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25 杜甫诗三首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2:01: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5 杜甫诗三首

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及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3、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过程和方法目标

1、掌握一些古诗朗诵的常识,读出节奏,逐步提高诗歌朗读水平。

2、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学习《望岳》,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学习《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畜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东岳泰山(1532米),位于山东泰安市。西岳华山(1997米),位于陕西华阴市。南岳衡山(1512米),位于湖南长沙以南的衡山县。北岳恒山(2017米),位于山西浑源县。中岳嵩山(1440米),位于河南登封市),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二、简介作者。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三、范读课文,强调字音、字形。

望岳

岱宗/ 夫如何,齐鲁/ 青未了。 造化/ 钟神秀,阴阳/ 割昏晓。 荡胸/ 生曾云,决眦/ 入归鸟。 会当/ 凌绝顶,一览/ 众/山小。 (本诗是一首古体诗,不是律诗)

四、整体感知。

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俯视。)

五、翻译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由于大自然的偏爱,给了这儿神奇秀丽的景色,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

层层云升腾,心胸荡然,极力张大眼睛把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俯瞰群山会是多么渺小!

六、理解此诗的意境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设问起句,写意中遥想,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境。“岱宗”,即泰山。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称为岱宗。“夫如何”,到底怎么样呢?“夫”,在这里无实在意义。接句自问自答,以夸张手法,极写“齐鲁青未了”的气势,放眼望去,一片青翠苍都,绵延不绝。“齐鲁”,春秋时两诸侯国,后用为该地域的简称。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青未了”,形容泰山山脉绵延深远,青翠苍都,从齐到鲁看不到尽头。这一句是远望,摹写泰山卧齐鲁大地,突出了岱宗的雄伟宏阔的气势。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三四句以南北分割“昏晓”的景象写泰山高耸云端、万仞摩天的高伟雄俊。这里是近望,赞叹大自然把天地间的神奇秀美的景色都聚集在泰山了。泰山的山峰把世界分成两大部分:阳坡是睛朗的清晨,山后仍是沉沉的暗夜。这奇伟壮观的景象真是鬼设神施,造化所钟。“造化”,指天地自然。“钟神秀”,天地间神奇秀美皆聚泰山。“钟”,聚集的意思。 “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这两句是想像之辞。诗人由远望、近望进而想到泰山气象万千,云气层生,一定会震荡人们的心胸。使之豁然开朗;站在泰山之上,眼光也会更加敏锐,连一掠而过的归鸟也收入眼底。这两句写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荡胸”,心头涤荡,胸襟为之开豁。“荡胸”,句的意思是,山上层云叠起,冲击涤荡着心胸,胸襟为之开豁。“决眦”,眼睛睁大,眼角欲裂,形容极力张大眼睛。“眦”,眼框。“入”,收入眼里,看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结尾两句写有望岳而引起的决心。因泰山之雄伟而引出一览无余而后快的心绪,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会当”,应当,一定要。“凌”,登临,登上。“绝顶”,最高峰。“览”,俯视的意思。这两句既写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能开阔读者的眼界和心胸。

七、诗歌赏析

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末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顸,一览众山小)。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八、了解艺术特色

这首诗歌以一“望”字统摄全诗,结构严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有直接描写的自然景物,有诗人赋予的象征意义;描写、抒情、议论兼而有之;炼字炼句,正应其“语不惊人死不休”之论。请同学们深入研读,精心赏析。

首句设问,极言诗人初见泰山时兴奋不已,竟不知如何描绘,令人顿生悬念。次句作答,总写泰山地域广阔,以上远望。

三句虚写,表面写造物主独钟泰山,赋以神秀之气,而实际上抒发了诗人内心感受,对泰山赏慕有加。四句实写,极尽夸张之能事,写泰山山势之高峻。以上两句近望。

五六句亦景亦情,情由景生。诗人的胸怀随泰山之云雾缭绕而激荡,眼界因极目仰望而为之开阔。以上两句细望。

七八句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句,深化主旨:不止于望岳、登山而已,也表达诗人誓欲大展宏图于未来的雄心壮志。以上两句是诗歌的象征意义。

“钟”字拟人,写泰山独享“神秀”之天赋,也表现了作者的爱慕之情。“割”字,突现南阳北阴之景色,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跃然纸上。

九、进一步感悟作者情感

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你还能联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诗句?(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十、拓展延伸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十

一、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望岳》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现代诗人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一句话,在那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年代,诗人艾青借助一个鸟的形象表达自己对祖国对民族的爱。就在几千年前,同样是在战乱的环境中,同样有一位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对民族的爱。今天,我们就穿过历史的烟云,回到唐朝,去走进这位诗人,去感知一种苦难,体验一种伤痛。那就是杜甫的《春望》这首诗。

二、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诗人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后,不顾安危投奔而去,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此时杜甫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三、律诗

1、特点

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就开始出现广义五律,武周年代沈佺期、宋之问定型狭义七律,其成熟于中晚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超过8句,即10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

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仗。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律诗通常押平声韵;第

二、

四、

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广义律诗允许失粘,狭义律诗不允许失粘。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广义律诗的包容度很大,它允许拗格存在,允许三仄尾。如崔灏的《黄鹤楼》就是典型代表。

2、形式

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①每首限定八句: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

②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③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

④每首中对仗联可以多到三联、也可以少到一联,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

3、各联

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第一联(第1,2句)称“首联”(或起联),第二联(第3,4句)称“颔(hàn)联”,第三联(第5,6句)称“颈联”,第四联(第7,8句)称“尾联”(或结联)。律诗的容量比绝句增加了一倍,所以可写更多的事或景,可抒发更多更细致的情感。“它散中有整,常中有变,对仗工整,内容充实”;“五律显得简短,朴直,有力,七律显得畅达,悠扬,纡徐。律诗既讲平仄,押韵,又讲对仗,故写作较难。

4、格律律句 五言的基本句型是:平平仄仄平或 仄仄平平仄

这两种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谓平起平收,仄起仄收。我们若要制造点变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变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除了后面会讲到的特例,五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七言诗只是在五言诗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四、范读,划分诗歌朗读节奏。

春望

国破/ 山河在,城春/ 草木深。(首联) 感时/ 花溅泪,恨别/ 鸟惊心。(颔联) 烽火/ 连三月,家书/ 抵万金。(颈联) 白头/ 搔更短,浑欲/ 不胜簪。(尾联)

五、合作研读,品味意境,交流感受。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城:国都指长安

破——形容国都沦陷,城池残破 深——形容荒草丛生,满目凄凉

译文: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引导学生想象:和平年代繁华的国都是一番什么景象?(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街上是比肩接踵,集市上是人声喧哗,一派繁荣的景象。)

对比——而今,叛军占领的长安城只见草木不见人,人到哪去了?(被抓、被杀、逃难)

提问:面对人烟稀少、杂草丛生的长安城,诗人的心情如何?哪句诗最能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感叹 溅泪:落泪 恨:悲伤 惊心:心惊、害怕

译文: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提问:花香鸟语是最美好的事物,能够给人带来愉快的心情,但诗人却为何对花落泪、闻鸟惊心呢?

关键在于两个词时——为*时局而感伤别——为生离死别而激愤,因为作者此时心情感伤、激愤,再美好的事物也不能给作者带来愉悦的心情,所以……

提问:在这样动荡的年代,在这样“恨别鸟惊心”的年代,诗人最盼望的是什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烽火:战火 连:连续

三——复数,几个月 抵:值,相当

译文:战火连绵,久久不息,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质疑:薄薄的家书怎值万两黄金呢? 亲人的平安,亲人的健康比万两黄金还珍贵。

提问:诗人盼啊盼,他多么希望战乱早日平复,他多么希望得到一封报平安的家书啊。他盼到了什么程度?——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头:白头发, 搔:抓 短:稀疏 浑:简直

胜:禁不住(“胜”在古代读作shēng)簪:簪子(注意写法) 译文: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当时杜甫年纪45岁,同学们认为杜甫年纪大吗?没错,不大,45岁正直壮年,可是诗人已经满头白发,这是为什么啊?没错,因为杜甫他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忧国忧民,为祖国,为百姓白了头发,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杜甫是怎样一位人呢?总结:爱国,眷恋亲人。

六、主题探讨

全诗通过写作者春天望见的长安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眷恋亲人的感情。

七、合作探究,体会诗歌修辞手法

1、反衬手法,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答:“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用反衬的手法突出战乱给祖国,人民带来的伤害。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拟人对偶

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夸张

八、作业布置

背诵默写《春望》

第三课时

石壕吏

一、导入:

古今中外的一场场战争,都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公元758年,中国大地上狼烟四起,正爆发着安史之乱,唐王朝为补充兵力,强行抓人当兵。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亲眼看见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他十分的忧虑和愤慨,于是用他“史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战争中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创造了两组诗组“三吏”、“三别”。今天,我们就借他的一首叙事诗《石壕吏》,走近杜甫,共同感受他忧国忧民的真情脉动。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朗读节奏

石壕吏

暮投/ 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 一何怒,妇啼/ 一何苦! 听妇/ 前致词:三男/ 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 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 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 无完裙。老妪/ 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 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 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 老翁别。

2、注音

吏:lì 邺:yè 戍:shù 咽:yè 妪:yù 泣:qì

3、诗歌写了一件什么事?

主要叙述了官吏夜晚来捉人,连衰老的老妇人也被抓去服役的惨事

4、诗中交代的时间、地点、事件分别是什么? 暮、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5、诗中主要人物是有哪些? 官吏、老妇

三、赏析课文

一、二段

第一自然段: 暮:傍晚、黄昏。 投:投宿。 夜:晚上。

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看:应付。

1、翻译:

傍晚的时候投宿在石壕村这个地方,有差役晚上到这儿来捉人。老头子越过墙逃跑了,老太婆打开门出去应付。

2、诗中为什么不说招兵或征兵,而要说是“捉人”?前面加一个“夜”字有何作用?

“捉人”一词在如实描绘中寓有揭露批判之意用一个“夜”字作“捉”的时间状语含义就更丰富了。

3、面对官吏来捉人,老翁、老妇分别有怎样的举动?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段解:这一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点明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几句话就将矛盾展开,为下文老妇致词营造了紧张恐怖的气氛,交代出了老妇致词的由来。这几句写的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自然段:

呼:大声吆喝。 怒:愤怒。 啼:啼哭。 苦:凄苦。

1、翻译:

官吏吆喝得是多么的愤怒,老妇啼哭得是多么的凄苦。

2、官吏与老妇的“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反映出了什么? 两组词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反映出官吏与老妇之间的尖锐矛盾。 段解:这简单的两句总写了官吏进门时的横暴凶残和老妇的悲伤痛苦,揭示了鲜明的阶级对立和惨重的阶级压迫。

四、作业布置

试赏析课文

三、四段

第四课时

一、导入

二、赏析课文

三、四段

第三自然段:

致词:古义,对„„说话。今义,指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的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的话。

1、翻译:(我)听到老妇上前对(官吏)说话。戍(shù),注意与戊(wù)、戌(xū)的区别。

新:指最近。

翻译:三个儿子都到邺城去防守了,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有两个儿子最近战乱中死了。

且:暂且。

翻译:活着的人暂且苟且活着,死的人永远逝去。 室中:家中。 出入:出去进来。

去:离开,这里指改嫁的意思。

裙:古义,泛指衣服,今义,专指裙子。出出入入没有完整的衣服。

翻译:家中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个吃乳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家,但进进出出没有完整的衣服。

虽:虽然。 衰:衰弱、衰微。 备:准备。

翻译: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允许我今晚跟丛你一起回营去。赶紧应征河阳需要的劳役,还能够赶得上准备早炊。

2、在老妇致词的内容中说了几层意思? 三层战争惨烈、家境困难、自请服役

段解:这里借老妇的口述,紧扣“怒”字和“苦”字展开情节,写出了这一家人的悲惨遭遇,控诉了封建官吏的凶暴和冷酷。

小结:从“吏呼一何怒”到“出入无完裙”这一部分都是老妇在自诉不幸,痛苦的诉说着自己的苦,是这个故事的一个发展过程。从“老妪力虽衰”到“犹得备晨炊”这里写的是老妇被逼无奈,为保家人平安,自请服役。同时将这个故事推向了高潮。老妇自诉不幸和自请服役都是老妇“致词”的内容

第四自然段: 夜久:到了夜深。 绝:停止了、消失。 如闻:好像听到。 登:踏上。 前途:前行的路途。

1、翻译:

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也已经消失了,但好像听到低声哭泣抽咽。天亮后我继续赶前面的路程,只能与逃走回来的老翁告别。

2、“夜久”一词说明了什么?

反映出老妇一再哭诉和官吏百般逼迫的漫长过程。

3、“如闻”二字可以看出诗人此时在干什么?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诗人并未睡觉,而是在仔细的倾听对老妇一家的同情之情

4、从“独与老翁别”中“独”字可以看出什么? 老妇已经被捉走,流露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5、从“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这两句可以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诗人那种难言之痛和吞声之苦。

段解:这几句写老妇被捉走后家庭的凄惨景象。儿媳泣不成声,出入无完裙,诗人最终只能和逃跑归来的老翁作别。老妇被捉,诗人独与老翁作别是老妇致词的结果,同时将故事推向了尾声,写的是故事的结局。通过作者从“夜久”到“天明”的感受,进一步表现诗人对战争的怨愤和对人民的同情。

三、分析主题思想

这首诗是书写民间疾苦的叙事诗。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四、思考问题: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老妇的致词,在写老妇致词时诗人采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

藏问于答、明暗结合概括出了双方的矛盾,虽然没有直接写吏的蛮横凶暴,但是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了。

五、作业布置

背诵全文

25 杜甫诗三首教案

25 杜甫诗三首 教学设计 教案

25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 教案

25  杜甫诗三首教案
《25 杜甫诗三首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