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杜甫诗三首教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4-17 09:06:02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杜甫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2.古诗五步教学法。

3.诗歌境界教学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杜甫:号称“诗圣”,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 这三首诗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望岳》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三、辨音识字,扫除文字障碍

1.给加粗字注音。

(1)岱宗夫如何 岱(dài ) (2)决眦入归鸟 眦(zì )

(3)白头搔更短 搔( sāo ) (4)浑欲不胜簪 簪(zān )

2.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1)造化钟神秀 钟:聚集

(2)阴阳割昏晓 阴:山的北面 阳:山的南面

(3)会当凌绝顶 会当:终当、终要 凌:不尽

(4)浑欲不胜簪 浑:简直

(5) 荡胸生曾云 曾:通“层”

四、朗读课文

1、播放录音,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3、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4、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五、阅读赏析

《望岳》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首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到底怎样呢?苍翠的山峦在齐鲁大地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语出惊人,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欣赏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这两句是远望泰山所见的高大形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能看见。这是细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2、理解赏析诗歌的竟境美。

(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的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2)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诗人凌云的壮志,勃发的雄心,表达了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3)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理解呢?

①唐朝盛世。 ②诗人年轻,意气风发。 ③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3、学生齐背《望岳》。

《春望》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春望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触目惊心呢!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春望所感,作者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所盼: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佳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所思: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五、比较两首诗风格的异同

1.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2.请学生辨析两首诗的风格。

明确:《望岳》形象高大,境界壮阔,显示出气势磅礴、雄放健拔的风格。《春望》感情凝重,景象凄清,风格沉郁,具有悲怆美。

六、布置作业

1.默写《望岳》《春望》。

2.预习《石壕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石壕吏》。了解背景;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赏析本诗情节、构思巧妙的艺术特色;背诵全诗。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前面已经讲解了杜甫的两首写景抒情的诗,杜甫被人们称道的是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石壕吏》就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面对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离别家出征时的哭声。写下著名的《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三、辨音识字,扫除文字障碍

(1)第一段:石壕吏(hǎo)暮:傍晚。逾(yú)走(古今异义):跑。行:走。

(2)第二段:呼:大声吆喝。怒:凶狠。啼:啼哭。苦:痛苦。

(3)第三段:邺(yè)戍(shù)戌(xū)戊(wù)戍点戌横戊中空,注意区别。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不过是苟且偷生,死了的就永远完结了。存者,活着的,生存的人。且,暂且。已,动词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更,再也。妪(yù)虽:即使,虽然。衰:衰弱、衰微。备:准备。炊:烧火做饭。

(4)第四段:泣:小声抽泣,啼哭。咽(yè)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途。

四、播放背景音乐,朗读诗歌,创设学习氛围。

1.教师配乐朗读《石壕吏》,提示学生这是一首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2.学生自由读。

3.选一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

4.全班齐读。

五、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糟遇。

官差深夜捉丁不得,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

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2、这首诗的重点是讲的什么啊?

以老妇人给吏致词为重点,也就是本文的第

二、三段。

3、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

结构

开端(1)致词的由来:写诗人日暮投宿,夜遇捕吏捉人,烘托紧张气氛。

发展、高潮(2—3)致词的内容:写老妇自述,展示一个饱受战祸家庭的悲剧。

结局(4)致词的结果:写诗人独与老翁告别,暗示老妇被捉。

5、了解故事的内容,倾注自己的感情再一次朗读课文。(悲愤沉郁)

选两位学生来口述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发动其他同学来补充,共同丰富画面、情节。

6、请同学用词语形容石壕吏。

凶暴蛮横 不可一世

六、作业:

1、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通过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合理想象,有一定的环境描写,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

2、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板书

石壕吏

时间 地点 事件

(暮) (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社会动荡 不得安宁

老翁:逾墙走 睡卧不宁

官吏:呼 一何怒 凶暴蛮横 不可一世

老妇:啼 一何苦 值得同情 勇挑重担

杜甫:沉默 关心时局 同情百姓

推荐第2篇: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3. 学习《望岳》,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学习《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声韵美,通过想像与联想,把握诗的景与情。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鉴赏的主体。教师尽量少讲,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3.古诗五步教学法。《望岳》采用这种教法,从知诗起,经历说诗、想诗、悟诗、品诗等四个阶段,引导学生知内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

4.诗歌境界教学法。教读《春望》,可采用这种教法,引导学生想像形象、把握物境;体验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蕴,把握意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师生互动,学习研讨《望岳》《春望》。指导学生朗读,感知诗歌的声韵美;整体感知诗意,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品味诗的意境;结合读诗的切身体验,赏析诗歌的美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

(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迎来了她的第一个高峰,佳作浩如烟海,名家灿若繁星。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

设计

(二) 多媒体显示: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同学们,这些对联中寓指的人物是谁呢?对,是杜甫,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二首诗《望岳》《春望》

二、杜甫简介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杜甫出 1

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里。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做过奉天县令。这样一个家庭给了他一定的文化熏陶。杜甫的创作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壮游时期。杜甫七岁即能作诗文,十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初露头角。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二十岁后,他开始了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如《望岳》一诗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

(二)长安十年时期。公元746年杜甫怀着经世济用的政治理想到长安试求官。可是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使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遭其害,困居长安达10年之久,过着辛酸屈辱的流浪生活。不幸的遭遇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创作出了像《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诗的风格情调,也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得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三)战乱流离时期。这是其现实主义诗歌发展时期。在短短两三年中,由于安史之乱,他携家和人民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底层。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脱贼后,又屡遭肃宗贬斥。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四)漂泊西南时期。介绍略,留待以后介绍。

三、师生共同研讨《望岳》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这是一首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或七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限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从句式方面看,古诗一般四字为

二、二式,五字为

二、

二、一式或

二、

一、二式,七字为

二、

二、

二、一式,有时因表意需要而有特殊情况。《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句式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配乐诗朗诵《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点评。

(4)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2.再次朗诵诗歌,要求学生边听边想,想像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体会诗的诗情画意。思考以下问题:

1、这首诗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教师提供必要的背景常识:这里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省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二百公里。

学生展开想像,设想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明确: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齐鲁青未了”语出惊人,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欣赏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这两句是远望泰山的景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能看见。这是凝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3、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学生,可以联系写作背景,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

明确:这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当时正处唐朝盛世,青年时期的杜甫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4、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阐述理由。或者“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原因”,或者“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你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比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 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割”字锤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割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含蓄蕴藉,意在言外,诗人凝望泰山“层云”“归鸟”,不觉时间已久,连眼睛都酸困了,这不正流露了诗人对泰山情有独钟,热爱有加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蕴丰厚,有一种哲理美。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虚实相生的写法使本诗显得摇曳多姿,言有尽而意无穷。

1、2句虚写,

3、4句实写,

5、6句实写,

7、8句虚句,虚实交错,意韵悠长。

5、学生齐背《望岳》。

板书设计:

远望

望岳近望

仰望

四、师生共同研讨《春望》

写作背景: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鄜州。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1、介绍近体诗:近体诗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格律诗。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

三、四句叫颔联,

五、六句叫颈联,

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要

求对仗。

二、

四、

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

2.(1)示范朗诵《春望》,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律诗的诵读要领。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 (4)教师范读,学生循声低和。

3.学生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

4.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再现形象。

(1)提问: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这是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

(2)提问:颔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可能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那娇艳的花也因感时伤别而泪水纵横,那无忧的鸟也一改往日动听的歌喉而发出让人惊心的啼叫。另一种看法是诗人伫立在娇艳的花旁,听着掠空而过的鸟儿婉转的啼叫,心里嗔怪它们的无情而流下了伤时恨别的泪水。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3)学生想像颈联、尾联的形象及画面。

明确:烽火连天,兵荒马乱,“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

5.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情感。

诗歌羞于直白言情,常寓情于形象之中,形象不仅是诗人情感的触发,又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也是体验诗人情感的途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形象体验情感。提问: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前四句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颈联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叹息衰老,又多了一层悲哀。

6、学习了本诗后,你有什么收获?

提示:可涉及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认识、对诗句的品析评价等。

关于表现手法。全诗触景伤怀,移情于物,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关于一字传神。“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字使人怵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名句品评。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奥妙在哪里?关于诗歌语言的意义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举手搔头,意欲解愁,可是搔头解愁愁更愁,稀疏短发,几不胜簪,顿觉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6.学生齐背《春望》。

五、比较两首诗风格的异同

1.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2.请学生辨析两首诗的风格。

明确:《望岳》形象高大,境界壮阔,显示出气势磅礴、雄放健拔的风格。

《春望》感情凝重,景象凄清,风格沉郁,具有悲怆美。

六、布置作业

1.默写《望岳》《春望》。

2.预习《石壕吏》。

板书设计:

春望

忧国---------------思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石壕吏》。了解背景;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赏析本诗情节生动、构思巧妙的艺术特色;背诵全诗。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二、播放背景音乐,朗读诗歌,创设学习氛围。

1.齐读《石壕吏》,提示学生这是一首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2.学生自由读。

3.选一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

4.全班齐读。

三、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写作背景简介。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2.学生默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3.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像,再现诗中的情节。

选两位学生描述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发动其他同学补充,共同丰富画面、情节。

4.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

(2)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读诗,尝试背诵。

(3)提问: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明确:老妪、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4)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并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5)齐背诗歌,深深体味诗作的思想情感。

5.赏析本文巧妙独特的构思艺术。

提问:

1、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明确: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只用120个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归功于诗人巧妙独特的构思。从诗题上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现只用“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话写成一篇“抒情独白”。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情节中可能隐去了吏的“怒”“呼”。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曰“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答曰:“室中更无人„„”;最后差吏仍逼着要人不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总之,差吏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

2、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为何总是一言不发,难道他不该上去义正辞严指责官吏吗?临行独与老翁别,似乎也没有安慰的表示,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

3、“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幽咽”的人是谁?

4、石壕吏未抓年青的“孙母”而带走“力虽衰”的老妇的原因是什么?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六、课堂小结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郭沫若称颂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在杜甫的诗中,“三吏”“三别”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杜甫风格沉郁顿挫,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抒写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诗人的脉搏和着民众的脉搏一起跳动,杜甫是真正的人民的诗人。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2.改写《石壕吏》。

注意发挥合理想像,补充出诗中表达跳跃的部分,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方式。板书设计:

石壕吏

差吏夜捉人

老妇哭诉苦难战争给老百姓的灾难深重

老妇自请服役

课后反思:

推荐第3篇:《杜甫诗三首》教案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5、《杜甫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学常识,了解杜甫的诗风。

2.掌握诗歌中的一些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用典,借古讽今等; 3.学会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

4.学会结合作者生平际遇和所处时代背景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思想情感; 5.背诵。 过程与方法

诵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讲授点拨相结合 情感与价值观

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家国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忧国爱民之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教学重难点:如何鉴赏诗歌;如何把握诗人之情感;掌握其中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3课时

相关资料简介:

(一)关于古体诗与近体诗

旧诗有古体、近体之分,此诗始于唐代。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往体诗”。按每行诗字数可分为四言、八言、七言、六言、杂言等。每首诗不拘字数,不求对仗,不讲究平仄和押韵,节奏也较自由。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使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和绝句的统称。每诗句数固定(排律诗除外);每句字数固定;押平声韵,不换韵,位置固定;讲究平仄对仗。

律诗是近体诗(与唐代以前的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五律、七律的第一联(

一、二句)称“首联”,第二联(

三、四句)称“颔联”,第三联(

五、六句)称“颈联”,第四联(

七、八句)称“尾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律诗必须符合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押韵:第

二、

四、

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要求押平声, 且一韵到底。

2.对仗: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3.平仄:律诗和绝句的每句平仄都有规定,误用者谓之“失粘”。所谓“失粘”,应该是指邻句不相粘——“粘”的意思是两句诗的平仄相同,而邻句则是指下一联的上句和上一联的下句。与“失粘”类似的规则,还有“失对”,也就是同一联的上下两句没有平仄相对。

(二)杜甫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林甫当权,他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一流大诗人往还酬唱,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近十年。755年,自京赴奉先县,得知幼子已饿死,而皇室贵族还过着荒淫逸乐的生活,强烈的阶级对比,使诗人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绝唱。

1 / 14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杜甫20岁以后可分四个时期

1.读书壮游时期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的雄心壮志。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2.困守长安时期

天宝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确立了现实主义创作方向。创作出《兵车行》《丽人行》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诗的风格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的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诗风——沉郁顿挫 沉郁:思想内容。

“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

“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 顿挫:艺术形式。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

3.陷贼与为官时期

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4.漂泊西南时期

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写下了240多首诗篇。《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等就是在这里写就的。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第1课时《秋兴八首(其一)》

教学目标

1.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 / 14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走进古典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境界。在古典悠悠的清芬中,我们的前人会从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中立起,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山宋水,衣袂飘飘地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今天,向我们走来的这位诗人我们并不陌生,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为“诗圣”,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创作了大量的反映下层艰苦生活的诗篇。闻一多先生认为他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他就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现在,让我们通过《秋兴八首(其一)》,走近这“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活的时代背景。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的。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还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时代背景简介

这首诗歌写于公元766年,这一年杜甫54岁,在重庆,正在回老家的途中。他已经在蜀中生活了将近五年。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那个时间段的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史之乱”,时间是(755--762),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七。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是唐朝已陷入混乱当中,在杜甫曾经生活了五年的蜀中也不例外。一直很赏识杜甫支持杜甫的蜀中的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蜀中陷入混乱当中。于是杜甫决定回老家,他在途中写下了秋兴八首,课文所选择的是其中第一首。

三、解题

“兴”就是《诗经》中“赋比兴”的“兴”,秋兴:即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八首之中,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 第一首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对秋而伤羁旅,是全组诗的序曲。

四、鉴赏诗歌

1.整体感知,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后再齐读,感受诗文。 2.听朗读带,正音,明节奏,抽学生起来朗诵再齐读。 3.介绍鉴赏诗歌的步骤和方法:

明确:第一步,读懂题目;第二步,读懂诗句的意思(借助课文注解,平时积累的知识);第三步,找出诗中的意象、表现手法,然后后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挖掘诗歌的内涵,体味作者抒发的思想情感。 4.根据以上介绍的方法步骤,试着分析鉴赏诗歌,思考如下问题: 问题1: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兴‛就是《诗经》中‚赋比兴‛的‚兴‛,即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问题2:诗句的字面意思

明确: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枫树叶,巫山巫峡上景象萧瑟阴森。江上波浪滔天,山上浓云垂地。又见菊花开

3 / 14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了,泪水忍不住又落下。系船上岸,心中又涌起了故园情怀。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暮色中,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

或: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问题3:找出诗歌意象,并说说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明确:意象有: 玉露, 枫树林,巫山,巫峡,江波,塞上秋风,阴云,菊花,孤舟,泪,寒衣,刀尺,白帝城,暮砧等,特点:凄凉,萧瑟,阴沉,萧条、残败等。 问题4:挖掘意象的深刻内涵(结合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 明确:

(1)玉露凋伤枫树林:

明确:秋天的‚枫树林‛:火红艳丽,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 。‚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 ‚悲落叶于劲秋‛,秋天草木的凋谢是最容易引起诗人感发的。‚玉露凋伤枫树林‛这一句,在凄凉之中还有一种艳丽的感觉。因为‚玉露‛有白色的暗示,白是一种冷色;‚枫树林‛有红色的暗示,红是一种暖色, 在悲哀中藏有热烈。这两种颜色的强烈对比,就更增强了‚凋伤‛这个词给人的感觉。 2.巫山巫峡气萧森 (2)巫山巫峡气萧森:

明确:‚气萧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这是从夔州东望之所见,点出了他现在是身在夔州。‚巫山‛上到长江两岸的高山;‚巫峡‛ 下到深谷之间长江的流水。这虽然只是两个地名,但其中有一种包罗一切的‚张力‛:从高处到低处,从天到地,从山到水,眼前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被萧森的秋意笼罩无余了。先给你一个整体的广角镜头,定下了一个整体大气候的基调,然后再具体来表现它是怎样的萧条和肃杀。 (3)江间波浪间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山。暗指国家)

明确: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意指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 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

三峡江水湍急,奔腾而下。江面上波涛连天,天空中阴云接地,这都是客观的写实。但那波涛风云遮天盖地、夔门三峡秋气逼人的阴晦苍凉的景观,就与杜甫当时时代的背景有了一种‚象喻‛的联系。杜甫本人在大唐王朝的动荡混乱之中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杜甫的诗带有时代的感慨和悲哀,他的胸怀感情本来就博大深厚,当他看到这‚巫山巫峡气萧森‛的秋景时,开口就带出了时代和身世的双重悲哀。 (4)丛菊两开他日泪:

明确:两开:开了两次,回家的事情等了两年,两年了想回家都未果。 (5)孤舟一系故园心:

明确:‚孤‛形单影只,思念故园,更令人觉得哀伤。‚一‛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故园还会安好吗?悲凉由此产生。

作者写完夔州秋色的大环境之后就要写自己的感情了。菊花开在秋天,所以这‚丛菊‛回应了诗题中那个‚秋‛字。 ‚他日‛可以指过去也可以指未来,在这里是指过去。这‚他日泪‛并不是现在流下的眼泪,而是说,山上那些黄色和白色的野菊,一点一点的多么像我去年秋天因思乡而流下的一滴一滴的眼泪。此时他仍然滞留在他乡,他始终没有放弃回乡的打算。因此他说,我不能放弃我的船,我随时准备登

4 / 14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上我的船,我要靠它回到故园去,它是我唯一的依赖和指望,是‚孤舟一系故园心‛!你看,他从玉露凋伤的秋天景色写起,他那感发生命的活动踪迹一步一步地写到了他的故园。 (6)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明确: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愁‛字,那种浓浓的愁,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作者没有机会回到故园,秋意却越来越深了,秋风也越来越冷了,当地人家都开始做寒衣了。又一次回应了诗题中的‚秋‛字。过去人们冬天穿棉衣,棉衣穿过一冬,里边的棉花就板结起来不暖和了,到秋天就要拆洗重做。‚砧‛,是捣衣石,现在你听那山上山下的人家,已经到处都是刀剪声和捣衣的声音。人们的生活习惯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在秋天拆洗寒衣。可是我杜甫带着我的一家漂泊在旅途中已经好几年了,我始终没有一个安定的生活,我用什么来抵御羁旅途中的寒冷?这第一首诗,从夔州的秋天起兴引出了他的感发,而他感发的重点则在对‚故园‛的思念。 问题5: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抒发了诗人家国之悲,羁旅之愁,思乡之情。

内容评述: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问题6:诗歌应用到了哪些艺术手法? 明确 (1)对偶 颔联 颈联。 [江间]对[塞上],[波浪]对[风云] [丛菊]对[孤舟];[两开]对[一系] (2)借景抒情

这首诗歌通过描写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景,抒发了自己的家国之悲,羁旅之愁。 5.齐读或背诵。

五、作业

1.阅读杜甫的《江汉》,完成第(1)小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明确: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寓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第三联‚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落日‛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结合,营造了一个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

5 / 14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第2课时《咏怀古迹》

教学目标

1.背诵《咏怀古迹(其三)》,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2.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怨愤之情,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咏怀古迹》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 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走进了朔风 劲草的茫茫大漠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种在了历史的青冢里。

唐大历年间,漂泊半生,历尽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800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板书)

二、美读诗文(读)

1.自由朗读诗文。要求:读准字音。 2.欣赏课文录音。

3.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停顿、语调与感情,体味情感,读出韵味,再齐读。 4.生利用文下注释自由轻声译读诗文,不懂得地方做标记。

5.学生齐读后,请学生结合注释,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诗歌主要内容。)

明确: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三、诗文鉴赏 1.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 明确:怨恨

2、阅读诗文,思考问题:

问题(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 明确:写景

问题(2)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问题(3)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两千多年前,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

6 / 14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问题(4)诗歌中间两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明确:对比、反衬,用典等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有‚去‛和‚留‛的对比,离开了不该离开的古国,留在了不该留的荒漠;‚生‛与‚死‛的对比,‚生前‛可以‚识‛却没有被‚识‛,‚死后‛不能‚归‛却‚魂归来‛,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紫台‛对‚青冢‛对比,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通过 ‚紫台‛,‚朔漠‛,‚黄昏‛,‚青冢‛等这些对比,反衬出了王昭君生前的不幸与孤苦和死后的孤寂与冷落,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画图省识春风面‛用了一个典故,写王昭君生前在汉宫不被赏识的寥落。 问题(5)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问题(6)“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 ‚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问题(7)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问题(8)《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诗歌是不是含有什么深刻寓意呢? 1. 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

明确: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2.讨论、归纳。

明确: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所以,诗歌对王昭君给予了深厚的同情,也暗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以及羁旅他乡的苦闷和惆怅。(咏怀诗的特点:借古人写自己,抒己怀。)

小结:鉴赏咏史诗三步骤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3.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分析技巧)

7 / 14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板书:

昭君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深沉怨恨)

四、题解

《咏怀古迹》是一篇结构严密的组诗,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是一组七律诗组。与《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

五、作业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西施滩

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西施

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注:据《史记》载,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困于会稽,派大夫文种贿赂吴国太宰伯嚭,送宝器,美女(西施在其中)到吴国求和,从此越王勾践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其后终于灭掉了吴国。

1. 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反案,但立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 明确:崔道融的诗同情西施,为西施个人鸣不平,立意较浅。罗隐的诗写出了‚家国兴亡自有时‛的自然规律,立意较深。

或:第一首诗,是说灭吴国的是越国的君臣,又怎能都归加于西施这一介弱女子?这是以公正的视角替其平反,是说看待越灭吴这一问题要抓主要矛盾,而不是就细节而不放。第二首,选用比较的手法替西施平反,倘若西施帮助的是吴国,越国若灭亡又该怨谁呢?本诗从对比的视角看待问题,证明了国家灭亡,绝非一人所为。两诗各有其侧重,但都是在为西施平反。

2.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

三、四句作简要赏析。明确:第一首借景寓意,以水的波纹不平来寓对西施的不公平,第二首从换位思考的角度书写吴国的亡国并不是西施的过错。

或:崔诗‚浣纱春水急, 似有不平声。‛(借景抒情、比喻) 刘诗‚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对比、反问)

六、迁移扩展

同样是“昭君出塞”的事迹,杜甫笔下的昭君是一个把“出塞”引为一生憾事、满腹“怨恨”的昭君,而在史学家翦伯赞和剧作家曹禺笔下,昭君却成了一个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而义无反顾、欣然前往的巾帼英雄。请思考:若以“由昭君出塞想到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你打算选取什么角度来写? 1.学生思考讨论。(前后四人一组,选代表发言)

8 / 14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2.教师朗读例文:《美女赌江山》

《美女赌江山》

柔柔弱弱的一群,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历史却在她们面前变得凄婉哀怨。尽管,她们的故事早已湮没于历史的风尘。

(一) 朝为浣沙女,晚成吴宫妃。从她看到范蠡的那一记得起,就注定了西施命运的悲剧。贫贱与高贵的转变,完成在瞬间。这瞬间带来的,却是伤痛的永恒;她钟情于范蠡,却不得不弃他而伴夫差;她被夫差感动,却不得不做着背叛他的事。

在勾践与夫差的较量中,勾践赢了,赌注是江山。勾践很聪明,一个美女换来一座江山。可他又多么残忍,为了他的野心,西施付出了美貌与青春,付出了爱情与爱人!而她,只是勾践手中的一颗棋子!

有人说西施回国后被视为红颜祸水沉湖而死,有人说她与范蠡泛舟远离。我宁愿接受后者,因为我不想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卧薪尝胆”的勾践是这样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更重要的,我不想西施本是悲惨的人生以更悲惨的故事结局。

(二)

汉宫内,汉帝御笔一点,王昭君被这漫不经心地一点,历史却因此打了个回旋。和平与战争,文明与野蛮,交往与厮杀,竟然都由一个女子柔弱的双肩来承担!

倾国倾城,汉帝盛怒之下,杀死毛延寿。她在汉帝懊悔与不舍的目光中,一步步走汉宫,走向那茫茫的大漠,走向不可知的人生?? 她用自己的美貌与青春换来了短暂的和平,百十年后,当她的后代,她的族人被汉朝的骑兵赶往更恶劣的地北方,她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统治者的缓兵之计,她,只不过是一块挡箭牌。她若泉下有知,会不会流泪,会不会心痛?只是,她已经成为那方青冢,她的情感,已经迷离在历史的风尘之中?

(三)

西施、昭君等皆为美女,因为美,她们才成为政客手中的工具:拿她们的美貌赌江山,拿她们的青春赌明天,使她们成为一代王朝的随葬品。在后人对她们或褒或贬的评价中,有谁真正理解她们的苦痛;有谁真正同情她们所做出的牺牲;又有谁真正关注她们的命运。她们的裙裾,飘扬在硝烟与战火中,使那段历史变得凝重。我用一颗虔诚的心和一支笨拙的笔,来怀念这些在历史的书页中留下深深一痕的女性!

第3课时《登高》

教学目标:

1. 掌握诗歌中的“炼字”;学会通过分析意象,描摹画面,感悟意境; 2. 理解《登高》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3. 体会杜甫无论穷达皆兼怀天下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掌握诗歌中的“炼字”;学会通过分析意象,描摹画面,感悟意境; 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

9 / 14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这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你听了这篇小散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凄清、悲凉。

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走进杜甫,走进被人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二、朗读诗歌

找一名同学朗读诗歌,听朗读带,齐读

三、走进诗歌,鉴赏诗文

问题(1)你认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是哪个字? 明确:‚悲‛

问题(2)中国古代的诗歌大多是由景到情,这首诗哪几句是写景? 明确:前四句。

问题(3)前四句也就是首颔两联,写了哪几种意象?每个意象的特点又是什么?表现了语言的什么特点? 明确:风——急 天——高 猿——哀 渚——清精炼 沙——白 鸟—飞回 落木——萧萧 长江——滚滚

朗读指导:

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

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

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

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10 / 14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问题(4)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描摹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描摹出了一幅秋风萧萧,万木凋零,江水滔滔,落叶飘飘,鸟鸣猿哀秋肃临天下的秋景图。 问题(5)古人写诗都讲究练字,下面咱们就从炼字的角度来分析前四句诗,你认为哪个字用的好?好在哪儿?也就是说这个字写了什么样的景,传了什么样的情,有什么妙处? 明确:

(1)风急——首先,秋天本来是个容易刮风的季节,而江边的风要比其他地方的风要大得多,江边高处的风就更大,再加上诗人年老多病,当然会感到秋风特别猛烈,所以,用了一个‚急‛字,很传神地写出了当时季节的特点。其次,这个‚急‛字,还寄予了诗人当时的深切感受。秋风本来就是凉的,江边高处的风就会特别凉,所以年老多病的诗人站在江边高岸上当然会感到凉彻透骨。这种寒凉,不仅是诗人皮肤的感觉,更是诗人内心的感受。

(2)天高——秋的天空是高远的,明澈的。对于心情好的人来说,秋日的天空是令人神清气爽的感觉,对于像杜甫这样一位被家愁国难所困扰,同时又疾病缠身的老人来说,秋日的天空却显得那么高不可及。所以,一个‚高‛字就写出了诗人孤苦无助的凄凉心境。 猿啸哀——猿鸣凄切,有歌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一个‚哀‛字,不仅写出了猿鸣的特点,也传达出了诗人心中的浓浓哀愁。 渚清——‚渚‛是江中的小洲,站在高处朝下看,水中的沙洲显得既小又空,在萧瑟的秋风中,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

(3)沙白——‚白‛是冷色调,与前面的‚清‛字一起构成一幅苍凉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内心那种凄凉的情感。

(4)鸟飞回——‚回‛字写出了鸟在风中吃力地盘旋,让诗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艰难处境,战乱年代,诗人却有家难归,这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

(5)无边落木萧萧下——此句写山景。‚无边‛写落叶之多,‚萧萧‛写落叶之声。纷纷飘落的黄叶,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也不能不让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处境,想到自己和这黄叶一样,快要结束的短暂的一生,是多么的悲凉啊!这写出了秋景的萧索。

(6)不尽长江滚滚来——此句写江景。‚不尽‛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滚滚‛写出了江水的滔滔气势。永不停息的江水,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永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短暂的人生,在永恒的时间面前越显得短暂。

问题(6)那这些景物描写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 明确:清冷,寒凉,凄清,苍凉,萧条等。

朗读指导:

“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作者写的是秋天衰草凄迷,落叶飘零的萧瑟景观。中国的文人面对梧桐一叶而有天下知秋的遥想,杜甫也不例外。看到眼前的秋景,不禁将心中情与眼前景合二为一了,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我们说这种手法叫做情景交融。

这种情景下,诗人不禁心生悲凉,面对眼前这萧瑟的秋景,作者悲的是“自然之秋”。以“忧国忧民”为世人所知的大诗人杜甫难道悲的仅仅是“自然之秋”吗?这首诗的前四句是写登高所见,后四句是写登高所感。

11 / 14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问题(7)咱们来看看诗人想到了什么?颈联哪些字眼可以充分突出是抒情?各有何含义? 万里——指远离故乡。

常——说明作者经常在外漂泊。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在外漂泊八年了。做客他乡,四处漂泊,自然让人心怀愁绪。

百年——晚年,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55岁了,他是58岁去世的,又体弱多病,在重阳节这一天,不能会亲访友,不能家人团聚,显得格外的孤独。

读了这一联诗,我们仿佛看到一位身患重病,面色愁苦的老人,站在高山之上凛冽秋风中。 问题(8)读了这一联诗,给你你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呢?

明确:孤独、愁苦,寂寥等。身世飘零,百年多病,风烛残年,有如萧萧落叶,已经走入人生的尾声,所以我们说作者悲的还有‚人生之秋‛。

问题(9)对于颈联,直接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悲秋’及其种种原因,无一字虚设,无一字没有丰富的内涵。有人认为这两句八重悲哀,或九重悲哀。试问:有哪九重悲哀?

明确:一重秋天本是悲哀的;二重他乡作客是可悲的;三重秋天在他乡作客尤可悲;四重经常作客更可悲;五重离家万里,又添悲一层;六重无亲无友,独自一人,焉得不悲;七重重阳佳节,不能饮酒,实是可悲;八重多病之身,如何不悲;九重年过半百,一事无事无成,悲不胜悲啊!凡此种种,把‘登高’之悲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这就是杜诗的‘深沉蕴藉’。‛

朗读指导:

如读“万里悲秋常作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作客”要倍感身世凄凉。

“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如“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问题(9)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杜甫在登高时有这种感受的呢?

明确:艰难——国家艰难,战乱连连,社会动荡;个人艰难,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些几乎伴随了作者的一生。此时的杜甫是既忧国又忧民,还忧己。我国古代许多知识分子,有这样一个处世准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可杜甫,无论穷达皆是兼济天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苦恨——极度遗憾,遗憾的是‚繁霜鬓‛,遗憾自己老了,不能为国效力了,心有余而力不足。 问题(10)读了这一联你是什么感受?

明确:无奈。咱们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安史之乱,国家正处在乱世之秋,一步步走向衰败,所以,我们说作者悲的还有家国之秋。

朗读指导: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 “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我们读的时候,要把欲罢不能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的情绪表达出来。

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此手法为触景生情,即景抒情,借景抒情。那么全诗抒发了什么情,请同学总结一下?

明确: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诗

12 / 14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中,诗人通过无边无际的秋色、悲壮雄浑的气势和层次井然的章法,触情生情,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丰富深沉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秋的悲凉,人生之秋的感伤和家国之秋的忧思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伤感和忧国忧时的情怀。

教师总结:我们来看,从自然之秋到人生之秋,再到家国之秋,是层层递进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既是自然之秋,又是人生之秋。“艰难苦恨繁霜鬓”既是个人艰难,又是国家艰难。“潦倒新停浊酒杯”既有对人生之秋的无奈,又有对家国之秋的无奈。三悲是互相交织的,回环往复的,不是孤立存在的。也就是说,自然、人生、家国,种种悲凉,在此刻就全部交织在一起了,喷涌而出,就形成了我们现在读到的被人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被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除了思想内容上的特点,咱们再来看一下诗歌的形式。律诗在形式上非常讲究对仗,通常是颔联、颈联对仗,咱们来看这首诗,除颔联、颈联外,首、尾两联也是对仗的,句句对仗。而且句内还有对仗。如“风急”对“天高”,“渚请”对“沙白”。我们说“对仗工整”,这也是它被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的一个原因。

四、艺术特色 1.语言特色

用词精练,极富表现力和张力。此诗八句四对,对偶精巧,用韵考究,被称为“七律之冠”,其中字字珠玑,确为千古佳构。 风格:沉郁顿挫

一篇之内句句皆奇,

一句之内字字皆奇。

——【明】胡应麟《诗薮》 2.写作特点(小结)

A.行文富于变化,意境开阔。

本诗在写法上注意前后的变化。首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虽也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但却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抱病断炊,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的忧国伤时之情,便跃然纸上,使主题更为鲜明,意境更为开阔。

B.沉郁顿挫,含蓄深沉

“沉郁”主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像这首诗将诗人万里飘泊、身体多病、客居异乡、孤独无靠的悲伤心情一起倾泻出来。“顿挫”则包括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变化等。这首诗不仅语言雄健有力,而且做到前后相对,句中自对,更显得节奏铿锵,富有音乐美感。

五、学习方法小结

移情入境法:展开想象与诗人形成共鸣,甚至让自己化身为诗人,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 意象分析法: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

知人论世法:能尽可能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特征和其自身境况。

六、课后作业 1.背诵诗文

13 / 14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2.“群山万壑赴金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哪个字用得非常传神,请结合诗句分析。 3.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参考答案:1.描绘景物: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嫰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

2.概括意境:描绘了一幅恬静优美(淡雅清新)的画面, 3.体会感情: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方法总结

答案组织可分为三个部分:

1.分析形象含义、描摹诗歌图景。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意境特点。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

3.剖析作者思想。根据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离愁别绪、羁旅情愁、思乡怀远、闲适恬淡、乐山好水、感时伤世、吊古伤今、忧国忧民、言志抒怀、叹惋讽谏等,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14 / 14

推荐第4篇:《杜甫诗三首》教案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5、《杜甫诗三首》教案

第1课时《秋兴八首(其一)》

教学目标

1.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一、新课导入

走进古典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境界。在古典悠悠的清芬中,我们的前人会从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中立起,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山宋水,衣袂飘飘地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今天,向我们走来的这位诗人我们并不陌生,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为‚诗圣‛,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创作了大量的反映下层艰苦生活的诗篇。闻一多先生认为他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他就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现在,让我们通过《秋兴八首(其一)》,走近这‚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二、时代背景简介

这首诗歌写于公元766年,这一年杜甫54岁,在重庆,正在回老家的途中。他已经在蜀中生活了将近五年。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那个时间段的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史之乱‛,时间是(755--762),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七。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是唐朝已陷入混乱当中,在杜甫曾经生活了五年的蜀中也不例外。一直很赏识杜甫支持杜甫的蜀中的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蜀中陷入混乱当中。于是杜甫决定回老家,他在途中写下了秋兴八首,课文所选择的是其中第一首。

三、解题

‚兴‛就是《诗经》中‚赋比兴‛的‚兴‛,秋兴:即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八首之中,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 第一首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对秋而伤羁旅,是全组诗的序曲。

四、鉴赏诗歌

1.整体感知,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后再齐读,并思考如下问题: 问题1: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兴‛就是《诗经》中‚赋比兴‛的‚兴‛,即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问题2:找出诗歌意象,并说说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明确:

意象: 玉露, 枫树林,巫山,巫峡,江波,塞上秋风,阴云,菊花,孤舟,泪,寒衣,刀

1 / 10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尺,白帝城,暮砧。

特点:凄凉,萧瑟,阴沉,萧条、残败等。

问题4:挖掘意象的深刻内涵(结合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 明确:

(1)玉露凋伤枫树林:

明确:秋天的‚枫树林‛:火红艳丽,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 。‚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

‚悲落叶于劲秋‛,秋天草木的凋谢是最容易引起诗人感发的。‚玉露凋伤枫树林‛这一句,在凄凉之中还有一种艳丽的感觉。因为‚玉露‛有白色的暗示,白是一种冷色;‚枫树林‛有红色的暗示,红是一种暖色, 在悲哀中藏有热烈。这两种颜色的强烈对比,就更增强了‚凋伤‛这个词给人的感觉。

2.巫山巫峡气萧森 (2)巫山巫峡气萧森: 明确:‚气萧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这是从夔州东望之所见,点出了他现在是身在夔州。‚巫山‛上到长江两岸的高山;‚巫峡‛ 下到深谷之间长江的流水。这虽然只是两个地名,但其中有一种包罗一切的‚张力‛:从高处到低处,从天到地,从山到水,眼前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被萧森的秋意笼罩无余了。先给你一个整体的广角镜头,定下了一个整体大气候的基调,然后再具体来表现它是怎样的萧条和肃杀。

(3)江间波浪间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山。暗指国家)

明确: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意指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 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

三峡江水湍急,奔腾而下。江面上波涛连天,天空中阴云接地,这都是客观的写实。但那波涛风云遮天盖地、夔门三峡秋气逼人的阴晦苍凉的景观,就与杜甫当时时代的背景有了一种‚象喻‛的联系。杜甫本人在大唐王朝的动荡混乱之中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杜甫的诗带有时代的感慨和悲哀,他的胸怀感情本来就博大深厚,当他看到这‚巫山巫峡气萧森‛的秋景时,开口就带出了时代和身世的双重悲哀。 (4)丛菊两开他日泪:

明确:两开:开了两次,回家的事情等了两年,两年了想回家都未果。 (5)孤舟一系故园心: 明确:‚孤‛形单影只,思念故园,更令人觉得哀伤。‚一‛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故园还会安好吗?悲凉由此产生。

作者写完夔州秋色的大环境之后就要写自己的感情了。菊花开在秋天,所以这‚丛菊‛回应了诗题中那个‚秋‛字。 ‚他日‛可以指过去也可以指未来,在这里是指过去。这‚他日泪‛并不是现在流下的眼泪,而是说,山上那些黄色和白色的野菊,一点一点的多么像我去年秋天因思乡而流下的一滴一滴的眼泪。此时他仍然滞留在他乡,他始终没有放弃回乡的打算。因此他说,我不能放弃我的船,我随时准备登上我的船,我要靠它回到故园去,它是我唯一的依赖和指望,是‚孤舟一系故园心‛!你看,他从玉露凋伤的秋天景色写起,他那感发生命的活动踪迹一步一步地写到了他的故园。 (6)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 / 10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明确: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愁‛字,那种浓浓的愁,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作者没有机会回到故园,秋意却越来越深了,秋风也越来越冷了,当地人家都开始做寒衣了。又一次回应了诗题中的‚秋‛字。过去人们冬天穿棉衣,棉衣穿过一冬,里边的棉花就板结起来不暖和了,到秋天就要拆洗重做。‚砧‛,是捣衣石,现在你听那山上山下的人家,已经到处都是刀剪声和捣衣的声音。人们的生活习惯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在秋天拆洗寒衣。可是我杜甫带着我的一家漂泊在旅途中已经好几年了,我始终没有一个安定的生活,我用什么来抵御羁旅途中的寒冷?这第一首诗,从夔州的秋天起兴引出了他的感发,而他感发的重点则在对‚故园‛的思念。

问题5: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抒发了诗人家国之悲,羁旅之愁,思乡之情。

内容评述: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第2课时《咏怀古迹》

教学目标:

1.背诵《咏怀古迹(其三)》,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2.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怨愤之情,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咏怀古迹》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

一、新课导入

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走进了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种在了历史的青冢里。唐大历年间,漂泊半生,历尽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800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板书)

3 / 10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二、诗文鉴赏 1.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

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 明确:怨恨

2、阅读诗文,思考问题: 问题(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 写什么? 明确:写景

问题(2)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问题(3)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两千多年前,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

问题(4)诗歌中间两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明确:对比、反衬,用典等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有‚去‛和‚留‛的对比,离开了不该离开的古国,留在了不该留的荒漠;‚生‛与‚死‛的对比,‚生前‛可以‚识‛却没有被‚识‛,‚死后‛不能‚归‛却‚魂归来‛,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紫台‛对‚青冢‛对比,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通过 ‚紫台‛,‚朔漠‛,‚黄昏‛,‚青冢‛等这些对比,反衬出了王昭君生前的不幸与孤苦和死后的孤寂与冷落,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画图省识春风面‛用了一个典故,写王昭君生前在汉宫不被赏识的寥落。

问题(5)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问题(6)‚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 ‚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4 / 10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问题(7)《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诗歌是不是含有什么深刻寓意呢?

1. 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

明确: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2.讨论、归纳。

明确: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所以,诗歌对王昭君给予了深厚的同情,也暗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以及羁旅他乡的苦闷和惆怅。(咏怀诗的特点:借古人写自己,抒己怀。)

小结:鉴赏咏史诗三步骤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3.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分析技巧) 板书: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第3课时《登高》

教学目标:

1. 掌握诗歌中的‚炼字‛;学会通过分析意象,描摹画面,感悟意境; 2. 理解《登高》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3. 体会杜甫无论穷达皆兼怀天下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掌握诗歌中的‚炼字‛;学会通过分析意象,描摹画面,感悟意境; 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

5 / 10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这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你听了这篇小散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凄清、悲凉。

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走进杜甫,走进被人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三、走进诗歌,鉴赏诗文

问题(1)你认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是哪个字? 明确:‚悲‛

问题(2)中国古代的诗歌大多是由景到情,这首诗哪几句是写景? 明确:前四句。

问题(3)前四句也就是首颔两联,写了哪几种意象?每个意象的特点又是什么?表现了语言的什么特点? 明确:风——急 天——高 猿——哀 渚——清精炼 沙——白 鸟—飞回 落木——萧萧 长江——滚滚

问题(4)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描摹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描摹出了一幅秋风萧萧,万木凋零,江水滔滔,落叶飘飘,鸟鸣猿哀秋肃临天下的秋景图。

问题(5)古人写诗都讲究练字,下面咱们就从炼字的角度来分析前四句诗,你认为哪个字用的好?好在哪儿?也就是说这个字写了什么样的景,传了什么样的情,有什么妙处? 明确: (1)风急——首先,秋天本来是个容易刮风的季节,而江边的风要比其他地方的风要大得多,江边高处的风就更大,再加上诗人年老多病,当然会感到秋风特别猛烈,所以,用了一个‚急‛字,很传神地写出了当时季节的特点。其次,这个‚急‛字,还寄予了诗人当时的深切感受。

6 / 10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秋风本来就是凉的,江边高处的风就会特别凉,所以年老多病的诗人站在江边高岸上当然会感到凉彻透骨。这种寒凉,不仅是诗人皮肤的感觉,更是诗人内心的感受。

(2)天高——秋的天空是高远的,明澈的。对于心情好的人来说,秋日的天空是令人神清气爽的感觉,对于像杜甫这样一位被家愁国难所困扰,同时又疾病缠身的老人来说,秋日的天空却显得那么高不可及。所以,一个‚高‛字就写出了诗人孤苦无助的凄凉心境。 猿啸哀——猿鸣凄切,有歌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一个‚哀‛字,不仅写出了猿鸣的特点,也传达出了诗人心中的浓浓哀愁。

渚清——‚渚‛是江中的小洲,站在高处朝下看,水中的沙洲显得既小又空,在萧瑟的秋风中,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

(3)沙白——‚白‛是冷色调,与前面的‚清‛字一起构成一幅苍凉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内心那种凄凉的情感。

(4)鸟飞回——‚回‛字写出了鸟在风中吃力地盘旋,让诗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艰难处境,战乱年代,诗人却有家难归,这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 (5)无边落木萧萧下——此句写山景。‚无边‛写落叶之多,‚萧萧‛写落叶之声。纷纷飘落的黄叶,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也不能不让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处境,想到自己和这黄叶一样,快要结束的短暂的一生,是多么的悲凉啊!这写出了秋景的萧索。 (6)不尽长江滚滚来——此句写江景。‚不尽‛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滚滚‛写出了江水的滔滔气势。永不停息的江水,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永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短暂的人生,在永恒的时间面前越显得短暂。

问题(6)那这些景物描写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

明确:清冷,寒凉,凄清,苍凉,萧条等。

朗读指导: ‚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作者写的是秋天衰草凄迷,落叶飘零的萧瑟景观。中国的文人面对梧桐一叶而有天下知秋的遥想,杜甫也不例外。看到眼前的秋景,不禁将心中情与眼前景合二为一了,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我们说这种手法叫做情景交融。

这种情景下,诗人不禁心生悲凉,面对眼前这萧瑟的秋景,作者悲的是‚自然之秋‛。 以‚忧国忧民‛为世人所知的大诗人杜甫难道悲的仅仅是‚自然之秋‛吗?这首诗的前四句是写登高所见,后四句是写登高所感。

问题(7)咱们来看看诗人想到了什么?颈联哪些字眼可以充分突出是抒情?各有何含义? 万里——指远离故乡。

常——说明作者经常在外漂泊。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在外漂泊八年了。做客他乡,四处漂泊,自然让人心怀愁绪。

百年——晚年,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55岁了,他是58岁去世的,又体弱多病,在重阳节这一天,不能会亲访友,不能家人团聚,显得格外的孤独。

读了这一联诗,我们仿佛看到一位身患重病,面色愁苦的老人,站在高山之上凛冽秋风中。

7 / 10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问题(8)读了这一联诗,给你你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呢?

明确:孤独、愁苦,寂寥等。身世飘零,百年多病,风烛残年,有如萧萧落叶,已经走入人生的尾声,所以我们说作者悲的还有‚人生之秋‛。

问题(9)对于颈联,直接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悲秋’及其种种原因,无一字虚设,无一字没有丰富的内涵。有人认为这两句八重悲哀,或九重悲哀。试问:有哪九重悲哀?

明确:一重秋天本是悲哀的;二重他乡作客是可悲的;三重秋天在他乡作客尤可悲;四重经常作客更可悲;五重离家万里,又添悲一层;六重无亲无友,独自一人,焉得不悲;七重重阳佳节,不能饮酒,实是可悲;八重多病之身,如何不悲;九重年过半百,一事无事无成,悲不胜悲啊!凡此种种,把‘登高’之悲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这就是杜诗的‘深沉蕴藉’。‛

朗读指导:

如读‚万里悲秋常作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作客‛要倍感身世凄凉。 ‚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如‚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问题(9)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杜甫在登高时有这种感受的呢?

明确:艰难——国家艰难,战乱连连,社会动荡;个人艰难,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些几乎伴随了作者的一生。此时的杜甫是既忧国又忧民,还忧己。我国古代许多知识分子,有这样一个处世准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可杜甫,无论穷达皆是兼济天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苦恨——极度遗憾,遗憾的是‚繁霜鬓‛,遗憾自己老了,不能为国效力了,心有余而力不足。 问题(10)读了这一联你是什么感受?

明确:无奈。咱们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安史之乱,国家正处在乱世之秋,一步步走向衰败,所以,我们说作者悲的还有家国之秋。

朗读指导: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 ‚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我们读的时候,要把欲罢不能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的情绪表达出来。

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此手法为触景生情,即景抒情,借景抒情。那么全诗抒发了什么情,请同学总结一下?

明确: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诗中,诗人通过无边无际的秋色、悲壮雄浑的气势和层次井然的章法,触情生情,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丰富深沉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秋的悲凉,人生之秋的感伤和家国之秋的忧思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伤感和忧国忧时的情怀。

教师总结:我们来看,从自然之秋到人生之秋,再到家国之秋,是层层递进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既是自然之秋,又是人生之秋。‚艰难苦恨繁霜鬓‛既是个人艰难,又是国家艰

8 / 10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难。‚潦倒新停浊酒杯‛既有对人生之秋的无奈,又有对家国之秋的无奈。三悲是互相交织的,回环往复的,不是孤立存在的。也就是说,自然、人生、家国,种种悲凉,在此刻就全部交织在一起了,喷涌而出,就形成了我们现在读到的被人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被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除了思想内容上的特点,咱们再来看一下诗歌的形式。律诗在形式上非常讲究对仗,通常是颔联、颈联对仗,咱们来看这首诗,除颔联、颈联外,首、尾两联也是对仗的,句句对仗。而且句内还有对仗。如‚风急‛对‚天高‛,‚渚请‛对‚沙白‛。我们说‚对仗工整‛,这也是它被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的一个原因。

四、艺术特色 1.语言特色

用词精练,极富表现力和张力。此诗八句四对,对偶精巧,用韵考究,被称为‚七律之冠‛,其中字字珠玑,确为千古佳构。 风格:沉郁顿挫

一篇之内句句皆奇,

一句之内字字皆奇。

——【明】胡应麟《诗薮》 2.写作特点(小结)

A.行文富于变化,意境开阔。

本诗在写法上注意前后的变化。首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虽也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但却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抱病断炊,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的忧国伤时之情,便跃然纸上,使主题更为鲜明,意境更为开阔。 B.沉郁顿挫,含蓄深沉

‚沉郁‛主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像这首诗将诗人万里飘泊、身体多病、客居异乡、孤独无靠的悲伤心情一起倾泻出来。‚顿挫‛则包括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变化等。这首诗不仅语言雄健有力,而且做到前后相对,句中自对,更显得节奏铿锵,富有音乐美感。

五、学习方法小结

移情入境法:展开想象与诗人形成共鸣,甚至让自己化身为诗人,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

意象分析法: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

知人论世法:能尽可能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特征和其自身境况。

六、课后作业 1.背诵诗文 2.‚群山万壑赴金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哪个字用得非常传神,请结合诗句分析。 3.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

山居即事

9 / 10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参考答案:1.描绘景物: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嫰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

2.概括意境:描绘了一幅恬静优美(淡雅清新)的画面, 3.体会感情: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方法总结

答案组织可分为三个部分: 1.分析形象含义、描摹诗歌图景。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意境特点。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

3.剖析作者思想。根据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离愁别绪、羁旅情愁、思乡怀远、闲适恬淡、乐山好水、感时伤世、吊古伤今、忧国忧民、言志抒怀、叹惋讽谏等,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10 / 10

推荐第5篇: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2,了解杜甫七言律诗的艺术特点。 3,背诵并积累名句。

4,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熟悉律诗的格律知识。 教学重点

感受、品味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熏陶而有所感悟,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方法:点读法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

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成的时代背景。

二、作者及时代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原籍襄阳,迁居巩县。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兵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至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三、作品分析

(一)《登高》 (1)《登高》写作背景

杜甫在夔州期间的杰作,写于大历二年(767)的秋天。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感慨万端,独自登高,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 (2)重点字词梳理

 盖”万里”,地之远也;  ”秋”,时之凄惨也;  ”作客”,羁旅也;  ”常作客”,久旅也;  ”百年”,齿暮也;  ”多病”,衰疾也;  ”台”,高迥处也;  ”独登台”,无亲朋。

1  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 (3)《登高》品读

 风急天高猿啸哀,

 渚清沙白鸟飞回。——明丽清爽的秋景图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沉郁悲凉,韶光易逝,壮志难酬  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百年多病独登台。——羁旅之愁,孤独之感  艰难苦恨繁霜鬓,

 潦倒新停浊酒杯。 ——忧国伤时

(4)有人认为颔联里的“无边”和“不尽”二语多余,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正因有此二语诗的意境才显得广阔深远,再加上落叶的“萧萧”之声、长江的“滚滚”之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其状物之功出神入化。更为重要的,我们也看出诗人的心情激荡不已:韶光易逝,加之乡愁,感叹漂泊何时了。而长江“不尽”亘古如斯,对比包括自己在内的千古优秀人物不幸的遭遇,不禁感叹,以抒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5)小结

这首诗是作者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秋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一带)时所写。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明代胡应麟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艺术特色:情景交融、气象宏伟

(二)《秋兴八首》(其一) (1)《秋兴八首》(其一)写作背景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八首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勾连,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2)《秋兴八首》(其一)串讲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秋风侵袭凋谢了枫林,巫山巫峡气象萧森阴沉。 江间波浪兼开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江上惊涛骇浪如涌上青天,塞上风云漫卷大地,阴气沉沉。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丛菊已开两度令人回忆往昔而潸然泪下,孤单的小船永远系着游子的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为赶制冬衣家家正忙着剪裁缝制,暮色中高高的白帝城传来急匆匆捣衣的声音。 (3)《秋兴八首》(其一)品读

 玉露凋伤枫树林,

 巫山巫峡气萧森。——老大伤悲,凄苦落寞  江间波浪兼天涌,

2  塞上风云接地阴。——时局不安,阴沉郁闷  丛菊两开他日泪,

 孤舟一系故园心。——思乡不归,无奈凄伤  寒衣处处催刀尺,

 白帝城高急暮砧。——无家可归,惆怅凄凉 (4)小结

《秋兴八首(其一)》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萧瑟阴森、动荡不安的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三)《咏怀古迹》(其三) (1)《咏怀古迹》(其三)题材介绍

《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密的七言律诗,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 (2)《咏怀古迹》(其三)串讲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3)《咏怀古迹》(其三)品读 ※找出其中点明怨恨感情的诗句

明确: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珮空归月夜魂

画图省识春风面 ※赏析“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好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明确: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

3 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那写的是什么?

明确: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试分析该联中“独”的表达效果。

明确:“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外,不能归汉,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4)小结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四、总结 1、沉郁顿挫

“沉郁”是指诗歌内容特点,主要指情感浑厚、浓郁、忧愤、蕴藉;“顿挫”是指形式特点,主要包括语言的刚键,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变化等。 2、诗人的悲愁情怀

秋天万物凋零,霜风渐冷,给人以苦寒之感,容易使人产生人生迟暮,功业难成之类的联想,但也催人奋进,令人振作。杜甫的悲愁,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沉郁厚重。

五、课后记

推荐第6篇:杜甫诗三首教案

《秋兴八首》 【课前阅读准备】 1.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 (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 (忧国忧民)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2.杜甫一生的八大打击

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省巩县。杜甫一生写了几千首诗,用诗描写了一个复杂多变的历史时代,深刻地反映了悲惨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把他称之为“诗圣”,把他的诗称为“诗史”。在杜甫的一生中,经历了多种磨难,看够人世间的各种痛苦,受到很多的打击,总结起来,他一生有八大打击。 第一个打击,特考中的失败。

公元747年,唐玄宗举行了一次特考,下诏征集天下凡对文学艺术有一技之长的人,杜甫以为展示才华的机会到了,高兴地去应考了,然而,宰相李林甫却不喜欢新进人物,他怕有才能的人进入朝廷,于是叮嘱主考官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试题,结果没有一个人能考上,这下可把杜甫害苦了,把他多年的幻想破灭了,给了杜甫一个沉重的打击。 第二个打击,他父亲病故。

杜甫的父亲在长安以西的奉先县做县令,杜家的生活来源由他父亲一个人把持着,他的父亲一死,这个责任就落到了杜甫的身上,这下,可把杜甫给难住了,一个文弱书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这么重的担子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杜甫怎么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呢?杜甫的父亲的死,给他又来了一下重的打击。

第三个打击,才华得不到赏识。

杜甫为了维持生活,开始给一些达官贵人写信,希望得到他们的赏识举荐,可是,他得到的却是冷水和白眼,杜甫还是没有放弃,为了述说自己的抱负,他写了一篇《三大礼赋》给唐玄宗看,唐玄宗看了很满意,就要宰相李林甫再一次对他进行考试,然而李林甫还是象以前一样,没给杜甫这个机会。杜甫又写唐玄宗献上了两篇赋,才得到了一个地位很低的职务,这时,他已经四十四岁了。 第四个打击,儿子饿死了。

杜甫得到了这个很低的职务后,在长安一干就是十年,已经五十四岁了,身体越来越不行了,他就回家去看看老婆和孩子,一路上,看到了社会的灾难,连年水灾旱灾不断,民不聊生,他心更加牵挂着家里的人,可是,当他一进家门的时候,一片嚎哭之声,原来他那不到两岁的儿子已经饿死了,这时,杜甫的心里象撕碎一样的痛苦,写下了长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其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成为了千古流传的名句。 第五个打击,安史之乱中当了俘虏。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各地的人们是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尝尽了各种辛苦,当时,杜甫在长安也呆不下去了,混杂在人群之中逃离了长安,去投奔唐肃宗,途中,被安禄山的人给抓起来了,把他又送回了长安,杜甫一看到长安那种河山破碎的悲惨景象,伤心欲绝,写下了感人肺腑的《春望》,反映了他当时的忧愤的心情。

第六个打击,对官场产生绝望,放弃了官职。

杜甫被抓到长安以后,想方设法地逃跑,终于,在公元757年夏天,杜甫逃出了长安,拜见唐肃宗,唐肃宗任命他作左拾遗,负责给皇帝提意见,可这个皇帝却不喜欢听取劝谏,反把杜甫打发到华州去做管理祭祀、礼乐、学校等的小芝麻官,这下,在杜甫的眼皮底下又出现了各种民间的痛苦,唤起了他深切的同情,杜甫越看越对当时的社会失望,他毅然抛弃了官职,去了成都建起一座草堂,去过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了。

第七个打击,穷困再次逼进了他的生活。

杜甫在成都西郊外,在亲友的帮助下,开辟荒地,建起了杜甫草堂,每天植树栽花,养鸡养鸭,本想过上一种悠然自在的生活,然而,老天也不给他种生活,在一年的八月,秋风怒吼,把他的草堂给刮走了,没地方住了,这时,下起了大雨,屋里湿淋淋的一片,无处安身,长夜难眠,这个夜里,杜甫写了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从自已的处境看到了社会上广大的“寒士”,幻想着天下有平安富裕的时候到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现了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 第八个打击,年老人蓑,无家可归,病死客船。

杜甫离开成都以后,北方还是兵荒马乱,他的亲友都失去了联系,他就以船为家,在湖南的湘江上漂泊,每天吃的是野菜,穿的是补丁又补丁的衣服,但是他的心里,还是惦记着灾难的祖国,忘不了受尽折磨的老百姓。杜甫怀着这种郁郁的心情,在他五十九岁的时候,在湘江的小船上病死了。杜甫一生的曲折不堪回首,一代诗圣满腹才华,得不到赏识,多种不幸,多层磨难困绕了一生,在无声无息地在一条小船上结束了生命,真是让人伤心落泪。可杜甫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才福,千百年来,为后人所赞扬,为后人所敬抑。 秋兴八首(其一) [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杜甫出生在一个时代“奉儒守官”的家庭,自小所收的教育与熏陶,是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非常关注。他曾多次在诗中表示过“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之类的心迹。在流寓四川的年月里,它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国家与百姓能够重归安宁。可是,事与愿违,“安史之乱”虽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国运威迫,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在寓居四川的近十年里,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不被多年冷似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过懒从衣结,频游任屐穿”(《春日江游》)、“牙齿半落左耳聋”(《复阴》)、“缓步仍须竹杖扶”(《寒雨朝行视园树》)、“穷愁但有骨”(《王阆州筵酬十一舅》)等诗句,即是他在此期间处境穷困和心境凄惨的真实写照。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层次结构] 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尾联则一亩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 [内容述评]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艺术特色] 在中,杜甫曾说“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其实,此言移来评论他晚年所作的律诗,倒真恰如其分。他在夔州时所作的《登高》、《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又呈吴郎》等篇章,向来被认为是律诗中的杰作。而《秋兴》则更被誉为是他七律中的“裘领”,是“一生心神结聚之作”(见《唐宋诗醇》)。大致说来,其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章法谨严

本诗单篇之章法结构,前文“层次结构”中已经轮机;本诗与同组其他七诗之相关联系,请人王船山曾有“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唐诗评选》)的评语,因教材仅选了第一首,故此从略。

二、情景无间

情与景的和谐密洽、融汇无间,是南朝刘勰,至唐司空图、宋严羽、明谢榛、清王士禛、直至近人王国维等历代论者众口一致所强调的问题。本是在这方面堪称典范。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三、语言练达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这首诗来说,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参考资料] 周甸曰:江涛在地而曰“兼天”,风云在天而曰“接地”,见汹涌阴晦,触目天地间,无不可兴感也。屠隆曰:杜老《秋兴》诸篇,托意深远,如“江间”“塞上”二语,不大悲壮乎?范梈曰:作诗实字多则健,虚字多则弱,如杜诗“丛菊”“孤舟”一联,此等语亦何尝不健?蒋一葵曰:

五、六不独?“两开”“一系”为佳,又感时溅泪,恨别惊心之况。末句掉下一声,中寓千声万声。(明•周敬等《唐诗选买会通评林》)

若谓玉树调令,枫林叶映,随志士之所增悲,亦幽人之所寄托。奈何流滞巫山巫峡,而举目江间,但涌兼天之波浪;凝眸塞上,惟阴接地之风云,真可谓可痛可悲,使人心尽气绝。(清•金人瑞《杜诗解》)

钱谦益曰:首篇颔联悲壮,颈联凄紧,以节则杪秋,以地则高城,以时则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会,略有五重,所谓嵯峨萧瑟,真不可言。(清•高宗弘历敕编《唐宋诗醇》) 咏怀古迹(其三) 【教学目的】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教学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形容什么的吗?[美貌]知道都是在说谁么?[西施。杨玉环。貂禅。昭君]。不用说她们都是很美的,但美就能给人带来好运么?[不]哦,大家想起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自古红颜多薄命”,《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不就是这样吗?我们学过的《马嵬》中的杨贵妃不也是这样吗?还有>中的琵琶女不都是这样吗?今天,让我们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看看昭君的悲剧是否也是这样的„„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漂泊之感和思念故乡之情)。

三、整体感知

1。朗读 (1) 学生单读----指出所读优缺点。 (2) 教师范读。

(3) 学生集体朗读,注意音调。语速。感情。

2。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怨恨)。

四、赏析诗歌

1。 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2。 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板书) 3。 (讨论) 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另外,从昭君墓碑上的字也可见她的形象: 一身归朔漠, 数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 几与卫霍同。

4。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有何效果?(你能说说这联主要讲了昭君的什么吗?)

“一去”与“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

“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

“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

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对比反衬: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板书) 5。 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板书:民族偏见 思乡 ------怨恨 胡俗

6。 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7。 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清。刘献廷 >曾闻汉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由此可知当时皇帝的昏庸糊涂,昭君一样的宫女的不幸。 8。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板书) 9。 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放琵琶曲,渲染悲剧氛围,感染学生。)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板书: 首联 引出歌咏对象入题 颔联 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铺垫 颈联 揭示昭君悲剧根源 铺垫 尾联 点明昭君之怨高潮

五、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六、归纳寓意

【点拨启发】《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1、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略)

2、讨论、归纳。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板书 昭君----画图省识----汉元帝诗人----漂泊西南----唐皇帝 ----身死异国---- ----有志难展---- 借 古 伤 今

七、拓展

到此咱们对昭君和诗人杜甫应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你心目中的昭君或杜甫是个怎样的形象? 附: (1)诗的大意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2)诗中重点词语理解。

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2、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

3、一去句: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4、画图句: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美丽容颜。

5、环佩句:意谓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空归\"。应上\"向黄昏\"。环佩:妇女装饰品,指昭君。

6、千载两句: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王女)嫁西域乌孙,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故推想如此。又《琴操》也记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作胡语:琵琶中的胡音。曲中论:曲中的怨诉。 登高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音乐起)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二、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三、赏析文本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情感蕴藏: 首联 哀婉孤独 颔联 沉郁 高昂 颈联 愁苦沉痛 尾联 忧愤 无奈 【比较赏析】 《秋兴•其一》和《登高》是杜甫晚期作品,它们分别创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和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作者在夔州。作者在夔州的一两年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除《登高》和《八阵图》等单首诗外,还有许多组诗,如《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九月》五首,在夔州的这段日子,是作者创作的丰收时期,也是作者生命即将结束前的回光返照————把生命的最后光辉洒向人间,洒向这片他用生命全心全力热爱着的土地(大历五年即770年作者卒)。此时期虽然“安史之乱”结束三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在“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二》)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所有这些像沉重的阴云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只有以他的诗作去排遣那心中的郁闷与愁苦。

《秋兴•其一》是八首中的第一首。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写秋景。“玉露(白露)”“枫树林”“气萧森”点明秋兴之依托,因秋景而起兴,感怀。颔联“江间”指代巫峡,“塞上”借边塞指代京城一带。“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点明作者身在巫峡,心想京城,由近及远排比类推,气势十分雄壮。“波浪”在下而说“兼天”,“风云”在天而说接地,用相反相成的语句,极力描绘了秋季阴暗萧森之景,衬托出作者低沉的心境。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点出滞留夔州已有两年,眼看菊花两度开放,幽思不已,泪如泉涌。“孤舟一系故园心”说明作者漂泊在外,有家难归,寄身孤舟,故园之思,一心长系。作者在大历三年(公元768年)《登岳阳楼》中有诗句“老病有孤舟”,可见“孤舟”成为作者漂泊流浪的意象物,有家难归,魂系孤舟,其惨苦又有谁人知(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作者卒于湘江孤舟中)。尾联“催刀尺”即赶制寒衣,强调天已寒冷,“急暮砧”即黄昏时急促地捣衣声。结尾两句紧承上联,用“催刀尺”“急暮砧”这两个声动相连的词组作铺张,把作者想回家的焦急心情进一步烘托出来。此外,诗中用字处处对仗而双关,“波浪”、“风云”、“两开”、“一系 ”、“催”、“急”等,有情有景,有声有色,忽近忽远,忽高忽低,犹如巫峡治水,时而盘旋回落,时而奔腾向前,与杜甫自己的澎湃思潮汇合在一起,诗意十分缠绵感人。

《秋兴•其一》和《登高》在写作上有许多共同特点:首先在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丑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

其次在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打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

再次,两诗在用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如《秋兴•其一》的颔联“江间波涛”对“塞上风云”,“兼天涌”对“接地阴”,颈联“丛菊两开”对“孤舟一系”,“他日泪”对“故园思”。《登高》颔联“无边”对“不尽”,“萧萧下”对“滚滚来”,颈联“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

当然,两诗又有许多不同点,比如感情表达方式上,格律上,特别是在感情基调上《秋兴》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凋伤”“气萧森”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风急”“天高”“鸟飞回”。在境界上《秋兴》虽有“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丹和《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来。”相比还是有点逊色。

推荐第7篇:杜甫诗三首 教案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10762 更新时间:2010-4-19 14:52:03

-

文章

来源 莲山课

件 w w w.5 Y K j.Co M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教学目标

1.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 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诗人简介

1.生平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工部,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有“诗圣”之誉,其诗有“诗史”之称。

在内容主旨上,杜甫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

2.作品

杜甫一生写了许多诗,现存一千四百多首,收集在《杜工部集》里。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登岳阳楼》等。

二、关于《秋兴》组诗

1.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伴同家族,离开成都,乘舟沿江东下,先是寓居夔州,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后转徙于湘鄂之间。公元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2.题解

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秋兴》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秋兴》第一首,是组诗领起之作,八诗之纲领。(《读杜心解》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三、赏析课文

1.理解词语

①玉露:白露。

②凋伤:使草木凋零衰败。

③萧森:萧瑟阴森。

④兼天:连天。“兼”,连的意思。

⑤塞上:这里指夔州的山。

⑥两开:第二次开放。这里是指第二次看到。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时光流走。

⑦接地阴:风云盖地。

⑧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⑨系(jì):系舟上岸。

⑩寒衣:冬天的衣服。

⑾催刀尺:赶裁新冬衣。

⑿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这里是捣布,把布捣平整后用来裁剪衣服。砧(zhēn),捣衣石。

2.翻译全诗

玉露凋伤枫树林,——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巫山巫峡的气象满目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峡中的江水波涛滚滚汹涌连天,

塞上风云接地阴。——塞上风云漫卷密布天地一片阴沉。

丛菊两开他日泪,——秋菊已开两度回想他日再流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孤舟靠岸系绳也系着我游子的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深秋季节处处都在为游子征夫赶制寒衣,

白帝城高急暮砧。——傍晚白帝城头传来急促的捶布声。

3.诗歌评析

①首联短短14个字里,那满目衰飒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气,使人的悲凉心绪油然而生,给全文奠定了一个悲凉之基调。这里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②颔联用互文手法,紧承首联“气萧森”语意,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阴云匝地。这里老杜明写对江间波浪、塞上风云的感知,实写老杜对时局的担忧: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可谓一石二鸟,巧妙之至。

③颈联转入了对自己身世的感伤,倾诉思乡衷曲。借一个“泪”字托出焦灼无奈的思乡之情;用一个“孤”字传说出漂泊无依的苦况。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表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

④尾联写户户捣布声,家家催刀尺,赶制棉衣已成必然。对国事的担忧,对家人家乡的思念。古时候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戌边的将士制作寒衣,因此捣衣(这里是捣布,把布捣平整后用来裁剪衣服)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这里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对家人家乡的思念。

四、总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交汇,浑然一体。

1.主旨意境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2.艺术技巧

①情景相生,融汇无间,情因景生,景因情活。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和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全诗,首联写秋色秋气,颔颈两联托秋起兴,感世伤己,尾联绾合景色人事,缝合之细密,结构之谨严,无以复加。

②语言练达,句法奇异,对偶工稳,文气流荡。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该诗更是如此,如:

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

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

最为突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又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盼东归故园,然而心愿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一语双关:“丛菊两开”既谓花开有时,又见出时光流走;“一系”既伤归乡无期;又见出人迹滞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全诗感世伤己,感情悲凉,透出的是“沉郁”;声韵铿锵低回,似水流冰下,凸显的是“顿挫”。

五、背诵全诗。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2009-02-23

湖南省示范性中学隆回二中

罗志辉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

教学目的

1.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

2.感受诗歌主旨思想。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了解历史人物,关注历史人物,思考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

赏析诗歌,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同时,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了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

二、《咏怀古迹》五首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 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语段压缩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王大绩讲诗歌鉴赏 王大绩讲句式仿用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熟悉语词,诵读并背诵诗歌

1.注音

万壑(hè) 赴(fù)荆门

明妃(fēi) 朔(shuò)漠

青冢(zhǒng)

2.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3.解释词语

①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②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还有古迹之意。尚:还。

③一去:一旦,一经。指昭君一经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

④省”:读作shěng,教材作“曾经”解。关于“省”,注释纷纭,莫衷一是,有作“减”“少”解,也有作“略”“不”解。无论哪种解法,这句诗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

⑤“空”:徒然。

⑥“春风面”:通感手法,将视觉移于感觉,写昭君容颜之美丽。

⑦“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

四、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并说说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

明确:主旨落在"怨恨"二字,“一去”,是怨的开始,“独留”,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

-

明确:这是是一首怀古诗(咏史诗),怀古伤己,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来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五、赏析诗歌

1.翻译

群山万壑赴荆门,——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山,

生长明妃尚有村。——这里遗留有生长明妃的香溪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一别汉宫便与北方荒漠连一起,

独留青冢向黄昏。——最后只留下青冢向着漠漠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画工曾经辨识昭君美丽的面容,

(却因一己私欲致使昭君嫁匈奴),

环佩空归月夜魂。——只有死后魂灵徒然在月夜归来。

千载琵琶作胡语,——千年以来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

分明怨恨曲中论。——还分明倾诉着她内心的怨恨情。

2.评点

首联——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这里用一个“赴”字, 就表达出群山奔赴的气势,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壮丽。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本来是用来烘托生长英雄的地方,诗人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评析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

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写昭君本人,形成生地和死地的对照。这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清人朱瀚《杜诗解意》)“黄昏”一词在这里,不仅是指时间,似乎更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漠漠无边的黄昏天幕。“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据传塞外草白,唯昭君墓上草色常青,故称“青冢”。“紫台”与“青冢”的色彩对照,“朔漠”与“黄昏”的意境渲染,营造出浓浓的悲凉萧瑟的氛围,透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轻轻两句,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和沉重之感,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

颈联——由咏史转向了抒情与议论,揭示了昭君悲剧的根源: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抱恨天涯,葬身异域的悲苦命运。

这两句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空归”一词,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寓诗人的同情。“月夜”二字则传神地渲染出魂归时凄凉清冷的环境气氛。“春风面”、“月夜魂”,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比照着写。一状姿容秀美,一写冷月孤魂。同一个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讽意与同情隐于色彩不同的六字之中。两句因果相生,明暗相伴,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

当然,诗人写昭君,也是写自己。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尾联——正面写昭君的怨恨,点明全诗主旨。

昭君虽死,其怨难平,千年以来,胡地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怨恨”,就是怨自己远嫁,恨汉元帝无知遇之恩。“千载”,则点出乐曲流传时间之长,以见昭君怨恨之深。此耳杜甫亦借琵琶之怨表明对朝廷的不滿, 杜甫的一生境遇与昭君相似, 所以昭君的不幸, 正是杜甫的不幸; 昭君的怨, 正是杜甫的怨。

六、归纳主旨意蕴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诗歌的主旨实际上是咏古迹以感己怀。虽表面写昭君的“怨恨”,写昭君生于长江美域,殁于塞外荒漠,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无处不相似。显然作者在怀古伤己,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主旨: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七、小结艺术技巧

1.借古讽今,怀古伤己。

2.对比鲜明,对仗工稳。

八、布置作业

就课文《杜甫诗三首》中的一首,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赏析文章。

《秋兴八首》(其一)课堂实录

作者: 加入日期:09-02-15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上节课。„„走进1200多年前的那个秋天,去感受一下诗人在长江畔日千万思绪。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鉴赏一下《秋兴八首》其一。(板书课题) 师:注意这节课是鉴赏课,所以你们是主人,所以希望大家踊跃发言,因为古人说“诗无达诂”。首先,请大家听一下一位艺术家对于这首诗的朗诵。听的时候请认真体味朗诵者的感情。(放录音)

师:录音出了一点问题,那么就由我来朗诵,也许没有这位艺术家朗诵得那么到位,但也是我对这首诗的理解与感悟。

(师朗诵)

师:我已经读完了,接下来就请各位同学自己带着感情,带着你对这首诗的初步感受,自由地朗诵一下本诗。朗诵的同时请你结合注释,去思考一下自己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或者说你有哪些感受。接下来大家开始自由地朗诵。 (学生自由朗诵了一分钟的时间)

师:大家都读完了。接下来就请同学来谈谈你的初步感受是什么?或者你在朗诵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赵勇:诗中的意象大多是很凄凉的。

师:你抓住了一点:意象都是很凄凉的。还有吗?具体讲讲哪些意象给你这种“凄凉”的感受?

赵勇:“孤舟”、“寒衣”等等。

师:所以说,整首诗通过这些意象带给你的就是一种凄凉的感觉。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发现吗?

赵勇:还有题目是《秋兴》。(学生将“兴”读作第一声) 师:应该读作“秋兴”(xìng)

赵勇:诗的后面好像抒发了一种情怀,一种思念故乡的情感。

师:哪里体现了出来?

赵勇:“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一句。

师:很好,请坐。你认为这一首诗的整体是凄凉的,抒发了诗人想念故乡的情感。再请一位同学讲讲看,还有什么发现?林杰?

林杰:我赞同他的观点。(学生齐笑)

师:可见赵勇的看法深得你心。只是你有自己的另外的一些看法吗?

林杰:萧瑟阴凉的气氛。通过对自然界一些意象的把握,来体现自己思念故乡的心情。 师:好的。请坐。那么自然界的意象是怎样和这种思念故乡的心情结合起来的呢?我们上个学期学过诗歌,是不是?鉴赏诗歌必须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呢,大家还记得吗?这样的情和这样的景是怎样结合起来的呢?有人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板书) 诗之胚是什么意思?是指诗的核心和主旨之所在。刚才林杰说了这首诗是通过自然界的万物抒发思念故乡的心情,可见景物都带上了情感。“情感”加上“景物”就成了诗歌的一个要素,是什么呢?(下面学生的回答隐隐约约) 追问:带上情感的景物被称作什么? 学生齐答:意象。

师:所以说,我们在读诗歌时一定要把握住意象。接下来,让我们齐声诵读一下这首诗,读完以后,四人为小组交流。这首诗正好是四联,那么我们分配一下任务:第一组首联,第二组颔联,第三组颈联,第四组尾联。每一组对自己分配到的这一联里的意象进行思考、交流,这些意象带给你怎样的联想?接下来就一起朗读一下。

(教师领起,学生齐声朗读。接着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国家安巡视,时间四分钟) 师:好,交流的时间到,大家停下来。我先请第一组发表他们的看法与见解。如果其他组有不同的意见,待会儿可以做补充。

池丽丽:“凋伤”、“巫”这几个字。这几个字给人一种阴暗、阴森、恐怖的味道。而这里“玉露”好像是早上的事物,应该是很美好的,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另外,枫树林给人的感觉是很红火的,出现在这里也显得怪。(大意如此) „„„„

师:“红红火火”的感觉又怎么能跟“凋伤”放在一起呢?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你们组有没有人得出这个结论了?

池丽丽:好像早上露水要蒸发了,生命结束了。

师:这里我可以提醒一下。我记得上次我给大家发了一篇散文,其中一篇是《母亲的书》。母亲会背什么?(个别学生回答:“二十四节气”)对,每次她背到“白露”这个节气的时候,“我”就会感到特别的凄凉,为什么?白露这个意象象征什么?我们说不要忘了“它象征的季节”。好的,你先请坐。婷婷,你来谈谈你的感受。 陈婷婷:凄凉。 师:为什么?

陈婷婷:“白露”,八月份的,八月份有中秋节,秋天,因此有想家的感觉。

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把“伤”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这两个字换一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出来?

谢蒙伟:“凋伤”更能表达出一种伤心的、伤感的感觉。

潘瑞东:„„ 赵勇:只有人才会感到悲伤,所以,诗人这样写就赋予了玉露、枫树林以生命。就好像玉露、枫树林与自己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一样。诗人自己思念故乡,感到悲伤,好像玉露、枫树林也是有了同样的情感。

师:就好像人与自然的感情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状态。很不错,请坐。那我们说这里的枫树林会不会是杜牧《山行》里的枫树林呢?这里的“红”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红色呢? 学生:暗红、缺乏生命气息的红„„

师:这样的红与后面一句“巫山巫峡气萧森”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怎样的一种气氛? 学生:颓废、凄清、甚至是缺乏生命力的一种气氛。

师:还有其他组的补充吗?没有,那么我们就进入第二联的推敲。第二联是作者归家途中看到的风景。这风景又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陈园园:想念故乡的急切。 师:这两联中的意象能反映出诗人想念故乡的急切吗?朱光潜不是说过:文字上推敲就是在思想情感上进行推敲。你从这些意象中能推敲出这样的思想情感吗?

薛慧娴:第二联想中写出了波浪很大,所以,我觉得这里也体现了作者心情的起伏不定。 师:也就说波浪在涌,他的心情也有涌动。那他的心情为何起伏不定?

生:因为他回到故乡,心情十分激动?

师:诗人这时已经回到故乡了吗?注意看注解,大家要将这些意象组合起来进行想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好,你先请坐,再请另外一位同学来讲讲。

王焕展:阴暗、阴凉的气氛,不是很平静,山被云雾围绕,这里反映出作者的一种心情。 师:那这样的景反映出作者怎么样的一种心情?或许我可以给大家一些提示。这首诗,大家看下面的注解,写于公元766年归家的途中,但是之后的几年他都没有回到家,诗人在外流浪了好几年。我们说读诗要“知人论世”,要了解这个人,也要知道当时的时代背景。 池铭锋:说明杜甫的心情像阴天一样,是很悲伤的,而且它和前面的第一句一样,都表达心情。

师:也是通过意象表达心情。还有吗?

池铭锋:他的心情是很悲伤的,也是很沉重的。 师:结合背景的话,会带给你什么样的联想? 池铭锋:表达了一种思乡之情。

师:在这里,思乡之情有没有直接的体现?似乎没有。请坐。也认为是一种心情的体现。那其他组的同学有没有补充?

陈祥翔:它这里写“江间波浪兼天涌”,波浪好像很高,给人的感觉很灰暗。 师:所以说,也是一种悲伤的情绪?你到底是想提问还是想„„ 陈祥翔:我是想提问。

师:那就把你的问题大声地说出来。 陈祥翔:他这里写得是不是过于悲伤了? 师:过于悲伤了?

陈祥翔:这个“兼天涌”有没有太夸张了? (下面的学生齐笑)

师:你抓的这个意象“兼天涌”,觉得是一种很夸张的写法,它怎么样夸张了?连天都跟着波浪在起伏,是不是?所以你觉得它太夸张了。那谁能回答陈祥翔的这个问题?你们觉得他至于这么悲伤吗?刚才我们已经介绍了诗的写作背景,诗人流寓在外已经好些年了。 陈祥翔:„„

师:好的,你先请坐。我们说,艺术的夸张,情绪的表达,有时候是必要的。 赵勇:我想问一下,他是不是不能回去啊?要不然为什么在这里发感慨而不回去? 师:他到底为什么不能回去,就让我们来看下一联。

赵勇:这里描写的情境这么恶劣。是不是他回去受到了什么阻碍? 师:那就让我们来看看时代背景,当时的唐王朝处于什么状态? 赵勇:衰败的状态。

师:杜甫的晚年正好处于动荡的藩镇割据的时代,我们学过历史应该知道。所以说环境十分的恶劣,阻碍着他回家的路途。这句话,一方面表达了情感,一方面也是对当时环境的暗示。 师:接下来我们看第三句,这一句是这首诗里的名句。看看我们同学能从这句诗中体会出什么来。第一小组。

陈琼翔:我印象最深刻的意象是“泪”,这“泪”应该是“丛菊”掉的眼泪。这让我们想到了杜甫《春望》中的一句诗“感时花溅泪”,人在很悲伤时景物带给人的感受。 师:那实际上不是景物在流泪,而是„„ 陈琼翔:„„

师:为什么花流泪更能体现出一种伤感的情绪?花开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陈琼翔:富有生命力的。

师:但是现在杜甫的感觉却是花在流泪,真正流泪的人应该是谁?

陈琼翔:诗人自己。 师:可见流泪的不是你刚才说的菊花,而是诗人自己。除了这个“泪”让你印象最深刻以外,还有其他的意象吗?暂时还没有,好的,先请坐。另外请一位同学。 林杰:我觉得应该把“丛菊”改成“残菊”。

师:林杰同学要给杜甫炼字,认为应该把“丛菊”改成“残菊”,那就请大家说说看,该不该改?说说看,要讲出理由的。好的,你先请坐。虞一祺,你来讲讲。 虞一祺:不能改,因为这个季节是秋天,秋天的菊花是开得很茂盛的。

师:你从节气上而言,这个季节菊花应该开得十分茂盛。那他说,秋末的话,菊花还是会凋谢的啊。

师:诗人为什么不选择“残菊”而选“丛菊”呢?“残菊”似乎更能体现出凄凉、萧条、残败的感觉来。

虞一祺:诗人离开自己的家乡已经很久了,大概是出于对菊花盛开的一种向往。 师:似乎考虑得还不够成熟,先请坐,可以再思考一下。请其他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戴康凯:残菊怎么可以两开? (下面学生齐笑) 师:“两开”是什么意思啊?注解里是怎么说的?第二次开,也就说他在这个地方已经待了两年了,这里是他回家的路途中,是不是?路途中他停留了两年时间。好的,你先请坐。你觉得残菊不能两开,在理解上好像存在一些误差。 赵勇:因为菊花古往今来代表着对家乡的思念。

师:菊花代表对家乡的思念?(下面学生齐笑)这种说法牵强了些,菊花在古代象征着高洁,梅兰竹菊是四君子嘛。

赵勇:写这首诗时,他已经打算回故乡了,所以不应该写“残菊”,写“残菊”的话„„ 师:事实上,他回不了故乡。好的,请坐。再想想,“残菊”意味着什么?破败。“丛菊”呢?

茂盛。那这里说“两开他日泪”,“两开”是什么意思?开了两了次了,这说明他在这里已经待了两年了。那“他日泪”又是什么意思?

赵勇:应该是他看到这里的菊花开得这么茂盛,就想到了故乡的菊花也是开的茂盛的时候。如果是“残菊”的话,那故乡的菊也会开得很残败。(下面学生齐笑)

赵勇:这么去理解,好的,请坐。按我的理解,后面是“孤舟”,而写诗讲究对偶。后面是孤独,前面是“丛菊”,菊花开得这么茂盛,相较于诗人的身世飘零,就显示出他的凄苦之感。而且我们刚才说了《春望》这首诗中的“感时花溅泪”,花得这么茂盛,在诗人的眼中却是在掉眼泪的,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是不是更能体现出诗人一种心境呢? 林杰:这里的花是不一样的,菊花是不能代表旺盛的生命力的。 师:菊花为什么不能代表旺盛的生命力? 林杰:因为菊花是清高、孤傲的象征,

师:我们说杜甫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往往借花自喻。 林杰:那诗人也可以用其他的花来自喻啊。

师:菊花是秋天特有的意象,而且白露时节,菊花是开得十分茂盛的。 林杰:„„

师:好的,你先请坐,关于这一点有不同的意见的,我们下课再讨论。接下来下一小组,在你们眼里,这一联中有哪个意象让你们特别感动的?(赵勇举手)

师:好像只有赵勇发言积极些,其他„„(学生笑,马驹举手)好的,请将不如激将,马驹,你觉得哪个字能带给你特别不一样的感受?

马驹:“心”字,“心”前面是“故园”,“故园”就是家乡,“故园心”也就思念家乡的“心”。(其他同学笑) 师:还有吗?

马驹:这里体现出他急切地想回家。

师:哪个字特别能体现出他急切地想回家? 马驹:“系”

师:“系”是什么意思?

马驹:“系”就是系舟上岸。

师:那么,这个“系”就是把舟绑在岸边,是不是?自己上岸了,那它怎么和后面的“故园心”联系起来?

马驹:说明他急切地想回家。

师:那为什么还要把船绑了上岸呢? 马驹:上岸回家去。 师:注意下面的注解,这里还不是他的家乡。

马驹:他上岸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乡。

师:当作自己的家乡吗?你给大家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好的,请坐,再思考。 赵勇:“孤舟一系故园心”有没有可能系的不是舟而是“故园心”? 师:所以说,你认为这里的“系”有双重含义,虽然这里说“系”的是舟,但实际上这个“系”牵念的是自己的“故园”。也就是说,自己的“心”牵念的是“故园”,而能让自己回家的舟却是“系”在岸边,舟在此,心在故乡,形成了一种反差。很好,请坐。还有其他同学找到了别的值得推敲的意象吗?其他组呢?陈祥翔,我刚才看到你欲举非举,你有什么要讲的吗?

陈祥翔:我刚才选的也是“系”,现在没有什么好讲的了。

师:赵勇把你要说的已经全说光了?那还有其他意象让你特别有感觉吗?比如说„„ 陈祥翔:“孤舟”。

师:那么“孤舟”是个怎么样的意象,你能否想象一下? 陈祥翔:一只小船。

师:一只小船,这只小船处在怎么样的环境中? 陈祥翔:宽阔的河面上。

师:应该是江面上吧,前面已经提到了。这又是怎么样的一个江面呢? 陈祥翔:波浪起伏的。

师:这么一条孤舟处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会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生:凄凉。

师:凄凉,而且飘零,是不是这样的一种感受啊?一条小船在波涛之间起伏,有时甚至有被波涛吞没的感觉。

陈祥翔:我还是觉得这样的描写 (学生齐笑)

师:你还是执着于自己刚才的观点,觉得这样写太夸张了。

陈祥翔:这孤舟也太脆弱了。

师:孤舟太脆弱了,你提到这一点。那大家说说看,孤舟是不是脆弱的。 一个学生很快回答:不是的。

师:不是脆弱的,那就是坚强的? 陈祥翔:江间波浪兼天涌„„

师:兼天涌的波浪不是更能突出孤舟的渺小与脆弱?江面是如此的波涛起伏,又是如此的宽广,一条孤舟系于岸边,是不是更能给人一种脆弱、萧条、残败的感觉?大家一定要拓宽想像的思路与空间。好的,请坐。

林杰举手:我有一些问题。在这名诗中,“故园心”怎么可以被系住?

师:这个问题好像偏离了我们的思路。“系”在这里是“牵系”的意思,是指心“牵系”“故园”的意思。好的,请坐。

师:时间关系,我们进入下一句。这一句有一点难度。第一小组,哪位代表?

方舒:刚刚我们讨论了一下,为什么这句中要用“暮”字,而不是“早上”或“中午”呢?因为“暮”即“黄昏”,太阳落山了,出游和工作学习的人都要回家去了,而且它这里是说回家是做寒衣,虽然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加上天气寒冷,但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做衣服,心里还是很温暖的。这样子的一种感觉更能和作者那种不能回家的悲凉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师:就是说,大家都在为冬天做准备,做寒衣,而作者只有一个人,而且身上穿得很单薄。这种单薄更能显示出“凄凉”的心境。 方舒:我还想谈谈刚才的林杰同学说的那个问题,为什么用“丛菊”而不用“残菊”?就像老师说的:“丛菊”是菊花开得很茂盛,能和作者孤身飘泊在外的感觉形成对比。如果用“残菊”的话,那就是有同病相怜的感觉,那就不会突出一种特别的凄凉。还有他说为什么不用富丽堂皇的花来形成对比,我觉得菊花基本上是颜色比较淡一点的,联系上下文,我觉得这里的意象都是比较悲凉的一种感觉,就是枫树也是一种很浓重的颜色,如果用很富丽堂皇、很艳丽的花,会把整首诗的意境破坏掉,显得不和谐。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师:个人的观点也很精彩,很富有条理性。接下这组同学能不能替方舒做一下补充呢?刚才讲到秋天,起风了,大家都在做衣服,而诗人衣着单薄,显得分外凄凉。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这个“暮砧”啊?我们在《说木叶》中有一句“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是不是?那么,这个“寒砧”与“暮砧”都带有什么样的寓意啊?(下课铃响起)大家想想看“白帝城高急暮砧”是个怎么样的情景:夜晚到了,敲打洗衣石的声音一声急过一声,慢慢地由慢到快,这样的场景带给人什么样的感受?谢丽娜,你来讲讲看。 谢丽娜:这,给人一种紧张的感觉。 师:紧张?

谢丽娜:人紧张的话,心跳也会加快。 (学生笑)

师:请坐,陈祥翔

陈祥翔:山城这样高,但作者能清楚地听到敲打洗衣石的声音,说明夜很静。

师:可见四周很安静,而一声声的捣衣声,在这凄清的夜晚,敲击在空中也敲击在诗人的心中。好的,请坐。这是我们同学对这首诗各自的体验与把握。最后我们来做一个工作,今天我们这节课是读《秋兴八首(其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点感受,或多或少而已。我们就把“《秋兴八首(其一)》有感”当作副标题,请大家给它一个正标题,要求能体现你对整首诗的感悟,或者说是你从这首诗中感觉出来的思想感情。

师: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个任务就放到课后来完成,并且请大家用散文性的语言描绘一下首诗,数不少于200字。好,下课。

《登高》教案2

作者: 加入日期:06-10-30

登高

备课人 董志霞

一、导入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

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

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

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 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

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放音乐《二泉映月》,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课堂中气氛凝重

,有些学生流下泪来) 师:这个老人是谁呀?

生:是杜甫。

二、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

: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

,你们为什么也读得这么好呢?(课堂中一时沉寂。学生都陷入思考)

一生:我们被你开头的描述感动了。

一生:你开头的描述,非常凄凉,再加上我们一想像,挺难受的,就不由自主地受到感

染了。

一生: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一种意境中去了。

师:对,老师形象而动情的语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老师力图造成一种氛

围,用这来“冲击”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板书:形象的语言描述) 仅靠语言吗?还

有没有其他因素?

一生:还有老师的语调、表情。

一生:再加上动作。

师:语调、表情怎么样?动作又怎么样?

生:语调低沉、忧伤。

生:朗诵到“潦倒新停浊酒杯”时,你有一个动作,你端起杯来似乎想喝酒,又放下了

师:对,语言,语调,表情,动作,(板书:语言 语调 表情 动作)这都是非常关

键的。

一生:还有,音乐的烘托。

师:对,还有音乐的烘托,这也是很重要的。(板书:音乐)诸多因素综合到一块,就

形成了一种境界,文学上叫做——

生:意境。

师:什么“意境”呢?

生: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

师:实际上,老师的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再加上音乐,这就是一种“暗示”,同

学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种“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觉中调动了自我的

想像,因而也就进入了老师所设定的(实际是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板书:不

自觉)所有这些语言、语调、表情、动作、音乐,都可以叫什么呢?这些都是理性的,还是

感性的?

生:感性的。

师: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

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到理性与

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担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我们就以这两条

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生: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师: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生:风用“急”,天用“高”,以下分别用“啸哀”“清”“白”“飞回”。

师: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生:凝练。

师: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一生: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师: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生: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生:心寒。

生: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师:“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像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

境的鸟?

一生:我想,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一生: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一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师:同学们敢于展开想像,用自己的想像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

一只欢乐的鸟呢?

生:不是,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师: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像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

只?

一生: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像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 泊。

师: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鸡

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一生: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

一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

师:为什么?

一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一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师: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一生:我认为是这样。

师: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

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

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

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

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

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

(师生共读)

师:颌联,写了几种景物?

生:只有两种,落木、长江。

师:由落水,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

生:我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

生: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师:生命怎么样?长久还是短暂?

生:生命短暂。

师: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

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

生: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能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一生:我觉得似乎是互相对比着写的。

师:是对比,有没有衬托呢?

一生:有。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师:或者反过来说——

一生: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人的生命”,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还是个人的生命?

一生:是个人生命。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个人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总结得很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你就是

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

一生: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生试读,很沉郁。全

体学生为之鼓掌)

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么样?

一生:有些无可奈何。

师:有一些。还有呢?

一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这句更多是„„是一种气势。

师:什么气势?

一生: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师:对的,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

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

祈求长生不老呢?

一生:不是,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

规律。

师: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

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

。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虑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

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全体读)

师: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何不同?

一生: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

师: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

一生: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

师;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如果说

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什么?

生:抒情。

师:“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什么是“做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

相同?

生: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

师:是一般的那种客居他乡吗?比方说,有的同学也是在外求学,这也是客居他乡呀,

有什么不同吗?

生: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

生: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

师:是短时间的吗?

生: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

师: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 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什么叫登台呢?能否根据

过去学过的诗解释一下?

(生集体背王维诗《九月九回忆山东兄弟》)

生: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师: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

生:是独自一人。

师: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

生: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

师:什么季节呢?

生:悲凉的秋天。

师: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几

层了?

生:六层。

师: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生:“百年”,就是老年。

师:拖着什么样的身体?

生:多病的身体。

师:这样又是几层、几倍的愁苦了。

生:八层愁苦。

师: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

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做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

“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做客”

,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什,形单影只,无

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跟老师一块读。

(生齐读、单读)

师: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师:是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生:从“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知道的。

师:这句诗怎么解释?

生: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师:苦,是什么意思?

失:痛苦。

师:这样解释大体上也讲得过去。不过,老师还有一种解释: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

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咱们比较一下哪种解释更好?

生:老师的解释更好。因为,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生: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

师: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生:忧愤,心急如焚。

师:对,就是心急如焚,这个词用得好。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

力不足。另外,从句法角度还能讲出些道理来吗?比方,前后两句是对偶的,句法的结构应

该相同——

一生: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与“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

构,是“刚刚停下浊酒杯”的意思。(师:也就是刚戒了酒)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与

“繁霜鬓”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是“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的意思。

师:句法结构对应,

相应的词也两两相对。“新”与“苦”都是副词。大家应该为这位同学的认真思考精神鼓掌

。(生鼓掌)

同学再认真想想,“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

一生:我觉得更主要

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 “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

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

师:有道理,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

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我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

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

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吗?

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师: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

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

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

了。因为棗

一生: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

一生:而且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师:同学们,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

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我们读的时

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

很”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

。当读 “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师生共读)。

师:(深

情地)同学们,这首诗大家已经背下来了。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们每个人的精

神先辈。让我们在乐声中背过这首诗,永远铭记这首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

的精神遗产。

(课在深情的朗读声中结束)

【发表韩军《登高》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生:愿意!

师: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 我

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

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

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生:能!

师:我开始讲述。(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

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

。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

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

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

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

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这中,他远

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

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音乐《二泉映月》) 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 风急天

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

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

师:这个老人是谁 呀?

生:是杜甫。

一生:老师,请您再朗诵一遍吧!(她红着脸,噙着眼泪.) (全体学生都应声附合。)

师:老师朗诵得好吗?还没听够呀。

生:好,还想再听! (师再朗诵。)

师:大家读得相当棒!我猜一定比平时读得好。知道为什么比平时读得好吗? 一生:因为你读得好,我们跟着你读,就读好了。

一生:老师你很动情。你感染了我们大家,我们被不知不觉感动了。 师:那么,老师为什么很动情?

一生:你很了解杜甫,很了解这首诗。 师:了解还是理解?

生:理解。

师:对,要想读好,首先得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我

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 生:文如其人。 师:'言为--' 生:言为心声。

师: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不知对不对?即,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

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

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褛,蓬头垢

面,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

子。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

(板书: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 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什么也读得这么好呢? (课堂中一

时沉寂。学生都陷入思考。)

一生:我们被你开头的描述感动了。

一生:你开头的描述,非常凄凉,再加上我们一想象,让人家挺难受的,我们就不由自主地

受到感染了。 一生: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一种意境中去了。

师:对,老师形象而动情的语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老师力图造成一种氛围,

用这来'冲击'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板书:形象的语言描述)仅靠语言吗?还有没有

其他因素?

一生:还有老师的语调、表情。

一生:再加上动作。

师:语调、表情怎么样?动作又怎么样?

生:语调低沉、忧伤。生:朗诵到'潦倒新停浊酒杯'时,你有一个动作,你端起杯来似

乎想喝酒,又放下了。

师:对,语言,语调,表情,动作,(板书:语言 语调 表情 动作 )这都是非常关键的。

一生:还有,音乐的烘托。

师:对,还有音乐的烘托,这也是很重要的。(板书:音乐)诸般因素综合到一块,就形成

了一种境界,文学上叫做-- 生:意境。 师:什么'意境'呢?

生: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

师:实际上,老师的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再加上音乐,这就是一种'暗示',同学们

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种'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觉中调动了自我的想象

。因而也就进入了老师所设定的(实际是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板书:不自觉

)所有这些语言、语调、表情、动作、音乐,都可以叫什么呢?这些都是理性的,还是感性

的? 生:感性的。 师: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

,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 ,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我们就以这两条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师:

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生: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师: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 生:风用'急',天用'高',以下分别用'啸哀'、'清'、'白'、'飞回'。

师: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生:凝炼。

师: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一生: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师: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生: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生:心寒。

生: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师:'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象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

鸟?

一生:我想,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一生: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一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跟

鸟群失散的鸟。

师:同学们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

欢乐的鸟呢?

生:不是,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师: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有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 一生: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的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师: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

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一生: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 一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 师:为什么?

一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一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

然。 师: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一生:我认为是这样。 师: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

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

,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眇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

--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

那一天吗?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渚清、沙白--要俯视,鸟飞

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师生共读)

师:颔联,写了几种景物?

生:只有两种,落木、长江。 师:由落木,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

此时此境来联想。 生:我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

了。 生: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师:生命怎么样?长久还是短暂?

生:生命短暂。

师:悠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是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

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师: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

生: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能把这联的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一生:我觉得似乎是互相对比着

写的。

师:是对比,有没有衬托呢?

一生:有。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师:或者说反过来说-- 一生: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人的生命',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还是个人的生命? 一生:是个人生命。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个人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总结的很好。人生悠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你就是杜甫

,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 一生: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生试读,很沉郁。全体学

生为之鼓掌) 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么样? 一生:有些无可奈何。 师:有

一些。还有呢?

一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这句更多是„„是一种气势。 师:什么气势? 一生: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师:对的,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

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

长生不老呢?

一生:不是,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

师: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

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

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礴的气势。诗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

时应该高昂一些。(全体读)

师: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何不同?

一生: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 师:用电影镜头来比方

一下。

一生: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

师: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 如果说前

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什么?

生:抒情。

师: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什么是'作客'?是否同于我们现在的'做客'?

生: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

师:是一般的那种客居他乡吗?比方说,你们大家也是在外求学,这也是客居他乡呀,有什

么不同吗?

生: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 。 生: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 师:是短时间的吗?

生: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

师:杜甫从事从事48岁开始,一直到点58岁去世为止,十一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

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师:什么叫登台呢?能否根据过去学过的诗解释一下? 生:集体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略) 生: 登台,是 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师: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而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 生:是独自一人。

师: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 生: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 师:什么(时间)季节呢?

生:悲凉的秋天。

师:作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几层了

生:六层。 师:再往深处想,杜甫是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生:百年,就是老年。 师:拖着什么样的身体?

生:多病的身体。

师:这样又是几层、几倍的愁苦了。

生:八层愁苦。

师: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的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

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作客',要心中眷念着乡,'万'、'悲'

、'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作客

'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

所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如'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跟老师一块读。

生:(齐读、单读。)

师: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师:是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生:从'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知道的。 师:这句诗怎么解释?

生: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师:苦,是什么意思? 生:痛苦。

师:这样解释大体上也讲得过去。不过,老师还有一种解释,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

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咱们比较一下哪种解释更好? 生:老师的解释更好。因为,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生: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

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 师: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生;忧愤。心急如焚。 师:对,就是心急如焚,这个词用得好。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

足。另外,从句法角度还能讲出些道理来吗?比方,前后两句是对偶的,句法的结构应该相

同---

一生: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与'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构,是'刚刚停

下浊酒杯'的意思。

(师:也就是刚戒了酒)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与'繁霜鬓'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是'

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的意思。 师:句法结构对应,相应的词也两两相对。'新'与\\'苦'

都是副词。大家应该为这位同学的认真思考精神鼓掌。

(生鼓掌) 师:同学再认真想想,'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

一生: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

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

易的一生。

师:有道理,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

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我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

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

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师: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

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吗? 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

作伴好还乡'。

师: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喜也喝酒,忧也喝酒

。咱们中国似乎唯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忧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

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 一生: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

病戒了酒。

一生:而且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师:同学们,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

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我们读的时候

,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

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

读'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师生共读)。

师:(深情地)同学们,这首诗大家已经背下来了。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们每

个人的精神先辈。让我们在乐声中背过这首诗,永远铭记这首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

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课在深情的朗诵声中结束)

登高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

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前阅读准备

1.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 (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

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

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 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

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

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涉世不深)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

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

。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

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

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忧国忧民)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

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

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

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

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

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

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

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

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

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

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

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

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

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音乐起)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

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

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

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

,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

“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

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

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

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

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二、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

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

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三、赏析文本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

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

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

,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

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

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

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

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

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

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

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

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

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

,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

、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

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

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

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

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

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

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

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

,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

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

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

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

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

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

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

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

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

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

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 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

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情感蕴藏:

首联 哀婉孤独 颔联 沉郁 高昂 颈联 愁苦沉痛 尾联 忧愤 无奈 比较赏析

《秋兴•其一》和《登高》是杜甫晚期作品,它们分别创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和大历

二年(公元767年),当时作者在夔州。作者在夔州的一两年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千古流传

的诗篇,除《登高》和《八阵图》等单首诗外,还有许多组诗,如《秋兴》八首,《咏怀古

迹》五首,《九月》五首,在夔州的这段日子,是作者创作的丰收时期,也是作者生命即将

结束前的回光返照————把生命的最后光辉洒向人间,洒向这片他用生命全心全力热爱着

的土地(大历五年即770年作者卒)。此时期虽然“安史之乱”结束三四年了,但地方军阀

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

”(《咏怀古迹•其一》),在“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二》)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

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所有这些像沉重的阴云时时压在他的心头

,他只有以他的诗作去排遣那心中的郁闷与愁苦。

《秋兴•其一》是八首中的第一首。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写秋景。“玉露(白露)”

“枫树林”“气萧森”点明秋兴之依托,因秋景而起兴,感怀。颔联“江间”指代巫峡,“

塞上”借边塞指代京城一带。“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点明作者身在巫峡,心

想京城,由近及远排比类推,气势十分雄壮。“波浪”在下而说“兼天”,“风云”在天而

说接地,用相反相成的语句,极力描绘了秋季阴暗萧森之景,衬托出作者低沉的心境。颈联

“丛菊两开他日泪”点出滞留夔州已有两年,眼看菊花两度开放,幽思不已,泪如泉涌。“

孤舟一系故园心”说明作者漂泊在外,有家难归,寄身孤舟,故园之思,一心长系。作者在

大历三年(公元768年)《登岳阳楼》中有诗句“老病有孤舟”,可见“孤舟”成为作者漂

泊流浪的意象物,有家难归,魂系孤舟,其惨苦又有谁人知(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作者卒于

湘江孤舟中)。尾联“催刀尺”即赶制寒衣,强调天已寒冷,“急暮砧”即黄昏时急促地捣

衣声。结尾两句紧承上联,用“催刀尺”“急暮砧”这两个声动相连的词组作铺张,把作者

想回家的焦急心情进一步烘托出来。此外,诗中用字处处对仗而双关,“波浪”、“风云”

、“两开”、“一系 ”、“催”、“急”等,有情有景,有声有色,忽近忽远,忽高忽低

,犹如巫峡治水,时而盘旋回落,时而奔腾向前,与杜甫自己的澎湃思潮汇合在一起,诗意

十分缠绵感人。

《秋兴•其一》和《登高》在写作上有许多共同特点:首先在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

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丑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

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

其次在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使

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打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

再次,两诗在用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联里

体现得特别明显。如《秋兴•其一》的颔联“江间波涛”对“塞上风云”,“兼天涌”对“

接地阴”,颈联“丛菊两开”对“孤舟一系”,“他日泪”对“故园思”。《登高》颔联“

无边”对“不尽”,“萧萧下”对“滚滚来”,颈联“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常作

客”对“独登台”。

当然,两诗又有许多不同点,比如感情表达方式上,格律上,特别是在感情基调上《秋兴》

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凋伤”“气萧森”

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风急”“天高”“鸟飞回”。在境界上《秋兴》虽有“江间

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丹和《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来。”相比还

是有点逊色。 登高微型教案

代盛江 作于 2005年8月23日

------------------

登高微型教案 代盛江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1、背诵全诗。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导语设计]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 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

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

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

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

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

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

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

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诗人简介]

(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

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

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

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

,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

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

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

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

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

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

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

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

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

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

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

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课文学习三步法]:

第一步:学生朗读,圈点、勾画疑难点。

第二步:老师答疑解难。

第三步:强调重点知识:

1、基础知识点:

⑪、字音、字形和字义:

渚 新 万里 百年

⑫、句型:

2、内容分析:

⑪、放音乐《二泉映月》,全班同学朗诵《登高》。

⑫、分析:

①、首联:哀婉孤独

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砂、(飞)鸟

联想:“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结语:凄寒,孤独,渺茫。(蓄势)

②、颌联: 沉郁高昂 景:落木,长江。

联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

结语:生命短暂。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

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

么,'不尽长江'呢?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你就是

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么样?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

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

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③、颈联:愁苦沉痛 景、象:悲秋,多病

联想:

欧阳修《秋声赋》(节选)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壮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廖;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

,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

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九月

海子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 高悬草原 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秋 海子

秋天深了, 神的家中鹰在集合

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秋天深了, 王在写诗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

得到的尚未得到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咏秋诗句选:

汉代刘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晋代陶潜: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山流。

元代关汉卿: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

唐代王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毛泽东: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战地黄花分外香。

陈毅:西山红叶好,露重色欲浓。

结语:

a、没有人才。杜甫为了实现他济世安民的宏愿,踏上了通往长安的大路。杜甫来长安

的第二年,唐玄宗下令征召各地有才之士到长安考试。杜甫满怀希望地参加了这次考试。但

主持此事的李林甫却从中捣鬼,他害怕比他才能高的人入选,也担心这些读书人进宫后,揭

发他干的坏事,因而早就想好了对策,一个人也不录取。考试后,他向唐玄宗道贺说:“这

次考试没有发现一个人才,可见天下有才能的人都被朝廷搜罗尽了。”昏庸的玄宗听了这话

,心中十分得意。既然如此,牡甫的考卷答得再好,也是没有用的。这时,杜甫的父亲去世

了,他的生活也出现了困难。为了维持生活,谋求出路,杜甫不得不几次三番地向达官贵人

投递信件、诗赋,以求得到他们的赏识和引荐。可是,他的这些努力仍没有什么结果。

b、幼子饥已卒。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七五五年)十一月,杜甫回奉先探望妻儿。

没想到刚进家门,就听到一片嚎啕痛哭之声,原来他的小儿子刚刚因饥饿而死。杜甫的心如

刀绞般难受。他想起在回家的途中,所见到的穷人饿死、冻死在路旁、街头的惨状,而骊山

华清宫却鼓乐喧天、刀枪林立的情景,不禁悲愤地写下了长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诗中表达了他“穷年忧黎元,汉息肠内热”的炽烈感情,揭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

骨”的腐败政治,还描述了“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的悲惨家境,为盛唐吟唱一曲挽歌

c、“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

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

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

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

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

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

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百年

”,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④、尾联:忧愤无奈

景物:霜鬓,浊酒

联想:

结语:

a、杜甫特爱喝酒,写喝酒的杜诗,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惟

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此时是重阳节,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

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

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

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b、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

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

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

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

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

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

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

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

,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

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

是兼济天下。

⑬、写作特点:

比较赏析

《秋兴•其一》和《登高》是杜甫晚期作品,它们分别创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和

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作者在夔州。作者在夔州的一两年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千古

流传的诗篇,除《登高》和《八阵图》等单首诗外,还有许多组诗,如《秋兴》八首,《咏

怀古迹》五首,《九月》五首,在夔州的这段日子,是作者创作的丰收时期,也是作者生命

即将结束前的回光返照——把生命的最后光辉洒向人间,洒向这片他用生命全心全力热爱着

的土地(大历五年即770年作者卒)。此时期虽然“安史之乱”结束三四年了,但地方军阀

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

”(《咏怀古迹•其一》),在“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二》)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

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所有这些像沉重的阴云时时压在他的心头

,他只有以他的诗作去排遣那心中的郁闷与愁苦。

《秋兴•其一》是八首中的第一首。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写秋景。“玉露(白露)”

“枫树林”“气萧森”点明秋兴之依托,因秋景而起兴,感怀。颔联“江间”指代巫峡,“

塞上”借边塞指代京城一带。“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点明作者身在巫峡,心

想京城,由近及远排比类推,气势十分雄壮。“波浪”在下而说“兼天”,“风云”在天而

说接地,用相反相成的语句,极力描绘了秋季阴暗萧森之景,衬托出作者低沉的心境。颈联

“丛菊两开他日泪”点出滞留夔州已有两年,眼看菊花两度开放,幽思不已,泪如泉涌。“ 孤舟一系故园心”说明作者漂泊在外,有家难归,寄身孤舟,故园之思,一心长系。作者在

大历三年(公元768年)《登岳阳楼》中有诗句“老病有孤舟”,可见“孤舟”成为作者漂

泊流浪的意象物,有家难归,魂系孤舟,其惨苦又有谁人知(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作者卒于

湘江孤舟中)。尾联“催刀尺”即赶制寒衣,强调天已寒冷,“急暮砧”即黄昏时急促地捣

衣声。结尾两句紧承上联,用“催刀尺”“急暮砧”这两个声动相连的词组作铺张,把作者

想回家的焦急心情进一步烘托出来。此外,诗中用字处处对仗而双关,“波浪”、“风云”

、“两开”、“一系 ”、“催”、“急”等,有情有景,有声有色,忽近忽远,忽高忽低

,犹如巫峡治水,时而盘旋回落,时而奔腾向前,与杜甫自己的澎湃思潮汇合在一起,诗意

十分缠绵感人。

《秋兴•其一》和《登高》在写作上有许多共同特点:首先在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

的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丑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

,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

其次在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

,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打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

再次,两诗在用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

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如《秋兴•其一》的颔联“江间波涛”对“塞上风云”,“兼天涌”

对“接地阴”,颈联“丛菊两开”对“孤舟一系”,“他日泪”对“故园思”。《登高》颔

联“无边”对“不尽”,“萧萧下”对“滚滚来”,颈联“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

常作客”对“独登台”。

当然,两诗又有许多不同点,比如感情表达方式上,格律上,特别是在感情基调上《秋

兴》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凋伤”“气萧

森”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风急”“天高”“鸟飞回”。在境界上《秋兴》虽有“

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丹和《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来。”相

比还是有点逊色。

[板书设计]

【资料集锦】

1、在大量“悲秋”诗词中,有3种情怀较为突出: a.抒发离别之苦,思念之情

满目苍凉的秋色常常勾起游子思乡的情思,秋天所特有的几个节日,如七夕、中秋、重

阳等,更容易引人伤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

兄弟》)可以说这是游子的共同心声。在古典诗词中,秋月,尤其是中秋圆月,几乎成了人

们寄托思乡情怀的特定物象: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

甫《月夜忆舍弟》)“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

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东坡《水调歌

头•明月几时有》)

此外,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离别之苦的秋天物象还有很多,诸如菊花酒、梧

桐树、南飞雁„„“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孟浩然《早

寒有怀》)北风、落叶、归雁触发诗人怀念故乡的深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古台摇落

后,秋入望乡心。”(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古台上草木凋零,秋天来临引起

了思乡的情绪。“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

白。”(白居易《琵琶行》)萧瑟悲凉的秋景与惆怅凄清的心情水乳交融。“寒蝉凄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作者借冷落凄清的秋天意象,

倾诉难以割舍的离愁,同时也抒发生平遭遇不幸的感慨。“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

叶,尽是离人眼中血!”(元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借秋叶抒写离愁别绪,给人强烈

震撼。“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

致远《天净沙•秋思》)用一连串的物象构成深秋荒凉的景象,蕴涵着游子悲凉的情情。

除了抒写游子情怀的作品,有不少诗词抒发征人思乡怀人的情怀。“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边愁》)萧瑟秋风正合

征人愁苦心境。一些征人悲秋的诗词,既有痛苦、悲愤和无奈,又不失军人所特有的英雄豪 迈。

与游子、征人的“悲凉”情怀相对应,有不少诗词抒发闺妇怀人的愁绪。“秋风萧瑟天

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

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吴歌》)“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

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舍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沈诠期《

独不见》)“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陈玉兰《寄夫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

忍归!”(王维《秋》)秋月初生秋夜凉,害怕孤单不回房,表现出思念丈夫的少妇哀怨、

凄凉的心境。

与此相似的是宫女幽怨。“银烛秋风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

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清冷、阴凉的秋天景物、环境,暗示出宫女孤寂、幽怨的

心情。虽未著一“愁”字,但整首宫怨诗愁绪浓郁,委婉含蓄。

b.表现处境悲凉,命运多舛。

处境悲凉、惆怅失意的诗人,往往被秋天的萧瑟、冷落、荒凉触动敏感的心灵,引发无

穷的愁绪。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主人公惆怅的心境同凄凉的秋景融合在一起。哀愁、伤感之情显然也是诗人长期遭放逐的

苦闷心情的自然流露。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骆宾王《在狱咏蝉》)秋天蝉儿在哀婉地鸣叫,被囚

禁的我,不由得生出阵阵悲伤。被捕入狱的诗人,借秋蝉的哀鸣来寄托自己哀伤,十分适宜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白受权贵排挤,惆怅失意,寒秋登楼怀想与自己有相似经历的谢朓,思绪万千。浓重

的秋色正好寄托人内心的愁思。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抒发怀才不遇的心情。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

楼》夜晚红叶被秋风吹得萧萧作响,在长亭饮下酒一瓢„„明月就可以到长安了,夜里还梦

见隐居的生活。诗人赴京途中,在潼关驿楼观赏景色,抒发了自己矛盾的心情。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

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马戴《灞上秋居》)在萧瑟的秋意,流露出诗人孤独凄清的心

情和壮志难酬的愁绪。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乌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

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苍凉的秋

景蕴涵着无限悲苦的愁绪。

c.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

秋天万物凋零,容易引起那些经历了种种生活艰难或已经年老的诗人内心的共鸣。“秋

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刘彻《秋风辞》)秋风劲

吹、白云翻飞、草木黄落、北雁南归的秋景,时光易逝、人生苦短、青春不再的感伤,两者

和谐融合。“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英雄人物的悲伤中往往仍带着几分豪壮。

“悲秋”的内容还又许多:“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

堪秋气入金疮。”(卢纶《逢病军人》)诉说征人生活的艰难困苦。限于篇幅,不再详述。

(二)由于作者的处境、心情、视角不同,秋天的色调也就不同。也就是说,“象”同

而“意”异,“意象”就不相同。秋天的意象并不全是悲愁。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稻麦成

熟、瓜果飘香,层林尽染,绚丽多姿„„秋天的景象也可以寄托喜悦的情感。“秋天比春天

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绚丽烂漫的色彩。”(峻青《秋色赋》)“南国

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

骆驼。”“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

分之一的零头。”(郁达夫《故都的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 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清新生动之“象”与希望隐居之“意”构

成优美的意象,今人心驰神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

《秋词》)生机勃勃的景象蕴涵着积极乐观的情感。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

山行》)秋天的红叶不仅色彩比二月的春花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生机

盎然的秋景,寄托着诗人的精神、声趣,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毛泽东1925深秋重游橘子州,写下《沁园春•长沙》一词。请看上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

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当时,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作者处境险恶,在具有诗人气质的革命领袖的笔下,自然之

景注入了强烈而浓厚的主观色彩,呈现了一种色彩斑斓、生机勃发的美,一种催人奋进,给

人力量的美——在深秋季节,我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远

望,群山火红,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看,满江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

仰视,雄鹰矫健的搏击长空;俯看,鱼儿轻快的畅游水中。宇宙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

自由舒展、蓬勃生长。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怎不激起万端思绪!广阔无垠的大

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豪迈的气慨、昂

扬的斗志、奋发的精神。

“我热爱秋天的风光/我热爱这比人类存在更古老的风光/秋天像一知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当土地召唤我去收割的时候/一条被太阳翻晒过的河流在我身躯上流淌„„”(梁小斌《我

热爱秋天的风光》)诗人表达对秋天的热爱,既直抒胸臆,又选取物象寄托,质朴的语句蕴

含着丰富的内涵。

与“象同意异”相反的情形是“意同象异”,即相同或相似的情思可以寄托于不同的物

象,构成具有独创性的意象。例如,那些同样是写“愁”的名字,选取的物象就可以各不相

同,诗人将自己感受感悟到的情思投射

于天地万物间所宜于投射的客观物象,将自己获得的审美经验寄托于天地万物间所宜于 寄托的客观物象。

2、民间有一传说,说的是杜甫开药店的趣事:

唐朝大历三年间,著名诗人杜甫因生活贫困,在沙头镇的大街上开了个“百草堂

”中药店。药铺一开张,由于货真价实 ,童叟无欺,老百姓纷纷到这里来抓药看病。杜甫

的药店生意兴隆,几家财主开的药店就逐日冷落萧条,无人光顾了。他们暗暗地恨起了“百

草堂”,咒骂道:“杜甫呀杜甫,我们的生意全被你抢去啦!”几家药店的财主便凑到一块

,商量对付杜甫的坏点子„„

他们先用钱收买了节度使卫伯玉衙门的一个书吏,打算用卫伯玉的权势把“百草堂”压

垮。书吏拍胸保证说:“请各位放心,我自有办法治一治杜老倌!”

第二天,书吏果然在卫伯玉面前挑拨开了:“老爷,杜甫开了个中药店,自夸天下药材

不缺,还自以为才高学深,连你老人家都瞧不起哩!”卫伯玉一听恼火三丈,心里骂道:“

好一个杜老倌,我倒要看看你的智谋!”于是他提笔开了一服“行运早,行运迟,正行运,

不行运”的药单,对书吏说:“快去,送给‘百草堂’抓齐,否则说我对他不客气!”

那泼皮书吏悠悠然往柜台上一甩,说:“喂,这是卫大人用的药,快照抓,少一味就砸你

的招牌!”伙计一看,愣住了:天下哪有这四味中药!

这 时 , 杜 甫 正 好 从 后 堂 走 出 来 , 看 看 那 药 方 , 轻 笑 一 下 , 随

即 抓 出 四 味 药 放 在 柜 台 上 , 说 : “ 卫 大 人 要 的 四 味 药 抓 齐 了 ,

拿 回 去 吧 。 ” 书 吏 不 信 杜 甫 药 店 里 有 这 四 味 药 , 疑 惑 地 说 : “

你 们 不 可 能 有 这 些 药 吧 ! ” 杜 甫 也 不 吱 声 , 拿 出 药 来 让 他 看 。

原 来 是 一 片 萝 卜 干 , 一 块 生 姜 芽、一 颗 红 皮 鲜 李 子、一 颗 干 桃

僵 。 那 书 吏 见 了 , 把 双 手 一 摊 , 瞪 着 枣 核 眼 说 : “ 杜 甫 , 这 算

什 么 药 ? ! ”

杜 甫 并 不 看 他 , 指 着 萝 卜 干 说 : “ 这 萝 卜 干 是 ‘ 甘 罗 ’ 之 意

, 甘 罗 十 二 岁 当 了 宰 相 , 这 叫 ‘ 行 运 早 ’ 。 ”

接 着 , 杜 甫 又 拿 起 那 块 生 姜 芽 说 : “ 生 姜 芽 是 ‘ 姜 子 牙 ’ 之

意 , 姜 子 牙 八 十 三 岁 遇 文 王 , 这 叫 ‘ 行 运 迟 ’ 喽 ! ” 杜 甫 又 拿 起 那 颗 红 皮 鲜 李 子 说 : “ 你 看 这 李 子 , 虽 然 酸 溜 溜

的 , 却 正 是 目 前 市 场 上 的 俏 货 , 这 叫 ‘ 正 行 运 ’ 。 ”

最 后 , 杜 甫 把 手 一 揣 , 斜 视 着 干 桃 子 说 : “ 这 是 隔 年 的 桃 子

, 经 雪 冻 霜 打 算 不 得 鲜 果 , 只 能 入 药 , 便 叫 ‘ 不 行 运 ’ 。 ”

书 吏 听 了 无 言 可 对 , 只 好 提 着 那 四 味 药 灰 溜 溜 地 走 了 。 杜 甫

捻 须 大 笑 。 从 此 , 那 些 财 主 药 店 对 杜 甫 更 没 法 儿 了 , 杜 甫 的 “

百 草 堂 ” 中 药 店 越 办 越 好 。

3、杜甫与中药

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后被人称为“诗圣”,在诗坛上与李白齐名。然而,命运的

安排使杜甫一生与中药保持着特殊的关系,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很少为人知晓。

一位诗人,怎么会与中药发生联系呢?最主要的原因是诗人依靠采药、卖药维持生

计。杜甫一生穷困潦倒,常为生活问题到处奔波。他经历了唐玄宗后期由盛到衰的社会转折

时期。三十五岁之后,被困居长安近十年,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

到处潜悲辛”的生活。由于生活困苦,经济拮据,他不得不采药到集市上去卖,以换取生活

必须品。他常起早贪黑顶风冒雪到山中采药,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药上。诗云:长馋长馋白

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黄精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

他在仕途中不得志,四十四岁时当上一个右卫率府胄遭参军的小官,安史之乱,又

使之化为泡影。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心灰意冷,于是他把采药、种药作为精神上的寄托。每

当他做官失意时,就想到自己家乡药物多,不如回乡种药好。曾在诗中流露出“故乡多药物

,胜慨忆桃源”的感情。当他弃掉官职,生活较固定时,立即辟药园种植中药。他常常在药

园中留连忘返,往往“寻常绝醉困,卧此片时醒”。在杜甫草堂里,当年他就开辟有一块一

亩左右的药圃。

由于杜甫长期接触中药,观察中药植物的生长,积累下大量植物学方面的知识,所

以他写的有关中药的诗显得格外有生气,一反他诗中常有的那种忧伤的格调。如他吟咏决明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咏栀子:“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咏丁香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从这些优美的诗句中,我们可看出杜甫对中药怀有的特殊

感情。

4 唐代大诗人杜甫住在京城长安的时候,有一年春天,独自一人到曲江游览。那天天气晴

朗,曲江景色更是宜人,正值春暖花开之时。杜甫面对着美好的景致,心情非常好,他来到

临江的一家酒家,凭窗而坐,要了一壶酒,一边欣赏这美景,一边喝酒。喝着喝着,就感到

心旷神怡,诗兴大发,于是欣然提笔,写下了一首《曲江对酒》,其中有两句就是这样写的

: 桃花欲共杨花语,黄鸟时兼白鸟飞。

终于,天色已晚,杜甫带者三分醉意恋恋不舍地踏上归途,在马背上,他又拿出刚刚写

的诗:“《曲江对酒》,怎么能‘欲语’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他一边策马,一边想,他越想越不妥。回到家里,他立刻把诗改为: 桃花细逐杨花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推荐第8篇: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1.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 (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

(忧国忧民)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2.杜甫一生的八大打击

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省巩县。杜甫一生写了几千首诗,用诗描写了一个复杂多变的历史时代,深刻地反映了悲惨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把他称之为“诗圣”,把他的诗称为“诗史”。在杜甫的一生中,经历了多种磨难,看够人世间的各种痛苦,受到很多的打击,总结起来,他一生有八大打击。

第一个打击,特考中的失败。

公元747年,唐玄宗举行了一次特考,下诏征集天下凡对文学艺术有一技之长的人,杜甫以为展示才华的机会到了,高兴地去应考了,然而,宰相李林甫却不喜欢新进人物,他怕有才能的人进入朝廷,于是叮嘱主考官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试题,结果没有一个人能考上,这下可把杜甫害苦了,把他多年的幻想破灭了,给了杜甫一个沉重的打击。

第二个打击,他父亲病故。

杜甫的父亲在长安以西的奉先县做县令,杜家的生活来源由他父亲一个人把持着,他的父亲一死,这个责任就落到了杜甫的身上,这下,可把杜甫给难住了,一个文弱书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这么重的担子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杜甫怎么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呢?杜甫的父亲的死,给他又来了一下重的打击。

第三个打击,才华得不到赏识。

杜甫为了维持生活,开始给一些达官贵人写信,希望得到他们的赏识举荐,可是,他得到的却是冷水和白眼,杜甫还是没有放弃,为了述说自己的抱负,他写了一篇《三大礼赋》给唐玄宗看,唐玄宗看了很满意,就要宰相李林甫再一次对他进行考试,然而李林甫还是象以前一样,没给杜甫这个机会。杜甫又写唐玄宗献上了两篇赋,才得到了一个地位很低的职务,这时,他已经四十四岁了。

1 第四个打击,儿子饿死了。

杜甫得到了这个很低的职务后,在长安一干就是十年,已经五十四岁了,身体越来越不行了,他就回家去看看老婆和孩子,一路上,看到了社会的灾难,连年水灾旱灾不断,民不聊生,他心更加牵挂着家里的人,可是,当他一进家门的时候,一片嚎哭之声,原来他那不到两岁的儿子已经饿死了,这时,杜甫的心里象撕碎一样的痛苦,写下了长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其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成为了千古流传的名句。

第五个打击,安史之乱中当了俘虏。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各地的人们是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尝尽了各种辛苦,当时,杜甫在长安也呆不下去了,混杂在人群之中逃离了长安,去投奔唐肃宗,途中,被安禄山的人给抓起来了,把他又送回了长安,杜甫一看到长安那种河山破碎的悲惨景象,伤心欲绝,写下了感人肺腑的《春望》,反映了他当时的忧愤的心情。

第六个打击,对官场产生绝望,放弃了官职。

杜甫被抓到长安以后,想方设法地逃跑,终于,在公元757年夏天,杜甫逃出了长安,拜见唐肃宗,唐肃宗任命他作左拾遗,负责给皇帝提意见,可这个皇帝却不喜欢听取劝谏,反把杜甫打发到华州去做管理祭祀、礼乐、学校等的小芝麻官,这下,在杜甫的眼皮底下又出现了各种民间的痛苦,唤起了他深切的同情,杜甫越看越对当时的社会失望,他毅然抛弃了官职,去了成都建起一座草堂,去过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了。

第七个打击,穷困再次逼进了他的生活。

杜甫在成都西郊外,在亲友的帮助下,开辟荒地,建起了杜甫草堂,每天植树栽花,养鸡养鸭,本想过上一种悠然自在的生活,然而,老天也不给他种生活,在一年的八月,秋风怒吼,把他的草堂给刮走了,没地方住了,这时,下起了大雨,屋里湿淋淋的一片,无处安身,长夜难眠,这个夜里,杜甫写了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从自已的处境看到了社会上广大的“寒士”,幻想着天下有平安富裕的时候到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现了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

第八个打击,年老人蓑,无家可归,病死客船。

杜甫离开成都以后,北方还是兵荒马乱,他的亲友都失去了联系,他就以船为家,在湖南的湘江上漂泊,每天吃的是野菜,穿的是补丁又补丁的衣服,但是他的心里,还是惦记着灾难的祖国,忘不了受尽折磨的老百姓。杜甫怀着这种郁郁的心情,在他五十九岁的时候,在湘江的小船上病死了。杜甫一生的曲折不堪回首,一代诗圣满腹才华,得不到赏识,多种不幸,多层磨难困绕了一生,在无声无息地在一条小船上结束了生命,真是让人伤心落泪。可杜甫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才福,千百年来,为后人所赞扬,为后人所敬抑。

秋兴八首(其一)

[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二、关于《秋兴》组诗

1.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伴同家族,离开成都,乘舟沿江东下,先是寓居夔州,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后转徙于湘鄂之间。公元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2.题解

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 2 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秋兴》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秋兴》第一首,是组诗领起之作,八诗之纲领。(《读杜心解》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三、赏析课文 1.理解词语

①玉露:白露。 ②凋伤:使草木凋零衰败。 ③萧森:萧瑟阴森。

④兼天:连天。“兼”,连的意思。 ⑤塞上:这里指夔州的山。

⑥两开:第二次开放。这里是指第二次看到。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时光流走。 ⑦接地阴:风云盖地。

⑧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⑨系(jì):系舟上岸。 ⑩寒衣:冬天的衣服。 ⑾催刀尺:赶裁新冬衣。

⑿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这里是捣布,把布捣平整后用来裁剪衣服。砧(zhēn),捣衣石。 2.翻译全诗

玉露凋伤枫树林,——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巫山巫峡的气象满目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峡中的江水波涛滚滚汹涌连天, 塞上风云接地阴。——塞上风云漫卷密布天地一片阴沉。 丛菊两开他日泪,——秋菊已开两度回想他日再流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孤舟靠岸系绳也系着我游子的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深秋季节处处都在为游子征夫赶制寒衣, 白帝城高急暮砧。——傍晚白帝城头传来急促的捶布声。 3.诗歌评析

①首联短短14个字里,那满目衰飒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气,使人的悲凉心绪油然而生,给全文奠定了一个悲凉之基调。这里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②颔联用互文手法,紧承首联“气萧森”语意,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阴云匝地。这里老杜明写对江间波浪、塞上风云的感知,实写老杜对时局的担忧: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可谓一石二鸟,巧妙之至。

③颈联转入了对自己身世的感伤,倾诉思乡衷曲。借一个“泪”字托出焦灼无奈的思乡之情;用一个“孤”字传说出漂泊无依的苦况。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表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

3 ④尾联写户户捣布声,家家催刀尺,赶制棉衣已成必然。对国事的担忧,对家人家乡的思念。古时候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戌边的将士制作寒衣,因此捣衣(这里是捣布,把布捣平整后用来裁剪衣服)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这里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对家人家乡的思念。

四、总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交汇,浑然一体。 1.主旨意境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2.艺术技巧

①情景相生,融汇无间,情因景生,景因情活。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和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全诗,首联写秋色秋气,颔颈两联托秋起兴,感世伤己,尾联绾合景色人事,缝合之细密,结构之谨严,无以复加。

②语言练达,句法奇异,对偶工稳,文气流荡。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该诗更是如此,如:

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

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

最为突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又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盼东归故园,然而心愿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一语双关:“丛菊两开”既谓花开有时,又见出时光流走;“一系”既伤归乡无期;又见出人迹滞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全诗感世伤己,感情悲凉,透出的是“沉郁”;声韵铿锵低回,似水流冰下,凸显的是“顿挫”。

咏怀古迹(其三)

【教学目的】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

【教学时数】1课时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漂泊之感和思念故乡之情)。

三、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怨恨)。

四、赏析诗歌

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2。 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板书)

3。 (讨论) 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另外,从昭君墓碑上的字也可见她的形象:

一身归朔漠, 数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 几与卫霍同。

4。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有何效果?(你能说说这联主要讲了昭君的什么吗?)

“一去”与“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

“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

“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

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对比反衬: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板书)

5。 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板书:民族偏见

思乡 ------怨恨

胡俗

6。 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 5 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7。 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清。刘献廷 >曾闻汉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由此可知当时皇帝的昏庸糊涂,昭君一样的宫女的不幸。

8。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板书)

9。 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放琵琶曲,渲染悲剧氛围,感染学生。)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板书: 首联 引出歌咏对象入题

颔联 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铺垫

颈联 揭示昭君悲剧根源 铺垫

尾联 点明昭君之怨高潮

五、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六、归纳寓意

【点拨启发】《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1、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略)

2、讨论、归纳。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板书 昭君----画图省识----汉元帝诗人----漂泊西南----唐皇帝

----身死异国---- ----有志难展---- 借 古 伤 今

登高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6 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三、赏析文本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7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情感蕴藏:

首联 哀婉孤独 颔联 沉郁 高昂 颈联 愁苦沉痛 尾联 忧愤 无奈

推荐第9篇: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课中案

教学目标:

1.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步骤

一、赏析原文

1.理解词语 ①玉露:白露。

②凋伤:使草木凋零衰败。 ③萧森:萧瑟阴森。

④兼天:连天。“兼”,连的意思。 ⑤塞上:这里指夔州的山。

⑥两开:第二次开放。这里是指第二次看到。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时光流走。 ⑦接地阴:风云盖地。

⑧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⑨系(jì):系舟上岸。 ⑩寒衣:冬天的衣服。 ⑾催刀尺:赶裁新冬衣。

⑿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这里是捣布,把布捣平整后用来裁剪衣服。砧(zhēn),捣衣石。

2.翻译全诗

玉露凋伤枫树林,——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巫山巫峡的气象满目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峡中的江水波涛滚滚汹涌连天, 塞上风云接地阴。——塞上风云漫卷密布天地一片阴沉。 丛菊两开他日泪,——秋菊已开两度回想他日再流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孤舟靠岸系绳也系着我游子的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深秋季节处处都在为游子征夫赶制寒衣, 白帝城高急暮砧。——傍晚白帝城头传来急促的捶布声。

3.诗歌评析

①首联短短14个字里,那满目衰飒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气,使人的悲凉心绪油然而生,给全文奠定了一个悲凉之基调。这里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②颔联用互文手法,紧承首联“气萧森”语意,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阴云匝地。这里老杜明写对江间波浪、塞上风云的感知,实写老杜对时局的担忧:骇1

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可谓一石二鸟,巧妙之至。

③颈联转入了对自己身世的感伤,倾诉思乡衷曲。借一个“泪”字托出焦灼无奈的思乡之情;用一个“孤”字传说出漂泊无依的苦况。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表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

④尾联写户户捣布声,家家催刀尺,赶制棉衣已成必然。对国事的担忧,对家人家乡的思念。古时候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戌边的将士制作寒衣,因此捣衣(这里是捣布,把布捣平整后用来裁剪衣服)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这里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对家人家乡的思念。

二、总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交汇,浑然一体。

1.主旨意境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2.艺术技巧

①情景相生,融汇无间,情因景生,景因情活。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和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全诗,首联写秋色秋气,颔颈两联托秋起兴,感世伤己,尾联绾合景色人事,缝合之细密,结构之谨严,无以复加。 ②语言练达,句法奇异,对偶工稳,文气流荡。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该诗更是如此,如: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

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

最为突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又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盼东归故园,然而心愿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一语双关:“丛菊两开”既谓花开有时,又见出时光流走;“一系”既伤归乡无期;又见出人迹滞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全诗感世伤己,感情悲凉,透出的是“沉郁”;声韵铿锵低回,似水流冰下,凸显的是“顿挫”。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课中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感受诗歌主旨思想。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了解历史人物,关注历史人物,思考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赏析诗歌,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同时,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了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

二、《咏怀古迹》五首要点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熟悉语词,诵读并背诵诗歌 1.注音

万壑(hè)赴(fù)荆门明妃(fēi)朔(shuò)漠青冢(zhǒng) 2.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3.解释词语

①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②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还有古迹之意。尚:还。

③一去:一旦,一经。指昭君一经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

④省”:读作shěng,教材作“曾经”解。关于“省”,注释纷纭,莫衷一是,有作“减”“少”解,也有作“略”“不”解。无论哪种解法,这句诗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

⑤“空”:徒然。

⑥“春风面”:通感手法,将视觉移于感觉,写昭君颜容之美丽。 ⑦“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

四、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并说说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

明确:主旨落在\"怨恨\"二字,“一去”,是怨的开始,“独留”,是怨的终结。作者2

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

明确:这是是一首怀古诗(咏史诗),怀古伤己,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来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五、赏析诗歌 1.翻译

群山万壑赴荆门,——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山, 生长明妃尚有村。——这里遗留有生长明妃的香溪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一别汉宫便与北方荒漠连一起, 独留青冢向黄昏。——最后只留下青冢向着漠漠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画工曾经辨识昭君美丽的面容, (却因一己私欲致使昭君嫁匈奴),

环佩空归月夜魂。——只有死后魂灵徒然在月夜归来。 千载琵琶作胡语,——千年以来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 分明怨恨曲中论。——还分明倾诉着她内心的怨恨情。 2.评析

首联——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这里用一个“赴”字,就表达出群山奔赴的气势,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壮丽。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本来是用来烘托生长英雄的地方,诗人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评析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

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写昭君本人,形成生地和死地的对照。这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清人朱瀚《杜诗解意》)“黄昏”一词在这里,不仅是指时间,似乎更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漠漠无边的黄昏天幕。“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据传塞外草白,唯昭君墓上草色常青,故称“青冢”。“紫台”与“青冢”的色彩对照,“朔漠”与“黄昏”的意境渲染,营造出浓浓的悲凉萧瑟的氛围,透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轻轻两句,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和沉重之感。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

颈联——由咏史转向了抒情与议论,揭示了昭君悲剧的根源: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抱恨天涯,葬身异域的悲苦命运。

这两句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空归”一词,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寓诗人的同情。“月夜”二字则传神地渲染出魂归时凄凉清冷的环境气氛。“春风面”、“月夜魂”,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比照着写。一状姿容秀美,一写冷月孤魂。同一个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讽意与同情隐于色彩不同的六字之中。两句因果相生,明暗相伴,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

当然,诗人写昭君,也是写自己。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尾联——正面写昭君的怨恨,点明全诗主旨。

昭君虽死,其怨难平,千年以来,胡地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怨恨”,就是怨自己远嫁,恨汉元帝无知遇之恩。“千载”,则点出乐曲流传时间之长,以见昭君怨恨之深。此耳杜甫亦借琵琶之怨表明对朝廷的不滿, 杜甫的一生境遇与昭君相似, 所以昭君的不幸, 正是杜甫的不幸; 昭君的怨, 正是杜甫的怨。

六、归纳主旨意蕴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诗歌的主旨实际上是咏古迹以感己怀。虽表面写昭君的“怨恨”,写昭君生于长江美域,殁于塞外荒漠,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无处不相似。显然作者在怀古伤己,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深沉怨恨)

主旨: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七、小结艺术技巧

1.借古讽今,怀古伤己。

2.对比鲜明,对仗工稳。

杜甫诗三首《登高》课中案

3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人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

2.诵读并改写诗歌,学习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首联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沉郁悲凉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一、导入新课 1.导入: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杜甫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无心游赏,触景伤怀,写下了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无限悲苦。

2.作品特点: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在章法上,它突破了一般律诗只有中间两联对偶的写法,而是四联皆对偶,被誉为“古今律诗第一”。

二、自读全诗 1.注音

渚( zhǔ)清作( zuò)客霜鬓( bìn )浊( zhuó)酒 2.词语注解①渚:水中的小洲。②落木:落叶。 ③萧萧:落叶纷纷的肃杀凄凉景象。 ④作客:客居他乡。 ⑤百年:犹言一生。

⑥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⑦苦恨:甚恨,心中的恨事很多。 ⑧繁霜鬓:形容两鬓头发斑白。

⑨新停:刚停。这时杜甫正因病刚刚戒了酒。 ⑩浊酒:未过滤的水酒。 3.诗歌翻译

风急天高猿啸哀,——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凄清, 渚清沙白鸟飞回。——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归鸟在飞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无边无际的落叶在萧萧地飘落, 不尽长江滚滚来。——流淌不息的长江水在滚滚地奔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离家万里面对秋景悲叹自己常年漂泊他乡, 百年多病独登台。——一生多病今天在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艰难困顿可恨白发长满了双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病苦潦倒只好停了浇愁的酒杯。

三、自主赏析 1.整体感知

提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从景和情两方面看,全诗是怎样的内容层次? 明确:全诗分两层:

前四句写景,描绘了一幅雄浑高远而又凄清悲凉的秋景。

后四句抒情,抒发了诗人感时伤世的爱国情感和长年飘泊的孤苦愁绪。 2.自主鉴赏。(给每联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赏析短文)

首联两句,描写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的景象,指明了时节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构成一幅登高远壮阔而又苍凉萧瑟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的基调。对仗工稳,句法严谨,语言极为凝练。

颔联从大处落笔,仰头写山景: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俯视写江景: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透过沉郁而又高昂的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历来被视为千古佳句。

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先横写“万里悲秋常作客”,再纵说“百年多病独登台”。一横一纵,承上启下,点出了全诗感时伤世、羁旅飘沦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极为沉郁顿挫。宋代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评说:“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可见诗人内心深处是何等的愁苦沉痛。

尾联两句是悲叹自己穷困潦倒孤苦寂寞的境遇和心情。出句写诗人备尝艰难之苦,白发丛生;对句写自己困顿潦倒,疾病缠身。国难家愁,只有借酒排遣,但又因多病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艰难”,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全诗就在这忧愤无奈的感叹声中收笔,悲愤深沉,而又寄意深远。

四、总结 1.主旨格凋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远、气势博大深沉的七言律诗。前四句写登高闻见之景,后四句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虽沉郁顿挫,却也慷慨激越,誉为“旷代之作”(胡应麟《诗薮》)。

2.艺术特点: ①联联对偶,句句押韵。

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饰对称的美感,而且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②写景抒情,笔法错综。

4

写景,有工笔细描也有大笔写意,有动也有静,有声也有色。首联工笔细描,写出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练传神。颔联大笔写意,传达出秋的神韵。鸟飞叶落是动,水渚岸沙是静。风急猿啼是声音,渚清沙白是颜色。

抒情,既有纵的时间的着笔,写“常做客”的追忆;也有横的空间的落墨,写“万里”行程后的“独登台”。从一生飘泊,写到余魂残骨的飘零,最后将时世艰难归结为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错综复杂手法的运用,把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而悲壮。

推荐第10篇: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

总序第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诗歌朗读基本方法。

2.引导学生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初步了解诗作者的创作风格。

3.了解作家生平、诗歌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

2.学会以散文语言讲述诗歌内容。

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步骤,训练诵读诗歌四步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4.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

三、情感价值目标

1.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和“致君尧舜上”的抱负。

2.树立对高尚人格孜孜以求的信念。 教学重点

1.感受、品味诗歌意境。

2.感受诗人的高尚品格与爱国情操。 教学难点

1.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

2.品味重点字词所包含的意蕴。 教学方法

1.指导朗读,强化背诵。

2.提出问题,重视体悟。

3.补充史料,知人论世。 4.合作探究,体悟意境。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秋兴八首》(其一)

教学目标

1.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 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1

一、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学习了李白的《蜀道难》,领略了一代诗仙的豪放飘逸。今天我们一起来见证诗圣杜甫的沉郁顿挫。杜甫,是唐代诗坛上除李白以外的又一座高峰,李杜是诗歌星空中璀璨夺目的双子星座。韩愈曾推崇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绝不是虚夸。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律诗来做个验证。

二、整体感知

1、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原籍襄阳迁居巩县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兵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至左拾遗,世称杜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2、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后转徙于湘鄂之间。公元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

在流寓四川的年月里,它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国家与百姓能够重归安宁。可是,事与愿违,“安史之乱”虽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国运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3、题解

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秋兴》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秋兴》第一首,是组诗领起之作,八诗之纲领。(《读杜心解》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三、诵读诗歌,把握感情基调

1、请学生吟诵诗歌,读准字音,感受音韵和节奏。

注意节奏,节奏由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一字尺”构成,如: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2、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

明确:孤独抑郁的感情。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后齐读。

四、诗歌赏析

1、请学生串讲每联大体意思。

明确:首联、颔联描绘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颈联由眼前的丛菊联想到自己久不归乡,尾联追忆故园的思绪被白帝城的捣衣声打断。

2、提问:首联仅仅是写萧森之景吗?为什么? 明确:主要写萧森之景。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瑟。“凋伤”本现衰飒之气,但露是玉露,树是枫树,反而在萧瑟见出富丽。而“气萧森”则不仅指草木摇落,更指巫山巫峡,涵盖江山万千,为第二联蓄势,萧森里见出壮阔。

3、提问:颔联怎样写景?是萧瑟之景吗? 明确:颔联承上展开:江间,写巫峡;塞上,写巫山。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上,却言接地而阴。诗人纵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用对偶、夸张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而雄浑宏阔的气象。

4、提问:颈联和尾联又是写了什么? 明确:颈联转而由景生情,“丛菊两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飘零。“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

尾联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中。以生活情景收束,余意绵绵。

五、合作探究

1、悟主旨

本首诗是秋兴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秋声秋色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抒发了诗人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为全诗中心所在。

2、品艺术

前人评此诗前两联“因秋托兴”,后两联“触景伤情”。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3 明确:这两句是情人仇兆鳌的评语,应该说对这首诗的结构和意境的把握是对的,只是言之过略。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者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巫峡景象和阴森气氛: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罩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富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此诗,预习后两首诗歌

2.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写一段文字,不少于200字。

七、板书设计

首联:霜叶山峡瑟

颔联:浪高风云怒

悲人生之秋

《秋兴八首》(其一)

颈联:菊开相思重

伤家国之乱

尾联:砧急归意浓

4

杜甫诗三首

总序第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诗歌朗读基本方法。

2.引导学生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初步了解诗作者的创作风格。

3.了解作家生平、诗歌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

2.学会以散文语言讲述诗歌内容。

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步骤,训练诵读诗歌四步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4.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

三、情感价值目标

1.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和“致君尧舜上”的抱负。

2.树立对高尚人格孜孜以求的信念。 教学重点

1.感受、品味诗歌意境。

2.感受诗人的高尚品格与爱国情操。 教学难点

1.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

2.品味重点字词所包含的意蕴。 教学方法

1.指导朗读,强化背诵。

2.提出问题,重视体悟。

3.补充史料,知人论世。 4.合作探究,体悟意境。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二课时《咏怀古迹(其三)》

教学目的

1.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感受诗歌主旨思想。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了解历史人物,关注历史人物,思考历史人物。

5 教学重点难点:赏析诗歌,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同时,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了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

二、《咏怀古迹》五首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熟悉语词,诵读并背诵诗歌 1.注音

万壑(hè)

赴(fù)荆门

明妃(fēi)

朔(shuò)漠

青冢(zhǒng)

2.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3.解释词语

①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②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还有古迹之意。尚:还。

③一去:一旦,一经。指昭君一经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

④省”:读作shěng,教材作“曾经”解。关于“省”,注释纷纭,莫衷一是,有作“减”“少”解,也有作“略”“不”解。无论哪种解法,这句诗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

⑤“空”:徒然。

⑥“春风面”:通感手法,将视觉移于感觉,写昭君颜容之美丽。

⑦“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

四、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并说说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

明确:主旨落在\"怨恨\"二字,“一去”,是怨的开始,“独留”,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

明确:这是是一首怀古诗(咏史诗),怀古伤己,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来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五、赏析诗歌 1.翻译

群山万壑赴荆门,——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山,

生长明妃尚有村。——这里遗留有生长明妃的香溪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一别汉宫便与北方荒漠连一起,

独留青冢向黄昏。——最后只留下青冢向着漠漠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画工曾经辨识昭君美丽的面容,

(却因一己私欲致使昭君嫁匈奴),

环佩空归月夜魂。——只有死后魂灵徒然在月夜归来。

千载琵琶作胡语,——千年以来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

分明怨恨曲中论。——还分明倾诉着她内心的怨恨情。

2.评点

首联——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这里用一个“赴”字,就表达出群山奔赴的气势,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壮丽。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本来是用来烘托生长英雄的地方,诗人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评析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

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写昭君本人,形成生地和死地的对照。这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清人朱瀚《杜诗解意》)“黄昏”一词在这里,不仅是指时间,似乎更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漠漠无边的黄昏天幕。“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据传塞外草白,唯昭君墓上草色常青,故称“青冢”。“紫台”与“青冢”的色彩对照,“朔漠”与“黄昏”的意境渲染,营造出浓浓的悲凉萧瑟的氛围,透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轻轻两句,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和沉重之感。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

颈联——由咏史转向了抒情与议论,揭示了昭君悲剧的根源: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抱恨天涯,葬身异域的悲苦命运。

这两句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空归”一词,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寓诗人的同情。“月夜”二字则传神地渲染出魂归时凄凉清冷的环境气氛。“春风面”、“月夜魂”,将生前的青春

7 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比照着写。一状姿容秀美,一写冷月孤魂。同一个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讽意与同情隐于色彩不同的六字之中。两句因果相生,明暗相伴,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

当然,诗人写昭君,也是写自己。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尾联——正面写昭君的怨恨,点明全诗主旨。

昭君虽死,其怨难平,千年以来,胡地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怨恨”,就是怨自己远嫁,恨汉元帝无知遇之恩。“千载”,则点出乐曲流传时间之长,以见昭君怨恨之深。此耳杜甫亦借琵琶之怨表明对朝廷的不滿, 杜甫的一生境遇与昭君相似, 所以昭君的不幸, 正是杜甫的不幸; 昭君的怨, 正是杜甫的怨。

六、归纳主旨意蕴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诗歌的主旨实际上是咏古迹以感己怀。虽表面写昭君的“怨恨”,写昭君生于长江美域,殁于塞外荒漠,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无处不相似。显然作者在怀古伤己,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主旨: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七、小结艺术技巧

1.借古讽今,怀古伤己。

2.对比鲜明,对仗工稳。

8

京师范大学 张艳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特色。

2.结合课文注释,掌握重点字词并能够理解诗句基本意义。 3.能够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以及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4.把握诗歌情感基调,运用诵读技巧,朗诵诗歌。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等完成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诗中表现的多重情怀。 2.逐渐培养诗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感知抑扬顿挫的律诗中所沉淀的深沉情感。

三、课型 新授课。

四、课时 1课时。

五、文本简析

《登高》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本单元是诗歌单元。《登高》的讲解要紧扣教学目标和单元目标。第五课节选的是杜甫在夔州所写的三首诗,而《登高》处于尾篇,可将三首诗做纵向比较阅读。《登高》是诗人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之作,学习这首诗要善于把握景情交融的关系及诗人悲欢愤激之情,并同当时战乱的时局联系在一起,深入感知诗中意境。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图景和抒情主人公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主要遵循读诗、品诗、悟诗这一基本框架。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以初中学过的杜诗为导入。

【设计意图】教师需树立历史观,建立初中旧知和高中新识的关联,唤醒学生对杜诗过去的认知。

(二)背景材料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一度任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三别”。其诗反映了唐朝的历史,被称为“诗史”,后人推崇他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10 杜甫身逢战乱,从四十八岁开始,一直到五十八岁去世,十一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三年后病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政局依然动荡不安,吐蕃不断入侵,兵机此起彼伏,再加上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相继去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设计思路】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背景意识”:诗人不能脱离他的时代,诗篇不能脱离诗人的情感。懂得知人论世,理解诗歌才会通透。

(三)整体感知 1.听录音。 2.学生齐读。

【设计思路】教师做朗读示范,朗读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整体感知文本,积极思考。

(四)正文解析,品味鉴赏(提问、讨论、答问、点拨、解疑) 1.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参考: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2)急风、高天、哀猿、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参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 小探讨:飞鸟,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参考: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找不到家的鸟,它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总之,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而且只能是一只,而不是多只。因为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此时杜甫应该是孤单一人在外漂泊。

【设计思路】首联问题的设置主要从意象和意境出发,但是在分解诗句后,要用自己的理解重新组合,把握诗句的整体意境;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

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颔联给我们勾画出一副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前人誉之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写了两种景物?(落木和长江)

(2)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参考:

①落木萧萧:杜甫看到落叶飘零,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也许会加重乡愁,他会问自己,这常年漂泊的生活何时能结束。②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设计思路】颔联的问题类似于首联,让学生理解情景交融的手法,在问题表述上渗入诗歌技巧。

3.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宋代罗大经读颈联读出了八层意思,那同学们读一下,看看你们能读出几层意思?(小组讨论)

参考: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

12 【设计思路】介绍古人对诗句分析的结果,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探究热情;此问题是课后习题,正文讲解中应合理介入习题的讲解。

4.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为什么“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呢? 参考:

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无奈年老多病,无能为力,他怎能不悲愁万端?古人认为有酒方能浇愁,无奈多病不能喝,这种愁闷,这种伤忧,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

【设计思路】读这首诗,解这首诗,既要把握诗境对表现人物情感的妙用,又要揭示人物情感抒发的内涵──诗人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刚烈情怀(思想内涵也可理解为其他层面,理由合理均可,但大方向要对);问题解答需宏观把握诗歌。

(五)赏析小结

1.怎样理解杜甫在《登高》一诗中所表现出的情怀? 参考:

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这里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着。不读出这首诗的积极意义,就不能体会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叹逝的博大胸怀。明代的胡应麟推此诗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确不虚夸。

【设计思路】选择这个问题的理由是,从它的问题陈述以及参考答案对学生均具有启发性,参考答案对作者情感的把握是多维的、有层次的,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导向。

2.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 参考:

清人吴瞻泰《杜诗提要》云:“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沉”即“深”,深刻、深厚。“郁”即“积”,凝重、含蓄。“沉郁”,是指思想情感上的丰富深厚;“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和韵律曲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杜甫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

13 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

【设计思路】让学生再次体会杜诗艺术和思想的精妙。

(六)能力提高

播放朗读视频,再次整体感知。

(七)拓展训练

时空对话“我有话对老杜说”。

【设计思路】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给予学生更多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问题前提是“老杜可不可怜”。大体思路:杜甫的诗歌成就,忧国忧民的情怀;剥掉诗人光环,还原重阳节独自登高的老人形象,给予人文关怀(重心)。

七、板书设计

风 天 猿 渚 沙 鸟──孤独哀伤 写景:

无边落木不尽长江──韶光易逝

一切景语皆情语

悲秋作客多病登台──漂泊孤苦 抒情:

苦恨霜鬓新停酒杯──忧愤苦闷

第11篇: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2.背诵三首诗歌,赏析并积累名句。

3.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愤激之情。

【学习重难点】

1.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熟悉律诗的格律知识。

2.了解杜甫“致君尧舜上”的抱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学习方法】美读法、组织讨论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

杜甫曾评价李白的诗歌时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其实他自己的诗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著名评论家胡应麟就曾称赞杜甫的诗说“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那么今天我们就通过他的律诗来体会一下沉郁顿挫的风格,品味诗歌的意境。

2、诗词导入

杜甫出身在世代“奉儒守官”的封建家庭,自幼接受封建正统思想的教育和熏陶。他以稷、契自许,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一心想要走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的道路。他曾回忆他的自负心情说:“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但在唐玄宗逐渐昏庸,李林甫、杨国忠相继弄权的社会里,那是注定要碰壁的。杜甫一生的苦难和穷困使他不能不看到封建社会的冷酷现实。

在他的笔下,多少辛酸苦累倾泻而出,多少的忧国忧民积郁其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杜甫。

二、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唐玄宗开元中,他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裘马清狂”的生活。天宝五年(746),他到长安,进取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小官。安史之乱起,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度关陇,客秦州,寓同谷,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永泰元年(765),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有《杜少陵集》。 2.基础积累

(1)认读字音:

凋(diāo)伤

塞(sài)上

急暮砧(zhēn) (2)理解词义: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萧森(萧瑟阴森)

兼天(连天)

系(指系舟上岸)

寒衣(指冬天穿的衣服)

催刀尺(指赶裁新衣)

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3.文学常识

古体诗又叫古风,形成于汉魏六朝,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对仗方面均较自由。近体诗是与之相对的概念,也叫今体诗,唐代诗人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

二、

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常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成败。什么叫意境?意,即情感、意绪,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是境况、境界,即诗中所描绘的客观生活图景,它是广义的,不单指景,还指诗人所见所历之事。意与境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意境由意象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中。意象着眼于某种物象中的主观意向,而意境则是由艺术形象所表露出来的整体境界。读者运用想象和联想,进入诗的意境,就能在思想感情上与作品产生共鸣。

4、背景简介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5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开始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八首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勾连,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三、熟读诗歌,掌握内容

1.请学生吟诵诗歌,感受音韵和节奏。

注意节奏,如: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节奏由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一字尺”构成。

2.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明确:孤独抑郁的感情。 3.掌握诗歌内容。

(1)先让学生串讲每联的大体意思。

明确:第

一、第二联形象描绘了巫山巫峡的秋色秋景,第三联由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第四联写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砧声所打断。

(2)概括主要内容。

明确:这首诗歌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景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景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4.请学生在掌握诗歌的节奏和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合作探究

一、深入阅读,分析“情景交融”的特点 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等。 2.这些景物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凋伤”“萧森”可以看出秋气的肃杀,“他日泪”“孤舟”可以看出诗人的忧伤与孤独。 3.试举例分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试以“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两句为例。

明确:这两句很好地做到了情景的和谐统一。波浪汹涌,仿佛天也翻动;巫山风云,下及于地,似与地下阴气相接。前一句由下及上,后一句由上及下,使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山巫峡之中。我们感到这两句形象有力,内容丰富,意境开阔,但诗人并不是简单地再现他的所见所闻,也不是简单地描写景物的特征,而是赋予它们某种性格某种精神。这就是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不见天日。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不安,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闷不平,也象征了国家局势的危急。在这里诗人其实是用豪迈、宏阔写出了哀愁,诗人既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又把自己的深刻感情融入了进去,用最生动、最有概括力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样景物就有了生命,而诗人所要表现的感情也就有了依附。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

二、名句赏析“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先由学生进行分析讨论,然后交流总结。

赏析:这两句集中体现了诗歌的主旨。此时诗人身在夔州,暮年飘零,羁旅江上,面对第二次看到菊花的开放却是秋天满目的萧条,不觉潸然泪下;联想到自己的老病孤舟,又不觉引起了诗人对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慨。目睹国家残破,而自己又不能有所作为,其中曲折,诗人不忍明言,也不能尽言,而这正是他忧国伤时感情的集中体现。 方法点拨

律诗绝句的朗读节奏:

从句式方面来看,五言的诗歌一般为

二、

二、一式,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七言的诗歌一般为

二、

二、

二、一式,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从意义的表达来看,有时因表达意思的需要而有特殊的情况,如“势拔/五岳/掩/赤城”就变成了

二、

二、

一、二式了。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这首绝句,回答第

1、2两题。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说一说“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的意思。明确: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

2.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整首诗歌先写草堂春色,再写雪山江船,有动有静,色彩鲜明,营造了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无比欢快的心情。 分析鉴赏

《秋兴八首(其一)》解读

本课选读的是《秋兴八首》的第一首,有领起的作用,可以说给全组诗歌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抒羁旅之愁,悲家国之事。“秋兴”,从字面上说就是因秋感兴之意。

首联从秋景写起,“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写出了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象。“凋伤”本来寓衰飒之气,但露是玉露,树是枫林,反而在萧索中见出了富丽景象,格调颇为劲健。而言“气萧森”,则非但指草木摇落,亦且涵盖江山万象,为第二联蓄势。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承上展开,“江间”,写巫峡;“塞上”,写巫山。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天,却言接地而阴。诗人纵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

第三联开始,转而由景生情,抒发感慨。“丛菊两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漂零。而“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

最后一联,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全诗就此收束,余意绵绵。 课堂小结

刘禹锡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的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希望大家课后能够仔细品读。 作业设计

1.背诵《秋兴八首(其一)》,预习后面两首诗歌。2.写一篇《秋兴八首(其一)》的散文化作品,400字左右。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王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不仅因为她的美貌,而且因为她达成了汉朝与匈奴的“和亲”,使老百姓免于战乱而被世人铭记于心。当杜甫来到她的出生地时,他会有何感慨呢?

二、文本解读

知识积累

(1)认读字音:

朔(shuò)漠

青冢(zhǒng) 省(xǐng)识 (2)理解词义:

去(离开)

紫台(紫宫,汉宫廷的名称)

青冢(这里指王昭君墓)

省(曾经)

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环珮(妇女戴的装饰物) 信息筛选

一、介绍写作背景

《咏怀古迹》也是一组七律组诗,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夔州一带有很多古迹,有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深入人心,千古流传。《咏怀古迹》共五首,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杜甫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二、熟读诗歌,掌握内容

1.请学生吟诵诗歌,感受音韵和节奏。

诵读提示:前一层宜用叙述调读,但其间略有变化,如“一去”两句速度要慢点;后一层宜用咏叹调读。

2.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明确:沉郁怨愤的感情。 3.掌握诗歌内容。

(1)请学生串讲诗句的意思

明确:首联点出王昭君的出生地,从侧面烘托了昭君的形象。颔联叙述昭君的遭遇,感慨无穷,从正面赞扬了昭君的坚强性格。后四句指斥君王昏聩,致使昭君遗恨千古,从侧面烘托了昭君的形象——人们既赞扬她的美好品质,又同情她的不幸。 (2)概括主要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借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怀抱的咏怀诗。诗人叙述了王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同时把自己去国离乡的愁恨寓于其中。他的遭遇与昭君的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漂泊西南天地间”;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但又不敢怨君。所以只能借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

4.请学生在掌握诗歌的节奏和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诗。合作探究

一、品鉴借古咏怀的写作手法。请学生分析讨论:作者表面上叙写了王昭君的不幸遭遇,实质上在写什么?试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加以分析。

明确:作者借昭君其人其事,除了怀念古人,同时也抒写了自己的怨愤之情。作者运用了借古咏怀的写作手法,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二、名句赏析。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明确:第一句写汉元帝“按图召幸”铸成大错,王昭君既已远嫁匈奴,汉元帝只能在画图中约略地看着她的青春美貌了,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第二句写昭君已经出塞,纵然月夜魂归故里又有什么用呢?除了讽刺汉元帝外,也写出了昭君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

能力提升 比较阅读:

请学生阅读白居易的《王昭君(二首)》,试与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作比较,说说二者在风格上有什么异同。

王昭君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其二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分析参考:相同之处在于都写了王昭君的不幸。不同的地方在于白居易的诗歌明快浅显,立意巧妙,诗歌以昭君自己的角度来入笔,先描写她为胡地风沙所困,已变得憔悴,形象鲜明,但不愿让皇帝知道,只希望回国,有恋主之情;杜甫的诗歌则深沉得多,他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写,借昭君来寓自己的不幸与怨愤。

规律总结

诗歌形象的理解鉴赏: 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杜甫的这首《咏怀古迹(其三)》中的人物形象就是王昭君。

2.对诗歌形象的鉴赏:

(1)借助诗歌形象,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如杜甫的这首诗歌就是借写王昭君的不幸,来表露自己的不幸和怨恨。

(2)借助诗歌形象,分析诗歌意境。如杜甫的《秋兴八首》就是借景来抒发感情,营造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气氛。

(3)借助诗歌形象,体会诗中的哲理。如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向我们道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 分析鉴赏

《咏怀古迹(其三)》解读

本诗借咏王昭君的事迹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

起句气势飞动,先声夺人,不知何所指,好像在迎接一个英雄人物的出场。着一“赴”字,便令“群山万壑”集于荆门,大有惊天动地之势。第二句揭开谜底:原来写江山灵秀,是为了托出昭君。一句“生长明妃尚有村”,包含了万千感慨,颇寓怜惜之意。

从第二联起,开始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用对比的手法,写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凉。“一去”,生不能归来;“独留”,死永葬漠北。这一去一留,一生一死,反差强烈,令人不忍深思。

第三联是委婉的讽语:仅凭画图哪里能识得佳人的美貌呢?纵然杀尽画工,也是追悔莫及。也许在夜月里,依稀可听到环珮作响,那是昭君的魂魄归来了吧!诗人通过理性的质问和悲凄的想象,表达了无限的伤感。

最后一联,宕开一笔,言千古琵琶之声,皆为昭君怨恨所凝:怨埋没汉宫,恨远离家国。结尾两句虽是附会之语,却是至情之论。

课堂小结

杜甫《咏怀古迹》组诗借古人古事寄托感慨,将自身之感、时事之情融入诗中。显然诗人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怨愤之情的。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一评论确是说出了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夜月魂”的昭君悲剧形象,总会时时地萦绕在我们的心间。

作业设计

背诵《咏怀古迹(其三)》,预习后面一首诗歌。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古人赞颂杜甫的一首诗歌说“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杜甫的《登高》。

二、文本解读 知识积累

(1)认读字音:

渚(zhǔ) 鬓(bìn) 潦(liáo)倒 (2)理解词义:

回(回旋)

落木(指秋天树木落叶)

万里(指远离故乡)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潦倒(这里指衰老多病,失意) 信息筛选

一、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年)在夔州所作。写这首诗的时候,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藩镇势力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杜甫只能继续漂泊,许多的因素造成了他的郁闷,有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有个人的多病、未酬的壮志,以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郁闷,他抱病登台,但反而是愁上加愁,更增添了新的悲哀。

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标志,也是唐文学的转折点。残酷的战争、苦难的环境磨炼了一批文人,杜甫就是当时为国家、人民的哀乐而歌唱的诗人代表。也正因此,他的作品被称为“诗史”。杜甫生于712年,这首诗是他55岁时所作,三年之后他病逝。

二、熟读诗歌,掌握内容:

1.请学生吟诵诗歌,感受音韵和节奏。

诵读提示: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读时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颈联上句写长年漂泊之苦,“悲”“常”二字要重读;下句写老病孤愁,“病”“独”二字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这一联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状况,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台之举,基调是沉重的,宜缓缓读出。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让听者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

2.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明确:哀愁、苦痛、悲愤之情。 3.理清思路,掌握诗歌内容。 (1)诗文哪里写景?哪里抒情?

明确: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尤其要注意“万里悲秋常作客”这一句,它在结构上有重要作用,把眼前景与心中情紧密地联系起来。

(2)请学生串讲诗句的意思。

明确:首联描绘了六个意象,勾勒出一幅秋天肃杀的图景。颔联勾画出一幅更广阔的长江秋景。颈联由眼前景到心中情,使人感到诗人的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尾联将“悲秋”之意进一步深化。

(3)概括主要内容:

这首诗歌写了诗人登高所见秋江的广阔图景,抒发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4.学生在掌握诗歌的节奏和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诗。合作探究

重点分析“情景交融”。

讨论: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提示:可以从画面美和情感美两方面考虑)

明确:前两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首联两句出现六个意象,好像六个特写镜头,仰观云天秋风,俯察江水洲渚,绘形绘色,绘声绘动,勾勒出了一幅严秋肃临天下的生动图画。特别要注意“猿啸哀”和“鸟飞回”两个细节,简直就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千万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诗人寓情于景,萧索惨淡的画面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哀猿的啼声暗示着诗人的悲苦。颔联勾画出一幅更广阔的长江秋景。从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到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我们可以感到诗人浩茫而纷乱的思绪。 名句赏析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明确:这两句勾画出一幅更广阔的长江秋景。正因为有了“无边”“不尽”,使诗的境界显得广阔深远;再加上落叶的“萧萧”之声,长江的“滚滚”之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其状物之工,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这里还能看出诗人心情激荡不已: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容易产生时光易逝的感觉;或许,这又加重了诗人的乡愁,他会这样问自己,这长年漂泊的生涯何时是了?而长江“不尽”,亘古如斯,甚至会使他超越时间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要挥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这两联确实已将诗人的“艰难苦恨”包含无遗,用语之精当,气象之宏伟,在所有的登高诗篇中可谓绝唱。 能力提升 思考讨论:

1.谈谈诗人登高所见、所闻;触发了哪些思考与感慨?

明确:前两联是所见所闻。首联写近景,有六种景物:无生命的景物写了夔州的急风,写了秋天的高爽,写了清白色的渚、沙;有生命的景物,写了哀啸的猿、盘旋的鸟。从色彩看,画面黯淡;从情调看,不免悲凉。颔联写远景,无边落叶到了秋天都要飘落,流不尽的长江滚滚东去无法止步。“无边”“不尽”写出了雄阔之势,“萧萧”“滚滚”使人联想落木惠牵之声、长江汹涌之状。在文学作品中,秋天、落叶、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和对于死亡的焦虑。诗人面对苍凉肃杀的秋景,感慨韶光易逝,英雄难再!

颈联的“悲”字点出此番登高的心境,万里漂泊,居无定所,“常”字点出时间之长;“独”字从空间上点出今日形单影只的孤独。人在暮年,体弱多病,本不可悲的秋天,在诗人眼里,与心中情感紧密相连,也愈益生悲。诗意至此更具体,也更深沉。尾联点明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艰难”既指自身命运,又指国运。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更难排遣。这两联抒情,写尽了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难怪人称其为“诗圣”。

2.此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此诗八句皆对。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哀)。颔联、颈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无边”“不尽”和“万里”“百年”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课堂小结

“百年多病独登台”,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其中的“独”字多么痛苦啊!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这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的境况,杜甫的伟大就在此。 作业设计

1.背诵《登高》,预习后面两首诗歌。

2.写一篇《登高》的散文化作品,400字左右。教学后记

第12篇:杜甫诗三首

望岳

岱dài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liǎo。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líng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石壕háo吏lì

暮投/石壕háo村,有吏lì/夜捉人。老翁/逾yú墙走,老妇/出门看kān。

吏lì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辞:\"三男/邺yâ城戍shù。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yù/力虽衰shuāi,请从/吏lì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yâ。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第13篇:杜甫诗三首

《望岳》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解】: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2、钟:赋予、集中。 3、决:裂开。 4、凌:跃上。

【韵译】: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 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 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 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 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评析】:

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 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

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

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

五、六句写遥望, 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 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会 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浑:简直。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赏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

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

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石壕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诗圣”杜甫的诗号称“诗史”。《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也是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篇。学习《石壕吏》有助于学生体会以上特点。但理解《石壕吏》的思想内容即诗歌反映的社会现实较易,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就较难,尤其是这种感情并未直接点明而又很复杂时更是如此。品味诗作的艺术手法和精美语言就更是难上之难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2、通过朗读、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

3、诵读至堂上背诵。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法 讨论法 归纳法、赏析法、表演法、竞赛法等。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熟读诗作,提出疑问;教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等多媒体课件。

设计思路:

《石壕吏》是杜甫的一首叙事诗,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时期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朝庭无能黑暗的批判,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我把引导学生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作为重点,通过“朗读疏通整体感知——揣摩模拟人物心理——短剧表演点评”一层层由浅入深体味诗歌的内容、主题、人物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多次多元的对话达到对文本的深透理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

1、出示一组伊拉克的新闻图片,问:战争给伊拉克的老百姓带来了什么?

2、师过渡到新课:这是现代战争带给老百姓的伤害,我们今天要学习一首古诗《石壕吏》,去感受中国古代老百姓在战争中的命运。课件显示:杜甫,唐朝诗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他历经安史之乱,真切地感受到老百姓的疾苦,尤其在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兵败邺城后,在他从洛阳到华州的途中,看到官差疯狂拉丁,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城镇成墟,白骨遍野,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这首诗是杜甫著名组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中的一首。公元757年安禄山在洛阳被其子安庆绪所杀,长安、洛阳等地被唐将郭子仪收复,安庆绪退守邺城。公元758年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率六十万大军围攻邺城。唐肃宗害怕九节度使“难相统属”,因而不置元帅,只用宦官鱼朝恩充当“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这样,围攻邺城的六十万大军便陷于“进退无所禀”的无政府状态,以致“城久不下,上下解体”。第二年3月,反被史思明援军击败,全军溃退,郭子仪退守洛阳,洛阳一带告急。唐王朝为了挽回危局,便在洛阳至潼关,特别在临近前线的石壕、新安一带,不择手段地大量拉夫,不管老少男女,都被抓去充服兵役。这时候,杜甫正在回华州任所途中,亲眼看见了兵燹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忧愤交加,于是创造了“三吏”、“三别”这两组优秀的现实主义诗歌。(课下注释1)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和节奏,并思考:

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官差深夜捉丁不得,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

2、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指名读,其他同学听:是否全读对了; 齐读。注意:逾 戍 妪 咽

3、自读课文,交流文意。

① 结合课下注释,自读句子,理解大意。 ② 同桌交流,探讨不理解的字义。 ③ 学生质疑:不理解的字义,教师补充。 ④ 指名学生说说大意。

⑤ 学生积累:要注意哪些重点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

4、师小结课文大意:(多媒体展示)

三、品读课文,分析中心:

1、再读课文,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遭遇,并简单分析其内涵。明确: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分析:三男戍:三男都去应征,说明唐军兵源枯竭兵役之苛酷。 二男死: 三男死二男,可见战争之惨烈。

媳无裙:衣不蔽体、食不裹腹、贫病交加,可见战争破坏严重。

翁逾墙:表明差吏夜间抓人,连老翁也一样抓走,已经屡见不鲜;所以老翁夜间一闻捶门声音,就顾不得年迈体衰、腿脚不灵,赶紧爬墙逃走,而由老妇出门应付。这深刻地揭示出战祸连绵、差吏残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宁的情景,揭示了老妇一家悲惨遭遇的社会环境。更何况老妇已年老力衰,儿媳衣不蔽体没有出门,家中需要劳动力来把锄犁,来养家糊口。)

妇夜往:无奈的选择。多么可悲的老人多么可敬的人民!

2、分析文章的中心。

师过渡:好,刚刚我们大家一起仔细阅读了这首诗,那么有同学能告诉大家,这首诗的重点是讲的什么呢?(参考:以老妇人给吏致词为重点,也就是本文的第

二、三段),那让我们抓住重点,往前看。

(1)“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刚刚解释到“暮”,回想一下“暮”是什么意思啊?傍晚!在我们看来傍晚投宿是很正常的,可是在古代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这个兵祸连接的时代!但是杜甫,却于夜色苍茫之时才匆忙地投奔大盘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有一种暗示性,大家可以想像n种可能。 提问:为何作者直接点出吏捉人,而不写征兵、点兵?

(参考:如实描绘之中寄寓了揭露批判之意再用一个夜字作捉的时间状语,含义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吏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手段的狠毒,在人们都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了个突然袭击。 这一句话点名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规的时代气氛,为后面老妇的致词埋下伏笔,也交代了致词的由来,是事情发展的开端。)

(2)吏呼一何怒与妇啼一何苦对比分析。

师生讨论:这两句极其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吏和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酝酿出了悲痛的气氛。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听妇前致词一句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时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 (3)对话练习:把吏和妇人的对话补充完整,用现代文的方式,构成对话,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A、生分小组对话练习, B、师小结:这

二、三两段是本文的重点,就是老妇致词的内容,事件在这里也达到了高潮。

(4) 提问:老妇自请赴役,差役是否大发慈悲放过老妇了呢?请从书中找依据。 明确:从“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中的“独”字,知道老妇已被捉走。 (5)师小结:老妇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她家已为那场战争作出巨大牺牲,论理论情都不应再到她家捉人了。老妇沉痛地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高抬贵手。但是差吏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妇只得也去应征。 (6)赏析“独”字:

一个“独”字,意蕴丰富。表明昨暮投宿,老翁老妇双双接待,今晨登程,只有老翁一个相送,老妇已被去承担那根本不应由她承担的徭役了。相送者、被送者的凄惨心情都无法表述。言简意深,凄情绵绵无尽 (7)归纳结构。板书:

开端(1): 致词的由来:有吏夜捉人 发展、高潮(2—3): 致词的内容 重大牺牲 家中现状 自请应役

结局(4) 致词的结果:独与老翁别 (8)归纳文章主题。

a、请同学用词语形容石壕吏这篇文章的主题。 (参考:残暴、无情、令人发指)

b、师生小结:这首诗主要是批判了像石壕吏的官吏,对人民的冷酷无情,凶暴。这种官吏就像禽兽一般,一点人性没有,简直是丧失了天性。诗人抨击石壕吏的凶暴和冷酷无情,并不就是对整个封建统治的揭露,但对于人们认识的封建统治的阶级本质,的确会有启发。这首诗也就是抒写了杜甫忧国忧民的崇高感情。全诗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地描绘,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反映了人民的苦难。 c、归纳主题:—夜之间.这个不幸的家庭又遭受一次沉重的打击。这是多么悲惨的现实啊!作者叙述这个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 课件板书:表达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

四、深思明辨,展开想象。

1、有人认为老妇人的致词一段是老妇人一气呵成的抒情独白呢,有人认为老妇人的致词是在官差的步步紧逼下断断续续的说出来的,你认为呢?(引导学生结合诗作的背景来谈,善于从诗作中找到依据:译练通有答案)

2、师过渡问:老妇人的话是在差役的步步紧逼下说出来的。为什么诗中不写差役的话?(明确:这是一种“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写作手法)

3、过渡:既然是在官差的步步紧逼下断断续续的说出来的,请你发挥想像,官吏会逼什么,老妇怎么应答?准备表演。(教师提示注意分配好角色,每一小组为6人,注意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腔调、神态动作等。学生分组准备5--10分钟)

4、分组上台表演:师生点评,结合诗作指出哪些表演到位,与诗作描写不符,哪些表演逼真,与诗作描写的不相符合。以后上台的小组注意克服前面的不足。约10—20分钟,3—4个小组表演。

5、向你挑战,改编故事。温馨提示:应该保留哪些内容? 应该加进哪些内容? 应该重点写什么?

老妇人走后,留下老弱病幼的一家人在兵荒马乱中又该怎么办?

五、当堂背诵,情感熏陶。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结构齐背课文,并感受杜甫在文中所寄托的情感。

师小结: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郭沫若称颂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在杜甫的诗中,“三吏”“三别”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杜甫风格沉郁顿挫,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抒写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诗人的脉搏和着民众的脉搏一起跳动,杜甫是真正的人民的诗人。

六、总结全文,升华主题。但是,作为弱者的杜甫,并没有逃避现实的痛苦,他用满腔的热血倾注了对战乱中百姓疾苦的关注,用嘶哑的声音撕开封建王朝的黑暗腐朽,忧国忧民,呕心沥血,用诗歌唱出时代的最强音,这就是杜甫之所以伟大之所在! 让硝烟远离地球,让和平永驻人间!(播放背景音乐)

七、布置作业:

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将《石壕吏》—诗用四幅画描绘出来,在班上开—个小画展大家评议一下,看谁对课文理解最好。

第14篇: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及其艺术成就。

2、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理解诗歌主旨,感受诗歌的感时伤世,忧国忧民深沉感情。

4、背诵并积累名句。课时安排:两课时

前臵作业:

1.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世称杜少陵,著作有有《杜少陵集》,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死。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2.创作背景:诗三首创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及大历二年,是诗人晚年旅居四川夔州时的作品,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写这组诗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

3.回忆所学习的有关秋天的诗句,说说你对秋天是什么感受? 4.批注三首诗歌重要的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大体内容。

教学过程

《秋兴八首》其一

一、导入:

唐代诗坛上有两颗璀璨明星,并称为“双子星座”,一个是被称赞为诗仙的李白,一个则是被尊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评价李白文章“惊天地泣鬼神”,他自己的文章又何尝不是让历史铭记。今天我们就走进杜甫,了解这颗璀璨明星。

二、杜甫生平(检查前臵作业)

三、解题

下面我们学习课文的 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秋天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为何能引发人们诸多的感怀呢?结合所学秋天诗句谈谈对秋天的感受。(解决前臵作业4) 例如曹丕在《燕歌行》中对秋天有这样一番描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秋天万物凋零,霜风渐冷,给人以苦寒之感,容易使人产生人生迟暮、功业难成之类的联想,所以“悲秋”似乎也就成了我国古代文人墨客们表达忧思愁绪的一个最佳题材。“自古逢秋悲寂寥“,下面咱们来看看杜甫是如何以秋起兴抒发感慨的?

四、吟咏诗歌,体会节奏。

1.听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提示:七律一般二四六分明(平仄),(节拍)为“二二二一”, 也可根据意义有一些变化,为“二二一二”) diāo wū sēn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yīn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jì xīn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cuī zhēn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生自由读,感受诗韵。听读过程中划出诗歌意象。

五、小组合作探究,赏析诗歌。1.本诗描绘了哪些秋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从中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明确:“玉露”——凄冷 “枫树林”——红艳

“巫山巫峡”——萧索阴森 “江间波浪”——波澜壮阔 “塞上风云”——阴沉变换 “丛菊”——开了又开 “孤舟”——孤独飘零 “寒衣”——寒冷 “刀尺声”、“捣衣声”——急切

意境:衰败、萧瑟、阴森又风云变化的悲壮意境。 【过度】有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的描写和诗人心中之情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杜甫描绘这样一幅萧森凄凉的景象是要借以表达心中怎样的情感呢? 2.请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一联诗句?并结合该诗句分析所表达出的情感。 明确:“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菊花两开说明他想回家想了两年却不能回家,悲伤之情顿生。孤,说明形单影只;故园,更令人哀伤;作者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因而作者更加思念,不知道故园是否安好?悲凉由此产生。

【补充背景】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

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在此期间,他的另外两名好友李白和高适也相继去世。作者年迈多病,孤苦无依,关心动荡时局却壮志难酬,悲伤之情更显深沉。

由是我们看出诗人主要抒发的是羁旅之愁,思乡之苦。其中最能体现情感或诗歌主旨的诗句就称之为诗眼。

3.这首诗不光是悲个人身世,还悲国运衰落,你能从文中找出依据吗?(请结合相关意象和诗句及其背景分析。

悲个人身世:玉露指的朝露,朝露生命极短,而作者此时也已50有余,人生之秋也已到来,生命也即将结束;由是可看出作者悲人生暮年。他乡丛菊两开而自己却不能回家,可见身世飘零,思念家乡。

②被国运衰落:枫树林,秋天的枫树应该是火红的,却被玉露凋伤,联系作者的经历,他经历了盛唐的恢宏,转而又由盛而衰,盛唐走向衰亡,那这种火红,暗指盛唐曾经的辉煌。“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巫山巫峡,是山是水,也暗指国家;气萧森,萧瑟阴森,也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他虽在写景,却实在写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可见作者漂泊中的社稷情怀。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愁”字,那种浓浓的愁,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六、小结

文章以秋起兴,情景交融。它不是字面上的仅仅悲秋,还悲朋友的去世、自身的贫困与报国无门的苦,最终,作者要“兴”的是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可见作者笔触之严肃,内容之博大,感情之真挚。由是相比李白诗歌的雄奇飘逸,杜甫的诗歌风格则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人们概括其为沉郁顿挫。

“春女善怀,秋士易感”,自古以来伤春悲秋的优秀作品不胜枚举,但像杜甫这样心怀天下,感时伤事的崇高品格更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要努力做一个热爱自然、心系社会、胸怀天下的热血青年。

《登高》

一.导入

登高,中国古代风俗,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饮酒,可以长寿消灾。士大夫又有登高言志、赋诗抒怀之传说,所谓“君子登高必赋”。而此时的杜甫,一介枯朽老者,“右臂偏枯耳半聋”步履蹒跚地登到高处后写了怎样一篇诗文呢?抒发什么情感呢?下我们学习《秋兴八首》同一时期之作,被誉“古今七律 1.听录音朗读,正音,划分节奏。

2.自由朗读 3.个别学生朗读 4.集体朗读 【过度】大家朗读之后,对这首诗的整体感受是什么?请用一个字来概括《登高》的感情基调?(悲)常言道触景生情,诗人看到什么样的景致出发了他的“悲情”?下面请大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三.小组合作探究

1.首联描写了哪些意象,给你什么感受?请对画面进行描述,并说说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高天”——高天底下使人感到渺小孤单 “哀猿”——让人听了十分悲伤

“清渚”“白沙”——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飞鸟”——鸟儿回旋无依,自己无家可归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营造了雄浑高远,肃杀凄凉意境。 【小结画面意境型答题方法】①找出意象②分析意象特点及其深刻含义(是否有象征意义)③分析效果(四字词概括其渲染的意境及情感、结构上的作用)

2.颔联写了几种景物?想象并分析诗人看到这些景物得感受。

明确:落木——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到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长江——一泻千里,比喻时间的流逝。颌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叶)”、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55岁(逝世前3年)、飘零流落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的杜甫来说,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落木),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长江),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也会有一种洞察规律的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前两联从哪些角度写景?

明确:

绘声绘色:风声猿啼声,沙白渚清

动静结合:鸟飞叶落流水动景,白沙清渚静静 俯仰结合:仰观云天秋风,俯看江水洲渚 远近结合:远观天边落叶,近看江水滔滔

俯仰远近声色渲染,使意象共同构成开阔雄浑的意境。

4.请从“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老年)“多病”“独登台”这些字眼中,说说诗人的多种悲情?

明确:这14个字含有八种悲情。一悲他乡作客;二悲常作客,客居之久,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 听录音朗读,正音,划分节奏。自由朗读个别学生朗读④集体朗读 【过度】大家朗读之后,对这首诗的整体感受是什么?请用一个词来概括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悲怨)写了谁的故事?(王昭君)

四、小组合作探究

1、昭君在汉元帝的深宫时,不过是个失宠的宫女,她风光出塞,做了千里草原之上最尊贵的**,对于我们今天一般人的理解而言,她应该是草原上最幸福的女人,又何来怨恨之说呢?她怨什么?你是从那些诗句中读到的?

明确:一去紫台连朔漠(远嫁异邦);独留青冢向黄昏(远葬他乡)

环佩空归月夜魂。(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 画图省识春风面(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 补充: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2、《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背景补充: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作者明写昭君之怨,表达对昭君的同情,实写自己,昭君之怨即是诗人之怨,只因千古同感,所以有同时天涯沦落人之感。

3、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①画工毛延寿的小人行径造成的: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只能通过琵琶演奏胡乐诉说着她千百年的怨恨!

②元帝的昏庸糊涂。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皇上一人受用,他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联系诗人自己即是讽刺当朝统治者不赏识人才,重用小人的昏聩无能。

4、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并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赏析首联,说说其内容及效果?

明确:①群山起伏,连绵不绝,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②起兴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③诗人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表达对其的赞扬之情。

五.小结:鉴赏咏史诗的三步骤。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2、为什么要描写古人的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3、这种态度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 六.目标检测

西施滩 (作者: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 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 似有不平声。

西 施

(作者:罗 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1、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反案,但立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

2、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

三、四句作简要赏析。

明确:

1、崔道融的诗同情西施,为西施个人鸣不平,立意较浅。罗隐的诗写出了“家国兴亡自有时”的自然规律,立意较深。

2、崔诗“浣纱春水急, 似有不平声。” (借景抒情、比喻)

刘诗“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对比、反问) 七.拓展阅读

眸 致昭君 (特七 杨娅玲)

道不明她的美/就像你说不清银河的璀璨/ 看不穿她的幽深/就像你看不尽天穹的浩瀚/有时她像星星一样灿烂/那是她对美好的期盼/有时会有一闪而过的厌烦/ 那是她对丑恶的批判/有时那纤长羽扇上满缀晶莹/许是喜悦/亦是悲伤/那坠落的一滴两滴/承载的是出嫁的无奈/还是思乡的怨绪/她是一曲怨歌/在送嫁的途中飘荡/她是一轮孤月/凄清的洒在塞外的无垠旷野/她是一汪翦水/在我

的心头荡漾

第15篇:《杜甫诗三首》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决眦(

老妪(

不胜簪(

) 泣幽咽(

邺(

)城戍(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粗的词。

(1)决眦入归鸟(

(2)浑欲不胜簪(

) (3)老翁逾墙走(

(4)犹得备晨炊(

) (5)吏呼一何怒(

(6)死者长已矣(

) 3.阅读《春望》,根据提示填空。

(1)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是:

(2)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

(3)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是:

(4)《春望》一诗中杜甫移情于花鸟,以“

”这两句表达了感时伤世的复杂情怀。

4.根据你对《望岳》这首诗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

(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的语句是: (2)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是:

(3)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是:

(4)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是:

5.阅读《石壕吏》,根据提示填空。

(1)《石壕吏》中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是 ! (2)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是: 。 (3)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是:

。 (4)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有:

(5).“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交代了那些内容 ?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参考答案:

1.zì yù zān yè yè shù liǎo

2.(1)眼角几乎要裂开

(2)简直。

(3)越过。

(4)还能够。

(5)多么。 (6)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3.(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说明作者住宿石壕村,有官吏来捉人,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第16篇: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

一、

第二单元唐诗欣赏,作者分别是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李商隐。李、杜二人是唐代诗坛最耀眼的两位明星,李白的歌行体诗歌想像丰富,比喻奇特,笔法夸张,韵律流转华美,在人教必修3编写说明中明确欣赏这些作品,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本单元所选的诗歌,情感的抒发都是含蓄的,这就需要我们进入诗人所描写的情境中细细体会。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首先要抓好朗读和背诵,比如读《蜀道难》要高亢激昂;其次要发挥想像和联想,不仅要把诗歌描绘的景物、事态还原成脑中的图画,而且要设身处地,感受诗人在此种情境中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特征。

二是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古人说“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毛诗序》)。鉴赏诗歌的情感美和形式美,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

三是抓好朗读和背诵。朗读和背诵,对于诗歌教学来说,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诗歌本来就是宜歌宜咏的,朗读和背诵,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检验理解水平,巩固理解成果。另外,对诗歌的理解,不是单纯的课堂讲解所能完成的,有时还需要学生更多社会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的参与。这样,背诵本身还具有贮存功能,可以留待诗美的缓释。

在初读感受过程中学生对本诗类别情感已有所了解,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品读诗情,学习诗法。咏史怀古类诗作本是作者借古抒情,而我们又是在品读古人诗作,其实都是在历史中穿梭,诗人在穿梭中表情,我们在穿梭中悟情。鉴于此,咏史和怀古类诗的鉴赏主要是回味的过程。回味诗之史实,了解内容;回味诗之作者,读懂感情;回味诗之感情,读透诗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把握全诗大意,体会作者情感

2、能力目标:赏析诗歌,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

3、情感目标:把握诗人借古伤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感

4、本课的教学重点:诵读指导、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5、教学难点:赏析借古讽今,怀古伤己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方法

1、史实分析法;

2、知人论世法,

3、比较分析法。

完成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目标。并且及时进行阅读训练。用高考咏史怀古类诗歌鉴赏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迁移能力。 最后以作业引导探究。

白居易云“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结合杜甫和李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目的是引发学生思考个人生际遇的不同对社会苍生的情感也不尽同,从而深刻体会“老杜爱君,事前则出以忧危,遇事则出以规讽,事后则出以哀伤”的崇高思想境界。

诚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言“教材不过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让孩子以自己的认知结构去同化,顺应文本,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把自己融入诗境。在情感的冲击中获得境界的升华,在感性的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归纳,获得一定的规律方法。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将课堂与课外,语文教学与语文学习广泛而紧密地结合起来,语文就变得生动而且广阔了,语文学习也变得深刻而且快乐了。

四、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A、理解领悟法: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B、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五、【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汉元帝年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的踏上征途,走进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之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种在历史的青冢里;唐大历年间,羁旅半生,历经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八百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

(二)、《咏怀古迹其三》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 2.内容:缅怀王昭君;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字词正音 1.注音

万壑(hè) 赴(fù)荆门 明妃(fēi) 朔(shuò)漠 青冢(zhǒng)

(四)、诗歌分析

1、朗读的时候整体感知这首诗的感情基调的词语。明确:“怨恨”

2、诗歌分析

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① :奔赴,表达群山奔赴的气势。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千山万壑写活了,它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② ①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 ②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还有古迹之意。尚:还。 明确:

1、首联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明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3、“千山万壑”如此气势豪迈的地方一般是用来写英雄出生之地,而在此却写一个柔弱的女子王昭君的出生之地,有何意味?(借高山大川之雄伟气势来衬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③一去:一旦,一经。指昭君一经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 ④紫台:指汉宫 ⑤朔漠:北方的沙漠

⑥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南,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 明确: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紫台与朔漠、青冢形成鲜明的对比,生地的荣华与死地的荒芜形成强烈的对比,衬托出悲凉的气氛。“连”字写出出塞之景,“向”字写出思汉之心。

译: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最后只留下青冢向着黄昏。

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⑦画图:汉元帝按图招幸宫人,工人都贿赂画工,王昭君自恃貌美,不肯行贿,被画工丑化,不得皇帝召见。后来汉与匈奴和亲,令王昭君远嫁,汉元帝才得知其为宫中第一美人,传说因此杀了许多画工。从这里可以看出汉元帝的昏庸,同时也可以看出诗人对此是很怨恨的。 ⑧省”:读作shěng,教材作“曾经”解。这句诗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 ⑨“春风面”:通感手法,将视觉移于感觉,写昭君容颜之美丽。 ⑩“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 “空”:徒然

明确:“ 月夜魂”与“春风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将生前的美貌与死后的月下孤魂比照着写,一状姿容秀美,一写冷月孤魂,同一个王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讽意与同情隐于不同色彩的六个字中。此句文字对仗工整,又蕴含着无穷的感慨:生前已经错过了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

译:凭借画工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容颜,昭君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

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传说王昭君在匈奴曾作怨思之歌,感叹在汉宫受到的冷遇。千年以来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心中的怨情。“千载”点出乐曲流传时间之长,以见昭君怨恨之深。

五、体会作者与王昭君情感共鸣

本首诗题为《咏怀古迹》可里面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明确: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具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华州司功。

王昭君也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远嫁异乡,流离不得归,身死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无不相似,显然作者是在怀古伤己。

因此,杜甫借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漂沦的悲苦情怀。 六,艺术技巧

1、借古讽今,怀古伤己

2、对比鲜明,对仗工整

七、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预习杜甫诗《登高》

第17篇:杜甫诗三首

目的:

1、理解两首诗的不同体裁、风格和两位诗人的人生态度。

2、在掌握全诗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语的丰富内涵。

全一课时

一、引入:

给大家朗诵一首古诗,希望喜欢。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回答问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杜甫。

(2)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望岳》

(3)这首诗的题材是什么?——五言律诗。

二、新课:

《登高》学习:

(一)作者介绍:

在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社会各个方面都发展到鼎盛时期,这个时期叫“盛唐”。在这个欣欣向荣的历史时期,唐代文学特别是唐代诗歌发展到历史上的最高峰,诗坛上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和优秀的作品。公元712年,诗坛上冉冉升起了一轮鲜红鲜红的太阳,这轮太阳姓杜,名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担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有《杜工部集》。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不仅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而且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的最高水平。他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而被称为“诗史”,正因为杜甫写出了诗史,所以人们称他为“诗圣”。他的代表作有一百多首,最有代表性的是古体诗“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他也特别擅长律诗和绝句的写作,许多作品都是千古名篇。如: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旅夜抒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一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二)诵读作品,细读注释,理解词句。

(三)作品赏析:

作为能够写出“诗史”的“诗圣”,杜甫的作品是博大精深的。他所生活的时代,正值安史之乱时期。稍有历史常识的同学都知道,发端于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诗人杜甫也深受其害,被迫流落他乡,过着有家难回的痛苦生活。所以,他的许多作品中,不仅寄寓了深沉的个人情感,而且也饱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登高》就是这些作品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首。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诗人正因为“安史之乱”而客居四川,那年他已经五十五岁,动荡的社会,飘泊的生活,已使他疾病缠身,痛苦不堪。这一年秋天的重阳节前后,他来到了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为了抒发心中这种深切的情感,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后人给予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胡应麟就曾经说这首《登高》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是毫不夸张的评价。

《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共有八句,这八个诗句,可分两个层次,前四句是写景,后四句是抒情。

1、首先我们来赏析前四句。

(1)朗读。

(2)这四个诗句描写了哪些事物?

——风、天、猿啸、渚、沙、鸟、落木、长江八种事物。

(3)这八种事物分别有什么特点?诗人分别用哪些词语来描绘它们?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

(4)在这四个诗句中,在短短28个字里,诗人就描写了八种事物,而每种事物都各有各的特征,而这些各有特征的事物很好地传达出了诗人当时的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在诗作之首,诗人就以传神之笔渲染出一种寒凉凄苦的氛围。秋天本来是容易刮风的季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曾经写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曹丕在《燕歌行》中也曾写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可见刮风是秋天的季节特征之一,而江边的风要比其它地区大得多,江边高处的风就更大,再加上诗人年老多病,当然会感到秋风特别猛烈,所以一个“急”字,很传神地写出了当时的季节特点。不仅如此,这个“急”字,还寄寓了诗人当时的深切感受。秋风本来就是凉的,而江边的秋风要比其它地方更凉,江边高处的猛烈的秋风就会特别的凉,所以年老多病的诗人站在江边高岸上当然会感到凉意彻骨。这种寒凉,不仅是身体皮肤的感觉,更是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所写的不仅仅是天凉风凉,更主要的是写诗人的心凉。

诗人站在江边高岸,抬头远望,见到的是高远的天空。本来秋日的天空往往会令人有神清气爽的感觉,但景物给人的感觉是因人的心情而异的,对于心情愉快的人来说,秋日的天空是令人神清气爽的,而对于一位被国难家愁所困扰,同时又疾病缠身的诗人杜甫来说,秋日的天空却显得那么高不可及、空空荡荡。所以一个“高”字,就写出了诗人心中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孤苦无助的凄凉心境。

夔州一带多猿,鸣声凄切,曾经有过这样一首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所以诗人在此写到了猿啸,并且用“哀”字来描写,一个“哀”字,不仅写出了猿鸣的特点,而且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心中的浓浓哀愁。

再来看第二句“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句紧承上句,继续描写诗人站在高处所见到的景象。“渚”是江中的沙洲,站在高处朝下看,水中的沙洲显得既小又空,在萧瑟的秋风中给人一种凄清之感,所以说“渚清”。

接下来诗人由沙洲自然写到了沙子,在描写沙子的色彩时,作者用了一个“白”字。从色彩学角度来看,蓝白黑之类的色彩属于冷色调,这种冷色调的“白”沙,与前面的“清”字一起构成了一幅苍凉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那种沉郁的情感。

然后,诗人又抬起目光,看到了在江上飞动的鸟。由于风大,鸟在风中飞得非常吃力,所以用“回”,回旋地飞。如果我们联系到诗人当时的艰难处境,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要写到“鸟飞回”了。为什么呢?因为在风中吃力地盘旋的鸟,让诗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艰难处境。在这里,鸟已经不是鸟了,而成了诗人的化身。鸟飞倦了可以归林,而到处飘泊的诗人却因为战乱而远离家乡,有家难回,这怎能不让人感慨万端呢!

下面我们看第三四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两个千古名句,这两个千古名句,使作品的意境在前两句所描绘的凄清氛围的基础上变得悲壮、变得苍茫、变得壮阔起来。在这两个诗句中,“无边落木萧萧下”,写山景,“无边”写落叶之多,“萧萧”写落叶之声。在秋风中纷纷飘落的黄叶,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而身心交瘁的诗人更不能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当诗人想到,在这动荡不安的社会中,自己也将要象这随风飘零的黄叶一样,结束这短暂的一生,这样的联想是多么的悲凉啊。在下一句中,诗人由写山景,又转为写江景,“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尽”呼应前面的“无边”,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滚滚”呼应前面的“萧萧”,写出了江水的滔滔气势。而这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不能不让人既联想到时光的易逝,又联想到时间的永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就像长江中的水滴浪花,很快就会消失,而永远流淌不止的整个长江,又多么像永恒的时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短暂的人生,在永恒的时间面前越发显得短暂,两相比较,就更让人感慨万端了。

这两个诗句,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是因为这两个诗句悲凉而不哀怨,感伤而不消沉,很好地表现了杜甫的诗歌风格,那就是苍凉、雄浑、沉郁、悲壮。

以上四句,是诗歌的第一个层次,这个层次重在描写景物,写得情景交融。

2、第二层次:

接下来我们赏析第二层次。

(1)朗读。

(2)在这一层中,诗中由描写眼前的景,转为抒发心中的情。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个字,但意思却十分丰富,宋代的罗大经曾说这两句话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万里”,这两个字写出了距离自己故乡之远,身在万里之外,远隔千山万水,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这是第一层意思。 “悲秋”,这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秋天,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中往往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所以屈原的弟子宋玉在《九辨》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宋代的柳永在《雨霖铃》中也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而清代的曹雪芹在《秋窗风雨夕》中则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假如我们再联系诗人杜甫所处的时代和四处飘泊的经历,就能够体会出“悲秋”中这个“悲”字的沉甸甸的份量。这是第二层意思。

“作客”,诗中的作客,不是到别人家里当客人,到别人家里当客人,应写成“做客”,诗中的“作客”是寄居他乡,而寄居他乡的人,当然难免会有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在秋天就会更加浓烈。这是第三层意思。

“常”,在“作客”前,加上这一个“常”字,说明什么?它说明在诗人的一生中,经常要到处飘泊,四处流浪。如果说“作客”他乡,已经让人心怀愁绪的话,那么“常作客”就更令人倍感凄凉。这是第四层意思。

“百年”,不是说一百年,也不是像书上注释那样是一生,而是指“暮年”也就是老年。当时作者已经五十五岁了,这么大年纪还在外飘泊,这就不能不让人非常感伤。这是第五层意思。

“多病”,在多年的飘泊生活中,诗人身患多种疾病,一个身体多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呢。这是第六层意思。

“登台”,诗人登上高台所见到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凄苦悲凉的景象,让诗人心中产生了无限感慨,再联想到时局的动荡不安,联想到自己的一生遭遇,心情就会更加沉重。这是第七层意思。

“独”,在“登台”前面加一个“独”字,就使“登台”更加悲凉。在传统的重阳节到来之际,诗人既不能会亲访友,又不是举家齐登,而是独自登高,那种孤苦无助之感,可谓是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第八层意思。

大家看只有十四个字,却能够写出八层意思,除了杜甫还能有谁写得出?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两个诗句中,这八层意思不是并行排列在一起的,而是融合在一起,叠加在一起的。它描绘出这样一幅景象:一位年过半百,远离家乡,多年飘泊在外,疾病缠身的老人,在一个冷风萧瑟,落叶飘零的秋天,孤单单一个人,登上江边的高台,面对着滚滚江水,慨然长叹。此情此景,多么悲凉。只有一层意思已经十分沉重了,两层意思加起来就更加沉重,更何况是八层意思呢?所以这两个诗句,就使诗人那种十分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为了使这种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更充分的表达,诗人在接下来的两个诗句中,对自己当前的处境又进一步做了具体揭示: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两个诗句的含义也是十分丰富的。其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是承接“万里悲秋常作客”,正是因为社会动荡,诗人才远离家乡,常年在外飘泊,正是因为常年在外漂泊,所以才感到生活的艰难,这是一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的艰难,才有了心中的“苦恨”,这是第二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艰难,心中苦恨,所以头发才变得花白,才有了“霜鬓”二字,而一个“繁”字,则写出了白发之多,这是第三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艰难,心中愁苦,再加上身体衰老多病,所以诗人才越发觉得潦倒不堪,这是第四层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正需要借酒浇愁,好来个“一醉解千愁”,可是又偏偏因为生病而刚刚戒了酒,心有万千愁绪,而又无法排解,这就更令人愁苦不堪,这是第四层意思。而诗歌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诗人似乎还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要向世人诉说,但却又不说了。人在忧愁苦闷的时候,如果能够向人尽情诉说,或许可以排解一些苦闷,而诗人却不说了。不是不想说,也不是不能说,而是心中的愁苦太多太重,说也说不完,诉也诉不尽,所以索性不再说下去了。这就为读者的进一步体会,进一步感受留下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三、小结:

《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这首诗之所以被人看作是古今律诗的压卷之作,除了因为内容的丰富深沉外,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成就:

一是对仗工稳,音调铿锵。胡应麟曾说这首诗“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八个诗句,两两相对,非常自然、工整,这种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给人一种神清目爽的对称美,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诗中所用词语,声调和谐,韵律流畅,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如三四两句。

二是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变化,而又相互照应。作品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

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

二、四两句相承接,都写江景。而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洲诸)。

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

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却一气呵成,形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只有诗圣,才会写出如此精品,下面我们把这首精品背诵一遍。

四、作业:

《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目的】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怨恨)

四、赏析诗歌

【点拨之一】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 写什么?(写景) 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点拨之二】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讨论】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点拨之三】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

【明确】“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 “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讨论】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点拨之四】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点拨之五】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点拨之六】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 “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

【点拨之七】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五、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六、归纳寓意

【点拨启发】《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1、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略)

2、讨论、归纳。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七、迁移扩展

同样是“昭君出塞”的事迹,杜甫笔下的昭君是一个把“出塞”引为一生憾事、满腹“怨恨” 的昭君,而在史学家翦伯赞和剧作家曹禺笔下,昭君却成了一个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而义无反顾、欣然前往的巾帼英雄。请思考:

若以“由昭君出塞想到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你打算选取什么角度来写?

1、学生思考讨论。(前后四人一组,选代表发言)

2、教师朗读例文:《美女赌江山》(原载《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

八、课外作业 :将上面的话题作文扩展成文。

第18篇: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教学目标

1.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 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诗人简介

1.生平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工部,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有“诗圣”之誉,其诗有“诗史”之称。

在内容主旨上,杜甫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

2.作品

杜甫一生写了许多诗,现存一千四百多首,收集在《杜工部集》里。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登岳阳楼》等。

二、关于《秋兴》组诗

1.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伴同家族,离开成都,乘舟沿江东下,先是寓居夔州,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后转徙于湘鄂之间。公元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2.题解

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秋兴》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秋兴》第一首,是组诗领起之作,八诗之纲领。(《读杜心解》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三、赏析课文

1.理解词语

①玉露:白露。

②凋伤:使草木凋零衰败。

③萧森:萧瑟阴森。

④兼天:连天。“兼”,连的意思。

⑤塞上:这里指夔州的山。

⑥两开:第二次开放。这里是指第二次看到。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时光流走。

⑦接地阴:风云盖地。

⑧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⑨系(jì):系舟上岸。

⑩寒衣:冬天的衣服。

⑾催刀尺:赶裁新冬衣。

⑿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这里是捣布,把布捣平整后用来裁剪衣服。砧(zhēn),捣衣石。

2.翻译全诗

玉露凋伤枫树林,——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巫山巫峡的气象满目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峡中的江水波涛滚滚汹涌连天,

塞上风云接地阴。——塞上风云漫卷密布天地一片阴沉。

丛菊两开他日泪,——秋菊已开两度回想他日再流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孤舟靠岸系绳也系着我游子的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深秋季节处处都在为游子征夫赶制寒衣,

白帝城高急暮砧。——傍晚白帝城头传来急促的捶布声。

3.诗歌评析

①首联短短14个字里,那满目衰飒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气,使人的悲凉心绪油然而生,给全文奠定了一个悲凉之基调。这里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②颔联用互文手法,紧承首联“气萧森”语意,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阴云匝地。这里老杜明写对江间波浪、塞上风云的感知,实写老杜对时局的担忧: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可谓一石二鸟,巧妙之至。

③颈联转入了对自己身世的感伤,倾诉思乡衷曲。借一个“泪”字托出焦灼无奈的思乡之情;用一个“孤”字传说出漂泊无依的苦况。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表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

④尾联写户户捣布声,家家催刀尺,赶制棉衣已成必然。对国事的担忧,对家人家乡的思念。古时候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戌边的将士制作寒衣,因此捣衣(这里是捣布,把布捣平整后用来裁剪衣服)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这里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对家人家乡的思念。

四、总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交汇,浑然一体。

1.主旨意境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2.艺术技巧

①情景相生,融汇无间,情因景生,景因情活。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和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全诗,首联写秋色秋气,颔颈两联托秋起兴,感世伤己,尾联绾合景色人事,缝合之细密,结构之谨严,无以复加。

②语言练达,句法奇异,对偶工稳,文气流荡。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该诗更是如此,如:

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

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

最为突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又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盼东归故园,然而心愿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一语双关:“丛菊两开”既谓花开有时,又见出时光流走;“一系”既伤归乡无期;又见出人迹滞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全诗感世伤己,感情悲凉,透出的是“沉郁”;声韵铿锵低回,似水流冰下,凸显的是“顿挫”。

五、背诵全诗。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www.daodoc.com/Health/gaoyi/52774.htm

第19篇: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感受诗歌主旨思想。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了解历史人物,关注历史人物,思考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赏析诗歌,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沉鱼是形容西施之貌,西施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相传西施在溪边浣纱时,水中的鱼儿觉得西施太美丽了,都自行惭愧地沉到水底不敢出来。所以西施才的此称号。

落雁是指昭君。昭君出塞之时,想到此生即将远离故土,不禁心中悲切,于是拨动琴弦,奏起了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悲壮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 的代称。

闭月是指貂蝉。传说貂蝉午夜拜月时,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

羞花是指杨贵妃。传说有一次,她和宫女们一起赏花,无意中碰着了含羞草,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宫女们都说这是杨玉环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从此以后,“羞花”也就成了杨贵妃的雅称了。(当然,现在想来,杨贵妃即使足够美貌,也不会让花羞于抬头,只是因为她恰巧碰到了含羞草,所以才会得此美称。)

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同时,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了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

二、《咏怀古迹》五首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熟悉语词,诵读并背诵诗歌

1.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2.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喻今,或借古讽今而写的诗歌。简单说就是借古人古迹来抒发自己的胸怀。(以历史为题材的诗歌,有很多种名称,如述古、怀古、览古、感古、古兴、读史、咏史等,有的还直接以被歌咏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标题)

四、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并说说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

明确:主旨落在\"怨恨\"二字,“一去”,是怨的开始,“独留”,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

明确:这是是一首怀古诗(咏史诗),怀古伤己,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来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五、赏析诗歌

首联——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这里用一个“赴”字,就表达出群山奔赴的气势,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壮丽。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本来是用来烘托生长英雄的地方,诗人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评析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

地杰人灵,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且不平凡的女子。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作者在此咏江山之奇绝是为了烘托昭君之奇美。此外,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就说明了昭君在作者的心目中的地位绝非一般,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那雄伟的山川已经是昭君坚强的性格的象征了。所以作者写群山万壑一齐奔赴昭君村,其实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

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写昭君本人,形成生地和死地的对照。这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清人朱瀚《杜诗解意》)“黄昏”一词在这里,不仅是指时间,似乎更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漠漠无边的黄昏天幕。“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据传塞外草白,唯昭君墓上草色常青,故称“青冢”。“紫台”与“青冢”的色彩对照,“朔漠”与“黄昏”的意境渲染,营造出浓浓的悲凉萧瑟的氛围,透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轻轻两句,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和沉重之感。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

颈联——由咏史转向了抒情与议论,揭示了昭君悲剧的根源: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抱恨天涯,葬身异域的悲苦命运。

这两句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空归”一词,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寓诗人的同情。“月夜”二字则传神地渲染出魂归时凄凉清冷的环境气氛。“春风面”、“月夜魂”,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比照着写。一状姿容秀美,一写冷月孤魂。同一个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讽意与同情隐于色彩不同的六字之中。两句因果相生,明暗相伴,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当然,诗人写昭君,也是写自己。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尾联——正面写昭君的怨恨,点明全诗主旨。

这首诗的主旨是写昭君的——“怨恨”。并未直接写她的怨恨,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来引出——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一怨 :有倾国倾城之色,入宫却不得宠幸。二怨 :远嫁异域,怀念故土,却生不能归,最后将感情推向高潮。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

昭君虽死,其怨难平,千年以来,胡地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怨恨”,就是怨自己远嫁,恨汉元帝无知遇之恩。“千载”,则点出乐曲流传时间之长,以见昭君怨恨之深。此耳杜甫亦借琵琶之怨表明对朝廷的不滿, 杜甫的一生境遇与昭君相似, 所以昭君的不幸, 正是杜甫的不幸; 昭君的怨, 正是杜甫的怨。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杜甫西入长安,羁留十年,终于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而触怒唐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杜甫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我们设想一下,此时杜甫心中会是何感受? 无辜被贬,心中当然怨恨。 身为臣子,即使心中有怨,也不能明说。所以便借昭君之事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怨恨。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昭君和杜甫都是因为什么名留史册的?

昭君——美貌,是一个(绝代佳人),而杜甫则是凭借他的满腹才华(才华横溢)。

二人的遭遇又有何相似之处?

昭君的美貌不被其他人所容,(入宫见妒),而杜甫的才华则被其他臣子所嫉妒,(入朝见妒)

昭君因元帝的(画图省识)而(远离汉宫),而杜甫则因皇帝的(不分忠佞)而(无辜遭贬)。

二人的结局又有何相似之处?

昭君在汉宫时,因为奸佞小人的从中作梗,得不到皇帝的宠幸,远嫁塞外,死后也没有归葬故里(身死异国),最终只能(环佩空归);诗人自己也是因为忠贞于朝廷而遭到排挤,以至于“(飘泊西南)天地间”,诗人身在夔州,虽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时局动荡不安,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加上时局的动荡不安,仍是(有家难归)。 诗人已有55岁了,“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但他不敢怨君,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由此可见,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是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是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千载之怨,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六、归纳主旨意蕴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诗歌的主旨实际上是咏古迹以感己怀。虽表面写昭君的“怨恨”,写昭君生于长江美域,殁于塞外荒漠,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无处不相似。显然作者在怀古伤己,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主旨: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七、小结艺术技巧

1.借古讽今,怀古伤己。

2.对比鲜明,对仗工稳。

第20篇:25 杜甫诗三首教案

25 .《望岳》《春望》

朝阳中学

林巧苏(校公开课)

2016.10.24 目的要求:

1、了解两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河山,培养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让学生感受诗人忧时忧国思家的感情。激发学生对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诗歌的名句,感受诗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1.名句的赏析。

2.两首诗歌风格的比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案

1.给加粗字注音。

(1)岱宗夫如何 岱(dài )

(2)决眦入归鸟 眦(zì ) (3)白头搔更短 搔( sāo )

(4)浑欲不胜簪 簪(zān ) 2.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1)造化钟神秀 钟:聚集

(2)阴阳割昏晓 阴:山的北面

阳:山的南面 (3)会当凌绝顶 会当:终当、终要 凌:不尽 (4)浑欲不胜簪 浑:简直 (5) 荡胸生曾云 曾:通“层”

3、了解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祖籍襄阳,是唐朝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他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由于真实再现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因而被称为(“诗史”)。他的创作过程分四个时期。第三个时期是战乱流离时期。这时期间,代表作有《春望》《三吏》《三别》。

4、了解《望岳》写作背景 《望岳》

《望岳》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诗人开始了“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5、了解〈春望〉写作背景

1 《春望》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政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丹和美村,去投奔肃家。途中被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玩忽卑职,未被囚禁。《春望》写于757年的三月,足他逃离长安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作家作品简介

三、教学《望岳》

1、准确读:读懂内容

2、自由读:读出理解

赏析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精彩读:读出胸襟

4、主题与艺术特色

四、教学《春望》

1、整体感知读

赏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品味情感读

3、主题与艺术特色

五、比较两首诗的不同风格

六、对联小结,当堂背诵。

七、布置作业

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