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3-23 08:33:37 来源:教学计划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六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六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汪鹏

一、指导思想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培化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基础,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素养和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班共有学生56人,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态度欠端正,书写较潦草,作业有时不能及时完成,因此本学期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外,我准备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通过培优辅潜的方式使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潜能生得到较大进步。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习”三部分。“总复习”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课题。

(三)总复习: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图的比例尺。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3、通过对生活中与体育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包括算式与方程在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对生活中与科技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扩展数学视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5、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9、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1.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

2、培养学生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和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加强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认识。

3、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接应用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

4、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六、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演练计算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思维和概括、判断、推理能力,以及以此类推、举一反三的能力。

4、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6、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7、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8、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七、辅差措施

1、思想教育,转化观念端正学习态度。

2、根据学生的知识缺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补缺补漏。

3、多一份关心、帮助,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使其体验成功、努力学习。

4、因材施教,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5、课堂上多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并逐步提高要求。

6、加强作业指导、抓质量。

7、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学生带动后进生,促使他们的转化。

8、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

本学期数学教学将结合上学期的工作总结及学生成绩,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查缺补漏,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采取针对性的教育。力争通过我的教学和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使六(2)班数学成绩上升一个台阶。

姚李中心校六年级数学教学教学进度表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周次

时间

备注

1 3.4/3.7

1、教学准备;

2、面的旋转

2 3.8/3.14

1、圆柱的表面积;

2、圆柱的体积

3 3.15/3.21

1、圆柱的体积;

2、实践与活动

3、练习一

4 3.22/3.28 5 3.29/4.4 6 4.5/4.11 7 4.12/4.18 8 4.19/4.25 9 4.26/5.2 10 5.3/5.9 11 5.10/5.16 12 5.17/5.23 13 5.24/5.30 14 5.31/6.6 15 6.7/6.13 16 6.14/6.20 17 6.21/6.27

1、变化的量;

2、正比例

、画一画;

2、反比例

、观察与探究;

2、图形的放缩;

3、比例尺

1、练习二;

2、整理与复习;

1、数的认识:整数;

2、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

、常见的量;

2、数的运算:运算的意义;

期中考试

、估算;

2、计算与应用;

3、运算律;

1、运算律;

2、用字母表示数;

3、方程;

1、正比例、反比例;

2、探索规律;

1、图形的认识:线与角;

2、平面图形;

1、立体图形;图形与测量;

2、图形与变换;

3、图形与位置

1、统计与概率;

2、可能性

3、解决问题的策略。

全面复习

做好期末结束工作、写好各类小结。

期末考试

1 1

1 1

推荐第2篇: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六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进入初中已有半年,虽然学生已经了解数学课堂,对于六年知识掌握的还可以,但是从学生的数学知识上看,小学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相应的应用题也较简单,对图形、图形的面积、体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认识,无论是代数的知识,图形的知识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这就是初中的内容,本学期将要学习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在数学的思维上,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教学,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学生的不良习惯要进行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认真听讲、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等,都应得到强化和提高;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迅速适应初中数学知识。

二、教材章节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对正、负数的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数轴的概念、画法及其与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关系;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及相关运算律;科学计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求法。

重点: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难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结果符号的确定及对科学计数法、有效数字的理解。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本章的知识是本册教材乃至整个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它一方面是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另一方面是学好初中数学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关键,尤其有理数的运算在整个数学及相关学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这一章内容是构建“数学大厦”的地基。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分类讨论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有理数的分类及绝对值一节课的教学中。

b.数形结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数轴一节课的学习上,用数字表示数轴(图形)的形态,反过来用数轴(图形)反映数字的具体意义,达到数字与图形微观与宏观的统一,具体与抽象的结合,即用数说明图形的形象,用图形说明数字的具体,尤其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理解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更是形象直观。

c.化归转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乘法转化为有理数的除法。

d.类比法:对于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可类比小学学过的加、减、乘、除、

1 混合运算等内容学习,总的来说计算方法不变,只是把

数字的范围扩大了,增加了负数。在学习过程中要时时考虑符号问题。用类比的方法去学习会对新知识有“似曾相识”之感,不会觉得陌生,学起来自然会轻松的多。

4.教法思考

a.在学完数轴一节课后,把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补充进来,提前讲解,在讲完绝对值后,在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这样做既可以体会到数轴的用途,也可以避免两种方法放在一起给学生造成的混乱,而利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写法上学生一般情况下掌握不好,这样可以着重训练学生的写法,分散难点。

b.注重联系实际:这本教材的编排更注重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应用到生活中去的思想。充分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都学有用的数学的理念。因此,在每课的“创设情境”这一环节中,要充分注意这一点,充分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新知识,使学生充分体现到学好数学是有用的,因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c.对于绝对值一课的教法建议:对于绝对值的代数意义的理解,学生往往感到困难,教者可以告诉学生:两棍中间夹着一个人(整体),当它是正数和零时,两棍一扒拉,直接走出来,当它是负数时,两棍一扒拉,拄着拐棍走出来,比较形象,使学生容易理解,在《整式的加减》一章中,才可以顺利去掉绝对值符号,进行化简。

d.注重本章的选学内容:一个是第6页的“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另一个是第40页的“翻牌游戏中的数学定到理”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列代数式,单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多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去括号法则,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求代数式的值。

重点: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难点:对单项式系数,次数,多项式次数的理解与应用。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整式是简单代数式的一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整式表示有关的量,体现了变量与常量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数的理解。本章中列代数式,去括号及合并同类项是后面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求代数式的值在中考命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整体数思想:主要体现在式子的化简求值问题中,有些题目采用整体代人的解题策略,可使计算简便。有些题目只有从整体考虑才能解决问题。例如:已知:a-b=-3,c+d=2,求(b+c)-(a-d)的值

2 b.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这主要体现在本章的习题中,都是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式子,然后再根据具体数值求式子的值中。

c.对比思想:本章出现了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等概念,为了正确掌握这些概念,可在比较辨析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教法思考

a.在讲多项式一节的内容中,增加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的内容,为下一节对合并同类项的结果的整理提前做好准备。

b.注重本章的数学活动:第43页的数学活动,我认为很有价值,有一定的趣味性,也有较强的探索性,对于学生思维逻辑性的培养是很有价值的,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学习。

c.本章概念较多,应使学生首先牢记概念,在解决问题时,才能有意识地联系这些概念,以此为依据完成相关题目。

d.在求多项式的值的相关题目中,注意解题格式的要求,学生初次接触,往往不注意解题格式的写法。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重点: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难点:解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和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学习其它方程的基础,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程思想,利用方程思想可以使许多实际问题变得直接易懂,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更深刻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转化思想:主要体现在利用方程的同解原理,将复杂的方程转化为简单的方程,直至求出它的解。

b.整体思想:例如:解方程3/2(3x+1)—1/2(3x+1)=5运用整体思想可以使解题步骤简捷,思路清晰。

c.数学建模思想:它是在对问题深入地思考、分析、抽象的基础上,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本章中的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

d.数形结合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尤其是对行程问题的分析解决中。

3 4.教法思考

a.本册教材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讲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都是先通过一道生活实际问题引入的,然后探讨方程的解法,我的建议是,对于引例的讲解,可以先用算术法,大部分学生习惯这种解法,再引导学生用方程的方法,从而使学生逐步认识到代数方法的优越性。在列出方程后,引导学生探讨完方程的每一步骤后,熟练了应用这一步骤解方程后,在开始下一步骤的学习。

b.注重几种基本题型的应用题:商品利润问题,储蓄问题,行程问题,行船问题,工程问题,调配问题,比例分配问题,数字问题,等积变形问题。这是一些经典题型。同时注意一些图表型应用题,阅读理解型等新颖的应用题。

c.关注教材第95页的实验与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使学生意识到可以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将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进一步体会方程的应用。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本章的主要内容、地位及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了多姿多彩的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以及最基本的图形——点、线、角等,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结合丰富的实例,探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间线段最短”的性质,认识角以及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度量,角的画法,角的比较及余角,补角等,探索了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及线段中点。本章中的直线,射线,线段以及角等,都是我们认识复杂图形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角的比较与度量。

(2)余角、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3)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难点:(1)用几何语言正确表达概念和性质。 (2)空间观念的建立。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分类讨论思想:本章经常遇到直线上的点点位置不确定的问题,或者从公共端点出发的一条射线在角内或角外的不确定问题,这时往往需要用分类讨论思想来解决。

b.方程的思想:在涉及线段和角度的计算中,把线段的长度或角的度数设为一个未知数,并根据所求线段或角与与其他线段或角之间的关系列方程求解,能清楚简捷地表示出几何图形中的数量关系,是解决几何计算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c.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依靠图形寻找规律的习题中。 4.教法思考

4 a.在讲“几何图形”一节中,注意利用实物和几何模型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想象、思考加强对图形的直观认识和感受,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b.在讲立体图形平面展开图中,我建议最好让学生准备好粉笔盒等其它实物,亲自动手操作,全班集体归纳总结出正方体的11种平面展开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锻炼学生不用动手折叠,就能通过观察展开图,想象出立体图形的形状的能力。

c.在讲“直线、射线、线段”一节中,注重培养学生依据几何语言画图的能力,注意补充一部分“根据语句画出图形”的习题。

d.在涉及有关线段角的计算题时,大部分学生不是求不出结果,利用小学学的算术方法往往能给出答案。但不能很好地写出解题过程。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要逐步训练学生的简单说理能力。

三、具体措施:

结合学校开学初制定的七项措施,本学期采取的措施如下:

1、学习课标:课标不厌千回读,千回都有千回新。

在三维目标的指导下,认真学习高效课堂建设方法,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对待每件事。

2、有效利用教材:烂读教材熟于心,爱与成就是动因

教材是学习文化知识的资料保证,它把学生要学习的科学文化知识梳理成规范的体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教材为依据熟练的掌握基础知识,从书中挖掘新意使知识得到变式,精读教材提取精华。

3、合理有效的运用评价,让评价成为老师的帮手,结合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要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动态发展。

4、考试作为评价的一种手段,有效的利用考试让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教授的内容就是考试重点考察的内容。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学生有的放矢的进行学习的重要保证。考试题以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基础,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高兴的进考场,高兴的出考场。

5、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有选择,不能一刀切,尽量分层次留作业,限时留作业。

6、集体备课集大家的智慧,备教材备学生,关键是备学生,全面了解学生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7、“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新课标要求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放手相信学生,学生会还给你一个惊喜。

四、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5 1.1正数和负数 2课时 1.2有理数 4课时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4课时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5课时 1.5有理数的乘方 3课时

本章复习2课时 章20节 2.1整式 2课时 2.2整式的加减 3课时

本章复习2课时 章07节 3.1从算式到方程 4课时 3.2从古老的代数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 4课时 3.3从“买布问题”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2)4课时 3.4再探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 4课时

本章复习2课时 章18节 4.1多姿多彩的图形 4课时 4.2直线、射线、线段 2课时 4.3角的度量 3课时

角的比较和运算 3课时 4.4课题学习2课时

本章复习2课时 章16节

共61节

六年级数学组:李忠显、刘国玉、佟春影、赵丽丽年2月28日

6

2013

推荐第3篇:下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1年下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

一、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51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4人,本班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差,尖子不尖,尾巴较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但本班的学习纪律较好,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先慢后快的方法,争取在培养出数学尖子的同时,照顾全面,而且注意后进生的转变工作。

二、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二单元 分数除法

第三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第四单元 圆 第五单元 百分数

三、教学要求

(一)分数乘法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法则,掌握计算中的技巧。

2、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3、掌握倒数的意义及求倒数的方法。

(二)分数除法

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2、学会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1

3、掌握比的意义性质及分数、除法的关系。

(三)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学会进行分数四则运算,掌握计算技巧。

2、学会解答两、三部计算的分数应用题。

(四)圆

1、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掌握圆的周长及面积计算。

3、初步了解轴对称图形知识。

(五)百分数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正确读、写百分数。

2、能进行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

3、学会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4、了解税收和储蓄的意义。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1、一个数乘分数及计算法则。

2、分数除法法则。

3、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联系及区别。

4、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计算技巧。

5、圆的周长与面积计算。

6、百分数意义及应用题。

五、突破重点及难点的方法

2

1、借助电教媒体,让学生在观察、分析中感知新知,了解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由整数简洁意义导入分数简洁的意义。

2、通过分析、比较、讨论,得出分数除法的意义,通过转化得出分数除法的计算。

3、在应用题教学中,通过直观演示,让具体的感性材料作用于大脑,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然后经过分析,判断获得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清晰表象后,再抽象成数学问题进行解答。

4、让学生动手操作得出圆周长及面积的计算方法。

六、课时安排(共计80课时)

1、分数乘法…………………………12课时。

2、分数除法…………………………20课时

3、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9课时。

4、圆……………………………………10课时

5、百分数………………………………12课时。

6、总复习………………………………7课时。

七、活动安排

1、计算竞赛。

2、思维训练。

3、根据所骑自行车车轮直径测出从家到学校大概距离。

4、将零花钱存入银行。

推荐第4篇: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上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新园小学 赵艳霞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一班数学教学工作,现结合所任年级的实际情况和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的内容,制定出本学期的个人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现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 21人。从整体上来看,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思考问题,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

分数乘法:突出强调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增加例2,作为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铺垫。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不单独编排,而是结合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进行教学。增加分数与小数的乘法。增加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由两个例题缩减为一个。“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到“分数除法”单元。

位置与方向: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移到五年级上册,把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移到本册。

分数除法:“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至本单元。把“比”的内容单设一单元。增加两类新的问题解决:和倍、差倍问题;可用单位“1”解决的问题。

比: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原来在分数除法单元,本册作为第四单元单独学习。教学内容基本无变化。

圆: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通过用圆规画圆引出圆的各部分名称,继而研究圆的性质。减少圆的对称性的篇幅。增加“利用圆设计图案”的内容。增加求圆外切正方形、圆内接正方形与圆之间面积的“问题解决”。“扇形”由选学内容变为正式教学内容。

百分数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把“百分数的应用”分成两段,本册只教学百分数的一般性应用,而特殊应用如利率、折扣、成数,移至六年级下册。把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与求百分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结合起来,注重在应用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把百分数和分数、小数进行互化。增加用单位“1”解决的实际问题。

扇形统计图: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增加根据选择合适统计图的内容。 数学广角——数与形: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鸡兔同笼”问题移至四年级下册,新编“数形结合”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分数乘法和除法、比、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初步培养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百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灵活解决问题。

3.通过数与形结合来分析思考问题,从而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极限思想。

五、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电子白板及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推荐第5篇: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正确传授学生知识,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①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校 ④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⑤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3、教学重点

①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③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⑤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⑥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⑦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⑧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⑨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

4、教学难点

①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④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教具和学具

三角板 直尺 圆柱、圆锥的实物及模型方格作图纸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矗

2、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里甲口小学

毕成亮

推荐第6篇: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古木小学李金瑞

一、班级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44名学生,大部分学生上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较好,但在实际应用类,如解决问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主动,学习习惯较好,课堂听课认真,发言较积极,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习成绩较不理想,学习上仍有惰性,以应付的态度完成作业,甚至有抄袭的现象。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

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 ③整理和复习小学数学知识。 2.难点: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 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3.关键:

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

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五、教学措施:

1.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3.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课件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及圆锥的体积。

4.统计图教学时首先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紧接着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习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5.复习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

习学生的知识缺漏。

6、补缺措施:

①加强应用题的分析、理解,梳理解题思路。 ②加强概念间的理解、比较、分析

③结合整理与复习,设计系统性较强的练习。 ④课后作业尽量做到分层练习。

⑤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帮助潜能生从态度到习惯,从上课到家庭作业的指导形成合力。 ⑥继续加强培优补差工作。

课堂上要注意两头抓,带中间。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辅导、多提问、多鼓励,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发挥同学间的团结友爱的精神,成立“一对一”活动,嘉奖活动中成绩突出的伙伴。对呀学习优异的学生,要使之在课堂上吃饱,充分开发其智力潜能,实现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

六、教学进度: 负数 (3) 圆柱(1) 4

圆柱(4) 4

圆柱(1) 圆锥(3) 4

整理复习(2)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2) 4 三八妇女节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2) 正比例(2) 4

反比例(2) 比例的应用(2) 4

比例的应用(4) 4

复习(2) 自行车里的数(1) 3 清明放假一天

统计(2)节约用水(1)数学广角(1) 4

数学广角(2)

整理和复习——数与代数(2) 4 期中考试

整理和复习——数与代数(2) 2 五一放假

整理和复习——数与代数(4) 4

整理和复习——数与代数(2) 整理和复习___空间与图形(2) 4

整理和复习___空间与图形(4) 4 整理和复习___空间与图形(4) 4

整理和复习___统计与概率(3) 3 六一儿童节整理和复习___统计与概率(1) 综合练习(3) 4 综合练习(4) 4

综合练习(4) 4

期末考试

七、学期教改研究专题:

基于关键教育事件研修模式解决疑难问题

推荐第7篇:六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doc

六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1班原有学生37人,现转入1人,共38人。2班38人从去年一年的教学情况来看2班的学习习惯较差,特别是作业习惯的自习习惯,困此必须对其进行培养。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因此对学生的关心和思想教育也十分重要。另外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四、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进度

一单元:位置…………2课时 二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5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3、倒数的认识…………1课时左右

4、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三单元: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5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3课时左右

3、比和比的应用………4课时左右

4、整理和复习…………2课时 四单元:圆

1、认识圆………………3课时左右

2、圆的周长……………2课时左右

3、圆的面积……………2课时左右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5、确定起跑线…………1课时 五单元:百 分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课时左右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9课时左右

4、整理和复习……………………2课时 六单元:统 计

1、扇形统计图…………1课时

2、合理存款……………1课时 七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 八单元:总 复习………4课时

推荐第8篇:六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_1

六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以人为本,文化关怀”为教学理念,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着力进行“自主合作、静思能群”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构建适合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的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

二、学情分析

三班有以xx、xx、xxx为首的数学领军人物,他们不但思维能力比较强,而且学习塌实努力、习惯良好,可以说三班不乏数学榜样极人物。但三班数学潜能生队伍比较庞大,六个小组中每个小组至少有三人数学学习存在问题,有以杜鑫、尚宇馨为代表的还属认真但思维能力薄弱型,有以苟宏明、刘乐愉为代表的上课心不在焉型,有以张旭文、庞宇茹为代表的基础薄弱型,更有以更有以韩中慧、王佳明为代表双差型,上学期期末考试就有17人没有及格,是名副其实的潜能生队伍臃肿型班级。相比较而言,四班的数学精英人物就暗淡了许多,只有关湘烁一人比较稳定,但数学思维还有待提升,以李九衡、刘宇泽为代表的优生队伍成绩还不是十分稳定,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四班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一大批不够认真、不够稳定的学生,这些学生思维能力都可以,只是平时比较淘气,有些贪玩,学习习惯有些邋遢,学习状态总有起伏,但这部分学生只要端正态度、学习认真,提高成绩也是必然的事情。综合两个班级学生情况,尖子生队伍还需要进一步稳定并提高,要花大力气加强潜能生的转化,要紧紧抓住不放手,在方法上指导,在心气上鼓励。

每个小组的组长都成绩优异,都有很强的责任心,都能积极组织、带领小组同学进行对学、群学和展示,[课~件]尤其是三班的几个大组模范带头作用更加显著。两个班级的学生自主合作能力有一定增强,都能比较顺畅的进行独学、对学、群学和展示,只是有时学习方法还需要指导,学习质量还需要加强。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成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新课内容——五个单元

负数:负数的认识和理解

空间与图形:圆柱

圆锥

数与代数: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应用

统计与概率:统计表

统计图

实践与综合运用:节约用水

第二部分:整理和复习——四个部分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可能性

综合应用

四、课程目标

1、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目标

充分利用学习指要,指导学生利用在家时间和自习课时间充分自学,做到独立学习、静心思考,把学生自学与组长和教师的检查、评价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在课上采用“兵交兵”“兵强兵”“兵练兵”方式,达到一对

一、一对红。群学要做到有的放矢,要内容明确,组织到位,全员参与,增强群学的实效性。在展示上,做到双色、身正、字工、声亮、脱稿、背板,做到重点展示,全员参与,师生互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于听中思考,对于倾听投入的小组要酌情加分。[课~件]

(2)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实现有效的生生互动。

(3)无论课上、课下,都要适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共同提高。

(4)鼓励学生结合重点问题进行讨论和评价,使知识愈辩愈清,使在伙伴评价中不断提高。

3、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认识它们的展开图;能准确的计算圆柱表面积和体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看比例尺,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反比例的实例。

(3)使学生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推理,感受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和体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6)感受身边的比例尺和生活中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走进生活学比例。

(7)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

(8)能够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分析、类比、总结和概括能力。

七、方法措施:

、我的课堂我做主。必须树立学生是课堂主人的理念,无论哪个学习环节无比组织学生充分参与,[课~件]教师的职责只是组织、引领与合作。逐步构建有六年级特色的“自主合作、静思能群”的课堂教学模式,建设高效课堂,实现学生幸福的学,教师幸福的教。

2、进一步完善学习指要的编制、使用和管理,使学习指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采用积分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把个人学习与小组成绩结合起来。对于学习进步的学生定期奖励学习进取星并颁发奖状,以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并采用周考形式检测学生成绩,使学生时时明确自己的学习状况,并树立自身近期学习目标。

3、指导并鼓励小组长开展好组内学习工作,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和组织引领作用,使组内工作有条不紊,并双周召开一次小组学习提高会议。在组内实施“一帮

一、一对红”工程,建立帮扶对子,力争实现一名优秀学生帮扶一名潜能生,在合作中共同提升。

4、本学期加强“预习、巩固、提升”三种展示课课型研究,构建三种课型的基本模式,实现高效课堂向幸福课堂的转变。

5、潜能生提高是本学期工作的重点之一,首先要对潜能生加大关注力度,做到课课关注、事事关注,不但老师要关注,组长也要关注,组长要帮扶组内最薄弱的学生,老师要帮扶全班最薄弱学生,一名优秀学生要帮扶一名普通薄弱学生,实现这样的“三个一”工程。定期召开潜能生家长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家校形成合力,促进潜能生转化。搞好潜能生数学拉力赛,找出不足,培养自信。

6、加强纠错本的使用和管理,不但随时收集、整理错题,而且要定期借助纠错本复习和巩固,使学生真正利用好错误资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八、六年级数学教学进度

第一周:1——9页

第二周:10——18页

第三周:19——27页

第四周:28——36页

第五周:37——45页

第六周:46——54页

第七周:55——63页

第八周:64——72页

第九周:73——81页

第十周:82——90页

第十一周:91——99页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100——108页109——117页118——126页127——135页136——143页

推荐第9篇:六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2017年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柯晓芳

新学期已经到来,本学期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紧扣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六年级抽考目标,我制定以下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本册课本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着力于加强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全册课本共安排了6个单元。课文分精读、略读和选读三种。右上角有*者为略读课文,意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6篇。每单元安排“语文乐园”1个,共6个。

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一是朗读、背诵、默读、复述等常规训练,意在继续让学生认认真真读读书,培养语感,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继续以每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为内容,让显示扎扎实实地练好写字基本功。三是读抄常用词语,巩固复习所学生字新词,增加词语积累。四是阅读训练,包括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分析自然段、逻辑段;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等,意在继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五是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从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方面进行局部仿写练习。

二、教学目标要求

1、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留心观察事物的、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2、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学习普通话,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3、培养学生善于与人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说、会说,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说清自己所表达的意思。

4、使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结合上下文、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大意。

5、能有顺序地、细致地观察事物、图画,写出的文章通顺,并能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

三、年段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班级课外阅读传阅、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辅导书籍、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方法措施。

1、加强学生写字训练书中安排了毛笔字的书写练习,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从练习中揣摩、领会汉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特点,把字写端正、匀称、整洁。

2、加强词、句训练。词、句训练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本册的课文,要十分重视词、句训练。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并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词句和精彩语段。

3、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在精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安排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并使朗读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4、加强写作指导、训练激发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为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努力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着重从学生生活的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

五、本册教学总目标要求

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和查字典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和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6、继续学习预习和复习,并养成习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8、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9、培养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能力知识目标:

1、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准确认读207个生字。

2 、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133个。能按写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习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语文生活: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作文: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利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六、教学设想及措施

1、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之一,也是本套教材的一项主要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要把它放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好。一方面,认真抓好本册所安排的关于读书做笔记和不懂就问的习惯培养。另一方面,对本套教材以往所提的各项学习习惯也要常抓不懈,始终抓紧、抓实,务求达到预定的目标。

2、坚定不移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本册教材课文语言规范,篇幅短小;课外作业设计始终突出朗读、背诵、复述和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单元练习中坚持安排朗读背诵、口语交际等常设项目,并继续安排了“熟记成语”这项内容。因此,在教学中要坚持“以读为主,以讲助读,以各种教辅手段促读”,指导学生原原本本地把书读好;注重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让他们能“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从而提高语文水平。

3、注重读写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文教学。根据高年级段的特点,本册起,阅读课文不再是主要按思想内容而是主要按写人、记事、描景、状物等进行单元组合;每次习作课的训练内容也与些紧密配合;习作教材不再每课都安排“例文”。这样进一步强化了读写结合,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由中年级的“模仿起步”转变为“借鉴、迁移”。在教学中,既要按照每次习作课的要求,切实指导学生领会有关习作知识与要领,又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范文的语言,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借鉴的艺术规律;既要充分发挥课文在写人、叙事、描景、状物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又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言语交际的实际进行表达训练,最终达到在毕业时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出500字左右文从字顺的作文。

4.最后花一个半月的时间进行六年级抽考总复习。

推荐第10篇: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专题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比例、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

(二)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其中还安排了“球”和“扇形统计图”作为选学内容。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本册教材中的比例、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

(二)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学习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本册教材编写特点:

1、重视研究图形的特征,鼓励学生猜想和估计,加强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十册已经教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都是由几个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本册教学两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和圆锥。这两种立体图形都是含有曲面的几何体。教材教学时,同以前各册一样,重视加强学生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每一种形体时,都引导学生先观察形体的特征,然后进行一些实验。教材鼓励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内容先猜一猜或估一估,在猜测或估计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本册教材在联系实际方面也有所加强。一方面在教学形体概念加强联系周围的实物,另一方面适当增加了实践活动和先测量物体再计算表面积或体积的练习题。

2、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注意要求适当。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为此,例题中在统计图后面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看图回答。有的练习题还专门安排看统计图回答问题。考虑到制作简单的统计图对小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容易的,教材中一方面注意说明制作统计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另一方面在安排练习时基本上都安排半独立完成的。以免对制作统计图的要求过高。

3、突出比例的概念,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函数关系。修订后的教材中,比例知识趋于简化,教学的重点是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只保留一些较简单的。本册教材为了突出比例的概念的应用,作了以下几点改进:⑴把比例尺安排到比例的概念教学之后教学,加强比例尺与比例概念的联系,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比例的概念,又便于学生运用比例的知识和解比例的方法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计算问题。 ⑵教学正比例概念之后接着教学反比例概念并增加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对比。⑶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的最后增加了用不同知识解的练习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数学知识的整理,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

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总复习,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本册教材对这一单元的编写作了以下几点改进:⑴把小学的数学内容分为整数和小数、简易方程、分数和百分数、量的计量、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简单的统计七部分,依次分别复习。⑵在复习每一部分知识时,注意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⑶选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并整理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⑷在练习中既注意基本的训练,又注意适当加强灵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练习,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5、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做法与前几册基本相同,另外还结合本册特点加强灵活运用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⑴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⑵培养抽象、概括能力。⑶培养判断、推理能力。⑷培养迁移类推能力。⑸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初步学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的数据,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11篇: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O m文秘

数学第十一册学科教学计划

黄江中心小学 2009年9月1日

科目

数学

班别

六年级

3、4班

合格 率

95%

任教者

黄淑娴

学生人数

3班53人

4班50人

优生率

55%

周授课时

14节

授课周次

18周次

平均分

85分

复习周次

3周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册教材知识要求以及学生能力培养要求分析

一、本册教材知识要求: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认识圆。会画圆。掌握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认识扇行。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行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3、能解答分数、百分数的三类应用题,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运用于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师尽量多列举一些与环保有关的例子,让学生更多机会接受环保知识教育。

二、学生能力培养要求分析:

1、体现整体教学原理。

2、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3、重视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知识。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学 科 教 学 计 划

周次及课本页数

单元

教学内容及教时分配

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难点

第1周

p2—7页

第一

位置:2课时

1、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能在风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第2—3周

p8—27页

第二

分数乘法

12课时

1、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法,能口算简单的分数乘法。

2、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3、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4、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第4—5周

p28—54页

第三

分数除法

13课时

1、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2、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4、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5、借助有关植树绿化造林的应用题、有关各种节约用水、用电的应用题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

第6—7周

p55—76页

第四

8课时

1、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2、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第8—10周

p77—105页

第五

百分数

15课时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能够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3、理解折扣、纳税、利息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

4、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正确地解答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5、借助有关植树绿化造林的应用题、有关各种节约用水、用电的应用题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

第11周

p106—111页

第六单元

统计

2课时

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

第12周

p112—117页

第七

数学广角

2课时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4、

第13—15周

p117—125页

第八单元

总复习

15课时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并掌握形成技能,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并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借助有关节约用水、用电的应用题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O m文秘

第12篇: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分析:

六年级1班共有学生36人。上期期末考试及格人数30人,占83.3%,优秀人数25人,占69.4%,班平均分79.2分。

二、教材分析:

教材依据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的阶段特征,把促进学生发展,适应学生未来生活需要,尤其是继续学习的需要放在首位,努力体现小学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要求。教材既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数学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又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丰富他们的学习资源,便于他们主动探索新的学习内容。

教材为学生选择适宜的学习活动,引导他们介入活动,开展数学思考,促进思维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和方法,增强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完善对乘除法运算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认识比以及百分数意义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观察和思考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能根据指定的可能性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探索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的基本性质,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猜想和验证,归纳和推理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合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1.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2.能在理解体积含义及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现,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四、采取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教学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4、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5、课余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努力使数学知识的学习情境化、生活化、趣味化,使学生爱学、乐学,学有所得。

五、课时安排:(详见进度表)

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张俊霞

一学期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备课时,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难点,又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二、注重课堂教学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

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两个班79名学生中,学习中下者将近占一半,所以“抓差补阙”工作认真尤为重要。本学期,我除了在课堂上多照顾他们外,课后还给他们“开小灶”。首先,我通过和他们主动谈心,了解了他们家庭状况、经济基础、邻里关系等,找出了其中的原因,并从心理上疏导他们,拉近了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建立了自信心;其次,对他们进行了辅导。对于他们遗漏的知识,我主动为他们弥补,对于新学内容,我耐心为他们讲解,并让他们每天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同时我还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表扬。通过一学期的辅导工作,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如对新课改理念的学习和探讨上、信息基础教育上、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方法等方面有待提高。本人今后将在教学工作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教学案例及反思

张俊霞

[教学案例]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平均数基础上来学习的。通过挖掘生活中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求中位数和众数并理解它们的实际意义,学会对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能力。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统计能力,并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乐于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所以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来获取新知。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会求中位数与众数,并能根据具体问题解释其实际意义。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具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合作能力。

3.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培养统计能力。

教学重点:会求中位数和众数,能结合情境理解其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问题情境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教学设想:

首先创设小明找工作时遇到问题的情境,通过对平均数的分析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引出寻找中位数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数据的观察、分析、比较,学会确定中位数和众数。

通过调查学生的体重、年龄、鞋号,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加深对中位数和众数意义的理解,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1.师:老师想了解你们长大以后都想做什么呢?

生:军人。

师:多远大的志向啊!共和国的卫士。

生:教师。

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师:看来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为了实现你们的理想,一定要从小做起加倍努力呀!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假如你现在刚刚大学毕业,在找工作时你应该关注什么?

生:关注公司的实力。

生:关注公司的工作环境。

生:我比较关注我的工资是多少?

师:是啊,工资的确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条件,很多人在找工作时都要考虑这个问题。我的一位好朋友张明在求职的过程中就遇到了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2.师出示课件,指名读招聘启事。

师:从招聘启事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了这家公司要招聘员工。

生:我还知道这家公司员工的平均工资是2 000元。

师:对啊,平均工资2000元,小明一看比较符合他的要求,于是就兴冲冲地来到了招聘处,经理对他进行了全面考核后对他说:根据你应聘的岗位我们给你的工资是1 400元。(出示课件。)

师:如果你是小明,听到这个消息你会怎么想?

生:招聘启事上不是说平均工资是2 000元吗?为什么给我的工资却是1 400元?

生:这是一家骗人的公司,明明是2000元的基本工资,为什么只给我这些呢?

师:小明也有这些疑问,经理自然也有他的道理,这时他拿出该公司员工月工资表。

师:大家认真观察这组数据,你能发现什么?

生:大多数员工的工资都在 2000元以下。

生:我发现老板没有骗人,因为这些员工的工资有高有低,平均工资的确是2 000元。

师:老板没有骗人,可是大多数员工的工资又都在2 000元以下?那到底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生:因为两个经理的工资特别高,所以使得员工的工资比平均工资都低。

生:因为经理的工资高,所以把平均值拉高了。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由于平均数2 000受到较大数据的影响,已经不能合理地反映这家公司工作人员工资一般水平了。

二、揭示问题,自主探究新知

1.中位数。

师:再观察这组数据,你认为哪个数据最能代表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你的同桌或其他同学交流一下。(学生交流并汇报。)

师:你认为应该是哪个数据更能表示这家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

生:我认为是1 800元,因为它和2 000元比较接近。

生:我们组认为应该是1 500元,因为它在9个数据的最中间。

生:我认为是1 300元,因为去掉经理和副经理的工资,它在这组数据的中间。

师:现在大家意见不统一,比较一下这3个数,你觉得哪一个数更合理呢?可以在小组中再讨论一下,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

生:我认为应该是1 500元,因为它在工资表的最中间的位置。

生:我们也认为是1 500元,因为它在中间更能表示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

生:我们也认为是1 500元,因为它不高也不低,能代表一般水平。

师:通过第一次的交流大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让我们达成了共识,现在大家都认为1 500元最能代表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观察1500在这组数据中处于什么位置?

生:中间位置。

师:(板书:中间。)那它前面有几个比它大的数据?(4个。)后面有几个比它小的数据。(4个。)它处于9个数据的最中间的位置。

师:那我们看这9个数据是怎么排列的啊?

生:从大到小。(板书:大小。)

师:(手势)这样呢?(从小到大。)

师:我们把具有这样特点的数就叫做中位数。(板书:中位数。)

师: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是中位数?

师:你的概括能力真强,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对中位数的理解越来越全面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屏幕。(出示中位数概念并指名读。)

师:你认为中位数和平均数哪一个更能表现这家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

生:中位数。

师:那么作为商店经理为什么要在招聘启事中打出平均数呢?

生:是因为在这里平均数比中位数要高,能吸引更多的人来。

„„

师:看来啊,这是商家的一种策略。我们分析一组数据时,由于所站的角度不同,往往关注点就不同,所以才会选择不同的统计量来表示一组数据的不同特征。

师:我的朋友小明考虑再三,还是接受了这份工作。他的加入使工资表发生了变化,那现在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呢?

生:1 500。

生:1 400。

生:这组数据最中间是1 500和1 400,中位数就应该是它俩中间的数。

生:我认为它俩中间的数就是它们两个的平均数。

师: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口算一下应该是多少?(电脑出示求法。)

师:对照这两组数据中位数的求法,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生:当数据个数是奇数时,中位数就是最中间的那个数;当数据个数是偶数时,中位数就是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不但会分析问题,还能在分析的过程中发现规律。看来中位数只和数据的位置和排列有关系。

2.众数。

师:其实生活中中位数的应用很多,老师想调查一下你们的体重是多少好不好?

„„

师:你们发现老师在写这些数据时,是怎么写的?

生: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写的。

师:观察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它表示什么?你的体重和这组数据对照,处于什么水平?

生:中位数是80,它表示这一组同学的体重一般是80斤。

生:我的体重是62斤,和这组同学比较我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生:我的体重是96斤,和他们比较我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师:有和这几个同学的体重一样的吗?

生:我的体重是80斤。

生:我的体重也是80斤。

师:我们观察现在的这组数据,除了能找出中位数以外,你还发现它有什么特点?

(出示数据:6276808397 8080。)

生:我发现有3个同学的体重是一样的,是80斤。

师:说明80出现的次数最多。

(板书:出现次数最多。)

师:具有这样特点的数我们就叫众数。(板书:众数。)

师: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什么是众数?

生:我认为众数就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多的数。

师:(电脑出示众数概念并指名读。)我们看这组数据的众数是多少?

生:80。

师:说明在调查的这几个同学中,体重是80斤的最多。看来众数只和数据出现的次数有关系。

师:王老师还想了解一下,同学们今年多大了?(

10、

11、12。)10岁的举手我们看一下,11岁的举手,那12岁的呢?你们说咱班十几岁的同学最多?(11。)那么11就是我们班同学年龄„„(众数。)

3.新课小结。

师:通过我们共同研究不仅对平均数有了新的认识,还结识了两位新朋友:中位数和众数。(板书。)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它们3个统计量都有什么特点?

生:平均数和每个数据都有关系。

生:中位数是一组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数据中最中间的那个数。

生: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就是众数。

生:我知道了当一组数据个数是奇数时,中位数就是最中间的那个数;而当数据个数是偶数时,中位数就是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师:其实统计知识在我们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三、联系生活,突出现实意义

师:老师还想做一个现场小调查。你们都知道自己穿多大号码的鞋吗?现在分别统计一下男女同学的鞋号。(生分男、女生组开始统计,记录员进行整理。)

师:我们来观察这两张统计表,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了穿37号鞋的同学最多,穿40号鞋的最少。

师:如果你是一家儿童鞋店的经理,针对这两组数据提供的信息,会对你有什么帮助?

生:多进37号的鞋,因为穿它的人多。

生:我想再多进一些38号的鞋,因为随着学生长大脚也会变大。

生:少进一些34号、40号的鞋,因为穿这些号的人少。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但会分析数据,还能根据数据进行决策呢,看来你们的收获可真不少。

四、全课小结

师:其实数学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如果你是个有心人,就到生活中去寻找吧!

[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师生在共同研讨、交流、互动中三维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并且体会到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者的不同特征及其实际意义。

回顾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有冲突才有探究,有认知才会建构。

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认知结构上产生冲突,使之成为学生重新建构认知的良好契机。在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发现过程中,体会到中位数的产生过程及实际背景。这样,学生不但完成了对新知的整合与建构,而且把探索求知、发现新知的权利真正交给了学生。

(二)有合作才有交流,有补充才愈完善。

在本节课中,无论从概念的得出、问题的解决、还是决策的制定,合作与交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组内讨论、同桌交流体现了各层次学生对知识的不同理解;在交流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思维与智慧都被整个群体共享,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入。

以上几点是本节课把握比较成功的地方,但仍然存在着遗憾和不足:例如众数的学习虽然很自然很容易,但认识比较浅显,如果能再充分地利用这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有

1、2个或可能没有,那样学生对众数的认识会更全面。中位数在学生的生活中运用不是很多,如何通过丰富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中位数和众数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还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

总之,整节课学生经历着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争论,在争论中提升的过程。我们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师生在共同的研讨、交流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

张俊霞

[教学案例] 师:我们今天要来研究2和5的倍数的特征。可是自然数那么多,我们能一个一个研究吗?

生:不能。那样的话永远也研究不了,自然数太多了,是无限的。 师:那怎么办呢? (同桌讨论)

生:我们可以先研究小范围里面的数。再推广。

师:他的想法真棒!那我们就先确定一个比较小的范围1-100,看看这100个数里2和5的倍数有哪些特征。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1-100中所有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5或0。那么在所有的自然数中,是不是5的倍数都有这个特征呢?

生:(凌乱地回答)是!

师:肯定吗?这只是我们的——猜测。要证明这个猜测对不对,我们还要进一步验证。那如何验证呢?有那么多自然数啊? (同桌讨论)

生:可以找一个数看一看。

师:找怎样的数呢?怎么看一看呢?谁能说得更明白呢? 生:就是找一个末尾是0或者5的数,然后除以5看看,能不能除得尽。

师:哦,如果找不到这样的数,那说明——在大范围里面也适合。 如果找得到这样的数,那就是有了反例,说明——在大范围里面不适合。

(学生在本子上举例) „„

师:我们举了大量的例子,没有找到反例。那现在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了呢?

生:所有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5或0。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呢?在怎样的范围内呢?

生:在自然数中,个位上的数字是5或0,那这个数一定是5的倍数。

师:当然,我们研究的是不是0的自然数。 „„(练习)

师:我们已经找到了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了。那我们来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来研究5的倍数的特征的呢? (同桌讨论,教师巡视并启发) 生1:我们先确定了一个范围。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不确定范围的话,数太多了,不可能研究得完。 生2:我们找到了这个范围内5的倍数特征后,就把范围扩大到所有不是0的自然数,进行了猜想。

生3:猜想后,我们又进行了验证。

师:我们是用怎样的方法进行验证的呢? 生4:举例。看看有没有反例。

师:说得真好,最后我们才得出了结论——在所有不是0的自然数中,5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5或0。然后运用这些结论能快速判断。

师:谁能完整地把这个研究过程说一说呢?(同桌说——全班说) „„

师:那2个倍数特征我们怎么研究呢?

生:也是先确定范围,寻找一定范围内的2的倍数特征。然后扩大范围,举例,寻找反例,最后得出结论。

师:那我们就用这样的研究方法,四人一小组开始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

„„ [教学反思] 从以上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掌握

2、5的倍数的特征不是本节课的唯一目标,在制定目标的时候,还从数学研究方法这个方面着手,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让学生了解科学的数学研究的过程。

我们知道,一堂课的知识目标是很容易达成的,但是如果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或科学的研究方法,往往会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很多困难。在这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猜想——验证——结论”三个流程进行研究,最后得到正确的数学结果,并进行应用。

1、渗透“范围”意识。

当我们说要研究

2、5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想当然地会认为只要一个数一个数地研究就可以了。如果让他们实际操作,他们很可能会写了几个数后,就下结论,当然这时候他们下的结论也很可能是正确的。大部分老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肯定学生的结论,然后进行练习巩固。

但是教师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仅仅几个数就能得出结论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一项结论的得出不是这样草率的。如果教师如此这般教学,一次两次不要紧,长久以来,学生也会形成草率的态度,以偏概全,缺乏一种科学的严谨,这是很可怕的。

所以我们看到,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确定了“小范围”的意识,在数据比较多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确定一个范围,在有限的时间里研究这个范围中的数的特征,得到在1-100这个范围内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5或0。这时候教师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结论仅仅适用于1-100这个小范围,是不是在所有不等于0的自然数中都使用呢?还需要研究。所以接下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认识到还要继续拓展范围,研究大于100的自然数中所有5的倍数是不是也是个位上的数字是5或0。只有进行了研究,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最后在学习和生活中进行应用。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同时有了一定的“范围”意识,知道了在进行一项数目巨大的研究过程中,可以从小

范围入手,得到一定的猜想,然后逐渐扩范围大,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相信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明确范围意识,建立科学严谨的态度的。

2、感受“猜想”与“结论”的不同。

在教学

2、5的倍数的特征之前,教师找了几个学生访谈,想了解学生学习的前在状态,当然所找的学生是各种层次都有的。对于

2、5的倍数的特征,应该说比较简单,所以中等学生和优等生都已经知道了它们的特征——2的倍数肯定是双数,5的倍数末尾是5或0,只有个别学困生一无所知。同时有个奇怪的现象,所有知道这个结论的同学都认为这个结论非常正确,以后就能用这个结论来进行判断,不需要进行验证,当然他们的结论获得也仅仅是“知道”的过程,没有经历“探究”过程。如果长此以往,学生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而不是知识的探究者,以后将只习惯于被动接受,而不会主动发现。

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找到1-100内2和5的倍数特征时,教师追问学生,“是不是比100大的自然数中,也有这个特征呢?”学生异口同声地都认为是。这里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我们看到,教师告诉学生是不是有这个特征,我们没有研究过,所以只是我们的猜想。当教师一点拨后,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认可的。确实,没有经过研究,怎么能知道是呢?

有了这样的猜想,最后通过举例的方法验证后,学生没有找到反例,这时教师才告诉学生,一开始的猜想现在变成了结论。虽然同样

是一句话,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界定,没有经过验证前,只是猜想;只有研究后,猜想才可能变成结论。

相信学生不断经历这种过程后,他们才会具备科学的态度,才会学会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才不会贸然下结论,当然我们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从这节课中,我们看到,当学生扩大范围,研究比100大的5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就引导可以用举例的方法来研究,寻找有没有不符合这一特征的例子,如果有,说明一开始的猜想是错误的;全班举了无数个例子,如果没有,那么在小学阶段,可以认为是正确的。这样,当下节课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就会大胆猜想,并有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要再仅仅关注学生知识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能力目标,只有从小培养,从小渗透,那么我们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才会更深刻,也才会在数学上有更大的造诣。

第13篇: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春去夏来,今年我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六年级是小学的最后一个年级,对学生的知识传授的教育十分重要,为了使本人的教学工作能做的更好现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正确传授学生知识,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0人,其中男生和女生大约各占一半。本班的大部分学生都是来自农村,从去年一年的教学情况来看这个班的学习习惯较差,特别是作业习惯的自习习惯,困此必须对其进行培养。另外,还有少数学生的家长到外地打工或开饮食店等,孩子留在家里由爷爷、奶奶或亲戚照看,这样不利于对孩子的教育,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因此对学生的关心和思想教育也十分重要。

三、教学目标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制数学第九册数学的主要任务目标是: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计算分数乘、除法(简单的能够口算)。

2、使学生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4、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工具画圆;掌握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通过介召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5使学生初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6、使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一到二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的选用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在完成本册数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能结合具体情境,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

2、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四、方法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作到课堂上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特别照顾到后进生。

2、平时的练习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习。

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和轴对称图形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1至4 分数乘除法意义和四则计算

5至8 简单的分数应用题

9至13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与其应用

14至18 百分数的意义与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

19至完 复习与期未考试

第14篇: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护西小学安庚戌

一、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以现代教学论和心理学为依据,正确处理需要和可能,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认知特点、教与学、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智育与德育、共同要求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与减轻学业负担等方面的关系,掌握教学过程的基本理念。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个别与互动、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56名,其中男生30名,女生26名。绝对多数学生学习不努力,成绩参差不齐。他们绝大多数爱护集体,劳动积极,遵守纪律。个别同学有点松散,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这些学生需要教师耐心教育,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把上学期“三维目标”落实不够的彻底弥补上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共有八个单元,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单元,位置。让学生明白用两个数字表示物体的位置。这两个数字不同,物体的位置也不同。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及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的教学,认识分数乘法应用题以及倒数的认识。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在学生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及简易方程的基础上进行分数除法的一样和计算法则。分数除法的实际应用和比的教学,学生理解掌握了这些知识,可以为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以及百分数的有关内容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单元,圆。本单元内容包括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通过对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打好基础。

第五单元,百分数,本单元内容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白发生时学生在掌握了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基础上学习的。百分数的概念不仅贯穿于本单元的始终,更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还包括纳税问题。

第六单元,统计。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条形盒扇形统计图。学习合理存款,让学生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学习鸡兔同笼问题。 第八单元,总复习。

四、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计算中应用一些简便算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

(4)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使学生理解基本数量关系,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理解意义的基础上,再通过猜测推想、验证等方法掌握计算法则,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2)全面应用尝试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学习数学的感受,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知识迁移、归纳整理过程中,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变化的观点。使学生领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2)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及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方法与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认真备课、听课,取长补短。

3、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利用放学时间给思维慢的学生进行辅导,以提高学生成绩。

4、多与学生交流、多家访,采取不同的有效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六、周活动安排

周次时间内容

18.21---29号位置23 4 30----9.5号分数乘法1 6------12号分数乘法2.3 13-----19号分数除法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0-----26号27-----10.3号4-------10号11------17号18------24号25------31号11.1----7号8-----14号15---21号22---28号29---12.5号6-----12号13----19号20----26号27----1.2号3------9号10----16号17----23号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3比圆1认识 圆2周长 圆3面积 确定起跑线 复习期中考试 百分数1.2 百分数3纳税 复习统计合理存款数学广角 总复习复习系统复习期末

第15篇: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六(1)班数学教学计划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城西小学:王永平

2013.2.26

一、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38名学生,男生居多,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总体上说比较爱学、会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并且能灵活地运用,特别是班内孙之军、王后升等同学基础扎实,思维活跃,数学基础知识、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的方法。学生的组织纪律强,班集体有一定的凝聚力,给数学教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内部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是由天本班两极分化较大,有个别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如李家魏、姜枫等同学成绩太偏低,比较粗心,马虎,而且学习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

下面针对本班实际情况,作具体分析。

1、从家庭教育方面来看。本班学生都来自于农村,近几年农村经济的滑坡,大学、高中教育学费的高涨,极大地挫伤了家长们送子女上大学深造的积极性,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送子女外出打工挣钱,成了大多数农村家长们的心愿。另外,如今年轻的家长们为了养家糊口,外出打工的人数急剧上升,将子女交给父母、岳父母看管的比比皆是。家庭教育几乎成了一片空白。这样,给学校教育增加了不少难度。除了要上好课,更应做好学生理想前途教育,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中,及时走访,加强老师与家长们的联系,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2、从学生的学习品质来看。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强,课堂作业家庭作业都能按时完成,课堂气氛也较为活跃。但学生缺少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够,小组合作学习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本学期教学,应进一步加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推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初步学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的数据,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

3、使学生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4、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并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统计表。

6、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单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民主权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5、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学困生。

6、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7、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8、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9、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10、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的成长,以情意教育为主,让每个孩子都能打到不同水平的发展。

五、教学内容安排表:

周次

备注 1

百分数的应用 2

百分数的应用

百分数的应用

检测 4

圆柱和圆锥 5

圆柱和圆锥 6

圆柱和圆锥

检测 7

比例 8

比例

比例

检测 期中考试 10

五一劳动节 11

确定位置

检测 12

正比例和反比例

检测 13

解决问题的策略

检测 14

统计

检测

复习整理

以后各周进行复习,迎接期末检测。

第16篇: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和总复习计划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习数学有很大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五、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

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6、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7、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学习方式:

①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六、课时安排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负数(3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复习(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4.综合应用…………………………………………………4课时

课题:数的认识(1)——数和小数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小 数

1、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些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2、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小数的分类

1、根据整数部分划分:纯小数、带小数

2、根据小数部分划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无限小数可以分为无限不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分为: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

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 整 数 部 分 小数点 小 数 部 分 … 亿 级 万 级 个 级

数位 …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 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万分位 …

计数单位 …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一 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万分之一 …

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多位数的写法: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写;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1、小数的读法:通常是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顺序只读出数字。

2、小数的写法: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数的改写和省略尾数

1、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在一个多位数的“万”位或“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把小数末尾的零去掉,然后再写上“亿”或“万”字。

2、省略“万”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又称为四舍五入到“万”或“亿”位;精确到“万”或“亿”位。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就是把千位上的数字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课题:数的认识(2)——数的整除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整除的意义 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

除尽的意义 甲数除以乙数,所得的商是整数或有限小数而余数也为0时,我们就说甲数能被乙数除尽,(或者说乙数能除尽甲数)这里的甲数、乙数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乙数不能为0)。

整除和除尽的联系和区别 整除和除尽,他们所有的结果都没有余数,这是他们的共同点。“除尽”包括“整除”,“整除”是除尽的一种特殊情况。 约数和倍数

1、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b的倍数,b就叫a的约数。

2、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是它本身,它没有最大的倍数。

奇数和偶数

1、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例如:0、

2、

4、

6、

8、10…… 注:0也是偶数

2、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基数。例如:

1、

3、

5、

7、9……

整除的特征

1、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

2、

4、

6、8。

2、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

3、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 整除。

质数和合数

1、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个数叫做质数(素数)。

2、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3、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可分为:

1、质数、合数

5、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分为:奇数、偶数

分解质因数

1、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8=3×3×2,3和2叫做18的质因数。

2、把一个合数用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

3、特殊情况下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1)如果几个数中,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则较大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较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2)如果几个数两两互质,则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小公倍数是这几个数连乘的积。

课题:数的认识(3)——分数和百分数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母;表示取了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子;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

2、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用特定的“%”来表示。

3、百分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计量单位。

4、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分数的种类 按照分子、分母和整数部分的不同情况,可以分成: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关系及互化 小 数百分数 分 数

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1、联系:分数的分子相当除法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值相当于商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有运算符号;分数是一种数。因此,一般应叙述为被除数相当于分子,而不能说成被除数就是分子。

2、由于分数和除法有密切的关系,根据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可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3、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它是约分和通分的依据。

约分和通分

1、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2、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3、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4、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5、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倒 数

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

2、求一个树(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3、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分数的大小比较

1、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2、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就大。

3、分母和分子都不同的分数,通常是先通分,转化成通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4、如果被比较的分数是带分数,先要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它们的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

课题:数的运算(1)——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四则运算的意义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乘法:a、一个数乘以整数,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b、一个数乘以小数或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四 则 运 算 的 法 则

1、加法a、整数和小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满十进一b、同分母分数: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相加

2、减法a、整数和小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退一当十再减b、同分母分数:分母不变,分子相减;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相减

3、乘法a、整数和小数:用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哪一位对起,最后把积相加,因数是小数的,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位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b、分数: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结果要化简

4、除法a、整数和小数:除数有几位,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不够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哪一位上。除数是小数是,先化成整数再除,商中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b、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除以乙数的倒数

课题:数的运算(2)——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加 法 交换律 a+b=b+a 结合律 (a+b)+c=a+(b+c) 减 法 性 质 a-b-c=a-(b+c) 乘 法 交换律 a×b=b×a 结合律 (a×b)×c=a×(b×c) 分配律 (a+b)×c=a×c+b×c 除 法 商不变性质m≠0 a÷b=(a×m)÷(b×m) =(a÷m)÷(b÷m) 课题:数的运算(3)——四则混合运算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四 则 混 合 运 算 无 括 号 只有一级运算——自左而右,依次计算 含有两级运算——先算第二级运算 有 括 号 只有小括号 先内后外

含 有 两 种 括 号 先小(解小括号) 再中(解中括号) 后外(解括号外)

四则运算应用方法 在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应当选择最合理、最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

课题:数的运算(4)——文字题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文 字 题 根据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抓住叙述中的关键词语,列出算式,并能够正确计算 课题:代数的初步知识(1)——用字母表示数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用字母表示数意义 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基本特点。既简单明了,又能表达数量关系的一般规律。

用 字 母 表 示 数 的 作 用

1、用字母代表任何数:例:小红今年a岁,妈妈比她大24岁,妈妈的年龄可以表示为(a+24)岁

2、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例:路程、时间、速度表示为s=vt,v=s÷t,t=s÷v

3、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性质例;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4、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计算法则例:圆的周长:c=2∏r或c=∏d 圆的面积:s=∏r2 用字母表示数的注意事项

1、数字与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简写成“?“或省略不写。数与数相乘,乘号不能省略。

2、当1和任何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

3、数字和字母相乘时,将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含有字母的识字及求值 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或利用公式求值,应注意书写格式 课题:代数的初步知识(2)——简易方程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等式与方程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含有未知数;二是等式。所以,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简 易 方 程 的 解 法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被乘数×乘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课题:代数的初步知识(3)——比和比例的性质和意义

一、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比 比 例

意 义 表示两个数相除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基本性质 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二、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比 “:”比号 前项 后项 比值

分 数 “——”分数线 分子 分母 分数值 除 法 “÷”除号 被除数 除数 商

三、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和联系 意 义 方 法 结 果

求比值 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 用前项除以后项 一个数(整数、小数、分数) 化简比 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 一个比(前项和后项)

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区别和联系 相 同 点 不 同 点 特 征 关 系 式

正比例关系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比值一定 Y/x=k(一定)

反比例关系 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乘积一定 Xy=k(一定)

五、比例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

课题:代数的初步知识(4)——比和比例应用题 复习内 容 知 识 点

按比例分配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

解 题 策 略 按比例分配的有关习题,在解答时,要善于找准分配的总量和分配的比,然后把分配的比转化成分数或份数来进行解答

正、反 比 例 应 用 题 的 解 题 策 略

1、审题,找出题中相关联的两个量

2、分析,判断题中相关联的两个量是成正比例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

3、设未知数,列比例式

4、解比例式

5、检验,写答语

课题:应用题(1)——简单应用题和复合应用题 复习内容 知 识 点

简单应用题 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应用题,叫简单应用题。它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解答时要依据四则运算的定义,求其和、差、积、商

复 合 应 用 题

1、复合应用题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应用题组成的,因而它的数量关系,也比较复杂,必须通过两步或两步以上的运算才能解答。

2、解答复合应用题时,常用的思考方法有“分析法”和“综合法”

3、分析法是从应用题要求的问题出发,运用要求一个问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的知识,逐步推到已知条件上,即“探果索因”的思路。

4、综合法则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到问题的解决,即“由因寻果”的思路

但在解题时,往往两种方法并用,即采用分析综合发,有时还要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答方法。

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通过审题,找出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分析已知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确定解题方法与解题步骤。

3、列式计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检验、写答——检查、验算、写出答案 课题:应用题(2)——典型应用题 复习内容 知 识 点

典 型 应 用 题 典型应用题一般是指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和特定的解答规律的应用题。教材中出现的主要有求平均数问题的应用题,归一问题的应用题,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解答典型应用题同样注意分析数量关系,同时也要注意总结每类典型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及解答规律,这样可以使分析题意时思维更加敏捷,思路更加宽广。

课题:应用题(3)——列方程解应用题 复习内容 知 识 点 概 述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未知量,根据题目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再解出来。列方程解应用题是简易方程的实际应用,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能拓展思路,化难为易,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解题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所求的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答案

根 据 题 意 找 等 量 关 系 的 常 用 方法

1、根据常见的数量关系式,建立等量关系

2、根据已学过的计算公式,

3、根据题中的重点叙述句从整体上确定基本的等量关系

4、利用线段图、列表法等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建立等量关系

思考方法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一般采用顺向思维,即根据题目的叙述顺序,把位置量用x表示暂时看作已知,同已知数量一样参与列式运算。

课题:应用题(4)——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 复习内容 知 识 点

概 述 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1)确定标准量(单位“1”)(2)找准“量率对应”关系,然后列式解答。

分 类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及(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及(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4、工程问题

分数乘法应用题 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及(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一个数×几分之及(或百分之几)。单位“1”的量×分率=分量

分数除法应用题

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及(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即:“多少÷几分之几”。分量÷分率=单位“1”的量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用除法。即:“一个数÷另一个数”。分量÷单位“1”的量=分率

工程问题应用题

1、把工作总量用“1”表示,工作效率用单位时间内做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根据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就能求出合作完成工作的时间。

2、三量之间的关系式:工作效率×工作的时间=工作总量(单位“1”)工作总量(单位“1”)÷工作的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单位“1”)÷工作效率=工作的时间

课题:量的计量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量、计量和计量单位的意义 事物的多少、长短、大小、轻重、快慢等,这些可以测定的客观事物的特征叫做量。把一个要测定的量同一个作为标准的量相比较叫做计量。用来作为计量标准的量叫做计量单位。

常用计量单位及其进率

1、货币、长度、面积、地积才、体积、容积、重量单位及其进率。(略)

2、常用时间单位及其关系。(略)

同一类计量单位之间的化聚

1、化法

2、聚法

3、化法和聚法的关系 测量距离的方法

1、工具测量

2、估测 课题:几何初步知识(1)——线和角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直 线 没有端点 向两方无限延长,无法度量

线 段 有两个端点 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线段,可以度量

射 线 只有一个端点 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射线,无法度量 垂 线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角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而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

角的分类(略)

课题:几何初步知识(2)——平面图形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三角形

1、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一个三角形有三条高。

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3、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4、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四边形

1、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德望图形。

2、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

3、四边形的特征(略)

4、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圆 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同圆或等圆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扇形 由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它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扇形是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窒息那叫做对称轴。

2、线段、角、等腰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他们的对称轴条数不等。

周长和面积

1、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2、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3、常见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如下:(略)

组合图形的面积

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比较复杂的图形,叫做组合图形。

2、解题方法:合并求和法,去空求差法

课题:几何初步知识(3)——立体图形 复习内容 知 识 点

分 类

1、立体图形分为:柱体和锥体

2、柱体分为:长方体、正方体

3、锥体有圆锥 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区别与联系 略 圆柱圆锥的特征 略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1、侧面积

2、表面积

3、体积

4、容积

5、体积与容积单位的换算

求积公式

1、表面积公式

2、体积公式 课题:统计的初步知识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统计表

1、什么叫统计表

2、统计表分类

3、制作统计表的步骤和方法

统计图

1、统计图定义

2、统计图分类

3、如何制作条形统计图

4、如何制作折线统计图

5、如何绘制扇形统计图

课题:综合练习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综合练习综合试卷

(一) 综合试卷

(二) 综合试卷

(三) 综合试卷

(四) 综合试卷

(五) 综合试卷

(六) 综合试卷

(七) 综合试卷

(八)

第17篇: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第十一册)

班 级 情 况 分 析 1.基本情况:

本班共计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

学 期 成

绩 参考人数平均成绩 及格率

优秀率

达标情况

2.“双基”掌握情况:

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3.学生学习习惯:

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实行分工合作,各尽其责。能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4.学困生情况:

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稳。 教 材 分 析

这一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分数乘、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 用题,圆,百分数。

在已有的基础上重点教学分数四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图形,进一步发展学生则运算,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

开始认识曲线图形——圆,认识轴对称

的空间观念;

开始教学百分数及其应用;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提高学

应用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

力。

在计算方面,教学分数

百分数及其运用。 和经验,进一步

生解答较容易的分数

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

乘、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在分数乘、除法这两个单元中,先集中一段时间教学各种运算的 意义和计算法则,然后再着重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这样容出重点,比较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概念,和实际应用。在分数除法这一单元的最后安排一节“比”学比的意义、性质和应用。有关比的应用,只讲按

比例尺则放在比例中教学。加强百分数实际易突

计算法则

的内容,教

比例分配的计算,

应用的教学。

在代数初步知识方面,出现一些含有分数的简易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方程,列方程解

分数应用题。在几何初步知识方面,教学圆的认

的计算,对称的初步概念,轴对称图形。 强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用题。本册分数应用题教学的学 期 教 学 总 目 标 识,圆的周长和面积

认识圆和轴对称图形时,加

在应用题方面,着重教学分数应

另一个特点是加强方程解法的教学。

一.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除法(简单的能够口算)。

二.使学生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三.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

四.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工

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具画圆;掌握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

长和面积。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

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五.使学生初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六.使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一道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根据应用题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

七.使学综合

的具体情

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

决一些比较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教 学 重 点、难 点

第一单元:重、难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单元:重 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和意义。 难 点: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二

第三单元:重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点: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进一步提高用两种方 答应用题的能力。

题。

法解

难 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第四单元:重 点:掌握圆的特征,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

难 点:理解并正确地计掌握圆的周

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第五单元:重 点: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

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教 学 具 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并能正确

难 点:理解利息的意义,并能在生活中简单运用

体 措 施

1.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新的课程标准。

2.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 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

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对能,数学思想

学生学习的评价既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 装数学学习的水平,更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进 来的情感与态度,

表 周次 日

期 教

容 备 注

1 1/ 9 — 4/9 练习一1

练习二2 9月1日正式上课 三3

练习四2 练习六(复习)2 练习八2 放 假7天

2 5/ 9— 11/9 练习

3 12/9 —18/9 练习四1

练习五2

4 19/9 — 25/9 考试2

练习七1

5 26/9 — 30/9 练习八1

练习九2 国 庆 节 6 8/10 — 9 /10

练习十2

练习十一2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7 10/ 10 — 16 /10 练习十二3 练习十三2

8 917/10 — 23 /10 练习十四(复习)2 考试2 机动1 24/10 — 30/10 练习十五2 练习十六3

10 31/10 —

6 /11 练习十七3 练习十八1

机动1 /11 劳动实践 秋游1天

九3 3 三2

11 7/11 — 13

12 14/11 — 20 /11 练习十八2 练习十13 21/11 —27 /11 练习二十2 练习二十一(复习)14 28/11 — 4/12 考试2

练习二十二1

练习二十 15 5/12 — 11 /12 练习二十四2 练习二十五1 练习二十六1 实践活动1

16 12/12 — 18 /12 单元复习考试

机动117 19/12 — 25/12 练习二十七1 练习二十八2 练习18 26/12 — 31/12 练习三十2 练习三十一2 元19 2/1 — 8 /1 练习三十一1 练习三十二1 练二十九2

旦放假1天

习三十三1 练习三十四1

20 9/1 — 15 /1 实践活动1

单元复习考试

期末总复习

22 23/ 1 — 21 16/ 1 — 22/1 29/1 期末考试 1月29日学期结束

析 期 末 考 试

学 生 知 识 质 量 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况 班级人数 到考人数 总 分平均分 情况

巩 固 的 知 识

要 知 识 缺 陷

进 措 施

及格率

优秀率

达标

***[JimiSoft: Unregistered Software ONLY Convert Part Of File! Read Help To Know How To Register.]***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18篇: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共34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9人。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班级成绩从中心校排列第13,进到第9。进步不明显原因在于学生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及格率差。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及格率和优生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3、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应用能力。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自身素质提高措施:

1、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及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丰富自己;

2、认真参加各种教研活动,虚心向优秀教师请教,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3、认真阅读各类教学杂志,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措施:

1、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安排教学环节;

2、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获取知识。

3、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达到“教是为不教”的目的。

(三)转变学困生方法及措施:

1、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信心;

2、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及上进心;

3、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耐心辅导,并进行“一帮一”结队的活动,师生共同帮助他们提高。

4、与家长联系,使学校与家庭达成共识,共同培养好学生。

第19篇: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分数除法,比,圆,确定起跑线,百分数,扇形统计图,节约用水,数学广角数与形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比,圆,百分数,位置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情况分析

今年我教六(2)班,从上学期期末检测成绩看,本班学生优秀生少,学困生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三、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 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 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

五、教学难点:分数乘法和除法、鸡兔同笼问题。

第20篇: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六年级现有34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8人。总体来看本班学生活泼可爱,多数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极少数学生反应较慢,思维迟钝,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几个后进生还需努力抓一把,特别是有5名同学智力特别低下,接受能力较差,几乎是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另外全班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完成作业书写质量不高,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还要加强训练。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3、教学重点

①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熟练计算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有关分数乘除法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②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③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④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⑤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⑥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难点

①理解分数乘除法以及百分数的意义,熟练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②解决分数、百分数简单实际问题。

③掌握圆的特征,能够正确熟练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④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⑤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1、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分数乘除法的计算,口算做到算得对算得快,笔算做到计算仔细,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2、加大研究型学习的力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知识经验和能力。

3、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4、加强对学生能力、良好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在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6、分数、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本册的一个教学重点,要多利用线段图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过关。着重教学生理解题意,通过题目会自己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7、位置、圆的认识及相关计算要重视直观教学,利于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手画图,发展学生动手能力。

8、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改进练习设计,促进学生的学习。

9、注重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关心了解每一个学生,注意培优辅差。

四、课时安排

一)位置(2课时)

二)分数乘法(12课时)

三)分数除法(13课时)

四)圆(8课时)

确定起跑线1课时

五)百分数 (15课时)

六)统计(2课时)

合理存款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语文教学计划

为了圆满完成新学期的教学任务,使日常的教学工作能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真正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为迎接明年的毕业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现结合所任班级的实际情况和语文教材的内容,制定出本学期的语文教学计划。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语文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初步学会记叙文写作。引导学生逐渐更新学习方式,逐步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力争使全体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学习,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

[学生状况分析] 我所担任的六年级班的学生,原有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高低不一。因此新学期中,应一面加强“双基”训练,一面着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 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整体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分析] 针对本学期语文课程的内容,加强叙事性作品和诗歌的阅读,引导学生养成默读的习惯。授课过程中,重点讲解分析讲读课文的内容,而自读课文则由学生通过自读来理解课文的内容。本学期的写作训练以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写作为主,两周写一篇大作文,每周一篇小作文,并坚持每周写三篇日记。通过强化训练,使得学生要在40分钟之内完成400字左右的习作。 [教学措施]

1、始终用素质教育理论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日常的教学工作,并且注意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使理论和实践融合为一体。

2、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情况,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杜绝以往简单的“一刀切”的做法。

3、上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广泛参阅教学资料和最新的教研成果,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案。

4、授课过程中,依照设计好的教案,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电教设备,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做法,始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

5、课后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好所学的新知识。

6、认真、及时地批改学生的作业和作文,并组织好单元测试。

7、平时注重向别的老师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以此丰富个人的教学经验。新学期中,定当更进一步,力求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取得更大的成绩。

六年级2007年冬季教学工作计划

郭家庄小学教师

李瑞芳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又接受了新的工作任务,面临新的挑战。今年我任教六年级数学,

四、六年级英语课程,并担任六年级班主任。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年级,对学生明年的升学十分重要。为了使本人的教学工作能做的更好,现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抓好班级管理工作。

1、思想品德方面

(1)充分利用班会时间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合理利用各种节日、各种活动,结合每天随时发生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班级纪律方面

一个班级,要想有良好的班风,必须有良好的纪律才行。因而,我从以下几点抓好入手:

(1)课堂纪律

首先师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纪,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这样学生既感到有兴趣,又有动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遵守纪律。由于纪律是学生自己指定的,这样变被动的各种要求为主动的行为,有助于学生将文字内化为行为。我们班的宗旨是:“说到就要做到”。

(2)课间纪律

课间是学生休息的时间,良好的课间纪律将会给整个校园带来活跃而轻松的气氛。然而,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就是解决课间纪律乱的法宝。我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一起开展跳绳、打球等有意义的活动。同时提醒学生要注意危险的活动和场地,做到寓教于乐。

3、卫生方面

讲究卫生很重要。我要从学生的个人卫生抓起,要求学生做到“三勤”。班级卫生教师要监督学生及时打扫,经常保持干净。

4、安全方面

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本学期,我仍要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坚持每周上一节安全课,并要时时说安全,事事讲安全。保证无不安全事故发生。

二、搞好学科教学工作。

1、认真学习新课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并在课后认真反思,总结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坚持每两周写一篇教学札记。

2、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做到课堂上能深入浅出的进行教学,并特别照顾到后进生。

3、平时的练习要有针对性,要因材施教。

4、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6、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认真、细心的好品质。

7、对于英语教学工作,要做到不耻下问,尽量使学生接受正确的知识,不误人子弟。

以上是我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勤恳,坚持不懈的工作态度,从事自己的教学工作。并在实践中摸索学习,改进工作方法,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

2007年9月4日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