竞赛三:比一比,谁能做对!

要求:用最短的时间笔算两道小数加减法题目,在小组内交流,由组长负责教不会的同学。

②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21.6+5.4= 12.03+0.875=

③师生反馈校正。

④自我评价。

4、①出示——竞赛四:比一比,谁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知识!

要求:先同桌互猜小数减法的意义,再自己独立列出减法算式,并列竖式笔算;然后对照课本,检验自己的猜测和计算是否正确;最后比较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中的异同。

②出示例2,生列式计算,并看书验证猜测。

③师生交流:计算是否正确?

小数减法意义猜测是否正确?

比较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中的异同。

④师生共同总结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5、①出示——竞赛五:比一比,谁会用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验算小数加减法。

要求:用最短的时间笔算并验算两道小数加减法题目,在小组内交流,由组长负责教不会的同学。

②出示题目:12.16+5.347= 0.4-0.125=

四、归纳整理:你本节课作对了几道题?目标你能完成吗?

五、应用扩展:

1、我会填:(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2、练习二十六第一题。

3、我会判断:①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不相同。

②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把数字对齐。

③计算小数加减法时, 如果被减数小数位数不

够减,可以在被减数小数末尾添0 ,变成与减

数小数位数相同时再减。

4、找出错误原因并订正。

5、计算:练习二十六第三题。

第15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 小数乘小数(1)|苏教版(秋)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会根据具体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和笔算。

⑵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把小数乘法化成整数乘法后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道理。

教学内容:教科书86—87页例1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补充题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用竖式计算: 13×3.5(算式手写在黑板上) 学生独立计算.

提问:你是怎样计算13×3.5的?指名学生汇报 (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在积里点上小数点)

二、自主练习,掌握笔算方法。

1、出示例1

谈话:下面是小明房间的平面图,房间长3.6米,宽2.8米。 提问:房间的面积有多大,怎样列式?

板书:3.6 ×2.8=

为什么这样列式?(引导学生说出: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提问:3.6 ×2.8和刚才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指着13×3.5让学生观察比较)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⑴、估一估,确定积的范围。

谈话:先估计一下,3.6×2.8的积大约是多少? 学生可能出现的估算情况:

方法一:4×3=12(平方米),把3.6和2.8分别看成最为接近的整数,把这两个数都看大了,准确得数比估计的数小,所以积小于12平方米。

方法二:3×3=9(平方米),把3.6看小,2.8看大,所以积在9平方米左右。

谈话:通过刚才的估计,我们知道3.6×2.8的积应该小于12平方米或是9平方米左右,那么准确得数究竟是多少呢?我们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⑵点拨转化方向。

谈话:根据我们以往计算小数乘整数的经验,猜测一下: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可以怎样计算?(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点上小数点。)

⑶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计算结果:100.8或10.08。(先让结果是100.8的同学说说理由,再请结果是10.08的同学汇报理由)

(100.8):把3.6×2.8看成36×28来计算,结果是1008。因为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所以积也是一位小数,结果是100.8。

(10.08):把3.6×2.8看成36×28来计算,结果是1008。因为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所以积应该有两位小数,结果是10.08。 如果出现了两种结果,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谈话:两种算法似乎都各有各的道理。那么哪种结果才是正确的?为什么? (学生进行讨论,说出判断理由)。 指名汇报

⑷分析推理,得出算法。

交流算得结果的理由。(让学生叙述整个推理过程) 板书:

3 .6

×10

3  6

×    2 .8

×10

×  2  8

2 8  8

2  8  8

7

2

7  2

1 0.0  8

÷100      1 0  0  8

(把3.6看成36,因数乘了10;把2.8看成28,因数也乘了10;两个因数都乘了10,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把得到的整数积1008除以100。)

小结:两个因数都乘10后,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反过来把1008除以100,从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所以3.6×2.8的积是两位小数。

谈话:通过推理,我们证明了3.6×2.8=10.08,和估计的结果是一致的,积确实小于 12平方米或是在9平方米左右。

2、出示试一试。

⑴提出问题:刚才我们求出了小明房间的面积,阳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呢?

怎样列式?

2.8×1.15=  或  1.15×2.8=

谈话:计算2.8×1.15时,在积里应该怎样点上小数点?先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再把这道题做完。

谈话:书上的算式是2.8×1.15,而列竖式却是1.15×2.8。 为什么在列竖式时把1.15放在上面?(这样算更加简便) 为什么能这样列竖式?(根据乘法交换律)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

提问: 1.15乘2.8的积是多少,你是怎样得到的?(追问:得到3220后为什么要除以1000呢?)

引导学生表达(结合分析图: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数,等于把一个因数乘100,另一个因数乘10,所以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0。要求原来的积,就要用3220除以1000,从3220的右边起数出三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3.220要进行化简,根据小数的性质3.220末尾的“0”要划去。(教学时要强调) 3、进行对比,概括方法。 (1)进行对比。 出示讨论题:

A、在小组里说说小数乘小数可以怎样计算? B、你认为小数乘小数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再出示第三个讨论题:C、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你有什么小窍门?

出示:积的小数位数就等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2)小结小数成小数的计算法则: ①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

②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第16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 小数乘小数(1)|苏教版(秋)

小数乘小数(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86~87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及练习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相应的式题。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能力

经历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比较、抽象、概括、推理、验证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突破方法:运用第七单元学过的知识,通过计算、比较、推理、验证,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的方法。

难点:怎样确定捉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突破方法:在理解算理基础上得出在积里点小数点的操作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利用旧知,由“扶”到“放”,引导探究。

学法:迁移知识、主动探究、交流讨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86页例如。

①提问:这是小明房间的平面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教学信息?

②小明的房间面积有多大?你会列式吗?

板书算式:3.6×2.8=

③你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④指导观察:“3.6×2.8”和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2)揭示课题度板书:小数乘小数。

二、探究新知

(1)推导笔算方法

①估一估。

先估计一下,“3.6×2.8”的积大约是多少?

a.把3.6看作4,把2.8看作3,因此:3.6×2.8≈12

b.把3.6和

2.8都看作3,那么:3.6×2.8≈9

也就是说,3.6×2.8的积在9~12之间。

②算一算。

a.教师板书:

3.6

×

2.8

b.问:计算时“3.6×2.8”可以看作多少乘多少呢?

板书:

×10

3

6

×10

×

2

8

2

8

8

÷100

7

2

1

0

0

8

3

.

6

×

2

.

8

2

8

8

7

2

1

0.

0

8

c.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③分析算理。

a.你能看懂虚线框里的意思吗?说说你的理解。

第一个箭头,连同上面的“×10”表示什么意思?

第二个箭头,连同上面的“×10”又表示什么意思?

把两个因数都“×10”,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多少?

最后一个箭头,连同上面的“÷100”表示什么意思呢?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呢?(10.08)教师点上“.”。

b.小结:两个数都乘10后,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要求原来的积,就要把1008除以100。

④比较:这里的计算结果与我们开始的估计是否一致呢?

⑤把答案填写完整。

(2)教学第87页“试一试”。

①刚才我们计算了小明房间的面积,那么,阳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呢?

②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③组织交流:你是怎样得到1.15乘2.8的积的?

追问:得到3220后为什么要除以1000?

④3.220可以化简吗?根据是什么?

(3)观察比较,总结算法。

①提问:例题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试一试”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②比较上面两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看看有什么联系。

③小结“小数与小数相乘。先按照整数乘法的算法求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4)教学第87页“练一练”。

①指导完成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思考的过程。

②指导完成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指名板演。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三、巩固测评

(1)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2)指导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

①观察每题的计算过程,说说算得对不对。

②学生发表意见,说说错误的原因。

③集体订正。

(3)指导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①读题后说说怎样列式。

②先估计一下得数大概是多少,然后用竖式计算。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计算小数乘小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板书设计

第17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 小数乘小数(1)|苏教版(秋)

《小数乘小数》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运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究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熟练的进行笔算。

教学难点:

解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后,得到的积回归到小数乘法的积的推理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计算:1.2×4=?

2、揭示课题谈话:这是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原理,按照这样的原理可以计算小数乘小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数乘法内容。(板书:小数乘小数)

二、探究阶段。

1、出示例题:

宣传栏上的玻璃坏了,需要换多大的一块玻璃呢?(橱窗的长1.2米,宽0.8米)

①列式

1.2×0.8

②学生尝试:

11.2×0.8=9.6(平方米)

1.2

48.7×0.8

×0.8

=

487

×8÷10÷10

9.6

=38.96

答:需要换9.6平方米的一块玻璃。

2、试一试

(1)6.7×0.3=

(2)0.56×0.04=

3、小结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

2、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下面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

3.7

×4.6=

0.29

×0.07=

6.5

×8.4=

2、不计算,判断积的小数位数(课件出示)

3、拓展练习(课件出示)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根据小数乘整数的知识,通过积极的探索,得出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你有什么收获?

第18篇:(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教案 小数的性质3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性质。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学习概念的经验,他们在学习自然数、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过程中体验到概念的学习需要从实际中抽象、辨析、运用,有一定的方法基础,在知识上他们三年级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三年级小数从长度、人民币的认识中开始学习,本节课的素材也是长度的变化,学生对这一素材并不陌生,能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方法。同时,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所乡镇小学的学生,这个班的学生思维活跃,对于新事物比较感兴趣,求知欲也比较强,这班学生比较喜欢共同合作小组交流的学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前质疑

1.导入:我们已经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当你们在商场中看到每件商品的标签这样写,你知道这是多少钱吗?为什么可以这样写呢?

品名 中性笔 品名 笔袋 单价 2.50元 单价 8.00元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二、探究新知、课中释疑

1.课件出示: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分米=(

)厘米=(

)毫米

1元 =(

)角=(

)分

3米=(

)分米=(

)厘米

2.理解小数的性质

教学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1)教师提问:我们还没有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你能想个办法比较出这几个小数的大小吗?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2)根据学生的的回答,继续演示课件“小数的性质”,出现直尺,体会: 0.1米=1分米;0.10米=10厘米;0.100米=100毫米。

(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它们的长度怎样?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4)学生汇报:0.1米=1分米

0.10米=10厘米 0.100米=100毫米

(5)教师提问:从结论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6)教师补充说明: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7)教师小结:这三个数虽然各不相同,但表示大小相等。 3.教学例2 出示例2:比较0.30和0.3的大小。

(1)出示两张大小相等的正方形纸片。(继续演示课件“小数的性质”) 思考:怎样表示0.30和0.3?分组讨论并动手涂色,完成比较。

(2)学生汇报:0.30表示30个 也是3个 ;0.3表示3个 。所以0.30=0.3。

(3)演示讨论结果:将两张纸分别平均分成10份和100份,表示出0.30和0.3,将两张纸片重合,发现阴影部分也重合。

(4)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5)分组讨论:为什么这两个数相等?

(6)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等式,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启发学生归纳出: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归纳小数的性质

教师提问:通过例

1、例2的研究,你能把上面的两个结论归纳成为一句话吗?

教师概括: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继续演示课件“小数的性质”)

教师强调: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

引导学生比较: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会有什么变化?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又会有什么变化?

5.应用

(1)教学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思考: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105.0900中“9”前面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0.70=0.7;105.0900=105.09)

(2)教学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

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0.2=0.200;4.08=4.080;3=3.000) 思考:“3”的后面不加小数点行吗?为什么?

(3)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小数末尾添0的数?(商场的标价上) 三 巩固练习

判断:

1.4.6=4.60 ( ) 12.5=12.05 ( ) 2.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3.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找朋友:(用“——”把价格相同的物品连在一起)

6.5元 8元

2.40元

8.00元

2.4元 6.50元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3.5=

5.1000= 13 =

0.3020= 4.08=

2.04500= 思考题:

怎样才能使200=20=2这个式子成立!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有些数的末尾添上“0”,原数就发生了变化。 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第19篇:小学数学教案: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2

第二课时: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教学内容:课本第107~108页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题目和练习二十八的第

1、

2、10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或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并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并说一说是怎样化的? 0.45

1.2

0.367 3.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说一说是怎样化的?

6337

1

1002584.写出下面各百分数。

百分之十六

百分之七十二点五 百分之一百八十

百分之五百

5.把下面各数扩大100倍是多少?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如果把它们缩小100倍是多少?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2.5

0.48

1.25

10.3

二、导入新课。

在生产生活中,进行统计、比较时,经常需要把小数或分数化成百分数,或者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所以我们应当很好地掌握它们之间的互化方法。这节课我们就先学习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板书课题: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三、新授。

1 1.教学例1。

(1)出示例1:把0.

25、1.4、0.123化成百分数。

引导学生思考:要把小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把这个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提问学生口述过程:

250.2525%

1001.41414140140% 101010012312.312.3% 1000100提醒学生:方框中的部分是表示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的过程,请大家观察一个,如果不看这个过程,小数是可以怎样直接化成百分数的?

(2)引导学生归纳出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多提问几个学生说一说)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说明:(让学生理解)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时,原数就扩大100倍,再添上百分号,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大小是不变的。

(3)完成第107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按例题的做法,做直接化。 2.教学例2。

(1)出示例2。把27%、124%、0.4%化成小数。

引导学生思考:要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可以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用分子除以分母,把分数0.1232

第20篇:小数

《小数的初步认识》

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

一、教学目标:

(1)会读写小数,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 数表示;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米为单位、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之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属于小数的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既是理解小数的含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学前准备:

学前准备:

1、教师方面:

预习学案、多媒体课件、几种常见的实物图片

2、学生方面:

(1)课前要求学生通过预习学案完成预习目标

(2)搜集生活中的小数。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预习学案

1、什么是小数?举例说明。

2、读出下面小数: 0.5 0.04 8.7 0.28 3.09 26.3

53、把 1 个长方形平均分成 10 份,你能用几种办法表示其中的阴影部分呢?

(二)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学过哪些数?

生:整数、分数 师:举例说明 生:

1、

2、

3、4……整数1 4 7、、……分数(板书在黑板的一侧) 2 5 9 师:这节课我们再来一起学习一种新的数——小数(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

(三)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

师:昨晚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回家预习了,那谁来举几个小数的例子?(幻灯片出示预习学案中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小数?请举例说明。 )

生:0.3、1.

8、2.

46、12.68……(师板书在黑板上)

师:象这样的数,我们就把它叫做小数。其中这个“ .”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这些数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这些数,叫做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只有一位数字的 小数叫一位小数。小数部分有两位数字的小数叫两位小数。

2、小数的读法: 小数的读法:

师:小数的读法和整数还是有区别的,老师写一个小数,你会读吗?45.45

生:四十五点四五。

师:有没有不同的读法?没有,看来咱们同学预习的还真不错。那小数的读法和整数 的读法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小数点前面的数与整数的读法相同。小数点后面的这些数和以前的读法不一样, 要像读电话号码那样按照顺序一位一位的把数字读出来。

师:说的太好了,给他掌声。 齐读:10.

37、5.64

师:咱们开火车,把预习学案中的第 2 个问题,依次读出来。 (幻灯片出示预习学案 中的第 2 个问题)

3、小数的写法

师:同学们真不错,读的很正确,那老师说几个小数,你会写吗? 生:写 0.5、1.

24、3.5、0.0

8、12.56(可找生黑板板书)订正答案后,师小结小数的写法。

(四)小数的意义

1、一位小数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那你想不想知道小数怎么用?用在什么地方?

生:想 师:好,看预习学案的第 3 个问题(幻灯片出示) 把 1 个长方形平均分成 10 份,你能用几种办法表示其中的阴影部分呢?

生:可以用1 ,也可以用 0.1(师板书)

师:为什么用 ?

生:因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十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十分之一

师:那么从现在开始,除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整体中的一部分以外,也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也就是说,分数和小数都是用来表示整体中的一部分的,只不过表示形式不同罢了,但意义是一样的。象1 也就是 0.1.师:如果想表示图中其中的两份,该如何表示?

生:2 或 0.2

师:那三份呢?五份呢?七份呢?

生:3 =0.3 10 5 =0.5 10 7 =0.7(师板书)

师:你发现了什么?生:一位小数就是十分之几的分数。 口答:6 10 9 10用小数怎么表示?你能解释它们的含义吗?

2、两位小数的意义师:若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100 份,你能用几种办法表示其中的一份?

生:1 或 0.01 100

师:表示其中的 2 份?15 份?68 份?你能解释它们的含义吗?

生;2 =0.02 100 15 =0.15 100 68 =0.68(师板书) 1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两位小数就是百分之几的分数。 口答:5 100 10 100 24 用小数表示 100

3、小数的实际应用小数的

师:生活中表示长度时,小数就经常用到。下面,就让我们来探究一下,小数表示的长度到底有多长?

(出示幻灯片 2)探究

0.1 米有多长?(生分组讨论)1米生: 1 米平均分成十份, 把 取其中的一份就是 (幻灯片显示)

师:说的太好了,那么取其中的 3 份是多长?5 份呢?1 米, 也就是 0.1 米, 1 分米那么长。

(五)知识检测反馈:

知识检测反馈:

1、课堂小结:小数在生活中应用时非常广泛的,是我们数学里面重要的组成部分, 课堂小结:那这节课你学到了关于小数的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呢?

2、检测反馈: 检测反馈:(1)连一连。 连一连。 0.5 33.3 1.05 0.35 1.50 (2)鲜花配绿叶。 一点五零 一点零五 零点三五 零点五 三十三点三(3)你能用小数表示吗? 3 分米=( 5 厘米=( 9 分米=( )米 )米 )米 8 角=( 6 分=( 1 元 6 角=( )元 )元 )元

(六)知识拓展学习了小数的这么多知识,你知道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幻灯片演示: 幻灯片演示:对小数的认识中国在世界上是最早的。公元 3 世纪,我国数学家刘徽在 注释《九章算术》时就提出了十进小数。 在古代, 小数是用小棒来表示的, 为了表示小数部分, 就把小数点后面的数放低一格。例如,把 3.12 摆成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但现代小数的表示法(即小数点的使用)却是从欧洲传入我 国的。

(七)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从下面任选一个或几个物体进行测量,用米作单位,填一填。 名称 课桌 的高 单位(米) 黑板 的长 教室 的宽 数 的长 学 书 粉笔 的长

小数数学经典教案模板
《小数数学经典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