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小学一年级上册古诗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4-10 08:33:15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一年级上册古诗

课内古诗

1、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2、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3、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4、画鸡

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5、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东西南北 早晨起来, 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 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 右面是南。

7、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课外古诗

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焝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5、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6、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推荐第2篇: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第十五课时

加、减法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31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并通过对两位数加、减法估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能力点:

1、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德育点:

让学生用所学到的估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估算能力。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主题图,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家今年分了大庆区的房子,我们要搬新家了。妈妈要去商店去买一些日常用品。出示暖壶、烧水壶、茶杯。你能猜一猜的它们的价钱吗?学生猜完后,再出示价格。 热水瓶28元

烧水壶43元

茶杯24元

二、自主探究:

妈妈带了100元钱去买这三样东西,够吗?

小组合作交流,估算一下100元钱够不够。你用的什么方法? 学情预测:(1)热水瓶的价格大约是30元,烧水壶的价格大约是40元,茶杯的价格大约是20元,这三样加起来大约是90元,因此,100元够了。30+40+20=90(元) 9024

(3)买热水瓶和烧水壶大约花去70元,还剩30元,买茶杯够了。30+40=70(元)100-70=30(元) 30>24

三、课堂练习:

1、二年级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一班45人,二班39人。二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参加学校运动会?学校准备了62个座位够吗?

2、做练习六第1题。这些算式的估算结果大都和80比较接近,要判断其精确的结果是否比80大,并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只要大致估计就可以了。如:31+52中两个加数十位上的数相加得8,不管个位上是几,其和都超过80,38+39中两个加数十位上的数相加得6,不管个位上是几,其和都比80小。

开放题:我们班有45人,大家要去公园划船,大船每条租金51元,限乘40人。中船每条租金38元,限乘25人。小船每条租金17元,限乘8人。应该怎样租船?请你设计一个乘船方案,再预算一下大约要花多少钱?哪一种方案较为经济合理?

3、小芳和小伙伴们计划两天做100颗星,昨天做了58颗,今天他们大约要做(

)颗。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五、巩固练习

小明要练75个字,他还剩下37个字,他大约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教学反思:

.

推荐第3篇: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10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10的数数认读书写。

3、掌握10的组成和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

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10的组成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10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

1、猜谜引入已认识的数0~9。 (1)有一个数,既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又表示起点,这个数是什么? (2)0和9之间有哪些我们认识的数?

2、出示9个小正方体,问:要得到10怎么办?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引导探索,探究新知。

学习10的含义及10的数法。

A、出示主题图。(数鸽子) 请小朋友仔细看图,图中有几只鸽子,几个人?板书:10,你是怎样数的?指名学生回答,强调数数方法。

B、做与10有关的动作或说一句话。

小朋友,在我们身边或我们生活中与10有关的事可多了,比如:老师有10个手指头,你能举一些和10有关的例子吗?(指名学生举例) 小结:同学们举了这么多的例子,老师也准备了一些例子,点击电脑屏幕,像这样:10颗珍珠,我把它串成一串漂亮的手链,10个硬币放在口袋很重,我把它兑换成10元的纸币,还有10个点心,10个苹果,一捆小棒都可以用10表示。你能用圆片来表示10吗?指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摆摆,并说说自己用10个圆片摆成了什么图形?

三、交流动手操作学习新知。

1、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

(1)生活中和10有关的事物很多,看着图能用一句话说一说吗?(出示课件) (2)举起你的双手,从小到大数一数自己的10个指头,再从大小数一数自己的10个指头。

(3)按顺序填空,(出示课件) (4)完成60页做一做。

2、比大小。

(1)(出示课件),问:10和4比较,哪个数大,怎么比?可以怎么说?还可以怎么说? (2)出示练习。

3、10的书写。

(1)10的书写和0~9这些数的写法有什么不同?谁能说一说10怎么写? (2)示范,抬起右手跟老师写,完成60页的描红,展示描红。

4、10的组成。

(1)请你拿出10根小棒,摆一摆,分成两堆,看一看你有几种分法? (2)汇报分法,板书。

(3)练习填空,(出示课件) (4)完成61页的做一做

1、2题。

四、小游戏。

(1)说数组10(教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数组成10)。

(2)找朋友(出示课件)。

五、巩固练习。

拓展练习。

1、今天,你学到哪些知识,能告诉大家吗?

2、教师小结。

课后习题

1、比一比。

3+5○9 7+3○8 9-2○7 8-2○10 10-2○6 7+2○7-2 5+4○5+3 2+6○6+2

2、算一算。

6+2= 9+1= 10-5= 4+5= 7+3= 10-4= 10-2= 7+0= 8+2= 5+5= 9-3= 8-1=

3、括号里填几? 4+( )=10 ( )+3=10 5+( )=10 ( )+1=10 ( )+3=7 6+( )=9 ( )+2=8 7+( )=7

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口算;初步体会计算的变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算和计算能力。

2、在生活情境中学习,使学生喜欢学习、乐意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把第一步加或减得出的结果记在脑子里,再参与第二次运算。

2、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出示10之内的加、减法,请同学们口算。

2、出示图片,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计算。

探索新知

一、学习连加

1、引导观察

师:同学们,芳芳是一个爱劳动的孩子。今天,她又在帮妈妈干活了,瞧!芳芳在干什么? (出示芳芳在喂5只小鸡) 问:现在地上有几只小鸡在吃米? 师:请同学们观察,认真看发生了什么事?出示来了2只鸡的图片。

谁能把图意叙述一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5=2=7) 师:请同学们再观察,又有怎样的变化呢?出示又来了1只鸡的图片。

2、交流、汇报。

①问:你看到了什么?谁能把图意叙述一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小组交流。

②学生汇报。

生:芳芳在喂5只小鸡,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共有几只小鸡? 生:有5只小鸡在吃米,跑来3只小鸡,共有几只?(提醒学生,跑来的小鸡。) 学生说出算式:5十2十1 教师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3只是一起跑来的吗?不是。

3、揭示课题:像这种算式我们叫“连加” 师:像这样一个数加上一个数再加上一个数,叫连加。

板书课题: 连 加

4、探究“连加”计算的顺序方法

问:5十2十1=8,你是怎样算出数的? ①小组合作探索方法。

②小组汇报。学生可能说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5只加上2只是7只,再加上1只是8只;共跑来3只,加上原来的5只,共是8只。(不管哪种方法,学生只要说出理由,都给予肯定。) ③教师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

师板书:在5+2的下面划一条横线,并把得数7记录在横线下面,再在7+1的下面划一条横线,写出得数8。

师再演示一遍课件加深算理。 ④再出示小熊图片,以此为例讲述连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连加的运算方法与过程。

5、做一做:

学生摆小棒,先摆出4根小棒,再摆出3根小棒,最后摆出1根小棒,一共是几根小棒?怎样列式计算呢?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学习连减

1、出示挂图

问:先有几只鸡? ①老师移动2只鸡,表示走了。

问:走了几只?还剩下几只?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2。

②老师再移动2只,表示又走了2只鸡。

问:又走了几只?还剩下几只? ③问:谁能说一说这剩下的4只鸡是怎样算来的? 问:那么也就是说是几减几再减几? 随着学生回答,老师在8-2的后面接着写“-2”。

2、揭示课题:像这种算式我们叫“连减”

师:这道题是从

1个数里先去掉一个部分后,再去掉一个部分,也就是连续去掉两个部分,这就是要学习的新知识:连减。(板书:连减) 师:算式读作8减2再减2。

3、探究“连加”计算的顺序方法

(师:连减的算式怎样算呢? 谁能根据连加的计算顺序,说说这道连减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计算过程

师板书:在8-3下面划一条横线写上5,在5和2的下面划横线,相减得3。

指名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再出示海鸥图片,以此为例讲述连减。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连减的运算方法与过程。

4、做一做:

学生摆圆片,摆出9个三角形,先拿走5个,再拿走3个,还剩几个?怎样列式计算?

5、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你用连加连减来计算的问题?

巩固练习

1、练习十四的第1题。

2、练习十四第2题。 分步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图意,将算式补充完整。

3、练习十四的第4题。要求:仔细观察,弄清图意,填空并计算。

学生先说题意,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填在书上,指名学生说,集体订正。

4、练习十四的第5题。说一说各题应把哪个数记在脑子里。直接说出各题得数。

5、做:填上数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9。

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口算,初步体会到了计算的变化。通过本课的学习将会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口算和计算能力。这节课的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下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同学们课后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先梳理,然后进行归纳和总结,把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方法牢牢的掌握,多练、多算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 板书

第4节 连加连减

1、学习连加

连加的含义: 一个数加上一个数再加上一个数,叫连加。 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在吃米? 6+2+1=9(只)

2、学习连减

连减的含义:从1个数里先去掉一个部分后,再去掉一个部分,也就是连续去掉 两个部分,这就是连减。

还剩多少只小鸡? 8-2-2=4(只)

加减混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

2.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3.初步学习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及计算顺序,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及计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激趣导入

⒈师:同学们,你们听过丑小鸭的故事吗?那故事里的丑小鸭开始是什么样的?后来又怎么样了呢? 老师要将这个故事带到我们的教室,请看,这里有几只可怜的丑小鸭,它们也希望自己能变成美丽的天鹅,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师:只要能解决丑小鸭身上的数学问题,他们就能变成美丽的白天鹅,谁愿意来帮助这些丑小鸭?

⒉出示算式:2+2+5 1+6+3 9-5-2 7-1-4 请学生说得数,并选择两道题请学生说说计算的顺序。(板书:从左到右) (学生边说老师边将丑小鸭换成白天鹅)

二、情境深入

探索新知

(一)教学4+3-2 ⒈师:这四只白天鹅非常感谢同学们的帮助,它要带我们出去看看,你们愿意吗?(课件展示:湖面上停着4只天鹅)小天鹅飞到一个美丽的湖上,被周围的景色吸引住了。(课件展示:又有3只天鹅飞过来的过程)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把看到的用一句话说出来吗?(课件展示:飞走了2只天鹅的过程) 师:这时天鹅的数量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课件展示:天鹅飞来了3只又飞走两只的连续过程) 2.师:你能不能将看到的连续画面完整的说一说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 3 2) ⒊师:刚才我们看到的连续动画可以用这样的两幅图来表示(课件展示:静态的天鹅图)现在谁再来完整的说一说这两幅图的意思呢?(学生回答教师点击屏幕上相应的位置) 师:那么你能用一个数学算式将你看到的情景表示出来吗? (学生回答,教师在原来的数字间板书成:4+3-2) 师:这里的4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什么?-2呢? ⒋全班同学齐读算式。教师将=5补充完整。

师:等于5,这么快就说出了答案,你是怎么算的,和同桌说一说。(学生小组交流后请学生说出计算的过程,教师板书) 点拨::对照图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自己确定的计算顺序,先算出“4+3”得数“7”,同时在屏幕上闪动“4+3”,进一步感受计算的顺序和第一步计算的得数。再算第二步时,思考:用哪个数减去2, 师:谁知道这个5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⒌反馈练习:小天鹅要来考一考大家,老师手中的算式该怎样计算,谁来说一说。 (出示卡片6+3-

4、7+2-5请学生说出运算顺序)

(二)教学4-2+3 ⒈师:小天鹅继续往前飞,又来到一个更美的湖面上,仔细看图,谁能说一说这两幅图的意思呢?(学生回答) ⒉师:那么你能把你看的情景用双色圆片摆一摆吗?那就请你们轻轻地拿出圆片在桌子上摆一摆,边摆边说。

⒊师:谁能用一道数学算式来表示这个过程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3)师:4-2+3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⒋反馈练习:说一说8-6+3和10-7+5两道算式的运算顺序和结果。

三、巩固练习

拓展延伸

1、教科书做一做习题

⒉练习十五第1题

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合做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地读出11—20各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猜一猜: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彩旗)谁来猜猜大约有多少个呢? 每人心里猜一个数。到底谁猜对了?怎么办呢?(让我们数一数) 2.数一数:数到10后面的数字时,咦,我们没学过呀,今天就一起来学习11--20的认识。(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一)认识计数单位“十”。

1、看课本73页主题图,让学生分类,并分组数出4种物体的数量。

2、让学生用小棒摆出水果的数量,并任意分成两部分。(学生有的分成2和9,有的分成3和8,还有4和7,5和6,10和1。)

3、学生在分的过程中感知哪种分法可以很快看出是11根。

生:10和1 师:可是分好了还是得一个一个数啊?还有更直观地方法吗? 生:把左边的10根捆起来。(表扬)

5、课件演示:数出10根→堆成一堆→捆成一捆。

6、请小朋友们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一捆是几个一根呀?是多少根?10个一根捆成一捆就是10根,我们说“10个一是1个十”。(板书并读一读:10个一是1个十)

(二)学习11的组成。

1、一捆小棒就是一个十,和旁边的1根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有11根小棒了。谁来说说几捆和几根合起来是11根? 板书: 11 10 1 1个十 1个一

(三)自己动手摆正方体和小球的数量。(15,18)

1、找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演示,其他同学在下面摆。(板书同11)

2、演板同学带着其他学生一起说说15和18的组成。

3、观察11,15,18的组成,找出有什么规律? (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

(四)摆一摆,说一说。

1、师摆数字,学生说。

2、学生同桌互说互摆。

3、学生到讲台上演示。

(五)学习20的组成。

1、现在来学习小棒的数量,想一想20该怎么摆呢?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2、学生说交流结果。十个一捆,刚好有两捆,一捆是1个十,两捆是两个十。两个十是20。(板书:2个十是20)

(六)生活中的运用。

课件展示生活常见的物体(铅笔10支捆成一捆、小球10个装一盒、书10本装成一包),体现计数单位“十”的优越性。

(七)11-20的数序。

1、墨水瓶打翻的声音引入直尺图,上面被墨水印迹遮住了几个数字。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说说哪些数字被遮住了吗? 师:好,直尺上的数完整了,我们一起按顺序数一数吧! (正着数再倒着数,2个2个数,5个5个数,从8数到16) 师:真棒,老师现在截取了一段,能回答小精灵的问题吗? 比12多1的数是几? 和18相邻的数是几? 10和12中间的数是几? 15在几和几的中间? 师:同学们真厉害!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吗?

三、活动拓展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的非常认真,咱们来玩个游戏放松一下吧! 游戏名字:竞选运动员。

规则:参选运动员在讲台上站一排,拿着号码牌,一一介绍自己,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排。(如:我是13,1个十和 3个一组成)说对了下面同学就鼓掌,竞选成功,说错了就竞选失败。

四、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1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 (2)(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3)16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4)与1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五、全课总结

1、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3、还有什么问题?

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能够正确地写出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情景引入:小朋友见过钟表吗?钟表王国的兄弟姐妹可多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钟表。(出于钟表)

2、揭示课题.(出示课题“认识钟表”。)

探究新知

1、联系生活,感知钟表面。

(1)仔细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同桌讨论) 学生汇报:有12个数字,有12大格,有两根指针:分针与时针。(如果学生说出秒针,应给予鼓励,并说明本节课不作要求。) (2)再仔细观察钟表,说说谁是分针、时针,它们是怎样的?(时针粗又短,分针细又长)(出示课件。) (3)认识分针与时针,请学生在自己的钟面上指时针与分针。

(4)再次观察钟面,说说还能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

在1和2之间有一个大格。集体数从1—12,一共有多少个大格。

(5)观察时针与分针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看实物钟的运动方向)看钟面,全班在老师的带领下用右手做顺时针转动。

教师小结:一般来说,钟面上有12个数字,有对应的刻度线,还有又细又长的分针弟弟、又短又粗的时针哥哥。

2、认识整时,找出规律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钟表的面,那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又该怎样认呢?看一看现在是几时?引导学生试着认读钟面上的时间。

师:小朋友是怎样知道钟表上的时间的?平时我们所说的“几点”是口头语,正确的书面用语是“几时”。板书学生所说时刻,并说明这是整时的一种表示方法。这个7时在电子表上怎样表示呢?7:00。(说明是整时的第二种表示方法。) (1)演示:钟面时间分别是7:00、8:00、4:00、6:00,学生认一认,并写一写整时。

(2)学生观察这些时刻的分针、时针,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在同伴的合作中学会看整时。

生汇报,师引导。师生共同小结整时规律:分针指着12,时针指几就几时。这些钟面都表示整时。

3、动手操作,感悟新知。(实物演示) (1)教师拨学生认

A、(故意将分针偏离12,让学生判断老师拨的是不是他们所说的整时)拨好后提问:现在是几时?这里教学几时不到和几时多一点即大约几时

B、再拨12时,提问:当钟表上的时刻表示12时的时候,分针和时针怎么样了? (2)学生拨时

A、教师说时间,学生拨钟。(边拨边说,时针、分针对准什么?) B、同桌合作,一人说时间,一人拨钟,然后交换,看谁最快。

C、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间,并说说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深化新知,应用提高

你们已经会认钟表。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认小明的时间安排表。

1、小明的一天。请学生写一写,说一说。说出小明什么时候干什么?然后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对其中特殊钟面提问) (第一幅图:钟面7时 (什么时候的7时?) 明明在刷牙) (第二幅图:钟面9时 明明在读书 第三幅图:钟面10时 在做操 第四幅........) 小结时间表的作用:看看小明的一天安排得多么有顺序呀!这样的一天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那么你们的一天又是怎么安排的呢?同组的小朋友说说。今天回去后和父母一起商量一天的时间安排,好吗?时间是很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要向小明学习,不睡懒觉,合理安排时间,做健康、聪明的好孩子。

2、闯关:对比怎么都是十时呢? 第一幅图 钟面10时 有太阳的

第二幅图 钟面10时 有星星月亮的

师:小朋友说的对,因为一天当中有上午时间和下午时间。这时顺水推舟进一步渗透上午和下午这一时间概念。

课后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上课的时间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确如此。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希望小朋友们今后能用好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板书

认识钟表

有12个数字和12个大格

钟面上 分针(又细又长) 时针(又短又粗) 整时的特点: 分针指着数字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7时也可以写成7:00,是第2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合理安排自己一天的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9加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小朋友们,十月份是我校的体育节,我们学校不仅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还举行了全校运动会。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二、新授

1、组织学生讨论“一共有多少盒?”的问题。

(1)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介绍本组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

(1)点数出结果。

从9接着数。

从4接着数。

(2)推算出结果。10加4等于14,9比l0少1,所以9加4等于13。

(3)用“凑十法”计算出结果。

3、理解“凑十法”。

(1)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2)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该怎样移动小棒呢?(指名演示) (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3)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4、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问: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引出课题)

三、反馈练习

1、练习二十第l题。

(1)先说图意,再列式。

(2)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练习二十第2题。

3、练习二十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后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时,我们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计算就用哪一种。你们学会9加几了吗?

五、课后习题

1、算一算。

4+9= 9+7= 9+9= 9+1= 2+9= 9+3= 9+5= 9+6= 8+9=

2、填空。

( )+9=15 7+( )=16 ( )+6=15 ( )+5=14 9+( )=18 8+9=8+( )+( ) 9+6=9+( )+( )

6 = 16 1 6 9 + 4 = 13 9 + 7 = 16

8、

7、6加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

8、

7、6加几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8、

7、6加几。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用“凑十法”,计算

8、

7、6加几。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

8、

7、6加几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9+( )=10 8+( )=10 ( )+7=10 6+( )=10 2.口答 8+2+4= 7+3+2= 6+4+7= 3.口算: 9+5= 4.比一比:8+5= 7+5= 6+5= 这三个算式与9+5= 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它们都是加5的算式; 不同点:加法算式中前面的加数不一样…… 在9+5=的算式中,用凑十的方法把5分成4和1,9加1等于10,10加4就等于14.接下来我们就借助这些计算方法来学习

8、

7、6加几(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算法:8加几的算法

(1)计算8+5=? 请同学们算出得数,汇报结果。

师: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预设算法:

a.从5个中拿出2个和8凑成10,10再加3等于13。从5个中拿2个和8凑成10,其实就是把5怎么分?(把5分成2和3,8和2凑成10,10+3=13) b.把8记在心里面,伸出5个指头,接着数……

(2)学生口述师板书 8 + 5 = 13

(3)师述:从5中分出2,跟8凑成10,10再加上剩下的3,就等于13。

(4)动手操作,摆小棒

请同学们把8+5=的算式用小棒来摆摆,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提问。

师进一步明确摆法:左面摆8根小棒,右面摆5根小棒,从右面的5根小棒中取出2根,放进左面的8根中,8添上2就是10,右面还剩3根小棒,10加3就等于13. 2.自主探究

7、6加几 师:结合9加几和8加几的算法,你会算7+5= , 6+5=这两个算式吗? (1) 学生思考交流. (2) 生口述,师板书 7 + 5 = 12

(3)请一名学生板演6+5= 的计算过程,师生共评。

3.师:同学们刚才都是把

8、

7、6分别凑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下的数,这种方法跟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方法一样,都是利用“凑十”的方法。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教科书91页“做一做”第

1、2题。

2.解决问题:课本91页的主题图。

四、课堂总结

大家谈一谈,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 课后习题

完成练习题

1、

2、3

5、

4、

3、2加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

5、

4、

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用

9、

8、

7、6加几技能学习

5、

4、

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学习重点

使学生掌握

5、

4、

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 算。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用

9、

8、

7、6加几技能学习

5、

4、

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9十5= 9十3= 8十5= 7十6= 6十7= 8十4= 6十9= 7十8= 8十7= 8十9=

2、让学生口算并说思考过程。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方法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

5、

4、

3、2加几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板书:

5、

4、

3、2加几)

二、探究新知

1、出示5十7=,同桌合作学习。

问:5十7等于多少?怎样计算呢? ①学生独立试做5十7。

②同桌交流并探讨多种计算方法。

③学生汇报各种算法,教师板书。

④师:同学们在计算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能计算准确,就选择哪种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5十

8、4十

8、3十9。

①学生分析每道题的算法,把得数写在书上。 ②汇报不同的算法,师板书。 ③讨论: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除了例题中写出的,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 师提示1:20以内是指得数从11到20。

师提示2:进位加是指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学生抢答汇报得数。

3、看书质疑。

4、做一做。

①看图列式。(第1题) 学生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②第2题和第3题。

学生自己做题,观察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规律。通过观察,发现加数调换了位置,和不变。

5、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

5、

4、

3、2加几,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数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准确,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三、练习提高

1、先说得数,再说算式。(练习二十二第l题) 每个图形的角上都有一个数,用外面的数加里面的数。按照外面的数变化按顺序先说得数,再说算式。

学生汇报。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练习二十二第3题) 时间一分半,答完之后,集体订正。

3、练习二十二第

4、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练习二十二第2题。

先让学生看懂这个表,让学生把得数填在书上表内。(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鼓励他先说问题,再计算。)

四、总结梳理

这节课我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

5、

4、

3、2加几,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数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准确,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推荐第4篇: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

教学目标

1、教学《静夜思》,学会生字,理解疑、举、思等字的意思。

2、背诵并默写《梅花》一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在古诗的学习中体会《静夜思》一诗中体现出来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简短谈话,引入课题。

1、齐读课题。

2、释题。

3、介绍诗人生平。

二、自由读《静夜思》

1、学生字。

2、听课文录音,体会古诗朗读特点。

3、读通诗句。

三、指导朗读。

1、学生试读,评议。

2、听课文录音,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3、跟录音读课文。

4、试读、评议。

四、讲解诗句。

1、读古诗。圈出不懂的字。

2、学生试解。

3、教师补充更正。第一句:明:明亮。床前明亮的月光。第二句:疑:好象。好象是撒在地上的一片霜。第三句:举:抬。抬头望见了明亮的月光。第四句:思:思念。低下头思念自己的故乡和亲人。

4、连起来说说《静夜思》的意思。

五、背诵全诗,体会感情。

1、诗人李白看到明亮的月光,为什么感觉像撒在地上的霜?

2、静夜是深夜,为什么深夜诗人还没睡?

3、诗人这样想念、热爱自己的家乡,我们该怎么读出思乡之情呢?

4、学生自由练习。指名读。

5、背诵全诗歌。

六、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教学(梅花)学会诗中的5个生字,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读背全诗3体会梅花的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二、听课文录音

三、理解诗义

1、学习12两句。

2、正确朗读两句。说说带点字的意思:数 凌

3、说说两句的诗意墙角边有几枝梅花,因为正毛着严寒独自开放

4、学习34句。

5、正确读。

6、理解带点字遥

暗。

7、试说两句的诗的意思远远就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淡淡的清香飘来。

四、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五、指导背诵。

推荐第5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古诗《江南》教案

《江南》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山水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习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三个字只识不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朗读、背诵课文,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投影录音小黑板。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懂句子,了解课文的意思。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习“江、南、鱼、叶”,能正确书写。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小朋友,大家喜欢学诗吗?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人写的诗,诗的题目是:江南(老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课题,并注音。指名读,齐读课题。)

学习“江、南”这两个字。谁能记住这两个字?写字的时候,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地方吗?

(这一环节的设计、分散了识字的难度。用学生互相提醒写字注意点的方式,把识记字形的任务交由学生自己完成,并受到了“我是小老师”的暗示,产生学习汉字的自信心。)

2、在我国的长江以南,有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是中国有名的鱼米之乡。青青的小河从每家每户的门前屋后流过。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你们瞧,(出示图)这儿就是美丽的江南。

多美的地方呀!这儿有什么?(鱼、荷花、采莲的姑娘)(荷花就是荷花、荷叶就是荷叶、姑娘采的是莲蓬)

(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情趣,让他们做好阅读学习课文的准备。)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听准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

(在读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读一遍拼音,这一层次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获得对古诗初步的感知,主要目的在于扫清阅读障碍。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的生字。

4、指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

5、说说你最喜欢读那些句子?

6、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中写了江南的什么?

三、学习生字

1、老师把文中的生字挑出来,你们会读吗?

2、开火车读生字,去拼音读生字,听音找字。我的修改:检查重点词语的认读情况。出示:江南

何田田

(小)鱼

(游)戏

3、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

4、指导书写:江鱼叶

(1)“江”是左右两部分,左边三点水,右边是个工。(组词语)

(2)“叶”要注意右边的部分。(组词)

(3)“鱼”上面是刀子头,田像鱼身,一像鱼尾。

5、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学习生字“可西”,指导书写。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

2、揭示新课。

二、朗读课文

1、指读第一行,这里的“莲”指的是什么?看图:姑娘是怎样采莲的?

2、是啊,江南一带的小河里、池塘里长满了荷花,夏天莲子成熟了,人们就乘着小船去采莲。所以课文说—江南可采莲。(指读)

3、大家看:这满池塘的莲叶长的怎么样?

(1)引导学生从颜色上来说说。

(2)引导学生从形状上来说说。

(3)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说说莲叶的特点。

(4)这句是赞美莲叶的,“何”可以理解为多么,莲叶是多么漂亮、多么碧绿茂盛!

4、美美地朗读第一句话。

5、看图描述:小姑娘在莲叶中一边采莲,一边唱歌,听她们唱的多快乐呀!(放录音)小姑娘的歌声惊动了谁呀?

6、看图:鱼在干什么?他们是怎么游水的呢?

7、诗句里是怎么讲的?(指读)

8、鱼儿在莲叶间游戏,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游得怎么样?

(1)指导朗读

(2)比赛读,齐读。

(3)请学生扮演小鱼活动活动。

9、连起来读课文。

三、背诵练习

1、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不光能读好诗,还能背诗呢!

自己看图试背。表演背。(引导学生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规律的游动)

2、指名背诵。我的修改:齐背全文。(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是背诵。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背诵古诗,老师帮助学生设置台阶,从自己尝试背诵、老师引背到表演背诵,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快乐。)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渗透教育)

四、学习生字

1、出示:西可

2、学习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书写

(1)“可”字的末笔是竖钩。(组词)

(2)“西”按笔顺写正确。(组词)

4、学生描红,临写。

推荐第6篇:上海小学一年级古诗

一年级上,古诗 画宋·佚名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草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悯农两首(其二)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夜宿山寺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一年级下,古诗

春晓唐· 孟浩然春晓:春天的旱晨

春眠不觉晓,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处处闻啼鸟。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来风雨声,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绝句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迟日:指春天。

春风花草香。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湿又软。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时常双双出没。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 阵阵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飞翔的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 美丽的鸳鸯睡在沙上晒太阳。

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解落:解散,散落。解:分解。三秋:晚秋,指农历九月。 能开二月花。二月:春季的第一个月。农历二月,指春天。 过江千尺浪,过:经过。 入竹万竿斜。斜:倾斜。

风,能使晚秋的树叶凋落, 能催开早春二月的花朵。

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

刮进竹林又能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所见唐· 袁牧

牧童骑黄牛,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歌声振林樾。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意欲捕鸣蝉,欲:想要。捕:捉。鸣:叫。 忽然闭口立。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悯农二首(其一)唐· 李绅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春种一粒粟,粟:泛指谷类。 秋收万颗子。秋收:一作“秋成”。

四海无闲田,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农夫犹饿死。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

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 可种田的农夫却仍然有饿死的。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渔者:捕鱼的人。 江上往来人,但:只爱:喜欢

但爱鲈鱼美。鲈鱼:一种头大口大、味道鲜美的鱼。

君看一叶舟,君:你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风雨里。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波浪。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 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 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七七步诗三国魏· 曹植

煮豆燃豆萁,燃:燃烧。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豆在釜中泣。釜:锅。泣:小声哭泣。 本是同根生,本:原本,本来。

相煎何太急?煎:煎熬。相煎:指互相残害何:何必。

锅里煮着豆子,豆茎在锅下燃烧, 豆子在锅里哭泣。

你我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 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池上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撑(chēng)小艇:用竹篙(gāo)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 偷采白莲回。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不解藏踪迹,解:明白,懂得。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浮萍一道开。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

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推荐第7篇:小学一年级必备古诗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⑴,当春乃发生⑵。 随风潜入夜⑶,润物细无声⑷。 野径云俱黑⑸,江船火独明⑹。 晓看红湿处⑺,花重锦官城⑻。

一年级第一学期(6首)

《江南》(汉乐府) 《古朗月行》(李白) 《敕勒歌》(北朝民歌) 《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 《宿建德江》(孟浩然) 《一去二三里》(邵雍)

一年级第二学期(8首)

《咏鹅》(唐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1。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2。[1]

《悯农•春种一粒粟》(唐 李绅) chūn zhòng yī lì sù , 春 种 一 粒 粟 ,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 秋 收 万 颗 子 。 sì hǎi wú xián tián , 四 海 无 闲 田 , nónɡ fū yóu è sǐ 。 农 夫 犹 饿 死 。

《悯农•锄禾》(唐 李绅) 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

《江上渔者》(宋 范仲淹)《江上渔者》是宋代诗人范仲淹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1] 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江上往来人, 但②爱鲈鱼③美。 君④看一叶舟⑤, 出没⑥**⑦里。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咏华山》(宋 寇准)《咏华山》是宋朝宰相寇准七岁时咏诵的一首诗。这首诗寇准在与先生爬华山时情不自禁吟诵出的,诗的大意是: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华山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华山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村居》(清 高鼎)《村居》是由清代诗人高鼎晚年归隐于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因春天来临而喜悦,所见到的春天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②。 儿童散学归来早③,忙趁东风放纸鸢④。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鹿柴》(唐

王维) 《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

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2。 返景入深林3,复照青苔上4。

空寂的山中不见一个人,只听到一阵人语声。 太阳的一抹余晖返人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唐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是唐代诗人卢纶的组诗作品。这六首诗通过写将军发令出征、夜巡射虎、雪夜慑敌、庆功宴舞、狩猎等场面,表现了边塞真实生动的军旅生活与将士们英勇无畏的性格,将边关将士英勇善战豪情满怀的磅礴气势描绘得生灵活现,跃然纸上。这组诗每一首都能独立成章,内容丰满,寓意隽永,气势雄阔。

月黑雁飞高9,单于夜遁逃10。 欲将轻骑逐11,大雪满弓刀12。

单于(chányú):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遁:逃走。

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一年级第二学期

必读书目:《小布头奇遇记》 《中国神话故事》 《三字经》

选读书目:《不一样的卡梅拉》 《小魔怪要上学》 《7号梦工厂》

《小猪唏哩呼噜》 《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 由语文教师推荐和学生自荐的篇目

推荐第8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古诗画

1 画

一、谜语导课

师范读“画”生猜后师板书:画(齐读课题)

二、师出示插图:

1.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

提示:(1)按顺序(2)用句式:“我看到了_______________。” 生答:山、水、花、鸟

2.让我们一起来细致的看一看:(1)山是什么颜色?

生后学习“色”。

师:怎样记住他:

生1:爸爸的爸去掉上面的父字旁,换上个刀字头

生2:我用组词的方法红色、绿色、蓝色、

(2)指名说:远处是什么?近处是什么?

生答

师:怎样记住这两个字?

生:都有辶旁;

生:他们还是 反义词;

生:我用造句方法记住: Xx离我近;xx离我远

3.“出示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1)大家来听听谁能就听到水的声音呢?“听”怎样记住这个字?

生:做动作“听”

生:近的辶旁换成口旁。

师:你听到声音了吗?

生:没有听到

师:没有听到就是“无声”,课文中的那句诗句写出了这个意思:

生:近听水无声

师:说得真好,现在是什么季节?外面还有花吗?为什么?那什么时候会有花呢?

生:春天

师:出示:“春”怎样记住这个字?

生1:三人日下去春游

生2:春天很暖和,所以有个日字旁。

师:看图说一说 春天过去了,这儿还有什么?谁能用课文中的诗句说一说?

生:春去花还在

师:出示: “还”怎样记住、

生:不加辶旁

师:画上还有什么?

生:小鸟

师:当你走近小鸟的旁边的时候,小鸟会怎么样?

生:害怕、吓的飞走了

师:害怕就是“惊”(出示: “惊”)

师:出示“忄”这个部首的名字叫“竖心旁”,右边是高的下面换成小。

生识记生字。

师:你用手摸一摸图上的小鸟,它害不害怕?我们可以用那句诗来说

生:人来鸟不惊。

三、识字

1、出示所有生字

2、自主识记

选择喜欢的方式,可以是自己读、还可以是同桌、或者小组读

3、检查(多种形式检查)

4、游戏摘苹果(边摘边说出自己的识字方法。

四、再读再悟

师:同桌互读诗,圈画出反义词。指名回答

生:远近、有无、来去

师: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

生:大小、左右、多少

师:指导朗读节奏

生:练读或背诵

五、写字指导

火;笔顺点、撇、竖撇、捺。

文:点、横、撇捺要展开。

六、作业

搜集谜语。

推荐第9篇:古诗下教案 一年级

1.《乐游原》

一、教学目标

教师背诵有关乐游原的诗句引出课题。 2.读题,解题。

乐游原:地名,在长安城南,唐朝时是有名的游览胜地。

二、教学过程

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读准读通。

2.指名读,纠正字音,指导“驱”,读写。

3.默读古诗,结合图片,理解诗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 4.汇报交流理解古诗的方法、能理解的句意、不懂的问题。 5.整理学生译文成果,并展示译文。

三、品读感悟 1.知诗人心。 2.感诗景美。 3.悟诗人愁。

(1)面对美景,诗人有什么感慨?为什么会有这种良辰美景短暂的感受呢? (2)补充诗人简介及相关背景资料,与学生交流。 (3)情境设置:师扮演车夫,询问惆怅的客人(学生)—— 夕阳可真是美啊,您心情好点了没?您还有什么可愁的呢? (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惆怅伤感、人生失意、忧国家大势将去等。) (4)指导读第四句,学生体会诗人心情,读出惆怅与伤感。 4.读诗韵。

深入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练习朗读。

四、拓展积累

2.《独坐敬亭山》教案

一、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默写《独坐敬亭山》。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诗句大意。

二、教学重点: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三、选文目的:通过对诗句的诵读和欣赏,感受南方自然风光之美。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积累古诗名句,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加文化积累。

四、教学准备: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静夜思》等。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手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 (二)知诗人,解诗题。 1.知诗人。

2.解诗题。“独”是指独自一个人。请同学们看注释了解敬亭山。 3.检查生字,朗读全诗。

课件出示生字生词,指名认读,领读。出示全诗,全班齐读,教师指导古诗停顿并范读。

(三)悟诗意,觉诗境。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诗的前两句,说说你的理解。

1.重点引导“众”与“孤”之中蕴含的多与少之意,“尽”与“闲”对比教学,结合历史背景,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

2.小结前两句: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的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

3.师:请同学们读一读后两句,后两句诗中作者又看到了什么? 4.读诗句,小组讨论诗句含义。

5.小结后两句:我静静的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相互交流,彼此谁也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敬亭山了。

6.过度:作者为何心中什么也不想,只有那座不言不语的高山呢?古人写诗往往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心情 四.朗诵全诗,熟读能诵。

风教案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二年级的课外古诗。诗题为《风》,唐代著名诗人李峤写的。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诗文中无一“风”字,但诗句却句句写“风”,而且生动、夸张,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及爱自然、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识字4个,巩固多种识字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及爱自然、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儿童学习古诗,很容易背诵,但不容易记住字词,更不容易理解古诗意境,应由浅入深,逐步提高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是带来了一位老朋友,(出书风娃娃的图片)它是谁?生:风娃娃。

2、谁知道风娃娃会做哪些事?生自由说。

3、风娃娃的本领可不止这些呢!它能让树叶从树上落下来,能让春天的花儿开放,吹过大江,它能激起千层巨浪,穿入竹林,它能使千万根竹竿倾斜。唐代诗人李峤就写了一首以《风》题目的小诗。(出示古诗)(板书课题、朝代、诗人)请大家大声地读两遍。生读题。

请自己读一读古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宝宝,可以先写下来,请教同学或者华老师。

二、读通诗文,认识字词

1、你们有那些字不认识,举手告诉老师。生汇报,师板书。

2、有不懂得就提出来,真是个好学的孩子,老师也有几个不认识的字需要请教大家,(出示生字:解、斜、竿、能)

3、谁来帮帮忙。生1拼读,师板书拼音。

4、读的真好,请你当小老师。生1带读。我问一起来感谢这位小老师。这些字都认识了吗?我们一起来读读。生齐读生字。

5、拼音宝宝不见了,你还会读吗?请2个学生认读。再请男生读。

6、光会读还不行,得记住他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生1:我用编字谜的方法记住了“竿”,竹子干了,就是竿。谁能给他组组词。生组词。生2: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斜”,“多余”的余加“斗争”的“斗”就变成了“斜坡”的“斜”。除了斜坡,你会组什么词?生组词。生3:我用讲故事的方法记住了“能”。谁来组词。生组词。

看同学们见得这么好,老师也来编个字谜,“我有一角钱,买了一把刀,杀了一头牛。猜猜看。

生:解。请你给他组个词。生组词。

7、其他小朋友记住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请美丽聪明的女生先来读一读,男生就坐着当认真倾听的小绅士吧。女生读。真好听,我们一起来读读。齐读。

8、字宝宝躲进古诗里了,现在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自己先读一读。请你来读一读,其他小朋友当文明小听众。生1读古诗。请你评一评。生2评。你来读一读。生2读。

9、老师也想来读。请你们边听边拿起笔划节奏。

10、谁想来读读。请你——生1读。

三、图文结合,理解诗意

四、作业

《鹿柴》 教学目标:

1.学习《鹿柴》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正确背诵《鹿柴》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言激趣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鲜花,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博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古诗,齐读课题。

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出示投影,明确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解诗题。

2.解词连句知大意。

3.展开想象悟诗情。

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上述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鹿柴》这首古诗。

三、学习古诗《鹿柴》。

1.知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画家、音乐家王维所写。

请学生补充介绍有关王维的资料。

2)解诗题。

“柴”,通“寨”,指导有篱落的乡村别墅。

2.读诗解意。

1)学生自读全诗。

2)指名读全诗,纠正以下字的读音。

3)自学诗中的生字。

3.解词连句知大意。

4.展开想象,悟诗情。

4)教师小结:

《鹿柴》这首诗描绘了山林的幽静,写出了诗人在山林深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感觉。

5.练习朗读,试背诵。

2)自己试背。

3)同桌互背。

4)集体背。

《秋浦歌》教案 【学习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这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体悟同类诗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李白与杜甫写作风格的区别。

4、能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并能默写。【学习重难点】 感悟诗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二、初读,了解诗意

1、谁先来跟李白打了招呼,字正腔圆地念一念这首《秋浦歌》。指名读——齐读丈、长、霜是押韵的韵脚,后鼻音读准才有味道。

2、诗读准了,读通了,接下来要了解诗意,大家有什么好办法?多读,借助教材中的注释、图片,结合课内外的资料,争取自己读懂这首诗。

3、课本中有哪几个字的注释?缘,由于,因为。现在我们使用的缘故、缘由都有这个意思。谁先来交流一下自己的理解? 你能读一读这首诗吗?

4、我的白发有三千丈,因为我的愁怨也是这样长。我竟不知道明镜里映出的白发,是从哪里来的?

是啊,我们仿佛看见李白对镜自怜、自悲、自叹,最后竟背转身不忍再看了。你看。

5、播放动画。

三、探究,体悟诗情

四、比较,感受写作风格

四、书法

《长干行 》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识字4个,巩固多种识字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及爱自然、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儿童学习古诗,很容易背诵,但不容易记住字词,更不容易理解古诗意境,应由浅入深,逐步提高能力。

1、长干行:乐府曲名。

2、横塘:现江苏江宁县。教学过程: 1.【韵译】:

请问阿哥你的家在何方?

我家是住在建康的横塘。

停下船吧暂且借问一声,

听口音恐怕咱们是同乡。 2.学生齐读.练习朗读,试背诵。

【评析】:

这两首可以看做是男女相悦的问答诗,恰如民歌中的对唱。第一首是天真无邪的少女起问;第二首是厚实纯朴的男子唱答。诗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刻划了一对经历相仿,萍水相逢的男女的相识恨晚之情。清脆洗练,玲珑剔透,天真无邪,富有魅力。

《回乡偶书》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工整书写生字。

2.体会诗人久客他乡,年老回到家乡却被反主为客的失落、感伤之情。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久客他乡,年老回到家乡却被反主为客的失落、感伤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古诗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三、理解诗意,读出诗韵

1、课件出示诗歌创作背景,原来诗人已经离开家乡那么久啊!此刻终于踏上了故乡的土地,心情肯定非常--(激动,高兴,兴奋,开心、、、、、、)

2、情景模拟,理解诗意。老师化身诗人:是啊,久别回乡,我的心中充满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我牵着老马走到村口,那棵大柳树还在,只是和我一样已垂垂老矣。此刻,我多想马上回到家,去看看久别的父老乡亲!却在此时,我遇到了一群可爱的小娃娃(学生扮演)。你们问我什么了呢?(诗句三四,或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3、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而你们却“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师读,读出关键字“改”和“客”

四、品读诗句,体会诗情

《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目标:

1.会写“舍、君”2个生字,理解“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通过自读自悟大致了解整首诗的意思,引导学生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3.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全诗,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1)师正音,指导多音字“朝”、“舍” (2)指导书写“舍”、“君”。

二、解诗题

三、朗读古诗,说说大意 1.出示要求,自由读诗。 2.四人一小组交流诗歌大意。 3.指名汇报,说说诗歌大意。 4.了解“柳”的含义。 5.了解“故人”的含义。

6.师生合作读诗,初步读出离别之情。

《元日》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教学过程:

一、谈春节激趣入课题: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生字游戏――

3.学生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句,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 2.学生用这种方法理解下面的语句。 3.交流讨论,相机出示课件。

四、细读课文,体悟诗情

1.学生再读课文,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生体会“热闹,快乐”之情。追问“从哪里体会回到的”。 3.重点指导“千门万户”,激发学生想象,从内心中体会快乐之情。 4.播放课件,古代过年的镜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快乐。

五、回顾学法,总结全文

《村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能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并说出这首诗描绘的景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古诗的学习,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领会诗句的内容,感悟诗句丰富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法与学法】

1、教法:创设情景,进行层进式的引导与点拨。

2、学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感悟诗意诗情。【教学用具与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等。 学具:关于春天的资料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出示词语导入

1、谈话: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词语妹妹,相信大家看,她们来了!(幻灯1:杨柳

纸鸢)能叫出它们的名儿吗?

2、齐读两个词语。

3、响亮地喊一声。

过渡:不过,这两个小妹妹悄悄地告诉我说它们很担心,怕你们把它们写错了。(幻灯2:杨柳 纸鸢)说说看,它们害怕哪些地方写错?

4、指名说说写加点的字应该注意什么。

5、你们会写错吗?那就写写看。

(学生书写两个词语,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指导)

6、同学们都写对了,词语妹妹一高兴,把她们的好朋友也带来了,(幻灯3: 杨柳 纸鸢 黄莺 儿童 )来,热情地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黄莺”、“儿童”)

7、嘘!静静地想想:哪首古诗里有这四个词语娃娃?同学们记性可真好,就是《村居》。今天我们就细细品读这首诗,体会高鼎笔下的春天美景。

8、师生共同书写课题,读课题。

二、自学质疑。

1、请同学们默读诗句,在理解的字、词、句子旁边作批注,把不理解的字词或句子画出来,想办法解决。完成后用漂亮的姿势告诉老师。

2、交流,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并相机解答学生们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指导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再从课文中圈出相关的词语。

2、指名汇报,师生评议,完成课后习题。

过渡:小眼睛可真亮!可是孩子们,我们不仅能找、会说,还要仔细品味语言的精妙,把作者对春天那份浓浓的爱意用我们的读与说表现出来,才是真正的读书。请同学们自由品读诗句,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写在旁边。

四、了解诗意,感受情感。

1、自由读一读,写一写诗句的意思。

2、交流,引导、评价。

(1)指名将诗句意思串联起来说一说,师生共同评议,指导学生把句子说通顺,说具体。

(2)引导学生尽量用优美的词语说说诗意,体会语言的美妙。

3、配乐朗读,想象诗句描绘的美丽景象。

过渡:春天的江南小乡村这么美,同学们和作者一样,都深深地陶醉在其中了。这醉人的景色该怎样读呢?(高兴、欢快„„重读“醉”、“忙”两个字)

4、齐读全诗。

引导:大家读得太好了,不仅读出了热爱、赞美的情感,还有自己的感受在里面。如果我们能读出古诗特有的韵味,那就是最棒的“读书郎”!听老师读两次,看哪一次读出了韵味,是怎么读的。

5、配乐范读,学生静静地倾听、比较。

6、指导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出示幻灯4: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指名读,师生评价。 (2)接读,师生评价。

(3)齐声朗读,学生自评,老师评价。

五、互动拓展,积累好词美句。《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

2.诵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像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

1.反复吟诵古诗,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意境的深远,音韵的和谐,陶冶情操,激发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热爱。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了解作者(8)

二、初读古诗,熟读成诵(12) 1.学生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古诗,相机指导认读生字,纠正容易读错的字音。3.齐读。

三、背诵古诗,默写古诗(15)

1.多种形式背诵古诗,并交流自己的记忆方法。2.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3.默写古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 1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所描绘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2重点难点

感悟诗境,指导朗读。 3教学过程 【导入】

一、课前谈话

二、解诗题

三、知诗人,知背景 出示图片,了解李白

指名读

四、读诗文

同学们,真聪明,看来联系上下文,能帮助我们理解许多知识。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请你帮辞找个朋友。你知道辞的意思吗?看来,组词也能帮我们了解字义。考考你,“唯”唯见,的唯的意思是? 再读古诗,要求读准诗的节奏。指名读。评评读得怎样。

(故四声短人二声长)再练读指名读全班读

《江畔独步寻花》 教学目标:

1、认识本首诗中的3个生字,掌握“娇”、“恰”的书写。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通过诵读、解读关键词、图文结合、想象补充的方法了解并描述诗句中所描写的情景,体会诗人眼中的风景、心中的浓情,感受大自然的美。

3、通过自主学习与交流、小组合作与展示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运用抓字眼、教学难点:

学习抓字眼、巧拓展的方法,体会景物特点,体验作者情感,描述诗文意境,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法:指导诵读法、解析整合法、点面拓展法: 学法:自主阅读法、分点解读法、想象整合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杜甫的资料和《江畔独步寻花》的系列诗作。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主题导入:

二、课题解析:

三、学习新知:

1、读诗:

2、解诗:解情境·解诗眼·解诗情

四、课堂学习小结:

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练习了找“诗眼”来理解的古诗的方法,更懂得了要了解诗人的情感,一定要了解故事创作背后的古诗。

《清明》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师: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呢?“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遥”妙在何处?

体会作者的心情,指导诵读古诗。在这一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当时那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无限惆怅的心情。

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

4、出示填空,反馈所学知识。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出自()朝的()所写的《》。全诗通过描写的景色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5、学生小结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忆江南》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4.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2.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释题入情

1、导入:诵读有关赞江南的诗文佳句。

2、揭题: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春”有关的文章——《忆江南》。(1)简介诗人“白居易”。 (2)了解“江南”

(3)播放江南春景图,用词赞江南。

3、师生交流诗人创作的背景(课前查阅的资料):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多年以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了一组绝唱——《忆江南》。

4、播放古筝曲,教师范读。

5、介绍“词”与“词牌名”。

二、探究诗意,以知促情

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2、想象说话:曾经,你在这迷人的江畔做过什么?

3、于是,诗人忍不住赞美:江南——好。引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好——能不忆江南。

《小池》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教学重难点

《小池》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二册里的一首古诗。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这么情趣盎然的画面,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这份热爱之心,以及古诗用词的精妙(尤其是“惜、爱、露、立”),都是比较难体会的。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引导学生更好的体会古诗的意境,诗人的情愿?就成了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

六、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导入课题

(二)欣赏图画,引学古诗(

1、2两行)

(三)出示古诗,绘图体会(

3、4两行)

(四)情感诵读,内化意境

(五)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的丰富内涵。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3.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读背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词语“无穷碧”和“别样红”的意思。 2.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学难点:

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理解诗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三、自学古诗,理解大意

四、品读诗境,感受画面

《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策略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平翘舌音的字,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根据自学提示,理解“疑”等关键词的意思,大体了解诗句的意思,读懂诗歌的基本内容。

2、借助图片,通过想象再现诗歌情景,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感受诗中描绘的优美景色,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能用合适的语调朗读古诗。

3、感知《望庐山瀑布》想象奇特的特点,补充阅读一些写名山大川的古诗,丰厚积累。教学重难点:

1通过想象再现诗歌情景,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感受诗中描绘的优美景色,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能用合适的语调朗读古诗。

2感知《望庐山瀑布》想象奇特的特点,补充阅读一些写名山大川的古诗,丰厚积累。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二 初读感知

三 诗图结合,感知诗意

《题林西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课文

三、总结

《敕勒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乐府;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

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朗读诗歌;

2、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教学难点:

“天似穹庐”的比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腾格尔的《天堂》,让学生初步感知草原人对草原的热爱。

二、背景资料:(投影)

三、诗歌朗读:

1、听范读录音。

2、学生自己读,注意体会感情,把握语气语调。

3、指名学生朗读,师生简单评议。

四、问题探究:(投影)

五、小结:

1、齐读诗歌。

2、这是一首草原的赞歌,它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草原的无限热爱之情。

3、展示学生作品。

推荐第10篇:小学一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

小学一年地方(安全教育)教案

第一课

校内活动守秩序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懂得避风险、同学相处要友爱谦让,不相互打闹,学会正确处理同学间的矛盾。

2、初步形成避免在活动、游戏中赞成误伤的意识,学会辨别具有危险性的游戏。

3、学会正确安排课间休息时间,课余时间做有意义的活动。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校内活动守秩序应该怎样做。

教学难点:

为什么校内活动要守秩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每天早晨,伴随着灿烂的朝阳,同学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校园,快快乐乐地学习知识、开展活动,多么幸福啊!

2、可是,你知道吗?即使在美丽的校园内,我们也要注意安全,不能疏忽大意,要不就有可能发生一些意外伤害事故。

3、因此,我们要让安全的警钟长鸣。小结:请记住:“安全无小事”,处处要小心。同学们,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哦。不相信吗?那就请仔细听听下面两个真实的故事吧。

二、图片出示,讲解故事。【故事一】

【故事二】

什么叫校内活动时的意外伤害?

小学校内活动致意外伤害事故,主要是指学生在校活动时,由于不可预见的原因或不可抵抗的力量而导致的人身伤害事故。

三、校内活动致意外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如何预防校内活动致意外伤害?

同学们,听了这个真实的案例,你是什么表情呢?是意想不到的惊讶,是吓了一跳的害怕,还是无动于衷、一脸漠然?其实,静下心来细细分析一下,这些意外伤害事故都是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的。玩游戏、比赛、开展活动都是大家喜欢的活动,如果在活动时注意安全,不是可以玩得更加开心,更加痛快吗?

那么,如何预防校内活动时的意外伤害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最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时间出现在:体育课、运动会、课外活动、全体集体活动、上实验课,最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点是楼梯、校门口200米内,操场、实验室、厕所等。

其次,我们要注意在校园活动时有意识的加强安全防护。

请你先读读下面这首儿歌,再看看一些具体的建议。

教室走廊不追逐,课间文明做游戏。 体育活动要注意,加强保护很重要。 上下楼梯靠右走,不在楼梯上嬉戏。 远离阳台不爬高,不往楼下抛物品。 扫地拖地不玩耍,擦门擦窗要小心。

1、教室走廊不追逐,课间文明做游戏。

教室是同学们学习、休息的地方,不是追逐吵闹的场所,因此不能在教室追逐吵闹,以免碰倒桌椅、碰伤身体。我们只能在教室里玩一些简单安全的游戏,比如下象棋、掰手腕等。走廊是老师同学走路的地方,更加不能追逐嬉戏,如果需要跳皮筋、跳绳、扔沙包,尽量到宽敞的地方去玩耍,以免发生不安全的事故。

2、上下楼梯靠右走,不在楼梯上嬉戏。

上下楼梯时,大家都靠右走,就不会拥挤,不会发生相撞事故。在楼梯上追逐、奔跑,危险极大,是十分危险的,踩空或者撞人都可能造成严重伤害。有的同学喜欢从扶手栏杆上滑下来,这更是错误的,容易失控摔下,造成意外伤害。

3、远离阳台不爬高,不往楼下抛物品。

在楼上教室学习的同学,要远离阳台,不能用凳子垫高在阳台上看风景,更不能空手撑着阳台栏杆往上跳,这样很可能一脚踩空造成危险。另外,不能随手往阳台外、窗户外扔东西,因为高高落下的硬物极有可能砸伤毫无防备的过往同学或者行人,造成意外伤害。

4、校内劳动守纪律,擦门擦窗要小心。

在校内劳动时,我们要遵守劳动纪律,不能边劳动边玩耍,特别是使用劳动工具时严禁嬉戏、追逐、打闹,以免工具伤人。尤其要注意的是,在擦高处的门和窗户时,更要注意安全,不能为了把门擦干净就垫好几张凳子,也不能为了把窗擦干净就将身体探到窗户外面,这样,实在是太可怕了。

四、校内活动时致意外伤害后如何自救互救?

同学们,如果你或者你的同学在校内活动时,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意外伤害事故,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下面教你几招简单的处理方法:

1、鼻子出血不要慌,塞入纱布就可行。

2、遇到扭伤或挫伤,马上冷敷有成效。

3、遇到皮肤有擦伤,迅速止血很重要。

4、遇到骨折不乱动,放平伤者送医院。

总结:

学校安全人人讲,安全学校个个赞。安全知识时时记,注意安全处处提。愿同学们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之帆,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第二课

认识交通标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一些交通标志。

2、了解这些交通标志的作用,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平平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一天,他在爸爸的陪同下来到学校, 爸爸教了一首儿歌给平平。

2、一起背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警示要看清;过马路,左右看,交 通规则记心中。”

二、教授新课

1、交通信号灯

(1)同学们,过马路的时候你们注意过交通信号灯吗?

(2)谁说说交通信号灯是什么样子的?

(3)你们知道这三种不同颜色的信号灯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

(4)老师给大家讲解三种颜色信号灯表示的不同意思:红灯表示禁止通 行,绿灯表示通行,黄灯表示警告。

(5)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应该怎么根据各种颜色的信号灯安全的过马路 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问题,互相补充,然后各组选出代表汇报。

2、认识交通安全标志

(1)出示几种交通安全标志让学生辨认。(直行、向左转弯、向右转弯、人行横道、步行)

(2)人行横道是专门为行人设置的安全通道,行人走路要走人行横道。 没有人行横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一定要注意前后左右的车辆,否则容易发生意外。

(3)机动车车道是道路中间的车道,供汽车等机动车行驶。(出示图, 边讲边让学生辨认)

(4)非机动车车道是两边的车道,供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行驶。(出示图, 边讲边让学生辨认)

三、扩展练习

1、除了刚才我们说过的这几种交通安全标志,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安全标 志?

2、画一画你知道的交通安全标志,让大家猜。

第三课

认识简单的危险标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一些简单的危险标志。

2、了解这些危险标志所表示的意义,避免危险的发生。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在街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牌子,上面画着一个大大的感叹号,像(出示图片),你们知道它代表什么意思吗?

2、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它那样的标志,它们都属于危险标志一类,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二、教授新课

1、禁止标志

这类标志用红色来表示,形状呈圆形,里面有图案或者表示“禁止”“强制”意思的文字。用圆形来表示,是因为圆形给人的感觉比较直接,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1)圆形里面有一根燃着的火柴,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2)圆形里面有一支点燃的烟,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3)圆形里面有一个人,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4)圆形里面有一个手掌,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5)你还看到过类似的标志吗?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2、认识警告标志

(1)这类标志用黄色三角形来表示,意思是有危险,要注意安全。

(2)出示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交通警告标志:三角形里面有一个感叹号,表示要注意安全。

(3)再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警告标志:当心火灾、当心爆炸、当心有毒、当心触电等。

3、生活中的危险标志

你们见过生活中有哪些危险标志吗?

三、做游戏认标志

选出十人,分为五组,每组两人。第一组的一个同学站在讲台上,手里拿一张画有危险标志的图片,第一组的另一个同学来表演。第一组表演完,第二组表演,比一比哪个组表演的好。

第四课

社区和室内活动安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社区和室内存在的安全隐患。

2、在社区和室内做正当的游戏,注意安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男孩,名叫欢欢。他聪明活泼,总是活蹦乱跳的,即使回到家里还是跳个不停,他从凳子上跳到沙发上,又从沙发上跳到床上,爸爸妈妈怎么哄他都不听。结果当他正准备从床上跳下来时,不小心碰到柜子脚上,头上撞了一个大包,疼的他哇哇大哭。

2、你们喜欢他吗?为什么?

二、教授新课

1、在社区做安全的游戏

(1)小朋友们休息的时候,在社区玩耍,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余的同学可以根据发言同学所说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3)师生总结社区做游戏的安全(不要打弹弓、投掷小刀;不要爬屋顶、爬树、跨横沟、从高处往下跳;捉迷藏不要躲在汽车底下,不要故意躲在隐蔽的地方去吓唬别人等)

2、在家里玩也要注意安全

(1)家是小朋友们的乐园,那家里有没有安全隐患呢?

(2)为什么不能和小朋友们在房间里追跑打闹?

(3)如果在床上蹦蹦跳跳是不是就没有什么危险了?为什么呢?

(4)有的小朋友特别喜欢做手工,总是把剪刀等尖锐物品放在床上,你们说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三、扩展训练

1、有个叫康康的小朋友在家爱看电视,他最爱看动画片和少儿节目,如《大风车》、幼儿知识竞赛或者智力竞赛等等。他参加竞赛还得过奖呢!爸爸妈妈经常表扬他,说他越来越聪明。你们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

2、我们在家里,还可以做哪些有益又安全的游戏?

第五课

用电安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一些用电的安全常识。

2、使学生学会正确、安全的用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一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明明,有一天,他在家里看电视,忽然想吃苹果,就起身急匆匆的洗了一个苹果,也忘了擦手。等他回来一看,喜欢的电视节目已经结束了,他便走到电视机前去换频道。你们猜,这时候发生什么事了?

2、明明刚一碰上去,手便被打了一下,原来是触电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用湿手去碰电器了。你们在家里发生过这样的事吗?

二、教授新课

1、安全用电标志

(1)你们了解安全用电标志吗?

(2)安全用电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

(3)红色、黄色、蓝色、绿色、黑色,你们知道都是用来标志什么的吗?

(4)老师结合图片向学生讲解不同颜色标志代表的不同含义。

2、预防触电

(1)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存在电。你们知道怎样预防触电吗?

(2)师生共同总结用电尝试:家电停止使用时,要拔掉电源插头;手、脚和身体湿的时候不要触摸电器;不要把手伸进运转的电风扇、搅拌机和水果榨汁机里等等。

3、触电后怎么办

(1)触电后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

(2)迅速拨打电话,你们知道应该拨打什么电话号码吗?

(3)如果无法及时找到或者断开电源,应该怎么办?

三、总结

1、我们经常看到电池,你们说摸电池会触电吗?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用电安全知识?

第六课 危险的电、火、水

教学目的:

对学生进行用电、防火、防水等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资料准备:学生自护自救视屏

教学过程:

一、用电安全

1、学生说说家里有哪些电器?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教育:现代家庭,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中的电器也越来越多,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了好多方便及乐趣。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掌握一定的用电知识,不注意用电安全,就会很危险。所以,我们不要出于好奇,自行拆卸、维修电器,不要私自拉或乱接电线和随意拆装电器。使用和操作电器要注意不能湿水,一旦电器出现故障,应立即截断电源。

二、防火安全

1、提出问题讨论:如果你发现火灾或看到邻居有火灾怎么做?(学生各自发表意见,说做法,对正确的肯定。

2、根据讨论,结合视屏录像向学生补充一些防火知识。

3、火警电话119。

三、防溺水

回忆学校因游泳、钓鱼、玩水等引发的溺水事故,要求学生游泳要有大人陪同,不能私自到长江、河滩、水库游泳,即使是在游泳池也必须严守规则。

四、总结:检查自己有哪些不安全的事,并说说今后如何注意。

第七课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

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

1、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2、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3、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4、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5、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6、上下楼靠右行。

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三、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l.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四.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注意事项。

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禁止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油反复使用,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 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

乘坐公交车注意事项:

1.车停稳后,方能上下车,上下车时注意秩序,不要拥挤。

2.乘车时,要站稳扶牢,不要把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时,应该注意看管好自身物品,谨防扒手。

3.注意公共场所礼仪,时刻牢记“寿春品牌,当我责任”。不要大声喧哗,保持环境卫生,主动为老若病残让座等。

骑自行车须知:

1、要学习了解、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

2、保持车况良好,车铃、刹车齐全有效。

3、行驶中要遵守交通信号灯,不得抢穿红灯。

4、穿越无信号灯的十字路口,必须\"一慢、二看、三通过\"。

5、必须在规定的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无分道标志线的道路,必须靠边行驶。

6、行驶时不要随意抢占机动车道、不要多车并排行驶。

7、行驶时要集中思想,不要带着耳机收听广播、音乐。

8、在转弯时必须看清后面来车,先伸手示意,不要突然转弯、斜行转弯。

9、对于不同天气特点,做到安全行车:

顺风不要借助风势骑快车;逆风不要低头猛骑不看路;雾天视线变差要慢速骑行;下雪结冰路滑要扶稳车把;雨天穿戴雨披更要多留心

五.其他校园安全的注意事项:

1.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甚至误解?

敢于自我反省,认真反思。如果真是老师误解,应该和老师好好交流。切忌偏激,甚至做出什么过激的行动。

2.你与同学发生矛盾怎么办?

自己的所作所为也要有安全意识。青少年时期容易冲动,容易感情用事,因此,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一定要冷静,要理智,切忌用拳头代替说理,给自己和同学带来不良的后果。

3、如何加强教室安全

要注意教室的安全。

学生上课离开本班教室一定要关好门窗,要将钱和贵重物品带在身上,不能给小偷有可之机;不要把球带到教学楼,在教室楼的走廓上踢,这种行为既违反了校规,又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试想一想,若把玻璃窗踢碎,玻璃片飞入哪一位同学的眼中,哪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4.为什么不能提前到校?

校门没开,一些学生在校门发生矛盾,无人调解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在校门外拥挤,会造成意外伤害。

5.当自己感到身体不适时,怎么办?

及时告知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与家长取得联系。

6.你不认识的人自称是你家人的朋友,要将你接走,你怎么办?

先让班主任与家人取得联系再视情况而定。

7.安全小常识 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

保持镇静,趋利避害;学会自救,保护自己;想方设法,不断求救;记住电话,随时求救:

“119”----火警

“110”----报警

“120”----急救

“122”----交通事故报警

打电话时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特征。 六.小结

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作到警钟长鸣!

第11篇:小学一年级上册体育教案

教法:

l.教师边讲解过示范动作

2.教师分解讲解、示范,学生模仿1-2基本动作。第一节:伸展运动(8X8拍)

要点:颈肩放松,头的屈、伸、转动快速,部位准确;上下肢协调配合,整节操欢快、活泼,有趣。 重点:动作方法

难点: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连贯配合

三、游戏:快快排队

规则:必须按规定的信号、移动方式行动。

方法:学生听到规定信号,按教师指令,迅还跑或跳向指定方位站成规定的队形。动作节奏由慢到快逐渐过渡到正常速度。

组织:四列横队、四路纵队

教法: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2.通过游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纵队横队、排头、排尾、看齐的方法。 要求:快跑或跳向指定方位,快选自己的站位,要排得整整齐齐。

(三)结束部分:

一、放松活动:鸭走、象走、猫走、慢跑。

二、总结本课情况,以表扬为主。

三、布置作业:练广播操, 宣布下课。

组织:听音乐,按教师指挥进行放松走、跑。 教法:师生同练 要求:动作轻松。

十四课时——广播操教学 教 材:

1、学习广播操2.、3节;

2、各种方式做正确姿势的走(模仿式)。任 务:

1.通过学习广播操

2、3节,使学生初步掌握广播操的动作方法;

2.通过各种方式做正确姿势走(模仿式)的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走的姿势;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全面锻炼身体,促进生长发育。 教学过程:

(一)开始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整队;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内容:①学习广播操

3、4节;②各种方式正确姿势的走。

二、队列练习:向左(右)转口令:“向左(右)——转”

动作:听到动令“转”后以脚跟为轴,与另一只脚的前脚掌同时用力,转90度,后脚快速并拢前脚,两腿伸直,两臂不要外张,上体立正姿势。

教法:1.原地踏步进行左右转,分清左右。

2.示范动作方法。 3.口令指挥,集体练习。 4.个别辅导与集体纠正。

1 要求:①站队快、静、齐;②精神饱满四列横队集体练习。 基本部分:

一、新授:广播操(

2、3节) 第二节:扩胸运动

动作要点:扩胸动作幅度大、有弹性,两臂后振与肩平;前,后弓步幅度大,方向正,两腿屈、直分明,上体正直,还原时蹬地收腿。第二个八拍做扩胸动作采用分组不轮换形式。

组织:体操队形

动作时,发出“嘿!嘿!”两声。 第三节:踢腿运动

动作要点:体例屈肘上体保持在一个平面上(不前倾、不转体)幅度大,有弹性、手臂协调配合。 重点:动作方法 难点:动作连贯

教法:1.复习

1、2节(音伴);2.示范

3、4节动作方法;3.分解动作练习;4.完整动作练习;5.跟随音乐练习;6.指导、纠正。

要求:动作正确、协调、有力练习认真、掌握好节奏。

二、各种方式做正确姿势的走(模仿式)

1.解放军雄利赳的走;2.老爷缓慢的走;3.小学生轻快的走;4.熊走;5.鸭走。 组织:四列横队原地模仿练习二路纵队绕场行进走

教法:1.教师提示各种动物人物名称,并出示图,学生想象,指定学生模仿,教师再总结示范,最后学生原地模仿。2.跟随音乐、绕场行进。

要求:动作协调、形象、活泼

(三)结束部分:

一、放松活动:小游戏:《打气》

二、集合(表扬与批评)

三、师生再见

组织:四列横队、疏散队形。

教法:教师示范后两人一组进行练习。 要求:动作轻松、自然、认真听讲。

十五课时——广播体操教学 教 材:1.广播操

4、5节

2.游戏:单脚跳接力

任 务:

l .初步学习儿童广播体操

5、

6、7节的动作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力量、协调性节奏感等身体素质。培养身体的正确姿势,提高机智和模仿能力。

2.发展腿部力量和跳跃能力。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二、宣布本课内容:1.学习广播操

4、5节。2.游戏:单脚跳接力

三、提出要求及注意事项。组织:自由站立

1.学生自由围在老师身边听讲。 2.听到口令后迅速成四列横队站立。 3.要求:动作迅速,精力集中。

(二)准备部分:齐步走、立定

动作:听动令后,左脚开始向前自然迈出,身体重心前移,脚跟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全脚掌;两脚交换前进;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组织:成二路纵队行进 教法:

1.复习踏步走、立定;

2.示范和讲解齐步走,立定的动作要求; 3.齐步走的摆臂练习。

4.强调左脚踏在“ 1”的口令上,教师喊“ l”的口令声音比“ 2”的声音大则重。 5.让学生在行进中齐喊“左、右、左”。 6.按“ l、2”节拍做立定练习。 要求:动作正确、听从口令

(三)广播操

第四节:体侧运动( 8X8拍)

要点:体例屈肘上体保持在一个平面上(不前倾、不转体)幅度大,有弹性、手臂协调配合 组织:体操队形

第五节:体转运动(8X8拍)

要点:转体时脚不能移动或离地,重心在两脚间,以上体带动摆臂转体,眼看手。 重点:动作方法

难点:易体各部位协调、连贯配合 教法:

1.复习1一3节动作。(音伴) 2.讲解示范

4、5节动作。

3.以分解练习的方法,学练

4、5节。4.注意动作的部位及节拍。音伴练习

(四)游戏:单脚跳接力

规则:1.发令或击掌后才能起跑;2.中途不得换脚,绕过实心球后必须换脚。 方法: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用单脚连续跳绕过标志物,换另一脚跳回本队。 教法:1.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2.竞赛、讲评3.指导、纠正

(五)结束部分:

一、放松运动:小碎步练习

二、总结本课情况,宣布下课。

组织:体操队形

教法:1.师生同练2.用小碎步练习小鸟飞,小鱼游,开汽车等。 要求:动作轻松、自然。

第十六课时——广播体操教学

3 教 材:1.广播操

6、7节;

2.用自然站立姿势做各种突发信号的起跑。 任 务:

1.初步学习儿童广播操

6、7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身体的正确姿势,发展力量,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2.结合快速跑学会最简单的起跑方法,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发展跑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二、宣布本课内容: 1.学习广播操

8、9节。

2.用自然站立式姿势做各种突发信号的跑。

三、提出要求及注意事项。组织队形:

要求:集合快、静、齐,精神饱满

(二)准备部分:

一、原地跑步变踏步: 组织:体操队形 教法:

1.示范、讲解原地跑步变踏步的动作要领。 2.跑步踏步的摆臂练习。

3.按“1、

2、1”的口令进行原地跑步,学生可齐喊“左、右、左”。4.完整动作练习

要求:原地跑步时身体不要过分前倾:动作正确、自然,服从口令。

(三)基本部分:

一、广播操

第六节:腹背运动(8X8拍)

要点:弓步幅度大,另一腿直,体前屈腿下击掌时含胸,低头,胸腹部尽量靠近大腿;全蹲时要充分团身,动作协调,起伏大,有弹性

组织:体操队形

第七节跳跃运动(8X8拍)

要点:快速蹬地跳起,缓冲落地;动作协调连贯,有弹性。 重点:动作方法

难点: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连贯配合。

二、用自然站立式姿势做各种突发信号的起跑。1.起跑放脚方法: 在地上画“‘工”字形,有力脚尖放在中线一侧,前边线靠近后沿;另一脚尖在中线另一侧后线前沿。 2.重点:起跑的反应速度

4 难点:动作要领。

教法:1.教师边讲解过示范:指导、纠正。

2.用自然站立姿势,按“预备一跑”口令跑出气一2 0 m,要求“预备”时上体稍前倾,身体重心放在前脚上,后腿先跑出。

3.用背向站立,侧向站立,全蹲、原地踏步等方式做预备姿势。 要求:跑出迅速

(四)结束部分:

一、放松活动:(划船曲)

二、总结本课情况,布置作业,练习广播操。

三、宣布下课。组织:体操队形。 教法:师生同练。

要求:动作轻松、自然。

第十七课时—二十课时

教学内容:

1、整理运动(8X8拍)

2、复习广播操预备节-第7节

要点:动作自然放松、有弹性,上下肢协调配合注意调节呼吸。 重点:动作方法

难点: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连贯配合。

二、用自然站立式姿势做各种突发信号的起跑。1.起跑放脚方法: 在地上画“‘工”字形,有力脚尖放在中线一侧,前边线靠近后沿;另一脚尖在中线另一侧后线前沿。 2.重点:起跑的反应速度 难点:动作要领。 教法:

1.复习预备节——7节(音伴 ) 2.讲解示范8节动作。

3.先分解后完整的方法,学练8——节。 手段:第八节:

1左脚向前一步,同时两臂交叉胸前平屈,沉肘(左臂在上),两手拍手一次。 2右脚并于左脚,手臂同1 3左脚向后一步,同时两臂经斜前下举拍腿一次。 4右脚收回,同时两臂经斜前下举拍腿一次。 5 6两腿屈,手臂同1-2 7 8立正,手臂同3-4 第二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但方向相反。 第三个八拍

1左脚向左前方一步成前后开立,同时两手叉腰。 2右腿向左前方弹踢(45度)。 3右腿还原成1.4还原成立正。

5-6右脚开始踏步,两臂经侧至侧举。 7-8还原成立正。

第四个八拍同第三个八拍,但方向相反。 第五至第八个八拍同第一至第四个八拍。

5 组织队形:

教法:1.教师边讲解过示范:指导、纠正。

2.用自然站立姿势,按“预备一跑”口令跑出气一2 0 m,要求“预备”时上体稍前倾,身体重心放在前脚上,后腿先跑出。

3.用背向站立,侧向站立,全蹲、原地踏步等方式做预备姿势。 要求:跑出迅速

(四)结束部分:

一、放松活动:(划船曲)

二、总结本课情况,布置作业,练习广播操。

三、宣布下课。组织:体操队形。 教法:师生同练。

要求:动作轻松、自然。

第12篇:小学一年级上册速算教案

一年级上册速算教学教案

速算

(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数学中的简单运算问题,了解简单运算的技巧方法和解答问题的步骤。2.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运用速算和巧算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分析,找出方法,培养速算和巧算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归纳纲总,全面梳理 2.化整为零,巧妙凑十 3.交换顺序,巧凑整数 4.巧添括号,方便计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四、课时安排:8课时

第1课时:归类总结,全面梳理

1.通过数学中的简单运算问题,了解简单运算的技巧方法和解答问题的步骤。2.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第2课时:化整为零,巧妙凑十

例1 .6+5= 7+9= 思路:计算6+5时,可以这样想:6比5多1,把6换成5+1,用5+5+1=11,所以6+5=5+5+1;或者把5换页6-1,用6+6-1=11,所以6+5=6+6-1=11.计算7+9时,可以这样想:9+()=10,9+1=10,从7里拿出1给9,把9凑成10,7剩下6,6+10=16,所以7+9=16.

例2.15-8=

14-9= 思路导航:计算15-8可以这样想:8+()=15,因为8+7=15,所以15-8=7.也可以这样想:15可以分成10和5,10-8=2,2+5=7,所以15-8=7.

计算14-9,减数是9,个位不够减,用10-9=1,1与被凑数个位上的4想加得5,因此,我们在yfth14-9jf,可以直接用4+1=5来计算。

第3课时:交换顺序,巧凑整数

1、2+7+8 思路导航:计算2+7+8时,我们发现如果把先加的7与后加的8交换加的顺序,先加8,再加7,就变成2+8+7,2+8=10,10+7=17,这样片区起来比较简便。

2、2+7+8=2+8+7=10+7=17 思想导航:计算1+9=

10、2+8=

10、3+7=

10、4+6=10

3、56+23+44 思路导航:认真观察三个加数的特征,可以发现算式中的两个数能凑成整百数时,就把它们先加起来,再和第三个数相加

例4.1+3+5+7+9= 思路导航:如果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不但麻烦,而且很容易算错。通过仔细观察算式中的各个加数,可以发现1+9=10,3+7=10,这样可以把能凑成10的数先加起来。因此1+3+5+7+9=(1+9)+(3+7)+5=25

第4课时:巧添括号,方便计算

1、15-7-3= 思路导航:计算连减的算式时,如果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第一步就是退位减法,容易算错。如果认真分析算式就会发现,两次要减去的数合起来正好是整十数,这样我们可以把要减去的两个数先合起来,然后一次减,这样做起来,又对又快。15-7-3=15-10=5 例

2、16-7-6= 思路导航:仔细观察算式,发现要减去两个数中的一个数与被减数个位的数相同,这时,可以把这个数先减去,使得数为10,然后再减去另个数,使计算简便。

16-7-6=16-6-7=10-7=3 56+23+44=56+44+23=100+23=123

第5课时:巩固练习与讲解

练习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8 6+9 5+6 8+7 9+8

4+5

练习题:

16-8=

练习题:

1+8+9=

第6课时:巩固练习与讲解

练习题:

2+4+6+8+10= 练习题: 13-4-6= 11-2-8= 15-7-3=

12-9-1=

14-8-2=

15-6-4= 2+7+3+4+8=

5+4+9+5+6+1=

1+3+5+7+9+10= 3+7+2=

4+2+8=

6+5+4=

6+5+5=

9+7+1= 12-3=

11-4=

18-9=

10-4=

15-7=

12-8= 练习题:

14-8-4 练习题:

18+75+25 43+52+48 34+76+66 83+62+38 59+72+41 26+37+74

第7课时:巩固练习与讲解

巧算下面题:

1、13+8=- 21-9= 43+9= 15-6= 74-39= 16+5=

2、1+7+9= 4+7+6= 32+1+8= 17+21+3= 15+21+5= 5+19+5=

3、4+5+8+6+5+2= 1+6+3+7+9+4= 6+9+14+11= 8+13+12+7=

4、12-2-8= 17-3-7= 25-12-8= 40-3-7= 27-9-1=

5、14+17+16+13= 13+17+23+7= 27+72+28+73= 79-11+21-9=

速算与巧算

(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数学中的简单运算问题,巩固练习,对所学的加、减法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并且能够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 15-7-5 11-2-1 16-9-6 13-5-3 12-6-2 11-3-1

2、结合图进行减法的对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渗透辩证、统一的思想。

二、教学过程:

1、凑十法

2、凑整法

3、用已知求未知

4、改变运算顺序

5、带着“+”、“-”号搬家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四、课时安排:8课时

第8课时:凑十法

同学们已经知道,下面的五组成对的数相加之和都等于10: 1+9=10 2+8=10 3+7=10 4+6=10 5+5=10 巧用这些结果,可以使计算又快又准。 例1 计算

1+2+3+4+5+6+7+8+9+10 解:对于这道题,当然可以从左往右逐步相加:

1+2=3 3+3=6 6+4=10 10+5=15 15+6=21 21+7=28 28+8=36 36+9=45 45+10=55

这种逐步相加的方法,好处是可以得到每一步的结果,但缺点是麻烦、容易出错;而且一步出错,以后步步都错。若是利用凑十法,就能克服这种缺点。

第9课时:凑整法

同学们还知道,有些数相加之和是整

十、整百的数,如:

1+19=20 11+9=30 2+18=20 12+28=40 3+17=20 13+37=50 4+16=20 14+46=60

5+15=20 15+55=70 6+14=20 16+64=80 7+13=20 17+73=90 8+12=20 18+82=100 9+11=20

又如:

15+85=100 14+86=100

25+75=100 24+76=100

35+65=100 34+66=100

45+55=100 44+56=100等等

巧用这些结果,可以使那些较大的数相加又快又准。像

10、20、30、40、50、60、70、80、90、100等等这些整

十、整百的数就是凑整的目标。例2 计算

1+3+5+7+9+11+13+15+17+19 解:这是求1到19共10个单数之和,用凑整法做:

例3 计算

2+4+6+8+10+12+14+16+18+20 解:这是求2到20共10个双数之和,用凑整法做: 例4 计算

2+13+25+44+18+37+56+75 解:用凑整法:

第10课时:用已知求未知

利用已经获得较简单的知识来解决面临的更复杂的难题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凑十法、凑整法的实质就是这个道理,可见把这种认识规律用于计算方面,可使计算更快更准。下面再举两个例子。 例5 计算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解:由例2和例3,已经知道从1开始的前10个单数之和以及从2开始的前10个双数之和,巧用这些结果计算这道题就容易了。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3+5+7+9+11+13+15+17+19)+(2+4+6+8+10+12+14+16+18+20)

=100+110(这步利用了例2和例3的结果)

=210

例6 计算 5+6+7+8+9+10 解:可以利用前10个自然数之和等于55这一结果。

5+6+7+8+9+10

=(1+2+3+4+5+6+7+8+9+10)-(1+2+3+4)

(熟练后,此步骤可省略)

=55-10=45

第11课时:改变运算顺序

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中,有时改变加、减的运算顺序可使计算显得十分巧妙! 例7 计算

10-9+8-7+6-5+4-3+2-1 解:这题如果从左到右按顺序进行加减运算,是能够得出正确结果的。但因为算式较长,多次加减又繁又慢且容易出错。如果改变一下运算顺序,先减后加,就使运算显得非常“漂亮”。下式括号中的算式表示先算,

10-9+8-7+6-5+4-3+2-1 =(10-9)+(8-7)+(6-5)+(4-3)+(2-1) =1+1+1+1+1=5

第12课时:带着“+”、“-”号搬家

例8 计算

1-2+3-4+5-6+7-8+9-10+11 解:这题只有加减运算,而且1-2不够减。我们可以采用带着加减号搬家的方法解决。要注意每个数自己的符号就是这个数前面的那个“+”号或“-”号,搬家时要带着符号一起搬。

1-2+3-4+5-6+7-8+9-10+11

=1+3-2+5-4+7-6+9-8+11-10

=1+(3-2)+(5-4)+(7-6)+(9-8)+(11-10)[先减后加]

=1+1+1+1+1+1

=6

在这道题的运算中,把“+3”搬到“-2”的前面,把“+5”搬到了“-4”的前面,„„把“+11”搬到了“-10”的前面,这就叫带着符号搬家。巧妙利用这种搬法,可以使计算简

便。

第13课时:巩固练习与讲解

1.计算:2+4+6+8+10+11+13+15+17+19

2.计算:3+4+5+6+7+8+9+10+11+12

3.计算:4+11+8+25+16+12+15+9

4.计算:(1)26-9+14 (2)53+19-3

5.计算:13+14+15+16+17+25

6.计算:2+3+4+5+15+16+17+18+20

7.计算:21+22+23+24+25+26+27+28+29

3)34-6+16-4 (

第14课时:巩固练习与讲解

8.计算: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9.计算:22-20+18-16+14-12+10-8+6-4+2-0

10.计算:10-20+30-40+50-60+70-80+907.

11.计算:(2+4+6+8+10)-(1+3+5+7+9)

12.计算:(2+4+6+„+20)-(1+3+5+„+19)

13.计算: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4.计算:22-20+18-16+14-12+10-8+6-4+2

第15课时:巩固练习与讲解

计算:7+13+18+22+29+312.计算: 1+3+5+7+9+10+12+14+16+18

计算:(1)37-19-7 (2)54-39-11

计算:54+44+34-50-40-30 计算:27-26+25-24+23-22+21-20

计算 1+2+3+4+5+6+7+8+9+10 计算 1+3+5+7+9+11+13+15+17+19

第16课时:巩固练习与讲解

计算 2+4+6+8+10+12+14+16+18+20

计算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计算 5+6+7+8+9+10 计算 10-9+8-7+6-5+4-3+2-1

计算 1-2+3-4+5-6+7-8+9-10+11

计算:12+13+14+15+16+17+18+25

计算:21+22+23+24+25+26+27+28+29

计算:2+3+4+5+15+16+17+18+20 计算:10-20+30-40+50-60+70-80+90 10

第13篇: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好朋友(1课时)

课 题 你的名字叫什么

教学目的 消除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陌生感,使学生对音

乐课和音乐老师多一份亲切感;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重 难 点 感受《玩具兵进行曲》

教学环节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1、学生在门口排队,听着《玩具兵进行曲》进入教室。

2、进入教室后,到座位上站好,随音乐拍手踏步。弹《叮叮

铛》第一遍左右拍手各一下,同时踏步,头左右晃动。第 二遍左右拍手各三下,速度加快。

二、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

三、点名。

1、看学生是否来齐。2、尽快熟悉学生。

四、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

1、请学生听乐曲,不说曲名,听之前提问学生感觉乐曲里有什么人,在干什么?学生可边听边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教师要注意提示学生合着音乐走或跳,在学生心中建立走和动是与音乐相关的意识。听完后问问题。

2、看书第2页,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四个士兵,扛着枪很威风的样子)并说出曲名;讲解曲子背景:很多作曲家都写过以玩具兵为题材的儿童歌曲,德国作曲家莱昂·耶塞尔写的这首《玩具兵进行曲》是其中流行最广的一首。 《玩具兵进行曲》据说是作曲家回忆起小时候做的一个甜蜜的梦,用梦境里的故事写成。内容是这样的:晚上,小主人睡觉了,玩具兵们一个个从玩具箱里偷偷爬了出来。他们先排列成整齐的队伍游行,后来又打闹嬉耍。正当天刚蒙亮的时候,小主人醒了,玩具兵们惊慌的逃回玩具箱子里。小主人起床,打开箱子一看,玩具们东倒西歪地躺在里面。呵!原来刚才是一场美丽的梦。

3、复听。前面有个短小的引子,描写玩具兵正以小喇叭和大、

小军鼓为前导开始游行。里面加有木琴和木鱼声;乐曲有时明朗活泼,有时显得雄壮而有气势。当听到乐曲中有小喇叭和大喇叭出现的声音时用动作表示;在尾声里,作曲家用半音阶快速下行滑音,将玩具兵发现小主人醒了那惊慌失措而迅速地逃回箱子里的动作描绘得十分生动、逼真,乐曲最后用一个长音结束。

4、第三次听时还可以想像着玩具兵的样子表演,使学生对乐曲有良好的感受,并能哼出自己喜欢的旋律。



五、学唱《你的名字叫什么》。1

1、听录音或教师范唱,给学生完整的歌曲感受后请学生翻书找找这首歌在哪里?(3页)

2、几个小朋友在做什么?(一问一答的问对方名字,老师讲解)这些小朋友们自报姓名,互相认识,有没有成为好朋友呀?

3、听老师范唱几次(用不同的姓名),学生听范唱时轻轻地拍着手合上歌曲的节拍,心里默唱。

4、教唱歌曲1-2遍后,老师弹琴学生唱歌曲。(弹一乐句,唱一乐句)

5、学生随琴齐唱。(固定一个姓名李晓明)。

6、学生齐唱三遍。(李晓明、刘芳、王洪)

7、师生对唱加动作。(李晓明、刘芳、王洪)

8、生生对唱(用自己的名字)。

9、请2-3名学生上台单独唱歌或小组唱,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一起问,轮流答)

第一课 好朋友(2课时)

课 题 拉勾勾

教学目的 能够和大家一起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并学习《拉勾勾》。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重 难 点 三拍子节奏型

教学环节

一、听《玩具兵进行曲》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师生互相问好。

三、点名。

四、复习歌曲。

1、问进教室时听的乐曲叫什么?(《玩具兵进行曲》)

2、老师唱《你的名字叫什么》,会唱的请起立与师一起唱。

3、学生齐唱三遍。(李晓明、刘芳、王洪)

4、师生对唱。(李晓明、刘芳、王洪)

5、生生对唱。

6、请2-3名学生上台单独唱歌或小组唱,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一起问,轮流答)

五、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

1、翻书4页,请学生回答你认为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

2、提醒学生看小朋友身边的小标志:小话筒表示唱歌表演、孔雀开屏表示律动、歌表演、集体舞、乐徽表示演奏、小电脑表示动脑思考、小耳机表示聆听音乐、小书本表示学知识、对拍手表示做游戏。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这些小标志,你能认出来吗?比如我们马上就学习的第6页,上面有个什么,表示什么意思呢?(小话筒表示我来唱支歌)

2

六、学唱《拉勾勾》。

1、听录音或教师范唱,给学生完整的歌曲感受。

2、问:书上这几个小朋友在做什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玩过?(用金勾勾银勾勾形容小手指,喻意友谊的珍贵,教育孩子友爱、团结)

3、范唱几次,学生听范唱时轻轻地拍着手合上歌曲的节拍,心里默唱。

4、指导学生看图形谱直观地感受歌曲旋律的高低,可用手指着“金勾勾,银勾勾”唱。教唱歌曲1-2遍后,老师弹琴学生唱歌曲。(弹一乐句,唱一乐句)

5、学生随琴齐唱。

6、学生齐唱三遍。

7、请2-4名学生上台单独唱歌或小组唱,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

七、聆听《口哨与小狗》

1、聆听音乐,自由想像。谈谈自己的心情是很愉快还是很悲伤。注意音乐中还出现了什么声音?并为乐曲取名。

2、讲解乐曲:乐曲名字叫《口哨与小狗》,又译《吹口哨的少年和小狗》。它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

3、复听乐曲,小狗叫声出现了几次,为小狗的叫声涂上颜色。还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在课本图中大胆添画。乐曲显得十分活泼而富于弹跳性,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小主人轻松、愉快的心情;乐曲中口哨停止,主旋律转给低音乐器演奏。它描绘了小狗跟随小主人在马路上跑跑跳跳的可爱动作,同时,也描绘了街头喧闹的景象

4、第三次听乐曲,教师可鼓励学生自己分角色,分别扮演男孩或小狗,随着乐曲表演,用动作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 第二课 快 乐 的 一 天(1课时)

课 题 其多列

教学目的 能够整齐地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其多列》

重 难 点 节奏谱

教学环节

一、听《口哨与小狗》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师生互相问好。

三、点名。

四、复习歌曲。

3

1、问进教室时听的乐曲叫什么?(《口哨与小狗》)

2、请学生看图形谱用手指着“金勾勾,银勾勾”齐唱。

3、不熟之处教唱1-2遍后,老师弹琴学生唱歌曲。(弹一乐句,唱一乐句)

4、学生随琴齐唱三遍。

5、请2-4名学生上台单独唱歌或小组唱,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

6、复习《你的名字叫什么》,会唱的请起立与师一起唱。

7、学生齐唱三遍。(李晓明、刘芳、王洪)

8、师生对唱。(李晓明、刘芳、王洪)

9、生生对唱。

10、请2-3名学生上台单独唱歌或小组唱,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一起问,轮流答)

五、学唱《其多列》。

1、问学生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有没有听说过哈尼族,知道

哈尼族小朋友他们平时做些什么吗?由此引出课题《其多列》。

2、学生听老师范唱歌曲,感觉其情绪。

3、放录音听歌曲,翻开书P11,边听边看上面的歌词,说说哈

尼族小朋友他们平时做些什么?(这首歌是孩子们结伴上山砍柴、拣竹叶的路上唱的)

4、教学生读歌词,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内容。

5、教唱歌曲。(提示学生用轻松而欢快的声音演唱,注意要清

楚地唱好一字一音的歌词。结尾的“其多列”应唱得更为轻柔、亲切)

6、可以让学生自编歌词。(爸爸带我上公园,去看狗熊和老虎)

六、下图以小人图形谱代替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及其时值:

下面的图表,为课本中四行小人图形谱的节奏谱,应读为:

1、请学生翻书11页,讲解“走、跑跑”的形状,意思。

2、教师指导学生把四行节奏依次读准确,然后分两小组同时读,再交换。还可以让学生重新排列读。

第二课 快 乐

的 一 天(2课时)

4

课 题 快乐的一天

教学目的 能注意力集中地聆听《快乐的一天》,初步知道怎样聆听音乐,学习以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重 难 点 创编节奏短句

教学环节

一、听《其多列》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师生互相问好。

三、点名。

四、复习歌曲。

1、问进教室时听的乐曲叫什么?(《其多列》)

2、老师唱《其多列》,会唱的请起立与师一起唱。

3、歌词教读。(李晓明、刘芳、王洪)

4、学生齐唱三段。

5、男女生各唱一段,第三段齐唱。

6、请2-3名学生上台单独唱歌或小组唱,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

五、复习节奏谱。

1、请学生分辨小人“走、跑跑”的形状,回忆其含义。

2、学生依次读四行节奏,可请学生起来边拍边读。

3、分两小组同时读,再交换。还可以让学生重新排列读。

4、请学生看着课本上《其多列》的小人图形谱示意节奏,老师讲解:山坡示意旋律的起伏的呈现方式,这不仅给大家直观的感受,而且有一定的趣味性。每一棵竹子代表一个小节线。

5、老师边唱边用手势的高低使学生意识到旋律的起伏。学生边唱边模仿。

六、聆听《快乐的一天》



1、请学生翻书8页,数一数有几个画面?(5个)我们一起来给每幅画面安个名字,大家先想想,你会给它取什么名,任选一幅图。(\"早早起\"、\"上学去\"、\"来学习\"、\"做游戏\"、\"静静睡\")这是一个小朋友在\"快乐的一天\"中的学习和生活。

2、我们每个同学的一天是不是也由这几个部分组成呢?我们来完整地初听音乐,要注意倾听,看看同学们能否分辨哪首小曲是哪幅图,它让你想到了什么,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初步感受、听辨表现欢快、活泼和温柔、宁静等不同情绪的乐曲)

3、复听时,让学生自由想像,创编动作表现每段音乐的内容,鼓励学生创编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4、翻书10页,以“快乐的一天”为题,说一句话:“你去做什么?”学生随意创编一句话,节奏自行掌握,时值准确即可。

5

七、复习《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

第二课 快 乐 的 一 天(3课时)

课 题 跳绳

教学目的 学唱《跳绳》,学习用歌声及动作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重 难 点 音有长短

教学环节

一、听《快乐的一天》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师生互相问好。

三、点名。

四、学唱《跳绳》

1、同学们有没玩过跳绳,喜不喜欢?跳绳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个人摇绳,很多人一起玩,是不是?引出课题《跳绳》。

2、老师范唱歌曲后问:此曲情绪如何?(活泼、跳跃)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歌词形象地刻画了小朋友喜爱小绳的 心情,表达了小朋友每天跳小绳为建设祖国而锻炼身体的决心)

4、教唱歌曲1-2遍,启发学生理解“小绳子,很灵巧”的含义,演唱时声音要轻快而有弹性。

5、老师弹琴学生唱歌曲。(弹一乐句,唱一乐句)

6、学生随琴唱歌,练习随歌声进行击拍,初步做到均匀、准确。

7、请1-2组学生上台唱歌。

五、创编与活动。

1、歌曲《跳绳》第一句采用了小铃图形谱示意旋律的高低。歌曲的第二段词未出全,是想请同学们动脑编创合适的词演唱,谁愿来试一试?(我们都要把你来跳,下课时间多有趣,大家都来跳一跳;两人摇绳众人跳,小朋友们快来玩,我们一起跳一跳。) 

2、理解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自编动作表现歌曲。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表现。

3、用画图形的方式感受音有长短。红绸舞红绸飘动长;乒乓球跳动短。以生活经验让学生感知长短,为过渡到音乐中时值长短的感知做铺垫。

4、以红绸的线和乒乓球的点,从视觉上感受长与短。

5、知道音有长短,并举例(走与跑的长短,三角铁与响板声、在琴上弹出长音与短音)

六、复习复习第一课歌曲并表演。

6 1、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要求背唱)

2、小组起立背唱歌曲。 3、请2-3名学生上台单独唱歌。

 第三课 祖国您好 (1课时)

课 题 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目的 知道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重 难 点 听国歌

教学环节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

三、点名。

四、复习《跳绳》。

五、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1、教师提问:国旗是什么颜色、上面有什么?见到过国旗吗、在什么地方?(书上、电视、学校等)由此引出课题《国旗国旗真美丽》。

2、翻开书P16,看上面的图,说说看到些什么?

3、学生听老师范唱歌曲。

4、唱完后问学生想不想学?教学生读歌词后,请学生齐读,

师讲解歌词抒发了孩子们赞美与喜爱国旗的真挚情感。

5、教唱歌曲,注意音量适中,音与音之间要唱得连贯。

6、提醒后两句要唱得更为亲切、自然,尤其是“亲亲您”要唱得轻而有弹性。

7、在唱歌过程中,教师可启发学生看17页上的图,第一拍(强拍)拍手,第二拍(弱拍)拍腿,边唱边拍,拍的要自然,拍腿不要用力,感受歌曲的节拍。

8、学生学会歌曲后,教师可像唱歌词一样教唱唱名,使学生在有一定音乐感受的基础上唱唱名。

9、表演《国旗国旗真美丽》。

六、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问学生会不会唱《国歌》,什么场合会放《国歌》?听《国歌》。

2、聆听后启发学生联想中国体育健儿夺得世界冠军时升国旗、奏国歌的情景,联系学校的升旗仪式,说一说国歌响起的时候,你应该做什么?引导学生懂得升国旗时应肃立,敬队礼或行注目礼,神情专注而庄重,表现对祖国的热爱。

3、复听后,说一说,听后的心情是怎样的?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七、编创与活动。P15 7

1、这是一个“传消息”的游戏,即传递节奏的练习。做法:由每一组的第一个学生开始拍击节奏向后传,拍击时尽量不出声音,由最后一名学生准确地拍击出来,优胜组在自己课本的右下角画一朵大红花。 

2、课本上的节奏以拍手图出现,每一长方格表示一小节,其节奏为:

每一组都可用这一节奏,看哪一组正确。

3、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创编节奏,创编者由第一人起传,传至最后拍击出来。这样大家会更有兴趣。

八、复习学过的歌曲。

第三课 祖国您好 (2课时)

课 题 同一首歌

教学目的 学习《同唱一首歌》,能在歌唱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能按图格拍击节奏,创编节奏、传递节奏。

重 难 点 创编节奏

教学环节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师生互相问好。

三、点名。

四、复习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1、教师领读歌词。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教唱歌曲1-2遍。

4、老师弹琴学生唱歌曲。(弹一乐句,唱一乐句)

5、学生随琴唱歌。

6、请2-3名学生上台单独表演或小组表演唱。



五、学唱《同一首歌》。

1、看书

18、19页,知不知道上面有哪些少数民族的小朋友?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拉着手?

2、师范唱。

3、教读歌词时教师可进行拍手拍腿的动作。第一拍子拍手,第二拍、第三拍拍腿。使学生有一定的节拍意识。

4、教唱歌曲。

5、全班齐唱。注意歌词中“像呀”的“呀”轻轻地带出来,“妈妈”两字要唱得亲切,结尾稍8 慢一些。歌中唱到四名少数民族小朋友,喻示着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祖国,共同歌唱祖国妈妈。

6、歌曲唱完后,将歌中的空格填上同学的名字,主要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觉得唱起来更亲切,更有兴致。

7、最后启发学生自己编创动作,也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小组,集体编创,一组组展示编创的动作,以表达歌曲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编创应给予鼓励和积极的肯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听《颂祖国》。

1、初听可让学生轻轻拍着手合上音乐,谈一谈,听了这段音乐是想跳舞还是想散步?

2、复听时,师讲解:《颂祖国》是一首器乐曲,它是根据维吾尔族的一首儿童歌曲的旋律改编而成的。乐曲的旋律活泼、欢快,流畅上口,其节奏紧凑、舞蹈性强。乐声响起,我们仿佛置身于身着节日盛装、热情洋溢的维吾尔族人民之中,边歌边舞,同声歌颂伟大的祖国。乐曲结束在热烈欢快的氛围中。

3、第三次听时启发学生动起来,将自己对乐曲的愉快感受表现在动作上,可以选择课本上的两个动作,也可以自编动作,教师通过学生的动作了解学生对音乐理解的情况,提醒学生动作合上音乐。

七、复习歌曲《跳绳》、《其多列》、《拉勾勾》、《你的名字叫什么》。

第四课 可爱的动物 (1课时)

课 题 动物说话

教学目的 能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动物说话》。

重 难 点 学唱歌曲 

教学环节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

三、点名。

四、学唱《动物说话》。

1、教师提问:找找书上面有些什么动物?它们各自是怎样说话的?(叽、嘎、吱吱喳、咕咕儿呱)由此引出课题《动物说话》。

2、完整地聆听《动物说话》,学生感受,拍手听、默唱。

3、唱完后问学生想不想学?教学生读歌词后(把动作加上),请学生齐读。

4、教唱歌曲,注意音量适中,音与音之间要唱得连贯。

5、演唱时,教师可以提示:“怎样演唱能表现出你很爱小动物的心情,用你的声音告诉我”。9 启发学生演唱时投入情感,做到有感情地演唱,叫声要唱得轻快而有弹性。

6、全班齐唱。(确定一段学会后才教第二段)

7、请学生为第20页这幅图编个小故事。

五、朗读歌谣。

1、请学生看第21页下面的格子,听老师朗读歌谣。(读出二拍子的强弱)

2、跟着老师读。

3、学生自己拍手读。

六、复习学过的歌曲。

第四课 可爱的动物 (2课时)

课 题 三只小猪

教学目的 能够注意聆听描写小动物的乐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像中的动物神态。

重 难 点 欣赏

教学环节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师生互相问好。

三、点名。

四、聆听《三只小猪》。

1、完整聆听《三只小猪》,说一说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小猪。三只小猪好像在做什么?(小猪欢快的叫声,好似小猪们在游戏、捉迷藏,一切都是那样惬意。)

2、复听时让学生自编动作表演三只可爱的小猪。看谁能记住小猪叫的地方,随着乐曲学小猪的叫声。

3、三幅动作提示图分别是: ①扭着身体学小猪走路;

②用手指抵住鼻尖,模仿小猪翘鼻子。

③两只手在耳朵上方伸开五指做“扇风”的动作,模仿小猪的大耳朵。

五、复习歌曲《动物说话》。

六、聆听《快乐的小熊猫》。

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描述清晨的意境和小熊猫愉快劳动的情景。

2、老师讲故事,引发学生的想象。《快乐的小熊猫》是美术影片《熊猫百货商店》中的一个音乐片断。音乐开始,渲染了大森林早晨美丽幽静的景色,描写了大自然从朦胧中渐渐醒来,天越来越亮了。接着音乐出现了轻快跳跃的旋律:这好像在写小鸟醒来啦,它眨着惺忪的10 眼睛,转动着小脑袋,唱起了黎明的歌。时间不早啦,该出门了,小鸟拍了拍翅膀飞出了窝:小鸟飞呀!飞呀!飞到了熊猫百货商店门前的大树上。仿佛使人们看见了两只活泼可爱的小熊猫来到水塘边打水,一声大镲响,这是小熊猫把水桶丢进了水塘。然后,由竖琴奏出了一串琶音,表现了水桶在池塘中激起的浪花和水塘里泛起了一圈圈的水波。接着它俩把水桶提出水面抬起来,此刻单簧管吹出了4小节呆板、滑稽、憨厚的节奏音型,好像两只小熊猫摇晃着胖乎乎的身体在抬水。他们走过树林,走过小桥,小鸟向熊猫问早,小熊猫也回答了小鸟的问候,并说“欢迎大家到商店来买东西。”接着乐队奏出快速的下行跳进的旋律,仿佛是小熊猫急促走进商店的步态,加上最后竖琴的刮奏,形象地表现了小熊猫一溜烟似地走进了商店柜台,开始接待来买东西的顾客。

3、复听时可将音乐分成两部分。“大森林的早晨,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在小熊猫打水的时候,你好像又听到了什么声音”。利用音乐中的特殊音响,激发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跟着音乐表演,乐曲结束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创编结尾。编创结尾可分组进行,让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利用乐器、人声、拍打动作为乐曲做结尾。聆听音乐,要以学生的自觉感受为主,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大胆地做,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

4、可边听边念歌谣。

1、树林静悄悄,阳光一道道,早晨空气多新鲜,小鸟醒来了。

2、小猴荡秋千,松鼠蹦蹦跳, 两只快乐的小熊猫,又点头来又问好。

3、拍拍翅膀飞出窝,小鸟飞呀飞得高,飞到熊猫百货店,又唱歌儿又欢笑。

4、木桶打满水,跨上独木桥,摇摇晃晃朝前走,清清溪水叮咚跳。

5、.瞧,那边是谁过来了?哦,两只可爱的小熊猫,扛起木桶朝

前走,胖乎乎的身体摇呀摇。

6、百货商店柜台里,站着快乐的小熊猫,“欢迎大家快快来,买啥东西任你挑。

七、复习学过的歌曲。

第四课 可爱的动物 (3课时)

课 题 《我有一只小羊羔》

教学目的 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认识木鱼、碰钟,学习并探索演奏方法,练习为歌曲演唱伴奏。

重 难 点 乐器伴奏

教学环节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师生互相问好。

三、点名。

四、学唱《我有一只小羊羔》。

1、教师要以完整有感情的范唱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愿望。

2、读歌词,使学生想象出小羊羔蹦蹦跳跳、活泼可爱的形象,并感受到小主人公对小羊羔真挚、亲切的感情。

11

3、提示学生在同音反复处唱得轻松、亲切。唱会歌曲后,跟着老师用唱名唱歌。

4、在演唱中变换演唱形式并编创动作,表达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5、编创歌词,可分小组进行。

五、认识乐器。

1、认识碰钟,学习敲击碰钟的正确姿势。①观察示意图,知道怎样敲击。

②想一想碰钟的声音是长的,还是短的?怎样能敲出短音。启发学生动脑思考。

2、认识木鱼。学习敲击木鱼的正确姿势,要通过学生探索、学习来完成。 ①知道怎样敲,观察示意图。

②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敲,能有几种敲击方法,让学生探索、发现。

六、乐器伴奏。

1、按节奏和节拍的强弱读歌谣。指导学生读歌谣时,有意识地读出节拍的强弱,做到有感情地读。(用乐器伴奏)

2、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音色,表演老鸭和小鸭的叫声。

3、全班唱歌,教师可启发学生自己编创歌词,表现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4、用木鱼为歌曲伴奏,注意看课本上木鱼图后面的圆点,它们有大有小,示意学生敲击的动作有重有轻,要接着歌曲的强弱规律敲击,并要明确打击乐的伴奏地位,学会与歌唱的声音协调起来,不要喧宾夺主。

七、复习学过的歌曲。

第五课 静静的夜 (1课时)

课 题 小宝宝睡着了

教学目的 通过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感受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体会本课主题“静静的夜”。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并能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重 难 点 欣赏《摇篮曲》

教学环节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

三、点名。

四、复习《可爱的动物》、《我有一只小羊羔》。

五、学唱《小宝宝睡着了》。

12

1、教师提问:当我说静静的夜时,同学们联想到了什么?由此引出第五课课题《静静的夜》。

2、听老师唱一首歌,学生跟着歌声轻柔地拍节拍,体会歌曲甜美的意境。请同学们给它取个名。翻书,第27页,讲解歌词描绘了静静的夜晚,天上的星星、月亮,地上的鸟儿、虫儿都进入了梦乡,小宝宝也在悠荡的摇篮里,听着妈妈甜美的歌声,渐渐入睡了的情景。

3、教学生读歌词后,请学生领读、齐读。

4、教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的意境及母亲对孩子真挚的爱有所感受,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提示学生唱得连贯、轻柔,唱准、唱好结束句。

5、根据这首歌曲的意境,建议碰钟敲击的力度、音色,最后轻轻地为歌曲伴奏。

六、聆听《摇篮曲》。

1、初听全曲后,请学生谈谈感受。(这首歌曲的旋律流畅,意境安宁,节奏舒缓,旋律优美、抒情,中速,力度稍弱,给人以安静并有一种轻轻摇晃的动感,表现母亲在亲切温柔地摇着摇篮哄婴儿睡觉的情景。

2、复听全曲时,可让学生自由地做轻柔的动作,用心体会歌曲安宁、舒适的意境,和母亲真挚的爱心。

七、编创与活动。P30

1、音的强弱是本课的知识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理解音的强弱。 a.用比较的方法分辨老虎的叫声、小猫的叫声,说出哪个强,哪个弱。

b.教师可事先预备一个鼓,由学生亲自尝试得出结论用力敲声音大即强,轻轻敲声音小即弱。 c.敲击身边的物品,桌子、桶、盒、瓶子,敲击出强弱两种声音。

d.将学生分成小组,用强弱两种声音自由拍击即定节奏,分组表演给大家看。

八、复习学过的歌曲。

第五课 静静的夜 (2课时)

课 题 闪烁的小星

教学目的 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闪烁的小星》,用欢快的动作表演集体舞《星光恰恰恰》,体验欢快的情绪,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重 难 点 《星光恰恰恰》

13 教学环节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师生互相问好。

三、点名。

四、复习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1、教师领读歌词。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教唱歌曲1-2遍。

4、老师弹琴学生唱歌曲。(弹一乐句,唱一乐句)

5、学生随琴唱歌。

6、请2-3名学生上台单独表演或小组表演唱。



五、学唱《闪烁的小星》。

8、看书

28、29页,可采用启发联想的形式,为学生制造一定的氛围,让学生描述晴朗的夜空,星星、月亮、云彩的美丽景象。

9、老师范唱,让学生体会歌曲情感,用轻快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情感。学唱歌曲前可提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并注意读音的准确,读歌词要有强弱,拍手、拍手心,边读边拍,看着歌词的深浅颜色、读出强弱。

10、唱歌时要求学生想到静静的夜,“你演唱的声音应该是怎样的?”使学生体会要用连音断音相结合的方法演唱。歌词要唱得轻快、干净,力度不要强。

11、集体演唱时要想到歌曲的意境及演唱的效果,从小培养学生演唱歌曲要注意情感的表达。

12、歌曲学会后,可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表演动作。教师应注意鼓励学生的编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3、歌曲学会后,跟着老师像唱歌词一样唱唱名,做音的高低的手势感受音的高低。

六、集体舞《星光恰恰恰》。

4、听音乐,感受情绪。(活泼轻快)

5、让学生通过身体的律动,感受音乐的活泼、欢快。

6、课本上提供了两种动作,一是走步,二是左右扭动腰臀。八拍为一组动作,前六拍走步,后两拍扭动腰臀。还可以前六拍走步,后两拍做转身跳。

7、学生可以设计自己的动作,也可以设计行走的队形,同一方向走或对面走。

8、此律动可调剂课堂的气氛,亦可以穿插在每节音乐课中。

七、复习学过的歌曲《跳绳》、《其多列》、《拉勾勾》、《你的名字叫什么》等。

第六课 爱劳动 (1课时)

课 题 洗手绢 14

教学目的 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体会本课主题--爱劳动。用愉悦的声音演唱《洗手绢》,表达歌曲的内容。

重 难 点 欣赏《劳动最光荣》

教学环节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

三、点名。

四、复习《小宝宝睡着了》、《闪烁的小星》。

五、学唱《洗手绢》。

1、教师提问:“你在家是否帮助爸爸、妈妈干家务活?自己能干什么活?” 由此引出第五课课题《洗手绢》。 

2、引导学生用心倾听范唱,体会其演唱的情绪。(轻松活泼,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可爱形象)

3、教学生读歌词后,请学生领读、齐读。

4、提示学生以喜悦的心情,明亮的声音演唱《洗手绢》。“哎啰”要唱得俏,结束句要唱得干脆利落,轻松柔和。

5、歌曲学会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编词演唱,让学生思考填哪个劳动的词适合演唱以提高学生编唱和表演的兴趣。

6、创编动作表演时,可让学生分角色,并注意语气与动作。

7、用木鱼和碰钟为歌曲伴奏,木鱼的节奏是 敲。

六、聆听《劳动最光荣》。

1、聆听《劳动最光荣》,感受其基本情绪,请学生说说你听出了哪些动物?

2、复听全曲,问:小动物们愉快幸福的生活是怎样得来的?它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把你在音乐中感受到的用线条表现在课本上。教师不要限制学生选择填画哪一种线条。

3、第三次听后可展开讨论,“为什么小动物爱劳动。”“为什么劳动最光荣”,“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怎样劳动?”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理解劳动光荣的道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劳动。

15

,碰钟的节奏是合着歌曲轻轻地

4、大家一起唱《劳动最光荣》,让学生想像其欢快的音乐情绪,使学生建立起从小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七、编创与活动。

1、比较图谱“小人”,掌握“x -”的节奏,两个“走”是两拍,四个“跑”是两 拍,一个“走”是两拍。学生可分成三组依次读出,再看教师指挥,形成三声部节奏声势,反复读,看手势结束。为了读的准确可边拍手边读,准确掌握其时值。 

2、创造“劳动”的声响,是一种趣味节奏练习。可启发学生想像校园劳动的各种声音,大同学帮助小同学修桌椅的声音:“叮当”“叮叮叮”。同学们在操场上用大扫帚扫地的声音:“刷!—刷!—!”学生在教室里擦桌椅的声音:“擦!擦!”。让学生看图自己安排劳动声音出现的先后,最后汇合在一起,形成多声部的劳动节奏。

3、还可以启发学生创造其他劳动的声音,在创造中获得乐趣,在实践中获得知识。

八、复习学过的歌曲。

第六课 爱劳动 (2课时)

课 题 大家来劳动

教学目的 通过聆听《三个和尚》感受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能够编创歌词、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 重 难 点 二拍子的时值

教学环节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师生互相问好。

三、点名。

四、复习歌曲《洗手绢》。

1、教师领读歌词。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教唱歌曲1-2遍。

4、老师弹琴学生唱歌曲。(弹一乐句,唱一乐句)

5、学生随琴唱歌。

6、请2-3名学生上台单独表演或小组表演唱。



五、学唱《大家来劳动》。

16

14、老师范唱,让学生体会歌曲情感。

15、看书37页,《大家来劳动》是一首描绘劳动生活的歌曲,旋律铿锵有力,采用重复的手法模仿劳动号子的音调,生动地描绘了大家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努力劳动的情景。

16、学唱歌曲前可提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17、指导学生用轻而蕴含力量的声音演唱《大家来劳动》,感受、表现歌曲坚定有力的音调。演唱时要注意强调第一拍,使歌曲更富有动力感。

18、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唱唱名。

19、用乐器伴奏。

六、聆听《三个和尚》。

1、初听音乐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听着音乐想像,“音乐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启发学生理解劳动换来美好生活的道理。

2、全体学生在复听音乐时随着音乐表演,鼓励学生进入角色,合上音乐的节拍,用自己创造的动作,表现劳动的愉快心情。

3、老师讲解:《三个和尚》是动画片《三个和尚》的音乐。乐曲以民族乐器的独特音响描绘出“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经过。音乐主题是从寺庙中的经调演变而来的,使人联想到寺院的钟声、诵经声。二胡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和尚念经时的生动形象。板胡代表小和尚;坠胡代表瘦和尚;北方的管子代表胖和尚。三种乐器轮流演奏,好像和尚们在对话。没水吃了三个和尚均拉长了脸,三样乐器“叽叽喳喳”奏个不停,尾部拖着一个幽默的长音,表示三人争吵不休;而当寺庙着火三人救火时,三种乐器则此起彼伏,抑扬和谐,表现了三人齐心协力扑灭火灾时的忙碌情景。乐曲以简单的三件乐器描绘了生动有趣的三个人物形象,展现了繁忙的挑水灭火的劳动情景,学生可从中体会音乐所表达的不同情绪,想像所表现的不同内容。

七、复习学过的歌曲《跳绳》、《其多列》、《拉勾勾》、《你的名字叫什么》等。

第七课 小精灵 (1课时)

课 题 小青蛙找家

教学目的 通过聆听《小青蛙》感受民族乐器所表现的动物;演唱《小青蛙找家》,表现喜欢小动物的心情。

重 难 点 欣赏《小青蛙》

教学环节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

三、点名。

四、复习《洗手绢》、《大家来劳动》。

17

五、学唱《小青蛙找家》。

1、教师提问:“喜欢不喜欢小青蛙?” 由此引出第七课课题《小青蛙找家》。 

2、引导学生用心倾听范唱,体会其演唱的情绪。(活泼有趣)

3、教学生读歌词后,请学生领读、齐读。

4、提示学生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5、学生可以边唱边跳。由全体学生围成圆圈,若干学生扮演“小青蛙”跳到一位学生面前,“家”的学生与“小青蛙”交换位置。音乐再起,新的“小青蛙”又开始找“家”,游戏继续进行。

6、歌曲学完后进行游戏的同时可选择几名学生担任伴奏,木鱼为“××”,碰钟为“×—”,注意敲击的声音与唱歌的声音协调。

六、聆听二胡齐奏曲《小青蛙》。

1、初听全曲。种子非常喜欢雨露,盼着喝饱了雨水发芽长大,那么小动物呢?它们也喜欢雨水吗?我们今天就来听一听《小青蛙》这首乐曲。感受我国的民族乐器二胡是怎样表现《小青蛙》的。

2、复听时提示学生:“在乐曲声中你听到了小青蛙的叫声吗?还模仿了哪个小动物叫声?你知道哪里描绘了青蛙活泼的跳动,哪里描写了茫茫的夜色,还有狂风、云雾,你都感受到了吗?

3、第三次听乐曲,当你听到你认为是描写了一定事物的音乐时,用动作来表现。让学生听音乐随意做动作,然后,让学生把感受到的音乐用语言描绘成一个简短的故事。

七、复习学过的歌曲。

第七课 小精灵 (2课时)

课 题 小蜻蜓

教学目的 用柔和声音演唱《小蜻蜓》,表现自己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通过聆听《野蜂飞舞》,感受西洋乐器所表现的动物。 重 难 点 欣赏《野蜂飞舞》

教学环节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18

二、师生互相问好。

三、点名。

四、复习歌曲《小青蛙找家》。

1、教师领读歌词。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教唱歌曲1-2遍。

4、老师弹琴学生唱歌曲。(弹一乐句,唱一乐句)

5、学生随琴唱歌。

6、请2-3名学生上台单独表演或小组表演唱。



五、学唱《小蜻蜓》。

20、老师范唱,让学生体会歌曲情感。

21、用模唱的方法学会歌曲《小蜻蜓》。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时,唱得柔和、抒情。

22、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忙的情景,从而让学生懂得爱护蜻蜓,保护益虫的道理。

23、注意提示学生说出小蜻蜓的身体特征,学会歌曲后,参考动作或自编动作表演《小蜻蜓》。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编动作,并选择创编好的动作,全体同学一齐做。使学生有信心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善于动脑编创,激发学生的创编热情。

5、乐器伴奏。

六、聆听《《野蜂飞舞》。

1、求学生能安静地聆听管弦乐曲《野蜂飞舞》。初听可结合课本画面想像野蜂急促地上下飞舞的形象。

2、复听时,先讲《萨丹王的故事》,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野蜂飞舞》是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创作的。歌剧的脚本取材于俄国诗人普希金(1799-1837年)同名童话诗。歌剧故事写的是:萨丹王出征在外,皇后生下王子。但皇后的姐姐出于嫉妒,给沙皇写信诬告皇后生了怪胎。萨丹王听信谗言,下令把皇后和王子装进木桶,投入大海。后木桶被海水冲上荒岛,母子死里逃生。王子长大后无意中从鹰爪下救下了被魔法变成天鹅的公主。公主为了报答王子,帮助王子变成一只野蜂,跟随商船飞越大海,回到皇宫去报仇。在船主的帮助下,王子最终实现了目的,战胜了恶人,使萨丹王终于醒悟,接回了皇后。父子、夫妻终得团圆,王子也和公主结为终身伴侣。《野蜂飞舞》描写王子化作野蜂,怀着急切的心情,飞越大海,赶回皇宫的情景。音乐具有无穷动的体裁特征,连续16分音符半音级进的滑行音调,形象地模仿野蜂飞舞的嗡嗡声,曲调忽高忽低,音量时强时弱,既表现了野蜂盘旋飞舞的情景,又表现了王子归心似箭的焦急心情。可以启发学生自己画一画图形谱,如:

3、第三次听时随着音乐模仿野蜂飞舞的动作,体会音乐表现野蜂飞舞忽上忽下、声音时强时弱的特点。

19 

七、复习学过的歌曲

信息反馈

第八课 小 小 音 乐 家(1课时)

课 题 《布娃娃弹琴》

教学目的 学习用甜美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布娃娃弹琴》。

重 难 点 音的长短 教学环节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

三、点名。

四、复习《小青蛙找家》、《小蜻蜓》。

五、学唱《布娃娃弹琴》。

1、用听唱法学习《布娃娃弹琴》。听录音初步感受歌曲。

2、听教师范唱,学生跟着歌声击拍。

3、四小节一句跟着老师的琴声学唱歌曲。“叮叮咚”要唱得轻快。

4、注意学生歌唱的速度,稍慢但不要拖拉,使歌曲演唱达到优美抒情的效果。

5、可选择碰钟敲击每小节的第一拍为歌曲伴奏。

六、聆听《星光圆舞曲》。

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感受钢琴的音色。

2、说出乐器的名称,边听音乐边用手指敲击节拍。

3、随着音乐用动作表示出三拍子的感受。

七、编创与活动:音的长短

1、音的长短是本课的知识点。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感受理解音的长短。

2、用比较的方法说出瀑布流水与房檐滴水哪个长,哪个短。

3、用打击乐器敲击,说出哪个声音长,哪个声音短。

4、将学生分成小组,对课本上的思考题进行讨论,并且用笔在纸上画出长短线条。

第八课 小 小 音 乐 家(2课时)

课 题 法国号

教学目的 学唱《法国号》,用动作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通过聆听《会跳舞的洋娃娃》初步感受分辨音乐的不同情绪。

重 难 点 音的强弱

20 教学环节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师生互相问好。

三、点名。

四、复习歌曲《洋娃娃弹琴》。

1、教师领读歌词。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教唱歌曲1-2遍。

4、老师弹琴学生唱歌曲。(弹一乐句,唱一乐句)

5、学生随琴唱歌。

6、请2-3名学生上台单独表演或小组表演唱。



五、学唱《法国号》。

1、用模唱法学习歌曲《法国号》。

2、演唱时声音干净而富有弹性。“嗡巴巴”第一个字“嗡”,

要唱得强,似号声,“巴”要唱得轻巧,“谁在唱歌”要唱得连贯,用连、断的对比表现这首歌。

3、边唱边用手半握拳状在桌子上击出强弱。第一拍用空心拳击桌面为强,第

二、三拍用手指点击桌面为弱。

4、学生自编动作表演歌曲。

六、聆听《会跳舞的洋娃娃》。

24、完整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25、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洋娃娃怎样跳舞,请你用动作表现出来。

26、复听乐曲,一部分同学随着音乐做动作。用手半握拳敲击节拍。一部分学生可随着音乐用手指按图谱划动,感受乐曲的快慢。

七、听辨强弱的游戏:走走跳

1、学生围成一个圆圈,教师手持鼓站在圆圈中,教师敲鼓,学生走和跳,鼓声强时跳,鼓声弱时走。

2、教师击鼓速度可慢些,强弱要分明,教师可四音为一组,如:

(强)××××;(弱)××××;便于学生反映在动作上。

3、还可以让学生随教师的击鼓声转方向,鼓声强时顺时针走,鼓声弱时逆时针走。

4、教师可发动学生献计献策,怎样活动更有趣。让学生动脑参与到编创活动中。

八、复习学过的歌曲。

21

第八课 小 小 音 乐 家(3课时)

课 题 欣赏《号手与鼓手》

教学目的 通过聆听《号手与鼓手》感受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节拍。感受音乐中描绘的“小音乐家”形象。

重 难 点 欣赏

教学环节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师生互相问好。

三、点名。

四、复习歌曲《法国号》。

1、教师领读歌词。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教唱歌曲1-2遍。

4、老师弹琴学生唱歌曲。(弹一乐句,唱一乐句)

5、学生随琴唱歌。

6、请2-3名学生上台单独表演或小组表演唱。

五、聆听《号手与鼓手》。

1、完整初听乐曲,听到喇叭声音举手表示。

2、复听乐曲徒手做打鼓和吹喇叭的动作。

3、分组表演。

六、复习音的长短及听辨强弱。

七、复习学过的歌曲。

信息反馈

第九课 游戏(1课时)

课 题 《火车开了》

教学目的 通过演唱《火车开啦》,聆听《火车波尔卡》,表达自己童年生活幸福欢乐的情绪。

重 难 点 欣赏

22 教学环节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

三、点名。

四、复习《布娃娃弹琴》、《法国号》。

五、学唱《火车开了》。

1、听《火车开啦》的录音,初步感受歌曲。

2、听《火车开啦》的录音,默读歌词。

3、听《火车开啦》的录音,按节奏读歌词。

4、听老师范唱,小声跟唱,自编动作表演。

六、聆听《火车波尔卡》。

1、初听乐曲前不做导言,让学生感受乐曲鲜明的形象,可提示“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自己想像的事物。

2、简介乐曲轶事,引导学生说出乐曲中描述的火车是怎样开动的。

3、复听乐曲,让学生随意做动作感受。

七、编创与活动:火车开了。

将学生分成四组进行比赛。活动过程:大家一齐唱开火车的歌,从一个站向另一个站“开”去,到了一站,读拍歌谣,然后再向另一站“开”去。要求读拍歌谣准确、清晰。达到要求者给这个车站起名字,然后再继续游戏。

八、复习学过的歌曲。

第九课 游戏(2课时)

课 题 《躲猫猫》

教学目的 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

重 难 点 游戏

教学环节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师生互相问好。

三、点名。

四、复习歌曲《火车开了》。

23 1、教师领读歌词。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教唱歌曲1-2遍。

4、老师弹琴学生唱歌曲。(弹一乐句,唱一乐句)

5、学生随琴唱歌。

6、请2-3名学生上台单独表演或小组表演唱。

五、学唱《躲猫猫》。

5、听录音感受歌曲的风格。

6、听教师范唱歌曲,学生拍手感受。

7、教师弹琴带着学生小声唱。一学生跟节奏读词。

8、听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心里默唱。记住歌词。

9、听琴边拍手边唱歌。教师注意歌中“快”“来”等一字多音处指导学生唱准。

10、用最简单的方法学会歌曲,开始游戏。学生可编创游戏,共同商议游戏的方法,使大家在创编中活动起来。

六、聆听《捉迷藏》。

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的生动活泼的情绪。提示: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到了什么?什么乐器在演奏?

2、复听时随着乐曲做动作。提示:这首乐曲适合表现课本上的哪一幅图?

七、游戏方法:

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每组请一个同学担任“找”的任

务。游戏开始全体唱歌,互相串座位“躲起来”,让一个同学“蒙”上眼睛。歌声结束,全组同学加两声“哦”用高位置喊出。只有熟悉同学们的声音,找到“藏起来”的每一个组员,游戏才结束。然后换组进行。高声喊“哦”是苗族小朋友在游戏时常采用的方法。对方躲在大石头或大树后面,小朋友找不到时,就说一声:“打声‘wō huǒ’吧!”于是躲着的小伙伴就喊两声“哦”,聪明的小朋友循声而至,找出躲着的同伴,直至所有的人。大家共同唱起《躲猫猫》。游戏从头开始。

八、复习学过的歌曲。

第九课 游戏(3课时)

课 题 欣赏《号手与鼓手》 教学目的 通过聆听《号手与鼓手》感受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节拍。感受音乐中描绘的“小音乐家”形象。

重 难 点 欣赏 教学环节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师生互相问好。

三、点名。

四、复习歌曲《躲猫猫》。

1、教师领读歌词。

24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教唱歌曲1-2遍。

4、老师弹琴学生唱歌曲。(弹一乐句,唱一乐句)

5、学生随琴唱歌。

6、请2-3名学生上台单独表演或小组表演唱。

五、编创与活动。

1、课本出现的两组节奏,第一组是火车的叫声和大车轮转动的声音,第二组是大车轮和小车轮转动的声音,火车轮的声音让学生填写完整。

2、启发学生回答火车开动时发出的各种声响,学出来,给大家听,“大车轮的声音填写哪个音合适?”

3、学生仔细看教师手势分三组依次读出,再读两组(叫声、大轮声)(大轮声、小轮声),再三组( 叫声、大轮声、小轮声)一齐读出,形成三声部的效果。 

4、可让学生分组设计“火车开来了,又开走了”的情景,设计读节奏的方法,看哪一组表现的形象、生动。

七、复习学过的歌曲。

信息反馈

第十课 过新年(1课时)

课 题 《小拜年》

教学目的 通过听《平安夜》、《小拜年》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

重 难 点 欣赏

教学环节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

三、点名。

四、复习《火车开了》、《躲猫猫》。

五、学唱《龙咚锵》。

5、用模唱的方法唱会歌曲《龙咚锵》。

6、听歌曲《龙咚锵》的录音,学习十字步,让学生在动中感受歌曲的情绪,唱熟歌曲。

7、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提出小组意见。敲击给大家听,选择几个合适的不同结尾,让学生体验创造的成功与愉悦。

8、编创秧歌舞动作,可选择红绸或手绢,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六、聆听《小拜年》。

1、初听《小拜年》感受东北民间音乐的风格。

2、想一想冬季里都做哪些游戏?

3、复听音乐模仿冬季里你喜欢的游戏,或由学生分组看图进行北方生活小品表演。

七、编创与活动:认识锣、鼓、镲,学习其演奏姿势。

25

1、由教师逐一示范其正确的演奏姿势。

2、把学生分成小组,探索演奏方法,要求:

(1)有几种敲击方法? (2)怎样敲击长短不同的声音?

4、将各小组探讨过的方法一一展示,看哪一组发现的方法多,敲击出的不同的声音多。

第十课 过新年(2课时)

课 题 《新年好》

教学目的 通过唱《新年好》感受中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不同音乐情趣。并通过红绸舞、秧歌舞步的学习,表现过年的愉快心情。

重 难 点 游戏 教学环节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师生互相问好。

三、点名。

四、复习歌曲《龙咚锵》。

1、教师领读歌词。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教唱歌曲1-2遍。

4、老师弹琴学生唱歌曲。(弹一乐句,唱一乐句)

5、学生随琴唱歌。

6、请2-3名学生上台单独表演或小组表演唱。

五、学唱《新年好》。

1、听歌曲《新年好》的录音,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可加强学生每次感受的目的性,如:感受节拍、哼唱旋律、默唱歌词、跟唱歌词等。让学生在感受中,熟悉旋律,熟悉歌词,唱会歌曲。

2、全体学生自编动作表演歌曲,选两名学生为同学们的歌声伴奏,用碰钟敲击每小节第一拍。还可以敲击第三拍。

六、聆听《平安夜》。

11、初听《平安夜》时提示学生:说一说心里有什么感受?

12、教师将录音放弱,随录音讲述关于平安夜的小故事,让学生对这首歌有所了解,带着感情充分地感受歌曲安宁、祥和的音调,复听时随着歌声轻轻做动作。

七、复习学过的歌曲

26

第14篇: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整理)

第十九课时

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40~41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通过探索、尝试掌握直角的画法。

3、培养学生的教学猜测意识。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德育点:

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教学难点:

会判断直角,掌握直角的画法。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直角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作一个角?

学生展示角,并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出示

问:这个角和你刚才的角有什么区别? 师:我们就把像这样的角叫作直角。

二、自主探究:

1、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直角,请你找一找,小组交流。

2、判断老师找得是不是直角。

3、画直角。学生试画。

师:怎样才能画出一个非常标准的直角呢?老师给大家提供一样画图工具,三角板。找出三角板的直角。 学生试着用三角板画角。

指导画法:先画顶点――从顶点开始画一条平平的边――把三角板的直角放到这条边上,比这三角板把另一条边画好。

4、用纸折直角。

三、拓展运用:

1、做43页第6题。

思考题、一个正方体的盒子的表面上一共有多少个直角? 3 画出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4 用给出的一点画直角,并写出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说什么?

五、课堂练习

1.让学生充分列举自己所知道的物品中的直角,还要让一部分学生来判断是否正确。

2.学生在方格纸上画直角。教师巡视,提醒学生画直角需注意的要点。

3.让学生自己在带来的纸盒上找直角,看谁能找得又快又全。(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盒子上各有24个直角。)这道题也可以作为一个数学游戏,分组进行比赛。

4、一把三角板上有(

)个角,其中(

)个是直角。 教学反思:

.

第15篇: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黄亚彬

题:欣赏-孩子们的画

教学目标 :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2运用学习的方法欣赏作品。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欣赏方法 教学难点 :思维发散 教学过程 : 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成为小学生了。在小学里你们将学习很多的知识,其中就有我们今天学习的美术。在美术课上老师将教你们如何观察事物,如何欣赏美的事物(作品),如何表现事物(创造作品),如何使用画笔、剪刀等美术工具,使你们运用学习到的美术知识,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和灵活的双手,来美化我们的生活。今天,老师首先教你们如何欣赏美术作品好吗! 欣赏方法

初读作品:观察作品画了些什么,了解作品表面所反映出的东西,如:画的是人、风景还是动物等等。

再读作品:通过观察作品,回想、联想生活中自己的体验、经验等,寻找共鸣与差异。 细读作品:观察分析、琢磨作者运用了那些技巧、技法、材料(纸张、画布、颜料……) 精读作品: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表现这些事物,与生活、时代背景相联系,对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的判断,你自己是赞同还是反对,弄清自己欣赏、赞赏什么?反对、批评什么? 评价作品:用自己的观点对作品的好与坏、成与败、是与非进行评说。 范例引导

欣赏作品:教材第一页《比高低》作者:杜蔼恒 同学们!你们来看这幅画都画了些什么呀?噢!画中画了一只长颈鹿、五只小猴子和椰子树。你们都说对了,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明确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增长主体意识)。

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啊!这么多的同学都去过,那你你们一定知道这些动物是什么样子,谁能给大家讲一讲,你看到的这些动物都是什么样子。(鼓励孩子们讲述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受,注意让多数的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不要用肯定的评价,在他们没有说清楚的地方加以引导和启发)。你还发现小作者所表现的和你观察到的用什么不同?(注意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适时给予心理上的激励)。 你们在上学前,有很多的同学在幼儿园或少年宫学过画画是不是呀,在你们中间有没有知道,小作者是用什么方法画的?对了他用国画的方法,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表现方法,谁能讲一讲国画是这么回事(鼓励学生自己讲,教师做补充)。这种表现手法有那些特点呢?生动…(尽量让孩子自己讲) 你们都看过这两种动物,它们谁高啊?那为什么小作者这样画呀?谁能根据作者的画讲一个小故事。(鼓励孩子们有创造性讲解,鼓励创新,鼓励求异,鼓励有个性。) 实践操作

选取富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孩子们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自由欣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尽量少干预,教师可做答疑,控制教学的速度、气氛。

题:形与色

教学目标 :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常用色彩和基本形,了解它们的名称。 2学习执笔方法并运用学习的方法练习勾线与平涂。 3培养中国学习联盟胆作画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认识常用色彩和基本形

教学难点 :学习执笔方法掌握勾线与平涂的技巧 教学过程 : 游戏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美丽的颜色。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开火车游戏好不好?每个同学说一说自己衣服的颜色好吗? 认识色彩

认识常用的色彩如:红、黄、蓝、绿等(第一组卡片:制作色彩卡片,卡片最好作成树叶、花朵、小动物等有趣的形状,以便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每介绍一种颜色就在黑板上粘贴一种颜色的卡片)。了解相邻、近似的颜色(不要求掌握)。 认识形状

认识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形,了解这些基本形的特点。区分正方形与长方形。将方形切割分解成两个三角形。再将三角形与方形组合构成梯形及平行四边形。最后出示圆形,分析圆形与其它形状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教师加以引导的提示) 训练方法

介绍两种执笔方法,方法其一,写字式的执笔方法,用右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笔杆中指在后面顶住,笔尖与手指保持一定距离,因笔的长度而定。方法其二,左手先拿住画笔笔尖朝左,然后将笔放到右手,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将笔杆握住。前一种方法适合勾线、画细致的东西,后一种方法适合画大的物体和平涂大面积的地方。要求学生在画纸上自由勾线、平涂,勾画基本形并更换使用自己喜爱的色彩。

题:画鱼-圆形练习

教学目标 :

1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圆形的方法。

2运用学习的方法并添加特征练习画圆形的鱼。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添加装饰鱼身上的花纹。 教学重点:圆形画法 教学难点 :添加花纹 教学过程 : 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都学习了那些知识,你们还记得吗?啊!我们学习过认识颜色,自由勾线和涂色,和认识了基本形对吧!谁还记得这个形叫什么形(出示圆形卡片)。那么都说对了,那谁还记得圆形与其他形的区别(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没有角,对了,你们说的真好,老(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师都佩服你们记得真牢!(注意鼓励学生调动学习积极性) 演示画法

2 两笔由上而下顺向运笔

两笔由下而上逆向运笔

一笔顺向运笔(逆向) ①画圆形可采用两种方法,按运笔次数来分:一种是分两笔画成,这又可分成两种(一种顺向运笔,另一种逆向运笔)。一种是一笔画成(也可分顺向和逆向)。

②生活中都有那些东西是圆形的呢?灯泡、车轮、鱼……(让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发散,激发他们的创造欲和求异精神。)由此引入课题(板书课题:画鱼-圆形练习)

③怎样在我们的画纸上画一只可爱的鱼呢?首先,我们要考虑这只鱼安排在画纸的什么位置上,放在什么位置上合适呢?(将一只画好的鱼的卡片放在画纸的各个位置上比较,让学生说放在哪,然后让他们讲出为什么这样做。)

④教师轻松地在画纸上勾画出圆形,接着问:还需画些什么?学生边说教师边在画纸上勾画,在勾线结束时让学生在自己的画纸上勾画。(巡视、指导,注意因材施教)

⑤大多数的学生勾画完之后,提问:我们还需怎样做,才能把勾画的这条鱼画的更完美?(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和解决方案)添加花纹涂色(使用幻灯片复合变化花纹和颜色)。

⑥在学生们完成上述步骤之后,如果还有时间让他们添加些水草、气泡等。

题:画燕鱼-三角形练习

教学目标 :

1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方法。

2运用学习的方法并添加特征练习画燕鱼。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添加装饰鱼身上的花纹。

教学重点:三角形画法

教学难点 :添加花纹

教学过程 :

直接入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用三角形画燕鱼(板书课题:画燕鱼-三角形练习)

3 研究探讨

今天我们首先来研究一下三角形的特点,你们仔细观察这个三角形(卡片)它有几个角呀?再观察这个三角形(铁线围成的)它由几条直线围成的?那么怎样画三角形呢?

教师一边在黑板上示范,让学生用手在空中画,之后让学生说一说哪一种画法画起来顺手(讨论,说明原因)。

怎样在我们的画纸上画一只燕鱼呢?首先,我们要考虑这只鱼安排在画纸的什么位置上,放在什么位置上合适呢?(将一只画好的鱼的卡片放在画纸的各个位置上比较,让学生说放在哪,然后让他们讲出为什么这样做。)

教师轻松地在画纸上勾画出三角形,接着问:还需画些什么?学生边说教师边在画纸上勾画,在勾线结束时让学生在自己的画纸上勾画。(巡视、指导,注意因材施教)

大多数的学生勾画完之后,提问:我们还需怎样做,才能把勾画的这条鱼画的更完美?(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和解决方案)添加花纹涂色(使用幻灯片复合变化花纹和颜色)。

在学生们完成上述步骤之后,如果还有时间让他们添加些水草、气泡等。

题:画电视机-方形练习

教学目标 :

4 1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方形的方法。

2运用学习的方法并添加特征练习画电视机。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添加精彩的电视节目。

教学重点:方形画法

教学难点 :添加精彩的电视节目

教学过程 :

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画电视机,板书课题:画电视机

思考分析

大家想一想电视机的外形是什么形的?方形怎样画呢?让几名学生到前面黑板上画,然后教师总结归纳他们的画法。

实践操作

①在画纸上安排位置(可以渗透构图一词)。

②勾画方形。

③添加电视机特征。

5

④添加精彩的电视节目。

⑤涂色。

课堂小结

谈收获、谈体会,总结经验。

题:画大汽车-组合练习

教学目标 :

1通过训练使学生灵活勾画基本形。

2运用学习的方法并添加特征练习画大汽车。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添加乘客与街道。

教学重点:方形画法

教学难点 :添加精彩的电视节目

教学过程 :

复习导入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画法,以及利用这几个基本形勾画事物。这节课我们要利用这几个基本形组合来勾画大汽车(板书课题:画大汽车-组合练习)

观察研究

(出示图片)请学生们仔细观察,从汽车整体来观察侧面可以概括成什么基本形,在汽车车体上还有那些基本形。车窗是方形、车轮是圆形等等(尽量让学生细致观察并说出来)

方法演示

①安排位置(构图)。

6

②勾画长方形(车身)。

③添加两个圆形(车轮)

④添加车窗、车灯等。

⑤涂色(幻灯片复合)。

实践操作

在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图片资料,巡回指导,因材施教,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多鼓励多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小结

谈收获、谈体会,总结经验。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daodoc.com)查看更多与本文《小学美术第一册全套教案(4-1)》相关的文章。

第16篇:小学一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点 的 书 写

教学要求: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点”。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讲解“点”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点”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详细讲解: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

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

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写点关键要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

图示:

左点.写法基本同有点,但行笔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笔时要顿笔。 图示:

长点,是在右点的基础上变长,行笔应慢一些。 图示:

5、指名说一说右点、左点、竖点、长点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点,师行间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点的字。

1、出示范字。右点:

左点:

长点: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7.横 折 的 书 写

教学要求: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横折”。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讲解“横折”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横折”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详细讲解:

下笔从左到右写横,到折处稍顿笔再折笔向下写竖。注意横要平,竖要直,折要一笔写成,中间不可间断。折处不能写成“尖角”,也不能顿笔过大,形成“两个角”。

图示:

5、指名说一说横折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横折,师行间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横折的字。

1、出示范字。横折: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三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8.横 折 钩 的 书 写

教学要求: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横折钩”。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讲解“横折钩”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横折钩”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详细讲解:

下笔写短横,略顿笔后折向下,有时稍稍向左倾斜一点,到起钩处略顿笔后向左上方钩出,一笔写成。

图示:

5、指名说一说横折钩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横折钩,师行间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横折钩的字。

1、出示范字。

横折钩: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三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9.竖 折 的 书 写

教学要求: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折。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讲解“竖折”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竖折”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详细讲解:

下笔写竖(有长、短之分),顿笔后向右写横,收笔较重。注意竖要直,横要平,一笔写成。

图示:

5、指名说一说竖折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竖折,师行间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竖折的字。

1、出示范字。竖折: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三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10.竖 提 的 书 写

教学要求: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提”。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讲解“竖提”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从上到下)。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竖提”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详细讲解:

下笔写竖,到适当处略顿笔向石上写斜提,一笔写成,提的收笔处出尖。 图示:

5、指名说一说竖提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竖提,师行间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撇的字。

1、出示范字。竖提: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三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11.竖 钩 的 书 写

教学要求: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钩”。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讲解“竖钩”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撇”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详细讲解:

下笔稍轻,由轻到重向右下弧弯行笔,到起钩处略顿笔向左上钩出,收笔要出尖。书写时下笔处和起钩处上下应在一条垂直线上。

图示:

5、指名说一说竖钩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竖钩,师行间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竖钩的字。

1、出示范字。竖钩: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三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12.竖 弯 的 书 写

教学要求: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弯”。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讲解“竖弯”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竖弯”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详细讲解:

下笔写短竖,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写短横,收笔稍重。 图示:

5、指名说一说竖弯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竖弯,师行间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撇的字。

1、出示范字。竖弯: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三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13.竖弯钩的书写

教学要求: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弯钩”。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讲解“竖弯钩”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竖弯钩”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详细讲解:

在竖弯的基础上,收笔时向上方钩出,笔画比竖弯要长一些。 图示:

5、指名说一说竖弯钩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竖弯钩,师行间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竖弯钩的字。

1、出示范字。竖弯钩: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三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14.横折弯钩的书写

教学要求: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横折弯钩”。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讲解“横折弯钩”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横折弯钩”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详细讲解:

下笔写横,顿笔折向下写竖,尔后圆转向右写横,到起钩处略顿笔向上钩出。注意弯处要圆转,下面的横要平,钩要小,要出尖。

图示:

5、指名说一说横折弯钩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横折弯钩,师行间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横折弯钩的字。

1、出示范字。横折弯钩: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三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

第17篇:小学_思想品德_一年级_上册_教案

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计划

一、教学目标:

态度和情感:感受新学校环境的美好,对老师充满信任、景仰,充满兴趣地参与学校一天的生活,为自己是小学生感到快乐。喜欢和老师、同学交往,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感受学习的愉快,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在尝试自己解决麻烦的过程中,体验克服困难的喜悦。培养学生对父母的自豪感,引导学生对父母表达自己的谢意和敬重,体会家庭带给人的快乐感受。 行为和习惯:了解学校的环境、设施及其作用,能主动认识教师和课程特点,了解学校一天的日程安排,初步培养学校生活安全意识,有正确的做、立、行、走姿势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能够主动和同学交往,说简单的礼貌用语。能够参与各种和同伴合作的学习活动,遵守简单的合作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可见活动习惯,初步形成“玩学结合,张弛有度”的生活习惯。

过程和方法:通过自身观察比较、归纳及操作联系,能感受新学校的美好。积极参与行为练习,从而完全适应学校生活。积极地参与并体验学习过程,学习简单的统计和分类方法,学会简单的自我介绍和介绍别人的方法,学会邀请同学和接受邀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知识和技能:知道校园环境中一些标志性的建筑,如:操场、教学楼及专用教室,认识老师的办公室。知道教师节,能参加升旗仪式,了解基本课程和课外活动,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学会在校安全生活的基本技能。能联系正确的坐、立、行、走的姿势,能辨别不美的行为习惯。认识自己的班级和全般同学及老师。知道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新生刚刚迈进小学大门,天真无暇,他们以一种既新奇又充满希望的目光注视着学校的一切。在他们看来,入了学就感到自己已经不是小孩了,也开始像大人一样有自己的学习任务了,也许完成了一次由低向高的飞跃。但事实上这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递进,他们的思想、行为习惯、适应能力等并没有一夜之间走向成熟,完成质的飞跃。他们一方面聪明上进,单纯活泼;另一方面又任性、自私、脆弱、自理能力、约束能力较差。比如有的小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虚荣浮燥,不负责任,依赖性强,成绩不好,情绪低落,不能从主观上找原因;有的学生在课间无视学校纪律,吃零食,乱扔瓜果皮核,老师批评时则泪流满面表示悔过,可是事情过后不久则依然如故;还有的学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理解家长的辛苦,认为家长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

三、具体措施: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这些特点,针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思想、错误行为,在实践指导中我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用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来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刚入学的阶段,我在班级里组织多次“小学生行为规范”学习,通过讲故事、唱歌、小品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联系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已有初步的知识,让他们更深层次地意识到自己已是一名小学生,哪些常规是必须遵守的,这样对于克服在学习生活中混乱、盲从、随意、松懈等现象,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我根据儿童好胜心极强,善于模范的特点,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争夺小红花”、“今天我上光荣榜”,运用教师的威信和集体的力量,开展“最亮的星星是我”、“看看我的表扬卡”等活动,树立榜样,不断鼓励,反复训练,及时强化。 再者,低年级学生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例如写字,怎样坐端正,怎样控制好眼睛与写字本的距离,怎样握笔,怎样运笔,怎样掌握笔顺和笔画,等等。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对学习任务的承受能力的大小。倘若再不注意及时矫正习惯,随着时间的累积,就有可能成为“差生”。而且低年级的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那么教师的言传身教无时无刻影响着学生。

1、美丽的校园 学情分析:

本课是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小学生进入小学生活才几天时间,对校园生活充满好奇充满信心,但又感到陌生感到拘束。始业教育至关重要,关系到小学生是否热爱学校,是否热爱学习,是否喜欢成为小学生。因此,教师应该想方设法使学生感受到小学校园的美丽,感受小学生活充满无限乐趣,同时,要及时提醒他们应该注意的事项,引导学生在小学校园生活必须注意的安全。 教学总目标:

1、认识学校的环境,了解学校设施的作用。

2、知道学校里要注意安全,能区分错误的行为。

3、能感受到学校环境的美丽并喜爱新学校。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学校的环境;感受学校环境的美丽并喜爱新学校。 难点:了解设施的作用;注意安全并区分错误的行为。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学校的环境,感受学校环境的美丽;

2、了解学校各种设施的作用;

3、喜爱自己的新学校,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感到骄傲;教学重、难点:了解学校各种设施的作用, 喜爱自己的新学校。 课前准备:

1、鼓励学生仔细观察校园,区别与幼儿园的不同。

2、认识一些设施,知道它们的名字。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初步感知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从幼儿园来到小学生活,说明小朋友们慢慢长大了。老师向你们表示祝贺!祝贺你们成为光荣的小学生啦!

不知小朋友有没有观察过,幼儿园和我们的小学校园有什么不一样啊?

2、录像感知

老师先请小朋友看一段录像,边看边想,小学和幼儿园校园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忆、讲述小学和幼儿园校园的不同地方。(小学比幼儿园大多了,有很多花草树木,有爬竿沙坑;小学有大操场,有足球场,有篮球馆;小学有大大的阅览室;小学有电脑教室;小学有两个实验教室;教室里没有床了,没有厕所了„„)

3、小结过渡

小朋友们真能干,发现那么多不同的地方。小朋友在这样的小学里生活高兴吗? 是啊!我们的校园不但美丽,还有很多活动的地方呢。让我们仔细去认识认识吧!

二、游戏激趣 提高认识

不过,老师要看看,我们班哪对同桌的小朋友学会一起学习,能够说出老师出示的是我们学校的什么地方?它们有什么作用?

(一)、出示动画

1、大操场:一头是足球场地,一头是篮球场地(或中间是草坪四周是跑道)

2、电脑教室:教室里整整齐齐摆放着一台台电脑

3、阅览室:一排排的书架,书架上摆放着各种图书

4、专业教室:一边是舞蹈教室有同学在跳舞,一边是音乐教室不时传出悠扬的乐声。

5、卫生室:有校医,墙上挂视力表

6、教室前的空地,一边是厕所——男厕所,女厕所(学会识别男女厕所的标记)

(二)、想一想:学校里还有哪些地方给我们带来了方便? 学生讲述

三、参观校园,真切感受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校园!

1、认一认我们刚才所了解的地方。

2、找一找我们刚才没有说到的地方。

3、摸一摸,让我们脑海里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参观校园,师生边看边议,发现新的设施,摸摸、看看、想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学校里要注意安全。

2、能区分正确、错误的行为。

3、能对发生在身边的危险行为进行劝阻。教学重点:

知道学校里要注意安全,能区分正确、错误的行为。 教学难点:

能对发生在身边的危险行为进行劝阻。

教学准备:调查学校里哪些地方要注意安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画面再现

欣赏美丽校园学生活动的情景。

欣赏过程中教师可配话:上堂课,我们认识了美丽的校园,也走进了校园与她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我们的校园很美丽,小朋友在学校里努力地学习,快乐地玩耍。

二、故事讲述,提出问题

1、师讲述故事: 可是有一天,在美丽的校园里发生了一件令人不安的事情。有位小朋友和同学们在教室里追追打打,不小心被桌脚绊了一下,额头重重地磕在桌角上。只见这位同学的额角立刻淌出了血,血流到了脸上、身上甚至滴到了桌子上。原来这位同学的额角被磕出了很深的一道口子,这可把其他小朋友给吓坏了。他们赶忙叫来了班主任老师,老师见此情景急忙把这位小朋友送到了学校的医务室,并马上通知这位小朋友的家长。过了十几分钟,这位小朋友的家长匆匆赶到,将他送往医院。到医院后医生为小朋友缝了三针。

2、交流看法:

小朋友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在教室里追赶打闹很危险,自己受苦(疼痛),影响爸妈工作,老师同学也要担忧„„教室不是活动场地,教室里桌椅多,容易磕碰,课间要做文明游戏„„)

3、穿插课中操:儿歌(可边念边配上适当的动作) 我学老鹰飞飞, 我学马儿跑跑, 我学鱼儿游游, 我学兔儿跳跳。 我在美丽的学校, 快乐得像只小鸟。

三、辨析导行,争做安全小使者。

(一)、辨析并训练

1、出示几幅情况相对立的画面,请学生判断,谁对谁错? 课间:满地打闹

玩文明游戏

路队:队伍歪扭,队伍中有同学用雨伞在打闹 路队整齐

上下楼梯:上下楼梯靠右慢行 下楼梯几个台阶一脚跨下,坐在扶手上滑下 „„

2、说说为什么,讨论:这样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3、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谁能来做做小老师,讲一讲该怎么做,或亲自示范给其他小朋友看一看。

(拿雨伞排路队回家,尖的一端要往下;排路队训练„„)

(二)、联系实际,发现问题,树立榜样

1、在我们的班级里,你看见有小朋友玩危险的游戏吗? (如:将身体整个儿趴到走廊的边沿上 在消防玻璃边上玩耍 在走廊上用手扔毽子 „„)

看见这样的行为,我们该怎么做?

2、你认为我们班级里哪些小朋友在安全行为方面做得比较好?

四、课后延伸:啄木鸟小队在行动

在我们的校园里,还存在着一些我们刚才没有谈及的不安全行为。让我们人人都来做安全小卫士,把安全牢牢记在心中,带上一双雪亮的眼睛,发现其他小朋友或者大哥哥、大姐姐在做危险事的时候进行劝说,你会吗?

2、老师,您好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年级小学生入学后继认识自己的校园后的第二课。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而言,入学只有短短的十几天,对自己的老师还不是很熟悉,所以,认识自己的老师,记住老师的特征,学会有礼貌地对待老师,同时懂得在校遇到困难时可以求助老师„„从而初步培养师生之间互相关爱的真挚情感,是让小朋友尽快适应并喜爱小学生活的重要内容。适逢教师节,为此课的教学搭建了飞翔的舞台,让孩子在为自己的老师庆祝节日的情境和氛围中达成目标。 教学总目标:

1、认识老师,记住老师的特征;

2、认识老师的办公室,懂得进出办公室的礼仪常规;

3、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懂得有困难可以去找老师;

4、懂得在教师节之际,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爱。

教学重难点:学习尊师礼仪常规,感受老师的关爱,并在实践活动中正确表达。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教师节,了解教师节的具体日子。

2、认识并喜欢自己的老师,能够说出老师的特征,并能画出自己喜欢的老师。

3、知道和感受老师的爱,懂得有困难可以找老师。教学重、难点:感受和表达对老师的爱 课前准备:

1、有关我国教师节的资料;

2、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窗前》或《我爱米兰》;

3、赞美老师的诗歌;

2、学生画画的铅化纸;

3、学生带水彩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了解教师节。

1、引导发现畅谈:小朋友们,今天走进校园,有没有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门口庆祝教师节的仪仗队;给老师送鲜花的学生;标语,一个个喜气洋洋的老师„„)

2、为什么今天会和往常不一样?因为今天是个不一般的日子,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教师节)

3、了解教师节: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是教师节?(课件翻动日历,定格在9月10日)

4、师小结:是的,9月10日是教师节,是老师们的节日。

5、补充有关教师节的资料。

二、认识老师,介绍老师。

1、教师节,是我们老师的节日。那么,我们的老师是谁呢?你都认识了吗?

2、“说一说,我的老师我认识!”

学生介绍自己已经认识的老师,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位老师的?

3、“猜一猜,他(她)是谁?”

借助照片或者音像进一步认识各科老师:瞧,老师们都来了!(点击课件,一张张闪现老师的照片,学生随机叫出是×老师。)

三、深情回忆,感受师爱。

1、(课件出示所有老师的照片)你们喜欢老师吗?为什么呢?

2、学生畅谈: 要点:

(1)因为老师工作很辛苦;

(2) 老师对我们很好,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对我们有很多的帮助。

(引导学生详细回忆老师关爱学生的件件事情,结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小结: a、老师教我们很多知识;

b、老师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老师会无微不至地照顾

c、老师关心我们的生活,碰到什么困难,老师总是热情地帮助,比如让我多穿衣服啊,比如帮我擦汗啊,比如借我铅笔等学习用品啊„„

d、下课时,老师就像我们的朋友,陪我们玩耍„„)

3、小结抒情:是啊,老师们对自己的学生付出了很多的爱,给了自己的学生很多的帮助,他们就是我们小朋友在学校里的“爸爸妈妈”。(1)学习儿歌:老师像妈妈,我们都爱她。(课件出示儿歌,老师深情诵读——学生跟读) 老师像妈妈,我们都爱她!„„ (2)歌曲吟唱,抒发真情

有一首歌,就把我们对老师的爱唱出来了。想去听听吗?(课件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3)想学会这首歌吗?(跟唱) (4)齐唱。

4、引导常规:老师对我们这么好,我们该怎样对待老师呢? 学生畅谈,结合感受“聪明谷”里所要求的“尊师礼仪常规”。 要点把握:

(1)见到老师要问好

(2)放学回家要和老师说再见。 (3)要听从老师的教导,不断进步; (4)„„

5、行为训练:(按聪明谷里的要求进行情境训练)

6、小结:老师对我们这么好,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你最想对老师说一句什么话呢?(学生畅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可以用各种方式抒发对老师的爱,表达对老师节日的祝福。

2、认识老师的办公室并懂得进老师办公室的礼仪常规。教学重点:

知道进老师办公室的礼仪常规。 教学难点:

能感受老师的爱心,会用贺卡的方式表达祝贺。 教学准备:《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或者《我爱米兰》歌曲音乐、老师的图画、学生没礼貌送贺卡的录象 学生事先为老师做好的贺卡。 教学过程:

一、用歌声传真情。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那么多老师,小朋友们都知道老师对我们可好了,她们就像我们的爸爸和妈妈,关心我们,爱护我们!让我们一起用歌声来唱一唱我们可亲可敬的老师,好吗?(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或者《我爱米兰》的音乐。) 生:随音乐唱。

二、用贺卡表心意。

1、欢送贺卡,表达爱心:课前,我们已经为老师做好了贺卡,今天,我们就要把贺卡送到每位老师的手中,向他们表示节日的祝福!

2、展示欣赏,相互启迪: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做的贺卡吧!(交流、欣赏)(选取部分同学的作品在实物展台上展示。

三、送贺卡,知礼仪。

1、实地走走,记住路线:做好了贺卡,怎样找到我们的老师呢?我们要认识一下各科老师的办公室。办公室是老师们办公的地方。你知道哪位老师的办公室?(学生介绍,教师画出简单的示意图)老师带领学生实地走走,认识老师的办公室。

2、录像引路,引导辨析:我们做了这么漂亮的贺卡,该怎样去送呢?瞧!有些小朋友已经抢在我们的前面去了老师的办公室呢! (图片加老师叙述:一些同学冲进办公室,大声地说:我来送贺卡的„„最后定格在老师吃惊的表情上。)

师:看了这些小朋友去送贺卡的样子,你们认为这样做好吗? 生:不好(齐声)。

师:看来我们都认为这样的做法不好,谁能说说为什么呢? 生1:他们直接冲进办公室了。 生2:他们在办公室里大声地说话。 生3:送贺卡的时候他们说话不礼貌。 „„

3、畅谈规范,正面强化:

小朋友么的眼睛真尖呀,你们发现了很多问题。那么,我们去送贺卡的时候,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生1:进办公室之前要喊“报告”。

生2:要先敲门,经过同意后才能进去。

生3:在办公室说话要轻声,不能影响其他老师。 生4:说话要有礼貌。

瞧,有一位小朋友做得可真好!(录像展示一个小朋友拿着贺卡走到老师办公室门前,轻轻地敲门,得到老师允许后进入,来到老师跟前,轻轻地有礼貌地说:“谢谢老师对我们的关心,祝※老师教师节快乐!老师微笑着感谢小朋友。)

4、自评自省,规范言行:大家真棒,能说出这么多要注意的地方,我们来看看这几点要求你能做到吗?做到一条就能得到一颗星,你会有几颗星,赶快看看吧! (课件出示P8“游戏场”的要求:

1、认识老师的办公室。

2、进办公室喊“报告”。

3、在办公室轻生说话。

4、

5、实践体验,表达真情:

要去送贺卡了,你在把贺卡送给老师的时候,想对老师说句什么话呢?(小结:可以说心里话;可以感谢老师;也可以直接祝老师节日快乐„„)

现在就是懂礼貌,爱老师的小朋友们出发送贺卡的时候了,我们出发吧! 生:(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师,向教师办公室走去,亲自为自己喜欢的老师送上贺卡)。

1、上学真快乐 教学目标

1、熟悉新同学和拳老师,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2、体现当一名小学生的愉快和自豪。教材分析

重点: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难点:学习人际交往的初步知识和方法。 教具:小鼓、小红花 教学过程

一、教师和儿童相互熟悉、了解交往的游戏。

1、鼓传花,自我介绍。

2、做名片,写上自己的生日,画上喜欢的运动,写上自己的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等。

3、百宝箱。

4、访朋友。

5、班级的生日

二、让儿童体验上学真快乐的活动。

1、故事列车:我的新朋友。(1)、柴谜语。 (2)、介绍新书和文具。 (3)、说说怎样保护自己的新朋友。

2、开心大转盘--学校生活多么好。

任意转动转盘,指针纸向谁,让他(她)说说开心事。

3、心情树-交流学校生活的感受。

讨论交流:上学这么多天来,你每天的心情怎么样?

4、快乐通道--如何解决学校生活的困难和问题。(1)讨论:你在学校遇到什么不快乐的事? (2):引导学生说说怎么解决这些困难,如何使自己变得快乐起来。

2、了解我们的学校 教学目标

1、了解学校,喜欢学校,进一步增强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

2、对周围环境感兴趣,了解新环境。教学分析

重点:了解并学会利用赏析学校的有关设施、设备等。 难点:了解并遵守学校的规则和纪律、行为文明礼貌。 教具:图画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参观:校园探秘队了解室校园各场位置

二、交流:探秘报告会。交流发言:学校各设施或“景点”的各称、特点和功能。

三、展览:我心中的校园。用绘画的方式画出心中的校园互相观赏交流。

四、制作图 。《我们的学校》。 作图 :画出自己喜欢的一景或学校里的人与物,并写上自己的姓名及想表达的内容。

五、语言表达:校园广告。

1、老师示范。

2、让儿童充分想象,创造好的广告语。

六、小结本节课内容,提出要求。

3、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 教学目标

1、了解并遵守小学生的行为规范。

2、能在成人的督促上,初步养成良好有学习、劳动习惯。教学分析

重点:了解《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难点:养成良好的学习。劳动和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

一、参观讨论:做个合格的小学生。

讨论:谈一谈,小学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怎样才能做个合格的小学生。

二、绘画制作:班级规则板。

1、教师提出制作规则板的内容。

2、讨论:规则板上应该有哪些内容

3、用绘画方式来姐表现班级的各种规则。

三、交流讨论:上学备忘录。

1、启发儿童交流:每天上学之前应做的准备工作。

2、把内容用图文的方式记录下来,做成自己上学备忘录。

四、实践活动:怎样理书包。

1、开展讨论:说说自己每天的书包是谁整理的以及怎样整理的。

2、实践:整理书包。

3、总结:整理书包的方法。

五、游戏:进步快车。

1、师提要求:教师这里有一辆进步快车想请有进步的,像个合格的小学生的同学来当驾驶员。

2、引导儿童学习按一定的标准来积极评价同伴的行为,明确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怎样做。

六、小结

4.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 教学目标:

1、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上学和回家。

2、了解安全常识,熟悉重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重点:熟悉重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懂得注意安全。 难点:发展自我约束能力和良好的行动习惯。

一、我的上学路上 引导学生讲讲:自己住在哪里,每天是如何上学的,路上要经过地方,有哪些不安全的地方?

二、我知道的交通安全标志

1、认识各种交通安全标志。

2、讲述标志的含义,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以及这些标志有什么作用?

三、讨论会:这样做对不对

1、提出问题,让学生判断对错。

2、并说说为什么对?为什么错?

四、模拟游戏

1、我是交通小民警

2、讲讲上学路上要遵守哪些交通规则?

3、设置十字路口的情景,让儿童轮流扮演交通民警。

4、陌生人和我说话

5、设置情景,如和儿童打招呼,以礼物诱导,约儿童去玩游戏等,适时进行安全教育。

6、下雨怎么办

7、讨论:上学路上,突然下雨了,应该怎么办?

8、创设情景,开展模拟游戏。板书设计:

遵守交通规则:我知道的交通安全标志 安安全全上学:这样做对不对 欢度国庆

教学目标:实际地感受国庆节普天同庆的欢乐气氛。 教学重点:了解国庆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英雄人物的事迹,崇高人民英雄。 教具:图片

一、认识国旗国徽

1、出示国旗国徽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

2、说一说:你还在哪儿看过国旗国徽?那些地方或场合的国旗国徽表示什么?

3、尊敬国旗国徽

说说升旗时怎样做?议一议自己在学校升旗活动中的表现。

二、了解祖国的生日

1、讨论:10月1日是什么节日?你注意到最近几天与往日有什么不同?

2、了解国庆节的由来,为什么10月1日是国庆节?

3、说明:人们以什么方式来庆祝国庆节?

三、用实际行动欢度国庆

1、交流:为什么全国上下这样高兴地欢度国庆节?儿童共同交流、分享。

2、讨论:我们小朋友可以用怎样的方式迎接国庆?

3、准备如何表达?

注意:因学生能力而开展,引导和鼓励儿童创造出新意的活动。

4、师生共唱《十月是你的生日,中国》

5、活动拓展

告诉儿童,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旗、国歌、国徽、每个国家国庆节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让他们多了解一些其他国家的国庆节。 欢度国庆

10月1日是国庆节 国旗 爱{国歌 国徽 我爱秋天 教学目标:

1、观察秋天自然景物的特点,注意季节的变化。

2、体验秋天收获的季节带来的喜悦和劳动的艰辛。教学重、难点:

1、能用自己喜欢的事物、方式、游戏美化生活。

2、明白秋天自然景物的特点。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发现秋天

1、听乐曲《秋天私语》,边听边想象。

2、让儿童说一说自己听到的、想到的。

3、秋天悄悄地来了,你发现周围的景物、人有哪些变化? 儿童交流:

天气凉了,天很高,很蓝。 人们换上了保暖的衣服。 小燕子搬家了,飞回南方了。

二、走进秋天

带领儿童去体验秋天收获的快乐,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想到的。

三、和秋天一起玩

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参加秋收后的心情。

2、游戏:猜一猜。

把秋天收获的东西装在袋子里,请儿童互相猜。

3、创作:

(1)你打算做什么?玩什么 (2)分组创作。

4、分享

(1)布置展览、展示每个儿童的作品。 (2)介绍自己的作品。 (3)讨论作品的用途。

5、评价儿童在活动中的收获。板书设计: 我爱秋天

秋天发现——我爱秋天——种子探索 秋天的收获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清楚地发表和表达自己发现秋天的特点,体验收获带来的喜悦和劳动的艰辛,珍惜劳动成果。教学重难点

1、了解秋天自然景物的特点。

2、体验成果及收获带来的喜悦。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发现秋天

1、让同学们用一两句话描述周围的景物和人。

2、秋天悄悄地来了,你发现周围的景物,人有哪些变化?让儿童互相交流。

3、秋天来了,我们从哪些可以感受到?

4、我们可以从哪里找到秋天?

5、你打算怎样记录自己的发现?

6、怎样记录天气?

7、让每个人都走进秋天。

二、走进秋天——分散活动

1、儿童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在上学的路上菜市场、公园找秋天,并记录下来,可以有选择,有重点地记录。(也可以搜集诗歌0

2、开展“小小气象台”活动。

三、描绘秋天

1、小组或者个人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样找秋天的?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儿童眼中的秋天。

3、布置展台

4、分组整理成果。

5、展示、参观自然挂历。

6、评价,讲述儿童作品,并讲述儿童在活动中的收获。中秋节 教学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2、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获得情感熏陶。教学重、难点

1、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发展学生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准备:投影机、电脑 教学过程:

一、了解中秋节——家庭

1、品尝月饼,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习俗等。

2、赏月,引导小朋友每天观察月相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二、分享——教室

1、听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边听边想象。

2、你想到什么?

3、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你了解了哪些关于中秋节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4、大家评议谁说得好。

5、请小朋友汇报自己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

6、组织学生一边听一边评价。

7、把观察到的月相的变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给别人。

小结:不管是传说还是习俗,都寄托着人们庆丰收,思念亲人,盼团圆的美好愿望,月饼就是最好的象征。可向小朋友介绍,展示月饼。

8、引导小朋友向其他小朋友展示自己带来的月饼。

9、举办月饼宴,请小朋友品尝不同口味的月饼。

10、评价。板书设计: 中秋节

了解——分享 我的家 教学目标:

1、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和幸福。学会关心父母。

2、和父母更多地接触、更好地沟通、学习沟通方法。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孩子和父母的沟通,以及合作的意识。

2、发展讨论学习的技能,培养合作意识。教学教具:

1、投影机、电脑、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

1、课前谈话

老师在墙上布置一个大大的房屋图,以“我们班是一个大家庭,而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小家庭”为主题引出活动任务:今天要请大家来介绍自己的小家庭。

2、自由讨论,互相交流自己家里有哪些主要成员,每一个人的特点,生日、生肖、爱好等。

3、画一个小屋代表自己的家。

二、分享——我的家

1、你是怎样跟父母问好,打招呼;做游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意愿?

2、讨论你是怎样让家长知道你关心和感激他们的呢?

3、讨论:你做了什么事情是父母感到最开心呢?

三、实践操作

1、扮演怎样让父母沟通?

2、表演在家里怎样帮父母的忙,父母又是怎样开心的?

四、总结:

你听到同学说我的家,你有什么想法呢?

五、板书:

我为家人做事情——我的家——讨论交流 我是家里的小主人 教学目标:

1、培养对家庭的责任感,逐步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2、熟悉身边的各种家务劳动,做自己所能及的事。教学中、难点:

1、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劳动。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投影机、做家务录像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导入主题。

1、学生观看本班同学在家里做家务的录像。

2、讨论:在家里自己做过哪些家务劳动?

二、讨论:我们还能为家里做些什么?

1、小组讨论:然后由每组推荐的代表发表意见。

2、教师小结:

鼓励学生在家里多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辛苦,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三、实践:能干的小主人

1、分组活动

学生自主选择剥豆、择菜、削水果。整理书包、整理图书等任务。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评价

给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学生一个小礼物,鼓励能干的小朋友在家多帮家长的忙,把自己的本领用上;对做得不好的同学,提出希望,建议他们平时多练习,一定也能成为能干的小主人。

3、做计划。

四、延伸活动

请家长配合,给孩子们提供动手劳动的机会。 好玩的冬天 教学目标

1、积极参加冬季的体育运动活动,感受冬天生活的乐趣。

2、不怕寒冷,坚持按作息计划生活、学习。

3、通过多钟途径获得冬季保健知识,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感受冬天生活的乐趣。

2、让学生初步懂得一些冬季保健知识。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

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让学生说:本地的冬天有什么特点?周围的事物有什么变化?

1、分组讨论。

2、让学生自由说。

过渡:冬天到了,天气比较寒冷,如果我们想得到温暖,除了穿上足够的衣服外,我们还可以参加哪些有益的游戏活动可以得到温暖?

三、

1、让学生说说哪些活动可取得温暖。

2、带学生到室外去体验。

四、结合班级情况让学生体验我们如何去克服冬天给我们带来的障碍 如:

1、怕外面寒冷不到户外玩。

3、冬天早上懒床。

五、如何健康安全过冬天。

1、如何预防冻疮。

2、跑步时不能张着嘴

3、运动出汗,不要立即脱衣等。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六、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好玩的冬天 冬天的游戏 寒冷是个考验 健康安全过冬天 奇妙的冬天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究的兴趣。

2、获得关于冬季的科学知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冬天的奇妙。 教学难点:使学生培养探究的兴趣。 教具准备:玻璃片等。 教学过程:

一、准备:引导儿童利用平常的时间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感受冬季自然和人的生活特征。发现在街道、学校、人的生活中有哪些变化,用各种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二、我们的问号——提出问题

1、同学们在观察中产生了许多疑问,说一说你的问题。

2、学生提问,教师归纳

如:动物,蚂蚁到哪里过冬?青蛙去哪里了?有哪些动物冬眠? 植物:冬天怎么也有西瓜吃?

3、哪些问题同学们可以自己解答?不能解答的问题怎么办?

4、各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5、汇报。

三、冬天的奇妙

1、各个小组讨论自己在观察中发现了冬天有哪些奇妙之处。如:同学们冬天跑步时,呼出的是白气,我们知道为什么吗? 用玻璃片实验为什么向玻璃片上吹一口气会留下一层白色的气。

2、总结: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说说是什么原因。板书设计: 奇妙的冬天 我们的问号 冬天的奇妙 新年到了 教学目标:

1、体验新年的喜悦。

2、学习新年祝福的恰当方式,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3、了解祖国各地和世界人民庆祝新年的方式。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新年的喜悦。 教学难点:认识和搜集新年的过节方式。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迎接新年

新年即将来临,教师可引导儿童讨论如何庆祝新年,引导儿童进行回顾、总结,并思考自己的新年打算。

二、新年寄语

新年贺卡制作,并写上自己的祝福语。

1、让学生给自己的亲人、朋友、同学制作一张新年贺卡。

2、写上自己的新年寄语。

三、认识祖国和世界各地的过节方式。

1、说说每年你是怎样迎接新年的。

2、说说自己知道中国的过节习俗。

3、认识一些国家中的过节习俗。

出示图片让学生认识,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人民庆祝新年的不同方式,学会尊重多元文化。

四、心愿

1、说说自己在新年中有什么心愿。

2、你的心愿怎样才能实现。

五、歌曲欣赏《新年好》

六、全课小结,老师给予同学们的新年寄语。板书设计: 新年到了 迎接新年 新年愿望

第18篇:小学艺术一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分不开的你、我、他

单元概述:

学生从幼儿园走入小学,来到一个新的环境,老师需要帮助他们尽快的熟悉环境和认识身边的人,解除他们的焦虑和恐慌。同时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加强同学间的交往,懂得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通过介绍自己,在歌曲的伴奏下完成简单的歌唱任务。

课题一

你 我 他

教学目标:

1.有趣的节奏游戏中,新同学们互相介绍自己,彼此熟悉。 2.初步学会演唱歌曲《你、我、他》,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学生自由表演、交往,懂得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3.学会演唱歌曲《高高兴兴跳起来》。 教学活动建议:

1.请你认识我。

在有趣的节奏游戏中学生彼此了解后,我设计了一个音乐游戏《小小鸡》,让学生在第一次接触艺术课就有欢笑,在游戏中逐渐能默契地配合。歌曲《你、我、他》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使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有了初步的朋友观念。

2.高高兴兴跳起来。

歌曲《高高兴兴跳起来》旋律活泼,短小,与蹦跳游戏密切配合。

3.找呀找,找朋友。

有了“你、我、他”,有了“高高兴兴跳起来”这节课来找朋友,先做游戏,再回忆与朋友在一起时的美好时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请你认识我》

教学内容:

1.新同学互相介绍,彼此逐渐熟悉。 2.学习歌曲《你、我、他》。 教学目标:

1.在有趣的节奏游戏中,新同学们互相介绍自己,彼此熟悉。 2.初步学会演唱歌曲《你、我、他》,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学生自由表演、交往,懂得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教具准备:多媒体、歌曲《你、我、他》、响板、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做好课前准备。 新授:

一、演一演。1.学生听音乐《你、我、他》,在动听乐曲的伴奏下,进教室。 2.学生随音乐做动作。

二、说一说。

1.教师说:

教师组织学生坐好后,手拿响板,打节奏介绍自己:

同学们好,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新老师,

我姓赵,初次见面请关照。

我爱唱,我爱跳,艺术课程我来教。 艺术课,真有趣,音乐、美术在一起, 有舞蹈,有戏剧,唱歌、跳舞、做游戏, 你也来,我也来,做个小小艺术家。

2.学生说:

刚才老师做了自我介绍,可同学们我还不认识呀,你们也像老师这样来个自我介绍好吗?学生的介绍不要复杂,简单的

一、两句话即可。

(1)请一名学生做自我介绍。

如果学生的节奏好,介绍清楚、简单,教师应该及时表扬和鼓励,如果学生的介绍没有节奏性或者太复杂,教师适当指导。

X X X X | X

0 | X X X X | X

0 ||

我 叫

李 晓

东,

小 名

东。

X

X

| X X

X

| X X X X | X —

||

是 我

名,

谢 谢

记 住

我。

(2)同学之间互相介绍。

打乱座次与顺序,学生自由介绍。

(3)说一说你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请学生说一说刚才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对有创造性的介绍教师及时表扬和鼓励。

(可以送给学生一个最甜的微笑、一段动听的乐曲或者一首歌。)

三、做游戏。

“我们大家都互相认识了,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好朋友了。下面让我们一起合作一个小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是《小鸡小鸡》。”

“小鸡怎样叫?”“小鸡怎样走?”“请你根据老师歌词的演唱,来表演一只小鸡好吗?”

1.教师弹奏钢琴、演唱,学生填词演唱、表演。

2/4

1 3 1 3 | X X

X | 3 5 3 5 | X X

X | …… 小 鸡 小 鸡

叽 叽

叽, 到 处 走 走

叽 叽

„„

2.变化游戏。

教师随着学生的熟悉,歌词也随着发生变化,“两只小鸡”“三只小鸡”„„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在游戏中尝试合作的乐趣。

3.总结:

你们玩地高兴吗?你是怎样很快地找到朋友的?如果只有一个人的努力行吗?在我们的每个同学的心中,除了有“我自己”,还应该有“你”和“他”,我们大家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集体,才有快乐,有欢喜。

四、唱一唱。复习巩固音乐课学习的歌曲《你、我、他》

1.师生共同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教师注意用较慢的速度朗读儿歌,要让学生听清楚,使之感受你、我、他的关系。

2.演唱,采用听唱法

3.你能跟着歌曲的旋律演唱并表演吗?和你小组的同学一起拍着手演唱这首歌曲(三人一组)

可以自己拍,也可以创编动作对拍或者互拍。

五、教学延伸:

把这首歌唱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回家给爸爸、妈妈介绍你的老师和同学 板书设计:

请你认识我

课题二

《找呀找,找朋友》

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增进彼此的了解,认识朋友的可贵。 2.培养团结友爱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电脑、歌曲《找朋友》、课型:综合课 教学过程: 新授:

一、做游戏。

1.唱一唱。

教师拍着手演唱歌曲《找朋友》

找朋友

2/4

5 6 5 3 3 |

2 1

|

三 四

五 六

七, 5 6 5 3 3 | 3 1 2 3

| 我 的

朋 友

在 哪

里, 5

|

5 6

| 在

校,

在 家

里, 5 6 5 3 1 |

|| 我 的

朋 友

在 这

里。

2.做游戏。

全班分成四组,每组选出一名同学,跟着音乐在教室里边走边跳,当歌曲唱到最后一句时,一定要找到一个朋友,并请他起立,两人交换位置,游戏继续进行。

在游戏中主要训练学生的音乐反应能力,并通过找朋友增进学生间的友谊。

三、说一说

你有好朋友吗?他是谁?

能讲一个你们两个在一起时发生的故事吗?

学生讲故事,引导学生回忆和朋友在一起时的美好时光。 四.想一想:

怎样才能有自己的好朋友?

和朋友在一起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如果你和朋友发生里矛盾,你怎么办?

五、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歌曲找朋友,增加了同学之间的了解。我们在一个集体中学习、生活,就象一个大家庭,同学们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象歌曲一样,把生活中美好的东西表现出来。

六、活动延伸: 为的好朋友照张 板书设计

找呀找,找朋友

第二单元

奇 妙 的 声 音

单元概述:

《生活中的声音》通过感受自然界的声音和艺术手段创造的声音等教学过程,引发学生对生活中声音的关注和兴趣。《生活中的声音》让学生充分感受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的魅力。《音乐里的声音》通过配乐故事《金色小提琴》及相关器乐演奏片断的欣赏和歌曲的学习,使学生们初步感知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图画里的声音》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模仿力,在游戏中反复感受声音的魅力,以游戏为主。

第一课时

生活中的声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声音的敏锐感觉,引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从新的视角认识生活。

2.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敏锐的听辨能力,以及节奏感、韵律感等艺术要素。

3.在模拟、制作、辨别、欣赏各种声音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学准备:

1.锅、碗、瓢、盆、瓶子、米粒、(学生自带能出响的东西)、多媒体、录像机、录音机

2.挂图、头饰、报纸、雨衣、圆珠笔、(自备东西) 教学活动建议: 模拟自然界声音: 1.热身迪斯科(带领学生跳舞,活动)

2.听录音,猜猜是什么音响?(暴风雨声、海浪声、流水声、喇叭声、摩托车声、东西倒地、婴儿哭声、关门声、笑声等)

3.还有那些东西可以发出声音?它们的声音怎样?学生们充分举例、演示。 4.看录像(没有声音),老师在旁边用道具模拟声音。

师:录像上没有声音,老师用道具完成的(老师出示道具发出声响,分别让学生猜模拟的现象)

5.请学生到台前根据录像内容配上声音。(根据时间可几个同学一起表演) 6.各小组展示结果。教师及时评价,奖励。 创造声音

1.教师出示一个瓷碗,提问:怎样让它发出声音?

2.教师向学生展示几种方法,教师提示: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演示。 3.你能用桌子上的物品创造声音?任选一样,使它发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声音(学生讨论实践)

4.学生展示,教师评价。 演一演

1.每个小组讨论创编一个关于声音的故事,也就是说在表演中加上声音的模拟。

2.小组实践、模拟

3.小组展示,教师及时评价 模拟声音

1.师:上节课,我们用多种方法模拟很多声响,同学们,用你们桌子上的材料发声,模拟。

2.启发学生想象,创新,展示,评价。

3.用自己创造的声音为图片的“骑马”配上远近不同的马蹄声。 4.学生分组讨论、演习,教师随机评价。 5.学生演示。 做游戏

1.(出示图片)提问: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嘴里应该是什么声音?

2.学生回答、模仿、两个同学表演,教师随机评价。

3.小组同学一起表演,创设氛围。

“在大自然中,我发现了┅┅我听到了┅┅”主题表演

1.师:上节课结束后,我让你们到大自然中感受声音,并模拟声响,小组以“在大自然中,我发现了┅┅我听到了┅┅”为主题进行创作表演。

2.小组讨论、演习

3.小组表演,教师随机评价。

第二课时

《音乐里的声音》

教学目标:

1.通过配乐故事《金色小提琴》及相关器乐演奏片断的欣赏和歌曲的学习,使学生们对美妙的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2.初步感知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表演、歌唱的艺术手段创设情景,营造气氛,在多种综合艺术活动中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

4.感受音乐对情感的陶冶。 教学准备:

1.录音带(苗岭的早晨)、录象带(动物形象片段)、挂图、动物头饰 2.节拍器、录音机、若干打击乐器、多媒体 教学活动建议: 看一看:

看挂图,《金色小提琴》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讲故事:

教师介绍故事梗概,用神秘的话语给学生讲故事。(配乐〈苗岭的早晨〉) 听这段音乐像那种动物?(音乐片段)

学生回答,教师随即评价(教师出示简笔画)(狮子、老虎、大象等) 演一演:

分组进行故事创编的配合协作。经过讨论后,将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表演。

此环节可以让学生自由支配,并且分角色进行表演,以便提高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再创作的激情。

启发:想象这些音乐给我们画出了什么景象? 学生带头饰模仿动物,进行表演。(放音乐〈金色小提琴〉,在音乐声中学生进行表演。)在学生表演的基础上。

第三课时

《图画里的声音》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图画的观赏、理解、体会图画所表现的声音。

2.启发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凝固的图画流动起来,有声有色。 教学准备:空镜框、多媒体、教学活动建议: 节奏练习:

1.迪斯科热身舞。(活动,增添氛围) 2.(多媒体)节奏练习——小动物找家 3.集体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游戏:

1.老师在空镜框表演口形,说出一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猜。 2.老师导演两人哑剧小品片断,其他同学讲内容或情节。 演一演:

1.投影《拔河》、〈踢球〉两幅图画。小组自由选择,讨论、演习。 2. 用道具制造场景,小组进行表演。

3.教师随机评价,随时提示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4.再想象、创造,表演。 名画欣赏〈风雨鸡鸣〉

1.(投影出示第一幅名画)提问:想象一下,画中有哪些声音?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随机评价。 3.学生描述图画中的事物,发挥想象。 4.老师介绍这幅图画。 5.(多媒体)提问: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打鸣?这个环境安静吗?为什么?要为画配乐,应选择欢快活泼的,还是优美抒情的?

6.随合适的音乐,学生有感情的描述画中情景。 名画欣赏《吹笛少年》

1.(投影出示第二幅名画)提问:想象一下,画中有哪些声音?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随机评价。 3.学生描述图画中的事物,发挥想象。 4.老师介绍这幅图画。

5. (多媒体)提问:看图中人物,表情是安详的,还是痛苦的?如果配乐,应选择平稳的音乐,还是激动的音乐?

6.伴随合适的音乐,学生有感情的描述画中情景。 名画欣赏〈盲女〉

1.(投影出示第二幅名画)提问:想象一下,画中有哪些声音?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随机评价。 3.学生描述图画中的事物,发挥想象。 4.老师介绍这幅图画。

5.师生讨论编出妹妹对盲姐姐说的话,选择合适的音乐配乐 6.(投影放大图片)产生意境,小组分别表演情景剧“盲女”。教师随机评价,引导学生感受人文艺术,关爱、友情。

第三单元

我们的动物朋友

单元概述:

本单元是从音乐、戏剧切入的艺术课。本单元意在通过一系列活动,分辨不同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情感,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在音乐欣赏、音乐表演、戏剧表现等活动中展开联想、想象,萌发创造的意识,展示自己的特长,领略合作的愉快,建立自信心,尝试成功的喜悦。

第一课时

猜猜我是谁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动物,能比较准确地、传神的绘制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典型特征及神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表现,体验成功的乐趣。

2.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大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提高对艺术要素的感知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

1.动物录象、图片、图书、玩具、模型等 2.有关动物谜语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做好课前准备。

猜一猜:

长长的鼻子,

白胖的身体, 大大的身体,

黑眼睛,

耳朵像扑扇,

最爱吃的是竹子。

四肢像柱子。

) 我的脖子最最长,我还穿着花衣裳。(

看一看:

播放动物的录象,请学生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 它长的什么样?

你能学学它的叫声吗? 你能学学它走路的样子吗?

说说发生在它身上的有趣的事情。 课堂拓展:

将自己的作品与你的家人共同分享。 小组合作的作品可以留在学校留念。 听一听,唱一唱:

1.播放《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让学生说说歌词中唱了哪些动物。

2.听唱法学习歌曲,学生先唱唱自己喜欢的乐句。再熟悉歌词的基础上,逐渐学习整首歌曲。

3.学生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

4.学生自己设计动作,扮演喜爱的动物,结合歌曲创设情境,进行演唱。

第二课时

鸭子拌嘴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快慢和音色在音乐表达中所起的作用。养成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

2.能用比比划划和将故事的方式描述音乐所表达的情景,感受音乐的魅力。 3.尝试用可视符号记录简单的节奏,养成良好的演唱习惯。 教学准备:

1.打击乐曲《鸭子拌嘴》音乐片段 2.《鸭和鹅》歌曲的录音磁带

3.镲、锣、鼓、木鱼等若干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1.观察与讨论:仔细观察图片,谈论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

2.讲述:学生根据讨论结果,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讲故事,其他学生补充或提出不同观点。

3.观察与比较:教师出示四种打击乐器,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怎样演奏?每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

4.实践:学生自由选择乐器进行演奏,感受其不同的音色,掌握演奏方法。 5.欣赏:不同乐器发出的高低、长短、强弱、快慢的声音组合在一起也能为小朋友讲述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引导学生认真聆听。

6.观察:仔细观察用可视符号记录的简单节奏,说说有什么特点?

模仿:教师拍击节奏,学生看节奏进行模仿拍奏,逐步掌握用可视符号记录的节奏的拍击方法。

7.朗诵:根据节奏有感情的朗诵儿歌《鸭和鹅》,注意吐字清晰。

8.模唱:教师弹奏,学生仔细倾听,并用“噜”唱出歌曲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音乐感受力。

9.演唱:采用接龙的形式巩固歌曲,指导学生用优美、自然的声音进行歌唱活动,并自由结合分角色演唱歌曲。

10.创编与表演:学生分组根据歌曲内容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并进行表演,使学生建立表演的自信心,体验创作的乐趣。

第四单元

神 奇 的 天 空

单元概述:

本单元共设有《我心中的太阳》、《月亮和星星》、《美丽的彩虹》和《会变的云朵》四个课题。课题采用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和游戏方式,让他们在歌唱、舞蹈、表演等艺术活动中,感受到艺术与大自然的关联与表达他们的想象和情感。

第一课时

我心中的太阳

教学目标:

1.通过设问“太阳出现在白天还是夜晚”问题,让学生们自问自答激发他们丰富的艺术想象和主动探索宇宙奥秘的动力。

2.“M.A.L”综合艺术感教学,让他们在歌唱、舞蹈、表演等活动中,感受到艺术与大自然的关联并清楚地表达他们的情感。

3.通过与学生一起探讨宇宙与人的关系,让他们自发地感受到从小要热爱科学。从而立志“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1.《太阳》与《太阳出来喜洋洋》歌曲录音带。 2.故事《九个太阳》

教学内容:心中的太阳——《太阳》 教学过程:

1.猜谜,引课题。

有个老公公 面孔红彤彤 他来天就亮 他走黑洞洞 (

) 2.讨论:

“太阳什么样儿”“为什么太阳出来暖洋洋”“人们的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时间、地区来讨论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学生会说“太阳是圆的”“太阳能发光、发热所以太阳出来大家就会感到暖洋洋”“太阳在晴天出现“等等;也许还会说出夏天的太阳带来炎热等不利因素。

3.学习歌曲《太阳》、《太阳出来喜洋洋》感受其情绪。明确四川人们那么喜欢太阳是因为那里经常见不到太阳。

请学生说一说心中的太阳是什么样的? 4.欣赏儿歌《太阳》、《太阳出来喜洋洋》、故事《九个太阳》

5.小结: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太阳,太阳可以为我们带来温暖与光明,世上的一切都离不开阳光雨露,但有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如:高温干旱、炎热干燥,连续的暴雨引起洪水泛滥等等,同学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征服自然为人类服务。

第二课时

月亮和星星

教学目标:

1.通过设问 “星星为什么要眨眼睛”问题,让学生们自问自答激发他们丰富的艺术想象和主动探索宇宙奥秘的动力。

2.“M.A.L”综合艺术感教学,让他们在歌唱、舞蹈、绘画、表演等活动中,感受到艺术与大自然的关联,能主动运用线条、色彩、节奏、形体律动等艺术要素,来清楚地表达他们的情感。

3.通过与学生一起探讨宇宙与人的关系,让他们自发地感受到从小要热爱科学。从而立志“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打击乐器 响板 串铃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做好课前准备。 2.讨论:你见过的月亮都是什么样的?在什么时间出现? 3.故事《月亮的脸》:知道月亮有阴晴圆缺的变化

4.练习节奏:儿歌《月儿》的律动游戏。运用手中的响板、串铃来伴奏。 5.学习歌曲《小小的船》讨论:当你乘上“月亮之船”你会看到什么景色? 6.课下延伸:全体参与做一串“幸运星”来祝福苦难中的非洲儿童与即将遭受战争炮火的儿童们幸福、平安。

课题三

会变的云朵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白云飘飘》让学生感受3/4拍歌曲抒情优美的特点,并根据此旋律创编出与白云有关的歌词再用串铃与三角铁参与歌曲伴奏,掌握3/4拍歌曲的强弱规律。

2.表演《白云飘飘》让学生在愉悦的角色转换中弄明白白云变化多端,乌云来了会下雨的道理,在表演中了解云和天气的变化。

3.学习歌曲《白云飘飘》让学生感受3/4拍歌曲抒情优美的特点,并根据此旋律创编出与白云有关的歌词再用串铃与三角铁参与歌曲伴奏,掌握3/4拍歌曲的强弱规律。

4.表演《白云飘飘》让学生在愉悦的角色转换中弄明白白云变化多端,乌云来了会下雨的道理,在表演中了解云和天气的变化。 教学准备:

1.节奏乐器:串铃、三角铁 2.头饰:白云、乌云 3.录像:云的变化 4.歌曲《云》《小雨沙沙》 教学过程:

一、看录象、长知识

提问:天空中飘来了什么?(点击大屏幕)生答(白云)白云长的什么样儿?仔细观察白云发生了什么变化?(点击大平幕)生答(乌云)变成乌云要怎样了?(点击大屏幕)生答(下雨了)下雨会发出怎样的声音?(用手中的打击乐器模拟下小雨的声音)感受3/4拍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二、学习歌曲《白云飘飘》、《云》。

用手中的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分组讨论怎样加入伴奏更好听?

三、演一演:

做头饰(白云、乌云)然后戴上头饰表演。

四、创遍歌曲《白云飘飘》的歌词,请有创意的同学到台前演唱。

五、讨论与欣赏:

晴天云是怎样的?复习歌曲《白云飘飘》欣赏歌曲《云》出现乌云会怎样?欣赏歌曲《小雨沙沙》

六、说一说:

你最喜欢的自然现象,你还知道那些自然现象,你的理想是什么?(启发学生说出本单元学过的自然现象及他们熟知的风、雨、雷电等现象,鼓励他们从小立志搞科学研究,长大为人类做贡献!

第五单元

一起玩玩具

单元概述:

爱玩,是所有孩子的天性。玩具是他们的亲密伙伴,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玩具寄托了孩子们的情感、想象,呼唤着他们的好奇心。在玩玩具中,孩子们学习了生活与交往。小学生与幼儿玩玩具的区别和不同意义,在于他们是从参与、表现、创造的角度玩玩具,注重在艺术要素、艺术形式方面感受艺术美。本单元通过对玩具的观赏、交流、模仿和表现,使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单元活动以玩具为载体,创设多样的“玩法”,挖掘“一起玩”的内涵,使学生从自我中心走向与他人共处。在学生活动中通过交换着玩玩具,自己动手做着玩、创造性地玩„„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懂得相互欣赏和共同分享。

第一课时

玩具兵进行曲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表演中能初步运用简单的戏剧要素(如角色、语言、声调等),以“玩具的故事”所展现的快乐与忧愁、幸福与悲伤,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发展学生的即兴创造能力,感受表演、合作的乐趣。

2.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演唱《玩具进行曲》感受音乐的情绪和节奏特点。在交流与表演中,学习用简单明白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

1.适合表演的音乐片断、头饰、面具。 2.《玩具兵进行曲》、《玩具进行曲》录音带和节奏谱等。 教学过程:

一、创编玩具故事

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玩具,和学生共同设置“主题”,创编“故事情节”。主题设置可以是:“快乐的玩具家族”、“小熊胳膊断了”、“X X 和X X X的故事”等。可将创编的故事在各自的小组里讲一讲,由其他同学帮忙补充、润色,再讲给全班同学听。

二、扮演玩具“角色”

指导学生利用玩具将生活中的体验、情景,结合想象,用形象的动作、声音、表情等,进行戏剧表演。

三、表演才能展示:

为学生提供几个音乐片断,根据表演的故事情节,由学生选择为主题情节配乐。启发学生感受音乐情绪对戏剧情节的烘托作用。

四、讨论

鼓励他们利用玩具的行走进行即兴表演。教师设计提问,例如:“你的玩具会走吗?”、“你的玩具为什么这样走?”等。

五、模仿

“假如你们都是玩具兵,那该怎样行走?”有了“兵”的概念,学生的表演会有一些变化,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士兵行走的神、形、声,并让学生进行多种尝试、表现,体会进行的步伐和以之适应的节奏。帮助学生感受进行曲的节奏和风格特点。

六、欣赏《玩具兵进行曲》及演唱《玩具进行曲》。感受情绪和节奏特点(活泼欢快的、行进的节奏)。

学生根据对音乐的想象,分段进行“玩具兵”造型、动作、活动的设计,然后交流表演。如“玩具兵方阵”、“检阅玩具部队”、“玩具兵队列表演”等。

将乐曲中的鲜明节奏用简单打击乐器敲击、口技声音或利用身体拍及进行节奏模仿和感受稳定速度的练习。节奏型模仿以教师敲击、学生记忆掌握进行。

同时教师还可根据学生能力做多声部节奏练习。

学生选择喜欢的艺术活动方式,再现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在对音乐节奏体验、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多地感受和表现音乐情绪。如:学生将自己设计的“玩具兵”形象画在纸上,做“指偶”游戏,多人进行合作表

演等。

第六单元

《过新年》

单元概述:

新年,是一年的开始,新的祈望由这里萌生,新的希望从这里起飞。新年是中华民族盛大的节日。每年的团圆、祝福、欢庆、欢乐,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庆典文化。锣鼓喧天,礼花齐放、龙腾狮舞、花灯锦簇,这些特有的五光十色的民俗活动,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和遐想。使他们受到民族艺术文化的熏陶。那团圆的笑声、大人们的祝福、拜年的礼节、新年的礼物,更让他们享受到温馨的亲情、友情。过年,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特别的快乐和满足。

本单元包括“新年真快乐”。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歌唱、舞蹈表演、绘制等艺术活动,综合多种艺术手段,表现自己对春节(新年)的认识和感受,从中了解中华民族或本地区与新年有关的民俗文化、体验浓厚的亲情和友情。

第一课时

新年真快乐

教学目标:

1.通过听、看、说、唱,感受过新年的喜庆气氛。 2.学习基本的秧歌步,创编锣鼓节奏。 教学准备:

1.录音带、录音机、光盘或者挂图

2.与春节的相关物品(食品、玩具、礼品、用品等) 3.录音带、录音机、光盘或者挂图

4.与春节的相关物品(食品、玩具、礼品、用品等) 教学过程:

一、听听说说迎新年

1.聆听:〈春节序曲〉营造氛围,调动学生情绪,引出“过年了“的主题。 2.联想:由〈春节序曲〉想到哪些过年的情景。

3.感受:通过观看有关春节活动的录像、图片,感受过新年的喜庆气氛。 4.讨论:新年时自己印象最深或最愿意做的事情。 5.欣赏:歌曲〈过新年〉并学唱,进一步感受过新年的喜悦心情。

6.再讨论:借助什么可增添歌曲的气氛,引发学生创作锣、鼓、镲的伴奏型。

7.表演:配合锣、鼓、镲,使学生兴趣盎然的大胆表现。增添歌曲的表现色彩。

8.评价:评评谁的锣鼓节奏好,全班一起分组进行。

9.其他选择:让学生准备有关过年的风俗故事、民间传说,课上互相介绍。表演放爆竹、拜年等习俗。听赏表现过新年的歌曲、乐曲及各地的民歌小调。

二、跳跳演演过新年

1.感受:播放与春节有关的秧歌、舞龙、舞狮、跑旱船等节目的录像,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重点播放秧歌的录像。

2.提问:秧歌舞的情绪、道具及典型的动作。

3.参与:让学生手持自选的道具(彩绸、彩带、手绢)愉快的学跳秧歌基本步。

4.建议:让学生自由选择打击乐器或口念锣鼓节奏进行伴奏。 5.欣赏:歌曲《过新年》,合上秧歌步。

6.表演:在歌曲《过新年》的欢快音乐的伴奏下,在欢庆锣鼓声中,师生边歌边舞,进一步感受新年的喜庆气氛。

7.评价:给表现好的学生肯定、奖励。 8.其他选择:鼓励学生进行舞龙、舞狮的游戏。

校园音乐剧

小熊请客

教学目标:

1.参与戏剧性表演活动,承担角色,能自信的表演,并学会相互合作,体验表演的乐趣。

2.在综合性活动中,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唱奏音乐作品,体验不同情趣。

3.识别主要人物、动作、神情的特点,简单讲述故事大意,教育学生爱劳动、有礼貌。 教学准备:

1.童话歌舞剧《小熊请客》,动物头饰若干。 2.歌曲《到小熊家里去》、《我才不带你》、《朋友来了多高兴》磁带 课型:综合表演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做好课前准备。

2.倾听:教师出示小熊,激发听故事的兴趣,教师提出问题,请学带着问题听故事。

3.描述:学生描述故事大意,如小熊请了哪些朋友做客?他们在路上碰到了谁?他们说了些什么?启发学生讲述小动物出场的顺序,并学讲小动物的对话。

4.欣赏:听音乐,说说是什么动物出现了?他们说了些什么?他们说话时是什么样子?

5.模仿:听音乐,模仿小动物的神态和动作、表情。 6.再欣赏:欣赏木偶剧《小熊请客》,感受音乐,熟悉故事。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7.模唱:学生模唱歌曲《到小熊家里去》,指导学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

8.朗诵:按照节奏读歌曲的歌词,注意咬字、吐字清晰、准确。 9.演唱:学生分角色演唱歌曲,体验歌曲情绪。

10.讨论:怎样为歌曲编配动作?结合歌曲情绪内容,想象小动物的神态、动作。

11.表演:分组表演,承担自己喜欢的角色,自信的表演,体验表演的乐趣,并学会互相合作。(其他歌曲教学 方法同上)

第19篇:小学一年级上册拼音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拼音教案《b p m f d t n l》 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是八个声母b p m f d t n l,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兔及一个相关的词语。第二部分是b p m f d t n l的书写格式及笔画笔顺,红色标出的是字母的第一笔。第三部分是认识的五个二类生字。第四部分是拼音练习。第五部分是一道巩固拼音和汉字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1、学习b、p、m、f、d、t、n、l四个声母,要求读准音,认清形正确抄写。

2、学习音节的四声,要求带调拼读音节

3、学认5个二类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1、b p m f d t n l的发音及音节的拼读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n l的发音及n l的拼读是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拼音卡片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b、p、m、f并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ɑ、o、e、i、u、ü带声调读。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声母。

二、学习声母

看图学习声母b、p、m、f(多媒体打出)指导发音。

1.引导观察说说b和p两个声母在字型上的相同与不同点。

2.教师边读边在四线格上范写

3.学拼读音节 b-ā=bā(八斤)b-á=bá(拔河) b-ǎ=bǎ(把手)b-à=bà(爸爸)

4.教拼读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 两音相拼猛一碰

5.练习拼读:b-ɑ b-o b-I b-u p-ɑ p-o p-i p-u m-ɑ m-o m-I m-u f-ɑ f-u 6.拼读书中的词语:广播、上坡、摸人、大佛

7.巩固:读卡片上的声母b、p、m、f 抄写声母b、p、m、f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b、p、m、f、ɑ、o、e、i、u、ü

2、学习d、t、n、l四个声母

3、进一步掌握拼读音节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请孩子们抢答字母卡片上的声韵母和音节,复习拼读歌谣

学习新课 1.学习声母d,通过熟字“大”(出示河的图片)认读声母,师领读,通过书上的图来记忆d的写法,师在四线格上范写,学生书空, 学习d与ɑ、e、i的四声相拼

2.学习t:出示小兔图片学习发音,出示鱼图记忆写法,学习t与ɑ、u、i的(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原文地址http://www.daodoc.com/)四声相拼

3.类似的方式学习n、l

3、小组练读音节,开火车读

4、练习抄写d、t、n、l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学过的8个声母

2、会认5个二类生字

3、处理课后练习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认读8个声母卡片,拼读音节卡片:学认5个二类生字:广、兔、女、草、河 课后练习:读熟这些音节 连一连:mǎ、mù、bā、bù、lì、dà、nà、fū、pí、tǔ

板书设计:

b、p、m、f、d、t、n、l

听广播bbb,爬山坡ppp,两个门洞mmm,一根拐棍fff。左下半圆ddd,鱼儿跃起ttt,一个门洞nnn,一根小棍lll。 小鸽子ggg,小蝌蚪kkk,一把椅子hhh,一只母鸡jjj。7个气球qqq,切西瓜xxx,像个2字zzz,小刺猥ccc。小蚕吐丝,织毛衣zhzhzh,吃东西chchch。 石狮子shshsh,一轮红日rrr,一个树杈yyy,一只乌鸦www。 ” “双门„m‟,单门„n‟”“拐棍„f‟,伞把„t‟。一根小棍„l l l'

第20篇: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人教版]

13、古诗两首(何红霞)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本课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有积累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

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4月3日下午第一节) 教学内容:所 见

一、看图激趣。

图上画了谁?他在干什么?

二、初读感知。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三、再读感悟。

1、讨论自学中的疑难处,教师相机点拨。

4、教师范读,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3、课件情景,帮助理解诗境。

四、熟读成诵。

1、教师简述诗意。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诗意练习背诵。

五、展开想象:

牧童捉到蝉了吗?

五、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黄”字。

第二课时(4月4日上午第一节) 教学内容:小 池

一、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同桌讨论词义。

3、学生提问自学不能解决的字词,教师作简要解答。

二、简单讲述诗意。

三、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读。

3、结合课件,进入诗境。 初夏的早晨,阳光灿烂。我们来到一个幽静的小池边,只见水池中已经长出了一些嫩绿的荷叶,有的荷叶还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动,池水非常清澈,倒映着浓密的树阴。这时候,飞来几只蜻蜓,有一只飞累了,落在尖尖的荷叶上休息。

4、引导朗读。

5、练习背诵。

四、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闭”

五、总结全文。

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们不仅欣赏了很多夏天的图片,认识了很多夏天特有的动植物,还积累了不少有关夏的词语,特别是描写夏天景色的诗词,孩子们对这些很感兴趣,有的认为大开眼界,有的早已经知道了,经过今天的学习,他们知道了什么叫积累,不过,他们记得还不牢,有些词语,还不知道怎么不运用。什么时候该给他们准备一个积累好词佳句的笔记本?

小学一年级上册古诗教案模板
《小学一年级上册古诗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