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小学数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09 07:35:46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长方形面积计算教案

长方形面积计算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3.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两组长方形,第一组等宽不等长,第二组等长不等宽。2.问:每组中两个长方形哪个面积比较大,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谈话:通过我们对两组长方形的观察,发现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宽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宽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长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这说明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那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同时也研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二、交流共享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卡片,四人小组合作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然后一起看一看摆成的每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再分别填写在表格里。

学生小组合作摆长方形,互相交流,各自填表。

展示部分小组填写的表格。

问:每个长方形中正方形卡片的个数你们是数出来的,还是算出来的,说给大家听听。表中长方形的面积的平方厘米数与所用卡片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三、例题教学。

1、出示左图,谈话:要求你们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再量出它的面积,想一想,量长和宽用什么工具?量面积用什么量?怎样量?

学生动手测量左图。 谈话:你测量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在小组内交流。

2、出示右图,谈话:这幅图你打算怎样测量它的面积?每人各自在书上测量,如果面积单位不够用,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无法解决可与同学商量。

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样量面积的?(可以沿着长摆一行,共5个面积单位;沿着宽摆一列,共用4个面积单位,说明每行5个面积单位,可以摆4行,一共20个面积单位,面积是20平方厘米。

3、归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谈话:通过刚才的一系列操作活动,你们是不是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的关系。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在小组内讨论。

指名回答,根据回答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讲述:这就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了更简明,我们还可以用字母表示这个公式,S=a×b。在这个公式里,S表示什么?a表示什么?b呢?

问: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你能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释一下刚上课时我们讨论的两组?形为什么宽相等、长越大面积越大,长相等、宽越大面积越大吗?

小结:要从一个长方形上剪下最大的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宽相等。

4、完成教材第69页“想想做做”第10题。

教师先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在小组中讨论:要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必须先求出什么?使学生明白要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必须先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一行摆几个 × 摆几行

长方形面积= 长 × 宽

S=a×b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引导学生对面积的推导,一步步引导学生一行个数,行数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关,采取知识的迁移和转化,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

推荐第2篇: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教学内容: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现代小学数学》第六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形成过程,并且会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通过对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形成过程的理解,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及思维的深刻性.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掌握和初步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形成过程.

教学用具:

电脑、每个学生6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直尺、米尺、卷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提问.

(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面积单位?

(2)这些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

(3)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有多大.

2.说出下面图形的面积.(电脑演示)

画面一:

问: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是20平方厘米?

生:一排有5个1平方厘米,有4排,一共有20个1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20平方厘米.

问: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数的?

(先移动成为长方形再数)

设疑: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为什么答不出?你能想想办法吗?

导语:有些长方形的面积用数方格的办法数不出来,有些面积比较大的,如长方形操场,教室地面,用摆的方法也很不方便.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找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一起研究.[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计算]

二、探讨新知.

1.理解长宽.(抢答)

问: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

问:为什么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

生:因为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沿长边依次摆6个小正方形,长是6厘米.

沿宽边依次摆3个小正方形,宽是3厘米.

问: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能知道长、宽与什么有联系吗?

生回答后师总结:一排摆几个,长就是几厘米;摆几排,宽就是几厘米.表内板书:[长(cm)宽(cm)]

2.实践感知.

师:请你用6个1平方厘米摆一个长方形.(师巡视)

汇报你是怎样摆的?(生说师板书)

3.观察讨论.

讨论:仔细观察表格内长、宽、面积的数据,2人一组讨论:长、宽与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初步得出结论:长方形面积=长×宽

4.深入探讨.

师:所有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乘以宽吗?我们再来研究一个例子.2人一组用12个1平方厘米摆成长方形,比一比哪组摆的方法多.1个同学做记录.

师巡视,汇报结果如下:(电脑演示,可让学生操作)

问:这些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你能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

如果用S表示面积,a表示长,b表示宽.字母公式是:

[板书:S=a×b]

5.释疑

师:复习中画面七那个长方形你能准确地求出它的面积了吗?

生:先测量长和宽再计算.

三、巩固练习.

1.直接列式计算.(口答)

2.判断对错.

(1)5×2=10(dm) ( )

(2)(5+2)×2=14(dm) ( )

(3)5×2=10(dm2) ( )

(4)2×5=10(dm2) ( )

反馈:(1)为什么错?

(2)求的是什么?(周长)你能指一指求的是哪里吗?

(3)求的是什么?请你指出来.

(4)为什么对?

3.动手实践.

师:教室里有很多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请你测量并计算它们的面积.

步骤:(1)各组讨论分工(测量、记录、计算).

(2)汇报分工情况.

(3)分小组进行测量.

(4)反馈交流.

选测量正方形的小组,问:长和宽相等了,是什么形状?你能总结出求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板书: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S=a×a]

4.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看书、释疑)

5.思考题.

求阴影面积?单位:cm2

(多种方法解答)

板书设计:

推荐第3篇: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3—124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八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师准备卷尺,生准备一张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2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说一说面积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2、让学生说一说学过的面积单位,并比划一下它们的大小。

二、新课。

1、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让生拿出准备好的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一下它的面积。生摆完后问:一共摆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沿长边摆几个正方形?沿短边摆几个正方形?

根据生的回答,是在黑板上画出图形(画长方形时用1分米表示1厘米):

师问: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几厘米?沿长边一排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是几平方厘米?每排正方形的个数与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几厘米?沿宽边摆里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排数与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一共摆了多少个正方形?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答,师小结并板书: 5×3=1

5长×宽=面积

2、练习。“做一做”的题目,让生先量出它的长和宽,再计算它的面积。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二十八的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多少厘米,再计算。

2、做练习二十八的第2题。

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做练习二十八的第3题。

先让一生与老师共同测量出黑板的长和宽,再让生计算。

四、作业

练习二十八的第

4、5题。

推荐第4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教案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在本单元中,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等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的操作实验,因此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的课题,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的这些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过去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把重点都放在应用公式计算上。现在的教学应该把精力放在探索面积计算公式上。因为接受和按公式计算并不困难,而探索这些求面积的公式,有利于发展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让学生在探索公式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充满着研究和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想象推理,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建立从形到数的表象,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理解、建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尝试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体验动手实践的快乐,体验探究分析的乐趣,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分析推理能力。 【设计理念】

1.关注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是刻板的,而公式的再创造过程却是鲜活的、生动而有趣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计算公式、会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研究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通过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自己探索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感悟到“长×宽”的算理,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2.关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和基本结构在头脑中形成的概括化得形象。它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探究长方形面积公式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借助不同方法反馈沟通的过程,从具体形象到半抽象到抽象,从形到数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引入阶段 1.眼力大挑战

(1)用 1厘米长的线段,去估计5厘米长的线段。

(2)把线变成面,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估计一个面积是15平方厘米的长方形。 2.过渡:你有办法准确知道这个图形的面积吗?咱们来动手研究一下。

【设计意图:以线引面,将长度单位的测量的基本活动经验迁移到平面图形的面积测量上来,激起学生动手操作的愿望,并为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主动探索长方形面积的方法做好铺垫。】

二、操作探究

(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1.出示活动要求

(1)同桌商量:准备怎么测量长方形的面积。可以摆一摆、画一画或量一量。 (2)动手操作,把方法在练习纸上表示出来,并保留住你的方法。 2.同桌合作,动手操作 3.汇报反馈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可能全摆满,有的学生可能只摆长和宽,有的学生可能不摆,只量出长和宽就知道面积啦。老师先给予肯定,然后分层展示反馈。

第一层:展示全摆的学生作品。

组织: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呀?你是怎么数的?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可能一个一个数,有的学生可能用乘法数。

重点反馈第二种方法:5表示什么意思?(板书:每行摆的个数)3表示什么意思?(板书:摆的行数)

小结:用每行的个数乘行数算出它的面积。

第二层:展示只摆了长边和宽边的学生作品。组织:这样摆,谁看得懂? 反馈:谁还会想象?上来指一指?

课件演示

小结:他们用了这么少的小正方形同样能想象出每行摆的个数和摆了几行。

第三层:展示画的方法。

组织:这位同学的方法更有意思。你们能看得懂吗? 引导:为什么5个空格就能摆5个? 课件演示

小结:原来不摆也是能想象出每行摆的个数和摆了几行。

第四层:展示量的方法

组织:这种方法,谁又看懂了?我来采访看。

引导: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怎么乘一乘就能求出面积啦? 课件演示

小结:原来用量也是能知道每行摆几个,可以摆几行,太牛了。 4.沟通四种方法的联系

课件展示4种方法:你有什么发现?你觉得哪种方法操作最简便?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借助不同方法反馈沟通的过程,从具体形象到半抽象到抽象,帮助学生真正建构长方形的面积等于每行摆的正方形个数乘上行数,从形到数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想象推理,概括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学生活动:请同学们量出2号长方形的面积并说说道理。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可能一个一个摆,有的学生可能用先量再计算。 2.汇报交流

重点反馈:你是怎么想的?

3.概括公式:我们求了这么多长方形的面积,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可以长乘宽? 强调:知道了长就知道每行摆几个,知道了宽就知道摆这样的几行。(箭头)

【设计意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所有面积公式的基础,小学阶段又不能证明,只是一种公理化,因此用一个例子是不可靠,需要大量的数据来验证。本环节,除了让所有的学生应用每行摆的正方形个数乘上行数方法之外,还要借助具体的数据,想象,推理,概括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再次让学生意义建构面积中长×宽的内涵。】

(三)变化迁移,探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1.计算长9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 2.把长方形变成长7厘米,宽5厘米的。

反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面积怎么变的?如果我把宽变短,面积会怎么变? 【设计意图:在数轴上显示图形计算面积,借助计算变化的长方形面积,让学生观察发现长不变,宽每减少1厘米,面积就减少9平方厘米的规律,使长方形面积公式中长和宽的涵义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同时,深刻感受长方形的面积和长、宽之间关系。渗透数形结合和函数思想。】

3.把长方形变成5×5的正方形,计算面积。反馈: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可能说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有的学生可能说正方形的面积=边长×4。

引导:5×5或5×4

概括: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设计意图: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基本观念有两条:一是儿童的认识是在主客体的互相作用中形成的,应十分强调活动;二是主体的认识一种主动、积极的建构过程,其中“同化——顺应——平衡”是建构的基本环节。这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将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纳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中,也只有经过学生自己探索概括的知识,才能真正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优化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取得了认识上的平衡。】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什么?揭题。

三、拓展应用

1.基本练习:边长为6米的正方形花坛,算出它的面积。

2.变式练习:有个长方形花坛它的面积和这个正方形一样的,它的长是9米,宽是多少米?

分析:为什么可以用36÷9 3.开放练习:面积是36平方米的花坛可以长成长是9米,宽是4米的长方形,也可以长成边长是6米的正方形,那么一个面积为36平方米的长方形花坛还可以长什么样子?

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3个练习的设计简约有效,既统一,又层层递进,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此外,借助开放的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拓展延伸:宽不是整米数的面积计算。

讨论:面积36平方厘米我非要每行画8个,可以画几行?

提升:其实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不仅适用于整数,它同样可以用于小数、分数等,当然我也可以把大的单位面积换成小的面积单位计算。

【设计意图:在整个面积推导过程中,受学情限制,我们总局限于研究整厘米数的长方形的面积,这不得不说是公理化建构过程的一个遗憾。为此,课末我们借助出现宽不是整数的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让整个研究更严谨。于此同时,凸显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它同样可以适用于长和宽是小数、分数的长方形面积计算。】

四、全课总结

我们一起来跟着课件静静地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每行的个数×行数=长方形的面积

5 × 3 = 15 7 × 4 = 21 6 × 4 =24 6 × 5 =30 „„

长 × 宽=长方形的面积 5 × 5= 25平方厘米 边长 × 边长=正方形的面积

推荐第5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一、教材分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面积和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好本课,是以后学习习近平面图形面积推导过程的重要基础,并且为学生进一步系统地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面积做好准备。

二、学情分析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之前,已经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但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心理发展仍处于行为把握阶段,不能抽象理解。他们有初步的数学学习经历,但指向性不明,方法不够恰当;有较强的活动和观察兴趣,但是活动缺乏有序性,观察度不够宽泛,概括、归纳水平差距较大;有小组合作意识,有表达意愿,但数学语言不够规范,小组合作效率有待提高。对于面积这一具有抽象特点的知识,探索、理解、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将成为他们学习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能区分面积和周长。

2、技能目标

经历面积公式的推导,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实验——发现——验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渗透事物间相互迁移类推的唯物主义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公式,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课我主要运用“情景创设法”,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理论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我运用了“摆一摆——猜一猜——验一验——用一用”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知道身边的数学问题随处可见,能把自己的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事情,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在学生的学习方面,我将小组合作探究作为首选。学生分小组进行“拼一拼”、“猜一猜”、“议一议”“验证”等活动,探索出长方形和正方行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六、说教学过程

1、复习质疑,导入新课

新课开始,出示两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2厘米和长7厘米宽2厘米)图片,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汇报关于长方形、正方形的已有知识、经验。

继而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图形,猜想一下哪个面积大?留下了一个悬念,导入了课题(板书课题)。

【教学设想:通过复习,唤醒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回忆,特别是周长、面积、面积单位、长度单位的记忆,为新知学习做好准备。问题的提出既引出了新课的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经历探索过程,概括归纳公式

接着探索刚才的问题,并提出新问题:你们能想办法求出它们的面积吗?小组合作对长方形的面积进行探讨。学生在这个阶段可能会采取用面积单位摆、画格子等较为直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教师进行演示并对学生的探索结果给予肯定。继而让学生猜想一下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该如何计算。

【设计意图:我认为“猜”是自古至今的一种很好的游戏,一种娱乐项目。通过猜测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们带着迫切的心情,想知道猜的结果是否正确,才能做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参与的主体地位。】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用面积单位摆各种规格的长方形,并填写记录卡。

提取3组以上操作数据,验证猜想,教师要作好小组操作指导工作。最后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经历了长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后,再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通过分析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即长和宽相等时,就变成了边长×边长,从而总结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边长×边长。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实验——猜想——验证——归纳——概括,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在不断的失误中进步,同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练习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对公式记忆深刻。】

3、寓练于乐,巩固新知。

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所以我还将练习设计成孩子们所熟悉的生活场景。创设同学们去游乐园的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中,然后组织相应的活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比较碰碰车场地和旱冰场地的面积谁更大些。

然后出示花草地示意图:游乐场有一块边长16米的正方形园草坪,想在中间修建一个边长4米的正方形花坛。请你算一算建好后草坪的面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本节课上到此时,学生已经开始倦怠,利用游乐场的情境能再次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更多学生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中,设计一些有层次的练习题,并运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既记忆了公式、初步解决了实际问题,又缓解了学习的疲惫,可谓一举多得。】

4、拓展思路,启迪思维。

在本环节设计了两道具有一定难度,要进行反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题目,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设想:在掌握新知的基础上,激发新的思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学习数学的喜悦。】

推荐第6篇:长方形面积计算说课教案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是新教材三年级下册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的特征以及初步掌握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是图形面积开始,也是以后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面积计算打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能探索总结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计算公式

2、会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

3、做到认真操作、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三、教学重点:

能探索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四、教学难点:

探索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五、说教法:

依据尝试教学理论和新课标的改革,本节课采用尝试教法,同时利用多媒体演示教学方法。如:让学生在小组里用学具任意摆出三个不同的长方形,并把数据填入表里,再量出给出的长方形的长、宽,量出它们的面积。通过这两次活动,使学生出步体会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

六、说学法:

1、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2、动手操作学习的方法。

七、说教学程序:

1、首先出示媒体长方形,并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出它们的面积,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长、宽个是几厘米?这样为学生下步的动手操作创设情景,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2、导入新课

(1) 面积小的长方形可以用小正方形摆出它的面积,让学生想一想,如果想知道大的长方形的面积用这种方法行吗?揭示课题并板书

3、学习新课:

(2) 手操作、初步感知

学生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领悟数学思想的方法,操作是不可少的。学生在操作中手、脑并用,充分感知形成表象。

(3) 直观演示,明确道理

充分发挥媒体教学功能,作到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形象思维提供了依据。较好地突破重点、难点。演示为:A、出示长方形面积24平方厘米(长6厘米、宽4厘米)。B、出示一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放在左边角注明边长为1厘米。

C、横着再放5个。D、左起按顺序纵着放其余的。F、实践操作。如:让学生说出长摆几个小正方形是几厘米,宽摆几个是几厘米,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让学生真正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4) 引导质疑,实际测量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还要重要,鼓励引导学生针对结论质疑。重点理解为什么用长乘宽就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呢?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看书自学的探索中,进而弄清为什么用长乘以宽就能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充分利用媒体演示,使学生明白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面积。为了使学生真正达到会运用的目的。我们让学生去测量,计算身边的长方形物体的面积的大小,通过动手学生就已经把所学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了。

推荐第7篇: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练习教案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练习教案》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58-59页 信息窗2 第6课时 教学目标:

1、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估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表面和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3、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重难点: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信息窗二的情境图,然后对学生说: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了,现在你们能计算一下小明的新家里每间房子的面积了吗?然后学生开始计算客厅、餐厅、卫生间、厨房、大卧室等每间房子的面积来帮助学生复习前两节课学过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再次让学生计算挂毯面积。

1、在小明家的客厅墙上有一个挂毯,你们还记得这个挂毯的面积是多少吗?动笔算一算。

对学生计算时出现的几种不同的情况分别进行板书: 10×10=100(平方分米)

10分米=1米

1×1=1(平方米)

10分米=100厘米

100×100=10000(平方厘米)

2、同学们出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最后的结果为什么不相等呢?这些面积单位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呢?小组讨论。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重点让学生说明为什么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你是怎么想的?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独立叙述出这其中的道理。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学生自己总结出前几节课学习的知识,发现薄弱环节以便在课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巩固。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本故事书封面面积约是4(

)。 一张IC卡的面积是46(

)。 学校操场面积约是450(

)。 文具盒盖的面积约是200(

)。

2、(1)一张长方形纸片,用面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摆,每排摆6个,正好摆了4排,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一间正方形餐厅边长8米,如果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去摆,每排摆(

)个,可以摆(

)排,餐厅的面积是(

)平方米。

(3)长方形面积=(

) 正方形面积=(

3、拓展练习

(1)下面的长方形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每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学校用50块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好了一个水池的底面。这个水池底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

(3)一张长方形纸片,长8厘米、宽6厘米。从这个 长方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怎样剪才能使正方形面积最大?剩下的是一个什么图形?)

4、课本上的自主练习。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练习

推荐第8篇: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案(版)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叫做小老虎,这位小老虎可喜欢照相了,他昨天照了一张大头贴,看!这张好片老师用手这么一拉,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1:面积变大了, 师:是吗?还有吗 生2:周长变大了变大了 生3:长变大了,寛也变大了

师:长变大了,寛也变大了,面积也变大了,那么长方形的长、宽和它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课题)

二 小组合作 主动探索

在刚才老师发给大家的信封当中,有一张小老虎的照片,还有12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还有一把尺子,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利用这些材料,想方法求出小老虎照片面积是多少。好,现在开始活动。 1, 学生小组合作,师指导

下面我请一个组的同学上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用什么方法把照片的面积求出来的。 摆正方形

用尺子量 4×3 长×宽

如果我想求课本表面的面积,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记算呢?

我看有的同学说是,也有的同学怀疑对不对?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

2 接下来的任务我们就来解决大部分同学的疑问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真的等于长×宽

接下来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这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观察一下长方形的长、宽,还有它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并且完成表格1,开始!

表扬33组,表扬22组。。。××组行了吗?好,那接下来我请一个同学代表他的小组来说说他们组是怎么摆的。 生1:长摆4个,宽摆3个小正方形

师:那你告诉同学们长是?宽是?面积是?这是你们小组的其中一种方法是吗?你先回去,我再请一个小组

生2:我摆的长方形长是6个小方形,宽是两个小正方形 师:是不是这种?(多媒体出示)那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宽是? 生:。。。

师:非常棒!感谢你们组,还有哪个小组想说的? 生3:把12个小正方形全部摆成一行。。。。 3 总结公式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张表格你发现了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有什么关系?

生:长×宽=面积

师:是吗?我们来看看第一个图形4×3=12 第二个图形6×2=12 第三个图形12×1=12 所以你得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结论? 生:长×宽=面积

师:非常棒!好了同学们现在我们通过实践证明了长方形的面积真的是等于?。。。那我们这个疑问是不是就解决了呀?(板书面积公式)一起读一读 4正方形的面积

小老虎为了奖励大家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可以变的图形,你看! (1) 这是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列式

(2) 接下来让那个这个图形变一变,你看,这是一个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

(3) 再变,这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 (4) 继续变,这个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有发现吗同学们? 生:长方形变成了正方形

师:那这个3是正方形的?(边长)这个3是?(也是边长)这个9是正方形的?(面积)所以,谁能告诉大家,正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 生: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师:我们一起来把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读一遍(板书) 三 强化训练 巩固提高

小老虎想挑战一下你们?有信心吗?

1 请你拿出练习纸,完成练习纸的第一题,把答案直接写在练习纸上,开始

推荐第9篇: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案

三年级数学研究课

执教:刘铭新

时间:2016年4月27日 课题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推倒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面积。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增强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准备15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支铅笔长18(

)。

练习本的面积约是2(

) 。 教室的长是8(

) 。

篮球场的面积大约是420(

)。

2、(教师出示A4纸)师:这张A4纸是什么形状?它的面积是多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66页例4。(1)摆面积

课件出示例4,请同学们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同学们可以用手中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小组合作)你发现什么?(正好能摆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摆小正方形的个数和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设想:是不是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宽”呢?它是不是适合所有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呢? (2)摆图形

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每个小组分别选出一个人摆图形和一个人填表。

小组合作完毕后,由各组汇报展示本小组通过拼摆后的填表结果,教师提问:通过拼摆和表格的填写,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让学生齐读并记住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3)量边求积

活动:先量一量,再计算它们的面积

a、学生独立测量P66两个图形的长和宽,再计算面积,师巡视指导。 b、学生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长和宽相同那是什么图形呢?”(正方形)在正方形里,长和宽相等,我们就把长和宽统称为边长。提问:那么你们知道正方形面积怎么求吗?

教师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学生齐读一遍

三、实践应用

1、完成P67上面的 “做一做”

2、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9 5 4 5

7 2

3、一块正方形菜地的周长是32米,这块菜地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四、总结延伸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推荐第10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初教院 07本2班 蓝萍 0731010221

课 题: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年 级: 三年级 课 时:1 教 具:长方形图片、1厘米长的小正方形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中渗透辩证思想、函数概念等。教学理念:

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了面积的意义,初步认识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物体或平面图形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亲自动手摆一摆,仔细观察,动脑筋想,从而推导出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在教案设计上,一步一步深入,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使学生自己悟出求长方形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巩固反馈练习的安排,考虑到对所学新知识的巩固、检查,又注意到新旧知识的联系。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入长方形的课外知识,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推导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启发谈话: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老师给同学们留了一道思考题。如果我们要测量学校的操场面积,用一平方米的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地拼摆,可行吗?(不可行) 那么,今天我们来研究科学地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学习新课

1.动手操作,弄清基本关系:每排个数、排数与总个数的关系(每排个数×排数=总个数)。

请学生拿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上面的长方形并数一数:一排摆了多少个小正方形?一共摆了几排?

学生操作时,老师把表格画在黑板上 ,并把学生的摆法(一排摆几个小正方形、摆了几排、一共摆了多少个小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依次在表格中板书出来。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操作成果: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一共有多少个?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出来的?

小结:前面讲过有多少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多少。所以可以用“面积”代替“总个数”,在表格图“总个数”下面写上“面积”(平方厘米)。

下面就用简便方法计算长方形面积。

2.想象操作,弄清过渡关系:长与每排个数、宽与排数的关系。 出示图片A:一个长为4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 老师提出要求:

(1)这个长方形长4厘米,沿着长边,一排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不用动手摆,脑子里想一想,如果长方形长5厘米、10厘米……一排可以摆几个呢?最后,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 小结①“长”可以代替“每排个数”,老师在表格中“每排个数”下面写出“长”(厘米)。

(2)这个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沿着宽可以摆这样的几排呢? 小结②“宽”可以代替“排数”,老师在表格中,“排数”下面写上“宽”(厘米)。

(3)要求学生快速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并说说是怎样算出来的。 3.理解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的关系

出示图片B:一个长为10米,宽为8米的长方形

(1)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求出来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2)学生讨论后,老师引导学生对照表格,请仔细观察,再回忆一下,刚才的图A、图B,你发现了什么?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最简单的)谁能概括出来?

(3)学生总结归纳出:长方形面积=长×宽(老师板书) (4)出示例题并让学生自己解答,做完后要求学生互相交换检查。

三、巩固反馈

1.填表.(学生口答) 2.选择正确答案。

(1)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宽3厘米,面积是(

) A.18厘米

B.18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面积是(

) A.32分米

B.32平方分米

3.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8米,宽是6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要想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长和宽)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面积)计算长方形面积应该注意什么问题?(长和宽的单位名称要先统一)

4、课外延伸 〔长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叫做长方形(也叫做矩形)。例如:下图是长方形ABCD. 长方形有如下的性质:

(1)四个角都是直角,即∠DAB=∠ABC=∠BCD= ∠CDA=90°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即AB=CD,BC=AD (3)对角线相等并相互平分,即AC=BD, AO=CO,BO=DO 一般把长方形中较长的一边叫做长,与长相邻的一边叫做宽,如果长和宽分别用a和b表示,那么长方形的面积S=ab,也就是说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第11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97-98页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本课遵循这一理念,力图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寻找计算方法并推导面积公式实际应用三个环节组织学生实验操作、观察、比较、公式推导、验证结果等,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教学,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数学课堂成为生活与数学和桥梁。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比较发现并验证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能力目标: 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勇于探索和实践的良好品质。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创造意识。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理解掌握并能正确应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结构:利用网络课件,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结构进行教学。教具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网络运行课件一套、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学具准备:学生每人自制2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6个大小不相等、形状不相同的长方形、直尺、卷尺各一支,每组一部计算器。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考一考你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愿意接受老师的检验吗?请看屏幕:(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3)出示一个长方形纸板,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一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怎样去测量?(电脑演示测量的过程)学生说出则量的过程。2.操作课件,激趣导入。师:下面请听一段童话故事。操作:(猫哥哥和猫弟弟绿化草地,为了谁的面积多而争吵起来。)提出问题:同学们,你能做一个公正的裁判,为他俩决出胜负吗?学生自己操作课件,用数方格的方法开始为猫哥哥和猫弟弟做裁判。师:同学们,用数面积单位的方法,可以得到这两个长方形草地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要测量学校的面积、高楼墙面的面积、飞机场的面积、北京**广场的面积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个去量,那可太不现实了。于是聪明的人类在数面积单位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既简单又科学的方法。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提出问题、确定目标1.师: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哪些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归纳:(1)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方法是什么?(2)学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有什么用?师: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还可真多呢,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进行学习,希望大家勤于动手、动脑,共同来解决。

三、实践探究、寻找方法

(一)猜面积游戏,发现关系。(电脑操作)师:我们来做个猜面积的游戏,看谁的眼力最好。要求;在猜面积时要想一想长方形的面积可能和什么有关系?师:这些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l.课件出示长3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

2、课件出示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3、课件出示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不出现小格子,直接猜)师问:通过猜面积游戏,你们觉得长方形的面积可能和什么有关呢?请你再猜一猜?

(二)分组实验,发现计算方法。1.师点拔: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和长、宽有关系呢?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能不能寻找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而不是每次都是数格子。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小的实验。请打开第一个信封拿出实验材料。要求: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测量出答题卡上长方形的面积,并把结果记录下来,观察表中的数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四人小组合作实验操作,教师巡视。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师:你所摆的长方形的面积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是多少呢?长、宽所含厘米数各是多少呢?你是怎样知道的?师:请小组长带领组员认真观察表格中数据的关系,讨论一下,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通过这个实验,你们有没有找到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操作,发现了计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三)分类验证,确认计算方法。1.师:这个发现是否准确无误呢?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乘以宽?我们还要对这个发现进行验证。2.布置验证要求:老师把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藏在第2个信封里,请各组把它们找出来,用学过的方法对它们分别进行验证。师小结:在各小组的努力下,证实了你们的发现是正确的,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四)整理归纳,揭示学习方法。1.师:学到这儿,同学们知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了吗?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找到这个计算方法的?

2、小组交流讨论学法。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实验--发现--验证这种学习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大家学习新本领时,经常想起这种方法,用好这种方法。

四、应用深知、巩固深化

1、回顾比赛,重新计算,引出正方形的面积。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一下猫哥哥和猫弟弟绿化的草地的面积,你们能用所学知识重新解答吗?师:已知猫哥哥绿化的草地长5米、宽4米,猫弟弟绿化的草地长6米、宽3米,下面开始计算。2.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猫的一家看到我们的小朋友这么聪明,想请我们到它们家里去做客。要进入它们的新房子之前,还必须闯过四关,你们有信心吗?第一关:猫爸爸说:帮我算算客厅的面积吧!(屏幕出现1个长5米,宽3米的长方形客厅平面图)第二关:猫妈妈说:帮我算算饭桌的大小吧!(长15分米,宽10分米)第三关:猫哥哥说:帮我算算电视屏幕的大小吧!(长60厘米,宽40厘米)第四关:猫弟弟说:帮我算算小床的长吧!(猫弟弟床面的面积是150平方分米,宽是10分米,长是多少分米?)师:看来,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已经能够初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3、参观新房子,发现房间里到处是长方形的物体。师小结:长方形是一种很常见,很实用的图形,在我们的周围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长方形,比如,国旗的面,黑板的面等等,同学们想测量一下藏在我们身边的一些长方形的面积吗?各小组合作,先找到长方形的面,进行测量,一边测量,一边把结果记录在测量纸上。五.全课总结同学们今天学得高兴吗?说说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总结评析: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数学新教学价值观中要求: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对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不但从观念和方法上进行了改革,还注意对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创新。教师能充分发扬民主,以民主合作化的教学,塑造富有主体性的人,在课堂给学生创设自由,自主的学习活动空间,巧妙地设计了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培养,特别是教师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贯穿实验-发现-验证思路,整节课教学过程注重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索方法的获取,这也就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充分体现。首先,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自由、自主的学习活动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培养。其次,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都围绕学生的学习。改变了传统的传递-接受教学,采用问题-探究型的教学,教学过程注重学习方法,注重思维方法,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教学观。学生在用面积单位直接量时,体验到这样做很麻烦。教师因此提出能不能找到其他比较简便科学的方法,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探索。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发现长方形面积和长、宽的关系。然后通过验证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在根据公式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学会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并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第12篇:长方形面积教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长方形的面积

解放村小学 三一班 邱素婷

教材分析

指导思想本节课的教学本着以学生自主发展为宗旨, 以合作探究为主线,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音像效果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最大限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中注意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并充分给予学生思维时间和创新空间, 展开 “操作—发现—验证—总结”的探究学习活动, 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操作、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经历长方形 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 通过 “操作——发现——验证——总结” 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 主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 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 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 教学方法

实践操作、讨论交流、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

课件、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若干、长方形卡片、直尺 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有一天,乌龟又遇到了兔子,并向兔子提出挑战,这次进行粉刷墙面的比赛,看谁能赢。

1.课件出示:兔子粉刷一个长方形的墙面,乌龟粉刷一个正方形的墙面,它们同时开始,同时完工。

2.学生会出现争议,教师引导:怎样才能比较出谁赢了?(要想比较出谁赢了,就要知道它们粉刷墙面的面积到底哪个大些) 3.揭示课题。在实际生活中,有些物体的面积用单位面积去量既不方便,又不符合实际,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种计算面积的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一)提供材料,启发研究 这张长方形卡片的面积是多少? (1)估一估。考考你的眼力,估一估这张长方形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2)怎样才能准确知道卡片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3)就用你们刚才想到的方法看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积? (二)展示、交流方法 1.交流。

(1)它的面积是多少? (2)谁估计得比较接近? (3)你用的什么测量方法? 2.展示交流“全铺”情况。

(1)沿长摆了几个?有这样的几行?一共是几个几? (2)算式怎么表示?(板书:4×3=12)这里的 4 表示什么? 3 呢? 一共有多少个面积单位? (3)用 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全部铺满,这是一种方法,谁和他的方法一样? 3.展示交流“半铺”情况:沿长一行,沿宽一列。

(1)探究方法:这是沿长摆几个,沿宽摆几个? 铺满是多少个面积单位吗? (3)课件演示:沿长()沿宽( )一共是多少个„„

(4)这种方法不用全摆满,通过想就知道全部铺满以后有多少面积单位了。

4.运用半铺方法测量长方形面积。

(1)用这个方法,比比谁能很快地求出这个长方形卡片的面积。 (2)面积是多少?(课件展示:沿长一行沿宽一列一共是多少个? 5.探究更简便的方法——间接测量方法。

(1) “半铺”的方法比较简单,但它是不是适用于任何一个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呢? (2)那我们今后就揣着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扛着平方米的面积单位到处去测量面积吧。比如足球场场地面积„„,想说些什么? (3)讨论:我们不妨把这张卡片就当作一个长方形,大家开动脑筋,小组 研究能不能找到简便的方法? (4)探究交流:为什么长 20 厘米就能摆 20 个 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呢? (5)为什么宽是 4 厘米,就能摆这样地行呢?怎么列式? (6)量出长和宽还真的能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呢! 6.利用多张卡片深化理解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1)计算长方形卡片面积。它的面积是多少啊?怎么想的?(课件)看到长 9 厘米,就说明能 摆„„,宽 6 厘米,说明„„,一共多少个面积单位?怎 样列式? (2)计算长方形卡片面积。 比比谁能很快地算出这张卡片的面积,面积是多少?怎么列式?(板 书算式。 ) 大家共同研究,有了这么了不起的发现! (三)归纳公式

(1) 研究到现在, 你知道量出长和宽后怎样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吗? (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书) 。

(3) (指算式)看到长几厘 米,就知道能摆几个面积单位,宽几厘米,就知道能摆这样的几行。

所以长的厘米数乘宽的厘米数等于所含的平方厘米数。

三、在解决 实际问题中验证公式 1.这种发现对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适用吗? 2.交流反馈:选取教室里表面是长方形的物体,先估计它的面积,再量出它的长和宽,计算出面积,看看估的和算的是不是较接近。

3.练习: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布置作业 课本

五、课堂小结。

1、生谈收获

2、师强调

今天这节课,我们用摆面积单位(方格)的方法得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又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出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边长,并能应用得出的面积公式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牢记这两个公式,解决更多的问题。

第13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案

4、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第52~53页例

1、例2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服务生活的价值。【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例2的图片纸、剪刀。 学具:例2的图画纸一张、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刚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谁能说说这两种图形的面积分别应该怎么计算?

教师: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上述知识。

二、教学例1

1、呈现信息。课件出示例1的情景图,并出示相应的信息。

2、找出问题。

教师:从这道例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请找出此题的问题是求什么。

3、讨论解法。(1)学生分组讨论:

①理解油菜籽的产量主要与什么相关。(地的面积) ②土地是什么形状?(长方形) ③长方形地的面积怎么计算?(长×宽) (2)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3)学生独立解决此问题。

三、教学例2

1、呈现信息。课件出示主题图及相关的信息。

2、观察分析。该草地的组成情况是怎样的?有哪些形状?

3、出示问题。两个问题同时出现,请学生分别指出草地和小路分别是哪部分。

4、讨论解决。

(1)草坪的面积怎么算?

①左、右分开算,再相加。②左、右合起来组成一个大长方形,再计算。当学生说出第2种方法时,请他到展台上来动手操作,演示如何组合(用剪刀剪开再组合),全班同学也模仿操作,体会组合的过程。操作完后要标注各边的长度,再独立计算。

(2)小路的面积怎么算?辅满小路要多少块砖?

①找出刚才剪下的“小路”,说说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②学生独立完成。

③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活动(第53页) 要求:

1、分小组合作完成。

2、讨论出活动的步骤。

3、分组活动。

4、全班交流方法与结果,互相评价。

五、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后记】

第14篇:小学四年级数学梯形面积计算教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2. 使学生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3.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 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教学难点: 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1.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现在我就想考考同学到底掌握得怎么样?谁能够快速准确地说出这些图形的面积呢?2. 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3. 我们先看第一个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300平方厘米)你是怎样计算的?(2015=300)你的根据是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你能说你的这个方法是怎么得出来的吗?(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开,再把它从一边移动另一边,这样就拼成了一个长方形。)4. 那么第二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呢?(36平方厘米)你是怎样计算的?(1262=36)你的根据是什么?(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你能说你的这个方法是怎么得出来的吗?(将一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沿一个顶点旋转180o,再沿边平移上去,这样就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5. 出示转化过程并小结:我们是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分别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这些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出它们的面积的!二. 新课传授。

(一)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1. 今天我还带来了另外一个图形,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图形?(出示梯形)你怎么知道它是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2. 提出质疑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板书),我们是否可以仿照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方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梯形和剪刀,看看你能不能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梯形也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3. 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展示成果。(1)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拼法。(将一个一模一样的梯形沿一个顶点旋转180o,再沿腰平移上去,这样就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些什么样的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高没有变,面积是梯形的两倍。)(2)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拼法。(将梯形上底和下底对折,再沿折线剪开,将上面的一半沿腰上的中点旋转180o,这样就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些什么样的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高是原来梯形面积的一半,面积没有变。)(3)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拼法。(沿梯形一腰中点和对角顶点对折,再折线剪开,将上面的一半沿腰上的中点旋转180o,这样就拼成了一个三角形。)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些什么样的关系?(拼成的三角形的底是原来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高是没有变,面积也没有变。)4. 我们用很多方法计算出了梯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东西象钢板等等是不能这样剪开来拼拼的,所以我们就需要知道计算梯形的面积规律。请同学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一下,你能从你的方法中得出什么计算的规律吗?5. 你是怎么得出这个规律的?6. 揭示规律并板书: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你们能不能告诉我如果我要求一个梯形的面积要知道写什么条件呢?(上底、下底、高)现在我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分别用a、b、h表示上底、下底和高,你能用这些字母表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s=(a+b)h2)7. 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梯形面积计算的一个方法,那么我想请同学们帮我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出示例1):一个零件,横截面是梯形。上底是14厘米,下底是26厘米,高是8厘米。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三. 巩固练习。1. 找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并计算面积。(单位:厘米)2. 量出自己准备的梯形的上底、下底、高,求出它的面积。从这个梯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三角形,怎么剪?剩下的图形面积是多少?为什么?

四、课堂总结。1.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 你还有什么样的问题吗?

第15篇: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九义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第2小节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备课伊始,我们首先研读教材和教参,明确本节课在这个单元中的地位和意义,以及这个单元在整个小学阶段的“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学习中的地位和意义。

在上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在本单元的前几节课学生又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而本节课是小学阶段探究图形面积的第一节课。学好本节课的内容,能为以后探究其他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本节课内容的计算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便于展开直观的操作实验,因此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我们的教学思路是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的这些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亲身经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注重发挥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扬长避短:有些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但有些内容,不如使用常规教具和学具的,就让学生真实感受,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操作经验,更有利于他们认识表象的形成。以上这些都成为我们进行最初预设的基础。

二、磨课历程:

本节课我们大体经过三轮的备课、试教和修改。在此过程中,让我们感触最深的是专家们所强调的两个“充分”:一是要充分运用教材资源,二是要充分领会教材意图。

(一)、导入部分

在这一部分,我们原来设计了一个情境:“两个操场,要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你怎么想?”我们的意图是:让学生复习比较面积大小的一般方法:重叠法,用单位面积测量后再比较的方法……,体会出此处用这些方法都不方便,不现实,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如何利用面积公式,直接求出这2个操场的面积?

听过我们的预设后,专家老师提示我们两点:

一是没有立足于教材的前后联系,完全抛开了前面所学的面积和面积单位,以及图形的面积大小就是看这个图形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这些与本课相关的知识。

二是教材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单元主题图并不仅仅是一块“单元敲门砖”,不能只在单元起始时使用一下就扔掉。为何不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又另外寻找导入的载体呢?新课程的教学要注重常态教学的研究,要注重节约教育成本,解放教师。

所以,我们最终选择直接使用单元主题图引入。因为这幅教室场景图是学生十分熟悉而亲切的,并且图中提供了关于面积的丰富的学习信息,可充分加以利用。

我们设计教师从图中选取墙上的一幅长方形的画作为导入的载体,让学生估一估这幅画的面积,然后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以帮助学生复习前面所学的知识:如何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来进行测量,以及图形的面积大小就看其中包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

这样在与学生相关联的背景下呈现有关的学习内容,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感觉比较自然流畅。

(二)、自主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原来的设计思路是:实验操作→猜想→验证。

⑴.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来测量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

⑵.让学生根据摆的过程来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之间的关系。

⑶.再通过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不同大小的长方形,找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验证猜想,得出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2、出现的问题:

专家指出:一般我们都是根据多次操作、实验获取结果,再观察、发现其中规律性的地方,才能依此做出猜想。像例2的第1小题这样,只根据一组数据就要求做出相关的猜想,这是不符合科学的认知规律和研究规范的。这样,不利于学生真正地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同时,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两个问题:

⑴.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无法得到长和宽的数据。

由于第1次操作时直接给出了长和宽的数据,学生在此只是量出了面积,而对于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三者之间的关系感受还不够,因此到摆不同的长方形时,部分学生对于通过操作得出长、宽的数据有些困难。

⑵.猜想过程中结论过早出现,导致部分学生直接套用猜想填数据,出现“伪验证”。

我们发现部分学生未按要求摆不同大小的长方形,而是直接套用猜想,填写长、宽的数据,未能达到验证的真实效果。

有鉴于此,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对此环节进行了重新设计。

3、修改后的设计:

此处分成4个层次:

⑴.出示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铺摆,然后通过铺摆结果能看出长方形的面积以及长和宽。

这次的铺摆,着眼点在于通过操作找到铺摆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铺摆面积单位的个数得到长和宽的数据,通过这样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操作的基本方法,为后面的活动扫清障碍。

同时帮学生感悟所摆面积单位的个数与长和宽的关系,便于学生接下去理解、推导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⑵.学生拼长方形,运用刚才掌握的方法得到长方形面积以及它的长和宽。由于学生拼的长方形各不相同,这里就可以得到多组数据,为观察、归纳提供了素材。

⑶.观察、比较这些数据,发现长方形面积与它的长和宽之间的关系,归纳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⑷.验证:出示一个长方形,直接告诉它的长和宽,让学生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了第3次的铺摆,再一次验证,以最终确定结

第16篇: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青山镇中心小学 胡淑芹

教学目标:

1、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自己去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猜想——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打基础。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课前准备:网络课件、学具盒、尺子、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复习。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谁能说一说什么叫面积?

生: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生: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2、动画演示小老虎搬新家的故事,引入课题。

【动画展示:小虎要为客厅铺地砖,可是不知道地板的面积有大。】

师: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求出地坂的面积?

生:选用1平方米面积单位去量一量吧。

【动画展示:小虎用面积单位去量,可是很不方便。】

师:所以,我们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物体的面积,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实践探究、寻找方法。

(一)提供材料,启发大胆猜想。

【课件显示长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通过长和宽的不断变化,得到三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师:通过这个长方形的变化,你觉得长方形的面积可能和它的什么有关呢?请你猜一猜?【板书:猜想】

生:长方形的面积可能和它的长有关。

生:可能和它的形状有关。

生:可能和它的长和宽有关。

(二)分组实验,发现计算方法。

1、提出实验要求。

师: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真的和它的长和宽有关系呢?如果有关系的话,会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你准备怎样研究?

生:做实验吧。【板书:实验】

师:用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小组合作完成研究。

【生小组讨论,并填写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长所含厘米数 宽所含厘米数 面积所含平方厘米数

2、引导观察。

【学生分别汇报各种摆法,师利用课件,根据学生的汇报动态展示摆法,并把数据汇成表格。】

师:仔细观察这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你认为长方形面积所含的平方厘米数和长和宽所含厘米数有什么关系?

生:我发现了1×12=

12、2×6=

12、3×4=12,它们的面积都是12平方厘米。

生:我发现它们的面积都相同,可是长和宽都不同。 生:长方形面积所含的平方厘米数刚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积。

师:无论长和宽怎么变,长方形面积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

【展示结论】

(三)验证结论。

1、简化公式。

师:你能用更简洁的方式来表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

生:长方形面积=长×宽 【板书公式】

师:这个发现是否准确无误呢?这个方法能计算所有长方形的面积吗?

生:我们还需要验证。

2、验证公式。

【展示刚才的4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尺寸】每小组各用公式算其中一个。

师:【动画展示摆方格】运用面积公式计算的结果与数方格的结果相等吗?

生:相同。

师:这证明了什么?

生:我们的发现是对的。

生:长方形面积=长×宽 这道公式适用于所有的长方形。

(四)全课总结。

1、小结。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是通过怎样的方法学习的?

生:我们刚才像科学家那样通过猜想—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

师: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应该经常使用。

师:对于今天的学习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请完成第97页,并读出你们认为重要的句子。【学生看书质疑,读法则。】

2、练一练:【出示P98上面的做一做的图】 师:看98页做一做的图,你能马上算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不知道长和宽是多少。

师:也就是说,要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要知道什么?

生:长和宽。 【学生在书上量度,并计算出面积。】

三、练习应用。

师:同学们真聪明,下面我们就用自己研究出来的长方形面积公式去帮帮小老虎吧。【展示小老虎的房间示意图】

1、基本练习。

师:请自由选择房间里的物品算一算它们的面积。

窗户(长11分米,宽10分米)床(长12分米、宽10分米)、木板(长6米、宽4米)、图画(长50厘米、宽30厘米)

学生分别口算汇报,全班集体订正。

2、巩固练习。

【展示学校的篮球场的示意图】

师:其实长方形是一种很常见,很实用的图形,在我们的周围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长方形,如:我们学校的篮球场,长是28米,宽是1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半场是多少平方米?(练习二十六第5题)

学生在堂练本上完成,指名汇报。

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师:在我们课室里“藏”着哪些长方形呢?请同桌合作测量课室里的长方形的面,计算面积后填写表格。

学生们分别量黑板、桌面、书本、门等,并把结果贴在课室后面的黑板上,师挑选其中两样集体检查验证,其余的让学生下课后再相互检验并签名。

小 侦 探 检验人:

物品名称 长 宽 面积

四、总结评价

1、总结。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研究了什么?有什么结论?小科学家们,我们刚才是用什么方法研究出这个结论的呢?

师:学完这节课后,你有什么体会想和大家分享呢?你觉得有没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呢?

2、作业布置:

A. 用①号本完成P99的第

1、2题。

B. 选做题:用网站数据计算学校游泳池、跑道、小操场、走廊的面积。

五、板书设计。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所含厘米数 宽所含厘米数 面积所含平方厘米数 猜想:与它的长和宽有关。 实验:用12个小正方形摆长方形。 发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验证:成功。长方形面积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

第17篇: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_

长、正方形面积推导与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卡片面积问题,促使学生经历“问题研究——发现规律——形成方法”的研究过程。体验不断改进测量方法的意义和作用,总结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 2.在探索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过程中,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 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疑引入

教师出示一张蓝色卡片,这是什么形状?你想知道它的哪些数学信息?(长、宽、周长、面积)

出示: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周长是多少呢?指一指哪是周长? 那面积呢?指一指哪是它的面积?

你认为它的面积和谁有关?(长、宽、周长) 到底和谁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呢? 预设:有学生知道用长乘宽(验证)

(设计意图:由一个长方形,勾起学生对这个图形的相关知识的回忆,并让学生摸一摸,指一指,区分周长与面积的不同之处,同时学生也能对今天所要学习的新知提出质疑和大胆的猜测)

二、体验探究

(一)初步探讨

1.要测量它的面积,选择什么样的面积单位合适?你能测量出它的面积吗? 2.合作探究

为学生提供不同数量(4个、6个、12个)的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提出合作小提示:

(1)利用学具袋中提供的面积单位,同桌合作测量长方形纸的面积。 (2)测量后,互相说一说你们的测量方法及测量结果。 拿出学具卡片,同桌合作来测量。

(二)展示交流

1.交流:它的面积是多少?(12平方厘米) 2.展示密铺

师:你通过怎样测量知道是12平方厘米?(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铺满得到的) 师:怎样很快地看出12平方厘米?(一行有4个,有3行)教师强调几个几,及算式。 师总结:他是用12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全部铺满得到的,让我们一眼就看出一行有4个,有3行,从而得出面积是12平方厘米,清晰直观。你们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3.展示半铺

师:这样摆,面积是多少?(哦,也是12平方厘米,大家有问题要问吗?)鼓励学生互动。

总结:大家听懂了吗?这一个就能代表这里摆一行,这一个说明还能摆这样的一行,摆这几个,我们就能想到摆满以后每行有几个,摆这样的几行,一共是几个几。这种拼摆方法也很直观,但又比较简洁。(指名列式,两个数分别代表什么)

还有的是4个小正方形,你们怎么得到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大家看,移一移、记一记、看一看、想一想,手脑眼都动起来了,真好!

4.尽管提供的小正方形数量不同,但大家通过铺一铺,摆一摆知道沿长一行摆4个,沿宽能摆这样的3行,一共多少个,就是用4×3=12(个),12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12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铺、摆,让学生由直观的测量,即全部铺满逐步抽象到只铺一行和一列便能想象到铺完的结果,同时运用乘法的意义,初步列出能计算面积单位个数的算式)

5.同样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我们可以沿长一行摆4个,沿宽能摆这样的3行,那还可以摆成怎样的长方形呢?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在学生认识一种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基础上,拓宽视野,打开思路,由一条线展开一个面,让学生能从多角度认识问题,从而也为下一环节的探索规律做了很好的铺垫)

学生操作,摆后说一说。教师课件出示。

导语:刚才我们利用铺一铺的方法知道整个长方形的面积,那如果我们想知道长方形足球场的面积,这个方法还好用吗?怎么办?(引出测量法,测量长、宽)那铺中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呢?我们一起看一看。

提升方法:

6.观察课件上3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长方形,看沿长摆的个数,看看长,看沿宽摆的个数,看看宽,你发现了什么?(逐一展示,教师结合课件,引导学生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得出沿着长方形的长摆了几个面积单位,它的长就是几厘米,也就是几个边长的和,沿着宽摆了几个面积单位,就是几个边长的和,就是几厘米这一结论,也就是体验到长×宽表示的含义,从而间接地引向公式)

总结:看来我们只要间接地知道它的长和宽,我们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了,谁来说一说它们的关系:并回应同学的猜测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书) 字母公式s=a×b 那我们就运用这个了不起的发现来试试解决我们身边的数学问题吧

(三)深化理解

一块长8米,宽6米的长方形铁皮,面积是多少? 8×6=48(平方米) 为什么8×6可以求出面积?

工人师傅用去一些后,长8米,宽6米,这时候面积是多少? 工人师傅又用去一些后,长6米,宽6米,这时候面积是多少? 这时就是正方形,边长6米,那这个正方形铁皮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呢?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s=a×b

四、巩固运用:

老师家的门长2米,宽8分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春节时,老师在门上贴了一个“福”字,它的边长是3分米,做这样的一张福字,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纸?

8分米

2米

制作这样的一张贺卡,至少需要多大的纸?中国结 16厘米

20厘米

第18篇: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通州区川港小学 沈国军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P82~8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

2、使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4、向学生渗透互相联系,互相对立的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个数不等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猜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出示3幅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案。

提问:你知道他们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吗?为什么形状不一样,而面积却都是8平方厘米呢?

小结:看来用了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它的面积就是几平方厘米。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活动一:量一量

1、出示一个长方形。(1)估一估长方形的面积。

(2)验证估计的对不对,动手量一量。 一位学生上台摆,其余在学习单上摆。

提问:这个长方形里一共摆了几个?你是怎么数的? 小结:小正方形的个数=每行摆的个数×摆的行数。

2、再出示一个稍大的长方形。(1)用刚才的量法,量出它的面积。

(2)小正方形不够用你是怎么知道它的面积的?

小结:长里摆了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它的长就是几厘米,

宽里摆了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它的宽就是几厘米。 活动二:想一想

出示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

1、思考: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2、总结长方形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探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活动三:学一学

1、自学课本知道字母公式。

2、一起总结字母公式。

三、课堂小结

思考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揭示课题)

四、检测反馈

1、计算校园里有关长方形,正方形物体表面的面积。

2、拓展。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个数=每行摆的个数×摆的行数

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 S = a × b 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 × 边长 S = a × a

第19篇: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推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直尺 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彩纸 表格 学生准备 直尺 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彩纸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出示幻灯片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有一天,乌龟又遇到了兔子,并向兔子提出了挑战,这次进行粉刷墙面的比赛,看谁能赢?

1.课件出示:兔子粉刷一块长方形的墙面,乌龟粉刷一块正方形的墙面,它们同时开始,同时完工。

2.学生会出现争议,教师引导:怎样才能比较出谁赢了?(要先知道它们粉刷墙面的面积到底哪个大些) 3.揭示课题。

师:在实际生活中,有些物体的面积用单位面积去量既不方便又不符合实际,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种计算面积的方法,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在学习新课之前,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龟兔刷墙”的情境,能迅速而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开展教学作铺垫。 ⊙观察发现

1.课件出示教材66页例4中的问题(1)。

师:你能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吗?你想到了什么办法?拿出学具来试一试吧。 2.小组合作,在长方形里摆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

师:能展示一下你们摆的结果吗? 预设

(1)学生用正方形(面积单位)铺满整个长方形。

(2)学生可能只在长边和宽边上摆出面积单位。

(3)学生直接说出用5×3=15,就是长方形的面积。这时也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说明自己这样计算的道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在长方形中摆面积单位,突出面积计算的本质是对面积的度量。让学生想象将长方形全部铺满,体现出必须用面积单位密铺所测图形,这时通过所铺面积单位的个数就可以求出图形的面积。 3.通过追问,突出数面积单位个数的方法。 组织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为什么要用面积单位将长方形全部铺满?预设中的第二种情况是什么意思?(使学生明确尽管只铺了一部分,通过想象,也可以数出铺满后所有面积单位的个数) (2)你是怎样数出全部面积单位的个数的?请结合下图一起数一数。

学生汇报:

一种情况:一个一个的数,大家一起再数一数。

另一种情况:用5×3=15(个),说一说5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15表示什么? (5表示每行摆5个,3表示有这样的3行,15表示一共有15个面积单位,也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3)思考: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单位的个数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师小结:可以用长×宽来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交流数出面积单位个数的方法,明确每行个数与行数以及面积单位总个数之间的关系,为最后概括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作准备。 ⊙自主探究

师: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想不想验证一下?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验证。 1.教师让学生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至少摆3个)。一个同学记录,其他同学摆,边操作,边填表。(出示课件) 2.选3名同学到黑板上摆,再汇报摆的长方形用了( )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因为(

),所以我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

)。 3.(1)若有学生摆出了正方形。要求正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 (2)教师通过课件出示下面几个图形,让学生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 长9米、宽5米;长9米、宽7米;长9米、宽9米。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将长方形逐渐变成正方形。提问:大家看一看这个长方形有什么特点。(这样的长方形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正方形) 引导学生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类推出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4.在各小组的努力下得出结论并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5.齐读两个公式,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怎样求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分别要知道什么?

6.用公式计算与之前的用单位面积去摆相比,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进一步验证得出任何一个长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长×宽”来计算,从而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再利用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由学生在实际计算中通过推理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7.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一块长方的A4纸,宽是21厘米,长30厘米,求这块长方形A4纸的面积。(课件出示)。 (2) 如果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实践应用

1.完成教材68页1题。 2.完成教材69页6题 ⊙全课总结

1.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1)学会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学会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3)学会了通过观察、猜想、操作、实验发现规律,并且进行验证的方法。 2.教师小结。

在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数学难题,我们也要像今天这样去“观察——猜想——验证——得出结论”,做一个小小的数学家。 ⊙布置作业

教材68页

2、3题。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面积

(平方厘米) (厘米) (厘米) 10 =

× 2 16 =

× 2 15 =

× 3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第20篇: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同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类推联想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

在操作、探究活动中自己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准备:

尺、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与学互动: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多媒体演示两个大小相当的书房。(其地面铺有规格相等的地板砖) 师:同学们,你们看小明和小红的书房漂亮吗? 生:漂亮。

师:他们的书房地面是什么形? 生:都是长方形。

师:你们觉得谁的书房更大些?如何判断的? 生1:小明的书房大些。可以数地板砖的块数。

生2:我觉得小明的书房大些。因为他书房的宽和小红书房的宽差不多,但小明书房的长度要比小红的长得多。 …… 师:同学们的回答真不错。有的是用数数的方法,有的是用估一估的方法,那到底谁的大呢?怎样算出来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 动手合作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1. 分小组开展实验。探究例2(1) 2. 交流、展示探究成果。

第(1)小组:用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成1行,得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15平方厘米。 第(2)小组:每行摆5个,(即这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可以摆3行(这个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这个长方形面积就是15平方厘米(5×3)

3. 师:同学们的思路清晰,表达清楚。特别是第(2)组的同学,不难看出他们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他们的发现真不错。

(二) 推测、再次验证。

1. 刚才同学们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乘宽来计算。那其他长方形面积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计算呢? 2. 生操作、验证完成例2(2) 3. 汇报、交流。 4. 总结、验证: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 类推——验证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1. 大胆推测: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它的面积怎样求?与它的边长有关系吗?

生:我认为正方形的面积与它的边长有着密切关系,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那正方形的面积就应该是边长乘边长。

师:同学们对他的推测有异议吗? 生:没有。

师:那我们就一起想办法来验证吧。 2. 操作、验证。 3. 师生交流。 4. 直观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师小结(略) 四.反馈练习:

1. 课件回放: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现在可以判断小明和小红谁的书房面积大些了吗? 2. 思考:求长方形的面积一定要知道它的长和宽吗? 求正方形的面积一定要知道它的边长吗?

思路设计: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我设计了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的开场白,在良好的求知热情中揭示课题,形成了一定的知识网络。为了突破重难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大胆猜测、主动操作、探究中来验证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提高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教案模板
《小学数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