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计划

奥尔夫教学计划(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11 08:00:03 来源:教学计划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奥尔夫音乐教学计划

金龟子2015学期奥尔夫教学计划

注:每课时的具体时间授课老师根据办理孩子的情况可以进行调整,但左右不能超过10分钟。

课程目标:通过四种音符、休止符的学习让小朋友了解节奏长短的意义,学会感受世界名曲中的节奏型,初步为小朋友的音乐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程特点:在这起课程中,小朋友所学到的音乐都是最基础的知识,让小朋友掌握音乐学习的方法。

课程环节:课前五分钟教师在教室门口迎候小朋友,并热情地表示欢迎和问候,叫出小朋友名字主动与小朋友打招呼,同小朋友交流时,眼睛与小朋友平视。

第一周

富尼古丽和富尼古拉 第

二周

送礼物给妈妈 第

三周

送礼物给外婆 第

四周

与妈妈共舞 第

五周

和妈妈在一起 第

六周

音符舞会 第

七周

啦啦啦来跳舞 第

八周

进队进行曲 第

九周

彩色的纱巾 第

十周

帕什帕什 第十一周

小蛇

第十二周

哎呦!蚊子咬我 第十三周

我的身体 第十四周

碰钟

第十五周

咿呀咿呀呦 第十六周

三个好朋友

红果果2015学期奥尔夫教学计划

课程目标:通过C大调音阶、十六分音符和附点音符、拍号、延长记号、力度记号、断音记号的学习,进一步加强了小朋友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丰富了小朋友的音乐认知。

课程特点:在这期课程中,小朋友们所学到的都是今后在识谱与演奏中需要认知的乐理小常识,希望小朋友在这期课程中加强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课程环节:课前五分钟教师在教室门口迎候小朋友,并热情地表示欢迎和问候,叫出小朋友名字主动与小朋友打招呼,同小朋友交流时,眼睛与小朋友平视。

一周

看图形敲节奏 第

二周

找朋友 第

三周

几肢着地 第

四周

是谁在发脾气 第

五周

葡萄牙舞曲 第

六周

锄禾 第

七周

库企企

八周

许多小鱼游来了 第

九周

塞勒斯舞曲 第

十周

俄罗斯舞曲 第十一周

洗衣歌 第十二周

快乐的舞步 第十三周

小小造型师 第十四周

跳房子

第十五周

音乐来自于生活 第十六周

乌鸦的歌

推荐第2篇:奥尔夫音乐教学计划

奥尔夫音乐教学计划

每周开展一次奥尔夫音乐教学,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4月份:

认识乐器——铃鼓、舞板,探索其音色。

五线谱认知——初步认识并感受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音乐欣赏——感受三拍子的音乐 5月份:

音感训练——感受音乐的快慢、强弱 乐器认知——乐器演奏《小星星》 五线谱认知——感受身体音阶

音乐欣赏——欣赏音乐《妖王的宫殿》,想象故事情节 6月份:

音感训练——感受2/4拍子的音乐 乐器认知——认识乐器三角铁,探索其音色 五线谱认知——模唱mi、sol、la的旋律 音乐欣赏——感受柔和、优美的音乐形象 9月份:

音感训练——听辨声音的长、短

乐器认知——用乐器音色模仿大自然的声音

五线谱认知——认识并感知四分休止符的时值,以及它与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组合。 音乐欣赏——感受ABA曲式的音乐 10月份:

通过乐器游戏体验集体演奏的乐趣 音乐剧《小兔乖乖》

四.活动地点:奥尔夫音乐教室 五.活动时间:每周星期四下午活动课 六.参与人员:奥尔夫音乐教学实验班

推荐第3篇:奥尔夫

卡尔·奥尔夫创建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20世纪流传最广,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育以“整体的艺术”为核心,集节奏、语言、音乐、舞蹈为一体。通过即兴创作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自主性为目的。

我国引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前后不过三十年的时间,随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深入研究和本土化,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幼儿园和早教园得到推广,受到教师、家长和儿童的喜爱。

推荐第4篇:奥尔夫

[奥尔夫]奥尔夫音乐课程在蒙特梭利日常教学实验中的应用 音乐教育是早期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在世界早期教育领域风行的一种音乐教育是奥尔夫音乐教育,它也是爱尔贝的一项核心的教学内容。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可以说不知道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即不知何为二十世纪音乐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理念是一种被称为“原本性的音乐教育”理念,也有人称为“从钢琴凳上、座位上解放出来的音乐教育”。这一种理念历经七十余年历史发展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世界各大洲、各种肤色的国家中被人们传播着、实践着、乐此不疲。

一、奥尔夫的生平简介

卡尔·奥尔夫(Karl Orff 1895-1982),是当代具有世界声誉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的音乐剧作《卡尔米娜·布拉纳》在目前世界舞台上是演出最多的音乐作品之一。他作为一位大师级的作曲家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音乐教育家。

奥尔夫1895年7月10日出生于德国慕尼黑远郊——地森城的一个巴伐利亚军人家庭,祖父是位将军,也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奥尔夫的父亲是位尽职的军官,他的母亲爱好大自然及艺术。他的父母对于奥尔夫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他的家庭生活环境,总是充溢着浓郁的知识与艺术的文化气氛。这是奥尔夫早期教育很重要的生活、文化环境。这不仅对他的青少年教育教育有重要的影响,并且也影响了他的一生。

二、奥尔夫的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

“原本的音乐又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决不只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 ------------奥尔夫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有以下几个特点:

l 综合性。奥尔夫是想通过原本的音乐即语言(诗歌、朗诵)、音乐(唱、奏)、舞蹈、戏剧紧密结合的形式去找回人类最接近自然状态的感觉。将人类最宝贵的生灵东西开发、挖掘出来,并伴孩子的一生永葆青春活力。

l 即兴性。

“所有的音乐教学应当从„游戏‟入手,而通过即兴达到它的目的和成功。”

--------------奥尔夫

即兴-----对一个人的一切禁锢的放纵。人类生而有之地具有即兴的本能。奥尔夫正是从这一点开始他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完全从即兴出发的自由教学,是而且永远是一个卓越的出发点。”可以说对任何年龄段的人,这种即兴都是有益的,可以帮助找回人自身的平衡。

即兴创作成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也正是这个体系经历七十余年生命力仍长盛不衰的原因,同时在二十一世纪又为人们架起一座桥梁。 l 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我追求的都是通过要学生奏乐,即通过即兴演奏并设计自己的音乐,以达到学生的主动性。” ------奥尔夫

“音乐是我达到散发心灵力量的手段罢了。” ------奥尔夫

他的原本性音乐教育直接指向心灵深处。他要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参与音乐活动,从亲身的体验中找出那些“知识”(概念),在音乐中去感觉,去体验,并且一定要结合动作。这就是奥尔夫音乐的重要原则和内容。也正是它人本主义(以人为本)教育观念的体现。

l 适于开端的。

“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儿童的。” --------------奥尔夫

所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把“适合儿童”、适于开端作为原本性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与内容来对待。这方面我们通过大量的具体教学内容可以清晰地看到。

比如节奏入手,在没有教儿童正式歌唱,没有学习乐谱之前,通过语言的字词、呼唤名字、成语、童谣、儿歌的节奏朗诵;通过身体有节奏的走、跑、身体动作的拍掌、跺脚、拍腿等起步,再加上全身的大肌肉动作作节奏训练,这些都是适于开端的。

l 从本土文化出发,多元化的教育

“寻找古老的童谣、歌谣,用它们来进行我们的工作。让孩子们接触这些东西,让孩子们用这些东西来娱乐游戏。” --------------奥尔夫

原本性音乐教育从儿童出发,从儿童所熟悉的语言、文化、环境出发,开始基础的教育。所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培养的是一种对待音乐的态度--热爱本土、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各种形态文化的态度。而这些是渗入所有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的。

l 为全体学生的。

“原本的音乐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会的。”

“我的经验告诉我:完全没有音乐感的儿童的罕见的,几乎每一个儿童从某一点上都是可以去打动的,可以去促进的。教育的无能出于无知,经常在这一方面堵塞源泉、压制才能并造成其他的不良恶果。” --------------奥尔夫

比如:上课时,孩子随着老师很有节奏、表情丰富地念叨诸如:“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妈妈,妈不来,叽哩咕噜……滚下来!”的同时,把捻指、跺脚、拍手等动作融进童谣里,形成音乐的节拍,体现了音乐的元素。这些本土化的、原始的儿歌、童谣将孩子带到了音乐的世界。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了以打击乐为主的奥尔夫乐器,让孩子们得到即兴的表演、创作,透过这种艺术教育的形式,培养了孩子健全的人格。

奥尔夫]中国十大经典古曲

一、《高山流水》

此曲最初刊见于我国现存最早的琴曲集《神奇秘谱》。该书在解题中写道:“《高山流水》本只一段,至唐分为二同曲,不分段落。宋代分《高山》四段,《流水》八段。”

二、《广陵散》

又名《广陵止息》。现存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据该书编者称:此谱传自隋宫,历唐至宋,辗转流传于后。《广陵散》的题材源于古代的《聂政刺韩王曲》。该作品讲的是一个造剑工匠被韩王无辜杀害,他的儿子聂政为了报仇,以泥瓦匠身份混入韩宫,谋刺失败后,他逃入深山刻苦学琴,十年成绝技再度混入宫中,利用弹琴的机会刺死了韩王,实现了多年的愿望,自己也为此而壮烈牺牲。“广陵”的意思是流传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地区的琴曲,“散”即操、引、曲的意思。

三、《平沙落雁》

明代称本曲为《雁落平沙》。乐谱最早刊于《古音正宗》琴谱集。《平沙落雁》的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在空际盘旋顾盼的睛景。《天闻阁琴谱》中写道:”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者也。”《平沙落雁》虽然出现较晚,却是近三百年来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有近百种琴谱刊载此曲。它之所以流传甚广,除了曲调流畅、动听之外,还因为它的表现手法新颖、别致,容易为听众理解。

四、《梅花三弄》

此曲系借物咏怀,借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节操高尚的人。乐曲前半阕奏出了清幽、舒畅的泛音曲调,表现了梅花高洁、安详的静态;急促的后半阕,描写了梅花不屈的动态。前后两段在音色、曲调和节奏上然不同,有着鲜明的对比。同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的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梅花三弄》现存谱最初刊见于《神奇秘谱》(1425年版)。

五、《十面埋伏》

这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关于乐曲的创作年代迄今无一定论。资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写过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听过有关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琵琶音乐。

本曲现存乐谱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行》。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汤琵琶传”中,曾记载了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鼓声、剑弩声、人马声……使闻者始而奋,继而恐,涕泣无从也。其感人如此。”

《十面埋伏》流传甚广,是传统琵琶曲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六、《夕阳萧鼓》

这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优美流畅,在演奏中运用了各种琵琶技法。在曲式上,用扩展、收缩、局部增减和高低音区的变换等手法展开全曲。此曲流传甚广,是琵琶古曲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乐谱最早于1875年的抄本。

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社根据此曲改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它犹如一幅长卷画面,把丰姿多彩的情景联合在一起,通过动与静、远与近、情与景的结合,使整个乐曲富有层次,高潮突出,音乐所表达的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七、《渔樵问答》

此曲在历代传谱中,有30多种版本,有的还附有歌词。现存谱初见于明代。乐曲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出对追逐名利者的鄙弃。乐曲采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旋律飘逸潇洒,表现出渔樵悠然自得的神态。正如《琴学初津》中所述:“《渔樵问答》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歌之矣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八、《胡笳十八拍》

本曲为根据同名古诗谱写的乐曲,歌词最早刊于南宋朱熹的《楚词后语》。有《大胡笳》和《小胡笳》两种传谱。

“胡笳”原来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吹奏乐器,它音量宏大,用于军乐以壮声威。《胡笳十八拍》所反映的主题是著名的“文姬归汉”的故事:汉末战乱中,蔡琰(即蔡文姬)在匈奴流落达十二年之久。她虽身嫁左贤王为妻,然而十分思念故乡。当曹操派人接她回内地时,她又舍不得离开两个孩子,还乡的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心情非常矛盾。诗人李欣曾作诗如下:“蔡女者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向边草,汉使断肠叹归客。”诗人戎昱在《听杜山人弹胡笳》中,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矛盾最尖锐的场面:“南看汉月双眼明,却顾胡儿寸心死。”本曲成功地表达了这种复杂的心情,无疑是非常感人的。

九、《汉宫秋月》

此曲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为筝曲;另一为二胡曲,由刘天华先生所传。本曲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筝曲演奏运用了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二胡曲则速度缓慢,用弓细腻多变,旋律经常出现短促的休止和顿音,音乐时断时续,加之各种复杂技法的运用,表现了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具有很深的艺术感染力。

十、《阳春白雪》

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阳春白雪”的故事,《宋玉答楚王问》上写道:当歌手唱《下里巴人》时,国中和者数万人。后又改唱《阳春白雪》,因为曲高和寡,只有几个人跟着唱和。现存琴谱中的《阳春白雪》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现在,音乐舞台上流传的琵琶曲《阳春白雪》,又名《阳春古曲》,是一首有标题的多段体乐曲。它经过历代名人的删改,音乐结构更集中、更严谨、更富有层次,音乐形象也更加鲜明,成为一首雅俗共赏的优秀传统乐曲。

音乐教案

奥尔夫中班音乐游戏:《鞋匠之舞》 rn活动目的:

1.通过元素性的节奏/律动/游戏等体会角色游戏的乐趣。

2.通过图示体会音乐的曲式结构。

3.培养幼儿模仿能力、想象能力,节奏感等。

活动准备:

道具(鞋匠的包);音乐《鞋匠之舞》、《玩具兵进行曲》;黑板、粉笔。

活动过程:

1.律动《玩具兵进行曲》A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变换动作行进。例如:拍手、拍肩、拍腿、跺脚等。体会运用身体乐器的乐趣。B教师提醒幼儿模仿自己喜欢的玩具,边表演边行进。

2.欣赏音乐《鞋匠之舞》,老师模仿鞋匠,跟音乐节奏做缝和捶的动作。

3.引导幼儿画图并通过图示体会音乐的曲式结构:A-B-B‟。看图示跟音乐做动作,体会A缝的动作及节奏;体会B和B‟的节奏区别。

4.幼儿扮演鞋匠练习动作,启发幼儿在捶的动作时的创编,例如:不同方位的捶。

5.分角色游戏:一半的幼儿扮演鞋匠,一半的幼儿扮演顾客。提出要求,鞋匠要利用各种语言或方法招揽顾客。顾客在A 时找鞋匠修鞋,B时伸出脚,跟着音乐节拍做出得意或满意或不满意的表情。一个乐句结束时换脚。B‟结束要付钱。第二次A 开始再换一位鞋匠修鞋。

6.小朋友交换角色,创编不同的修鞋方法,再次游戏。

7.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做活动小结。

8.听音乐开火车律动,离开活动室。

教案:《秋思》 rn教学目的:

围绕一首古诗词使用乐舞画等综合艺术手段进行创编活动。

1.探讨《秋思》所表现的情感,并尝试运用其他艺术手段来表现,如绘画、舞蹈、为词配曲、配乐伴奏等,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探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和它们是如何去表现相同的一种感情。

2.通过创编活动,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迁移泛化,从一种表现形式如何开发、迁移。 3.学习合作。如如何去组织创编、排练,所有活动均需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

4.学习各种艺术的表现手段。如绘画、舞蹈、奏乐、歌唱等等。

教学过程: ——背《秋思》。介绍作者及作品的历史背景。

——讨论词的寓意和感情,有感情地吟诵(模仿古诗词吟诵),探讨在声调上的表现力,集体或个人各种形式吟诵。

——讨论《秋思》每一句中的声响(如鸟鸦叫声、流水、西风、马蹄声以及表现人的哀叹、思愁的声音),画面(有表现的)。充分发挥想象力。分四组,每一组画一句(最后两句一个组画)。建议小组共同构思,是共同画一幅还是每人画后集体评出小组代表画,用什么 方法画,由学生自己定。

——各组展示,介绍本组的构思,自我评价(比较满意和不足地方),其他组分析评价和建 议(如何修改)。根据时间决定是课上还是课下再修改。

——分两组,每组用人声、打击乐器(包括音条乐器,也可选用其它艺术类乐器)、各种自制声响为这首词编一个配乐朗诵,并排练成一个小作品,朗诵形式由小组决定。

——各组表演,并围绕表现词的意境和感情方面耒讨论、评价。

——讨论:用身体动作怎样表现这首《秋思》?在配乐朗诵的基础上,用舞蹈耒表现,分组设计并排 练,教师到各组观察,主要看是否围绕表现词所表达的情感(可以启发,但不能包办代替)。各组表演,并讨论、评价和修改建议。

——为这首词配曲,先将词的节奏定下耒,再给1.2.3.5.6五声音阶几个音,根据字的四声高低配曲调。学唱自已编配的歌曲。

——教师出示由作曲家编配的歌曲《秋思》(己有谷建芬、舒泽池两个作品)。教唱歌曲(由于学生对词己非常熟悉,且尝试过自已编配,一般学唱会较快)。

——讨论作曲家歌曲的创作特点。(可通过比较这两首风格各异的作品耒分析,如节奏上、曲调上音阶、音程、旋律走向,以及唱法等等)。

——全班分成舞蹈组、器乐伴奏组、唱和朗诵等几个小组,用作曲家写的歌曲共同创编一个诗乐舞《秋思》作品。先共同讨论一个总体构思,如选择那一首歌曲,准备唱几遍?有无前奏、间奏、尾声(器乐)?…然后分组创编、排练,再总排合成。如果有可能,建议在校内、外争取有正式表演机会。到时还可发展到服装设计、制作,组织演出等相关活动的内容。

——讨论和总结:1.这首词的艺术特点。与所学过或知道的古诗词比较。也可与现代国内外诗词比较。2.这个单元都使用了那些艺术手段,它们在表现这首词时有什么是共通的?(情感) 又有哪些是不同的?(表现手段、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教案:声势——拍腿 rn教学目的:

1.节奏训练

2.学乐器的准备练习

3.读谱入门:节奏谱视奏

4.听力训练

5.即兴演奏

6.声势(拍腿)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

声势谱、慢四拍乐曲音带、打击乐器、音条乐器、键盘乐器、小瓷酒盅。

附拍腿声势谱。

教学建议: ——教师带领学生,做各种拍腿声势节奏(每种样式要反复做几次一一至少四次)。 ——由学生带着做。

——看声势谱视谱拍腿,(每小节的速度和次数根据学生水平掌握)。 ——放慢四拍速度的歌曲或乐曲,边听音乐边看谱拍腿(每小节四遍)。 ——每人一件打击乐,放刚才的录音,请拿双响筒的看谱敲(每小节四遍),其他乐器即兴轻声伴奏。

——选一小节做固定音型,为童谣或已学过的歌曲伴奏。 ——放一段蒙族歌曲(如《蒙古人》、《草原恋》、《雕花的马鞍》等)。用小瓷酒盅做道具,学蒙古盅碗午,即兴打节奏伴奏(如加简单的动作更好)。

——拍腿声势加十六分音符练习。

——换音条乐器(取下F.B),节奏照谱(可反复数遍),音高即兴,其他同学拍腿(双响筒保留)。

——分组, 每组选一首童谣或儿歌编一个伴奏谱,每架音条琴选一个固定音型,节奏乐器选一个固定节奏型,。并记录下自己小组的谱子。

——这种方法也可移植到键盘乐器上(同样去掉F.B音,或在黑键上)即兴,可2一3人同时弹奏,其余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提示

音乐教学不可避免要进行技能训练,要有操作。如何使这些内容的教学有乐趣、有创造性,并真正具有音乐性,是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课题。这个教案提供了一种可能。

教案:鼓的故事

rn腰鼓、小军鼓、大鼓等,少数民族地区或不同地域最好选本民族、本地域的特色鼓,人手一个。

有关鼓的图片。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每人拿一个鼓,尝试它可以发出什么声音。选几个同学怎样发出不同的声音。 ——讨论用什么样的符号耒记录这些不同的声响:

——由学生指挥带领大家看图击鼓(自由节奏),先是一个声部,并用手势指挥音量、速度的变化,(可多几人试试不同的处理)还可全班分成两组,进行两声部的演奏。

——四人一组,(1—4报数)每人四拍,即兴演奏,用不同的音色、节奏、奏法,(注意保持拍率,不要断)。用迥旋曲式,每组由教师临时叫一个号,该号即为主部,其他三人依号序做三个插部,如2为主部,即2 1 2 3 2 4 2 。 (班级人数多,可采用分小组进行。)

——听两段不同风格的鼓乐,讨论:两段音乐比较,(从总体到要素),那些一样?那些不一样?进行探索。

——选一种鼓,如腰鼓、太平鼓,鼓不够其码每人一副槌,(以腰鼓为例),设计一个动作,大家模仿到大部份掌握,再继续设计新的动作。

——看两段鼓午、鼓乐(如山西安塞锣鼓)录像。讨论:是乐、还是舞?音乐舞蹈各自特点及互相融合的地方。除敲鼓外,还涉及那些艺术种类?

——讨论:鼓的名称及属地、构造及材料。

——全班分两组,设计并排炼一个鼓的音乐,要求一组用外国鼓,一组用中国鼓,编曲要有两个乐段以上,音乐、动作风格须和乐器一致。

——讨论:鼓的用途,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不同文化中作用的比较。 圆

rn教学目的:

1 认识艺术的一个表现形式“圆”,探讨艺术各门类表现方式的特征,并进一步认识不同文化应用的特征。

2 创造性能力培养:探索发现、即兴、迁移、创编。

3 赏析:艺术作品(绘画、音乐、戏曲、舞蹈)

教学过程:

——教师黑板画一个大圆圈,问这是什么?还可表示什么?

问:生活中那些东西是圆的?——请学生画出各种“圆”(平面、,立体、球形、椭圆等),讨论画“圆”的要领。

——出示几幅以“圆”为主题或主要表现形式的不同风格和内容的作品,并讨论。

——站成圆圈,问:用身体的动作可以做“圆”吗?(如头、手、臂、腿、脚、腰等部位)探索与模仿。

——加上移动位置(如转圆圈、旋转)和动作组合探索更多地“圆”的形式。 ——讨论:从绘画和动作的“圆”探讨其表现的意味和特点。相同与不同。 ——引导到用声音表现“圆”的特点(如圆滑、循环不断),用嗓音或其他声响表现与模仿。听几段音乐(如“小狗圆舞曲”肖邦曲、“金鸡”李姆斯基——科萨柯夫曲等片段),请学生边听边用手在空中或用笔画出旋律线走向,探索其中与“圆”相关的音乐特点。

——看几段戏曲和舞蹈录像,找出其中“圆”的表现形式(如中国的跑圆场、手、头、眼动作中的圆,外国的旋转等),并带领学生做几组动作来体验。

——联系“圆”在中国文化中的表现,如太极拳、阴阳八卦符号、语言声腔,以及文化观念、风俗人情,探讨中国各种艺术在表现形式、风格、文化内涵上的关系,并比较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特点。

——“圆”在艺术中的象征意义:表现那类的情感?

——分小组活动,用绘画、舞蹈及音乐来创作一个小品,要求以“圆”为主要表现形式末表现一种情绪。

教案分析:

该教案是一个综合教学的课例,不但将各艺术门类:绘画、雕塑、舞蹈、戏曲、音乐等综合进行教学,还将艺术表现的要素、形式、风格、情感融为一体,一步步引导学生升华到文化的视角。主题集中,手段丰富。教学过程可分若干学时完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根据自己的专长将其中的某些环节缩减或扩张,触类旁通。整个教学中,教师是个引导者,主要是设置环境,让学生去探索。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可以以侧重体验(操作),或增加艺术作品深度、评析内容来调整教学内容程度。

推荐第5篇:奥尔夫教案

《奥尔夫教学法在农村中学音乐课的实践》教案

课题:奥尔夫教学法在农村中学音乐课的实践 课型:集体课

教学对象:农村中学音乐教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奥尔夫教学理念及其原则。

2、通过奥尔夫教学实践练习了解奥尔夫体系的一些教学方法。教学重点:

1、奥尔夫音乐理论体系

2、奥尔夫教学的实践练习和运用 教学难点:奥尔夫教学的运用 教学方法:练习法、讲授法、示范法 授课时间:150分钟 教具:多媒体、音响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了解学员对奥尔夫教学体系的掌握程度。

一、介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5)

1、奥尔夫简介:

德国当代杰出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1895——1982),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2、世界三大音乐教学体系:

瑞士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态律动)

德国奥尔夫音乐教育(原本性音乐)

匈牙利柯达伊音乐教育 (歌唱教学、本土化音乐及五声调式、柯尔文手势)

3、奥尔夫教学目的: 通过音乐培养人的素质,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

4、奥尔夫音乐教育六大原则 (1)、综合性原则

(2)、以节奏为基础

(3)、以身体的动作感受音乐

(4)、即兴性

(5)、本土化

(6)、面向全体学生

——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二、声势律动

1、声势:是以人体为天然乐器通过拍、打、跺、捻等发出不同力度的声响所具有的姿势。

2、声势特点:声势通常是和节奏连在一起的。声势练习以节奏为基础,奥尔夫认为音乐中节奏是比旋律更为基础的元素,不同的歌不可能是同一个旋律,却可以是同一种节奏。

3、声势形式:它通过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学生易学易做的方法做一些单声部或多声部的节奏训练,并多以“卡农”和回旋曲形式出现。

4、声势练习节奏练习(5)

土豆

土豆

X X

X X

X

X 土豆

土豆

X X

X X

X

土豆

土豆

X X

X

X X 土豆

X X

X

X 声势练习一 :用声势律动练习,稳定拍子感 (10)

1、先做跺脚、拍腿、拍手、捻指(连续做)

2、加音乐《奥尔夫音乐》,跟着音乐节拍做

3、变换动作顺序

4、加休止变换 声势练习二 :(60)

1、学习声势节奏

2、卡农练习

3、曲式结构练习

4、《握手舞》声势

5、创编声势

三、学习柯尔文手势:(20)

1、音阶练习柯尔文手势

2、练习用柯尔文手势表演乐曲《雪绒花》

X X

3、用柯尔文手势即兴创编:

运用柯尔文手势进行即兴创编,四人一组,每人创编一句,其他人唱出唱名。

四、歌曲创编:(20)

1、学习二声部乐句。

2、分组,每组选择一首三拍子的歌曲进行演唱。

3、选一首诗歌,创编成三拍子歌曲,以回旋曲的形式进行表演。

五、奥尔夫器乐介绍(20)

播放奥尔夫乐器视频

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1、八十年代初,卡尔奥尔夫学校音乐教育体系被介绍进我国。

2、1992年成立了奥尔夫教育学会的机构

3、全国有千所幼儿园引入了奥尔夫艺术教育研究会的音乐教程。

在中国发展遇到的困难:

1、与中国的教学体制不相符合

2、奥尔夫教师素质要求高。

【课堂总结】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元素性的节奏、元素性的舞蹈动作、元素性的词曲关系和元素性的奥尔夫乐器构成。他的理念是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用他们的声势动作去表现他们感受到的音乐,由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拘一格、内容丰富、教学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推荐第6篇:奥尔夫音乐

奥尔夫教学法

奥尔夫教学法是当代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其培养全人格发展和创造性能力的宗旨,及生动活泼、丰富 多彩的教学形式得到世界各国同行的高度赞誉和喜爱,更深得儿童的欢迎,因而在世界广泛流传。自八十年代初,卡尔·奥尔夫学校音乐教育体系被介绍进我国,使我们在音乐教育改革之初,就迅速与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接轨,起点高、发展迅速,对促进我过音乐教育改革起了巨大的作用。

奥尔夫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我本着奥尔夫教育的指导思想,十几年来,一直学习和运用奥尔夫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参于年月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奥尔夫教学法明确指出:“教学的结果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学过程。当老师给学生莫个任务的时候,他怎么做并不重要,尽可能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条件,方式,意愿做。这样才能学得主动,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重要的只是‘做’的本身。怎么做,做得好不好那到无关紧要,他如果不去做,那就是教学的失败”。我就是本着这种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和学生高低年级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让孩子都参于到音乐中去。

1.游戏教学: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爱动,做不住的特点,选择的内容以游戏为主。如:一年级教材中有一课《小袋鼠》,歌曲描写了小袋鼠去摘果子,把果子装进大袋子里,挺着一个大肚子的可爱形象。在教学过程,教师首先提问学生:“那位小朋友知道小袋鼠是什么样的?”“那位小朋友上来模仿小袋鼠呢?”。启发其他小朋友也上来模仿小袋鼠走路,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动起来。接下来老师把提前准备好的气球当果子,小朋友过来摘。教师可以象变魔术一样让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摘果子。小朋友把摘到的果子装进大袋子里(可以用书包代替袋子),然后模仿小袋鼠挺着大肚子走路的形象。这时老师可以先用打击乐伴奏,强音步子重,轻音步子轻。然后老师弹旋律,小朋友们可以踏着琴的旋律和节奏来进行表演,在小朋友们表演兴奋时老师把歌词朗读出来,同学们很快就可以记住。老师加上旋律,这样一首歌就在同学们做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了,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也顺利完成了。同学们在游戏的快乐中学习了音乐,加强了对音乐的兴趣。

2.节奏教学:是什么把音乐,舞蹈,语言等联系到一起来呢?那就是节奏。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学习音乐最基础的部分就是节奏。节奏是一种富有艺术魅力的活生生的音乐语言。在一年级的第一堂音乐课中,我是这样进行节奏教学的。在低年级的节奏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小同学刚入学互相还不熟悉,老师也记不住名字的特点在第一节课时,老师首先让他们进行自我介绍。如:[我 叫 郑世 红]按节奏:[走 走 跑跑 走],让小朋友也象老师这样介绍自己的名字,并分成两部分,叫两个字的站在左边,叫三个字的站在右边,按节奏[ 走 走 走 走] 和[ 走 走 跑跑 走]。然后在每个同学按节奏介绍完自己的名字后,在记住对面一个同学的名字。例如:[我 叫 王 鹏]、[你 叫 张小 宁]。这时老师把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写在黑板上,在让同学们按‘走’和‘跑’读出来。为了让同学们对这两个节奏型加深印象,(1)让他们用手,脚做动作练习。(2)用小动物的名字作游戏来巩固练习。如:小猫,小猫,大老虎,在练习过程中也可以用声音的强弱,来让小朋友们体会节奏有强弱。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会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这节课给小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声势训练:高年级的教学和低年级的教学有所不同,高年级不爱动,有时表演起来也会难为情,根据这些特点,我选择一些活动范围小,动一点脑筋的活动,目的是提高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在声势训练中,高年级同学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在一节课之前或中间,选一些声势训练让高年级的同学做,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就会高起来。并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如:让学生左手匀速的拍,右手比左手快一倍或左手画圈,右手上下直线拍,便会感觉两手程度不等的互有牵制和干扰。这说明各自独立活动,互相协调的双手活动平衡能力的获得也要经过一定的锻炼,也使学生们懂得双手活动平衡的练习,在音乐中具有重大的实际价值。无论是演奏,合唱还是合奏,重唱等活动,常会遇到声部间多种不同比值的节奏关系。个人双手操作方式与他人合作都需要具备这种既能各自独立,又能互相协调的能力。通过这个教学内容使同学们不仅学会音乐也懂得了集体的重要性。这也正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宗旨。“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才是目的”。

在这十几年的音乐教学中,我对奥尔夫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的应用,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更重要的是使同学们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音乐教学采用奥尔夫教学法是十分适用的。坚持此种音乐教学方法,学生们的音乐素质将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奥尔夫教学法内容及原理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

1、听力训练。

2、节奏训练:打击乐器奏法及应用。

3、律动训练:声势、形体、游戏等训练及应用。

4、语言学习:作为音乐语言教学训练及应用。

5、创造性能力培养。

6、奥尔夫器乐的练习:节奏、音条乐器、竖笛、键盘训练。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原理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综合性;

2、即兴性;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4、从本土文化出发;

5、适于开端;

6、为所有人。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方法与成果

通过说、唱、跳、奏、戏剧表演、绘画等音乐舞蹈艺术形式;专心于音乐或戏剧,表演的进程,正确地担当自已的角色,养成专心致志的良好品格;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快乐教学形式;让学生发现自我,培养人的创造力、自信心、专注性、合作精神、反应能力及全人格发展。

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学习,内向的宝宝开朗了;胆怯的宝宝勇敢了;孤僻的宝宝合群了;腼腆的宝宝大方了;

当他们听到音乐时,那怕是在陌生人面前,也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而且是那样地合拍;

当他们听完歌曲前奏时,会准确无误地唱起这首学过的儿歌,并伴有即兴歌表演;

当他们听到不同节奏的鼓点时,会合着从来没有听过的音乐进行演奏,并且是那么的和谐;

当他们听到不同风格的音乐时,会随着音乐的节奏扭秧歌或跳迪斯科;

他们能很顺利地融合到集体生活中,而且是班上学习进步最快的孩子;

有些宝宝开始学习钢琴和电子琴等乐器,专业老师对他们良好的节奏感、音乐感和接受能力表示惊奇;

有些的宝宝加入了各级幼儿艺术团,其音乐感受能力、情感表现能力、集体协作能力、完成排演能力都比较突出。 奥尔夫音乐,最适合儿童的音乐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即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是适合于儿童的。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综合性

随着科学的发展,将艺术划分得也越来越细,但音乐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的,不是单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可以一边唱一边跳一边用乐器演奏。奥尔夫指出:原本的音乐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决不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是人类本来的状况,是原始的,也是最接近人心灵的,因此可以说音乐是综合的艺术。

创造性(或者称即兴性)

孩子的生活经验没有受太多的社会影响而定型,因此他们天然的具有对音乐的创造性。在看到一幅图画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音乐去表达,通过简单的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使孩子也从事艺术家的工作,用音乐去挖掘、去创作、去发挥想像力。当没有乐器时,他们能用手、脚、筷子、报纸等代替音乐进行演奏,充分体现对乐器的创造性。 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情商是人们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往人们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去培养,现在奥尔夫就是个培养情商的好方法。通过孩子的视、听、触、嗅,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孩子的潜能。原本的音乐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音乐在这里的作用在于,它使人们成为一个主动者参与其间,而不仅仅是一个聆听者。当音乐响起,你可以用身体动作表达,就像有的小孩子,听到电视里面唱歌或者跳舞,也扭动小屁股跳起来,嘴里也哼唱起来。这种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有助于情感的抒发与宣泄。

从本土文化出发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教学方法,呈现一种开放性,这使得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传播必然形成本土化。奥尔夫音乐重在理念,它没有规定一个标准的示范课程,他鼓励人们依照本国的文化,将他的音乐理念融入其中,这样虽然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但也给各国的奥尔夫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无限发展的空间。

从本土出发,中国的奥尔夫结合了本民族的文化、语言、民歌、童谣甚至是方言。这种音乐更被人们熟知,更为人们所接受,具有通俗性,人们更易懂。因此,各国的奥尔夫理念相同,却在具体内容上不同,不会使奥尔夫局限在某一时代、某一国家,而是不断创新,世世代代发展下去。

从儿童出发

音乐不是精英人才的专利品,在七种智能学说里面,提到可以通过艺术渠道对人进行培养。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没有音乐细胞,没必要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这就大错特错了。艺术是每个人的本能。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和体验。

一个6岁以下的孩子,声带发育还不成熟,如让孩子唱一个长音,他还唱不下来,有时出现唱歌唱不准的现象,也是正常的,但是他的动作发展已经成熟,听觉也是成熟的,因此奥尔夫最适于孩子。让他们从小懂得节奏、韵律,了解音乐语言。

奥尔夫音乐的局限性

奥尔夫音乐不是学习高深的音乐技能,它重在开发人的潜能,可以说奥尔夫是关于音乐的启蒙,是学习其它音乐的起步。

总之,奥尔夫打破了科学的系统性,摆脱了科学对音乐的桎梏,更有利于个性的健康发展。

推荐第7篇:奥尔夫音乐教室

奥尔夫音乐招生简章

教学内容:

语 言: 将儿歌、童谣、谜语等,运用说唱的方式进行节奏练习,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歌 唱: 独唱、齐唱 可以用各种乐器自己为自己伴奏,也可以边唱边跳。

律 动: 运用身体去表现内心的各种感受。

音乐游戏: 把各种教学游戏化,使孩子们在玩中高高兴兴地学习音乐。 乐 器: 奥尔夫音条乐器和各种打击乐器的合奏,犹如一幅具有表现力的音响地毯,令人如醉如痴。

创 作: 词句、节奏、旋律、律动、故事、配乐、小戏剧等等都是创作的题材,在创作中孩子们寻求自我的发展,发挥潜能。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为精华的内容。

舞 蹈: 从世界各民族的民间舞及集体舞中认识多元文化。

戏剧表演: 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配上音乐,发挥团队精神,使综合的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您的孩子可以学到什么:

奥尔夫教学思想强调一种原本的音乐教育,它同那些建立在原理和各种应用规则上的音乐教育方法完全不同,孩子们在适合于他们年龄特点的音乐实践中学到音乐。它融合语言(诗辞、儿歌、童谣的节奏朗诵、多声部朗诵)、音乐游戏、体态律动、歌唱、乐器演奏、即兴创作与表演及美术等综合艺术形式。

1、对音乐产生兴趣 由于各种教学游戏化,使孩子们在玩中高高兴兴地学习音乐。在潜移默化中发现音乐与艺术的奥妙,感受到音乐的乐趣,从而开始对音乐产生兴趣。

2、学习与人相处 在合奏、游戏、戏剧表演、集体舞的活动中,学习与人交流、协作、遵守规则,即能听从指挥,又学习自己当指挥,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习人际关系及礼仪。

3、在学习的最佳期通过亲身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对节奏、音准、音色、结构音乐各种基本要素的感知和音乐的表现能力。

4、生活充满快乐 孩子们自然而然的将音乐的快乐带回到日常生活之中,在平和的心境中成长,逐渐学会用音乐与艺术来疏解压力。

在奥尔夫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使孩子们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音乐感受能力得到焕发,审美能力得到发展,使整个音乐的乐趣充满每个孩子的心灵,在循序渐进中走进音乐殿堂。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您的孩子可以达到的水平; 小班 歌唱:模唱、说白节奏、跟唱

音感:极高极低、感受高度、体验快慢、乐器音色、感受重音、上下行滑音、感受乐句、感受节奏。

律动: 原位动作、单一部位动作为主、双重部位动作为主。

乐器:齐奏

中班 歌唱:接唱、重唱、有节奏唱。

音感:分辨高低、表现长短、认识速度、感受拍子、音符时值、分辨乐句、拍子感受。

律动:双重部位动作交换、简单创编、立即反应。

乐器:轮奏

大班 歌唱:独唱、有表情地歌唱、卡农歌唱。

音感:辨别高低、分辨长短、认知速度、熟悉拍子、分辨时值、分辨乐句、分辨曲式、创编节奏。

律动:综合协调动作为主、肢体创编、队列队形。

乐器:合奏 招生对象及活动时间:

1、奥尔夫亲子班—1-3岁

2、小班—3周岁

3、中班—4周岁

4、大班—5周岁

推荐第8篇:奥尔夫音乐

奥尔夫教育思想的理解与实践

奥尔夫教育思想 教学法

卡尔.奥尔夫是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他所创建的奥尔夫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本文作者阐述了奥尔夫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教学法的内容,以及对其的认识和对于实践的几点思考。

一、卡尔.奥尔夫简介

卡尔.奥尔夫是德国当代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从少年时代起,他就显示出强烈的创作欲望和探求精神,曾尝试创作歌剧,并写出许多歌曲。这一切对其教育思想、教学法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奥尔夫教学体系基本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初,这种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创造性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已经超越了国界,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深受各国儿童和教师的喜爱。

二、奥尔夫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

1.一切从儿童出发。

奥尔夫教学法的对象不是成人,而是所有的儿童,包括那些才能较差的儿童。因此,在教学内容、材料的选择与方法、步骤的确定上,都是根据儿童特点来进行的。例如:在内容材料的选择上,从布谷鸟叫的下行三度(sol—mi)作为旋律学习的起点,词的起点则是儿童的名字或熟悉的歌谣;在方法上,主要根据儿童学习的特点,从感性经验出发,通过生动、愉悦的游戏和音响的感受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这和传统的先讲规则原理,再做音响练习的理性教学是截然相反的。

2.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

奥尔夫认为“元素性音乐”教育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基于这一特点,很多人将奥尔夫教学称为“主动性音乐教育”。首先通过学习演奏简单的奥尔夫乐器(包括旋律性音乐乐器、节奏性音乐乐器和捻指、拍掌等“人体乐器”),使所有儿童(包括那些因患哑声或不喜爱唱歌的儿童)都可以亲身实践,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其次,在课堂上,教师不是作为导演而存在,而是一个提出问题的人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答案,去寻找各种各样的可能,通过提出问题并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3.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归结点。所谓“创造”是指将以前各阶段所学过的东西结合起来,使之形成一个独创的小型乐曲。在奥尔夫教学中无论是节奏练习,还是形体动作练习,教师并不限于教授某些技能,而是注重发挥学生的即兴能力和想象力。通过学生在即兴基础上所进行的综合性创造过程,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三、奥尔夫教学法的内容

1.节奏、旋律练习。

节奏练习在奥尔夫教学法中处于中心位置,其它许多内容和教学手段都围绕它进行。节奏练习主要包括:

(1)从朗诵入手,提取“节奏基石”。开始从儿童的顺口溜、歌谣和名字中提取最短小的24节奏单位(如:兔子大熊猫),用它们作为乐曲旋律或儿童朗诵、歌唱的伴奏。

(2)“声势教学”。所谓“声势”就是捻指、拍掌、拍腿、跺脚的简称,是用儿童的身体作为乐器,进行节奏训练的一种既简单又有趣的方式。

(3)演奏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及旋律性的音条乐器,进一步扩大儿童节奏表现的可能性。

2.基本形体动作教学。

在奥尔夫看来,“元素性音乐”并不是单纯的音乐,而是音乐与动作、舞蹈、语言的结合。因此,形体动作与舞蹈教学是奥尔夫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习音乐的手段,而且是学习的目的,与音乐具有相同的意义。奥尔夫的基本形态动作有:

(1)反应训练。主要训练学生用动作对听觉或视觉的感受做出反应的能力。

(2)体操训练。主要为节奏练习、乐器演奏和指挥练习做准备。

(3)动作训练。即对各种动作进行的技术训练。

(4)动作变奏和动作组合。即将各种动作在简单的基础上加以组合和变化。

(5)动作游戏。主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6)即兴练习。为了诱发孩子身上的无意识动作,培养和促进这种动作的冲动,并使他们获得有意识的造型。

上述各方面的练习并不是分门别类进行的,而是富有意义相互联系起来的,其中每一项都可以作为另一项的准备、补充或发展。如:器乐演奏可以引入歌唱,歌唱练习可以发展为动作,从而使孩子们能够更全面地体验音乐。

四、对奥尔夫教育思想的认识

奥尔夫说:“音乐应该同其它学科一样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力和个性。我发现这种体系不是单纯音乐的形式,它是动作、语言与音乐的一体化,它是儿童的良师益友。”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领悟出音乐仅仅是教育的手段,教育人才是目的。它通过童谣、民歌、游戏、律动、歌唱、奏乐、舞蹈、童话等内容进行教学,去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并以低技术、高艺术的手段,让儿童参与音乐活动实践,在实践中感受、体验、创造、培养音乐兴趣,获得艺术经验,促进音乐艺术生活的进步。

学生音乐基础和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的训练学习,奥尔夫的教育思想要求让学生们自己去做,重要的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条件去做,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充分发挥想象力和个性。如果学生不愿主动做,那就是教学的失败。我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看做是自己的“伙伴”和合作者,注重语言沟通,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反复模仿,学会即兴演唱。这样逐步深化的教学,是极大地受到了奥尔夫教学的启发。

五、关于奥尔夫教育思想实践的几点思考

沈阳师联艺术幼师培训学校 奥尔夫音乐专业。通过学习奥尔夫教育思想,我的启发很大。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注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要结合语言、动作、舞蹈进行音乐教学。

音乐是人生而有之的本能。很多儿童在学前没有接受过音乐教育,基础薄弱,语言、动作、舞蹈相结合的难度较大。奥尔夫说:“以身体奏乐,并把音乐移置于躯体之中。”我们从学生们自发的音乐活动中也发现音乐、语言、动作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因此,在教学中,我致力于重建音乐、语言、动作三者之间的天然联系,常常让学生自编自演音乐剧、配乐故事、配乐朗诵等。这样从学生喜好出发,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有利于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平时注重节奏感的培养,促使学生艺术趣味的提高。

节奏是组成音乐的最基本的元素,没有节奏,音乐将面目全非;音乐离不开节奏,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的动力和源泉。奥尔夫提出应把培养节奏感作为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中心环节。一开始我用有节奏的语音朗诵入手,让学生通过语言来掌握节奏。如:布谷/告诉/我/什么/花儿/开满/坡,同时,还可用拍手(布谷)、拍退(告诉/我)、跺脚(开满/坡)、捻指(什么/花儿)进行节奏感的培养。四种动作同时演奏即成了四声部。

3.注意乐器与多声结构的结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奥尔夫设计了一套音准精确、音色优美的有固定音高的音条乐器和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等,其中的“音条乐器”即木琴、竖琴等一般学校是没有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多采用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三角铁、铃鼓、响板、鼓等。因为这些乐器没有指法上和技术上的困难,所以学生较容易操作,乐器和舞蹈、语言相结合,效果良好。这样的多声部结构,织体清晰,层次分明,易记易奏,用来为歌曲伴奏或参加合奏、重奏,收效颇佳。

奥尔夫教育体系是符合音乐教育的普遍规律的,是能被各国所采用的音乐教材,但需根据各个国家的音乐特征和学生的特点加以全面的补充和一定的改动。我认为:奥尔夫教育思想及教学法在中国是较为适用的。因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节奏非常鲜明,打击乐器种类繁多,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我们采用奥尔夫教育体系的可能性。当然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音乐教育也需要不断地充实、更新和发展。如何更好地将奥尔夫教育体系与我国音乐教育相结合,还有待于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

推荐第9篇:奥尔夫音乐

奥2

第一课 《小鞋匠》

一、点名游戏

宝宝们新年好,XX老师要和宝宝来玩一个点名游戏。

二、律动:《盖房子》

今天老师要带宝宝一起去用自己的小手盖房子,有的宝宝已经会了,我们来说说盖房子首先要干什么?(——)盖了这么多房子,真棒!

三、主题:《小鞋匠》

1、那平常宝宝有没有在家帮爸爸妈妈做事?做什么事?(——)

2、那你们会不会擦皮鞋呢?今天老师要教宝宝怎么擦皮鞋,擦皮鞋首先要用什么工具呢?(刷子、鞋油)对了,现在我们来听一首曲子名字就叫《小鞋匠》,我们一起来听听小鞋匠是怎么刷鞋的?(放鞋油,用刷子刷,有时刷得快,有时刷得慢。

3、老师这里有很多鞋子和刷子,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学小鞋匠刷鞋(两遍)

4、宝宝现在知道小鞋匠是怎么刷鞋的,有时刷得快,有时刷得慢,刷,刷累了还要休息一下,然后继续刷。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有节奏的,你们看小鞋匠刷鞋也是一样。现在我们一起来做声势练习,来学学刷鞋的节奏。

5、小鞋匠刷鞋用的工具是刷子和鞋油,那我们宝宝演奏《小鞋匠》这首曲子就要用乐器了,现在老师给宝宝带来了响板(慢)和棒钤(快)。分角色

6、交换

7、宝宝已经学会了小鞋匠是怎么刷鞋,我们一起来跳一个小鞋匠的舞吧!

四、律动:《盖房子》

五、再见歌

推荐第10篇:奥尔夫教案

奥尔夫教案

活动名称:蓝精灵王国 活动目标:

1.感受乐谱并尝试创编动作。

2.了解音乐乐段,尝试画出曲式图谱。3.培养幼儿记忆力。 活动准备:

音乐、乐器、十六宫格纸、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去蓝精灵王国跳舞,国王有一个要求,必须会跳舞才能参加。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

现在请小朋友手拉手,举起吃饭的那只手,直接哼唱向右转圈,向左转圈,向前问好(两次)、拍手跺脚两次。

二、展开

提问:刚才一起做了什么动作?(走路、拍手、跺脚) 放音乐继续重复两遍到三遍。

提问:还能怎么走?(根据幼儿创编走三到四遍) 请幼儿原地坐,提问:身体什么部位可以发出声音。一个乐句一个动作。跟着音乐做。

提前准备乐器,介绍乐器。

三、结束

一起帮蓝精灵国王记录下来,教师示范(跟音乐),给幼儿发纸和笔(放音乐)做记录。

第11篇:奥尔夫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中央音乐学院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启蒙

中央音乐学院一行是我做的最正确的选择!

在朋友的口中,我得知了这次到中央音乐学院学习的机会。在这次的学习中,我获得了有史以来最宝贵的“财富”!

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在这种所谓“学习”的学习气氛当中,慢慢的堕落着,甚至慢慢觉得音乐不过如此,没有小时候那么喜爱了,那些曾经的梦想好像一下子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但是自从进入到中央音乐学院的课堂,听见周海宏老师对音乐的剖析!我突然觉得,我还是那么深深的爱着它----音乐!

说起学习心得,我的思路就如泉水般涌上心头,感慨万千!

首先要说,这次学习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音乐!好像学了这么多年都不如这几天所学习的重要!这次学习在我曾经懵懂的思想上开拓了也加深了理解能力!奥尔夫,我曾经在音乐教育课上接触过,但是没有真正的学习过。所以对我来说这是一次新的体验。第一次接触就喜欢上了,然后就决定去体验!以前从来不知道自己这么愿意学习,长这么大第一次学习没学够!

再说这里的老师!这次学习中最让我感动的还是老师们的自身!这里的所有老师都没有任何架子,让我感觉十分的亲切,老师们跟我们就好像是朋友,不停的称呼我们为-各位老师!虽然我在外面带学生,可是,这里的老师们这样称呼,我是真的不敢当了!一下子觉得自己渺小的像宇宙里的一粒砂!那么不值一提!

课上老师们向我们传授着教学经验,做着我们和孩子们都喜欢的音乐游戏,在一点一滴中吸收着音乐带给我们的乐趣!老师们交给我们的,我都小心翼翼的吸收着,生怕漏掉一点点。学习的第三天我就感冒发烧了,浑身哪都疼,头也疼,什么都吃不下,而且还很累。但是只要一上课,我就什么毛病都没有了,哪里都不难受了,就像打了鸡血,一次次的课堂体验,一次次吸收着老师们的教学经验!学的简直是不亦乐乎!可是一下课,我就又无精打采了!回想起来,好像那个时候有股神奇的力量推动着我,要像吃最爱吃的饭菜一样,要把所有知识全都吃掉,一点都不能溜掉!

最后我要说,中央音乐学院一行,在我人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这次我犹豫了没来到这里学习,那我一定会遗憾终生!甚至还会活在一个所谓“学习”的氛围中继续消沉!下次这样的机会我还要来学习,而且我会这样努力的学下去!这次学习将是我以后的教育生涯中最辉煌的一笔!

---------学员王瑜

第12篇:奥尔夫教案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库企企

活动目标:

1、通过图谱的帮助,感受乐曲ABC的结构及风格特点。

2、为乐曲创编律动表演动作组合,通过创编动作发展创造力,促进小朋友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3、在理解乐曲基础上,尝试为乐曲配器并创编节奏型进行演奏。活动准备:

图谱、乐器(铃鼓、圆舞板、碰铃)、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老师讲述故事《找宝贝》引起幼儿兴趣及学习欲望。

二、感受区分乐句,并按乐句自由做动作。

(一)欣赏第一乐句

1、倾听音乐感受:小男孩是骑马上山还是走路上山的?为什么?

2、再次倾听音乐:共上了几座山?(教师根据音乐画图)

3、倾听音乐手指图谱画图,引导幼儿感受乐句的第一拍重拍。

4、倾听音乐自由创编骑马动作。

5、启发幼儿找找身上的“高山”并用动作表示。

(二)欣赏第二乐句:

1、倾听音乐:上了几个台阶?

2、用动作表示上台阶。

(三)欣赏第三乐句:

1、倾听音乐:对山洞说了什么咒语?

2、边做声势边说咒语。

3、创编动作,变换山洞方位。

三、完整欣赏乐曲。

1、完整欣赏乐曲,师小结。

2、表现音乐:

(1)倾听音乐,根据乐句变换骑马动作,教师指不同的地方为山洞,以发展幼儿的方位感。

(2)自由结伴,互相创编库乞乞动作,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3)以听课老师为山洞,参与到游戏中来,促进师幼互动。

四、为乐器配器并演奏。

引导幼儿根据乐句节奏特点为乐曲创编节奏型,商讨配器并演奏打击乐。

五、谈话:

你认为山洞里会有什么宝贝?

拿出“宝贝”——书,并说说为什么是书?进行品德教育,勉励幼儿好好学习。

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主线是非常清晰的,就是让孩子熟悉并掌握节奏 。所以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幼儿轻松完成本次活动的目标,在活动的开始,我就以节奏游戏的形式开头,其目的是让幼儿熟悉节奏,并把游戏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认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会根据音符的排列顺序拍出音符的节奏;其次,培养幼儿听辨节奏的能力;最后初步练习有节奏的说话,感受节奏在语言中的运用,在这一环节中,刚开始时,孩子出现的语言节奏和动作节奏不合拍的现象,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孩子要创编适当的语言、运用节奏、还需动作节奏的配合,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但通过练习,也是对孩子能力的提升。面对这个困难,我引导孩子看音符图谱、用手拍打节奏、并配上相对应的语言节奏。

当完成第一部分的节奏练习后,我又将节奏 赋予生命,告诉孩子它就藏在一段好听的音乐中,激发孩子认真倾听、寻找节奏的兴趣。自然进入欣赏音乐的环节。

孩子找到节奏以后,心情很愉悦。我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音乐中会有这么奇怪的话呢?”再次吸引了孩子。这时,我用故事带入,帮助幼儿理解整首音乐的结构,音乐的节奏。为幼儿创编身体动作、表现音乐节奏做好准备。幼儿进入角色以后,我用了一句情境化的语言“这座漂亮的石门是不喜欢听到吵闹的声音,要是太吵,就是念了咒语门也不会开。”就对孩子提出了寻宝要求。这样提出要求更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孩子自然会自觉遵守。所以大家看到我们孩子井然有序的乐器常规。

找宝贝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们一起去寻找宝贝吗?孩子要参与游戏,表现音乐,就需要对音乐非常了解,音乐中一共有三种节奏:八分音符的节奏、四分音符的节奏、两者混合的节奏。这三种节奏重复出现。为帮助孩子理解、掌握节奏,我将欢快的八分音符的节奏取名叫骑着小马爬山;四分音符的节奏慢一点是上楼梯;两者混合的节奏比较有力是念咒语;这样来引导幼儿后,抽象的音乐变得故事化、直观化,孩子也能轻松掌握,大胆表现。

幼儿积极创编动作,大胆表现音乐节奏。在这段音乐结束时,我们找到 “宝贝”。这一意外惊喜满足孩子的游戏的成功与快乐,也是为进入使用打击乐器演奏这一环节做了自然的过渡。

在使用打击乐器时,孩子有些好奇,喜欢敲打乐器。我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乐器宝宝发出声音来。但要求他们要看着我的手势,培养他们看指挥的习惯。孩子能轻松使用乐器进行演奏。

为了让活动更有趣,能充分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发展他们主动创编的能力,我设计了寻宝游戏,让孩子在音乐声中体验快乐,大胆表现。同时让孩子的艺术能力在大胆表现过程中发展起来。整个活动在愉快的游戏中自然结束。

第13篇:奥尔夫:动物园

奥尔夫音乐活动:动物园

K2A

Joyce

活动目标:

1、通过模仿动物走路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游戏的乐趣。

2、熟悉歌曲,按角色分配乐器并演奏。

4、引导幼儿感受二分音符的时值,并用乐器进行演奏。

教具准备:兔子、鸭子、小鸟、黑熊的图片,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卡片。 乐器准备:沙锤、响板、三角铁、手鼓。

音乐准备:律动音乐、歌曲《动物园》、音乐《鞋匠之舞》 活动过程:

一、师幼问好 小朋友们,下午好!

二、肢体律动 播放律动音乐

师:小朋友们,今天天气这么好,跟着老师一起去动物园,好吗?请小朋友随着音乐跟老师走吧!(随音乐律动)

三、角色扮演

1、师:那我们来看看动物园里出现了什么小动物? 播放歌曲《动物园》

师:动物园歌曲听完了,找到歌曲里的小动物了吗?有哪些呢?(兔子、黑熊、鸭子、鸟儿)

依次出示动物图片,师:(动物口吻)我在这儿呢!大家好! 四位动物朋友都请出来了,大家鼓掌欢迎。

2、讨论兔子、黑熊、鸭子、鸟儿是如何走路,个别示范。师:那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走路的呢?谁愿意来学一学?

师:学的可真棒呢!下面我们的小朋友要变身成小动物,老师说什么小动物,小朋友们就要用动作来表现动物走路。

四、乐器分配及演奏

1、分成四组

师:我们小朋友模仿动物走路真棒!那现在我们小朋友要分成四组,你喜欢做什么动物就坐在那张动物图片的后面。

2、师:现在我们都分好组了,老师唱到什么动物,那组动物的小朋友就要模仿动物走路。你们准备好了吗?(教师用手鼓做即兴伴奏)

3、分发乐器

①刚才我们玩得这么开心,乐器宝宝看见了,他们也很想加入我们呢!先来看看这些乐器宝宝你们都认识吗? ②认识乐器:三角铁

师:这四个乐器宝宝呀,想给自己找一个动物朋友,我们来看看他们要找哪个小动物做好朋友。

沙锤说谁走路像我一样轻巧,我就跟谁做朋友(教师演奏,幼儿选择)兔子 手鼓说谁走路像我一样咚咚咚,我就跟谁做朋友(教师演奏,幼儿选择)黑熊 响板说谁的嘴巴像我一样扁又扁,我就跟谁做朋友(教师演奏。幼儿选择)鸭子 三角铁说谁走路像我一样轻又轻,我就跟谁做朋友(教师演奏,幼儿选择)鸟儿 (黑板上依次画图谱)

③分发乐器,请宝宝拿到乐器把乐器放在自己身后。

4、乐器演奏

师:乐器宝宝都找到了自己的动物朋友,请小朋友拿好乐器宝宝我们要做游戏了。 播放歌曲《动物园》,幼儿看手势演奏乐器,听音乐分组演奏。

五、音乐游戏:《鞋匠之舞》 故事引入

1、播放音乐,幼儿跟随老师听音乐拍节奏

2、放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三张卡片在白板上,拍A段节奏时教师手指二分音符,拍B段指四分音符,C段时指八分音符,让幼儿同时看到所拍的节奏。

3、引导幼儿认识二分音符。

六、结束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跟小动物们玩了好多的音乐游戏,还一起演奏了乐器。真棒呢!啊,看,动物宝宝和乐器宝宝都累了,他们要休息了,下次我们再跟他们一起玩好吗?

第14篇:奥尔夫教学法

一、奥尔夫生平、理论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

卡尔·奥尔夫(1895—1982),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上最出名的教育体系之一,有着极强的生命力。被称为从钢琴登上(教师)座位上(孩子)解放出来的艺术。

奥尔夫1895年7月10日出生在慕尼黑一个有艺术素养的军人世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卡尔·奥尔夫从小对音乐和戏剧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为他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剧大师奠定了基础奥尔夫基本上是自学成才的大师,从少年到青年,他通过自学刻苦钻研大师们的作品,在不断地探究大师们的风格中顽强地寻找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那种 “野生”的具有原本性的音乐、戏剧”。他从不把自己禁锢在某一专业、学科之中,作曲、指挥、戏剧、舞蹈„„,他均报有极大热诚去关注、去研究。

1924年奥尔夫与友人(达尔克罗兹的学生)—舞蹈家军特合作在慕尼黑创办了一所军特体操音乐舞蹈学校,即“军特学校”。在那里奥尔夫开始了他变革音乐教育的一系列尝试,如新的节奏教学和将动作与音乐相结合的试验。在音乐方面最突出的是在音乐与动作教学中突出节奏性乐器,他为了使学生们亲自参与奏乐,并通过即兴演奏设计自己的音乐,制造出了一套可以合奏用的以打击方式为主的小乐队编制乐器。这套已被人们统称为奥尔夫乐器的教具现已闻名全世界,成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奥尔夫为了实现“尽量使学生能自行设计他们的音乐和为动作伴奏”,他从本土及外国的民俗音乐中找到了编写教材的源泉。1930年他与终生的合作伙伴凯特曼编写的教材初版第一卷发表了。这本教材作为基本的音乐教材练习引导人们走向音乐的原本力量和原本形式,由于其演奏和舞蹈的性质,使外行很容易学会。接着,又陆续出版了许多其他的小册子,为奥尔夫乐器的练习编配了大量教材,在这个过程中奥尔夫的学生—也是后来一生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古丽特·凯特曼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军特学校”的实验由于在国内外的旅行演出和在各种国际会议上进行的教学法示范性演出受到许多教育家们的关注,有力地推动了有关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1932年,一部意味音乐教育革命的作品—《奥尔夫教材——为儿童的音乐,由儿童自己动手的音乐——民歌》已准备出版,但是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这个出版计划搁浅了。奥尔夫决定离开音乐教育去从事专门作曲。1937年以一部十四世纪诗集手抄本创作的音乐剧《卡尔米娜·布拉纳》实现了他的突破,四十二岁的他此前已有许多探索性的作品问世,但他称这种突破为他的“全集”的开端。从1935年至1942年,奥尔夫的三部成名作问世:《卡尔米娜·布拉纳》(1934—1937)、《月亮》(1937—1939)、《聪明的女人》(1941—1943)相继问世。奥尔夫从青年时代起就在追求的“完全戏剧”——一种通向人本的、寻找最初的、原始的、融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的那种艺术,在这三部作品中得到体现,使他在“完全戏剧”(或称整体艺术)的创作上已走向成熟,形成了真正的奥尔夫风格。这里同样体现了奥尔夫在音乐教育中所体现的那种原本性的原则和理念。1948年到1949年完成《安蒂戈尼》,这部作品综合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而在伴奏乐队的配器上采用4架钢琴、59种打击乐器与人声的大胆结合,以体现最古老的神话——太阳神与月亮神的结合,刚与柔、健与美的天然合一。这部作品奠定了他在世界上作为大师级的作曲家的声望。他在专业作曲上所采用的技法与他在音乐教育上一样,都是突出节奏性因素,以某种固定音型不断反复作音乐发展动力,在旋律中较少使用半音音阶和变化音,和声让位到更次要的位置,总之无论旋律、伴奏都以古朴、简洁为创作技法和表现形式。舞台布景、演员服装的象征性都是体现他原本性的“完整艺术”的理念。奥尔夫一生耕耘不息,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和音乐戏剧,直到1973年78岁高龄时,还创作了他最后一部大作《世界末日之剧》。

1950年—1960年奥尔夫曾任慕尼黑音乐学院作曲大师班教授和负责人,他的教学是以让学生发现自我为宗旨,这在专业音乐教育领域仍贯穿他一生的教育思想。奥尔夫从1948年开始为巴伐利亚电台编写“学校音乐教育”,连续播了五年,受到学校的热烈欢迎。1950—1954年出版了五卷本《学校音乐》(《Orff- Schulwerck》),被欧美各国相继翻译出版介绍到世界各地。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具有奠基性意义的大事。1961年在奥地利萨尔斯堡“莫扎特音乐及造型艺术大学”成立了“奥尔夫学院”,建立起第一个奥尔夫教学法的研究和培训中心。1962年奥尔夫和凯特曼访问日本,在日本掀起研究和实践奥尔夫教法热潮。奥尔夫教学法与东方文化的结合开始了奥尔夫教学法新的里程。1982年奥尔夫在慕尼黑他的家中去世,享年87岁。

二、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有六大原理: 一)、综合性:

指音乐、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强调多种感官的同时参与,极大程度的提升人的听觉与艺术感受程度, 二)、即兴性:

所有的音乐教学都应从游戏入手,而通过即兴达到目的。从即兴开始的教学是真正体现创造性的教学,它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技能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索声音,尝试用字词、语言、用自己的动作、即兴地做些什么,用即兴的敲打一些节奏开始自己的音乐体验和学习。 三)、亲自参与,宿主感性,回归人本:

通过学生亲自参与音乐活动,从亲身实践中找出那些知识(概念),对于音乐的学习首要的是感觉与体验,哪怕是最简单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必须在音乐活动中通过亲自参与去体验,去做,也可以用身体的动作把体验声音的高低反映出来。通过活动活的学习的经验,是所有人学习音乐的最主要的途径。这种活动它是先于智力的。

四)、适宜开端的: 指这是一切儿童容易进入的一个天地。我想到的不是有特殊才能的儿童的教学,而是最广泛基础上的教学,哪怕是中等和才能较差的儿童也能参加。 五)、从本土文化出发,多元化的教育:

运用古老的童谣、歌谣用他们来进行工作,用孩子们自己的东西来娱乐自己,运用它他们熟悉的语言、文化、环境出发开始的基础教育。 六)、为全体学生的:

原本的音乐是使人人都可以学会的。

第15篇:奥尔夫学习心得

奥尔夫教学法学习心得

东站小学:陈大红

我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2008年参加工作,一直担任小学音乐教育工作,但对奥尔夫教学法了解甚少,通过本次培训,让我对奥尔夫教学法有了全新的认识。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特别是它充分体现了我们所推行的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让学生主动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强调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因此,探讨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系统研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借鉴其精华,促进我们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深化素质教育,显然是很有必要的。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而是一种思想。一种对待音乐教育的态度。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形成于本世纪30年代,在深入研究世界各国的音乐教学法、取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体系。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但证明了它的科学性,而且逐渐得以发展、成熟和完善。其教育体系包括它的音乐教育思想理论、元素性音乐教育观点、音乐教学育人目的等。

在奥尔夫教育体系中最突出、重要的一项原则是即兴性原则,即兴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情感表露的最直接的形式。从游戏入手,将学生的娱乐优势转向学习。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他们,而是让他们在游戏中探索声音。在探索式的学习中了解音乐。原本复杂的音乐,在趣味强的游戏中、没有了传统学习音乐的乏味,让老师也乐在其中。

在我们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虽然也倡导以孩子为主体。但在很多教学活动环节的设计上,还是教师在推着孩子走。而奥尔夫音乐教学,它的教学方法灵活,以孩子的本能为主,注重趣味性和灵活性,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创造能力,注重孩子的感受,让孩子们享受音乐,。以孩子们喜欢的各种形式进行活动,孩子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在活动中,教师的引导,可以使孩子的个个身体部位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孩子充分地感知和体验,唤起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发挥其创造力。相同的一种节奏型或一段旋律,根据个人的不同的感受,可以演化成各种不同的动作来表现。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内容丰富,教法生动活泼,深受学生的喜爱,不仅是孩子,连成人也会情趣盎然。而在教学方法上,其手段、教法更丰富多彩,且“永远在发展中,在形式,在流进中”任何一个教法,一个教案都只是一种范例,一种模式仅供参考,万不可硬套。俗称“条条大道能罗马”只是要体现奥尔夫理念,鼓励独创。

另外在学习过程中我还认识到,奥尔夫音乐的开放性对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也是很有效的一种途径。即兴是培养创造力与反应的能力,即兴创作与创造力是合为一体的,让幼儿更深入地观察、猜测、任意想象与表现。这次参加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但涵括了奥尔夫音乐的理论学习、教法中音乐与舞蹈、语言和节奏等方面的内容。如果仅仅依靠这一周的学习来实现自己对音乐教学活动的提升是不可能的。这还需要在今后的音乐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消化和内化所学,逐渐从培训中提炼出适合本园本班幼儿实际的内容或教学方法,更好地让幼儿发现参与音乐活动的快乐,能在音乐活动中富有个性的表现自己、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独特理解。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奥尔夫音乐不是程序、不是模式而是理念,带着这种理念,做到不盲目运用,有效提炼,使自己的音乐教学更加有效、更加有益。

第16篇:奥尔夫教学法

奥尔夫教学法

卡尔·奥尔夫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 carl · orff1895 — 1982 )所创建。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反思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仍长期使用着以歌唱、教学乐理知识为主体的陈旧模式,忽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体验,忽视学生在音乐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认真研究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和体系,我们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理念

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出发,即“诉诸感性,回归人本”—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这与我们原先对音乐教育本质和目的的认识,有着根本的不同。

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而我们传统的音乐教育认识却不是这样,我们的课程一直是把通过学习歌唱和乐理以及相关的音乐技巧和能力作为美育的手段和目标,目光集中在如何学得好上。

其实,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本能的唱、奏、舞蹈并不是很难的,甚至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水平。因为出于本能的唱、奏、舞蹈是符合人的天性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没有担心“学不会”而挨训或丢面子的精神负担,因而都会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满足感。这种自然流露的形式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即兴发挥的创造力的萌发。由于这种创造力的萌发和得到激励,所以造就了学生学习各种音乐技巧和能力的最佳状态,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必然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诱导者和参与者。愉悦身心、学习艺 术,二者相得益彰。这正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

我国音乐教育原先的模式是单纯地教唱歌 —— 教材也 主要是以一首一首的歌曲出现的,后来有了少量变化,少数学校也学一点器乐技巧。学生主要是模仿着现成的音乐艺术作品,很被动。教师呢,也是认真地追求着“出成果”,严厉地对待学生,学生自然会感到一股莫名的压力。由于在音乐方面人的先天素质客观上有着很大差异,就我国原有的课程要求来说,总会有一部分学生离教学要求甚远,于是他们自然对音乐“敬而远之”,教师也束手无策。对此,奥尔夫的教学理念和体系应该能使我们从中得到很多启示。 原则

要学生“动”起来,“综合式、即兴式”学习音乐,这是奥尔夫特别强调的又一个重要原则。 然而,这和我国音乐教学的所谓“综合课”完全是两种概念。卡尔·奥尔夫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于是他发明了一套“元素性”的奥尔夫乐器(注),是一组很容易掌握的打击乐器。同时,他还充分运用人体各部位可能发出的声音参与演奏,并冠以“人体乐器”的美称。音乐教师都会有这种体验,学生在课堂上一“动”起来,气氛就活跃多了。学生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音乐性的“动”,必然沉浸在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他们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应该指出,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完全符合我国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方针的,对改变我过教育长期以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属性的落后面貌也是大有裨益的。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育思想

奥尔夫不满于当时的音乐创作,受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和现代舞表演的影响和启示,产生了将音乐和舞蹈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具有原始风格、富于表现力和主动精神的新型音乐的想法。随后,他又设计“奥尔夫乐器”和“元素性音乐教育体系”,对其教学法的 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内容

A节奏、旋律练习,包括:从朗诵入手,提取“节奏基石”;

B基本形体动作教学,包括:反应训练;体操练习;动作训练;动作变奏和动作组合;动作游戏;即兴练习。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基本原则

三大原则,包括

A 一切从儿童出发时奥尔夫教学法的首要原则;

B 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又一个基本原则;

C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奥尔夫教学法的第三个基本原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归结点。 奥尔夫教学法的特点

奥尔夫音乐的最大特点是关注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在这样的学习中,孩子不会把学音乐当成一种负担或功利,而会全心身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来,用他们肢体、语言、乐器自由地演绎,以独特的方式抒发内心世界。当音乐成为孩子自身的需求,孩子对乐理、乐感、表演、演奏以及语言文化的掌握自然轻松快速,而且根深蒂固。同时强调创造精神的塑造,在课堂上,孩子用蛙鸣筒摩仿秋夜的蛙声,用腕铃描绘春江细雨,用语言与拍打肢体来演绎节奏,尤其一群孩子一起表演不同声部时,一部悦耳动人的交响乐就在孩子们中诞生了。奥尔夫音乐给孩子发展个性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也在集体表演中给了孩子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华夏爱婴还让家长参与课程,父母与孩子一道学习、表演,让课程更有乐趣和意义。

华夏爱婴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实现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真正的“本土化”。让学员在充分理解奥尔夫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真正掌握亲子教育的实质内涵。在掌握教育实质的基础上,思考婴幼儿的本质、教师本身的要求、如何进行亲子教育环境布置及其课程设置、开发等问题,并通过“练课”的方式进行实际操作。 补充内容: 卡尔.奥尔夫的前言

(致于每一部《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某国)》的片头)

我们对原本性的音乐所进行的许多种各不相同的尝试,半个世纪以来,基本上并未过时。

原本性始终是一个基础,它是没有时间性的。

原本性的东西永远意味着一种新的开始。

在一切工作中,但凡赶时髦所做的和所能做的,都必然会衰落。

一切摩登的东西都通过时间,而必然无条件地变成不摩登而原本性的东西,都会由于它的没有时间性。在全世界上一切人中间得到理解。

因此,我为了记录一种理念所写下的和《学校音乐教材》走向世界的不是它,而是那个理念本身。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978年7月 卡尔?奥尔夫

1924 舞蹈家军特(Dororee Gunthen)与奥尔夫在慕尼黑创建“军特体操?音乐舞蹈学校”

1925 舞蹈家列克斯(main Lex)进入军特学校

1926 音乐家凯特曼(Gwnild Keetman)(日后成为奥尔夫的助手《学校音乐教材的合编者》)进入军特学校

1928 乐器制造家梅恩特勒(Kan Maendler)为军特学校制造第一架木琴

1930 军特学校的舞蹈队首次演出,并在国内外举行多次演出

1931 奥尔夫与凯特曼合著

1932 奥尔夫与德国音乐教育家普雷斯纳(Eberhard Preuner)及德国音乐教育第二次改革的领导者凯斯腾贝格(Leo Kestenberg)首次相遇

1933 军特学校在柏林建立分校

1936 奥尔夫与凯特曼为在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林匹亚运动节的“奥林匹亚青年”节庆演出创作及表演

1944 军特学校在纳粹压制下被迫关闭

1945 军特学校被轰炸

1948 开始在幕尼黑的“拜耶广播电台”播放儿童音乐节目,由儿童自己演奏演唱,由凯特曼指导

1949 在凯特曼指导下,在奥地利托尔茨堡的莫扎特音乐院举办儿童音乐班

1950 开始出版

1953 在扎尔茨堡的莫扎特音乐院举办国际高等音乐院校校长会议上,举行学校音乐教材的表演,首次与国外建立联系。在莫扎特音乐院举办“学校音乐教材学习班”

1954

1956—57 (为儿童的音乐)首次灌制唱片(Columbia—E1ectr01a)

1956—58 在拜耶电视台播放“学校音乐教材”的系列(凯特曼与奥尔夫的女儿主持)

1958 在国外(比利时、瑞士、意大利)举办讲习班(凯特曼)

1961 在莫扎特音乐院建立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教学中心,在萨尔茨堡近郊弗龙堡(Frohnburg)举办第一届国际暑期班

1962 在萨尔茨堡建立“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促进协会”奥尔夫学院教材首次在国外(加拿大多伦多)举办讲习班,奥尔夫与凯特曼均出席并讲演。日本国家广播电视协会(NHK)邀请奥尔夫与凯特曼赴日本四国进行讲演及示范。在慕尼黑建立“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促进协会”德国分会,开始出版

1963 在莫扎特音乐院举行“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在学校中”的工作会议,开始灌制

1970 奥尔夫学院扩建完工

1973 在奥尔夫学院建立“音乐治疗与社会教育部”,由凯勒(Withelm keller)领导

1975 在奥尔夫学院开始举办五年一届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国际会议”

1981 奥尔夫音乐教育首次引进进中国大陆

1982 奥尔夫逝世

1990 凯特曼逝世

2000.11.7-12 由奥尔夫基金会与美国奥尔夫学会合办“奥尔夫音乐教育国际会议”在美国洛切斯特(Rochester)举行。会议标题为“反省过去,展望将来”,“终生的奥尔夫音乐教育”(本届“奥尔夫音乐教育国际会议”先后在劳兰Orivesi,德国的Traurn walchen与Minchen以及美国的Rochester分别举行,内容均不相同,以后者规模最大)。

1。启发法

就是教师在幼儿听了音乐以后,诱发,引导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用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提高自己的舞蹈表现力。 2。示范法

就是教师先把舞蹈教材最准确,生动,形象并富有感染力的表演。根据教材和不同的教学阶段,采用完整的示范或部分难点动作的示范。在示范前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示范的重点。

3。练习法

就是让幼儿自己做动作,练习时,教师要提出明确,恰当的要求,采用全班练,分组练,个别等多样的练习方法,并加以指导。

4。分解,组合法

就是把舞蹈动作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基本动作,先进行分解,然后再组合起来。例如教动作先脚后手,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等。

5。观察,模仿法

就是舞蹈中有些难于分解组合的动作如跑跳步,跑马步等,让幼儿观察模仿。即由教师或动作的幼儿作示范,大家跟着边看边做动作。这种方法在排练完整的舞蹈时,或简单的歌表演时常常使用。

6。游戏法

就是用游戏的口吻和形式进行舞蹈教学。年龄幼小班级用的最多,它可增强幼儿学习舞蹈兴趣。能力

7。个别教学法

就是教师对能力强,基础好或能力弱,基础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教练因材施教。

8。讲解,提示,口令法

就是用语言来帮助幼儿理解,感受,掌握和表达舞蹈的内容,感情和动作。这是舞蹈教学的辅助方法。这种方法不能用的太多。而且使用时语言要简明,形象,具体,总之要少讲多看多练。

第17篇:奥尔夫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转)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它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培养儿童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使儿童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热爱音乐。

奥尔夫教学法的创建者卡尔·奥尔夫(1895-1982)是一位卓有成绩的德国作曲家,音乐作品在全世界经常上演。他同时也是位音乐教育改革先驱。他的音乐教育体系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教材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他认为,传统音乐教学法舍本求末,过度强调技巧,却忽略了音乐的生命、创造和表达。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它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鼓励儿童的创新精神。音乐活动中有大量机会让孩子即兴创作,创新求异。特制的奥尔夫乐器使儿童能迅速在乐器上表述音乐的构想,享受创作的乐趣。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本土化。奥尔夫的教育思想能与当地文化遗产完美结合,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能迅速传遍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进行奥尔夫教学的同时使儿童继承本民族的文化遗产,这一设想有美好的前景。

幼儿手指小肌肉尚未发育完全,此时最需要发展的不是技巧,而是乐感的培养和对音乐的热爱。奥尔夫教学法恰能满足这一需要。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节奏练习

在培养幼儿音乐素质中,我们学习和借鉴了卡尔·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节奏练习,实践证明,这对于 节奏感的培养是卓有成效的。

卡尔·奥尔夫是德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他独创的儿童音乐教育体系在德国被广泛采用 ,自1961年起专门成立了“奥尔夫研究所”,通过他们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使奥尔夫教学流传世界各国,在国际上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奥尔夫认为,“原始的音乐”是人类最本能的音乐,它是人类本能性自然、直接、即兴的流露。原始的 “节奏”是人类脉搏跳动、呼吸及内心情绪起伏的体现。由此可见,奥尔夫是力图通过人类最根本,最自然,也是最古老的音乐实践形式——即兴演奏,通过与动作、与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节奏,以唤起几乎一切人(特别是儿童)身上潜存的音乐本能,使音乐成为人们自然、自发的要求。他根据音乐的始源和发展规律即音乐生理——心理法则,建立起来的儿童音乐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是合理、科学、有效的。

他还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所以,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他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

我们现在从奥尔夫教学体系中归纳出以下几种节奏练习方法:

一、语言节奏练习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如何通过民谣、儿歌,让儿童从语言出发来掌握节奏。这里就不细叙述。但必须强调的是,要结合一定的词组和语句去

掌握一定的节奏型,然后再结合一定的动作和舞蹈去加强节奏,使孩子在边朗诵(或唱),边跳,边拍掌,边跺脚等过程中,去培养节奏的敏感性。

如:

(附图 {图})

这是一首通过说儿歌,掌握一定的节奏型的练习。加上拍手、拍腿、跺腿三种不同节奏型的伴奏方式,使这首儿歌的节奏练习具有音乐性,不是纯机械性地打拍子,而是在流畅、自如、有力度的变化,富有表现力的伴奏过程中,掌握节奏。

二、声势练习

这是一种不受条件、环境、时间制约的,极其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的培养幼儿节奏感的方法。通过有规律的拍手、拍腿、跺脚等形式掌握各种多变的节奏型,并为幼儿自己创造节奏型(为儿歌、歌曲伴奏)积累素材。

根据幼儿认识具体形象的基本特点,我们采取用红、绿、黑三种不同颜色,分别表示是拍手的节奏,拍腿的节奏,跺脚的节奏。幼儿可自己看着谱而动作;也可由教师边指导幼儿看谱来做节奏练习;还可以不看谱, 而由教师先拍一种节奏型,让幼儿模仿,反复再现。从而使幼儿听觉快速反映得到培养,同时得到了节奏的练习。这种学习方式我们把它叫做声势练习。

以下提供几组练习作为参考:

1.拍手声势练习

(附图 {图})

2.拍腿声势练习

符杆向下表示左手拍左腿。 符杆向上表示右手拍右腿。 符杆同拍向上下,表示双手同时拍双腿。

(附图 {图})

3.跺脚声势练习

符杆向下表示左脚跺地。

符杆向上表示右脚跺地。

(附图 {图})

4.综合声势练习

每一种节奏型,包括二至三种声势练习,拍节奏时从左至右看节奏谱,按节奏进行三个声势的节奏练习:

(附图 {图})

三、多声部及合声的节奏练习

在拍手、拍腿、跺脚的声势训练基础上,进行多声部及合声的节奏练习,对于儿童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以一种声势和节奏型进行练习,然后将三组合起来为儿歌式歌曲伴奏,便成了三个 声部的节奏音乐了。

拍手、拍腿、跺脚三组为歌曲伴奏:

(附图 {图})

四、轮说节奏练习

在以节奏型为基础的说儿歌的过程当中,如果我们将幼儿分成两组或

三组进行轮说,这不仅能加强幼儿的 节奏记忆能力,同时为今后学习轮唱奠定了深刻的感性认识。例如:

(附图 {图})

请第一组小朋友按节奏拍手说歌词,第二组小朋友从☆记号(比一组晚一拍)按节奏拍手说歌词,当第一 组说到“敲呀敲锣”时再反复一遍“敲呀敲锣”,最后说“鼓”时两组找齐。

五、变奏节奏练习

同一首儿歌可用不同的节奏分别说。也可用不同的节奏同时说。各种不同节奏则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 例如:

(附图 {图})

以上我们介绍了五种节奏练习的方法,它不仅要求幼儿动手、动脑,运用听觉、视觉、运动感觉等器官亲 自参与活动,而且在玩、说、唱、动、奏的过程中去感知节奏,体验节奏与音乐之间的关系;不是沉闷地、一 味地坐着伴奏,机械地奏乐,而是能充分激发儿童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因此,从各方面来说,这种学习节奏 的方法,均寓学习于游戏之中。真正实现了“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至理。这完全是符合儿童心理的一套完整的音乐教学方法,系统的音乐教育体系。

奥尔夫音乐教案:声势——拍腿 教学目的:

1.节奏训练

2.学乐器的准备练习

3.读谱入门:节奏谱视奏

4.听力训练

5.即兴演奏

6.声势(拍腿)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教具准备:

声势谱、慢四拍乐曲音带、打击乐器、音条乐器、键盘乐器、小瓷酒盅。

附拍腿声势谱。 教学建议:

——教师带领学生,做各种拍腿声势节奏(每种样式要反复做几次一一至少四次)。

——由学生带着做。

——看声势谱视谱拍腿,(每小节的速度和次数根据学生水平掌握)。 ——放慢四拍速度的歌曲或乐曲,边听音乐边看谱拍腿(每小节四遍)。 ——每人一件打击乐,放刚才的录音,请拿双响筒的看谱敲(每小节四遍),其他乐器即兴轻声伴奏。

——选一小节做固定音型,为童谣或已学过的歌曲伴奏。

——放一段蒙族歌曲(如《蒙古人》、《草原恋》、《雕花的马鞍》等)。用小瓷酒盅做道具,学蒙古盅碗午,即兴打节奏伴奏(如加简单的动作更好)。

——拍腿声势加十六分音符练习。

——换音条乐器(取下F.B),节奏照谱(可反复数遍),音高即兴,其他同学拍腿(双响筒保留)。

——分组, 每组选一首童谣或儿歌编一个伴奏谱,每架音条琴选一个固定音型,节奏乐器选一个固定节奏型,。并记录下自己小组的谱子。 ——这种方法也可移植到键盘乐器上(同样去掉F.B音,或在黑键上)即兴,可2一3人同时弹奏,其余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提示

音乐教学不可避免要进行技能训练,要有操作。如何使这些内容的教学有乐趣、有创造性,并真正具有音乐性,是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课题。这个教案提供了一种可能。

第18篇:奥尔夫总结

参加奥尔夫教学研讨会总结

奥尔夫音乐既熟悉又遥远,虽然早有所耳闻,但真正的内涵却一知半解。2011年11月12日我园有幸参加了威海市三品教育机构举办的奥尔夫教学研讨会,北京奥尔夫儿童音乐培训讲师——张雨老师的音乐讲座,使我清晰地认识到: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它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培养儿童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使儿童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热爱音乐。音乐活动中有大量机会让孩子即兴创作,创新求异。特制的奥尔夫乐器使儿童能迅速在乐器上表述音乐的构想,享受创作的乐趣。 在培训中,张雨老师把我们当成小孩,采用图片提问、演唱、身体动作(用嘴、拍手、跺脚、拍桌)与我们互动,气氛活跃,拉近我们与胡老师的距离,一种自然、和谐、亲切的氛围,也让我体会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魅力所在。

张雨老师的示范活动——音乐《情景生活导入我家的闹钟》,使我陶醉其中,忘记了记录,随着她的思路一起飞翔:以一首轻松而简单的律动引出,“跟我拍手、拍手,跟我转圈、转圈„„”带孩子们玩了起来,最后以孩子们打枪的动作,并一声“嘣”结束,激发了幼儿想玩想学的欲望。接着配合图片让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逐步过渡到匹配乐器,敲打乐器,贴乐器图标,孩子们玩得那么开心、积极、投入。最后一曲《宝贝再见》结束,老师和小朋友深情的说“再见”“byebye”, 让我们在座的听课老师都沉浸在浓浓的离别情中„„真是贯穿自然,恰到好处。

半天时间一晃而过,张老师那充满自信的教态,那幽默的语言,那甜美的微笑一直烙印在心中,我要吸取她的精髓,做最好的自己!加油!

她用她的语言、身体、动作等等,全身心的融入到课堂中。我们和她既是师生又是朋友,培训过程中,我们的思维一直跟着她转,做的小游戏都非常的有意思,会让我有一种感觉:“啊?音乐课可以这样上吗?”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平时我们都会忽略的问题,就是预备拍。预备拍的节奏决定歌曲的节奏,有些人的预备拍和歌曲的节奏不统一,也是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我们的身体也是一种乐器,拍打不同的部位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色,而且音量上也可以有大中小。所以我们平时上课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体,即使没有乐器一样可以进行音乐教育。

张老师具体讲解了教师指导用书中的所有课程,每一节课都讲的很细致。同时兼顾着简单直白的连孩子都能很快接收的语言表达,语言中的亲切、好奇、奇怪让人忍不住想知道下面的内容。而且的她的课堂上每一个环节都套的那么紧,过渡非常的自然轻松。我想学的就是她身上的这种气势,也就是既让孩子们能专注的听你上课,也要让孩子们能顺应课程的进度不断深入。

张老师给人的感受都是非常的具有亲和力,从她的身上我不仅要学习奥尔夫音乐课程中的内容,更要学习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那种和谐的感觉。

威海市三品教育机构使我有幸接受奥尔夫音乐培训,虽然是短短的一天,但受益非浅,对奥尔夫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初步了解了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特点与基本的方法,奥尔夫音乐教育对启迪幼儿思维,培养、健全幼儿人格是极佳的教育方法,我将把奥而夫音乐艺术引入日常的幼儿园常规音乐教育中,让音乐陪伴孩子们成长,塑造他们真、善、美的健全人格。这次的培训给我带来最多的是“快乐”,音乐用“快乐”感染我们,而让我明白应该用快乐去感染我们的孩子们。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世界上影响最广泛的音乐教学体系之一,适用于儿童,追求动作、语言、舞蹈、表演的紧密结合,是一种孩子们必须亲自参与的音乐活动。如果要用一些关键词来描绘对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理解的话,那就是“创造”、“自由”、“享受”、“个性”、“合作”。 奥尔夫音乐启示着我:每一样平凡的东西都能具有无穷的想象、都能制造出美妙的音乐,生活无处不是音乐,我们可以在音乐中享受自由和快乐,在音乐中大胆地尝试、成长,在音乐中学会与同伴交流、相互信任与合作。

小天鹅幼儿园 2011年11月16日

第19篇:奥尔夫教案

中班音乐律动:《鞋匠之舞》

执教者:陈艳 活动目的:

1.通过律动游戏,感受音乐曲式结构A-B-B’,并进行肢体律动。

2.引导幼儿了解图谱的各种符号,能够看图谱进行乐器合奏,训练幼儿的观察及思维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图谱、音乐《鞋匠之舞》、表情卡片三张 活动过程:

一、律动。

幼儿跟随教师走进活动室,听鼓声,表现不同心情的走。

二、感受乐曲,了解图谱的各种符号,进行律动练习。

1.以生活化情景引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早上我遇到了一件麻烦的事情,在上班的路上我走着走着,鞋……你们猜猜怎么了?(坏了)鞋子坏了,怎么办?(修)之后,我又遇到了一件幸运的事。因为我遇到了一个手艺高超的老鞋匠,把我的鞋修好了。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修的?

2.徒手练习《鞋匠之舞》,逐一出示图谱。

师:那我来教教你们,把一只手拿开来,鞋子坏了,肯定有个地方破了。你要把它补一补,对吧?另外一只手,拿根针,用力用力钻,很用力的时候是笑不出来的。(出示不笑表情图)。我们再来试试看,这是第一道工序。(教师出示A段图谱)第二道工序,鞋子除了要补上洞之外,有时鞋跟还会掉下来,那么要钉上几根钉子。一个手握住拳头,另外一个手钉钉钉。(出示微笑的表情)我们一起来试试很开心的心情,好不好?(教师出示B段图谱)第三道工序,把我们修好的鞋子,给大家看一看,我们一起挥一挥手。(出示哈哈大笑的表情及B’段图谱)

3.引导幼儿看图谱,将三段动作完整串联,用肢体律动表现。 我们一起来复习下,这三道工序是怎么样的。

4.播放音乐《鞋匠之舞》,老师与幼儿一同模仿鞋匠修鞋,跟音乐节奏做缝和捶的动作。 引导幼儿看图并通过图示体会乐曲的曲式结构:A-B-B’。看图示跟音乐做动作,体会A缝的动作及节奏;体会B和B’的节奏区别。

5.运用乐器合奏、表现乐曲的曲式结构A-B-B’。

三、游戏:鞋子真好玩。教师和幼儿一同利用自己穿的鞋子,进行律动练习。

第20篇:奥尔夫乐器

奥尔夫教学法是当代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其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得到世界各国同行的高度赞誉和喜爱,更深得儿童的欢迎,因而在世界广泛流传。奥尔夫音乐教学是综合性的教学,不仅让幼儿学习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而且对语言、模仿、创造等多方面有启智性的效果。

奥尔夫音乐教学是活动式教学,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使幼儿快乐地学习音乐,热爱音乐,鼓励幼儿表达自己,进行创新。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

1、听力训练。

2、节奏训练:打击乐器找节奏及应用。

3、律动训练:声势、形体、游戏等训练及应用。

4、语言学习:作为音乐语言教学训练及应用。

5、创造性能力培养。

6、奥尔夫器乐的练习:节奏、音条乐器、竖笛、键盘训练。

通过说、唱、跳、奏、戏剧表演、绘画等音乐舞蹈艺术形式,让学生发现自我,培养自己的创造力、自信心、专注性、合作精神、反应能力及全人格发展。

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学习,内向的宝宝开朗了;胆怯的宝宝勇敢了;孤僻的宝宝合群了;腼腆的宝宝大方了;

当他们听到音乐时,那怕是在陌生人面前,也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而且是那样地合拍;

当他们听完歌曲前奏时,会准确无误地唱起这首学过的儿歌,并且伴有即兴歌表演;当他们听到不同节奏的鼓点时,会合着从来没有听过的音乐进行演奏,并且是那么的和谐;

他们能很顺利地融合到集体生活中,而且是班上学习进步最快的孩子;

有些宝宝加入了各级幼儿艺术团,其音乐感受能力、情感表现能力、集体协作能力、完成排演能力都非常突出。

奥尔夫乐器16件套

1、蓝色8音铝板琴,长26CM,小头宽8CM,大头宽10CM.注两根琴锤

2、沙蛋1对(鸡蛋大小)

3、沙锤一对(长13CM)

4、双响筒一个(敲击可发出响筒声,用打棒刮螺纹可出鱼蛙声)

5、加沟单响筒一个

6、寸铃鼓2选1,(红白两色,没备注随机发)直径15CM

7、环保铃一对

8、塑料舞板一对(透明和不透明任选一)

9、打棒一对(又称节奏棒,两根棒子互相击打打出节奏)

10、4寸三角铁一个(边长10CM)

11、腕铃一对(长23CM)

12、卡祖笛一个(不是用来吹的,用嘴巴含住小的那一边,对着笛子说话或唱歌可发出不同的声音)

13、塑料串铃一对(规格8*8CM)

14、13铃一个

15、指镲一对

16、碰钟一对

奥尔夫教学计划
《奥尔夫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