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神经系统的组成教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4-15 06:01:27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教案3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

2.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

(二)技能目标

1.学会以解决问题为核心而学习概念的方法。 2.提高文字阅读和文字信息处理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对人体自身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体验生命的物质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各种名词的识记。

三、教学准备

神经系统挂图、神经元挂图、各种相关的投影片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利用图片激发思考,引入主题

在学习了“人体的运动和代谢”后,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在做剧烈运动时,人体会有哪些与平静时不一样的表现(呼吸加快,心跳加速,出汗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人体要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必须协调统一。

问题一: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统一是由谁来完成的呢? 请同学们观察课本图4—1“花样跳伞”。多名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后,下落过程中在空中互相搭接成一定的图案造型。降落到一定高度后,再各自松开,然后张开降落伞降落。这项运动体现了运动员必须具有高度发达的调节能力。

问题二:运动员的肢体平衡是由人体的什么系统来调节的呢?由于在第一章已学过,此时有些同学已能回答:是神经系统。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介绍:人体各器官系统对环境变化作出的调整,以及协调体内各器官系统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整体的活动主要是由神经系统来完成的。因此,神经系统是人体主要的调节机构。

示“人的神经系统”挂图。

人的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由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脑、脊髓和神经都属于器官水平的结构。这些器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组成它们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神经细胞。

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是一类比较特殊的细胞。其特殊性在哪里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阅读时注意仔细观察图“神经元”。

(二)观察与临募结合,解决重点 功能: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自己的纸上完成填空。同时可叫学生回答或板演,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结合神经元挂图进行小结修正。

最后说明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在小结时,教师边讲边在黑板上画一个神经元结构图并说明兴奋的产生和在神经元内部的传导。小结结束后,要求学生对照挂图或课本图在自己纸上也画一个神经元结构草图,并要求注明结构名称。

细胞体

(三)教师与学生互动,熟悉名词概念

在学生已经明白兴奋的产生及在神经元内部的传导方式后。教师再提示:神经元还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问:兴奋是怎样从一个神经元传导到另一个神经元的呢?引导学生自学课。然后采用边问边讲的师生互动方式介绍几个名词:

1.能够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

2.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鞘叫神经纤 维。神经纤维的末端的小分枝叫神经末梢。

3.神经末梢按其功能不同可分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 经末梢。

4.感觉神经末梢接受来自体内或体外刺激,产生兴奋,又称感受器。 5.运动神经末梢把神经冲动传到肌肉或腺体,引起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

(四)利用板书,复习巩固

利用画在黑板上的神经元图,让学生指认结构名称及功能。想象并默记神经系统的有关概念。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一、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二、轴突或树突及鞘 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

推荐第2篇:第六章第2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教案.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教学目标: 1.描述神经系统和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

2.说明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新课引入: 阅读下列资料

1.一位老人突患脑血栓。脑血栓是指因脑动脉硬化、血管腔狭窄、血流缓慢而导致血栓形成,致使局部脑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这时,老人的四肢没有任何损伤,却出现了一侧肢体不能活动的症状。

2.一位运动员在跳马比赛中,不幸摔伤腰部,腰部脊髓因此受到了严重损害。尽管及时进行了治疗,并且该运动员的下肢没有任何损伤,却形成了截瘫:下肢丧失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

3.一位小伙子在劳动中不慎将腰部扭伤,致使由腰部脊髓通向右下肢的神经——右侧坐骨神经受到了压迫。这位小伙子的右下肢没有任何损伤,却出现了麻木和疼痛等症状。

4.一位妇女脑颅内长了肿瘤。肿瘤压迫大脑,结果造成了这位妇女失明。 讨论:

1.读了上述资料,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2.就上述资料提出问题,与同学交流,并尝试通过讨论作出解释。

新课教学: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 脑又是由大脑,小脑,脑干组成 2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二、神经系统各部的功能和作用

1,大脑: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调节人体多种生理活动 2,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 维持身体平衡

3,脑干: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 4,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 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5,脑神经:传导神经冲动,调节头部各器官活动。

6,脊神经:传导神经冲动,联系脑以下的神经中枢,控制低级中枢活动。

三、神经元

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3、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

4、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

四、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神经系统由许多叫神经元的神经细胞组成;

2、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

①、细胞体含有一个细胞核的细胞质;突起又包括树突和轴突

②、神经纤维有树突(向细胞体传导刺激 和 轴突(从细胞体向外传导刺激 两部分.

2、神经元的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传导神经冲动 巩固练习:

1 神经元是_______和_______

2看图在方格内填好名称 4选择题

1)下列哪部分受到损伤后会立即引起心跳、呼吸产生严重障碍( )。 A.小脑 B.脊髓 C.脑干 D.脑神经

2)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在外面的髓鞘,叫( )。 A.神经 B.神经纤维 C.神经末梢 D.感受器

3 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元是神经细胞

B.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功能 C.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D.神经元的细胞体上的树突就是神经末梢 4 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 )。

A.功能的基本单位 B.结构的基本单位 C.功能和结构的基本单位 D.传导结构

5 人喝醉后,走路摇摆不定、站立不稳,是由于酒精麻醉了( )。运动中枢 B.小脑

C.躯体感觉中枢 D.有关平衡的感觉器官 6 脑神经的主要功能是( )。 A.调节全身器官的活动

B.联系脑以下的神经中枢,控制低级中枢活动 C.调节头部各种器官的活动 D.控制内脏器官的活动

7 关于小脑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小脑位于后方,是脑的一部分 B灰质和白质交织在一起

A.躯体

C使人的运动准确、协调、维持身体平衡 D是神经中枢惟一关键的部位

8 关于大脑、小脑、脑干依次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中枢②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③有调节呼吸、心跳、血压的中枢④传导、联络的功能 ⑤是躯干、内脏联系的通路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 9 被称做生命中枢的部位是( )。 A.大脑 B.脊髓 C.脑干 D.小脑 10 下列结构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 A脑和脊髓 B脑和脑神经

C脊髓和脊神经 D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 11 人的脑由三部分组成,即大脑、小脑和( ) A.中脑 B.间脑 C.脑干 D.脑桥 12 人体的高级神经位于( )。 A.大脑皮层中 B.小脑皮层中 C.脑干灰质中 D.脊髓灰质中 13 对脑干叙述错误的是( )。 A.脑干有与大脑相同的重要功能

B.脑干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的基本生活活动的中枢

C.脑干是脑的组成部分 D.脑干下部与脊髓连接

14 某患者当他看到自己的下肢时,才知道下肢的活动情况,当闭上眼睛时,则不知道下肢的活动情况,其原因是( )。

A.下肢的传入神经纤维受到了损伤 B.大脑和脊髓均受到严重的损伤 C.躯体运动中枢受到了损伤 D.躯体感觉中枢受到了损伤 总结和板书:

脊髓 脑神经 脊神经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练习题 1 神经元是_______和_______的基本单位 2看图在方格内填好名称

4 选择题 1)下列哪部分受到损伤后会立即引起心跳、呼吸产生严重障碍( ) 。 A.小脑 B.脊髓 C.脑干 D.脑神经 2)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在外面的髓鞘,叫( ) 。 A.神经 B.神经纤维 C.神经末梢 D.感受器 3 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神经元是神经细胞 B.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功能 C.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D.神经元的细胞体上的树突就是神经末梢 4 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 ) 。 A.功能的基本单位 B.结

构的基本单位 C.功能和结构的基本单位 D.传导结构 5 人喝醉后,走路摇摆不定、站立不稳,是由于酒精麻醉了( ) 。 A.躯体运动中枢 B.小脑 C.躯体感觉中枢 D.有关平衡的感觉器官 6 脑神经的主要功能是( ) 。 A.调节全身器官的活动 B.联系脑以下的神经中枢,控制低级中枢活动 C.调节头部各种器官的活动 D.控制内脏器官的活动 7 关于小脑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 A小脑位于后方,是脑的一部分 B灰质和白质交织在一起 C使人的运动准确、协调、维持身体平衡 D是神经中枢惟一关键的部位 8 关于大脑、小脑、脑干依次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中枢②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③ 有调节呼吸、心跳、血压的中枢④传导、联络的功能 ⑤是躯干、内脏联系的 通路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 9 被称做生命中枢的部位是( ) 。 A.大脑 B.脊髓 C.脑干 D.小脑 10 下列结构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 。 A脑和脊髓 B脑和脑神经 C脊髓和脊神经 D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 11 人的脑由三部分组成,即大脑、小脑和( ) A.中脑 B.间脑 C.脑干 D.脑桥 12 人体的高级神经位于( ) 。 A.大脑皮层中 B.小脑皮层中 C.脑干灰质中 D.脊髓灰质中 13 对脑干叙述错误的是( ) 。 A.脑干有与大脑相同的重要功能 B.脑干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的基本生活活动的中枢 C.脑干是脑的组成部分 D.脑干下部与脊髓连接 14 某患者当他看到自己的下肢时,才知道下肢的活动情况,当闭上眼睛时,则 不知道下肢的活动情况,其原因是( ) 。 A.下肢的传入神经纤维受到了损伤 B.大脑和脊髓均受到严重的损伤 C.躯体运动中枢受到了损伤 D.躯体感觉中枢受到了损伤

推荐第3篇: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学反思

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有调节作用,而本节内容就是为学生理解神经系统如何调节生命活动做准备的。由于本节内容以结构组成和功能为主,课堂上易出现繁琐和沉闷的情况,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成为本节授课的难点。

案例以活动引线,引导学生认识到即使一个很简单的动作,也需要各器官相互配合、协调一致,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各器官协调一致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配合教材中的资料分析,以会诊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并归纳出神经系统的组成。人体神经系统的挂图结合录像,使学生形象地认识了各组成在人体所处的部位及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可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讲解,易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

关于神经元,通过几种人类细胞的比较,引导学生说出神经元的结构特征,进而归纳出神经元和神经系统的关系,可谓水到渠成。

推荐第4篇:神经系统教案

神经系统

◆ 教学目标

1.明确神经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基本结构

2.掌握神经系统有关常用术语:灰质、皮质、核团、神经节、白质、神经纤维和网状结构 3.认识脑和脊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基本结构

4.了解外周神经的组成、性质和分布规侓以及脑神经的名称、性质、与脑相连的部分和分布,特别是内脏神经(植物性神经)的概念、组成、特点和分布。 ◆ 教学内容

§1.概述:

一.组成:中枢神经:由运动神经元胞体和中间神经元组成。包括脑和脊髓。

外周神经:由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纤维组成。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或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二.功能:(1)调节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统一;

(2)调节机体各个器官的活动,并保持之间的平衡。

三.基本概念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1) 组成:胞体和突起(树突、轴突)。 (2) 分类:假单极神经元(感觉、传入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联络、中间神经原。 多极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

2.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保护、修复和形成髓鞘的作用,并对突触的形成有重要作用。3.反射弧:是机体对内、外刺激所做的应答,是一种生理现象。包括五个环节:感受器→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效应器。 4.常用术语:

(1)灰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和树突集中的地方。位于脊髓内部的灰质称脊髓灰质。 (2)皮质:位于脑表面的灰质,称皮质。(有大脑皮质、小脑皮质)。

(3)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集中的地方。分别位于脊髓和脑干的周围,大脑和小脑的内部。 (4)神经核(团):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主要是脑),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灰质团块。

(5)神经节:位于外周神经系统中,由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如脑神经节、脊神经节、植物性神经节。 (6)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突起(主要是轴突)构成,分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7)神经:由周围神经系统内的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8)网状结构:中枢神经系统内,由灰质和白质相混合交错形成,是分散的神经元胞体位于神经纤维的网眼内,主要在脑干和脊髓。在发生上相当古老,与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有关。 (9)神经束:位于脑和脊髓内,由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组成。

§2.中枢神经

1 一.脊髓:

1.位置:位于椎管内,前在枕骨大孔处与脑相连,后以脊髓圆锥终止于荐部椎管的中部,向后延续为终丝。2.形态特点:

(1)呈上下稍扁的圆柱状,有颈膨大和腰膨大。

(2)分颈、胸、腰、荐、尾五段,比椎管短,只达荐部椎管的中部。

(3)形成脊髓圆锥、终丝和马尾:脊髓经腰膨大后逐渐缩细形成圆锥状结构称脊髓圆锥;最后形成一根来自软膜的细丝,外包硬膜,附着于尾椎背侧,称为终丝,有固定脊髓的作用;脊髓圆锥和终丝周围被荐尾神经包围,此结构总称为马尾。

(4)背正中沟与腹正中裂: (5)背外侧沟与腹外侧沟: 3.内部构造:

(1)灰质:位于脊髓中央管周围,呈蝶形。

① 脊髓中央管周围灰质形成灰质连合。

② 背角(柱)主要由中间神经元胞体构成,其基部外侧有网状结构。 ③ 腹角(柱)主要由运动神经元胞体构成。

④ 外侧角(柱)位于胸腰段脊髓腹侧柱基部的外侧,主要由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构成。 (2)白质:位于灰质周围。

①背侧索:传导本体感觉。 ②腹侧索:传导运动。

③外侧索:浅部传导感觉,深部传导运动。

4.脊膜:脊硬膜、蛛网膜、脊软膜。脊硬膜与椎管之间构成硬膜外腔,较宽,内有静脉、脂肪和脊神经通过。脊硬膜与蛛网膜之间构成硬膜下腔,较狭窄,内含淋巴液。脊软膜与蛛网膜之间构成蛛网膜下腔,较大,内含脑脊髓液。

二.脑:

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又包括间脑、中脑、脑桥和延髓) (一)脑干 1.延髓:

(1)背面: ① 闭合部

② 开放部:形成菱形窝,为第四脑室的底后部。 (2) 腹面:

① 斜方体

② 锥体:由大脑皮质发出的运动纤维束(锥体束)构成。 ③ 锥体交叉

(3) 内有6-12对脑神经核;还有前庭核、薄束核、楔束核、兰斑核、网状结构。 (4) 机能:生命中枢所在地(呼吸、心跳、唾液分泌、吞咽、呕吐等)。

2 2.脑桥:

(1)背侧:前端有小脑前脚,连系小脑和中脑。 (2)腹侧:

① 被盖:内有第5对脑神经核、中继核、网状结构等。

② 基底部:横行纤维形成小脑中脚,纵行纤维为大脑皮质至延髓和脊髓的锥体束。 3.中脑:

(1)四叠体(顶盖):包括前丘和后丘各一对,分别与视觉和听觉有关。 (2)中脑导水管;

(3)大脑脚:包括被盖和大脑脚底,内有红核、黑质、

3、4对脑神经核。

4.间脑:

(1)丘脑:内侧膝状体(与听觉有关),外侧膝状体(与视觉有关)。

(2)下丘脑:包括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灰结节中央称漏斗,下部连着垂体。

(3)第三脑室:围绕丘脑间粘合的环状裂隙,腹侧有漏斗形凹陷,后接中脑导水管。前以一对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背侧壁有第三脑室脉络丛(向前与侧脑室脉络丛相连)。

(二)小脑:位于延髓和脑桥的背侧、大脑的后部,略呈球形。

1.结构:

(1) 外部:小脑蚓部和小脑半球。 (2) 内部:皮质和髓树。

2.小脑三对脚:前脚(结合臂),中脚(桥臂)、后脚(绳状体)。

(三)大脑:

1.大脑半球:

(1)皮质(皮层):额叶(运动)、顶叶(感觉)、枕叶(视觉)、颞叶(听觉)。 (2)白质

(3)基底核:又称纹状体,位于大脑基底部,间脑的前方,灰白相间,包括尾状核、内囊、豆状核。 2.胼胝体: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横行纤维。

3.侧脑室:底壁为胼胝体,内侧壁为透明隔,底壁为基底核和海马。4.脑膜:硬膜(形成大脑镰和小脑幕)、蛛网膜、软膜(随沟回起伏)。 5.嗅脑:包括嗅球,嗅束,嗅内、外侧束,嗅三角、梨状叶、海马。

边缘系统:包括海马、梨状叶、基底核、杏仁核、中脑被盖、丘脑前核等在功能和结构上密切联系,合成一功能系统,称为边缘系统。与情绪变化、记忆和内脏活动有关。

§

3、周围神经(简称神经)

周围神经借神经根与中枢神经相联系。神经根有两类:感觉根和运动根。

1.根据功能性质分为:感觉神经(传入神经);运动神经(传出神经);混合神经。 2.根据分布不同分为:躯体神经;内脏神经(植物性神经)。 3.根据发出部位不同分为:脑神经;脊神经。

3 4.躯体神经包含脑神经和脊神经;内脏神经也包含脑神经和脊神经。 5.内脏神经按功能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一、躯体神经:

(一)脊神经:

1.来源:脊神经背侧根与腹侧根在椎间孔附近汇合成脊神经(为混合神经),走出椎间孔即分为背侧支和腹侧支。

2.脊神经节:在椎间孔附近,位于脊神经的背根上,由感觉神经元胞体集中而成结节状。3.分段:脊神经按部位分为颈、胸、腰、荐、尾五段。 (1)颈神经:

①膈神经:由

5、

6、7颈神经的腹侧支组成,穿过胸前口入胸腔,沿纵隔向后伸延至膈,为膈的运动神经。

②臂神经丛:由

6、

7、8颈神经腹侧支和

1、2胸神经腹侧支混合组成,位于肩关节内侧,支配前肢。其主要分支有:肩胛上神经、肩胛下神经、腋神经、胸肌神经、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 (2)胸神经:

①肋间神经:由胸神经腹侧支组成,位于肋间隙,沿肋骨后缘向下伸延,与同名血管并行。分布于肋间肌、腹肌、胸壁肌肉和皮肤。

②最后肋间神经:分布于腹壁肌肉和皮肤。 (3)腰神经:

①第1腰神经腹侧支形成髂下腹神经,第2腰神经腹侧支形成髂腹股沟神经,第

2、

3、4腰神经腹侧支形成生殖股神经,第

3、4腰神经腹侧支形成股外侧皮神经。

②腰荐神经丛:由

4、

5、6腰神经和

1、2荐神经腹侧支组成,位于腰荐部腹侧,支配后肢。主要分支有:股神经(其分支有隐N)、闭孔神经、坐骨神经(其分支有腓总N:又分出小腿外侧皮N、腓浅N、腓深N;胫N:又分出足底内侧N、足底外侧N)、臀前神经、臀后神经。 (4)荐神经:

①阴部神经:由

2、

3、4荐神经腹侧支形成。

②直肠后神经:由

3、4荐神经(牛为

4、5荐神经)腹侧支形成。

(二)脑神经:12对

一嗅 二视 三动眼, 四滑 五叉 六外展, 七面 八听 九舌咽, 十迷 又副 舌下完。

其中

一、

二、八为感觉神经;

五、

七、

九、十为混合神经;其余为运动神经。(发出部位及分布见书上的列表。)

二、植物性神经:

(一)定义:分布到内脏器官、皮肤、血管的平滑肌以及心肌、腺体等处的神经,称为植物性神经、又称内脏神经、自主神经。

(二)特征:与躯体神经在形态结构及功能上的区别。

内脏神经

躯体神经

───────────────────────────────────────

1、分布

神经元数目平滑肌、心肌、腺体

骨骼肌

为较粗的有髓神经纤维。 受意识支配,无自主性。 非双重支配

2、从中枢到效应器的 2(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元)

3、神经纤维的特点 较细,节前纤维有髓,节后纤维无髓。

4、有无自主性

5、对效应器的支配 有相对自主性

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 注:①节前神经元:胞体位于脑赶和脊髓,发出的纤维称为节前纤维。

②节后神经元:胞体位于植物性神经节(包括椎旁神经节、椎下神经节、终末神经节),发出的纤维称为节后神经纤维。

(三)交感神经

1.来源及去向:

(1) 节前神经元胞体:位于胸腰段脊髓灰质外侧角内。

(2) 节前神经纤维的去向(有三个):止于本节段椎旁神经节;沿交感干伸延、止于前或后节段椎旁神经节;止于椎下神经节。

(3) 节后神经元胞体:位于椎旁神经节、椎下神经节。 (4) 节后神经纤维的去向:

①椎旁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纤维→直接到效应器

或随脊神经的分布而分布(灰交通支:交感干→脊神经;白交通支:脊神经→交感干)。 ②椎下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纤维→直接到效应器。

2.交感干:位于脊柱的腹外侧,左右成对,自寰椎向后伸至尾部,呈串珠样,分颈、胸、腰、荐、尾五段,有灰白交通支与脑脊神经相连。即交感干=交感神经节(椎旁神经节)+节间支。

(1)颈部:称迷交干。

有三个神经节: ① 颈前神经节:发出节后纤维,分布于唾液腺、泪腺、汗腺及头部血管。 ② 颈中神经节:分布于主动脉、心脏、食管及气管。

③ 颈后神经节:与

1、2胸神经节合并成星状神经节,位于胸前口,发出椎神经、至臂神经丛、心支(参与构成心神经丛,分布于心、肺)。

(2)胸部:每一节有一个椎神经节,均有灰白交通支与脊神经相连。

① 星状神经节最明显。

② 发出内脏大神经和内脏小神经,穿过膈脚入腹腔,连于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 ③ 内脏支:至主动脉、食管、气管,并参与心肺神经丛。 (3)腰部:有2-5个腰神经节。

④ 腰内脏支:连于肠系膜后神经节。

⑤ 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由两个腹腔神经节和一个肠系膜前神经节组成,连于内脏大小神经的纤维。

⑥ 肠系膜后神经节:连接腰内脏神经和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的节间支构成肠系膜后神经丛。 ⑦ 腹下神经:一对,由肠系膜后神经节发出,参与盆神经丛的构成。

(4)荐尾部:节后神经纤维组成灰交通支,连于荐神经和尾神经,有三个神经节,前部较大,后部较

5 小,参与构成盆神经节。

(四)副交感神经

1.中枢部位:节前神经元胞体位于脑赶和荐部脊髓灰质侧柱内,分颅部和荐部。

2.分布:节后神经元胞体位于终末神经节内,即在所支配的器官内或附近,故节后纤维短。

(1)颅部的副交感神经:伴随

3、

7、

9、10脑神经走出。

通常说的迷走神经:为混合神经,包括躯体神经(第10对脑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其走向为:迷走神经经破裂孔出颅腔,分颈、胸、腹三段,颈段与交感神经合并成迷走交感干,沿颈总动脉的背侧缘向后伸延,入胸腔纵隔,绕过主动脉弓返回的一支称喉返神经,主干继续前行,在支气管背侧分为食管背侧支和腹侧支,左右迷走神经的食管背侧支、腹侧支分别合成迷走背侧干、腹侧干,穿过膈的食管裂孔入腹腔支 配内脏。其分支如下:

① 咽支:到咽、食管前段。 ② 喉前神经:到咽、喉、食管前段。

③ 喉反神经;到喉的喉半部、声带、食管、气管。 ④ 心支、肺支:参与构成心、肺神经丛。

⑤ 食管背侧干、腹侧干:到胃、肠,背侧干还参与构成腹腔肠系膜前神经丛。 注:前三个分支属躯体神经。 (2)荐部的副交感神经:

① ② ③

【思考题】

1.神经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2.脊髓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如何? 3.脑各部的结构如何? 4.植物性神经的特点有哪些? 节前神经元胞体位于荐部脊髓第1-4节的外侧柱内。 节前纤维随2-4荐神经腹侧支出椎管,形成1-2条盆神经。 盆神经丛:包括交感神经(腹下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盆神经)。

推荐第5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神经系统的组成》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神经系统的组成》教案

石龙中学 吴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神经系统和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

2.说明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资料分析”的学习,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尊老敬老人、乐于奉献的情操。 ●教学重点

1.神经系统的组成。2.神经元及结构。 ●教学难点

1.神经系统的组成。2.神经元及结构。 ●教学方法 谈话法、归纳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查阅有关资料,设计本课教学过程。 (2)了解神经系统损伤及由此导致的不良后果的事例。 2.学生准备:(1)图书馆或网上查阅有关资料。

(2)注意现实生活中与本课有关的病例并与神经系统知识相联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入新课](课件显示) 想一想当你做任何一件事情时,身体各个部位是如何协调一致、默契配合的?手指会灵巧地握住,双肘会很自然地弯曲成合适的角度平放在桌子上,身体会略向前倾,头会稍稍低下,眼睛很快就聚焦在你所写的字上,你的大脑会积极地思考要写哪些字。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神经系统具有神经调节作用,从而使各器官系统相互协调配合一致。那么,神经系统为什么有那么完善的调节作用呢?这与神经系统的组成有关,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神经系统的秘密。 [●讲授新课]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课件板书课题)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课件显示)

1、首先,请同学们看书P97并围绕发病原因、发病部位及症状对所给资料进行分析。

2、提问让学生对四个病例依次作分析。

3、老师对四个病例的发病原因、部位及症状分析总结。

4、老师:提问:在病例4中,肿瘤位置不同,症状相同吗?

5、请学生回答。(学生可能不会回答)

1 最后老师总结如下:(课件显示)

(1)肿瘤位置不同,压迫的大脑神经中枢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症状,如失聪、失语、下肢瘫痪等。

(2)脑与我们的四肢、眼睛、内脏等所有器官都建立着神经联系,脊髓和四肢间也有神经联系。这样,由脑和脊髓以及由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了神经系统。 (3)要想搞清以上四个病例,必须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6、请同学们仔细课本P98看图Ⅳ-52(同时课件显示) 让学生仔细阅读方框中的内容。

7、老师:提问:现在请几位同学介绍神经系统的各部分结构。

8、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如下:(课件显示)

(1)从结构功能看,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我们把这两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

(2)脑神经和脊神经共同组成了周围神经系统

(3)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二、神经元

1、老师:神经系统之所以能起到调节作用与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细胞密不可分。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现在我们一起观察课本P99神经元的模式图。

2、出示课件学习神经元有关知识。

3、老师:提问:神经元从结构上看与其他细胞有共同点,也有自身的特点。那么共同点是什么?

4、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如下:(课件显示) (1)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神经元有很多突起,有的长、有的短。

(3)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再包膜,就构成一条神经。神经纤维的末端有许多细小的分支,叫神经末梢。各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形成了复杂的网络,这个网络就是人体内的信息传递和处理系统。

5、学习神经元的功能和传导方向。(课件显示)

三、自主探究测试。(同时课件显示)

四、同学今天这节学习后有什么收获?请大家谈一谈。

五、作业设计(课件显示)

请你设计一个简明的表格和表解,分类记录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推荐第6篇: 《神经系统的组成》精品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教学致力于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不断思考,从而感受到学习的趣味,同时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展示实物和标本,以求有更多直观认识。在其中适时地介绍给学生一些研究方法,便于有特长的同学在课外能够自学以至自行进行研究,扩大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交叉的思想:从语文学习中的词语入手,通过分析词义,了解到语言发展和科学进步之间的关系。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能让学生体会到学科之间的联系,同时解除学生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认为思考的器官是心脏。

2.俗话说:久病半个医。人们在面对现实问题时会有更大的兴趣和决心去分析它、解决它。介于人们对健康问题持久不衰的兴趣,本课从病例开头,可激发学生继续进行探究的热情和好奇心,将教材中资料分析的中的病例依次拿出,请同学进行大胆猜测和联想,找出各个例子中导致病症的各种可能性。

3.借用提线木偶帮助学生理解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之间的关系;观察动物的神经标本和神经细胞的切片则能使学生对神经系统有切实的感性认识,才能真正理解这部分知识。

4.着重介绍给学生进行资料收集,案例记录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积累的科学习惯,从而使其更善于自学。

课题 第六章 第二节 神经系统(nervus te)的组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之间功能上的关系;

2.能够理解神经细胞如何起到结构和功能单位的作用。

能力目标

1.用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

2.培养学生勤于分析、思考问题和大胆假设的习惯。

情感目标

1.感受并领会到科学研究的历史性、无限性;

2.养成收集资料和随时进行科学记录的爱好。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实例使学生完成对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大胆假设的科学探索和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

预测使学生认识到神经系统在身体中的切实存在并能和日常生理活动联系起来。

解决重难点的途径

1.课堂上不断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利用相应的教具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多用实物和标本增加感性认识。

教具 提线木偶;动物的神经剥离标本;投影片;神经细胞永久切片;显微镜。

板书设计第二节 神经系统(nervus te)的组成

导入 在学习语文时,我们常遇到这样的词“心想事成”“言为心声”“心潮澎湃”等等。请同学解释一下这些词的意思。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同学们是否发现这些词的不当之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今天我们知道了,思考是由脑这个器官来进行的,而不是心脏。在脑的指挥下,在神经系统其他部分的天衣无缝的配合下,我们得以顺利完成各种生命活动。解剖开人体之后,我们是否能看到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位于人体的什么部位?早在十八世纪的时候,就有大胆的科学家开始偷偷地解剖尸体,进行探索,到今天,经过上百年的实验和积累,我们对于神经系统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分享前人的研究成果。(板书标题)

进行资料分析提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开始,而疑问产生于生活。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能一眼就看出原因的问题,便会引起我们的思考,从而去探究它。这里有几个生活中的例子看起来是有些奇怪的,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学生活动]

读教材第97页《资料分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并对问题作出假设。

(每个小组分析一个病例,给出假设性的解释)

讨论完毕后,请同学对以上发言作出小结。

小结:1.神经系统控制身体的各个部分;2.神经系统中任何部分的损伤都会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3.如果神经系统受伤,即使器官完好无损,也会不能工作,等等。

讲解神经系统组成情况

[出示《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投影片(同教材98页图)]

[学生活动]

仔细观察神经系统的分布有何特点?

中间的脑(brain)和脊髓(spinal crd)的部分为中枢神经系统;

由它们向四周发出的脑神经和脊神经称为周围神经系统;

[演示提线木偶,模拟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关系。]

[学生活动]

仔细阅读教材98页图中的文字,了解大脑、小脑、脊髓和神经的功能,用这些知识再次分析97页的资料。

如果我们对生物体进行解剖的话,能看见神经系统吗?它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展示动物神经剥离标本,观察白色的神经和灰白相间的脑和脊髓。]

探讨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大脑发出的指令,甚至可以很快地到达脚尖,可见神经系统的传递能力是很强的。我们就不免会想到:是什么样的组成成分使它具有这样的功能的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想怎样来进行研究呢?

[学生活动]

用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永久切片。

在显微镜下,我们看到了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的形态

[出示神经细胞的模式图]

[学生活动]

请仔细观察神经细胞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是否和它的功能相适应?

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由突起和细胞体两部分组成。

突起又分轴突和树突两部分。轴突外表有一层髓鞘包围,组成神经纤维。

请同学

[学生活动]

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和神经原的特点,推测并想象一下神经细胞如何进行工作?

知识小结

[学生活动] 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出本节课的“知识脑图”。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画。然后全班一起补充黑板上的脑图至较为完整。

教学生如何收集资料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肯定还有好多疑问。但是学习是无限的,探索也是无限的。许多科学家的成功关键在于能做有心人,善于收集资料,勤于记录。他们一般都会在身边准备一个小本子,将自己感兴趣的,自己觉得有用的东西记录下来。不知不觉中就有了厚厚的一本又一本的宝贵资料。我们同学是不是也可以向他们学习呢?要知道,一个生物爱好者是应该随身带着记录本和笔,随时记下身边自己感兴趣趣的现象。

[学生活动]

如果你要做这个工作,你将如何设计自己的记录本呢?(讨论)

训练每位同学准备一个记录本,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观察记录或资料收集。每隔2个礼拜与老师交流一次。

课堂主要提问1.在学习语文时,我们常遇到这样的词“心想事成”“言为心声”“心潮澎湃”等等。请同学解释一下这些词的意思。

2.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同学们是否发现这些词的不当之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3.仔细观察神经系统的分布有何特点?

4.是什么样的组成成分使它具有这样的功能的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想怎样来进行研究呢?

5.请仔细观察神经细胞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是否和它的功能相适应?

6.推测并想象一下神经细胞如何进行工作?

课后记

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是有关生理结构组成及其功能的知识,我们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组成神经系统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在身体上的位置以及初步认识他们的功能。所以学生在学完此课之后,应该至少有如下收获:第一层次:对着别人的身体或自己的身体能指出大脑,小脑和脊髓的部位。知道神经分布于全身各处;第二层次:知道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在功能上的差别;能够想象由神经细胞如何组成神经系统,如何作为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在其中行使作用;第三层次:会用以上的知识初步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本节内容教材上提供了许多实用和生动的资料,比如说97页上的资料分析中的病例、98页上的图片等等,在教学中巧妙地使用这些资料,既充分利用了教材,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推荐第7篇:神经系统总论 完教案

神经系统总论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部和周围部,在结构和功能上二者是一个整体。

中枢部包括位于颅腔内的脑和位于椎管内的脊髓,又称中枢神经系统,即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部指遍布全身各处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又称周围神经系统,即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周围神经又可根据其在各器官、系统中所分布的对象,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躯体神经分布于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 内脏神经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 周围神经根据其功能又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感觉神经将神经冲动自感受器传向中枢,又称传入神经。 运动神经将神经冲动自中枢传向周围的效应器,又称传出神经。

内脏神经中的传出神经即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其活动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控制,又称自主神经或植物神经,它们又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组成。

(一)神经元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具有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的能力(组胚版:接受刺激、整合信息、传导冲动、意识、思维、行为调节的基础) 1.神经元的构造:胞体、轴突、树突

胞体:神经元的代谢中心,主要位于大、小脑的皮质,脑干和脊髓的灰质,神经节内。

(组胚版:神经元的营养和代谢中心)。细胞核大而圆,核仁明显。

(组胚版:细胞核位于胞体中央,大而圆,核被膜明显,常染色质多,核仁大而圆,染色浅)。 胞质中含有神经细胞特有结构: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以及高尔基复合体等。

细胞膜:可兴奋膜,含受体、离子通道。。。。。。

尼氏体 Nil body强嗜碱性,均匀分布;在大神经元中呈粗大的斑块状,在小神经元中呈细小的颗粒状。电镜下,尼氏体由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的核糖体构成。

神经原纤维:镀银染色中呈棕黑色,交错排列成网,伸入轴突和树突。电镜下由神经丝、微丝、微管构成。神经丝是由神经丝蛋白构成的中间丝。它们除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外,微管还参与物质运输。

树突:树突分支上有树突棘,增大了神经原接触刺激的面积。 轴突:此处无尼氏体,内无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故不能合成蛋白质 轴突运输:

轴突运输=慢速轴突运输+快速轴突运输

快速轴突运输=快速顺向轴突运输+快速逆向轴突运输 慢速轴突运输:胞体合成的神经丝向轴突终末的延续 快速顺向轴突运输:胞体运输线粒体、小泡等

快速逆向轴突运输:轴突终末的代谢产物、摄取的营养物质,狂犬病毒等

2.神经元的分类

根据神经元突起数量:多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

假单极神经元:自胞体发出一个突起,在不远处呈T型分为两支,一支伸向中枢神经系统,称中枢突;另一支伸向周围的器官,称周围突。脑神经节、脊神经节中的感觉神经元属于此类。(注:神经节:周围部,神经元胞体聚集处,称神经节。神经节=胞体)

双极神经元:如视网膜内的双极细胞、内耳的前庭神经节和蜗神经节内的感觉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中枢部内的神经元大部分属于此类。

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和传导方向: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根据轴突长短:高尔基Ⅰ型神经元和高尔基Ⅱ型神经元 根据分泌神经递质的化学性质:胆碱能神经元、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胺能神经元,氨基酸能神经元,肽能神经元 3.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髓鞘+神经膜,包裹突起。

有髓神经纤维:神经元的突起被髓鞘和神经膜共同包裹。 无髓神经纤维:仅被神经膜包裹。

周围神经的髓鞘由施万细胞环绕轴突形成。 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由少突胶质细胞形成。

郎飞结:相邻两髓鞘节段间的区域,该处轴突裸露。神经冲动在有髓神经纤维中以跳跃式传导。 髓鞘越厚,传导速度越快。 4.突触

连接方式:轴-树突触、轴-体突触、轴-轴突触、树-树突触、体-体突触

传递方式:化学突触、电突触(缝隙连接)

(二)神经胶质细胞

支持、保护、营养、绝缘、参与神经递质和活性物质的代谢,保证信息传递的专一性。 中枢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

1.星型胶质细胞:体积最大、数量最多,胞体呈星形,核圆或卵圆形,染色浅。胞质内含有胶质丝(由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构成的一种中间丝,参有细胞骨架的构成),其突起伸展扩充在胞体及其突起间。有些突起末端扩展形成脚板,在脑和脊髓表面形成胶质界膜,或贴附在毛细血管壁上,构成血-脑屏障的神经胶质膜。神经胶质细胞能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和多种生长因子。分为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和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

2.少突胶质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细胞,镀银染色中,突起较少。核卵圆形,染色质密。细胞较星形胶质细胞小。电镜下,其突起末端扩展形成扁平薄膜,包卷神经元轴突形成髓鞘。

3.小胶质细胞:最小,胞体细长或椭圆,核小,呈扁平或三角形,染色深。胞体发出细长有分支的突起,突起表面有许多棘突。小胶质细胞是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迁入神经组织后演化而来,当神经系统损伤时,转变为巨噬细胞,吞噬死亡细胞的碎屑。(注:巨噬细胞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小胶质细胞相当于神经系统的巨噬细胞。

4.室管膜细胞:细胞呈立方或柱形,游离面有许多绒毛,少数细胞有纤毛,其摆动有利于脑脊液流动。部分细胞的基底面有细长的突起伸向深部。参与组成脑脊液-脑屏障和血-脑屏障。在脉络丛的室管膜细胞可产生脑脊液。 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1.施万细胞:周围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细胞 2.卫星细胞

三、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由来: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在不同位置有不同的组合编排方式,故用不同的术语。 中枢部

灰质:在中枢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聚集部位,在新鲜标本中色泽灰暗。(灰质=胞体+树突) 皮质:分部于大脑和小脑表面的灰质。(大脑、小脑表面、胞体+树突)

神经核: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或柱状。(神经核=胞体)

白质:神经纤维在中枢部的聚集部位,因髓鞘含类脂质色泽明亮而得名。(白质=神经纤维)

髓质:位于大脑和小脑皮质深部的白质叫做髓质。(皮质深部的白质,神经纤维)

纤维束:白质(中枢部的神经纤维)中,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形成纤维束。(纤维束=神经纤维) 周围部

神经节:周围部,神经元胞体聚集处,称神经节。(神经节=胞体)

神经:神经纤维在周围部聚集为粗细不等的神经。(神经=神经纤维)

神经内膜:包绕神经纤维的结缔组织 神经束:若干神经纤维聚集为神经束 神经束膜:包被神经束的结缔组织 神经:若干神经束汇聚而成 神经外膜:包被神经的结缔组织

四、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推荐第8篇:生理学——神经系统

72.人类小脑受损后可出现一些症状,下列哪一项是不会见到的

a.运动共济失调

b.肌张力减弱

c.平衡失调

d .安静时出现震颤,做精细运动时震颤消失

e.以上症状可由大脑皮质代偿而缓解

73.下列哪项是人类新小脑受损时所特有的症状

a.肌张力降低

b.偏瘫

c.静止性震颤

d.意向性震颤

e.位置性眼震颤

74.下列关于小脑前叶功能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接受大脑皮质发出的冲动

b.接受躯体传入冲动

c.影响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d.不影响γ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e.调节肌紧张

75.震颤麻痹的主要症状有

a.感觉迟钝

b.肌张力降低

c.意向性震颤

d.运动共济失调

e.静止性震颤

76.震颤麻痹主要是下列哪个通路受累的结果

a.纹状体-黑质γ-氨基丁酸易化通路

b.纹状体-黑质γ-氨基丁酸抑制通路

c.黑质-纹状体胆碱易化通路d.黑质-纹状体胆碱抑制通路

e.黑质中的多巴胺神经元

77.治疗震颤麻痹的最佳药物是

a.左旋多巴

b.依色林

c.利血平

d.乙酰胆碱

e.5-羟色胺

78.舞蹈病主要是因下列哪条通路受累引起的

a.黑质,纹状体多巴胺易化通路

b.黑质-纹状体多巴胺抑制通路

c.黑质-坟状体胆碱能易化通路

d.黑质-纹状体胆碱抑制通路

e.纹状体内胆碱能和γ-氨基丁酸神经元病变

79.支配远端肢体运动的大脑皮质代表区在

a,中央后回3-1-2区

b.中央前回6区

c.中央前回4区

d.运动辅助区

e.第2运动区

80.下列对皮质运动区功能特征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对躯体运动的支配有交又的性质,但对头面部肌肉的支配多数是双侧性的

b.功能定位总的分布是倒置的,头面部代表区内部的分布为正的

c.肌肉的运动越精细、越复杂,其代表区愈大

d.人工刺激所引起的肌肉运动反应为协同性收缩

e.运动区的基本功能单位呈柱状结构

81.下列哪条通路不属于锥体外系

a.网状脊髓束

b.顶盖脊髓束

c.红核脊髓束

d.皮质脊髓束

e.前庭脊髓束

82.边缘系统不包括

a.大脑皮质边缘叶

b.苍白球

c.隔区

d.杏仁核

e.下丘脑

83.下列哪种神经元联系方式是产生反馈性调节作用的结构基础

a.单线式联系

b.辐散式联系

c.聚合式联系

d.环状联系

e.链锁状联系

84.运动单位是指

a.一个运动神经元

b.一组具有相同功能的运动神经元群

c.一组可产生某一动作的肌肉群

d.一束肌纤维

e.由一个运动神经元及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

85.根据神经元在反射弧中的地位,可分类为

a.胆碱神经元,肾上腺素神经元

b.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c.多极神经元,单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

d.中枢神经元,外周神经元

e.Ⅰ类神经元,Ⅱ类神经元,Ⅲ类神经元,Ⅳ类神经元

86.运动神经元兴奋时,首先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a.树突

b.胞体

c.轴突

d.始段

e.轴突末梢

87.肾上腺素神经纤维末梢的受体阻断剂是

a育亨宾

b.心得宁

c.苯苄胺

d.心得乐

e.阿托品

88.突触前膜的突触前受体的生理作用是

a.促进轴突末梢合成递质

b.促进轴突末梢释放递质

c.减弱轴突末梢合成递质

d.减少轴突末梢释放递质

e.调节轴突末梢递质的释放量

89.下列关于神经胶质细胞的生理作用的描述, 哪项是错误的

a.是神经系统的支持组织

b.可以转运代谢物质,使神经元与毛细血管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c.构成血-脑屏障,使血液中的物质有选择地进入脑组织

d.胶质细胞增生,可以填补神经元死亡所造成的缺损,井能代偿神经元的功能

e.在外周和中枢均形成髓鞘

90.下列判定神经递质的条件中,哪种是不正确的

a.突触前神经元能合成该递质

b.合成的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内,兴奋冲动到达神经末梢时,小泡内递质能释放入突触间隙

c.递质可与突触后膜更体结合而发挥生理作用,井可被相应的酶破坏或被回收

d.用递质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能加强或阻断该递质的突触传递作用

e.突触前神经末梢只能释放一种递质

91.下列关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表现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肌紧张增强

b.腱反射亢进

c.肌萎缩明显

d.巴宾斯基征阳性

e.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92.快速叩击跟腱时,由于刺激了下列哪种结构而引起与该肌腱相连的肌肉发生收缩

A.腱器官

b.肌梭

c.触-压觉感受器

d.痛觉感受器

e.皮肤感受器

93.易化肌紧张的中枢部位包括

a.网状结构易化区和小脑前叶两侧部

b.前庭核与小脑前叶两侧部

c.前庭核与网状结构易化区

d.前庭核、小脑前叶两侧部、网状结构易化区

e.网状结构易化区

94.基底神经节对运动的调节功能不包括下述何种结构的核团

a.纹状体

b.丘脑底核

c.黑质

d.红核

e.杏仁核

95.人类基底神经节调节功能障爵,主要表现形式不包括

a.肌肉强直

b.肌张力障碍

c.随意运动完全丧失 d.静止性震颤

e.不自主的舞蹈样运动

96.对肌紧张不正确的叙述为

a.是维持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活动

b.表现为受牵拉的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

c.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调节是通过网状脊髓束实现的

d.脊休克时该反射的反射弧被破坏

e.属于牵张反射的一种

97.脑干网状结构的下列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有加强肌紧张作用

b.有抑制肌紧张作用

c.去大脑后,加强肌紧张作用增强

d.去大脑后,抑制肌紧张作用减弱

e.去大脑僵直时,运动神经元活动提高,故主要属α僵直

98.丘脑非特异系统与下列哪项无关

a嗅觉传导道

b.视觉传导道

c.听觉传导道

d.头面部温痛觉传导道

e.四肢、躯干温痛觉传导道

99.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下列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弥漫性投射到大脑皮质,无点对点关系

b.与皮质的各层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

c.不能单独激发皮质神经元放电

d.切断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动物仍保持清醒

e.不引起特异感觉

100.一侧枕叶皮质接受哪侧视网膜的传入纤维投射

a.同侧眼

b.对侧眼

c.双眼全部

d.同侧眼颞侧和对侧眼鼻侧

e.同侧眼鼻侧和对刺眼颞侧

101.肌梭的传入神经纤维为

A.Ⅰ类纤维

b.Aδ纤维

c.α纤维

d.γ纤维

e.Ⅰ和Ⅱ类纤维

102.人类小脑损伤时出现

a.肌力增强

b.肌张力降低

c.肌张力不变

d肌张力先亢进后降低

e.肌张力先降低后亢进

103.视觉代表区位于

a.中央前回

b.中央后回

c.枕叶皮质

d.颞叶皮质

e.岛叶皮质

104.运动区主要位于

a.中央前回动脉 b.小央后回

c.枕叶皮质

d.颞叶皮质

e.岛叶皮质

105.闰绍细胞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甘氨酸

b.p物质

c.乙酰胆碱

d.5-羟色胺

e.多巴胺

106.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所释放的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γ-氨基丁酸

e.乙酰胆碱

107.M型受体的阻断剂是

a.十烃季铵

b.六烃季铵

c.阿托品

d.心得安

e.酚妥拉明

108.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哪种离子内流有关

a.k+

b.Na+

c.Ca2+

d.cl-

e.H+

109.能够造成细胞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称为

a.动作电位

b.阈电位

c.局部电位

d.静息电位

e.后电位

110.γ僵直的机制是

a.高位中枢使闰绍细胞活动增强

b.高位中枢首先提高运动神经元的活动,转而使γ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增强

c.高位中枢提高γ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使肌梭敏感性增加,转而使α运动神经元活动增强

d.高位中枢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脊髓中间神经元降低γ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e.高位中枢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脊髓中间神经元提高γ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111.总和的结构基础为

a.单线式联系

b.辐散式联系

c.聚合式联系

d.环状联系

e.链锁式联系

112.支配梭外肌的传出神经纤维为

A.Ⅰ类纤维

b.δ纤维

c.α纤维

d.γ纤维

e.Ⅰ和Ⅱ类纤维

113.萎缩性瘫痪是由于

a.中央前回运动区全部损伤

b.下运动神经元麻痹

c.纹状体受损

d.黑质病变

e.小脑后叶受损

114.黑质纹状体束释放的主要递质是

a.甘氨酸

b.p物质

c.乙酰胆碱

d.5-羟色胺

e.多巴胺

115.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

a.瞳孔缩小

b.逼尿肌收缩

c.消化道括约肌舒张

d.妊娠子宫收缩

e.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116.交感神经系统不具有下列哪一特点

a.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b.支配几乎所有脏器

c.紧张性活动d.刺激节前纤维时反应比较局限

e.在应激反应中活动明显加强

117.副交感神经系统不具有下列哪一特点

a.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

b.不支配某些脏器

c.紧张性活动

d.刺激节前纤维时反应比较局限

e.在应激反应中活动明显减弱

118.下列哪项属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a.瞳孔扩大

b.糖原分解增加

c.逼尿肌收缩

d.骨骼肌血管舒张

e.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119.副交感神经对代谢的影响是

a.促进甲状旁腺索分泌

b.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

c.促进糖原分解

d.促进胰岛素分泌

e.促进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120.关于下丘脑主要功能的叙述哪项正确

a.为皮质下较高级交感中枢

b.为皮质下较高级的副交感中枢

c.为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 d.为皮质下重要的运动中枢

e.为内脏、内分泌和躯体运动的整合中枢

121.破坏下列哪一脑区,动物会出现食欲增加而逐渐肥胖

a.边缘叶

b.中脑网状结构

c.延脑背侧区 d.下丘脑外侧区

e.下丘脑腹内侧核

122.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

a.要有适当的无关刺激

b.要有完整的大脑皮质

c.要有非条件刺激

d.非条件刺激出现在无关刺激之前

e.无关刺激与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结合

123.谈论梅子时引起唾液分泌是

a.交感神经兴奋所致

b.副交感神经兴奋所致

c.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d.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e.非条件反射

124.新皮质处于紧张活动时脑电活动主要表现为

a.棘波

b.k-复合波

c.β波

d.α波

e.θ波

125.下列哪一项是与睡眠有关的主要神经递质

a.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和多巴胺

b.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

c.乙酰胆碱、多巴胺和5-羟色胺

d.多巴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

e.γ-氨基丁酸

126.下列哪一生理活动的中枢不在延髓

a.消化道运动

b.呼吸运动

c.水平衡调节

d.血管运动

e.心脏活动

127.大脑皮质角回受损将导致

a.运动失语症

b.感觉失语症

c.失读症

d.失写症

e.穿衣失用症

128.下列关于语言优势半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一种现象

b.与一定的遗传因素有关

c.主要是后天形成的

d.往往集中在一侧大脑半球

e.成人优势半球受损,常有语言障碍

129.一侧枕皮质接受哪侧视网膜的传入纤维投射

a.同侧眼视网膜

b.对侧眼视网膜

c.同删跟颞侧和对侧跟鼻侧视网膜

d.同侧眼鼻侧和对侧眼颞侧视网膜

e.同侧眼颞侧和对侧视网膜

130.一侧枕叶皮质受损引起的视觉障碍是

a.双眼全盲

b.两侧眼全盲

c.对侧眼全盲 d.双眼对侧偏盲

e.双眼同侧偏盲

131.左侧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受损,引起躯体感觉障碍的部位是

a.左半身 b.右半身 c.左侧头面部 d.右侧头面部 e.双侧头面部

132.人的基本生命中枢位于

a.下丘脑 b.中脑网状结构 c.脑桥 d.延髓网状结构 e.脊髓灰质

133.下列关于曲张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为神经与效应器发生接头联系的结构

b.为神经末梢上的结节状装置 c.内含贮存递质的小泡

d.只存在于肾上腺素神经束梢 e.在中枢内即为突触小体

134.摄食中枢位于

a.下丘脑前区 d.下丘脑后 c.下丘脑内侧区 d.下丘脑外侧区 e.乳头体核

135.呕吐中枢位于

a.脊髓 b.延髓 c.脑桥 d.中脑 e.下丘脑

136.刺激视上核可引起

a.瞳孔扩大

b.糖尿病

c.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d.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e.生长素释放

137.逆行性遗忘症的机理可能是

a.第一级记忆发生扰乱

b.第二级记忆发生扰乱

c.第三级记忆发生扰乱

d.第一级记忆至第二级记忆过程发生扰乱

e.海马环路的损害

138.第二级记忆的机理可能与下列哪项有关

a.新的突触建立

b.海马环路的活动

c.脑内蛋白质的合成

d.神经元活动的后作用

e.隔区的活动

139.电击头部或脑震荡可能导致

a.逆行性遗忘症

b.顺行性遗忘症

c.近期记忆受损

d.远期记忆增强

e.近期和远期记忆障碍

140.次要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

a.特异感觉

b.躯体运动调节

c.非语词性的认识功能

d.自主神经调节功能

e.内分泌调节功能

141.右侧大脑皮质顶叶损伤的病人常出现

a.失读症

b.失写症

c.感觉性失语症

d.穿衣失用症

e.运动失语症

142.下列关于皮质诱发电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由感觉传人系统受刺激引起

b.出现于皮质某一局部区域

c.由主反应和后发放两部分组成

d.主反应为先负后正的电位变化

e.是一种研究皮质功能定位的方法

143.下列哪项指标较适用于检测睡眠的深度

a.体温变化

b.唤醒阈或脑电

c.呼吸变化

d.脉搏变化

e.血压变化

144.引起睡眠的主要中枢核团是

a.尾核和壳核

b.黑质和丘脑后腹核 c.丘脑线核群

d.下丘脑腹内侧核

e.中缝核和蓝斑桉

145.人类的第三级记忆机制是

a.神经元活动的后作用

b.海马环路的活动

c.与脑内新的突触联系的建立有关

d.与脑内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e.与维生素b1的作用有关

146.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暂时联系的接通

a.发生在大脑皮质中两个中枢之间

b.发生在丘脑联络核团内

c.发生在延髓和小脑之间

d.发生在基底神经节内

e.与脑内各级中枢活动均有关

147.下列哪个脑区的损害不会引起语言功能障碍

a.颞上回后部

b.额中回后部接近中央前回手部代表区

c.大脑皮质顶叶

d.布洛仁—三角区

e大脑皮质角回

148.下列关于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后天形成,数量无限

b.具有极大的易变性

c.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d.可脱离非条件反射独立形成

e.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就是学引记忆的过程

149.异相睡眠的生物学意义是

a.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

b.促进细胞增殖和成熟

c.促进记亿和幼儿神经系统成熟

d.促进食欲和消化

e.促进脑电图的同步化

150.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a.具有较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b.具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c.具有第一信号系统

d.具有第一和第二两个信号系统

e.具有学习和记忆能力

答案

1.d2.d3.b4.d5.d

6.e7.a8.b9.b10.d

11.b12.c13.d14.e15.b

16.d17.c18.d19.e20.e

21.a 22.b 23.c 24.d25.d

26.d27.d28.d29.e30.d

31.d 32.e33.e34.c35.c

36.c37.d38.e39.c40.e

41.c42.e43.d 44.c45.b

46.b47.c48.b49.d50.d

51.d52.c53.c54.d55.d

56.d57.a58.b59.c60.b

61.e61.b63.c64.d65.e

66.e 67.e 68.e 69.d70.e

71.e 72.d 73.d 74.e 75.e

76.a 77.e 78.c79.d 80.c

81.b 82.d83.e 84.b 85.d

86.a 87.e88.d89.e 90.c

91.b 92.d 93.e94.c 95.d

96.e 97.a98.d 99.d100.e

101.b102.c 103.a 104.a 105.b

106.c 107.c108.b109.c110.c

111.c112.b113.d114.d115.d

116.e117.c118.d119.c120.e

121.e122.d123.d124.c125.b

126.c127.c128.a129.c130.d

131.b132.d133.d134.d135.b

141.c142.d143.b144.e145.c

136.d137.b138.c139.a140.c 146.e147.c148.d149.c150.d

推荐第9篇:《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

五莲三中课时备课卡(2015年3月) 教师姓名

学科

生物

年级

高一

日期

3月日

课题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体现三 维目标)

1.知识目标: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重点、难点 及突破 方法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学生活动设计

活动形式:课前预习学案活动大约时间:25分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与内容

学生活动及时间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导入:利用教材P16[问题探讨]导入新课

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问题,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教师设置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 ⑴人和动物各器官系统的协调,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那么神经调节的方式是什么呢?

⑵什么是反射?你能举出几个反射活动的实例吗?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这属于反射吗? ⑶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反射弧包括哪些基本环节?初中我们学习过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你能回顾一下这两个反射的反射弧吗?(示图或投影让学生分析) ⑷如果某人缩手反射的传入神经受到了损伤,那么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人还会有感觉吗?会产生缩手反射吗?如果损伤的是由传出神经或者是脊髓相应的中枢呢?

⑸反射弧各部分的结构分别是由什么组成的?神经元的结构包括哪几个部分?神经元与神经纤维、神经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⑹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多少个神经元?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怎样联结的? 教师归纳和总结之。

反射活动中,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是兴奋。什么是兴奋呢?(学生阅读教材P16内容回答之)兴奋的本质是什么呢?如何产生?又是如何传导的呢? 探究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神经纤维表面电位差的实验”过程和现象。电表指针的变化反映了神经表面电流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由于刺激神经引起的,由此说明刺激会引起神经兴奋。 教师设置下列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教材P18内容。 1.要形成电流必须要有电位差的形成,刺激引起电流的产生,那么必定引起了电位差的变化。在静止的时候神经纤维的电位是怎样的?

2.请根据图2-1描述电荷移动与电表指针偏转方向之间的关系

3.兴奋区与未兴奋区的电荷发生怎样的移动?

4.请你描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5.总结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之,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演示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与传导的动态过程。

完成一个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那么一个神经元产生的兴奋是如何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的呢?要了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原理,首先得了解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 探究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学生阅读教材P19相关内容,教师设问: 1.突触前膜是神经元的哪部分结构? 2.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的作用是什么?

3.神经递质的种类有哪些?作用是什么?神经递质以什么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4.突触后膜是神经元的哪部分结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什么结构(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还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吗?突触小体、突触后膜、突触完成的信号转换模式各是什么?

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

7.在一个反射活动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之。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突触传递信息的动态过程,并进行归纳和整理。 探究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资料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教材P20相关内容。教师归纳总结之。同时让学生明白,控制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在脊髓,但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机体能够协调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不同的中枢之间分级调节的结果。 提问:1.人的高级中枢是什么?低级中枢有哪些?

2.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的功能有什么差别?这些例子说明神经中枢之间有什么关系?

3.脊椎动物和人的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结合教材P21插图讲解S、H、W、V区的功能以及这些言语区损伤可能出现的症状。 教师总结归纳之。学习与记忆有其生理基础;学习的过程需要各种器官的协调作用;遗忘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学习中只有通过不断的重复才能形成长久的记忆。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反射弧的组成,神经冲动产生和传导的过程。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讨论和思考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教材P18内容。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板书提纲: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2、兴奋的概念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静息电位:内负外正

2、动作电位:内正外负

3、过程:刺激→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未刺激部位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双向传导

5、产生电位差的原因:Na+内流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小体

突触前膜

2、突触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3、过程:兴奋→突触小体→神经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教后反思: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推荐第10篇: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教案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选自北师大版《生物学》课本七年级下学期第十二章第一节)

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在知识方面“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知识点只需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而“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这一知识点,则只需“描述大脑皮层的形态,说明大脑皮层的基本功能,说明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根据新课标理念,对学生的知识学习既要符合课标基本要求,又要结合不同学校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实现因材施教。由于我校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有很好的兴趣,尤其对自身神经系统的调节更充满好奇心,学生也基本具有很好的想象力,这有利于对本章节的学习。因此,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神经系统的组成,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大脑皮层的形态,说明大脑皮层的基本功能及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初步了解大脑的运作、潜能和记忆。 2.能力目标:尝试解剖脑;收集、整理、分析信息,自主获得对大脑功能的认识。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探究,提高合作能力;通过脑功能探讨,提升自信品质和自我开发潜力的信心。

教学重点: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概念与区分。 教学难点: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参考书: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教学媒体与课前准备:PPT、柠檬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有听过“望梅止渴”这个成语故事吗?(播放PPT第1页) 学生:有或没有。

老师:三国时期,曹操带兵出征途中找不到有水的地方,士兵们都很口渴,于是曹操跟士兵说前面有一大片梅林,士兵听后嘴里都流口水(由于条件反射),从而暂时缓解了士兵的口渴。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又充满兴趣有带有疑问。 老师:那么, “望梅”为什么可以“止渴”呢? 学生:因为梅很酸,听到就流口水,就可以止渴了。

老师:没错了,看来同学们的阅读面很广,把生物知识应用到历史典故去了。原来,“望梅”之可以“止渴”是因为我们知道梅子很酸,从而刺激到我们体内神经系统的神经调节,所以才会流口水的。那么我们人的神经系统由什么组成的呢?又是怎样调节的呢?下面我们开始本节课内容的学习——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板书: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二. 新课讲授

知识点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老师:同学们,刚刚老师观察到了这一场景:当上课铃响的时候,同学们就纷纷的走回到自己的座位,拿起书本准备上课。那么老师想问你们,你们是通过什么调节方式完成这一系列动作的呢? 学生:不知道。

老师:没关系,老师来告诉你们。大家是通过神经调节方式完成刚刚的一系列动作的。 学生:有些学生脸上充满了疑问:什么是神经调节?

老师:那么什么是神经调节呢?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请同学们翻到书本第71页,跟老师一起说出神经系统的组成。(板书: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学生:脑、脊髓、脑神经、脊髓神经„„。

老师:好,看来同学们基本都知道了神经系统的组成。 知识点二: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老师: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人由无数个细胞组成的,同样,神经系统也是由很多细胞组成的,这些细胞有个特别的名称,叫神经元。

老师: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那么神经元的结构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用两分钟的时间看课本71页,待会我叫同学上来完成PPT上的连线。(板书:

二、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播放下一页PPT)

老师:好了,现在有哪位同学自愿上来完成PPT上的任务?请举手。 学生:同学们都积极的举手。

老师:好,就叫***同学上来,其他人比较一下***同学跟你做的有什么不一样! 老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做对了没有? 学生:对和不对两种情况都有。

老师:咦!刚刚老师听见有些***同学说不对,那请你说说你的答案。 学生:***同学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老师:现在大家看回书本71页,图12—2 神经元模式图,跟着老师一起说出正确答案。这端又大中间又有和核的结构我们称为胞体,它是神经元的代谢中心。在胞体的周围有很多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短的突起叫树突,树突有多个;长的突起叫轴突,轴突只有一个,轴突的末端则称为轴突末梢。看来,***同学是对的。(板书:

1、结构:胞体,树突,轴突,轴突末梢)

老师:知道了神经元的结构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学习神经元的功能。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会产生一种生物电变化,这种生物电变化称为神经冲动,简称冲动。神经冲动可以由胞体经轴突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就好像家里用的电从电源经电线传导到电器上那样。因此,概括起来,神经元的基本功能就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板书:

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知识点三: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老师:同学们吃过柠檬吗? 学生:吃过。

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柠檬(拿出柠檬),看到柠檬后同学们的口水是不是比没有见到柠檬之前要多? 学生:是。

老师:当我们的手碰到火,你有什么反应? 学生:会缩手。

老师:当眼睛进沙子时,是不是会不停地眨眼啊? 学生:是。

老师:手碰到火会缩回来、眼睛进沙子会不停眨眼等等,其实这些都是我们人体受到某些刺激时做出的反应,也就是反射。那么什么是反射呢?请同学们在课本72页找出反射的概念,找出来了吗?什么是反射?

学生: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老师:对了,看来同学们都很认真的看书。反射就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规律性的反应,要记住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板书:

三、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老师:那反射需要什么结构才能完成呢? 学生:反射弧。

老师:嗯,完成某一反射的结构称为反射弧。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的。那么这五部分各自有什么功能呢? 老师:感受器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那传入神经呢? 学生:传导冲动到神经中枢。

老师:恩,将冲动传导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在发出冲动,传出神经在将冲动传导到效应器,效应器做出相应的反应。

第11篇:物质组成教案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教材与教学思路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上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第四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化学式的书写。与老人教版教材相比, 上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对化学式部分的编写, 无论是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也都有较大的变化。化学式是学生继学习元素符号之后所学习的第二种化学用语, 作为化学学科的基本工具, 化学式的书写是初中化学 “双基”教学的重点内容, 正确、规范、熟练地书写化学式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化学基本技能。但由于书写化学式所需的有关知识记忆量大, 抽象性强, 极易成为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分化点。主要教学思路如下: 重视联系实际, 结合具体物质、具体反应与实验现象给出化学式, 构建化学式与物质之间 “名”与 “实”的关系, 揭示化学式丰富的内涵, 使学生认识学习化学式的重要性; 注重示范引导, 强调书写规范, 展示化学式的严谨和简约之美, 促进学生对化学式的国际性、科学性和准确性的理解和体会, 使学生感悟学习化学式的必要性; 简化对化合价概念的教学, 突出对化合价含义和作用的学习, 强化应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训练, 帮助学生在应用中加强记忆并初步形成书写化学式的技能。

2、教学过程设计与设计意图分析

【实物展示】氧气 镁条 氧化铜粉末 双氧水

【问题】请同学们描述一下所观察到的物质,并说一说对于这些物质你还知道什么? 【小结】同学们对以上物质的了解还真不少,不仅有物质的性质、用途、分类, 还有表示物质组成的符号。在第一章的学习中我们就已经知道, 这些表示物质组成的符号叫化学式。

【问题】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各种各样的物质,学习化学就是要和各种各样的物质打交道。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 同学们还接触和了解了哪些物质,请写出它们的名称和化学式。

【引导】名称和化学式都可以用来表示物质,在这两种表示物质的方法中, 你更愿意用哪一种,为什么? 【小结】化学式在表示物质时, 既简捷方便,又能使物质的组成元素及其原子个数一目了然。

【讨论】以某物质的化学式为例, 说明从化学式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交流】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 表示构成物质的1个分子; 表示构成1个分子的原子种类和数目。

【引导】用化学式表示物质不仅具有简捷方便、含义丰富等优点, 而且它还是一种被全世界一致认同的、具有国际性的化学符号。同学们刚刚写了这么多化学式, 真是不简单。那么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些物质的化学式的呢? 目前已经知道的物质有三千多万种, 而且人类每年还将发现和研制数十乃至数百万种的新物质。所以, 化学式的书写绝不能依赖于死记硬背。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地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

设计意图 首先, 突出化学式在表示物质组成时的优越性, 使学生感受学习化学式的重要性; 其次, 在肯定并欣赏学生的同时, 用事实和数据使学生感知不足, 感悟学习化学式书写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欲望。

【板书】第四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3、化学式的书写

【讲解】化学式的书写源于一个基本的事实: 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 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单质是纯净物中组成相对简单的一类物质。

【板书】

1、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阅读】课本 79 页的“联想与启示”。

【讨论与交流】你认为不同单质的化学式在写法上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

问题的提出和研讨, 旨在引导学生重视化学式与物质组成的关系, 认识并理解化学式书写的根本依据, 记住不同类别单质化学式书写的差异性。

【练习】写出下表中单质的化学式, 并在后面的空格中填上你所知道的其它单质的名称和化学式。

设计意图

练习设计成定向和开放两部分, 不仅能起到检查和巩固的作用, 而且能达到对所学单质进行归纳和总结的目的。同时, 定向与开放相结合的练习方式, 能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发挥各自水平的空间, 从而更加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小结】金属、非金属固体、稀有气体的化学式常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 氧气、氮气、氢气等某些常见非金属气体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 “2”的组合来表示。

【板书】

2、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引导】什么是化合物? 下表中的物质都是我们在前面实验中所接触过的化合物, 请描述它们的颜色、状态, 并写出其化学式。

【讨论】观察和分析上述物质的化学式, 你发现了什么? 【交流】化学式不仅可以反映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还可以反映出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不同化合物中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不一定相同„„

【讨论】化学式右下角的小数字能不能改动?为什么? 【小结】化学式是用来表示物质组成的, 而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 所以表示每种物质的化学式只有一个。

设计意图

从学生已熟知的物质入手, 构建化学式与物质之间 “名”与 “实”的关系, 并通过对有关问题的研讨, 进一步加强学生对 “化学式是物质组成情况真实反映”这一观点的认识和理解, 为元素化合价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引导】化学式是对物质组成的真实反映, 书写化学式的关键是要知道物质的组成, 物质的组成都是通过实验测定的。所以化学式的书写应该以实验结果为依据。但是测定物质组成的实验要求较高, 不仅大多数人因条件和能力所限, 不可能完成实验; 而且也没有必要人人都花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实验。那么有没有既尊重实验事实又能够正确、快捷地书写化合物化学式的方法呢? 【讲解】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了许许多多的化合物, 发现了形成化合物的元素都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 化学上则把这些原子个数比用一些特定的数值来进行表示, 这些具有特殊含义的数值就被称为元素的化合价, 也就是说, 可以用化合价来计算化合物中不同元素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设计意图

因课程标准不要求学生掌握化合价的概念, 所以, 没有必要对在教学中化合价的具体概念上进行纠缠, 更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给化合价下定义。但由于化合价是正确书写化学式的 “中介”, 因此, 用一种通俗的、简化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化合价的由来, 认识化合价的作用, 是十分必要的。

【问题】化合价与化学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我把科学家所研究的有关元素的化合价标出来, 请同学们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 看看能否发现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一些规律? 【板书】 (1) 化合价

设计意图

通过板书以及配合板书的讲解, 示范标注元素化合价的方法, 使学生建立对元素化合价准确、规范的认识。为了发现规律, 学生不仅需要用眼看, 更需要用心想, 同时还得设法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所以,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能力得以培养和提升的过程。

【交流】化合价有正负之分; 正价元素在左,负价元素在右; 不同化合物中氧元素都是- 2价;化合物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之和等于零„„

【引导】元素的化合价除了上述规律之外, 还有其它许多规律, 下表是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进行比较和分析, 看看你还能发现元素化合价的什么规律?

【展示】

设计意图

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多种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不仅能帮助学生较全面的认识化合价, 为应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做好铺垫, 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图表的能力。

【交流】有些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 有些元素有多种化合价; 有些元素只有正价, 有些元素既有正价又有负价; 不同的元素可能有相同的化合价„„

【讲解】有了元素的化合价, 我们就能很快地推知化合物中不同元素的原子数目关系, 也就可以既尊重实验事实又很方便地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了。那么根据化合价如何书写化学式呢? 【阅读】课本80页 “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中的内容, 并结合文中的范例, 了解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基本步骤。

【板书】 (2) 书写步骤 【示例】写出氧化铝的化学式。

设计意图

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再进行书写化学式的示范教学, 不仅为学生检验阅读效果提供了自评的标准, 而且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创造了条件; 同时还起到了突出过程, 强化重点, 使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收获的作用。这样的设计, 融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适度指导为一体, 远比 “老师讲学生听, 老师写学生看”的传统化学式教学方法更为有效。

【小结】①判断组成元素, 写出元素符号 ( 正价在左, 负价在右); ②标注化合价, 计算正、负化合价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 ③求原子个数, 并写在对应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④检查化学式的正确性 (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练习】写出氧化锌、氧化钠的化学式。

设计意图

书写化学式包含有较多的操作技能成分, 学生只有通过实践, 才能形成并熟练有关技能。所以, 当学生对书写化学式的方法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表象后, 必须及时进行练习。氧化锌、氧化钠化学式的书写与氧化铝化学式的书写极为相似, 通过模仿, 学生都能够较好地完成任务, 从而感受成功的喜悦, 增强学习的信心。

【练习】写出氯化钙、硫化钾的化学式。

【讨论】氯元素、硫元素既有正价, 又有负价,如何确定氯化钙中氯元素以及硫化钾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小结】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 与金属元素化合的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

设计意图

书写氯化钙、硫化钾化学式时, 需要学生灵活运用化合价原则对氯元素、硫元素的化合价进行选择。练习难度的增加,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 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而且容易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进一步激发书写化学式的热情。

【练习】写出氯化铁的化学式。

【问题】铁元素既有+2 价, 又有+3 价, 如何确定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引导】有些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以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化学上常会用一些特定的字加以区别,如当化合物中某元素显低价时, 会在元素名称前加上“亚”字。

设计意图

了解了化学式书写的基本步骤后,学生在进行书写化学式的练习时, 还会遇到一些具体问题, 是先把有关问题和解决方法一一罗列出来告诉给学生, 还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较之前者, 后一种方法虽然会耗费较多的时间, 但由于学生亲自参与了解决问题的过程, 对所学知识将理解得更深, 记得更牢, 用得更活。

【总结】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关键要知道元素的化合价, 否则就无法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所以必须记住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知道了元素的化合价是不是就可以任意书写化学式呢?化学式只能表示实际存在的物质的组成, 所以只有在化合物实际存在时, 根据化合价书写的化学式才有意义。

设计意图

教学总结不能只是对教学内容的简单罗列和重复, 更重要的应是从学习方法和科学态度等方面对教学内容加以升华。

【作业】

1、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编写成容易记忆的歌谣、快板或口诀等, 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2、从家里或到超市找一些含有简单化合物的物品, 试着写出这些化合物的化学式, 并设法了解它们的用途。

设计意图

作业是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 应立足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对作业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作业的设计应体现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和趣味性, 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对完成作业的方式和数量进行自主选择, 要使学生既能感受到作业对促进自我发展的价值, 又能体验到作业过程中的乐趣及其完成作业后的喜悦。

第八章

第二节 淀粉和油脂

教学重点:

1、知道食用淀粉的重要性。学会用碘水(或碘酒)检验淀粉。

2、了解葡萄糖的组成、物理性质和它在体内缓慢氧化为生命活动提供热量和能量

3、了解葡萄糖的来源、特性,知道检验葡萄糖的方法和现象以及这一方法的应用。

4、认识富含油脂的食物以及常见的油脂、油脂的分类、组成以及对生命活动的作用。

教学难点:

1、了解葡萄糖的生成、认识淀粉或纤维素与葡萄糖之间的相互转化。

2、知道酿酒中物质的转变、认识碳水化合物的概念、学习油脂的提取。

仪器药品:饭粒、面团(馒头)土豆片,白糖、青菜、食盐、猪油、花生米、棉签、碘水、碘酒。 教学过程:分析作业中错误:氧化铁写成FeO 一引入:昨天了解一些简单的有机物,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些食品中的有机物。 [学生活动]:阅读P210 [老师提问]:通过阅读,有收获的同学(不论多少)请举手,(选择基础差的同学回答) 板书:

一、淀粉:存在于:大米、面粉土豆,粉丝、山芋等食品中 1. 来自于光合作用

2.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葡萄糖在小肠里吸收后进入血液,由血红蛋白分子输送人体各组织 文字:淀粉+水 动物)

符号:(C6H10O5)n +H2O

葡萄糖(人) 纤维素+水

nC6H12O6

葡萄糖(食草葡萄糖有甜味,易溶于水,白色粉末固体,在体内缓慢氧化释放热量。 C6H12O6+6O2

6CO2+6H2O+Q

Q==2804Kg/180g C6H12O6

低血糖:淀粉摄入量不足(或消化吸收能力差)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太低。乏力疲倦昏迷休克。 治疗方法:静脉输入葡萄糖。

上述三种有机化合物属于糖类,习惯上也称为碳水化合物,原因有三:

①糖类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②当时发现的糖分子中H、O个数比恰好为2:1③且糖类的分子式都遵循Cn(H2O)m这个通式。

[总结和探索]:淀粉①是人们食用的最主要糖类②水解产物是葡萄糖③淀粉的检验:与碘作用呈蓝色

[演示]:用棉签蘸碘水或碘酒溶液涂抹在下列物质上:饭粒、面团(馒头)土豆片,白糖、青菜、食盐、猪油、花生米。 [演示]:P216实验。 简答:没有成熟的苹果遇碘变蓝色,成熟的苹果遇碘却不蓝色,用实验证明生苹果中含淀粉、熟苹果中含葡萄糖 §

8、2淀粉

油脂

一、淀粉:存在于:大米、面粉土豆,粉丝、山芋等食品中

1.来自于光合作用6CO2+6H2O

C6H12O6+6O2

葡萄糖又进一步转化为蔗糖(342)C12H22O11淀粉和纤维素(C6H10O5)n

二、淀粉——葡萄糖——在小肠里吸收后进入血液——输送人体各组织——氧化放热 文字:淀粉+水 动物)

符号:(C6H10O5)n +H2O

葡萄糖(人) 纤维素+水

nC6H12O6

葡萄糖(食草葡萄糖有甜味,易溶于水,白色粉末固体,在体内缓慢氧化释放热量。 C6H12O6+6O2

6CO2+6H2O+Q

Q==2804Kg/180g C6H12O6

低血糖:淀粉摄入量不足(或消化吸收能力差)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太低。乏力疲倦昏迷休克。 治疗方法:静脉输入葡萄糖。

三、淀粉、葡萄糖、纤维素——遵循Cn(H2O)m这个通式,糖类(碳水化合物)

四、淀粉与葡萄糖的性质差异 1.淀粉的检验:与碘作用呈蓝色

2.葡萄糖:物性:有甜味,易溶于水,白色粉末固体

化性:①有还原性易被氧化,放热②C6H12O6

2C2H5OH+2CO2↑

③与新制氢氧化铜在碱性环境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红色氧化亚铜沉淀,该反应可用于检验葡萄糖。

作业:教与学,附加:多种方法鉴别下列物质:①白糖食盐面粉②米汤牛奶③葡萄糖溶液和水④苹果是否熟了⑤情报工作者用米叶写情报,接受者有碘水湿润写有情报的纸显出蓝字。 第2课时

分析作业中的问题:加碘盐中碘酸根离子的检验。

复习:

1、哪类食品中含有丰富的淀粉,它在人体内是如何进行代谢活动的,食草动物呢? 答:①水解成葡萄糖②葡萄糖被氧化释放能量。

2、淀粉有何特性,如何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淀粉?没成熟的苹果遇碘变蓝,成熟后遇碘不变蓝,猜想其中的原因。

3、哪些物质被称为糖类,也称碳水化合物,它们灼烧后都有黑色物质析出,若遇浓硫酸都会碳化。

4、葡萄糖有何特性,如何检验。

[阅读回答]:

1、存在于:动物的脂肪层,植物的种子中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2、组成元素(C、H、O),氧化最终产物是CO2+H2O 是人体储备能量的物质仓库。 3.葡萄糖:15.6KJ/g

油脂38KJ/g

蛋白质24 KJ/g [实验]:从花生米中提取油脂①原料粉碎②正已烷浸泡溶解(无毒低沸点(68.7℃)③过滤④水浴加热恒温蒸发。

[总结]:淀粉、油脂均为食品中重在的有机物。 板书:同过程。

作业:一课一练。附加:拓展视野习题。

第12篇:大气组成教案

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介绍完大气的组成、分层及大气的热力状况这些静态的特性与人类的关系后,教材又介绍了由大气而产生的一系列的环流系统及天气系统,这些动态的特性与人类同样有着紧密的联系。本节内容所处的位置非常好的解决了从静态到动态的突然性,解释清楚了很多问题:静止的大气为何会运动?运动的大气有哪些类型?不同的条件下大气运动方向等等,起到了很好的承转作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说出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及大气运动的分类。

2、通过观察实验和教师的引导,学生解释出热力环流产生原因并描述出形成过程。提高观察能力的空间的想像力。

2、通过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的学习,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对日常生活动与其相关的地理事物的进行观测且并准确判断。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热力环流 山谷风 海陆风 城市风的形成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所以对知识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时可借助教具或电脑模拟演示,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并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五、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与大气的受热过程、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六、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热空气会上升,那么,冷空气呢?(下沉)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就属于大气运动,显然大气的运动并不只有空气简单的上升和下沉,那么大气到底是怎样运动的呢?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热力环流

这是第一个重点,设计以下步骤进行探究。 仔细观察第38页1—4图,[ 探究1:假如地表性质均一,且温度一致情况下A、B、C三地空气密度和等压面随高度的变化均是一致的。

用心

爱心

专心探究2:假如地表性质均一,A地受热,B、C两地冷却,A、B、C三地空气怎样运动?(A地空气上升,B、C两地空气下沉)。在同一高度的上空A\'、B\'、C\'空气密度发生怎样变化?(A\'密度增大,B\'、C\'密度减小)。气压怎样变化?(A\'形成高气压,B\'、C\'形成低气压)空气发生怎样的运动?(空气从气压高的A\'流向气压低的B\'、C\')。那么近地面情况呢?(A地空气上升后向外流出,使A地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成低气压;B、C两地因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成高气压,于是近地面空气从B、C两地流回A地,从而形成了热力环流。

探究3产生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地面的冷热不均)有哪些地区间会存在地面的冷热不均呢?(高低纬间、海陆间、城乡间等)

探究4:大气运动有何意义?(随着大气的运动,全球的热量和水分可以得到输送,并在此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天气变化)。[

2、城市风

探究5:城市风示意图,城市与郊区哪个地方热?(城市)为什么?(人口集中,工业发达,交通工具等释放出大量人为热)这样在城市与郊区之间会形成简单的热力环流,请学生自己讲述。

探究6:运行运动图标,显示城乡之间的热力环流——城市风。

探究7:二个问题:①由于城市风的存在,讨论对城市的大气环境有何影响?②如果你是该城市的决策者,现在要布局一个化工厂,从保护城市环境的角度出发,应布局在什么地方较合适?

(承接)从城市风我们可以看出,大气运动可以分为二种最基本的类型: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的上升和下沉,大气的水平运动就形成风。

七、板书设计

1、热力环流[

2、城市风

3、风——大气的水平运动

十、教学反思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13篇:计算机组成 教案

计算机组成 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根据《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的内容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向学生讲解计算机的组成,通过实物展示的方法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各个部分,对计算机有个完整的认识。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基础。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学生知道计算机的硬件有哪些。

3、学生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4、通过介绍国产软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设备的作用。

2、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教学难点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学生分析

初一刚入学的学生,其中大部分学生对电脑不怎么了解,这节有必要通过概念加实物展示方法来进行讲解。该年级的学生刚由小学升入中学,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相比抽象的学习他们更能接受形象、直观性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实物展示,加深他们的理解。该年龄段得学生比较活泼,课堂上注意监督他们学习。 教学准备

该节课的课件,计算机相关软件,相关图片及实物。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

二、进入讲解

三、学生思考,自主探究。

授课过程

1、先请同学们自己阅读书上第一节内容,边看书边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待会儿老师抽同学们回答。

2、①计算机是由哪两部分组成?

②计算机硬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③计算机软件有哪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板书以上问题,中间留空白,以便待会儿书写答案

3、

2.好,大部分同学应该看得差不多了吧,下面我来找几个同学回答一下老师让你们思考的问题,哪位同学踊跃的回答一下:

4、计算机是由哪两部分组成?······ 板书

一、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他们共同构成:计算机系统。 硬件:

构成计算机的物理装置;

软件:

为计算机运行、维护和管理编制的各种程序和文挡的总称 。

老师提问:哪位同学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讲讲你所知道的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是什么? 老师讲解:

硬件就是计算机上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部件像鼠标、显示器、键盘、打印机等。

软件是用来指挥计算机工作的命令语言,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离开了软件,计算机就不能正常工作。计算机就好比人类,人的眼,耳,鼻,手,大脑„„就相当于硬件,人的思想,知识,灵魂就好比软件。若计算机只有硬件,就好比人只有身体,却没有知识和思想,还不能为人们做事,要让它“活”起来,还要让它掌握“知识”、形成“思想”——这就是软件。可见,硬件和软件是共同决定计算机的工作能力的。

3、我们已经了解到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那么什么是计算机的硬件呢?哪位同学能够给我们阐述一下②计算机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

板书

二、计算机硬件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1) 中央处理器又简称为CPU(它是Central Proceing Unity的缩写) CPU:是由控制器和运算器组成,是计算机的核心.通常CPU的型号决定了整机的型号和基本性能。 计算机的主频率:中央处理器时钟的频率。是衡量计算机运算速度的重要指标。 主频通常以兆赫兹(MHZ)为单位, 常用的CPU的型号有Inter 公司的Pentium(奔腾)、Pentium II、Pentium III,酷睿2双核,酷睿i3 ,酷睿i5,酷睿i7 ,

AMD等。

目前市场上主流Inter 公司的奔腾系列,与AMD系列。

(2)存储器

内存储器:简称内存,主要用于存储计算机当前工作中正在运行的程序、数据等,相当于计算机内部的存储中心。 分类:按功能分,可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存储的数据来源 对信息的操作权限 信息的有效时间

RAM 随时存储计算机中正在进行处理的数据 允许被读取,还允许被修改 重新启动计算机后,RAM中的信息将全部丢失 ROM 存储的信息由计算机厂家确定 计算机启动时的引导程序、系统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等重要信息

只能读取,不能修改

重新启动计算机后,ROM中的信息不会丢失。

随机存储器(RAM): 主要用来随时存储计算机中正在进行处理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允许被读取,还允许被修改。重新启动计算机后,RAM中的信息将全部丢失。

我们平常所说的内存容量,指的就是RAM的容量。 只读存储器(ROM): 它存储的信息一般由计算机厂家确定,通常是计算机启动时的引导程序、系统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等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只能读取,不能修改。重新启动计算机后,ROM中的信息不 会丢失。

(3)存储器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称B) 常用的单位:位(bit)、千字节(KB)、兆字节(MB)、千兆字节(GB)。 换算关系:1KB=1024B ;1MB=1024KB;1GB=1024MB (相当于:1Kg=1000g 1t=1000Kg 它们之间的换算倍数为1000,而计算机中的换算倍数为:1024倍)

特殊点的:1Byte=8bit

(4)外存储器

功能:主要用来存放需要保存的信息。

常用的外存储器有:软磁盘、光盘、U盘、硬磁盘 如何去分以上设备呢?

可以从存储容量和外观上区别:

存储容量

外观形态 存储原理 软盘 常用的容量为1.44M

光盘 一般在600MB左右。

U盘 一般有:1G,2G,4G,8G 。。。 形状较小,便于携带

硬盘

一般有: 80G,160G,250G,320G,500G,1T,2T

存储容量大,速度快。

光盘:分为只读光盘和可读写光盘,常见的是只读光盘

(5)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常用的输入设备: 键盘、

扫描仪

鼠标、

共同点:把信息传送到计算机中光笔、语音输入设备

常用的输出设备: 显示器

打印机 投影仪

共同点:显示计算机处理的结果

音响。

输入设备:将各种信息(如文字、数字、声音、图象等)传送到计算机中。

输出设备:显示向计算机输入的内容和计算机处理的结果。

了解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后,同学们是不是开始在想:③计算机软件有哪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板书:

三、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各种程序、数据以及相关文挡资料的集合。

分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是一种综合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工作环 境和开发工具的软件。系统软件主要有操作系统和程序设计语言两类。 操作系统:DOS、Windows、Unix、Linux,。。。

程序设计语言:C、JAVA、C#、C++、VB ……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大管家,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各个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是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统软件。一台计算机必须安装了操作系统才能正常工作。

DOS、Windows、Unix、Linux等都是计算机上使用的操作系统软件。现在我们最常用的是美国微软公司的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我国也有了自己的操作的系统—红旗Linux,现在正在推广运用当中。

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计算机用户为了解决某些具体问题而编制的软件。 有了应用软件,才能在计算机上画图、写文章,制作多媒体报告、玩游戏等。 应用软件包括:QQ、迅雷、暴风影音、PowerPoint、Word、千千静听、美图拍拍、美图秀秀等。

计算机软件是软件设计者脑力劳动的创造性产品,有版权,受法律的保护。

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同学们现在我们最常用的软件大都是外国人开发的,像操作系统Windows、办公软件Office、图形处理软件PhotoShop等等,他们把这些软件的价格卖得很高,但由于中国人还没有开发出同等优秀的软件,还是只能高价买进。但是有志气的中国人已经不甘落后,也开发出了一些优秀的国产软件,如WPS、KV3000、超级解霸、快车、遨游

2、酷我音乐盒、PPTV(原PPLive)、完美解码、QQ20

10、鲁大师、360安全卫士、搜狗拼音输入法、暴风影音、迅雷、千千静听、Windows优化大师等,但数量还很少,还有很多优秀的软件等待着在座的同学们学好知识去开发,所以同学们是不是应该认真地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呢?

补充知识:学习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过程

阅读课文内容,谁来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人工处理信息与计算机处理信息过程的异同点; ②人的器官与计算机的部件作比较?

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有点像人的大脑、眼睛、耳朵及笔、纸等,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也类似于人脑处理信息的过程。

人:

眼睛(看)

大脑(信息处理)

手(输入文字)

计算机: 输入设备(键入文字)

主机(处理)

输入设备(在屏幕中显示)

比如我们要把书上的一段文字在Word中用拼音输入法输入到计算机中,我们首先应该用眼睛看这段文字,眼睛把看到的字传给大脑,大脑要对这个字进行处理,看看认识不认识这个字,如果认识,大脑就可以产生这个字的拼音编码(不认识可以利用字典查出这个字的读音),然后大脑指挥手利用键盘输入这个字。这样继续下去一段文字就会输入进去了。人在这一连串的动作中眼睛相当于输入设备;大脑相当于主机进行各种处理工作;手就相当于输出设备,把大脑的处理表现出来(利用键盘输入字)。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也像人一样,在输入字的这个过程中,首先通过输入设备键盘把这个字的编码信息输入主机,由主机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再把加工处理后的信息通过输出设备输 出(在屏幕出打印这个字)。

计算机硬件组成教案

【教学课题】

认识计算机的硬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并简单的了解其功能。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热爱和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硬件由哪些部件组成。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中的CPU是什么以及各部件各有什么功能。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相关教学课件、可供拆装的计算机和内存条等。几张计算机硬件图片。

【教学过程】

同学们,在小学我们已经接触过计算机,我们认识键盘、鼠标、显示器和打印机等。大家想一下计算机主机箱里面又是什么呢?(在黑板放上几张计算机硬件图片)拿几个内存条让学生实际的观察。这一节课大家一起来学习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计算机硬件: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即计算机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和各种外围设备等。

①主机:内部主要包括主板、中央处理器、硬盘、鼠标、内存、显卡和光驱等。

主板:主机中最大的一块集成电路,其他主板联系在一起。主板的性能的好坏对计算机的影响很大主板与CPU本身必须匹配。

中央处理器:通常人们称为CPU,是插在主板CPU插座上的一块集成芯片。相当于人的大脑。主要任务是分析和处理各种数据的重任。现在流行的有Pentinum 4 CPU。

硬盘:计算机存储数据的部件,相当于人们存放粮食的仓库。计算机的大部分信息都存储在硬盘上。

内存:CPU和硬盘之间的一座桥梁。平常我们说的内存条。

显卡:能把CPU处理的数据显示在显示器的屏幕上声卡:能将计算机数字信号转换成音频信号,满足用户的听觉需要。

光驱:用于读出光盘的数据。看影碟、欣赏CD音乐等通过光驱才能实现。

网卡:能够实现数据通信。

②显示器:计算机向用户显示信号的外围设备,是计算机最重要的输出设备。现在流行的有:阴板射线管显示器(CRT)和液晶显示器(LCD)。

③键盘和鼠标:都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使计算机可以向计算机输入信息,指挥计算机进行工作。 ◆其他外围设备

除了上述说介绍的硬件设备外,计算机还有一些外围设备,如打印机(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扫描仪和数码相机等。

【小结】

这节课主要介绍的是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简单的介绍各部件的功能。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的硬件设备。为以后他们学习计算机打下基础。

【课后作业】

1、计算机硬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各部件的作用的什么?

2、

计算机常见的外围设备有哪些?它们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教案

材: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基础教材《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

教学目标:1.理解计算机五个组成部分的基本概念,

2.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能够从计算机各部件联系示意图理解计算机的工 作原理.

3.培养抽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

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仪器:多媒体教学平台及多媒体教学课件 坏硬盘一只 内存 CPU 光驱 软盘 软盘片等 教学过程: 时间步骤 活动形式

教学内容

提问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那么,计算机所能识别的各种信息在计算机中是如何表示的? 答案:0、1代码

计算机是如何处理信息? 答案:输入→存储→处理→输出

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远比上面介绍的复杂得多,要对计算机处 理信息的过程有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还需对计算机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有所了解,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的内容。

引入板书

以前我们曾经学过: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发明和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工具。从使用自己的双手到使用树枝;从使用树枝到制作石制工具;从石制工具到铁制工具;从铁制工具到各种各样的机械;直至我们现在学习、使用的计算机。以前的种种工具都是人的“手”的扩大和延伸、是人的“体力”的放大;而计算机则是人的“脑”的扩大和延伸、是人的“脑力”的放大,所以人们又把计算机称为“电脑”。那么,电脑和人脑有没有相似之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道题目。

20*13-12*11= 我们在计算这道题时进行了哪些步骤?使用了我们身体上的哪些部位?

答案: 眼睛、大脑、手、嘴 眼睛——大脑—— 手、嘴

眼睛、大脑、手、嘴相当于计算机的哪些部分?

答案:眼睛相当于计算机的输入设备;大脑相当于计算机的主机;嘴和手相当于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主机——输出设备

播放课件 布置看书

展示教学目标

下面请大家看课本P6-P7,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几个部件组成?

2、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的区别是什么?

教师举例

教师强调

计算机系统由哪两个部分组成? 答案: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什么是硬件?

答案:在计算机中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就是硬件。

其实我们人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人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构成。

我们该如何来区分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呢? 是不是摸上去硬棒棒的就是硬件系统,掐上去是软绵绵的就是软件系统呢? 不是

那我们应如何来理解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呢? 答案:人的硬件系统是指人的躯干,人的软件系统是指人的思想和灵魂.

1+1=?有的学生说是2,也有学生认为是3;有的学生乒乓球打得很好,而有的学生却不行.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差异,关键取决于软件系统的功能.一句话,软件系统的特点是看不见摸不着. 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哪几个部件组成? 答案:五个部件组成: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

实物展示 教师简述

播放课件

肯定设问

展示实物

那什么是输入设备?常用的输入设备有哪些? 答案:能够把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的设备称为输入设备.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器、语音手写笔、扫描仪、话筒等.

展示键盘、鼠标器、语音手写笔、话筒

键盘可以输入文字; 鼠标器在操作上可以代替键盘; 语音手写笔不仅可以通过手写输入文字,还可以通过语音输入;话筒可以用来录制自己的声音. 展示扫描仪, 我们可以把以前拍的照片通过扫描仪存放到计算机中长期保存. 我们人也要从外部获取信息,那么我们人的输入设备是什么呢? 答案:眼睛和耳朵

那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后该存放在何处呢? 答案:存储器 什么是存储器?

答案:在计算机中用来存放信息的部件。 存储器又可以分为哪两种? 答案: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展示内存

15’ 教师讲解

播放课件 提

教师强调 肯定设问

播放课件 实物展示 教师讲解

展示光驱 设

教师强调 内存储器又称内存,它是由半导体元件组成,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经常对某些物体进行计量,如:水和汽油是用升计量、电视用台来计量,在计算机中内存的容量也有一个计量单位,它是以字节(byte)为计量单位

讲解1B、1K、1M、1G之间的关系

内存可分为两类: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储器,这两者之间有何区别?

答案:ROM中的信息只能读出不能写入,断电时信息不丢失 RAM中的信息可读可写可修改,计算机断电信息丢失 ROM中的信息被固化在芯片里(BIOS),

由于RAM中信息在计算机断电时丢失,因此,我们应及时地将RAM中的信息转移,转移到什么地方呢?

答案:外存储器

外存储器主要是软盘、硬盘和光盘 软盘、软盘片、硬盘、光盘

软盘是通过软盘片上磁介质来存取数据的,其原理和磁带记录信息类似。容量小、读取速度相对较慢。

硬盘是计算机主要的存储设备。容量大、读写速度快。

光盘是一种新的存储器,容量大、速度相对硬盘较慢,在计算机中必须依赖光盘驱动器(光驱),它是通过激光头来读取信息。

光盘按读/写功能可分为几类呢? 答案:CD-ROM、WORM、E-R/W 在微计算机中,什么部件是其核心? 答案:中央处理器(CPU)

我们从名称可以看出其所起核心作用.我们常用CPU来衡量

1’ 教师讲解

计算机的档次,如8028

6、8038

6、8048

6、Pentium、PentiumⅡ、PentiumⅢ等

CPU又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

运算器是计算机实现算术和逻辑运算的主要部件.算术运算:加(+)、减(-)、乘(*)、除(/);逻辑运算:与(and)、或(or)、非(not) 控制器是调度中心,能够使其它各部件按要求自动、协调地完成任务。

4’

提问引入

播放课件 计算机经过信息输入、存储、处理后,我们如何知道它的运算结果呢? 答案:通过输出设备显示出来。 什么是输出设备? 答案:能把计算机处理过的信息以人们认识的形式表示出来的设备称为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通过课件展示实物,使学生对输出设备有初步的印象

6’

引入原理

展示课件 讲

解 (共展示两次)

提问归纳

教师强调

上面简单介绍了计算机经过信息输入、存储、处理、输出信息的过程,而计算机处理理信息的过程远比上面的复杂,下面我们以2+4=6为例来说明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1、控制器向输入设备发出输入信息的命令,从输入设备输入原始数据(2和4);

2、控制器向存储器发出命令,把输入设备输入的信息存放到存储器中;

3、在控制器的控制下,从存储器中取出数据2(0010)和4(0100)送运算器,进行加法运算,得到和数0110;

4、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把运算器中的结果0110送到存储器。

5、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把存储器中的最后结果6送到输出设备,显示或打印;

到此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结束。

从上述过程的分析;请归纳一下计算机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相互之间是什么样关系?

答案:控制器指示输入设备将一系列指令和数据送到内部存储器;再由存储器将数据递入运算器;运算器承担具体计算任务;运算结果再存回存储器;输出设备则把结果通过一定方式传递出来。

实际上计算机系统是一个非常协调的有机整体,它不仅只限于算术运算,还可以用来处理各种文字、语言、声音、图像等信息。

4’ 提

教师总结

展示课件 学生质疑 布置作业

请一位学生概括一下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答案:略

这一课我们共学习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输入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出设备

2、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原理

在控制器的作用下:

信息输入→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输出信息

展示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个别答疑

请大家课后将计算机的各组件与人相对照,画出对比表;

进一步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第14篇:计算机硬件组成教案

计算机硬件组成教案

【教学课题】认识计算机的硬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并简单的了解其功能。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使学生产生对信息技术的热爱和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硬件由哪些部件组成。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中的CPU是什么以及各部件各有什么功能。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相关教学课件、可供拆装的计算机和

内存条等。几张计算机硬件图片。

【教学过程】

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非常普遍的使用过计算机了,很多的家庭已经拥有个人计算机。个人计算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面对一台个人计算机,我们能看到键盘、鼠标、显示器和音箱主机。大家想一下计算机主机箱里面又是什么呢?(在黑板放上几张计算机硬件图片)拿几个内存条让学生实际的观察。

那么,现在这一节课大家一起来学习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要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能认识各种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计算机硬件: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即计算机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和各种外围设备等。 (指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等组成的各种物理装置的总称。这些物理装置按系统结构的要求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计算机软件运行提供物质基础。简言之,计算机硬件的功能是输入并存储程序和数据,以及执行程序把数据加工成可以利用的形式。)

主 机:内部主要包括主板、中央处理器、硬盘、鼠标、内存、显卡和光驱等。 就是计算机系统化中用于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容器(mainframe)。通常包括 CPU、内存、硬盘、光驱、电源、以及其他输入输出控制器和接口,如 USB 控制器、显卡、网卡、声卡等等。位于主机箱内的通常称为内设,而位于主机箱之外的通常称为外设(如显示器、键盘、鼠标、外接硬盘、外接光驱等)。通常,主机自身已经是一台能够独立运行的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有专门用途的计算机通常只有主机,没有其他外设。

主板:主机中最大的一块集成电路,其他主板联系在一起。

又叫主机板(mainboard)、系统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它安装在机箱内,是微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主板一般为矩形电路板,上面安装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一般有BIOS

芯片、I/O控制芯片、键盘和面板控制开关接口、指示灯插接件、扩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元件。主板的性能的好坏对计算机的影响很大主板与CPU本身必须匹配。

中央处理器:通常人们称为CPU,是插在主板CPU插座上的一块集成芯片。相当于人的大脑。主要任务是分析和处理各种数据的重任。CPU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ing Unit)的缩写,它可以被简称做微处理器(Microproceor),不过经常被人们直接称为处理器(proceor)。CPU是计算机的核心,其重要性好比大脑对于人一样,因为它负责处理、运算计算机内部的所有数据,而主板芯片组则更像是心脏,它控制着数据的交换。CPU的种类决定了操作系统和相应的软件。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和内部总线等构成,是PC的核心,再配上储存器、输入/输出接口和系统总线组成为完整的PC(个人电脑)。

硬盘:计算机存储数据的部件,相当于人们存放粮食的仓库。计算机的大部分信息都存储在硬盘上。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这些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

内存:CPU和硬盘之间的一座桥梁。也就是平常我们说的内存条。内存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因此内存的性能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内存(Memory)也被称为内存储器,其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只要计算机在运行中,CPU就会把需要运算的数据调到内存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后CPU再将结果传送出来,内存的运行也决定了计算机的稳定运行。 内存是由内存芯片、电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组成的。

显卡:能把CPU处理的数据显示在显示器的屏幕上显卡全称显示接口卡(Video card,Graphics card),又称为显示适配器(Video adapter),显示器配置卡简称为显卡,是个人电脑最基本组成部分之一。显卡的用途是将计算机系统所需要的显示信息进行转换驱动,并向显示器提供行扫描信号,控制显示器的正确显示,是连接显示器和个人电脑主板的重要元件,是“人机对话”的重要设备之一。显卡作为电脑主机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输出显示图形的任务,对于从事专业图形设计的人来说显卡非常重要。 民用显卡图形芯片供应商主要包括AMD(ATI)和Nvidia(英伟达)两家。

声卡:能将计算机数字信号转换成音频信号,满足用户的听觉需要。声卡是多媒体技术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声波/数字信号相互转换的一种硬件。声卡的基本功能是把来自话筒、磁带、光盘的原始声音信号加以转换,输出到耳机、扬声器、扩音机、录音机等声响设备,或通过音乐设备数字接口(MIDI)使乐器发出美妙的声音。

光驱:用于读出光盘的数据。看影碟、欣赏CD音乐等通过光驱才能实现。电脑用来读写光碟内容的机器,是台式机里比较常见的一个配件。随着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光驱在台式机诸多配件中的已经成标准配置。目前,光驱可分为CD-ROM驱动器、DVD光驱(DVD-ROM)、康宝(COMBO)和刻录机等。

网卡:能够实现数据通信。算机与外界局域网的连接是通过主机箱内插入一块网络接口板(或者是在笔记本电脑中插入一块PCMCIA卡)。网络接口板又称为通信适配器或网络适配器(adapter)或网络接口卡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但是现在更多的人愿意使用更为简单的名称“网卡”。

②显示器:计算机向用户显示信号的外围设备,是计算机最重要的输出设备。现在流行的有:阴板射线管显示器(CRT)和液晶显示器(LCD)。是计算机系统的输出设备。

③键盘和鼠标:都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使计算机可以向计算机输入信息,指挥计算机进行工作。

其他外围设备除了上述说介绍的硬件设备外,计算机还有一些外围设备,如打印机(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扫描仪和数码相机等。

【小结】

这节课主要介绍的是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简单的介绍各部件的功能。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的硬件设备。为以后他们学习计算机打下基础。

【课后作业】

1、计算机硬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各部件的作用的什么?

2、

计算机常见的外围设备有哪些?它们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计算机的组成》教案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学生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3、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教学重点:

1、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设备的作用。

2、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准备:计算机及相关软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我们知道计算机又叫信息处理机,因为它处理信息的能力很强。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样高性能的机器它究竟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先请同学们自己看书P.4-P.7上半部分,边看书边思考: ①计算机是由哪两部分组成?

②计算机硬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③计算机软件有哪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①,教师补充说明并注意纠正。

学生答后,追问: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教师说明:硬件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部件,像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软件是用来指挥计算机工作的命令语言,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离开了软件,计算机就不能正常工作。若计算机只有硬件,就 好比人有身体,却没有知识和思想,还不能为人们做事,要让它“活”起来,还要让它掌握“知识”、形成“思想”--这就是软件。

4、指名学生回答问题②,你有几种分法?怎样分?

从外观上看,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器和音箱等部件所组成。从功能上看,计算机的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等。

5、指名学生回答问题③。

学生答后,教师简介常用的操作系统:DOS、Windows系列、Linux等的特点;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以及他们的作用。

6、学们现在我们最常用的软件大都是外国人开发的,

7、像操作系统Windows、办

公软件Office、图形处理软件PhotoShop等等,他们把这些软件的价格卖得很高,但由于中国人还没有开发出同等优秀的软件,还是只能高价买进。但是有志气的中国人已经不甘落后,也开发出了一些优秀的国产软件,如WPS、KV3000、超级解霸等,但数量还很少,还有很多优秀的软件等待着同学们学好知识去开发。

三、学生模仿硬件作“自我介绍”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计算机的硬件是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四大部分组成的,它们协调工作,各显神通。它们究竟有何神通,你认为谁最重要呢?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

一、计算机的硬件”这部分内容。然后同学们,你就是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这四部分中的一个,这样同学们就分成了四组,你要向其他同学说明自己的作用以及重要性,让其他同学觉得计算机少了你还真不行。至于角色的分配,等同学们读书后自己选择。

同学们先完整地读一下整段内容,再选择其中一个认真仔细地读,为你的发言作好充分准备,来说服其他同学,你还可以拉你的同伙来帮助你说服他们。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其辅以图片说明。

四、学习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过程

阅读课文内容,谁来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引导学生说出:①人工处理信息与计算机处理信息过程的异同点,②人的什么相当于计算机的什么。

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什么问题?把你的收获告诉你的同桌。

第15篇:教案计算机组成

《计算机组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使学生掌握开启和关闭计算机的方法。 2.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3.使学生认识简单的计算机原理。 技能方面:

1.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 2.培养学生的键盘操作能力。 情感方面: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简单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计算机的简介和硬件组成。

三、教学难点

记忆计算机硬件的五大部分。

四、教学方法

1.观察法。 2.演示法。 3.自学法。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 1.多媒体网络教室。 2.准备好的文字素材。

六、课时安排 4课时。

七、适用等级 初级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课题 教师吸引同学目光,认真的对电脑开机,在桌面上对我的电脑进行简单的操作,得知关于本台计算机简单的信息.由此导入课题。 二)新课

1.计算机在现代社会的功能 教师提问:通过观察,你认为计算机可能有哪些部分部分组成?并且试着猜想下计算机在现今社会的地位。 2.启动计算机 教师演示启动计算机的方法:

(1)先开启显示器。

(2)按下主机箱上的按钮。

(3)课堂结束是演示关机步骤。 3.简单的认识计算机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4.系统划分计算机

教师提问: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硬件包括几种?软件包括几种?

(1)硬件的组成(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 输入设备:使计算机从外部获得信息的设备如鼠标,键盘,光笔,扫描仪,话筒,数码相机,摄像头,手写板

输出设备:把计算机处理信息的结果以人们能够识别的形式表示出来的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投影仪 存储器:如硬盘,光驱,U盘 运算器:算术运算,逻辑运算

控制器:如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控制计算机各部分协调运行 控制器和运算器整合在CPU中 (2)软件的组成

软件定义:程序和有关文档资料的合称

软件分类:系统软件(使用和管理计算机的软件)和应用软件(专为 某一应用编制的软件) 5.关闭计算机 教师提问:怎样安全关闭计算机?

三)、课堂练习启动计算机。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小结,强调:①在开机之前先开启显示器②

在关机时的注意事项

第16篇:3.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教案

3.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指的是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其核心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理解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的应用实例。教学的重点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实例分析。

【教学目标与解析】

1.教学目标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2.目标解析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就是指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反射指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和人体对内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就是指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递是以电信号双向传递的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的只能由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胞体,信号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过程。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就是指神经中枢分为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和低级中枢脊髓,低级中枢受到高级中枢的调节;人脑的高级功能是指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等方面。

【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上的传递,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对这类问题的认识尚浅。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例题练习,其中关键是例题讲解要透彻。

【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兴奋的传递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多媒体。因为使用多媒体,有利于让学生直观的看到传递过程。 【教学过程】

引入

假如在你手指下放一根蜡烛,你会感觉到痛而收回手,这就是一种反射,引出这节课的内容---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问题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什么?什么叫反射?

设计意图: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反射指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和人体对内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师生活动:(小问题串)

问题1:什么叫神经元? 问题2:反射弧包括?

问题3:反射活动中,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是什么?

问题4:什么是兴奋?兴奋的本质是什么呢?如何产生?又是如何传导的?

例题1:叩击膝盖下位的韧带时,小腿会发生突然跳起的反应,引起该反射的感受器是( ) A.痛觉感受器 B.触觉感受器

C.本体感受器 D.温觉感受器

变式练习1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的部位可能是在反 射弧的( ) ①传人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

例题2: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反射须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B.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D.有些反射活动只需要一个神经元就能完成

变式练习2下列关于反射弧的理解,错误的是:(

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B.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

C.感受器由感觉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所组成 D.效应器由运动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所组成

问题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怎么传导的?

设计意图 兴奋的传递包括了传递方式和电位变化及传递的特点

师生活动:(小问题串)

问题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递的方式是什么? 问题2:什么叫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局部电流? 问题3:传递有什么特点?

例题3: 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而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就很快地发生一次电位变化( A ) A.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B.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C.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D.膜内外电位不变

变式练习3兴奋沿着神经纤维向前传导时,局部电流的形成是( ) A.细胞膜内的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 B.细胞膜内的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没有电位差 C.细胞膜外的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没有电位差 D.细胞膜内外的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都没有电位差

问题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怎样传递的?

设计意图 由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最后一个小枝末端膨大叫做突触小体和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构成突触,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单向的。 师生活动:(小问题串)

问题1:什么叫突触小体? 问题2:传递的特点是什么?

例题4: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 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变式练习4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问题四:神经系统是怎样进行分级调节的?

设计意图 中枢神经包括低级和高级中枢,低级中枢首高级中枢的调控。 师生活动:(小问题串)

问题1:什么叫中枢神经系统?

例题5:调节体温、水平衡的中枢在

,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在

,排尿的初级中枢在

变式练习5某病人上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视、听觉正常。但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最有可能受损的部位是( )

A.大脑皮层 B.脑干 C.小脑 D.脊髓胸段

问题五:人脑的高级功能有哪些?

设计意图: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是以概念为基础的。 师生活动:(小问题串)

问题1:人脑有哪些高级功能?

问题2:大脑皮层收到损伤会出现哪些症状?

例题6:某人能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的淡话,但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这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受伤的区域是( B ) A.大脑皮层运动区 B.大脑皮层S区

C.大脑皮层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 D.大脑皮层H区

变式练习6某人能看懂文字和会讲话,但不能听懂别人的谈话,这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受伤的区域是( ) A.大脑皮层运动区 B.大脑皮层S区

C.大脑皮层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 D.大脑皮层H区

【目标检测】

1.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水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2.有人在研究脊髓前角内的两相邻神经元时发现,在有乙酰胆碱阻断剂(破坏乙酰胆碱的作用)的情况下,刺激上一个运动神经元的轴突,下一个运动神经元没有兴奋产生;而用电生理微电泳法将乙酰胆碱作用于

下一个运动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发现该神经元有兴奋产生。这证明( ) A.乙酰胆碱是这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 B.乙酰胆碱是这两个神经元的营养物质 C.乙酰胆碱是下一个神经元所产生的 D.乙酰胆碱是所有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

3.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种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 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神经递质传递的 B.不同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可能不同 C.所有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可能相同 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

4、图2—5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

(1)下列对反射弧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代表传出神经 B.③代表神经中枢的突触 C.M代表效应器 D.S代表感受器

(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因是( ) A.冲动在S中单向传导 B.冲动在②中单向传导 C.冲动在③中单向传导 D.冲动在①中单向传导

(3)在③中与兴奋传导有关的化学递质是______________.(4)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用阈值以上的电流刺激Ⅱ、Ⅲ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Ⅱ处,肌肉______________;刺激Ⅲ处,肌肉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1.本节课重点学习了兴奋的传导,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掌握上述内容时,一定要注意联系反射模式图,并注意在实际中的应用。如临床上用药物局部麻醉的机理是什么?(药物抑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兴奋不能传递)

2.可以通过课外探究与思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 1)探究局部麻醉药物的可能作用机理。

2)试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与电流在金属导线上的传导速度。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及时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着眼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体现科学方法教育。设定知识、能力、态度观念等方面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进程设置各种类型的形成性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进程。最后分层设置一些经典练习题,强化对教学内容的巩固。

【小结】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人脑的高级功能:

【配餐作业】

完成《练出高分》P45,1—6题

第17篇:体格检查 神经系统(教学大纲)

神经系统检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及方法(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的检查)。

二、掌握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教学内容]

一、简要讲授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检查方法由学生自学参考。

二、重点讲授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病理反射的临床意义。

(一)浅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

(二)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骨膜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

(三)病理反射:

1.锥体束征:

(1)柘反射(Babinski征)及其临床意义相同的奥本海姆(Oppenheim)征、戈本登(Gordon)征。

(2)霍夫曼(Hoffmann)征。

(3)阵挛:踝挛及膑阵挛。

2.脑膜刺激征:

(1)颈项强直。

(2)克尼格(Kernig)征。

(3)布鲁辛斯基(Brudzinski)征。 [教学时数]3学时(中课讲授+实习) [教学方法]

一、课堂简要介绍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检查方法由学生自学讨论。

二、重点讲授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病理反射阳性时的临床意义。

三、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相互练习检查方法。

四、示教病理反射、指导学生检查,结合临床分析阳性体征的意义。

第18篇:jbjb神经系统ok

神经系统

A1.引起颅内压增高最主要因素是

A.颅内容物体积增加B.颅内占位病变C.颅腔缩小D.外伤E.严重感染 D2.观察颅脑损伤病人时,下列哪项提示为急性颅内压增高早期表现

A.脉快、呼吸急促B.脉快、血压降低C.脉快、血压高D.脉慢、呼吸慢,血压高E.脉慢、血压低

B3.对颅内压过高病人不能采取下列哪项措施降低颅压

A.脱水疗法B.腰穿放脑脊液C.侧脑室引流D.激素治疗E.颅骨钻孔减压

D4.患者,女性,19岁。头部跌伤后当即昏迷,10分钟后清醒,1天后再次昏迷,检查:伤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对侧肢体瘫痪,最主要的处理是 A.激素治疗B.冬眠低温疗法C.改善脑细胞代谢D.急诊手术E.脱水治疗 B5.急性颅内压增高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肢体瘫痪B.头痛、呕吐C.神志昏迷D.四肢抽搐E.尿少 D6.颅内压增高“三主征”是指

A.头晕、猝倒、视神经乳头水肿B.头痛、呕吐、意识障碍C.头晕、头痛、生命体征变化D.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E.头晕、嗜睡、呕吐

A7.颅内压增高的常见病因是

A.颅内容物增加B.狭颅症C.颅内脓肿D.颅底凹陷症E.颅内血肿 D8.脑疝的急救处理,不正确的是

A.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B.应用激素C.快速静脉输入20%甘露醇D.腰椎穿刺、降低颅压E.做好紧急手术减压的准备

A9.小脑幕切迹疝最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是

A.神志障碍,瞳孔由正常变为不等大B.神志障碍,瞳孔早期扩大C.神志障碍,呼吸障碍D.头痛呕吐,昏迷E.神志清醒,一侧瞳孔明显散大 D10.正常成人颅内压力为

A.50~100mmH2OB.70~100mmH2OC.70~150mmH2OD.70~200mmH2OE.100~200mmH2O C11.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小儿的脑耗氧相当于成人的 A.1.5倍B.2倍C.2.5倍D.3倍E.4倍

E12.关于小儿脑的发育,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出生时脑重370gB.占体重的10~20%C.大脑外观与成人相似D.皮质下中枢发育较成熟E.皮质及新纹状体发育成熟

C13.关于脊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位于椎管内B.下端在成人平第1腰椎C.下端在成人平第2腰椎D.新生儿约平第3腰椎下缘E.两侧连有神经根

E14.关于反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B.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进行C.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反射调节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E.在周围神经系统参与下

B15.患者,男性,28岁。外伤致颅内血肿,昏迷、呕吐。手术前预防脑疝形成的主要措施A.保持呼吸道通畅B.快速静脉滴注甘露醇C.头部冰帽降温D.静脉注射地塞米松E.限制液体输入量

C16.下列哪一种损伤虽已12小时,清创后仍可一期缝合

A.上肢撕脱伤B.下肢刺伤C.头皮裂伤D.背部火器伤E.小腿裂伤 A17.头皮撕脱伤在头皮损伤中最严重,原因是 A.出血量大、颈椎可能损伤B.出血量大、局部血肿明显C.头皮完全撕脱D.创面污染严重E.需要植皮

A18.脑震荡的治疗措施是

A.卧床休息1~2周B.卧床休息3~4周C.降低颅内压D.手术清除血肿E.预防感染 D19.脑挫裂伤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生命体征无变化B.有头痛、恶心、呕吐C.逆行性遗忘D.意识障碍时间长,超过30分钟E.腰穿为血性脑脊液

B20.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病人意识障碍的典型表现是

A.短暂昏迷B.中间清醒C.持续昏迷D.昏迷程度时重时轻E.昏迷进行性加重

D21.患者,女性,26岁。车祸致头部受伤后当即昏迷,20分钟后逐渐清醒,1天后出现烦躁、头痛、呕吐,随后再次昏迷。体检:伤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对侧肢体不完全性瘫痪、巴宾斯基征(+),应考虑为

A.脑震荡B.慢性硬膜下血肿C.原发性脑干损伤D.硬脑膜外血肿E.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A21.患者女,22岁。因头发被卷入转动的机器所致不完全头皮撕脱,在未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清创缝合时间不得超过

A.8小时B.12小时C.16小时D.20小时E.24小时

E22.较大帽状腱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是

A.待其自行吸收B.用止血药,加压包扎C.穿刺抽血,防止感染D.切开引流,防止感染E.穿刺抽血后加压包扎

D23.脑干损伤后

A.短暂双侧扩瞳B.一侧扩瞳C.单侧扩瞳,睑下垂,神志清醒D.双瞳大小多变,不等圆E.双侧扩瞳,对光反应消失

C24.头皮裂伤,伤口无明显感染,清创缝合时间可延长至伤后 A.6~8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36小时E.72小时 B25.下列不符合头皮撕脱伤特点的是

A.最严重的头皮损伤B.多为钝器打击所致C.帽状腱膜与骨膜一并撕脱D.合并颈椎损伤E.常发生休克

E26.关于头皮撕脱伤哪项正确

A.常伴有颅骨骨折或脑损伤B.不完全撕脱可不缝合C.伤后12小时,创面轻度污染行清创自体植皮D.由于头皮完整撕脱,一般出血量不大E.不完全撕脱争取在6~8小时内清创后缝回原处

C27.最严重的头皮损伤是

A.头皮裂伤B.头皮血肿C.头皮撕脱伤D.头皮癣E.以上均不是

A28.病人男性,28岁,头部受伤后意识不清约20分钟,头痛,恶心,呕吐,追问受伤经过不能记忆,查体无异常倾向诊断为

A.脑震荡B.脑挫裂伤C.颅骨骨折D.硬脑膜外血肿E.颅内脓肿

C29.病人男性,28岁,头部受伤后意识不清约20分钟,头痛,恶心,呕吐,追问受伤经过不能记忆,查体无异常倾向,病人每天静脉输液量应控制在

A.500ml以内B.500~1000mlC.1500~2000mlD.2500~3000mlE.3000ml以上 B30.脑出血首选的检查为

A.颅骨平片B.CT扫描C.磁共振成像D.脑电图E.DSA C31.蛛网膜下隙出血脑脊液检查为

A.脑脊液压力不增高B.蛋白质增高C.外观显均匀一致血性D.细胞数增多E.氯化物含量增高 C32.脑梗死易发生在夜间休息状态下的主要原因是

A.晚餐过饱或晚餐过少B.气温较低、睡眠差C.血压低血液黏稠D.低枕平卧E.血糖过低 D34.导致短暂脑缺血发作最常见的病因是

A.糖尿病B.吸烟、饮酒C.高血压D.动脉粥样硬化E.血液动力学改变 C3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特点是

A.持续时间不超过8小时B.持续时间不超过20小时C.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D.持续时间不超过30天E.持续时间不超过48天\' D36.内囊出血最具有特征性的表现是

A.进行性头痛加剧B.呼吸深沉、血压升高C.频繁呕吐D.“三偏征”E.大小便失禁 A37.脑血栓形成患者实行溶栓治疗最佳时间是

A.发病6小时以内B.发病8小时以内C.发病10小时以内D.发病12小时以内E.发病24小时以内

B38.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为

A.控制感染B.降低颅内压和控制血压C.抗凝治疗D.抗休克治疗E.糖皮质激素治疗 C39.男性,56岁,晨起时觉上、下肢麻木,但可自行去厕所,回卧室时因左下肢无力而跌倒。护理体检:神清,左侧上、下肢瘫痪,口眼不歪斜。应首先考虑 A.内囊出血B.脑栓塞C.脑血栓形成D.蛛网膜下腔出血E.脑外伤 C40.脑血栓的错误护理措施是

A.平卧位B.避免激动C.头部冷敷D.鼻饲流食E.注意保暖

C41.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为

A.控制感染B.降低颅内压和控制血压C.抗凝治疗D.抗休克治疗E.糖皮质激素治疗 D42.周先生,患高血压病15年,昨天与人争吵后突然倒地昏迷,查体有一侧上、下肢瘫痪,口斜眼歪。应考虑为

A.癫痫发作B.急性心肌梗死C.脑血栓形成D.脑出血E.蛛网膜下腔出血

C43.患者,女性,67岁,高血压病20年,昨日剧烈头痛,口角歪斜,左侧肢体偏瘫。查:血压190/120mmHg,脉搏60次/分,左侧肢体肌张力Ⅲ级,大、小便失禁。病人的首优问题是

A.剧烈头痛B.胃部不适C.血压过高D.尿失禁E.大便失禁

A44.患者,男性,58岁,有高血压病史,某日与朋友聚餐,饮白酒半斤,回家后头痛剧烈、头晕、呕吐,不能站立,左侧肢体活动障碍,行走不稳。该病人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内囊出血B.脑血栓形成C.脑栓塞D.短暂脑缺血发作E.高血压危象

C45.患者,男性,58岁,外出途中突然头痛,眩晕伴呕吐,走路不稳,查血压24/14kPa,心率62次/分,双眼向右眼震,右侧指鼻欠稳准,右侧巴宾斯基征阳性。进一步明确诊断的可靠检查依据为

A.详细追问有关病史B.脑电图C.头颅CTD.脑脊液检查E.血糖、血脂、电解质检查 E46.三叉神经痛最常用和最有效首选药物是

A.苯妥英钠B.哌咪清C.巴氯芬(巴氯芬)D.维生素B2E.卡马西平

B47.患者女性,34岁,2周来,常在刷牙时出现左侧面颊和上牙部疼痛,每次持续3~4分钟,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应考虑的诊断是

A.牙痛B.三叉神经痛C.面神经炎D.鼻窦炎E.癫痫单纯部分性发作

B48.面颊部有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痛,检查时除“触发点”外无阳性体征,常见于 A.特发性面神经麻痹B.三叉神经痛C.症状性癫痫D.面肌抽搐E.典型偏头痛

D49.男性,46岁,左侧面颊部阵发性剧痛2个月,每次发作为突然出现,呈触电样剧痛,持续数秒钟,进食可诱发,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非典型面痛B.鼻窦炎C.蝶腭神经痛D.三叉神经痛E.舌咽神经痛

A50.男性,76岁,反复发生右上颌部疼痛,每次发作15~30秒,进食时发作频繁,间歇时正常工作。查体:右面皮肤粗糙,其他未见异常。诊断考虑是

A.原发性三叉神经痛B.牙龈炎C.继发性三叉神经痛D.牙周炎E.丘脑痛 E51.三叉神经痛的扳机点常常存在于

A.鼻根、面颊部B.颏部和下颌C.耳前近颞颌关节处D.眼角和眉间E.口角、鼻翼近颊部 C52.下列哪项表述不符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A.多见于女性中老年人B.第

2、3支较常见C.发作前有预兆D.多为单侧E.重者发作时在床上翻滚,并有自杀念头

C53.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的发作性剧痛,最多累及的分支为

A.单侧三叉神经第1支B.双侧三叉神经第

2、3支C.单侧三叉神经第

2、3支D.单侧三叉神经第3支E.双侧三叉神经第1支

E54.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疼痛特点为

A.三叉神经分布区内持续性剧痛B.三叉神经分布区内持续性钝痛C.三叉神经分布区内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D.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性钝痛E.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性剧痛 B55.三叉神经痛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多见于青壮年B.可以有痛性抽搐C.双侧受累多见D.男性较多E.多数患者可以自愈 E56.急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患者出现呼吸肌重度麻痹时应

A.去枕平卧B.人工呼吸C.高流量面罩给氧D.静脉给予呼吸兴奋剂E.迅速准备气管插管或切开

B57.吉兰—巴雷综合征有肢体感觉障碍的患者不宜

A.经常翻身、拍背B.使用热水袋C.用温水擦浴D.睡于软床上E.用樟脑酒精按摩 B58.急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的临床特征,不应包括

A.可有肌肉萎缩B.受累部位以四肢近端为主C.手指(趾)疼痛、麻木手套和袜套样分布D.腱反射减弱或消失E.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可受损

B59.吉兰—巴雷综合征典型的脑脊液改变是

A.氯化物含量升高B.蛋白—细胞分离现象C.糖含量增高D.蛋白质及细胞数均增高E.细菌数增高

A60.吉兰—巴雷综合征引起的瘫痪主要为

A.弛缓性瘫痪B.痉挛性瘫痪C.中枢性瘫痪D.交叉性瘫痪E.截瘫

C61.患者,女、20岁,患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入院,今日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面部青紫,需立即抢救,采取下列哪种方法最适当

A.洛贝林B.可拉明C.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D.体位引流E.口对口呼吸 E62.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患者出现呼吸肌重度麻痹时应

A.去枕平卧B.人工呼吸C.高流量面罩给氧D.静脉给予呼吸兴奋剂E.迅速准备气管插管或切开

B63.成人格林—巴利综合征最常见的脑神经损害是

A.动眼神经B.面神经C.听神经D.视神经E.舌下神经

B64.患者男,近半年自觉四肢麻木。查体双上肢肘以下、双下肢膝以下各种感觉均缺失,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脊髓前根受压B.多发性神经病C.脊髓后角病变D.后根受压E.横贯性脊髓病变 A65.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不常有的表现

A.病理反射持续阳性B.大小便功能正常C.脑脊液有细胞蛋白分离现象D.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E.脑神经障碍 C66.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是指

A.细胞数增多,蛋白正常B.细胞蛋白均增高,蛋白增高更明显C.蛋白增高,细胞数正常D.细胞蛋白均增高、细胞增高更明显E.蛋白正常,细胞数降低 E67.下列哪项不是Guillain-Barre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A.病前常有感染史B.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C.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明显D.可有脑神经损害E.瘫痪时伴发热

C68.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病人的首发症状是

A.面神经麻痹B.心律失常C.四肢对称性无力D.肢体远端感觉异常E.呼吸肌麻痹 A69.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病人最大的危险是

A.呼吸肌麻痹B.肺部感染C.心力衰竭D.心律失常E.括约肌功能障碍

B70.加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病人急性期治愈率,减少死亡率的关键措施是 A.防治感染B.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呼吸功能C.尽快进行血浆置换D.给予大剂量神经营养药物E.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E71.帕金森患者的护理下列不妥的是

A.观察病情,保持大小便通畅B.运动康复锻炼C.给予心理支持D.保证营养供给E.让患者独立生活,不需要陪护

D72.“慌张步态”最多见于下述那种疾病

A.脑出血B.小脑病变C.格林—巴利综合征D.帕金森综合征E.重症肌无力 D73.帕金森的主要临床表现特征不包括

A.肌强直B.运动减少C.体位不稳D.肌肉萎缩E.震颤 A74.帕金森患者的饮食护理下列哪些不妥

A.规定患者进食时间B.食物应切成小块或磨碎C.给予充分进食时间D.给予粗小把手的叉子E.增加饮食中的热量,蛋白质及纤维素 E75.帕金森患者的护理下列不妥的是

A.观察病情,保持大小便通畅B.运动康复锻炼C.给予心理支持D.保证营养供给E.让患者独立生活,不需要陪护

D76.帕金森患者卧床的姿势正确的是

A.左侧卧位最佳B.右侧卧位最佳C.用高枕头D.尽量不用枕头E.尽量少用仰卧位 D77.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应无哪项不良反应

A.胃肠道症状B.肝功能损害C.心律失常D.血尿素氮降低E.失眠、幻觉、妄想 C78.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中不出现

A.面具脸B.流涎C.上视困难D.运动迟缓E.写字过小 A79.帕金森病的治疗,最有效的药物为

A.多巴制剂B.苯海索C.金刚烷胺D.溴隐亭E.多巴胺

D80.帕金森病的主要原因是

A.脑干网状结构胆碱能系统受损B.脑桥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受损C.低位脑干5-羟色胺能系统受损D.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系统受损E.纹状体GABA能系统受损 A81.帕金森病患者的典型震颤是

A.静止性震颤B.意向性震颤C.姿态性震颤D.扑翼样震颤E.动作性震颤

A82.帕金森病患者脑脊液内可发现

A.多巴胺含量减少,高香草酸(HVA)含量减少B.多巴胺含量增高,HVA含量增多C.多巴胺含量增高,HVA含量正常D.多巴胺含量正常,HVA含量减少E.多巴胺含量减少,HVA含量正常

A83.帕金森病起病时,肢体累及方式常见为 A.一侧上、下肢先累及B.双侧上肢先累及C.左上肢、右下肢先累及D.右上肢、左下肢先累及E.双下肢先累及

D84.帕金森病以下的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A.多在中老年期发病B.主要表现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和肌强直C.通常的辅助检查无特殊发现D.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治愈E.抗胆碱能药物适用于震颤明显的较年轻患者 B85.原发性帕金森病主要病变部位在

A.丘脑B.黑质—纹状体C.蓝斑D.中脑核E.迷走神经背核

A86.患者,男,20岁,上课时突然倒地,意识丧失、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尿失禁。数分钟后逐渐清醒,对所发生的事情全无记忆。最有可能的疾病是 A.癫痫B.癔症C.低血糖昏迷D.晕厥E.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C87.癫痫最有效的检查是

A.CTB.MRIC.脑电图D.颅骨平片E.生化检查

B88.服用苯妥英钠治疗癫痫时应注意

A.饭前服用B.饭后服用C.饭前,饭后均可服用D.咬啐服用E.和碳酸氢钠同服

A89.对癫痫患者进行保健指导时,不正确的指导是

A.开车要有人陪同B.禁止高空作业C.夏天防止中暑D.避免情绪波动和劳累E.需长期正规用药

B90.处理癫痫大发作,首先应

A.防止骨折B.保持呼吸道通畅C.遵医嘱快速给予脱水剂D.松开衣领和裤带E.立即给予地西泮

B91.癫痫持续状态的首要处理是

A.卧床休息B.控制发作C.防止窒息D.抗感染E.抗休克 E92.对诊断癫痫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三大常规检查B.肝肾功能检查C.CT和MRID.心电图检查E.脑电图检查 C93.关于癫痫病人长期服药的描述,最不恰当的是

A.服药量小B.服药次数多C.突然停药D.两药同时服用E.夜间服药 E94.关于癫痫持续状态,正确的描述是

A.大发作在短期内频繁发生,1天达数次B.大发作频繁,1次发作持续数小时C.大发作在发作时持续昏迷达2小时以上D.大发作在发作时持续昏迷达6小时以上E.大发作在短期内频繁发生,发作间歇期仍有意识障碍

D95.患者男,20岁。发作性意识丧失2年,每次发作均伴有全身不自主抽搐,尿失禁,口吐白沫,持续约2分钟。意识逐渐恢复后,对抽搐全无记忆。上述症状发作时首要的处置是

A.从速给药,控制发作B.按压人中C.脑电图检查D.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E.颅脑CT,发现病因

B96.患者男,20岁。发作性意识丧失2年,每次发作均伴有全身不自主抽搐,尿失禁,口吐白沫,持续约2分钟。意识逐渐恢复后,对抽搐全无记忆。确诊首选的辅助检查是 A.腰穿B.脑电图C.经颅多普勒D.颅脑CTE.颅脑MRI C97.患者男,20岁。发作性意识丧失2年,每次发作均伴有全身不自主抽搐,尿失禁,口吐白沫,持续约2分钟。意识逐渐恢复后,对抽搐全无记忆。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癔病B.晕厥C.癫痫D.低血糖休克E.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E98.患者男,20岁。发作性意识丧失2年,每次发作均伴有全身不自主抽搐,尿失禁,口吐白沫,持续约2分钟。意识逐渐恢复后,对抽搐全无记忆。对该患者的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 A.迅速扶患者就地躺下B.保持患者侧卧位C.放松患者领扣、裤带D.用纱布包裹的压舌板塞入患者上下臼齿间E.发作完全控制后尽快停药,以减轻药物副作用

C99.病人,女性,16岁。有发作性昏倒史5年。发作时两眼上翻,口吐白沫,口唇发绀,四肢抽搐。抽搐停止后昏睡1小时,醒后对发作毫无记忆,该病人疾病发作时,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

A.心理护理B.生活护理C.防止发生意外D.用药护理E.保健指导

E100.病人,女性,16岁。有发作性昏倒史5年。发作时两眼上翻,口吐白沫,口唇发绀,四肢抽搐。抽搐停止后昏睡1小时,醒后对发作毫无记忆,该病人最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A.脑出血B.脑血栓C.脑梗死D.癫痫小发作E.癫痫大发作 A101.小儿病毒性脑膜脑炎的主要病原体为

A.肠道病毒B.虫媒病毒C.腮腺炎病毒D.疱疹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

E102.患儿男,2岁4个月。出现头痛、发热、呕吐及烦躁,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则下列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患儿体温超过37.5℃时,应在30分钟内使体温降至正常B.为防止呕吐,禁食禁饮C.不需记录24小时出入量D.鼓励增加探视与陪护人员E.为减少干扰,避免频繁为患儿翻身 C103.小儿惊厥首选的止惊药物为

A.苯妥英钠B.苯巴比妥C.地西泮D.硫酸镁E.水合氯醛 A104.小儿惊厥时,脑电图检查是为了预后推测

A.癫痫B.阿-斯发作C.低血钙D.颅脑损伤E.脑膜炎

C105.患儿,3岁,惊厥反复发作入院。为防止该患儿惊厥时外伤,以下处理哪项错误

A.将纱布放在患儿的手中B.移开床上一切硬物C.用约束带捆绑四肢D.床边设置防护栏E.压舌板裹纱布置于上下磨牙之间

A106.患儿,女,3岁。发热、咳嗽、流涕3天入院。入院后体温持续不退,达40℃左右,呕吐、嗜睡,抽搐2次。体格检查:胸、腹部及四肢皮肤有瘀斑,前囟隆起,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少许干性啰音,腹软,肝轻度肿大。该患儿可能发生的疾病是 A.化脓性脑膜炎B.中耳炎C.病毒性脑膜炎D.高热惊厥E.败血症 B107.惊厥的原因包括

A.体温过低B.颅脑损伤C.低钾血症D.高钙血症E.高血糖症 D108.颅外感染引起小儿惊厥最常见的病因是

A.细菌性或病毒性肠炎B.急性尿路感染C.急性中耳炎D.高热惊撅E.败血症 A109.年长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细菌是

A.肺炎链球菌B.大肠杆菌C.葡萄球菌D.溶血性链球菌E.绿脓杆菌

A110.属于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是

A.惊厥多发生于6个月至3岁,5岁以后少见B.先发热后惊厥,常于发热初48小时内的体温骤升C.惊厥呈全身性,历时≤10秒,发作后留后遗症D.有神经系统异常体征E.发作后脑电图检查无明显异常

B111.小虎,男,日龄10日。发热、拒乳、呕吐3日,抽搐1次,前囟饱满,颈稍抵抗,临床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此时,错误的护理措施是

A.保持安静B.平卧位C.严密观察生命体征D.严格控制输液量E.推注甘露醇时液体不能漏到血管外

E112.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检查结果中可出现

A.外观混浊B.压力降低C.细胞数减少D.蛋白质正常E.糖和氯化物正常

C113.患儿男,5岁,一周前流涕。继之高热、头痛、嗜睡、精神异常、意识障碍。口唇有疱疹。白细胞正常。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基本正常。首先应考虑 A.结核性脑膜炎B.化脓性脑膜炎C.病毒性脑膜炎D.脑脓肿E.脑栓塞

A114.与病毒性脑膜炎、脑炎脑脊液特点不相符的是

A.外观混浊B.压力正常或增加C.蛋白质含量轻度升高D.细胞数量轻度增多E.糖、氯化物正常

B115.患儿,6个月,上呼吸道感染,体温39.8℃,抽搐1次,以高热惊厥收住院,高热惊厥的发作特点是

A.发作持续时间较长B.大多发生于急骤高热开始后12h内C.发作后意识恢复较慢D.在一次发热性疾病过程中常连续发作多次E.常伴有神经系统的异常体征

C116.患者,女,78岁,右侧面颊部反复发作性剧烈性疼痛2~3年,每次持续数秒钟,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目前临床上止痛最有效药物是 A.巴氯芬B.苯妥英钠C.卡马西平D.氯硝西泮E.丙戊酸钠

第19篇:神经系统教学设计

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师提示。

〔提示〕:这些问题具有开放性,可以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再回答,目的是引起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反射

非条件反射(先天的);条件反射(后天的)。

2.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缺一不可)。

〔问题〕反射活动中,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是兴奋。什么是兴奋呢?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认识,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提问:兴奋的本质是什么呢?如何产生?又是如何传导的呢?

(二)兴奋的传导

1.神经纤维上传导(双向性)

(1)未受刺激时: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

(2)某部位受刺激生兴奋时,该部位膜外由“正”→“负”膜内由“负”→“正”

(3)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回路 (4)兴奋以电流的方式沿着神经纤维迅速向前传导 2.细胞间的传递

(1)突触的定义 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 (2)突触的结构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①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的膜;

②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③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存在的间隙。

(3)突触小泡内递质的释放作用 (4)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因为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前膜释放,作用于后膜,使后一神经元兴奋或

抑制,而不能按相反的方向传递。

突触小体内近前膜处含大量突触小泡,内含化学物质——递质。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其中的突触小泡就释放递质进入间隙,作用于后膜,使另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

(三)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1.中央前回第一运动区

中央前回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大小无关,而与躯体运动的复杂精细程度有关。 2.言语区

(1)运动性失语症 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 (2)听觉性失语症 听不懂——听觉性失语症 3.大脑皮层与内脏活动的联系 4.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协调统一

神经系统是人和高等动物的主要的功能调节系统,各项生命活动一般都是在大脑皮层、下丘脑、植物性神经等共同调节作用下才得以协调进行。

第20篇:四、人体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教案]

专题复习主题

(五)生物圈中的人

四、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复习教案

路美邑中学 李梅英

一、复习目标:

1、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了解) •

2、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理解)

3、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的过程。(理解) •

4、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的过程。(理解)

二、复习重点难点:

1、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理解)

2、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的过程。(理解)

三、复习方法:学生齐读复习目标,阅读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20页——21页 (六:神经系统——七:激素调节)的复习内容,小组合作完成相关练习。展示相关 练习,师生互答。课后完成对应练习。

四、复习过程: 边看内容边做练习。

1、

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虹膜巩膜脉络膜视网膜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

2、视觉的形成过程:物体反射的光线

在视网膜成像

经视神经传导 →

在大脑的一定区域 → 形成视觉

3、近视的原理:晶状体过凸(使形成的象拉近,不能落在视网膜上)

眼球前后径过长(使象落在视网膜前方)近视的矫正:佩戴凹透镜纠正。

一、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耳郭外耳外耳道鼓膜收集声波声音进入中耳的通道产生振动把振动的声音传递、放大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把声音传到听神经耳中耳听小骨鼓室前庭内耳半规管耳蜗

- 12 -

神经系统的组成教案
《神经系统的组成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