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6:32:51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春游》教学设计 正定县正定镇野头小学 王哲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美丽的春天》单元里的第一课。本课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运用自己的五官来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季节特点。用大自然赋予的美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意识到爱护环境的责任,在感受美的同时,激发学生创造欲望,用自己的方式由衷地赞美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情分析: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对大自然充满好奇,乐于亲近自然。户外的实践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欲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春季的显著特征,运用多种感官来感受春天的美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的美丽,用自己的方式由衷地赞美大自然。 行为与习惯:亲近自然,保护环境。

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使学生乐于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环保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自然,热爱动植物,感受春天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春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课前准备:

1、建议家长周末带孩子踏春。

2、大课间提出明确要求指导学生在校园里找春天。

3、让学生搜集关于春天的诗歌,歌曲或图画。教学过程:

一、春之歌

师导入:小朋友,有人告诉我,春天来了,那春天在哪里呢?我们一起唱首歌,找一找春天吧!

学生演唱《春天在哪里》

师提问:春天在哪里呀? 生:在我们的眼睛里。 师: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我们一起寻找春天的踪迹吧

二、春之踪迹

师:大课间时同学们在校园里找春天,你找到了吗?你看到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摸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从哪里发现春天的踪迹?(让学生结合多种感官体验,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特征)

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在课前观察活动中或踏春时的感受和发现。说说从哪里发现了春天的踪迹?

教师巡视,相机引导。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说说天气、生活、周围景物的变化。

适当的时机提出一些问题:你看到野外的大树什么样子?花开了吗? 看到了那些小动物?外面天气怎么样? 在讨论过程中,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2、小组交流后,整理汇报。每组找一个学生代表汇报本组学生的发现,其

他学生可以作补充。

3、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全班交流,解决问题。

4、全班交流,说说你眼中的春天,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对春天的切身感受。在学生的描述中,加入了联想和想象,结合已有的经验,认识春天的显著特征。

三、春之风景

师:春天来了,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老师带你们去春天的田野里看看,欣赏一下春之风景。

播放春天景色的视频,让学生在美丽的景色中,在欢快的音乐中,感受春天的美。

观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嫩绿的杨柳,粉红的桃花,清清的小河,飞翔的燕子,嬉水的小鱼,怎样才能让这美丽的画面永远不被破坏呀?

引导学生爱护自然,爱护环境。

四、春之赞歌

师: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古往今来有那么多的文人墨客描写春天,春天如诗,你都知道那些描写春天的诗,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说说自己搜集的诗歌,把自己的理解告诉大家。 师:春如歌,谁能给大家唱一首春天的歌? 学生演唱关于春天的歌曲。

师:春如画,小画家们展示一下你描绘的春天吧。 部分学生展示画作,并做简单的介绍。

五、春之画

同学们,春天像一幅美丽的画,故乡的春天更美丽,用心去观察,用自己的画笔把故乡的春天画下来吧。

板书设计:

春游

春 天气暖和,冰雪融化 春

天 草绿了 花开了 天

来 小动物们出来活动了 真

了 农民伯伯开始播种 美

教学反思

新课程要求我们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使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的培养内在统一。其实施的主要方式就是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生活。让学生直接参与多样化的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化,活动生活化。我在设计本课是就是以学习活动化,活动生活化为出发点的。

在设计《春游》这一课时。我把课堂搬进户外,让学生在户外的活动中体验生活,再从生活中发现,归纳。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综合自己的观察所得,亲身感受以及生活经验,都能体验到春天的季节特点。如何让学生将这些发现,这些感受,升华为科学知识,从而认识春天的显著特征,就是本课所要达到的目标。

上课之前,我印制了表格,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这样活动就不会流于形式。上课后我设计了让学生分小组在课堂中进行自主探究活动,然后小组讨论、汇报这一环节。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就能将感官感受到的事物现象,转化为语言表述出来,再提炼出知识。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主动探索。

春天是最美丽的季节,本节课我也力争把它设计的优美人文,以春之歌导入,以春之画结课。每一个环节都展现着春天的美,让学生处处感受春天的美,热爱春天的美,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附:课前活动观察表

观察表

我看到了:

我听到了:

我摸到了:

我感受到(气温):

树木的变化:

小草的变化:

小动物:

人们的衣服:

推荐第2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欢度国庆》教学设计

欢度国庆

教学目标

①、知道我国的国名及国庆日,知道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②、了解一些有关祖国的基本知识,热爱祖国的传统节日。

重点:①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祖国各地庆祝国庆的信息。②学习收集资料。 难点:①激发学生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表达对祖国生日最美好的祝福。

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意、设计与制作能力。

教学环节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趣

师:小朋友们能说说看到这个大蛋糕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师:嗯,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对!那么有谁愿意说一说自己什么时候过生日吗? 学生自由回答说出自己的生日

师:不仅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我们的“祖国妈妈”与我们一样也有她自己的生日。 师:小朋友们知道自己的生日,那么“祖国妈妈”的生日子在什么时候呢? 学生:略

活动二:营造大典氛围—激趣

1.同学们想不想看“祖国妈妈”第一次过生日时的情景? 2.播放《开国大典录像》

3.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教师提问:那么,你听到了谁讲话了?他讲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

4.出示题目:现在谁能说说我们的“祖国妈妈”叫什么名字,她又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呢?

活动三:巧借“图片”资源—实践

1.展示老师课前收集的一些图片:出示祖国六十周岁大阅兵图片.2.展示学生课前准备的图片 3.师生合作,拼国旗。

活动四:利用“设计”手段—创造

1、师生看海内外华人庆祝国庆的录像

2.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庆祝“祖国妈妈生日”的方式,我们这里又是怎么庆祝的呢?学生组内交流。

3.派代表就自己组内收集到的已知信息进行发言。

4.下面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对“祖国妈妈”生日的祝福最深!(过渡)

5、我为祖国过生日

活动五:知识回顾及延伸

1、知识回顾

让我们一起唱一首《生日快乐》歌。

2、课后拓展延伸

你知道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是怎样来的吗?不知道没关系,回家可以去找找报纸、看电视、问问父母。下节课,咱们一起来说说!

欢度国庆

教学目标

①、知道我国的国名及国庆日,知道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②、了解一些有关祖国的基本知识,热爱祖国的传统节日。

重点:①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祖国各地庆祝国庆的信息。②学习收集资料。 难点:①激发学生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表达对祖国生日最美好的祝福。

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意、设计与制作能力。

教学环节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趣

【课件出示生日场景——伴随着优美的《生日歌》音乐,一个漂亮的大蛋糕出现在画面上,红红的蜡烛燃烧着,象是在欢快的舞蹈„„旁边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生日礼物。】

师:小朋友们能说说看到这个大蛋糕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学生想到自己过生日,爸爸妈妈送自己生日礼物,同学们为自己唱歌等。 师:嗯,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对!那么有谁愿意说一说自己什么时候过生日吗? 学生自由回答说出自己的生日 师:说到这儿老师有一个问题:你们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那么“祖国妈妈”呢?她会不会也像小朋友们一样有自己的生日呢?不仅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我们的“祖国妈妈”与我们一样也有她自己的生日。(板书:祖国妈妈的生日)

师:小朋友们知道自己的生日,那么“祖国妈妈”的生日子在什么时候呢? 学生:略

活动二:营造大典氛围—激趣

1.同学们想不想看“祖国妈妈”第一次过生日时的情景? 2.播放《开国大典录像》

3.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教师提问:那么,你听到了谁讲话了?他讲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我听到毛泽东爷爷讲话了。他说:“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教师:对。

4.出示题目:现在谁能说说我们的“祖国妈妈”叫什么名字,她又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呢?

5.教师板书:祖国妈妈的生日

教师:【引读】1949年10月1日,祖国妈妈诞生了。同我们一样,她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把祖国妈妈出生的这一天称为国庆节。

活动三:巧借“图片”资源—实践

1.展示老师课前收集的一些图片:出示祖国六十周岁大阅兵图片.2.展示学生课前准备的图片

在小组范围内相互交流、介绍自己收集的图片。

教师:在小组交流中,老师发现我们小朋友学习的积极性可高了。你愿意向全班展示一下你们收集的图片吗? 3.师生合作,拼国旗。

活动四:利用“设计”手段—创造

1、师生看海内外华人庆祝国庆的录像

2.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庆祝“祖国妈妈生日”的方式,我们这里又是怎么庆祝的呢?学生组内交流。

3.派代表就自己组内收集到的已知信息进行发言。

4.下面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以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妈妈开一个“生日庆祝会”,庆祝她的60岁生日。小朋友们可以自己做,也可以与别的小朋友合作。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对“祖国妈妈”生日的祝福最深!(过渡)

5、我为祖国过生日

①学生为“生日庆祝会”做准备工作【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自己独立、或与同学合作,为祖国妈妈准备生日礼物。如画画、写诗、唱歌、跳舞、制作贺卡及工艺品„„】

②生日庆祝会开始,学生向祖国妈妈献上自己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 ③欣赏、评价(教师引导、学生评价、)

活动五:知识回顾及延伸

1、知识回顾

教师小结:让我们一起唱一首《生日快乐》歌。 【师生同唱《生日快乐》歌】

2、课后拓展延伸

你知道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是怎样来的吗?不知道没关系,回家可以去找找报纸、看电视、问问父母。下节课,咱们一起来说说!

推荐第3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

一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

一、选择

1、雷阵雨经常发生在( B)。

A.春天B.夏天C.秋天

2、在马路上吃完香蕉,香蕉皮应( C)。

A、扔进附近的垃圾桶。B、随手扔在地上

C、扔在人行道上。

3、保护眼睛,以下错误的是( B )。

A、坚持做眼保健操。B、用脏手揉眼睛。

C、连续看书一个小时,休息片刻。

4、口渴了,最好要喝(A )。

A、开水B、自来水C、碳酸饮料

5、保护环境,正确的做法是( B)。

A、折小树。B、不随地扔垃圾

C、随地吐痰

6、保护牙齿,正确的做法是( C)。

A、多吃糖果B、掉牙时用舌头舔牙。

C、按时涮牙。

7、春天在哪里( B)。

A、柳树发芽B、青蛙还在睡觉。

C、果实累累。

8、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B)。

A、乱扔垃圾B、认真听讲C、与同学打架。

9、新学期,我想( C)。

A、天天睡懒觉B、多看电视

C、上课认真听讲。

二、填空

1、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2、在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有放鞭炮、贴春联等

习俗。

3、世界残疾人日是每年的12月3日。

4、两队白衣兵,形状像玉米,守住红城门,唇舌紧相

依。这个谜语的谜底是嘴巴。

5、水就像地球妈妈的乳汁一样,每个人的生

命都离不开它。

6、过马路绿灯亮时,我们可以通过。

7、儿童节是每年的六月一日。

8、苹果、橘子、香蕉、梨都叫水果。

9、青菜、萝卜、黄瓜、豆角等都叫蔬菜。

三、判断

1、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

2、小明放学后在马路上踢球。(×)

3、小树要用热水浇,用冷水浇不卫生。(×)

4、我们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

5、红灯亮了,我们可以过马路。(×)

6、在公共汽车上,我们应该主动给老人让座。(√)

7、雷雨来了,我们躲在大树下。(×)

8、多吃零食可以帮助我们长身体,对我们成长有益。

(×)

9、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推荐第4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2014年春季学期)

本学期承担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将该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工作中,尽职尽责。教学中,按照大纲要求,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认真钻研教材,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切实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式。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学中把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使他们养成了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树立了安全意识,形成了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素质。

教学中,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爱惜资源的意识;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生活技能。根据 - 1 -

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以及每节课的授课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和设计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并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勤劳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总之,通过本学期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今后我还要继续学习好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之类的指导性文章,进一步理论联系教材及教学工作实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2014年7月6日

- 2 -

推荐第5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

城关四小吴开兰

2013年9月1日

第一单元我上学了

单元目标

1.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喜欢和老师、同学交往。

2.熟悉学校环境,能尝试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一些问题。

3.初步认识并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

设计构想

本单元共安排4个主题,每个主题完成不同的任务。

主题一:我背上了新书包,重在让学生感受角色的变化以及对小学生生活的憧憬。 主题二:校园铃声,主要以铃声为切入点,让学生懂得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 主题三:新朋友、新伙伴,主要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对新老师和新同学有进一步的认识,消除由于人际环境陌生带来的紧张与不适。

主题四:平安回家,主要通过儿童回家途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帮助儿童树立安全、自护、守规则的意识。

主题五:授课时数:8课时

推荐第6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走进社区教学设计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走进社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学生所在社区的大致位置、大小和环境。

2.走访社区中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人,激发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自豪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3.描绘社区的明天,让学生坚信社区的明天会更好。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社区的大致位置。 走访社区中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人。

2.难点:每个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社区的情况,激发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自豪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某个社区的示意图图例。

了解社区里的历史遗迹、古迹和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人。 空白的社区区域图。

2.学生准备:考察所在的社区,走访社区干部、社区老人。 查找《地名志》。 社区设施小卡片。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了解学生所在社区的大致位置、大小和环境。

走访身边的人,了解他们对社区的贡献,激发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自豪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二、教学过程:

(一)学画示意图

了解社区有的一些配套设施。(教师出示示意图)

“这是一个社区的示意图,你能看明白吗?你能根据这张图画告诉我们这个社区都有些什么地方吗?”

(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列举:学校、居住楼、公园等等) 学习画示意图的方法

“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如何画一张咱们社区的示意图。”

(1)先确定社区的大致范围。 (2)画出社区里的小路。

(3)用不同的颜色,按一定的比例画出社区内主要建筑的位置。 (4)先在图上标示,再在旁边注出单位建筑等名称。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同社区的同学交流

“咱们很多同学都是住在同一个社区里的,现在请你们拿着自己的示意图和他们交流交流,看看还有那些地方需要修改。” (学生交流,教师选出每组优秀的作品。) 请画的好的同学将示意图展示

(1)展示

“请你现在充当一名解说员,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社区。”

(2)点评

“你能说说这位同学的示意图哪些地方是值得你学习的,哪些地方是还需要改进的,怎么改吗?” 小结

“同学们都画的很好,课后你们可以拿着示意图,与社区中的示意图比对一下,把你的图画的更完美一些。”

(二)了解身边的人 教师举例

“我们身边有许多人都对咱们的社区有很多的贡献,即便是社区中的一位普通居民,也在为社区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老师身边就有这么一个人。”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讲述一个对社区有贡献的人的事情,比如:社区干部等。) 学生说说

“下面请你说说你了解到的对社区有贡献的人。” 谈谈体会

“当你了解了这些人,同时也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之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可以适当地交流之后在做回答)

(三)总结

“是的,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应该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只是捡起一张废纸。我们要牢记一句话‘不应恶小而为之,不应善小而不为’,社区是我家,我爱我家,人人有责。”

(四)课后作业

1、了解社区的历史遗迹。

2、设计你心目中的社区。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了解社区里的历史遗迹、古迹,历史名人。

2、描绘社区的明天,让学生坚信社区的明天会更好激发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自豪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社区的今天是美好的,社区的历史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你知道咱们社区有哪些历史遗迹和历史名人吗?”

(二)了解社区的相关历史 历史遗迹 历史名人

(由于客观原因,该问题可以延伸为列举一些家乡杭州的历史遗迹和历史名人。)

(三)设计理想的社区

“咱们是社区很美,但是你会发现社区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完善,如:有人提出社区要开办‘社区学院’,有人提出社区应该有自己的‘社区食堂’,还有人提出要有完善的‘照顾服务’„„当然,这些都是大人们的想法,那你心中理想的社区是什么样的呢?” 人小组讨论

“社区应该有些什么配套设施,哪些是你们觉得特别需要的。” 反馈

“你觉得些设施是必须要的,哪些是可以省略的,哪些是为咱们设计的。” (全班制定出一份最满意的计划。) 根据黑板上的计划画出图纸

“请你试着把一些设施合理地安排上去,如:医院、学校、活动室„„” “不要忘记小路与周围的环境、绿化等” 学生画示意图,教师适当地给一些意见。

(注:教师不能过多地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学生,应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评选最佳设计图

(1)学生展示,并进行介绍。

(包括:设计的特色,设计的意图等等) (2)教师和学生一起点评。

(四)总结

“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社区的明天要靠你们,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好好学习,

为将来打一个坚实的基础。”

推荐第7篇:《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第34—35页。

【素质目标】

1、认知目标:懂得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群体观念和合作意识。

2、情感目标:喜欢和同学在一起,体验和同学在一起玩的乐趣,感受集体生活的幸福。

3、行为目标:和同学在一起的时候,能自觉遵守秩序,心中有他人。

【学习重点】

知道和同学在一起生活、学习、游戏十分愉快、有趣,激发他们喜欢和同学在一起的情感。

【教法学法】

调查法,讨论法,观看动画片,做游戏,采用互动方式,寓教于乐。

【活动准备】

1、相关的电教设备;

2、VCD碟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系列之一:“找回来的秋千”;

3、学唱儿歌《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

4、游戏用的相关道具如手绢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说明:利用谈感受,调动学生情感,便于进入课堂情境。)

1、想一想:小朋友,每天早上,当你们在校园里遇见自己的同学时,你们的心情怎样?会怎么做?

2、说一说:小朋友,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吗?

二、小调查

1、小朋友,课间休息时,你们最喜欢哪些游戏?

2、这些游戏一个人玩得来吗?那怎么办呢?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引导:

和同学们在一起游戏时,不仅玩得高兴,还有不少好处呢:可以互相鼓励、打气,遇到困难时可以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友好相处,更快乐,更开心,更有趣。

三、观看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系列之一“找回来的秋千”

〖故事简介〗

大头儿子一个人玩得没意思,就让小头爸爸在花园里做了一个秋千。大头儿子一个人玩得很开心,却不让其他小朋友玩。于是,晚上小头爸爸把秋千藏了起来……(A)第二天,大头儿子发现秋千不见了很伤心,小朋友们一起帮大头儿子找到了秋千,大头儿子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得更开心。

〖操作说明〗

1、VCD播放到A处时,暂停下来。提问小朋友:

①大头儿子这样做,对吗?(让学生展开讨论并交流。)

②如果你是大头儿子,你会怎么办?(让学生作小导演,接VCD(A)处往下编故事。)

3、教师对学生编的故事暂不作评价,让学生继续往下看动画片,让小朋友们自己获得解答,然后教师结合动画片对学生编的故事、做法稍作总结: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会更快乐。

四、玩游戏

1、自由组合,共同商量玩什么游戏。

教师提供一些游戏内容。①快乐拍拍手;②老鹰抓小鸡;③丢手绢;④钻山洞……

2、分组玩喜欢的游戏。

3、游戏结束总结:玩得开心吗?是一个人玩得开心,还是和同学一起玩开心呢?有没有遇到不开心的事?如果有,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各小组讨论后发言。

五、总结

小朋友,玩游戏,要记住,讲团结,守秩序,笑嘻嘻……

唱儿歌《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结束。

推荐第8篇:教学设计品德与生活

翼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一单元第二课时

我上学啦我和同学交朋友

教学目标:认识新的同学,知道同学的姓名。

教学重难点:教会小朋友与同学交流,让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戏。 教学课时: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一).观看视频《大耳朵图图之上学第一天》,集中小朋友的注意力

(二).提问揭示课题。师:小朋友们从视频中看到了什么?生:小朋友们在做自我介绍。

二、活动

(一).说说你认识了哪些新同学,交了几个好朋友。

(二).1.分享活动,说一说你跟你的同学做了哪些课外活动。

2.看幻灯片插图活动的场景,下课跟同学一起进行玩耍。

3.师:新同学见面了,老师看见你们相处得非常愉快心里十分欣慰。小朋友们要记住新朋友的姓名哦,下课之后跟朋友一起玩一下课上学到的游戏。

三、共栽“朋友树”。

师,板书,范画大树。小朋友们把自己新交的朋友的名字写在大树上

四、读儿歌。

同学们,在一起, 同学习,同游戏。 共栽一棵朋友树, 共同进步结友谊。

齐唱《找朋友》

五、课堂小结。1.通过今天的交流和学习,我们小朋友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了。老师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中伸出友谊的小手。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让小手拉小手,共同成长,一同进步。

2.老师希望小朋友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互相帮助,你们的朋友树上果儿越结越多!

板书设计:课题《我和同学交朋友》

游戏名称:老鹰捉小鸡,两人三足,打陀螺,丢手绢踢足球。

朋友树,画一棵树。

推荐第9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总结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总结

在《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我依据新课标准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参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等资料.为了创造性地开展好本课的教育活动,我注重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遵循这一目标,在教育活动中我们主要注重了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 一,注重了做儿童教育活动的指导者和合作者.

新课标规定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践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探索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注重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

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各方面的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注重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课程目标

教学活动中,我注重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的活动,而不是单纯地讲解教科书.在课堂上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德.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价值;了解社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周围的世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豪感.通过活动的开展,围绕教材所设\"三条轴线\".注重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培养和内化,即:让学生们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和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注重了创造性,开放性的教学模式

我能根据本地儿童的实际,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并 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把课堂拓展到家庭,社会及儿童的各种生活空间,并结合学校的其他活动或有关学科的配合中弹性地延伸,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还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新的科技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吸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了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想素质,生活能力在多侧面,多层次上得到提高.过的真快,转眼学期了,本人带了一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年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学年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大胆地尝试设计教学,以新教材理念为宗旨,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提高所任科目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起来,帮助学生的辨别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辨别谓的善、恶、美、丑,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及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的学生,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孩子认识错误,认识错误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孩子不良的言行。平时注重孩子的行为,培养孩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的心理素质,总之,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推荐第10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一、本学期,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是由我担任的,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开学初,我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课程评价标准》,钻研教材,掌握教材实质,用理论充实自己的头脑。根据课程计划,我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按时上课,课后及时反思。

在教学中,无论是哪个学科,我都崇尚“快乐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的发现学习的乐趣,撷取智慧的果实。所以,设计趣味性的活动吸引学生,是我设计教学的宗旨。例如,《认识新朋友》主题中选用了“制作小名片”活动,学生通过绘制卡片、交换卡片等活动,尽快熟悉同学和老师,适应学校生活。这一单元的每一堂课,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教学效果良好。

另外,我把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什么是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例如:“有一天,正好是课间操,这时天空有一群大雁从北往南飞,很有秩序”孩子们都看见了,可高兴了都欢呼跳跃,借此我针对他们站队不遵守纪律乱说话等行为,进行了教育,它们是动物都遵守纪律,互相合作不让一个伙伴掉队,更何况我们是人更应该有纪律,再如:“有一次在和一位家长谈话时得知她孙女在一次玩耍时捡了一个瓶子,自己用嘴咬开却把自己的嗓子呛的起了大泡,去医院花了很多钱”针对这个事例,我在上班时我用情境模拟对

孩子们说:(我手里拿一个装着水的瓶子)“你们看我刚捡到一个瓶子,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有谁敢喝,孩子们都说不敢。趁此机会我把那孩子的事告诉了他们”。用实际来教育他们,对不明物品和食物不能轻易食用,要保护好自己,以免受伤害。

在日常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活动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例如,在教《良好的习惯》这一单元时,我针对现在的学生近视眼越来越多,发病年龄变小的趋势,我让带眼睛的学生先说出自己戴眼镜的感受,用亲身经历教育孩子保护自己的眼睛。还有《合理饮食》我让不吃早餐的学生说出不吃早餐的感受。让他们认识到吃好早餐的重要性,认识到挑食、暴食的害处。《认识我们的身体》,我让学生用一只手拉拉连,谁能拉上老师就奖励谁,孩子们都使劲去做,怎么也拉不上。借此。让学生认识各个器官的作用。并进行安全教育。还有《快乐的课外活动》这一课,我和学生一起在操场上做游戏,孩子们可高兴了,通过这以活动,指导学生在课外活动的时间里,喜欢与同学交往,守秩序,遵守游戏规则,一起愉快地玩,学会与人合作,分享活动成果。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学生的进步总是能令人欣慰的,但自己的进步才更值得自己回味。其实,今年已经是我多年接受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按说应该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了。可是与往年相比,自我感觉有一定的差距。反思之后,学生的原因可能占大多数,但我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的素质较上一届相比稍差些,再加上是刚入学的学生,课堂行为

习惯以及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再加上本学期,班额大,男孩子多,在教学上纪律很难组织,精力用于组织教学,没能研究好学生,调整或创新教学活动,使教学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努力方向

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总之,都是我的收获。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一些提高。我决心不断的探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在今后多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理论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相信在今后,我对新课程的理解一定会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一、本学期,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是由我担任的,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开学初,我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课程评价标准》,钻研教材,掌握教材实质,用理论充实自己的头脑。根据课程计划,我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按时上课,课后及时反思。

在教学中,无论是哪个学科,我都崇尚“快乐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的发现学习的乐趣,撷取智慧的果实。所以,设计趣味性的活动吸引学生,是我设计教学的宗旨。例如,《认识新朋友》主题中选用了“制作小名片”活动,学生通过绘制卡片、交换卡片等活动,尽快熟悉同学和老师,适应学校生活。这一单元的每一堂课,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教学效果良好。

另外,我把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什么是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例如:“有一天,正好是课间操,这时天空有一群大雁从北往南飞,很有秩序”孩子们都看见了,可高兴了都欢呼跳跃,借此我针对他们站队不遵守纪律乱说话等行为,进行了教育,它们是动物都遵守纪律,互相合作不让一个伙伴掉队,更何况我们是人更应该有纪律,再如:“有一次在和一位家长谈话时得知她孙女在一次玩耍时捡了一个瓶子,自己用嘴咬开却把自己的嗓子呛的起了大泡,去医院花了很多钱”针对这个事例,我在上班时我用情境模拟对

孩子们说:(我手里拿一个装着水的瓶子)“你们看我刚捡到一个瓶子,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有谁敢喝,孩子们都说不敢。趁此机会我把那孩子的事告诉了他们”。用实际来教育他们,对不明物品和食物不能轻易食用,要保护好自己,以免受伤害。

在日常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活动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例如,在教《良好的习惯》这一单元时,我针对现在的学生近视眼越来越多,发病年龄变小的趋势,我让带眼睛的学生先说出自己戴眼镜的感受,用亲身经历教育孩子保护自己的眼睛。还有《合理饮食》我让不吃早餐的学生说出不吃早餐的感受。让他们认识到吃好早餐的重要性,认识到挑食、暴食的害处。《认识我们的身体》,我让学生用一只手拉拉连,谁能拉上老师就奖励谁,孩子们都使劲去做,怎么也拉不上。借此。让学生认识各个器官的作用。并进行安全教育。还有《快乐的课外活动》这一课,我和学生一起在操场上做游戏,孩子们可高兴了,通过这以活动,指导学生在课外活动的时间里,喜欢与同学交往,守秩序,遵守游戏规则,一起愉快地玩,学会与人合作,分享活动成果。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学生的进步总是能令人欣慰的,但自己的进步才更值得自己回味。其实,今年已经是我多年接受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按说应该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了。可是与往年相比,自我感觉有一定的差距。反思之后,学生的原因可能占大多数,但我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的素质较上一届相比稍差些,再加上是刚入学的学生,课堂行为

习惯以及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再加上本学期,班额大,男孩子多,在教学上纪律很难组织,精力用于组织教学,没能研究好学生,调整或创新教学活动,使教学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努力方向

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总之,都是我的收获。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一些提高。我决心不断的探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在今后多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理论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相信在今后,我对新课程的理解一定会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第11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2013年—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滕雅利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这期间从茫茫然不知所措到逐渐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踏出了一条更清晰的教学路子。

综观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材的全貌,都是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我们的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乐于交往,体验快乐,形成好的生活习惯,并能有一个正确的生存态度和处事方法,可以说这一套新教材它很合适宜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对老教材已经过时的无奈和新时期的教学改革欲望都得到了释怀,并有了一种欣欣然的畅快!

在备课过程中,我认真仔细地领悟着教学目标和纲要,一丝不苟地做着教学准备,并千方百计地从各个渠道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和课程资源,这一环节我从没马虎和懈怠过。在教学过程 中,我注重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活动起来,都积极参与,都来做学习的小主人,甚至都可以来当小老师,我不给他们框框里的学习内容,不限制掌握知识的范围,可以随意的自由的摄取知识营养,大胆的富有创造性的进行作业和实际生活演习。我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角色互换,大多数时间里我都不以教师身份自居,常常是懂装做不懂的去请教学生们,这样一来就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我看到他们急不可耐地想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忘记了胆怯和羞涩,忘记了贪玩和溜号,忘记了老师和学生,我们就象一个游戏小团体,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在轻松中悟出做人道理。我们整个学习过程更象一个团体的营地训练,这种教学方法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勇于表现自我,其中生活场景表演方式更使孩子们学会了生活自理,锻炼了独立生活能力,在创设交往环境的同时更学会建立人际关系的技巧,从而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在这个角色游戏表演中,他们互相接纳,互相支持,互相信任,与此同时能开放自我,表现自我,进而增强了对自己性格、能力的认识,此外,还大胆的做了一些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或自己认为不可能做得到的事,在发掘自己的潜能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胆量。

每一次教学活动的结束都是我反思的开始,我下课以后都要问自己:我的活动策略有没有纰漏,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和补充,我应该怎样进行活动延伸和课外辅导?作为一名教师我做没做到镇定自如、充满自信、精神饱满、面带微笑、仪态大方、声音响亮、带有童趣的去和孩子们交流?对于他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一面我由衷的赞赏了吗?对于他们的不足我及时的引导了吗?这些都是我课下需要反思的。更重要的一点是我感觉这一学科真的应该分两个路线来走,一个是老生常谈的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教育路线,他继承了老教材的传统,另一个就是当前迫在眉睫的素质教育,他包含很多,心

理健康、人格完善、个性发展等等。

所以一直以来我总想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更多的融入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训练,并在平时就关注着学生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在新华书店、甚至是小报亭、小书摊,只要看到这方面的书籍,我都会慷慨解囊将它居为己有!通过学习和领悟我深深地认识到:《品德与生活》的另一重大教育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人格塑造,更应该实际地去解决当前小学生面临的日益严重的心理困扰,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这一教学领域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索和实践。

第12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本人今学期承担了一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辛勤付出之后换取成功的那种快乐。在教学中,我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扎扎实实抓教学,认认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有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提高,为此,我对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用孩子的语言,动情引导,拨亮学生心灵

作为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刚开学的两个星期里,我采用编儿歌等形式,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情趣之中,让学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坐直到站立,从写字到读书拿书,从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面面俱到。在生活中我们发现一年级甚至更小的孩子在收看电视中的动画故事片时往往能看到最后,叫他的名字,他都没反映。说明这一时期只要能引起自己兴趣和关心的事物,注意力就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也就是说一年级学生在一定条件下,他们注意力可以集中相当长时间。他们注意力的特点之一是,一旦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上,就记忆了这个,而忘记了别的事情,他们注意力范围狭窄。教学中,我注意设计小学生感兴趣故事或情境,用儿童的语言,夸张的表演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在情景中潜移默化地接触规范,认识公德,创设适合孩子的游戏和活动,使之在活动中习的得规则和礼让。同时尝试进一步引导孩子们参与评

1 价,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增强道德规范自我约束能力。通过小小的讨论,议一议,相互评价,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能力,擦亮底色,拨亮心灵。

二、从“小”做起,及时奖励,让学生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

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学生养成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小学是学生良好习惯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时期。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在习惯上存在很多毛病:任性、霸道;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责任感;缺乏环保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集体观念淡薄,意志力薄弱,不能面对困难和挫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发展,并将影响其一生。因此,在《品德与生活》课程这个主阵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在课堂上我严格要求,细心关照,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必须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养成,还必须使学生集体都获得经验。在教学中,应该让全体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情感体验、行为体验,从而丰富和加强内心体验,并促使已有的健康的道德情感变为自己的内心需要。 作为教师,我千方百计带给孩子们喜欢的有纪念意义的小奖品,发挥奖励和正向评价、激励很重要作用。

三、生活实践,感恩中感受责任。

现在的小学生只懂得接受长辈的爱与关怀,不知道关心别人,有

2 的甚至从未想过回报长辈、体贴父母这一传统美德。我总是抓住机会不懈引导,让学生自己讲述父母爱我的故事。学生每天生活在父母身边,感受最深,通过老师的引导,自己的回忆讲述,感知到父母对自己的一片苦心。再通过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说说平时在家里是怎样关心体贴父母的?哪些方面做的不够?今后打算怎么做?等等,这样,让学生通过自我体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外,回家后就能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事。受到父母邻居的表扬,更加坚定了体贴、关心父母的决心,不自觉又强化了自我体验。

教学中感受“理想”与现实差距很大。小孩子虽然是可塑之材,但受家庭、社会各个方面的不良和负面影响也不少,独生子女的溺爱、金贵;忙于生意的家长的教育缺失等等,都给理想的教育泼着冷水,作为教师还是应该从容应对,切忌急躁,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用自己的爱,呵护孩子们纯洁无暇的心灵。

总之,通过本学期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今后我还要继续学习好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之类的指导性文章,进一步理论联系教材及教学工作实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第13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小屯小学 教师:杨中秀

一、本学期,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是由我担任的,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开学初,我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课程评价标准》,钻研教材,掌握教材实质,用理论充实自己的头脑。根据课程计划,我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课前书写教案,按时上课,课后及时反思。

在教学中,无论是哪个学科,我都崇尚“快乐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的发现学习的乐趣,撷取智慧的果实。所以,设计趣味性的活动吸引学生,是我设计教学的宗旨。

我把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什么是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通过猜想、小记者行动,鼓励学生了解家人;通过小辩论、情境模拟、体验交流活动,教育学生应该尊敬长辈,用事迹行动来关爱他们。

在日常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活动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例如,《新年到了》这一课,我和学生一起动手做彩链条。制作前,我引导学生“布置我们的黑板,需要一条条很长很长的链条,该怎么办?”学生思考片刻,立即回答“可以小组合作,连在一起就长了”。得到这样的回答,我很高兴。接着便顺势利导,对学生进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让学生明白

“合作力量大”。我知道,学生全部领悟了,因为他们做成了一条很长很长的链条。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学生的进步总是能令人欣慰的,但自己的进步才更值得自己回味。其实,今年已经是我第二年接受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按说应该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了。可是与去年相比,自我感觉有一定的差距。反思之后,学生的原因可能占大多数,但我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的素质较上一届相比稍差些,再加上是刚入学的学生,课堂行为习惯以及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再加上本学期,我的其他工作较多,也没有更多的精力用于思考教学,没能研究好学生,调整或创新教学活动,使教学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努力方向

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总之,都是我的收获。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一些提高。我决心不断的探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在今后多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理论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相信在今后,我对新课程的理解一定会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第14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总结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总结

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培养了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4、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

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 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013.1

第15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是由我担任的,教学中,我结合一年

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扎扎实实抓教学,认认真

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有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

的提高,为此,我对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开学初,我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掌握教材实质,用

理论充实自己的头脑。根据课程计划,我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课前书

写教案,按时上课,课后及时反思。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

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

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

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教学目标是:体验学校的乐趣,顺利的完

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度;熟悉班集体,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学

会基本的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初步了解学

校及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有探索的兴趣。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

节我会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

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在课堂上,我会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

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

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

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

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总之,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是我的收获。通过本学期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今后我还要继续学习好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等的指导性文章,进一步理论联系教材及教学工作实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第16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总结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培养了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情感与态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4、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教学完成情况:时间单元课题完成情况第一周我上学了我背上了新书包完成第二周我们的校园完成第三周新朋友新伙伴完成第四周校园铃声完成第五周平安回家完成第六周祖国妈妈,我爱您我们的国庆节完成第七周祖国妈妈在我心中完成第八周我的一天和钟姐姐朋友完成第九周我很整洁完成第十周我会好好地吃完成第十一周我自己会整理完成

第17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一、本学期,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是由我担任的,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开学初,我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课程评价标准》,钻研教材,掌握教材实质,用理论充实自己的头脑。根据课程计划,我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课前书写教案,按时上课,课后及时反思。

在教学中,无论是哪个学科,我都崇尚“快乐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的发现学习的乐趣,撷取智慧的果实。所以,设计趣味性的活动吸引学生,是我设计教学的宗旨。例如,《美丽的秋天》这一单元的学习,我让学生课前采集各种秋天的叶子,利用叶子制作标本和画;让学生带秋天的果实和种子,认识果实与种子的关系等等,这一单元的每一堂课,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教学效果良好。

另外,我把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什么是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例如,《我爱我的家》这一单元,让学生通过猜想、小记者行动,鼓励学生了解家人;通过小辩论、情境模拟、体验交流活动,教育学生应该尊敬长辈,用事迹行动来关爱他们。

在日常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活动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例如,《新年到了》这一课,我和学生一起动手做彩链条。制作前,我引导学生“布置我们的

黑板,需要一条条很长很长的链条,该怎么办?”学生思考片刻,立即回答“可以小组合作,连在一起就长了”。得到这样的回答,我很高兴。接着便顺势利导,对学生进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让学生明白“合作力量大”。我知道,学生全部领悟了,因为他们做成了一条很长很长的链条。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学生的进步总是能令人欣慰的,但自己的进步才更值得自己回味。其实,今年已经是我第二年接受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按说应该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了。可是与去年相比,自我感觉有一定的差距。反思之后,学生的原因可能占大多数,但我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的素质较上一届相比稍差些,再加上是刚入学的学生,课堂行为习惯以及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再加上本学期,我的其他工作较多,也没有更多的精力用于思考教学,没能研究好学生,调整或创新教学活动,使教学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努力方向

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总之,都是我的收获。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一些提高。我决心不断的探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在今后多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理论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相信在今后,我对新课程的理解一定会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第18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总结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培养了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4、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教学完成情况:

时间

单元

课题

完成情况

第一周

我上学了

我背上了新书包

完成

第二周

我们的校园

完成

第三周

新朋友 新伙伴

完成

第四周

校园铃声

完成

第五周

平安回家

完成

第六周

祖国妈妈,我爱您

我们的国庆节

完成

第七周

祖国妈妈在我心中

完成

第八周

我的一天

和钟姐姐朋友

完成

第九周

我很整洁

完成

第十周

我会好好地吃

完成

第十一周

我自己会整理

完成

第19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总结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怀揣着一种教育理想,本学期主动要求承担一年级四个班的《品德与生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一个学期结束,我深深地感到辛勤付出之后换取成功的那种快乐。教学中,我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心和年龄特点,不断反思、改进方法,同时注意向同年级的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收获不小,为此我对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用孩子的语言,动情引导,拨亮学生心灵

作为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是非常重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刚开学的二个星期里,我采用编儿等形式,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情趣之中,让学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坐直站立,从写字到读书拿书,从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面面俱到。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年级甚至更小的孩子在收看电视中的动画故事片时往往能看到最后,叫他的名字,他都没反映。说这一时期只要能引起自己兴趣和关心的事物,注意力就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也就是说一年级学生一定条件下,他们注意力可以集中相当长时间。他们注意力的特点之一是,一旦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上,就记忆了这个,而忘记了别的事情,他们注意力范围狭窄。教学中,我注意设小学生感兴趣故事或情境,用儿童的语言,夸张的表演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在情景中潜移默化接触规范,认识公德,创设适合孩子的游戏和活动,使之在活动中习的得规则和礼让。同时尝试进步引导孩子们参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增强道德范自我约束能力。通过小小的讨论,议一议,相互评价,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共同提道德判断能力,擦亮底色,拨亮心灵。

二、从“小”做起,及时奖励,让学生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

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学生养成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小学是学生良好习惯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时期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在习惯上存很多毛病:任性、霸道;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责任感;缺乏环保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集体念淡薄,意志力薄弱,不能面对困难和挫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发展,并将影响其一生因此,在《品德与生活》课程这个主阵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在课堂上我严格要求,细心关照,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必须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养成,还必须使学集体都获得经验。在教学中,应该让全体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情感体验、行为体验,从而丰和加强内心体验,并促使已有的健康的道德情感变为自己的内心需要。

作为教师,我千方百计带给孩子们喜欢的有纪念意义的小奖品,发挥奖励和正向评价、激励很重要用。

三、生活实践,感恩中感受责任。

现在的小学生只懂得接受长辈的爱与关怀,不知道关心别人,有的甚至从未想过回报长辈、体父母这一传统美德。我总是抓住机会不懈引导,让学生自己讲述父母爱我的故事。学生每天生活在母身边,感受最深,通过老师的引导,自己的回忆讲述,感知到父母对自己的一片苦心。再通过让生进行自我反思,说说平时在家里是怎样关心体贴父母的?哪些方面做的不够?今后打算怎么做?等,这样,让学生通过自我体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外,回家后就能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事。受父母邻居的表扬,更加坚定了体贴、关心父母的决心,不自觉又强化了自我体验。

四、教学中感受“理想”与现实差距很大。小孩子虽然是可塑之材,但受家庭、社会各个方的不良和负面影响也不少,独生子女的溺爱、金贵;忙于生意的家长的教育缺失等等,都给理想的

育泼着冷水,作为教师还是应该从容应对,切忌急躁,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用自己的爱,呵护孩们纯洁无暇的心灵。

第20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2013年—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滕雅利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这期间从茫茫然不知所措到逐渐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踏出了一条更清晰的教学路子。

综观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材的全貌,都是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我们的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乐于交往,体验快乐,形成好的生活习惯,并能有一个正确的生存态度和处事方法,可以说这一套新教材它很合适宜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对老教材已经过时的无奈和新时期的教学改革欲望都得到了释怀,并有了一种欣欣然的畅快!

在备课过程中,我认真仔细地领悟着教学目标和纲要,一丝不苟地做着教学准备,并千方百计地从各个渠道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和课程资源,这一环节我从没马虎和懈怠过。 在教学过程 中,我注重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活动起来,都积极参与,都来做学习的小主人,甚至都可以来当小老师,我不给他们框框里的学习内容,不限制掌握知识的范围,可以随意的自由的摄取知识营养,大胆的富有创造性的进行作业和实际生活演习。我和学生在教学过程 中,经常进行角色互换,大多数时间里我都不以教师身份自居,常常是懂装做不懂的去请教学生们,这样一来就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我看到他们急不可耐地想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忘记了胆怯和羞涩,忘记了贪玩和溜号,忘记了老师和学生,我们就象一个游戏小团体,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在轻松中悟出做人道理。我们整个学习过程更象一个团体的营地训练,这种教学方法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勇于表现自我,其中生活场景表演方式更使孩子们学会了生活自理,锻炼了独立生活能力,在创设交往环境的同时更学会建立人际关系的技巧,从而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在这个角色游戏表演中,他们互相接纳,互相支持,互相信任,与此同时能开放自我,表现自我,进而增强了对自己性格、能力的认识,此外,还大胆的做了一些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或自己认为不可能做得到的事,在发掘自己的潜能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胆量。

每一次教学活动的结束都是我反思的开始,我下课以后都要问自己:我的活动策略有没有纰漏,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和补充,我应该怎样进行活动延伸和课外辅导?作为一名教师我做没做到镇定自如、充满自信、精神饱满、面带微笑、仪态大方、声音响亮、带有童趣的去和孩子们交流?对于他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一面我由衷的赞赏了吗?对于他们的不足我及时的引导了吗?这些都是我课下需要反思的。 更重要的一点是我感觉这一学科真的应该分两个路线来走,一个是老生常谈的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教育路线,他继承了老教材的传统,另一个就是当前迫在眉睫的素质教育,他包含很多,心理健康、人格完善、个性发展等等。

所以一直以来我总想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更多的融入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训练,并在平时就关注着学生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在新华书店、甚至是小报亭、小书摊,只要看到这方面的书籍,我都会慷慨解囊将它居为己有!通过学习和领悟我深深地认识到:《品德与生活》的另一重大教育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人格塑造,更应该实际地去解决当前小学生面临的日益严重的心理困扰,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这一教学领域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索和实践。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