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教学教案模板 音乐(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1-20 08:33:55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音乐教学教案

节奏活动:鲜花开 名称:鲜花开

目标:动力系统:激发探索兴趣,对节奏活动感兴趣。 能力系统:学习用沙锤演奏节奏型

知识系统:进一步熟悉打击乐器:沙锤,并联系使用方法。 准备:

1、会唱歌曲

2、节奏乐器

3、音乐《鲜花开》 过程:

1、游戏《蝴蝶找花》:要求幼儿把自己想象成蝴蝶,随音乐做各种优美有创造性的动作,在每一乐句的结尾处做出各种闻花香的动作与表情。

2、练声:《谁在唱歌》:启发幼儿根据节奏乐器音色的声音用歌声回答出乐器的名称。教师:请你告诉我,谁在唱歌? 幼儿:老师告诉你,小铃在唱歌。

3、新授:

(1)听音乐了解歌曲《鲜花开》

(2)演唱歌曲《鲜花开》一遍:启发幼儿唱出活泼欢快的情感。间奏处幼儿拍手。 (3)幼儿探索尝试拍出歌曲的主要旋律的节奏型 ①教师完整示范(4个幼儿同时演奏4种乐器):幼儿探索沙锤的节奏型和演奏方法。 ②幼儿边观察黑板上的节奏型边探索,试拍出沙锤的节奏型(两遍) ③幼儿观察并探索沙锤的演奏方法。“教师是怎样演奏沙锤的?怎样抓握沙锤?哪个地方用力?”

④幼儿讨论后教师小结:“两手握住沙锤的柄,拳眼向前,手臂用力,上下摇动发出沙沙沙的声音”。

(4)幼儿学习沙锤的演奏方法。

(5)听音乐,幼儿试着拿沙锤演奏一遍。教师观察及时肯定演奏对的幼儿。

(6)听音乐,用沙锤演奏:请演奏对的幼儿在前面当小老师。教师边提醒边辅导边观察,请演奏对的幼儿随时到前面来当小老师。

(7)再次观看示范演奏,全体幼儿用沙锤演奏。

4、放《鲜花开》的音乐,幼儿用节奏乐伴奏。

节奏活动:鲜花开 名称:鲜花开

目标:动力系统:激发演奏兴趣。

能力系统:认真观察、积极动脑,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示范要领,主动学习铃鼓、圆舞板、双响筒的演奏方法初步合乐。

知识系统:认识、学习正确使用铃鼓、沙锤、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 准备:

1、节奏卡片、节奏乐器、三个动物的家。“3”代表兔的家,“5”代表鸭的家,“6”代表猫的家。

2、音乐《鲜花开》 过程:

1、游戏《音乐找家》:听兔、鸭、猫的音乐,幼儿用不同的节奏做出同一种动物的不同动作后,听到

3、

5、6;

3、

5、6;

3、

5、6;后,根据最后一个长音的唱名分别找到动物的家。

2、游戏:《看谁编的对》:出示的节奏卡片,用开火车的形式鼓励每位幼儿编出不同的语言节奏。

3、练声《公园里有什么花》:根据教师出示的不同颜色的图片,幼儿用歌声回答。教师:公园里有什么花?幼儿:有红花

4、继续学习节奏乐《鲜花开》。(1)复习歌曲 ①听前奏回忆名称

②复习歌曲两遍,间奏用沙锤伴奏,启发幼儿唱出欢快的情感 (2)学习节奏乐

①四位幼儿完整示范节奏乐:启发幼儿认真观察、积极动脑,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发现每一种节奏乐的不同演奏方法。

第一遍示范:除了有沙锤为歌曲伴奏,还有什么乐器伴奏?

第二遍示范:铃鼓、圆舞板、沙锤和双响筒敲的节奏一样吗?怎么敲得? 幼儿讨论拍出逐样乐器的节奏型后,教师出示节奏卡片,幼儿逐项练习。 ②探索学习每一种乐器的完整演奏方法 示范铃鼓的完整演奏方法:“铃鼓是不是从头到尾都是这样敲的?”(不是)“唱到哪一句时和前面敲的不一样了?怎么敲的?”(采花蜜后,传花粉后)幼儿讨论并试着拍出后,教师出示节奏卡,幼儿随音乐较正确地拍出节奏型。

用同样的方法幼儿观察、分析学习圆舞板和双响筒的演奏方法。(圆舞板和双响筒的节奏型一样。)

出示节奏谱学习节奏乐。

全班幼儿逐一演奏每种乐器的节奏型,并检查幼儿乐器的使用方法。

合乐:两种乐器合乐--三种乐器合乐--四种乐器合乐,教师带领幼儿放慢速度练习,要求幼儿用心看自己声部的节奏谱。

5、复习已学过的舞蹈。

推荐第2篇:音乐教案蝴蝶教学教案

台湾有许多名胜,如日月潭,阿里山,其中最神奇的就是美丽的蝴蝶谷了,我们一起到那里去看一看吧。(录象《蝴蝶谷》)蝴蝶谷美不美呀?谁愿意在这优美的歌曲声中背诵课文《台湾的蝴蝶谷》? 真棒,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只蝴蝶,不过这只蝴蝶有些特别,请你们注意看,注意听。[教师范唱]下面请小朋友一起来认识这只蝴蝶。请你们轻轻跟着琴哼唱。同学们唱得很好,老师再给学生们提几点要求。

( ①2节拍一换气;②2拍脱够;③附点节奏;*.* *的附点节奏要唱准;④在演唱歌曲时,第

一、二句要平稳一些,像叙述一件事情,(教师示范一句)第三句要热烈一些,热情一些,谁来试试?(找一学生试试)真好,现在请同学们用最最深情地歌声来演唱。你们的歌声像蝴蝶一样美,你们愿不愿意做一只美丽的蝴蝶,在歌声中翩翩起舞?请你带上你的指环蝶,以小组为单位,排练歌舞《蝴蝶》。(学生准备,学生表演)孩子们,你们飞呀飞,飞到哪儿去? (台湾)那么你是不是有话要对台湾的蝴蝶,小朋友说呢?请你把要说的话写在指环蝶上,然后站起来,大声说出来,并把它贴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好了,孩子们。让我们这一只只可爱的蝴蝶随着优美的音乐,飞出教师,飞进自然中吧。

推荐第3篇:音乐教案新年好教学教案

课型:综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情绪,柔和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新年好》。

2、认识铃鼓,掌握其演奏方法,并会使用其为歌曲伴奏;进行创编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材分析:

《新年好》是一首英国儿童歌曲,2/4拍,f大调,是由两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曲调优美、流畅,表现了人们在新年到来之际欢乐歌舞,互相祝贺的愉快心情。

教学重点:

一、学习用轻松愉快的情绪、柔和而具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掌握歌曲节奏,用各种方式为歌曲伴奏。

教具准备:手风琴、歌片、铃鼓、木鱼、碰钟、节奏卡、小兔子道具、录音机、磁带、灯笼、鞭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用歌声互相问好!

2、引言:今天,老师给大家上课,你们欢迎吗?听你们音乐老师说,一⑴班的小朋友上课认真积极举手发言,比实验小学(其它学校)的同学都要好,是不是?

生:是!(大声地说)

小兔子(一只木偶由老师操纵):是谁在说大话呀?

师:噢,我忘了给大家介绍了,这是我的好朋友小兔子,它也跟来看看,要和朋口中小(实验小学)的同学比一比,比什么呢?

小兔子:嗯„„比动作。谁都知道我小兔的动作最灵活(悄悄地说)。你们学过了《火车开啦》这首歌,我们来边唱歌曲边一起玩开火车的游戏吧!你们想想可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开火车?(个别提问3-4人)火车头呢,可用什么动作?(个别提问2-3人)

3、选择2种开火车的方式进行游戏。(全班分4列,各列按顺序从前门开出,后门开进,还没轮到走的同学原地做动作。)

二、节奏练习。

1、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开火车开快乐,小兔子都很想和大家交朋友了,你们听它是怎么说的。

小兔子:我是 小 兔 │我是 小 兔│我们 大 家│做朋 友 -‖

师:谁愿意和小兔子交朋友的请你也这样说, 比如老师这样说:我是 老 师│我是 老 师│我们 大 家│做朋 友 -‖。

2、师引导学生按小兔子说话的节奏创编语言。

3、学生读节奏3/4×× × × │×× × ×│×× × × │×× × -‖(师启发学生这是三拍子的节奏,生可边按三拍子拍手边读)。

三、歌曲教学。

1、导入:小兔子:真好听,真好听,同学们拍节奏的声音就象过年放的花炮声一样,啪啪啪啪的。过年时你们高兴吗?为什么?过新年好不好?今天,我们就很开心地来学习一首歌《新年好》。

2、学生安静地听录音范唱,出示图片(包含歌谱及过年画面)(学生可跟着老师听音乐轻轻按三拍子节奏摆动)。

3、把高兴的心情唱出,学生用啦哼唱歌曲旋律,师弹琴伴奏。

4、生利用前面学过的节奏读歌词边按三拍子强拍拍手、弱拍拍肩(先读一遍节奏)。(师:我们用刚才说话的节奏来读读这首歌的歌词。)

5、采用跟唱法学唱歌词几遍。(若全班都会唱可跳过此环节)

6、学生连贯地唱(师弹琴伴奏)。师指出不足的地方,对声音提出要求。(可通过教师生动的范唱让学生体会带感情的演唱,尽量减少语言上的说教。)

7、引导学生用高兴的心情演唱歌曲(我们过年的时候都很高兴,所以唱这首歌时应该怎么唱?)。

四、创作练习:

1、在节日里,大家都很愉快,你们还知道哪些节日?能不能把这首《新年好》的歌改成唱其它节日的歌?比如说“六一儿童节”我是这样唱的:„„

2、学生分小组讨论唱何节日,怎么唱?

3、请个别小组演唱。

4、师:在快乐的节日里可以用打击乐器来为歌曲伴奏,你们看这叫什么? 认识铃鼓,掌握其演奏方法(可能有的学生在幼儿园有接触过铃鼓,可让学生自己说说如何演奏)。

5、还可用什么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6、学生分组讨论用打击乐器如何为歌曲伴奏。(师提示这首歌是三拍子的)

7、各小组示范本组创作结果。

8、全班同学边演唱歌曲边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没有打击乐器的同学可做手势。

9、小兔子:这么好听的声音我要录下来带给实验小学的同学听听!

10、给小朋友们录音(边唱边打击乐器)。

11、放给小朋友们听一听。

12、歌表演。(机动练习)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觉得小朋友表现得真好。你今天学会了什么?我们学会了《新年好》这首歌,这是三拍子的歌曲。小朋友回去后可以把这首歌唱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过得快乐吗?我们一起和小兔子说声再见,开着火车家吧!(全班分4列火车做律动出教室)

推荐第4篇:音乐教案剪羊毛教学教案

课题:剪羊毛 教具:钢琴、录音机、课件、纸、剪刀等 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在较高音区歌唱。

知识目标:通过节奏排列的练习,培养学生进行节奏创作的兴趣和初步的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劳动的意义。 教学重点:

1、区别节奏 和 的不同感觉。

2、初步唱会歌曲《剪羊毛》的第一段。教学难点:

1、歌曲中 节奏的演唱。

2、节奏自由组合的练习。

3、1——1八度的教唱。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节奏型练习:

1、导入 a、(点击课件)小朋友,这是什么?(……)(剪刀)

b、小常识介绍:哦,这是一把漂亮的剪刀,想知道世界上第一把剪刀是哪个国家的人们发明的吗?(……)老师告诉你,是埃及人发明创造了剪刀。

2、念念、拍拍

a、你能念剪刀这个词儿吗? b、(点击出示)

你能按这些节奏念念剪刀和小剪刀这些词儿吗?谁来念? c、比较 和 (点击)

这里相同节奏重复出现,先听老师念一念,这两组节奏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第一组比较平淡,第二组活泼、跳跃)一起来念

3、剪纸游戏

(1)导入:小朋友真聪明,很会就学会了这些节奏,老师还想考考你,剪刀有哪些用途呢?(剪手指甲、剪纸、剪羊毛(埃及人发明创造第一把剪刀就是用来剪羊毛的)等等) (2)剪纸游戏

a、游戏前引入:剪刀可以用来剪纸,你会吗?在音乐声中,我们要来做剪纸游戏,让小朋友积极动脑,剪出不同的节奏,不同的图形,音乐停,剪刀停,红、黄、蓝、绿四个小队比一比,看哪个队的小朋友剪的节奏最动听。剪的时候,小朋友要注 意安全,小剪刀开始动起来……(放音乐)

b、学生汇报:你剪了什么图形,用什么节奏剪的!(抽2——3个小朋友)

c、教师总结:小朋友咔嚓咔嚓剪的非常不错,节奏很动听。很多小朋友都剪出 了这些节奏!(点击出示)

d、把这些节奏自由组合,我们可以……我们可以……剪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一听,谁来剪……

三、节奏组合练习

1、导入:老师也把这些节奏重新排列,你看,(点击出示)有红、黄、蓝、绿四条节奏组合,每个队能按这个节奏念念自己队的词吗?

2、点击出示,自由练习,教师深入小队进行辅导

3、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四条节奏都有那些共同的特点?(结尾处都有一个四分休止符,反复出现 的节奏)

4、逐条练习

5、齐练

四、学唱歌曲《剪羊毛》

1、导入:小剪刀真的很神奇,它不仅可以剪羊毛,而且它还会唱歌呢?

2、(点击出示旋律)你听?(放前半首歌曲的伴奏音乐)

3、跟着音乐学学小剪刀唱歌,小朋友轻轻地用la来哼唱。(2——3遍)

4、导入:小剪刀发出的声音真动听,小剪刀要发挥大作用了,我们要去遥远的 澳大利亚大草原剪羊毛。(点击课件)你看,大草原美吗?老师真想高歌一曲,能给 我这个机会吗? a、教师范唱

b、你想学吗?你最想学哪句?你认为哪句最难唱? c、逐句练唱 d、齐唱

1、导入:现在小朋友知道了吧,澳大利亚是盛产羊毛的国家,你瞧,这里羊儿成群,羊儿身上的毛多长呀,你想动手来剪羊毛吗?

a、谁来?(请一个小朋友点击鼠标)哦,原来羊儿身上披着一条长长的旋律 b、第二只羊身上的毛让老师来剪吧(教师点击)这条旋律老师先来唱一唱

c、第三只羊身上的毛让我们一起来剪吧,小朋友拿起剪刀准备开始……谁能哼唱这条旋律 d、谁还想上来剪羊毛?

1、揭题《剪羊毛》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唱的这首歌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出示画面,你学会了吗?

2、齐唱歌曲《剪羊毛》

3、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剪羊毛》:你知道澳大利亚人民剪羊毛时地心情吗?(高兴、喜悦)怀这这种心情来唱一唱!

4、表演唱:用小剪刀按 地节奏为歌曲伴奏

五、课后小节:小朋友,通过学唱歌曲《剪羊毛》,我们知道了澳大利亚是一个 热爱劳动地国家,他们劳动时那种喜悦地心情真值得我们每一个小朋友学习!!

六、听音乐出教室!

推荐第5篇:音乐教案灯教学教案

一、导入:

1、课文为什么要用《灯》作为题目?这是盏什么样的灯?

2、你是从哪儿知道夜已经很深了?

3、以后,你准备从哪几个方面来尊敬老师?

二、结合音乐游戏进行发声练习:

1、学轮船的汽笛声“呜”:

要求:嘴唇轻闭,口内腔打开,声音从鼻子里出来,要感觉到鼻子发麻,作长鸣,在发声要注意气息的连贯,气息要悠长。

2、把歌曲的最后四句作为发声练习,让学生体验意境。

三、引入情境:

因为歌曲所描绘的情境是晚上,要让学生进入歌曲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听舒曼的大提琴协奏曲《梦幻曲》,最好再结合一幅夜空图,带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

1、要求学生安静下来,想象自己已身处深夜,认真地谛听。

2、录音机开始轻柔地播放《梦幻曲》。

3、画外音提示“夜已经很深了,老师的窗口还亮着电灯,这么晚了,她还在为我们批改作业,真辛苦啊。

4、播放歌曲录音《灯》

四、教唱歌曲:

1、听歌曲,从整体再次把握歌曲的意境。

2、跟琴声进行旋律模唱,要注意的两个地方是:一是旋律中的跳音,二是旋律中的八分休止符,这两个地方唱好了,才能把歌曲的意境较完美地表达出来。

3、完整地演唱歌曲,声音要轻柔、缓慢,用mp或p的力度来演唱。

五、丰富拓展:

1、在演唱时声音要连贯,

2、随着旋律线条作渐强、渐弱,

3、最后四句要有一个渐弱的过程。

4、请一到两个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可以在课上进行培训,

5、其他学生轻声地演唱歌曲,作为两个学生朗诵的背景音乐,把本课的学习推向高潮。

六、布置作业:

预习听音填卡片,旋律倒唱的音符。

推荐第6篇:音乐教案欢乐颂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12册第三课第三课时《欢乐颂》。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及贝多芬对人类音乐的伟大贡献,认识串铃、双响桶、三角铁、沙锤、碰钟5种乐器。

2、能力目标:①在学习中联系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感情,能自然有感情地歌唱;②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运用乐器自编合唱的能力。

3、思想目标:①了解歌曲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当人们都成为兄弟时,人类才能得到幸福;②培养学生乐观、勇敢、坚强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学习他与社会与疾病与命运抗争到底的伟大人格,并且运用乐器编小合唱。

教学难点:跨小节的切分节奏,要唱足时值,唱出重音,并控制好音量。

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课件、串铃、双响桶、三角铁、沙锤、碰钟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创设情景、引出新课

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见一位音乐圣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教师弹奏《献给爱丽斯》片段,请学生说出是谁的作品。

2、提问:①你还听过贝多芬的哪些作品?

②他为什么被称为“乐圣”?为什么受到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拥护?

3、现在老师就带大家走进美妙的音乐殿堂,去了解一下这位西方最具影响力的伟大作曲家——贝多芬。

二、走进音乐圣人——贝多芬

1、课件讲述小故事——令人落泪的欢乐颂。

2、通过听故事谈谈你对贝多芬的认识。

3、结合课件简介“乐圣”贝多芬的生平。

三、走进名曲——《欢乐颂》

1、欣赏《欢乐颂》

①结合课件通过欣赏《欢乐颂》的演出盛况,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②提问:听完这首合唱曲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学唱《欢乐颂》

①提问: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这首歌? ②试用学生提出的方法学唱,解决难点。

③全体齐唱,相互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 ④教师指挥,全班有感情地齐唱。

四、拓展、延伸、运用

1、教师出示沙锤、串铃、双响桶、碰钟、三角铁,学生齐答这些乐器的名称,并找个别同学示范演奏方法。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将《欢乐颂》这首歌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这些乐器自编合唱。

3、分组上台表演,相互评价。

4、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合唱要“动”起来,要有创新,应在队型和变化方面多下功夫。

五、小结

1、用一句话说出你了解的贝多芬。

2、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

作业布置:我也可以是贝多芬

根据老师所给音符,加上拍好和节奏,试试你的创作能力。

推荐第7篇:【教案】小学音乐教学教案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

教学内容:《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音乐欣赏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及贝多芬对人类音乐的伟大贡献,认识串铃、双响桶、三角铁、沙锤、碰钟5种乐器。

2、能力目标:①在学习中联系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感情,能自然有感情地歌唱;②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运用乐器自编合唱的能力。

3、思想目标:①了解歌曲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当人们都成为兄弟时,人类才能得到幸福;②培养学生乐观、勇敢、坚强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学习他与社会与疾病与命运抗争到底的伟大人格,并且运用乐器编小合唱。

教学难点:跨小节的切分节奏,要唱足时值,唱出重音,并控制好音量。 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课件、串铃、双响桶、三角铁、沙锤、碰钟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创设情景、引出新课

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见一位音乐圣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教师弹奏《献给爱丽斯》片段,请学生说出是谁的作品。

2、提问:①你还听过贝多芬的哪些作品? ②他为什么被称为“乐圣”?为什么受到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拥护?

3、现在老师就带大家走进美妙的音乐殿堂,去了解一下这位西方最具影响力的伟大作曲家——贝多芬。

二、走进音乐圣人——贝多芬

1、课件讲述小故事——令人落泪的欢乐颂。

2、通过听故事谈谈你对贝多芬的认识。

3、结合课件简介“乐圣”贝多芬的生平。

三、走进名曲——《欢乐颂》

1、欣赏《欢乐颂》 ①结合课件通过欣赏《欢乐颂》的演出盛况,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②提问:听完这首合唱曲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学唱《欢乐颂》 ①提问: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这首歌? ②试用学生提出的方法学唱,解决难点。 ③全体齐唱,相互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 ④教师指挥,全班有感情地齐唱。

四、拓展、延伸、运用

1、教师出示沙锤、串铃、双响桶、碰钟、三角铁,学生齐答这些乐器的名称,并找个别同学示范演奏方法。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将《欢乐颂》这首歌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这些乐器自编合唱。

3、分组上台表演,相互评价。

4、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合唱要“动”起来,要有创新,应在队型和变化方面多下功夫。

五、小结

1、用一句话说出你了解的贝多芬。

2、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 作业布置:我也可以是贝多芬 根据老师所给音符,加上拍好和节奏,试试你的创作能力。

推荐第8篇:一年级音乐教学教案

音乐学期教学计划

全册教材分析:

本课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课本共包括“春天来了”、“大家齐动手”、“音乐中的动物”、“五十六个民族”等六个单元,包含的内容有歌曲、读谱知识、综合训练、欣赏等,各部分内容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来设计教学的顺序和内容的组合。

教学内容:

一、课本中共设计了九首歌曲,这些歌曲充分体现了儿童天性,富有童趣,很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二、欣赏

包括感受和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等。 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虽然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但歌唱技能、表演能力和读谱知识方面还是空白,因此本学期将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训练和加强学生的音乐常规训练。 教学目标:

一.通过歌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演唱技能,提高唱游、律动的表演水平。 二.通过欣赏中外优秀的民间乐曲,使学生接受音乐的熏陶,培养及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音乐感受力、和理解音乐的能力,并增强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三.通过综合训练达到多种技能训练或知识引用的要求。 教学进度表:

一、春天来了 5课时

二、大家齐动手 5课时

三、音乐中的动物 5课时

四、五十六朵花 6课时

五、我们多快乐 6课时

六、藏猫猫 5课时 改进教学的措施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学期在教师教授的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特别是一些歌词生动、形象的歌曲唱游,让学生自己想象编排动作。一些简单的歌曲,主要采取听唱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业务学习及有关教学活动的安排:

教师业务的学习水平决定了教学质量,因此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和业务进修,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业务水平。 同步或配套的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等. 积极参与学校《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的课改研究,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体验。

第一单元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内容:

1、歌曲《春天来到了》

2、歌曲《云》

3、歌曲《小雨沙沙沙》

4、活动《春天音乐会》

地位作用:本单元的两首歌曲都与声音有关,通过歌曲唱出不同的声音,引起学生对声音模仿的兴趣,用听唱法学唱歌曲,通过优美的旋律感受音乐的美。 教学目标:

1、以歌唱春天的音乐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感知力。

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3、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乐观生活态度。教学重难点和关键:

重点:

1、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难点:培养学生有表情演唱的能力,并在学唱歌曲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节奏律动感。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措施等:

在活动《春光好》中可以用语言、动作、图画以及各种打击乐器来表现春游与春耕的各种生活景象,这对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此外在欣赏《春天音乐会》中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主线贯穿始终。 教学用具:

1.电子琴、录音机、课堂打击乐器。

2.自生活中采集的有关春天来临时万物复苏、冰雪消融的音像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型:新授

1、歌曲《春天来到了》

2、活动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春天来到了》

2、学习用汉语拼音标注法作音阶练习

3、借助音乐游戏中的图画作“山谷回音”练习,理解声音的强弱变化及其表现情景。

4、在活动“布谷鸟伴唱”中练习节奏配合。教学重难点:

用汉语拼音标注法作音阶练习。 教学过程:

1、教师以亲切的话语将学生引入“春天情境”中,朗读《春天来到了》歌词。

2、播放歌曲《春天来到了》录音。

3、教师范唱。

4、学生学唱。

5、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各乐句的语气,并让学生模仿自己演唱。

6、随伴奏分组学唱。

7、全班齐唱,注意休止处唱整齐。

8、音乐活动。(1)唱准音阶。

(2)“山谷回音”模拟情景表演。 (3)节奏填空游戏“布谷鸟伴唱” 板书设计:

春天来到了

do re mi fa sol la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课型:新授 活动《春光好》。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活动《春光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协作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学重难点: 培养协作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学过程:

1、用课本上的插图引入音乐活动《春光好》。

2、介绍有关“春耕”、“春游”的常识。

3、自由讨论,如何用声音、语言、动作来表现“春游”、“春耕”。

4、用各种打击乐器模仿“春游”、“春耕”的音像。

5、结合课本上的插图画面,鼓励学生创编以“春游”、“春耕”为主题的音乐游戏。

6、用声音、语言、动作等来表现“春游”、“春耕”游戏中的情节。板书设计:

春光好

愉快的春游 春耕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课型:新授

1、歌曲《云》。

2、附点二分音符。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云》。

2、认识附点二分音符。

3、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认识附点二分音符。 教学过程:

1、用课本上的插图引入歌曲《云》的教学。

2、教师范唱一遍。

3、学生跟着老师摸唱曲谱。

4、教师朗读歌词,并讲解歌词的意思。

5、用教唱法教唱歌词。

6、教师用电子琴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

7、学生完整齐唱歌词。

8、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随着歌声即兴做动作。

9、要求学生背唱歌曲。

10、认识附点二分音符。

11、教师用动物的叫声范读节奏型。

12、要求学生自由选择动物的叫声,边拍手边读出节奏型。

13、要求学生指出歌曲《云》中的俯点二分音符。板书设计:

1=D 3/4 金波词

中速稍慢 尚疾曲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课型:新授

1、歌曲《小雨沙沙沙》。

2、听赏童生齐唱《春天音乐会》。

3、用打击乐器表现《春天音乐会》。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小雨沙沙沙〉〉。

2、使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

3、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以及音乐表现能力。教学重难点:学会歌曲 教学过程:

1、听歌曲〈〈小雨沙沙沙〉〉的录音一遍。

2、学生跟着老师摸唱曲谱。

3、朗读歌词,并讲解歌词内容。

4、用听唱法教唱歌词。

5、教师用电子琴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

6、学生完整的齐唱歌词。

7、让学生找出歌曲中完全相同的两个乐句,并涂上相同的颜色。

8、用课本上的插图引入同声齐唱〈春天音乐会〉的欣赏教学。

9、教师朗读歌词

10、教师结合歌词讲解春天的自然常识。

11、完整听赏〈〈春天音乐会〉〉

12、启发学生用打击乐器来表现春雨、春风、春雷、春水来临时的景象。

13、复听〈〈春天音乐会〉〉,并用打击乐器为之伴奏。板书设计:

小雨沙沙 花 乐 鱼 乐 苗儿 乐

第二单元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内容:

1、欣赏《大家齐动手》

2、歌曲《种瓜》

3、歌曲《知了蜜蜂不一样》

4、欣赏《钉扣子》 地位作用:通过唱歌新赏等一系列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果实的观念,以及与人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训练学生用身动来表现音乐的韵律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和欣赏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己事自己做的观念。

2、培养学生的身体动作的音乐韵律感。

3、感受音乐的不同节奏并认识休止符。教学重点与难点和关键:

1、通过欣赏《大家齐动手》、《钉扣子》,感受劳动号子的风格特点,树立学生“劳动最光荣”的观点。

2、学会用叙事的语气和清晰的吐字来演唱《种瓜》《知了蜜蜂不一样》,并感受四分休止符的时值。

3、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高感,注重动作与音乐的协调。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措施等: 培养学生踏实做事的习惯,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感受不同节拍的不同韵律感。 教学用具:

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型:新授

1、欣赏歌曲《大家齐动手》

2、音乐活动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表情的演唱和表演歌曲《大家齐动手》,感受劳动号子的风格特点,增强与人合作的意识。

2、鼓励学生参加有趣的音乐活动,培养他们的音高感和节奏感。教学重难点:

表演歌曲《大家齐动手》,感受劳动号子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欣赏《大家齐动手》

1、教师演唱几首劳动号子给学生听,让学生在感性上了解劳动号子的风格。

2、播放录音,感受劳动号子的节奏特点。

3、跟着录音哼唱旋律,体会歌曲中 多处休止符在表现歌曲时所起的作用。

4、跟着录音唱歌词,注意衬词的唱法和作用。

5、再次播放录音,根据歌词内容设计律动。

(二)音乐活动

1、跟着老师唱 (1)老师范唱,让学生熟悉主旋律。

(2)老师教唱,引导学生唱准mi到fa的音高。 (3)学生用唱名唱旋律,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曲调。

2、节奏游戏——《黄鼠狼给鸡拜年》 (1)让学生按节奏朗诵歌谣和节奏谱。

(2)请学生用打击乐器打出歌谣中的节奏,然后与歌谣配合,注意衔接紧凑。 (3)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拍手朗读歌谣,一组用打击乐器打节奏,并可换组练习。

板书设计:

大家齐动手 1=F 稍慢有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课型:新授

1、学会演唱歌曲《种瓜》。

2、音乐活动。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曲《种瓜》,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珍惜劳动果实的思想感情,学会用叙事的语气和清晰的吐字来歌唱。

2、通过音乐活动初步感受四二拍的韵律及声音的强弱。教学重难点:感受四二拍的韵律及声音的强弱 教学过程:

(一)唱歌《种瓜》

1、由歌词引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珍惜劳动果实的教育。

2、播放录音,熟悉歌曲。

3教唱曲谱,注意换气(第四小节后、第八小节后、第十十二小节后、第十四小节后)。

4、跟着录音唱歌词,引导学生用叙事的语气演唱,吐字要清晰。

5、可请学生自编第

二、三段歌词。

6、教师可与学生共同设计歌表演的动作,边唱边表演。

(二)音乐活动

1、请学生自选一首四二拍的歌曲演唱,引导学生注意四二拍的强弱关系。

2、请学生设计动作来表现四二拍的韵律,如踏步点地、拍手、拍腿等。

3、请学生边唱边做动作,注意动作与音乐的协调。

4、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用图画表示声音的强弱。板书设计:

种瓜 中速

重音记号 >延长记号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课型:新授

1、学唱歌曲《知了蜜蜂不一样》。

2、音乐活动。

3、欣赏《钉扣子》。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知了蜜蜂不一样》教育学生从小做事不要唱高调,要踏踏实实。

2、通过音乐活动感受四分休止符的时值。

通过欣赏《钉扣子》,促进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真确唱好这首歌,认识休止符0.教学过程:

(一)唱歌《知了蜜蜂不一样》

1、播放录音,熟悉曲调。

2、教师教唱曲谱,唱熟后填词演唱,引导学生中速演唱。

3、引导学生讨论歌词,谈谈两段歌词描绘了什么形象?怎样唱才能更好地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4、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分成两组,分别扮演蜜蜂和知了,在钢琴伴奏下,边唱边演。

(二)音乐活动

认识休止符——建议通过下面的活动感知四分休止符。 (1)跳格子

在教室地面上画上若干方格,学生按一拍跳一个格子,遇到四分休止(也就是休止一拍)时停止跳动,但需要在前面一格中放入一个四分休止符,然后继续向前跳,直到音乐结束。 (2)打花巴掌

两名学生相向而坐,先听熟音乐然后随音乐每拍排一次手,第一拍双手自拍,第二拍单手自拍。遇到四分休止符时双手对拍。 板书设计:

知了蜜蜂不一样 1=F 2/4 中速 蜜蜂 勤劳 休止符0

第三单元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内容:

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2、歌曲《小动物在歌唱》

3、歌曲《咏鹅》

4、欣赏《口哨与小狗》

5、歌曲《小毛驴爬山坡》

地位作用: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教师要善于发现和爱护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培养和探究他们心灵中美好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各种动物有不同的特征,通过听唱表现不同动物的音乐,进一步丰富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教学目标:

1、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不同音乐带给人们的不同情绪。

2、本单元通过歌表演、音乐活动、唱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展开教学活动,理解并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感受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并能正确运用到歌曲之中。教学重难点和关键:

1、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和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

2、感受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并能正确运用到歌曲之中。

3、体会每首歌曲中各自不同的音乐形象,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不同的歌声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措施等:

体会每首歌曲各自不同的音乐形象,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他不同的歌曲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教学用具:钢琴、磁带、打击乐器、图片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型:新授

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2、歌曲《小动物在歌唱》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模仿生活中的声音,进一步理解第一册中声音的长短,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声音有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并能够正确运用到音乐之中。

教学重难点: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并能够正确运用到音乐之中。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在黑板上贴上各种动物的图片。

2、教师让学生看书上的两组插图,并模仿他们的声音。

3、教师让学生说出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能表示声音的强弱。

4、学生任意选择一种动物的叫声,模仿得逼真的,将图片取下粘在空的头饰上,并戴在这位同学的头上。

5、认识“f”和“p”。

6、将同学们头饰上的小动物按叫声的大小分类。

7、学习歌曲《小动物唱歌》 (1)、教师范唱或听录音。

(2)按节奏朗读歌词,要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楚。

(3)教师分句教唱。在演唱中模仿所唱的动物的典型动作。

(4)创编歌词:请你将猫和狗的叫声,换成你喜爱的小动物的叫声,并大声领唱。

(5)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复习歌曲《小动物唱歌》,画一个你最喜欢的小动物的头像,下次课带来。 板书设计:

声音的强弱 F 强 p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课型;新授

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2、歌表演:小动物唱歌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感受生音的强弱,能正确的运用到歌曲的演唱中。通过歌表演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大鼓和铃鼓,请学生敲击着两种乐器,感受乐器的声音力度:谁发出的声音强?谁发出的声音弱?

2、在声音中“强”用什么表示?“弱”用什么表示?

3、播放录像:

(1)小女孩敲击碰铃。(2)新年晚会上人们静候新年钟声。 老师提问:谁发出的声音强?谁发出的声音弱?

4、复习歌曲《小动物唱歌》

5、引导学生注意发现歌谱中出现的“fa”和“p”,解释含义,并请同学们正确的运用到歌曲演唱中。

6、拿出你绘制的头饰,戴在头上参加歌表演。板书设计:

小动物唱歌 中速稍快 风趣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课型:新授

1、学习歌曲《咏鹅》

2、欣赏歌曲《口哨与小狗》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通过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体会乐曲的情绪——欢快活泼。 教学重难点:感受、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 教学过程:

1、活动:“古诗大赛”。

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以前,组织学生进行此向活动。看谁啊背诵的古诗多、准确。

2、在同学们背诵的古诗中,有哪些是描写动物的诗?

3、学习歌曲《咏鹅》。

(1)有谁会背诵这首诗?请背诵给大家听。 (2)教师为学生讲解歌词的含义。 (3)学生大声朗读歌词,体会诗意。 (4)教师范唱。

(5)学生跟录音学唱歌曲。

(6)体会歌曲的情绪——悠闲自在。

4、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

(1)初听乐曲:你听到了哪种动物的叫声?除了小狗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2)再听乐曲:主人与小狗在做什么/他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3)你如何表达歌曲中的情绪?可以提供给学生简单的打击乐器或提醒学生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现。

(4)对比这两首乐曲的情绪:《咏鹅》是优美抒情的;《口哨与小狗》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

5、将今天学习的歌曲《咏鹅》唱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

咏鹅

2/4 中速稍慢

口哨与小狗(管弦乐合奏)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课型:新授

1、复习歌曲《咏鹅》

2、学习歌曲《小毛驴爬山坡》 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咏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背诵。

2、通过学习《小毛驴爬山坡》,体会音乐中描绘小毛驴的情绪——俏皮、淘气,体会音乐旋律的起伏与描述小毛驴爬山坡的情景之间的关系。教学重难点:双响筒或响板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1、观看动画片《阿凡提》。

2、提问:有谁知道阿凡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经常与谁一起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3、学习歌曲《小毛驴爬山坡》。(1)听歌曲录音。

(2)、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3)、学生完整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

学生用手指歌曲的旋律线演唱,了解旋律描述的小毛驴气喘吁吁的爬山坡的情景。

(4)请你为歌曲伴奏:教师提供打击乐——双响筒和响板。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选择什么乐器?为什么?表现什么?怎样敲击? (5)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4、复习歌曲《咏鹅》。

5、请同学们背唱歌曲。板书设计:

小毛驴爬山坡 西班牙民歌 中速风趣地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课型:新授 欣赏乐曲《快乐的小熊猫》 教学目标:

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感受为主,启发学生感知乐曲所描绘的不同音乐内容,为插图排顺序。教师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将音乐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

教学重难点:感受乐曲描绘的不同音乐内容。 教学过程:

1、观看动画片《熊猫百货商店》片断。

2、初听全曲:感受音乐的情绪。

3、分段欣赏: (1)你听到了什么?是谁在叫?这时一副什么样的情景?(清晨,天慢慢亮了,小鸟的鸣叫,唤醒了沉睡的森林)

(2)谁出现了?它在干什么?(小熊猫拿着水桶,准备到河边打水)

(3)森林里的动物们在做什么?小熊猫在做什么?(小熊猫抬着水桶往回走,他友好的向森林里的朋友问好)

(4)这段音乐描述了小熊猫在做什么?(他一溜烟跑回商店,做好开门前的准备工作)

4、完整欣赏全曲,并为插图排顺序。

5、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6、随着音乐即兴表演。板书设计:

快乐的小熊猫 管弦乐合奏

第四单元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内容:

1、歌曲《乃吆乃》

2、欣赏《杵歌》

3、欣赏《快乐的罗梭》

4、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5、歌曲《保护小羊》

6、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

地位作用:让学生了解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我国丰厚悠久的民族文化,其次是了解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分布区域服饰习俗等方面的简单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一组少数民族歌(乐)曲,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

2、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

3、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教学重难点和关键:

1、学会演唱歌曲《乃吆乃》《勇敢的鄂伦春》《保护小羊》

2、欣赏《杵歌》《快乐的罗梭》,感受乐曲的情绪。

3、在《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活动中与他人合作。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措施等。

数数按均等的速度数数,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节拍感,在熟练活动的基础上,改换其他的儿歌自由编配打击乐器和空拍的位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教学用具:电子琴、图片、打击乐器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型:新授 学唱歌曲《乃吆乃》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乃吆乃》

2、了解有关土家族的简单知识。

3、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重难点: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简单介绍土家族小朋友的服饰、聚居地、生活习惯等民族风情。

二、范唱

要求学生安静的听,听完后谈一谈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三、学唱歌曲

1、教师播放录音,要求学生听、记忆涂了颜色的小节。

2、教师范唱,请学生在有颜色的小节处拍手;教师范唱,学生在此处设计其他动作。

3、学生跟教师分乐句模唱歌词数遍。

4、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5、请一位同学领唱、其他学生齐唱涂色的小节。

6、学生跟着教师模唱歌谱,学生重点记忆涂色小节。

四、课下活动

请同学门回家查找有关高山族的资料。 板书设计:

乃吆乃 1=F 2/4 中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课型:新授

1、复习《乃吆乃》

2、欣赏《杵歌》 教学目标:

1、用茶杯、碟子、碗演奏《乃吆乃》

2、欣赏《杵歌》

教学重难点: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复习《乃吆乃》

1、齐唱歌曲。

2、请学生独唱歌曲。

(二)请学生用茶杯、碟子、碗演奏《乃吆乃》。

(三)请学生用其他乐器演奏《乃吆乃》。

(四)欣赏《杵歌》。

1、请同学门介绍有关高山族的知识。

2、欣赏《杵歌》。

3、随歌曲〈杵歌〉做舂米的动作。板书设计:

杵歌 高山族民歌 舂米的动作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课型:新授 欣赏〈〈快乐的罗梭〉〉 教学目标:

1、听辨乐曲的情绪。

2、随着音乐律动。

教学重难点:听辨乐曲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模唱练习

1、跟着老师分乐句模唱。

2、学生完整模唱。

(二)欣赏《快乐的罗嗦》

1、问:这首乐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欣赏第一遍)?

2、听一听模唱练习在这首乐曲中出现了几次(欣赏第二遍)?

3、感受第二部分情绪(欣赏第三遍)。

4、欣赏第四遍,请你按照乐曲欢快、抒情、欢快的情绪在第三个格中涂上相应的颜色。

5、随音乐律动(欣赏第五遍)。

6、介绍弹拨乐知识。

(三)课下活动

请同学门查找有关鄂伦春的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快乐的罗嗦 弹拨乐合奏 张式业编曲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课型:新授 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2、了解有关鄂伦春民族的简单知识。教学重难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门介绍查找的有关鄂伦春族的相关知识,老师小结补充。

(二)范唱

要求:学生能安静的聆听,并能对老师的范唱做出自己的评价。

(三)学唱歌曲

1、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2、跟着老师学唱歌曲。

3、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4、请同桌同学互相为对方演唱一遍并记忆歌词。

5、分小组演唱,其他同学评价。

(四)练习

用线连一连,请同学门不仅从曲调上区分《乃吆乃》和《勇敢的鄂伦春》的不同,还可以从服装上区分。

(五)课下活动

请同学们查找有关傈僳族的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勇敢的鄂伦春

1=C 2/4 欢快自豪地 鄂伦春族民歌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课型:新授 学唱歌曲《保护小羊》。 教学目标:

1、会唱歌曲《保护小羊》。

2、区分两个乐句结束音的不同。

教学重难点:会唱歌曲《保护小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门介绍有关傈僳族的相关知识,教师补充总结。

(二)范唱

要求学生能安静的聆听,并能对老师的演唱进行评价。

(三)学唱歌曲

1、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2、跟着老师学唱歌曲。

3、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4、教师启发学生区分两个乐句中只有一个音不同,并在不同的音上涂上不同颜色。

5、纠正学生的吐字,如“三”、“山”等。

6、启发学生根据歌曲内容编一个小故事。

7、请同学门谈一谈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表演歌曲《保护小羊》。

(五)复习歌曲

1、《乃要乃》

2、《勇敢的鄂伦春》

要求:体会这两首不同民族歌曲的不同风格。

(六)总结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土家族、高山族、彝族、鄂伦春族、傈僳族的民歌。 提问

1、同学门还知道其他少数民族的名称吗?请你说一说。提问

2、谁会演唱其他少数民族民歌?给我们大家唱一唱。板书设计:

保护小羊 1=F 2/4 中速稍快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课型:新授 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 教学目标:

在《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难点: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说一说熟悉的儿歌。

(二)学习《我家门前有条河》 要求:有节奏地朗读。

(三)数数练习每一拍读一个数。

要求:数拍的速度要均衡。

(四)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

1、全班分成每六人一组,一人数拍,一人读儿歌,四个人分别演奏打击乐器。

2、全班分成四组共同合作完成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

3、请同学们重新设计一首儿歌的活动(例如:替换儿歌、替换乐器、、、、、、)。板书设计:

我家门前有条河

喳喳喳

第五单元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内容:

1、歌曲《快乐的孩子爱唱歌》

2、欣赏《节日舞曲》、《多快乐呀多幸福》

3、歌曲《幸福拍手歌》

4、音乐活动《化装舞会》。

地位作用:本单元继续使学生在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诸方面得到锻炼。在创造力的培养方面更是给学生以更多的空间。 教学目标:

1、继续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开朗、大方的性格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2、继续培养良好的听赏音乐的习惯。

3、在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自编歌表演和舞蹈动作、为歌曲续编歌词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1、《快乐的孩子爱唱歌》字多腔少,几乎都是一字对一音,吐字不易清晰。

2、续编《幸福拍手歌》歌词时,由于学生情绪高涨,可能出现“喊歌”或秩序混乱的局面,教师要善于把握。

3、“化装舞会”中跳的舞,教师没有统一要求,也无须统一学习,全凭学生即兴创造,部分学生可能感到束手无策。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措施等。

继续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开朗、大方的性格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用具:录音机、磁带、图片、节奏卡片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型:新授 《快乐的孩子爱唱歌》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快乐的孩子爱歌唱》。

2、学会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吐字清晰、灵巧。

3、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重难点: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1、出示鸟儿飞翔图、蜜蜂采蜜图和夜空流萤图,结合课本上快乐孩子爱歌唱图,引入教学主题。

2、听范唱录音2—3遍。

3、在教师带领下,按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要求吐字正确、清晰。

4、用听唱法教唱歌词,先分句教唱,再整体教唱。

5、教师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

6、学生跟着录音唱一遍,再用伴奏带唱一遍。

7、边听录音,边在每小节的后两拍拍手。然后用拍腿——拍腿—— 拍手的形式再练习几遍。

8、教师出示节奏卡片,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9、分组表演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作伴奏。

10、一组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其他学生随教师的琴声歌唱。

11、请学生下课后设计歌表演的动作,下节课要进行歌表演。板书设计:

快乐的孩子爱唱歌

1=C 2/4 中速 佚名词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课型:新授

1、歌曲《快乐的孩子爱唱歌》。

2、钢琴独奏《节日舞曲》。

3、歌曲《多快乐呀多幸福》。教学目标:

1、在歌表演《快乐的孩子爱歌唱》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参与率。

2、继续培养良好的听赏音乐的习惯。

3、在听赏音乐时,能初步做到与歌曲感情发展配合,做出恰当的反应。

4、对藏族的风土人情及音乐感到兴趣。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参与率。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快乐的孩子爱歌唱》。

2、请学生分别提出自己的动作设计方案。

3、请几位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动作随音乐表演。

4、教师选择几个既恰当又简易的动作教给全体学生。

5、全体学生进行歌表演,不要求动作绝对统一,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造。

6、音乐欣赏时先提出要求,首先是一定要保持安静,才能仔细听赏音乐。其次要展开想像的翅膀,随音乐感情的起伏进行联想,在老师提问时要大胆说出自己的听赏体会。

7、听赏《节日舞曲》。

(1)在听赏时教师可以作出一些动作反应,如模仿敲堆鼓的动作以启发和提示学生的想像。

(2)在欣赏《节日舞曲》时,注意点不能全部集中到模仿队鼓的音响上去,而应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天真活泼、兴高采烈的儿童情趣。

8、出示有关藏族风情的图片。

简介藏族的风土人情,尤其要突出美丽的雪山、辉煌的布达拉宫、鲜艳的民族服饰和优美的歌舞,使学生初步认识西藏,向往西藏。

9、听赏《多快乐呀多幸福》

初听后出示歌词,要求随着录音唱“多快乐呀多幸福”这一句,告诉学生唢呐和喇叭都是藏族人民常使用的乐器,喇叭不是小号,是类似唢呐和管子的乐器,有的管子甚至有一米多长

最后让学生随着音乐自由的模仿吹奏唢呐、喇叭的姿态,并轻声歌唱。

板书设计:

节日舞曲 钢琴独奏 多快乐呀多幸福 西藏民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课型:新授 歌曲《幸福拍手歌》 教学目标:

1、用欢快的、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幸福拍手歌》。

2、能随音乐的节拍自如的表演动作。

3、通过续编第

2、

3、4段歌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学重难点:能随音乐的节拍自如的表演动作。 教学过程:

1、从《快乐的孩子爱唱歌》和《多快乐呀多幸福》导入《幸福拍手歌》。

2、听录音两遍,教师用恰当的动作提示连续的附点节奏和过门中的拍手动作。

3、随录音学唱第一段歌词,注意歌词的清晰,必要时可按节奏朗读几遍,尤其是第三句“如果幸福就用行动表现出来吧”!一连用了七次附点节奏,学生难于掌握,需要多加练习。

4、在第一段歌词中加入拍手(三处),要防止学生只顾拍手不顾唱歌质量的倾向,要让学生知道,首先要将歌唱好,再加上拍手,就更好听了。

5、引导学生注意课本中的图标,创编第

2、

3、4段歌词和动作,课本中提示了摸耳、拍腿、扭腰、踏脚、拍肩等动作,不一定都将它们编进去,可只唱四段歌词结束,最多不超过六段,而且最后一段歌词最好与第一段歌词相同,以突出幸福拍手的主题。

6、歌词多了以后,学生可能记不住动作的次序,教师可以在每段歌词开始时用动作予以提示,也可以请一位同学来提示,如果每次演唱的次序都不同,也很有趣,更能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7、演唱这首歌曲可能会引起十分热烈、兴奋的情绪反应,教师要注意把握,使学生既热情奔放,又井然有序,从中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板书设计:

幸福拍手歌

1=G 4/4 欢快地 美国歌曲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课型:新授 音乐活动“化装舞会” 教学目标:

1、通过“化装舞会”这一音乐活动形式,全面复习本课和前几课所教的五首歌曲。

2、增进同学之间的友爱、团结、培养合作、协调的能力。

3、听辩三拍子与四拍子两种不同节拍的舞曲。

4、激发学生在动作设计方面的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在动作设计方面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

1、为了上好本节课,事先要有一些准备,教师要准备一些头饰、面具、音乐教室也要适当布置一下,还要事先培养各班的音乐骨干,让他们在活动中起示范带头作用。准备好《云》等五首歌曲的磁带,精心设计好教学程序,使这项音乐活动既热烈,又井然有序。

学生方面也可自己准备一些头饰或面具,并学习一些舞蹈动作。

2、播放〈〈云〉〉的伴奏带,教师与学生中的骨干分子领先起舞,一组学生用打击乐器奏出三拍子的节奏型,使学生易于听辩。

3、其他学生陆续加入,可以模仿教师的舞姿,也可以模仿同伴的舞姿,即使动作不太协调,也没有关系,关键是要参与,要能感受到三拍子的韵律。

4、播放〈〈快乐的孩子爱歌唱〉〉的伴奏带,同前面一样,也可由教师和部分学生领先起舞,一组学生用打击乐器奏出四拍子的节奏型,其他学生陆续加入,教师要提示换了一种节拍。

5、播放〈〈勇敢的鄂伦春〉〉的伴奏带,学生们可随音乐自由表演,或骑马、或打猎,或群舞。

6、播放〈〈小雨沙沙沙〉〉的伴奏带,学生们可分小组作歌表演。

7、高潮是〈〈幸福拍手歌〉〉,学生们可边唱边舞,可互相拍手,可互相拍肩,动作可以多样,不一定全班统一,如果场地允许,全班同学可以同时上场舞蹈,各种头饰、面具相间,把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板书设计:

化装舞会 自由表演

第六单元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内容:

1、歌曲《藏猫猫》

2、歌曲《数蛤蟆》

3、歌曲《蝴蝶花》

4、欣赏《玩具兵进行曲》

5、欣赏《糖果仙子舞曲》

地位作用:本单元是一组表现儿童游戏活动内容的音乐,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把音乐和游戏结合起来就是要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音乐。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一组游戏歌曲,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通过创编歌词和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通过为故事选配合适的音乐,正确感受音乐的情绪。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1、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藏猫猫〉〉、〈〈数蛤蟆〉〉、〈〈蝴蝶花〉〉。

2、听辩〈〈数蛤蟆〉〉中旋律与节奏相同的乐句。

3、听辩〈〈蝴蝶花〉〉中活泼与舒展的乐句。

4、为童话故事选配合适的音乐。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措施等:

在游戏中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通过《蝴蝶花》感受活泼和舒展,通过《玩具兵进行曲》和《糖果仙子舞曲》感受雄壮和优美,并通过为童话故事《爱丽丝游仙境》选配合适的音乐进一步巩固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教具准备:歌曲的录音带、各种动物头饰、道具、童话故事〈〈爱丽丝漫游仙境〉〉、《耶塞尔的梦》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型:新授 歌曲《藏猫猫》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藏猫猫》。

2、背唱歌曲《藏猫猫》。

教学重难点: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藏猫猫》。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可以请几名学生做一个藏猫猫的游戏。

2、教学范唱,请同学评价。

3、教师分乐句教唱歌曲。

4、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第1—4小节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2)第5—8小节用连贯的声音演唱。 (3)唱好底12小节的八分休止符。

(4)第14小节的道白不仅要唱准节拍,还应带有惊喜的语气。 (5)结束句要唱准一拍,不要拖。

5、启发学生创编动作并演唱歌曲。板书设计:

藏猫猫

2/4拍 欢快地 有弹性的声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课型:新授 歌曲《数蛤蟆》 教学目标:

1、学会唱歌曲《数蛤蟆》

2、为歌曲创编歌词。

3、找出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教学重难点:为歌曲创编歌词。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范唱,请同学进行评价。

2、教师分乐句教唱歌曲。

3、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并涂上相应的颜色。

4、教师启发学生创编歌词。

5、把学生创编的歌词演唱一遍。

6、启发学生自己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7、请学生为歌曲表演。

8、请一部分学生用拍手的形式为歌曲伴奏,另一部分学生进行歌表演。板书设计:

数蛤蟆

1=F 2/4 中速稍快 四川民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课型:新授 歌曲《蝴蝶花》 教学目标:

1、学会唱歌曲《蝴蝶花》。

2、会演唱活泼和舒展的乐句。教学重难点:学会唱歌曲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藏猫猫》《数蛤蟆》。

2、导入新课:出示蝴蝶花的实物或图片,请同学观察它像什么?继而引出要学习歌曲的题目。

3、范唱。教师范唱时尽量把活泼和舒展的乐句演唱得对比鲜明一些。唱完后请学生进行评价。

4、按节奏朗读歌词。

5、学生跟老师模唱歌曲。

6、教师弹旋律,学生唱歌词。

(1)教师启发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第1——8小节。 (2)用连贯的声音演唱第9——16小节。 (3)“呦”字用高位置说出。

(4)教师带领学生为歌曲中活泼和舒展的乐句涂上不同的颜色。 (5)请学生自己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6)学生分组进行歌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7、全班同学进行歌表演。板书设计:

蝴蝶花

1=F 2/4 中速 活泼舒展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课型:新授 欣赏《玩具兵进行曲》。 教学目标:

1、感受《玩具兵进行曲》雄壮而又活泼的精神。

2、能随音乐走步。

教学重难点:随音乐走步。 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耶塞尔的梦)。

2、完整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感受雄壮的音乐情绪。

3、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

(1)引导学生想像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2)随音乐走步。

(3)用打击乐器为第一部分主题伴奏。

4、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感受乐曲活泼的情绪。也可向学生介绍乐曲加入了短笛、木琴、小提琴等乐器,使乐曲显得更加活泼。

5、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引导学生分辨这一部分音乐与第一部分是否相同?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结尾时下滑音部分的音乐,好像是玩具兵惊慌地跑回箱子里的情景。

6、安静地完整欣赏全曲。引导学生仔细听辩第一部分的旋律。听到时可举手表示,或用动作表示。

7、欣赏第三部分音乐,学生可随音乐走步表演,当听到结尾下滑音时,可迅速跑会自己的座位。音乐结束时,如还没跑回座位就成“定格”状。

8、小结 板书设计:

玩具兵进行曲 管弦乐合奏 雄壮 优美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课型:新授 欣赏《糖果仙子舞曲》。 教学目标:

1、感受《糖果仙子舞曲》优美的情绪。

2、为童话故事《爱丽丝漫游仙境》选配合适的音乐。教学重难点:感受乐曲优美的情绪。 教学过程:

1、复习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感受乐曲的情绪,在第三部分时可随音乐旋律律动表演。

2、听《糖果仙子舞曲》,比较这首乐曲的情绪与《玩具兵进行曲》有什么不同?

3、介绍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的故事。

4、再次欣赏乐曲,引导学生想像音乐表现的情景。

5、欣赏乐曲第三遍,引导学生分辨其中钢片琴的音色,并介绍柴可夫斯基选用钢片琴的经过。

6、现在,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童话故事《爱丽丝漫游仙境》。请同学们想一想,用哪一首乐曲配乐更合适呢?

7、还能用其他的音乐配吗?

8、现在请同学们为老师播放音乐,老师朗诵〈〈爱丽丝漫游仙境〉,部分同学可随音乐表演。

9、小结。板书设计:

糖果仙子舞曲 舞剧《胡桃夹子》 (俄)柴可夫斯基曲

下 册

龙山店完小

推荐第9篇:音乐教案音乐欣赏教学教案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大班音乐欣赏\"摇篮曲\",这首歌曲有三段,这是一首东北民歌,曲调优美,节奏缓慢,歌曲有三段歌词其中渗透着妈妈对宝宝的无限疼爱和殷切希望。教材所含的知识点是:摇篮曲的节奏特点及情绪色彩。由于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欣赏音乐作品的基础,能完全较为正确的来辨认音乐作品的情绪及节奏特点。因此只有掌握了摇篮曲具有的缓慢轻柔的节奏特点,优美抒情的情绪色彩。才能更进一步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内容,为教学地顺利开展做好铺垫准备。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音乐教学的意义中所提到的:对幼儿来说音乐活动的意义决不应局限于音乐本身,它同时也要有益于发展幼儿的智力和体力,陶冶幼儿的情感、品格,形成幼儿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个性,使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浓浓的母爱、享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2、发展幼儿的音乐理解力、想象力及表现力,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良好习惯。

3、引导幼儿了解摇篮曲的性质特点,知道这是一首东北民歌,启发幼儿运用语言、动作表达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教学重点是: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正确理解歌曲的内容。制订的依据是: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形象是通过各种表现手段如旋律、节奏、速度等而塑造出来的。而音乐又是一门时间艺术,是在时间中流动的,稍不注意就会流失过去,作为歌曲的欣赏幼儿可以借助于歌词来理解歌曲内容。大班幼儿注意力的发展比较好,也具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只有聚精会神地倾听正确理解歌曲的内容,才能使幼儿与歌曲产生共鸣。

教学中的难点是:引导幼儿运用语言、动作表达情感体验与联想。难点制定的依据是:欣赏音乐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幼儿的认知程度具有感性大大超过理性的特点。因此在音乐感知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体验及联想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对幼儿来说及具挑战性,就象一个跳一跳就够得到的果实,借助于教师的引导帮助,幼儿通过努力是可以完成的。

二、教学方法

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依据纲要的精神:音乐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的个性。我主要运用了欣赏法、启发联想法和情绪感染法进行教学。

第一种欣赏法,这是音乐欣赏教学不可缺少的方法。在欣赏法中又分为完整欣赏和分段欣赏两个层次。整首欣赏,其目的就是保持作品的完整不割裂,给幼儿一种完整的感受。分段欣赏的目的是引导幼儿进一步深入地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感受摇篮曲的性质。因此教学中的第一遍欣赏是完整欣赏,给幼儿初步的音乐印象;然后再分段欣赏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再完整欣赏,这是幼儿对摇篮曲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赏析。在运用欣赏法时为幼儿创设安静温馨、有利于倾听的教学环境,借助于动感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声情并茂的的演唱。在听觉和视觉上给幼儿积极的刺激,使幼儿对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绪有充分的感受,激发幼儿爱妈妈的美好情感。

第二种启发联想法,音乐是表现人们的思想,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它会给人以美的享受、思想感情的陶冶,在美的享受中能使听众产生联想与想象。这首摇篮曲表现出的优美、温柔的情绪,妈妈对宝宝无限的疼爱与期望都会引发起幼儿的联想。比如在完整欣赏后启发幼儿:\"你想想妈妈在唱着摇篮曲哄宝宝睡觉的时候脸上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在分段欣赏时教师启发幼儿联想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从而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产生爱妈妈的情感。在引导幼儿开展联想时我注意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如语言和动作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第三种情绪感染法,因为音乐是一种表情的艺术,很容易使幼儿受到情绪的感染,它在引导幼儿欣赏歌曲的过程中起到了示范榜样的作用。在活动中除了欣赏录音外,我特别注重让幼儿欣赏我的演唱,因为通过声情并茂,面带微笑的演唱,和幼儿面对面能将歌曲柔美的情感和妈妈对宝宝的爱传递给每个幼儿,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另外在孩子安静欣赏录音时,我会用温柔的目光注视每一个幼儿,用轻柔的动作适时给予提示,与幼儿之间进行无声的情感交流。

以上三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技术在活动中交替使用、相互补充,使教学活动动静交替。注意发挥了音乐作品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视了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三、学法指导

教学中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学法指导,一方面是引导幼儿养成注意倾听的良好习惯。音乐是时间艺术,要想获得良好的音乐欣赏效果,注意力集中是先决条件,只有认真地去倾听才能正确地感知作品的旋律、节奏、速度和表达的思想内容。为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我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指导帮助:

1、根据新纲要中\"幼儿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这一指导思想,我在活动中特别注意了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比如在导入部分,用动感的多媒体课件\"美丽的夜空\"为背景,运用大型软积木搭出颜色鲜艳的房子、花朵、月亮船,引导幼儿在环境中集中注意力进入美好情境。让其心情放松,没有任何压力的去欣赏。

2、在重复倾听的时候,设计提问\"仔细听一听,妈妈在摇篮曲中唱了些什么?\"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听。

第二方面的学法指导是引导幼儿初步学习怎样欣赏一首音乐作品的方法。首先,我采用了视听欣赏的形式帮助幼儿感受、理解和记住音乐,视听欣赏的形式能调动起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目有所见、耳有所闻,在不知不觉中带着喜悦、好奇之心进入作品的美好境界之中。其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欣赏过程也在不断地暗示幼儿,应从哪里入手,从哪些方面去欣赏一首音乐作品。另外,利用与音乐相符的动作来感受理解和记住音乐的方法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动作使音乐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随音乐作模仿动作,能加深幼儿对音乐的印象。这样,幼儿初步学习了欣赏的方法还会激发幼儿再次欣赏音乐作品的兴趣,促进了其情感的发展,陶冶了性情。为幼儿今后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另外,由于幼儿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和实际生活经验都有所差异,每个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通过音乐产生的联想也都不会一样。在学法指导中我注意了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作品的理解,使其在活动中获得自主权。说说自己的感受、听听别人的想法,这样既有利于自我的发展又有利于幼儿间的相互学习;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经验又富于音乐作品更丰富更丰满的思想内涵。这也符合了纲要中\"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四、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音乐情景表演\"小白船\"导入课题。在这里用了多媒体课件和软积木两种教具。教师制作出动感的夜空美景课件作为背景,再用大型软积木摆成各种可爱的房子、花朵、弯月亮的造型,让孩子们乐在其中进行表演唱,引导幼儿进入夜晚的美好情景。教师同时运用描述性语言引起幼儿的注意:\"天黑了,整个大地变得静悄悄的,月亮姑娘来唱歌了,星星来为他伴奏,他们的歌声让静静的夜显得更美丽,你听--。\"然后请幼儿边演唱边表演,这样可以稳定幼儿的情绪,以便进入摇篮曲的欣赏过程。第二部分全面展开欣赏,包含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完整欣赏,运用引导语:\"夜晚真美呀,就在这时不知从那户人家的窗子里传出了优美的歌声,仔细听--。\"接着大屏幕上出现了窗子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下放录音伴奏教师进行演唱引导幼儿进行第一边完整欣赏(教师演唱),通过欣赏教师的演唱,引导幼儿感受摇篮曲缓慢轻柔的节奏特点和优美抒情的情绪色彩。接下来运用提问:\"这首摇篮曲有几段?妈妈都唱了些什么?\"进行第二遍完整欣赏,运用了课件演示。第二个环节分段欣赏,这一环节要完成重难点的突破。根据歌词将歌曲分为三段每一段都分别欣赏两遍。在这一环节中我重点运用了启发联想法,在提问上下功夫,力求问得巧、问得妙。设计了两种提问,第一种是再现性提问,如:\"歌曲中唱了些什么?\"\"小宝宝做了一个什么梦?\"一种是启发联想式提问,如:\"你想想妈妈会怎样哄宝宝睡觉?\"\"宝宝为什么会在梦中露出微笑?\"用这样的提问激发幼儿的想象,帮助幼儿理解三段歌词反应的三层意思。除了用语言表述外,每一段都引导幼儿进行动作表演。比如第一段妈妈是抱着小宝宝轻轻的摇;第二段为了表达妈妈对宝宝的殷切希望会轻轻的拍拍宝宝,抚摩宝宝;第三段看到宝宝睡梦中都露出了笑容,妈妈会情不自禁的亲亲小宝宝。层层深入引导幼儿体会歌曲中那浓浓的母爱。充分发挥了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德育的影响功能,自然的将重难点一一突破。第三个环节是情境表演,孩子们每人抱一个宝宝通过扮演妈妈或爸爸,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去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第三部分结束,让幼儿在摇篮曲宁静温馨的意境中,教师引导幼儿:\"看宝宝睡的多香啊,让我们一起轻轻的把宝宝放到床上去吧。\"教师和幼儿轻轻的走出活动室结束本次活动。

另外,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获得的各种情感体验、知识能力和学习方法我又设计了延伸活动,请幼儿欣赏几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摇篮曲,组织美术活动为妈妈亲手制作\"爱心卡\"表达对妈妈的爱。体现了各课教学的整和性。

在教学活动中我掌握好宏观调控,调整控制好节奏速度,在提问时,注意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能力和水

推荐第10篇:音乐教案《凤阳花鼓》教学教案

为了宏扬民族文化,学唱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了解民族打击乐器,并初步掌握它们的演奏方法和使用效果,让学生用打击乐器参与活动,为《凤阳花鼓》进行再创作。 重难点是歌曲中的附点掌握,打击乐合奏。

教学过程

1、课前放录音《鄂伦春小唱》给学生听。

2、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3、发声练习:

(1) 用“u”音唱(问学生学过力度记号f、p运用发声中) 6| 6|| u (2)

4、提问课前听过什么地方的什么歌曲? (回答: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小唱》)

5、归纳引入新课:我国的同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种类繁多,每个民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安徽民歌《凤阳花鼓》(板书)(书23页)。

(1) 老师范唱。

(2) 节奏训练:8小节板书。 (3) 视唱(难点 附点)(2遍)。 (4) 用节奏读歌词。

(5) 歌曲的分析:(先让学生讲,老师再补充,后听录音)这首歌曲是流传于安徽的一首民间歌舞曲,旧社会里淮河流域的人民在剥削阶级的压迫和连年水患下迫于生活,向外逃荒,有的沿街卖唱,《凤阳花鼓》就是当时卖唱者的舞歌,史书记载:“凤阳女花鼓敲,打锣的男子跟着跑”描写了街头卖艺者的情景。 歌曲是八小节为一段,共二段,词句精练质朴,前四句直接指出了明王朝统治下的饥荒景况,后四句叙述了人民的悲惨生活。

歌曲开头由四小节的锣鼓点作前奏,唱腔分两个乐段,一段唱后又以四小节锣鼓点为间奏,第二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反复句,最后又有四小节锣鼓点结束。曲调具有抒情叙事性,歌和舞互相结合,富有浓郁的民间歌舞风格。(听录音)

(6) 填词演唱(2遍)

(7) 提示:今天我们过着辛福生活,不要忘记过去的苦,我们在这么好的环境里一定要好好学习,让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更加繁荣富强起来,不能让这种沿街卖唱的现象在我们国家重演。为了有个完美的结局,在第一段的歌词的基础上,再创作出第二段词,中心是反映新社会的美好。(尽量减少改动的字词,还要压韵。这是老师的创作。尽量鼓励学生创作。)

说风阳,唱风阳,风阳就是好地方。 自从来了共产党,一年更比一年强。

大户人家种田地,小户人家来经商。 俺家喜欢卖杂货,身背货担走四方。 (随着录音演唱第二段)

6、下面我们认识几件打击乐器(鼓、锣、钹):

这是我们民族打击乐器,我们民族打击乐器种类繁多,大体分为鼓、锣、钹、梆子四种,打击乐器经常运用合奏方式演奏,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我国人民在节日和喜庆的场面喜欢用它来助兴。

(1) 简单介绍各种乐器的打法。

(2) 练习(看小黑板)少数人打打击乐器,多数人用手拍打。

(3) 我们二段合起来演唱、演奏(看效果如何,可轮换)。 (4) 完美的演唱: 要求:二段应有对比。

小结

我们初步了解并初步掌握了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学唱了《风阳花鼓》又进行了再创作,这些都是我国民族文化中最宝贵的遗产,我们一定要让这些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在我们这一代得到继承和发扬,一定要代代流传下去。

第11篇:六年级音乐教学教案

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像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能够用抒情、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

2、二声部歌曲的演唱

3、感受五声调式音阶:尝试用五声音阶进行旋律创作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中华,各族儿童幸福的家》、《猜调》、《太阳出来喜洋洋》、《欢乐颂》、《采茶灯》、《铃儿响叮当》

2、欣赏乐曲《我的祖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土耳其进行曲》、《邮递马车》、《雪橇》

教学措施: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创作、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单独辅导

2、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3、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愤。

我的祖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我的祖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懂得独唱与合唱的区别。

重点:在于欣赏好《我的祖国》熟记旋律,回简要地分析歌曲的情绪,力度,速度;A B 两段的对比。 难点:学唱歌曲的A 部分,(注意:情绪,力度,速度)课前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教材分析《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是一首合唱曲。由教师介绍“抗美援朝”。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随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公然出兵干涉,并将战火烧到了中国鸭绿江边。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爆发。 )

三、欣赏歌曲

3、听老师范唱,想“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讨论:歌曲可以分几部分?

5、两部分的情绪是一样的吗?为什么?

6、第一部分的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二部分为什么和第一部分有所不同?

7、试着让学生唱一唱,以加以体会。

8、讨论:这首歌曲你听了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什么要处理成独唱加合唱,独唱表达了什么?合唱又起什么作用?

9、让学生根据歌曲的速度、情绪、不同的力度演唱。

10、第一部分是在赞美祖国的秀美江山,充满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第二部分表达了对祖国无限的自豪感。

四、学唱歌曲指导学生根据用赞美的情感和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分领唱和合唱。)

五、你欣赏了这首《我的祖国》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吗?

板 书 设 计

《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

中华,各族儿童幸福的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复习上节课所学歌曲 (1)、视唱全曲, (2)、分组演唱

三、新课教学

(1)、默念歌词一遍 (2)、随琴轻声把歌词唱一遍 (3)、随琴在心里唱一遍。 (4)、视谱( (5)、学唱歌曲 (6)、注意歌曲力度 整体演唱

(1)、请学生担任领唱 (2)、演唱全曲

(3)、升华情感:说说歌曲内容,所要表达的情感 (5)、表现:带着深厚感情再一次演唱歌曲 (分角色唱:领唱1和领唱2,其他同学当群鸟)

五、总结全课

老鸟、小鸟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和谐、圆润的声音演唱绕口令二部合唱曲

2、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互相奉献爱心的美好情感。

3、能主动积极地参与二部合唱,从中享受集体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老鸟、小鸟》这首二声部歌曲。 教学难点:学会用和谐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很久很久以前,森林里住着许多漂亮的小鸟,因为鸟的数量很多,渐渐地这里成了鸟儿们的王国,鸟儿们每天聚在一起,快乐的舞蹈,愉快的歌唱。

二、复习下滑音

三、音程练习:

1、单音程:

2、和声音程: (1)、视唱全曲,(2)、用鸟叫声“啾啾”唱一遍。

四、歌曲练习:

1、瞿希贤简介(女作曲家,自幼爱好音乐。1948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作曲系,曾从师于弗兰克尔(德籍教授)、谭小麟教授等。解放后,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

2、整体听赏。

3、学习第

二、三乐句。(小鸟们的歌声) (1)、随琴默唱歌词一遍 (2)、随琴轻声把歌词唱一遍(用和谐的声音来演唱)

4、学习第五乐句。(老鸟们的歌声) (1)、随琴在心里唱一遍。 (2)、合唱一遍,并加上拍手的动作

5、学习第

一、四乐句(老鸟与小鸟的对唱) (1)、学唱第一句(老鸟的声音轻松宽厚,小鸟的声音轻巧圆润) (2)、学唱第四句(饱含深情)

6、学习第六乐句(群鸟欢歌)

7、整体演唱 (1)、复听全曲(2)、简释绕口令歌曲:歌词简单重复(3)、演唱全曲(4)、表现:带着深厚感情再一次演唱歌曲(分角色唱:领唱1和领唱2,其他同学当群鸟)

五、总结全课(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二部歌曲,并从中感受到了奉献爱心的美好和甜蜜,懂得了用纯洁善良的心灵来汇报社会和家庭。我们的生活是充满爱的。

听赏

《飞来的花瓣》

教学目标:

(一)、在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学生珍惜青春年华。

(二)、能够根据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记住主要的音乐主题

(四)、聆听合唱《飞来的花瓣》,感受其音乐情绪,并能为不同段落选择适当的形容词来概括其音乐特点。教学重难点:

1、复习歌曲《老鸟,小鸟》

2、听赏乐曲《美丽的花儿》、《飞来的花瓣》

3、领会其歌曲与乐曲的思想含义 教学用具:

磁带、教科书、录音机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悄悄地春天来了,春雨润物细无声,春天的到来,让花儿都开了,小树都发芽了,花瓣也悄悄地飘向我们,现在我们带着春天的思绪一起来听听《飞来的花瓣》。

3、边听边想:歌曲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生反馈)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谢意及无比崇敬之情。

4、听第一段,边听边想:第一段表现了老师对学生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教导的一种感激之情,用花瓣一样的信件表达了对老师的无比怀念、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5、听第二段,边听边想:这一段采用了什么样一种合唱形式?三个“回答老师”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种怎样的情感?(学生反馈)

6、学习歌曲第一段,听老师演唱歌曲,生听。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学习歌曲。

教学目标:

能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歌曲《猜调》,并从中感受和体验少年儿童嬉戏游玩时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猜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2、师:云南是中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刚才民歌组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云南民歌,今天我们来唱一唱云南的少儿歌曲。请听。

3、听赏《猜调》

4、提问: (1)、歌声在问什么?你能否尝试模仿? (2)、这首歌运用了声乐演唱形式中的哪一种?(生:对唱) 教师小结:这是一首云南儿童游戏时对唱的歌,歌唱时因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唤起对方的注意,并激起对方感情上的反应,所以往往开始先唱一个长长的引腔,再唱主要内容。通过一串串问题,对方以对答的形式展开活动,问得巧,答得妙,妙趣横生。

5、学唱歌曲: (1)、师生以对答等形式学唱歌曲旋律。 (2)、跟伴奏唱歌词 (3)、加入前倚音演唱 师:歌曲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生:(歌曲结尾处加入倚音,表现出对歌双方自信、得意的情绪,生动地表现出儿童顽皮、可爱的性格。) (4)、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师问生答,生问师答,一问多答,多问一答。)

6、猜谜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谜语并用对歌形式表现。)(2)、学生参与表现。 (分组进行对答游戏。)

7、课堂小结。

山乡的彩云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并掌握音程的概念。

2、通过教唱《山乡的彩云》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正确的理解歌曲内容,恰当的表达歌曲的能力。用明亮,有弹性的声音唱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揭示其思想性、艺术性,艺术的表达歌曲。

教学难点:欢快活泼的节奏速度。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初听歌曲,感受艺术性。

出示问题复听作品、边听边思考:

(1)、山乡的景色是怎样的?

(2)、山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3)、你对‘‘千朵万朵落山窝’’有什么认识

(4)、能不能想象出一幅改革开放之后的山乡巨变图?

2、揭示主题。

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指出衬词不读,讨论问题。

二、习唱歌曲:

1、分句听唱并分句赏析;反馈、矫正。

2、整体习唱与指导:

思考与讨论: 思考与练习之一。 衬词在歌曲中的表情作用。 为了把歌曲那活泼、欢快、热烈的情绪表现出来,哪些地方唱强些?哪些地方唱轻些?

三、出示目标,并艺术的处理歌曲:

1、颁布目标。

2、艺术处理。①独唱。②领唱、齐唱、一唱众和。

板书设计:

山乡的彩云

──改革后的山乡巨变

──典型的节奏型

栗子大丰收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富有鲜明力度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栗子大丰收》,体验农村人喜气洋洋的生活情趣 (2)、能仔细听赏民歌管弦乐曲《丰收锣鼓》,能听辨出主题2两次邀请安走势的直走乐器,并认识演奏这首乐曲的名字打击乐器。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学会用富有鲜明力度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交流。师:同学们,刚才你们踏着欢快的锣鼓声走进教室,是不是感受到了丰收的喜庆?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领略山乡丰收的壮景。

二、山乡晨曲

观赏山乡丰收场景图片,学生交流观后感。聆听山那边飘来的晨曲。

三、山乡的歌

1、学生用LU随琴轻声哼唱旋律。学生划拍认读旋律,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突破难点。全班跟琴齐唱全曲。

2、学唱歌词。老师范唱,学生听辨歌曲的情绪,注意歌曲中的力度变化

3、参与表现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学生听老师演唱

一、二乐句,体验。

四、庆祝丰收过度语: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丰收的山乡庆祝吧!

1、听赏《丰收锣鼓》

2、复听乐曲,讨论交流。

A、这首乐曲有几个音乐主题?

B、仔细聆听主题2中歌唱性的主旋律,你感到第一遍的主奏乐器是();第二遍的主奏乐器是()。第一遍: 唢呐 二胡 笙第二遍:二胡 笛子 扬琴

C、讨论归纳师:这首乐曲有两个音乐主题,第一个主题音乐欢快热烈,第二个主题轻快而富有歌唱性。它们运用了二胡、唢呐两种不同的乐器主奏。旋律喜悦欢快,特别能体现喜庆气氛。

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所学内容,请学生自由发言,资助评价。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大,从领略《栗子大丰收》的美丽,到听赏《丰收锣鼓》,我们一直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让我们再次随着《丰收锣鼓》的音乐跳起来吧!播放音乐,在欢快的歌舞中结束本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及贝多芬对人类音乐的伟大贡献。在学习中联系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感情,能自然有感情地歌唱。了解歌曲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当人们都成为兄弟时,人类才能得到幸福。

教学重点: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学习他与社会与疾病与命运抗争到底的伟大人格,并且运用乐器编小合唱。

教学难点:跨小节的切分节奏,要唱足时值,唱出重音,并控制好音量。

教学过程:

音乐导入、创设情景、引出新课

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见一位音乐圣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教师弹奏《献给爱丽斯》片段,请学生说出是谁的作品。

2、提问:①你还听过贝多芬的哪些作品?

②他为什么被称为“乐圣”?为什么受到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拥护?

3、现在老师就带大家走进美妙的音乐殿堂,去了解一下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多芬。

二、走进音乐圣人——贝多芬

1、通过听故事谈谈你对贝多芬的认识。

2、结合课件简介“乐圣”贝多芬的生平。(简介: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1827)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三、走进名曲——《欢乐颂》

1、欣赏《欢乐颂》

①、结合课件通过欣赏《欢乐颂》的演出盛况,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②、提问:听完这首合唱曲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学唱《欢乐颂》

①、提问: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这首歌? ②、试用学生提出的方法学唱,解决难点。

③、全体齐唱,相互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 ④、教师指挥,全班有感情地齐唱。

四、拓展、延伸、运用

1、教师出示沙锤、串铃、双响桶、碰钟、三角铁,学生齐答这些乐器的名并找个别同学示范演奏方法。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将《欢乐颂》这首歌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这些乐器自编合唱。

3、分组上台表演,相互评价。

4、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合唱要“动”起来,要有创新。

五、小结

音乐家贝多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演唱《土拨鼠》

2、欣赏贝多芬的部分音乐作品片断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用悠长平稳的气息,柔和连贯的歌声,唱出主人公对土拨鼠的怜爱和亲切的情感,体会流浪者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2、通过音乐素材类比,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更好的表现歌曲。

3、通过听、唱、感受、欣赏贝多芬的部分作品,初步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人格魅力和作品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音乐的表现形式。

2、了解音乐家的生平,通过对其音乐作品的欣赏、感受,学习音乐家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初步培养学生理解思想内涵深刻的音乐作品能力。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创设情景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首音乐的片断请大家欣赏,听完之后谈一谈这两首作品在内容和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播放小提琴曲《思乡曲》、交响曲《念故乡》片断)

2、提问小结:游子飘零他乡的孤独与凄凉,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表现游子思念亲人、家乡的歌曲《土拨鼠》(出示课题),播放录音或范唱。

4、通过欣赏,你想知道什么?

二、以问激情,再次感受

1、大家都知道这首歌的曲作者是——贝多芬(出示贝多芬的肖像图),请你说说你看到他的第一感受。

2、学生各抒己见,谈感受。

3、这样一个看似冷漠的人怎么会写出如此深情地歌曲呢?请大家再把这首歌曲欣赏一遍。在欣赏的过程中要求: A、请你把你认为应该吸气换气的地方用笔标注一下。 B、找出这首歌曲中最常用的几个音是什么?结束音是什么? (3 6 1)

三、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调式、速度、力度

1、范唱《土拨鼠》的歌谱,找出歌曲构成的主干音和结束音,并出示另外两段类似《土拨鼠》的旋律(谱略),请同学们哼唱,也找出它们的主干音、结束音。得出结论:旋律主干音是6 1 3,并且以6结尾,这样一类的歌曲通常被称为小调歌曲,演唱情绪抒情、优美。

2、复听歌曲《土拨鼠》,找出比较相同的乐句,对比

一、二部分不同的力度、速度和情绪的对比。前一段旋律比较平稳、感情比较平静,后一段旋律上行,情绪显得较激动。

3、找出歌曲的高潮部分,讨论如何运用力度来演唱歌曲的高潮部分,恰当的表现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前一句用稍强的的力度来表现对家乡的思念,后一句用稍弱的力度来表现那种无可奈何的心情)

4、完整的演唱全曲。

四、歌曲的表演

1、学生分组表演歌曲 要求:每组设计一个表演形式(领、齐,打击乐,拍手击凳等形式)

2、表演赏析

课时:2—1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2、让学生在京剧欣赏中感受京剧的艺术美,提高对京剧艺术的鉴赏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3、通过欣赏《京调》,通过欣赏可以引起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引起他们对我国戏曲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京剧的行当划分及京剧表演。京剧行当的辨认 2、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欣赏、令我们骄傲的地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

二、走近京剧

1、京剧的四大行当 :生、旦、净、丑。

2、演一演

3、京剧的伴奏乐器 说一说 听一听

4、京剧的脸谱

看脸谱、说脸谱

师:大家仔细看看这些脸谱,并说说你的发现,然后请搜集京剧脸谱资料那一组同学评评。 蓝色:表示刚强、粗犷,桀傲不驯;红色:作为主色,表示忠勇义烈,比较典型的如关羽;黄脸:象征骠悍、凶残、阴险,工于心计等性格;白脸:象征阴险、狡诈等性格,如曹操;黑色:象征刚烈、勇猛、粗率、鲁莽,如包拯、张飞。

5、京剧的表演形式

请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的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三、唱京剧《龙里格龙》

师:今天全班同学都展示了自己精心搜集、准备的京剧的各种资料,相信大家对京剧应该有更深的了解了。老师也准备了一首具有京韵的歌,和大家一同分享。

1、听赏与交流

师讲解:歌曲《龙里格龙》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歌曲创作手法创作的一首“京歌”。音乐风格既有京剧传统的神韵又有时代精神。演唱它将给大家带来一种愉快而又别具一格的京剧音乐体验。

2、再听《龙里格龙》

3、唱歌词

4、自主设计表演

全班起立,分旦角、生角加上动作表演唱《龙里格龙》。

四、总结,延伸

1、谈感想

师:今天我们了解了京剧的一些知识,大家是不是有一点喜欢京剧了?有什么感想?请你说说。

五、结束

播放京剧武场音乐、做跑龙套动作出教室。

第六课 京调

第六课 京调

课时:2—2 教学目标:

1、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2、学习现代京剧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亲身实践、体验“二黄”、“西皮”的唱腔,并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

3、聆听《京调》,表演《说唱脸谱》,进一步体验以京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浓郁京韵,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教学重难点 了解京剧 教学重点与难点:感受京剧的韵味 教学过程

一、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1、从戏曲知识导入。

(1)、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武术等为一体,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戏曲剧种有三百几十种。其中京剧是影响较大的大剧种之一。京剧产生于北京,有二百多年历史。早在1919年京剧大师梅兰芳赴日本演出以来,京剧频繁走出国门访问演出,对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

2、介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初听唱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并作简介。

3、复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感受其韵味。

4、简介戏曲音乐的主要因素。

(1)、地方语言:戏曲唱腔的产生是以地方语言为基础。

(2)、唱腔风格:唱腔是区别剧种的主要标志,京剧是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的音乐风格。本唱段是二黄腔。

(3)、伴奏特色:京剧的伴奏特色是三大件—即京胡、月琴、小三弦及锣鼓点等。

5、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学生可以轻声跟唱,以体验京剧的音乐风格及剧情中的人物的品格。

二、表演《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1、介绍现代京剧《红灯记》剧情聆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并作唱段内容简介。

2、解释:“西皮流水”,西皮是腔、流水是板。

3、将全唱段分解成4句,分句跟随音带反复学唱,跟唱时教师指导学生用手指打着“板”(强拍) “眼”(弱拍)跟唱。唱会一句再唱下一句。一句一句学唱。

第一句:从开始到“不登门”。

第二句:从“虽说是”至“还要亲”

第三句:从“爹爹和奶奶”至“猜出几分”。 第四句:从“他们和”到“红亮的心”。

演唱时指导学生用假嗓唱,音量不要大。分句演唱时,教师适当点拨每句的情绪的起伏。拖腔处要提醒学生仔细听,认真模仿,这是唱出京味的关键。

4.在分句唱好的基础上,随录音完整地跟唱。

三、课后小结

第七课 海峡两岸

课时:2—1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福建民歌《采茶灯》,感受中国民间音乐特有的风格,想象乐曲所表现的南方山区茶园的迷人风光和人们劳动时的愉快场面,并了解茶的生长区域和茶乡的风俗民情。

2、通过模仿、律动等实践活动,学会采茶舞的基本动作,并能根据音乐情绪的变化进行即兴表演。教学重、难点

1、欣赏乐曲《采茶灯》,感受乐曲特有的民族音乐风格

2、学跳简单的采茶舞蹈

教学过程

一、民俗风情导入

教师从藏族舞蹈中献哈达奉酥油茶的动作引导学生思考美味的酥油茶的原料——茶叶的由来,启发学生进行简短讨论,为欣赏《采茶灯》做铺垫。

二、欣赏《采茶灯》

1、初听乐曲,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

2、展开讨论

用语言描绘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或用形体语言表现采茶姑娘挑担上山、下山、背茶篓的动作体态。

3、复听乐曲

观看茶乡的风光片,感受乐曲段落情绪的变化,想象各部分所表现的内容。

三、创设情景、综合表演

在律动的基础上随着《采茶灯》乐曲,相互合作,根据乐曲情绪综合表演。

四、拓展:欣赏茶艺表演

播放一段茶艺表演的录象或教师亲自进行茶艺表演,让学生品尝新沏的茶,师生共同讨论茶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

六、跟着乐曲,“担”着茶筐走出教室

第七课 海峡两岸

课题:愿祖国花好月圆 课时:2—2 教学目标:

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连贯的有感情的演唱《愿祖国花好月圆》,体验歌中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怀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说愿望

师:我们无时无刻不盼望着台湾回归,台湾同胞也时刻盼望着回到母亲的身边,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愿望? 学生展开想象,自由回答。

二、朗读歌词

师:在这花好月圆的夜晚,让我们来诉说自己美好的愿望吧! (课件:《花好月圆》音乐)

1、师配乐朗诵歌词第二段。

2、请全体同学配乐朗诵歌词第一段,体验情感。

3、分角色朗读。第一段:大陆小朋友 第二段:台湾小朋友

三、学唱歌曲

1、听琴哼曲

师:刚才我们有感情的朗诵了歌词,现在请同学们用声音来表现心中盼望回归的情感。

2、听琴唱谱 分男女生接龙演唱。

3、依谱唱词

师:同学们还能用什么不同方式来演唱歌曲呢?

4、合作演唱

分男女声对唱,一领众合,一部分哼唱、一部分演唱歌曲等。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师:让我们将这美好的歌声录下来,寄给台湾的小朋友,大家共同期盼台湾早日回归到祖**亲的怀抱吧!将师生演唱的歌曲录音。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台湾的民歌,了解了台湾的风土人情,大陆和台湾血脉相连,那份感情是深深的。 第八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

课时:1—1 教学目标:

1、能够学会有感情的朗诵《卖火柴的小女孩》。

2、能够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配乐并进行朗诵。

3、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教学重点难点:

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配乐并进行朗诵。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并积极大胆的参与表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我们“闪客大擂台”栏目做客。大家平时喜欢看动画片吗?你们想知道一部好的动画片是怎么制作成功的吗?你可以根据动画片的内容把他即兴模仿表演出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尝试一下,我们栏目今天要给大家推出的是一部同学们都很熟悉的童话剧,下面我们首先来听听这部影片的插曲。

2、请你们告诉我这幕童话剧的名字和他的作者,今天我们栏目就是要请大家为这幕戏进行后期制作,首先,请你们完整地看一下这部影片,并结合你们学过的课文,想象这幕童话剧大致可以分为几段?

(课件播放没有声音的动画片)

二、体验探索

1、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和刚才的观看,大家都知道这童话剧可以分为三段,下面请大家给每段起个小标题吧!

2、大家觉得这部动画片少了什么?

3、接下来,我将邀请大家一起来完成这部动画片的制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大家分为三组,分别是“朗诵组”、“配乐组”和“表演组”。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道具,请看大屏幕。

4、各组的方案都基本出台,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案

第一段 寒夜卖火柴

《悲歌》

第二段 五次点火柴

《祝你圣诞快乐》《梦幻曲》 第三段 冻死在街头

《梦幻曲》或《悲歌》 分组上台展示

三、综合表演

1、学生集体合作表演

2、生生自评互评,老师引导,归纳学生意见,评出最佳表演组合。

四、总结全课

第九课 邮递马车

课题:邮递马车 课时:2—1 教学目标:

1、欣赏、学唱日本歌曲《邮递马车》,听辩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2、感受歌曲旋律的音高变化和节奏稳定的特点,体验马车奔驰向前及赶马车邮递员愉快的心情。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歌曲中改变正常重音的节拍。

2、唱好歌曲中的变化音级。教学过程:

一、出示一封信导入:

请学生帮老师来寄信,由此引出课题《邮递马车》,多媒体课件展示很久以前的邮递马车图片,了解邮递马车。

二、模唱练习:

2/

40

05 |35

36 |56

5ⅰ|5ⅰ

54|24

|| 第一次跟师模唱要求唱出改变正常节拍的重音,唱准旋律的自由模进。即指导学生掌握和表现好歌曲所采用的音乐要素。 第二次跟琴模唱要求分男女声接唱,表现马车奔驰向前的情景。

三、歌曲教学:

(一)、听听说说:

首先引导学生欣赏歌曲《邮递马车》,说说感受,试着分析歌曲的音乐要素和表现手法。然后师简介歌曲:这首由日本著名作曲家古关裕而写的歌谣情绪欢快。在期待着好消息的牧场年轻人听来,每天来一趟的邮递马车的马蹄声是多么清脆悦耳,于是充满希望的嘹亮歌声油然而起。歌曲中“啦啦啦”的衬词段落活泼、快乐、象年轻人跳动着的心那样起伏不停。这首歌在日本已传唱三十年,从七十年代起就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

(二)、听听动动:再次播放歌曲《邮递马车》,让生跟着老师随音乐拍节奏律动

(三)、听听唱唱:

1、复听歌曲范唱,再次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节奏、旋律。重点引导学生听辩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2、指导学生用‘LU’来跟琴哼唱旋律,然后指导学生模唱歌曲,师及时纠正咬字与音准。(加强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3、让学生找难点句,师及时帮助解决难点。(即歌曲中的变化音级的教唱)

4、指导学生完整地跟琴声演唱歌曲。

(四)、唱唱演演:

1、让学生说说怎么来演唱好歌曲,哪些地方需怎样地处理演唱?

2、指导学生能音准、清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验歌词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欢快情绪。

第九课 邮递马车

课时:2—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师:最近几天的天气可以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非常舒服!大家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春风是怎么吹的?用“WU”。

师在黑板上画出短促有力的短旋律线。学生用“LU”来演唱。(强弱对比)

师:我们来试一试加入音高和唱词又是一个什么效果。

2/4

(1)5 - | 5 - | 5 - | 5 - | „„

WU ……

(2)33 3 | 33 3 | 33 3 | 33 3 | „„

叮叮 当,叮叮当 ,„„

(3)11 1 | 11 1 | 11 1 | 11 1 | „„

二、学唱歌曲:

1、师:大家刚才表现的非常好,老师也想和大家比试比试。(单簧管演奏)演奏的音乐线条和刚才黑板上的哪条旋律线相似?

第一段: 单簧管低音区 《铃儿响叮当》B部分

缓慢

第二段: 单簧管高音区 《铃儿响叮当》A部分低声部

欢快

生答,师复奏,学生随音乐律动。

2、师:刚才老师演奏的曲子大家熟悉吗?

生答:《铃儿响叮当》!

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铃儿响叮当》!

师: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所作。

师:跟着老师的钢琴划拍视唱全曲。(低声部视唱,高声部评价)强调: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高声部视唱,低声部评价)、

4、师:这首歌曲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答:„„第一段和第三段相似,第二段不同„„

师:第三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结束部分不同)

5、讲解弱起。(B部分)

6、跟琴试唱歌词。

三、结束部分:

师:刚才我们听到了很多的音乐场景,首先是我们用声音模仿的圣诞老人马拉雪橇的场景,然后是歌曲,后来有出现了一个3拍子的变奏„„

第12篇:音乐教案旋律音乐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掌握有关三和弦的基本知识,并能听辨感受大小不同的和声色彩。

2、通过《月光》欣赏初步感受和声色彩变化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3、激发学生对外国优秀音乐作品的热爱。

4、培养学生音乐的感受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听辨大小三和弦,体会其不同的和声色彩。

2、尝试在歌曲的旋律中配置三和弦。

教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机、自制幻灯片、视唱谱等。

教学模式流程:

导入 感知 理解 运用

《森林深处 的杜鹃》 吹奏讨论探索发现认识新知 《月光》 《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激发 体验 创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

引言: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学生:春天。

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到春天大森林去聆听杜鹃叫声(出示幻灯)感受一下作曲家是如何描绘森林的寂静和幽深的。

二、体验:

1、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

(1)乐曲介绍:这首乐曲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第九首,钢琴轻柔优美的音响,描绘了寂静山林,单簧管逼真地模仿着杜鹃叫声,仿佛把人们带进了幽深的莽莽森林。

(2)同桌交流,作曲家用了上节课什么知识来表现森林寂静和幽深的。

学生:和声

(3)吹奏一组三度的和声音程:并请一位同学写到黑板上。

(4)一半同学吹,一半同学选择适宜色彩来标记和声色彩。

要求:两组交换,并请一个同学标到黑板上。

2、引出课题:三和弦

(1)要求:学生按上行、下行再吹奏一遍,老师加进第三声部。

(2)设问:这次吹的听上去跟刚才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回答:多了一个音;和声音响更丰富了,立体感更强了等等。

(3)教师弹奏,并请同学把老师加的音写出来。

(4)介绍各 音的名称:

五音

三音

根音 (5)出示表格并讨论:(幻灯二)

结 构 色 彩

要求:a、教师为七组音按上级数标记。

b、学生按小组讨论寻找七组音的组合规律及和声色彩

(6)学生回答:

(7)教师出示表格(幻灯三)并归纳。

结构色彩名称

大三度十小三度明亮大三和弦

小三度十大三度暗淡小三和弦 (8)学生说说三和弦的特点。

(9)揭示课题《三和弦》

三个音按三度音程关系叠置起来所构成的和声音响效果就叫三和弦。

3、听辨大小三和弦:

要求:大三和弦用手心表示,小三和弦用手背表示。

4、再次体验,欣赏《月光》

导入:老师请你们欣赏一段音乐,它就是用了今天所学的知识点通过和声色彩变化来描绘一种特定的意境,请同学闭起眼睛听一听,这是一个怎样的音乐意境呢?

(1)学生欣赏音乐《月光》中教师拉上窗帘(出示幻灯四)设置夜景。

(2)暂停音乐,让学生突然感到身临其境的感受。

(3)简介乐曲。

这就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所写的《月光》,乐曲通过各种表现手法,特别是注重和声的各种轻淡,浓重的变幻,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月光色彩变化。

(4)继续欣赏:

要求:用绘画,文字或肢体语言等表现音乐中月光的变化。

(5)同学把感受到的月光讲给大家听。

(6)教师小结:

和声音响效果的明暗浓淡之分,具有渲染音乐色彩的作用。

流 程 说 明

初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决定了音乐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的主动探究,教学关键是教师恰当引导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有意识由和声音程逐渐引入到三和弦,通过学生的吹吹看看、听听、议议等一系列自主活动探索并发现新知三和弦。最后通过《月光》欣赏,进一步体验和声色采在塑造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和优美的情感体验中巩固了新知识的理解。

三、创造:

1、出示乐谱

2、分高低声部吹奏。

3、为歌曲再配置一个声部。

4、借助口琴学习吹奏第三声部。

5、吹奏创编的第三声部。

6、同学分三个声部吹奏。

7、请同学说说加了一个声部后音响效果有什么不同?

8、小结:这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要求: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小结三和弦的知

第13篇:音乐教案四季教学教案

南鹰小学 邓蕾

教学目标:表现少年儿童在四季中天真烂漫的欢乐情景,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 课型:唱歌综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风琴、录音机、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程序:

一、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做手势)。

二、复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噢,苏珊娜》。

三、新课教学 : 1.导入:(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生答) 一年有哪几个季节?(生答)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答)

师:其实,每个季节都挺有趣的,不是吗?请看······ 多媒体展示春、夏、秋、冬四季画面(配背景音乐)。

师随画面朗诵:春天,小草吐绿、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是最富有生机的季节;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可是小朋友们喜欢,因为他们可以游泳、打水仗了;秋天,那可是丰收的季节,满山的红叶、沉甸甸的果实,透出的是丰收的喜悦;冬天,是雪花的世界,白雪皑皑、银妆素裹,别提有多美了。 板书:四季童趣

2、多媒体播放歌曲《四季童趣》,学生聆听,感受歌曲总体情绪。

3、学唱曲谱:

(1)难点节奏及旋律练习

(2)教师范唱旋律,学生轻声跟唱。

(3) 学生跟琴模唱旋律,教师在重点处加以引导。 (4)拍手齐唱旋律。

4、歌词学习:

(1)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 跟录音哼唱歌词;

(3) 跟琴演唱歌词(前奏休止符拍手表示);

(4) 有感情地分甲、乙组演唱歌曲(注意力度记号)。

5、表现歌曲:

(1) 喜欢绘画的同学拿出彩笔、图画本,画出心中最美的季节(四季各选一幅最好的贴在黑板上);

(2) 喜欢舞蹈的同学可以聚在一起共同创编舞蹈; (3) 喜欢器乐的同学可利用短暂的时间练习演奏歌曲; (4) 喜欢声乐的同学可聚在一起探讨怎样表现歌曲。 (时间均为五分钟)

6、各组成果展示。

7、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各自的方式表达了对四季美好景色的赞美,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的大自然的美,拥抱美好的未来。

第14篇:音乐教案《小黑猪》教学教案

歌曲由对称的上下句构成,各乐句的上半句具有叙事性,下半句“哎咳呦”的衬词具有诙谐性,并有较强的民族风格。两个乐句上半句基本相同,第二乐句的下半句是第一句下半句的移位模仿。唱的时候容易走调。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小黑猪》,使学生从感性上体会歌曲的诙谐的特点,让学生知道做事要合理安排时间。

2、能感受到并表现出歌曲《小黑猪》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有感情的演唱《小黑猪》,并知道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第二三段的第一小节和四分休止八分休止。

四、教学用具

钢琴录音机磁带挂图头饰彩纸

五、教学过程 启始部分

1、组织教学

2、游戏《看谁穿得好》 讲解游戏规则,开始游戏。

师: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两次都是第二组获胜呢?生(回答) 师平时我们有的同学就想在短时间把事情做好,结果适得其反。

(设计目的1:活跃课堂气氛。2:为后面更好的感受小黑猪的形象打下伏笔,使学生有一个亲身的体验。体现理念:兴趣爱好为动力。)

基本部分

1、导入 师:今天我们音乐课来了一位神秘客人,他是谁?他要和我们说些什么?(请扮演“小黑猪”的同学上场说故事。)

学生开始讨论,回答小黑猪提出的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总结成三句话:小黑猪呀么呼呼睡一觉睡到大天亮,它把那衣服穿在脚,袜子套在耳朵上,急的它满头都是汗糊里糊涂羞羞羞。(在相应的图下出示相应的话) (设计目的:1:让学生出初步感受歌词。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原来歌词就是这样作出来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表扬学生通过这几幅编出儿歌,一起朗读儿歌。(儿歌就是总结的三句话)

师:同学们想一想小黑猪起床迟了在慌慌张张穿衣服的过程中他累的嘴里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生:(回答) 师:要把哎咳呦....这些加入儿歌中儿歌会变的怎样呢?让我们读一读后回答这个问题。(出示加上哎咳呦后的儿歌)生(读后回答)

师:如果把儿歌加上歌谱会是怎样?就让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下吧(教师表演)

(设计目的:通过这一串的提问让学生知道歌曲是这样来的,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体现理念:1:鼓励音乐创造。2:重视音乐实践。)

2、歌曲教学

师:那今天我们就学习这首由你们自己作词的歌曲。(出示歌谱变成整歌曲) (采用听唱和模唱教学法,讲解歌曲的重难点)

3、律动 师:刚才我们是用歌声来表现小黑猪这一天发生的事情下面老师邀请同学用舞蹈来表现。(老师带领学生律动学生自己律动)

(设计目的:活跃课堂气氛。体现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2:提倡学科综合。)

结束部分 师:小黑猪通过那天发生的事之后,变的怎么样呢?请他和我们说一说。(“小黑猪”上台说) 师:同学们,你们说小黑猪他现在表现的怎么样?生(回答)

师:那老师提议你们拿出自己的小画笔,画一幅画送给小黑猪。小黑猪呢自己也送自己一幅。(学生开始绘画,画好的贴到黑板上。) (设计目的:使整节音乐课达到高潮。体现理念:1:再次提倡学科综合。2:完善评价机制。) 总结下课

第15篇:音乐教案中国民歌欣赏教学教案

湖北省汉川市城隍镇中学 钟玉霞 邮编:431606 课

题:中国民歌欣赏

级:初中二年级(上学期)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中国民歌,使学生懂得民歌是人民群众在千百年来的劳动、生活中口头创作的,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永恒的生命力。

二、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国传统音乐的优秀遗产,增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中国民歌的基本风格和特征。 教具准备:

多媒体音响设备、歌曲欣赏磁带、录音机、与本课欣赏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 课题分析:

一、中国民歌的概念

中国民歌:民歌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

抓住民歌产生的几个特征:

1、民歌在劳动中产生,表达人民的感情、意志和愿望。

2、民歌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

3、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经过集体的口头加工。

4、我国有不计其数的、名具特色的民歌。

5、民歌是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二、民歌的体裁

我国的民歌极其丰富多彩,按体裁形式,大致可以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

号子,也叫\"劳动号子\",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带有呼号的民歌。号子的演唱形式多我一领众和,其结构短小,节奏较为固定,音调铿锵有力,风格粗犷豪放。如湖南民歌《澧水船夫号子》、湖北民歌《打麦号子》。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抒必思想感情的民歌。山歌音调高亢、嘹亮,旋律和节奏自由、舒展。如内蒙古民歌《牧歌》、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小调,也叫\"小曲\",是流传于城镇集市并被加工提高,描写生活中各种情绪的抒情性民歌。小调结构比较规整,节奏富于变化,旋律流畅细腻。如《茉莉花》、陕北民歌《高山点灯》、台湾童谣《天黑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成长的每个过程都和民歌有关。在襁褓中,你们的心灵就受到优美的摇篮曲、催眠曲的陶冶、滋育;在牙牙学语时,你们开始唱数数和学知识的儿歌;在幼年、少年时期,民歌伴着你们游戏、学家务活,帮助你们了解自然、历史和生活……今天,我们音乐课的主题就是--中国民歌欣赏。

二、通过音像资料放映三幅与本课欣赏内容相关的图片或风光片断,让学生分别根据歌曲的歌名及歌词内容,给歌曲配上适当的画面,在画面的\"背景\"下,放歌曲欣赏的录音片断,让学生能有一种最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对所欣赏内容的理解。

三、初步了解民歌是怎样产生的。

从现在城市中能听到的民歌入手,如叫卖调《卖栗子》。在分析中使学生真正理解民歌是在劳动生活中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

四、欣赏《澧水船夫号子》。

1、欣赏前谈话:

劳动号子根据不同的劳动条件,又可细分为搬运、农事、作坊、捕鱼、工程等不同类别,船工号子就是劳动号子的一种。澧水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由于水流湍急、水情复杂,船工的劳动强度大且多有风险。一代代船工们在火热的劳动生活中共同创造了动人心魄的《澧水船夫号子》。

2、欣赏歌曲录音。

教师提示:号子时而节奏舒缓、曲调悠扬;时而节奏有力、语汇简洁;时而节奏急促、音调高亢……准确生动地反映了船工们紧张、激烈的行船生活和乐观自豪、坚毅勇敢的性格。 提问号子的演唱形式、结构、节奏及风格特点。

3、小结:这套船式号子记述了从风平浪静的航行到遇风暴、过险滩,最后战胜艰险继续平水航行的一个完整的行船过程。

五、欣赏《牧歌》。

1、导入。从文学的角度入手,吟颂\"天苍苍、野茫茫……\"等关于草原的诗词,从歌词的意境中导入《牧歌》的欣赏。

2、向学生介绍《牧歌》的多种舞台表演形式,如大提琴、小提琴独奏,无伴奏合唱等。

3、放歌曲录音,重点欣赏作曲家瞿希贤改编的无伴奏合唱。

欣赏中要把握住长调民歌的特点,它的曲调悠长、宽广,节奏舒展以及旋律中的下滑音,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加深感受,以免生硬地进行理论上的讲解。

六、学唱《牧歌》。在学唱过程中,让学生细心体会歌曲的意境和意味。

1、学生跟随录音哼唱。

2、教师范唱。

3、随琴教唱。

七、欣赏《茉莉花》。

1、放歌曲录音。

这是一首流传很广的小调类民歌,表现人们对茉莉花的赞美。 听后让学生谈感受。(柔和、优美等)

2、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结构。

乐曲为单段结构,共由四句构成。其中的

三、四两句连贯流畅,在句法上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对比。

3、向学生介绍另外几首不同地域、不同曲调的《茉莉花》,让学生深刻感受小调类民歌委婉、细腻、清新、幽雅的风格,以及旋律线条流畅,节拍规整,节奏灵活多变等特点。

八、音乐活动(可留作课后思考)

1、在中国地图上找出本课欣赏所涉及的省(区),结合你所了解的这些省区的风土人情,谈谈你聆听中国民歌后的感受。

2、将下列民歌与相应的体裁及风格特点用直线连结起来。《茉 莉 花》

号子

委婉流畅、细腻优美 《澧水船夫号子》

山歌

铿锵有力、粗犷豪放 《牧

歌》

小调

高亢嘹亮、自由舒展

八、师生小结,民歌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又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因而优美动听,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第16篇:音乐教案《小伞花》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导入

(一)放录音打雷声、小雨声…..t:什么声音?学生回答。你喜欢下雨天吗?

雨有许多许多,有绵绵细雨、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的雷雨等等,你喜欢怎样的雨?为什么? 我们学过许多关于雨的歌曲,你还记得吗?

下面我们用口琴把《大雨和小雨》吹奏一下 (学生吹奏) 同学们吹得真好,老师仿佛听到了小雨的滴答声、大雨的

哗哗声,他们唱着美丽的歌,唤醒了小虫,逗乐了小河、小朋友撑着美丽的小伞花,踩着快乐的小雨点,啊,下雨真好! ~~`放音乐《下雨真好》)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听赏(拍手) t:这首歌曲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欢快) 演唱形式是怎样的?(童声合唱)

(二)下雨真好,在雨天踩着小雨点,多么快乐呀!你看同学们来了 ~~.放录音《小伞花》(学生随音乐拍手,出示歌词)

师小结:雨中的景色多美妙!老师也忍不住想和你们一起去踩雨了,你们欢迎吗? ~~放录音伴奏《小伞花》,师范唱

现在我们一起来听着这么美妙的歌,想着这么美好的情景,让美丽的小伞花在我们同学中间盛开吧!(放画面)

~~第二遍欣赏歌曲《小伞花》,打开伞在同学中间按节奏传递

三、新课教学

请同学们给它起个漂亮的名。

这些名字都非常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曲《小伞花》 学习歌曲

1.学生用lu 字演唱歌曲旋律(教师纠正错误)

t:同学们唱得不错,但还要注意......下面我们直接唱歌词行不行? 2.学生演唱第一段

现在,听老师唱第一乐句,你们觉得那种好听?为什么? 4.完整地演唱歌曲

四、歌曲处理 同学们唱得真棒!(老师给你们鼓掌!)老师觉得你们还可以 唱得更好,让我们在来听一听录音机的小朋友怎样唱的? ~~放录音《小伞花》

师小结:这首歌曲可分为两个部分,主歌和副歌。主歌部分 比较欢快活泼,副歌部分比较抒情。

五、学生创作 现在,同学们让我们分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来表演这首歌曲。比一比,那一组表演的好。(开始)

六、欣赏

今天我们在来重温一下这两首歌曲。(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唱) ~~欣赏歌曲 《小雨沙沙》和《大雨和小雨》

七、唱了这么多雨的歌,相信同学们能够更加好地来演唱《小伞花》,下面我们一起把这首歌完整的演唱一遍。~~放《小伞花》

第17篇:音乐教案《表情歌》教学教案

2、能够用明亮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师:请你跟我拍拍手/跺跺脚/坐坐好。( x x x)生:我就跟你拍拍手/跺跺脚/坐坐好。( x x x)

二、新授

1、游戏导入(1)师: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小朋友们做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我喝的是什么”。老师这有四个杯子,里面分别装了水、盐水、醋和糖水。现在请四个小朋友上来尝一尝然后再用你的面部表情告诉同学们你喝的是什么。记住不能用嘴说!请四个同学上来进行游戏,根据表情让学生猜答案。(2)师:通过这个小游戏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生:„„ 师:通过游戏我们可以知道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表情可以知道一个人的感觉。那小朋友们请你看看老师现在的表情,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做生气、高兴、伤心的表情)生:„„师:小朋友们猜的真不错!通过表情我们还可以猜出人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歌词创编(1)师:那小朋友们,你快乐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呢?生:笑眯眯„„师:请你用“我„„,我„„,我就„„,看大家一起„„”说一句话,比如“我快乐,我快乐,我就拍拍手,看大家一起拍拍手”。(出示:“我„„,我„„,我就„„,看大家一起„„”)师:那高兴、生气、着急的时候呢?生:我„„(2)师:大家看,老师把同学们话编成了一首儿歌,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读一遍。 (出示歌曲谱例,师生齐读) 师:现在这首儿歌还缺少歌名,小朋友们能不能给它去个好听的名字? 生:表情歌 师:让我们再完整的把《表情歌》读一遍。

3、学唱歌(1)师:小朋友们不仅会读而且还能把它唱成动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听一听。(聆听两边,第二遍要求轻声哼唱)(2)师以琴带唱(3)节奏练习师:小朋友有没有注意在我们的歌曲里还有几处空白的地方,你能不能给再填上什么让我们的表情歌更加活泼有趣。(看歌曲谱例,指示空白处)生:加上动作。

第18篇:音乐教案网络和音乐教学教案

1.聆听和感受三种不同风格的演唱方法,能通过听来区分清楚三种唱法;

2.通过欣赏不同唱法的歌曲,使学生爱唱、敢唱、能唱;

3.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唱法,欣赏和学唱,参与和表现歌曲。

【教学设备】

1.电子琴或者钢琴;

2.多媒体网络教室及相关网页。

【教学难点】学生能较清晰地辨析三种不同的唱法;要理解不同的发声方法会形成不同唱法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热身练唱。

1.演示自制动画《唱歌有益长寿——广西巴马文化调查》。

2.结合观感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为什么唱山歌能有助于长寿?

3.教师利势引导,“既然唱歌使人健康长寿,我们不防就从现在做起,经常唱唱歌,愉悦身心,争取做个长寿人。现在一起唱首歌好不好?”教师伴奏,学生集体演唱最近学习的歌曲(热身)。

二、视听歌曲片断,判别三种不同唱法。

1.播放歌曲片断。

a.播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国大舞台》、《大中国》片断。要求听清歌词。

b.初步体会三首歌曲运用的不同唱法。

2.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师生交流讨论。教师:我们大家知道这三首歌曲运用了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三种不同的唱法,也以自己的理解表达了一些看法,但对它们的区别与特点好像没能说得很清楚。我们可以请网络这位知识渊博的“老师”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难题,下面我们通过上网来查找相关资料。

a.学生上网了解理论知识,教师巡视学生情况。

b.讨论民族唱法的特点有哪些?

c.网上有哪些关于美声唱法的相关信息?(学生发言)你能试一下吗?学生个别或者集体试唱美声唱法的歌曲《送别》,教师伴奏。

d.教师运用美声唱法范唱《乡音乡情》,感染学生。

e.你了解通俗唱法吗?(学生发言)你知道哪些运用通俗唱法演唱的歌曲?想不想唱一唱呢?(即兴演唱通俗唱法的歌曲)。

f.个别或者集体演唱学生感兴趣的通俗歌曲,体会通俗唱法的特点。

3.视听与区分。教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和我们的了解,我们知道了三种唱法的特点以及不同的风格,那么我的网站上有许多歌曲可以视听,大家可以上网视听,看你能不能区分他们运用的是哪种唱法。

a.学生视听。b.请学生说说视听了哪些歌曲,各自运用了哪些唱法?

4.讨论交流。教师:我们基本上可以区分唱法了,不过,三种不同的唱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呢?请发表自己的见解。

a.你最喜欢哪种演唱方法?为什么?

b.网络投票,大屏幕演示投票结果。c.小结投票结果。希望课后学生们能大胆尝试不同唱法,体会不同唱法独有的风格。

三、知识延伸,提出思考。

a.播放民歌《辣妹子》,请学生说出这首歌的演唱者是谁?有哪些代表作品?

b.教师分析歌唱演员的演唱风格和特点。要求学生思考歌唱演员的这种风格和特点是否是不能改变的,并说出理由。

c.提供关键字“宋祖英”、“美声”,让学生上网查阅相关信息。

d.教师提出,一位民歌演唱家为什么也能适应演唱美声唱法的歌剧歌曲。

e.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手的演唱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通过努力,掌握了不同的演唱技巧,就能够演唱其他风格歌曲的道理。

f.全课小结:本课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不同唱法的音乐知识,开始时我们还说了唱歌可以延长寿命,为什么唱歌能延长寿命?说到底是因为唱歌能使人快乐,人始终保持快乐、乐观的情绪,心情愉快,就会身体健康,也就长寿了,所以希望同学们要爱唱歌、经常唱歌。

点评

一、《聊聊歌唱》课上网络用得好,保障了“聊”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聊”的自由度、提高了“聊”的效度和质量。

课内四次用网络,次次有新意,对课的深入给予了技术上的支持。首次是在学生对三种不同发声方法有了感性认识,但苦于缺乏音乐“专用词汇”之际,网络起到了“拐杖”作用,帮学生理性了解了不同发声的特点和差异,提高了学生以后听歌的“品位”;第二次用网是在“视听”阶段,满足了不同欣赏爱好学生的视听需要;再度上网,出现在“网络投票”,学生们在真实表达自己的“心声”,教师则能从这种真实中掌握每位学生在声乐方面的审美取向,这对教师今后教学的把握,意义不可谓不大;最后一次上网,显现的教学作用是知识拓展,潜在的作用是教会了学生一种知识获取的重要方法。

二、本课教学任务完成在课内,课的教育意义延伸于课外。

教育学生利用唱歌,为自身生活营造快乐,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通过列举“经过努力,原来专长唱民歌的演员可以唱好美声”的事实,告知学生事物是在变化的。这里充满着辩证法。

第19篇:音乐教案牧童短笛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

1、复习演唱《我们的田野》

2、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

3、复习巩固口琴二部合奏曲(p

23、《综合训练》)。【教材分析及说明】

1、歌曲:《我们的田野》旋律悠扬,富有歌唱性,歌词也写得很出色,犹如一幅绚丽的水彩画描绘祖国山河的自然景色。此歌已教了两课时,本课时在时间和教学安排上不作重点。

2、欣赏:《牧童短笛》是一首钢琴独奏曲,它描写的是小牧童手拿短笛放牧时的喜悦景象。欣赏本曲是本课时的重点。在时间安排上占整堂的二分之一。

音乐艺术是以音传情的艺术,欣赏教学则是听觉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听”,通过学生的听,教师的讲,以听带讲,以讲引听激发学生自然感受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情绪以及所表达的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另外,为上课时更好地利用时间,教师课前可用空白磁带把本曲连录3—4遍。

3、口琴教学

口琴教学是我校音乐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堂生活,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素质。本课时主要是复习巩固口琴二部合奏曲,是在学生比较熟练的基础上再扎实一下本曲的吹奏方法,本曲仿佛队伍进行曲一样,要求同学们吹奏的庄重、严肃、有力、饱满。 【教学目的要求】

1、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我们的田野》,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思想内容,感受音乐诸表现手段为塑造音乐形象作用,激发学生体会一首乐曲(或歌曲)如果其速度、力度等产生变化,其情绪也随着产生变化的效果。

2、通过以上的演唱和欣赏,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3、继续开展乐器进课教学,巩固口琴二部合奏曲训练(p23)要求奏准音高、吹奏的饱满,有力富有弹性。

【教学重点】欣赏《牧童短笛》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 ,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课时】第三课时

【教具】录音机、磁带、口琴、小黑板、图画。 【课的类型】欣赏课 【教学步骤】

一、播放音乐,学生击拍进入教室。

二、组织教学(略)。

三、基本练习。

1、发声练习(小黑板) 1=f 2/4 05 13|6 5|5 4|3· 5|2 1|1-‖ b 要求以平稳的呼吸,优美的音色发音,一气呵成,中间不能有任何停顿,后半拍起唱为难点,发音时先弱后强。发音时,上腭自然地抬高些,使高音容易唱得圆润、响亮些。

2、视唱练习(小黑板) 1=c 2/4 01 34|5-|56 71|5-|56 54|3 1|22 65|1-‖

教师展示板书后,用教鞭指谱视唱,并指出本练习也是后半拍起唱的,同时出现连音线,使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的“5”时值增长,唱成二拍半。

视唱时,先放慢速度,让学生充分体会一下后半拍起唱的特点,然后再加快速度视唱。 练习时,宜集中看着教师教鞭指谱进行视唱,要求看清楚划拍的上下动作和所唱的音的时值。另外,视唱时应注意换气,只能在记号处换气,不可在其他地方换气。

注:这两条基本练习,都是以后半拍起唱的,其目的是复习《我们的田野》作铺垫。因此,一定要注意练好。

四、口琴练习

口琴练习内容在课本p23《综合训练》部分,本曲上节课已学过,本课时主要是复习巩固。 本曲情绪庄重严肃,具有进行曲的特点,特别是二声部低音的重复,好似队伍进行曲一样。要求:

第一声部坚定有力,精神饱满; 第二声部短促跳跃,富有弹性。 具体方法:

1、把学生分成两组,先让学生分别同时认真地听老师弹奏全曲。(老师左右手分别弹一个声部,再弹奏全曲)

2、学生分部学习练习曲。

3、教师指挥,学生吹奏全曲。

4、教师指出优缺点,激发学生再次吹奏好全曲。

五、复习歌曲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丽、壮观、富饶的歌曲,歌曲曾在一九八0年获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一等奖。要求学生以宽广、优美的声音演唱。

(一)复习曲谱

1、分析曲谱,指出容易唱错的地方,如: 第一乐句 65|3·5|13 2|

错 唱 成 65|3·5|13 2|20|

第二乐句 35|6 6·6|5 3|2-|20 32| 错 唱 成 35|6 6·6|5 3|2—| 第三乐句 32|1 7|61 5| 错 唱 成 32|1·7|61 5|

后 12|3 3·3|333 25|1-| 错 唱 成 12|3 3·3|2

5 |1-|

2、教师用风琴弹奏曲谱1.5段,(全曲较长,时间不允许一一弹奏)学生随琴声出拍认真默唱

1、5段曲谱。

(二)、复习歌词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好风光的歌曲,歌词写到:美丽的田野,碧绿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 鱼,成群的野鸭,从远写到近,从静写到动,从地面写到天空,优美动听的曲谱和生动形象的歌词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丽状观的山水彩画描绘出祖国山河的无比美丽。江山如此多骄。

1、分析歌词,探讨如何唱好本歌

提问、讨论:同学们,请大家想一下,既然歌曲如此生动、优美,那我们应该如何演唱好《我们的田野》这首歌呢(主要从力度、速度、呼吸、咬字,情绪等方面入手。)

2、教师播放录音

1、5段,学生认真细听,(利用空白磁带先录好

1、5)

3、教师指挥,学生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六、欣赏 启发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的内容是钢琴独奏曲,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味的钢琴独奏曲,乐曲的名称叫做《牧童短笛》。板书:《牧童短笛》。 《牧童短笛》原名叫做《牧笛之笛》,后来根据我国传统歌谣:“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之句改为《牧童短笛》,这首作品曾获欧州著名作曲家齐而品先生在中国征集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独奏曲的头奖,后来,齐而品先生在欧洲演奏过此曲,这样这首乐曲便成为闻名中外的我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

《牧童短笛》是一首短小精致的钢琴小品,它描写的是小牧童后拿短笛在田野里一边放牧,一边吹笛的喜悦景象。全曲旋律优美,形象鲜明,具有鲜明的江南地方特色和田园风味。(出示本曲《牧童短笛》)接着,教师用“嗯”唱完全曲,并指出左右手弹奏的高低部。

(二)“听”完全曲,“听”后回答下列问题:

1、《牧童短笛》,由几个乐段组成?它们的情绪怎样?(分成三个乐段)。第一乐段速度徐缓,旋律悠扬; 第二乐段速度欢快,旋律流畅;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

(三)分段分析,分段讲解,分段欣赏全曲

第一乐段。1=g,4/4拍,这一乐段用对位手法写成,左右手各演奏一个声部,使旋律此起彼落,连绵不断,在我们面前仿佛展现了这样一个画面:一望无际,绿草成荫的田野里,两个牧童倒骑在牛背上,在田野里纵情对歌。

在这一乐段里,教师要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乐曲的两个声部此起彼落,正如两个小牧童在牛背上对歌。 然后出示图画,(把课本p24的图画用水彩扩写放大),用图画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最后再播放录音第一乐段。 第二乐段

这一乐段由上面的c调转到g调,由4/4拍转到2/4拍,速度明显加快,右手高音部是活泼流畅性的旋律,左手低音部是跳跃性的伴奏,构成了一段热烈、欢快、舞蹈性的音乐,与前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似乎描绘出两个牧童在田野里追逐喜戏。在这一乐段里,教师应尽量少讲,充分启发学生想象,展开必要的讨论。通过听、讲、想、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理解作品。对于想象丰富、发言大胆的同学要鼓励、表扬,(如:有的学生认为两个牧童不是在田野里互相追逐嬉戏,而是从牛背上下来,两个人在打水仗)。这一乐段要听后再分析。 第三乐段

本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曲调稍加装饰,使乐曲显得更加流畅、紧凑、欢快,情绪显得十分安谧,使乐曲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最后乐声渐弱,结束在明亮的高音区,给人以诗意来尽之感。本段也听后再分析,以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作品,本曲所表现的内容好象又回到第一乐段:两个小牧童重新坐在牛背上吹笛对歌,并且赶着牛慢慢回去了„„

(四)欣赏全曲

分段分析,分段欣赏全曲后,教师应让学生完整无缺地把全曲“听”一遍,以便学生加深对全曲(整体)的印象,这一遍,教师不能在中间作任何插话,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五)讨论、谈体会

全曲已欣赏三遍,学生对本曲的旋律、节奏情绪以及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已有一定的感受,这时,挤出一点时间让学生作个非常短暂的讨论以加深对作品的感受。然后,教师作个概括性的欣赏小结。(时间如充许,让学生再听一遍乐曲)

七、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

教师对本课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课堂纪律等作个简短的小结,表扬上课表现突出的同学,鼓励上课发言不够大胆的同学,激励同学们课后多听一些音乐,多看电视文艺节目,养成经常欣赏音乐爱好习惯,努力提高欣赏音乐的水平。

第20篇:不倒翁(音乐)(第一册)教学教案

1.指导学生用自然、连贯和略带诙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2.学习用打击乐器双响筒和碰铃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自然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并让学生较快的认谱。 课前准备:

1.录音机 2.卡片 3.不倒翁玩具一个 4.双响筒和碰铃(各一付)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做小鸟飞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律动。

三、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乘火车到音乐宫去参加一个比赛,小朋友好不好啊?

练声:“u”要求声音整齐。

四、火车来到音乐宫门口,里面出来一群小朋友,他们唱着歌欢迎我们。

复习歌曲:《农民伯伯顶呱呱》要求有表情地演唱。

五、小朋友,看一看,他是谁?(出示不倒翁)

长长的胡子,样子很可爱。今天,由不倒翁老爷爷为我们主持这项比赛。

比赛方法:分成红、黄、蓝、绿四个队,进行游戏猜谜比赛。五角星获得最多的一组为优胜组,每位同学将获得一份小礼品。下面,比赛开始。 1.听音练习:先做一个《贴苹果》的游戏。

游戏方法:拿出五个苹果代表五个音do、re、mi、sol、la, 老师在琴上弹其中一个音,请一位小朋友把听到的音用苹果贴到黑板上的五线谱中,贴对的小朋友将得到一个五角星。顺序是

5、

3、

1、

6、2,贴完后,按贴的顺序唱一遍,要求音准。 2.视唱、节奏练习:

请小朋友看两张卡片(出示卡片)

──────────── ─────────────

──────────── ─────────────

──────────── ─────────────

──────────── ─────────────

──────────── ─────────────

请小朋友看一下这两张卡片的节奏是否相同?再看一看,这两条的歌谱是否相同? 先请一位同学视唱一遍,再全班同学一起唱。要求边拍手边唱。

出示两行节奏谱:看一下第一行有几小节?第二行有几小节?它们的节奏是否相同?然后一起拍一遍。

视唱第一行歌谱,唱二遍。再唱第二行歌谱。

提问:第一行歌谱与第二行相同吗?第几小节相同,第几小节不相同?

然后把两行歌谱连起来唱一遍。要求整齐、音准确。再请一个小朋友到黑板上指,其他小朋友唱。

3.导入:不倒翁爷爷说今天小朋友都很聪明,下面请小朋友猜一个音乐谜语,猜猜他是谁?(打开录音听一遍)然后拿出不倒翁(放出笑声)。

师:不倒翁爷爷哈哈大笑着说:“你们真聪明,一猜就猜着了。”那么,小朋友,我们看一下不倒翁爷爷长着什么样?

有一把胡子,样子象个小孩,你们说有趣不有趣? 今天,我们学一首生动,有趣的歌曲,名叫《不倒翁》。揭示课题

请小朋友一起看一下这首歌的歌词,请小朋友跟老师读,读完后想一想,歌词是按什么来念的?请小朋友拍着手念一遍。

(1)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唱一遍。 (2)请小朋友一起唱,唱二遍。

(3)请小朋友一起表演唱,唱二遍(把不倒翁放在讲台上) (4)请一位小朋友到台上扮演不倒翁,另一位同学边唱边表演。

(放录音伴奏) (5)出示乐器:

双响筒

碰铃

请学生看老师示范一遍,请两位学生到台前敲乐器,其他学生唱歌。 (6)请两位学生表演,两位学生敲乐器,其他学生唱歌表演。

六小结:

今天,小朋友表现得很出色。我们的比赛结束了,我们来看一下今天的比赛结果。下面请不倒翁爷爷给优胜组发小礼品,每人一朵花,其他小朋友唱《不倒翁》。另外,每一队获得五角星的小朋友也将得到一份礼物,由不倒翁爷爷发奖,我们向获得奖的小朋友表示祝贺。请不倒翁爷爷邀请小朋友跳舞,跳《邀请舞》。

七师:时间到了,我们要跟不倒翁爷爷说声再见了。

(琶音起立)师生再见。全体学生开火车,听着音乐离开教室。

教学教案模板 音乐
《教学教案模板 音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