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书愤教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13 21:03:47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书愤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陆游及其作品。

2、理解作品内容,进一步学习和巩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3、体味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1、学习和巩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2、理解作品内容,体味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语)这是每一个爱国人士的情怀,几乎他的每一首诗歌都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下面我们从他的《书愤》中一起感悟这份情怀。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1、学生回顾陆游,教师补充。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自幼好学不倦,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20岁时与唐琬结婚,后被其母强行拆散。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29岁时,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应锁厅试,名列第一,因居秦桧孙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竟在复试时被除名。后得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和蜀州、嘉州、荣州代理通判、知州等职。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淳熙五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在江西任上,当地发生水灾,他“草行露宿”,亲到灾区视察,并“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不料却因此触犯当道,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陆游在家闲居6年后,又被起用为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淳熙十五年,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不久,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次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

2、背景介绍

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三、整体感知诗歌

1、学生自由背诵诗歌。

2、学生结合下面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四、具体赏析诗歌

1、学生齐读诗歌,思考:诗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学生思考、明确:诗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白发苍苍,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报效祖国、收复中原的英雄形象。

2、提问:陆游诗作的特点,“多豪丽语,言征发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写出来加以分析。

学生讨论后,明确:“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运用典故,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可以想见他当年投身战斗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3、文中还有哪里运用了典故? 明确:塞上长城:运用宋文帝杀檀道济的典故,比喻自己保家卫国的理想。而“空自许”却写出了这个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

4、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了哪些情感?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学生讨论后明确:报国无门,功业无成的感慨。文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对比,“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对比,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对比。

5、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思考后明确: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涵着豪壮的情怀。

五、谈谈本文的艺术特色

1、运用典故。

2、对比。

六、总结

梁启超评介陆游说:“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过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七、探讨课后思考练习题

八、布置作业

1、背诵本诗

2、完成导学测评

(五)一:陆游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译文】:

柔软光滑细腻娇美的玉手,频频的斟着美味的黄縢老酒。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满杯酒像是一怀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遥想当初,只能感叹错,错,错。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得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红,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永远相爱的誓言虽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遥想当初,只能感叹莫,莫,莫。 陆游与表妹唐婉本恩爱夫妻,感情甚笃。但因陆母卜喜欢唐婉,终被迫休离。后二人各自婚娶。十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独游沈园与唐婉邂逅。唐婉以酒肴款待,陆游感伤万分,惆怅不已,随即在园壁上题下此词,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眷恋相思之情和无尽的追悔悲愤。唐婉读后百感交集,含泪和词一首:

《钗头凤》唐琬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注:唐琬,原是陆游的妻子,后因陆母反对而分开。陆游独游沈园,无意中遇到唐琬和她的丈夫赵士程,不由感慨万分,写下了著名的《钗头凤》一词。唐琬看后,失声痛哭,回家后也写下了这一首《钗头凤》,不久就郁郁而终了。他们二人大概是“有缘无分”最典型的例子了。

【译文】:

世情轻薄,人情可恶,黄昏中下着雨, 打落片片桃花.晨风干燥,吹拂面庞,泪痕却犹残留。我喃喃自语地独倚斜栏,想用笺纸写下心事寄给你。却是难,难,难。 今时不同往日,人事皆非,身染重病的我常觉得自己像秋千的绳索那般晃荡无凭。听着远方的角声,心中生起寒意,夜已经快过去了。怕人询问, 我忍住泪水, 在别人面前强颜欢笑。辛苦伤心地瞒!瞒!瞒!

此后郁郁寡欢,怏怏而卒。二词绝望凄楚,缠绵悱恻,感人至深,荡气回肠,催人泪下,唐词尤甚。四十年后,陆游沈园重游,含泪写下《沈园》,以纪念唐婉: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其中不乏刻骨铭心的眷恋与相思,也充满不堪回首的无奈与绝望,真是荡气回肠,震烁人心。

诗词--赏析

这首词写的陆游自己的爱情悲剧。 陆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氏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结婚以后 ,他们“ 伉俪相得”,“ 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不料,作为婚姻包办人之一的陆母却对儿媳产生了厌恶感 ,逼迫陆游休弃唐氏。 在陆游百般劝谏、哀求而无效的情况下,二人终于被迫分离,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之间也就音讯全无了。几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山阴(今绍兴市)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氏邂逅相遇。唐氏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陆游见人感事,心中感触很深,遂乘醉吟赋这首词,信笔题于园壁之上。

全首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的这次相遇,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发了词人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 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意思。 开头三句为上片的第一层,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

虽说是回忆,但因为是填词,而不是写散文或回忆录之类,不可能把整个场面全部写下来,所以只选取一个场面来写,而这个场面,又只选取了一两个最富有代表性和特征性的情事细 节来写 。“ 红酥手”,不仅写出了唐氏为词人殷勤把盏时的美丽姿态,同时还有概括唐氏全人之美(包括她的内心美)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密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与幸福。

第三句又为这幅春园夫妻把酒图勾勒出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背景,点明了他们是在共赏春色。而唐氏手臂的红润,酒的黄封以及柳色的碧绿,又使这幅图画有了明丽而又和谐的色彩感。 “东风恶”几句为第二层,写词人被迫与唐氏离异后的痛苦心情。上一层写春景春情,无限美好,到这里突然一转,激愤的感情潮水一下子冲破词人心灵的闸门,无可遏止地宣泄下来 。“东风恶”三字,一语双关,含蕴很丰富,是全词的关键所在,也是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症结所在。本来,东风可以使大地复苏,给万物带来勃勃的生机,但是,当它狂吹乱扫的时候,也会破坏春容春态,下片所云“桃花落,闲池阁”,就正是它狂吹乱扫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因此说它“ 恶”。然而,它主要是一种象喻,象喻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恶”势力 。至于陆母是否也包含在内,答案应该是不能否认的,只是由于不便明言,而又不能不言,才不得不以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出之。下面一连三句,又进一步把词人怨恨“东风”的心理抒写了出来,并补足一个“恶”字:“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

美满姻缘被迫拆散 ,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使他们两人在感情上遭受巨大的折磨和痛苦,几年来的离别生活带给他们的只是满怀愁怨。这不正如烂漫的春花被无情的东风所摧残而凋谢飘零吗?接下来 ,“错,错,错”,一连三个“错”字,连迸而出,感情极为沉痛。但这到底是谁错了呢?是对自己当初“ 不敢逆尊者意”而终“ 与妇诀”的否定吗?是对“尊者”的压迫行为的否定吗?是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否定吗 ?词人没有明说,也不便于明说,这枚“千斤重的橄榄”(《红楼梦》语)留给了我们读者来噙,来品味。这一层虽直抒胸臆,激愤的感情如江河奔泻,一气贯注 ;但又不是一泻无余 ,其中“东风恶”和“错,错,错”几句就很有味外之味。

词的下片,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妻被迫离异的巨大哀痛,也分为两层。 换头三句为第一层,写沈园重逢时唐氏的表现。 “春如旧”承上片“满城春色”句而来,这又是此时相逢的背景。依然是从前那样的春日,但是,人却今非昔比了。以前的唐氏,肌肤是那样的红润,焕发着青春的活力;而如今的她 ,经过“东风”的无情摧残,憔悴了,消瘦了 。“人空瘦”句,虽说写的只是唐氏容颜方面的变化,但分明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 。象词人一样 ,她也为“一怀愁绪”折磨着;象词人一样,她也是旧情不断,相思不舍啊!不然,怎么会消瘦呢?写容颜形貌的变化来表现内心世界的变化,原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很常用的手法,但是瘦则瘦矣,何故又在其间加一个“空”字呢?“ 使君自有妇 ,罗敷亦有夫 。”(《古诗?陌上桑 》)从婚姻关系说,两人早已各不相干了,事已至此,不是白白为相思而折磨自己吗?著此一字,就把词人那种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痛伤之感等等,全都表现了出来 。

“ 泪痕”句通过刻画唐氏的表情动作,进一步表现出此次相逢时她的心情状态 。旧园重逢,念及往事,她能不哭、能不泪流满面吗?但词人没直接写泪流满面,而是用了白描的手法,写她“泪痕红浥鲛绡透”,显得更委婉 ,更沉着,也更形象,更感人。而一个“透”字,不仅见其流泪之多,亦见其伤心之甚。上片第二层写词人自己,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这里写唐氏时却改变了手法,只写了她容颜体态的变化和她痛苦的心情由于这一层所写的都是词人眼中看出的,所以又具有了“一时双情俱至”的艺术效果。可见词人,不仅深于情,而且深于言。

词的最后几句,是下片的第二层,写词人与唐氏相遇以后的痛苦心情 。“桃花落”两句与上片的“东风恶”句前后照应,又突出写景虽是写景,但同时也隐含出人事。不是么?桃花凋谢,园林冷落,这只是物事的变化,而人事的变化却更甚于物事的变化。象桃花一样美丽姣好的唐氏,不是也被无情的“东风”摧残折磨得憔悴消瘦了么?词人自己的心境,不也象“闲池阁”一样凄寂冷落么?一笔而兼有二意很巧妙,也很自然 。下面又转入直接赋情:“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两句虽只寥寥八字 ,却很能表现出词人自己内心的痛苦之情 。虽说自己情如山石,痴心不改,但是,这样一片赤诚的心意,又如何表达呢?明明在爱,却又不能去爱;明明不能去爱,却又割不断这爱缕情丝。刹那间,有爱,有恨,有痛,有怨,再加上看到唐氏的憔悴容颜和悲戚情状所产生的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真是百感交集,万箭簇心,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哀,再一次冲胸破喉而出:“莫,莫,莫!”事已至此,再也无可补救、无法挽回了,这万千感慨还想它做什么,说它做什么?于是快刀斩乱麻:罢了,罢了,罢了!明明言犹未尽,意犹未了,情犹未终,却偏偏这么不了了之,而在极其沉痛的喟叹声中全词也就由此结束了。

这首词始终围绕着沈园这一特定的空间来安排自己的笔墨,上片由追昔到抚今,而以“东风恶”转捩;过片回到现实,以“春如旧”与上片“满城春色”句相呼应,以“桃花落,闲池阁”与上片“东风恶”句相照应,把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情事和场景历历如绘地叠映出来。全词多用对比的手法,如上片,越是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时的美好情景写得逼切如现,就越使得他们被迫离异后的凄楚心境深切可感,也就越显出“东风”的无情和可憎,从而形成感情的强烈对比。 再如上片写“红酥手”,下片写“人空瘦”,在形象、鲜明的对比中,充分地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唐氏带来的巨大精神折磨和痛苦 。全词节奏急促 ,声情凄紧,再加上“错,错,错”和“莫,莫,莫”先后两次感叹,荡气回肠,大有恸不忍言、恸不能言的情致。 总而言之,这首词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附记〕千百年来,前哲时贤多认为陆游和他的原配夫人唐氏是姑表关系,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最早记述《 钗头凤 》词这件事的是南宋陈鹄的《耆旧续闻》,之后,有刘克庄的《后村诗话》,但陈、刘二氏在其著录中均未言及陆、唐是姑表关系。直到宋元之际的周密才在其《齐东野语》中说 :“陆务观初娶唐氏,闳之女也,于其母为姑侄。”从这以后“姑表说”遂被视为“ 恒言”。 其实综考有关历史文献和资料,陆游的外家乃江陵唐氏,其曾外祖父是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的北宋名臣唐介,唐介诸孙男皆以下半从“心”之字命名,即懋、愿、恕、意、愚、谰,并没有以“门”之字命名的唐闳其人,也就是说,在陆游的舅父辈中并无唐闳其人(据陆游《渭南文集?跋唐修撰手简 》、《 宋史?唐介传 》、王珪《华阳集?唐质肃公介墓志铭》考定 );而陆游原配夫人的母家乃阴唐氏,其父唐闳是宣和年间有政绩政声的鸿胪少卿唐翊之子 ,唐闳之昆仲亦皆以“门”字框字命名,即闶、阅(据《 嘉泰会稽志》、《宝庆续会稽志》、阮元《 两浙金石录?宋绍兴府进士题名碑》考定)。由此可知,陆游和他的原配夫人唐氏根本不存在什么姑表关系。这样,周密的“姑表说”就毫无来由了,那么这完全就是出于他的杜撰了吗?并不是这样的。

刘克庄在其《后村诗话》中虽然未曾言及陆、唐是姑表关系,但却说过这样的话 :“某氏改适某官,与陆氏有中外。”某氏,即指唐氏;某官,即指“同郡宗子”赵士程。刘克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唐氏改嫁给赵士程,赵士程与陆氏有婚姻关系。事实正是如此,陆游的姨母瀛国夫人唐氏乃吴越王钱俶的后人钱忱的嫡妻、宋仁宗第十女秦鲁国大长公主的儿媳,而陆游原配夫人唐氏的后夫赵士程乃秦鲁国大长公主的侄孙,亦即陆游的姨父钱忱的表侄行,恰与陆游为同一辈人(据陆游《渭南文集?跋唐昭宗赐钱武肃王铁券文》,王明清《挥麈后录》及《宋史》宗室世系、宗室列传、公主列传 等考定)。作为刘克庄的晚辈词人的周密很可能看到过刘克庄的记述或听到过这样的传闻,但他错会了刘克庄的意思,以致造成了千古讹传。

沈园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城墙上的角声仿佛也在哀痛,沈园已经不是原来的亭台池阁。那座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当年这里我曾经见到她美丽的侧影惊鸿一现。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她去世已经四十年有余,我连梦里也见不到,沈园的柳树和我一样都老了。 连柳绵都没有了,我已是古稀之年,行将就木,仍然来此凭悼,泪落潸然。

推荐第2篇:书愤 教案

一.导入:

我们曾学习过陆游的诗歌,其中词作《钗头凤》和诗作《示儿》最能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陆游一生有两个始终没有解开的情结。其一就是《钗头凤》所书写的他与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两人倾心相爱,却被其母生生拆散,这成为陆游一生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痛楚,直到七十五岁高龄、唐婉离开人世四十多年以后,他重游沈园,依然写下了“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深情诗句。其二就是《示儿》,是陆游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二.陆游的诗歌为什么主要表现渴望恢复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这与他的家世和经历有莫大的关系。首先看陆游的家世:陆游出身于一个爱国家庭,父亲陆宰,有坚定的民族立场,常常谈论国难国耻至痛哭流涕,饭都吃不下。由于家庭的关系,陆游从小接触的都是爱国人士。再看看其经历:陆游出生的第二年就碰上了靖康之变,跟随家人颠沛流离,他在国难中诞生、成长直至逝世。这样的家世,这样的经历,促使他产生“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英雄志愿。

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并且在政治上一再打击排斥陆游。在山阴闲居了6年的陆游,看到 “扫胡尘”“雪国耻”的志向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

三、诗意理解:

1、学生自读诗文,把握诗歌节奏,教师作诵读技法指导。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结句降调)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那”读上声调,“那知”重读。“中原北望气如山”中“山”读升调,读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真名世”“谁堪”重读,结句降调。

(七律一般就按2-2-3拍的节奏来读。本诗抻何韵?有什么好处? 答:每联第二句押an韵,天成节奏和韵律,读起来回环上口,具有音乐美,给人以情韵流容的艺术感受。)

2、诗意的讲解。

3、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诗文。

4、看题目,何意? 书:写 愤:悲愤、抑郁

“书愤”者,抒发胸中抑郁、悲愤之情也。

陆游的抑郁、悲愤从何来? 诗中的哪写地方能体现陆游的抑郁、悲愤之情? 5全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抑郁,悲愤(题目)

四、诗歌鉴赏

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诗歌的倒装性)

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这里暗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欲图收复失地。 这里能体现陆游的抑郁、悲愤之情吗? 愤

“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一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楼船夜雪” “铁马秋风”概括了两次什么样的战斗?胜利的战斗。

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但现在收复中原的时机却不在了。

可见他当年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这两次战斗都发生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时诗人才36岁。

“楼船”二句,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事,也概括诗人过去游踪所至。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拒守,后金兵溃退。上句指此。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正在南郑参加王炎军幕事,诗人与王炎积极筹划进兵长安,曾强渡渭水,与金兵在大散关发生遭遇战。下句指此。这两句概括的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

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你)自毁汝(你的)万里长城。” 陆游引用此典的用意是什么?陆游以此自许。

可以看出他——可见其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的决心。 这在表现手法上叫——用典明志。

然而,如今呢? 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空自许”,“鬓先斑”,两相比照,何等悲怆?悲愤之情跃然纸上。

4、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 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诗人以此自勉的精神。 为什么以此自勉?什么意思?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所以这句在表现手法上叫——用典明志。

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宇,“长使英雄泪满襟”。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

四、诗中问题探讨。

1、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所愤之一乃“世事艰”。艰者,难也。“世事”也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它究竟有多难?只举同时代抗金英雄岳飞的遭遇可见一斑。抗金名将抱定“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壮志,杀得金兵闻风丧胆、节节败退,直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就是这样一位抗金骨干,却正因为此被汉奸秦桧等民族败类以“莫须有”之罪诬害而死,年仅三十八岁。报国不仅无功,而且有罪,竟至死罪,这难度似乎难于上青天了。

所愤之二乃“塞上长城空自许”之“空自许”。所谓“塞上长城”是指自己年青时以捍卫祖国、扬威边疆的名将期待自己,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可是就诗人的经历来看,年青时参加进士考试因位于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而被出名,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可谓壮志难酬、请缨无路。着一“空”字,沉痛之极。

所愤之三乃“镜中衰鬓已先斑”。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自己却岁月蹉跎,年华空老,壮志难伸。着一“已”字,悲凉之至。

所愤之四乃“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一生以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统一中国为其终身大业。他在《出师表》中写道:“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话正说出了陆游的心事。有谁比得上写作《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呢?言外之意是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没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来“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收复大业,无人领军。

这四愤——愤报国有“罪”、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军,四“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作者的“愤”中含“恨”,“愤”中含“悲”,“愤”而生“凉”,“愤”而生“叹”,从而形成了本诗沉郁豪雄的风格。

2、本诗主要表现手法。

(1)对比手法: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而这一切的根远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

(2)借古讽今: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

五、拓展思考

《书愤》所反应的陆游“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人生际遇,无疑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联系同时代其他诗人词人的作品回答。

(1)研究讨论,比较分析:我们就通过比较的方法进一步深入理解《书愤》和《蜀相》这两首作品。 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出两首诗的异同? 相同点:1.背景:《书愤》和《蜀相》都作于*年代 2.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 同样写诸葛亮,角度不同,意境迥异。

杜甫表达的是对于诸葛亮命运的慨叹,一代将才最终功亏一篑,抱憾离世,留下的是昔人已逝,风采不再的旷古悲凉。 陆游作为一个失意的老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于诸葛亮的钦佩和羡慕。钦佩诸葛亮的将才;羡慕诸葛亮遇到明主,得以大展宏图,成就事业。

不同点:1.情感:《蜀相》是杜甫晚年之作 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不得重用的痛苦;陆游的《书愤》则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 功业未成的愤懑 2.写作手法: 《蜀相》借乐景抒哀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书愤》用典(“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白描。(“楼船”(雄伟的战舰)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只用名词不着动词,纯属白描。) 对比(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 3.作品风格:杜甫 沉郁顿挫(一三两联景仰和二四两联叹惋) 陆游 沉郁豪雄(以愤为意脉, 句句是愤,字字是愤。感情沉郁,但二三四句大气磅礴,笔力雄浑)

(2)《临安春雨初霁》(参见“相关链接”)与此诗作于同一年,诗中也有对“世事”的感慨,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这两首诗的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

【明确】这两首诗都写于1186年,陆游在被罢官六年后被重新起用,宋孝宗任命他权(代理)知严州(现在浙江建德)军州事。《书愤》这首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感情。全诗以“愤”为意脉,沉郁顿挫,深沉蕴藉。

陆游去严州赴任前,先到临安(现在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等候召见。宋孝宗召见时对他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显然不想重用他。他对这个职位不感兴趣,但迫于“圣命”,又为了维持生计,也只好接受下来。《临安春雨初霁》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心情支配下在临安写的。这首诗的首联表示对仕途的厌倦与失望,并透露客居京华的懊悔;颔联用明媚的春光作背景,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颈联呈现一个极闲适的境界,却在背后,藏着诗人壮志未酬的感慨与牢骚;尾联是自我解嘲,悲愤之情见于言外。可见,在内容上,这首诗借写江南春雨和书斋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和不得志的悲愤与牢骚,在风格上,如果说《书愤》近似杜甫的话,这首诗更近似苏轼的一些作品,写得优美动人,富于情趣。

推荐第3篇:书愤教案

《书愤》公开课教案

授课人:杨光秀 时间:2014.1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准确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②赏析《书愤》,掌握从语言和意象等方面赏析古诗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③通过对内容、语言等方面的赏析,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④通过诵读、讲析、问答与探究等方法,开展有关的教学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⑤继承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颔联的分析,赏析诗歌意象。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语言,准确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准备

本课将制作简单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时间

本课计划一课时授完。(如果课堂活动活跃,讨论深入,超时,那么意象赏析、形象赏析可以放在下节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钗 头 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问:这两首诗词的作者是谁?这两首诗词大家熟悉吗?在什么时候读到过?从这两首诗词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师:有人说这两首诗词概括了诗人一生的两大情结——爱国和爱情。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书愤》再次体会诗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这首诗被称为他的“七律之冠冕”。

二、知人论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主要诗作《游山西村》、《书愤》、《临安春雨初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等。

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铁马横戈” “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现存9300多首),能诗能词也能散,才华横溢; 他有一颗火热赤诚的爱国之心,渴望大宋江山的统一,但终了只落得黯然神伤;他曾有过美丽的爱情,但最终将爱情的玫瑰丢落风中。 他的诗歌突出的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 诗歌风格:气势雄浑,感情奔放,笔意明快;

三、背景介绍

•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上任前,陆翁赴临安(即今杭州)面谒孝宗,欲知圣上恢复之意,并进言推进。谁知道,孝宗却对他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一席话,让陆翁从头凉到脚,这不就是明明白白告诉雄心勃勃的陆翁:给你官职,给你俸禄,给我闭嘴;忘记你的恢复之志,游山玩水去吧!少年时“扫胡尘” “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四、诗题解读

(1)、释义:书:即书写,愤:愤懑、悲愤。两个字合起来,即:写写我心中的愤懑。 (2)、找出感情基调:悲愤但不绝望。

四、课文诵读:

指导学生先听录音朗诵,然后集体朗读课文,再分组读、集体齐读。

六、整体感知

首联:早年由于不懂世事的艰难,那时,我遥望着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恨,气势如山,真渴望一举收复沦陷的故土。

颔联:曾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在瓜洲做通判时,与朝廷军队一起在雪夜里驾驶着高大的战船在瓜洲大败敌军,第二年朝廷军队骑着勇猛的快马,奔驰到西北大散关,赶走了敌人,收复了大散关。

颈联:可惜我曾经以塞上长城自比,现在已是鬓发斑白、年老体衰、功业未建、壮志未酬,空留下许多感叹。

尾联:真羡慕诸葛亮,他在《出师表》里表达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他确实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令后人敬仰,千古以来,有谁能和他相比呢?

七、问题探究

1、诗人“书”了哪些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 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2、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不平?或忧愤了什么? A.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 B.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 C.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

3、《书愤》颔联有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第二联:“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分大散关”由六个名词叠加,省略了相关的动词,体现了诗歌的精炼性和含蓄性。而且名词叠加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效果,给人一种声势浩大、勇猛进攻、抵御敌寇、收复失地的抗敌场面。(且此联全用名词,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三句由九个名词组合而成,渲染出一幅凄凉萧瑟的气象,表现诗人悲凉孤寂的心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诗人把杨柳岸、晓风、残月艺术地排列在一起,表面上是写景,情寓其中,用美好的自然景物,反衬诗人的空虚寂寞之感。

④.这是一种什么艺术手法?

列锦。

列锦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特殊的修辞方式,全句以名词或名词短语组成,里面没有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却同样能起到写景抒情、叙事述怀的效果。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就是通过列锦手法,勾勒出两幅战争画面,表达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这种名词叠加的艺术手法对后世影响较大,例如元代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就是连续地运用名词叠加,营造浓郁的抒情意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本诗用了何典故?有何作用?

—— 用了两个典故:塞上长城,出师一表。

• “塞上长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

“出师一表”出自《三国志》

• 用典使诗文含蓄,曲折,不直露。(尾联用典明志。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推崇、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诸葛坚持北伐,把统一中原为其终身大业。结句揭示全诗“愤”的由来,

奸臣当道,壮士报国无门的悲哀/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

5、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主张抗战,英勇杀敌,忧国忧民,遭受打击,虽壮志未酬,仍忠心不已。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诗人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

八、检查背诵 准确背诵全诗

九、结束语

本节课,我们学习《书愤》,感受了陆游沉郁悲愤的爱国情感。学习了从内容、意象,用典,形象上来赏析诗歌的方法。赏析诗歌的角度很多,方法也很多,但一定要抓住诗歌的主要特征,进行赏析。

位卑未敢忘忧国。最后让我们集体背诵《书愤》以缅怀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请同学们课后,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去赏析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

【延伸拓展】

《临安春雨初霁》与此诗作于同一年,诗中也有对“世事”的感慨,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这两首诗的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 创作背景:

陆游自淳熙七年(1180年)罢官闲居山阴到写这首诗时,已有六年多了。这次奉召到临安,宋孝宗任命他权(代理)知严州(现在浙江建德)军州事,并对他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显然不想重用他。他对这个职位不感兴趣,但迫于“圣命”,又为了维持生计,也只好接受下来。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心情支配下写的。

这首诗是《书愤》的同期作,但风格不同:《书愤》严肃而激愤,这一首则不乏诙谐意味。这种诙谐其实是以轻松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忧愤。诗的主旨是写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冷淡心情,这是现实政治的黑暗在作者心上的曲折反映。读这首诗的首尾两联要从容一些,有感慨兼自嘲意,但不是真的嘲笑自己,而是嘲讽当时的官场;中间两联要读得轻快,然而不是真有闲情逸致,不过是聊作消遣罢了。

翻译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近来世态人情淡薄如纱,谁让我又骑马客居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 昨夜在小楼里听到春雨声,深巷中明早定会有人叫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闲来无事,在短纸上歪歪斜斜地练习草书,晴天在窗下坐着品味那名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 莫感叹洁白的衣服会被风尘染,来得及清明时节回到家。

1、对这两首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推荐第4篇:书愤 教案

《书愤》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陆游的生平2.鉴赏词中的艺术手法;

3.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习陆游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鉴赏词中的艺术手法,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习过的陆游的诗词

《示儿》(85):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6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二、作者其人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

陆游出身于一个爱国家庭,父亲陆宰,有坚定的民族立场,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常常谈论国难国耻以至痛哭流泪,饭都吃不下。由于家庭的关系,陆游从小接触的都是爱国人士,他的老师也都是有骨气的人。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他出生的第二年就碰上靖康之变,跟随家人颠沛流离,从小饱受战乱的苦难,他在国难中诞生、成长直至逝世。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三年 (1158)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见,赐进士出身。历任镇江、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山阴故乡。他“身杂老农间”,为农民送医送药,与农民结下浓厚的情谊。嘉定二年 (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怀着“铁马横戈”、

“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朝廷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予谓超爽处 更似稼轩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在即。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扫胡尘” “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

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60年来万首诗”,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二、解析题目

明确:这首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一一八六年)春季。那时,陆游被免官回家乡山阴已有六年,他六十二岁。“书愤”的意思,就是用诗歌写出自己愤恨的心情。写此诗时,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南宋王朝偏安江南,对金称臣纳贡, 无所作为。对此,诗人看在眼里,恨在心头,用这首诗把它反映出来。

三、整体感悟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明确:“早岁”就是早年,指诗人年轻的时候。“那只”是岂知、不知。这两句的意思是诗人年轻的时候,想不到世事的艰难,也从来不怕什么艰难。“世事艰”,

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抗金复国的历程是如此的艰难。 诗的开头,追述诗人自己年轻时的豪情壮志。意思是说:我在年轻的时候,不知道社会上的事情是多么的复杂和困难,只知道北伐抗金,收复中原,为祖国效力,豪气壮如山。他力主抗战,但却遭到南宋王朝中投降派的反对和阻挠,使他不能如愿。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了“世事艰”,到老来才悟出其中的道理,自然使人产生无限感慨。诗中,用“北望中原”表示统一祖国,用“气如山”形容豪情壮志,既概括而又形象,给人的印象很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提问:这两句诗写了两次什么战争? 明确:

上句: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曾一度占领了瓜州,准备由此渡江,宋将虞允文等率部和当地人民共同抗击,完颜亮溃败,后被部下所杀。

下句:作者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军幕,与王炎积极筹划进兵长安,并在大散关一带与金兵激战的经历。

这一联紧承第一联,写诗人年轻时代的抗金战斗,既是对第一联“气如山”的解释,又是形象地指出早年坚信收复中原的思想基础。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明写的是当年的抗金活动,暗衬的是今日报国无门。 提问:颔联在句子结构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这一联对仗工整,语言凝练、两句都用名词组成,没有一个动词和虚词,却都巧妙地把地点、事件、季节、情景组合起来,从而勾勒出两幅生动形象的南宋军队抗击金人的画卷。“夜雪”、“秋风”既交代了季节景象,又烘托了战争的气氛;“楼船”、“铁马”既标志着战争的方式,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语言精妙。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明确:这一联转为从眼前现实出发,意思是:年轻时胸怀壮志,曾经自负能成为卫国良将,但是抱负落空,。对着镜子自照,两鬓白发,祖国的失地却没有收复。 提问:颈联的一个“空”字和一个“已”字,各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空”字揭示了“世事艰”的社会现实,表现了诗人抱负难以施展的悲愤心情。用一“空”字,暗含对南宋王朝投降派的谴责。“已”字点明了岁月蹉跎,一事无成的结局,流露了诗人惆怅和惋惜的情感。

第三联从回忆过往转到眼前的现实,暮年的悲愤和感慨,与“早岁”的抱负形成对比,年华已逝,国耻未雪,壮志难酬,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南宋朝廷因循苟安、贻误恢复大业的谴责。 提问:颈联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呢?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再想,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我有心,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明确:诗的最后两句,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诗人自己的爱国热情不减当年。陆游晚年虽然有壮志未酬“空自许”的慨叹,但他毕竟是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始终怀着“北望中原”的愿望。这不禁使他怀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说:诸葛亮真不愧是一代贤相,他的《出师表》写得多好,足可名传于世,千百年来有谁能够同他相比呢!《出师表》表明了诸葛亮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其中有“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话,和陆游的思想愿望是一致的,所以陆游在诗中尤为感念和敬仰。诗中借用历史故事,以寄托自己的愤慨,意味深沉。

第四联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宇,“长使英雄泪满襟”。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 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

四、总结:

(一)回看整首诗歌,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作者在这一首词中,“书”了什么,“愤”是什么? 1.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2.“愤”:

时事维艰、国运衰微的时代背景。

从报国无门、衰鬓先斑的个人境遇。

一愤中原沦陷,二愤南宋王朝屈辱求和,三愤自己壮志难酬,四愤世无英雄。 总结: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

(二)情感基调:

前两联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气如山”一语提挈全诗,须重读;“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写诗人的向往,要用炽热的感情读出。

后两联侧重写现在。“塞上”两句集中表现了诗人的悲愤;“出师”两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

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

五、艺术手法 1.用典

2.对比:这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富有表现力,如: 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

“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

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

“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书” 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六、拓展知识:《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推荐第5篇:书愤教案

书愤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2、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

3、学习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1、《书愤》主旨的理解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2、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指导。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爱国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每一个爱国人士的情怀,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屈原、杜甫和陆游是有代表性的三个诗人。在屈原的作品中我们学习了《离骚》,杜甫的作品中我们学习了《蜀相》,今天我们学习陆游的《书愤》

二、知人论世

1(知人)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其中词作《钗头凤》和诗作《示儿》最能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陆游一生有两个始终没有解开的情结。其一就是《钗头凤》所书写的他与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两人倾心相爱,却被其母生生拆散,这成为陆游一生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痛楚,直到七十五岁高龄、唐婉离开人世四十多年以后,他重游沈园,依然写下了“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深情诗句。其二就是《示儿》所书写的“北定中原”这件让他终生魂牵梦绕以至死不瞑目的大事。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 “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使得他“报国欲死无战场”。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示儿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2(论世)(结合书下注释1)谈谈此作是诗人在何时、何地、何种境遇下所作?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一,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于是,诗人悲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三、朗读课文

1、学生试读,教师指导朗读。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那”读上声调,“那知”重读。“中原北望气如山”中“山”读升调,读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真名世”“谁堪”重读,结句降调。

老师范读,学生再读,朗读是体味诗歌情味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

四、课文内容理解。

1、借助资料上的课文词句疏通,学生自学。请学生朗读课文词句理解,学生质疑。

2、关于对“气如山”的理解:资料注释认为“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如山”是“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心中的郁愤堆积如山”之意。你同意“气愤堆积如山”这一说法吗?

探讨:理解成“气愤堆积如山”只是就这一单个句子的理解,加上“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所以“心中的气愤堆积如山”,这样的理解孤立地来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联系上下句,它却是说不通的。承上理解,“早岁哪知世事艰”也就是青壮年时期少不更事,根本不知道收复中原这件事竟是这样艰难,所以诗人北望中原,立下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宏图大志,豪气如山;承下句理解,“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写的正是早年宋军在瓜洲渡和大散关与金兵作战,宋军大败金兵、收复失地、大获全胜令人鼓舞的两大战事,而作者也曾在此两地亲上前线,勘查地形,刺探敌情,所以后两句是“气如山”的具体表现,将报国愿望和为之付出的努力渲染得更为具体、鲜明,故“气如山”作“豪气如山”理解更佳。诗人的报国壮志如山一样雄壮,如山一样坚定,如山一样不可动摇。

五、诗中问题探讨。

1、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所愤之一乃“世事艰”。艰者,难也。“世事”也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它究竟有多难?只举同时代抗金英雄岳飞的遭遇可见一斑。抗金名将抱定“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壮志,杀得金兵闻风丧胆、节节败退,直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就是这样一位抗金骨干,却正因为此被汉奸秦桧等民族败类以“莫须有”之罪诬害而死,年仅三十八岁。报国不仅无功,而且有罪,竟至死罪,这难度似乎难于上青天了。

所愤之二乃“塞上长城空自许”之“空自许”。所谓“塞上长城”是指自己年青时以捍卫祖国、扬威边疆的名将期待自己,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可是就诗人的经历来看,年青时参加进士考试因位于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而被出名,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可谓壮志难酬、请缨无路。着一“空”字,沉痛之极。

所愤之三乃“镜中衰鬓已先斑”。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自己却岁月蹉跎,年华空老,壮志难伸。着一“已”字,悲凉之至。

所愤之四乃“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一生以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统一中国为其终身大业。他在《出师表》中写道:“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话正说出了陆游的心事。有谁比得上写作《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呢?言外之意是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没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来“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收复大业,无人领军。

这四愤——愤报国有“罪”、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军,四“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作者的“愤”中含“恨”,“愤”中含“悲”,“愤”而生“凉”,“愤”而生“叹”,从而形成了本诗沉郁豪雄的风格。

2、本诗主要表现手法。

(1)对比手法: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而这一切的根远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

(2)借古讽今: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

六、拓展思考:

《书愤》所反应的陆游“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人生际遇,无疑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联系同时代其他诗人词人的作品回答。

七、研究讨论:比较分析:我们就通过比较的方法进一步深入理解《书愤》和《蜀相》这两首作品。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出两首诗的异同?

1、相同点:(1).背景:《书愤》和《蜀相》都作于*年代

(2).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

同样写诸葛亮,角度不同,意境迥异。 杜甫表达的是对于诸葛亮命运的慨叹,一代将才最终功亏一篑,抱憾离世,留下的是昔人已逝,风采不再的旷古悲凉。 陆游作为一个失意的老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于诸葛亮的钦佩和羡慕。钦佩诸葛亮的将才;羡慕诸葛亮遇到明主,得以大展宏图,成就事业。 不同点:(1).情感:《蜀相》是杜甫晚年之作 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不得重用的痛苦;陆游的《书愤》则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 功业未成的愤懑

2.、写作手法:

《蜀相》借乐景抒哀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书愤》用典(“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白描(“楼船”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只用名词不着动词,纯属白描)、对比(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 。

3.作品风格:杜甫 沉郁顿挫(一三两联景仰和二四两联叹惋) 陆游 沉郁豪雄(以愤为意脉, 句句是愤,字字是愤。感情沉郁,但二三四句大气磅礴,笔力雄浑)

推荐第6篇:《书愤》教案

《书愤》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七律的特点用用典的含义。

教学要求

1,背诵全文,提高对、研讨的鉴赏能力,

2,了解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分析比较

是安排一时

教学步骤:

一关于陆游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一),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高宗时,试礼部,名在前到,因触怒秦桧,被罢免,孝宗时,赐进士出身,历官隆兴,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建及江南西路平茶监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去职,归老故乡。

二解题,诵读

本诗写于1186年陆洲居山阴时所作,诗中追求壮岁心情,自伤迟幕,致慨世事多艰,小人误车,恢复中原的时机,一去而不可没,结尾诗人并不消沉,以赞颂的口吻表达了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诵读(教读,齐读,背诵)

三分析

(一)释题

书,写,愤,愤懑,悲愤。

(二)请学生朗读“亩撂崾尽;

(三)诗歌分类

1,诗歌分类简表(见投影)

2,研讨分类(见投影)

3,七律常识

七律共八句,每句七言,计6字,二,四,六,八句抻韵。一二句称首联,二四句称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七八句称尾联,对句最后一字为平声字。讲究平仄相间。

(1)问:本诗抻何韵、?有什么好处?

答:每联第二句押an韵,天成节奏和韵律,读起来回环上口,具有音乐美,给人以情韵流容的艺术感受。

(2)问:本文用了何典故?有何作用?

答:用了两个典故:塞上长城,出师一表。“塞上长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出师一表”出自《三国志》。用典使诗文含蓄,曲折,不直露。

尾联用典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推崇,诸氏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统一中原为其终身大业,尽管蜀汉地狭人少,他仍毅然上表北伐,颂古为了非邻居作者自负为卫国良将,却“报国欲死无战场”。结句揭示全诗“愤”的由来,将全诗批判的矛头集中到南宗起先的全降派身上,用“千载”名反洁,到现的委婉含蓄,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3)问:这自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从早年豪迈到晚年的悲愤,概括了一生的心事和抱负,洋溢燥热的爱国热情和满膛的悲愤。

四,简析陆游爱国诗歌

陆游诗歌成就显著,现存9300多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其中最突出的部分,是反映民族矛盾的高昂的爱国诗篇,这些诗歌,兴溢着燥热的爱国热情,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具有强烈的战斗性。

(一)体现那种”“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

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夜读兵书》

常恐埋山丘,不没委锋镝,《书悲》

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引》

(二)对投降派的坚决斗争和尖锐讽刺;

褚只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感愤》

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追感往事》

公卿有党椰宗泽,惟无人用岳飞《夜读范玉能揽辔录》

(三)从幻想或梦境里寄插花了的报国理想,

三更抚忱忽大叫,梦中夺没权亭吴《楼上醉书》

夜阑臣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五,布置作业

1,背诵《书愤》

2,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推荐第7篇:书愤教案

书愤 教案

授课人 文思奇

学习目标:

1、了解陆游的生平,知人论世;了解南宋朝代背景,掌握词人的思想感情。

2、能初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

3、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和人格力量 学习重(难)点:

1、通过对南宋朝代背景的了解,掌握词人的思想感情。

2、诗人是如何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作者简介

三.听录音,朗诵诗歌,问题: 1 .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爱国)经历的艺术概括”,诗人的情感经历是怎样的?

2.如果要你将全诗表达的情感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诗中哪个字? 四.解

五.结合原文 以“愤字”为中心,探讨下列问题

(一)、“世事艰” 蕴含什么深意?诗人愤的是什么?

(二)、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两句写的是南宋军队的胜仗,如何能表现作者的愤?。

(三)、塞上长城空自许一句运用了什么样的典故,怎样表现陆游的悲愤之情?

(四)、作者盛誉诸葛亮的《出师表》,作者心目中“英雄”是什么样的?愤又从何来?

(五)、“书愤”具体内容 六.一起探讨

1.除了这首诗,陆游还在不少诗中述及诸葛亮的《出师表》,称颂诸葛亮的出师北伐。联系历史背景,想一想,陆游为什么特别喜欢吟咏诸亮?

2.短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意境有关。请解释此诗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七.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陆游此诗和杜甫《蜀相》,说说它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情感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八.作业,课后自行了解诗人,并完成两题。

1.在括号中填一个词或短语,概括你对作者的评价,说说这样概括的理由。

一个(

)的陆游 2.与作者对话:陆游,我想对你说 九.结语

推荐第8篇:书愤教案

上课稿

书愤

陆游

授课人:姚燕平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12级中文4班

学号:201202010547

一、教学目标

1.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书愤》这首诗。借助字典、注释理解“早岁”、“那知”、“气如山”、“衰鬓”、“谁堪”词语的字音和意思。能用散文化的语言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了解关于“陆游”的文学常识。

 陆游的生平、志向。  “书愤”的写作背景。

2.学习本诗用比喻、对偶、用典、反问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写作手法,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诗歌的意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能仿写诗句或扩写成一篇文章。

3.在领会“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塞上长城”、“出师一表”等意象的内涵基础上,体会主人公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报国愿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书愤”的写作背景。2.本诗的内容和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1.深刻领悟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掌握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如用典。3.领悟书愤之“愤”,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方法

1、多媒体演示法

2、互动点拨法

3、情景问答法 4.讨论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流程

1、导入

同学们,“亘古男儿一放翁”,这是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对陆游的赞美。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陆游的诗歌《书愤》。

诗题解读

教师明确:书:即书写,愤:愤懑、悲愤。两个字合起来,即:写写我心中的愤懑。 知人论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

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现存9300多首),能诗能词也能散,才华横溢;  他有一颗火热赤诚的爱国之心,渴望大宋江山的统一,但终了只落得黯然神伤;他曾有过美丽的爱情,但最终将爱情的玫瑰丢落风中。

示儿

•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钗头凤

• 红稣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 他的诗歌突出的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气势雄浑,感情奔放,笔意明快;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他的作品集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等,后人辑录有《放翁词》。

生平:陆游出身于一个爱国家庭,父亲陆宰,有坚定的民族立场,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常常谈论国难国耻以至痛哭流泪,饭都吃不下。由于家庭的关系,陆游从小接触的都是爱国人士,他的老师也都是有骨气的人。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他出生的第二年就碰上靖康之变,跟随家人颠沛流离,从小饱受战乱的苦难,他在国难中诞生、成长直至逝世。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三年 (1158)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见,赐进士出身。历任镇江、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山阴故乡。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朝廷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予谓超爽处 更似稼轩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背景介绍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一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五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二)初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1、教师示范读。

学生边听边划出不认识的字或容易读错的字,如“那”,读(nǎ)、衰(shuāi)。理解词语的意思,如:

早岁:早年,年轻时。

气如山:指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如山岳。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是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冬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企图从瓜州渡江南下攻建康(今南京),被宋军击退。第二年,宋将吴璘从西北前线出击,收复了大散关。楼船,高大的战船。瓜州,在今江苏邗江南大运河入长江处,为江防要地。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军事重地。

塞上长城: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塞上长城”是用南朝宋文帝冤杀大将檀道济,檀在死前怒斥“乃坏汝万里长城”的典故。这里作者用作自比,现比喻收边御敌的将领。 出师一表:指诸葛亮在蜀汉建兴五年(227)三月出兵伐魏前所作《出师表》。 空自许:白白地自许 堪:能够。

伯仲间:意为可以相提并论。伯仲,原是兄弟长幼的次序,引申为不相上下。这是作者赞颂诸葛亮

2.划分节奏,韵律,读准重音。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诗歌朗读,体会沉郁顿挫的感情基调。 前两联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气如山”一语提挈全诗,须重读;“楼船夜雪” “铁马秋风”写诗人的向往,要用炽热的感情读出。 后两联侧重写现在。“塞上”两句集中表现了诗人的悲愤;“出师”两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

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 4.理解文章大意。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气概有如高山。 赞赏刘锜等曾乘着高大的战舰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瓜州渡口,吴璘等也曾骑着披甲的战马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

我白白地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城,对镜照看衰老的头发早已花白。 《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举世闻名,千载以来谁能与诸葛亮相比!

(三)精读课文,了解文章精微

1、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为了解决这个大问题,我将逐句分析这首诗,将大问题化为小问题,设计了以下小问题:  朗读“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思考当英雄年末、壮志难酬之时会如何?结合本句分析。首联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当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他会回到铁马金戈的记忆里去的。

岁暮风雨

念昔少年时, 从戎何壮哉! 独骑洮河马, 涉渭夜衔枚。

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 我曾从戎清渭侧, 散关嵯峨下临贼。 铁衣上马蹴坚冰, 有时三日不火食。

“气如山”-----当年的豪情壮志,意气风发、以身许国的爱国志士形象。

首联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这是暗写他欲图恢复失地。“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

 《书愤》颔联有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第二联:“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分大散关”由六个名词叠加,省略了相关的动词,体现了诗歌的精炼性和含蓄性。而且名词叠加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效果,给人一种声势浩大、勇猛进攻、抵御敌寇、收复失地的抗敌场面。(且此联全用名词,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

这种名词叠加的艺术手法对后世影响较大,例如元代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就是连续地运用名词叠加,营造浓郁的抒情意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颔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集中描写宋军在瓜洲渡、大散关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

“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

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 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 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明确:用典明志。

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 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

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 两相比照,何等悲怆?

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  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使用的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明确:用典明志。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 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宇,“长使英雄泪满襟”。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

奸臣当道,壮士报国无门的悲哀/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 尾联:钦羡诸葛亮,他在《出师表》里表达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他确实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令后人敬仰,千古以来,有谁能和他相比呢?用典使诗文含蓄,曲折,不直露。(尾联用典明志。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推崇、仰慕之情,诸葛坚持北伐,把统一中原为其终身大业。并以此自勉,表明自己想要效仿诸葛亮鞠躬尽瘁。结句揭示全诗“愤”的由来,

奸臣当道,壮士报国无门的悲哀/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借古讽今)

2、问题探究:

1、诗人“书”了哪些事?

明确:一(“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二(“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三(“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四(“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2、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不平?或忧愤了什么? 通过对比,早年与晚年、理想与现实。

A.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 B.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 C.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人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 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

4、诗中对比手法的分析?

主要有四种:阶段对比、虚实对比、感情色彩对比、现实处境对比。

阶段对比:早年晚年对比,早年意气风发、满怀抱负而晚年壮志难酬、苦闷自抑。

虚实对比:首联上句虚写,回忆年轻时的天真单纯;下句写实,“北望中原气如山”,北望中原,突出诗人 的坚毅、豪迈、轩昂;颈联上句“塞上长城”写理想,气势雄伟,意境高远,从大远处落笔,是虚写;句“镜中衰鬓”写现实,感情沉郁,格调凝重,从细处近处用墨,是实写。在虚实的映衬中,加重了诗歌雄壮悲愤的基调。

感情色彩对比:颔联描画白雪皑皑,秋风萧萧,万马奔腾战船横空的征战场面,从而赞美当年气吞残虏, 挥戈卫边的爱国将士,此联表面写宏大的场面,实际歌颂英勇的战士,表面写战争,实际抒发感情,是对“气如山”这种豪情具体形象的说明,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年轻时的满腹豪情。颈联陆游对镜自照,鬓发已白,作者在这里表现了一种不甘老而无功,却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前后对比令人嗟叹不已。

现实处境对比:尾联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虽身居山阴,人已老去,但豪情未老,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然而现实处境让诗人只能空谈诸葛亮发出感慨伯仲无处寻,发出非不能也是不为也的感叹。

(四)复读课文:拓展延伸,巩固记忆,总结升华

1、【延伸拓展】

《临安春雨初霁》与此诗作于同一年,诗中也有对“世事”的感慨,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这两首诗的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 创作背景:

陆游自淳熙七年(1180年)罢官闲居山阴到写这首诗时,已有六年多了。这次奉召到临安,宋孝宗任命他权(代理)知严州(现在浙江建德)军州事,并对他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显然不想重用他。他对这个职位不感兴趣,但迫于“圣命”,又为了维持生计,也只好接受下来。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心情支配下写的。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提示读音:注意感情节奏。齐读全诗朝(zhāo) 通诗文整体诵读

A首联:

(解释诗句)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世味:人情味;)

近来世态人情淡薄如纱,谁让我又骑马客居京华? 诗一开始就流露出不得已而来京的意思:“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世味薄则直道穷,南宋朝廷不图恢复,得过且过,官场上的习气一天比一天地坏下去,哪里还有什么直道呢?在这样的环境里做官,的确没有什么意思,因此诗人不提受职一事,而只说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客呢!这正是讽喻的笔法,作者自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感情:懊悔、无奈。 B颔联:(解释诗句)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提问,谁卖杏花?) 只身于小楼中,听春雨淅淅沥沥了一夜,想象着深幽小巷中明早还会传来卖杏花的声音吧。

中间两联写客居生活,“小楼一夜听春雨”, 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写诗人彻夜不眠,表现他心情不安,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以及前途的未知茫然,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深巷明朝卖杏花”,达官贵人多居深巷,那里自然有人去叫卖杏花,作者实在夜听春雨,却在想象明早卖花姑娘的情景,一实一虚,虚实相生,这不经意的一笔,点染了临安城中的“太平盛世”气象,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C颈联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矮纸”就是短纸、小纸,“草”就是草书。陆游擅长行草,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因为是小雨初霁,所以说“晴窗”,“细乳”即是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分茶”指鉴别茶的等级,是南宋时期的一种茶道,这里就是品茶的意思。

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诗人到了京城,不愿去结交权贵,打点,却宁愿独自呆在客邸里以“作草”“分茶”消磨时光,这一来似乎是嘲笑自己百无聊赖,其实是从侧面揭露当时政治的黑暗,反衬了他的无奈和心酸,表现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严州知府的职位本与他的素志不合,何况觐见一次皇帝,不知要在客舍中等待多久,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只能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真是无聊而可悲!于是再也捺不住心头的怨愤,写下了结尾两句。

D尾联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素衣” 原指白色的衣服,

这里用作代称。指那些地位低下的官员,是诗人对自己的谦称(类似于“素士”),作为一介素衣,不要因为风尘仆仆而感叹,一到清明,我就可以回到家中了。到尾联诗人才将他的讽喻意图明朗化,因为“素衣莫起风尘叹”里,已经包含了“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内容;诗人告诉家人“莫起风尘叹”,也是自己不会受到京城坏风气影响的意思。这样来结住全诗,跟开头的“世味年来薄似纱”是紧紧呼应的, E归纳主旨

总体感知这首诗我们不难得出结论:这首诗运用了寄情于景的手法,诗的主旨是通过写照诗人客居他乡的无聊生活(小楼听雨、练草书、分茶)表现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冷淡心情,意在感慨世态炎凉和政治舞台上的倾轧变幻。

感知对比两篇诗歌的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的差异。

A表现重点 《临安春雨初霁》是诗人在“客居寂寞与无聊的状态”中写下的,寄情于景,感慨世态炎凉和政治舞台上的倾轧变幻。表现重点是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世态炎凉的失望。 而《书愤》主要表达的是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以及收复中原而不得的满腔激愤。 B诗歌风格

《书愤》严肃而激愤,沉郁压抑。而《临安春雨初霁》则不乏诙谐意味。这种诙谐其实是以轻松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忧愤,因此风格直接明快,情趣中含心酸。 这首诗是《书愤》的同期作,但风格不同:《书愤》严肃而激愤,这一首则不乏诙谐意味。这种诙谐其实是以轻松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忧愤。诗的主旨是写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冷淡心情,这是现实政治的黑暗在作者心上的曲折反映。读这首诗的首尾两联要从容一些,有感慨兼自嘲意,但不是真的嘲笑自己,而是嘲讽当时的官场;中间两联要读得轻快,然而不是真有闲情逸致,不过是聊作消遣罢了。

2、除了这首诗,陆游还在不少诗中述及诸葛亮的《出师表》,称颂诸葛亮的出师北伐。联系历史背景,想一想,陆游为什么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

• 陆游称道《出师表》的诗句:

• “《出师》一表千载无”——《游诸葛武侯书台》 • “一表何人继《出师》”——《七十二岁吟》 • “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感秋》 陆游之所以喜欢吟咏诸葛亮要从两个方面看,其一是诸葛亮自身的原因,我们知道诸葛亮具有高尚的人品和突出的才德,受到刘备的信任和赏识,值得诗人以之为精神标榜、吟咏传唱。其二是自况和自勉,从陆游本身来看,他借吟咏诸葛亮是表达自己不被人赏识的愤懑愁苦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游所要发扬的精神;

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陆游往往以诸葛亮自况,所以喜欢吟咏诸葛亮的诗.

3、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陆游此诗和杜甫《蜀相》,说说它们有哪些易同。相同点: 1.背景:《书愤》和《蜀相》都作于*年代 2.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

同样写诸葛亮,角度不同,意境迥异。

杜甫表达的是对于诸葛亮命运的慨叹,一代将才最终功亏一篑,抱憾离世,留下的是昔人已逝,风采不再的旷古悲凉。

陆游作为一个失意的老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于诸葛亮的钦佩和羡慕。钦佩诸葛亮的将才;羡 慕诸葛亮遇到明主,得以大展宏图,成就事业。 不同点: 1.情感:《蜀相》是杜甫晚年之作

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不得重用的痛苦;陆游的《书愤》则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功业未成的愤懑。

2.写作手法:

《蜀相》借乐景抒哀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书愤》用典(“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白描。(“楼船”(雄伟的战舰)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 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只用名词不着动词,纯属白描。) 对比(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 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

3.作品风格

杜甫沉郁顿挫(一三两联景仰和二四两联叹惋) 陆游 沉郁豪雄(以愤为意脉, 句句是愤,字字是愤。感情沉郁,但二三四句大气磅礴,笔力雄浑)

4、布置练习①背诵课文。

②课后习题的

一、

二、三,写在本子上交上来。

③用散文化的语言写一篇有关陆游的文章,500字左右。

(五)小结

这首诗语言明畅,劲健有力,沉雄浑厚,感慨苍茫,真有英雄暮年之叹。被称为是陆游“一生感情(爱国)经历的艺术概括”。

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

(六)结课

好,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了。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学习陆游的诗,我们就要学习他那满怀于胸的爱国情感和报国精神,在我们今天,国家安定和平,而不是陆游那时的战乱频繁,所以我们要珍惜这得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七、板书设计

一堂优质的说课离不开清晰明了的板书设计,本节课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书愤

陆游

首联:点题,追述青年时的豪情壮志

颔联:连用六个名词,追述对青壮年时期战斗生活的向往。 首联、颔联: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叙事) 颈联:抒悲愤之情,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 尾联: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 颈联、尾联: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感慨。

“书”:

一、“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二、“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三、“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四、“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愤”: A.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

B.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 C.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

思想感情: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

推荐第9篇:书 愤教案

书 愤

教学目的: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2、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

3、学习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教学重点:

1、《书愤》主旨的理解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2、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指导。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爱国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每一个爱国人士的情怀,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屈原、杜甫和陆游是有代表性的三个诗人。在屈原的作品中我们学习了《离骚》,杜甫的作品中我们学习了《蜀相》,今天我们学习陆游的《书愤》

二、知人论世

(知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其中词作《钗头凤》和诗作《示儿》最能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陆游一生有两个始终没有解开的情结。其一就是《钗头凤》所书写的他与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两人倾心相爱,却被其母生生拆散,这成为陆游一生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痛楚,直到七十五岁高龄、唐婉离开人世四十多年以后,他重游沈园,依然写下了“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深情诗句。 其二就是《示儿》所书写的“北定中原”这件让他终生魂牵梦绕以至死不瞑目的大事。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 “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平定)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使得他“报国欲死无战场”。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示儿) 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论世):(结合书下注释1)谈谈此作是诗人在何时、何地、何种境遇下所作?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一,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于是,诗人悲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三、朗读课文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那”读上声调,“那知”重读。“中原北望气如山”中“山”读升调,读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真名世”“谁堪”重读,结句降调。

四、问题探讨。

1、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所愤之一乃“世事艰”。艰者,难也。“世事”也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

1 它究竟有多难?只举同时代抗金英雄岳飞的遭遇可见一斑。抗金名将抱定“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壮志,杀得金兵闻风丧胆、节节败退,直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就是这样一位抗金骨干,却正因为此被汉奸秦桧等民族败类以“莫须有”之罪诬害而死,年仅三十八岁。报国不仅无功,而且有罪,竟至死罪,这难度似乎难于上青天了。

以捍卫祖国、扬威边疆的名将期待自己,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可是就诗人的经历来看,年青时参加进士考试因位于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而被出名,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可谓壮志难酬、请缨无路。着一“空”字,沉痛之极。

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自己却岁月蹉跎,年华空老,壮志难伸。着一“已”字,悲凉之至。

其终身大业。他在《出师表》中写道:“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话正说出了陆游的心事。有谁比得上写作《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呢?言外之意是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没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来“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收复大业,无人领军。

——愤报国有“罪”、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军,四“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作者的“愤”中含“恨”,“愤”中含“悲”,“愤”而生“凉”,“愤”而生“叹”,从而形成了本诗沉郁豪雄的风格。

2、本诗主要表现手法。

(1)对比手法: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 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而这一切的根远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

(2)借古讽今: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

五、研究讨论,比较分析:

比较阅读《书愤》和《蜀相》,找出两首诗的异同。 相同点:

1.背景:《书愤》和《蜀相》都作于*年代。2.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

同样写诸葛亮,角度不同,意境迥异。

杜甫表达的是对于诸葛亮命运的慨叹,一代将才最终功亏一篑,抱憾离世,留下的是昔人已逝,风采不再的旷古悲凉。

陆游作为一个失意的老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于诸葛亮的钦佩和羡慕。钦佩诸葛亮的将才;羡慕诸葛亮遇到明主,得以大展宏图,成就事业。

不同点:1.情感:《蜀相》是杜甫晚年之作 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不得重用的痛苦;陆游的《书愤》则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功业未成的愤懑

2.写作手法:《蜀相》借乐景抒哀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书愤》用典(“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

2 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白描 (“楼船”(雄伟的战舰)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只用名词不着动词,纯属白描。) 对比(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 3.作品风格:杜甫 沉郁顿挫(一三两联景仰和二四两联叹惋) ,陆游 沉郁豪雄(以愤为意脉, 句句是愤,字字是愤。感情沉郁,但二三四句大气磅礴,笔力雄浑)

六、延伸拓展

1、梁启超在《读陆放翁集》中称赞陆游:“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又说:“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课外搜集陆游的爱国诗词,选择你喜欢的一两首推荐给大家。

【明确】陆游的爱国诗词很多,最为著名的,如: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选一)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湖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临安春雨初霁》(参见“相关链接”)与此诗作于同一年,诗中也有对“世事”的感慨,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这两首诗的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

【明确】这两首诗都写于1186年,陆游在被罢官六年后被重新起用,宋孝宗任命他权(代理)知严州(现在浙江建德)军州事。《书愤》这首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感情。全诗以“愤”为意脉,沉郁顿挫,深沉蕴藉。

陆游去严州赴任前,先到临安(现在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等候召见。宋孝宗召见时对他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显然不想重用他。他对这个职位不感兴趣,但迫于“圣命”,又为了维持生计,也只好接受下来。《临安春雨初霁》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心情支配下在临安写的。这首诗的首联表示对仕途的厌倦与失望,并透露客居京华的懊悔;颔联用明媚的春光作背景,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颈联呈现一个极闲适的境界,却在背后,藏着诗人壮志未酬的感慨与牢骚;尾联是自我解嘲,悲愤之情见于言外。可见,在内容上,这首诗借写江南春雨和书斋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和不得志的悲愤与牢骚,在风格上,如果说《书愤》近似杜甫的话,这首诗更近似苏轼的一些作品,写得优美动人,富于情趣。

推荐第10篇:书愤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陆游及其诗歌创作。

2、深刻领悟这首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3、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教学重点:

1、了解陆游及其诗歌创作。

2、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教学难点:

1、深刻领悟这首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第一节

一、导入: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念念不忘被金兵占领着的中原领 土,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写了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 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的爱国情怀是何等的执着、真挚!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陆游,体会他那感人至深的爱国情怀。

二、诗人及背景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陆游是一个高产的作家,其诗作今存9000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

陆游的诗歌为什么主要表现渴望恢复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这与他的家世和经历有莫大的关系。首先看陆游的家世:陆游出身于一个爱国家庭,父亲陆宰,有坚定的民族立场,常常谈论国难国耻至痛哭流涕,饭都吃不下。由于家庭的关系,陆游从小接触的都是爱国人士。再看看其经历:陆游出生的第二年就碰上了靖康之变,跟随家人颠沛流离,他在国难中诞生、成长直至逝世。这样的家世,这样的经历,促使他产生“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英雄志愿。 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并且在政治上一再打击排斥陆游。在山阴闲居了6年的陆游,看到 “扫胡尘”“雪国耻”的志向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

三、诗意理解:

1、学生自读诗文,把握诗歌节奏,教师作诵读技法指导。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结句降调)

2、诗意的讲解。

3、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诗文。

四、诗歌赏析:

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1、“世事艰”指什么?

直接道出诗人早年经历的辛酸与坎坷;也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阻挠北伐,使诗人抗金复国的历程是如此的艰难。这也是诗人“愤”的根源。

2、“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正确语序是什么?这句暗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通过这句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北望中原气如山”

欲图收复失地。 诗人以为驱逐侵略者,收复失地,指日可待。这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早年的形象:雄心勃勃、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爱国青年。 小结:追述青年时的豪情壮志。

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1、颔联写到了两次战斗,是哪两次?

一次是在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一次是大散关失而复得。

2、诗人写这两次战斗是要表明什么?

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也表明了诗人渴望北伐,恢复中原,向往着火热的战斗生活。这也是上联 “气如山”一个表现。

3、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用了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抗金场面,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小结:描绘当年两幅气壮山河的抗金场面。

首联、颔联: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叙事)

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1、颈联是写过去还是眼前?

眼前。

2、“塞上长城”实际上是运用了一个典故,一个什么典故?诗人用这个典故有何作用?

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你)自毁汝(你的)万里长城。”

表达了诗人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的决心。

3、这一联中的“空”字和“已”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由于投降派把持朝政,“塞上长城”只能“空自许”,诗人的豪情壮志付诸东流。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诗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产生的那种沉重的失落感。

一个“已”字生动刻画出诗人壮志未酬,岁月蹉跎的悲愤之情。这种“愤”多么强烈,多么令人痛心疾首,扼腕长叹。

小结: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

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我们结合《出师表》的内容来看,诗人为什么大力赞赏《出师表》?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 的毕生心愿;

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诗人以此自勉的精神。

2、诗人在尾联运用这个典故有什么用意?

暗讽统治者是“阿斗”,朝中又没有诸葛亮;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小结:包含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 颈尾两联,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慨。

五、拓展: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有哪些可“愤”之事?这些“愤”的根源是什么?

所愤之一:“愤”于金人占我河山。

所愤之二:“愤” 于投降派把持朝政,朝廷“主和”,阻挠北伐。

所愤之三:“愤”于壮志难酬、请缨无路。(诗人年轻时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可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壮志难酬、请缨无路。)

所愤之四:“愤”于岁月蹉跎,年华空老。(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

所愤之五:“愤”于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无人领军。

这五“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

六、本诗主要表现手法。对比手法:

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自以为是“塞上长城”,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 借古讽今:

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

制。主张坚决抗金,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9300首,内容极为丰富,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为后世所传诵。 写作背景 《书愤》《临安春雨初霁》两首诗为陆游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所写,此时他已是61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5年,直到这一年春天,又被起用,任命为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这两首七律即写于此时。陆游一生“寄意恢复”,但此志始终未能如愿。所以两首诗风格迥异,而抒悲发愤的主题是相同的。 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点击听录音

前四句是回顾往事。首联概括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点出“愤”字。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世事艰”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 颔联将恢复之志具体化,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后四句是抒发感慨。颈联叹“塞上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壮志未酬,鬓发先斑。尾联赞《出师表》名传于世,千百年来又有谁能与诸葛亮相比!这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表明态度:自己也会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报国之志至死不移。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沙,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听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一开始即用一个独具匠心的比喻,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像半透明的纱。是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官的呢?流露出不得已来京的意思。只身住在小楼之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这是写诗人心情不安,彻夜不眠。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传来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这是点出临安城里不顾亡国危险的“太平盛世”景象。来到京城,诗人不去结交权贵,却独自呆在客邸里以“作草”“分茶”消磨时光,闲居无聊,志不得伸,于是诗人自我解嘲:“我”不会受到京城坏风气的影响,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 点击听录音 比较研究

比较两首诗的语言风格,分别用简短的话语来表达这种不同。 《书》:严肃而愤激.《临》:表面诙谐调侃,实际忧愤沉重。以轻松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对官场的冷淡,对黑暗政治的讽刺。

第11篇:书愤(公开课教案)

345303364.doc

书愤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2、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

3、学习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教学重点】

1、《书愤》主旨的理解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2、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指导。

【教学难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南宋朝代背景的了解,掌握南宋爱国诗人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陆游的爱国诗《示儿》导入。

二、知人论世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60年来万首诗”)。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 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 “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平定)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使得他“报国欲死无战场”。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2、《书愤》作于何时、何地、何种境遇下?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二,被罢官六年后重新起用,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于是,诗人悲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三、品赏诗歌

1、朗读课文

2、解题 书:写,抒发;愤:愤懑,悲愤。

3、陆游因何而“愤”?表现什么悲愤之情?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自主梳理诗句,然后讨论这个问题。

明确:所愤之一:“世事艰” ——愤:报国有罪

所愤之二:“空自许”——愤:壮志难酬

345303364.doc 所愤之三:“镜中衰鬓已先斑”——愤:年华空老 所愤之四:“千载谁堪伯仲间” ——愤:无人领军 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这四愤——愤报国有“罪”、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军,四“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

4、表现手法

(1)对比手法

(2)借古讽今 (3)用典明志

5、学生自由诵读全诗,把握作者的情感。

四、拓展探究

1、除了《书愤》,陆游在不少诗中谈到了诸葛亮的《出师表》,称颂诸葛亮的出师北伐。联系历史背景,想一想,陆游为什么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

明确:三国蜀国,诸葛亮为蜀汉丞相,“功盖三分国”,一生力主北伐,恢复汉室,而且付诸实施。

《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游所要发扬的精神; 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2、《书愤》所反应的陆游“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人生际遇,无疑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联系同时代其他诗人词人的作品回答。

引导学生抓本诗中“镜中衰鬓已先斑”句的“衰鬓”“先斑”也即两鬓斑白,借此抓住“白发”这一意象,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诗词中找出类似的诗句。

五、情怀感染

读一读陆游其它的爱国诗,再次感受他的爱国情怀。

六、布置作业

用相互联系的方法再读陆游的《书愤》和杜甫的《蜀相》,说说它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感情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第12篇:陆游书愤教案

《书愤》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并由此府仰千载,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陆游书愤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陆游书愤教案一

教学目的:

1、了解陆游及其诗歌创作。

2、深刻领悟这首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3、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

1、了解陆游及其诗歌创作。

2、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难点:

1、深刻领悟这首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第一节

一、导入: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念念不忘被金兵占领着的中原领

土,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写了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

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的爱国情怀是何等的执着、真挚!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陆游,体会他那感人至深的爱国情怀。

二、诗人及背景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陆游是一个高产的作家,其诗作今存9000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

陆游的诗歌为什么主要表现渴望恢复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这与他的家世和经历有莫大的关系。首先看陆游的家世:陆游出身于一个爱国家庭,父亲陆宰,有坚定的民族立场,常常谈论国难国耻至痛哭流涕,饭都吃不下。由于家庭的关系,陆游从小接触的都是爱国人士。再看看其经历:陆游出生的第二年就碰上了靖康之变,跟随家人颠沛流离,他在国难中诞生、成长直至逝世。这样的家世,这样的经历,促使他产生“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英雄志愿。

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并且在政治上一再打击排斥陆游。在山阴闲居了6年的陆游,看到 “扫胡尘”“雪国耻”的志向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

三、诗意理解:

1、学生自读诗文,把握诗歌节奏,教师作诵读技法指导。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结句降调)

2、诗意的讲解。

3、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诗文。

四、诗歌赏析:

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1、“世事艰”指什么?

直接道出诗人早年经历的辛酸与坎坷;也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阻挠北伐,使诗人抗金复国的历程是如此的艰难。这也是诗人“愤”的根源。

2、“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正确语序是什么?这句暗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通过这句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北望中原气如山”

欲图收复失地。

诗人以为驱逐侵略者,收复失地,指日可待。这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早年的形象:雄心勃勃、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爱国青年。

小结:追述青年时的豪情壮志。

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1、颔联写到了两次战斗,是哪两次?

一次是在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一次是大散关失而复得。

2、诗人写这两次战斗是要表明什么?

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也表明了诗人渴望北伐,恢复中原,向往着火热的战斗生活。这也是上联 “气如山”一个表现。

3、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用了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抗金场面,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小结:描绘当年两幅气壮山河的抗金场面。

首联、颔联: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叙事)

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1、颈联是写过去还是眼前?

眼前。

2、“塞上长城”实际上是运用了一个典故,一个什么典故?诗人用这个典故有何作用?

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你)自毁汝(你的)万里长城。”

表达了诗人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的决心。

3、这一联中的“空”字和“已”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由于投降派把持朝政,“塞上长城”只能“空自许”,诗人的豪情壮志付诸东流。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诗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产生的那种沉重的失落感。

一个“已”字生动刻画出诗人壮志未酬,岁月蹉跎的悲愤之情。这种“愤”多么强烈,多么令人痛心疾首,扼腕长叹。

小结: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

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我们结合《出师表》的内容来看,诗人为什么大力赞赏《出师表》?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

的毕生心愿;

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诗人以此自勉的精神。

2、诗人在尾联运用这个典故有什么用意?

暗讽统治者是“阿斗”,朝中又没有诸葛亮;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小结:包含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

颈尾两联,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慨。

五、拓展: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有哪些可“愤”之事?这些“愤”的根源是什么?

所愤之一:“愤”于金人占我河山。

所愤之二:“愤” 于投降派把持朝政,朝廷“主和”,阻挠北伐。

所愤之三:“愤”于壮志难酬、请缨无路。(诗人年轻时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可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壮志难酬、请缨无路。)

所愤之四:“愤”于岁月蹉跎,年华空老。(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

所愤之五:“愤”于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无人领军。

这五“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

六、本诗主要表现手法。

对比手法:

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自以为是“塞上长城”,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

借古讽今:

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

陆游书愤教案二

一、教学目的

1.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人情感。

2.通过对艺术手法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

2.白描、对比等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每一个爱国人士的情怀,几乎他的每一首诗歌都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下面让我们从他的《书愤》中一起感悟。

二、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主要诗作《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沈园二首》、《示儿》等。

三、背景介绍: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书:书写;愤:悲愤。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四、诗歌鉴赏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并背诵

2.师问: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写出来试加以分析。

生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瓜州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可以想见他当年投身战斗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师问:此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生答:白描手法,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师问: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

生答:义愤。首联写诗人早年激于金兵南侵,立志收复失地。颔联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愤中有豪言壮志,有民族大义。

生答:悲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由于投降派的误国,国家依然蒙受大难,诗人壮志未酬,却年事已高。这一联的抒情沉痛、感伤。

生答:悲怆中抱有期待。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4.师问:为抒发诗人的悲愤,诗歌多处用到对比,试分析?

明确:这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

五、总结

一心报国的英雄却壮志难酬,空度岁月,诗人个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爱国的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种传统,并把它高扬到前无古人的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了他长达60年的创作历程,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为陆诗的精华的灵魂。清末梁启超说:“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八、作业

1.背诵诗歌。

2.搜集古今忧国忧民诗人的材料,写一篇评论性文章。

第13篇:书愤公开课 教案

《 书 愤 》

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歌主题和思想情感。 2.通过对艺术手法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感。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爱国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每一个爱国人士的情怀,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屈原、杜甫和陆游是有代表性的三个诗人。在屈原的作品中我们学习了《离骚》,杜甫的作品中我们学习了《蜀相》,今天我们学习陆游的《书愤》

二、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勤于创作,写诗六十余年,诗作今存九千多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三、背景介绍: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

四、朗读诗歌

1.诗题解读。“书愤”是何意?书:即书写,愤:心中不平、忧愤。即:写写我心中的不平。那么我们就一同来朗诵这首诗歌,感受作者心中的忧愤和不平。

1

2.全班齐读课文,注意节奏。

3.“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那”读上声调,“那知”重读。“中原北望气如山”中“山”读升调,读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真名世”“谁堪”重读,结句降调。

五、整体感知

诗题既然为“书愤”,那么作者在这首诗歌中书写了哪些事情,又是哪些事情让他愤愤不平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注释和学海导航中的诗文翻译坊,疏通诗文大意。(5分钟)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作者究竟所书何事?

1.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这里的“世事艰”是指“世俗尘世琐事的艰苦”吗?有的资料注释认为“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如山”是“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心中的郁愤堆积如山”之意。你同意“气愤堆积如山”这一说法吗?

明确:“世事艰”是指“世事艰”。艰者,难也。“世事”也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它究竟有多难?只举同时代抗金英雄岳飞的遭遇可见一斑。这位抗金名将抱定收复河山的壮志,杀得金兵闻风丧胆、节节败退,可就是这样一位抗金骨干,最终却被冠以“莫须有”之罪诬害而死,年仅三十八岁。报国不仅无功,而且有罪,竟至死罪,这难度似乎难于上青天了。“气如山”应该是指收复祖国山河的气势如山。所以作者在首联书写了:收复祖国河山之志。

2.颔联: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写的正是早年宋军在瓜洲渡和大散关与金兵作战,宋军大败金兵、收复失地、大获全胜令人鼓舞的两大战事,而诗人也曾在此两地亲上前线,勘查地形,刺探敌情,可以想见他当年投身战斗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瓜洲

2

是古渡口,军队渡江必经之地。大散关是关隘屯兵之处,楚汉相争,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从此地北出关中。三国曹操西征张鲁,亦攻守此处。。见“渡”见“关”,立刻会产生战争的联想。诗的特点还在于,并没具体描写战争,只是写出了两地的场景:雄关秋风立战马,雪夜渡口列战船。营造了一种浓重的战争氛围,没写战争场面而战争确实存在。楼船、铁马、雪夜、秋风给人以战争的悲壮苍凉感。

3.颈联:可惜我曾经以塞上长城自比,现在已是鬓发斑白、年老体衰、功业未建、壮志未酬,空留下许多感叹。诗人曾经自许塞上长城,然而他并不是第一位自许塞上长城者, “塞上长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 檀道济一生征战,所率军队常使敌人闻风丧胆。元嘉八年(公元431年),他率兵攻打北魏,粮尽退兵,北魏军队竟不敢追来。因他功勋显赫,引起了宋文帝的宠臣刘湛、刘义康的妒忌。昏庸的文帝偏信谗言,于元嘉13年杀死了檀道济和他的儿子。檀道济临刑前愤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意为这是破坏了你自己的万里长城。后来北魏人得悉这几位名将被杀,便毫无顾忌地派兵10万进攻宋,待宋军岌岌可危之际,宋文帝才后悔杀了檀道济等人。古代帝王建设长城正是用来镇守边疆,抵御外族。陆游也曾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的磅礴大气。只是比起年少时的意气奋发,如今诗人望着镜中的自己,年迈体衰,双鬓已然斑白,然而当年的壮志却还未完成。所以诗人在这一联中,书写了何事呢?(年事已高,壮志未酬。)

4.尾联: 我们提起出师表就不得不提起“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诸葛亮,诗人对诸葛孔明又是抱有一种怎样的心态呢?(崇敬,敬仰)我们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千载谁堪伯仲间)。有人说,“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诗人又是怎样形容这篇以“忠”闻名的《出师表》呢?( 真名世)所以诗人在这

3

一联诗歌中传达了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仰和崇敬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和效忠国家的坚定志向。

六、问题探究(知人论世)

1.我们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了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我们要如何做到知人论世呢,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获取这些信息呢?

明确:看诗题 看背景(论世) 看注释 看诗人(知人)

2.下面我们就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共同来思考一下作者因何事而忧愤呢?(5分钟)

A.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 B.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 C.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

七、课堂小结

一心报国的英雄却壮志难酬,空度岁月,诗人个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爱国主题不但贯穿了他长达60年的创作历程,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为陆诗的精华的灵魂。清末梁启超说:“亘古男儿一放翁!”

第14篇:书愤教案 完整版

《书愤》教案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陆游生平履历及其诗歌创作特色。

2、朗读诗文领悟感情基调。

3、逐联分析,体会这首诗歌所表现的内容以及突出的艺术手法。

4、总体把握,总结诗歌思想内容。

5、对比>分析两首诗的的不同。

6、背诵两首诗歌,完成课后习题。

二、教学重点

1、了解陆游及其诗歌创作。

2、这首诗歌所表现的内容以及突出艺术手法。

三、教学难点

1、深刻领悟这首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掌握诗歌中艺术手法如对比、用典。

3、深刻领悟书愤之“愤”,理解作者的爱国感情。

四、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知人论世是我们高中学习古诗文作品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要求我们在学习一篇古诗文作品之前必须先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为人,了解他们所生活的环境与时代,带着了解来品读,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先后接触了屈原、鲍照、杜甫等人的作品,通过对他们以及作品的学习和鉴赏,我们会发现历史上的他们都或多或少带有共通性:首先,他们都是满腹才情、胸怀大志、爱国爱人民的高雅之士,而生活中的他们远没有文学造诣上的一帆风顺,他们在仕途或者生活中都不断经历坎坷和挫折,但是他们都没有屈服,因为在他们的心底都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文人气节。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近陆游,走进《书愤》,走近这位同样命途坎坷而不屈的高雅之士——陆游。 作者生平履历介绍

① (参照书本注释一)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 作品集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②(履历,参照学典)少能诗文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十余岁就熟读了陶潜、王维、李白等人的诗篇,12岁便能诗文,有“小李白”之称。17岁便有盛名。 中年仕途坎坷

绍兴中应礼部试,因名次居于主和派权臣秦桧(hui)的孙子之前,不慎触怒秦桧,遭到黜落。秦桧死后三年才被启用,而他的政途生活也是坎坷不断,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压,几起几落:绍兴二十八年入闽任宁德县主簿(始),孝宗即位后,被赐其进士出身,之后历经多次升降官职,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通判、安抚使、参议官、知州等职(起落不断)。乾道六年入蜀(落),任夔(kui)州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谟(mo)阁待制。光宗即位,改任礼部郎中(起),由于遭弹劾,再度被罢官。 晚年孤寂

罢官之后的二十余年,他长期蛰伏在山阴老家农村,最后于在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抱着未见国土收复的遗恨与世长辞,享年86岁。 作者诗歌特色介绍

①陆游诗词创作的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又富有浪漫色彩。他的诗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

1 《书愤》教案

的浪漫主义精神。

②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变化无穷。中年入蜀之后,形成豪情奔放的风格,晚年诗风趋于恬淡,有时幽愤。

③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 。 总体看来,艺术特色是宏伟豪放,热情洋溢。 诗歌写作背景介绍 (大背景)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小背景)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

诗歌朗读,体会沉郁顿挫的感情基调 ① 字音,注意衰鬓(bin)伯仲(zhong)

② 节奏划分,注意七律的节拍划分2221,2212。体会诗题“愤”,用沉郁顿挫的感觉读出悲愤之情。

(对照蜀相课后指导强调停顿,指导特殊字词,体会沉郁顿挫) 讲解诗文

① 总说:体会诗题。 书:书写;愤:悲愤。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高度概括。参照创作背景我们可知,作者陆游是在山阴闲居了6年,61岁高龄,在“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就要化为泡影的悲愤失望之下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所以取名“书愤”,借此抒发自己大志未酬的愤怒。

② 首联:{参照课后习题大二大题}(疏通诗文)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收复失地的豪情犹如山岳。

上句“那知”一词写出了诗人年轻时血气方刚、天真纯真。“艰”字有艰难的意思,直接道出诗人经历的辛酸与坎坷,浓缩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这两个词语暗含着对投降派迫害忠臣、阻挠北伐卑劣行径的斥责。它是诗人“愤”的根源。下句一个“气如山”表达出诗人当年的豪情壮志,让我们看到一个意气风发、以身许国的爱国青年形象。

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铺垫感情,指出“愤”,基调悲愤)

③ 颔联:(疏通诗文,提问特点)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纯意象组合,连用六个名词集中描写宋军在镇江、南郑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两句都写当年壮观的战争胜利的场面,这表明南宋人民有能力打退金人,这两句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也是诗人壮年时期生活的回顾。形象地表明了作者的理想,写出了诗人对青壮年时期战斗生活的向往。他渴望北伐恢复中原,向往着火热的战斗生活。

④ 以上两联是诗歌的前半部分。叙事、写景,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

板书设计:

首联:点题,追述青年时的豪情壮志

颔联:连用六个名词,追述对青壮年时期战斗生活的向往。

首联、颔联: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叙事)

⑤ 颈联:

A(疏通诗文,解释用典)长城自诩(xu)我白白的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城,对镜照看,双鬓早已斑白。

用典 塞上长城: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

B(提问诗眼,参照学典习题)

句中的“空自许”和“已先斑”形成鲜明对比。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生的那种沉重的失落感。一个“已”字生动刻画出诗人功业未就,人已老的悲愤之情。两个副词吐露出诗人一腔忠义无处寄托,华鬓点点,壮志落空的愤慨之情。在现实的强烈对比之中,包含着对投降派罪恶行径的愤怒

2 《书愤》教案

指责。

抒悲愤之情,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英雄无用武之地,却早生华发。 ⑥ 尾联:{参照课后习题大二大题} (疏通诗文,解释用典)《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举世闻名,千百年来谁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呢? 用典明志。出自《三国志》,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在尾联运用了诸葛亮的典故。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还包含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千载谁堪伯仲间”,一个反问句即抒发了因奸臣当道,壮士报国无门而心生难言的悲哀。(升华感情,升华“愤”,基调由悲愤转含豪壮之情)

⑦ 以上两联是诗歌的后半部分。抒情,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慨。

板书设计:

颈联:抒悲愤之情,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

尾联: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

颈联、尾联: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感慨。

艺术特色总体把握

① 分析结构 两组对比(ppt) ② 总体把握诗歌内容及主旨思想感情

作者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抗金救国的理想和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满腔积愤,但悲怆中不失激昂。

诗的感情基调充斥着激情和难以压抑的愤懑。

③ 回到诗题,分析把握“愤” 首先理解“愤”: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满腔激愤。 通读诗文,得出结论。 读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说明所愤之一乃“世事艰”。艰者,难也。“世事”也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

读颔联,上句 “塞上长城空自许”之“空自许”乃所愤之二。

读下句, “镜中衰鬓已先斑” 乃所愤之三:岁月蹉跎,年华空老,壮志难伸。

读尾联, “千载谁堪伯仲间” 乃所愤之四。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没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来“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收复大业,无人领军。

④ 对比手法的分析

主要有四种:阶段对比、虚实对比、感情色彩对比、现实处境对比。

A阶段对比:早年晚年对比,早年意气风发、满怀抱负而晚年壮志难酬、苦闷自抑。 B虚实对比:首联上句虚写,回忆年轻时的天真单纯;下句写实,“北望中原气如山”,北望中原,突出诗人的坚毅、豪迈、轩昂;颈联上句“塞上长城”写理想,气势雄伟,意境高远,从大远处落笔,是虚写;下句“镜中衰鬓”写现实,感情沉郁,格调凝重,从细处近处用墨,是实写。在虚实的映衬中,加重了诗歌雄壮悲愤的基调。

C感情色彩对比:颔联描画白雪皑皑,秋风萧萧,万马奔腾战船横空的征战场面,从而赞美当年气吞残虏,挥戈卫边的爱国将士,此联表面写宏大的场面,实际歌颂英勇的战士,表面写战争,实际抒发感情,是对“气如山”这种豪情具体形象的说明,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年轻时的满腹豪情。颈联陆游对镜自照,鬓发已白,作者在这里表现了一种不甘老而无功,却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前后对比令人嗟叹不已。

D现实处境对比:尾联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虽身居山阴,人已老去,但豪情未老,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然而现实处境让诗人只能空谈诸葛亮发出感慨伯仲无处寻,发出非不能也是不为也的感叹。 对照课后习题,对比《临安春雨初霁》

① 谈《临》背景。

参看课后习题第一大题第一小题,这两首诗写于同一年,而且《临安春雨初霁》在《书愤》之前,这年自

3 《书愤》教案

淳熙七年罢官闲居山阴,已有六年多了。这次奉召到临安,宋孝宗任命他代理严州(现在浙江建德)的军州事,并对他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显然孝宗并不想重用他,只是给他一个闲职。他对这个职位不感兴趣,但迫于“圣命”,又为了维持生计,也只好接受下来。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心情支配下写的。

⑤ 提示读音 注意感情节奏。齐读全诗 朝(zhao) ⑥ 通诗文整体诵读 A首联: (解释诗句)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世味:人情味;)近来世态人情淡薄如纱,谁让我又骑马客居京华?

诗一开始就流露出不得已而来京的意思:“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世味薄则直道穷,南宋朝廷不图恢复,得过且过,官场上的习气一天比一天地坏下去,哪里还有什么直道呢?在这样的环境里做官,的确没有什么意思,因此诗人不提受职一事,而只说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客呢!这正是讽喻的笔法,作者自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感情:懊悔、无奈。

B颔联:(解释诗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提问,谁卖杏花?)只身于小楼中,听春雨淅淅沥沥了一夜,想象着深幽小巷中明早还会传来卖杏花的声音吧。

中间两联写客居生活,“小楼一夜听春雨”, 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写诗人彻夜不眠,表现他心情不安,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以及前途的未知茫然,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 “深巷明朝卖杏花”,达官贵人多居深巷,那里自然有人去叫卖杏花,作者实在夜听春雨,却在想象明早卖花姑娘的情景,一实一虚,虚实相生,这不经意的一笔,点染了临安城中的“太平盛世”气象,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C颈联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矮纸”就是短纸、小纸,“草”就是草书。陆游擅长行草,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因为是小雨初霁,所以说“晴窗”,“细乳”即是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分茶”指鉴别茶的等级,是南宋时期的一种茶道,这里就是品茶的意思。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诗人到了京城,不愿去结交权贵,四处打点,却宁愿独自呆在客邸里以“作草”“分茶”消磨时光,这一来似乎是嘲笑自己百无聊赖,其实是从侧面揭露当时政治的黑暗,反衬了他的无奈和心酸,表现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严州知府的职位本与他的素志不合,何况觐见一次皇帝,不知要在客舍中等待多久,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只能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真是无聊而可悲!于是再也捺不住心头的怨愤,写下了结尾两句。 D尾联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素衣” 原指白色的衣服,这里用作代称。指那些地位低下的官员,是诗人对自己的谦称(类似于“素士”),作为一介素衣,不要因为风尘仆仆而感叹,一到清明,我就可以回到家中了。到尾联诗人才将他的讽喻意图明朗化,因为“素衣莫起风尘叹”里,已经包含了“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内容;诗人告诉家人“莫起风尘叹”,也是自己不会受到京城坏风气影响的意思。这样来结住全诗,跟开头的“世味年来薄似纱”是紧紧呼应的,

E归纳主旨 总体感知这首诗我们不难得出结论:这首诗运用了寄情于景的手法,诗的主旨是通过写照诗人客居他乡的无聊生活(小楼听雨、练草书、分茶)表现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冷淡心情,意在感慨世态炎凉和政治舞台上的倾轧变幻。

⑦ 感知对比两篇诗歌的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的差异。

A表现重点 《临安春雨初霁》是诗人在“客居寂寞与无聊的状态”中写下的,寄情于景,感慨世态炎凉和政治舞台上的倾轧变幻。表现重点是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世态炎凉的失望。 而《书愤》主要表达的是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以及收复中原而不得的满腔激愤。

B诗歌风格

《书愤》严肃而激愤,沉郁压抑。而这一首则不乏诙谐意味。这种诙谐其实是以轻松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忧愤,因此风格直接明快,情趣中含心酸。

4 《书愤》教案

七, 课后习题的讲解。

② 分析陆游的自况,辩证地看。

陆游之所以喜欢吟咏诸葛亮要从两个方面看,其一是诸葛亮自身的原因,我们知道诸葛亮具有高尚的人品和突出的才德,受到刘备的信任和赏识,值得诗人以之为精神标榜、吟咏传唱。其二是自况和自勉,从陆游本身来看,他借吟咏诸葛亮是表达自己不被人赏识的愤懑愁苦,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③ 在歌颂诸葛亮功绩和个人感情方面方面:

《蜀相》着重是惋惜之情,歌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惋惜一代将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命运,抒发自己功业未就的遗憾,因为杜甫人生穷困潦倒,仕途坎坷,功业未就。

《书愤》着重是赞扬、羡慕诸葛亮的才华、能被明主重用、能够实现他自己的人生抱负,借此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懑。因为陆游的人生大起大落,主张抗金,但报国无门。 在表现手法方面:

杜甫的《蜀相》前两联写景属于借景抒情和以乐景衬哀情,后两联借古伤今、借古讽今。

陆游的《书愤》采用 “用典”的手法,用了檀道济和诸葛亮的典故,用典的好处是高度概括的抒发所要表达的情感, 还用了“对比”的手法,用“早岁”的胜仗对比现在的“衰鬓先斑”。

五,背诵课堂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完成练习。

Ps:知识补充

1.放翁:陆游任成都府路安抚使参议官时,与大诗人范成大一起共事,由于两人有些矛盾,范成大左右的官员认为陆游不知高下,不守礼义,是个粗野狂放的人。陆游气愤地想到:“你们说我狂放,我就当个‘放翁’,总比明哲保身的庸人强。”从此,“放翁”这个号经常出现在他的诗文中。

5

第15篇:《书愤》优秀教案

《书愤》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2)学习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布置预习,让学生了解陆游和他的诗作以及他所处的时代; (2)朗读诗歌,体会诗情;

(3)探究问题,理解诗歌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2)学习诗人的爱国精神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重点:

1、《书愤》主旨的理解;

2、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指导。

三、教学难点:

1、《书愤》主旨的理解。

2、同时代其他相同命运的诗人的探究。

四、教学时数: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爱国主义是文学的永恒主题,每逢国家危急存亡之秋,这类文学主题便大放异彩,也同时涌现了一大批爱国诗人,上至为国沉江的屈原,到忧国忧民的杜甫,再到抗击外敌入侵主张收复失地的辛弃疾、岳飞和陆游。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陆游。

幻灯片出现屈原、杜甫、辛弃疾、岳飞和陆游的图片。

(二)知人:学生谈陆游生平。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 “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平定)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

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今天所要学的《书愤》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三)朗读诗歌:

(1)录音范读(音频材料): (2)教师朗读指导: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那”读上声调,“那知”重读。

“中原北望气如山”中“山”读升调,读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真名世”“谁堪”重读,结句降调。 (3)学生朗读。

(四)课文内容理解。

1、请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

书愤:书写悲愤(愤懑)之情。

2、幻灯片打出思**:

诗题为《书愤》,作者因何事而“愤”呢?请结合具体诗句和诗人生平进行分析。

明确:A早岁那知世事艰; B塞上长城空自许; C镜中衰鬓已先斑;

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结合诗人生平说说“世事艰”指什么?

指的是青壮年时期少不更事,根本不知道收复中原这件事竟是这样艰难。 所愤之一乃“世事艰”。艰者,难也。“世事”也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它究竟有多难?只举同时代抗金英雄岳飞的遭遇可见一斑。抗金名将抱定“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壮志,杀得金兵闻风丧胆、节节败退,直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就是这样一位抗金骨干,却正因为此被汉奸秦桧等民族败类以“莫须有”之罪诬害而死,年仅三十八岁。报国不仅无功,而且有罪,竟至死罪,这难度似乎难于上青天了。

(2)“气如山”该如何理解?

诗人北望中原(倒装),立下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宏图大志,豪气如山。 (3)诗人为何可以豪气如山,请举诗句加以说明。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两句诗写的是南宋人民抗金的两次胜仗,给了诗人信心,南宋人民完全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国家。所以诗人的报国壮志如山一样雄壮,如山一样坚定,如山一样不可动摇。

(4)颔联语言形式有何特点?这种表现手法在哪儿出现过?

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不用动词,不用虚词,只用六个名词组接,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的军容画面,形象飞动、画面壮阔。

这种表现手法,在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也同样以几个名词组成而不着虚字。还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5)颈联“空”字和“已”字饱含诗人什么情感?

诗人年青时以捍卫祖国、扬威边疆的名将期待自己,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敌人的千军万马。可是就诗人的经历来看,年青时参加进士考试因位于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而被除名,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可谓壮志难酬、请缨无路。着一“空”字,沉痛之极。 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自己却岁月蹉跎,年华空老,壮志难伸。着一“已”字,悲凉之至。

(6)尾联用了什么典故?表达诗人什么情感?

诸葛亮一生以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统一中国为其终身大业。他在《出师表》中写道:“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这话正说出了陆游的心事;有谁比得上写作《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呢?言外之意是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没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来“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收复大业,无人领军。

板书:诗人之“愤”有四:

所愤之一乃“世事艰”;

(愤报国无门) 所愤之二乃“塞上长城空自许”;( 愤壮志难酬) 所愤之三乃“镜中衰鬓已先斑”;( 愤年华空老) 所愤之四乃“千载谁堪伯仲间”。(愤无人领军)

3、诗人这种愤懑之情通过哪些表现手法表现出来?

(1)对比:有理想和现实的对比,也有过去和现在的对比; (2)用典:用诸葛亮之典故表达志向。

4、结合时代背景说说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作者的“愤”中含“恨”,“愤”中含“悲”,“愤”而生“凉”,“愤”而生“叹”,从而形成了本诗沉郁豪雄的风格。

(五)学生跟着音频朗读,背诵诗歌。

(六)拓展思考:

《书愤》所反应的陆游“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人生际遇,无疑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联系同时代其他诗人词人的作品回答。

引导学生抓本诗中“镜中衰鬓已先斑”句的“衰鬓”“先斑”也即两鬓斑白,借此抓住“白发”这一意象,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诗词中找出类似的诗句。

幻灯片打出下列诗句:

1、陆游的《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2、辛弃疾《破阵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岳飞《小重山》: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这三位诗(词)人,他们的志向都是一致的,陆游是“中原北望”“心在天山”、辛弃疾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岳飞是“为功名”。“天下事”也好,“功名”也好,指的都是收复中原的大计。而他们的遭遇也惊人的相似,陆游是 “已先斑”“鬓先秋”、辛弃疾是 “可怜白发生”、岳飞是“白首”。可见悲剧并不是陆游一个人的,报国无门、请缨无路、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是南宋所有有志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志士们共同的悲剧,甚至直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以身殉国。他们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他们的悲怆是英雄们共同的悲怆,陆游终生没有解开的情结不是他个人的情结,而是所有南宋爱国志士们共同的情结。

主和派把持朝政的南宋,陆游所遭受壮志难伸、年华空老、岁月蹉跎的际遇不是他个人的遭遇。因此,读《书愤》这一首诗,几乎可以带动象陆游一样的诗人的诗作,他们书写的无不是相同的主题。掌握了“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在做诗歌鉴赏题时可以举一反三。

(七)作业:

陆游一生有两个始终没有解开的情结——爱情和爱国。其中词作《钗头凤》和诗作《示儿》最能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

(1)《钗头凤》所书写的他与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两人倾心相爱,却被其母生生拆散,这成为陆游一生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痛楚,直到七十五岁高龄、唐婉离开人世四十多年以后,他重游沈园,依然写下了“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深情诗句。

(2)就是《示儿》所书写的“北定中原”这件让他终生魂牵梦绕以至死不瞑目的大事。终其一生,壮志不能实现其万一,心中情怀,《书愤》就是最好的见证。

第16篇:书愤

《书愤》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2、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

3、学习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教学重点】

1、《书愤》主旨的理解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2、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指导。【教学难点】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南宋朝代背景的了解,掌握南宋爱国诗人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知识准备:布置给学生关于所要学习篇目的作者,让学生提前搜集作者的相关作品和思想,通过搜集达到学生提前了解的过程,也能很好的为营造轻松的,自主的课堂效果做准备。

能力准备:通过了解作家相关作品和思想,让学生在预习所要上的篇目时能够主动思考,做到触类旁通,在教师教授期间,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难点的能力。达到课堂的有效性。

一、导入新课

由陆游的爱国诗《示儿》导入。

二、知人论世

1、说一说,你认识的陆游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60年来万首诗”)。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 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 “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平定)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使得他“报国欲死无战场”。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2、《书愤》作于何时、何地、何种境遇下?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二,被罢官六年后重新起用,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于是,诗人悲愤之情便喷

薄而出。

三、品赏诗歌

1、朗读课文

2、解题

书:写,抒发;愤:愤懑,悲愤。

3、陆游因何而“愤”?表现什么悲愤之情?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自主梳理诗句,然后讨论这个问题。

明确:所愤之一:“世事艰” ——愤:报国有罪

所愤之二:“空自许”——愤:壮志难酬 所愤之三:“镜中衰鬓已先斑”——愤:年华空老 所愤之四:“千载谁堪伯仲间” ——愤:无人领军 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这四愤——愤报国有“罪”、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军,四“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

4、表现手法

(1)对比手法

(2)借古讽今 (3)用典明志

5、学生自由诵读全诗,把握作者的情感。

四、拓展探究

1、除了《书愤》,陆游在不少诗中谈到了诸葛亮的《出师表》,称颂诸葛亮的出师北伐。联系历史背景,想一想,陆游为什么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

明确:三国蜀国,诸葛亮为蜀汉丞相,“功盖三分国”,一生力主北伐,恢复汉室,而且付诸实施。

《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游所要发扬的精神; 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2、《书愤》所反应的陆游“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人生际遇,无疑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联系同时代

其他诗人词人的作品回答。

引导学生抓本诗中“镜中衰鬓已先斑”句的“衰鬓”“先斑”也即两鬓斑白,借此抓住“白发”这一意象,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诗词中找出类似的诗句。

五、情怀感染

读一读陆游其它的爱国诗,再次感受他的爱国情怀。

六、学法归纳

1、知人论世

2、相互联系

【教学反思】教师在情趣教学中起导向作用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下工夫。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把握一篇课文的情感基调。我们知道“言为心声”“诗歌缘情而发”,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一篇文章就像一个窗口,通过他可以洞察世态万象。因此把握好一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把这种感情溶进你的语言中,感染学生造成一种情感传递,在课堂制造一种情感的氛围,以此来感染学生。

第17篇:书愤

《书愤》 (南宋)陆游

【目标导学】

1、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作品;

2、把握作品的主旨,领会作者的情感;【教学设计】

一、交流作者资料。

二、朗读作品。

1、读准字音 塞( ) 空( ) 衰( ) 鬓( ) 载( ) 堪( ) 仲( )

2、节奏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三、把握诗意。

1、补充注解

①书愤:抒发义愤。 书:写。②早岁:早年,年轻时。

③气如山:指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如山岳。④衰(shuāi)鬓:苍老的鬓发。⑤空自许:白白地自许⑥堪:能够。

⑦伯仲间:意为可以相提并论。伯仲,原是兄弟长幼的次序,引申为不相上下。这是作者赞颂诸葛亮。

2、作品译文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气概有如高山。赞赏刘锜等曾乘着高大的战舰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瓜州渡口,吴璘等也曾骑着披甲的战马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我白白地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城,对镜照看衰老的头发早已花白。 《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举世闻名,千载以来谁能与诸葛亮差不多

四、赏析

《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书愤》——前四句是回顾往事,首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接着将恢复之志具体化,瓜洲渡江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但“塞上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壮志未酬,鬓发先斑。《出师表》名传于世,千百年来又有谁能与诸葛亮相比!尾联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自己也会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报国之志至死不移。

诗的开头写的是年青时的认识和志向。“哪知世事艰”,即不知道世事的艰难。事实上要恢复中原,就会受到投降派的阻饶、破坏。因此,一个“艰”字就饱含着对朝廷屈辱投降的激愤,也包含着报国无门的无奈。然而,在那时,诗人渴望恢复中原的豪气却像山一样。这一比喻非常奇特而贴切,可以从山之高联想到豪气万丈,壮志凌云,也可以从山之凝重、不可动摇,联想到坚忍不拔,无可动摇之志。这便是诗人年轻时的写照。接着两句便是对抗金英雄的追思,其中虽无一个动词出现,但在读者面前就呈现着激烈的战斗场面,表现出高昂的战斗情绪,极有鼓舞人心的作用。诗人通过今昔之对比,从而突出了对现实状况的不满,隐含着一种愤懑的情绪。南朝宋时的名将檀道济自比为万里长城,唐朝名将李勣也被唐太宗比为长城,因而诗人要效法他们的精神,以“塞上长城”自比,以为能成为一个抗敌的英雄。然而,壮志未酬,已生华发,这是以沉痛的笔调,抒发了对苟安而不思抗金的投降派的极度愤慨。最后,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叹息南宋朝廷中就没有一个可以与之相比之人,用以表明对朝廷不思恢复中原的气愤。对于一个志在立功却怀才不遇,光阴蹉跎而难以作为者来说,能不幽愤哀伤吗?此诗虽然没有用一个“愤”字,但是胸中那郁积之“愤”在字里行间仍然表现得淋漓尽致,其爱国之情将永远感染着每一位读者。

五、合作探究

1.简要概括诗歌颔联描写的内容。(2分)

---宋金两国交兵的战争场面

2.“塞上长城”引用了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的典故。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出师一表真名世”引用了三国时(人名)的典故。(1分) ---诸葛亮

3.本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围绕“愤”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无私报国但抑郁不得志的强烈愤慨。

4.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

---报国无门,功业无成。抒发了作者内心慷慨激愤、报国之志难酬的抑郁之情。通过对比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

5.诗歌当中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尤其是起句、结句与诗的主旨、意境的关系。请解释此诗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首联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上句\"那知\"一词写出了诗人年轻时血气方刚、天真纯真。\"艰\"字有艰难的意思,直接道出诗经历的辛酸与坎坷,浓缩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这两个词语暗含着对投降派迫害忠臣、阻挠北伐卑劣行径的斥责。它是诗人\"愤\"的根源。下句一个\"气如山\"表达出诗人当年的豪情壮志,让我们看到一个意气风发、以身许国的爱国青年形象。

尾联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千载谁堪伯仲间\",一个反问句即抒发了因奸臣当道,壮士他国无门而主生的难言的悲哀,又可以从中看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体现了诗人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

6.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而这一切的根远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

7’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

---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背诵竞赛】

第18篇:书愤

教学目的:

1、了解陆游及其诗歌创作。

2、深刻领悟这首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3、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教学重点:

1、了解陆游及其诗歌创作。

2、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教学难点:

1、深刻领悟这首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第一节

一、导入: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念念不忘被金兵占领着的中原领 土,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写了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 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的爱国情怀是何等的执着、真挚!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陆游,体会他那感人至深的爱国情怀。

二、诗人及背景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陆游是一个高产的作家,其诗作今存9000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

陆游的诗歌为什么主要表现渴望恢复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这与他的家世和经历有莫大的关系。首先看陆游的家世:陆游出身于一个爱国家庭,父亲陆宰,有坚定的民族立场,常常谈论国难国耻至痛哭流涕,饭都吃不下。由于家庭的关系,陆游从小接触的都是爱国人士。再看看其经历:陆游出生的第二年就碰上了靖康之变,跟随家人颠沛流离,他在国难中诞生、成长直至逝世。这样的家世,这样的经历,促使他产生“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英雄志愿。

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并且在政治上一再打击排斥陆游。在山阴闲居了6年的陆游,看到 “扫胡尘”“雪国耻”的志向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

三、诗意理解:

1、学生自读诗文,把握诗歌节奏,教师作诵读技法指导。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结句降调)

2、诗意的讲解。

3、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诗文。

四、诗歌赏析:

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1、“世事艰”指什么?

直接道出诗人早年经历的辛酸与坎坷;也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阻挠北伐,使诗人抗金复国的历程是如此的艰难。这也是诗人“愤”的根源。

2、“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正确语序是什么?这句暗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通过这句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北望中原气如山” 欲图收复失地。

诗人以为驱逐侵略者,收复失地,指日可待。这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早年的形象:雄心勃勃、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爱国青年。 小结:追述青年时的豪情壮志。

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1、颔联写到了两次战斗,是哪两次?

一次是在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一次是大散关失而复得。

2、诗人写这两次战斗是要表明什么?

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也表明了诗人渴望北伐,恢复中原,向往着火热的战斗生活。这也是上联 “气如山”一个表现。

3、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用了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抗金场面,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小结:描绘当年两幅气壮山河的抗金场面。

首联、颔联: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叙事) 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1、颈联是写过去还是眼前? 眼前。

2、“塞上长城”实际上是运用了一个典故,一个什么典故?诗人用这个典故有何作用?

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你)自毁汝(你的)万里长城。”

表达了诗人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的决心。

3、这一联中的“空”字和“已”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由于投降派把持朝政,“塞上长城”只能“空自许”,诗人的豪情壮志付诸东流。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诗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产生的那种沉重的失落感。

一个“已”字生动刻画出诗人壮志未酬,岁月蹉跎的悲愤之情。这种“愤”多么强烈,多么令人痛心疾首,扼腕长叹。 小结: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 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我们结合《出师表》的内容来看,诗人为什么大力赞赏《出师表》?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 的毕生心愿;

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诗人以此自勉的精神。

2、诗人在尾联运用这个典故有什么用意?

暗讽统治者是“阿斗”,朝中又没有诸葛亮;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小结:包含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 颈尾两联,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慨。

五、拓展: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有哪些可“愤”之事?这些“愤”的根源是什么?

所愤之一:“愤”于金人占我河山。

所愤之二:“愤” 于投降派把持朝政,朝廷“主和”,阻挠北伐。

所愤之三:“愤”于壮志难酬、请缨无路。(诗人年轻时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可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壮志难酬、请缨无路。) 所愤之四:“愤”于岁月蹉跎,年华空老。(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 所愤之五:“愤”于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无人领军。

这五“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

六、本诗主要表现手法。对比手法:

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自以为是“塞上长城”,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 借古讽今:

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

第19篇:书愤

《书愤》教案

 作者: 宁大清



教学目的:

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2、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

3、学习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教学重点:



1、《书愤》主旨的理解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2、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指导。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陆游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因受家庭熏陶,自幼读书学剑,发愤报国。终生以抗金报国为志,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诗词散文都有创作,其中诗歌成就最高。现存诗作9300多首,是存诗最多的古代诗人。 

二、导入课文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陆游诗词,其中词作《钗头凤》和诗作《示儿》最能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陆游一生有两个始终没有解开的情结。其一就是《钗头凤》所书写的他与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两人倾心相爱,却被其母生生拆散,这成为陆游一生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痛楚,直到七十五岁高龄、唐婉离开人世四十多年以后,他重游沈园,依然写下了“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深情诗句。其二就是《示儿》所书写的“北定中原”这件让他终生魂牵梦绕以至死不瞑目的大事。终其一生,壮志不能实现其万一,心中情怀,《书愤》就是最好的见证。 

三、朗读课文 

1、学生试读,教师指导朗读。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那”读上声调,“那知”重读。“中原北望气如山”中“山”读升调,读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真名世”“谁堪”重读,结句降调。 老师范读,学生再读,朗读是体味诗歌情味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 

二、课文内容理解。

1、借助资料上的课文词句疏通,学生自学。请学生朗读课文词句理解,学生质疑。 

2、关于对“气如山”的理解:资料注释认为“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如山”是“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心中的郁愤堆积如山”之意。你同意“气愤堆积如山”这一说法吗? 探讨:理解成“气愤堆积如山”只是就这一单个句子的理解,加上“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所以“心中的气愤堆积如山”,这样的理解孤立地来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联系上下句,它却是说不通的。承上理解,“早岁哪知世事艰”也就是青壮年时期少不更事,根本不知道收复中原这件事竟是这样艰难,所以诗人北望中原,立下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宏图大志,豪气如山;承下句理解,“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写的正是早年宋军在瓜洲渡和大散关与金兵作战,宋军大败金兵、收复失地、大获全胜令人鼓舞的两大战事,而作者也曾在此两地亲上前线,勘查地形,刺探敌情,所以后两句是“气如山”的具体表现,将报国愿望和为之付出的努力渲染得更为具体、鲜明,故“气如山”作“豪气如山”理解更佳。诗人的报国壮志如山一样雄壮,如山一样坚定,如山一样不可动摇。 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有些奇特,此联不用动词,不用虚词,只用六个名词组接,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的军容画面,形象飞动、画面壮阔。这种表现手法,在他之前极其少见,在他之后就较为常见了,如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也同样以几个名词组成而不着虚字。 

三、诗中问题探讨。

1、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探讨: 所愤之一乃“世事艰”。艰者,难也。“世事”也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它究竟有多难?只举同时代抗金英雄岳飞的遭遇可见一斑。抗金名将抱定“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壮志,杀得金兵闻风丧胆、节节败退,直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就是这样一位抗金骨干,却正因为此被汉奸秦桧等民族败类以“莫须有”之罪诬害而死,年仅三十八岁。报国不仅无功,而且有罪,竟至死罪,这难度似乎难于上青天了。 所愤之二乃“塞上长城空自许”之“空自许”。所谓“塞上长城”是指自己年青时以捍卫祖国、扬威边疆的名将期待自己,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可是就诗人的经历来看,年青时参加进士考试因位于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而被出名,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可谓壮志难酬、请缨无路。着一“空”字,沉痛之极。 所愤之三乃“镜中衰鬓已先斑”。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自己却岁月蹉跎,年华空老,壮志难伸。着一“已”字,悲凉之至。 所愤之四乃“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一生以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统一中国为其终身大业。他在《出师表》中写道:“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话正说出了陆游的心事。有谁比得上写作《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呢?言外之意是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没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来“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收复大业,无人领军。 这四愤——愤报国有“罪”、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军,四“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作者的“愤”中含“恨”,“愤”中含“悲”,“愤”而生“凉”,“愤”而生“叹”,从而形成了本诗沉郁豪雄的风格。  

2、本诗主要表现手法。(1)对比手法: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而这一切的根远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  (2)借古讽今: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   小结:以上是对本诗主题和表现手法的探讨。诗歌主题和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学生只有不断积累每一首诗词主题和手法,才能积少成多,逐渐开阔视野,形成深厚的诗歌鉴赏悟性和稳定的诗歌鉴赏能力。  

3、学生自由诵读全诗,要求当堂背诵。 

四、拓展思考:

《书愤》所反应的陆游“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人生际遇,无疑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联系同时代其他诗人词人的作品回答。  引导学生抓本诗中“镜中衰鬓已先斑”句的“衰鬓”“先斑”也即两鬓斑白,借此抓住“白发”这一意象,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诗词中找出类似的诗句。  

1、陆游的《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 

2、辛弃疾《破阵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

3、岳飞《小重山》: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 这三位诗(词)人,他们的志向都是一致的,陆游是“中原北望”“心在天山”、辛弃疾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岳飞是“为功名”。“天下事”也好,“功名”也好,指的都是收复中原的大计。而他们的遭遇也惊人的相似,陆游是 “已先斑”“鬓先秋”、辛弃疾是 “可怜白发生”、岳飞是“白首”。可见悲剧并不是陆游一个人的,报国无门、请缨无路、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是南宋所有有志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志士们共同的悲剧,甚至直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以身殉国。他们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他们的悲怆是英雄们共同的悲怆,陆游终生没有解开的情结不是他个人的情结,而是所有南宋爱国志士们共同的情结。

 由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总结出鉴赏诗词的两个非常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知人论世”和“相互联系”。所谓“知人”,就是要了解诗(词)人平生的思想、抱负和经历;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诗(词)人生活的时代。陆游一生的抱负就是“北定中原”,而他生活的时代却是主和派把持朝政的南宋,因此他所遭受的际遇只能是壮志难伸、年华空老、岁月蹉跎。因此,只要读《书愤》这一首诗,几乎可以带动他所有这一类的诗或词,比如他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夜游宫 雪晓清笳乱起》《秋波媚 秋到边城角声哀》等等,书写的无不是相同的主题。掌握了“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在做诗歌鉴赏题时可以举一反三。 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相互联系”,古人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鉴赏诗歌时,我们也可以借一借“他山之石”。比如我们刚才鉴赏《书愤》,就借了辛弃疾的《破阵子》、岳飞的《小重山》等等,这样可以有效地以旧知理解新知、以新知深化旧知,触类旁通、事半功倍。

 板书设计:    愤 : 世事艰 报国有“罪” 主和派:绊脚石

  空自许 壮志难酬 刽子手   已先斑 年华空老   谁 堪 无人领军  对比手法  借古讽今  知人论世  相互联系    课后感: 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非常悠久,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战国以来,“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一代之文学”,即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倾向、文学主流。明清小说出现之前,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文学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国诗歌发展史。它真实记载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显示了我们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广泛的审美情趣。虽然现在时代已经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正在走进高科技时代、网络时代,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载体之一的古典诗词并未过时,它如同昨夜璀璨的星辰,在今夜,在明夜依然会熠熠生辉,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历代民间作者和文人学士发挥才情 睿智创作出的诗词佳作,不仅在今天建设现代精神文明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我们对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  中国古典诗词无论在思想上或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那些表现作者人格魅力、高尚情操、智慧理性的作品,对学生产生着深刻的思想启迪和道德熏陶作用;那些情景交融、意境优美的妙诗佳词,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方面,起着潜移默化、摇情移性的影响。  在平时古诗词的授课中,我比较注重着眼一首,延引其它。古典诗词中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反主题的诗词,可以互为参照加深理解。有专家说,语文课本上已有的知识是学生看得懂习得透的,你要教给学生更多未知的东西,这样才能“粘”住学生。而一个教师自身知识面的丰富,在古典诗词方面的丰富积累,对学生无疑有着良好的带动作用,它是一种无言的示范。在整个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阅读古典诗词最能让学生习得语感,形成对语言文字敏锐准确的感受能力和领悟能力。此外,诗词鉴赏方法的及时总结,趁热打铁,亦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从而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之效。但这一切都以尽可能多的积累为前提,如果没有一定的诗词积累,方法技巧只能是空中楼阁。   

沈园二首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这是陆游七十五岁时重游沈园(在今浙江绍兴)写下的悼亡诗。

他三十一岁时曾在沈园与被专制家长拆散的原妻唐琬偶尔相遇,作《钗头凤》题壁以记其苦思深恨,岂料这一面竟成永诀。晚年陆游多次到沈园悼亡,这两首是他的悼亡诗中最为深婉动人者。

诗的开头以斜阳和彩绘的管乐器画角,把人带进了一种悲哀的世界情调中。他到沈园去寻找曾经留有芳踪的旧池台,但是连池台都不可辨认,要唤起对芳踪的回忆或幻觉,也成了不可再得的奢望。桥是伤心的桥,只有看到桥下绿水,才多少感到这次来的时节也是春天。因为这桥下水,曾经照见像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的凌波仙子的倩影。可以说这番沈园游的潜意识,是寻找青春幻觉,寻找到的是美的瞬间性。

承接着第一首“惊鸿照影”的幻觉,第二首追问着鸿影今何在?

“香消玉殒”是古代比喻美女死亡的雅词,唐琬离开人世已经四十余年了,寻梦、或寻找幻觉之举已成了生者与死者的精神对话。在生死对话中,诗人产生天荒地老、人也苍老的感觉,就连那些曾经点缀满城春色的沈园杨柳,也苍老得不再逢春开花飞絮了。美人早已“玉骨久成泉下土”,未亡者这把老骨头,年过古稀,也即将化作会稽山(在今绍兴)的泥土,但是割不断的一线情思,使他神差鬼使地来到沈园寻找遗踪,泫然落泪。

梁启超读陆游那些悲壮激昂的爱国诗章时,曾称他为“亘古男儿一放翁”,岂料沈园诗篇又展示了这位亘古男儿也知儿女情长之趣,他甚至在被摧折的初婚情爱中、在有缺陷的人生遭遇中,年复一年地体验生命的青春,并且至老不渝。如果说《钗头凤》词在吟味稍纵即逝的相遇时,还未忘昔日山盟海誓,还有珍藏心头的锦书,隐约地发散着生命的热力的话,那么这里在体验惊鸿照影的虚无飘渺时,已感受到香消为土、柳老无绵的生命极限了。在生命限处,爱在申辩自己的永恒价值,这是《沈园二首》留给后人的思考。

第20篇:书愤

王晓燕

一.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指导思想,根据新课标及新教材的要求,运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设计自主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学会“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诗歌方法,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及寓于形象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努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真正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既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责任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重在于教会学生“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诗歌方法,让学生关注写作背景,把握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通过学习积累一些诗歌中常出现的人物形象术语,理解作者情感,从而达到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和情感价值的教育。

三.学情分析

知识准备:布置给学生关于所要学习篇目的作者,让学生提前搜集作者的相关作品和思想,通过搜集达到学生提前了解的过程,也能很好的为营造轻松的,自主的课堂效果做准备。

能力准备:通过了解作家相关作品和思想,让学生在预习所要上的篇目时能够主动思考,做到触类旁通,在教师教授期间,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难点的能力。达到课堂的有效性。

情感准备:爱国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让学生感悟不同诗人所表现的爱国情怀,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 四.学法指导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3、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4、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5、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四.教学思路:

明目标 →晓作者→知背景→训朗读→找意象→析情感→探方法→开视野→重积累→做小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陆游的生平,知人论世;了解南宋朝代背景,掌握南宋爱国诗人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2、学习鉴赏诗歌的语言、掌握诗歌借景抒情、运用典故等表达情感的表现手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景和情的关系的把握从而提高对诗人情感的把握;

2、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和语言分析能力;情感态度:

体会陆游的爱国精神和人格力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鉴赏诗歌的语言、分析诗歌情与景的关系; 难点: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及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一. 导入语: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金兵占领着的中原领土,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陆游,再次体会他那感人至深的爱国情怀 二. 作者简介:

(学生分享自己的搜集,教师补充)

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一贯坚持抗金主张,少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恢复中原的宏图壮志,至死不忘复国大业。 三.背景介绍: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四.朗读指导:

学生试读,教师指导朗读。

前两联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气如山”一语提挈全诗,须重读;“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写诗人的向往,要用炽热的感情读出。后两联侧重写现在,“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真名世”“谁堪”重读,结句降调。“塞上”两句集中表现了诗人的悲愤;“出师”两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

感情基调:前四句 昂扬的情绪 ; 后四句 深沉的忧愤 老师范读,学生再读,朗读是体味诗歌情味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 五. 合作探究, 鉴赏品味诗歌 :

1.诗歌的首联是叙事,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生讨论,师点拨)

明确 :此联诗人忆过去。“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抗金复国的历程是如此的艰难,“中原北望气如山”体现欲图收复失地的愿望,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雄心勃勃,豪情满怀,以为驱逐侵略者,收复失地的有志之士形象。

2、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生讨论,师点拨)

明确: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这两句诗写了发生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诗人36岁时)的两次战斗,一次是在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一次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诗人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中诗人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生讨论,师点拨)

明确: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4、本诗五六句用了何典故?有何作用? (生讨论,师点拨)

明确:用了两个典故:塞上长城,出师一表。“塞上长城”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南朝宋文帝杀大将檀道济,檀在临死前愤怒地说:“乃坏汝万里长城!”诗人虽然没有像檀道济一样被冤杀,但因为主战而屡次被贬斥,“出师一表” 出自《三国志》。“塞上长城”只能“空自许”。这种“愤”多么强烈,令人痛心疾首,扼腕长叹。 “塞上长城”,是诗人毕业的抱负。陆游不仅是诗人,而且是战略家。“空自许”,与上文“世事艰”照应,是对偏安一隅的投降派的愤怒控诉和强烈指责,借典故来说现在,强烈地表现出了“愤”的由来!讲诗人的愤恨之情洋溢其中!

5本诗是一个“愤”贯穿始终?它到底包含哪些感情?“愤”的根源是什么?

(生讨论,师点拨,提高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明确:愤报国有“罪”、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军,“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作者的“愤”中含“恨”,“愤”中含“悲”,“愤”而生“凉”,“愤”而生“叹”,从而形成了本诗沉郁豪雄的风格。

6、综合上面分析,体会此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讨论,师点拨,训练学生对诗歌意蕴的把握)

明确:从早年豪迈到晚年的悲愤,概括了一生的心事和抱负,洋溢燥热的爱国热情和满膛的悲愤。

六、本文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情感的? (生讨论总结,师点拨) (1)对比手法: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

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

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 (2)借古讽今: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讽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 七,延伸拓展:比较阅读

问题: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陆游此诗和杜甫《蜀相》,说说它们在歌咏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感情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明确】《书愤》和《蜀相》有相似之处,要说不同,在歌咏诸葛亮功绩方面,《蜀相》着重诸葛亮的“功盖三分国”,“天下计”和“老臣心”;《书愤》着重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出的精神品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抒发个人感情方面,杜甫主要是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而陆游则以诸葛亮自况,渴望北征复国,建立功业。在表现手法上,《蜀相》先写景,在景中融情,然后抒发感慨,全诗写祠堂与写人和谐结合,写景与抒情融合无间,凭吊古人与悲叹自己浑然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格调沉雄。而《书愤》先回忆自己过去,然后写自己现在,最后以诸葛亮自况,全诗着重写自己的“愤”,写得大气磅礴,笔力雄健。可见,两诗风格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区别。

八,知识积累:简析陆游爱国诗歌 (多媒体演示)

陆游诗歌成就显著,现存9300多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其中最突出的部分,是反映民族矛盾的高昂的爱国诗篇,这些诗歌,洋溢着燥热的爱国热情,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具有强烈的战斗性。

1、体现那种”“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

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夜读兵书》) 常恐埋山丘,不没委锋镝。——《书悲》

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引》

2、对投降派的坚决斗争和尖锐讽刺:

褚只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感愤》 诸公可叹善谋身, 误国当时岂一秦。——《追感往事》 公卿有党椰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夜读范玉能揽辔录》

3、从幻想或梦境里寄托的报国理想:

三更抚忱忽大叫,梦中夺没权亭吴。——《楼上醉书》

夜阑臣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九,作业:

1.背诵本诗,课外搜集陆诗,加深这方面的认识。2.写一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十,板书: 书 愤 陆游

世事艰 点题

空自许 呼应

塞上长城 用典

立誓报国 立志

十一,教学反思:

1, 在一些重点字的理解上应该做到师生你应我和,如词中“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到底是“愤气如山”,还是“豪气如山”,老师先放手让学生畅说欲言,要求学生找佐证,自圆其说,让学生见仁见智。之后老师回收视线,聚焦语境,由繁富而变得绰约,由严密而变得疏朗,这样顺水轻推,直抵彼岸。尽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 一些鉴赏诗歌的方式,应该用到不同的诗歌中去,尽量拓展学生视野,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王晓燕

书愤教案
《书愤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